公安信息化

2024-07-07

公安信息化(精选12篇)

公安信息化 篇1

公安工作是很重要的,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安系统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局稳定、打击违法乱纪分子和保障经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公安系统的整体化建设来说, 信息化工作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 不仅关系到公安系统战斗力的高低, 而且对于维持和谐警民关系, 提升公安执法能力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解决, 这也是未来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方向。

1 纠正对信息化建设的平面认识,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意识是指导行动的武器, 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树立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意识, 让全体基层民警和公安干警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 把信息化建设和维护作为日常工作来抓, 而不是仅仅走走过场。在很多的基层公安机关, 存在着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理解不够、行动不力和维护不良的问题, 这反映了部分民警和公安干警没有真正把信息化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来抓。众所周知, 公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事关全局, 将对传统的公安办公和警务工作带来强烈的冲击, 其正面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 在积极推荐警务创新、技术升级的今天, 公安系统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使该政策和规定可以切实得到落实, 营造“人人要懂计算机”的良好氛围, 把信息化水平升级为未来衡量警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基层的很多公安机关, 由于人才匮乏、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等原因, 信息化建设仍然停留在原地踏步的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安民警的工作, 影响了公安办公效率。所以, 建设公安信息化, 要重视人才的作用。首先,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信息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 提升激烈层次, 把每位民警的信息化学习和培训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对那些具备过硬信息化知识的民警, 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提拔, 形成“人人都是信息警”的良好局面。同时, 要鼓励和提倡技术创新, 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形成公安信息化队伍协调发展的居民。另外, 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信息化人才, 使信息化队伍的规模和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进而促进公安工作真正实现信息化。

2 积极推荐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设, 发挥“金盾工程”的作用

金盾工程, 即全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 是我国公安系统创建电子政务的最重要工程。金盾工程主要包括公安基础通信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公安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公安工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公安工作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全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建设等。金盾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侦查破案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符合新时期对于公安工作新形势的要求。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 实现公安系统全国联网, 既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极大的加快了公安机关的反应能力, 更好的帮助他们应对突发情况。在全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布局下, 未来公安工作将更加依赖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和质量, 二者的融合会更加紧密。

借助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帮助, 我国对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是很大的, 显示了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也是未来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公安信息化建设, 需要更好的利用科技手段, 将“金盾工程”扎实推进下去,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实效开展。

3 加强警务信息化制度建设, 整合多种资源,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要建立健全警务信息化相关制度, 把信息化应用作用纳入工作议题, 夯实基础, 提升信息化建设执行力度,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努力保障公安信息化优先发展。要坚持信息技术开发和信息制度并举的原则, 将基层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 努力使每一位公安工作者都具备信息掌握和操作的应用能力。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整合多方资源, 完善警务数据库, 是信息数据可以真正为基层一线民警所用, 可以真正保障侦查破案工作。

在推进警务信息化的过程中, 要做到“小处着手, 查漏补缺”, 要把信息化建设细节抓好。例如, 建设信息化创新机制, 要加强情报信息的采集, 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多渠道的采集;要建立情报的报送、研判和反馈制度, 把情报信息的每个环节都纳入制度建设的体系, 真正实现情报工作的“信息化”。

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监督改进, 摸清信息化建设的规律, 根据现状, 提出各级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用于指导具体的工作。要加强监督和改进并举, 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时的纠正, 并提出指导化建议, 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偏差和错误, 要敢于改进, 努力适应新时期公安系统信息化的形势。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 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一定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实现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提升我国公安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保障公安战斗力的强大。

参考文献

[1]柳玉祥.对公安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思考.公安教育, 2010 (03)

[2]张晓敏.对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2)

[3]张俭, 尹金初, 孙赞峰.公安信息化战略问题研究.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1)

[4]肖飞.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要突出“五抓”.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2)

[5]胡祖俊.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思考.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03)

[6]胡世民.以公安信息化引领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4)

[7]申翔.公安信息化建设要解决好的基础性问题.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4)

公安信息化 篇2

王学磊

(湖南警察学院公安三大队侦查02区队090103020004)

摘要:当前,世界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面对这种迅速发展的形势,公安机关必须正确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体系建设。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 体系结构 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措施

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就是信息化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作用和重要性日渐突出,搞好公安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基层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公安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公安信息化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从建设层面讲,需要有清晰的需求、强劲的投入和广泛、深入的应用。我们讲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是“灵魂”,不仅仅因为“应用”是目的性的,而且,应用的成效刺激了新的需求,带动了新的投入。基层正是公安信息化的应用主体。他们最贴近实战,对各类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他们是公安业务的具体承办者,对信息化业务需求有较清醒的了解;他们是各类信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对信息系统的效能拥有权威的发言权。因此,公安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上层,也来自基层。如何发挥基层,特别是一线民警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信息化规划和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其他科技建设。当信息系统从数据采集系统向工作系统发展时,它事实上已成为工作理念、工作模式的载体,信息化应用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所处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及使用者所在部门(单位)的工作模式。因此,在公安信息化的整体框架中为基层留下施展空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不少基层单位之所以能在信息化中获益,与他们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主地决定信息应用模式不无关系。由于信息化是工作理念、工作模式的技术实现,而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将因地因时而变,因此,信息化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各级公安机关去消化。基层处在实战一线,对于信息化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他们具有比上级公安机关更强的适应和消化能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解决以信息化促进业务规范、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形成大地域范围的信息化作战机制等关键性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大一统建设带来的系统在特定的地域范围或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水土不服、适应性差、灵活应用的空间小等问题。

二、充分落实准确定位与把握公安基层实战部门公安信息化进程与发展方向 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一线实战部门,面临的是最前沿的警务动态与形势,从它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来讲,如何努力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向更实用实效与实战性以及更高层次的突破与发展,从而引领、助推公安工作,准确定位与把握公安基层实战部门公安信息化进程与发展方向,找准矛盾关键,缩小差距,明确对策与思路,堪称当下紧要之务,同时也是对未来公安工作建设长远的一

种战略性思辨。

在当今国家法治化、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的大背景下,基层实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把信息技术与公安业务工作相融合,突破传统的警务理念、模式与方法,建设与打造适合于时代需求与现实需要的公安信息化警务体制与模式,这样才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提高公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基层派出所可以说最前沿的公安一线部门,最贴近社会治安面,是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的案发的最前沿区域,而且各项警务工作直面群众百姓。因此,它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必须要面向应用,凸出实战性能,不仅要前沿化,使科技水平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且还要略超于社会普遍,并将未来走向定位于高层次、高水平、高端位,才能打得赢,战得胜。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升级,公安基层一线实战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要不断升级与维护,凸显时效性,跟上时代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联通使各类信息源源不断为各项警务工作服务,提高基础工作中的刑侦、治安、人口管理、稳定信息等源头信息的质量,提升基础工作水平,讲究信息的更新速度,针对日常工作中获取的信息,及时在相应的警务平台进行数据更新,提高信息联网、编辑、存储、分类、分析的应用能力。建立情报信息资源大平台,有效实现共享交流,对社会治安信息掌控快速化与前沿化,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判分析准确化,高速与高效地进行反馈和应用。

它的建立要符合地域特点与实际,针对辖区的地域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以市内经济繁华的地段辖区为例,如火车站、商业区、商品集贸地等,它的一线单位信息化建设就要针对治安秩序不好、案件易发地段加强科技投入,建好信息化监控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情报网络与信息分析研判平台,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手段获取情况、信息、资料,并应用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准确把握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规律、特点和走向,实现警务集约化、信息化。在信息预警方面,全面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的深层次、预警性和内幕性的情报信息,真正做到他动我知,准确预警,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在信息导侦方面,提高精确打击能力,依托公安信息网的优势,不断健全完善常住人口信息、暂住人口信息、刑事及治安案件信息、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等公安应用系统,形成覆盖公安工作的相对比较完备的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刑事特情、刑嫌调控、阵地控制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情报信息的来源,并切实加强情报信息的应用转化,及时获取和固定准确充分的证据,从而实施精确打击。在信息防控方面,提高提前预防能力,通过对一个时间段、一个地区发案数、警情数的定量研判分析,确定案件的高发时段和区域,采取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模式,使防范工作更具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警力投向投量更加精确。以全局性战略眼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打、防、管、控、破”措施,先发制敌,快速反应,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控制复杂的局势局面。

还有就是它的人才需求,要以实际应用能力为立足点,进行培养与培训信息化人才。进行科技建警,科学培训,强化实效与应用,使身在一线的干警能够适应前沿动态,掌握实战信息化技能,向专业化、高层次、实战应用方向培训。并结合实践工作,干中学、学为用,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先基本后应用,使技术与战术有效结合,并随时调整思路,不断更新创新,促进协调发展、取得实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体系,进行检查与考核,以考促练,以练促用,有力保证它的实施与进行。

三、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公安实践,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认识、实践创新、服务实战、惠及民生等方面敢于突破瓶颈,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绩。

(一)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认识瓶颈。公安机关在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在解决思想、统一认识上下功夫,把广大民警的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理念、传统思维、传统方法中解放出来,以与时俱进的魄力和改革创新的勇气,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对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公安

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精心规划,突破常规工作瓶颈。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超常谋略,精心规划。一是要坚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切实了解和掌握本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实战需求,明确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二是要建立信息化日常运行工作机制,把信息采集、传递、整理、维护、应用、研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以及各部门的职责任务,通过制度予以规范,使信息化工作成为经常性基础工作。三是要完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信息系统正常安全运行。四是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把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制定相关标准予以保障。五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广大民警的计算机操作、信息系统应用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紧紧围绕实战需要,把信息化培训作为“三个必训”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以实战应用为核心的培训机制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培训,切实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来保证民警信息技能素质的跟进,以有效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需要。

(三)改革创新,突破常规运作瓶颈。公安信息化建设,实质上是公安工作手段建设,但是它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手段建设,而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一是信息化建设要着力推进警务工作手段的变革。要根据信息时代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向,创新建设管理治安、打击犯罪的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打击防控的科技含量。二是信息化建设应着力推进警务运行模式的创新。三是信息化建设应着力推进警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公安信息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效能。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作用,充分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有利契机,科学整合警务资源,改革优化警务流程,实现警务效能的最大化。

