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精选12篇)
社会保障体系 篇1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果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而且该制度下的救助衡量标准是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政府进而可以更科学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
在陕甘宁边区,针对农村生产能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村民就自己团结起来,集股进行医疗互助,共同抵御伤病对家庭的冲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这个雏形下进行系统的完善而建立的。在政府组织下,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政府多方集资。将政府纳入到筹资体系中,从而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1.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中国自主探索适宜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新农保以保障农村居民老年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农村居民在老农保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老金,而这一部分全部由政府负责支付,这一新举措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
1.4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除了进行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外,国家还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央加大了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特别支持边远地区的卫生室建设,将建设目标进行具体的量化,政府着力培训乡镇医护人员,在软件条件上狠下功夫。在这种大力扶持之下,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正在加快脚步发展,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较窄,保障程度不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群体迅速扩大,但针对失地农民群体的保障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农民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所知甚少,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程度。
2.2 资金支持不足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难点所在。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的机制,但是真正在实施的过程中,个人的筹资比例还是非常高,社会保险在一些地方形同个人储蓄。
2.3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管理分散和法制缺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是城乡分割开来的,多头管理,存在着城乡衔接问题,而且具体到各个部门来说,许多机构都涉及到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管理分散尤为显著。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透明度较低[1]。
3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未来建设方向
面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高的问题,政府应统筹城乡的社保制度,将农村与城市的部分保障机制并轨,着力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保障不足的问题。另外,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中央应明确自身在农村社会保障中重要的保障责任,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财政预算[2]。
面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管理分散、法制缺位的情况,国家应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简化负责机构和办理手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整理服务资源,实现保障电子化、网络化,扩大农村居民的参与率。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建设,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大的法制体系中,实现办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摘要:社会保障事关国计民生,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建立健全适宜我国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村发展全局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方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迎生.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84-90.
[2]刘宏.法律如何覆盖社会保障漏“网”人群[EB/OL].(2010-08-12)[2016-03-23].http://www.npc.gov.cn/npc/xinwen/dbgz/200903/09/content_1545568.htm.
社会保障体系 篇2
一牢织基础网
王家镇目前的残疾人现状。做好登记工作,王家镇现有残疾人800多名,占全镇总人口的3.48%,其中:听力残疾1410人,言语残疾1671人,肢体残疾6360人,视力残疾1920人,智力残疾2019人,精神残疾1620人,多重残疾1470人。
做好残疾人事业首先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要有一支爱岗敬业、稳定实干、乐于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在区委组织部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区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操作,到2010年6月底,16个村(社区)残联全部配备了专职理事长,选聘了残疾人专职委员,1个社区、15个村的107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选聘了残疾人助理员,并将残疾人专职委员、助理员的误工补助和学习培训等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按照残疾人专职委员每人每月360元、社区残疾人助理员每人每月160元、村残疾人助理员每人每月100元标准。村和社区都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助残队伍。
政策优惠:相关政策,结合王家镇实际,在救助标准等方面大力的向残疾人倾斜,农村低保每人每月100元,政府贴20元,城镇残疾居民医保每人每月180元—220元不等,政府补贴40—60元不等,同时,在新农村养老保险、新农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对一、二级重残实行免费政策,对三级以下的残疾人,实行政府补贴制。通过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让残疾人享受了各项优惠政策 二织好就业网
劳动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我终于娶上媳妇了”社区残疾人杨二娃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位杨先生现年38岁,肢体二级重残。
