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2024-09-11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精选12篇)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1

引言

自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来,中国的毕业生失业问题就日益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并非简单的供给大于需求的总量性失业,而是企业招人难与毕业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的结构性失业。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宏观层面反映出毕业生市场供求双方的结构失衡,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失衡、高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偏离、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区域之间的供需状态不平衡等等。因此,如何优化发展滞后的高等教育结构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

与私人部门追求利润的单一目标不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追求的目标具有价值多元性。且这些目标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相互还有冲突,加上外部政治力量的介入,增加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难度,高等教育结构在多重目标牵制下形成一个典型的张力场,各种张力将组织目标拉向不同的方向。

一、张力的概念

“张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相邻两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充满了张力,其结构调整受到政府、社会、市场的牵制及其相互博弈。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提出“三角协调模式”,用以反映国家框架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对张力: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学术、学术与市场。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在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时将视界扩张到全球化背景,提出“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用来表现高等教育全球化场域中的多维复杂张力。

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战略的张力模型

战略与环境密切相关,是组织对整体利益、长远发展的一种设计。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存在多种张力,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行和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既需要照顾到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也需要顾及社会需求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既需要保持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的核心任务,也要与社会、市场有效衔接;既需要保持“自由、独立”的大学自治精神,也需要在多元利益主体间找到平衡点。因此,本文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视为一项战略目标,试图在复杂的张力场中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出调整的方向和目标。高等教育结构张力集合图(略)钻石张力场模型中的四个因素包括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政府、市场、社会,它们之间是多元互动关系。之所以将高等教育系统置于顶端位置,是为了说明高等教育机构在受制于各制衡力量的同时,也依据其系统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反作用于各外部制衡力量,与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间形成反馈灵敏的双向回路,编织成一张多元张力之网,高等教育系统就在这种互动与制衡中实现均衡发展。

根据高等教育结构的张力理论,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张力模型可由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HS(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为一定时期内某地区高等教育结构,a为随机常数,它因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TE、TG、TM、TS分别代表高等教育结构内部张力、政府张力、市场张力和社会张力。βE、βG、βM、βS分别为高等教育系统四大张力的系数,其数值随着地域和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数值。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倾向越来越显著,因此 βM在整个张力系统中的占比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来自市场的张力是显性、主导型张力,它受利益驱动,高等教育结构如果能与市场之间高效匹配,将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该公式也表明以高等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为主线来解决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绝不能将视角仅仅局限于教育与市场两个系统,应该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在确定调整主线的同时,适时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社会和政府调控的张力因素纳入指标体系构建中。

结合本文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将高等教育结构的张力场划分为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导型,指的是高等教育结构要主动去适应市场需求结构,高等教育结构的变革长期来看主要受市场需求冲击的影响;第二类是干扰型,指的是高等教育结构被动地要受到其自身教育系统发展规律、社会和政府的影响从而发生结构、规模的拉伸。

正是在这样的张力场中,高等教育在四种力量的博弈中形成动态的均衡发展态势。

三、高等教育结构各张力解析

1.市场张力及其地位。在高等教育结构张力场中,市场张力是最强势的,因为高等教育在人才供给和知识生产方面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它在根本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高等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双向回路张力关系中,高等教育结构一方面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这是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匹配”功能;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要满足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是高等教育的“推动性匹配”,高等教育结构的设置只有符合了这两大匹配功能,才能在市场张力场中实现均衡的发展,否则一定会出现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市场需求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结构,两者若协调发展,即供给能够满足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要求,则高等教育结构是合理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发挥积极作用的;若两结构间背离严重,高等教育无法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样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是不合理的、失败的。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万元GDP能耗、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三产与二产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白领与白领职业人数比重等指标衡量市场张力。

2.等教育系统张力及其地位。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文化、功能、要素等的发展对其结构体系发挥着隐性张力作用,这种张力是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内在逻辑所产生的力量。各国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在汲取了古今中外高等教育精华基础上、浸淫了当地的文化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结构。如英国,其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精英教育基础之上,办学思想秉承自由主义,尤其是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是培养各级官吏的主要机构,学科传统严重偏向文科。这种文化传统和由此形成的资源配置(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对教育结构的市场适应性匹配造成了羁绊,形成威胁型张力。潘懋元先生也认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要遵循外部关系的规律,还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通过自身规律来实现的”。

有学者(阿什比Erie Ashby)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就是在它所能利用的资源范围内,按照教师的意志发展的,当然这是在高等教育结构高度自治前提下才能进行。因此,对高等教育系统张力的考察,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与师资相关的具体统计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系统张力,如教师的学科、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

3.政府调控张力及其地位。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教育兼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双重属性,因此政府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参与更多是政策和经费上的导向与支持,一般不会直接插手高等教育主体机构的运行,这是与高等教育发展尚处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最大的不同。根据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理论,国家权力、市场和学术寡头是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三种势力,且国情不同,三方势力博弈力量强弱也不同,从而形成风格不同的高等教育系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受市场和教育系统自身的影响最大,而国家(即政府力量)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大。对中国而言,政府在高等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既做裁判又当选手”,行政权力(政府赋予)与学术权利共存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4.社会张力及其地位。社会变迁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进而也影响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带来多维收益,除了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科技之外,还可以加速社会转型,实现社会的稳定,社会收益的多元化决定了接受教育的动机也是多元的。历史证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大;社会变革越迅速,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要求越强烈;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越深,对普通高等教育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偏好越深;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高,高等教育层次和学制上延的诉求越急迫。社会张力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没有市场张力强烈,也没有政府张力如此外显与威胁性。以高职高专为例,受传统社会文化“重学轻术”影响,人们对高职高专存在着歧视,“新浪—麦可思—高考生与家长月度跟踪调查”报告显示(2009),仅有1%的家长和5%的高考生高考院校目标为高职高专院校,而同期全国本科、高职高专招生比为1∶1.01。这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社会需求大使得本科有规模扩张的冲动;高职高专最后接收到的生源质量低,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可选择高中毕业生人数、城市化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来衡量社会张力。

结论

本文着眼于高等教育的系统场域,揭示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张力内涵并构建了张力模型。在考察了高等教育结构张力系统后,可以根据各张力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张力指标体系,然后据此对高等教育需求结构进行科学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再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这将是文章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摘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解决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重要手段。研究将高等教育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高等教育结构受系统自身、市场、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影响,四个张力形成的张力场双向交互影响共同影响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其中市场张力的影响是最核心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匹配的强弱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最大的。

关键词:张力,高等教育结构,市场需求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2

西安联合学院是1987年经西安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现有医学院、理工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学院、国际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近50个专业)以及国际交流中心、职业技能中心、中专部和基础工业研究所等4个教学研究机构。

西安联合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院系两级管理;以专业课程群为抓手,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秉承“修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实施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积极推行院系两级管理,实施教学督导制度,组建了一支以正副教授为核心、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3

关键字:需求;教育改革;实践;职业道德

前言:近年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受到的关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而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关键。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手于职业教育以提高就业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必须从理论教学转变实践培养为主的模式,倾向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对会计实务的要求。

本文很对目前社会上的需求,从高职教育着手进行分析,深刻探讨如何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促进会计教育人才的培养,为输送更多的人才到社会服务,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向

经济时代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对数量要求转化为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从单一人才的需求转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培养会计专家到培养会计多面手,高职教育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会计工作重点从传统单一“账房先生”的工作,转变为解读财务信息、解决经济问题,扮演着“企业合作伙伴”的重要角色。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须脱离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不能过度的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要摒弃课堂说书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真正的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

1.要有适应性,即人才的培养目标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职在实际教学中应以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为根本前提,以培养能胜任实际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个普遍的缺点,就是进入社会,怀揣知识却无用武之地,总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主要是由于高校的培养方式错误造成的,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思想,培养具有高度

