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认证与教学

2024-07-31

需求、认证与教学(通用8篇)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1

引言

近年来,“慕课”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自2012年以来,围绕MOOC的各类研究开始兴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2]。因此, 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兴趣,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慕课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面向专业认证需求的“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国工程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 联合会) 、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或者从业提供预备教育的质量保证[1—4]。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了我国的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 截至2015年年底,工程专业已扩展到38个领域进行试点。中国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特点: ( 1) 认证标准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 ( 2) 认证标准强调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 3) 认证标准还体现在以同行专家为主,依靠和信任专家能够通过考查获取的信息以及自身智慧和经验对专业办学质量作出正确判断。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进入普及推广阶段,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3]。

二、慕课教学设计

慕课,简称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具有开放性、大规模、网络学习、自主学习、普适性的特点。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水平和需要,在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终点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重组和转化,有序并系统地安排教学要素,并形成教学预案的过程[5—7]。在慕课课程资源形成中,慕课教学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课程教学目标、准备、内容、结构、 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是慕课教学设计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所有教学体系围绕目标方向、过程组织和质量监控展开。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慕课更注重问题的发散性和延伸性,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效表达和使用效率提升。

三、基于专业认证需求的“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与地貌》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上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地貌的特征、形成过程、发展趋势、内部结构与分布规律,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8—9]。我校《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建设,总体上分为3个阶段: 面向我校专业学生的 “专业化”慕课,面向我校所有学生的“通识化”慕课,面向国内外网络学习者的 “开放化”慕课。在课程运行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团队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对慕课教学设计进行螺旋式的动态调整, 使学习资源再生,课程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MOOC平台的高质量建设。目前,我校《自然地理与地貌》正处于“专业化”慕课的初期起步阶段。在中国工程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这里从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工具、学习评价6个方面,阐述基于专业认证需求的“自然地理与地貌”的慕课教学设计初步构想。

1.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针对教学对象( 专业) 不同,以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考虑课程教学实际所用教材及授课专业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适用于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层次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以知识点为单位的教学单元目标和学生小组教学目标等。 《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与地貌的基本原理,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性质、特征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能运用自然地理原理与地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地理环境问题; 具有与地学相关知识的持续获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理解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其中,课程教学目标也包括本课程对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和课程学习后学生应取得的学习成果两方面。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够落到实处。在《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课程资源,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针对慕课建设的3个发展阶段,对《自然地理与地貌》 的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在“专业化”慕课阶段: 将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3个专业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在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下的3个二级学科,学生具有自主性强、选择性强、探索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在“通识化”慕课阶段: 面向我校所有专业学生( 不包括测绘工程学院的3个专业) 开设通识选修课, 选修学生为大二至大四的不同专业学生,与上一个阶段相比,学生具有专业背景、现有知识体系结构和知识应用技能水平差别大的特点; 在“开放化”慕课阶段: 面向国内外的网络学习者,与上一阶段相比,随着教育对象的扩大、学习者人数级数的增长,学生受学习兴趣或试图获取课程学分证书认证及同行间相互交流等因素驱动,使学习者具有教育文化背景复杂和多元性强的特点。考虑学习者的需求,进入慕课之前,应充分认识学习者的期待,有的放矢, 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课程的持续吸引力。课程教学团队都需要依据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分析和测定,对学生进行专业班级分组,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自愿性,保证小组组成要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形成慕课学习研讨小组, 使学习者在协作和互助的气氛中学习。

3. 教学策略设计

结合学科特点,制定《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一是制定体现自然地理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地理学角度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联系实际进行设疑,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归纳总结,掌握自然地理规律,能够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制定独立个性化自主学习策略,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与陆地地貌有关的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分布规律相互制约; 三是制定专题小组协作学习策略,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预设一些专题固定的讨论区,吸引学生加入讨论组,专题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的工作程序、基本方法和技能要求,以及典型的应用案例,从落实专业认证的现实需要出发,注重应用案例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对自然地理与地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4.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是幕课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 见图1) 。《自然地理与地貌》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学习任务单为主线,根据知识单元和专题组织教学活动,分为准备工作、在线知识单元学习、课堂内化、在线专题学习、研讨总结和提炼、升华6个阶段。以周为单位,课程每一周所要持续的时长相等,大约3—6个小时。为降低教学过程的内在认知负荷,采用由知识单元到应用案例专题、由简到难逐步深入的递进式教学。知识单元学习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依赖于独立自主学习,而专题学习侧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团队协作和交流。 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和指导者,负责提供资源、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 学生在研讨小组中,按照学习任务单中问题,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在合作、讨论和争辩中相互学习,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特定的合作任务,并通过学习日志记录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全班+ 小组+ 个别差异”的差异教学,注重从慕课学习情境向其他学习情境合理迁移,促进创新型思维的形成,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5.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在《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中,充分了解和分析所掌握的教学资源( 学校条件、学生条件以及媒体资源等) ,并对校内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推荐与《自然地理与地貌》课程相关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等。在慕课不断建设过程中,将提高原创性教学资源的比例作为慕课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教学资源类型包括网络课程、视频讲座、专题网站、参考教材、文献资料和学习软件工具,教学资源形式主要包括视频、音频、flash动画、PPT、word、PDF文档等。 在慕课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方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在线答疑、课堂辅导答疑、微信、QQ讨论群组、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在线论坛、博客等。课程团队教师还会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指导,如定期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定期邮件互动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提供大规模的交流互动机会。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以保证学习的顺利完成。

