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需求与供给(精选11篇)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1
一、研究背景
现今在诸多交通问题中, 交通拥挤已经成为首要问题。例如交通安全, 虽然主要是由于驾驶人因素, 机械因素等造成交通事故, 但是由于交通拥挤, 车辆所能拥有的空间减小, 使得对驾驶人驾驶技术, 车辆性能等的要求提高, 而本身驾驶技术与车辆性能的发展满足不了要求, 就使交通事故呈上升状态。所以, 现在首要问题既是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交通拥挤是由于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协调导致的。当交通需求接近交通供给或者超过交通供给的时候就产生交通拥挤, 所以要改善交通拥挤就要是交通需求小于交通供给。
1、现有交通供给
目前的交通供给过分集中在快速路、主干路、高架路、立交桥、地铁、轻轨等高投资的交通设施上, 忽略了城市支路网的建设和常规公共汽 (电) 车的发展, 对于停车、加油、步行、换乘等交通设施以及交通管理和服务的供给则一笔带过。这种方向上的偏差直接造成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低效率。
2、交通需求
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交通频次相应地增加;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 需要道路有更高的通行能力;收入的提高促使人们选择更多地出行;工商业活动的增加导致了货运量和各种专用车辆的增加。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 促使运输需求大量增加。
人口的大量增加与道路上交通量的并不是直接的正比例关系, 道路上的交通需求的大小还与汽车拥有量的大小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 汽车拥有量增加, 道路出行中小汽车占得比重也增加, 使得交通需求快速增加。
二、供需关系
从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特点可以看到:需求是可以调节的, 而供给是有限制的。但供给必须满足社会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基本需求, 保持交通运输系统在可接受的负荷状态下运行, 否则城市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同样, 由于供给的短缺, 必须对需求进行调控。而我国现在的供需关系:
1、供给发展受限, 我国现在的交
通供给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首先, 土地利用紧张, 没办法提供无限制的土地修建交通供给设施;其次, 我国现有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水平不能做到完全的系统化, 不能做到从全局出发系统管理。最后, 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由于资金的不足, 有些成熟的理论不能实现。
2、供给与需求都存在偏差, 供给
方面, 过分集中在修建道路, 而忽视了中转设备设施, 服务设施, 管理设施等的建设;需求方面, 对交通的需求大多集中在主要道路上。
3、需求发展过快, 交通需求与人
口有关, 与汽车拥有量有关,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 车辆对道路的需求越来越大, 导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三、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的方法
1、増供
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交通供给。一方面利用现有交通用地合理的修建扩建道路, 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 综合考虑供给系统整体效益。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现有供给, 完善管理设施及管理方法, 使现有供给系统发挥最大作用。
2、控需
为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最有效地是配合増供同时控制需求的增长。控制需求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 减少出行,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 出行量随之快速增长, 那么最直接的控制需求的增长地方法就是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尤其是在高峰时道路拥挤时段。减少不必要出行可以增加出行的广义费用, 例如增加出行时间、增加出行阻力、增加出行金钱费用等。第二, 均匀出行, 由于道路上交通量的分配不均, 交通供给系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存在浪费。所以, 均匀出行可以更有效地使用现有交通供给。
3、合并出行
现今交通需求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为人口增长和汽车拥有率的增长, 而人口增长导致的出行需求增长很难减少。所以需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减少需求的方法。
而导致需求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选择私家车出行的增多, 使道路上小汽车增加, 与同样50人乘坐一辆公交车和乘坐50辆小汽车所需的交通占地等相比, 显然乘坐公交车对交通的需求远小于选择私家车对交通的需求量。所以将私家车需求合并成公交车需求将最有效的调节供需关系。
另外还有一种合并出行的有效方法即合伙乘车, 有些人更倾向于私家车的舒适、方便、快捷, 所以将多个私家车合并成一个私家车不仅能满足出行者的需求, 也能达到减少交通需求量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能源使用、交通污染等。私家车主寻找合乘伙伴属于合伙乘车, 并且这种合伙乘车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大发展, 在我国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 虽然有一些合伙乘车的信息网站, 但是使用率并不高, 而且现在国内并没有发展合伙乘车的政策等条件, 例如:在高峰时期开辟合伙乘车的专用路, 在收费站点合伙乘车减免过路费等。所以, 合伙乘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总结
通过对供需之间的矛盾研究, 得到解决交通拥挤的方法, 可以通过増供减需来解决或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而増供减需中, 増供所能提供的空间受到总总因素的制约毕竟有限, 而减需是现在大多数国家在研讨方向, 可以通过减少出行、均匀出行、合并出行三个方面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文勇:《组团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规划师》, 2004, (1) 84-87。
[2]王峰:《交通需求管理认识与管理措施》, 《广州城市规划》, 1999, (2) 284-288。
[3]《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与供给状况调查与分析》, 百度文库, 2010 (1) 1-4。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2
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7.13×106 hm2/a和4.19×106 hm2/a;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66×105 hm2/a和1.06×105 hm2/a.三峡工程4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19×107 hm2/a,三峡工程5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4.02×105 hm2/a,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29.60倍.每MW装机容量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653.85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22.09 hm2/a;每千人直接淹没人口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140.63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4.75 hm2/a.
作 者:肖建红 施国庆 毛春梅 邢贞相 Xiao Jianhong Shi Guoqing Mao Chunmei Xing Zhenxiang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4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年,卷(期):30(5)分类号:X1关键词:三峡工程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3
1.1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从文本、声音、图像等容易管理的形式到由计算机创造成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如3D电影、游戏等;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涉及市场经济的诸多方面。
1.2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价值。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衍生品,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且其价值呈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例如,电影《阿凡达》,其价值在短期内就有投资回报。而部分文化资源的价值则体现在未来的参考价值。文化资源价值的空间分布则源于文化资源使用者空间上的分散性角度来考虑。大多数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有审美价值、历史和政治意义,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2 影响数字化资源战略保存的主要问题
2.1 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其一是保存动机缺乏;其二是保存动机的错位。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使得其可持续保存战略的实施受阻。
2.2 保存价值的不确定性。数字保存的用户需求有两个基本属性:(1)发散性。用户需求的发散性,决定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价值认可缺乏一致性;(2)预测性。数字资源本身价值决定其保存价值。数字资源的价值时间上的分布有:(1)资源价值的及时性。(2)资源价值的长远性。部分数字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将来,具有很好的研究以及凭证价值。
2.3 不可逆转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人收藏者决定是否继续收藏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因此,很可能出现不可逆转损失的危险。
2.4 激励机制的失衡。为了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战略的实施,我们采取了版权方面、经济方面、赋予部分机构保存资源权利等不同的激励机制,版权法保证了版权所有者对资源的法定拥有权。当用户使用资源时,用户与版权资源拥有者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
3 解决商业化文化资源战略保存问题的方法
3.1 强化激励机制。在数字保存的可持续保存战略中,应强化薄弱的激励机制。(1)修正版权法,强化版权机构的权利,命令具有权威的公共机构保存受版权保护的电子资源。如,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国会图书馆版权办公室要求相关机构存储电影以后,以动态图像为代表的多媒体资源保存的质量相当高。(2)对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提供直接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为公众利益保存资源;鼓励其移交相关的数字资源,对任何为公众利益承担数字保存责任的私人实体——无论是跨国公司或者个人收藏者,应给予一定鼓励。
3.2 制定数字资源保存政策。(1)主导的文化机构应组织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为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数字资源保存设计标准;(2)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及数字资源价值的及时性以及长远性,采用不同的保存策略,使用公共代理机构,比如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3.3 公共机构与私人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数字领域内,有效公私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达到两个目的:(1)确保合作者之间责任和角色的明确分工;(2)能够确保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必要的时候,从个人收藏者到公共保存机构的安全交接。
4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战略保存的筹资模型
4.1 访问费用。数字保存所需的费用来源于用户的访问费用。这种费用对数字保存的间接收入,体现了数字保存的长远价值。当用户需要某种信息资源时,需要访问保存机构的数据库时,应支付对数字资源的访问费用。例如,美国的JSTOR、中国的CNKI。
4.2 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是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和提供访问服务,保存费用来自公共资金。可以通过税收等公共收入的方式分配给公共机构作为所需保存资金。
4.3 自由捐助。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利益相关方或其他机构的自由捐助。
4.4 委托保存费用。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委托保存的服务收费。该项费用直接来自数字资源委托保存服务,而不是间接的来自其他形式服务的收费。
5 展望以及建议
确保个人和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接是重中之重。使用管理机制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版权权威机构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库,对资源目前的所有权进行跟踪,提供安全交接需要的信息。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来稿日期:2011-12-08)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4
市场缺乏有效调节矛盾的能力
代表物流供给方的物流产业所提供的物流供给曾经处于长期的短缺状态,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经历了快速发展, 总体上已经基本扭转供给不足, 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的市场状态。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这个局面的直接表现是在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 基本上可以保持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并没有出现尖锐的供需矛盾。但是, 一旦发生异常的状态, 矛盾就会突出。例如, 当出现突发性的需求增长, 供给便会呈现短缺;当国民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供给随之会表现出过剩的状况。有很多例证可以说明:几乎每年冬储煤的运输季节, 能满足需求的物流供给就处于短缺状态, 这就出现了用汽车超距运输、超载等手段来弥补短缺;2008年大范围的异常雨雪天气就造成了运输紧张、物流供给短缺的这样一种局面。当出现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 供给便会出现比较严重过剩, 最近一年的经济增长下滑, 物流需求不足, 威胁大量物流企业的生存就是当前的一个例证。
上述这些情况表明, 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经常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无论是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这表明物流领域市场发还是一个发育不成熟的市场。
从需求拉动供给角度而言。我国物流领域总体的情况是:需求拉动供给的拉动力不足。
以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物流需求方虽然对生产方面的社会分工已经有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 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有一定程度的体制化保证, 但是对于涉及物流方面的社会分工却是缺乏的。我们在学习、引进、探索和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时候, 过多重视物流供给方发展, 忽视了物流需求方, 以至于始终没有在生产企业的企业管理中认真推行物流管理。这就造成需求方难以产生有效的、理性的社会物流需求, 从而直接影响物流需求方对物流供给的拉动, 我国第三方物流使用率比较低就是拉动力不足的一种具体表现。
