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实践

2024-09-21

需求与实践(共12篇)

需求与实践 篇1

摘要:保密管理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全过程,从文件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直到鉴定销毁,保密工作始终存在,不可或缺。本文就档案归档、利用、销毁三个阶段的保密实践需求,提出了具体的实际操作要求,以期合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关键词:档案工作,国家秘密,工作实践

当前,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中保管的涉密文件数量巨大,每年进馆(室)的涉密文件占据了相当比例,保密管理在档案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密和档案工作又是存在矛盾的,即限制涉密档案查阅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之间的矛盾,保密工作要求严格限制涉密档案的利用、控制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因为扩大了知悉范围就会造成失泄密事件;档案工作则希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因为如果没人查阅,档案就失去了归档保管的意义。近年来,档案工作中的失泄密事件屡见不鲜,因此被降职、处分乃至身陷囹圄的不在少数。究其根本,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档案整理不规范;二是保管利用管理不严格;三是销毁档案鉴定不细致。所以,在工作中处理好档案归档、利用、销毁与保密的关系极为重要。下面,结合自身多年机关档案工作经验,就归档、利用、销毁三个阶段具体操作中的保密需求实践谈几点看法,希望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充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好地服务。

一、规范文件材料归档是做好档案保密管理的基础

在文件归档时如不规范文件甄选、编写目录等工作,极易造成将涉密文件当成非涉密文件利用,造成失泄密事件。

1.文件材料归档部门要将文件的密级标识清晰。首先,在归档前,要对涉密文件进行清理和初次鉴定,按照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要求,将不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涉密文件,排除在归档文件材料之外。其次,具有保存价值的涉密文件,要严格进行审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降解密工作;对仍在保密期限内的涉密文件,按照原定密级进行归档管理;对保密期限已满的文件,经文件制发部门同意,履行解密手续,按照非涉密文件归档保管;对因各类因素致使文件原定密级已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文件,先由文件制发部门履行降密手续,按降密后的密级归档保管[1]31。

2.档案管理部门要仔细审查,查漏补缺。应指定专人重点检查涉密文件是否在归档范围,归档文件目录和档案盒上的密级标识、保密期限是否符合规范;如果存在漏标、错标等现象,要退回归档部门重新编制。

二、严格档案利用程序是管理好涉密档案的直接要求

1.要将涉密档案与其他档案区分管理。保密工作的核心就是保范围,即保证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不被扩大,如果涉密档案的知悉范围被扩大,那么其涉及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就可能得不到保障。因此,涉密档案必须与其他档案进行区分管理。这一点,在各级档案馆(室)已经形成了共识,针对单位内部人员查阅、借用及复制涉密档案,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要强调的是强化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2.开展档案信息公开时要严格履行保密审查等手续。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对满足公众的档案信息知情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强烈。面对这种情况,各级各类档案馆(室)推出了各种档案服务形式,档案服务手段日益多样化。除传统的举办档案展览、公布与开放档案、编辑出版档案文献汇编、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外,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等新形式在近年来也逐渐盛行。在开展档案服务的时候,就要把握好尺度,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做到保放有度“,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于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1)开展档案展览、公布与开放档案、编辑出版档案文献汇编、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需要面对社会公众的档案服务时,承办者、档案形成部门、保密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要对所有涉及到的档案一一审查,禁止将涉密档案纳入利用目录。

(2)建设数字档案馆时,更要重视涉密档案的处理。面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数字档案馆,不得包含涉密档案内容。要建设包含有涉密档案的数字档案馆,应按照国家涉密信息系统有关要求,选择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承建并签订保密协议,经国家保密主管部门审批、检测、验收后,方可将涉密档案信息资源转入数字档案馆;在涉密档案的利用上,应采用技术手段,给予不同身份的人员相应权限。目前,建设档案信息查询利用信息系统,将档案扫描存储于信息系统内,开展档案查询利用服务,这种方式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保密管理:一是档案扫描过程中要保证所使用的扫描仪和计算机等设备全程可控、严禁联接互联网和交叉使用,如果不是自行扫描档案,还需要调查外包公司背景、签订保密协议、提供场地和设备、所扫描的档案随时提取和交回并有专人监控和清点等,要严格按照《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档案信息、特别是涉密档案的安全;二是同样要对信息系统内查询利用档案的权限进行严格区分。

(3)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严格履行保密审查手续。2010年11月,有关部门发现,东北某省某市档案局网站违规刊登涉密文件资料。经查,造成泄密的主要原因是该市档案局未认真履行保密审查职责,违规将涉密文件资料在网站上发布。要将档案信息在网站上公开,应坚持履行审查程序,先由档案形成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再经保密管理部门审核,最后由档案馆(室)主管领导审批,做到先审查登记、后公开;对不能确定的事项,由档案形成部门和保密管理部门共同讨论决定是否能公开。

3.要定期开展降解密工作。众所周知,由于有人定密无人解密、一密定终身的顽疾和涉密档案利用手续的繁琐,导致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中相当大比例的涉密档案被束之高阁,无人能用、无人敢用,造成了保密资源浪费和信息资源利用障碍。为做好涉密档案降解密工作,各级档案馆(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国家档案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相应的涉密档案降解密规章制度和标准,使降解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按照馆室藏涉密档案的实际情况,成立和完善涉密档案降解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要涵盖相关业务部门、保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能够承担降解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定期开展涉密档案降解密具体工作[2]32。三是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对档案形成部门人员的培训和对降解密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成员的培训。前者主要是培训如何规范定密,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各行业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准确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为降解密打好基础;后者主要培训如何规范降解密,包括各行业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降解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以便准确降解密。

三、做好档案销毁工作是做好档案保密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关

1.要加强档案销毁的组织领导。在销毁档案前,要成立有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形成部门组成的档案销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对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

2.要确保档案销毁的程序和场所规范。要按照本单位档案销毁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提出档案鉴定工作申请→对到期档案进行直接鉴定→编制销毁清册并报批→到指定销毁机构销毁的工作流程,并执行两人以上监销制度,确认待销毁档案、特别是其中的涉密档案当场销毁,严禁将待销毁档案当作废品出卖或转作他用。

档案工作中的保密管理远不是上述几点所能全面涵盖的,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有赖于档案工作人员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保密意识,使保密成为习惯;也有赖于文件定密人员精通定密知识,坚持最小化、精准化原则,谨慎定密,尽量减少涉密文件的数量,明确涉密文件的保密期限,既防止保密范围偏宽、密级偏高,又避免该定密的事项漏定或密级偏低。总之,在档案工作中,还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保密管理工作,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服务公民的水平。

需求与实践 篇2

暑假实践报告

实习时间:2011年7月18日—2011年8月5日

实习地点:安康市力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实习目的:对会计专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摘要: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更为了严于自身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这个暑假,我到了我们市的力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了社会实践,从7月18日到8月5日,虽然是短短的三个星期,让我对会计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会计工作不是简单的记账,算账,登账,验账的体力劳动,更是要求具有精确性,严谨性的脑力活动,通过这次短暂的实习,我受益匪浅。

关键词:会计核算形式、会计记账凭证、会计诚信和道德

一、公司概况和该公司的会计核算形式:

力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宾馆、餐饮、娱乐服务、矿产品经销、旅游项目开发的在2008年成立的一家注册资本500万的私人企业,力乐奇现有员工60人,员工大部分学历都在高中以上,也许是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多少人,只设了一个财务主管,一个会计,一个出纳。进入到公司的第一天,王丽会计耐心的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