6.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先进的完善平台设计,围绕《自然地理与地貌》 慕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动态分析学习者的各种数据: 学习特征、效率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按照评价的时间阶段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每周都有评价和反思,课程结束时也会有课程学习的总结和反思,以及课程的期末考核。按照评价的主体分为自己的反思评价、同行的评价和互相评价三种。所有的评价必须与学习标准和教学活动相一致,学习者每周都要参加研讨会,依据参与度和发表见解的深度,共享资料情况等多条标准,对小组合作学习和研讨给予及时评价,鼓励学习者参与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以及学生、教师与同行专家间的互动。另外,借助统计分析工具,依据学生各阶段的测试结果和评价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有效地动态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上网时间与次数、网上视频学习时间、参与讨论的情况、是否及时提交、小组专题PPT汇报是否齐全( PPT、资源和相关论文等) 、作业完成情况等。

结语

目前,我校《自然地理与地貌》正处于“专业化”慕课初期的起步阶段,面向专业认证需求的“自然地理与地貌”慕课教学设计的初步构想,还需要与慕课建设的3个阶段紧密结合,通过进一步实践来检验和修正。慕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门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学团队的力量,也需要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避免“闭门造车”,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明确慕课服务社会的主旨,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2

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复合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因此,在高校有条件地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实行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可以为人才市场培养理论水平较高、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能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研究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可以促进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接轨,也大大缩短了毕业生“进人角色”的时间。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条件地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毕业时同时拥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时具有了较强竞争实力,占据了有利位置。本文就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及其与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相结合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目前高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据预测,到2012年我国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为3万~4万人,物流技术操作和营销人才每年需要近30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每年高校物流相关专业都培养出大量的毕业生,但一方面,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又急需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如此尴尬的局面出现的愿意主要是目前大部分高效物流专业的培养方案都采用“厚基础,宽口径”模式,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但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专业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核心课程设置特色不突出。目前,一些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毕业后能竞争哪些工作岗位,这些物流岗位群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通过怎样课程路线能够获得这些知识和能力。课程体系设置不是建立在对大量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做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对本科相应专业的培训方案略加修改,导致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宽泛、偏理论化,核心专业课程核心地位不突出,分散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毕业生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

2、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内容偏理论化。由于教材大多是由在校教师编写的,而编者往往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教材内容陈旧,很少介绍物流新技术、新方法。学生等到毕业时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是能记得的很少,面对企业招聘人员的提问时无法应对。虽然学生每学期都进行了专业课程实训,但实训题目往往很肤浅,学生没有机会通过实际项目、真实的企业环境来锻炼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技能差。

3、教学评价体系滞后。现行考试制度考核方式单一且侧重知识的考核,重结果,轻过程,无法对学生职业场景的工作过程及技能进行考查。另外,考核内容相对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职业资格认证对物流专业教学的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具有高技术高技能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单一具有的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都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阶段如何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结合,培养市场真正所需的物流人才,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将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是满足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1、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物流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资格认证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围绕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市场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2、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物流专业教学有助于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围绕高效物流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将职业资格认证嵌入专业课程,有助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3、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有助于提高专业师资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高校教学,打破了以往高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对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培養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劳动者,必须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介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行的物流职业经理认证主要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面向职业高中、中专在校生及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者;中级面向大专以上学历,且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者;高级是面向本科以上学历,在企业中担任物流总监、企业副总以上职务者。该认证主要适合于各类物流和生产企业的各级物流管理人员及大、中专在校生。目前也只有该认证可以与高校的物流管理类课程相结合。