(四)高效应用,突破热建冷用瓶颈。信息化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价值所在,不是在公安工作中一般意义的使用或运用。公安机关要把信息化应用置于突出位置,努力把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一是要倡导全警参与,牢固树立应用意识。二是要加强总结提炼,提高应用能力。各级公安机关要主动搭建各种平台和载体,全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化应用练兵和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以点带面、引领实战的作用,不断增强全体民警的应用能力。三是要注重成果转化,增强应用实效。四是注重优化整合资源和协同作战相结合。五是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信息应用软件研发,实现由信息化手段重点服务破案追逃,向服务公安基础工作、队伍管理教育等全方位转变,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五)科学管理,突破机械管理瓶颈。高水平管理是信息化应用高效率的根本保障。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有序规范。

大数据助力松原公安信息化建设 篇3

讲座由松原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政委王晓平主持,副局长张生、高翔,副政委李嗣绵及所属各派出所、刑侦骨干人员等参加讲座。戴汝为院士率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等团队成员分别就相关内容进行讲授。

王晓平政委首先代表分局全体民警对戴院士及其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讲,深刻领会,努力提升松江分局的信息化建设能力。

讲座开始之前,举行了戴院士赠书仪式。随后,讲座正式开始。戴院士学术秘书高思宇、博士研究生胡文鹏、副研究员郑楠博士先后作主题报告。

高思宇在《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大数据环境下,科学研究更加注重片段数据、海量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清洗、挖掘与分析,通过碎片化重组,深度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科学问题。起初对大数据技术的推动力主要源于国家安全方面,最终推动了金融、医疗、公安等多方面开始实施大数据的广泛应用。

“云计算是技术的创新,云计算的出现开辟了人类社会全面使用高性能计算的新径。它为大数据的处理、复杂系统的求解提供了基本的工具。现在,互联网、交通、通信等社会生活和军事、气象、公安等行业中产生了海量数据。”胡文鹏从云计算的产生、概念、原理及应用四个方面对云计算进行了介绍。

郑楠在题为《智能科学技术在公安系统上的应用》的报告中表示:以搭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为突破口,寻求公安信息化应用新的效益增长点,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的热点问题。采用先进通信技术,跟踪嫌疑人至多目的地,搜索重叠手机号码以确定嫌疑人手机号,利用统计分析,确定嫌疑人的同伙信息,提高公安办案效率。对交通视频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套牌车、超速车。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夜间视频数据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提高公安办案效率。利用社会大数据进行城市人员的构成、人口的流动等可视化分析,可以为公安、政府的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三位报告人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及模式识别技术在公安系统上具体应用的案例,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通过今天的授课,中科院专家团队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有助于我们更新警务理念、整合警务资源、优化警务机制,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水平。”王晓平在讲座总结讲话中这样概括。

链接:

大数据时代公安信息化建设探究 篇4

大数据指的是, 数据信息、科学技术及运用的有效综合, 是在可持续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 集成运用多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其有着体量数据规模较大、技术支撑要求较高及应用处理非常迅速的显著特征。

在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 大数据的具体运用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性价值。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大数据完全冲破了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的问题, 大数据是基于数据信息一体化这一基本准求, 通过一种途径把各方面的社会信息、数据信息聚集在一起, 共同构成数据云, 以促使信息重构关联及应用价值的升高,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目前社会治安管理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二, 能够更为精准、非常快速的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 一些开放性的数据信息、庞大的数据库凭借强大的处理器, 在不需要人工长期筛选的情况, 促使单一性的中心数据总量保持在5.3亿万条, 同时将相同种类的数据信息及有一定联系的关联数据互通点, 这样才能够使得全是重点人员数据等信息作出完整性的统计, 为今后情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供应准求、全面的数据信息支持;其三, 在特定时间内对县级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与此同时, 分门别类的建设情报专题库, 把握好入住人员这一类潜在的资源库数据, 启用入住人员及时分析系统, 实现嫌疑对象快速识别机制, 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对犯罪笔录的前期评估, 为小平台公安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的信息准备。

近年来, 青海省各级公安机关加大科技强警力度, “金盾工程”一期建设进展顺利。去年以来, 青海省公安厅加大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投入, “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二级网由两兆升至四兆, 带宽增加了一倍, 三级网数字化改造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已有321个科、所、队接入了公安主干网, 占应接入总数的51.7%。

2 目前大数据公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问题

在目前的很多公安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未重视起来,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目前社会现实的需求, 我们只有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行改变才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然而, 以往的陈旧公安建设认识早已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公安的实际需求, 公安事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都需广大公安工作人员积极的共同参加进来, 为此, 作为公安人员都要认识到, 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2.2 技术问题

信息资源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及广泛利用。公安工作中信息量是比较少的, 这并不能达到目前社会对公安的现实性需求, 公安信息化建设不能只当做面子工程, 而是真正的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了解, 最大限度上促使相关技术水平及公安工作的信息化得到全面的提升。

2.3 专业人才匮乏

在我国的公安部门当中, 投入的警力是非常少的, 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面更是显得十分匮乏, 支撑专业队、派出所工作的专治警力、负责情报资源进行再次处理的文职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一些专业队、派出所层面即便是有着非常明确化的分工, 可是专门从事研判的工作人员在分配上依然不足, 对于情报的处理上专业技术水平更是相差很大。

2.4 安全保密问题

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必然会涉及到信息的安全问题, 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发挥其明显优势的同时, 也存在了一些弊端, 这是需要我们加以特别注意的, 因会存在一些不安全性的因素。为此, 需不断的强化公安信息的安全管理, 制定相关信息安全处理策略, 创建一套完善的公安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性体统, 这样才能够确保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的状态下顺利进行。

2.5 硬件环境不足, 运算性能较弱

在计量单位中, 以1024个T为最低的大数据起始单位, 可是, 目前的硬件环境却不到最低基础计量单位的四分之三, 加上, 目前的公安平台体系比较复杂、数据整合度非常低, 所以一些治安、刑警、交巡警部门都是按照自身业务的需求创建的信息应用平台, 并且各个地区公安平台间并未联系起来, 使用性能非常单一。

2.6缺乏政府部门引导, 未创建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与交流平台

目前, 公安部门在采集其他单位数据上依然处于自主采集的低级水平上, 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并且信息整合度非常低, 在公安业务数据上, 纵向数据开放程度过低, 上级公安部门所掌握的相关数据信息并没有进行完全的对下属部门开放, 阻碍了数据信息的综合运用;而横向数据的流通性能过低, 交巡警、监管、技侦等部门的数据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 并未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沟通。目前的大多数公安部门, 视频监控、视频指挥等系统内部的图像资源并没有进行全部的整合处理, 社会监控接入率未达到15%, 实战应用水准更是处于过低的一种状态。

3 大数据公安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3.1 转变认识

对于公安认识要与现代化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思想认识上要具备信息化的思想。

3.2 注重数据的重要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这一信息化社会当中, 数据作为核心性的要素, 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势必要以对数据信息的综合利用, 所以, 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数据的作用。

3.3 重视公安院校的作用

公安体质革新当中, 公安院校作为引领着、探索者, 全面的展现了自身在公安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其对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3.4 坚持保密基本原则, 注重市场化合作

公安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把握好先进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单一的依赖于公安部门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 而市场化的有效方式能够为公安信息化建设供应更多有效的途径, 市场化合作的采用可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进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5 创建政府公安信息化实战体系及交流平台

大数据下公安信息化建设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创建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 逐渐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办公。不断强化公安工作的监督,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日常公安工作作出量化处理。将实战作为中心, 努力促使公安装备及信息化水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 完善网络化教学,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公安队伍的科学管理。其中, 网络建设作为最基本性的一项工作, 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加强, 最大限度上利用各类技术软件, 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公安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4 结语

现在, 大数据时代早已到来, 为此, 各公安部门需提前做好相关措施, 做好各类数据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做好信息系统的科学设计及架构, 改变以往传统的思想认识, 站在大数据时代角度考虑每一个问题, 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 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统一规划, 创建完善的大数据公安信息体系, 为未来公安建设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英) 维克托·迈尔-舍尔维恩, (英) 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林伟胜, 许卓伟.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些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 (1) :20-22.

[3]李淑惠.消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1 (11) :49-51.

公安信息化标语 篇5

篇一:赠公安锦旗用语

赠公安锦旗用语

公正执法 热心为民 公正廉洁 为国为民 雷霆出击 破案神速 神警雄风 罪犯克星

人民英雄

英勇无畏、奋勇缉私

忠于职守,为民服务

敬业正直,无愧标兵优质服务,为民解忧

法律卫士,社会良心

匡扶正义,为民服务,法律先锋

正义战士

扶危济贫

正义卫士,社会良知

保人民之安

塑勇士型像

见义勇为

为民除灾、爱的奉献

救火不分昼夜,助人真正精神

一心为民,廉洁奉公

热情服务,廉明高效

警民鱼水情

警民携手

共筑和谐

官行合作 齐力断金

交警显神威。心中为人民。

交通警察好本领,畅通交通有办法

人民卫士,一心为民

智慧与灵感的再现

舒适与关爱的开始

刚正不阿 执法如山

人民的好警察

执法为民一生正气

维护正义两袖清风

赠交警锦旗用语

感谢人民好交警、助人为乐新风尚

百姓公仆

好人一生平安!