从供给推动需求、供给创造需求角度而言。总体来看, 物流供给方“服务”的定位还没有完全解决, 物流领域长期短缺造成的“重供给、轻需求”的局面, 长期的短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使物流供给方面总是存在一种“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而缺乏作为配角和服务者的服务意识。其结果是, 供给方面的发展往往是脱离需求方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 因而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推动需求作用和创造需求作用。所以, 即使在曾经的短缺状态下, 物流供给对于需求的推动力也是不足的, 今天更是如此。
物流平台提供的供给存在结构问题
物流平台提供的物流供给不足只是一个总体的反映, 我国的物流平台存在很大的结构问题, 物流平台的某些部分供给严重短缺, 但是也有一些部分已经能够达到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物流平台的铁道部分和围绕铁道的物流运作供给严重不足, 这种不足带来的矛盾甚至经常处于激化状态。
物流平台的内河水运和围绕内河水运的物流运作, 由于受运作的局限, 也抑制了需求, 很多需求转向了铁路和公路, 如果供给能够在地域范围和方式上创新, 对于需求的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物流平台的远洋海运及围绕海运的物流运作, 是物流平台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部分, 不但可以依托本国供给, 还可以依托国际供给, 市场调节能力很高, 基本处供大于求的状态。
物流平台的航空运输及围绕航空运输和物流运作, 需求有所局限, 供给又有比较高的弹性, 是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
物流平台的公路, 是开放程度最高的平台资源, 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它与输送工具又不存在一体化的制约, 这个领域是现在物流平台供给比较充分的领域。
铁路平台供给与物流需求矛盾尖锐。“一票难求”、“一车难求”这是我国民间和物流界对于铁道客货运连续几十年的真实形象描述, 反映了铁路平台供给的极度短缺情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铁路供给短缺的问题非但没有缓解, 最近一些年反而愈发严重。每年的“春运”, 每年的电煤运输都必须采取异常的措施, 都不可避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冲击。几十年来,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最为缓慢、相对增长甚至倒退的领域,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铁路的蜗牛式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个简单情况和数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铁道货运量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 解放初期我国铁路承担的货运量比重占整个货运量的80%以上, 近些年, 这个数据下降到20%以下, 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放弃铁路走公路的趋势明显。
我国地大、人多、物流总量大、土地资源珍贵、能源匮乏, 又是发展中国家, 财力不足、企业竞争能力不够, 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物流方式的选择应当是:能耗低、土地资源占用少、速度快、运输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物流方式, 各种技术经济分析都表明, 首选应当是铁道。整个物流产业的运作, 对铁路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 由于铁路资源短缺, 所提供的供给离社会物流的需求相距甚远, 这样一来就使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最终消费者很难从优化的角度作出理性的需求选择, 这就迫使适合于铁路运输的货物和远程运输的货物不得不转向其他的运输方式, 连铁路最具有优势的远程货运也存在明显的向公路转移取向, 明知道这种转向是不合理的, 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铁路供给的短缺迫使我国物流选择不当的发展方式迫使我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这个代价是, 除了影响很多产业物流运作的优化之外, 仅仅是运输费用这一项, 我们每年就需要多支付几千亿, 这应当是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又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有根本扭转的重要原因。
铁路平台供给与物流需求矛盾实际反映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铁路平台一方是长期的计划经济而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非常滞后的领域, 而物流的需求一方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已经充分市场化的市场经济, 存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二元经济现象。这是造成尖锐矛盾的根本原因。
作者曾经表述过:解决铁路平台供给短缺的问题, 需要有“大智慧”, 而不是小聪明。所谓“大智慧”, 只有在更深的“改革开放”和更坚决地突破旧体制前提下才能够实现。
物流企业:高端供给不足粗放型供给过剩
就体制而言。提供物流供给的物流产业虽然经过几次体制方面的创新, 使物流供给总体上从短缺变成了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但是也还是存在由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和管理缺位, 限制了物流供给的提升。
就水平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的进程之中, 物流企业多数尚处于小而落后的局面, 短时间内过快的发展, 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素质低, 这就不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的粗放式供给;少部分大企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 规模和能力也都有限, 要使物流总体水平提升以及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来提升物流供给的水平, 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然出现的现象。
当然, 还有不属于物流企业的问题, 只要铁路物流平台的供给和铁路输送的供给存在短缺, 宏观的物流费用就不会得到有效的下降, 大批量的货物的物流精益运作也就难以实现。
物流需求方:理性需求不足
物流服务供应链把物流服务向末端传递, 从需求角度看, 主要有三个需求方: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从理念来讲, “用户第一”, 反映的是用户应当是强者,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在于, 用户方面没有像物流产业方面那样对物流透彻了解, 这是因为由于存在“重供给、轻需求”, 现代物流的宣传、普及、研究、发展, 始终重视的是供给方面, 对需求方有所忽视, 需求方的企业管理之中, 没有形成有效的物流管理。
有些人认为, 需求方只要把物流的事情交给社会物流企业去做就可以了, 这个看法存在相当的片面性。如果需求方对现代物流没有真知, 没有相应的管理, 那么就不可能做出是不是应当把物流运作交给物流企业去运作的决策, 那么他就做不成真正的上帝, 供给方的服务也不可能真正到位, 当然就不可能出现有效的需求拉动。
要解决理性需求不足的问题, 做为需求方的生产企业必须下大力气实行物流管理, 同时还有赖于生产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几十年来, 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总体的关系是在不断的变化, 同时,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还有特殊表现形式。这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 已经逐渐形成买方市场之后的一个阶段,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还会出现与总体相违背的情况, 也就是说处于短缺的状况, 需要把供给放在主要地位, 但是, 这种局部的“供给决定需求”, 不能成为对全局的判断。
我国经济体制对供给、需求地位的影响
从经济体制角度来看, 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应该说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中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开始发展, 供给不足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供给的决定和主导作用非常明显, 国家当然要首先解决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下的供给问题。于是, 短缺、卖方市场和计划经济几十年捆绑在一起, 当初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以后逐渐成了一种体制病, 供给方的主导意识也就成为这种体制病的重要表现。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种体制病是相当顽强的, 当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后, 还顽强地表现供给的主导作用。在物流领域, 一直持续到今天。
同样,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扭转市场的主导力量, 从卖方转向买方, 也就是从供给方转向需求方。这样一来, 需求方的主导作用和供给方的服务作用, 也就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目标——创造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
现代物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引进我国, 这个领域真正的发展是在二十一世纪, 距现在还不到十年。于是, 一个问题出现了:这个领域没有真正接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 需求方的主导作用和供给方的服务作用没有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其结果必然是, 供给方的主导意识还非常强, 物流的供给方定位于“服务”似乎没有办法给予正面的反对, 但却总是心有不甘, 于是实际上否定服务定位双边关系的“联动”、“融合”等似是而非的说法便出现了。这也是在实践中, 我们对物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给方面, 物流有效的、理性需求还难以启动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 物流需求对于物流供给的拉动作用必然决定供给方对需求方是服务而不是管理和控制, 不可能像当初旧经济体制时期物资系统实行“集中、统一、全面管理”那样, 所以, 物流这个服务的定位是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决定的。
物流应当真正接受“服务”的定位
根据上面的分析, 物流供给对于物流需求而言, 定位于“服务”, 并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规定, 而是适应经济发展潮流, 并且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物流发展的科学道理, 是我们领域的科学发展观。
物流产业代表物流供给的绝大部分,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给物流供给方, 也就是物流业的定位:“生产性服务业”是正确的定位, 有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依据。这应当是一个基本点, 这已经不是学术领域争论的问题, 而是通过规划纲要转化成了政策, 转化成了发展的指导, 当然, 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
但是, 必须遵循的政策与是否贯穿在行动中, 表面上的无争议, 思想上是否接受依然是两个问题。所以, 我们不容忽视旧体制以及旧体制造就的运作系统的顽固性, 不容忽视旧体制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 不要认为能够轻易实现按照“服务”的定位, 不要认为能够轻易实现对整个物流系统、对物流运作和供求关系实现顺利地调整。
“服务”定位所体现的双边关系, 从总体上来讲是主从关系, 极端的说法可以把它描述成像对待上帝一样的主从关系, 这种关系必定有一方是主体。这种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定位。在发展方面, 也必然是根据主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主体的需要, 来确定服务提供方的发展。这个双边关系绝不能颠倒, 物流服务提供方过于强烈的“主体意识”, 实际上是要摆脱从属的服务地位, 这就会影响甚至破坏和谐的双边关系。
“主体意识”不行, 平起平坐的双边关系也不行, 所谓“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看起来是平起平坐关系, 然而本质上仍然否定在当今市场状态下, 物流需求对物流供给拉动的基本关系, 从而也进一步弱化甚至否定“服务”的定位。市场经济永远是需求决定供给, 永远是需求拉动供给, 永远是供给为需求服务, 我们搞物流的人, 不能因为对物流有深厚的感情, 就逆经济规律而为, 不切实际的拔高物流的地位, 这不但不会有益于物流的发展, 反而会适得其反。
“服务”定位的障碍
微观层面:企业的障碍在于, 物流的需求方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领域, 对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投入相当大的力量, 而对于物流的需求, 尤其是理性的、有效的物流需求难以有真知, 不知道这个“上帝”应当怎么去当。而物流的供给方由于生存压力所造成的的短视和利益的驱动, 也难解决真正服务的问题。
宏观层面:体制的障碍在于, 物流领域管理体制虽然在不断创新之中, 而且在这个创新过程中使物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 一直到今天, 旧体制惯性依然在物流领域有很大的势力, 还没有摸能够打造出能够满足“服务”这个定位并且有效促进发展的体制形式。
当然, 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对这个方面缺乏关注, 再加上力量薄弱, 能够给物流“服务”的正确定位提供的理论和运作支持不足, 也是障碍之一。
不能忽视体制病对物流科学定位的消极影响
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行政管理机构, 再加上计划体制造成的习惯思维, 共同铸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是一种综合的体制病。这在我国的物资流通系统表现得特别突出, 长期以来, 供给第一, 而且在“集中、统一、全面管理”的核心管理思想之下, 管理几乎成为一种与拥有非常大权力的管制行为, 这在短缺的情况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但在那种状况下, 怎么可能谈得上“服务”。虽然口号上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从生产出发, 为生产服务”, 当然也只有口号的意义而没有实际意义。非常遗憾的是, 这种情况由于传承的原因或者潜移默化的原因已经进入物流领域, 应该说, 这是认真解决和贯彻“十一五”规划给物流以服务定位的很大障碍。
作者认为, 这个定位问题是重大的原则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是不是坚定地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看问题。定位于“服务”,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定位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物流事业的发展, 而且, 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一部分, 这个定位对于物流领域有重要的“拨乱反正”的作用。
认识、贯彻和坚持物流作为“服务”的定位, 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物流界, 公开否定这个定位声音似乎并没有听到, 但是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 实际上与这个定位的不同与修正是经常在表现的。这在一些政策、行政性文件中, 在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的文件中, 在管理人物的发言报告中, 还有在研究材料及论文中都有表现。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就是这样一种修正。在微观经济中, 在某一个项目的解决方案中, 在供应链的一个具体环节中, 作为物流供给的物流企业与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制造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全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 例如推动、拉动、互动、联动等等, 但是不能把这种个例推广到整体, 更不能因此变成我们的导向和政策。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两年多的时间, 要真正按照纲要精神用“服务”这个定位来体现物流需求的拉动, 建设好物流领域, 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必须坚持、深化才能获得成效。“拉动”和“联动”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 一旦成为政策导向, 就会波及物流领域从管理到运作, 从物流产业总体到物流企业微观各个层次, 就会产生巨大扩散作用的“蝴蝶效应”, 这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5
