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体系(精选12篇)
社会教育体系 篇1
0 引言
通常,人们认为信用属于道德范畴。信用的实质是信任,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我国当前突显的社会信用危机是道德沦丧和市场经济缺陷的恶果。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通过道德教育和法规来实现的。从精神观念讲,要诚实守信,遵守诺言这;在经济意义上,信用是市场中人们的理性选择行为。本文以理性选择为逻辑起点,从微观角度进一步阐释信用的内生机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危机做出解释。
1 理性选择与非对称信息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Myerson,1999)[1],理性选择是假定经济主体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有效用倾向的,描述主体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目标函数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的决策选择行为。效用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物质产品中获得物质效用,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的尊重、赞美、荣誉的需要,从“自我完善”产品中获得“标签”效用(Khalil,1990,1997)[2,3]。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限定主体可选择行为集,直接影响主体选择行为。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看,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受信息集、博弈规则(参与人、行动、结果)、战略空间、预期得益等多种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约束,约束条件变化必然影响到主体理性选择行为。当经济主体理性选择面对的是另一个理性主体,他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他的理性选择也是对方的理性选择函数;主体之间理性选择相互作用,使主体实际选择结果与期望的最大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但仍是主体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因而主体的理性选择是在存在着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选择问题。理性选择有如下的特征:理性选择是一种双向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折衷选择;理性选择是信息约束下的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动态选择。
非对称信息,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信息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呈现非均质分布。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使信息非对称性更严重,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常态和特征。信息非对称性导致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是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根源之一,使内生交易费用增加,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信息非对称性,形成了交易中的交易主体出现信息优势方和信息劣势方,因而双方地位并不平等。信息优势方由于拥有对方所不拥有的信息,在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驱使下,其理性选择将是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对方的得益;而信息劣势方由于顾虑信息非对称性可能引发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得益损失的可能性,行为趋于谨慎,他的理性选择是不信任对方,从而不参与交易活动,结果是即使对交易双方明显有利的交易行为也较难发生。
2 信用内生机制
我们用委托-代理人模型来说明交易双方策略和博弈结局。假定交易为信息优势方(代理人)与信息劣势方(委托人),他们的策略分别有诚实、欺骗与交易(信任)、不交易(不信任),得益矩阵如下:
由双方博弈矩阵可知:若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当信息优势方理性选择是欺骗时可得到15单位收益,而对信息劣势方造成5单位损失。对于信息劣势方而言,知道信息优势方会(或可能会)选择欺骗行为,就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为避免损失,他的理性选择将是不交易(不信任);那么双方理性选择的纳什均衡结果是:信息劣势方选择不交易(不信任),信息优势方选择欺骗,双方得益均为0。而若双方选择以信用为基础的合作行为,可各得5个单位收益,显然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应是符合双方利益的理性选择。为什么对双方有利的理性选择无法实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优势方基于信息优势地位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性,导致信息劣势方不信任感。缺乏信用基础,使双方合作困难,结果是信息优势方找不到交易对手;或者为达成交易必须付出额外交易成本,增加内生性交易费用;这两种结果最终会导致市场萎缩、稀薄、乃至消失,既不利于双方利益,又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如果将信用机制加入上述模型,信息优势方与信息劣势方建立了信用关系,双方理性选择行为变为合作,则各得5单位收益,双方效用增加,实现了集体帕累托改进。那么这种信用机制是如何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双方如何取得相互信任,建立信用关系?双方如何确定对方会采取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由上述博弈模型,假定每次博弈时双方都预期会有下一次交易机会,且博弈结构相同,那么在给定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对信息优势方而言,若选择欺骗,得到本期收益15个单位,但以后交易不能维持,收益为0,总收益只有15个单位;选择诚实,可得到本期收益5个单位,又由于双方交易可以维持,过程重复进行,每次诚实都可得到收益5个单位,结果是总收益远远大于15个单位。可见,为了追求长期效用最大化,信息优势方有动机选择诚实合作,建立信用关系,信息劣势方也会主动采取触发策略,基于信用的合作得以实现,形成动态博弈树,见图1。
这就是说,重复博弈使双方达到触发策略均衡,创造信用机制,其核心是交易主体为了诚实合作的长期利益,愿意抵挡欺骗带来的一次性利益诱惑。从这一角度看,信用成为人们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结果。当然,信用关系建立和维持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承诺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信用),即信用成本。当预期未来长期收益大于支付的信用成本时,人们就有动机建立和维持信用关系。信用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累积功能,也就是说随着交易次数增加,信用关系会越来越稳定,双方信任度越来越高,交易更容易达成,交易成本会迅速减少。稳定的信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交易主体的无形资产,并且不断增值,具有报酬递增性质;另外,信用关系具有可移植性,与某个主体建立的信用关系可以“移植”到另一主体,使交易范围扩大,收益增加。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有动机去建立、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信用这种人们基于经济范畴的理性选择,也将升华为道德范畴的自觉行为,整个社会成为信用社会(从道德层面讲)。
当信用成为道德规范,被人们自觉遵守时,经济活动效率会大大提高,信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诺斯,1981)[4]。因此,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如果离开了这些习惯和道德,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是信用(张维迎,2002)[5,6]。信用机制虽未改变信息非对称的客观现实,但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交易容易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是市场的自我挽救。而信用的产生、强化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信用机制的前提。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主体无法也无须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无法获取信用合作长期利益;产权制度不稳定,人们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市场秩序;产权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人们没有动机维持长期信用关系。所以,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交易主体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并获得相应收益,人们才会理性选择去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因而,信用问题的实质是产权问题(张维迎,2002)[7]。
(2)市场经济是信用机制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交易规模扩大及交易水平提高,人们才有机会参与重复博弈,于是理性选择自发建立信用关系。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并随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一般来说,信用发达程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而市场不发达与信用机制缺乏相伴生。因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必定缺乏社会信用关系,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必定是信用缺乏的社会。另外,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可以容易地选择交易对方,信用缺乏的主体会很容易被信用良好的主体所替代,这种市场的惩罚外力,迫使交易主体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反之,在垄断市场信用机制缺乏是必然现象[8]。
(3)有效的惩罚机制是维护信用机制的手段。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惩罚功能,信用缺失主体将面临以下惩罚:(1)交易对手将交易转向另一个主体;(2)为了实现交易必须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3)一旦失信成为公开信息,潜在交易对手会不与其交易,使其丧失参与交易的机会;(4)信用关系一旦被破坏,很难重新建立,失信主体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4)信息公开、信息流动是信用机制的保障。信息公开、信息透明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相对降低了信息优势方的优势地位,并使失信行为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减少了其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有利于双方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信息的高效流动使失信主体及其行为成为公共信息,被潜在市场参与人知晓,从而提供了可能的市场惩罚机制[9]。
3 启示
(1)信用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属于经济范畴,是主体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信用内生于市场经济,是市场的自我挽救,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和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信用危机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消极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上,许多人对信用理解仍拘泥于道德范畴,希望并力图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这种理解忽视了信用的经济范畴,忽视了信用的市场经济内生性。即使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基础,这种信用关系也是极不稳定的;即使通过“嵌入”方式可以进行信用制度安排(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这种制度安排的遵守难以成为人们自觉行为,因而是低效率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这样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最终建立。
(2)产权制度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稳定的产权制度,经济主体成为自由契约、自主交易、自担风险的产权主体,稳定的信用关系才可能成为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产权不清、产权制度不稳定、产权未受法律有效保护环境下,单纯进行信用制度建设,以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法律上保障主体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建立以法人产权关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规范政府行为。
(3)必要的惩罚机制是维持信用的手段。市场惩罚和法律惩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不仅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严格执法,发挥法律威慑力和惩罚力,更要健全市场经济制度,发挥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因为相比而言,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可能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维持信用的手段。惩罚与激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要有一定的惩罚机制,更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去自觉遵守。市场经济不仅有对失信主体的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人们更愿意与讲信用的人合作。同样,法律不仅有对失信主体威慑和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法律给人们提供正当权利的保护,保证人们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4)信息的结构、数量、传递系统对信用体系具有显著影响。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必须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全国征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信用登记模式来推进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并通过信息共享、电子化信息平台、独立的信用中介组织来建立高效信息传递系统。
参考文献
[1]Myerson Roger B.“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7,No.3.(1999):1067-1082.