情系百姓,路通万家

警民鱼水情

警民携手

共筑和谐

人民卫士,一心为民 交警显神威。心中为人民。

交通警察好本领,畅通交通有办法

人民卫士,一心为民

智慧与灵感的再现

舒适与关爱的开始

刚正不阿 执法如山

赠消防兵锦旗用语

灭火神勇,保民平安,为民消防,恩重如山

抢险救危真情为民

为民除灾、爱的奉献

救火不分昼夜,助人真正精神

人民消防情系人民

为百姓不惧艰险,扑烈火奋勇争先

大火无情人有情,助人为乐显真情

千锤百炼 千恩万谢

灭火神勇,保民平安,为民消防,恩重如山

抢险救危真情为民

为民除灾、爱的奉献

救火不分昼夜,助人真正精神

人民消防情系人民

为百姓不惧艰险,扑烈火奋勇争先

大火无情人有情,助人为乐显真情

人民的好警察

政府锦旗用语

人民公仆,情系百姓

人民的父母官

执法为民一生正气 维护正义两袖清风

官行合作 齐力断金

为民想为民作事事抢在先

一心为民,廉洁奉公

敬业正直,为民解忧

义正辞严锄强扶弱

人民卫士

百姓公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排忧,心系百姓

情系三农解民忧 政策到户办实事

为企业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

人民政府爱人民

依法行政真无私,一枝一叶总关情

赠学校老师锦旗用语 学校活动条幅 学校校庆条幅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桃李遍天下

3、授一技之长,养百年之身

4、授教固有方,桃李满天下

5、惟宏隆德,情系教育

6、喝水不忘凿井人!

7、教书育人

8、师生情无价 相聚也有缘

9、办一流名校 育数学英才

10、授业一丝不苟 解惑无微不至

11、名师精心指导 培育一代新人

12、关心下一代,汗水浇未来。

13、良师益友,现代师表。

14、全面发展,未来栋梁。

15、满园蓓蕾,个个芬芳。

16、校园信息化,育人现代化。

17、今日莘莘学子,明日祖国栋梁

18、春蚕丝方尽,育人永不朽。

19、从教一生清,甘为孺子牛。

20、三尺讲台,一世无悔。

21、苦难童年岁月苦,老师妈妈哺育甜。

22、几年岁月几多乐,一声教诲一生情。

23、爱生如子,德才兼顾。

24、课上严父,课后慈母

25、春蚕力行,腊炬表率。

26、灵魂工程,园艺辛勤

27、关爱桃李学子,美德扬彻五洲;

28、遍栽桃李树,广育栋梁材;

29、桃李满天下,雨露润春华;

30、春晖遍泽桃李树,硕果满挂琼瑶枝;

31、春雨润物,明德育才;泽流及远,千里思源。

32、一流的教学使人终身受益,慈母的关怀让我永生难忘

33、心中永远的花园

34、博学友善 万分感激

篇二:公安机关110宣传日活动方案

公安机关110宣传日活动方案

> 110宣传日活动方案

为全面展示公安机关“三台合一”工作成效,进一步扩大110社会影响,不断提升指挥中心整体工作水平,促进110接处警工作的深入发展,根据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有关通知精神,结合XX县工作实际,制定2016年“110宣传日”活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6年“110宣传日”要紧紧围绕“群众的110,你我的30年”这一主题,充分向群众宣传110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积极向社会通报110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心、爱护、帮助、支持110,努力形成110服务群众、群众积极参与并理解支持110的良好互动局面,不断发展和壮大110工作的群众基础,共同促进110的发展。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活动组织有力、责任到人,成立由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指挥中心、治安大队、城区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110宣传日”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宣传日组织统筹工作。

三、活动安排。

此次“110宣传日”时间是2016年1月10日,重点是大力宣传人民群众如何正确拨打110,110受理群众报警的范围等。具体活动安排是:

1、设置110宣传台,开展现场咨询。

2、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110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邀请XX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跟踪采访,开展专题报道,展示110民警的风采。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参加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110宣传日”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宣传扩大110影响上升到不断推进110工作、提升公安队伍整体形象的高度上来,上升到构建新型警方公共关系、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来,全力开展好各项宣传工作。

2、多措并举,全面宣传。参加单位要通过向群众发放

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等宣传方式,宣传我县110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解答群众报警中遇到的问题,提醒群众文明报警、规范报警,展示110建设正规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和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新形象、新风貌,从不同层面进一步提升110和XX公安新形象。

3、善抓结合,整体推进。各单位要将此次宣传活动与

> “大走访”开门评警爱民实践活动进行穿插结合,把宣传活动作为民心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赋予新的载体,进行整体宣传。要与当前开展的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宣传活动中多反映业务工作成效,通过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绩效,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篇三:公安类公文写作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2009年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县交警大队宣传信息工作以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为载体,以“大走访”爱民实践为依托,坚持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三大建设”宣传工作不动摇,坚持“十个一”宣传工程不动摇。充分发挥宣传信息工作晴雨表、预警器、减压阀和智囊库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各项交那一世小说网 通治理工作的整体推进,全县宣传信息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工作得到了上级相关部分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整合资源,强化队伍,宣传信息工作成效明显

大队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工作,把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议事室和大队车管服务大厅、事故处理室、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整合为交通安全宣教室。将重点客运企业、事业单位、城门山矿、县三中、县一小、县幼儿园作为长期宣传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宣传阵地,把县三中作为宣传教育第一示范阵地,协调三中在进校大门前设立大型交通安全电子显示屏,天天更换交通安全宣传提示语,使广大师生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于2006年大队成立了宣传科,担负着全县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工作,指导协调各科、中队、车管所宣传信息工作,要求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把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切实解决宣传信息工作中的重大题目,把宣传信息工作纳进全年交通治理工作目标考评重点。重点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集中整治攻坚战和交通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人和事。今年1至6月份以来,大队在中心级媒体上稿1篇、国家级108篇、省级131篇(条)、市级57篇(条),县级27篇(条),在县渊明网上稿71篇,市交警外网60篇,省红绿灯网66篇。省交警总队采用舆情信息36篇,市支队采用120篇,目前在省总队位列前茅,连续4年在市支队排名靠前。完成各类调研文章9篇,支队采用7篇,总队采用4篇。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13场次,出动宣传车33天次,深进运输企业召开宣传信息工作通报会5场,上交通安全课68节,播放宣传光盘63场次,悬挂横幅99条,开放警营8场/次,张贴宣传画80张,发放宣传画册300本、宣传生活用品(方便袋印有“安全是亲人的期盼,平安是朋友的祝福”,纸杯印有“顺顺畅畅安全路,平平安安幸福家”)20000个,增刷永久性宣传标语20条,印发宣传折页5000份、各类宣传单15000张,受教育面达20余万人。近年来,大队宣传信息工作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单位1次,被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单位2次,刘礼平同道受省公安厅、省交警总队、市公安局表彰多次,自1999年以来,连续10年被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授予新闻报道优秀通讯员、宣传信息先进个人、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二、部分联动,强化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寓教于乐

宣传信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但上级部分和领导需要的宣传信息是有所选择的,在不同的时期所需的宣传信息也不同,总的来说,宣传信息必须对路、及时发送,具体体现为“四个热门”:牵动全局的敏感点、警政组织的关注点、社会矛盾的突出点、群众意见的集中点。为此,今年1月开始至3月底,交警大队开展了深进重点企业大走访,上中下大走访,女民警大走访,qq交流平台等活动,受到全县群众的高度赞誉。2月份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以交警为主力,组织司法、教育、安监、交通等部分联动,在县体育馆举行了一场以“和谐交通,文明出行” 为主题的大型交通安全宣传歌舞晚会,晚会高潮迭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观看人数达3000余人,受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3月份,由县委政法委组织公、检、法、司以及劳动人事部分在县城中心广场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交警大队积极参与,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队充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在县电视台设置《法在身边》交通安全宣传专栏,进行“事故剖析”、“以案说法”、“热门透视”、“转动字幕”、“公益广告”、“违法曝光”,强化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自律意识,倡导和传播文明交通,营造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交通安全氛围。

三、突出重点,强化合作,宣传信息工作喜闻乐见

庐山机场、庐山火车站、八一起义始发站(马回岭老火车站)、陶渊明祠、岳母祠、狮子洞、涌泉洞等着名的场站及旅游景区均位于***县境内,天天往返旅客达数千人以上,要维护好和谐文化旅游交通秩序,交警大队全体民警义不容辞。历年来,大队在县城中心广场和庐山火车站广场等旅游景区举行了“春运”、“五一”、“十一”等黄金时段

异界之不死术士 神起国度 冰封乾坤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宣传启动仪式。仪式集中大队全体民警排着整洁的队列,威武雄壮,整装待发,在启动仪式上,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安监局、县交通局等相关部分领导参加,组织群众数百人参与,大队主要领导作宣传动员讲话,简短的启动仪式结束后,民警们分成两个工作组,一组就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制品;一组深进全县各旅游景区和大机线、九那一世小说网 瑞线、双瑞线等交通较复杂的旅游线路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从而,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困难与希看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只能说明过往,努力才能成就未来。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工作任重道远,***县交警大队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待事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县交通治理工作上台阶,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业绩开创宣传信息工作新局面,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喜迎建国60周年大庆,为争得***应有地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冬季严打总结

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冬季行动汇报

自全市“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工作,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冬季行动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冬季行动战果累累,全县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工作成效

(一)“冬季行动”氛围浓厚

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扫黑除恶、惩霸治痞和油区治安秩序等十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宣传活动,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贯串整个行动始终。11月18日,正是借助“冬季行动”的强大声势,依法拆除陈镇复兴路北段多年违法占道经营的摊位,实现了陈镇农贸市场的顺利搬迁。这一行动,标志着我县的冬季行动宣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1、宣传动员持之以恒,冬季行动范围强势不减。各乡镇、城区和有关部分通过组织车队巡回宣

传,集日、广场义务宣传活动等形式,为冬季行动大造声势。活动中出动车辆50余辆,发放《冬季行动四字令》一万余份,发放其他宣传材料23000份,在重点部位、重要路口、重点村居制作了80幅固定大标语。县直各部分在重点部位悬挂“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冬季行动”有关方面的标语50余幅。县电视台先后播放30余条关于冬季行动的信息报道,市报3条,强化了对“冬季行动”的正面宣传引导,及时有效的宣传了冬季行动的成效,进一步浓厚了舆论氛围。