识要领,这些都使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书中学到的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会计实务很好的联系起来。

王丽会计向我介绍到力乐奇公司采用的是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是根据记帐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总账,汇总记账凭证应按借方科目设置,按其相对应的贷方科目汇总,汇总付款凭证应按贷方科目科目设置,按其相对应的借方科目汇总,汇总转账凭证一律按贷方科目设置,按其相对应的借方科目汇总。因此,转账凭证上的分录,一定要做成简单分录或一贷多借的复合记录,不能做成一借多贷的分录,汇总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天,每月在一张汇总凭证上汇总三次,月终出各科目的累计汇总数,并据以登记总账。由于这种核算形式一月登记一次总账,较之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又进一步简化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由于是月终根据汇总记账凭证一次登记总账,因此,大大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同时由于汇总记账凭证是按贷方科目设置,按借方科目汇总的,能清晰的反映资本运动的来龙去脉,通过分类汇总、分类平衡,整理归类手续也比较简便,发生错误后容易查找,其记账程序的层次分明,比较清晰、易学易懂,便于分工,有利于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但这种核算形式对一些业务少,凭证不多的单位,则起不到简化核算的作用。因此,它一般适用于业务量大、凭证多的大、中小型单位。

二、学习填制会计记账凭证:

在会计的指导下,作了单位的现金收款、现金付款、银行收款、银行付款的业务凭证,在设置好会计科目和建好总账明细的情况下,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公司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在填制凭证的时候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真实的填制记帐凭证。在记账凭证上还要如实的记录原始凭证的张数,在记账凭证的背面还要粘贴好原始凭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做好记账凭证以后交给王会计签字审核,之后就可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了。记账凭证通过审核签字后就可以登记账簿工作,登记总账就是把已经签字了的记账凭证作为依据,逐笔将经济业务记录在总账和明细账中,以便期末对经济业务的汇总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时依据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分配,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一定要细心,不能出现金额的错误,或者方向的错误,因为记录错误的总账和明细账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会导致期末科目汇总时的数据不真实,试算不平衡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结账,而且在反查账务时工作复杂力度加大了。所以在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谨慎性原则,才能如实的不记帐凭证完整的登记入账。

三、会计诚信和道德范畴: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那么,一个无证上岗的会计在很大程度

上就是缺乏会计诚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一切实行独立核算、办理会计实务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中从事下列会计工作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会计机构负责任人(会计主管人员)(2)出纳(3)稽核(4)资本资金核算(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8)总账(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无证上岗的危害:(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若会计人员无证上岗进行会计造假,造成市场经济信用的缺失,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2)危害投资者;对于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3)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在个人的交往中如果不诚信,则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是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富,从道德上来讲,作为一个会计人员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办事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

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的更好。

四、对企业的建议:

(1)遵守会计法律法规,一切会计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下进行,不私设小金库,不造假账。加强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控制,建立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建立健全账薄制度,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形式。

(2)不断加强和提高企业会计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育他们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廉洁自律、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五、实习收获和心得:

需求与实践 篇3

关键词:汽车材料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

近期有消息指出,全国600所普通高校向应用转型、向职业转型。这给高职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职想立足社会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课程改革现状

《汽车材料》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服务于汽车专业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该习得汽车工程材料的辨识能力和汽车运用材料的选取能力。汽车材料原有课程情况,就像一篇文章总结职业教育三个遗憾:“工厂遗憾、学生遗憾、学校遗憾”,作为一名职校教师,心底是一阵阵地难受,哪只有三个遗憾,分明还要添加一个“教师遗憾”。现在冷静地品位这些遗憾,这就是高职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的问题。而本课程存在问题如下:

(一)注重汽车材料理论学习和掌握,轻实践应用

预习导航案设计多半还是围绕理论知识进行,像习题集的浓缩版。所以,对于课程本身来说,汽车材料的辨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运行材料的选取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比如:学生对于汽车润滑油型号与性能,会倒背如流,而让学生为某车主选取运行材料,却不具备此能力。

(二)过分依赖教材,教学设计思路受禁锢

现有教材中存在理论性强, 概念和原理占主流特点。随着教学改革进行,虽然教师不再向学生灌输知识,提前下发预习导航,课上自我展示、合作探究。但展示内容大多还是依据教材里的定义、概念和原理;展示活动还是属于认知活动,是用来消化与巩固知识的教学活动。

(三)课程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混淆

多数老师认为,基础课程就为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哪里有职业能力和应用可言。所以,教师误把素质目标或方法能力设计成该课程的能力目标,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就是本科程的能力目标。

二、课程整体建构

该课程是汽修专业基础课程。第3学期开设,96学时。它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项目,以能力需要为主线设计,可称为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尝试。教学内容如下表1:

表1汽车材料教学内容

序号项目名称任务学时1第一次课任务1 自主辨认填写汽车材料报告62项目一任务1 Polo汽车发动机缸体零部件材质分析3612款Polo任务2 Polo汽车发动机缸盖零部件材质分析新车销售:任务3 Polo汽车手动变速器零部件材料分析做汽车材质任务4 Polo汽车自动变速器零部件材料分析方面解说报告任务5 Polo汽车外部车身材料分析报告任务6 Polo汽车底盘部分材料分析任务2 真皮座椅的辨识3项目二任务1 燃料选取分析3612款Polo任务2 发动机润滑油选取新车养护任务3 齿轮油选取运行材料任务4 冷却液选取选取任务5 制动液选取任务6 更新轮胎的选取4项目三

12款Polo新车任务1 汽车清洗剂的选用12美容与清洗材料选取任务2 汽车车蜡的辨析与选取5最后一次课成果展示;与第一次课报告比较6

三、单元设计实施

再好的设计、观念和理论,如果最终不能在课堂中得到实施,终究是空谈。下面就选取项目二中任务1大众12款polo燃料选取为例,来谈谈如何实施能力本位的教学过程。本次课设计六个环节如下:

环节1.课前下发学习导航方案。主要利用课下时间查看教材,查阅图书、网络等手段,收集资料、信息。以备课上展开知识整理和交流。环节2.课上探究。学生活动为开展资讯整理,制定与客户交流预案。对于疑难问题,亦可同教师交流,自由发表观点。教师活动为调研学生资讯准备情况,引导学习方向,调解学习矛盾,解答学生疑问; 环节3.协作交流展示。个人抢答形式,展示自主学习情况。每个问题都是围绕任务而展开的。环节4. 角色扮演训练。角色扮演企业员工与客户交流。一是向客户解说该车用油标号;二是向客户诠释选用依据;三是告知客户燃油使用安全事宜。要求:讲解专业,语言通俗,客户满意。意在培养学生选取运行材料的职业能力及其与客户沟通的素养。环节5.检查评价;首先进行组内交流、评价、汇总。组长汇报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小组派代表交流检查经验。其次,各组互评,相互查找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 规范填写汽油选用分析报告。目的:总结不足,思考后续改进。环节6.精讲点拨,升华提高。根据学生实施情况,中肯地总结。对比学习任务知识点、技能点及素质养成目标进行针对性讲解。

四、结束语

本课程开发创新是始终遵循“技能”为本位,学生为“主演”。打破学科界限,紧扣汽车材料的企业应用主题。优化了课程内容, 设计系列任务,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真正发挥专业基础课程效能,配合了职业能力的培育。用项目任务贯穿学期教学过程驱动教学,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挑战感和责任感;激发获取知识欲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J].北京:清華大学出版社,2012:15-18.