2.要有现实性,即高校教学要与会计所在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一致。这是较为关键的一点,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和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每当出现新法规、新政策时,都应及时把他们纳入授课范围内,避免出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情况,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就业。让学生与该行业不脱节,时刻保持新鲜,对行业的发展了如指掌,才能顺利的进入角色,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优化课程设置,突出职业教育

高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符合会计教学目标,理论课教学要精练、透彻、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从目前整个课程体系分析比较庞杂,部分课程存在交叉和重复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造成课时浪费,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教学模式,合并相关课程,着重专业能力教学,依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在对会计职业活动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教案,避免出现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脱节。其次,学校还应加强财务软件(用友,速达等)、办公软件等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使用;了解计算机基础硬件问题的处理办法,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方法结合,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再次,学校应将职业证书与职业培养相结合,组织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工作。企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称有一定的要求,职称证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会计工作人员能力的证明,因此职业证书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一块敲门砖,学校应重点着手工作。鉴于此种情况,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考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辅导,由此加大通过率,为就业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三、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动手能力

会计知识的学习不止停留在理论,实践经验对会计工作人员非常的重要,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必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对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高校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实践工作的完善,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1.改变传统教学,加强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缺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足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专业能力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我们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积极开展探讨式教学的方法,在每一个知识点解析前,可以先为学生准备好知识点相关的资料和例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中的分析方法,加深知识记忆。

2.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高职会计院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建立校内会计实习基地。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整理以月为单位一个周期的会计业务,从原始票据的整理和凭证的填制开始,到凭证审核、编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网上申报纳税等完成一个综合的业务处理。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系统、全面的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实践能力,获得感性认识。

3.实行校企联合,定向人才输送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利用企业与学校不同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让学生接触实际的会计处理业务程序和方法,感受真实的环境。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联手定单式培养,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职业人员,担当企业的知识平台;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直接途径之一,提供的实训基地和设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专知识又可以解决就业难中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如学校与银行联合,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银行会计方面的金融会计知识,实践工作流程;学校与企业联合,则侧重企业会计知识学识,在完整的体系中体会各行各业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做到专业知识学习不盲目有的放矢,有效的解决毕业生专业不精,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拓展了就业道路,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需要。

四、树立职业道德,正确认识价值观

从专业人员的各方面来看,除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外,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在未来发展,就业则选择中也同样重要。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灌输道德准则和敬业精神。具体来说,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具备专业工作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多方位人才,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能力。根据各行业准则和社会合格公民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基本素质相结合,在常规教学管理中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正确指导,从严管理,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五、结束语

为更好的适应经济信息化时代下会计需求发展的趨势,高职教育必须把握现在,着眼于未来,从实践出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以“教学,人文素质,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冬梅.《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途径和措施探析》.2010,(8).

[2]董云飞.《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其实》.2011,(3).

[3]许永艳.《浅谈高校会计专业教育》.

[4]张翠红.《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5]张娅.《“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会计教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7.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4

一、概念界定

1. 培训需求分析

Goldstein(1991)提出了培训需求分析的三要素法,即OTP模型[4]。他指出该模型将培训需求分析视为一个循环完整的系统过程,应该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层面全面连续地着手。尽管该模型仍存在缺陷,但它仍是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构。此后绝大部分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基本由这一结构演化而成,尤其是Goldstein(2002)三要素扩充模型的提出,扩展了任务分析的内涵和精髓。

组织分析要求培训需求与组织战略相联系,并支持组织的战略导向。因为组织处于不同的发展情况,采取的战略不同,相应的培训开发焦点就不同。组织分析主要是从组织环境、组织目标、组织资源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Latham(1988)也指出,培训的目的应该是有利于组织进而转益于个体,从而要求培训必须确保组织战略在整个组织中有效地沟通和执行[5]。

任务分析的目的主要被用来在创建学习目标的过程时确定所需的信息(Goldstein,1993)。任务描述具体化的结果信息明确了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专业技能、背景经验和个人特质等,并进一步确定培训需求的准确性。

人员分析是从培训对象出发,确定培训是否合适以及需要何种培训,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找出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绩效标准的差距,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现状同期望的工作目标的差距,同时关注员工的个性特征、专业结构等。

2. 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胜任力

有关社会网络胜任力的研究和升温,可以追溯于Ritter(1999)提出的“网络胜任力”的概念,认为网络能力本质是一种网络胜任力,这种胜任力是企业中负责处理外部关系的人员的胜任资质与企业网络任务执行两方面的总和[6]。随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作为静态观点的网络胜任力难以反映高度动态复杂环境的发展变化,更不能解释如何利用社会网络获得竞争优势[7]。为此,众多学者从资源观、关系观、结构观、竞争观等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动态能力观等理论出发来理解社会网络的构建与维护过程。如Lorenzon和Lipparini(1999)认为,在网络中的“关系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强调通过关系吸收和组合创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8]。Gulati和Kale等人(1999)则从企业以往结盟的经验来考察企业的“结盟能力”,认为企业的结盟能力是管理一个联盟的能力自然迁移到另一个联盟的通用的内隐能力,可以提高建立和管理新联盟的能力和效率[9]。Rothaernle等(2004)和Walter等(2006)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能力”,其构思模型特别关注网络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和流程互动的重要性[10]。

上述研究网络胜任力的研究从静态到动态不断地深入和演进,并存在着从网络管理的显性知识或胜任资质到管理所需要的隐性能力属性这一发展脉络。而社会网络超越简单线性的二维联系或者是简单的组织间联盟,对于社会网络胜任力的表述还无法统一。目前国内外虽然对职业经理人胜任能力的研究较多,但不同的学者在描述这一特定管理概念的时候,使用了各具差异的专业术语,且偏重于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胜任力的某一方面,如网络协作能力、网络联盟能力、网络合作胜任力等。

本文社会网络胜任力是针对职业经理人而言的,是职业经理人提升自身的网络优势、加强网络资源获取程度所具备的知识储备以及所能够实施的管理方案的总和。在Moller(1999)、邢小强(2006)、任胜钢(2011)等人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从网络动态性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网络胜任力由网络前瞻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关系优化能力和网络反馈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11]。其中网络前瞻能力指通过对整个网络环境发展变化的识判和预估,知悉自身整体战略与网络资源的匹配契合程度,从而制定出网络愿景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能力。此过程需要职业经理人找准自身对应的能力或资源缺口,识别并抓住社会网络中蕴含的价值和隐藏的机会。网络管理能力指与内外部社会网络主体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互相协作配合以共同完成企业使命和目标的能力,它可以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关系优化能力指通过关系长度、广度和深度来对整个社会网络关系进行选择构建、管理维护、优化组合、协调整合,以获取内外关系资本的能力。网络反馈学习能力指在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下,具备良好的反馈学习能力才能循环不断地获得大量异质性知识或信息,然后依据具体变化适时调整角色以便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趋势。

二、社会网络胜任力与职业经理人培训需求的关系

1. 网络前瞻能力培训需求

张君立(2008)认为,网络前瞻能力是网络胜任力在企业战略层次上的体现,职业经理人借此能根据现有网络结构及成员预测其演进方向[12]。较高的网络前瞻能力能帮助职业经理人从网络整体化角度审视战略定位。结合OTP模型当中的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Goldstein(1993)指出组织分析的目的是系统的指出组织中影响培训项目的各个成分,企业的内外环境、战略目标以及提供的可利用的资源都会限制或支持协调培训效果与目标。方刚(2008)认为,良好的网络前瞻能力的建立一方面要求深入了解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资源、组织特征和组织所处环境等在内的企业当前整体网络环境状况,识别出网络战略机会[13];另一方面需要职业经理人了解自身需要的关键信息知识及获取方式。因而从需求模型的组织水平层面分析,职业经理人也需不断培育和提升网络前瞻能力,更好地对网络进行评估、预判,使网络前瞻性需求转化为现实能力[14]。