[2]Khalil E L.“Beyond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A Reconstruc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Human Conduct.”Econ.and Phil.6(1990):255-273.
[3]Khalil E L.“Etzioni Versus Becker:Do Moral Sentiments Differ from Ordinary Tastes-”De Economist145(1997):491-618.
[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56-60。
[5]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3-13。
[6]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出版社,2002:112-115。
[8]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1(9):56-60。
[9]郭红玉:《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3):6-8。
社会教育体系 篇2
营造廉洁自律社会环境
——魏 绪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法律、制度、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和道德文化等内容。其中,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征信体系的建立。征信,即“征之以信”,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为的总称。具体的作用是为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帮助人们积累信用财富,扩展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提供有效传播信息的平台,缓解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奖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内在机制,引导人们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说,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能否稳健运行和走向成熟的标志。
建设征信体系是人民银行的一项新职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到2007年年底,该数据库分别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
1经济活动中,开局良好。人民银行基层行应当积极推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加强对征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和增强人民银行管理和建设征信体系、发展征信市场的职能,把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二是应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发展征信事业、创建诚信文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认识,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度。三是积极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积极培育国内信用市场,将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带进百姓生活,教育社会成员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四是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查询、异议处理、统计、纠错等功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建立多渠道的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和快捷的纠错机制,充分挖掘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和监测功能,加大数据库的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力度,以不断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水平。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以“信用”为根本的银行业来说,推动征信系统建设,防止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发
把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篇3
第一,从制度建设上确保法治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石。中小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目前,我国明确了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各地实施已经收到明显成效。按照中央新的部署,今后将加快推进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相关制度建设,重点是制定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规程,在中小学普遍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努力在所有课程教学和有关学习活动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优化教师队伍配置,整合课程活动资源,强化相应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考核督导环节。根据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明确要求,着力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课程体系,形成以国家宪法日为标志的学校宪法教育制度,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二,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特点,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同时,青少年也存在着自控能力差、自保能力弱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小学法治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通过开展师生谈心、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促使学校法治教育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相互融合,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在课堂学习和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培养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性,提高对宪法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认识,强化青少年依法维护权益、有效自我保护、明辨是非善恶、有力抵御违法行为诱惑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良好环境。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调动各方面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的优势,密切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联系,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共有特点和个性差异,关怀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心理需要,关心青少年面对现实问题产生的困惑,及时予以正确辅导和引导。从各地经验看,设立专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是十分有效的途径。考虑到许多青少年喜欢上网,还应重视开展网络普法活动。在建好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站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征集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体验性、生动性、实效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开辟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局面。
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法治教育的重要部署和具体要求,以务实创新、高度负责的精神,尽快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社会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专业教育 篇4
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建立中国特色信用体系
在目前的国际背景中, 我国亟待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体系, 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2010年6月27日, 在新华社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警告说, “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 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 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 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 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 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 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
迄今为止,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市场洗礼,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四家全国性评级机构, 有大公国际、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利用中国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 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 大肆收购这些中国本土的评级机构, 长驱直入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2006年, 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 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 实现绝对控股。同年, 新华财经 (美国控制) 公司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 实现了对该机构的直接控制。2007年, 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穆迪、标普、惠誉三巨头也都曾提出对大公控股或控制经营权, 但都遭到拒绝。这样, 目前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 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美国评级机构目前对中国评级市场的控制, 直接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美国评级机构有意压低中国的信用级别, 增大了海外融资成本。如:2003年底, 正值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 美国标准普尔宣布维持其十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BB级, 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 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 使其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压低价格, 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中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据最新统计, 仅2006年, 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 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 保守估计, 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
令人担忧的是, 美国评级机构往往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 在美国本土评级时, 主要依据被评估公司自身或经美国会计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 但是, 对于美国以外的企业, 除少数进行“自愿评估” (需要付费) 外, 大多数则依据评级机构的独立评估。另一方面, 这些评级机构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 而对他国尤其是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动态往往“明察秋毫”。2001年底, 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一连串知名、巨型公司财务欺诈丑闻, 三大评级机构也备受质疑。连美国国会和联邦调查人员都出来指责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职, 没有在“大厦将倾”之前发出警告。安然公司造假始于1997年, 而信用评级公司在安然申请破产前4天仍然把其债券评级为有“投资价值”。200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债以来, 各评级机构就一直认定其与普通抵押债券的风险并无二致, 并给予最高信用评级, 这直接刺激着次级债市场爆炸式的增长。然而从2007年春季开始, 各评级机构开始将新发行的次级债的评级调低, 在7月份以后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2007年7月10日一天, 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 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612类证券列为“观望”, 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证券的评级。这也就成了次级抵押债权危机造成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
