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给与需求

2024-10-03

人才供给与需求(精选12篇)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1

摘要:根据辽宁省村医性别结构、老龄化现状及未来10年发展前景对我省村医需求进行预测, 通过全国医药卫生类高等院校在辽宁的招生数据对辽宁省村医供给进行预测, 阐述了保证村医需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辽宁省,村医,需求,供给

辽宁省村医目前是“数量不少, 质量不高, 老龄化, 学历偏低”;未来10年主要是数量不足。为了解决未来村医的需求问题, 特别是为政府及时调整医药卫生院校的招生对象、招生方法及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辽宁省村医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调查研究》课题组调研并撰写了《辽宁省村医人才需求与供给预测》。

1 根据辽宁省村医现状对村医人才需求进行预测

1.1 经济欠发达或比较发达地区女性村医的需求量较大

从《辽宁省村医现状调研报告》之表1, “辽宁省村医性别结构统计表”可见, 经济发达地区村医性别结构比较合理;经济欠发达或比较发达地区村医性别结构较不合理, 女性村医不足。为此, 课题组预测经济欠发达或比较发达地区女性村医的需求量较大, 应提高这类地区女性村医的培养比例。

1.2 辽宁省未来10年将缺少现有村医的41.5%

从《辽宁省村医现状调研报告》之表2, “辽宁省村医年龄结构统计”得知, 51岁以上村医占38.2%, 比例最大。其中, 普兰店市51岁以上的村医竟占该地区村医的70.2%, 是30岁以下村医的25倍, 村医老龄化由此可见严重。10年后51岁以上的男村医和45岁以上的女村医将陆续退休, 他们占辽宁省村医的比例为41.5%。显而易见, 目前不缺村医的辽宁省, 未来10年将缺少现有村医的41.5%。因此, 辽宁省应针对各地区村医的老龄化状况, 在10年内至少定向、定量培养现有村医的41.5%, 使新培养的村医有计划地“顶岗接班”, 以保证村医与服务人口的比例能够维持现有平衡。

1.3 辽宁省需在10年内培养8700名至9900名村医

从《辽宁省村医现状调研报告》之表4, “辽宁省现在与未来十年千人农业人口拥有村医数统计”可见, 辽宁省现在千人农业人口拥有村医1.42名, 只比卫生部2001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发表的全国每千农业人口村医1.41名高出0.01。若不补充, 未来10年将后退到0.84名。经过近10年的发展, 此时全国千人农业人口村医的数值我们不得而知。而这个问题恰恰是辽宁省村医人才需求预测的关键数值。为了突破这个瓶颈, 课题组参照了: (1) 《河北省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标准 (2004年8月试行) 》, 该标准规定村医人数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1.5‰配置; (2) 2010年国家统计, 我国目前大约有200万名医师, 分摊到13亿人口上, 每千人口大约有1.5名医师;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要求:2020年每千人拥有的医师数为3名以上。考虑现存的、以及未来必然的城乡医疗资源差距, 参考辽宁省村医老化现状, 课题组审慎地将2020年辽宁省千人农业人口拥有村医的人数保守地设定为1.5名, 与2010年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当。

为了维护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 辽宁省需在村医队伍建设方面于今后10年内重点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为基本需要, 即在10年内至少定向、定量培养现有村医的41.5%, 确保辽宁省千人农业人口拥有村医1.42名;第二层次为发展需要, 提高村医水平壮大村医队伍, 使辽宁省千人农业人口拥有的村医达到课题组设定的1.5名。如果不把人口自然增长考虑在内, 按辽宁省1500万农业人口计算, 要解决第一层次的问题, 我省需在今后10年内至少培养8700名村医[1500万× (1.42‰-0.84‰) =0.87万];要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 我省需在今后10年内培养9900名村医[1500万× (1.5‰-0.84‰) =0.99万]。也就是说, 今后10年内, 辽宁省需在定向、定量培养8700名村医的基础上, 再培养1200名村医平均分布到全省农村。即今后10年, 我省需求的村医人数应在8700~9900名。

2 根据高校招生数据对辽宁省村医供给进行预测

2.1 国家每年为辽宁省培养多少医药卫生人才

鉴于学生基本回生源地就业的特点, 医药卫生类高等院校在辽宁省的招生人数就是国家为辽宁省培养的医药卫生人才数量。为此, 通过对全国54所一本和二本、21所三本和89所专科及高职医药卫生类高等院校各专业近三年在辽宁省招生数量的统计, 课题组分别制作了附件一、附件二和附件三 (略) , 并归纳列出了表1、表2和表3。

2.2 国家每年为辽宁省培养多少医学人才

根据“《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 禁止非医学背景的人员进入乡村医师队伍”的规定, 只有医学类人才, 即临床医学、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才能加入村医队伍。为此, 课题组又归纳列出了表4。

2.3 能有多少医学人才回村就业

《辽宁省村医现状调研报告》称, “本科学历的村医均为成人继续教育学历, 医学院校全日制专科生回村就业者仅占大专学历村医的5%, 全省村医的0.3%”。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和村里留不住人才。这0.3%专科和高职毕业的村医是在近3年迫不得已才做村医的。根据辽宁省农业人口数量和千人农业人口村医数, 可计算每年回村就业的专科和高职医学类毕业生人数:15000000名×1.42‰×0.3%÷3=21.3名。该数值仅占其年供给量的7.53%。

纵观医学类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一、二本医学生回村就业的几率微乎其微。课题组大胆推测, 今后每年约有1%的三本生, 即10名三本生回村当村医。这么乐观的设想, 专科、高职和三本医学生总共才能回村就业31名, 说明我省村医未来10年每年还有840~960名缺额。

3 保证村医需求的有效措施

3.1 将具备条件的中等卫生学校升格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根据《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 (卫人发[2002]321号) :“……具备条件的中等卫生学校在合理布局并有利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则下, 可申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提高办学层次, 为农村培养高等医学专科人才”。为了扩大村医人才的培养, 辽宁省可选择优秀的中等卫生学校和中医药学校提升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培养村医。

3.2 分大专和中专两个层次开设农村医学专业培养村医

本课题组撰写的《辽宁省村医专业知识需求调研报告》和《辽宁省村医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设置研究报告》证明, “卫生保健及中医类专业, 不适应辽宁省农村对卫生人才的需求。辽宁省村医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中专教育应作为辽宁省当前村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专学历教育应作为辽宁省村医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辽宁省村医人才培养的专业不论是中专层次还是专科层次, 都应设置为农村医学”。因此, 应该尽快在医学专科、高职院校以及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设农村医学专业, 有计划地培养村医。

3.3 村医的招生对象及招生方法

第一, 根据各地区未来10年村医缺额的轻重缓急和男女性别比例状况, 定向、定量地招生, 有计划地培养。第二, 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培养村医子女做村医。因为社会应该感谢村医对“三农”的贡献, 村医也能对子女搞好传帮带, 保证服务质量。第三, 采取以中专为主大专为辅的策略培养村医。因为从初中算起, 中专学制为4年, 高职是5年, 专科是6年, 培养中专层次的村医既能及时满足需求, 还能留得住。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2

摘要:现在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男士女士都喜欢用吸烟来缓解压力,但是这样不仅对缓解压力没有什么作用,反而给身体造成了危害,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影响。所以现在戒烟行业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关键词:吸烟的危害;戒烟市场;供给;需求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现在吸烟的人数不断增加,给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就促成了戒烟市场的发展,并且社会对其需求越来越大。1吸烟对身体危害与戒烟的重要意义

在最新的调查研究中表明:

(1)吸烟会使肺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使人的肺活量下降在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中,75%的死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2)吸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3)导致肺癌(研究表明在肺癌病人中,90%的病人有过吸烟史),同时还是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诱发因。(4)长期吸烟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结构的改变。(5)长期吸烟还会损害人的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加速遗传基因的改变。(6)吸烟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更是极大的,极易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7)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女性吸烟者的人数都在不断攀升,但是吸烟会加剧皱纹的出现,使人过早的衰老,老年痴呆也会提前发生。

吸烟的危害还有很多,不只是这些,吸烟不仅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了危害,同时还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造成危害。二手烟比一手烟危害更大。据说有国外研究证明:一个家庭内,丈夫吸烟,妻子不吸烟,妻子得肺癌的机会比丈夫还要高1-3倍。所以不抽烟者比抽烟者受害更甚。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情。路透社2012年2月9日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撼的新闻:美国发生第一起因吸入二手烟直接导致死亡的案例,密歇根州一名19岁的少女,在一家酒吧工作时,因吸入过量二手烟而死于急性哮喘病。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长期吸烟的人,在其周围不吸烟的人在有烟雾的房间里1小时,就等于吸了一支烟。全球的禁烟呼声越来越高涨,戒烟行业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大,看来,只有希望享有吸烟自由的烟民们,自觉地尊重不吸烟者拒绝被动吸烟的自由,为被动吸烟受害者呼吁,这也是建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内容,所以戒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烟民自己来说不仅有个良好的身体,同时对被动吸烟者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吸烟剩下的烟头表面温度有200度~300度,中心温度达700度,可以引燃纸张,棉花、麻绳、布匹、橡胶、化学纤维、木刨花,木屑等易燃物品。在日本家庭火灾中吸烟引起的占26%,美国家庭占29.1%。1993年,在我国长春华亿大酒店,装修工人在闷顶内安装吊灯时吸烟,没有及时熄灭烟头,引起大火,直接损失143万元。1996年,在广东四会银苑酒店,也是因装修工人遗留烟头,引起大火,损失250万元。