以前,他常听别人背后议论他是个“抓手”(方言,意思是有没用的手),正值年少的他是在灰色中度过自己的青春的,他说“那个时候,我就常常觉得命运的不公平,甚至是常常责怪自己的父母”,“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我渐渐发现,其实残疾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幸福,只不过这种幸福要比别人来的艰难些,“后来,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我就去学习修电脑,后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还开起了网吧”
是的,杨二娃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目前他已经是个小老板,有了自己的楼房,有了自己的事业,当这一切都有了之后,他还娶了个健健康康的新娘子。
在我镇,像杨二娃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但是由于王家镇山高地远,没有大型的企业单位,造成残疾人的就业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万事有其弊就有其利,近年来,根据农村的特点,镇党委政府多次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组织开展残疾人猕猴桃、茶叶、养鸡鸭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次,引导和扶持残疾人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残疾人创业致富,同时发放各类就业信息260余条,免费赠送小鸡鸭1400余只。
三精织关爱网
关爱残疾人一直以来都是我镇社会事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年初年末,党政领导都会下到村社,慰问残疾人,年初给他们送去春耕的种子、肥料,帮助他们种下春天的希望;年末给他们送去大米、菜油,祝福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王家镇和平村村主任王明容(全国人大代表)的老公也是一名残疾人,每年都会和同村的十几名残疾人一起参加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培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对今后就业和自主创业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扶贫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力提倡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提升我镇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倡导乐观、积极、珍爱生命的生活态度,对于残疾人我们应该有着同样尊重的目光。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提倡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每个残疾人都
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今年来国家加大对惠农政策的资金投入,让广大的残疾同胞“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镇一直以来免费为广大残疾人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减轻广大残疾人的经济负担的同时,让他们生产、生活无后顾之忧。
建立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也就是“一个党员联系一个残疾人,一个党员帮扶一个残疾人”,积极、主动、及时的了解残疾人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邓汉慧:构建创业社会保障体系 篇3
众所周知,爱迪生的发明之路经历了很长时间,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无数次实验,仅灯丝材料的选择这一环节,他就用了1600种材料来进行分门别类的试验。之后,才有了灯泡带来的光明世界。
细想一下,爱迪生所做的事情,与当下创业者的创业事业,其本质是一样的。好在爱迪生最后是成功了,但是否有人想过,如果有这样一位创业者,一旦接触了创业,就不成功不罢休,屡战屡败,仍然要在创业的路上跌倒、站起、再跌倒、再站起……或者是创业失败之后,再也一蹶不振,既不想踏入企业重新找工作,也没有再次站起的勇气,或者是身负巨债,伤害了自己,同时也拖垮了家人,还得忍受来自社会以及亲朋好友的不理解。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在和《经济》记者交谈时,就提出了她的忧心。她的学生中,就出现过上述情况。据她了解,各学校,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她认为:“亟待完善与优化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创业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的必要性
时间追溯到2003年,时任湖北省副省长的蒋大国授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时叫“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如今更名为“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但那时候是从下岗职工的角度来进行就业、再就业与创业的研究。”邓汉慧介绍说。
与此同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就业理论与实务这门课,他们认为应该教大学生创业。
2006年,邓汉慧进入KAB做创业教育。200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面开设创业课作为全校公选课,在社会保障专业,则是把创业课变成了必修课。
一路走来,邓汉慧发现了变化,最开始学生们“以挣学分,创业课不用考试,好及格”来上创业课,现在来上创业课的学生“都满怀激情,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对创业的看法。”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大学生创业群体越来越多,将来也将成为主力军,“他们是有梦想,有思想,同时也有失败资本(年轻)的一群人。”邓汉慧分析说,但不容忽略的现实是,目前大学生创业群体中,以高职高专的学生居多,像985、211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较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创业的不确定性多、风险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并不是最优秀的人在选择创业,而更多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无可奈何之下才走向创业。”
虽然互联网时代使得创业的成本更低,创业更加容易。但对于大学生创业群体来说,存在“出生不易,死亦难”的规律。
邓汉慧进一步解释说,创业和创业者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有关,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发现潜在的初始创意,即原创。然而很多大学生看不到这一点,这便是大学生创业的不易。由于没有找到创新性的点,再加上创业途中的不确定性,从想法到产品,再从产品到商品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很小,难以做大。
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各种创业风险的存在及其防范机制的缺失,抑制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种种迹象来看,构建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必要,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激励大学生创业、改善社会对创业评价的文化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如何构建?