[2]潘志国 莫新平.项目化教学法在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35.

[3]倪伟国.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1,(12).

[4]王振伟 郭永.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特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北斗一号”实践体会与改进需求 篇4

1“北斗一号”使用经验与体会

1.1 指挥机地图协调请领难

“北斗一号”指挥机采用地图上显示军标的方式对所属单位进行实时指挥监控, 地图使用像素图或矢量图。在行动开始前需提前将沿途所经地域及最后行动地域的所有数字地图导入软件, 否则就会在监控时产生空白区域。且不同比例尺的数字地图互不兼容, 一个区域的1比5万像素图与另一区域的1比5万矢量图无法拼接在一起。因此, 需协调请领较大范围的数字地图,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地图保密程度高、请领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1.2 指挥机软件的军标设置在退出后丢失

军标存储方式分为两类:随地图存储或存在库中, 从而实现部分军标随行动方向自动转动角度, 另一部分军标始终保持竖直, 这导致了在软件退出后重新加载地图时, 原先设置的军标信息丢失或发生了改变, 需重新手工设置, 造成了重复工作, 延误了时间。

1.3 车载型用户机操作不便

操作面板非触摸屏, 只能用按键操作, 输入时采用数字与字母共用按键式的拼音, 缺少词组, 切换输入法也很不方便, 严重影响了使用速度。

1.4 手持型用户机在有树遮挡或车内

不能使用

信号差一点, 稍有树遮挡就找不到星, 而且车内无法使用。

1.5 有装无编, 装备的定编、人员的定编还没解决

装备、人员未定编导致管理、培训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人员变动给使用带来较多人为隐患。

1.6 指挥机与用户机存在吏属关系, 与实际使用不符

不同指挥机存在级别差异, 按三个指挥所配置, 实际使用中为五个指挥所。每部指挥机可以看到的用户不同, 只能看到下级部分用户;下级看不到上级用户, 编配时缺少灵活性。另外, 整个组网缺少必要的备份设置, 一旦某机发生故障将导致一个方向失去指挥。

1.7 指挥机和车载机的天线电缆过粗、接口设计不合理

指挥机与车载机常需在车内开设, 天线置于车顶, 天线电缆过粗导致在过窗时十分不便, 且车窗不能闭合带来室内降温、噪声过大等问题。工作位置经常在车内与室内进行转换, 拆装频繁, 目前采用的螺纹式电缆接口使用不便, 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或接口损坏。

2 改进需求

2.1 完善导航功能, 实现二维、三维语音提示导航

现在很小的G P S手机就能实现的功能, 在如此大块头、高造价的装备里目前未得到实现。

2.2 实现环境匹配、目标提示

能对用户所处的周围环境给出提示信息, 如所处位置、建筑物名称、最近的目标、当前任务指示,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就是在地图上标个点, 其他的全靠用户自己来判断。

2.3 实现目标指示与共享

现在能看到的是自己的所属单位位置, 敌方目标没法指示上报, 应该与测距仪集成, 用户看到目标, 自动测距, 识别目标类型、大小, 自动上报全网共享, 甚至自动分发给打击部队, 评估打击效果。就是说把情报侦察、通信、指挥、控制、评估结合于一体。

2.4 减小设备体积、提高设备易用性

车载机主机与电源未集成为一体, 多出不必要的连线。指挥机与车载机设备体积过大与车内空间紧张的矛盾突出, 重量过重对远程机动中车辆造成负担;设计时对车内使用人性化考虑不足, 人员在车内没有操作平台, 只能将设备放在腿上或座位上, 难于动中操作。手持机在车内无法使用, 应加装小型外接天线。

2.5 改进软件系统的可用性

指挥机软件系统有待改进, 特别是军标设置要解决保存问题。信息监控提示窗口要能完全隐藏。指挥机与所属用户的指挥关系应当由用户自己决定, 从而增加编配使用中的灵活性, 也可解决重要方向的备份问题。目前采用的指挥方式是指令信息式, 可以考虑给用户以图形化的指挥方式, 由操作人员在地图上点选用户指示目标, 相应信息即自动发给用户, 也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出来, 从而增加指挥的可视化程度。

2.6 改进天线电缆

电缆改为扁平可随意弯曲式, 不仅可解决车内使用电缆过窗问题, 也可缩小占用空间。或改为蓝牙无线方式, 省掉天线电缆, 将极大提高易用性。接口应改为卡榫式, 同时解决防止雨水进入问题。

2.7 车载机、手持机应提供与电脑或智能手机的连通

类似于手机的同步技术, 让用户在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就可同步操作设备, 提供扩展图形化处理及定位接收, 使其能像指挥机一样进行指挥与监控。

参考文献

[1]李中良.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态势与发展简述[J].商场现代化.2010 (4) :16-18

[2]张海龙, 吴群, 侯成达.“北斗一号”系统开发运用及对应急机动部队通信与指控系统建设的发展建议[J].2006军事电子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10) :730-734

大学生社会实践需求调查策划书 篇5

教育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多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实是我们大学生走入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由于诸多的原因,我们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需求越来越大,很多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太少,有的几乎没有,对此,我们工程技术学院团委社实部对我院部分学生展开调查。

2,调查的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后,相关的组组织机构给他们提供一些社

会实践的帮助。

3,调查流程安排:

时间:

地点:东北林业大学

范围:工程技术学院

人员:组长一人,成员5人,辅导员,各个班长。前期准备:准备调查表,与个各班班长联系。形式:调查问卷

4,分析调查问卷:当问卷调查表收回后:把调查组人员进行分

组,对调查表认真的分析,统计大学生的社

会实践需求。

5,编写调查报告:当调查问卷分析统计完后,我们调查小组编

写一份调查报告,交给相关领导人员。目的是

能解决一些大学生的一些社会需求。

6,主办单位:工程技术学院团委

7,调查经费:主要是调查表打印费。

需求与实践 篇6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一、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项目小组采取问卷调查,采访学生,请教多年主持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以及切身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等方式,希望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讨论,我们初步发现以下问题:

1.高校没有一个完整且操作性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一个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有制订培养计划、执行培养方案、评估执行效果三个环节,而且必须以与社会需求对接为基础。然而,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的高材生接受的大学教育模式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即使是在就业压力增大,实践能力薄弱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竖起改革大旗,出台一些政策,只是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次数(只是勉强完成第二环节),却没有真正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开启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作为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根本是治标不治本。在大学通识教育的大环境下,却忽略了专业特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纵观我国一些大学,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三个环节分析其不足或欠缺:第一,在制定培养计划环节,学校制定的实践计划形式单一,局限于课程实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老三样,学生缺乏兴趣,效果不佳;第二,在执行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环节,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实践资源短缺,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将知识应用于操作,真正能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第三,在评估实践教学效果环节,没有严格将第二课堂表现按学分考核制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管理比较松散,缺乏监督。

2.高校教师本身实践能力缺乏,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很难提供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

在大学老师当中大多数都是职业教师,相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大学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在课下老师更把大量的时间贡献在理论研究上,很少有时间去企业调查和实践,所以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3.学生能够获得的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实践机会相对缺乏,与社会接触机会少