四、中物联物流师认证与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相结合的探索

1、探索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把学生校内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内容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要求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未来物流岗位要求,实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的教学改革目标。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以《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跟踪行业培训和考核标准,通过相关岗位的调查研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和制定基于职业资格认证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在部分班级试点,一边试验一边研究,探索物流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以验证改革方案的正确性,再进一步扩大和推广。

2、改革方案。(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同研究物流类本科人才的培养问题,邀请企业专家、科研院所学者和学院教学专家共同研究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与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相结合的相关问题,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咨询和策划。(2)构建融入《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企业培训考核标准的课程体系。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重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将职业鉴定内容全过程融入物流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系统地与职业鉴定证书课程内容相结合。考虑到职鉴规范更新周期较长,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实际,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课程内容,自始至终地将职业证书课程与企业岗位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人才培养的全程性、开放性和实时性,建立将职业证书课程全方位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3)实施“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是实现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融“理论—实践”和“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环境,引进相关实验设备,按照现场实际操作进行训练,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探索,拉近学生校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距离;通过开展“情景”教学,在校内模拟真实施工现场的学习环境,教师按施工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并融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老师和学生进行岗位角色互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领会相关生产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和岗位职责。这种“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打破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能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学以致用,更符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3

1 教学改革背景介绍

2010年的学院更名, 机场学院已转变成中国民航大学特色专业之一, 目前正在深抓内涵建设, 紧密结合民航行业特点, 拓展科研领域, 创新教学模式。然而, 《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大纲仍采用旧版, 其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过去的培养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阶段, 以培养房屋建筑通用性人才为主[1], 民航特色专业不够鲜明。

结合《钢结构》课程教学实践, 以面向注册师认证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为教学思路, 丰富教学大纲要求, 旨在令学生脱离对教科书的过分依赖, 培养创新型民航人才, 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用的高素质毕业生, 并在未来民航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 已带领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参加交通设计大赛两次并获奖, 多名学生获得不同形式的奖励和表彰, 所进行的教改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钢结构》创新改革的内容

《钢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重要专业课程, 所选用的教材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内容多且深而学时少, 涉及面广, 内容多, 增加了本科生学习的难度。基于此现状, 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中提出了创新改革的目标, 其内容如下。

2.1 教学环节创新

2.1.1 教学理念和目标创新

结合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本科生培养目标, 联系本科生毕业后工作岗位要求, 将课程大纲中要求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分类并细化分类后的教学要求, 制定具有民航特色的、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计划。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a.课本知识结合民航特色, 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现有的钢结构课程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可归纳为:钢结构材料特性及应用介绍, 拉、弯、剪、扭构件设计, 以及连接设计。对上述内容进行大的分类后, 可在现有教学课时要求内突出教学重点, 同时结合民航行业的特殊性, 补充介绍钢材及钢结构材料在民航行业内的应用和设计。

b.教学大纲结合创新训练, 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在现有教学模式下, 很多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在不理解概念的情况下, 背书本、多做题。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不错的课业成绩, 但是, 从长期角度看, 不利于学生的全新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实践看, 平时表现良好、作业成绩出色的学生, 在创新能力则略显不足。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 亟待改进。

2.1.2 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创新

在授课内容方面, 以书本教材为基础, 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依据, 详细介绍公式的推导, 从而改变学生目前不理解、背公式的学习现状。同时, 增加部分民航行业特色的内容, 如航站楼屋盖的大跨度钢结构设计、防火分析、防震分析、放爆分析等补充内容。这些补充内容结合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所积累的大量工程实例和分析结果中, 选择最有针对性、最具特色的内容补充到课堂教学, 实现了授课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创新。

2.1.3 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

在教学方式上, 以平等、尊重、启发引导的方式, 根据基础不同的学生特点, 及时优化教学进度、动态调整教学计划、随时修订教学内容, 从而实现具有弹性的教学方式。在学习方式上, 从传统的课上学习、课后作业、习题讲解, 转化为案例分析、创新性讨论等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避免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枯燥而产生的、不自觉的厌学情绪。同时, 在讨论的过程中, 积极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或观点的正确方面, 通过正向激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2 实践环节创新

2.2.1 课程设计创新

《钢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之一, 通过集中设计训练, 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钢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 如屋架、平台、厂房等。其形式主要为教师选定题目学生进行设计, 学生设计的题目和题目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便于指导和评价。针对课程设计的创新改革内容为:教师选定设计要求, 即使用功能、基本设计参数等, 学生根据要求, 自主查找规范和相关设计手册, 进行全过程设计的模拟训练, 以适应毕业后的工作要求, 即在业主要求下的独立结构设计。这种模式, 赋予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难度也更大:看似没有要求, 实际要求更多。通过课程设计后, 学生普遍感觉所学内容有限, 需要靠自学, 拓展知识面, 才能合格地完成课程设计。