这就是血换来的事实,吸烟危害的不仅仅是人民的身体,它所引起的间接影响也是难以估计的。所以,戒烟是为现在健康生活打基础,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为国家财产及他人人身安全着想,同时也代表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也导致戒烟行业在社会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戒烟行业发展越来越好。2戒烟行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现状

2.1戒烟行业的在全国供给主体、地区现状

1993年至2003年中国的吸烟和戒烟趋势:在1993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15岁以上的男性吸烟者人数下降了60%-49%,女性吸烟者人数下降了5%-3.2%。这一下降趋势在城市地区尤为明显。但是,重度吸烟者(每天吸烟20支以上)人数总体来说大幅度增加了,男性重度吸烟者人数翻了一番。此外,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也减小了约3年。2003年,据报告称7.9%的吸烟者有戒烟的意向,而6%的曾经吸烟者已戒烟。在所有的曾经吸烟者中,40.6%戒烟是因为疾病,26.9%是为了预防疾病,而10.9%则是因为经济原因。

戒烟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并且戒烟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国戒烟市场的购买主体数量大,购买欲望在不断的加强,但是购买力相对低(因为部分戒烟产品价格相对昂贵,对于一些生活水平低的群体来说购买很难)。戒烟市场有很多国外的,国内的品牌。现在的戒烟市场大,衍生出的戒烟产品五花八门,主要包括的戒烟产品有:药物戒烟、医疗机器戒烟方法、食品戒烟、排毒戒烟精油、超声雾化电子烟等香烟替代品。

戒烟市场的扩大,相关系列的戒烟产品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也反映了戒烟者的需求越来越大。戒烟行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原料供给的状况,而且戒烟同行业的竞争也是越来越大,这样相互竞争的局面,不仅会提高戒烟的科技水平的提高,戒烟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戒烟行业的创新能力。

戒烟产品的品种繁多,戒烟者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选择购买,可以通过电视购物,电话预定,同时现在网购戒烟产品也是一种流行选择,途径不在是单一的,而是朝着方便、完事的售后服务发展。由于目前重视戒烟的群体在不断的扩大,戒烟行业的产品销售量也是在不断增加。一些健康、绿色、高科技、安全的戒烟产品的销售量处于领先状态,现在的戒烟群众,不再在乎钱。更关注身体的健康,因为一个好的身体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政府对戒烟行业的政策也是越来越好。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港澳地区的梁华等委员分别提交提案,呼吁我国要加大民族知识产权产品扶持力度,有效控烟、戒烟,营造和谐健康社会生存环境。2005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国政府将做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并进一步完善烟草控制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控制烟草的有害影响。

政府加大对烟草的控制力,能够有效控制烟草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烟草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就会选择去戒烟,甚至不吸烟。这就给戒烟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戒烟行业的领导者应该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这样有利于戒烟行业的发展。

2.2戒烟行业在不同群体、地区的需求

目前,在二线城市里人民生活安逸,不用忙碌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承受各种压力,所以一般人民都注重养生。但是在北京、上海等等这些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各种消费都很多,为生机发愁,难免借助于吸烟缓解压力,在这样的大城市也是戒烟行业发展的地方,上班族也就成了戒烟行业的服务的对象,但是他们一般都忙着还房贷,或者车贷,房租等等,所以,戒烟行业也要注意不提供的产品价格不是很高,真正做到物美价廉,在大城市中有自己的固定的市场和消费人群,这样有利于戒烟行业的发展和生存。在我国一些乡村、县城中,吸烟人群也是居多的。人民对吸烟意识淡薄,所以在我国小城市、乡村等地区是戒烟行业发展的良好区域,但是一些戒烟行业提供的服务比较昂贵,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所以很难承受高额的价格,这就会导致戒烟产品的销售量停滞。戒烟行业应该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不断确定自己的消费人群,真正做到产品物美价廉,切实让每个烟民摆脱吸烟的困扰。

在我国一些中学、大学学生吸烟人数也是在不断攀升,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校园内,“烟气”腾腾,据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调查,某县10多所学校,吸过烟的学生比例竟高达33%,对此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学生这一广泛的群体对戒烟行业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戒烟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精神和智力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工作和学习;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戒烟可节省开支,戒烟既能保护自己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又不污染空气危害他人健康。学生一族对戒烟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结语: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对健康的、高水准的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素质的身体,是现在每个人的需求。这是为戒烟行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现在人们对戒烟的需求越来越大,戒烟行业要抓住这个机会,供给分配合理,调整行业内的科技水平,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帮助烟民戒烟,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3

1.1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从文本、声音、图像等容易管理的形式到由计算机创造成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如3D电影、游戏等;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涉及市场经济的诸多方面。

1.2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价值。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衍生品,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且其价值呈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例如,电影《阿凡达》,其价值在短期内就有投资回报。而部分文化资源的价值则体现在未来的参考价值。文化资源价值的空间分布则源于文化资源使用者空间上的分散性角度来考虑。大多数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有审美价值、历史和政治意义,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2 影响数字化资源战略保存的主要问题

2.1 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其一是保存动机缺乏;其二是保存动机的错位。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使得其可持续保存战略的实施受阻。

2.2 保存价值的不确定性。数字保存的用户需求有两个基本属性:(1)发散性。用户需求的发散性,决定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价值认可缺乏一致性;(2)预测性。数字资源本身价值决定其保存价值。数字资源的价值时间上的分布有:(1)资源价值的及时性。(2)资源价值的长远性。部分数字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将来,具有很好的研究以及凭证价值。

2.3 不可逆转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人收藏者决定是否继续收藏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因此,很可能出现不可逆转损失的危险。

2.4 激励机制的失衡。为了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战略的实施,我们采取了版权方面、经济方面、赋予部分机构保存资源权利等不同的激励机制,版权法保证了版权所有者对资源的法定拥有权。当用户使用资源时,用户与版权资源拥有者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

3 解决商业化文化资源战略保存问题的方法

3.1 强化激励机制。在数字保存的可持续保存战略中,应强化薄弱的激励机制。(1)修正版权法,强化版权机构的权利,命令具有权威的公共机构保存受版权保护的电子资源。如,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国会图书馆版权办公室要求相关机构存储电影以后,以动态图像为代表的多媒体资源保存的质量相当高。(2)对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提供直接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为公众利益保存资源;鼓励其移交相关的数字资源,对任何为公众利益承担数字保存责任的私人实体——无论是跨国公司或者个人收藏者,应给予一定鼓励。

3.2 制定数字资源保存政策。(1)主导的文化机构应组织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为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数字资源保存设计标准;(2)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及数字资源价值的及时性以及长远性,采用不同的保存策略,使用公共代理机构,比如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3.3 公共机构与私人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数字领域内,有效公私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达到两个目的:(1)确保合作者之间责任和角色的明确分工;(2)能够确保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必要的时候,从个人收藏者到公共保存机构的安全交接。

4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战略保存的筹资模型

4.1 访问费用。数字保存所需的费用来源于用户的访问费用。这种费用对数字保存的间接收入,体现了数字保存的长远价值。当用户需要某种信息资源时,需要访问保存机构的数据库时,应支付对数字资源的访问费用。例如,美国的JSTOR、中国的CNKI。

4.2 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是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和提供访问服务,保存费用来自公共资金。可以通过税收等公共收入的方式分配给公共机构作为所需保存资金。

4.3 自由捐助。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利益相关方或其他机构的自由捐助。

4.4 委托保存费用。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委托保存的服务收费。该项费用直接来自数字资源委托保存服务,而不是间接的来自其他形式服务的收费。

5 展望以及建议

确保个人和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接是重中之重。使用管理机制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版权权威机构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库,对资源目前的所有权进行跟踪,提供安全交接需要的信息。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来稿日期:2011-12-08)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4

市场缺乏有效调节矛盾的能力

代表物流供给方的物流产业所提供的物流供给曾经处于长期的短缺状态,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经历了快速发展, 总体上已经基本扭转供给不足, 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的市场状态。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这个局面的直接表现是在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 基本上可以保持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并没有出现尖锐的供需矛盾。但是, 一旦发生异常的状态, 矛盾就会突出。例如, 当出现突发性的需求增长, 供给便会呈现短缺;当国民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供给随之会表现出过剩的状况。有很多例证可以说明:几乎每年冬储煤的运输季节, 能满足需求的物流供给就处于短缺状态, 这就出现了用汽车超距运输、超载等手段来弥补短缺;2008年大范围的异常雨雪天气就造成了运输紧张、物流供给短缺的这样一种局面。当出现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 供给便会出现比较严重过剩, 最近一年的经济增长下滑, 物流需求不足, 威胁大量物流企业的生存就是当前的一个例证。