学校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往往由于经费短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环境。学校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忽视了企业是一种重要的锻炼实践能力的基地资源,学生似乎被一种无形的高墙关在象牙塔之中。

4.教材所载知识往往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生无法及时接受新事物,校方也经常忽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市场上招聘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我们项目小组通过搜寻招聘广告信息,咨询招聘单位,进入人才招聘市场搜集相关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总结如下:

1.一般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健康能力、其他一般能力(吃苦耐劳,外在表现,内在品行,逻辑思维,敏捷思维,勇于开拓精神,应变能力等各方面要求)。

2.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工作经验丰富、获得专业从业资格证或技能、专业创新能力。

三、优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对策

(1)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实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调动同们的积极性。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丰富与提高必须要求学校必须提供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其自我发掘个人潜质,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学校应该积极指导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并主动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辩论赛、社团活动等活动,培养其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科学研究,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3)要建立一批实习、创新基地,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大学校园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式管理,搭建实训中心;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的资金

(4)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的课外指导老师,辅助高校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此外,高校还要尝试与有意愿来本校招生就业的企业进行联系,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当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校外辅导员,传授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

(5)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设立专门部门管理监督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施,统一管理,针对各个学科特色设置实践活动和课程,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四、国外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宝贵经验

1.日本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学术研讨小组。教师除了承担自己的专业课程外,还必须承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小组的指导工作。实际上,研讨小组发挥着把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划分成更细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深入、广泛自行研究和实践的作用。

(2)学生俱乐部。类似我们的学生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美国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美国许多高校把“科学研究方法”当作大学低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来开设,并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科研活动。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美国许多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一次理论课,则往往要安排2~3次见习课或实验课,并要求学生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3)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高校加给学生的课业负担不重,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多,积极鼓励和资助各类学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兴亚.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J].求索,2008.

[3]姚云.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四种模式[J].江苏高教,2003.

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篇7

软件需求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应该看到,它是软件项目的依据和出发点,无论是软件的开发还是软件的维护都是以软件需求作为前提的。如果将软件需求比做是一座建筑物的地基,一点都不夸张。因此,重视需求工作,重视软件需求的质量,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否则可能会给开发的成本、周期以及产品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不良的后果。据调查显示,在众多失败的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失误原因约占到45%。

在项目开发工作中,很多人对需求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有的是开发者本身不重视原因、有的是技术原因、有的是人员组织原因、有的是沟通原因、有的是机制原因,以上种种原因都表明做好软件需求开发是一项系统工作,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只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需求的基本概念、方法、手段、评估标准、风险等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才能真正做好需求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2 什么是软件需求和需求工程

2.1 软件需求的定义

按照IEEE-STD-610标准的定义,软件需求是用户为解决某个问题或是为实现某个目标,要求软件必须满足的能力。软件需求可能由分配给软件的需求得到,也可能由用户或最终用户提出。软件需求主要分为3个层次,如图1所示。

1)业务需求:指客户对软件的高层次目标要求。

2)用户需求:指用户使用软件必须达到的要求和完成的任务。

3)功能和非功能需求:规定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需求,它的实现满足上述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通常以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形式体现。

4)非功能性需求包括过程需求和外部需求。过程需求包括交付需求、实现需求、遵循的标准,外部需求包括安全性、性能、机密性、互操作性等。

2.2 需求工程的定义

需求工程是系统工程或软件工程中解决需求问题的一个崭新领域。其目标在于使工程得到的产品能够准确、真实的体现客户的需求,令客户满意。需求分析的过程,也叫做需求工程和需求阶段,它包括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部分。

需求开发是指从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价到编写文档、评审等一系列产生需求的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和验证需求。这四个阶段不一定是遵循线性顺序的,他们的活动是相互独立和反复的。需求管理是一种用于查找、记录、组织和跟踪系统需求变更的系统化方法。它包括:变更控制、版本控制、需求跟踪、需求状态跟踪等工作。

3 需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需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需求变更。为了顺利的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按照开发人员的观点,软件需求应该是清晰、正确、稳定的。所谓稳定是指:希望用户一次提供所有需求,并且以后不再改变,但这往往是不现实的。用户在开发过程中变更先期确定的需求的现象非常普遍,也就是说需求变更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需求变更的原因分为两类:

3.1 内部原因

由于开发人员需求开发工作的缺陷使得需求发生了变更,主要有两种情况:

1)需求分析、定义、评审工作不够充分,使得需求规格说明书中隐含着问题,到下一阶段才发现。例如:为了赶工期忽视了需求的质量、需求开发的方法不当。

2)需求开发过程中,与客用户的沟通不充分或开发人员的经验缺乏,没有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

3.2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是指开发人员外部的原因引起的需求变更,主要是用户的原因。

1)随着用户对需求的理解逐渐深入,可能会有新的想法,所以会要求改变原来的需求。

2)业务变化导致软件需求发生变化。计算机运行环境发生变化,导致需求发生变更。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等发生了变化。

3)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发生了变化导致需求变更。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需求变更,开发人员都要积极面对。因为需求绝对不变更是不可能的。好的需求开发方法和管理的方法会对降低需求变更对系统开发产生的影响。

4 需求开发与管理的一些方法

需求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使用的方法也很多,不同的开发方式有不同的方法,这里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的方法。

4.1 需求开发方法

需求开发有很多最佳实践以及好的方式方法,下面根据实践经验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

1)RUP与UML的结合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ational公司推出的一种软件考法过程框架,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业界已经证实,RUP与UML的结合是一种最佳实践。因为RUP过程框架,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有条不紊的进行需求开发工作。同时UML又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图形化的需求建模会让开发人员和用户对需求的理解保持一致。这对于需求质量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2)绘制关联图

绘制系统关联图是用于定义系统与系统外部实体间的界限和接口的简单模型。

3)可行性分析

在允许的成本、性能要求下,分析每项需求实施的可行性,提出需求实现相关风险,包括与其它需求的冲突,对外界因素的依赖和技术障碍。

4)需求优先级

确定功能实现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来确定每个产品版本要实现的需求。

5)系统原型法

原型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获取需求的方法,不论系统规模的大小,都非常适用。有时用户用语言难以表达出他们的意思,所以通过真实的应用界面会更好的引导用户提出他们的潜在需求。

6)图形分析模型

绘制图形分析模型是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重要手段。它们能帮助分析人员理清数据、业务模式、工作流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遗漏、冗余和不一致的需求。这样的模型包括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状态变换图、对话框图、对象类及交互作用图。

7)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对系统用到的所有数据项和结构的定义,以确保开发人员和用户使用统一的数据定义。在需求阶段,数据字典至少应定义客户数据项,确保客户与开发小组是使用一致的定义和术语。

4.2 需求管理方法

需求管理主要是对需求变更、需求状态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需求变更控制过程。

制定一个选择、分析和决策需求变更的过程,所有的需求变更都需遵循此过程。

2)进行需求变更影响分析。

评估每项需求变更,以确定它对项目计划安排和其它需求的影响,明确与变更相关的任务并评估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工作量。通过这些分析将有助于需求变更控制部门做出更好的决策。

3)建立需求基准版本和需求控制版本文档。

确定需求基准,这是项目各方对需求达成一致认识时刻的一个快照,之后的需求变更遵循变更控制过程即可。每个版本的需求规格说明都必须是独立说明,以避免将底稿和基准或新旧版本相混淆。