2.2.2 科研环节创新

根据长期从事钢结构设计、管理及教育工作的实践, 针对学生毕业后工作中将接触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多方面工程问题, 提出具体问题, 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帮助学生脱离对教科书的过分依赖。实践表明, 这种方法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师生在思维层面上的互动, 还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最终使学生受益。

3 结论

面向注册师认证需求、培养创新型民航人才的实现涉及很多方面, 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用的高素质毕业生的目标, 在未来民航科技创新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探讨了《钢结构》课程创新改革的几点创新性实践, 这些实践的效果还有待通过学生毕业工作后的反馈来检验, 课题组也将据此做进一步的修正。

参考文献

[1]陈以一.国际土木工程界对未来工程师教育的若干关注点[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15 (2) :119-121.[1]陈以一.国际土木工程界对未来工程师教育的若干关注点[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15 (2) :119-121.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一体化教学 篇4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人的需求 技校学生

如何迎接社会的挑战,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已成为技术院校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体系,遵循“使用为主”的原则,以达到某项技能的要求为核心,使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形成连贯、系统、全面、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体化教学的实行不仅能够有力地提高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引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阐述技校学生的需求,在一体化教学中注重技校学生的发展,提高一体化教学的可执行度,实现真正的人企一体化。

一、一体化教学与技校学生

1.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技校标准为依据,以综合技校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2.技校学生的特点

技校学生是极具创造力却又极具自主性的一类群体。说其极具创造力,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具有大胆尝试的拼劲;说其极具自主性,是因为他们给教育者的感受——“恶搞型”,体现在故意与制度冲突等。

一体化教学要是能关注技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必然激发技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地学习,从而在某个岗位上持久安分地工作。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一体化教学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生理需求: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等的需求;

安全需求:人类对各种安全的要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的需求;

社交需求:也即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等的需求;

尊重需求: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之所以进步,人受到激励并做出各种行动就是因为有这五种需求在驱动。这五种需求又可归类为低级(生理、安全)和高级(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两大类。

低级需求的激励作用有可能会消失,高级需求的激励作用则会持久不息,比低级需求更具有价值。我们熟知的热情就是由高级需求激发的。在热情的驱动下,人的最高需求即自我实现就会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出他自己的潜力,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通常,人的五种基本需求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求转变为有意识的需求。

可见,一体化教学要想得到高质量的效果,需要塑造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在各个环节中都融入人的五种需求,通过适当的技巧,将技校学生的无意识需求转变成教育手段中的载体,实现其有意识的需求,激发其热情,让其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学有所成,用有所地,从而有效地实现培养技校生综合能力,让他们服务社会的目的。

三、马斯洛理论与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觉到教学可以让其得到发展,通过高级需求的激发,萌生其内部的“那团火”,让学生的学、老师的教一体化,让学生的发展与企业的需求一体化。在实施一体化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学生的需求

技校学生的另类,在于其不循规蹈矩,其需求让人捉摸不透。研究分析表明,技校学生的初级需求多变,也易于满足,如生理需求,表现在温饱,可以非常简易;但安全需求却是他们十分在意的,表现在其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则有可能反目成仇。

但技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景,迫切需求别人的尊重,让其产生心理安藉(安全)。他们渴望社交,通过友情、爱情、性亲密等方式在异处得到“哥们”或“宝贝”般的尊重。然而这种尊重是不长久的,归根到底因为这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需要在事业、技校中建立,在上级与下级间中建立。因此,他们在人人茫海中盲目地前进,亟待“救世主”的出现,实现自我。

2.诱导教学

一体化教学在满足现代工业需求的同时,也要从技校学生的需求出发,抓住技校学生需求这根“筋”,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的初级需求易于满足且多变,涉及初级技能训练的一体化课程就简而精,剔除不必要机械式重复的训练模式。如,有些学生反映餐饮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用不了半天就完全可以掌握。

(2)基本技能应该在高级需求满足时进行巩固,一体化课程则应该高屋建瓴,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高端引领,使学生在不断吸取新的技术、技能的同时,清楚知道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让其无意识地去实现基本技能的需求。

(3)一体化课程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为前提。课程设计恰如其分地让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感觉到存在的价值,培养行业的认同感。

四、总结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仍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结合典型的工作岗位,提取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典型工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依然是曲折的。在波浪式的前进中,需要注重学生的需求,课程体系设计时要融入学生的五种需求,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执行度,使一体化教学在惊涛骇浪中得到持久地发展、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文槿.职业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J].中国培训,2009(3).