上述这些情况表明, 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经常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无论是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这表明物流领域市场发还是一个发育不成熟的市场。

从需求拉动供给角度而言。我国物流领域总体的情况是:需求拉动供给的拉动力不足。

以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物流需求方虽然对生产方面的社会分工已经有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 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有一定程度的体制化保证, 但是对于涉及物流方面的社会分工却是缺乏的。我们在学习、引进、探索和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时候, 过多重视物流供给方发展, 忽视了物流需求方, 以至于始终没有在生产企业的企业管理中认真推行物流管理。这就造成需求方难以产生有效的、理性的社会物流需求, 从而直接影响物流需求方对物流供给的拉动, 我国第三方物流使用率比较低就是拉动力不足的一种具体表现。

从供给推动需求、供给创造需求角度而言。总体来看, 物流供给方“服务”的定位还没有完全解决, 物流领域长期短缺造成的“重供给、轻需求”的局面, 长期的短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使物流供给方面总是存在一种“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而缺乏作为配角和服务者的服务意识。其结果是, 供给方面的发展往往是脱离需求方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 因而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推动需求作用和创造需求作用。所以, 即使在曾经的短缺状态下, 物流供给对于需求的推动力也是不足的, 今天更是如此。

物流平台提供的供给存在结构问题

物流平台提供的物流供给不足只是一个总体的反映, 我国的物流平台存在很大的结构问题, 物流平台的某些部分供给严重短缺, 但是也有一些部分已经能够达到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物流平台的铁道部分和围绕铁道的物流运作供给严重不足, 这种不足带来的矛盾甚至经常处于激化状态。

物流平台的内河水运和围绕内河水运的物流运作, 由于受运作的局限, 也抑制了需求, 很多需求转向了铁路和公路, 如果供给能够在地域范围和方式上创新, 对于需求的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物流平台的远洋海运及围绕海运的物流运作, 是物流平台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部分, 不但可以依托本国供给, 还可以依托国际供给, 市场调节能力很高, 基本处供大于求的状态。

物流平台的航空运输及围绕航空运输和物流运作, 需求有所局限, 供给又有比较高的弹性, 是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

物流平台的公路, 是开放程度最高的平台资源, 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它与输送工具又不存在一体化的制约, 这个领域是现在物流平台供给比较充分的领域。

铁路平台供给与物流需求矛盾尖锐。“一票难求”、“一车难求”这是我国民间和物流界对于铁道客货运连续几十年的真实形象描述, 反映了铁路平台供给的极度短缺情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铁路供给短缺的问题非但没有缓解, 最近一些年反而愈发严重。每年的“春运”, 每年的电煤运输都必须采取异常的措施, 都不可避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冲击。几十年来,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最为缓慢、相对增长甚至倒退的领域,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铁路的蜗牛式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个简单情况和数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铁道货运量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 解放初期我国铁路承担的货运量比重占整个货运量的80%以上, 近些年, 这个数据下降到20%以下, 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放弃铁路走公路的趋势明显。

我国地大、人多、物流总量大、土地资源珍贵、能源匮乏, 又是发展中国家, 财力不足、企业竞争能力不够, 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物流方式的选择应当是:能耗低、土地资源占用少、速度快、运输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物流方式, 各种技术经济分析都表明, 首选应当是铁道。整个物流产业的运作, 对铁路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 由于铁路资源短缺, 所提供的供给离社会物流的需求相距甚远, 这样一来就使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最终消费者很难从优化的角度作出理性的需求选择, 这就迫使适合于铁路运输的货物和远程运输的货物不得不转向其他的运输方式, 连铁路最具有优势的远程货运也存在明显的向公路转移取向, 明知道这种转向是不合理的, 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铁路供给的短缺迫使我国物流选择不当的发展方式迫使我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这个代价是, 除了影响很多产业物流运作的优化之外, 仅仅是运输费用这一项, 我们每年就需要多支付几千亿, 这应当是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又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有根本扭转的重要原因。

铁路平台供给与物流需求矛盾实际反映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铁路平台一方是长期的计划经济而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非常滞后的领域, 而物流的需求一方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已经充分市场化的市场经济, 存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二元经济现象。这是造成尖锐矛盾的根本原因。

作者曾经表述过:解决铁路平台供给短缺的问题, 需要有“大智慧”, 而不是小聪明。所谓“大智慧”, 只有在更深的“改革开放”和更坚决地突破旧体制前提下才能够实现。

物流企业:高端供给不足粗放型供给过剩

就体制而言。提供物流供给的物流产业虽然经过几次体制方面的创新, 使物流供给总体上从短缺变成了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但是也还是存在由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和管理缺位, 限制了物流供给的提升。

就水平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的进程之中, 物流企业多数尚处于小而落后的局面, 短时间内过快的发展, 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素质低, 这就不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的粗放式供给;少部分大企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 规模和能力也都有限, 要使物流总体水平提升以及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来提升物流供给的水平, 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然出现的现象。

当然, 还有不属于物流企业的问题, 只要铁路物流平台的供给和铁路输送的供给存在短缺, 宏观的物流费用就不会得到有效的下降, 大批量的货物的物流精益运作也就难以实现。

物流需求方:理性需求不足

物流服务供应链把物流服务向末端传递, 从需求角度看, 主要有三个需求方: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从理念来讲, “用户第一”, 反映的是用户应当是强者,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在于, 用户方面没有像物流产业方面那样对物流透彻了解, 这是因为由于存在“重供给、轻需求”, 现代物流的宣传、普及、研究、发展, 始终重视的是供给方面, 对需求方有所忽视, 需求方的企业管理之中, 没有形成有效的物流管理。

有些人认为, 需求方只要把物流的事情交给社会物流企业去做就可以了, 这个看法存在相当的片面性。如果需求方对现代物流没有真知, 没有相应的管理, 那么就不可能做出是不是应当把物流运作交给物流企业去运作的决策, 那么他就做不成真正的上帝, 供给方的服务也不可能真正到位, 当然就不可能出现有效的需求拉动。

要解决理性需求不足的问题, 做为需求方的生产企业必须下大力气实行物流管理, 同时还有赖于生产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几十年来, 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总体的关系是在不断的变化, 同时,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还有特殊表现形式。这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 已经逐渐形成买方市场之后的一个阶段,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还会出现与总体相违背的情况, 也就是说处于短缺的状况, 需要把供给放在主要地位, 但是, 这种局部的“供给决定需求”, 不能成为对全局的判断。

我国经济体制对供给、需求地位的影响

从经济体制角度来看, 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应该说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中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开始发展, 供给不足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供给的决定和主导作用非常明显, 国家当然要首先解决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下的供给问题。于是, 短缺、卖方市场和计划经济几十年捆绑在一起, 当初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以后逐渐成了一种体制病, 供给方的主导意识也就成为这种体制病的重要表现。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种体制病是相当顽强的, 当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后, 还顽强地表现供给的主导作用。在物流领域, 一直持续到今天。

同样,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扭转市场的主导力量, 从卖方转向买方, 也就是从供给方转向需求方。这样一来, 需求方的主导作用和供给方的服务作用, 也就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目标——创造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

现代物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引进我国, 这个领域真正的发展是在二十一世纪, 距现在还不到十年。于是, 一个问题出现了:这个领域没有真正接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 需求方的主导作用和供给方的服务作用没有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其结果必然是, 供给方的主导意识还非常强, 物流的供给方定位于“服务”似乎没有办法给予正面的反对, 但却总是心有不甘, 于是实际上否定服务定位双边关系的“联动”、“融合”等似是而非的说法便出现了。这也是在实践中, 我们对物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给方面, 物流有效的、理性需求还难以启动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 物流需求对于物流供给的拉动作用必然决定供给方对需求方是服务而不是管理和控制, 不可能像当初旧经济体制时期物资系统实行“集中、统一、全面管理”那样, 所以, 物流这个服务的定位是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决定的。

物流应当真正接受“服务”的定位

根据上面的分析, 物流供给对于物流需求而言, 定位于“服务”, 并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规定, 而是适应经济发展潮流, 并且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物流发展的科学道理, 是我们领域的科学发展观。

物流产业代表物流供给的绝大部分,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给物流供给方, 也就是物流业的定位:“生产性服务业”是正确的定位, 有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依据。这应当是一个基本点, 这已经不是学术领域争论的问题, 而是通过规划纲要转化成了政策, 转化成了发展的指导, 当然, 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