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德、法、俄、日等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 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这不但促成了世界各国对如何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国家信用体系这一现实问题的普遍反思, 随后也使得许多国家增加了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 如果没有评级话语权, 也就没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定价权。因此, 必须加强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 我们须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信用管理体系, 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 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加快高等院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的推进速度, 满足中国实现全方位尤其足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 已迫在眉睫。
二、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培养信用管理人才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没有信用关系作基础, 是难以建立一个高效而完善的市场机制的[1]。在当代欧美发达国家,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十分健全, 信用法律制度非常完善, 信誉良好的征信服务极为普及, 这些都保证了信用交易得以健康发展。据统计, 在欧美国家, 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 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 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 我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信用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企业间的交易方式已经从以现金方式为主, 向以信用方式为主过度, 消费者个人信用也有了很大发展。信用管理行业, 如征信服务业、资信评估业、信用担保业等, 逐渐发展起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需要: (1) 以诚信文化建设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 完善行业信用记录, 加强对不讲信用行为的惩罚力度; (3) 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 (4) 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懂信用、懂管理、有技能的专业人员,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征集分析信用信息数据, 制定执行信用政策, 加强信用管理, 防范信用风险, 以实现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据国家商务部统计, 到2015年, 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 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自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公布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以后, 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 因此, 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极大。
目前, 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信用管理服务企业, 如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 但是多数企业都惨淡经营, 本来到手的生意眼睁睁被国外的信用公司揽走, 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信用管理人才由于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知识, 理论功底扎实, 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 且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 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是能够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与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沟通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而倍受市场青睐。此外, 像银行风险管理也需要大批的信用专业人员。据业内人士称,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信用机构能达到国际认可, 为国内银行进行适合国情的评估。而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要由专业人才提供可靠的信用管理, 因此, 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以及使用专业人才是当务之需。同样, 政府的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熟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针, 政策和法规, 懂得信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法律、规则的专职信用管理人员。比如, 各级工商部门都需要这类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经营资格、资质的认证和评估工作, 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也需要这类信用管理人员核定相关的职业标准, 加强对该领域的规范管理。由此看来, 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 这些机构都会成为将来信用人才的“消费群”[2]。
三、借鉴国际经验, 大力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教育
自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经济就开始了全面融入世界的过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借鉴欧美经验, 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形的信用管理产业发展经验、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现成的有关信用管理专业术语、机构、运作与发展模式, 走规范发展的道路。
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是信用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 信用发达的国家都高度重视信用管理的教育。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培养和造就信用管理专业人才。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行业的工作岗位分布于各个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资信调查、市场调查、信用评级、数据库、信息检索、信用管理咨询、统计模型、信用管理教学、信用管理法律咨询、信用保险服务、财产评估保理服务、专业软件开发等技术或技术服务岗位, 以及市场开发、信息产品生产、销售、客户服务、商账追收、风险控制、现场调查的制造和服务性岗位。美国的长春藤大学之一的达特矛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硕士生, 美国的国家信用管理协会 (NACM) 在达特矛斯学院内开办的信用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 主要以培养大中型企业的各级信用管理经理人员为目标[3]。纽约大学金融系长期进行世界领先的资本市场和企业信用的教学和研究。欧洲有专门从事信用管理教育的“信用管理学院 (ICM) ”, 它只教授信用管理学科的课程,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硕士生, 比如英国的里斯大学 (Leeds University) 。
除研究生水平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以外, 一些大学的经管学院还在财务管理专业开设适合在资本市场上从事信用管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和市场调查专业人员选修的风险管理、市场调查、资信评级等课程。美国的一些学校和专业机构, 还开设中初级信用管理专业课程, 以及信用管理专业的函授教育, 适合在职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和消费信贷放贷人员学习。课程的设置注重企业实践和实用性。通过函授教育取得的学分, 也可以取得NACM的认可, 有资格参加信用管理从业执照考试。
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职业教育一般采用专家给企业部门进行短期培训。其中提供职业执照的培训是信用管理的主流培训。美国的国家信用管理协会分别设有三个级别的从业人员执照:初级信用管理业执业 (CBA) 、中级资深信用管理业执业 (CBF) 和高级公证信用管理主管 (CCE) 。在英国, 信用管理学院 (ICM) 是唯一在信用管理方面提供专业执照的机构。该机构的教育计划经过精心设计, 向信用从业者提供他们的执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提供认证考试。国外一些大型的征信专业公司如邓百氏公司也进行一些信用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它们比较注重教授信用分析、信用管理和商账追收的各种实用技术。穆迪公司提也供资信评级的培训课程。此外, 研讨会和企业内部培训也是常见的形式 (如花旗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培训课程和研讨会) 。
除了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外, 还有远程教育。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很多教材被做成光盘版, 并且通过网络学院提供信用管理课程, 从而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式教育模式, 以满足市场对信用管理的需求。在美国, 已经开始出现网络学院, 提供“风险管理”等课。
信用管理的研究方面。国外信用管理的科研主要分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信用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信用管理有关法律、信用经济学、信用管理哲学、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伦理的影响等。信用管理的应用研究包括资信评级的数学模型及新技术手段、新服务方法、行业标准等。各种专业基金支持的研究项目、高等院校、专业协会、信用管理专业公司、专业评级公司、银行和金融机构、国家实验室和大企业的研发部门, 共同构成了信用管理研究的主体。
借鉴国际经验, 配合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 依托高校, 开设信用管理专业, 培养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此, 2002年教育部正式将“信用管理专业”列入高等教育的目录外专业学科, 并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作为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 从而拉开了高等院校争夺信用管理人才培养资格的序幕。在我国, 高校信用管理专业虽才刚刚起步, 但其发展势头异常强劲, 已成为高校专业教育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已有11所高等院校从2002年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教育。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广东金融学院。2006年6月, 随着上海高校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学生 (30多名本科生) 尚末毕业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争抢一空成为事实, 学历正规教育推出的信用管理人才成为企业倾力争夺的“紧俏物资”。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和信用理念、信用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然而只有为数较少的高校开设有信用管理专业, 几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 而且招生规模有限, 学生就业也大都在这些发达地区, 一些处于边远地区的省市, 社会对信用管理人才的存在极大需求。开展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教育, 是培养大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2005年3月,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申报的“信用管理师”,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已作为国家职业向社会发布。“信用管理师”作为国家职业的设立, 及作为职业教育的开展, 基于其培养人才所具有的特点, 可较好较快地满足社会信用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成为服务领域宽, 受益面广, 最具成长力的培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2006年1月,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亦经该部批准颁发施行。此后, 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督指导下,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试验性培训、鉴定, 并取得成功, 受到广大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朱毅峰, 吴晶妹.信用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101-102.