[2]洪鹰.德国“双元制”技校教育模式的借鉴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 在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对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突出。熟悉软件开发过程, 胜任数据库管理员, 熟练掌握网络维护和运营的相关人才尤其受到相关企业的青睐。很多企业对高水平的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给出的待遇也越来越高。IT职业资格认证从某种意义上恰好反应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IT职业资格认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力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

因此, 作为培养IT人才的高校必须顺应市场需求, 重新审视计算机基础教学。通过深入的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当下所面临的新情况, 新问题, 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 范围及要求重新调整, 改变过去重视理论, 轻实践教学的模式。结合IT职业认证的内容对专业课进行调整, 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1 改革传统的 IT 人才培养模式, 势在必行

高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沿袭了传统的设置模式, 重视基础理论教育, 追求学科体系完整, 却忽视了技术的发展,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不能适应IT行业人才需要的新要求, 以致于出现教育和社会需求脱钩, 出现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还要花高价去参加培训然后才能就业的现象。教育不能学以致用, 学校培养的学生与IT企业的人才需求有较大差距[2]。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清

从全国重点院校到一般的专科院校,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基本相同, 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相差不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不准,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盲目向本科院校看齐, 使培养人才的特色不突出, 操作能力和工程能力弱。[3]整个IT行业出现高端缺少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低端缺少基础的IT产业复合型人才。

1.2 课程内容, 教材和教学设备滞后

IT行业要求的人才需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能够掌握最近的技术。但是高校新的课程开发, 教材更新的速度慢, 大批国际流行的最新技术不能及时进入课堂。教学跟不上行业技术的发展要求, 企业接收的毕业生要再接受很长时间的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另外, 教学环境及实验设备也落后于现状。有些学校的网络实验室设备陈旧, 很多学生甚至没有动手安配置过服务器, 交换机和路由器。这样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实际上已经是过时的落后的, 所造成的结果就只能是学生就业困难, 而大量企业又面临人才短缺的局面。

1.3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IT相关知识的教学需求, 学生只通过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理解, 合理运用。在考核方式上在整个考试系统中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比重远远大于平时实践或实验考试所占的比重。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实验课, 平时不复习, 只等期末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形成了虽然教师努力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难以提高的状况。

2 IT 认证与专业课程设置相结合的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之根本。其中, 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体现了知识、能力、市场和未来四个方面的导向作用。[3]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 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打基础”, 而并未很好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应与市场需求接轨, 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2.1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 IT 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原则。同时又要达到教育部下达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培养计算机类学生的要求。在课程建设上首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IT认证确定专业课。根据专业课的需要, 设置专业基础课, 最后再安排基础课。按此模式设置专业课程时在总体上要注意加强专业课, 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专业基础课, 同时要合理地压缩基础课。在课程内容上专业课要结合IT认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加强技术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做到学用结合。基础课的内容应充分体现出其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以此构建的课程体系既有层次性, 又将各层次课程与IT认证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 对相关专业通过分析培养目标定位, 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基础上, 建立了包括理论教学, 上机实践教学, 综合实训, 参与资格认证考试与企业实际项目等在内的综合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其中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根据目标定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上机实践操作体系包括与理论课相交叉的上机实践内容设置;综合实训教学体系在上机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 在实训基地参与企业的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在科技创新体系中, 通过成立学习小组, 参加各类设计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资格认证与能力考核体系根据相关科目实现以证代考。同时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调整, 不在以单一的试卷为主, 而是更注重平时的实践环节, 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

2.2 引入 IT 认证, 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起点, 而企业是人才的最终使用者。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能很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性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可以从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入手, 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 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企业一线中, 按照企业的真实需求, 培养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010年3月, 我院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公司共建网络工程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为我院培养了多名“双师型”教师,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多名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获得了“锐捷网络工程师”的资格证书, 不但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更为就业增加了砝码。2014年3月我院与中国软件集团采用校企合作嵌入式联合培养的模式, 共建实训基地。我校提供场地, 中软提供设备和部分教师开展教学。实训基地建成后, 不但能满足学生进行移动互联和JAVA技术进行开发, 还能够接受企业的订单, 引入真实的项目, 让学生参与开发过程。同时培训基地还可以开展对外的培训服务。这是我院依托优质的社会资源, 进一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从而开创特色办学之路的又一次尝试。

3 结束语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注重IT认证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的重要影响, 有效实现综合技能培养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既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岗位要求的高度对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 为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蕾.IT职业资格认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影响[J]华章, 2011年23期.