4)维护需求变更的历史记录。

将需求变更情况写成文档,记录变更日期、原因、负责人、版本号等内容,及时通知到项目开发所涉及的人员。为了尽量减少困惑、冲突、误传,应指定专人来负责更新需求。

5)跟踪每项需求的状态。

可以把每一项需求的状态属性(如已推荐的,已通过的,已实施的,或已验证的)保存在数据库中,这样可以在任何时候得到每个状态类的需求数量。

6)衡量需求稳定性。可以定期把需求数量和需求变更(添加、修改、删除)数量进行比较。过多的需求变更“是一个报警信号”,意味着问题并未真正弄清楚。

5 需求分析评价标准

如何判断需求规格说明的好坏,不同的软件工程规范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常见的NASA SEL推荐方法,它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软件工程实验室开发的五大常用国际软件工程规范之一,它对软件需求过程的评价标准是:清晰、完整、一致、可测试。

1)清晰:目前大多数的需求分析采用的仍然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对需求分析最大的弊病就是它的二义性,所以开发人员需要对需求分析中采用的语言做某些限制。例如尽量采用主语+动作的简单表达方式。需求分析中的描述一定要简单,千万不要采用疑问句、修饰这些复杂的表达方式。除了语言的二义性之外,注意不要使用行话,就是计算机术语。需求分析最重要的是和用户沟通,可是用户多半不是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如果在需求分析中使用了行话,就会造成用户理解上的困难。

2)完整:需求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遗漏需求,则不得不返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在软件开发接近完成时发现遗漏了一项需求。但实际情况是,需求的遗漏是常发生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开发人员的问题,更多发生在用户那里。要做到需求的完整性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它涉及到需求分析过程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过程,从最初的需求计划制定到最后的需求评审。

3)一致:一致性是指用户需求必须和业务需求一致,功能需求必须和用户需求一致。在需求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把一致性关系进行细化,比如用户需求不能超出预前指定的范围。严格的遵守不同层次间的一致性关系,就可以保证最后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不会偏离最初的实现目标。

4)可测试:一个项目的测试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有人说是从编码完成后开始,有人说是编码的时候同时进行单元测试,编码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这些结论都不完全正确。实际上,测试是从需求分析过程就开始了,因为需求是测试计划的输入和参照。这就要求需求分析是可测试的,只有系统的所有需求都是可以被测试的,才能够保证软件始终围绕着用户的需要,保证软件系统是成功的。

6 结束语

需求管理是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随着软件开发研究与实践水平的推进,需求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企业与开发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提出的需求技术与需求管理方法意在让更多的人能够充分意识到需求管理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在长期的实践中对需求技术与需求管理方法进行不懈的探索与研究,推进软件开发水平与开发能力的飞跃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需求管理中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及应用[J].UML软件工程组织技术期刊,2008,(4).

[2]毛明志,沈贤义,黄春贤.基于特性的软件需求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5).

[3]郑人杰,王纬,王方德,等.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需求与实践 篇8

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不足

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 往往停留在自身可以解决的层面。通常, 实践教学环节只包括测量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而这些实习环节, 往往是自编自演, 由教师给出实习题目, 学生按照设定的背景进行演练, 学生认识不深刻, 积极性不高, 与实际生产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认识实习及毕业实习环节中, 学生虽然可以进入生产现场, 参观学习, 但往往由于安全及时间方面的原因, 并不能全面了解实际的生产情况, 因而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1.2 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由于生产企业自身多方面的原因, 并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实习, 从而导致大多数学校每年的实习场所经常变动, 有时甚至存在没有实习场所的情况, 仅有的校内实习场所, 也与实际生产存在很大差异, 并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需求。学生不了解实际, 因而只能纸上谈兵, 就业前景必然受到限制, 工作之后的适应阶段必然延长。

1.3 实践教师缺乏

工程管理学科的学科定位应为:研究工程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指挥与控制等管理问题的学科, 具有区别于其他管理类学科的特征。而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上存在两类观点, 学科定位不同导致其培养体系、研究方向等均存在明显差异。一类是面向特定行业, 另一类则不是面向特定行业的工程管理[2]。而我校依托电力行业背景, 学生就业后应主要面向电力行业, 因此, 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属于典型的面向特定行业进行培养。美国建设教育委员会对其国内面向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单位有指导与评估的职能, 该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为:获得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获得全面而均衡的教育, 以使学生得到终身学习的机会;获得专业意识和领导能力以便服务于建筑业和社会[2]。借鉴这样一种培养定位, 我校面向电力行业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在实践环节就需要教师既懂技术、又懂管理, 更要了解电力行业的相关知识, 而这样的人才是相当匮乏的。

1.4 理论课程的构成体系不够完善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完全依照国家的指导规定, 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 没有依照电力行业的背景优势, 设置相应的课程结构, 因而对实践环节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因而, 必须面向电力行业需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 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水平。

2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必须紧紧依托电力行业背景, 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2.1 坚持走出去原则, 深入企业实际, 了解电力行业需求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 必须首先了解电力行业需求。因此, 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定期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了解电力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工程管理专业教师也应坚持走出去原则, 深入用人单位, 了解工程实际, 从而掌握现场实际情况, 用于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为此, 我校特地制定了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计划, 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工程实际, 接受实际锻炼, 这既解决了对电力行业市场需求了解不足的问题, 又解决了实践教师缺乏的问题。这一良好做法, 应加以坚持, 同时接受锻炼的教师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2.2 通过多种方式, 解决实践环节构成不足问题

应通过多样化的实践环节设计, 解决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环节, 尤其是在假期, 应通过各种途径, 寻找实习机会, 深入工作现场, 深入生产一线, 掌握工程实际情况。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轨的问题, 同时, 也为学生增加了未来的就业机会。学生通过与实习单位的长期接触, 通过平时的工作表现, 为实习单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从而为自己未来就业占得了先机。

2.3 通过各种途径, 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

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 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机会。为此, 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加强通各校友单位的联系, 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习场地, 以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2.4 调节理论课程体系构成, 服务电力行业需求

针对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 进行课程整合和设计, 将一些属于一体的课程进行整合, 将一些企业需要而现有教学过程中缺乏的课程进行补充, 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服务于学生。

3 结语

工程管理的飞速发展, 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此, 本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建坤, 成虎.对工程管理专业地位和学科体系的思考[J].建筑经济, 2007, 7:5-7.