关键词:文化供给;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首先是文化供给产品的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能够贴近生活、跟紧时代。
一、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文化供给的内容。
文化供给的主要服务人群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长期的,多元的。让文化供给能够有效的和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对接,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做好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工作,再去设计相应的文化供给内容。
比如在河北省宁晋县,当地历史文脉极其丰厚,书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素有工笔画之乡的美誉,还有宁晋群众对京剧的热爱,以及宁晋庞大的染织服装产业等。因此宁晋的主要文化供给就要更多的倾向于书画艺术、京剧艺术、服装艺术等群众更为关注的方向。宁晋工笔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有着数千人的工笔绘画从业人员,十几个乡镇百余个乡村的农民是这只工笔画队伍的主体,他们通过长期的坚持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从创作、生产、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宁晋工笔画的今天的成就除了从业人员自身的对于工笔画的热爱和努力之外,政府对于工笔画产业化发展提供的文化支持功不可没。宁晋县河渠镇漳北村的孔惠鹏说“宁晋工笔画今天发展得很好,但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前些年,销售没市场、学习没机会,一些人离开宁晋到北京、天津、广州闯市场,还有一些人撂下画笔又重新拿起了锄头呢。”宁晋工笔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在全国形成影响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规模从小到大的转变,要归功于政府的扶持、引导。在学校开办工笔画教育、建设工笔画交易市场、举办宁晋工笔画全国巡展、邀请著名的画家来讲学等积极有效务实的文化供给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聘请专业的书画,戏曲,服装设计等艺术家定期到群众中做演出,办讲座,搞展览等,在高层次的艺术交流活动中提高群众的鉴赏力,促进相关艺术门类从业的群众的艺术素养提升。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让群众从文化供给中受益出发,才能够调动群众对于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基本保障。否则再好的文化产品没有受众就只能束之高阁,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文化艺术也是生产力,让文化供给给人民群众带来除了精神享受之外的更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可以使群众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地文化供给追随者,文化供给才可以说是起到了它应有的社会效益。在2012年邢台市举办的太行山文化节期间,邢台市委宣传部邀请到中国编织艺术的专家和邢台地区的民间老土布织造者们座谈是,当专家展示中国传统的丝织技术的缂丝山水、人物等作品时,在现场的民间艺人们无不瞪大了眼睛仔细观看,认真询问,恭敬的向专家求教织造技术。群众需要休闲式的文化娱乐,但是更渴望跟自己生产生活贴近的文化知识。踏踏实实的从群众的需要出发,针对性的提供有实际价值的文化产品激发群众对文化带动生产力的热情是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最有效方式。
二、要在文化产品的供给形式上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和探索,谋求更为贴近群众生活的供给形式。
现在地方文化供给单位的文化产品供给往往流于形式,比如组织些歌手,戏曲小品等打造一些文艺晚会,或者编排些小品小戏等等文化供给者自认为高大上的去强推给群众,群眾看了,笑了,过后也就很快的遗忘了,在现在网络信息极其发达的社会里,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网络、电视、电影已经足够多了。老百姓坐在家里就可以很舒服的去享受这些文化快餐。老传统的演戏给群众看的文化供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化社会,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必然会被群众所摒弃,更不用谈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现代文化供给的形式必须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利用信息科技技术,把文化供给和信息科技技术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供给方式转换为现代的网络信息供给方式,让群众从过去的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追求,才能够使文化供给工作在实际执行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目前,可以利用的网络通讯资源较为丰富。比如基层的文化供给单位可以建立面向服务对象公开的各个专业业务为主的专业文化论坛、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呱呱等视频聊天工具。专人专职负责在线与群众进行交流,通过网络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的得到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产品供给实现网络信息化是文化供给与群众有效对接的最为有效途径,实现这一目的,除了文化事业从业人员自身的网络服务意识的建立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网络软硬件设备如,电脑,手机,影像录制直播设备、录音设备等设备投入以及设备的及时更新升级换代。
三 、转变思想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基层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巨大的,然而文化供给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和时间是有限的,并且群众能够接受文化供给的时间和正常的工作时间是矛盾的,人们都有着正常的日常工作,他们只能在非工作状态中才能够接受享受文化供给产品。这就需要文化供给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在群众的非工作时间。因此转变文化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服务工作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把群众的假期、休息日、晚上时间作为自己的工作时间,积极主动的与群众就文化主题进行交流沟通,把工作视为娱乐,与民同乐才能够有效解决之一时间对接难题。
四、结束语
我国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分析 篇6
信息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及潜在的投资者,都希望从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据此做出有关投资、信贷、管理、生产经营等决策。但是各需求者对信息的使用目的、达到的目标和理解判断能力不同,在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上也存在着差别。但不论是哪一类需求者,对资本市场信息追逐的愿望是相同的,即挖掘能反映企业发展潜力,获得超额投资收益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了历史与未来的信息、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定量与定性的信息、确定与不确定信息及全面与分部信息等,如果从这些信息的特性和内容观察,其构成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信息
此类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比较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做出第一判断。(1)股权结构。有关公司的总股本、流通股及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情况。(2)经营范围。所属行业、主业及综合经营情况等。(3)所处的地域。一个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发达情况、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企业产品的销售和获利能力。(4)组织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保障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5)信用情况。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一个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以往的信用记录关系其生存和发展,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履行合同及对社会承诺的实施等。(6)审计质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影响着审计的质量。
2.企业财务状况、盈利水平及现金流量信息
该部分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构成的核心内容,是评价企业以往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现状优劣、获利能力等的重要依据。(1)资本结构。公司融资结构是能够传递其企业价值的信号,如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债权与股权融资比例等。(2)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等。(3)资产质量。包括存货结构、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长期资产的质量及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4)盈利水平。包括经营绩效总水平、主营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等。(5)现金流量分析。通过对现金流量结构比率的分析可得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量分别占现金流入、流出总量的比例,从而看出流入量和流出量主要由哪部分构成,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还可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余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企业则有足够的现金保证经营周转的顺畅进行。
3.预测性信息
只有历史性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当局提供的各项预测性信息,以此来推测企业未来成长潜力。(1)机遇和风险。包括国家政策调整所能带来的机会和风险;(2)盈利能力预测;(3)企业长远投资计划及重大技术改进项目等。
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因素:
1.会计信息需求
需求引导供给,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供给,即使产品生产出来了,也无法实现其价值。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首先,需求主体对某类会计信息大量的需求会最终导致这类会计信息的供给产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先后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供给。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投资人占主要地位的美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多地体现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在债权人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和日本,会计信息披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债权人的需求。
2.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与收益
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都是要耗费成本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否愿意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会计信息,完全取决于企业对生产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对外披露以及披露多少会计信息,也要取决于他们对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收益衡量。在管制的情况下,即使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他们也必须按照管制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但是如果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他们有可能对外披露超过管制数量的会计信息。3.会计理论
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无疑将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和限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一方面会对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会计规则。对此,李心合(1999)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对象(资金活动)、会计模式(如复式计账和历史成本计量)、会计结构(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均构成了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结构的因素。
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关系
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会对企业的信息供给有更高的要求,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所以,应该使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紧跟社会发展,汲取社会经验,使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者,这样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快速的决策。
现阶段,我国已经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作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及追加条例,而对于公司内部加强内部控制及监督的政策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减少虚假信息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而对于政府方面,也应该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企业区别对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以适应企业的发展。FMM
只要您对本刊或此文提出任何建议,即有机会获赠增值书法艺术珍藏品一件。短信:13601018431
独立审计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分析 篇7
关键词:自愿性需求,强制性需求,供给
一、独立审计的特性
独立审计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具有其特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公共物品性
公共物品一旦提供出来, 生产者无法排斥那些不为物品付费的个人, 或排他的成本高到使排他成为不太可能的事。独立审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即对于审计报告任何人的使用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报告的使用。由于审计提供的信息的免费使用特征, 使得其市场价格机制失灵, 传统的供求定律对审计这一公共物品明显失效。
(二) 不可替代性