但是, 必须遵循的政策与是否贯穿在行动中, 表面上的无争议, 思想上是否接受依然是两个问题。所以, 我们不容忽视旧体制以及旧体制造就的运作系统的顽固性, 不容忽视旧体制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 不要认为能够轻易实现按照“服务”的定位, 不要认为能够轻易实现对整个物流系统、对物流运作和供求关系实现顺利地调整。

“服务”定位所体现的双边关系, 从总体上来讲是主从关系, 极端的说法可以把它描述成像对待上帝一样的主从关系, 这种关系必定有一方是主体。这种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定位。在发展方面, 也必然是根据主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主体的需要, 来确定服务提供方的发展。这个双边关系绝不能颠倒, 物流服务提供方过于强烈的“主体意识”, 实际上是要摆脱从属的服务地位, 这就会影响甚至破坏和谐的双边关系。

“主体意识”不行, 平起平坐的双边关系也不行, 所谓“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看起来是平起平坐关系, 然而本质上仍然否定在当今市场状态下, 物流需求对物流供给拉动的基本关系, 从而也进一步弱化甚至否定“服务”的定位。市场经济永远是需求决定供给, 永远是需求拉动供给, 永远是供给为需求服务, 我们搞物流的人, 不能因为对物流有深厚的感情, 就逆经济规律而为, 不切实际的拔高物流的地位, 这不但不会有益于物流的发展, 反而会适得其反。

“服务”定位的障碍

微观层面:企业的障碍在于, 物流的需求方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领域, 对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投入相当大的力量, 而对于物流的需求, 尤其是理性的、有效的物流需求难以有真知, 不知道这个“上帝”应当怎么去当。而物流的供给方由于生存压力所造成的的短视和利益的驱动, 也难解决真正服务的问题。

宏观层面:体制的障碍在于, 物流领域管理体制虽然在不断创新之中, 而且在这个创新过程中使物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 一直到今天, 旧体制惯性依然在物流领域有很大的势力, 还没有摸能够打造出能够满足“服务”这个定位并且有效促进发展的体制形式。

当然, 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对这个方面缺乏关注, 再加上力量薄弱, 能够给物流“服务”的正确定位提供的理论和运作支持不足, 也是障碍之一。

不能忽视体制病对物流科学定位的消极影响

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行政管理机构, 再加上计划体制造成的习惯思维, 共同铸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是一种综合的体制病。这在我国的物资流通系统表现得特别突出, 长期以来, 供给第一, 而且在“集中、统一、全面管理”的核心管理思想之下, 管理几乎成为一种与拥有非常大权力的管制行为, 这在短缺的情况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但在那种状况下, 怎么可能谈得上“服务”。虽然口号上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从生产出发, 为生产服务”, 当然也只有口号的意义而没有实际意义。非常遗憾的是, 这种情况由于传承的原因或者潜移默化的原因已经进入物流领域, 应该说, 这是认真解决和贯彻“十一五”规划给物流以服务定位的很大障碍。

作者认为, 这个定位问题是重大的原则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是不是坚定地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看问题。定位于“服务”,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定位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物流事业的发展, 而且, 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一部分, 这个定位对于物流领域有重要的“拨乱反正”的作用。

认识、贯彻和坚持物流作为“服务”的定位, 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物流界, 公开否定这个定位声音似乎并没有听到, 但是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 实际上与这个定位的不同与修正是经常在表现的。这在一些政策、行政性文件中, 在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的文件中, 在管理人物的发言报告中, 还有在研究材料及论文中都有表现。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就是这样一种修正。在微观经济中, 在某一个项目的解决方案中, 在供应链的一个具体环节中, 作为物流供给的物流企业与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制造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全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 例如推动、拉动、互动、联动等等, 但是不能把这种个例推广到整体, 更不能因此变成我们的导向和政策。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两年多的时间, 要真正按照纲要精神用“服务”这个定位来体现物流需求的拉动, 建设好物流领域, 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必须坚持、深化才能获得成效。“拉动”和“联动”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 一旦成为政策导向, 就会波及物流领域从管理到运作, 从物流产业总体到物流企业微观各个层次, 就会产生巨大扩散作用的“蝴蝶效应”, 这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5

2014银行招聘考试复习必备: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

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2)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6

关键词:文化供给;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首先是文化供给产品的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能够贴近生活、跟紧时代。

一、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文化供给的内容。

文化供给的主要服务人群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长期的,多元的。让文化供给能够有效的和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对接,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做好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工作,再去设计相应的文化供给内容。

比如在河北省宁晋县,当地历史文脉极其丰厚,书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素有工笔画之乡的美誉,还有宁晋群众对京剧的热爱,以及宁晋庞大的染织服装产业等。因此宁晋的主要文化供给就要更多的倾向于书画艺术、京剧艺术、服装艺术等群众更为关注的方向。宁晋工笔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有着数千人的工笔绘画从业人员,十几个乡镇百余个乡村的农民是这只工笔画队伍的主体,他们通过长期的坚持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从创作、生产、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宁晋工笔画的今天的成就除了从业人员自身的对于工笔画的热爱和努力之外,政府对于工笔画产业化发展提供的文化支持功不可没。宁晋县河渠镇漳北村的孔惠鹏说“宁晋工笔画今天发展得很好,但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前些年,销售没市场、学习没机会,一些人离开宁晋到北京、天津、广州闯市场,还有一些人撂下画笔又重新拿起了锄头呢。”宁晋工笔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在全国形成影响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规模从小到大的转变,要归功于政府的扶持、引导。在学校开办工笔画教育、建设工笔画交易市场、举办宁晋工笔画全国巡展、邀请著名的画家来讲学等积极有效务实的文化供给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聘请专业的书画,戏曲,服装设计等艺术家定期到群众中做演出,办讲座,搞展览等,在高层次的艺术交流活动中提高群众的鉴赏力,促进相关艺术门类从业的群众的艺术素养提升。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让群众从文化供给中受益出发,才能够调动群众对于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基本保障。否则再好的文化产品没有受众就只能束之高阁,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文化艺术也是生产力,让文化供给给人民群众带来除了精神享受之外的更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可以使群众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地文化供给追随者,文化供给才可以说是起到了它应有的社会效益。在2012年邢台市举办的太行山文化节期间,邢台市委宣传部邀请到中国编织艺术的专家和邢台地区的民间老土布织造者们座谈是,当专家展示中国传统的丝织技术的缂丝山水、人物等作品时,在现场的民间艺人们无不瞪大了眼睛仔细观看,认真询问,恭敬的向专家求教织造技术。群众需要休闲式的文化娱乐,但是更渴望跟自己生产生活贴近的文化知识。踏踏实实的从群众的需要出发,针对性的提供有实际价值的文化产品激发群众对文化带动生产力的热情是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最有效方式。

二、要在文化产品的供给形式上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和探索,谋求更为贴近群众生活的供给形式。

现在地方文化供给单位的文化产品供给往往流于形式,比如组织些歌手,戏曲小品等打造一些文艺晚会,或者编排些小品小戏等等文化供给者自认为高大上的去强推给群众,群眾看了,笑了,过后也就很快的遗忘了,在现在网络信息极其发达的社会里,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网络、电视、电影已经足够多了。老百姓坐在家里就可以很舒服的去享受这些文化快餐。老传统的演戏给群众看的文化供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化社会,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必然会被群众所摒弃,更不用谈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现代文化供给的形式必须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利用信息科技技术,把文化供给和信息科技技术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供给方式转换为现代的网络信息供给方式,让群众从过去的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追求,才能够使文化供给工作在实际执行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目前,可以利用的网络通讯资源较为丰富。比如基层的文化供给单位可以建立面向服务对象公开的各个专业业务为主的专业文化论坛、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呱呱等视频聊天工具。专人专职负责在线与群众进行交流,通过网络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的得到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产品供给实现网络信息化是文化供给与群众有效对接的最为有效途径,实现这一目的,除了文化事业从业人员自身的网络服务意识的建立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网络软硬件设备如,电脑,手机,影像录制直播设备、录音设备等设备投入以及设备的及时更新升级换代。

三 、转变思想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基层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巨大的,然而文化供给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和时间是有限的,并且群众能够接受文化供给的时间和正常的工作时间是矛盾的,人们都有着正常的日常工作,他们只能在非工作状态中才能够接受享受文化供给产品。这就需要文化供给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在群众的非工作时间。因此转变文化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服务工作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把群众的假期、休息日、晚上时间作为自己的工作时间,积极主动的与群众就文化主题进行交流沟通,把工作视为娱乐,与民同乐才能够有效解决之一时间对接难题。

四、结束语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探讨 篇7

20世纪3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普遍推崇和支持萨伊定律。萨伊提出供给决定需求,有供给就必然创造出需求,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但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的全世界普遍性生产过剩以及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律的神话,引起了经济学家新的思考。新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在批判萨伊定律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