[2]吴晶妹.对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6) :85-8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篇5
根据京山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落实《京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为推进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将我镇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和2015年社会信用体系工作要点做如下汇报:
一、主要做法
重点围绕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与应用,协助建设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信用制度为保障的征信系统为主体、诚信文化宣传教育为支撑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按照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和工作重点,着力推进以下六项主要任务:
(一)推进信用制度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以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信用信息的共享和披露、信用监督和奖惩、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等主要工作和关键环节为重点,建立起守信激励制度与机制,让信用变得有价值,从而为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推进行业和部门信用建设。推进有关行业和部门依托现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系统,重点围绕市场准入、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和工程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人事管理等领域。依法依规对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整合和应用,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加强对行业协会、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守信自律。建成全镇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库,实行“一户一档”的农户信用信息库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推行企业、重点涉信人群、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公开承诺制度。
(三)推进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建设。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政府内部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全面整合有关行业和部门所记录的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共数据库,实现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推动行业、部门和镇广泛应用信用信息,实现对守信行为和失信行为的联奖联惩,强化对失信行为的威慑与制约。
(四)加强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推动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经营规范、认知度高的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加强对信用服务市场的全面监管,形成群众投诉举报收集工作机制。以信用服务机构为监管重点,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信用服务机构运作。
(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带头和引领推动作用。加大政府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的力度,构建权利阳光运行机制。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完善守信践诺机制。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建立完善政府绩效考评制度。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建设勤政廉洁、守法守信、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
(六)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加强诚信宣传,褒扬诚实守信,揭露作假失信行为。注重文化引领,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期京山精神。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加强专业信用教育和应用研究,提高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和信用认知水平,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协调配合,2 及时研究、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强领导。成立了石龙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部署和指导全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各专项工作安排,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统筹协调小组实行联络员制度;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所涉及的重要环节和重点领域,对应部门职能,推进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征信建设和信用监管工作。
(二)加强舆论宣传。要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手段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查考核。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督查和考核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工作考核,努力推进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重点做好试点单位的督促工作,建立起考核机制。
三、工作机构和职责分工
(一)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领导小组。组
长: 江诗文(武装部长)副 组 长: 张光文(经发办主任)
成员:党政办、纪检监察办、综治办、宣传办、组织人事办、经贸办、社会事务办、农业办、计生办、派出所、财政所、人力资源中心、建设分局、工商所、司法所、食品药品监督站、广电站等负责人。
职
责:统筹协调全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组织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专项工作的实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推进相关工作。
统筹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经发办,由江诗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 3 室工作人员从专责小组牵头单位各抽调一名,作为专职工作人员。
(二)成立工作任务专责小组。
根据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统筹协调小组下设5个专责小组,合力推进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专责小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制定本小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职责任务,推进相关工作。
1、综合规划专责小组
牵头单位:镇经发办、镇财政所
成员单位:由牵头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
工作职责:组织编制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在推进公共联合征信系统与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信用服务机构培育、信用信息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其创新的政策建议。
2、信用法制建设专责小组
牵头单位:镇党政办
成员单位:由牵头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
工作职责:组织研究起草《石龙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制定规范石龙镇社会信用体系的规范性文件,组织修订和起草规范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公开和应用等行为的规范性文件。研究起草政府部门征信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政府部门征信考核和奖惩机制。组织起草石龙镇信用服务业管理办法,规范对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
3、社会组织信用建设专责小组
牵头单位:镇社会事务办
成员单位:由牵头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
工作职责:组织有关行业和部门,建立完善各自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用档案,并及时向公共联合征信系统提供和更新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探索实行社会组织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完善社会 4 组织信用公示、警示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信用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推行社会组织守信公开承诺制度。
4、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建设专责小组
牵头单位:镇党政办
成员单位:由牵头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
工作职责:牵头配合市电子政务办推广应用征信系统。利用现有党政外网搭建政府内部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推广应用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对外发布查询平台。整合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公共数据库,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推进公共联合征信系统与银行信贷征信系统等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维护公共联合征信系统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公共数据库等系统安全。
5、政务诚信建设专责小组
牵头单位:镇纪检监察办、镇组织人事办
成员单位:由牵头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
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会商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推进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的证物诚信建设。加大政府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力度,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政府部门实施服务承诺制度,建立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信用评估制度,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健全行政监督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政府性债务统计、风险评估及预警、存量债务化解、将政府性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等工作。严格公务员考核考评制度,逐步将公务员诚信状况列为干部考核、任用、评优的重要内容,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失信案例统计调查制度,对政府失信行为以及高发地区建立信用风险预警和警示惩戒制度。
2015年工作要点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诚信政府。政府信用在社会中具有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强“诚信政府”建设,促进政府部门加快转变职能,提高政府信用程度。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一要加强政务公开。全面实行政府部门公共信息向社会公众开放,实行政府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通过决策听证会、专家咨询会、电子政务网等途径,不断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二要廉洁高效。要结合我县正在进行的“转变作风抓落实年”活动,要坚持作风建设与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扎实推进“转变作风抓落实年”活动,全镇干部职工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取信于民;要清正廉明,高效务实,方便百姓,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三要强化行政责任。加大权力监督、司法监督及民主监督力度,加强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失信违约行为的查处工作,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要结合全镇远程教育活动,在全镇大张旗鼓地开展“诚信石龙”系列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我镇今年改善投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篇6
关键词:创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措施体系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人。首先,创业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传统的适应性、守成性、专业性教育的改造、延伸和提升,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的交叉整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其次,创业教育更加强调切合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适应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创业人的社会发展需要;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更加注重实践活动课程的引入,更加注重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生活、教学与时代紧密联系,个性化教育的特点更加突出,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再次,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创新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个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心理品质。