审计本身作为一种服务从属于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单位, 审计人员只能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的会计资料及其自身的特性提供审计报告。就审计供给而言, 它带有垄断性特征, 只有具有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才能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 而且, 不同公司的审计报告也无法进行相互替代。审计的不可替代性无疑使替代效应大大受限, 这种不可替代性使审计供给主体不能自由地展开竞争, 从而弱化了供求关系中的竞争机制。
(三) 成本的内在补偿性
由于审计的公共物品特性, 审计的提供者不能从审计提供中补偿所有其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 只能固定收取审计项目费用, 这就缺乏提高审计供给质量的内在动力, 呈现供给惰性, 这样审计的供给对需求的影响不大, 只能是在政府管制下由需求来推动供给。
(四) 收益的不确定性
审计报告提供以后, 它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之一, 它的使用必然发生在某项决策作出之前, 而不是结果形成之后。这样, 审计的需求者当然不愿意为可能完全不存在的收益去支付太多的成本, 从稳健与自利的角度出发, 他自然会选择以最保守的不付费方式去获取信息, 以保证其未来的机会成本最低, 而且目前很多上市公司要求进行审计并不是出于自身的考虑, 而是由于法律制度的规定, 这种不付费以及非自愿的内在动机无疑会破坏一般的市场交易的互利性, 从而使市场失效。
综上可知, 由于审计的特性, 上市公司独立审计的供求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呈现出了与一般物质商品不同的特点, 它不像一般的物质商品那样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来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以达到其供求平衡, 而是有赖于政府的干预, 审计的供求状况的整体满足和结构优化不是由于生产市场的自发过程, 而是外生于政府的干预行为。
二、独立审计的需求分析
根据对独立审计服务的要求不同, 对独立审计的需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愿性需求;另一种是强制性需求。
(一) 强制性需求
企业的管理当局需求“低独立性”审计。他们之所以对独立审计存在需求, 一方面, 他们需要企业所有者相信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 但是他们无法让所有者确信自己公布的会计信息, 他们需要权威的媒介——独立审计, 通过独立审计的工作结果向所有者传达一种信息, 以对其经营过程及经营结果给予确认, 证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 满足政府相关部门的披露要求。
无论是国企还是国企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 控制权均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他们均可以将自己的意愿渗透到管理者具体管理行为中, 总之, 该部分人群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一清二楚, 他们不需要通过独立审计获悉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从数量看这是一个较小群体, 但是他们是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 也是审计产品的购买者。
(二) 自愿性需求
其他利益相关者即除知悉企业真实信息的管理者及少数股东之外的一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求“高独立性”审计。与企业管理当局相比, 他们对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几乎一无所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对独立审计的需求是一种有一些依赖性质的期望。显然, 经过独立审计过滤后的会计信息对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维持健康高效的经济秩序至关重要。独立审计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 可以为公众提供经过独立审计的会计信息, 促使公平、高效资本市场的形成。因此, 满足该群体需求, 要求独立审计发挥社会属性功能, 充当“社会人”的角色, 保持高独立性, 恪守高水准职业道德, 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三) 自愿性需求与强制性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关系
假设审计质量连续分布且能被需求者有效识别,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自愿性需求及强制性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审计质量越高, 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就越大。而强制性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正与之相反。自愿性需求有助于形成市场的有效竞争, 也就是说, 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将会促使各事务所在一定的价格下, 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或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 不断降低审计收费 (价格) 。而强制性需求则相反, 它并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会排斥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这就导致了高质量审计受到排挤, 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从数量上来看, 总需求=自愿性需求+强制性需求。当市场上自愿性需求越多时, 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高;当自愿性需求越少时, 对审计质量要求越低。可以说, 我国现阶段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严重不足是审计服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独立审计的供给分析
作为独立审计市场的供给方,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市场经济的衍生品, 其提供的审计服务应来自市场的需求, 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才有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对供给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但决不能因此就认为供给的职能仅在于简单适应需求。当供给能力超出需求水平时, 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对需求起到引导作用。
理论上说, 供给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引致需求, 从而促进审计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但审计界长期存在的现实却是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始终处于一种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努力的被动状态。因此, 供给对需求的引致作用在目前的审计实务界尚难得到反映。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人而存在, 首先考虑的是利益最大化。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取得收益, 是以客户选择为前提的, 即满足客户需求才会有收益。如果选择保持“高独立性”, 独立审计市场份额很小, 收益额少, 仅发生固定支出, 虽然几乎无违规操作成本, 但利润率也较低, 甚至最终核算结果表现为亏损, 事务所生存比较艰难。如果选择保持“低独立性”, 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 收益是非常可观的。理论上, 由于难以预计的违规操作成本的存在, 选择保持“低独立性”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但是,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监督不力、检查不力等原因, 从事“低独立性”的审计业务收益几乎是肯定的, 而成本产生的概率却是很小的。
从而, 保持高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会有收益, 但收益不会高, 且有随时被解聘的可能;而保持低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可观的利润。所以, 作为一个普通的理性经济人, 从业注册会计师不愿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 从而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四、结束语
所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完善的市场需要自愿性需求, 但是在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要加强引导强制性需求, 因为只有有了需求, 才会有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但要注意, 不管是强制性需求还是自愿性需求, 都必须是高质量的需求, 这样才能引导高质量的供给。
参考文献
[1]、杨涛.独立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8) :123-125
[2]、王岚.独立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 2007 (6) :56-58
[3]、刘谬.独立审计供给与需求的博弈分析[J].时代经贸, 2007 (3) :116—117
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篇8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素有“千湖之省, 鱼米之乡”的美誉, 粮棉油、猪禽蛋、淡水水产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湖北省自2000年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 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前期省内各部门规划不一, 产生了部门资源割据、资金重复投入、服务缺位错位等现象, 导致了湖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面临阶段性瓶颈障碍, 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在微观层面, 农民信息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基于此, 本文利用2012年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咸宁市咸安区和荆州市洪湖市开展的1037个农户实地调查, 分析湖北省农民农业生产信息供给和需求状况。
1 湖北省农民信息获取工具
按照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类型, 我们把农户获取信息的工具分为了固定电话、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电脑、报纸和杂志、听广播以及VCD或DVD等8个种类, 利用各类工具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列于表1中。在所有调查的农户中, 有82.93%的农户利用手机获取信息, 其次有69.53%的农户通过电视的手段获取信息, 44.74%的农户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工具, 而报纸和杂志是农户选择最少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仅占5.11%。分县来看, 曾都区利用固定电话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大大高于洪湖市和咸安区, 洪湖市利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高于曾都区和咸安区, 洪湖市和曾都区都有超过20%的农户利用电脑获取信息。
由于有农户可能采取多种工具获取信息, 因此, 可以统计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的数量 (见表2) 。没有信息获取工具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88%, 超过60%的农户采用了2到3种工具获取信息。有15.6%的农户采用4种工具获取信息。分县来看, 洪湖市有更多的人利用3种信息获取工具, 占比达32.54%, 而咸安和曾都地区的农户拥有两种信息获取工具的最多, 分别占比38%和29.55%。
2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
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信息划分为行业信息、政策法规、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农机具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加工信息、销售信息、仓储信息、包装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物流配送信息等12大类。调查农户分别回答了他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 (不需要、无所谓、需要、非常需要) , 统计农户对各类信息需求程度的分布, 结果列于表3中。
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 有接近6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类信息, 农户农药化肥信息和销售信息需求程度也较高, 有超过5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两类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超过60%的农户不需要包装信息, 有50%左右的农户不需要其他4类信息。这主要是农户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 与农户最直接相关的信息是行业市场相关的信息和生产所需要的信息, 对农户而言, 其关注点在产前和产中, 对农产品产后处理缺乏关注。
分县来看, 洪湖市和咸安区农户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曾都, 在洪湖市和咸安区均有接近或者超过60%的农户非常需要生产技术信息、销售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行业信息和政策法规。洪湖市农户对农机具信息的需要程度明显高于咸安和曾都, 超过55%的农户需要该信息。
3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供给的主体和方式
超过90%的农户认为包装信息、仓储信息、物流配送信息、质量检测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79%的农户认为加工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46.5%和39.2%的农户包括销售信息和农机具信息没有提供主体。并且近10年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他信息农户认为没有提供主体的比重较小, 近10年来认为有提供主体的农户比重增加 (见表4) 。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获得, 超过4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亲朋好友提供, 有近40%的农户认为行业信息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例如电视、宣传单等) 。超过1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村干部和农业企业提供, 也有8%以上的农户报告是由农技人员提供, 其他主体为农户提供信息的比重较低。近10年来, 认为村干部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认为亲朋好友、农业企业、农技人员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 其次是亲朋好友。60%的农户报告其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来源于村干部, 22%农户报告其来源于亲朋好友。3%的农户报告信息来源于农技人员。农户报告其种子种苗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 并且近10年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有34%的农户报告种子种苗信息来自其他主体, 他们认为是宣传资料、小商小贩等。和种子种苗信息提供主体相似, 农户报告的农资信息主要来自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协会, 并且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户报告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10%左右的农户认为信息来自于村干部, 有超过6%的农户报告信息来自于农业企业。