[2]聂文广, 吴媛, 薛琛.高职院校IT专业课程认证教学研究与实践[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第22卷第3期.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6

1 以执业兽医考试大纲为导向,全面调整教学内容

家畜传染病学在预防科目中占30% ,在综合应用科目中约有25% 的分值涉及家畜传染病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在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选择对学生通过执业兽医考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兽医专业使用的教材为陈薄言主编的《兽医传染病学》,该教材涉及了150多种动物传染病。但不同高校根据各地区的养殖特点和家畜传染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疫病作为讲授重点,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又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至少65种动物传染病。因此,针对当前家畜传染病的教学现状,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为导向,立足于通用教材,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先围绕执业兽医考试大纲要求的65种及常发多见的动物传染病确定重点讲授的传染病,如人畜共患病12种、多种动物共患病4种、猪传染病13种、反刍动物传染病9种、马传染病2种、禽传染病14种、伴侣动物传染病5种、经济动物传染病4种、蚕蜂相关传染病作为课后自学内容。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了解、掌握和熟悉三个等级,如传染病的分布与危害作为了解内容; 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为掌握内容; 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控作为熟悉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使得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2 构建动物系统疾病分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兽医传染病学是国内多数高校兽医相关专业使用的通用教材,该教材是按动物种类进行编排,而且同一类动物是按照病原分类进行编制。若完全按照教材编写体系进行授课,则各传染病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导致学生机械性学习各个传染病,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这种教学体系也很难适应我国对执业兽医资格认证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章节,将同一类动物的传染病按系统进行分类,选讲其中有代表性的传染病,其余的类似病仅讲述各自的不同点,进行对比性介绍,既可以节省课时,又可将生产中相似的疫病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传染病的各论部分整合为反刍动物传染病、猪传染病、家禽传染病、犬猫传染病和兔传染病,每种动物传染病按照不同系统疾病分为呼吸系统传染病、消化系统传染病、热性烈性传染病、繁殖障碍传染病和其他症候传染病。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了某一种动物不同传染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复杂的临诊症状中抓住诊断要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1注重案例的运用,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家畜传染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高度重视案例的运用,结合当前人们关注的传染病进行讲授,如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毒、狂犬病的发生、部分地区流行小反刍兽疫等热门话题,这样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预先准备好临诊病例,组织案例讨论,教师总结,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特别附属兽医院,如遇到就诊病例,将采用现场授课方式,组织学生对病例进行临诊检查和尸体剖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病例诊断和处理。现场授课不仅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提高学生应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实战能力。

3. 2 采用对比教学法,提高学习记忆效果

在动物系统疾病分类的课程体系下,科学采用对比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些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系到另个内容,并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 鸡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有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多种传染病,它们均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相类似的症候,但又有明显的区别。若单独讲授每个病,则容易混淆,不利于学生掌握,而采用对比教学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这类传染病的共同特点,并进一步明确各种传染病的诊断要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3.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形象化教学

家畜传染病学教材文字多、信息量大,若教师单纯的讲授难以将一些复杂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难以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质量。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能让教学内容生动、逼真,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兴趣,学生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 利用视频展示新城疫神经症状; 借助清晰图像展示“花斑肾”的病变; 通过音频展示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殊叫声等。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充分地演示,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视听感官被充分调动地起来,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特征性的有诊断价值的信息,这样既方便学生记录,又不会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疲劳,同时不能忽略板书的重要性。

4 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执业兽医考试中的应变能力

4. 1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形成性考核

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中,期末考试成绩几乎成为唯一考核标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甚至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改革考试方式,增加形成性考核环节,即形成性考核占本门课程的40% ,终结性考核( 期末考试) 占60% 。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出勤占5% ,案例分析( 或回答问题) 占5% ,期中阶段测试占20% ,实验操作占10% 。采用这种评价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2 紧跟执业兽医考试大纲,改革试题形式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题包括A1、A2、A3、A4和B1共5种题型,均为5选1的客观选择题,而目前各高校考试题型多数由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多个题型构成,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型差别较大。为了更好地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试执业认证考试,应对原有题型进行适当改革。首先,分析历年来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真题考试题型、知识点、难易度等,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纲的要求,同时兼顾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完善和更新试题库。其次,在阶段性测试中全面使用与执业兽医考试一致的题型进行考核,提高学生在执业考试中的适应力。最后,根据家畜传染病学的教学目标改革期末考试题型,即主、客观题均占50% 。客观题与执业兽医考试题型一致,主观题为简答题、论述题。通过题库内容的更新和考试题型的改革符合“学以致用”原则,更加科学地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结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7