2. 网络管理能力培训需求

网络管理能力是一种操作性网络能力,邢小强等(2006)认为它需要职业经理人对“整体网络进行控制与协调,执行各种网络任务以获取网络优势,其任务包含引导网络”变革结构与方向、获取优势网络地位、提高网络管理效率等[15]。尤其是信息、技术、知识等各种网络的复杂迭代,如何提高对社会网络的整体控制协调取得网络优势是社会网络管理的关键环节,由此使得职业经理人网络管理能力的加强变得十分迫切,同时也催生了网络管理能力的培训需求。从OPT模型中的任务层面来看,需要职业经理人洞悉本企业现有网络的复杂程度、网络内容和结构形式、网络类型与位置等与期望标准的差距,精确培训需求,以帮助获取完成工作应需要的与社会网络管理能力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3. 关系优化能力培训需求

关系优化能力最能体现在企业外部网络沟通和协调活动过程中。Ritter(2000)强调网络胜任力本质上是一种跨关系的网络关系管理能力,可用于协调不同关系,避免网络成员陷入相互冲突的困境。动态复杂的环境下,职业经理人选择、构建、管理、组合和优化相应的网络关系来影响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关系的质量或信息位置优势。外部组织一般包括供应商、网络伙伴、竞争者、政府、顾客、科研与金融机构等。在关系任务执行层面,职业经理人网络关系优化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和“位置优势”协调和有效整合多元竞合关系(任胜钢,2010)[16]。OTP模型中的人员层面培训需求分析如职业经理人的知识、专业、年龄结构、个性、能力分析等帮助加强关系资本的能力,使内外社会网络主体成员相互信任、尊重与承诺,减少自身潜在的风险和市场成本。

4. 网络反馈学习能力培训需求

网络反馈学习能力强调职业经理人对其社会网络的反作用力和学习力,即反馈机制和学习机制。在社会网络中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经理人具备按照自身的需求来调整、改变整个网络结构的能力,进行关系链重构。职业经理人网络反馈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验学习,如Lorellzolli(1999)等认为关系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其中的结盟能力会随着结盟经验的丰富而提高。职业经理人网络反馈学习能力的基础是获得大量异质性知识或信息,而这些大多来源于其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只有职业经理人具备很强的建立相互合作关系的能力,才能吸引有价值信息、独特知识和稀缺资源的网络主体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同时OTP模型是三要素的循环过程,需要连续的反馈信息流,周而复始地预估培训需求,这也对职业经理人在组织-任务-人员层面的网络反馈胜任能力提出要求。

三、人-环境匹配与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胜任力培训需求的关系

1. 人-环境匹配及作用机制

人-环境匹配指当个体和工作环境的特征很好地吻合时二者之间的一致性(Kristof,2005)[17]。Muchinsky和Monahan(1987)解释为一致性匹配与互补性匹配,前者指个体和环境拥有的特性的相似程度;后者则指个体和环境相互满足对方的所需程度。这种互补所需包含组织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等满足个体所需和个体通过自身的时间、努力、承诺等资源和能力来满足组织所需。

2. 人-环境匹配与社会网络胜任力培训需求

内外环境的构成及变化影响着职业经理人的培训需求。因而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胜任力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从组织、任务或人员的角度入手分析某一个层面的需要,更需考虑在人与环境匹配下的人-组织和人-工作的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并从这个角度动态地提高职业经理人的胜任能力。Kristof(1996)认为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组织目标和规范、组织价值观、组织文化氛围等,个体的特性包括个性、个体价值观、个人目标和态度等方面。王重鸣(1986)曾指出组织氛围会形成特殊的培训需求。在人-组织匹配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需要适应在内外环境改变的过程中,能完全适应组织层次的培训需求。如战略层面调整和培训与组织的长期匹配的网络前瞻能力,实现组织长期战略发展的期望和需要。另一方面从人-工作匹配的网络层面分析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胜任力,可以考虑胜任特征概念本身的复杂性,确定某项工作胜任特征或能力需要的内隐知识和经验学习,如网络管理能力、网络反馈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培育等。在人-工作角度对职业经理人进行需求分析时,Weihrichhe Koontz(1993)在OTP模型基础上引入胜任素质理论[17],希望员工在获取胜任力的同时,能够成为组织工作中的高绩效个体。人-环境匹配理论使Goldstein模型“组织-任务-人”各层面之间的分析更加具有紧密性,可以根据组织实际情况使分析过程明确可行和培训需求分析更为有效和科学。

四、概念性框架的构建

在上述概念性框架图中(见图1),人-环境匹配包括人-组织匹配和人-工作匹配是调节因素。职业经理人网络胜任力构成要素与基于此的培训需求是主线,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胜任力从整体上可分为战略层面和网络层面。在组织战略层面,网络前瞻能力对应的是OTP需求模型当中的组织需求,需要考虑组织环境、组织目标和组织资源等诸多组织要素。此过程强调职业经理人和内外组织网络的匹配融合,从而使职业经理人处在组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置,合理建立和有效利用整合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为企业争取资源创造效益,同时可以全面铸就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5

关键词:用友UAP,张建新 作为企业移动平台,与传统企业应用平台有很多的共同诉求。如何应对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如何把产品的研发生命周期延展到产品的实施、使用之间?这一诉求,也被越来越多的移动产品经理、售前顾问专家所提及。为此,诸多企业级平台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以上问题也是大多数移动开发平台的短板。企业级移动应用如何去快速适应变化?传统的应用,我们一般来通过下面几种手段来解决:

1、研发阶段的参数预制

2、实施阶段的客户化设置,包括应用集成与组装

3、用户使用阶段的个性化设置

4、二次开发

那么,作为企业级移动平台,从技术层面,应该如何去做储备呢?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两种技术参考。HTML5技术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快速部署,整页内容快速更新升级的需求,但面对企业级应用的需求变动态编译

化,仍旧显得无能为力。缺少模型的依托,无法做到对变化的自动适配与低成本处理。那么,模型驱动,便跃然而现。

模型驱动开发(Model Driven Development:MDD)是一种以模型作为主要单元的高级别抽象的开在企业移动应用领域,也终将走向“模型”之路。将解决如何把模型转化为不同平台的语言、如何交从模型到代码或者可执行配置的过程,是一个模型实例化的过程。模型的描述语言如果是DSL,那么发方法,模型在工具的支持下,转换成代码或者可执行的配置。

叉编译,如何动态执行建模过程中产生的配置以及解决如何快速部署、快速升级等诸多问题。

这个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从DSL到具体操作系统的交叉编译过程。为追求更好的性能与体验,动态编译可以把变化的模型,重新编译为高效的中间语言IL。

那么,如何去实现动态编译技术,则是平台应对快速部署、快速内容更新等特性的核心技术手段。

用友UAP Mobile 动态交叉编译技术

碎片化应用组装 传统意义上的碎片化应用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1、应用的使用时间是碎片化的。每个应用的使用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并且用户使用每个应

2、应用的种类是碎片化的。它符合“长尾理论”的特征,种类繁多,受众可能会大不相同。一款愤怒那么对于面向企业的移动应用,碎片化组装则日益重要。不同的碎片,通过预先定义好的契约,组合实现碎片化应用组装的关键一环,在于组件化的UI设计模式,它是碎片化应用组装的技术基础。UI组件化,是对传统UI设计的一个颠覆,对UI交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UI组件由相对独立的、用的时间是随机的。的小鸟也让我们看到了碎片化经济的威力。