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 超过80%的农户认为口头通知和交流方式提供行业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资信息的方式的。其他方式例如电话、短信、专业人员指导以及互联网提供信息的比重都很低。总体来看, 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见表5) 。
4 农户对信息提供的满意度
从农户对各类信息提供的满意度来看, 农户总体表示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农户对政策法规信息提供满意度较高, 超过50%的农户对其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40%左右的农户对种子种苗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然而, 除了质量检测信息、包装信息、农机具信息这类提供较少的信息外, 都有20%以上的农户对信息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从近10年来农户的满意程度变化来看, 总体满意程度有所改善。以行业信息为例, 10年前有25.6%的农户对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5年前这一比重为28.6%, 到现在上升31.4%。
5 小结
大部分农户采用手机和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信息。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从亲朋好友和电视获得, 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和亲朋好友。种子种苗信息和农资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其他一些信息的提供主体比较缺乏。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农户总体表示对信息供给满意度为一般水平。20%以上农户对各类信息供给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斐, 康松.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3) :68-70.
[2]崔岩.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5) :76-77.
[3]丁杰, 李莹, 夏英成.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 2007 (11) :61-62.
[4]冯金古.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推广[J].中国农技推广, 2006 (9) :80-81
[5]耿红军.县域农业信息供需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4) :18-20.
[6]胡笑梅.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6) :84-86.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苏州市吴中区普通居民和一些患者做的临床适宜技术需求调查;第二个部分是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中区人民医院、吴中长桥人民医院做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的调查。第二个部分调查问卷设计为两套, 主要体现三级医院的输出端角色和二级、三级医院的接受端角色之间的区别。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6份, 有效率为98.7%, 发放对象是吴中区常住居民、医生以及少数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和“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主要涉及医疗技术需求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等方面;“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主要涉及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交流等方面。
1.2.2 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 并作描述性研究。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资料数据表, 使用SPSS15.0处理有关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
2.1.1 对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有关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38.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不足, 有61.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充足。
2.1.2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
研究者设计两个问题探究被调查者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在有效数据中, 72%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到社区就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34.1%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就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30.8%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生水平高”决定了他们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8.8%的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了这两个因素。可以看出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设备的先进程度, 对社区诊疗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 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又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两个组成部分。
2.1.3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程度
在90位有效的被调查者中, 只有16位被调查者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74人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2.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2.2.1 对卫生资源总量的认识
在回收的196份问卷中, 有129人认为不存在“看病难”的现象, 占有效数据的65.8%,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接受调查的医护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当前卫生资源的总量是充足的。而患者中, 这一比例却只有38.5%, 有较大的差别。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
2.2.2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情况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态的问卷中, 有效数据中只有27%的医务人员知晓临床适宜技术, 有73%并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通过SPSS15.0的统计分析和上述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结合医务人员的职称, 做相关性分析发现, 患者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没有相关性: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1.089, 自由度为3, 双尾检验的值为0.780, 似然比0.631, 0.780>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有关连。
另外, 结合被调查者的性别, 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0.002, 自由度为1, 双尾检验的值为0.964, 似然比0.964, 0.964>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有关连。通过分析可知, 被调查无论性别、职称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临床适宜技术, 加强适宜技术进社区的宣教工作比较紧迫。
2.2.3 对指导和接受临床适宜技术的态度
在接受调查的医生中 (有效问卷96份) , 有88位愿意参与三级医院和二级、三级医院之间的交流, 其中有33位考虑时间问题, 有9位考虑待遇问题, 有3位既考虑时间问题又考虑待遇问题。由此可见, 如何有效的在临床适宜技术指导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制度至关重要。另外, 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接受调查的100位医护人员中, 有97人愿意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指导, 有两组无效数据, 1名被调查者态度模糊。所以, 二级和三级医院是愿意接受来自三级医院的临床适宜技术的指导的。
2.2.4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推广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认为向二级和社区推广的技术应该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仅仅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推广大病或罕见疾病的技术, 还有1%的认为大病和常见病、多发病应兼而有之。
2.2.5 对交流制度化的态度
在三级网络的三家医院所进行的调查中, 超过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三级网络各级医院之间的业务交流应该制度化、定期组织。所以, 在临床适宜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 研究者应该考虑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 稳定各级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
3 讨论
3.1 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的现实需求
在调查中, 不难发现广大患者和一般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至社区、农村的需求是巨大的。适宜技术的适用面广、可用性强, 易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接受, 使推广应用先进适宜技术能较快地缩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研究单位之间的技术差距,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防治技术水平, 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2]。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 病人及家属希望付出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优良的医疗服务, 一般病人治疗疾病的成本除了各种诊疗费用之外, 还有两个隐形的成本往往很少被提及, 那就是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时间成本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病人去自己主观愿意就诊的医院所花去的时间;二是病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从挂号到得出诊断结果所花去时间 (不包括住院时间) 。现实中, 广大的居民并不信任基层的医疗机构, 无论大病小病都前往大医院, 这也就带来了就诊时间成本的增加。通过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 增强居民对社区诊疗的信任是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所谓精神成本是指病人及其家属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对医疗环境的陌生、对医疗水平的怀疑等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紧张。在西方, 病人和家庭医生之间, 除了诊治之外的的关系, 还是朋友, 这减轻了就诊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在国内, 由于病人对身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 医生和患者之间仅仅是医疗层面的关系, 至少初次就诊大家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 这割裂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除了将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之外, 更强调三级医院的医生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和患者之间建立的联系。这样患者一方面能够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那里就诊;还能和三级医院的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减轻患者就医时的精神成本。
任何需求都可以产生一定的动机, 进而产生一定的行为。居民有低成本获取优良医疗服务的需求, 但是由于医疗的特殊性, 在低成本和优良医疗服务两者之间, 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 这也就是现实中为何会出现大病进医院, 小病还是进医院的原因。本研究希望通过试点, 将三级医院有关常见病、多发病的优良的诊疗技术推广到二级和社区, 满足广大居民的这一需求。
3.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临床适宜技术的有效供给, 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三级医院的输出和供给;其次是二级医院的接受、中转、供给;最后是三级医院的接受和供给。接受调查的三家医院的医护人员, 绝大部分愿意参与到三级网络的业务交流中,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持积极的态度。但重点是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态度转变为持续、有效的行为, 也就是建立激励制度的问题。在临床适宜技术的供给中, 对医护人员也要尝试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例如:增加待遇、福利、晋升等手段。
三级医院在临床适宜技术供给中, 主要承担输出的任务, 也就是将自身优势的临床技术推广到二级、一级医院, 当然在临床适宜技术三级网络构建之初, 三级网络还可能要直接面对一些患者进行技术的直接供给。二级医院的中转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涉及到三级医院输出技术的两种方式。一是二级和一级医院直接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输出;二是三级医院通过二级医院向一级医院输出技术, 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条件的限制, 部分技术一级医院可能出现短时间难以接受, 需要二级医院作为中间者帮助其接受、消化技术, 有个缓冲的时间。
3.3 其他
在调查中, 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在研究开展之初, 设想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应该是承担技术推广的载体, 仪器可以购买, 但是人员的成长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下一步研究中, 应将人员的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其次, 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 这个假设得到了验证。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因此评估、筛选出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医疗卫生技术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健康保障。因此, 以后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样本参照, 针对各级网络医院的相关疾病诊断技术现状进行研究, 将是研究者的另一个任务[3]。第三,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手段问题, 除了人员的培训, 网络软件的共享也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应针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技术, 提出一系列的标准, 适应技术推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9 (9) :789-792.