供给管理理论

法国人萨伊是供给主导论的极端论和坚定论者。他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论述了“供给创造需求”,“萨伊定律”由此产生。萨伊认为,在商品交易中,商品提供者同时是其他商品的需求者。商品交易是以物易物,货币只起媒介作用,交换结束时总是一种产品交换成另一种产品。这一定律指出,供给产生需求,供给自身就是需求。供给和需求是恒等的,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即使市场上有时候会出现某种产品的滞销,但这是暂时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萨伊定律重视供给,主张自由竞争,强调实物经济和充分就业,萨伊定律与货币数量论一起构成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自由放任政策的理论依据。

19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国家产出水平比较低,短缺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的时期。因而,供给自然就处于主要地位,这是萨伊定律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于1825年首次出现了以供过于求为特点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而且,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发生类似的经济危机。萨伊定律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可以说,萨伊定律走进了死胡同。萨伊定律失灵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产能力的提升,产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萨伊定律正是把产品间的竞争这一关键因素忽略了,认为产品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和竞争性;产品之间是互相带来需求的和谐关系。而客观现实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产品间的竞争是正常状态,不但同类产品互相竞争,而且新的产品可能淘汰旧产品。可以说,这样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甚至是惨烈的。二是货币不仅发挥媒介作用。货币在交换的发展中形成了支付和储藏功能。也就是说,商品交换不再是萨伊认为的“以物易物”——交易总是以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而是产生了买卖环节的分离。

供给既具有主动性,也具有被动性。主动性和被动性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假如在一种产品的供给正好是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即两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萨伊定律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只有有效的供给才能自动产生需求。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供给,才有销路。决定供给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是供给本身的效用: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只要效用没有伴随供给一起出现,供给即是无效的。本质上,供给的产生来自需求。

供给虽然有其自动创造需求的一面,更存在着对需求的深深依赖。需求创造供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供给创造需求是外在的、有条件的。供给主动性的发挥,始终依赖于需求。

需求管理理论

凯恩斯主义认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短期来看,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是固定的。这样,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总需求。短期中国人民收入的水平依赖于总需求水平。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下降,国民收入减少。凯恩斯主义重新确定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提出了以有效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主张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平滑经济波动,逆周期行事,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凯恩斯主义提出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在经济萧条时期要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刺激投资和消费;在经济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最终,可以达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理想的经济稳定增长状态。

有效需求是凯恩斯主义的关键概念和指标,是指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的需求。凯恩斯主义认为,能否实现有效需求,关键在于就业率,在于人们的购买力。凯恩斯主义希望通过消费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因为“一切生产之后的目的都在于消费者”。凯恩斯主义所谓的消费问题,本质上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导致投资不足。投资不足是导致消费不足的因。

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正是要解决大萧条的困境。总结罗斯福新政中反萧条的措施,可总结为:一是鼓舞提升民众信心和士气。二是摒弃传统的财政平衡,采纳赤字财政的主张。三是强调国家计划和需求管理。这些措施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不谋而合。

凯恩斯主义占据了二战后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制订政策,通过需求管理对经济进行调控。凯恩斯主义的效果有目共睹,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但是,凯恩斯主义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刺激消费,最后导致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出现滞涨,即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例如,里根上台的前一年(1980年),美国通胀率高达13.5%,而实际GDP仅为-0.2%,于是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

发挥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作用

通过上述简要的理论对比,可以发现,无论供给管理还是需求管理都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两者都有本身的假设条件和适用条件。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要侧重于不同的重点,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避开两者的不足。

从供给管理的角度看,一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效供给,要依靠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粗制滥造,走质量效益的路子;二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破除地方保护,消除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三是消除二元经济,弥合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四是大幅度减税,发挥企业的微观主体能动性;五是减少政府管制。

从需求管理的角度看,一是要确立信心,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减少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二是要增加社会就业,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三是注重二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四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分析 篇8

信息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及潜在的投资者,都希望从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据此做出有关投资、信贷、管理、生产经营等决策。但是各需求者对信息的使用目的、达到的目标和理解判断能力不同,在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上也存在着差别。但不论是哪一类需求者,对资本市场信息追逐的愿望是相同的,即挖掘能反映企业发展潜力,获得超额投资收益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了历史与未来的信息、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定量与定性的信息、确定与不确定信息及全面与分部信息等,如果从这些信息的特性和内容观察,其构成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信息

此类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比较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做出第一判断。(1)股权结构。有关公司的总股本、流通股及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情况。(2)经营范围。所属行业、主业及综合经营情况等。(3)所处的地域。一个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发达情况、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企业产品的销售和获利能力。(4)组织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保障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5)信用情况。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一个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以往的信用记录关系其生存和发展,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履行合同及对社会承诺的实施等。(6)审计质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影响着审计的质量。

2.企业财务状况、盈利水平及现金流量信息

该部分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构成的核心内容,是评价企业以往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现状优劣、获利能力等的重要依据。(1)资本结构。公司融资结构是能够传递其企业价值的信号,如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债权与股权融资比例等。(2)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等。(3)资产质量。包括存货结构、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长期资产的质量及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4)盈利水平。包括经营绩效总水平、主营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等。(5)现金流量分析。通过对现金流量结构比率的分析可得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量分别占现金流入、流出总量的比例,从而看出流入量和流出量主要由哪部分构成,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还可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余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企业则有足够的现金保证经营周转的顺畅进行。

3.预测性信息

只有历史性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当局提供的各项预测性信息,以此来推测企业未来成长潜力。(1)机遇和风险。包括国家政策调整所能带来的机会和风险;(2)盈利能力预测;(3)企业长远投资计划及重大技术改进项目等。

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因素:

1.会计信息需求

需求引导供给,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供给,即使产品生产出来了,也无法实现其价值。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首先,需求主体对某类会计信息大量的需求会最终导致这类会计信息的供给产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先后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供给。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投资人占主要地位的美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多地体现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在债权人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和日本,会计信息披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债权人的需求。

2.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与收益

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都是要耗费成本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否愿意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会计信息,完全取决于企业对生产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对外披露以及披露多少会计信息,也要取决于他们对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收益衡量。在管制的情况下,即使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他们也必须按照管制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但是如果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他们有可能对外披露超过管制数量的会计信息。3.会计理论

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无疑将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和限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一方面会对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会计规则。对此,李心合(1999)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对象(资金活动)、会计模式(如复式计账和历史成本计量)、会计结构(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均构成了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结构的因素。

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关系

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会对企业的信息供给有更高的要求,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所以,应该使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紧跟社会发展,汲取社会经验,使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者,这样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快速的决策。

现阶段,我国已经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作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及追加条例,而对于公司内部加强内部控制及监督的政策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减少虚假信息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而对于政府方面,也应该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企业区别对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以适应企业的发展。FMM

只要您对本刊或此文提出任何建议,即有机会获赠增值书法艺术珍藏品一件。短信:13601018431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篇9

一、农村金融供求分析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贷款需求:农户可分为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高收入农户尤其是大的专业户, 生产性借贷资金金额较大、比重大、借贷期限较长, 借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经营转向, 发展壮大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实现农业产业化;而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特点在于, 生产性借贷资金比重相对其生活性需求来讲较小, 且用途单一, 主要用于满足春耕生产、小规模种养等, 借贷期限短, 金额小。虽然我国农村地区贷款需求强烈, 但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 通常要求资金借贷者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 而我国的农户, 特别是低收入农户恰恰缺少有效抵押品。再加上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机制不健全, 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往往被视为无效。

2.中间业务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收入逐年增强, 手头节余资金不断增多。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十一五”期间,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 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但这些资金往往因缺乏投资理财途径而闲置。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单一, 通常只吸收存款, 很少发放贷款, 有时连真假币鉴别、兑换零币等基本的金融服务都很难得到保证, 更不用提金融的咨询服务等。而与此同时, 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迅速, 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相应地出现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 即由原来单一的存款需求逐渐转向多种服务的需求。

3.保险需求: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资金投入的扩大化, 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 农民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农业保险的方式, 减少损失、化解风险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农村企业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 既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 又要承担市场经济风险, 使得大量的商业保险很难在农村生存, 急需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出现。

(二)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目前, 我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组织可以分为正规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的金融组织两类。

1.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 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化经营, 在农村已经不能满足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所以商业银行大量撤并。一般商业银行的基层银行失去信贷权力, 使得商业银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日渐减少, 形成逐步淡出农村和支农服务的局面。而急需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支农力度有限。就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来看, 目前它仅承担收购贷款的责任, 成为“粮棉油银行”。大多数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 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发挥金融支持最多的机构, 是维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命脉之一。可是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存在着资产质量差、资本严重不足、内部治理机制欠缺等问题, 倚靠农村信用社的局面难以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供给。与此同时, 国家对信用社所开办的业务品种、范围和金融工具创新进行限制, 但在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以及税收等方面又与一般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 使得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