我院积极推进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2,3],在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热处理技术等专业开设了《质量认证体系》课程(其中,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为必修课,热处理技术为理论限选课),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能独立进行审核策划和编写内审计划,为学生将来考取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职业证书,以及从事质量管理相关工作、拓宽就业领域,打下理论基础。

《质量认证体系》的任课教师最好具有企业里内审员的工作经历,自身经验丰富,讲课才能精彩有趣。在《质量认证体系》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案例[4,5],发散思维,深入角色,再结合现实情况讨论,着重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案例教学法在《质量认证体系》课堂中的实施,让高职学生们理论分析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领导作用

领导决定了一个企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与否。一把手是真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就有效。领导者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苹果公司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与乔布斯的正确领导密切相关。自从1976年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影响全球人生活方式的电子产品。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公司的i Phone产品创新的采取饥饿营销,体验营销和口碑营销的策略,成功的将i Phone、i Pod、i Mac等一系列产品大火特火。

乔布斯离世时,苹果公司的董事会发表声明:“史蒂夫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6]

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组织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存亡的决定因素。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组织的眼睛和方向[7].。诺基亚公司曾迫使世界接受了新的移动通讯数字标准(GSM),也曾在手机通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从2009年到2010年,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从47%左右下滑到38%左右。在苹果公司推出i Phone手机、谷歌的Android越来越火之时,诺基亚却忽视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无视顾客热衷安卓与i Phone操作系统的需求,固执坚守塞班系统,致使其市场份额逐步缩水,最终败北。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理解顾客的需求,尤其是隐含的需求并予以满足才是企业(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3. 与顾客沟通

组织应对产品信息、问询、合同或订单、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等方面与顾客有效沟通。1922年迪士尼创立了一间笑剧公司,公司开业后就接到一家俱乐部的订单,对方老板付了100元美金,要求迪士尼半年后交出6个动画产品。迪士尼马上组织人员苦干,产出一批经典动画(穿靴子的猫、小红帽等)。可交货时才发现,对方俱乐部早在3个月前就破产倒闭了。与顾客沟通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沟通。由于迪士尼创业初期忽视了与顾客沟通,他创办的笑剧公司很快也破产倒闭了。

在此要启发同学们,要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与顾客沟通,使组织能准确的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

4. 基于事实的决策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真实的数据既可以定性反映客观事实,又可以定量描述客观事实,能让人避免那种凭感觉、靠经验、“拍脑袋”粗放式的工作方法[8]。

沃尔玛是全球著名的连锁零售商,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市场调研部和市场分析部,它拥有先进的信息网,可以在1个小时内对全球4000度家分店进行盘点。强大而准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是实力的保障。但早期沃尔玛进驻中国市场时,却由于对国内行情与政策的分析不够,在上海和昆明受挫,被征服拒绝。数据分析,必须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并且信息量要足够、准确,才能为管理者提供有效服务,便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基于事实的决策。

5. 善于运用讨论课和自主学习

质量认证体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内审员的基本素质。教师以案例将学生引入,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其发散思维,理实结合,才能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就业和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除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收集资料,然后开展讨论课讨论。自主学习的形式很多,地点不限于课堂,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图书,也可在电脑上多方百度。资料收集齐后,开展讨论课。学生事先分组,每组派代表上前演讲,展示PPT;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提问、辩论。

同时结合开放式作业,如根据诺基亚公司的兴衰案例,让学生写出对这个案例的个人看法,并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将文章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到生活、工作、做人、做事上去。在作业中,很多同学能够联系时事政治,提出新颖有特色的观点。也有很多学生能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曾经有一名2012级的热处理专业的女同学,在阅读了《乔布斯传》之后在论文中写到:“自己从小出身贫困,亲人早逝,高考失利,无奈选择了高职院校。本以为人生从此黑暗一片,不再有激情,但上了《质量认证体系》课程之后,了解了企业的认证程序,了解了有种职业叫做内审员和外审员;读了《乔布斯传》之后,首次对管理学与创新创业感了兴趣。”她后来积极上进,在校期间考取了多种职业技能证书,最终被绵阳九院招聘,目前发展良好。

6. 结语

在《质量认证体系》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既让学生了解了内审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又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潜能,加强了学生沟通、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司徒渝,杨跃等.装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1221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傅骏.周棣华.蔺虹斌.王泽中.高职工科学生的铸造工程素养培养探索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72.

[4]王敏.高校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以一节案例分析课堂的组织为例[J].科技信息,2007(2):198.

[5]肖峋.齐延艳.学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课堂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5):189-190.