创业社会保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反失业的“稳定器”,更是再创业的“激发器”,覆盖创业的每个阶段,从创业意愿、创业想法产生之前到开展创业活动、创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成长的全过程。
创业的风险承担来自财务、身体、道德、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涉及社会整个大生态,波及金融、监管、征信、法律、政策等方面。“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高校等共同协作来建立这一体系。”邓汉慧说。
“在保障体系中,一方面需为创业者提供生存型保障,即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能具有最基本的生活及医疗救助。”邓汉慧说,这样可以免去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去选择创业。
另外,在创业过程中,随时会受到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步走错,可能会满盘皆输。这就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保障体系,从创业者的保障需求出发,了解他们的创业环境,分析创业的风险以及创业者的焦虑原因,给予不同的扶持措施。
“在此层面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于创业失败者的精神安抚及基本生活、医疗救助,帮助其再创业或就业;二是对成功的创业者,为其更好地预见创业风险,规避创业风险等方面给予提示与服务。”邓汉慧认为。
这同时也是保障体系的另一方面——服务型保障,即为创业者提供教育、培训、诊断、咨询等服务。完善创业社会服务网络,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话虽如此,邓汉慧也在为现实情况发愁:“扶持的资金从哪里来,提供服务的人从哪里来。”
为此,邓汉慧建议,国家顶层设计建立专项保险或者基金,完善与优化现有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形成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培训为核心的促进创业的社会保障网络。
论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篇4
关键词: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 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历史上甘肃省和全国一样, 农民的养老一方面主要是靠家庭赡养方式, 即依靠子女、孙子孙女的照顾, 另一方面主要是靠土地收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养老方式的实现越来越困难。首先, 家庭保障形式随着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的流动化和老龄化而难以实现。其次, 随着人口的增加,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持续扩展, 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加上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土地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 想依靠土地收入养老风险更大。
1992年, 民政部颁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3年以来, 甘肃省先后在敦煌市和西固区等部分县 (市) 开展了试点工作。从1995年开始, 先在河西、兰州等率先“奔小康”的县 (市、区) 展开。到1997年, 在26个县和半数以上乡镇企业推开。但是, 1998年由于政府机构改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后无具体方案出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处于等待观望状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停滞, 之后几年投保人数下降, 退保人数增多, 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2 农村合作医疗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是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的方式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 家庭成为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 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依托, 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迅速消失, 大部分农民只能靠自费医疗。因为收入水平低, 农民有病看不起,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许多农民处于“小病靠拖, 大病等死”的境地。
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国家于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5月, 甘肃省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包括张掖市山丹县等5个县区。中央财政补助10元, 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0元, 农民个人出资10元, 共同建立了合作医疗基金。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甘肃全省所有农村人口, 参合人数近1800万人, 占全省农业人口的90%。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于建立农村居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重心在城市, 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够重视。甘肃省农村的低保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低保水平 (见表1) , 近三年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不到城市的10%, 每月几元的补助对于那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收入水平位于当地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一些偏远山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面和贫困程度很大。这些贫困人口的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但是主要由于资金缺乏, 农村低保发展缓慢, 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钱定人”的现象, 覆盖面小且标准很低。
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年鉴2004年、2005年、2006年。
另外, 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的政策依据。直到2006年, 在过去实施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和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甘肃省政府和省民政厅才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2 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层次低
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 层次低, 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全省2500多万人, 农村人口为2046.94万人, 占总人口的81.9%, 其中有5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占农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能够享有农村民政保障的只有“三无”农民、五保户和定期救济抚恤的一些贫困人口, 尚有很多贫困农民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人群中, 大多是村干部、种养业大户、义务兵、民办教师等所谓的农村“富人”阶层, 而纯农户参加的人数较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由于有政府较大比例的补贴, 农民只缴纳少部分保险费, 参保面相对大些, 但是由于保障标准低,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2.2 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资金支持。资金筹集困难, 这是甘肃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困难, 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甘肃近几年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 财政赤字逐年增加, 2005年竟然达到174.78亿元 (见表2) 。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年年亏空, 毫无余力再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资金支持。