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碎片应用,这就是碎片应用组装。

可复用的一组UI,以及其对应的逻辑组成。UI组件提供统一的对外接口,通过接口可以访问组件内部的各种元素,比如数据、逻辑、视图等。一个或者多个UI组件组成一个完整的APP。那么业务相关联的不同的UI组件可以组成不同的应用。碎片化组装,将极大提升移动产业链条中开发者的活力,终将成为企业移动App市场中的生力军。

用友UAP Mobile组件化UI

DSL的动态编译技术,解决了快速部署与内容快速更新的需求、解决了企业客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基于UI Component的设计模式,解决了UI的自由组装与拆卸。两个核心技术共同演绎了追随变化的特性。为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6

社会指南项目负责人娜塔莉亚·朱丽娜表示,对于俄罗斯青年学生而言,高等教育并非是唯一走向人生成功的选择。与其相比较而言,积极有效的、具有更高可接受性的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开始职业生涯。

研究结论显示,就业市场上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的专业为经济、管理、地面交通工程、汽车制造等,中职院校公费生名额竞争最激烈的学科是药剂学、法学和普通教育学,部分中职院校公费生名额的竞争比例达到23∶1,自费生名额的竞争比例达到25∶1。但热力工程、建筑学、船舶制造、水上交通工程等专业因缺乏吸引力而不得不录取成绩中等的学生。

俄罗斯联邦杜马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阿列克谢·马约洛夫指出,苏联时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基本上各占一半,而21世纪的前10年,约80%的中学毕业生考入高等教育机构,仅20%的学生升入中职院校。目前,有42%的学生报考中职院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上升反映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高。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7

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中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人定位, 个性以及习惯的养成和行为处事的塑造期, 也是大学生从懵懂到清晰认识自我, 步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期。然而,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越来越低,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家长、高校三方面共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部分脱节。

2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表现

(1) 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差距较大

在教材编写订制中, 高校从出版社订购教材一般要提前2至3个月;任课老师选好教材后, 必须向相关教务部门提出申请, 以系为单位统一订购, 这又要花一段时间, 加上教材编辑出版本身应有的周期, 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知识要被写入新的教材, 再为学生所接受, 至少需要2到3年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 新观念、新知识也许已经变旧了, 甚至可能已经被淘汰了。而教育部也很早就提出, 当今的世界是知识爆炸的世界, 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急速地发展, 社会事件层出不穷。但教科书却不能将这些知识内容随时编入, 致使教科书的知识内容瞬息便会陈旧不实用。另外, 一套教科书本应被新的教科书所代替, 由于经费的原因, 却不得不使用很长时间, 以致教科书内容的陈旧性与滞后性尤为突出。

很多企业用人单位表示, 高校毕业生表象上知识丰富, 但绝大多数在实际工作中用之甚少, 甚至完全用不上高校学习阶段所学知识。麦肯锡公司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所述:中国大学生只有10%符合跨国公司人才需求。新东方俞敏洪:“就教学质量而言, 大学教学内容陈旧, 与现实脱节, 很多大学教师依然用五年前的东西来教今天的学生, 这样, 学生未出校门就已经落伍了, 因为教他的老师早就落伍了。”

(2) 平时表现与创新能力差距过大

大学生是一张白纸, 可塑性强, 他们的朝气蓬勃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 可是当今社会, 大学生在过惯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之后, 在工作中需要创新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时候, 让领导很失望。而一个人的工作创新能力的产生在于人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 和人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正确认识逐步提高进步有关, 和人的教育背景, 文化程度, 工作环境, 学习实践, 追求进步精神认识等等方面都有相关联系性, 提倡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这样才会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做的更好。

(3) 工作态度与单位主流差距甚大

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工作态度是在大学里养成的, 是通过学校的人文思想教育来展现。尽管现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 大学生就业前景迷茫的大有人在, 工作的机会来之不易, 但是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工作态度有明显问题, 他们常常抱怨太多, 薪酬、工作枯燥、晋升很难, 但是却不明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道理, 不真正明白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笔者接触过数位公司负责人或者人力资源总管, 说起笔者所在学校人事公开招聘, 5个辅导员岗位有300多位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报名竞争, 他们纷纷表示他们的招聘工作很难展开, 招不到符合他们条件的人, 就算招进来之后也会发现在他们眼中很多人都不算“正常人”。这体现出高校毕业生的工作之后的工作态度普遍有很大问题, 而在选择工作的态度上也有很大问题, 大多数人宁愿领着更少的薪水去充实本就臃肿不堪的公务员队伍或者为了事业编制打破头, 而很少有人愿意去企业辛勤工作。

(4) 用人单位所需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

社会招收高校毕业生, 首先看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单纯的课本知识知识很小的一部分, 更多的是看中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用人单位工作相结合的能力, 能否在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而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很难符合这一要求。

3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解决办法

(1) 高校教育需要聆听“客户”的需求

当今社会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 高校需要适应社会变革, 紧密结合社会最一线的需求去制定培养计划, 需要聆听“客户”的需求。

对一家现代企业来说, 最重要的莫过于仔细聆听客户的需求, 设计并研发出真正受客户欢迎的产品。在今天这个机遇稍纵即逝、环境瞬息万变的世界里, 不懂得聆听客户需求、不能快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企业, 永远也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对一所以培养21世纪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来说, 聆听“客户”需求同样重要。笔者认为,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化企业是大学最为重要的“客户”, 因为这些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最为强烈。

创办大学的目的或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名和利, 而在于是否培养出了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是否获得了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研成果。从这个意义上看, 大学能否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让自己的“客户”满意, 这是大学能否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不能充分聆听21世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如果不能敞开大门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科技发展和人才流动的信息, 我们的高校就很难担负起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使命。

(2)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课题改革

高校在近年的教学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而我们需要将这一趋势成熟化、规范化, 摆脱为了课题而教改课改, 为了应付科研分以及教学任务而改革, 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的高校在改革中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学校很难掌握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只能尽量拓宽你的知识面, 不可能让你什么都精通”。这些观点的形象表述就是, 学校只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 就有如把一个容器尽量做大, 使其能装的东西尽量更多一些。用一句老话说就是: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学校抛出这个观点的同时, 其实也有将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部责任往学生身上推的嫌疑。大有一副反正我是教给你知识了, 你学得到学不到是你自己的事, 跟我没关系的感觉。

那么一个学生用三、四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难道不是时间成本?用时间换来的东西就是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或找到工作又用非所学吗?学校在经济利益、政绩诱惑的激励下, 把学校是学生谋生本领、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给推掉了, 更有甚者, 现在提倡大学毕业生去创业, 那么请问有认真统计过失败率么?现在的高校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创业没?没有很好的技术团队保障, 很精细的市场调研工作, 如何创业成功, 我理解的国家提倡创业是这样的, 本来最早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大学生往里面栽进去就可以了, 现在是让大家自己去挖坑, 自己跳。

高校应对就业难问题, 必须切实以课题研究为契机, 使课题研究成果不断向实践转化, 形成效益, 让课题研究回归教师, 回归课堂, 构建学校教科研的新平台, 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 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课程改革。