以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使中国农民通过非正规金融的获得的贷款大大高于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解决靠的是农户之间长期的重复博弈。我国农户借贷通常以血缘和地缘展开, 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乡村社会中流动性小的特点决定了一旦失信于人, 另一方不仅可以对自己施加惩罚, 还可以对失信方的后代进行报复, 所以农户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会自觉避免失信的行为, 从而使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借贷活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是地下活动, 发展比较缓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求明显处于不平衡状态, 越来越强烈的多样化需求与相对单一且不足的供给矛盾突出, 严重制约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 偿债能力问题导致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等问题无法得到满足

偿债能力是导致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最主要原因。从农村中小企业来看, 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盈利状况不稳定, 加上企业信息不透明、自身产权制度和融资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因素, 这类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较高, 难以达到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从农户个人来看, 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 对家庭生产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导致资金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农户资金技术等条件所限, 农业生产率低, 收益率低。再加上自然条件等因素, 与城市工商信贷相比, 农户收入变动较大, 不稳定性较高, 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

(二) 单笔借贷规模不稳定以及放贷期限不匹配也是影响农村金融需求的因素

从农村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 农村企业的单笔贷款规模通常较小。由于地区性和行业性差异的存在, 农村中小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大, 导致信贷资金的需求规模差异也较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相较之城镇企业, 农村企业的规模还是较小, 资金需求规模也不大。其中区域性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企业的借款规模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而企业的借贷频率却低于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借贷需求主要表现在短期需求, 用于购买原材料或半成品等, 以满足企业生产周转的需要;而企业用于购买厂房、设备等长期性投资的资金需求受到限制。大部分企业都有中长期投资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较大额度的资金需求受限, 一些有强烈投资需要的企业不得不将短期的借款做长期使用。

而从农户的角度来看, 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决定了其借贷需求的规模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农户的单笔借款大部分都在5000元以下, 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仅占极小部分。相对单个家庭来讲, 用于家庭生活与生产的资金需求量并不会太大, 借款规模太小导致借款行为分散化。而自身经济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又使得农户对借贷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 区域性差异也较为显著, 农户的借款规模与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往往地区经济越发达, 农户借款的规模越大。

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来讲,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银行的借款期限结构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程度。农户资金需求通常在一年左右, 但是往往农业的生产周期与自然年度并不一致, 专注于不同农产品的农户引起资金需求与回收的不一致, 也导致在一个自然年内借贷现金流的波动较大。再加上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 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比较强, 从事生产的个体农户更希望适度放宽期限, 有一个较为灵活的还款区间。

(三) 个体农户生产性借贷发生率往往低于生活性借贷发生率

农户的生活性借贷需求多于生产性借贷需求, 生活性用途的借款占大多数, 而生产性用途的借款相对较少。教育投资、医疗等是个体农户借贷的主要原因。虽然“十一五”期间农村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农民金融需求日趋旺盛, 且趋向多样化, 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高旺东, 2007) 一般而言, 低收入农户更倾向于从非正规渠道借款 (主要是亲友等) , 而高收入农户则更多地采用多渠道借款的形式 (包括正规与非正规借款) 。非正规金融渠道除了亲友以外, 还包括私人放贷者、民间的金融组织 (摇会、合会、标会等民间金融会) 以及少数地区的合作基金会和小额信贷机构。总的来看, 亲戚朋友借款往往成为农户最主要的借款渠道, 农村信用社仅作为第二渠道。

(四) 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是农村金融得不到满足的重要因素

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往往需要借款抵押或担保, 而中国的农户由于土地制度等原因, 缺乏此类正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品和贷款担保。农户的资产非常有限, 住房往往就是其最大的资产, 但作为生存的保障难以被剥夺。同时农村资产的变现率非常低, 抵押资产的现实意义不大。而对于担保贷款, 农户普遍存在着寻找担保人困难的问题, 找到有经济实力的担保人往往还不如直接向此人借款 (高旺东, 2007) , 所以农户更多地是希望通过金融机构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借款。

三、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

要推动新农村进程, 减小城乡差距, 必须完善农村金融建设。从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角度来看, 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农村信用社是支撑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将信用社办成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引入其他民间借贷组织, 加强农村金融供给的竞争。主要途径有, 一是鼓励在城乡区域内设立社区金融机构;二是鼓励健康稳定的民间借贷金融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联系, 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由于我国各地产业构成、农村的自然条件不同, 信贷资金供求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地方资金过剩, 需要寻找出路;而有的地方资金却严重不足。由于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 单靠短期拆解难以解决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余缺问题。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有利于满足农村农户和企业对金融的需求。

(二) 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

政府或主管当局必须进行农村金融的调节, 使得农村金融资源为本土使用。主要的措施包括以税收优惠的形式鼓励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资金投放;以规定的形式将每年的新增存款以一定的比例投放到农村领域;规定在农村吸收存款的机构将其主要的贷款业务投放到农村等等, 以扩大农村金融资金的供给面。

(三) 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金融机构要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出发, 加快金融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以满足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对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增加, 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 政府应提供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通过立法引导农村金融创新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 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农业保险与农民贷款担保机构的组建与推广, 为农民提供风险化解服务。同时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下乡为农民提供服务。通过政府的适度补贴和政策优惠, 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投资设立农业保险机构;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保险中央财政出资建立中央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等等。

(五) 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投入

政策性金融投入不单单指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还应包括财政性的扶贫、免息性质的贷款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农业收入不确定, 农业投资周期较长, 且存在风险高、收益低等特点,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的预期难以得到满足, 所以就必须要求提供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金融服务, 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而达到推动农村金融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全文) [R].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11.

[2]王一宇.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本土化”研究[J].经济师, 2011, (02) .

[3]蒋满霖, 王彪.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J].统计教育, 2008, (04) .

[4]李建英.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J].经济与管理, 2006. (6) .

[5]杨松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供给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 (2) .

[6]和广文.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6) .

[7]潘再见.新农村建设资金外流与回流机制研究[J].经济前沿, 2006, (6) .

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篇10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素有“千湖之省, 鱼米之乡”的美誉, 粮棉油、猪禽蛋、淡水水产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湖北省自2000年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 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前期省内各部门规划不一, 产生了部门资源割据、资金重复投入、服务缺位错位等现象, 导致了湖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面临阶段性瓶颈障碍, 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在微观层面, 农民信息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基于此, 本文利用2012年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咸宁市咸安区和荆州市洪湖市开展的1037个农户实地调查, 分析湖北省农民农业生产信息供给和需求状况。

1 湖北省农民信息获取工具

按照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类型, 我们把农户获取信息的工具分为了固定电话、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电脑、报纸和杂志、听广播以及VCD或DVD等8个种类, 利用各类工具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列于表1中。在所有调查的农户中, 有82.93%的农户利用手机获取信息, 其次有69.53%的农户通过电视的手段获取信息, 44.74%的农户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工具, 而报纸和杂志是农户选择最少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仅占5.11%。分县来看, 曾都区利用固定电话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大大高于洪湖市和咸安区, 洪湖市利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高于曾都区和咸安区, 洪湖市和曾都区都有超过20%的农户利用电脑获取信息。

由于有农户可能采取多种工具获取信息, 因此, 可以统计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的数量 (见表2) 。没有信息获取工具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88%, 超过60%的农户采用了2到3种工具获取信息。有15.6%的农户采用4种工具获取信息。分县来看, 洪湖市有更多的人利用3种信息获取工具, 占比达32.54%, 而咸安和曾都地区的农户拥有两种信息获取工具的最多, 分别占比38%和29.55%。

2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

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信息划分为行业信息、政策法规、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农机具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加工信息、销售信息、仓储信息、包装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物流配送信息等12大类。调查农户分别回答了他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 (不需要、无所谓、需要、非常需要) , 统计农户对各类信息需求程度的分布, 结果列于表3中。

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 有接近6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类信息, 农户农药化肥信息和销售信息需求程度也较高, 有超过5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两类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超过60%的农户不需要包装信息, 有50%左右的农户不需要其他4类信息。这主要是农户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 与农户最直接相关的信息是行业市场相关的信息和生产所需要的信息, 对农户而言, 其关注点在产前和产中, 对农产品产后处理缺乏关注。

分县来看, 洪湖市和咸安区农户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曾都, 在洪湖市和咸安区均有接近或者超过60%的农户非常需要生产技术信息、销售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行业信息和政策法规。洪湖市农户对农机具信息的需要程度明显高于咸安和曾都, 超过55%的农户需要该信息。