2、法治教育形式多样,实现了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有效预防。组织县司法局、法院等有关部分,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12.4法律宣传日,在全县范围内认真开展了送法到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活动,受教育干部群众和学26000余人次。依托县委党校,配合组织部于近期在举办“全县强村干部十七届三中全会理论培训班”的同时,增设了部分法律知识讲座,共培训村两委成员300多人次。组织各乡镇和城区,针对本辖区内的专项整治重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影像简报、摄影比赛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各乡镇和城区参与宣传的积极性,使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实在的效果,法制理念进一步深进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达到了预防犯罪的目的。

3、强化信息情报工作,为整治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实行信息情报标准化采集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活动步骤和内容,同一制作了“冬季行动信息情报采集卡”,采用星级制式(活动第一阶段为一星式,活动第二阶段为二星式,活动第三阶段为三星式),同时明确附报佐证材料。二是实行冬季行动信息情报时限制。要求活动期间,各单位和专项整治小组须坚持按要求以“采集卡”的形式于每周二、四下午3:00前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同时执行急事急报、特事特报制度。三是在每周编辑工作简报的基础上,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冬季行动”影像简报,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报道效果。四是在各乡镇和城区开展了“冬季,人民调解员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共排查出矛盾纠纷40余起,截至目前已处决15起,其他的都落实了责任人和化解措施,信访苗头20余件,社会治安信息10余条,发放冬季行动知晓率调查问卷15000余份,使很多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和初始状态,消除了一大批治安隐患,有效配合了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治安秩序专项整治的开展,发挥了基层人民调解员在和谐、平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气力和“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强化了基层基础工作,为冬季行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冬季行动”战果累累 在“扫黑除恶、惩霸治痞”专项整治中,按照“以打击处理为主线、以强化侦察破案为目标”的思路,对发生的杀人、绑架、强奸等重大现行案件,快速反应,实行领导包案督办,组织精兵强将快侦快破,及时有效地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类犯罪活动,采取公然巡逻、蹲点守侯、阵地控制、组建专门行动队等多种办法,严厉打击顶风作案的现行违法犯罪分子,果断遏制此类案件的高发势头。组织开展破案追逃除恶会战,根据调查摸排的情况,对未破的重大积案,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案件,定人、定案、定赏罚,集中攻坚,全力侦破。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破获了一批案件。截至目前,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6起,查处治安案件177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6人,形成了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凌厉攻势和高压态势。在油区治安整治中,主要针对取缔非法收购、土炼站点和加强管线保护两个重点,采取组建油区治安巡逻队伍,重点区域增派警力和警民联防集体行动等措施,有效防范了辖区内油区治安犯罪行为,冬季行动至今,全县未发生一起打孔盗油案件。县综治办牵头,公安、油区等部分单位配合,成立了专案组,加大了对某高速公路沿线和重点输油管线的巡逻、稽查和打击力度,有效遏制了某高速盗油的高发势头,依法取缔超范围经营的化工企业果断进行了。截至目前,共抓获涉油犯罪嫌疑人2人,取缔收油站点2处,清理整顿超范围化工企业13家,取缔私拉乱接自然气点13处,清理废旧物资收购站点198户。在信访秩序整治中,从进一步排查摸底进手,就所把握的上访苗头和案件分别进行了回类梳理,建立了工作台帐,落实了工作责任,该乡镇负责的由乡镇靠上做工作,该县直单位负责处理的明确具体责任人。对复杂疑难涉法涉

诉信访积案,采取“集体研判,领导包案”措施,逐一落实了一名县级包案领导,并且根据个案不

同,都明确了处结时限。往年12月以来,共发生上访事件36件201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6.5%和54.2%,其中集体访8件139人次,同比分别下降60%和62.6%,非正常上访1件2人次,越级访2件20人次,较同期的8件67人次下降明显。在单位内保整治中,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进步”的总体要求,深进推进基层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单位内保长效机制,促进了全县单位内保工作整体上水平。两节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基层单位被盗撬门事件。在娱乐场所和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把治安较为复杂混乱的区块、城郊结合部和洗浴、发廊、歌厅、网吧等违法犯罪活动集中的区域,以及全县校园周边公共娱乐场所作为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部位,按照“主动进攻、露头就打、精确打击”的思路,彻底清剿“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分子。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卖淫嫖娼案件3起、聚众赌博案件1起,治安拘留5人。近日由公安局牵头,教育、工商、文体等部分配合,集中解决了县二中、实验二校、二幼等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题目,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在交通秩序整治中,把客车超员、货车超载、非法改装、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农用车非法载人、酒后驾车、冲闯红灯及收费站卡等严重违法行为作为工作重点,从交警大队、派出所抽调60名民警,分成12个小组,以县城区和国道、省道为重点,捉住车流、人流高峰时段,定点检查与路面巡逻相结合,形成了交通秩序整治的高压严管态势。截止目前,共检查车辆5560台次、查处交通违法235次、治安拘留37人、查扣机动车64台,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为元旦和春节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在“三电”整治专项斗争中,对现行盗窃破坏“三电”设施违法犯罪案件,快速堵控,加大侦破力度;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犯罪线索逐一落实,迅速查办。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盗窃破坏“三电”设施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在建筑市场整治中,截至农历尾月三十上午,共解决处理投诉案件45起,涉及金额380余万元,让680余名农民工兄弟安心回家过年。同时,其他各项整治活动都按照全县总体方案的同一部署,突出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打击整治重点,解决了一批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题目,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存在的题目

冬季行动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题目和薄弱环节,一是偏远乡镇和偏远农村氛围仍不够浓厚,宣传不够广泛,群众知晓率低;二是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不平衡,有的行动迟缓,有的还需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重。有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的裁员降薪,劳资纠纷、合同履行纠纷明显增多,一旦把握不好,极有可能在全国两会期间形成大规模集体上访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刑事发案仍在高位徘徊,加之一些农民工返乡,一些失业职员流散在社会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不排除个别人因生活所迫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抢劫、绑架等危害社会的极端行为,同时也有一些人心态浮躁、心理失衡,一旦碰到外界诱因,极有可能制造极端暴力事件,社会治安仍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仍然多发,盗窃案件居高不下,“两抢一盗”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5.8%,涉众型经济犯罪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不可低估;私拉乱接水电气现象还未得到有效根治,东港高速路盗油治理虽已见成效,但反弹的可能性较大,仍须向纵深推进;信访仍面临严重形势,农闲时节农村信访苗头不断增多,突出表现在农村财务、土地纠纷、城区供热等方面,部分涉法涉诉案件、重信重访案件仍没有结服,信访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交通事故仍在高位徘徊等。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

当前全国、省两级两会即将召开,我们将继续以“冬季行动”为总抓手,以严打整治斗争为龙头,把油区、信访等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推向深进,增强打击实效,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确保信访秩序的持续好转,为两级两会的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严打整治。坚定不移地贯彻“警情不消失,严打不停止”的指导方针,严厉打击严重暴

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油犯罪和“黄赌毒”犯罪,适时开展针对性强、周期短、见效快的专项整治行动,果断遏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势。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惩霸治痞”专项斗争。对排查出的黑恶势力犯罪职员,全方位搜集证据、依法铲除,尽不让其坐大成势、贻害社会;组织开展好“侦破命案”专项行动。要进一步加大对“侦破命案”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通过查现案、破积案、追逃犯,不断进步命案的侦破率和网上逃犯的追回率;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把进室盗窃、拦路抢劫、街头抢夺、公共场所扒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作为打击重点,消除“热门”、“焦点”题目;五要继续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密切关注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的新动向,严厉打击非法吸存、集资诈骗、金融诈骗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以打促防,搞好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二是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突破”的思想,进一步提升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在各居民小区普遍推行动态治安监控系统,形成覆盖县城区的监控网络。在金店、手机店、大型超市等贸易店展推行触摸式报警系统;在各乡镇驻地建立覆盖重点要害部位的动态治安监控系统,各派出所的监控图像并进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在农村推广“家庭式”自动报警等简易防盗报警装置,以警务室为依托,积极动员组织单位、村居成立三级巡防气力,加强指导,以充分发挥群防群治气力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

(二)强化信访秩序整治。一是抽调专业职员,成立临时机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集中清查整顿,重点解决村级治理制度不落实的题目。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指导乡镇强化村班子建设,扭转软散班子的被动局面,规范村级班子依法行政行为,杜尽乱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题目的发生。二是深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排查的重点放在班子薄弱的村庄、居委会,着力排查被辞民师、涉军职员、破产改制企业、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落实调处稳控责任人,落实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题目得到妥善解决。三是深进开展县级领导大接访、领导干部定期公然接访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结合县级领导定期公然接访和基层领导周一公然接访活动,进一步深进开展县级领导大接访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将接访桌搬到群众家门口,解决好基层群众“见领导难”的题目,倾力打造“信访直通车”,力争将题目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最初阶段,减少越级信访和重复信访题目的发生。

(三)继续开展好油区整治:一是切实解决严重影响当前油区稳定的突出题目。进一步充实警力,切实加大对东港高速公路沿线和重点输油管线的巡逻、稽查和打击力度,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不给盗油、运油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同时,集中气力,集中时间,重点整治盗窃、破坏油田生产设施案件频发区块,切实做到整治一个,见效一个,稳定一个,确保油区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二是及时取缔超范围经营的化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小型石油化工企业的排查、监视力度,对超范围经营的化工企业果断取缔,并跟踪监视,防止死灰复燃;对无照经营和违规经营的,及时进行清理整顿;对其他重点化工企业加强监控,防止其超范围经营。三是严厉打击涉油违法犯罪。继续抽调警力,进行重点摸排、侦破。对破坏大、影响坏的重点案件一抓到底,尽早侦破,将涉案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切实做到重罚一批,重判一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势。

公安部分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

公安信息化 篇6

【关键词】公安工作 信息化建设 发展历程 特征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52-02

一、中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信息警务革命在上世纪80年代由英国最先提出,以美国发展最为完善,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末,中国公安部根据中央指示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发展目标,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金盾工程”,重点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巩固和完善。现在,金盾工程已经进入二期建设阶段。