需求与实践 篇9

1.1 对象

定海区临城街道社区210名已婚妇女, 包括流动人口。

1.2 方法

预先设计调查问卷, 入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妇女保健知识、慢病防治知识、信息来源及需求等内容。以问卷形式当场讲解指导, 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不记名, 当场完成。调查210名逐个统计, 进行处理。

1.3 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输入计算机后, 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210名被调查人员中,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50岁, 23~29岁29人, 30~39岁131人, 40~50岁50人, 其中小学文化程度35人, 初中以上大专以下133人, 大专以上42人, 职业分布:工人48人, 服务员69人, 干部职员34人, 其他人员59人。家庭年平均收入10250元, 1万元以下收入98人, 占46.7%, 5万元以上15人, 占7.1%。

2.2 健康知识情况

2.2.1 对妇幼保健知晓情况

知道需要普查95人 (45.2%) , 其中知晓需要防癌普查40人 (19.0%) ;知道需要婚检56人 (26.7%) , 知晓生殖健康知识95人 (45.3%) ;知道传染病和遗传病不宜生育知识48人 (22.9%) ;对产前检查次数知晓情况:知道需4次检查的110人 (52.3%) 。知道孕中期对糖尿病进行筛查, 知道70人 (33.5%) 。对新生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知道需要接种189人 (75.5%) ;知道怀孕妇女在营养和劳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知道160人 (76.3%) ;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知晓情况:知道三个主要传播途径43.0%;知道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42.2%。

2.2.2 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防治, 知晓率为25.5%;对乳腺自查方法知晓情况:37.1%的人选择“会”, 其他选择“不会”。

2.3 信息来源及需求情况

2.3.1 健康知识来源

目前社区妇女得到卫生保健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大众媒体, 电视占76.2%。其次是社区医生, 占62.8%, 妇女间人际传播占31.9%。社区妇女得到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机构是医院占70.5%, 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站, 占64.8%, 见表1。

2.3.2 健康信息需求情况

52.2%的已婚妇女认识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不懂相关卫生保健知识有关, 有89.2%的人认为目前掌握的卫生保健知识较少迫切需要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23~29岁保健需求前三是妇幼保健, 养生保健及传染病知识, 40~49岁最主要是妇幼保健, 养生保健。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妇女对保健知识掌握较少, 整体卫生意识淡薄, 对国家结核病人的减免政策, 儿童免疫实施免费接种等政策知晓程度较低, 加强妇幼保健、养生保健、慢性病防治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国家有关免费政策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外来妇女, 由于其经济困难、家乡风俗习惯的影响, 住院分娩率低。政府或社会团体应发挥社会救助作用, 同时大力开展妇女保健知识及安全分娩的宣传、免疫接种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针对海岛社区已婚妇女保健的特点, 社区健康教育应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 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为依托, 动员健康教育志愿者等社会各方面力量, 加快建立一支专业化、社会化、社区化的健康教育队伍, 形成比较完善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网络。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学校、工矿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模式, 组织社区妇女集体上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普及基础知识, 根据不同情况个别指导, 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一是通过语言教育与书面教育相结合, 利用每一次家访进行口头宣教, 发放妇幼保健手册, 定期深入到社区家庭, 检查效果[1];二是电化教育与宣传图画相结合, 如孕期安全用药, 优生优育等, 在居民小区张贴各种相关图画, 办各种板报, 介绍围孕期、围产期、更年期防病常识;三是社区应为围孕期妇女提供生殖健康知识宣传, 并依法为准备结婚的男女提供婚前检查和卫生指导, 婚前传染病、遗传病的检查服务[2];四是建立妇女健康档案, 对孕产妇定时家访, 加强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筛查和治疗, 识别高危妊娠, 减少妊高症的发生[3];五是对未孕期人群加强孕期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促使其健康行为形成[4];六是依靠政府和社会支持, 每年普查1次妇科病;七是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和适宜性, 提高目标人群的积极性, 把知识转化为目标人群容易接受的形式;八是积极控制慢性病,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提高心理疏导方式,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防御能力[5];九是多部门联合形成健康教育网络,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联系, 大众媒体与卫生部门共同参加传播妇女卫生保健知识, 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江晓静, 祝建忠.社区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7) :710-711.

[2]许侠, 刘晓曦.出生缺陷流行现状与干预[J].医学研究杂志, 2009, 38 (2) , 92-94.

[3]周丽萍, 刘保华, 曾红燕.1606例高危妊娠产妇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5) :34-35.

[4]易美霞.3省区已婚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4) :246.

需求与实践 篇10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应用软件系统,软件需求具有明显的模糊性、多变性和主观性的特点,需求是软件项目最难把握的问题,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复杂的一项工作。根据2008~2009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调查显示,在对HIT(Health IT)应用软件产品存在问题的回答中,排在第二位的问题是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比例为37.46%。在所有参与医院对于信息化发展障碍因素的回复中,供应商缺乏提供满足需求产品与服务能力分列信息化发展障碍因素的前五位,这些都直接与需求管理有关。

分析医院信息化项目需求变更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⑴行业特点决定一般来讲,医院信息化项目实施周期长、涉及部门众多,相对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而言,具有较大的复杂度。系统建设之初通常不能确定最终解决方案的全部功能和需求,所以需求变更是经常的事。

⑵开发过程中没有规范化的需求变更管理用户对信息系统缺乏全面地了解,在前期只能提出很少、很模糊的需求;信息部门需求获取和分析工作不够细致,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或用户的不满意。

需求变更对医院信息化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l)增加医院信息化人员及费用开支,影响实施进度大量频繁地需求变更会极大地加大项目的人员、费用开支,增加实施风险,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

(2)影响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中,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而相关的需求则构成需求链。如果评估变更影响到遗漏需求链中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在实施变更过程中引入一些难以察觉的错误,这些错误一般难以被测试人员发现,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严重时可导致系统崩溃。

(3)影响信息部门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需求变更的实施是供应商、信息部门与一线用户相互协作的过程。供应商和用户在是否采用变更问题上常常产生分歧,如果处理不当,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变得越来越差,甚至由合作关系转变为一种对抗关系。

2 基于RUP的需求管理过程研究

RUP是Rational公司定义的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需求管理机制,本文在借鉴RUP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管理过程的概念,在需求管理中也引入过程化思想,把整个需求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准备阶段、需求定义阶段和需求维护阶段,各个阶段的定义和任务如表1所示。

3 需求管理过程模型

RUP的主要指导原则就是以构架为中心,系统的实现是通过多次迭代完成的。早期的迭代需要尽快确定系统构架,在以后的迭代中逐步去完成系统的全部功能。迭代的过程是对需求逐步理解和细化的过程,也是不断的添加新需求的过程。每次迭代完成及时与用户沟通,并在以后的迭代中不断去修正、填充需求,使其变得正确、稳定。

本文建立的需求管理过程模型如图1,其中包括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确定、需求变更管理、偏差调整、需求跟踪、需求状态跟踪和需求验证和评审等子过程,最关键过程是需求确定和需求变更控制。各种子过程是迭代的且互有重叠,它们贯穿于需求管理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只是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侧重不同而已。

4 门诊流程改造项目的需求管理实践

我院从199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信息系统建设,以包括收费划价取药的门诊系统取代了之前的单机收费系统,后来又逐步增加了挂号系统、电话预约系统、候诊系统、门诊导医系统等,能够较好地完成以财务为中心的业务需要。随着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由原来的以财务为中心的思想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行过渡,需要逐步建设起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中心的门诊系统。

门诊业务流程改造项目是在优化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对信息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项目。任务包括建立病人就诊卡发卡中心、实现自动分诊叫号、建立门诊医生工作站、实现网上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并升级现有的收费、挂号、发药、检验、住院模块,使其实现读卡功能。项目几乎涉及门诊所有业务部门,包括临床、医技、财务、后勤等范畴,内容庞杂,因此应用有效的需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4.1 需求确定

首先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原始需求。我们给门诊业务涉及到的各个科室、各个职能部门都发放了问卷,问卷采用统一的格式。如表2所示。