(3) 坚决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

生产、教学、科研三个不同环节和过程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是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脱节需求的重要环节, 高校必须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模式。[1]在这个模式中, 学校应该大力引进科技成果和高级人才、企业高官, 科研部门和生产教学相联系, 服务于教学, 实现科研价值的回归。在这方面, 职业院校作的比本科院校好, 比如笔者所在的无锡职院, 可以说实训室甚至比普通教室还要多。在这方面, 德国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 而双元制培养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代表作, 双元制最早是德国中等职业教育推出的, 他的最大特色就是要求学校与企业相互协助, 相互配合, 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把教学分为两部分, 由学校教授理论知识, 请企业负责实践培训, 双元制除了需要拥有相应的高校入学资格外, 在申请双元制专业时, 还要获得合作企业的认可, 比如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 他和大众、德国大陆集团、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都签署了合作协议, 进行双元制教学, 申请者需直接向这些公司提出申请, 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拨后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 此时, 他们才可以正式注册入学。

这点在本科院校做的还不够深入, 很简单, 大家可能不了解工科生的毕业论文, 他们要求有校外导师, 也就是企业高级职称作为第二导师, 但是很多人论文答辩完都不知道这位企业导师的庐山真面目, 毕业论文所做的讨论与研究能不能在社会上应用开来, 有没有实用性价值, 无从得知。

(4) 加强高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社会和高校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如今, 它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人文课程的实施。相比专业课程, 人文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校的政策制度、学生的态度等等因素都是导致人文课程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 学校对于人文教育的政策制度至关重要。[2]

高校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积极探索出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重构大学人文教育, 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来说, 我们必须探索人文教育的创新, 更多从学生的心理、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大学教育。

近些年啃老、读书无用论这些问题体现了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高校教育突出的问题是培养大学生真正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养、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决定一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 高校需教会大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使他们在走出校门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随着社会发展,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需要企业再培养, 时间成本很难接受, 大学四年的时间成本优势全无。

在高校加强人文教育中, 需要兼顾人才培养的德才关系, 德是指品德, 是指一个人对社会、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 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古话说:有德无才是为庸才;有才无德是为蠢材;无才无德是为小人。这一说法出自司马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兼顾德与才的互补关系, 才能使得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传统高校人文教育是把政治课作为衡量标准, 由于理论性过强, 大学生很难对其自发的产生兴趣, 所以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很难激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自觉性。正所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学生对人文教育、心理教育不感兴趣的情况下, 又怎么能培养起人文素质呢?而人文教育需要做到的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 不仅传授给他们知识和技能, 更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处理身边的困难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 高校将教育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可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 在大学生主动求职的氛围下, 人文教育才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高校以学生好学、教室乐育的人文教育形式开展教学, 既能弥补传统德育教育大而空的缺陷, 又可以兼顾高校人才培养的德才关系, 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大学生具有人文道德实现的自我需求。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具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展现。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当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理需求, 对人身、财产、稳定等的安全需求, 对爱情、友情等的社交需求、对他人对自己的任何尊重的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 他们就要向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迈进。大学生在校期间, 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有保障, 在某些时候其他需求也部分的得到满足, 他们常常在课本外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思考自我, 思考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 如何接受自己和接受他人。他们渴望有广泛的社交关系, 希望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任课、尊重, 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高校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品质, 使得大学生达到理性与情感和谐发展的效果。如哲学、历史教育告诉大学生人为何物, 人为何生, 指出人类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揭示人生的本质, 这些可帮助大学生解答人生困惑, 不会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偏差, 也是大学生发现自我实现需求的意识阶段。文学、伦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知识又可以教给他们人生智慧。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等责任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左膀右臂, 能够帮助大学生挖掘自我潜能。

参考文献

[1]乌功相.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科技教育, 2009 (10) .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实践,产学结合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定位、个性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行事处世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 也是大学生从懵懂到清晰认识自我, 从而自信步入社会的一个必要的过渡时期。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部门、高校、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部分脱节。

一、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表现

(一) 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差距甚大。

很多企业、单位负责人表示, 高校毕业的学生知识丰富, 可是大多数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都用不上, 或者用起来和课本上的差距很大。根据麦肯锡公司刚刚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2010) 》显示, 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于失败的大学教育有着一针见血的批评:“就教学质量而言, 大学教学内容陈旧, 与现实脱节。很多大学教师依然用五年前的东西来教今天的学生。这样, 学生没出门就落伍了, 因为教他的老师早就落伍了。”

(二) 工作态度与单位主流差距较大。

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工作态度来自于哪里?那就是学校的思想教育。尽管现在社会竞争激烈, 工作机会来之不易, 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工作态度明显有问题, 抱怨很多, 存在一般的条件和待遇看不上眼的思想。山东某地一位国税局干部表示, 今年单位新招收一名公务员, 工作能力勉强说得过, 但是工作态度明显有问题, 刚刚工作了一个星期, 就抱怨待遇低, 抱怨领导不给升迁机会等等。这些让单位领导和同事十分尴尬, 不知怎么与之相处。

(三) 平时表现与创新能力差距甚大。

大学生的朝气是很多单位所看重中的, 朝气意味着创新。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十分激烈,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更是一个单位的生命。毫无疑问, 大多数学生在过了适应期后表现得很活跃, 在业余生活中非常活跃, 真正体现了一个大学生的朝气, 但是许多工作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让领导对新招入的大学生很失望。这就致使很多单位领导对大学生意见比较大, 甚至于很多单位都不再招收新员工。

(四) 单位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

社会招收大学生, 首先要看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单纯的课本知识只是其一, 还要看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单位工作结合的能力, 能否为所在单位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显然刚刚从学校走出的大学生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合一些单位的人才需求。

二、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口的路径选择

(一) 大力发展产学结合的高校教育。

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准备大展拳脚时, 却发现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失去了用武之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学生在学校时过多地注重课本理论学习, 而忽视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1, 044家用人单位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缺少实习经验”以51.7%的比例排在用人单位拒绝应聘大学生原因的第一位;其次是“专业技能水平低或学习能力不强” (43.3%) ;第三是“专业不对口” (40.4%) 。因此, 增加高校中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注重创新产学结合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很多学校采取了订单培养、专业委培等方法, 应该大力提倡。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占用时间较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教育, 使学生毕业后不知如何与社会接轨, 反过来其结果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应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焦点、热问题, 让学生能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使学生将来走出校门后能正确认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合理差距, 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 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当今社会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抛开道德素质, 就能力方面看, 大学生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的能力。现代大学生需要做到全面发展, 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现实需要与自我发展的冲突在很多人内心都会存在, 做出取舍的最好办法, 是认识清楚自己, 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认识清楚自己,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盲从和随波逐流, 并且可以在两难境地中帮自己做出抉择。笔者经过调查发现, 大多数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单位非常受欢迎。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 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 要想实现自我更好地发展,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予以重视, 需要大学生个人、教育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三、高校教育在与社会需求对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坚决杜绝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很多人曾感慨到:一个花了四年时间、耗费父母数万元人民币的大学生, 最后在工作岗位上基本用不上在学校学的知识。诚然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 很多学生感觉书本知识无用武之地, 辍学打工照样与在高校学习知识相差无几, 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从实践来看, 刚毕业的学生不是知识太多了, 而是太少了,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书本上的常识都不知道, 何谈好好工作呢?日照某事业单位的新招收的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大学生, 连最基本的书本上最简单的数据库都做不了。

(二) 坚决依法实行产学结合的方式。很多地方出现了学生到实践基地工作被压榨甚至于被卖给黑劳工机构的事情, 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利益。人大也在讨论有关职业教育等社会实践方式的一系列立法问题。这就要求学校要严格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 从选择实践基地, 到签订就业合同等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办事。

(三) 教育“产业化”带来的阵痛。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 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 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决定》提出要以产业化为方向, 建立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 对包括教育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 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它主张教育产业化的意见引为最重要的论据。当时,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态度是承认教育具有产业属性, 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留学教育等。但从维护教育公益性的角度出发, 反对提"教育产业化"。产业化带来的其中一个恶果就是忽视道德教育。培根说过:“人的美德尤如名贵的檀木, 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才放出光辉的。”