金盾工程自实施以来,就把公安信息化、自发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化当作工作的重点,其中,公安信息化是提高公安队伍工作效率、维护社会安全、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公安信息化建设中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有110报警服务系统、24小时网民咨询求助平台和网上警察等,这些信息服务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把握公安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1、信息资源数字化

构建信息资源平台,实现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是公安信息化的实质。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信息资源就是无形的社会财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主动权,公安信息化建设重点强调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信息资源数字化是将传统的纸质文档内容转化为数字文档,也就是用计算机来进行文档的开发和管理。资源信息化是公安工作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公安工作中,积极构建信息建设平台,拓展信息基础来源,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是夯实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2、工作网络化

利用网络渠道扩大警民联系,强化警务工作的网络化流程,实现警务工作网络化,是时代发展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公安系统加大了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了内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进程,促进了业务网络化,网上办公、办案及网上协作逐渐成为公安工作的主要方式。公安工作与公安信息交流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信息渠道网络化拓展了情报信息的来源;工作网络化提高了公安工作跨地区、跨部门办案的效率;案件分析智能化提高了公安工作对社会治安形势和刑事犯罪动态的智能化分析进程。

3、作战一体化

信息化的主要优点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公安信息化提高了公安工作对单一、分散、独立的警务活动的掌控力度,提高了公安指挥扁平化、作战一体化进程。在工作中,网络信息的有机整合、命令的指示和接受,为公安各职能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立体化出击、一体化作战提供了广泛的基础支撑。如公安系统通过网络加强了与电信、计生、交通、消防等部门的沟通,为治安监控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保障。

三、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转变工作观念

公安事业要想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当前公安工作中有两大难题,即警力严重不足和经费欠缺。警力不足,我们只能向信息化要警力,因为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信息化建设可以弥补警力不足、素质有待完善、战斗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缺陷,提高刑事技术、网络侦查技术和监控技术的水平。此外,信息化建设具有省时、省力、省钱、低投入、高产出等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打破经费不足给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以前在线索排查和案犯追缉上,通常要投入诸多物力、人力,有时候耗费很长时间也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有了信息化,很多案件都能在网上串并联起来,极大增强了警务效能,而网上追捕、网上破案,直接节省了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

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在思想上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全体公安要充分认识到电脑、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广大干群要群策群力,真正成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强化应用意识

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化实战,强调实战成效。为公安业务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因此,公安信息化建设要不断适应实战需求并在实战中成长和完善。公安部门要不定期的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强化全体公安干警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运用能力,让信息化真正为公安工作服务,为现实工作服务。

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要将建设理念、工作机制和应用理念结合起来,围绕公安工作,积极强化应用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应用手段,小到日常业务,大到事关全局的工作,都要联想到信息化的应用,只有这样,信息化才能真正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公安信息化建设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的形成和应用必须遵循技术自身的规律,遵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在强化群体应用意识时,首先要加强对群体的培训和引导,让他们清楚如何搜集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可用、怎么用,其次要加强群体行为的约束,完善工作机制,不断规范管理观念,完善管理模式,让应用者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引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断规范自己的信息使用思想和行为,增强维稳维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信息应用能力和素质

公安信息化是系统工程,强调规模效益的实现。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中,不但要注意信息数量和质量,还要注意群体的应用效益。信息化工作的应用群体是公安警务系统的全体民警,他们既是信息化的受益者,也是信息化的建设者,因此,他们的信息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公安信息化的质量和未来。提高民警信息化素质,培养和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可以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鼓励广大民警学习科技,运用信息技术,是强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证。

在现实工作中,公安群体信息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民警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加大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培养和引进专业科技人才,建立人才优化和激励机制。例如某地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口号是:真正把“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将失去岗位”的口号精神落到实处。并且他们在工作中形成了全体会查询、使用和维护的网络新局面,力求实现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真正将信息化与警力、效率和战斗力结合起来。

四、信息化建设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化应用能力低

很多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由于知识、年龄的限制,他们认为信息化建设不过是敲敲电脑、浏览一下信息而已。有些地方对信息的搜集和利用不够重视,一线实战业务数据欠缺,无法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有力指引。

2、信息安全建设有待提高

专业人员欠缺,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而工作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到群体的安全意识,部分民警在运用公安信息平台时,缺乏安全、保密和保护意识,泄密事件和电脑系统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

3、整体机制不够完善

公安信息建设实施以来,促进了公安系统教育培训、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不过,随着现实工作的推进,制度中的漏洞和欠缺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加上认识不足,修补不及时,给信息化建设设置了障碍。

综上所述,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强警之路、务实之路,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公安工作中既要不断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和提高,也要正视工作中的不足,争取不断提高公安系统维稳维安的社会职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辉解.论公安信息化引领侦查工作十大变革[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舒声.以信息化创新公安社会管理之实践与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公安信息化 篇7

一、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 信息化应用方面利用动态管控。

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 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要找准工作切入点,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存在困难和问题, 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尽最大努力加以解决。警务平台数据的采集录入, 是公安信息化应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广大基层民警每天大量采集各类准确、全面、鲜活的信息, 并及时录入警务平台, 实战单位通过警务平台, 综合应用这些“海量”信息, 进行比对、碰撞、研判, 为打、防、控服务, 才能产生实战效益。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要坚持领导带头, 在落实采集职责上下工夫, 把采集信息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加强指导督促, 努力使信息规模既大且好。要做到采集工作常态化、采集程序规范化、采集质量精品化和落实查处制度化。

(二) 要建立以信息为引领的现代警务协作机制。

一要促进由人力密集型的传统警务协作模式向信息化主导的现代警务协作模式的跨越, 全面推进公安战斗力的提升。二要建立以信息主导决策指挥的预警研判机制、以信息主导精确打击的侦查破案机制、以信息主导精密控管的治安防范机制、以信息主导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突机制、以信息主导服务群众的行政管理机制。三要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共享与安全的关系和信息中心和业务部门的关系三种关系。

(三) 要加强观念引导、坚持需求牵引。

要加强练兵培训和要严格考核考评, 进一步提高民警素质。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公安信息化成果, 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 多渠道筹措专项建设经费。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把钱用好花好。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公安部和厅党委的要求, 明确工作目标, 落实工作责任, 认真履行职责, 上下形成合力,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为全面推动全区公安工作实现新的跨越作出贡献。要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 就必须坚持以情报信息支撑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近年来, 公安部党委反复强调, 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 以“大情报”系统建设带动信息化建设, 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当前, 信息化正在引领着新一轮警务革命。

(四) “大情报”综合应用平台。

地市级“大情报”平台是整个“大情报”系统的信息源头、实战基础。各地正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 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早日实现与部、省“大情报”平台有效对接 。信息采集录入与公安基础工作同步突进。 情报信息采集录入机制———把信息采集录入与公安基础工作有机结合、同步突进, 做到应采尽采、应录尽录, 实现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受益。 要在管理、防范、控制、打击等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收集录入情况信息。这样的机制能够改进民警的工作模式, 让警力得到最优的配置。警务协作体制机制创新—改变机关化工作模式, 积极推进勤务协作制度改革, 通过情报信息这条纽带, 着力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壁垒, 建立完善部门警种合成作战和跨地区协同作战机制。

二、信息化应用的措施和对策

(一) 严把警务人员培训关, 打造信息主体素质化工程。

信息应用的主体是人, 民警素质能力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应用的关键。一是以考促练。组织全体适龄民警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了严格模拟考核。通过考试, 形成一种领导率先垂范, 带头自学自练, 不论年龄、职务, 一律强制入轨, 逐步提高应用技能的氛围。二是改革创新学习培训模式。加大对民警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民警对各类信息采集、录入、研判的能力, 使民警走出书本, 走出理论, 融入实践, 努力使民警个人素质的提高跟上公安信息化发展的速度。

(二) 牢固树立全警采录、资源共享的意识, 抓好信息基础建设。

丰富的基础数据是加强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核心。一是提高信息采录认识。没有充足、完整的信息, 系统就是空架子, 没有准确、鲜活的数据, 系统就没有生命力。典型案例激发民警信息采录工作的积极性, 重点解决“信息源”问题, 不断提高信息采集数量和质量, 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模式。二是规范信息采录工作制度。警务信息化建设要研究制定信息化工作规范、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细则、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 规范信息采集范围、渠道、内容、方法、流程、职责等, 使民警在采集信息工作中有的放矢, 有章可循, 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三是落实民警采录工作责任。全警应用的信息化工作模式, 做到数据库资源丰富, 把公安信息系统建成公安业务信息的数据库、组织工作的智囊团、服务群众的连心窗、侦察办案的主渠道, 进一步拓展侦查破案的增长点, 提高打击效能。

(三) 加强实战运用, 增强信息运用工作效能。

实战应用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灵魂, 也是推动警务协作信息化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实战运用, 一是抓好信息应用的习惯养成。信息应用的主体在基层, 关键在民警。要让民警养成自觉应用的习惯, 使“文件网上走、案件网上办、绩效网上考”成为基本常态。二是加强系统使用率, 提高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要求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多使用“协同办案”系统进行查询、案件串并、对涉案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研判;充分利用PKI查询全国人口信息、在逃人员等公安业务系统, 确保PKI使用率达到100%。民警能熟练掌握登录、录入、查询信息系统的使用, 并能利用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案件比对和公安业务管理;三是建立信息利用的工作机制。通过下发应用成效月统计表, 信息化应用考核标准及网上做战技战法来促进民警加强信息的采集、甄别、归纳、分析、研判和应用, 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依托信息进行治安预警、信息碰撞、情报分析, 辅助领导决策指挥, 最大限度发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实效。

公安信息化是现代警务协作机制的核心, 也是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贯穿于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起着一线穿珠、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将紧密结合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 积极主动、开拓创新, 以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支撑, 打造现代信息警务;以信息化高端应用为突破, 加快科技强警步伐;以信息化综合应用为载体, 牵引警务协作机制改革;以信息化执法应用为抓手, 加快实现由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转型, 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优化警力资源配置[N].人民公安报, 2002

[2].马红兵.科技强警, 人才为本[J].公安教育, 1998

[3].孙小杰.走科技强警之路, 提高队伍战斗力[N].北京日报, 2000

[4].张国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鹭江出版社, 1986

信息化破局,公安部启动户口清查 篇8

力争2016年底实现户口唯一性

记者:一直以来社会对户口登记管理问题高度关注, 这次公安部开展户口登记清理整顿成效能否回应社会的关注?