二、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职业素质教育的涵义
职业素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但不同职业对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而职业素质教育即是以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又不同于素质教育。它偏重强调的是“职业素质”,是上述两方面教育内容的结合体。并且职业素质教育高于又不同于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涵义应该包括职业思想文化素质教育、职业业务能力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职业形象素质教育。概而论之,职业素质教育,其实主要是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方面。
2.创业需求下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温州高职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职业素质问题
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浓厚的商业氛围使温州成为创业的热土。创业教育一直以来也是温州几所高校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学校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扶持专业支撑强、产业前景好的学生创办企业。在温州的这片热土上,高校毕业生陆陆续续加入创业的浪潮中,但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为2%~3%,而绝大多数失败者都受制约于自身职业素质。
①职业素养缺陷
首先,创业意识、动机与创业实践的定位矛盾。或创业意识不强,动机低迷。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创业普遍被认为只是一种“冲动”“逞能”“瞎折腾”,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提倡。中华英才网发布的《2008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显示:毕业后选择找工作的学生占79.2%,选择毕业后创业的仅有4.3%。或存在强创业动机和弱创业实践的矛盾。据对1000名高职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明确表示将来有创业打算的占85%,其中毕业后马上创业的占8%,三年后想创业的占42%,五年后创业的占25%,十年后创业的占12%,无创业打算的占13%,但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的还不到1%。
其次,职业道德素养水平良莠不齐。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劳动价值观不符合现实创业的要求,责任意识、思想态度、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有待加强培养。
再次,高职学生心理品质问题。大量调查分析表明,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大量个案调查表明:决定创业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正是创业者个性心理品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有的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天时地利的创业条件,却患得患失,丧失良机;或浅尝辄止,因噎废食; 或小富即满,止步不前……而有的人创业条件远不如前者, 却能勇往直前,由弱到强,虽坎坷曲折,但终于创业有成。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截然相反的心理品质影响个体行为取向,对个体能否走向创业和创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职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技能水平与创业的要求有脱节,缺乏应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经验欠缺。他们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乏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这些都反映出高职毕业生创业知识的缺乏。而且在创业过程中,最容易暴露的职业技能问题就是市场意识淡薄、理财技能缺乏、管理和商业谈判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2)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其一,大力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以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素质结构,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丰富大学生整体就业或创业结构的层次,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增强生产和创业能力,满足社会不同层次职业和创业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业效益,从而增强综合国力,更缓解我国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
其二,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客观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以知识为经济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中的用人单位或创业非常倚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着眼于人才扎实的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未来人才的素质应是具备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的完美结合。
其三,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囊括生存和从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立业、创业、谋生和继续发展的核心素质和能力。
三、构建措施
1.坚持德育为先,心育同步,强化职业素质教育的“首要课堂”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里,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创业者,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往往比职业能力更受到职业社会的关注。由此,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首要课堂”。
职业道德教育课是高职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在职业道德课方面,要系统教授有关职业道德的作用、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增强爱国、诚信、敬业、责任、奉献等道德意识。同时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在课外或实践方面,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自觉养成品德的能力,如学校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等。
所谓心育同步,即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也须渗透学生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创业者所需的健康心理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者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首先要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努力的方向或创业方向,使其增强创业意识和合理定位创业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再次,通过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并塑造他们的创业个性,并对他们心理发展和创业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实际指导。如我院以职业心理辅导为牵引,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根据学院实际,坚持教育、辅导、咨询、服务四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重视学生的创业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2.加强创业系统知识教育,完善创业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完善创业职业技能教育则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合理、适用的创业系统知识教学体系是保证创业型人才的职业技能教育收效良好的关键。其教学体系应该囊括创业教师人员配备、创业指导教材编写、创业教学模式创新、创业课程编排等系统内容。
我院通过加强创业系统知识教育来完善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其一,采取培养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建立“师导生创”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其二,结合温州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特点,考虑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特点,编写和选用一批创业指导教材,制作网络课件,采取开放实训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温州人创业观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务教育。其三,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融创业教育于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其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逐步加大由企业能工巧匠、专业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课堂与实训点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教学与技术开发合一”功能,工学结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3.促进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
高职院校创业型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使原有的大学精神打上了鲜明的创业创新烙印。创业型高职院校作为办学的创新思路,要有效提升学生创业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水平,需要有相应的校园文化来提供精神动力。一个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而创业型校园文化,又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体现,并作用于人的思想,才能起到职业素质教育的功效。其常见的载体有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合作交流载体、文化活动载体等职业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如我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定期举办温商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校友交流会,把“温州人精神”教育引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去,把区域文化特色引入到学生的行为养成中,把先进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课程的设置、人文课堂的优化、环境的熏陶、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渗透等途径,实施人文教育;通过“创新创业”主题教育和创意设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提高创业意识,使学生懂创业、能创业。
4.完善学生创业实践机制,开辟培养职业素质教育“第三课堂”
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曾一再强调职业教育训练应做到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手脑联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训练,是指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黄炎培的这一基于实践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充分展示了职业素质教育的长远目标和其精髓所在。社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检验创业能力、确立创业方向、提高创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应该是校内外创业实践形式的结合进行。其中,校内模拟创业经营是创业教育的一个既便捷又有效的形式。校外创业实践则是创业理论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的检验、延伸和深化。另外,相关促进性、辅助性的制度机制扶持学生顺利踏出创业成功体验第一步,使他们对创业实践成效和经验总结方面的职业素质巩固也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我院借助校内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浙江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构建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素质体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各院校和地方创业的实际情况,紧跟时代,开阔视野,针对性地在上述几个“课堂“努力创新,开拓具有院校特色品牌、地域特点、创业氛围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系统教育,卓有成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或就业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雨海,张庚灵.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基本内容[M].山东农大报,2006(4).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思考 篇7
一、正确认识社会诚信体系
社会诚信体系, 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的维护社会诚信的理念、规则和行动所构成的对失信行为产生有效约束力的规范系统。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由构成该体系的多个要素互相协同发挥作用, 最终实现弘扬诚信行为, 保障诚信行为利益, 惩处失信行为利益, 构建全民诚信环境,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个完善有效的社会诚信体系, 至少应该包括五个基本环节:诚信精神、法规体系、监管机构、社会协同和政府主导。社会诚信体系要求各个环节系统发挥作用, 并且各个环节分清主次, 发挥作用互相补偿。