3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供给的主体和方式

超过90%的农户认为包装信息、仓储信息、物流配送信息、质量检测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79%的农户认为加工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46.5%和39.2%的农户包括销售信息和农机具信息没有提供主体。并且近10年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他信息农户认为没有提供主体的比重较小, 近10年来认为有提供主体的农户比重增加 (见表4) 。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获得, 超过4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亲朋好友提供, 有近40%的农户认为行业信息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例如电视、宣传单等) 。超过1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村干部和农业企业提供, 也有8%以上的农户报告是由农技人员提供, 其他主体为农户提供信息的比重较低。近10年来, 认为村干部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认为亲朋好友、农业企业、农技人员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 其次是亲朋好友。60%的农户报告其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来源于村干部, 22%农户报告其来源于亲朋好友。3%的农户报告信息来源于农技人员。农户报告其种子种苗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 并且近10年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有34%的农户报告种子种苗信息来自其他主体, 他们认为是宣传资料、小商小贩等。和种子种苗信息提供主体相似, 农户报告的农资信息主要来自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协会, 并且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户报告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10%左右的农户认为信息来自于村干部, 有超过6%的农户报告信息来自于农业企业。

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 超过80%的农户认为口头通知和交流方式提供行业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资信息的方式的。其他方式例如电话、短信、专业人员指导以及互联网提供信息的比重都很低。总体来看, 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见表5) 。

4 农户对信息提供的满意度

从农户对各类信息提供的满意度来看, 农户总体表示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农户对政策法规信息提供满意度较高, 超过50%的农户对其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40%左右的农户对种子种苗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然而, 除了质量检测信息、包装信息、农机具信息这类提供较少的信息外, 都有20%以上的农户对信息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从近10年来农户的满意程度变化来看, 总体满意程度有所改善。以行业信息为例, 10年前有25.6%的农户对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5年前这一比重为28.6%, 到现在上升31.4%。

5 小结

大部分农户采用手机和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信息。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从亲朋好友和电视获得, 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和亲朋好友。种子种苗信息和农资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其他一些信息的提供主体比较缺乏。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农户总体表示对信息供给满意度为一般水平。20%以上农户对各类信息供给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斐, 康松.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3) :68-70.

[2]崔岩.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5) :76-77.

[3]丁杰, 李莹, 夏英成.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 2007 (11) :61-62.

[4]冯金古.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推广[J].中国农技推广, 2006 (9) :80-81

[5]耿红军.县域农业信息供需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4) :18-20.

[6]胡笑梅.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6) :84-86.

人才供给与需求 篇11

关键词: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明显,如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成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有必要对矿产资源安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做全面的研究。

1 基于经济学角度的矿产资源安全定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矿产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本质上是一个供给和需求的过程,可以将矿产资源安全视为一种供需均衡状态。首先,矿产资源供给和需求在均衡点相等;其次,均衡状态的资源供给,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再次,均衡状态下的资源价格是国家经济建设可接受的合理价格;第四,这种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均衡,任何可能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都会破坏均衡,如政治、投机、技术、运输、消费结构等因素;最后,这种动态均衡一旦被破坏,社会经济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供给与需求的新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这里提出基于经济学角度的矿产资源安全定义,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是指一国能够在指定时间与地点、以合理价格及方式,持续、稳定、足量获得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矿产资源的状态。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必须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1 资源供给的持续性:指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各类资源,都能够保障持续供给。这是矿产资源经济安全的最基本特征。

1.2 资源获得的经济性:以合理价格获取需要的资源是矿产资源安全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针对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经济性,资源获得的经济性还意味着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 资源供给的及时性:是指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矿产资源的即时需求。

1.4 资源供给的安全性:是指通过特定运输渠道、方式保证资源的安全运输,对于影响资源有效供给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战争、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等,能够进行有效控制或防御。

1.5 资源需求的稳定性:是指可预测的、稳定的需求将极大提高矿产资源安全的可靠性。

2 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

从上述分析可知,矿产资源安全就是一种供需均衡状态。因此研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能够影响这种均衡的因素。既然矿产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商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那么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就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2.1 矿产资源供给影响因素 矿产资源供给影响因素需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二是国外矿产资源的获取。

2.1.1 国内矿产资源供给 国内矿产资源供给意味着对国内自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个国家为了获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对国内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开发和利用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但是开发利用国内矿产资源要受到国内矿产资源可供性、国内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国内矿产资源储备的制约和影响。①国内矿产资源可供性:主要有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水平两个因素。矿产资源禀赋是矿产资源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特征,直接决定了国内矿产资源可得性(供给量),包括资源储量规模、矿产种类及质量、矿产资源的聚集程度、资源的开采条件等因素。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水平是将国内固有资源转化现实矿产品的能力。显然,勘探开发水平越高,就意味着能够提供越多的现实矿产品,反之即使国内资源禀赋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的矿产品,对国内供给量也没有任何贡献。②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以及非传统矿产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等四个因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高就能够增加矿产资源利用程度和效率;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高、替代资源开发种类多、数量大将会极大的增加国内矿产资源的供给量。③国内矿产资源储备是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储备,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矿产资源的供给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经济、政治、投机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矿产资源的供给。而矿产资源储备就是为了应对意外情况下的矿产资源供给中断而采用的一种应急手段。因此,矿产资源储备种类和数量将直接决定矿产资源储备对供给的影响程度。

2.1.2 国外矿产资源获取 国外矿产资源的获取意味着利用本国之外的矿产资源,来弥补国内矿产资源供给的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合理利用全球资源配置的平台,实施全球矿产战略,获取国外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国内矿产资源的供给量。国外矿产资源的获取将受国外矿产资源可得性、国外矿产资源运输和矿产资源价格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①国外矿产资源可供性:主要包括目标地资源可得性、目标地集中度、国家资源外交能力和矿产资源企业的竞争能力几个因素。目标地资源可得性是指目标地的资源禀赋和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治局势。目标资源地的资源禀赋是外部资源可得性的前提;政治局势是目标地资源可得性的外部保证条件,政局稳定显然有助于对目标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标地集中度是衡量矿产资源供应来源多元化的一个指标,是减小获取外部矿产资源脆弱性的保证,是分散供应风险的重要举措。目标地集中度低将有助于提高外部资源获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家资源外交能力主要与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与资源地国家的政治关系有关。国家的综合实力强、与资源地国家政治关系良好将有助于从资源地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企业参与目标地资源的竞争或者参与国际矿产资源贸易市场竞争并竞争获胜,则企业本身竞争力将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②国外矿产资源运输因素包括运输方式、路线、距离以及对运输路线的军事控制与保障能力。在国外取得了矿产资源之后,采用何种方式(海洋、铁路、管道运输等)、走哪条线路(经过那些国家、地区)、运输距离远近,对运输线路的军事控制和保障能力以及与运输线路所经过地区的政治关系等都是决定能否安全将矿产资源从国外运抵国内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国外矿产资源价格因素是一国能否经济的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影响因素,矿产资源供给的经济性也正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特征之一。为了能以合理的价格从资源地或者矿产品贸易市场获取足够的资源,就有必要提高国家(企业)对目标资源的价格影响和控制能力。

2.2 矿产资源需求影响因素 矿产资源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二是矿产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国内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主要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关,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就越大。虽然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增长方式与矿产资源需求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这些都只是影响矿产资源需求的弹性(或强度),而不会改变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需求的正相关性。从这层意义上来看,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矿产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技术对资源的替代率、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矿产资源消费观念。产业结构对矿产资源需求结构以及需求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资源消耗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需求的需求强度和需求种类。因此,保障矿产资源安全,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技术对资源的替代率,是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率与资源贡献率的比值。技术进步是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加大替代资源使用量减少对特定资源的需求,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通过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等方式拓展矿产资源储量,弥补资源供给的不足。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与矿产资源消费观念也影响矿产资源的需求结构,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广泛宣传,引导矿产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转变矿产资源的消费观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和可再生资源产业的蓬勃兴起就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引导分不开的。

3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系列。

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21个影响因素。第一层次为直接影响因素,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直接影响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第二、三层次为间接影响因素,通过影响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间接影响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层次、21个指标。由于准确地把握了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特征,从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出发,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对比前人的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相比,这个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更具有系统性和完备性。同时由于指标的建立是基于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均衡,因此,这个评价指标体系较之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事实上,根据上述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资源安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调整和改善矿产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提高矿产资源安全程度,也正是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的切入点和根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沈镭,何贤杰,张新安.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10.6-12.

[2]汪云甲.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科技导报.2003.2.58—61.

[3]鲍荣华.调整矿产开发战略——保证资源安全供应.2002年第6期.资源·产业.60-62.

[4]姚予龙,谷树忠,杨兴宪等.国内外资源安全战略及调控机理.中国环境报.2002-4-5.