黄明:请看一组数字:截至目前, 全国公民身份号码重号人数已由2009年的168万人减至486人。这近168万人的身份证, 公安民警都是一位一位当面道歉、核实、修改重新办理, 我认为这足以说明公安部门这次清理整顿户口登记的决心。2014年以来, 清理注销重复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250万个。同时大力加强技术监管手段应用, 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建成省级人像比对系统, 通过比对技术共发现清理重复户口58.7万个, 占总数的40.85%。力争再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 至2016年底, 做到全国每位公民只有一个户口、一个公民身份号码, 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唯一性的目标。

有多个户口的会立即成为过街老鼠

记者:有人说“错、重、假”与特权、利益分不开, 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黄明:形成户口登记管理“错、重、假”问题的原因复杂, 既有长期手工操作、分散管理造成的历史原因, 又有受人情社会、特权思想影响的社会因素, 还有受利益驱动、内外勾结导致的不法行为。但经过一年来的清理整顿, 过去利用特权和关系办理多个户口的大环境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全社会齐心协力打击假户口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每个公民只能拥有一个户口、一个公民身份号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整个社会风气大变, 不仅没有人再敢炫耀有多个户口、身份证, 而且谁被揭发出有多个户口、身份证的, 就会立即成为过街老鼠, 立即受到查处。

把清理整顿与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

记者:内外勾结是导致“假”户口出现的原因之一, 公安部门是否真能用“自己的刀”向“自己开刀”?

黄明:从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可以看出, 一个人拥有多个户口、身份证, 往往与特权、腐败、违法违纪等问题密切相关。去年以来, 共依法依纪处理民警176人、辅助警务人员57人, 其中追究刑事责任64人。2014年以来, 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办伪造买卖户口案件238起, 对313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安部协调督导安徽、江西、河南、四川、河北等地公安机关打掉内外勾结犯罪团伙27个, 抓获犯罪嫌疑人152人。这还不算完, 公安部还明确规定, 凡是利用职务之便办理假户口、假身份证的一律予以开除, 凡是在办户口办证时刁难群众经调查属实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 涉嫌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坚持把清理整顿与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 严明法纪, 严肃责任追究, 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充分发挥生物特征技术的作用

记者: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 公安机关对此有何监管措施?

公安机关基础信息采集研究 篇9

1公安工作中情报采集的概念及其特点

公安机关的情报采集, 是公安机关日常服务之一。内容十分广泛。即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日常警务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采集, 还包含将采集到的资料录入相应的系统这种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工作。这就意味着公安机关的信息服务具有复杂性、繁琐性、日常性等特点。综合对比起来, 公安情报采集有以下特点:

(一) 采集范围广

公安业务信息采集的内容特别多。小到案件的基本信息, 如案情、案发经过、案情中嫌疑人与报案者的笔录等, 大到维稳类情报的基本内容, 维稳类信息种类多、遍及分散, 为便于把握它们的特点, 就必须对它们进行采集、分析, 找出其相同要素。

(二) 采集方式多

公安机关的信息采集方式五花八门。比如采集中使用的传统采集手段, 在社区中通过抽查表的使用, 来采集基本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提高, 公安机关信息采集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清卡口的使用。

(三) 采集具有专题性

专题情报信息是公安机关特有的一种信息采集或情报采集方式。是指由公安机关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收集的反映社会整体治安状况。比如如社区民警所采集的各类社会不安定因素, 国保机关所采集的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影响社会安定的情报信息。专题性情报采集具有很深刻的目的性和保密性, 一般由特定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负责采集。

2公安基层队伍中情报采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缺乏正确的认识

相当一部分基层民警认为情报信息工作是分局层面的事情, 只是简单的对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内的发案情况做一个统计工作, 写几个数据, 弄几张报表, 例行公事。要么就是到网上搜集一些无法核实的小道消息做一些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分析报上级情报部门, 完成考核任务。认为情报信息虚无缥缈, 无法指导基层派出所实战工作。什么是情报信息很多民警都没有准确的概念, 即便有时发现一些苗头性信息也不愿花精力去核实、掌握、上报, 担心花了大把的精力到头来只是虚惊一场, 看不到工作成绩。少数不负责任的民警甚至对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认为领导对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只重结果, 不看过程, 只要不出事情, 做与不做一个样。

(二) 缺乏足够的重视

基层所队作为业务部门, 领导多重视打防控绩效和队伍建设工作, 情报信息更多时候只是一句口号, 难以落到实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以及社会治安管控仍旧依靠传统工作方法, 大清查、设卡、地毯式排摸这些基本靠投入人力的工作方式依旧在如今的公安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多民警没有建立自己的情报信息网络, 耳目等隐蔽力量多停留在档案上, 作用有限。基层所队的情报信息人员基本由内勤人员兼任, 除了按照上级情报部门给的信息报送任务完成一些指标外, 大量的精力要放在服务全所业务工作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上, 还要应付来自上级各部门的各项行动和考核, 加之多没有经过专业能力训练, 无心也无力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和报送工作。造成例行公事的信息较多, 信息挖掘不够、研判质量不高, 甚至为了完成指标在平台内"制造信息", 忽略了信息的实战应用。从目前的对情报信息工作的考核方式来看, 工作完成较好的是一些业务量小、队伍人数少、地理位置偏僻的基层所队, 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做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县市中心区域的基层所队因为承担了繁重的打击处理任务以及大量的非警务活动, 情报信息工作较为落后。

(三) 缺乏专业的情报人才。

情报信息系统随着情报信息工作的开展由开发、测试、使用到进一步改进也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 然而系统的应用基本到分局层面为止, 没有进一步向基层所队延伸, 以至于仅有的部分有用情报信息无法被基层所队及时利用, 发挥效能, 从而使得基层所队的一线民警无法体会情报信息在现代警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基层所队每年要应对大量的集中行动和业务考核, 唯独没有情报信息的考核任务, 即便有也只影响基层所队内勤人员, 一线民警在报送情报信息工作上没有压力, 自然也没有动力。常常是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再报送相关信息, 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

3提高基层信息采集工作效率的途径

目前, 公安信息工作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提高基层信息采集效率迫在眉睫, 如何保障基层采集工作有针对性, 有目的性, 我认为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一) 特殊节点搜集法。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 每年的重大会议、重要赛事、重要节假日、敏感时段等节点前后, 是各种涉稳非法活动活跃期, 在这些时段期间加强维稳情报搜集工作, 通常会获取一些有价值、深层次、行动性、预警性情报信息。民警应该多关注情报综合平台敏感日期一栏, 比如今年4月省厅发布的敏感节点有"4.5清明节 (天安门事件) "、"4.8胡耀邦同志逝世日"、"4.22世界地球日"、"4.23南京解放"、"4.25法轮功分子聚集中南海事件"等等。

(二) 热点问题搜集法。

不同的时期, 总会出现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轰动全国的焦点、热点问题, 如近期百姓十分关注的环境问题"PM2.5"、"雾霾"、"血铅超标"、"沙尘"、"煤雨"、"墨迹天气"等, 还有近期"两会"所提的部分政策改革活动等;社会问题方面, 如警民矛盾、因愁官愁富引发的群众公愤事件、其他如宝马撞车事件、温州富家子撞人事件到后来一系列的交通事故等此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政府工作方向;群访群诉方面, 目前经常因征地拆迁、工资改革、企业改制、政策改革等问题引发群体上访事件, 不仅影响交通, 也干扰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办公秩序, 其实事发起因都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发现这方面的苗头和线索, 有些群体访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 重点人搜集法。

在每个基层所队都负责监控一些邪教、重点群体等维稳领域重点人, 围绕重点人控制工作也可以搜集一些涉稳情报。对此类重点人员的掌握, 在其中了解掌握情报, 往往能及时地掌握到一些特殊群体地活动苗头, 如近期活动频繁地军转干群体、农转非群体、民师群体等等。先期掌握其活动情报, 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活动苗头, 防止系列涉稳事件地发生。

(四) 关联分析搜集法。

从事物发展的六要素入手, 按照时间、地点、人员、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已获取的情报和已破获的案件进行分析梳理, 顺藤摸瓜、抽丝剥茧, 结合平时我们惯用的并线串案方法, 找出个人、个案之间存在的关联, 一是通过具体工作摸出新的情报线索, 二是通过分析研判形成新的研判成果。

摘要:公安情报资源研究目前借鉴科技情报学的研究体系, 既出自于科技情报, 又与竞争情报有很大不同。因此, 公安情报学应该在使用普通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同时, 创新出自己的一套科研方法, 从而建立比较整体和有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达到培养浙江公安人才的目标。本文在阐述开放存取理论的同时, 提出公安情报自身应具有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情报,公安情报,学科特点,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严怡民.情报学研究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2]K.B.塔拉卡诺夫.情报学[M].何士彬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

[3]孟宪文.略论公安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6 (1) :56-59.

[4]谢晓专.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的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 2012 (6) :22-25.

[5]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3) :136-137.