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年鉴2006年。
集体经济薄弱,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近年来, 乡镇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及管理水平等约束, 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导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进一步下降, 从而减少农民非农收入。
农民收入水平低, 相当部分的农民目前尚不具备投保的收入水平。2005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80元, 全国为3255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17%, 增长率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薄弱, 自然条件恶劣;非农产业发展缓慢, 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难度增加;农民整体素质低, 限制了劳动力转移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农民收入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2.3 社会保障宣传教育工作滞后
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对社会保障缺乏了解, 参与不积极。农民长期以来受封建文化的影响,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 家庭保障在农民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是农民最传统的养老思想, 儿子是农民家庭保障的根本保证, 对现代的社会保障形式则不容易接受。这种思想不但使计划生育工作受阻而且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即使是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地方, 农民投保意识也是很差, 他们更热衷于盖住房、装点门面, 甘肃省农户一直保持较高的建房热情, 2005年上半年全省农户住宅投资达10.35亿元, 占农户总投资的44.57%。
要想使农民打破传统, 树立起现代社会保障的意识,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更新观念。然而, 各级领导对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有些地方的农民虽然了解到社会保障这一新鲜事物, 但由于认识不够, 对社会保障存在猜疑的心理, 而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则根本不知社会保障是何物。
2.4 社会保障处于探索阶段, 管理分散
甘肃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处于探索阶段, 对于制度的规范只是进行了短期尝试, 存在阶段性、局部性的特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由民政部门管理,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定及组织实施都是由省卫生厅综合管理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则继续由民政厅管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 使各种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力量难以形成合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章制度不健全, 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保障尚未立法, 更没形成法律体系, 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 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 资金使用存在较大风险;基金运营不合理, 保值增值困难。
3 构建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3.1 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的“稳定器”、“安全网”和改革的“缓冲器”的功能, 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政府是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主体之一。社会保障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提供才能实现配给的公平和福利的最优, 因此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甘肃省属于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低, 政府财政困难, 只有中央政府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才能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保证。近几年来国家财政状况较好, 已经具备这种能力。其次, 甘肃地方政府应加大筹资力度, 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3.2 以政府出资为基础, 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资金筹集困难是甘肃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 因此, 加大农保资金的筹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以政府出资为基础。即使政府财政困难, 也应挤出资金来扶持“农保”的建立, 以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责, 实现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平。各级政府应该克服困难, 多方筹资, 尽力扶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其次, 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农保”经费, 如通过发行福利彩票、接收社会捐赠等。最后, 针对农户缴费难的问题, 可以采取“实物换保障”的办法, 根据不同对象, 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障费:年轻农民实行“产品换保障”;农村独生子女户或纯女户实行“计划生育换保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保”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加快“农保”建设步伐。
3.3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为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 应将需要救助的所有农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但是由于甘肃农村经济落后、政府财政吃紧、社会保障给付的刚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决定了甘肃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因此在制度建立初期应以“低水平、广覆盖”为原则, 尽可能的覆盖到所有的农民, 尤其是贫困农民。另外, 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的因素例如物价指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等是不断变化的, 保障标准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 适当发展农业保险, 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
虽然很多论证认为“土地保障”难以为农民提供基本甚至最低保障, 但土地至少在目前仍然能为农民提供部分经济保障。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甘肃省农业自然灾害爆发频繁, 如何解决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问题是关键。可以探索通过适当发展农业保险的途径来解决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问题。农业保险一方面具有商业保险的特性, 另一面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通过农业保险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 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把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作为对农民和落后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农业保险降低土地生产风险, 增强土地保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家庭保障具有亲情慰藉和精神满足的功能, 弥补了其他保障项目主要通过资金和服务进行的局限。受经济状况、思想、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 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家庭保障仍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保障是所有保障形式发展的终极目标, 社会保障取代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是必然趋势, 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 现阶段只有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瑞明.社会保障的新理念与中国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体制[J].经济学家, 2006, (5) .