(四) 教育社会化问题。高校教育应该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前的一个模拟训练, 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这就有如现代战争中的实战演习或实战模拟训练。这是一种仿真现实的过程。所以高校教育社会化指的就是高校应该是向着小型、模拟型的社会化方向发展, 不应闭门造车。从学校的社会地位来说, 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 不应该人为地严重脱离社会, 这也是造成学生“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教育严惩缺乏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一是教材、课题没有更新机制, 陈旧不堪, 更新速度缓慢, 教学实践项目根本就没有社会意义。二是教师队伍和教师知识更新换代仍然是形式主义。比如, 某些高校的某些教师虽然挂了很多头衔:教授、专家、高级讲师等, 但其实根本没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三是教学模式与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

参考文献

[1].侯荣伟, 吴思宇.浅谈高校问题生的现状和引导对策[J].成功 (教育) , 2009

[2].闵维方.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9

关键词:管理专业,高校教育,社会需求,有效衔接

一、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一) 应试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影响

由于中国历史的原因, 我国教育仍未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这不仅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 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 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高校学习注重自主性, 而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在之前的12年中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习的动力更多是来自外界的, 这让学生们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 逃课率、作弊率、挂科率一直居高不下。最终导致了大学生虚度四年大学光阴, 连专业基础知识都掌握得非常不扎实。

2. 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认为只要将书中的知识点记住即可应付考试, 而没有意识到大学是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间, 因此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也因此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成为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的能力。

(二) 高校扩招导致的整体专业素质下降

自1999年高等教育院校扩招至今, 高等院校每年招生数量已从1998年的108万上升至2009年的629万, 并仍以一定的百分比稳定上升。国家实行高等院校的扩招旨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政策下市场发展的需要。然而高等院校扩招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高校设备以及师资配备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大学生数量的增速, 高等院校扩招之下的结果是大学生在数量上泛滥, 而在基本专业素质教授水平上不足, 导致高校学生整体专业素质下降。

(三) 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离

一方面以科学实验为研究方法的管理理论来源于西方[1], 中国将其引入, 在发展初期对西方管理知识的照搬照抄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不服的现象, 目前我国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依附各大高校成立研究中心对管理学知识进行研究;也有相当的高校教授、讲师致力于高校教育的研究, 但各大高校使用的教材依然深受西方理论和思想的影响, 结合本国实际上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 高校在管理学领域的教育以理论基础教育为重, 课程安排不合理。国内各道高校在教学内容上一再强调管理领域的经典理论, 而忽略了与实际企业操作方法的结合。讲师和教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理论知识, 却鲜有始终能把实际案例结合到理论知识讲解的全过程的教学形式, 这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知识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再加之各大高校出于各方考虑, 课程安排一般比较分散, 不利于学生进行实习, 这也让学生在走入社会前缺乏锻炼。导致大学生不能讲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二、高校教学改革建议

(一) 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 人们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绝对性, 而杨江南在其《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中指出素质教育的真正障碍不在考试的存在, 而在于师资、文化与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素质教育能够应付好考试, 而且会比单纯的应试教育做得更好, 因为它能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来从长远的角度提高考试成绩。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重视素质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2]

作为管理类学科, 开发类似ERP课程, 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形象地体验企业运营的基本过程,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无论从哪一点都对学生适应社会有正面的帮助。这样的课程也更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寓教于乐, 通过综合素质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

(二)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 仅仅掌握理论知识的远远不够的, 只有把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实际, 才能发挥其作用。在调研过程中, 解百集团总经理王季文校友在采访中就谈到:只是“敢闯”是不够的, 你必须有能力, 才能把握机会。能力从何而来,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就是教学的安排。高校教师在课堂中将知识贯穿在实际案例中展开, 以案例为依托, 不仅调动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更能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各高等院校凡是涉及商科类的, 均少不了市场营销比赛、案例分析大赛等。但是这些比赛从企业角度都是不成熟、偏理论的, 因此学校要引导各类比赛向现实市场靠拢, 让学生通过系统地调研得出更为实际的数据。

最后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高校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时间;高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获取实习岗位,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习这个平台上, 一方面, 学生能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化为实际操作, 在过程中体悟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对其他员工、领导的接触, 从他们的工作中寻找理论依据, 从而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让学生转变成职业人的过程在大学阶段完成。

(三) 引导学生对细分专业发展的把握

管理大类, 学习的知识相对比较宽泛, 专业性比较弱, 从“专注”这一点来说, 仅仅把握管理这个大方向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大方向下把握自己发展的小方向。

首先, 学校要通过选修课等形式让学生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者是优势点, 这有助于学生对今后职业发展的把握。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细分专业的学习, 比如学生希望今后在电子行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那么学校除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教授外还要引导并提供学生对电子行业的学习认识的途径。只有在大方向之下有专注点才能让学生在整个大环境中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高清莲.《高等农业教育》.《中国管理类课程在高校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011-09, 9:73-76.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10

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 我国民营企业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 的就业人员约为1.5亿人, 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0%,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由此可见,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 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 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周期寿命不长等问题。据统计, 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私营企业, 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 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 有85%在10年内消亡, 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 (沈灿煌, 2009) 。民营企业这种发展“后劲不足”、“昙花一现”现象, 就是核心能力不足的反映。

企业核心能力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以后,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义、要素、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观点。国内学者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不足存在的原因, 认为是组织管理的能力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匾乏、人才机制活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尹育航等, 2008) , 提出应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实施创新和发展特色战略等方面培育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和提高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是解决与市场需求匹配的问题。

二、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互动关系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是“竞争对手无法模拟的竞争能力, 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它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拟性两方面的重要特征, 具体表现在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的一两个环节明显优于且不能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特殊能力。它是通过长期集中投资、研发、应用核心技术而最后形成的, 是以核心技术的线性发展为基础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是民营企业依据自己的独特优势资源 (企业技术、信息、文化观念、地理环境、经营机制等) 综合作用而生成的、具有一定增值能量的独有的支持体系。这种能力是企业特有的, 不仅局限在技术上, 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凭借这一强大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和效益。而市场需求是动态的、异质的,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必须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一)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分析

现实的民营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市场份额及利润的差异, 其基本原因是企业核心能力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体现在:

一是民营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异质性。构成核心能力的同种要素在不同企业不同使用方式下的效率是不同的;企业核心能力要素制约与影响市场竞争, 从而引致其他企业模仿, 但核心能力要素的不完全模仿性, 致使民营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异质性;不同的核心能力要素组合给企业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即不同的企业所控制的生产性资源组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而使核心能力要素组合呈现异质性。

二是企业组织惯例的异质性。企业是一个由组织惯例所组成的层级结构。组织惯例是一个组织的抽象的做事方式或重复的活动方式。它主要包括组织进行审慎思考和实施的能力, 在组织发挥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企业其组织惯例具有异质性。

三是核心能力形成和积累过程的异质性。企业核心能力是在企业组织专业化生产与协作过程中个人知识和组织共同知识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具有鲜明的社会复杂性;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是参与各方进行长期合作专用性投资的结果, 是在企业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长期进行合作专用性投资的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鲜明的专用性;企业核心能力在积累过程中鲜明的路径依赖性, 路径的差异性使得核心能力具有异质性。

(二) 市场需求的异质性

人的异质性决定顾客的异质性, 顾客的异质性形成市场需求的异质性。市场需求的异质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它源于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及市场环境的异质性。

市场主体的异质性表现在:一是收入差异。收入的静态与动态差异导致个人消费需求会出现差异化及发展的动态性。二是价格变化差异。价格水平的变化引起消费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引起消费需求的差异。三是人口特征的差异。不同特征人口的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 如不同国家的人口、不同省市的人口、农村与城市人口、北方与南方的人口等。四是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差异影响市场需求的差异。