诚信精神要求社会成员不但具有诚信方面的道德自律, 而且对他人的社会诚信状况也要保持基本的信任。将诚信精神内化到个人的主观自觉和习惯中, 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信任关系, 最终达到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法规体系、监管机构、社会协同、政府主导各个环节之间协同系统发挥作用。
法律制度不断修正, 逐渐完善, 从而使得监管机构有法可依, 有据可行, 并依法对各个领域的相关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保障诚信行为的相关利益, 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 并依法对失信行为进行处罚, 促使诚信行为得到弘扬, 失信行为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是保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环节。
在社会诚信体系必备的五个基本环节中, 政府主导在其中处于核心位置, 起主导和指路的作用。它存在于其他四个环节之中, 并在各个环节中发挥着主导和促进作用。只有自身清明, 讲究诚信的政府, 才会带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机制良性运行, 从而引导社会诚信行为的增加和发扬, 并最终实现诚信行为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 我国政府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整肃党纪、严惩贪腐, 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有效提升了社会成员对政府主导的信任程度。同时, 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 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明确包含“诚信”内容的法律法规, 为相关监督机构有法可依、有据可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互相协同, 共同发挥作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朝着越来越明朗的方向发展, 但是依然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 当前较为薄弱的是“监管机构”和“社会协同”两个方面, 然而“监管机构”和“社会协同”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
法律法规体系无论多么完备, 多么合理, 如果不能得到监管机构正确、有效地执行, 那么法律法规体系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甚至完全丧失, 因此监管机构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其执行成效直接影响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成效。现阶段我国诚信问题严重很大程度上与一些地方政府的监管不力或监管机构诚信缺失, 导致社会成员或机构对诚信行为利益保障以及不诚信行为惩罚的监督机构公信度产生了怀疑, 阻碍了社会诚信行为的弘扬和良性发展, 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些地方政府监管机构或监管机构领导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逾越底线, 滥用国家权力, 严重侵犯公民利益;为牟取私利, 而做出为一些不诚信行为逃避惩处而开绿灯的行为。此种现象不仅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的监管环节, 更给民众留下不良印象, 从而致使公民对政府公信度的下降, 公民不相信政府的情况屡有发生。这样的政府监管行为非但没有起到引导和弘扬社会诚信行为的作用, 反而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 首先监管机构本身需做到严格、公正、诚信、有效地执法。除了加强对监管机构领导官员的诚信精神教育外, 还应加大对监管机构的党的监督和行政监督, 通过多种手段联合作用, 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拓宽社会和群众对政府监督的途径等, 使民众的行为能够真正融入到政府行为的监督中来, 以此提升监督机构在公民中的公信度, 逐步在社会中建立诚信行为的良性影响和传播发展。
三、利用媒体和网络发挥社会协同作用
所谓社会协同, 就是公民在个人生活领域, 以及在个人生活领域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生活领域的协同发展。
在我国, 一些非营利的、非政府的公民社会组织大量出现, 比如协会、社团、商会、慈善机构等。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社会协同, 形成社会自治、公民自治的有效途径, 这些机构的参与和发挥能够有效地使个人的行为参与到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中去。
社会组织承担了与政府“强制性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自治性公共权力”, 对公民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管理约束职能。如社会组织可以有效打击一些企业和个人的不诚信行为, 有效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有序。这些机构及团体的“自治性公共权力”的行使, 能够有效地补充促进政府“强制性公共权力”在社会诚信体系监督中的作用。
当代媒体和网络越来越发达, 向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信息平台, 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 网络和媒体也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舆论平台, 对一些不诚信行为的监督更加全面有效, 从而使得公民行为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行为的监督中, 对促进社会诚信行为, 打击失信行为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 由于公民的参与, 也能够提升对政府监督部分的社会公信力, 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个人诚信系统
社会诚信体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 根据其在总体结构中的位置, 大致可将其概括为四个子系统:政府诚信系统、行业诚信系统、公众诚信系统和个人诚信系统。
在构成社会诚信体系的子系统中, 不管是政府诚信系统、行业诚信系统还是公众诚信系统, 其最终行为都要落实到个人行为中, 需要通过个人的行为进行表达和实现。因此, 对个人诚信系统的约束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下, 利益原则和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必然会使市场主体也就是个人, 面临诚信与不诚信的道德选择, 在此种情况下, 个人良好的道德自律和法律自律是一方面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对个人诚信的社会管理, 只有通过两个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 才能确保个人在诚信与不诚信的道德选择中做出正确选择。
加强对个人诚信的社会管理, 首先需要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 保证信用评估的客观、公正;其次, 还应完善个人诚信缺失的惩戒措施, 保证诚信档案的约束力。对失信行为的惩处, 应根据其程度和情节决定, 可包括行政处罚、法律制裁和经济制裁等, 使其失信成本大大超过收益, 并且一处失信, 处处受到限制。通过对诚信权益的保障和失信行为的惩处, 实现个人诚信行为的常态化建立。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阎孟伟.现时期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研究报告 (一) .理论与现代化, 2013.4.
[2]于涛.构建当前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在运行机制——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研究报告 (二) .理论与现代化, 2014.1.
[3]孙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以睢宁县为例.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4]王彬.和谐社会目标下的诚信体系建设研究.长沙理工大学, 2008.5.
[5]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艺术百家, 2012.5.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 篇8
第一是银企信用关系恶化, 银行信用循环梗阻, 风险加剧。第二是信用供需脱节, 阻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指新兴的经济主体 (如民营企业) 和新生的金融需求 (如消费信用) , 由于没有合适的信用方式和有力的信用制度支撑, 使银行过剩的金融资源与新兴的有效需求无法有效支接, 形成信用脱节和金融低效。第三是优良企业出现金融转移, 信用需求开始减弱。第四是为支撑信用循环, 国家信用空前回归, 社会信用领域日趋狭窄。第五是信用萎缩导致金融资源游离经济实体, 信用日益畸化, 金融风险不断堆积。信贷资金大量进入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证券市场进行投机。信用恶化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乃至整个经济、金融的萎缩、高险与低效。客观上, 社会信用与银行业务存在着高度的正向关联, 它们相互依存, 同盛共衰。由于当前信用恶化和减弱, 严重阻碍银行的业务经营。首先恶化了信贷资产, 加剧了经营风险。其次制约了银行的融资手段, 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信用环境恶化使银行融资方式保守、领域狭窄, 银行大量资金因脱媒而滞留体内, 不但资产收益率极低, 而且直接形成信用、经济的双重萎缩。再次畸化了银行信用行为, 催生出新的金融泡沫。最后束缚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制约了银行创收能力。
2 分析我国社会信用恶化的原因
微观层面看, 信用关系是由授信者、用信者和信用工具 (如借据、合同、存单等各种契约性金融工具) 三大要素组成。主观上信用意识淡漠导致有钱不还, 或客观上信用能力不足造成无钱可还, 都直接造成信用的失效和恶化。造成当前社会信用恶化的主要根源有:
2.1 银企产权的模糊性和主体的同一性, 使银企债权俩务缺乏体制硬约束。
由于产权结构的单一性和主体的同一性, 银行、国企资产债权债务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存续性”和“抵消性”, 最后总可通过国家政策进行债务清理 (如呆账核销、俩转股、清理三角债等) , 即使形成损失也债有其主。
2.2 地方经济与银行条块利益的分割性,
造成地方政府、企业联合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日益严重。如政府企联手通过改组、转制等各种形式大肆悬空、逃废银行债务, 使银行的债权维护、保全工作层层受阻, 信贷资产大量流失, 银企关系不断恶化。
2.3 银行的授信能力相对带后, 形成大量的经营风险损失。
a.授前决策带后。b.授后监控乏之。c.授中管理存在缺陷。d.授信手段带后。
2.4 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备, 无法满足有效的信用需求。
a.个人信用制度尚为空白。b.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目前, 银行对企业建立了信用评级制度, 但这种制度尚未社会化、系统化, 评估依据的信息水平较大, 缺乏真实性和操作性。c.金融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尚未空白。不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d.缺乏完美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是解决用信者信用能力不足, 推动社会信用循环的有效途径。当前, 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极度残缺, 除国家信用 (国债) 、银行信用 (银行承兑汇票、存单、信用证) 、机构信用 (保险) 可作信用担保之外, 只能下条件苛刻的实物担保。
2.5 信用运行缺乏有力的法律及道德环境支持, 是违约失信行为大行其道。
a.信用立法尚为空白。b.信用执法不力。c.信用运行缺乏良好的道德支持。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断弱化, 信用运行缺乏有力的道德环境予以支撑和维护。
3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3.1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使企业主体法人
化、人格化, 通过对经营权责的硬性制约, 形成企业守信经营的内生机制。a.深层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 许多将股份制改造作为上市“圈钱”的主要手段, 企业体制行改而神未改,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且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b.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进行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率低, 竞争能力弱, 资产质量差, 已从分暴露出国有银行的产权体制缺陷。b.建立企业经营者引用的束制约。为规辟经营者人为造成的企业失信行为,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社会化经营者用登记制度。将企业信用视同经营者个人信用进行捆绑考核登记, 对违约及失信企业的经营者, 在以后个人任职、就业乃至申请信用援助时实行严格制约。
3.2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银行授信能力。
a.优化内部授信制度, 强化授信责任。b.建立科学的信用准入机制, 尽力规辟企业制度、政策和市场风险。c.加强对企业的监控管理, 规辟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d.银行自身要加强信用评级和风险制度。要建立银行信用等级评估制度, 通过国内或国际权威资信评估机构对银行对银行信用等级进行认定。e.提高授信能力, 按市场需求和主体信用能力进行授信。一方面, 对国家产业政策倡导的投资领域, 要结合本地域经济特点来决策, 避免盲目跟从而引起新的重复投资;另一方面, 对新兴的经济主体和融资领域 (如消费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各种中间业务等) , 要主动适应市场, 积极研究、开发各种有效产品, 满足需求, 开拓新的业务和盈利领域。
3.3 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 广泛链接信用需求。
首先, 要迅速建立社会化的个人信用制度, 满足消费信用需求.个人信用制度是通过构建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 一信用记录生成个人信用级别, 作为个人在获得社会信用援助的资格证。其次, 要建立社会信用担保体系, 从信用保障的角度你补信用能力及其用意识的缺陷。
目前, 国家对建立社会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政策规范和引导, 有些地方也初步尝试试性地建立了一些担保体系的建立以社会化、规模化、规范化、法制化为目标,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担保体初建时期的启动作用。社会化的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将极大地拓展银行的融资范围, 特别是将融资对象扩充到充满活力和前景的民营企业, 有效放大了银行的业务空间和盈利空间, 并实现银行融资重心的市场化转移。