其次,结合用户原始需求,项目组根据业务流程、相关数据标准、业务标准等写出软件需求文档。

然后,返回业务部门征求修改意见,进行补充、删减、改正,得到需求初稿,并采用统一格式归档。

最后,组织开发人员、信息管理中心、使用部门代表参加,对初稿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对存在歧义的部分加以确定,得到正式的需求文档,双方签字认可。

经过历时一个月的讨论、分析、再讨论、再分析,项目组基本获得了较稳定的需求框架,形成了概要设计。根据实际业务不同,有些需求要重复上述过程两轮甚至更多,即在需求确定过程中的迭代。图2是使用UML绘制的改造后的门诊流程图,能够清晰准确地表示门诊就诊过程中时间顺序及对象间的关系,这样,无论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均能建立一个没有歧义的新的门诊流程。

4.2 需求变更管理

在项目核心模块——医生工作站模块的试运行阶段,首先选定各个相关临床科室的一名医生作为该科室的需求变更收集人,负责收集整理该科室医生提出的各项需求变更。项目组与软件供应商每周召开会议讨论这些需求,将需求按照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分出优先级,包括立即执行、推迟执行、拒绝,并给予回复。

根据上述的需求管理过程模型,可以得到项目需求变更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范围变更控制流程中的每个活动由指定的角色或组织来完成。

需求的变更不是一步到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最初设计不够完善之处会逐渐暴露,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完善程度。项目在试运行阶段,通过每周的例会,提出并讨论突出问题,逐步细化、明确,加以修改,随着使用的深入,问题又会暴露出来,修改后再修改。如医生站的模板使用,由简单的药品处方模板扩充到诊疗模板,再根据需要扩充到包含检验检查的模板。一般来说细化的过程经过两三次迭代需求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4.3 用软件实现需求变更管理过程

当接受变更请求后,应将相应的变更记录在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自己情况的记录方法。由于本项目是改造项目,需求变更涉及到众多新老系统,不适宜采用全新的软件来管理,所以选择了上手较为容易,功能相对简单的开源软件Mantis缺陷跟踪系统实现需求变更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该软件查看就医卡子系统需求,软件将用户提交的这些问题按人员角色、当前状态(新建、打回、已确认、已分配、已解决等)分别显示。

通过需求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对需求的变化,即增加、修改,做出完善的记录。同时,还可以在需求数据库中显示需求的层次性,高层需求逐步分解为低层需求,从而使需求能够有良好的组织形式,便于追溯。此外,也可以通过查看需求状态,了解项目进展的情况。

4.4 需求变更影响因素分析

借助软件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总结,可以从变更类型、变更原因、变更源三个方面来分析需求变更。变更类型包括:新增需求、删除需求、修改需求。变更原因可分为:缺陷修复、遗漏需求、功能增强、产品策略、设计改进、范围缩减、冗余功能、荒废的功能、错误的需求、解决冲突……变更源是变更的来源,它包括:缺陷报告、工程要求、项目经理、市场部门、开发人员的分析、设计评审反馈、技术组讨论、客户讨论反馈。如图4所示。

收集从门诊医生站试运行阶段(2008年5月~2009年2月)采集到的需求变更数据,按照上面的变更分类,可以得到表3的数据,在这一阶段内处理的105次的需求变更中,有35次(33%)变更都是因为程序运行错误,针对这一原因应当提高设计的质量,加强测试的力度。有23次(22%)是界面和易用性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原因应当增强与使用人员的沟通,细化需求分析等。这个周期内影响需求稳定性的因素大都来自于设计的改进,可以针对影响需求稳定性的根源采取适当的措施。这种方法使项目组能够有效地定位变更的原因,能够有的放矢地减少需求变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5 总结

医院信息系统化过程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个反复学习、迭代开发的过程。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中,各利益方对系统开发的参与都是通过对软件需求的表达来实现的,因此系统需求是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线索,而对需求进行管理是协调信息系统质量、成本和时间之间复杂关系的必由之路。做好系统需求及其变更的管理,既可以减少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错误,又可以减少频繁需求变更对系统开发的影响,从而降低系统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实践证明,良好的需求管理对于降低系统开发成本和保障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当前医院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以及信息化项目在需求管理方面薄弱的现状,利用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工程的相关理论创建这类项目规范的需求管理过程,提出了基于RUP的需求管理模型,把过程化的思维引入到需求管理中。与RUP需求管理过程过于复杂相比,提出的需求管理过程具有定义清晰、概念完整、可度量且易于操作等突出特点。在实际项目应用中,有效抑制模糊需求、矛盾需求和变化需求等对软件开发过程产生的不良影响,规范整个项目的需求管理,提高了需求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医院运营服务、为医院创造价值,提高医院对信息化产品的满意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包罗.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面临七大挑战[J].中国电子商务,2004(5):61-62.

[2]张建成,田青,史艳华,等.应用软件工程需求管理与范围管理的差异性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1):41-43.

[3]裴生雷.基于UML和RUP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J].福建电脑,2006(12):124-125.

[4]王莉,吴洁明.软件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119-120.

[5]彭德良.基于RUP的统一变更管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8):1762-1766.

[6]王丽姿,刘子先,张建宁.基于BPR理论的医院工作流程再造[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3):204-207.

[7]姜欣.基于UML的软件需求方法分析[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07(26):107-108.

[8](美)杰克.T.马丘卡.许江林,梁铜毓,刘景梅,译.信息技术项目管理[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5.

[9]吕潇,吴超英,王倩.迭代开发中需求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3):191-193.

[10](德)Becker,J.刘祥艳,薄玉秋,译.业务流程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8-30.

[11]王坚,戴毅如,凌卫青.柔性业务过程管理体系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89-197.

需求与实践 篇11

[摘 要]旅游营销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体系是否科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不规范以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应构建更规范、更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一研三实”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可知,其应用可促进旅游营销专业的建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旅游营销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旅游营销;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11-02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河北省制订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增长的经济战略,其中旅游业将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由于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系统建立,学生缺乏旅游营销技能训练,所以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研究基于需求导向的旅游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其必要性。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效和旅游营销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一研三实”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对旅游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特色化教育方针的理论探索

特色化教育即高校办学的个性化。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使高校的教育资源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这迫使高校调整发展战略,科学定位、努力创建办学特色。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践学分所占比例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成为高等教育特色化教育的方式之一。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亦成为高等教育特色化教育方针的理论探索。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需求使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营销业绩的高低成为衡量企业经营优劣的关键指标,而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又是营销高业绩的保障。近几年全国招聘需求排在前列的总是市场营销人员,而与此同时,应聘的大学生们却常常被拒之门外。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从市场需求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014年第4季度全国部分省市行情统计分析显示,求职者工作经验和用人单位需求工作经验岗位供求比在1:1.53到1:2.22之间,大学生在择业时面临激烈的竞争。可见,增加实践性教学,构建以市场导向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必然。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而社会上大量供应的是低于本科层次的水平一般的业务员。要解决这一供求矛盾,可以在专业教学体系的设计上,按照学科设计专业,以期培养出高级应用型通用人才,而非以知识够用为限的技能型人员。可见,研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规范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形式等方面。目前,河北经贸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旅游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还不规范。首先,现有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实践教学的安排。其次,教学计划中没有单独列出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时数。最后,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形式为主,如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学生实习调研报告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鉴定意见三部分组成。由于受到营销专业分散实习形式的影响,众多单位实习鉴定的标准很难统一,不能对每位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围绕“一研三实”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旅游营销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该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旅游营销高素质人才。为此,我们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其核心可概括为“一研三实”,即“调研+课程实训+专业实训+专业实习”。