市场客体的异质性。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交易的对象, 表现为客体类型的多样性、客体价格的波动性等。

市场环境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的差异性、多变性、相关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并且对于不同企业, 由于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差异, 更使得市场环境异质性加剧。

(三) 异质性是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基础

异质性是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的基础。任何企业具有的核心能力异质性都是能适应特定市场异质性的核心能力, 离开特定的市场需求异质性, 核心能力无法创造出与市场匹配的价值。正如同一个人的能力是特定的、有限的, 他 (她) 只能在特定的空间发挥作用。市场需求异质性与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匹配互动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要求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匹配市场需求的异质性。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只有匹配市场需求的异质性, 才能让核心能力发挥作用, 企业产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才能转化为发展的持续动力。如, 美国铱星公司耗资50亿美元, 花去12年时间, 研制出可以在全球任何角落进行通话的移动电话, 它在质量和功能上的确无比伦比, 但是其昂贵的销售价格和通话费用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用得起。尽管其产品非常好, 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最终使其在2000年宣告破产。这个例子说明美国铱星公司尽管具有在质量和功能上强大核心能力的产品, 但是由于市场不能接受价格如此高昂的移动电话, 同时对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而言, 某些功能有是如此多余的, 派不上用场的。从而使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无法与市场异质性匹配互动、相互加强, 从而导致企业失败。

如果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与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匹配一致, 则是市场需求异质性与核心能力异质性形成良性互动的条件, 民营企业就会在与核心能力异质性匹配的异质性市场上不断获取利润, 为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在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与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匹配一致的情况下, 企业对发展核心能力充满信心, 随着核心能力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 企业核心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当核心能力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原有市场提供给企业核心能力发挥的空间又会出现不足, 就会制约企业核心能力的继续成长以及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要求。这时, 企业就会突破原有市场, 在一个新的异质性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一旦由此获得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与市场需求异质性的新的匹配条件, 那么企业就能形成与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异质性匹配的核心能力。如此循环反复, 从而推进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四)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互动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的。

第一、市场需求是推动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不是机器设备等静态优势, 静态优势可以通过购买、引进模仿等形成。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要维持一定的需求增长, 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市场的扩大, 必然包含市场需求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 核心能力要适应这种变化, 创造利润, 才是现实的核心能力。否则, 只是一种虚拟的能力。因此,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必然是市场需求。

第二、市场需求是检验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唯一准则。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最重要体现是市场效果, 这是检验核心能力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作为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物化体现的新产品、新技术, 最终要通过商品回到市场, 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是检验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优劣、成败的分水岭和试金石。超越市场需求, 忽视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 脱离市场的实际成长过程, 得不到市场认可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 将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

三、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障碍

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其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 以达到拥有市场份额、实现利润的目的, 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市场障碍或核心能力障碍使这两种异质性不是天然就会产生并能有机结合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 存在相互匹配的障碍问题。

(一) 核心能力障碍对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制约

核心能力障碍对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制约主要体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核心能力消散。核心能力消散是指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形成条件的消散, 主要来自模仿障碍失灵和先动者优势失效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核心能力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难以模仿, 但是难以模仿不等于不能模仿。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有赖于模仿障碍的存在, 但是模仿障碍由于法定保护方式的时间限制、政府政策的变动、规模经济效应的弱化、无形障碍的消除等原因也存在着失灵的情况。因此, 后来者可以利用技术突破或重大转折过程中出现的市场机会进行“创造性地破坏”, 由此摧毁市场先动者的优势。尤其在日趋成熟的国内市场上, 进入者必须优势领先者手中夺取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形时有发生。如, 深圳的新天下集团, 它的“神舟”电脑产品在创业之初的力量十分渺小, 然而, 通过创造性的发明, 仅几年的发展就成为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向IBM、DELL、联想等国际品牌抗衡的知名公司, 并严重削弱了这些巨头公司的市场优势。

第二、核心能力刚性。“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能力刚性, 其中最普遍但也是最不被人意识到的原因之一是过分强调目标。人们总是屈从于从一个简单概念, 即好东西多多益善。从前有益的活动大规模地展开, 结果过犹不及, 不是促进, 而是阻碍。”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之所以产生核心能力刚性, 主要是由于企业成员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惯性、厌恶风险的倾向、与市场环境变化相脱节。由于核心能力刚性的存在, 使核心能力既是一种优点, 也是一种缺点。因为它是竞争优势, 是战略竞争能力的来源;但当它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时, 如过分地强调则为组织的惰性埋下种子, 成为制约组织发展的障碍。

(二) 市场障碍对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制约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良好而顺畅的市场环境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由于市场壁垒导致的市场需求被迫转移或者压制以及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市场障碍将严重制约着核心能力异质性的提升以及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一、市场壁垒对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制约。市场壁垒是指对投资主体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市场、对在位厂商的经营管理过程障碍或者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起抑制作用的因素。市场进入的规模经济壁垒、政府管制进入壁垒和市场退出壁垒, 以及市场退出的沉淀成本壁垒和关联性壁垒, 使得民营企业进入或退出行业受到制约, 影响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培育。

第二、市场需求不足对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制约。为了维持一定的增长, 民营企业需不断扩大市场, 但是竞争对手的反应以及需求的饱和都意味着不对已有产品范围进行扩张是不可能的。因此, 通过对需求进行多样化扩展, 加快需求的增长速度就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多样化的速度越快, 对企业员工的要求就越高, 多样化的投资就越多, 利润率就必然要降低;同时, 多样化带来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压力也会大大增加, 导致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趋于不利, 如此多的关联因素就使得需求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样一来, 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就不能保持与市场异质性匹配的程度, 市场与核心能力之间不能正向相互加强, 共生互动, 制约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发展。

四、面向市场需求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培育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实现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与耦合有利于培育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发展壮大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 或是它们的组合, 企业只能持续地围绕市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提供新服务, 建立满足市场需求异质性的核心能力, 民营企业才能避免昙花一现和生命夭折的命运。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与民营企业自身状况, 民营企业必须从内、外两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内部培育核心能力。在现有资源条件下, 民营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制定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施组织管理变革、推进品牌建设、注重市场创新和以适度规模发挥比较优势等, 把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技能融合进企业的生产能力中, 不断提炼、吸取从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核心能力。

二是外部生成核心能力。通过外部生成核心能力有二种途径: (1) 外部联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 就必须加强本土联合, 组合成民营企业集团, 以提高知名度、加强资金筹措、促进信息共享和推进组织科学管理等, 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培育核心能力。所谓“船大好冲浪”, 这对于提高规模效益、扩大技术优势, 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成本的降低无疑起到巨大作用。 (2) 外部交易。通过外部交易, 吸纳外部资源, 包括组建合营企业、吸收外来资本、开展技术转让、战略联盟、长期融资、进行兼并收购等, 纵向扩展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线, 它有助于吸纳和发展新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M.Hannan&J.Freeman.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J].Amercian Journal of Socilogy, 1977 (82)

[2] (美) 理查德·R.纳尔逊, 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钟陆文.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王继青.创建面向市场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机制[J].企业经济, 2008 (6)

[5]田家华.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及其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6]尹育航, 郭晓顺, 杨青.民营企业可持续成长核心能力的形成内因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08 (6)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篇11

关键词:汽车电路;职业教育;教学;社会需求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着重于动手能的培养,因为是要培养技术型人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目前,我国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都是在其他本科院校招生之后,生源与师资都较弱,但是职业教育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

因此,職业技术的教育一定要注重教学质量。在汽车电路的教育中,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对汽车电路有充分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汽车电路的能力。