[2]陈建中, 农村基层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1999;4 (19) 57-58.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10
关键词: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明显,如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成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有必要对矿产资源安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做全面的研究。
1 基于经济学角度的矿产资源安全定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矿产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本质上是一个供给和需求的过程,可以将矿产资源安全视为一种供需均衡状态。首先,矿产资源供给和需求在均衡点相等;其次,均衡状态的资源供给,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再次,均衡状态下的资源价格是国家经济建设可接受的合理价格;第四,这种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均衡,任何可能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都会破坏均衡,如政治、投机、技术、运输、消费结构等因素;最后,这种动态均衡一旦被破坏,社会经济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供给与需求的新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这里提出基于经济学角度的矿产资源安全定义,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是指一国能够在指定时间与地点、以合理价格及方式,持续、稳定、足量获得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矿产资源的状态。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必须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1 资源供给的持续性:指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各类资源,都能够保障持续供给。这是矿产资源经济安全的最基本特征。
1.2 资源获得的经济性:以合理价格获取需要的资源是矿产资源安全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针对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经济性,资源获得的经济性还意味着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 资源供给的及时性:是指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矿产资源的即时需求。
1.4 资源供给的安全性:是指通过特定运输渠道、方式保证资源的安全运输,对于影响资源有效供给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战争、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等,能够进行有效控制或防御。
1.5 资源需求的稳定性:是指可预测的、稳定的需求将极大提高矿产资源安全的可靠性。
2 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
从上述分析可知,矿产资源安全就是一种供需均衡状态。因此研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能够影响这种均衡的因素。既然矿产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商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那么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就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2.1 矿产资源供给影响因素 矿产资源供给影响因素需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二是国外矿产资源的获取。
2.1.1 国内矿产资源供给 国内矿产资源供给意味着对国内自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个国家为了获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对国内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开发和利用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但是开发利用国内矿产资源要受到国内矿产资源可供性、国内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国内矿产资源储备的制约和影响。①国内矿产资源可供性:主要有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水平两个因素。矿产资源禀赋是矿产资源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特征,直接决定了国内矿产资源可得性(供给量),包括资源储量规模、矿产种类及质量、矿产资源的聚集程度、资源的开采条件等因素。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水平是将国内固有资源转化现实矿产品的能力。显然,勘探开发水平越高,就意味着能够提供越多的现实矿产品,反之即使国内资源禀赋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的矿产品,对国内供给量也没有任何贡献。②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以及非传统矿产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等四个因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高就能够增加矿产资源利用程度和效率;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高、替代资源开发种类多、数量大将会极大的增加国内矿产资源的供给量。③国内矿产资源储备是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储备,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矿产资源的供给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经济、政治、投机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矿产资源的供给。而矿产资源储备就是为了应对意外情况下的矿产资源供给中断而采用的一种应急手段。因此,矿产资源储备种类和数量将直接决定矿产资源储备对供给的影响程度。
2.1.2 国外矿产资源获取 国外矿产资源的获取意味着利用本国之外的矿产资源,来弥补国内矿产资源供给的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合理利用全球资源配置的平台,实施全球矿产战略,获取国外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国内矿产资源的供给量。国外矿产资源的获取将受国外矿产资源可得性、国外矿产资源运输和矿产资源价格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①国外矿产资源可供性:主要包括目标地资源可得性、目标地集中度、国家资源外交能力和矿产资源企业的竞争能力几个因素。目标地资源可得性是指目标地的资源禀赋和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治局势。目标资源地的资源禀赋是外部资源可得性的前提;政治局势是目标地资源可得性的外部保证条件,政局稳定显然有助于对目标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标地集中度是衡量矿产资源供应来源多元化的一个指标,是减小获取外部矿产资源脆弱性的保证,是分散供应风险的重要举措。目标地集中度低将有助于提高外部资源获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家资源外交能力主要与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与资源地国家的政治关系有关。国家的综合实力强、与资源地国家政治关系良好将有助于从资源地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企业参与目标地资源的竞争或者参与国际矿产资源贸易市场竞争并竞争获胜,则企业本身竞争力将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②国外矿产资源运输因素包括运输方式、路线、距离以及对运输路线的军事控制与保障能力。在国外取得了矿产资源之后,采用何种方式(海洋、铁路、管道运输等)、走哪条线路(经过那些国家、地区)、运输距离远近,对运输线路的军事控制和保障能力以及与运输线路所经过地区的政治关系等都是决定能否安全将矿产资源从国外运抵国内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国外矿产资源价格因素是一国能否经济的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影响因素,矿产资源供给的经济性也正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特征之一。为了能以合理的价格从资源地或者矿产品贸易市场获取足够的资源,就有必要提高国家(企业)对目标资源的价格影响和控制能力。
2.2 矿产资源需求影响因素 矿产资源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二是矿产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国内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主要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关,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就越大。虽然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增长方式与矿产资源需求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这些都只是影响矿产资源需求的弹性(或强度),而不会改变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需求的正相关性。从这层意义上来看,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矿产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技术对资源的替代率、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矿产资源消费观念。产业结构对矿产资源需求结构以及需求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资源消耗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需求的需求强度和需求种类。因此,保障矿产资源安全,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技术对资源的替代率,是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率与资源贡献率的比值。技术进步是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加大替代资源使用量减少对特定资源的需求,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通过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等方式拓展矿产资源储量,弥补资源供给的不足。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与矿产资源消费观念也影响矿产资源的需求结构,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广泛宣传,引导矿产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转变矿产资源的消费观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和可再生资源产业的蓬勃兴起就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引导分不开的。
3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系列。
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21个影响因素。第一层次为直接影响因素,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直接影响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第二、三层次为间接影响因素,通过影响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间接影响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层次、21个指标。由于准确地把握了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特征,从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出发,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安全影响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对比前人的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相比,这个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更具有系统性和完备性。同时由于指标的建立是基于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均衡,因此,这个评价指标体系较之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事实上,根据上述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资源安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调整和改善矿产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提高矿产资源安全程度,也正是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的切入点和根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沈镭,何贤杰,张新安.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10.6-12.
[2]汪云甲.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科技导报.2003.2.58—61.
[3]鲍荣华.调整矿产开发战略——保证资源安全供应.2002年第6期.资源·产业.60-62.