公安信息化 篇10

1 指标体系研究方法

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评估方法也很多, 如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其中,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综合评估方法, 它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 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好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 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都是量化的, 非常清晰、明确。专家评分法也叫德尔菲法, 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 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 并且可以及时得到文献上还来不及反映的信息。

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它涉及大量的相关因素, 因素有轻有重。在比较、判断、评价、决策这些指标时, 对指标的重要性, 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 指标执行者的主观选择和决策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 擅长处理指标关系和目标结构复杂, 数据不完整等情况的层次分析法不失为首选;而在需要定量分析时, 专家打分法可以弥补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不足, 而且能够根据实际问题, 合理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和政策倾向性。

因此, 本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来构建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设计原则

2.1 主体性

确立了主体性原则, 实际上也就确立对各种指标的取舍原则。并不是无所不包地将一切指标囊括在内, 因为有许多指标在实际意义上是重复的, 或者其中的一些细小指标是由主体指标决定的。指标的主体性原则要求不要简单追求指标的数量, 只要能科学全面地反映信息化的内涵即可。

2.2 动态性

由于信息化水平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所以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应随着信息化发展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所设计的指标体系, 不仅在时间上延续, 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2.3 适用性

应该选取可以度量、容易取得且能够用于单位间比较的指标, 有的指标虽然它的意义非常重要, 但是缺乏数据来源, 或者虽然能够取得, 但可信程度较低, 又或者无法在不同的单位之间进行比较, 这样的指标不选反而更好。在选取指标时, 应尽量减少不可应用的指标, 以避免过度主观性指标对指标体系的干扰。

2.4 层次性

构成信息化水平的要素较多, 所以测度的指标体系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在设置时必须按照起层次性的高低和作用大小不断细分。

2.5 导向性

所选择的指标既要从现实出发, 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 又要从发展趋势出发, 考虑指标的先进性。所以应力求使每个设置的指标都能够反映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时代特点和未来取向。

3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3.1 选择参评指标

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评价要求能够有效地促进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发展、发挥信息化在公安边防部队的重要作用。因此, 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应该紧密结合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的各个要素和目的进行设计。首先, 以军内有关专家的权威著述为依据, 在参考比较成熟的企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分析边防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与目标, 获得边防信息化建设要素。其次, 结合公安边防部队2011年信息化综合考评评分标准表, 形成边防信息化建设要素调查表。边防福建总队, 边防广东总队, 边防湖北总队, 边防吉林总队, 边防陕西总队, 边防新疆总队等七个总队对调查表内容进行了反馈。最后, 邀请熟悉业务的专家, 采用背对背方式获得专家对信息化建设要素的分析及指标的建议, 求同存异, 获得初步的指标数据。本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定量指标, 半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三类。定量指标的数据通过对现有数据的调查得到, 半定量指标的数据通过人群抽样问卷测量的方法获得, 定性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专家组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估获得。

3.2 划分体系层次

采用逐层分解目标的方法建立指标体系的结构, 即以评估信息化水平的总目标为“根”, 分列出一级指标, 再根据每项一级指标的内涵逐项分出二级指标, 依此类推, 逐层细化, 共分解出10个一级指标, 31个二级指标, 51个三级指标, 从规划、建设、应用、效益等多个方面涵盖边防部队的信息化内容。

3.3 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信息化水平, 数量多, 属性不同, 量纲不一, 要使众多的指标能够综合起来计算, 进行评估, 就需要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即把量纲各异的指标转化为可以进行综合计算的相对量化值。根据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可分为3类:正指标类, 数值越大越好;逆指标类, 数值越小越好;适度指标类, 数值适中为好。本文采用均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该方法在保留原始变量差异程度信息时, 并不是仅取决于原始变量标准差, 而是原始变量的变异系数, 这也就保证了保留变量变异程度信息的同时数据的可比性问题。计算公式为:

3.4 确定指标权重

依据各指标在边防业务工作中的重要程度, 使用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 逐层计算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权重, 得出总权重分配信息, 使指标体系能够为测评活动所用。

由于涉及的指标较多, 本研究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分开赋权, 在计算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时, 先通过计算各个指标的加权分值确定相对权重, 然后再确定各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最终权重, 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是指该指标对其相应的一级指标的权重, 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是指该指标对其相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

第三步:将相加后的结果除以n即得权重向量。

(6) 构建指标体系模型。依据选择的参评指标及其权重, 构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将不同的评价标准, 如有无的问题, 不同数据区间的问题等等, 归类并映射到统一的评分空间, 利用标准化的指标数据, 完成对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计算信息化水平的公式如下:

II为信息化总指数的得分, n表示第j个二级指标包含的三级指标的个数, m表示第k个一级指标包含二级指标的个数, l表示一级指标的个数;Pi为第j个二级指标的第i项三级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Wi为第j个二级指标的第i项三级指标在其中的权重, Wj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第j项二级指标在其中的权重, Wk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最终得到的指标体系及权重值如表1 (三级指标略) :

4 指标解释

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可划分为统筹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保障、信息化效益五大类, 涵盖了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 可以有效的衡量各单位信息化程度, 又能体现效率和效益, 更能体现出发展潜力和价值。其中, 统筹规划类主要考察信息化顶层规划及组织机构支撑力度, 包括战略规划指标类;信息化基础设施类主要考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人才资源三个指标类;信息化应用主要考察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包括信息化应用、运维体系建设、信息化文化三个指标类;信息化保障主要考察对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有效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 包括软实力、信息化保障两个指标类;信息化效益类主要考察信息化建设成效对边防业务及管理产生的作用, 包含信息化效益指标类。

4.1 战略规划指标

战略规划指标主要指信息化顶层规划及组织机构支撑情况, 由组织领导、总体规划两个二级指标组成, 并分为四个三级指标。

(1) 组织领导。组织领导体现组织机构与领导作用发挥的程度。

(2)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反映信息化建设是否具有目标和规划。

4.2 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前提, 由通信基础设施、基础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与防护三个二级指标组成, 并分为十一个三级指标。

(1) 通信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网络将边防部队联为一个整体, 为信息化提供保障, 包含有线、无线、应急网。

(2) 基础应用系统。基础应用系统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服务, 它位于通信网络层之上, 业务应用层之下。

(3) 信息安全与防护。信息安全与防护反映信息安全与防护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建设情况, 主要从网络安全制度, 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等方面来进行测评。

4.3 项目建设与管理指标

项目建设与管理指标是偏向软件建设的角度体现总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效, 由项目建设、项目实施管理两个二级指标组成, 并分为六个三级指标。

(1) 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从项目的角度考核各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度。

(2) 项目实施管理。项目实施管理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4.4 人才资源指标

人才资源指标是体现人才队伍建设为信息化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由队伍建设、编制落实、战略合作伙伴三个二级指标组成, 并分为四个三级指标。

(1) 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反映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

(2) 编制落实。编制落实反映信息化岗位是否满编。

(3) 战略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反映信息化建设中可借助外部力量的储备情况。

4.5 信息化应用指标

信息化应用指标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体现边防部队对先进的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应用状况, 由应用规范、日常工作应用、业务工作应用、指挥应用、特色应用五个二级指标组成, 并分为九个三级指标。

(1) 应用规范。应用规范反映业务系统推广应用配套的规范制定情况。

(2) 日常工作应用。日常工作应用反映一体化平台使用情况。

(3) 业务工作应用。业务工作应用反映使用业务软件进行日常业务工作的程度。

(4) 指挥应用。指挥应用反映使用中心工作软件进行实战应用的程度。

(5) 特色应用。特色应用反映不同类型总队的特殊应用 (沿边沿海、内陆、院校、医院) 或者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特色功能应用的情况。

4.6 运维体系建设指标

运维体系建设指标为边防一体化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 并实现运维模式由事后“被动”向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 由组织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运营、事故处理四个二级指标组成, 并分为五个三级指标。

(1)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反映运维人员、场所建设情况。

(2) 制度规范。制度规范反映运维工作流程、规范和制度建设情况。

(3) 日常运营。日常运营反映日常巡检和日常维护情况。

(4)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反映事故响应及时度及处理能力。

4.7 信息化文化指标

信息化文化指标面向建设内涵深邃、外延丰富的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文化, 为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精神引领和动力支撑, 由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职业文化、制度文化、警营文化五个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包含一个三级指标。

(1) 理念文化。理念文化反映与信息化相关的理论、精神、思想、意识、观点、知识等, 考察信息化电子图书馆的数量。

(2) 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反映在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符合信息化要求的行为方式, 考察各单位信息化项目及人员的评优情况。

(3) 职业文化。职业文化从实战应用角度反应信息化素质, 考察各单位信息化任务的承办情况。

(4)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反映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贡献度, 考察各单位制定推进信息化应用的规范、管理规定等的数量。

(5) 警营文化。警营文化反映全员参与信息化的热情及氛围, 考察各单位参加信息化比武竞赛活动的成绩。

4.8 软实力指标

软实力指标主要挖掘边防部队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软实力资源, 由科研项目一个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包含一个三级指标。

(1) 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反映科研方面对信息化建设提供的支持, 考察各单位科研类项目获得奖励及论文发表的数量。

4.9 信息化保障指标

信息化保障指标体现人、财、物、科研等多角度对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的能力, 由经费管理、装备管理、教育培训、档案资料管理四个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包含一个三级指标。

(1) 经费管理。经费管理反映经费执行情况, 根据经费执行率来进行测评, 计算方法为已执行合同的额度除以总预算。

(2) 装备管理。装备管理反映装备管理情况, 根据装备管理措施的符合程度来进行测评。

(3)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反映技术培训、业务培训情况。根据培训覆盖率来进行测评, 计算方法为参加培训人数与总技术人数之比。

(4) 档案资料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反映纸质及电子资料管理是否规范, 考察纸质资料管理是否有记录, 电子资料是否支持检索。

4.1 0 信息化效益指标

信息化效益指标体现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 是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与力度, 保证信息化实施效果、避免盲目投资的重要手段。由部队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包含一个三级指标。

(1) 部队效益。部队效益反映信息化在执勤管理方面的成效, 考察利用信息化手段破案或解决业务工作的次数。

(2)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反映信息化在完成重大活动安保的作用, 考察使用信息化手段承担重大安保任务的次数。

5 应用效果

某边防部队使用本指标体系考核下辖各单位2013年度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总分设定为300分, 各指标项依据权重系数取分值, 得出评价模型。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计算各总队在各指标项上的得分及最后的总得分, 进行全国各总队信息化建设水平总排名及各指标项的子排名。根据考评结果, 各单位较为清晰的了解了自己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优势和差距等, 有效的推进了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考核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同时, 也发现问题, 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据依据。指标体系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理论层面上, 本指标体系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理论, 突破了以往的研究只是针对特定方面, 比较分散的局限性, 最终的信息化评价结果在更大范围上反映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 更具有公平公正性;本研究的另一理论价值体现在科学地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则体现在本研究为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可用的测评工具以及方法, 解决了以往研究偏于理论, 缺乏实际应用的问题。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公安边防部队的信息化水平, 本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置和选择上始终都围绕着这一核心思想, 运用本指标体系进行的信息化评价活动及评价结果, 会调动公安边防部队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然信息化水平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7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形成了构建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及一整套指标体系库, 不仅为边防部队信息化考核提供考核指标, 也可以为公安部门其他考核系统提供设计思路及指标体系支持。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和客观、科学地考查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有利于对总队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总结、定量或定性考核, 寻找差距、积累经验、推动总队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忠.军队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 2010 (11) .