二、汽车电路职业教育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功能也越来越先进。为了完善汽车的功能,在汽车的设计过程中,应用了许多的高科技技术,对汽车生产的工人要求更高了一些。在高等职业技术的教育中,由于汽车的整体电路比较复杂,电路原理又是比较抽象的,老师在理论的教学中,虽说老师认真负责,每堂课都准备的很充分,但学生们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去了解。

但是,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实训中,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年限比较短,加上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实训的成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很多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教育也失去了信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大大降低,汽车电路的课程教育也逐渐成为一门学生们不愿意学习的科目。因此,对汽车电路的教学进行改革,使其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汽车电路教育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如今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仍然沿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即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录知识,课后复习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使学生们缺乏创造性。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多数学生都逐渐失去了创造性。汽车电路是需要创新变通能力的,一旦遇到有变化的电路,需要及时做出处理。失去了创造能力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难适应。

2、师资力量及水平不够

职业教育的学生多半是高考中成绩较差的,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的配备多数也较本科学校差一些。师资水平达不到标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专业知识差,不能很好的领导学生们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数量上不够,一个教师带多个学生,这样在实践的教育中,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每个学生,不能逐个对学生进行知道,只能进行全体的教育,不利于因材施教。

3、课间实践不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说起来是有三年的教育时间,但是多数学校都只安排了两年或者一年半的在校课程学习,就转入社会工作了。这样一来,学校的课程上的安排就出现了很多缺陷,由于我们国家教育部设置了几门高等教育的公共课,使得理论教学任务显得很重,教学实践紧迫。因此,很多学校在教学任务上的安排都将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降低,导致学生的课间实践不够,不能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4、理论考试过于单一

高等学校的考核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测试,多数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都是以卷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为了总体考核成绩,学生们只专心于理论考试,忽视了动手操作的学习,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弱化,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高成绩毕业,也并不一定具备合格的汽车工业从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四、加强汽车电路职业教育的几点心得

1、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到真正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汽车电路的能力,应该在每一堂课的末尾后,都让学生们到讲台上来对当堂学习的电路进行分析,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再由老师加以点评或者是纠正同学们所犯的问题,记录课堂成绩。在整个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至少到讲台上来分析一次,在课堂总结过程中,有错误的同学对错误进行改正,其他同学也可以得到借鉴。这样的开放式课堂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

2、提高师资力量

首先要扩大学校的教师队伍,增加学校教师的数量,合理安排每个老师的教学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提高。另外,在教师的招聘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一定要聘用自身素质高而且有责任心的教师,提高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3、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要从两个方面抓起,一个是教学的基地,一个是教学的时间。首先要加大投入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使实训设施满足职业教育要求。加强与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联系,安排学生们在课间到工厂见习和顶岗实习,把课堂教学扩展到实际的工作中,让学生们对自身的学习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汽车电路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学生们需要多次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因此要全方位的加强实践教学。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改变考核成绩的结构,将期中和期末成绩的比重进行调整,加上实训考核这部分内容和课堂电路分析内容的成绩,可以参考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占40%,课堂和实训也各占20%的成绩考核模式。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能力,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极积性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极积性,不拘泥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五、结束语

汽车电路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是必须要认真落实的,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合格的汽车工业型人才。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育资源的投入,师资水平的提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具备独立分析汽车电路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江西现代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 雷根明.浅谈职业学校《汽车电路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读与写·上旬刊.2013(05)

[2] 陈清洪.汽车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卷宗.2012(05)

[3] 张瑞瑞.汽车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探究.科学时代·下半月.2014(04)

[4] 陈峥峰,徐炳熙,高校汽车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14(12)205-207

[5] 吴明.浅析高职院校汽车电器与电路教学的改革创新[J].企业文化·下月刊.2012(05)

试论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12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社会需求,适应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直接朝向职业教育而来, 身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需求的变化与各类体制的冲击, 都告诉我们教育自身的改变是刻不容缓的。因此, 笔者利用工作假期翻阅相关文献资料, 利用平常教学时间仔细观察现实的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本着满足社会、学生就业需求以及落实体育教育两个目的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1、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1、职业院校教育的特点

职业院校教育早期是为了配合经济建设发展而产生的, 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它以培育实用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技能训练为导向, 以帮助学生毕业后能成功且快速的进入职场, 是培养企业界所需实务专业人才的温床, 职业院校对我国基层人才的培育有相当的贡献, 替各行各业培育了不同类型的人才, 满足了行业升级、技术提升的需求, 同时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随着技能要求的提高, 学生在职业院校就学期间能不能学到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到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一步应用理论, 还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背景后才懂得如何操作存在争议。

1.2、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 绝大多数教师对体育教学存在的意义是很肯定的, 对自己的工作很重视, 无论是从思想认识还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都在积极履行自己的教学义务以及教学理念,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部分教师由于认识不足, 还是按照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在继续进行体育教育。其次, 现在学校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已经慢慢在加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模式下, 有部分老师还是秉承旧的理念,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难以接受。大多数教师都是积极改变授课模式, 积极提升学生的素质, 但教师的关于教学的形式和思路还不完善, 教学教案没有特色。

2、社会对职业院校体育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2.1、用人单位对体育人才能力要求的反馈

传统上来说, 职业院校的体育毕业生就业去向为教师、各项体育大类的教练等, 这些职业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与口才。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 职业院校学生的由于学历较低, 对自己的不自信导致了沟通难, 口头达能力的培养是要建立在思想、文化、知识、阅历的基础上的, 掌握良好的表达能力, 对个人的事业等方面都有极大地帮助, 作为一个体育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将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学生, 但我们职业院校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表达能力。

2.2、毕业生在工作中对专项能力运用的反馈

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除了缺乏上述的沟通能力以外, 还为自己未能在校期间获得相关证书而感到后悔, 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接受过的教学课程教材过于单调, 以至于在现在自己的授课中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使得学习效果不佳。

3、优化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措施

3.1、了解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态度

熟悉学生的态度, 应为体育教育者的首要任务。经小规模调查, 本校学生认为体育课教育教授中最重要的是运动技巧、团队及个人运动、以及休闲类游戏, 我们应从上述学生需求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3.2、采用协同式教学更好的提升教案质量

对教师而言, 独自准备教案是一件繁重的事情, 以一己之力往往顾此失彼, 以协同式的方式可以结合教师彼此专长, 弥补个人不足之处, 可以共同进行教学计划、执行、讨论以提升教学质量, 可借教学观摩学习他人长处, 提出建议来改进彼此教学方法, 减少教师因重复教学内容所产生之身心疲惫, 也即减轻教师长时间面对同一群学生的负担。

3.3、加入多媒体教学

体育教育课程新规划中, 我们还应特别提出信息与科技融入各科教学的概念, 具体而言信息和科技应包括视听媒体及计算机的使用, 在体育课程中将计算机技术融入教学的意义是指, 教师运用计算机科技于课堂教学上和课后活动上, 以培养学生运用科技与信息的能力和主动探索与研究的精神。体育教材所教授的某些知识是很抽象的, 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不易了解, 造成学习积极性低落。如果想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增进学习效果, 就有必要将抽象化的教材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3.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中, 企业当然希望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通常都需要员工具备表达、应变、组织三种能力, 才能协助他们的企业运作。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这三种能力促使我们的学生就业更顺利。教师应积极改变授课模式,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积极提升学生的素质, 并且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给学生配发专门教学资料, 提高学生的素养。

4、结语

高等教育的普及让大学教育逐渐成为必备的学历, 职业院校学生如何从中脱颖而出, 这将会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对于未来职场竞争中所要培养的最大的课题, 以就业为指针, 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居海.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上一篇:生产适度下一篇: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