[4]姚予龙,谷树忠,杨兴宪等.国内外资源安全战略及调控机理.中国环境报.2002-4-5.
交通需求与供给 篇11
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 农村信贷供给与资金需求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拓宽金融服务功能, 是农村金融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农村信贷供需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平衡农村的金融供给,对促进农村金融机制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我国农村信贷供需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着重关注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对学者们使用的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归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学者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调查研究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中学者们广泛使用了二元离散选择模型、Tobit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生产函数模型、Wurgler (2000) 方法。
二、各类研究方法综述
(一) 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这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分析研究方法,学者通过建立不同的模型来分析有关农村信贷供需的相关问题,这其中以二元离散选择模型中的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为主,但是其它模型也有很多学者使用,以下本文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1.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
离散选择模型起源于1860年Fechner进行的动物条件二元反射研究。1962年,Warner首次将它应用于经济研究领域,用以研究公共交通工具和私人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20世纪70和80年代,离散选择模型被普遍应用于经济布局、企业定点、交通问题、就业问题、购买决策等经济决策领域的研究。
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被解释变量通常被假定为连续变量。但在数据分析和建模时,有时会遇到被解释变量Y不再是连续变量,而是离散变量。我们把因变量离散取值的计量模型称为离散选择模型。如果被解释变量只能存在两种选择,称为二元选择模型;如果被解释变量存在多种选择,称为多元选择模型。其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分别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待估计参数和随机干扰项。当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时,则称二元选择模型是Probit模型;当服从逻辑分布时,则为Logit模型。
学者们使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主要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进行了研究。
农户是否具有信贷需求是一个二元选择问题,所以在对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上,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倍受学者青睐。多数学者使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对农户的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社区特征变量进行了验证。
学者Pal (2002) 对印度ICRISAT的三个村庄进行调查,并通过多元Logit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发现农户拥有的土地价值越高,越有可能获得正规借款;Nguyen (2007) 利用1993-1998年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的Probit模型,对农村正规、非正规信贷市场的特征及其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拥有量、教育、健康、距离银行的远近,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供给有着积极的影响。Mpuga.P (2010) 利用Pobit模型、Tobit模型、Logit模型来分析影响乌干达农村信贷需求市场的因素,发现位置、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农户拥有的资产和其它住所方面的特征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
韩俊、罗丹、程郁 (2007) 应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农户借贷的发生率和借贷需求规模进行估计。发现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农户的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真正影响和决定农户借贷需求行为。谢彦明、朱培巧等 (2008) 采用二元Logistic方法,对农户从农信社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来了分析,发现,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自身内在性因素和农信社外在性因素,其中,农户家庭年收入、户主对农信社的了解和有无借贷经历等内因性因素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显著为正;农信社贷款额度和贷款效率等外因性因素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分别显著为负和正。李锋 (2011) 运用二项分布的Probit模型,也得出以前是否从农信社获得过贷款、将来能否能从农信社获得贷款、家庭财产、收入来源对农户信贷需求影响显著的结论。仇娟东,何风隽 (2011) 运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人口、劳动力、年龄、受教育程度、土地、收入、储蓄、收入来源、距离、信用评级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达程度对农户是否获得信贷具有显著的影响。蒋远胜、汪霞等 (2010) 用Logistic模型识别了四川地震灾区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农户所在地的地形、家庭收入、房屋是否倒塌、生产性损失、到最近银行的距离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影响显著。秦建群、吕忠伟等 (201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样本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之间成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王定祥、田庆刚等 (2011) 运用二项分布的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贫困型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人均年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王志刚、梁爽等 (2012) 通过建立Logit模型,对黑龙江桦川县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的社会担保能力,农户的社会关系资本,耕地面积,农业生产和子女教育影响着黑龙江地区小额信贷需求。
在研究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时,学者Swain.R.B (2002) 对印度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行为进行了分析,他分了三种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假设农户的信贷需求只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借助单变量的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机构的配给程度为71%;其次,假设农户信贷需求取决于农户自身的贷款意愿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运用双变量的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机构的配给程度为60%;最后,他假设农户可以自由地在正规金融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进行选择,他通过建立二部门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机构的配给程度为72%。Nuryartono.N (2007) 利用Probit模型分离影响正规信贷市场上农户信贷约束的因素,通过交换回归模型强调信贷约束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Probit模型结果显示:人力资本、财富、风险承受能力对农户是否存在信贷约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朱喜、李子奈 (2006) 采用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贷款需求和银行贷款供给的相互作用,发现一半以上具备有效需求的农户由于信贷配给无法得到正式机构的贷款。政府干预和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村信贷配给的重要原因,银行和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决策主要决定于政府的农村金融政策,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李超 (2009) 采用联立离散选择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时的信贷配给行为。得出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大部分具备有效需求的农户由于信贷配给无法得到足够贷款的结论。朱喜、马晓青 (2009) 使用probit模型分析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发现信用社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偏向富有农户,民间借贷者由于没有这种偏向,因而其服务的覆盖面超过正式机构。两者都重视农户的信誉状况,但信用记录没有实现共享。这些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差别。
2. Tobit模型
Tobit模型由托宾于1958年最早提出,属于受限因变量模型中的一类,受限因变量就是说所得到的因变量的观测值来源于总体的一个受限制的子集,并不能完全反映总体的实际特征。Tobit模型就是研究观察数据集的某些指标对于某些个体被删失的回归问题。这种删失不是对观察个数 (观察序列) 的删失,而是对因变量观察值数量界限的删失,因而有时也把这种问题叫做“归并”问题。其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此处εt/Xt的服从分布且{yt, Xt} (t=1, 2, …n) 服从独立同分布。这个模型表示的是数据在c处进行了左截取,所有小于c的yt*的值都为c,而不是把观测不到的yt*的所有小于c的值简单地从样本中除掉。此时我们用Tobit模型估计的是被选择出来的样本数据,而不是原来的初始数据。如果我们还是采用一般的方法估计总体回归模型就不合适了。
在研究农村信贷方面经常会出现样本数据被删失 (归并) 的现象,像是在研究农民年贷款额的影响因素方面,对农民进行随机调查,若是调查了1000户,但其中只有600户在一年内发生了贷款,那就有400户没有发生贷款,此时把这400户的样本观测值设为0,即是把贷款额小于等于0的值全部归并为0,此时就出现了样本数据的归并现象。此时学者们通常会倾向于采用Tobit模型对其进行估。
Pham, Izumida (2002) 于1997对越南三省300多农户进行了调查,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户的借款目的、生产能力、年龄、教育程度及所处地区影响着农户是选择正规还是非正规借贷。其中老人个数和耕地总面积是决定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数量的主要因素。Okurut.N, Schoombee.A, Van Der Berg.S (2004) 采用能够修正样本选择偏差的Heckman二阶段模型分析决定贷款者信贷配给行为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开支水平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影响显著。同时他们运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响信贷供给的因素,其结论是家庭支出、家庭资产、家庭经营规模显著影响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
Swain.R.B (2007) 运用TobitⅢ模型和广义的“DoubleHurdle”模型对印度农户的信贷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他首先运用TobitⅢ模型处理数据样本选择的误差性和利率、贷款规模的内生性问题,得出利率、净财富,持有财产的大小,户主的主要活动和输出价格影响着农户的信贷需求。运用广义的“Double Hurdle”模型更进一步地通过考虑获得贷款的机会来估计农户的信贷需求和供给,结果显示拥有土地的规模对农户是否获得贷款起着重要的作用。
周小斌,耿洁,李秉龙 (2004) 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目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投资和支付倾向对农户借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而农户自有资金支付能力对农户借贷需求有负向影响。刘西川 (2007) 在研究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时,同时使用Probit模型、Tobit I和Tobit1I模型以及Heckman二阶段模型识别并估计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意愿及其规模;在供给层面上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所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及其背后的信贷配给机制。宫建强、张兵 (2008) 在描述影响江苏省农户借贷的因素的前提下,构建理论假说;然后运用农户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 (Tobit模型) ,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农户收入水平、自有资金,生产经营规模以及自身特征对农户借贷需求都有着显著影响。何明生、帅旭 (2008) 运用广义三阶段回归方程对巴中地区农户在正规金融市场上所受到的信贷约束程度以及信贷资金缺口进行估计。得出巴中地区的农户普遍受到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的结论。刘西川、黄祖辉等 (2009) 采用改进了的二阶段的TobitⅡ模型来估计影响农户贷款需求及其规模的因素。谢昊男 (2011) 利用浙江宁海县171户有效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受限因变量模型, 采取审查数据 (Censored Data) 的计量方法和Tobit模型,对影响农村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 如借款总额、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总收入、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经营性支出, 大额生活消费性支出和贷款笔数等变量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对于估计结果进行似然比 (LR) 检验。结果显示,主要的人口学特征变量、农业生产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变量并不显著。
3. 时间序列模型
VAR模型和VEC模型都属于时间序列模型,VAR模型也叫向量自回归模型,它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VAR模型把系统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处理多个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与预测最容易操作的模型之一,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多元MA和ARMA模型也可转化成VAR模型,因此近年来VAR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工作者的重视。
1980年西姆斯将VAR模型引入到经济学中,推动了经济系统动态性的广泛应用。VAR模型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VAR模型的一般表示为: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之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和k×d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εt是k维扰动列向量。