[2]在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薛金山, 2006, (4) 12.
[3]杨翠迎, 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7-1.
[4]孙德才, 秦臻.甘肃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会研究, , 2004, (8) .
社会保障体系 篇5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形式,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水平,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社会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二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明确,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范围涉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区服务、社会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个人储蓄积累和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有效、丰富多彩。三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条保障线,实行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由此,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
(1)覆盖面狭窄。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在试着搞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约有6 000万人。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0%,至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均与农民无缘。除此之外,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约1.6亿人,另有3亿多人被排斥在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较窄。随着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率为3.6%,2002年为4%,2004年增加到4.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1 400万人。截止到2004年全国有10 5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仅覆盖全国约9 400万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30%。还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体纳税户没有加入社会保障的体 系。
(2)社保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按地区和部门分开制定的,地区间条块管理比较松散。社会保障基金既有县市统筹又有省级统筹,统筹形式多种多样,统筹办法各地自行确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的状况,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由于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规定及筹资办法也政出多门,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社会保险的收、支、管、用与政策制定于一身,没有一个机制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社会保障费管理不严格、漏洞大,社会保障资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一些地方随意提高社会养老统筹比例,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20%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并且存在挪用、浪费社保基金的现象,危及社保基金的安全。
(3)收不抵支,资金短缺。我国社会保障费的征收方式没有统一规范,有的地方委托地税机关征收,有的地方实行按地区、分行业征收的办法,也有些地方采取差额结算缴拨,还有些地方采取按规定协议缴费。各省市的社会保障项目多少不一,比例不同,又没有法律的约束,因而征收手段不硬,导致收费困难,欠费现象普遍。1998年,我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19亿元,2004年达到近500亿元。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短,而我国又人口多,底子薄,过去没有积累,资金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目前,企业的保险缴费负担较重,养老保险平均为22%,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2%,造成企业逃费欠费现象普遍。企业效益差,迫切需要社会保险的保障,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成又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样在社会保险与企业效益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保证低收入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也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界定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权限与义务、职工的权利与义务。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由于立法滞后,在对社会保障方面发生的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请诉讼时,仲裁机构和法院难以根据权威性的法律规定对这类争议和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一些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
(5)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原有的保障体系的影响还未从根本上消除,对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不够。一方面,一些职工长期养成的依赖思想致使他们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愿为自己的生老病死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这只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部分领导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擅自挪用社保资金,弥补政府经费不足或进行各种投资。由于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缓慢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并存,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多数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首先,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养老保险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应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个别私营企业、少数外资企业职工扩大到全体城镇各类企业及职工。这样既可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方面合理衔接,为职工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又可以为全体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提供保障。