3.4 依法、依政、依德治信, 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 通畅信用梗阻。
首先, 要加大依法置信, 严惩赖债、废债行为。一是加强信用立法, 为信用法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二是加强信用执法力度, 极大维护债权人利益。执法不力是失信行为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使债权人特别是银行的债权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其次要依政治信, 全面整肃社会信用秩序。信用重整需要政府的全面参与和积极推动。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自律, 规范行政行为;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角色和职能, 将建立健康有序的信用秩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投融资环境的基础工程, 为整治信用秩序鼓与呼, 以信用工程的发起人和推动者的角色, 积极调聚各领域各部门及一切社会力量, 统一整治手段, 严厉制裁措施, 形成一张整治信用的社会之网, 让失信者无处立足。最后要加强依德治信。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最原始、最广泛的社会规范, 是铸信用自律的根本力量。让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是要加强信用教育, 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二是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 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使信用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尺, 重信履信成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摘要:针对我国社会信用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恶化的原因, 阐述了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教育体系 篇9
正如“不和陌生人说话”无法真正保护自身一样, “亲吻陌生人”也同样难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尽管如此, 大学生们对当下社会信任缺失现状的思考和勇于行动的精神也是值得赞许的, 他们行动的意义不在行动本身, 而在于让人思考:当下社会人与人信任缺失的根源何在, 以及教育该从何处发力。
人们对当下社会信任整体不佳的现状已有共识: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买菜时习惯性地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我们的教育也总是告诉孩子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别人给的食物、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等等。 2013 年年初, 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 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 已跌破60 分的信任底线, 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扶”事件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人们对造成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公说公理、婆说婆理, 但社会信任机制变迁的客观要求与新的社会信任机制构建相对滞后之间的反差, 恐怕是造成目前失信和不信的根本原因。
有学者指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旧的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已不复存在, 必然要求构建新的“契约型信任”机制。 高度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熟人社会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社会。 在陌生人社会, 信任的维系只能靠契约、制度和法制。
依靠法制、制度、契约当然是一种理性的制度层面的思考, 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更像是一种心灵契约。在笔者看来, 构建这种心灵契约, 需要的既不是距离过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不是距离过近———“亲吻陌生人”, 而是基于关爱基础上的彼此平等、尊重、理解和包容。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 其中自然包括爱心、相信他人等。事实上, 尽管有南京“彭宇事件”等摧毁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的事件发生, 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 完全“不和陌生人说话”恐怕很难做到;但与此同时, 教育孩子信任别人也并非一厢情愿的相信他人而无任何的怀疑。 实际上, 盲目地一味信任他人也并不利于人与人信任关系的构建, 信任说到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它既不需要冷血, 也不能情感泛滥, 彼此平等、尊重才能构建持久的信任关系。
社会教育体系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等4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4所院校在课程总时数上, 除上海体育学院达3258学时最多外, 其它三所院校无较大差异, 并且西北民族大学高于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826学时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内。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 必修课最少, 选修课最多的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必修课时数为1858学时, 占总学时的65.74%, 选修课时数为968学时, 占总学时的34.25%。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必修均高于70%)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更重视必修课,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百分比高达34.25%, 比其它三所院校选修课最高的武汉体育学院的24.55%, 高出十个百分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 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注*不包括实践环节。
2.2 课程学分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 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 在对学生的学习总量要求上, 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 达170.5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 将4所院校学分课程进行比较, 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13个百分点, 而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 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11.06%。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 说明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 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院校。
进一步分析, 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 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数量最少 (59.5) , 比例最小 (34.89)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 (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 、学分低, 其他配套措施 (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 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 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 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4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 情况大致相同, 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 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8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 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 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 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 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能力, 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更能发挥积极作用。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没做要求, 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强化, 教育实习为8周, 处于4所院校最低, 见表3。
2.4 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 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对学生外语的要求校四级 (320分) , 对计算机的要求为校一级,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 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 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 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 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 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 除第1、2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 还在第3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 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3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 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 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相比较而言,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外语和计算机在必修学时上相对占有优势, 外语必修学时超过了武汉体育学院, 与上海体育学院持平, 而计算机必修学时数为最高90学时。在运动员等级和裁判员等级上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没有作要求, 这样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对其运动技能和裁判执法能力的学习的放松。
注 *“定点课程”是指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4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 见表6, 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 专项训练课程总时数达到720学时, 比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出504学时。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四所院校中最少 (432学时) , 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注*含素质训练 **课程名称为“副项选修课”。
2.5 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 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4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 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 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 见表7。
2.6 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 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 在4所院校中,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 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 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 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 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 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 结论与建议
1)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 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 但专项课学时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2)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在实践环节缺少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
3) 外语、计算机等能力的要求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有必要增加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时, 并采取开设提高性质的课程等形式, 保证这部分课程连续学习不间断, 提高学院学生外语、计算机等能力与通级率。
4)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扩展学生体育教育与健康指导技能, 必须增设更多教育学类与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
参考文献
[1]徐佶, 林文弢.我国部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兼析我院现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1) .