建筑设计创新的社会需求与供给 篇12

一、创新源于社会未被满足的需求

在社会中,人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 短暂性

这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内在因素指人的本性。虽然从总体上看,人的欲望是有限度的,但在具体现实中,人们总是会在一定需求满足的同时或之后产生新的欲求。而外在因素是由人所处的外界环境决定的,社会的变迁、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出现等,都会使人们产生需求的变化。

2. 主观性

这并不意味人的需求完全源于主观的感受,而是指人的需求带有主观性特征。虽然人的需求具有客观指向性,但人对于需求的满足评价、是否幸福或幸福的程度是一种主观感受;另外人的需求实际上还与人与人之间的对比有关,不同的人对欲望、需求及幸福感的理解也不一样。经济学家凡勃仑认为:“有闲阶级忙于掠夺性地攫取对他们作用不大的产品。有钱人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甚至也不是为了满足精神、感官和知性的需要。相反,他们希望以一种能够显示他们财富的方式消费,……显示财富也就意味着权势、声望、荣誉和成功。……较穷的人为了生存必须工作,但是就连他们的消费方式中也包含了浪费的、炫耀性消费的因素。他们对生活的看法是由占支配地位的有闲阶级强加给他们的(1)。”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则用一种挖苦的口吻提及“郊区住宅炫耀……城堡、庄园邸宅、威尼斯宫、领主城堡,以及安妮公主小城堡(2)”,但无论其怎么看待这种人的炫耀性,都不能否认其存在。

3. 双向性

这种双向性表现在人自身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之中。人的需求的产生及变化一般基于自身的需要,但外界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认为:“随着一个社会的日益丰裕,欲望越来越多地被满足欲望的过程创造出来,……因此,欲望变得依赖于产出(3)。”也就是说,生产者(设计者)决定应该生产什么并因此塑造了消费者的偏好,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

二、存在社会需求才有创新的产生

迈克尔·威尔福德说:“每一栋富有特色的建筑物背后,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客户(4)。”建筑设计之所以需要创新,就是社会中人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及欲望汇聚成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人类社会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有目标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如当人们觉得现有的建筑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其他需要的时候,就有了要对现有建筑的某些方面加以改进、革新的要求。

二是无明确目标的需求。当一种建筑形制由于长期、广泛地被使用,虽然可能其并不存在明显、不可克服的不足,但这种相对单调的不变性、重复性,可能带给人们感受上的疲劳,甚至是厌烦,人们需要新的变化来消除单调、平庸所带来的不满足;或者某种建筑形制真的具有了根本性的缺陷,必须加以全面的改变。这种感受上的疲劳或全面改变的要求也是推动建筑设计创新的原因之一。但实际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常常只是感觉到不满,或由于本身的学识、能力等条件限制,并不确知应该如何变得更好,所以可以称之为无明确目标的需求。

相对于社会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这两类需求,建筑设计创新的供给可相应地分为两类:

一是需求产生创新。这是针对“有目标的需求”而产生的,其表现为针对特定需求而供应有明确指向的建筑设计创新,如为应对环保、安全、节约等要求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应对宣传、炫耀、个性等要求而采用炫目的新建筑形象……一般而言,为“有目标的需求”供给的建筑设计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调整式的、规模较小的改进,当然这种较小变化的积累也会使建筑产生很大变化。比如柯布西耶对建筑“遮阳板”的研究和改进,无论人们把它视为环境的调控设施还是形式符号,对建筑设计创新都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创新引导需求。德尼斯·拉斯顿爵士认为建筑师有责任引导客户拓展需求:“我们的工作不是给客户他想要的东西,而是给客户他从来没有梦想过的东西(5)……”。这主要是应对“无明确目标的需求”而产生的创新,为了打破和消除对单调的不满或为了全面的变革,建筑设计通过创新会提供新的建筑形式或建筑技术,虽然很多人并不确知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但建筑设计通过创新提供给人们一种或多种新的选择,引导人们发现自己的需要,甚至修正自身的需要。一般而言,这类建筑设计创新常常给建筑带来较大的变化。如20世纪上半叶为了解决社会住宅短缺问题,前苏联、德国等国家的许多建筑师对“公共住宅”(Communal house)的设计和研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建筑设计创新需求与供给的复杂性

查尔斯·埃姆斯认为“设计”就是“安排各种要素,以最好地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的一个计划(6)”。“建筑设计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这一论断在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是适当的,但仅止步于此是不够的。这是因为:

其一,由于实际上人类历史中几乎一切人工制品都具有以上特点,所以进一步缩小概念范畴,确定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是必要的。建筑设计创新的目标应该是:以增加效率的方式应对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信息的任何变化,要么在设计过程中以更少的资源得到一个给定的产出,要么设计出更好的或更新的产品。在这一表述中,使用“设计信息”一词是因为大量的创新源于先前可用信息的配置,而非得自全新的知识。设计的变化、利益的增加和需求的进一步满足是由于新信息应用于设计过程,不管人们对“新”的确切含义是否意见一致—或者归因于现存信息向新的使用者传播,或者归因于对原有信息的新的利用以及新知识的影响,在这里都不影响人们的理解。

其二,“需要是创新之母”之类的说法暗示了在建筑设计创新中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称关系,但这一暗示实际上不足以表达人类建造与建筑设计活动的现实复杂性,甚至可能带来一些简单化的理解偏差。这是因为,在设法解释建筑设计创新的总体层面而非革新活动的方向时,把注意力集中在需求因素上存在着循环论证的危险。因为需求不是一个社会的外部变量,而是时时处处都受到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经济收人、人口变化、贸易交流、环境变迁、专业分工等因素的制约。从历史角度看,技术水平常常决定着实际需求,反之却不尽然,虽然也存在着需求对技术的反作用和其他复杂的因素(7)。只要人的欲望特征没有变化,需求就始终存在,而满足需求的能力却不一定会始终与之相适应。那么可能更接近事实的说法应该是“创新是需要之母”,这是由于新的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常常会引发社会和人们迄今未被认识的期望。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它从根本上有赖于对建筑物和服务的需求。

其三,人的偏好结构影响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探求方向。在经济学中,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人的偏好结构及其改变与人的原有偏好惯性、生理、职业、社会影响、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这种非理性的选择和排列使建筑设计创新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也具有非理性特征。巴斯克(M.Barshch)和乌拉德莫洛夫(V.A.Vladimorov)在1929年设计“公共住宅”方案时,为了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体现前苏联“集体生活”和革命思想,设计了狭小的居室、宽大的共用大厅、流水线式的食堂,但由于其对人类生活方式、传统、人性需求的忽略,只能成为后人借鉴的设计素材之一。

其四,在现实中,需求本身并不能完全决定建筑设计创新的程度、成功率和落实状况,也不能完全决定一个社会的建筑设计创新能力。如果简单地认为建筑设计创新就如商品生产过程,建筑设计创新信息只不过是这种生产过程的一项投入,那么创新能力将类似于劳动力:如果对某一物品的需求增长了,那么生产者就会雇佣更多的工人提高其产量。但是问题就在于,建筑设计创新实际上不可能像劳动力或者资本那样被雇佣和大量投入。今天,确实有一些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像企业的研发人员一样,先通过市场分析来熟悉市场需求,然后制定战略,创新人员在这些战略的指导以及研发预算的资助下,在设计研发部门从事专门工作,希望由此产生建筑设计创新。可是回顾人类历史,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却不像今天这样,主要是通过新的思想或者启发产生的,这些想法或启示即使不是偶然出现的,也肯定是以一种不可轻易预知的方式产生的。需求状况可能会影响这些思想产生的速度,可能会使这些思想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方向,但是需求状况决定不了一个社会建筑创作的创造力。

其五,建筑设计创新对于社会需求的满足存在偏差。熊彼特指出:“之所以出现某一特定发明,肯定存在某种类型的需求,不过这样一种需求极少会决定能够满足该需求的解决方案的类型,而且可能事实上在一段不确定的时期没有满足该需求(8)。”社会需求可能是产生建筑设计创新的动力,但这一动力常常决定不了建筑设计创新的具体方向和方案,即在社会需求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具体实施这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存在着对应关系。柯布西耶1931年为阿尔及尔所做的“Plan Obus”城市设计,虽然被认为在城市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其设想的“Road-Building”实际上被证明并不是解决现代化交通与建筑关系的适当方案。

四、结论

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源于社会中人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及欲望,人的需求与欲望的特征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创新的实现,这种需求和欲望汇聚成社会性的需求,如果作为一种表述,认为建筑设计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并非错误,因为需求与供给之间确实存在着作用关系,但是如果认为是社会需求决定了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方面面,则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要想做好建筑设计创新工作,对建筑设计创新的社会性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固然很重要,但研究建筑设计创新与社会需求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更重要。■

参考文献

[1]参见:Stanley L.Brue,Randy R.Grant.经济思想史.邸晓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参见:戴维.史密斯.卡彭.建筑理论(下册):勒.柯布西耶的遗产—以范畴为线索的20世纪建筑理论诸原则.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3

[3]参见:John Kenneth Galbraith.The Affluent Society.Boston:Houghton Mifflin,1958:112

[4]参见:M.Wilford.Inspired Patronage.RIBA Journal,1991(4):42

[5]参见:D.Lasdun.An Architect's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RIBA Journal,1965(4)

[6]参见:迈克尔.布劳恩.建筑的思考:设计的过程和预期洞察力.蔡凯臻,徐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参见:Joel Mokyr.The Economic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otowa,NJ:Rowman&Allanheld,1985

上一篇:现实启示下一篇:操作系统中死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