失业保险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行政机构改革不断向社会释放富余人员,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我国社保体系面临巨大失业压力,失业保险的范围应扩大到城镇各级各类企业及职工。医疗保险方面,应全面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者、生活贫困的居民,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救济、再就业补助结合,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扩大基本保障覆盖面。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全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还不具备。经济发达地区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有区别的、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大力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农村医疗救助,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同时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历来由国家独自支撑,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分别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和机关事业单位附加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的储蓄性保险,还应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发展私人养老、医疗保险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政府的补贴、税收优惠措施,促使非营利组织在补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领域里发挥作用。
(3)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在现行制度下,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严格管理社会保障费等问题已迫在眉睫。对此,我国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由社会自治组织经办社会保险的方式,实行社会保险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二是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保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服务网。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
(4)多头并举,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硬化征缴手段,扩大社保资金规模。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份把养老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但普遍存在“税硬费软”的问题。如果将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既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筹资的强制性,变弹性收费为刚性收税,又可以降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成本,扩大筹资规模。其次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开辟新的筹资渠道。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过程中,要将几十年积累的巨额债务在短短几年内全部消化,既无必要,更不现实。而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新选择。由于进入社会保障新平台的人员目前大多是青壮年,通过这个平台所筹集到的资金,可以在未来20~30年内用于偿还历史债务,等到这些人年老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到相当规模,完全可以解决资金支付问题。最后对特定企业适时减免或加成征收社保费。当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财政困难时,允许它们暂时拖欠部分社会保险费用,等这部分企业资金充裕时再连本带息全部上缴,这样做有助于其未来更自觉地缴费,还可以吸纳逃费者加入缴费计划并有利于其以后自觉缴费。但同时必须使恶意逃费者认识到,逃费的机会成本将远远超过期望收益,今后他们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风险。
(5)尽快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快立法建设。一是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项制定法规。然后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再考虑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等,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与权限,使社会保险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立法。规定基金筹集方式、来源渠道、各方分担比例、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等,保证社保基金正常运转。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要保证社会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获得相应的司法保护,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基本事项,明确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和义务。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在社会保障中真正得到实惠。
社会保障体系 篇6
本刊讯(杨宁)广西首批14个县(市、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简称新农保)工作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9月30日,全区新农保参保人数220.32万人,占应参保人数320.06万人的68.85%。
“十一五”以来,广西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区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傷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平稳接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提升。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自治区级统筹,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三是社会保险规模持续扩大。从2005年到今年6月底,全区427.0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6.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881.9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26.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07.0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五险”参保人数共计1979.18万人。四是社会保险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广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基本养老金1209元,月人均增加121.38元,增幅达11.16%,比“十五”期末增长94%。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91.79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8.26%。
东汉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框架考评 篇7
关键词:东汉时期,制度,措施,社会保障
东汉时期, 各种自然灾害的爆发, 君臣纲常无以约束、朝纲凌乱的情况下, 外戚干权宦官当道等最终导致社会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流民问题和社会安定问题, 灾荒横行的局面更是让社会居民对当时的朝纲缺乏信心。不过, 在这样风雨交加、时局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 东汉这一朝代却于历史上存在二百年之久, 各种因缘, 史学家进行了多方资料查找和总结。当然, 就个中重点而言, 东汉政府贫弱阶层的保障政策的实施及其基本保障手段的完善是造就朝代不至过快更迭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东汉时期对老幼病残等贫弱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讨, 以期更好明确东汉社会保障体的主体框架。