Engle和Granger将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VAR模型中的每个方程都是一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因此,可以认为VEC模型是含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多应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其基本形式是:
其中ecm表示误差项。
在对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的研究中,时间序列模型也是学者们广泛使用的模型。朱喜、李子奈 (2006) 通过基于VEC模型的协整分析,实证研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分配效率。结果发现,在政府主导的指令性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投入在长期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之间不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也未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投资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唐勇 (2011) 运用VAR模型对新疆农村信贷与农户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农村信贷与农户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上期的农村信贷对本期的农户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滞后两期的农村信贷对当期农户收入也有促进效果,但力度不及农户收入本身,滞后一期的农户收入对当期的农村信贷规模的增加也有积极的作用。林炳华、张文棋 (2011)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施婵娟、张文棋 (2012) 利用时间序列模型,运用Johallsen协整检验方法对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缺口还很大,长期内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缺乏效率。
4. 生产函数模型
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同它可能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
其中Y为产出量,A、K、L分别为技术、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这里“投入的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产出量产生贡献的生产要素;“可能的最大产出量”指这种要素组合应该形成的产出量,而不一定是实际产出量。生产要素对产出量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是由一定的技术条件决定的,所以,从本质上讲,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技术关系。在研究农村信贷有关问题时,也有学者采用此方法。
Sial.M.H, Awan.M.S, Waqas.M (2011) 运用1972-2008年的数据,通过建立C-D生产函数,对巴基斯坦农村信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信贷对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信贷机构每多提供1%的贷款,农业生产就会增长16个百分点。
程婵娟,郭艳 (2011) 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建立C-D生产函数来验证陕西省农村生产规模报酬情况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再用DEA模型来分析不同资金流向,发现陕西省的农业生产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情况,同时资金和技术进步在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陈时兴 (2011) 通过建立总生产函数模型,并运用OLS回归方法对浙江省对农村信贷资源的支农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信贷资源投入的农村地区产出效应高于非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产出效应高于农业,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且时间差异不显著;但农村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5. Wurgler (2000) 方法
Jeffreywurgler (2000) 他认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及时向高资本回报率行业 (地区、企业) 追加投资,同时从低资本回报率的行业 (地区、企业) 撤出资本。他开创性地应用模型:
其中,K代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V代表工业增加值,i代表工业行业的编号,t代表年份,η代表该国的资本配置效率。Jeffreywurgler (2000) 运用1963-1995年间65个国家28个制造业的行业数据测算出了各国的资本配置效率值。结果发现,各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平均值是0.429,且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由于Jeffreywurgler的方法能更直接、有效的测度资本配置效率,所以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方面借鉴此方法。
张兵、许国玉 (2007) 基于Wurgler (2000) 的基本方法对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江苏省农村总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较差;农业信贷资金对净利润增长量敏感性较差;乡镇企业信贷资金对净利润增长量敏感性较高的结论。刘艳华、陈登程使用Wurgler (2000) 的方法,计量农村的信贷配给效率,结果显示农业信贷资源配给效率整体呈恶化趋势,农村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配给给了低效率的农户。刘艳华、王家传 (2009) 利用Jeffrey Wurgler (2000) 的方法建立模型,采用协整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给效率。研究表明,农业信贷配给度有所降低,但其信贷配给效率低下;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度逐年增加,但其信贷配给效率较高;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农业信贷配给效率低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期阶段;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效率高于农业信贷配给的效率。
(二) 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法。它一般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法。它可以用于现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问题研究。我国学者在分析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时就广泛运用到此方法。
杜志雄 (2004) 通过对安徽省100家企业的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信贷需求与供给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与特定银行及其职工间的关系资源是企业决定选择哪个金融机构贷款的最重要的因素;信用社和农行仍是农村企业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企业经营绩效逐渐成为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但企业是否负债及其负债率大小似乎并不影响其信贷资金可获得性。黄祖辉、刘西川等 (2007) 采用合约考察和改进了的“意愿调查+假想式问题”两种调查方法, 借助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定贫困县820户农户对不同用途贷款的需求,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大部分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需求均以消费性为主。潘朝顺 (2009) 以广东为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信贷需求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状况、特点、运作机制及两者的耦合, 认为非正规金融提供的信贷服务覆盖面和正规金融基本相当, 借款和储蓄的主要用途都偏重于消费,借贷双方都愿意签定富有弹性的合同, 资金借入、贷出的路径依赖传统的社会关系, 非正规金融交易和社会交易联系在一起。
刘卫锋 (2009) 对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金融的现状难以适应信贷需求的特征,建议农村金融改革需要从金融组织、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农村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有效对接。贡意业 (2010)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农户正规与非正规贷款用途及小额信贷目标瞄准机制进行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农户向非正式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非生产性项目的巨大开支;生产性贷款远远大于消费性贷款,农业生产性贷款大于非农产业贷款;小额信贷目标瞄准机制存在目标上移现象。武亮,李轩婧 (2010) 对陕西省千阳县农村信贷供需均衡问题进行调查,得出千阳县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单一 (主要为农村信用社) ,供需存在规模失衡和结构失衡,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的结论。并建议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体系,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建立外部资金导入机制,促进资金回流;优化农村信贷资金分配结构,努力实现信贷供需平衡。马晓青,黄祖辉 (2010) 比较研究了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在贷款用途、融资渠道、融资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发现信贷需求数量与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苏北农户信贷需求的频率最高,但借款金额相对较小,大多是消费性用途;苏中农户信贷需求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借款金额较大,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性用途;苏南农村已经完全城市化,信贷需求主要是消费性用途。
(三) 其他研究方法
除前面介绍的研究方法之外,数据包络 (DEA) 分析法、博弈论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也有学者使用。
1. DEA分析法
许均平 (2010) 运用DEA分析法对农村信贷政策的执行效率进行了评估,发现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政策的执行情况较差,资金配置总体缺乏效率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同时涉农贷款投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能有效改善。何花 (2011) 使用DEA分析法对甘肃省2009年农村信用社农户正规信贷供给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农户正规信贷供给主要受经营管理费用、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存差、行社类型、不良贷款余额、贷款平均收息率等约束因素影响,DEA实证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正规信贷供给效率整体不高。
2. 博弈论分析法
刘雪莲 (2009) 运用博弈论分析法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邝梅,赵柯 (2008) 对农村信贷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发现在信贷交易成本和贷款利率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农户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以实现信贷博弈的长期均衡;声誉制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能够克服部分双方信用关系中的“囚徒困境”难题。
3. 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法
崔海霞,邵红岭 (2011) 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农村信贷需求进行了层次性分析,发现农村信贷市场具有“三层重叠逻辑”的典型特征:第一层,农村经济弱质低效、分散闭塞;第二层,农村信贷供给基于农村经济的特征,从而决定了它的主体结构和政策取向,正是由于农村信贷供给基于农村经济特征而不是基于农村信贷需求,因而产生了诸多难以调解的矛盾;第三层,农村信贷需求基于农村信贷供给,由于这种需求基于供给而不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将必然产生供给抑制型供需缺口和非均衡现象。
三、评述
从以上的论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在研究我国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时,主要使用了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调查研究法,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使用最为频繁。在使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进行研究,其中被广泛使用的还是离散选择变量模型 (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 和受限因变量模型 (Tobit模型) 及其扩展形式。
国外学者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要早于我国,且我国学者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模型;而我国学者对农村信贷供需的研究较国外更全面详细,这体现在研究的数量及深度方面。虽然我国学者在农村信贷供需研究上已取得很大成果,但是我们现有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借鉴西方的理论模型,缺乏基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而创建的理论模型,西方的理论模型往往因不适于中国的实际而降低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二是由于学者对一些概念模糊不清、假设不严谨、研究设计不合理,在模型应用和结果解释方面出现差错;三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一些内在缺陷给实证研究过程造成了困难,如严重的政府干预信贷配给现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投机心理、农村信贷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
对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中国不断深化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为学者们更为深入地研究农村信贷供需有关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未来的农村信贷供需研究,有必要在借鉴西方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出发,构建较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模型,以更好地解释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一些特有现象。
摘要:当前, 我国研究农村信贷供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很多, 其中, 计量经济学分析法及调查研究法倍受学者们青睐。此外, 数据包络分析法、博弈论分析法、马斯洛需求理论法等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应用。国内学者在研究农村信贷供需方面时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国外理论模型基础上的, 缺乏基于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实际的自主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