[2]张苗苗, 娄策群, 周秀云.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08) :102-104.

[3]王电.公安信息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周立峰, 评价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03) :31-36.

[5]刘世清, 制约边检站信息化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2013 (11) :147-148.

[6]杜栋, 庞庆华, 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 (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7]姜奇平, 胡建生.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Z].中国信息化测评网, http://www.ciq.com.cn.

公安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法律问题 篇11

我们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资源高速流动的社会,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社会前进的的主要动力源,若能更多地占有、更充分地开发并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拔得头筹。同样的,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也占领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治安的全面防范、寻找破案线索、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及维护社会治安等,都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公安信息资源在实战中的运用情况

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才逐渐起步。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信息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网络通信、信息系统建设都在不断的进步并趋于完善;从制度层面上来说,相关标准的制定也在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我国的公安信息系统建设也在不断走向成熟,公安人口信息系统、出入境信息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犯罪信息资料库的建设是我国公安信息系统中成功的范例。随着公安信息化的日趋成熟,公安信息资源的开发已经集采集、存储、整合、关联、二次开发、增值应用等业务环节融为一体。目前,公安信息资源的内外部共享、交换工作正在全面推行,并且逐步走向规范化。我国的公安工作因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纪元。

二、公安信息资源开发遭遇法律屏障

1.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屏障

在公安执法工作过程中,会采集大量的电子数据以作为证据,并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现今电子数据的广泛使用,使得电子数据成为证据的可能大大增加,同时电子数据具有便于收集、保存、传输的特点,更加增加了电子数据成为被采纳为证据的几率。然而,这些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法律文书和多媒体资料与传统形式的证据是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却受到了多方的质疑。现在还依然不能够给予肯定的答案。很多电子数据在作为证据使用的法律效力还尚未明晰,这样就造成了一些珍贵的电子数据无法作为证据使用的缺憾。

从法理学的层面上来讲,电子证据应当被赋予法律效力。当然,这是要建立在严谨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先要对一个事物群体中的要素进行适当的取舍,进而总体概括。法律对于一个事物的概括必然会因经济基础的不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差异而或大或小。而从电子证据的角度来说,就是以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同时以法理学理论和法官的行动力为依托,在传统的证据体系中运用主客观的解释方法来概括,并使其达到统一。

2.电子数据签名的法律效力屏障

众所周知,法律文书的审批、呈报是公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流程。立足于信息快速交互的社会中,利用信息手段来高效地进行执法和行政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在法律文书交换中又存在着电子签名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这也是公安信息资源开发中遭遇的一道屏障。

首先,客观的来说,电子数据签名是一种并不安全的行为,会引发当事人的抗辩并存在风险。在一些涉及电子签名的案件中,由于电子签名存在较强的专业性,其法律效力无法由法官或仲裁员直接判断,需要专门司法鉴定机构来认定。但是,这些司法鉴定机构由缺乏公信力而不宜作为电子签名的司法鉴定主体,这就使电子数据签名的法律效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公安信息公开的法律屏障

公安信息不仅要为公安工作提供方便,更要为老百姓服务,这是我国现今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在为社会群体提供部分可用的公安信息资源,以及与其他单位部门共享公安信息资源时,存在着该不该公开、共享以及其限度的法律问题,这是公安信息資源开发利用中遭遇的又一屏障。例如,随着全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单位和个人的违法信息记录、机动车辆违章信息记录等就具备了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同样也存在着类似的法律问题。

当前信息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中,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显得尤为重要。公安信息公开的合法性,是我国公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高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同时保障公民的权益,是急需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的问题。

4.信息资源权属的法律屏障

在公民和全社会的认知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观念,既是公安信息资源的的根本来源是公民。但从严谨的法律层面来说,关于信息资源的权属问题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使得在司法实践当中,公安信息资源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当今社会中因信息资源的权属无法确定,而导致行政管理不善而出现管理漏洞,这其中显现出的就是相关立法的缺失以及缺乏权威机构对信息资源权属的判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我国信息资源的权属立法已迫在眉睫。

三、打破公安信息资源的法律屏障

公安信息资源开发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在保证对先前颁布的法律有所继承的同时,还要保证为后继信息资源立法打下基础。只有在完备的法律面前,将公安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公正全面的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权益。改变公安信息资源浪费的现状,才能使公安机关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为公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公安信息化 篇12

内部审计, 从公安系统来讲是指运用规范的方法相对独立的针对系统内各项工作开展评定的活动, 以达到改善公安系统运营的目标和效果。信息化环境下公安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组织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 开展审计项目规划、实施等一系列客观活动和行为, 以满足内部审计之于公安系统的防范风险、规范运营的目的。在信息化环境下公安系统内部审计具体有两方面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内部审计工作, 也叫计算机辅助审计。公安系统内部审计组织通过信息系统作为审计的实施范围, 对相应的信息系统给出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鉴别, 满足信息管理的科学规范性, 也叫信息系统审计。我国目前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大数据等词语充斥着人们的周围, 各个行业充分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 信息产业及企业发展朝气蓬勃, 与此同时, 我国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模式和方法也随之变革。近年来, 我国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享受信息化带给各项工作便捷的同时, 也对公安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在内审工作的线索取证方面增加了困难, 证据和线索正逐渐难以查找甚至消失。此外, 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对审计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产生转变, 需要根据信息化特点据此转变, 在信息网络安全和相应的软件、程序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增加难度, 电子数据在私自改动的可能性上操作起来更方便、不易察觉, 相对传统手工工作模式, 舞弊行为发现的难度更大。一系列内审工作环境及内审工作对象的改变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挑战, 审计人员必须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做出调整, 才能更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 更好开展公安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二、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做好公安内部审计工作

(1) 加强内部审计职能, 创建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是在单位内部进行的一种行为, 信息化审计则是对系统做出常规控制评定的前提下, 对程序、数据、实际处理操作等方面通过审计软件来考核系统的可行性和实际工作效率。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开展审计工作, 可以实时掌握内部控制状态以及对审计程序的继续进行与否做出有效的科学判断。公安系统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利用科学的方式开展对财务流程的正确评价和有效监督, 提高整体运行效率。首先, 要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制度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操作更具规范性, 更有据可循, 并将其落到实处。公安系统单位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 切实有效的保障公安系统单位财务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其次, 根据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调整修缮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使之更科学合理, 在评价和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公安系统单位财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合理解决。再次, 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对参与相关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给予适度的奖惩, 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调动员工良好情绪, 培养财务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同感, 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来做。全面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使之正确实施、日趋成熟。以此来创建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 为公安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开展提供平台、奠定基础。

(2) 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 规范内部审计流程。公安系统决策者要提高对内部审计于公安系统的重要性的认识, 及时组织信息化审计的专业知识培训, 正确宣传内部审计的意义以及其潜在的影响。公安系统审计人员要仔细审核项目合同, 做到常规控制检查和应用控制审查并行, 手工工作模式、计算机系统操作、人机交互处理等几种工作模式综合运用, 在不同系统间正确进行信息传递。此外, 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使审计人员实时掌握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 提高审计效率。对信息系统的某一具体处理过程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控制、程序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 对我国公安系统的财务核算具体环节都有详细要求, 要完善内部审计方案, 认真分析具体情况, 调整财务管理模式, 避免财务管理方面带来的风险。总之, 公安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单位财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考验的是具体执行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真实水平, 规范的内部审计流程是当代公安系统工作的高标准的重要体现。

(3) 建立网络管理模式, 提高公安系统员工整体素质。公安系统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有较大复杂性, 其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作支撑。在提高政府工作职能的政治背景下, 我国目前对公安系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公安系统内部各环节各流程普及计算机信息系统, 采用先进实用的审计软件, 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网络信息建设, 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高效工作, 提高公安系统的内部审计实践性, 增大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利于实施有效监督, 规范核算流程, 精准审核数据, 利于实现自动化管理。任何好的环境需要人去维护和保持, 好的制度都要人去完善和推行, 培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具有公民责任心的内部审计队伍, 并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在全信息系统范围内加强科室沟通和相互监督工作。具体包括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和使用等科室, 涉及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软硬件维护等专业人员。从源头上杜绝滋生腐败, 让公职人员秉承为民为公的思想宗旨, 加大主观能动性, 具有创新精神, 才能全面推进我国的现代化管理进程。在各级行政单位深入理解我国目前的时代背景意义的同时, 正确认识这种客观现实和潜在的风险, 让新发展的理念变成现实。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环境下, 我国公安系统单位较以往来比较, 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工作核心等都发生新的变化, 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应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模式入手进行开展, 更新观念, 转换思维,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切从新入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是我国公安系统单位的合理开展工作的关键环节, 降低审计风险, 确保数据的安全、准确, 在公安系统范围内加强内部审计的工作宣传,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促进监督管理工作实施。通过重视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 加强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各项职能, 建立完整流畅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才能使我国公安系统整体向信息化迈进, 紧跟时代, 进而提高单位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 更有效的发挥公安系统自身的各项职能, 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环境, 为信息化环境下的社会长治久安助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无症状缺血性下一篇:中英姓氏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