一、奴婢问题是王莽政权垮台的内在原因
从史书记述来看, 东汉王朝建国之初, 官方的婢从人数已经多达十万人, 私家婢从更是无法计数。相对来说, 这些大量人口的存在让国库面临沉重的负担, 对于建朝之初急于稳固政权的东汉来说, 威胁更甚。因此, 光武帝刘秀曾经根据社会要求和政府工作需要, 先后七次要求释放奴婢。如在建武三十七年, 东汉光武帝下达解放奴婢的诏令, 而对私自拘留奴婢的个人, 也将以律法处置[1]32。这一行事标准, 表明东汉政府对于奴婢释放一事极其重视。而官方的大量对于释放奴婢的要求也表明, 奴婢制度对当时的东汉政权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需要借助官方手段来保证总体政局的稳固。当然, 在汉明帝、汉安帝等的统治时期, 根据当时的奴婢制度和奴婢数量等, 也曾有过类似的诏令颁布。
不过, 从具体的诏令实施过程和最终结果来说, 并不十分理想。如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一般, 东汉政权是在当时占有大量土地、资本、资源等人的支持下建立的, 因此, 东汉政权一定程度上需要接受这些人的统治意见。而针对当时的奴婢释放诏令来说,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资本家们的权益获取力度, 因此他们并不同意这项诏令的施行, 整体配合度不高。从这种角度来说, 奴婢身份依然无法改变, 其地位低下, 受到的虐待较多, 生活现实一片困苦, 甚至还有人将奴婢当做玩具, 掌握其生死权利。东汉光武帝根据这种情况, 对保护奴婢做了律法规定。其以立法的方式规定, 奴婢如果受到非人虐待, 违令者会被贬为庶民。从当时的社会条件看, 人们对于奴婢的地位认识在不断提高[2]41。
建武六年和建开二十九年, 对于根据当时的社会条件, 采取了对除死刑犯以外的犯罪人员予以减刑或者免刑等天下大赦方式。汉章帝和汉和帝时期, 对于官系囚犯, 则普遍采取减罪一等的方式, 一方面减轻国家的刑法负担, 另一方面促进社会稳定。
二、明帝、章帝提出“以孝治天下”为治国方针
中国几千年“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在东汉时期也被贯彻执行, 因此, 当时的养老风尚十分受到推崇。汉明帝、汉章帝等则以孝为治国之本。《孝经》作为读书人的必读经典, 对其的推崇同时也体现出东汉时期孝行为先的治国之策。甚至在建武三年, 根据社会孝行风尚, 对当时犯罪的80岁以上老人以及十岁以下儿童以及妇女等, 政府予以宽松对待, 非罪行严重者不予拘捕。建武六年, 天灾人祸横行, 水灾、蝗灾、旱灾等在多地频发, 粮食价格陡增, 没有余粮为以生计的庶民流离失所, 百姓哀嚎不断[3]62。据此, 国家颁布律令, 将鳏寡孤独者人数按照郡县进行统计并上报国家。延光元年更是对鳏寡孤独病弱者予以社会粮食补给;对因为天灾而被损毁庄稼的人口, 则免除繁重的佃租税务;甚至有郡县设立孤儿收养地点, 免除孤儿无法生存的危险。
当然, 除了史书记载的国家对鳏寡孤独病残弱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情况以外, 各地出土的资料也对这一内容予以实证。在汉代石刻《曹全碑》中就表示, 国家为体恤民生, 对年事已高者、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等给予社会补养。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也记载着, 对于鳏寡孤独者, 其子女年龄不满14岁, 家中父母皆为病患, 家中有70岁以上老人人家等等, 政府会进行补贴, 对于丧父、丧母者, 政府更会代为寻找抚养人家。另外, 出土的《养老》画像中, 大部分老者也并非无人奉养。司马光甚至因此在史书考察时表示, 如东汉一般更迭较快的朝代当中, 任何一代的社会风化都未有及东汉者[4]26。
三、流民和灾民是与东汉政权同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东汉时期天灾人祸等的频繁发生, 虽然政府多次发布政令, 释放奴婢, 给家庭负担较重者予以补贴, 但是问题依然严重, 灾民和流民也较多。且东汉时期, 我国地壳结构并不稳定, 气象灾害频发, 可以史上比较著名的多灾多难的朝代。自然灾害一年之中多达282次。因此, 当时社会的百姓经常面临颗粒无收的状态。加之官府和地主为自身的需要不断增加苛捐杂税, 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离开家园流浪他方。
从东汉政府的表现来看, 其针对流民问题采用的是将农田借租给农民或者直接将农田赠与农民。事实上, 在东汉初期, 战争频发的现实造成社会人口大量减少, 土地没人耕种, 荒废十分严重。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耕地, 东汉政府多次颁布将农田租借与百姓的诏令。在汉章帝时期, 有将农田赋予贵人、贫民等的诏令颁布。除去农田政策, 东汉政府还进行多次赈济。从粮食、财物到工事赈济等, 形式不等, 内容能够多样。综合整体朝代发展来说, 东汉可以说是灾民赈济次数最多的朝代。汉章帝时期, 对于当时的贫困人员采取免于赋贷的政策, 而想要归乡的贫民, 政府也会让郡县赐予其生存必须的粮食。且流民归乡途中所到之处, 官亭需免费提供休憩地点。汉和帝、汉安帝时期都有开仓赈济灾民以及赐予灾民钱财的事件发生[5]35。
当然, 作为当时灾民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对于赋税问题也给予高度重视。在田地租税问题中, 国家采用颁布减租法令的政策来减免灾民的生计负担。而对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 更是直接免除赋税。而针对举国上下面对的灾荒情况, 国家也会通过赋税减半的形式提高百姓生活的信心。生产困难的国家和地区, 则为其雇佣耕种者, 且租与田器。且荒年国家还会减少对于人头税等。总之采用各种手段以便更好的减轻人民负担, 保障社会的稳定。
四、日益赤贫化的自耕农也是东汉时期又一个贫弱群体
自耕农民作为国家赋税的基本增长点, 也是国家生产发展、政治稳定的主要资金来源, 因此, 国家需要根据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 尽可能的保障自耕农的权益, 避免赤贫现象的出现。当然, 面对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自然也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
赐爵是党史自耕农社会地位保障的主要方式之一。且根据历史条件考察来看, 东汉时期赐爵次数众多。为国计民生的安稳, 且兼顾皇恩遍及天下, 东汉政府屡次采用赐爵的方式, 表示其对庶民阶层的关怀。比如在汉章帝时期, 就曾采用加赐男爵的方式。汉安帝时期, 还曾对当时流亡庶民复籍、赐爵等[6]79。事实上, 在东汉发展前期, 为了政权的稳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保障等, 国家多次用赐爵的方式刺激自耕农的生产生活信心。当然, 后期由于这一政策的多次使用, 各爵位的社会地位保障无法实现, 过分的形式化也让庶民阶层对其失去了信心。
中国古代以重农抑商作为基本政策保障农民的社会地位, 东汉时期政府更是不断提高对于自耕农地位的重视。且在东汉时期, 牛耕技术正式诞生, 人力从耕种中解放出来,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积极的社会促进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因此, 牛耕技术的发展在东汉得以大面积的普及。
结论
在东汉时期, 社会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基本的社会器具使用能力、人口生产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等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不得不被大力推广, 且基本将社会救助作为重要的生产促进条件。而从社会保障对象、社会保障的基本主体条件、国家对于保障措施的律法化和程序化水平在不断完善和提高[7]67。虽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 根据社会基本情况的不同, 保障的对象也有所区别, 但是着重关注的弱势群体基本上变化不大。“鲤、寡、孤、独、笃握、贫不能自存”等作为社会赡养或者社会保障支撑的主要人口力量, 贯穿于东汉社会保障对象选择的始终。当然, 此种长期贯彻行为也表现出, 东汉对于社会人口的保障是在充分考虑朝代的发展条件和基本的生产制度基础上做出的总结。另外, 对于怀孕者、育婴以及士兵等的社会保障内容的提出, 更是表明国家所关注的社会保障人员已经逐步贯彻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考评东汉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 主要选择对象是老人、妇女和平民。东汉社会发展时期, 社会保障的实现已经逐步扩大为政府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社会作用的发挥在不断增强[8]38。孝字为先的治国制度让更多的人将对家中老弱伤病等的抚养作为自身生存的道德责任。事实上, 在我国伦理和法治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是国家维护政权所必须的选择, 另一方面, 也能够保障社会道德的规范。而国家对于个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动行为及其立法规范的执行, 更促进了社会基础保障措施的落实, 保证了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公民的生活权利。道德作为人身约束, 与法制一道共同维护了东汉的政权。而东汉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成为其作为史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朝代能够延续二百年之久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华.东汉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5.