[2]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处.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 2006.
[3]薛锋.廖世雄等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教学总体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07, 9 (3) .
[4]薛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4) .
社会教育体系 篇11
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模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遭遇尴尬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增加了中职学校教育的难度。第一,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比重适当,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校,畸轻畸重在所难免。第二,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难免此消彼长。第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孰轻孰重?中职教育在与高职教育衔接中暴露了诸多的不适应。
二、用心经营中职教育,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基
1.增值资本
政府通过中职教育助学金制度,对中职学校的资源配置从分配性转为竞争性,哪个学校办得好,对生源有吸引力,就能得到更多的政府投入。中职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生源吸引力,扩大办学规模,实现学校的“资本增值”。
2.抢占市场
中职招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必然促进中职学校要树立品牌意识,扩大社会知名度,增强社会影响力。通过开展招生宣传、校企结合订单式培养、参与公益事业等形式,可以使中职学校形象深入人心。因此,要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各中职学校之间要相互竞争,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之间也可以竞争。
3.管理改革
一要更新观念,调整培养目标。要把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中级技术人才和为高职输送合格生源作为中职的两大培养任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生源质量、教学管理上紧紧围绕中职培养的两个任务,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二要“宽进严出”,严把质量关。中职校应对“宽进”的学生,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强化学生管理,加强学习指导,严格考试制度和学生学籍管理,把他们培养成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合格的中级技术人才。中职教育不能为追求升学率而照搬普高教学模式,它要求中职教师刻苦钻研、积极探索适于中职教学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中职教学模式。三要改变传统的评价办法,健全质量评价机制。转变以专业知识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的观念,建立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实操技能与大型考试(阶段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更灵活的评价机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加强中高职衔接,扣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螺丝
当前虽然中职教育向高职升学的机制平台已经搭建,但两者间的联系并不畅通有序,要加强该体系建设,就必须加强两者间的衔接。
1.专业设置的衔接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衔接,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要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3.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
①课程体系的衔接
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②课程内容的衔接
与高职合作制订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③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④教学模式的衔接
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哪个阶段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故障。
总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是基础、是蓄水池,抓好中职教育,理顺中高职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何文明.中职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4).
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的基石 篇12
是直接面向贫践和不断发展, 困或低收入阶层的各种社会救确立了基本框架的三个层次:助一社本生活保障制度制度, 包括城市最、乡村扶贫政策低生活保障制、灾度、害救济下岗职、城乡工基会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除因各种福利院以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 原因陷入生活困这一层次社会保保
障
境难以自拔者的生活危机;二是面向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这一层
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在解除劳动者的后体顾之忧的同时, 促使其免于沦为社会弱势群体;系
三是各种社会福利制度, 如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此外, 还有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补充保障系统, 如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互助保障、慈善事业等。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又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补充保障六个子系
障统, 项目这六。个子系统又分别包括了若干个具体的保和社会保障的三个主要层次生活功能上的三个重要方面:第, 决定了其在社会一, 保障的功能, 谐基本的生活需求即保障遭遇到与, 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劳动及收入相关的风险公, 使他民最社一们的比不功例至能, 缴于特纳被别保社是险会社费发会建展保立的险基进这金程, 种使所形个抛式别弃, ;通社第过会二按成, 照员互同遭济会从而降低风险程度;遇或可能遭遇的严重第三风险, 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被全体社会成员分担, 的都是功能, 一种社会再分配形式无论是社会保险计划, , 还是社会援助计划实际存在着高收入者, 基向定的社低目收标会入。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者的转移支付, 从而达到社会, 是最基本公正和稳石的民生问题。“十一五”规划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维护社会公正, 协调社会利益, 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目前,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首先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安所在。社会保障需健全扶持政策, 增加再就业小额贷款, 落实优惠政策, 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 建立就业援助制度等,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其次是实行积极的减免税政策,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让广大农民无后顾之忧。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 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农村、农业、农民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 实行税费改革,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推行公司化改革, 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再次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抓紧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逐步理顺分配关系, 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最后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大已经成为全社会各个方面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社会救助属二次分配的范畴, 针对社会贫困群体提供直接的现金救助和物质帮助, 使他们的收入得到最直接、最明显的改观, 对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有明显作用。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与系统, 对缩小利益差距、确保社会稳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保证城乡居民和谐相处
文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王
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但同时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环障覆样化, 盖面窄社会保;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问题越来越一是社会保紧迫;三是社会保障资金平衡压力巨大;四是体制转轨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今, 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十二字方针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已经拉开了新序幕, 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玉
当前, 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其二, 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今年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 今后企业裁员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其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 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其
四, 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其五, 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六, 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其七, 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总之,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事关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 使社会保障这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真正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顺利推进。共建和谐社会, 共享发展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庶、文明的和谐社会, 才是我们可以期待的美好未来。
【社会教育体系】推荐阅读:
社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10-28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06-18
社会体系10-29
社会价值体系07-08
社会传播体系11-26
社会信用保障体系07-16
社会支持体系07-22
社会文化体系08-22
社会信用体系构建09-14
社会实践体系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