(一)调研活动要常抓不懈

专业调研是重要的教学实践过程,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增强其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3年暑期我们组建了一个由专业教师带队的调研小队,奔赴吴桥县的杂技大世界和春雨合作社开展专业调研活动,主要就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旅游消费市场和春雨合作社的休闲农业旅游消费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后写出报告提供给吴桥县有关部门作为经营决策依据,这种做法社会反响很好。可见,要利用假期时间多做专题调研活动,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料。

(二)增加课程实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方面,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在保证学生学习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对理论讲授课时进行压缩,大多数课程的学习由3-4个学时压缩为2-3个学时,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另一方面,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训课时。现在教学计划中没有列出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时数,建议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训课时,具体如表1所示。这样实践教学环节紧跟专业理论教学,在专业理论教学梯度深化的同时,实践教学也能不断地深化。例如针对旅游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市场调查”实践项目,针对市场营销和营销策划课程的企业或区域市场的“营销策略或策划方案”的专业实习项目,等等。

表1:增加实训课时课程一览表

(三)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要实行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

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过程。由于一个单位对旅游营销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所以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实习,只能实行“放羊”式的分散实习。而“放羊”式管理要到位,一方面,“头羊”即班级的班长选择至关重要,选好班长后即可实行“教师→班长→学生”的层级管理;另一方面,实习过程控制更重要,指导教师要不定期走访实习单位,督察学生实习,保证学生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这样才能在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加强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有利学生的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适时调整旅游营销类课程

学校要想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学院应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组成校外专家团队,与校内专家共同协商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制订教学计划。例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河北旅游要与京津形成优势互补,必须打造河北旅游品牌,因此我们开设了旅游品牌管理课程。

(五)建立合理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合理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校内实训活动,指导教师应根据实训过程、实训报告和成果,评定实训成绩;对于校外实训和实习,指导教师应和实习单位联合考核,一方面,教师通过日常和学生及实习单位沟通,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实习日志、实习调研报告、理论考试等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六)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因此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首先,组织教师交流实践教学经验。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比如学院曾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睿可教师对全院教师进行课题实训教学培训,效果很好,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

其次,聘请校外行业专家或企业高管做兼职教师。这些专家能给学生带来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以独特的视角看问题,使教学内容更接近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一研三实”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可知,其应用可促进旅游营销专业的建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旅游营销人才的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演莉.基于职业能力的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0):100-102.

[2] 赵士德,潘泽沦.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4 (2):109-112.

[3] 肖飞,敬丽华,黄远征.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85-187.

需求与实践 篇12

1 面向市场需求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实况

1.1 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知识的安排

从我国教育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 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轨迹来看, 教育界关于实践这一板块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善, 提升。作为一个决定着二十一世纪甚至是未来发展和前进方向的学科——中职计算机的授课教学方法已然更不上时代的发展, 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当下的许多中职教育学校办学模式并不完善合理, 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 也很难做到很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中心方向和思想的不明确, 课程比例不合理, 改革效果不够好, 其中当然也有计算机学科自身所特有的特点导致中职在校教育时间有限, 课程设置没能体现工作项目的实践化和应用性。

1.2 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主体

从早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到现阶段的教学改革, 都无不凸显出我国当下的中职教育中虽然有很多值得称赞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 中职教学实践中涉及到较为先进和昂贵的教学器材, 购置没有和教学要求相配合, 更新没有符合企业的发展, 从而使得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要求高, 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教学目的没能很好地完成。第二, 在中职教育面向的教学学生中, 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 有的学生是在初中升高中不理想或者对计算机学科的盲目认识下选择了到中职学校学习, 甚至有的学生之前都没接触计算机, 这一系列客观存在的情况成为了中职学校里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特别是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中问题凸显的尤为的明显。这也让学生对大量计算机教学内容无法深刻的理解掌握。第三, 我们都知道, 引入计算机到中国是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那个年代的国内这方面的专家、老师都比较少, 所以现在的第一批计算机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或者说是我们中国国内计算机的推动者大部分都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但同时我们也深刻的了解从计算机引入到我国到计算机技术不断的更新发展这是个十分短暂的过程, 在中职学校中, 部分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很好地将教学内容, 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全方位的掌握, 让学生能从计算机实践的课程中使得自身的能力和技能有质的飞跃也就成为了天方夜谭。这也就使得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下的学生在企业中工作时只能完成一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

1.3 当下教学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客观因素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实践能力强, 技术基本功扎实的学生为目的, 所以中职计算机也就必不可少的成为了着重实践课程教学的学科之一。但由于上文提到的由于部分的教学器材购置费用昂贵, 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没有更新购买, 所以在这些需要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的知识就无法很好的完成。代替的理论学习没法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本该从操作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也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较少, 同时接触到与今后就业有关的实践操作更是少之更少, 其次, 在面向市场需求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就成为了大多中职学校培养中的一个空壳子, 企业的要求时刻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市场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掌握的技术背景也是基于现实的客观情况, 而当下中职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课程都是在理想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甚至与工作中的内容相悖。

2 面向市场需求, 企业招聘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下的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市场的需求是中职计算机教学教育的培养方向,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 面向市场需求, 改革中职计算机教学教育已然是箭在弦上。因此, 了解面向市场需求, 并掌握对教学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成为了我们研究面向市场需求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与分析的又一主题。

2.1 先理论行, 后实践

理论学习是一切技术能力提升的基础, 但光有理论知识为基础则无法很好的将技术掌握的很好, 也没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解决问题。所以,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的教育一线工作者应该很好的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教学中, 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更加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前期着重理论知识的教育, 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慢慢的进入实践学习, 而学生, 在理论学习中不能因为知识的枯燥, 信息量过大而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 应该努力学习好理论知识, 为实践环节打好基础。其次, 在实践学习和操作过程中,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的从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升自己的技能。

2.2 联合培养, 校企共赢

众所皆知, 计算机学科是个知识面广, 信息包含量大的专业。所以,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用与相应企业对接的方式, 联合培养。以小方向, 精知识的培养模式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同时, 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还能很好的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动手操作的环境。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 还可以采用导师培养或者是老员工带着实习学生进行项目的进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让实习的学生在市场求职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更好的在企业中谋求发展。其次, 这种培养还能让学校教学改革, 企业的用人更加的调之有度。

3 新思考, 新展望

在分析具体的情况的基础上, 从整体国内中职教育环境来看,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应加大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与市场需求下企业招聘对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的联系力度, 加大学校实践课程及实践操作与企业具体环境及实际工作的相似度, 正视现阶段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客观情况和外部环境, 认真研究面向市场需求, 企业招聘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下学生所提出的新要求, 从理论先行, 实践为主着手, 尝试联合企业共同培养。我们期待着: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行业里, 在市场对该方向技术人员的巨大需求下, 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好, 面向市场需求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探索之路将会迎来明媚的曙光。

参考文献

[1]潘静, 祁利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 (11) .

[2]钟乐海, 谭斌.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 06.

[3]樊艳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探析.湖南农业大学, [网络出版年期]2008年07期.

[4]王颖.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年期]2012年06期.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应用与展望下一篇:工业电气节能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