[6]苹果公司与乔布斯.http://wenku.baidu.com/view/7fabdf26192e45361066f594.html?re=view.

[7]迈克尔·施拉格.诺基亚危机的真正原因[J].现代企业教育,2011,07:28-29.

需求、认证与教学 篇8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专业在高校中的热门程度也逐渐升高,但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却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对企业需求与实际教学的调查,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高校教学和缩小人力资源专业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差异的措施,以促进人力资源专业更好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高校教学问题;人力资源专业;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12-2

0 引言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一方面开办该专业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多,自从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首次开办人力资源专业,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达到420所左右(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对人力专业的人才有需求,但要招到合适的人才却很难。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教学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问题,并寻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对高校人力资源专业长足发展是必要的。

1 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差异

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人,对于人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为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毕业生不断扩大的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校培养出来的部分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在企业的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对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的专业性的教学,培养出来具有高素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企业有关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的活动更为科学,给企业带来更为长远的发展。由此看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从企业实际需求来讲,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培养的结果不太尽如人意。每年会有很多人力资源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但企业要招聘到符合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却较为困难。很多企业把人力资源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认为具有必要的人力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才是胜任工作的基础。然而,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却很少。

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培养与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不论是在需求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高校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引起的。其一,對于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问题,高校的教学定位不是很准确,与企业所需人才脱节。其二,高校的教学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很难教给学生实用的东西,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作用。其三,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的毕业生能力较弱,理论知识不牢固,操作能力更是缺乏,与企业基本要求有较大差异。

2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的问题

2.1 教学教材及内容与企业实际不符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本是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学到的知识,与教材内容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教材内容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中大多是依据西方的著作来教授,西方的背景与思维方式与我国的现实是有出入的。第二,高校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很久以前西方或是中国众人研究的成果。第三,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新兴事物不断出现,高校的教学内容跟上新变化的步伐较为缓慢,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

2.2 教学方式及方法与时代步伐不匹配

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将会带来非常迥异的结果。高校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即使再合理再前沿的教学内容都不会收到满意的结果。其一,高校的教学方式传统,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很少互动,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少。其二,高校的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老师讲授枯燥的理论,缺乏户外实践性的体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三,高校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仪器,但由于技术缺乏或理念的禁锢,大多数的设备仅是摆设很少发挥作用。

2.3 教学实践及实验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不只是培养理论研究者,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企业提供实用人才。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中对于实践环节极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很少。二是实验教学软件使用次数少,且更新换代慢。三是教学实验的资金投入少,实验设备的投入与相关实践企业沟通的投入都很少。四是,实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3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进的措施

3.1 从高校角度分析

3.1.1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理念对事物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要想更好地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①转变高校教学的目标理念,明确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应用人才,教与学生实际有用的东西;②更新教学内容的理念,抛弃过时的理念与内容,不断发掘与创新,跟上前沿的事物;③转变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引导解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④转变教学方式,不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参与教与学中,情景模拟等等;⑤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重视实践偏重实践进行实践。教学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校人力资源教学不断改进的基础。

3.1.2 改变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力资源专业的人才会有更高的要求,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学内容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依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本专业中前沿性的研究,及时了解时代发展下人力资源的新动向与大的趋势。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好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操作技能,如让学生动手设计岗位评价,书写职位说明书等。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中得到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重视实践,一要树立实践锻炼能力的理念,加大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的投入。包括实验室的设备、软件、师资等方面的投入与完善。如引进ERP沙盘模拟,办公软件操作的课程教学,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二是在课程安排中提高实践培训的课时比重,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对于高校的人力资源实验室的运用程度。在课程设计上利用学过的知识组织学生模拟,如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情景模拟教学。三是增加社会实践机会。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或其他团体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抓住每次实践的机会。

3.2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高校教学改进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要转变灌输式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交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会,或去其他高校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二要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电脑等先進教学设备的能力,参与技能训练课程等。三要进行创新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模式,营造利于学生进步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环境。

3.3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学生作为高校教学的主体,对于高校教学问题的改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要明确学习是自己的天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学好课上讲授的理论,多阅读相关材料,开拓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会学以致用,抓住实习的机会,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实际操作。再则,及时掌握企业要求的变化,有针对性从高校教学中获得有益的知识与能力。

4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才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但高校所培养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处于尴尬的状态,研究能力与操作能力都不足,造成高需求量高毕业率低就业率的局面。为了改变此种相悖的局面,改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各高校都应该找出教学问题的所在,找出改进的措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刘岩.浅谈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模式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3).

上一篇:移动支付业务下一篇:高校人才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