[2]王四达.“深察名号”与汉儒对礼制秩序的价值探索[J].学术研究, 2011 (3) .
[3]黄玉顺.大汉帝国的正义观念及其现代启示[J].齐鲁学刊, 2008 (6) .
[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杨静婉.关于汉代“假民公田”与“赋民公田”的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 1987 (2) .
[6]高敏.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J].求索, 1985 (1) .
[7]尹建强.东汉官府对小农的抚慰政策及其效果[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 .
社会保障体系 篇8
2010年10月28日, 是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这是一部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 关乎每个公民福祉保障的法律, 是名副其实的民生基本大法。该法将于2011年7月1日实施。
在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 此次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实现了制度上的突破,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
此前, 尽管各种社会保险制度已在中国实施多年, 却没有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律。2007年底, 社会保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到现在, 共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4次。
社会保险法还强化了我国社保制度的强制力, 按照规定, 如用人单位没有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保费的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 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而在以前, 由于社保意识淡漠, 部分企业有意规避或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
信春鹰透露, 新法修改了原制度中参保15年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享受社保待遇的规定, 为退休时不到15年的人群给予了一个衔接的路径, 在农村或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里面, 能够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一改以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弊端, 社会保险基金也在新法中予以了明确: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 分账核算, 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给“民生”上了保险
多年的高速增长迅速增强了我国的整体实力, 一小部分人也成功进入世界级富豪行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高速列车等等光环不能掩盖中国仍需解决的民生难题, 《社会保险法》这部民生大法的出台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中国经济发展将快速进入更加注重民生的时代。
民生大法的出台唤回了以民为本的重要理念。1889年,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首次在德国建立, 标志着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网。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有义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给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预示着中国现代公民社会建设迈出了一大步, 也彰显了经济发展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和平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民有、民享、民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 我们真正意识到并正视这个问题, 还不算太晚。
民生大法的出台结束了社保领域“各自为政”的乱象。在此之前, 尽管我国在社会保险领域已经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 但一直没有一部统一的基础性法律。基本法律的缺位, 各种规定层级无序、规范分散, 导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难以定型, 缺乏权威性、稳定性, 全国各地的制度也不统一。《社会保险法》的出台结束了这一乱象, 体现了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责任和担当, 让社会保险制度有了起码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框架。
效果还须看执行
《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基本法律, 也是事关全体劳动者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权益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由改革试验阶段步入定型、稳定发展阶段, 各项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从此有了高层次法律依据, 劳动者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权益从此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不过, 《社会保险法》的通过并不意味着我国完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立法任务, 更不能等同于社会保险制度便由此完全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在欢呼这部法律出台的同时, 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强化普法宣传, 让每个劳动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尽知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并懂得怎样履行义务和维护并享受权利。建议相关部门采用通俗易懂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一事关城乡居民尤其是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宣传到每个单位、每个社区乡村、每个劳动者。这是《社会保险法》顺利实施的基础性步骤。
其次, 要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 为《社会保险法》的全面实施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据。这部法律中有多处授权国务院或省级政府规定、决定的条款, 少数条文也显得过于原则, 实施中迫切需要更具体细化的规范来指导。因此, 国务院应及时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 如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条例等, 以便使制度运行真正有“法”可依。这是社会保险法能顺利实施的保证。
最后是严格执法。因为法律的效果, 最终取决于是否得到严格执行。要想其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就必须严格执法, 切实维护它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这就需要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起日常监管之责, 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承担起专门监督之责, 立法机关承担起监督法律实施的责任, 司法机关承担起惩处社会保险制度运行中的违法犯罪现象的责任, 工会及社会各界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监督之责。
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的基石 篇9
是直接面向贫践和不断发展, 困或低收入阶层的各种社会救确立了基本框架的三个层次:助一社本生活保障制度制度, 包括城市最、乡村扶贫政策低生活保障制、灾度、害救济下岗职、城乡工基会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除因各种福利院以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 原因陷入生活困这一层次社会保保
障
境难以自拔者的生活危机;二是面向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这一层
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在解除劳动者的后体顾之忧的同时, 促使其免于沦为社会弱势群体;系
三是各种社会福利制度, 如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此外, 还有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补充保障系统, 如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互助保障、慈善事业等。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又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补充保障六个子系
障统, 项目这六。个子系统又分别包括了若干个具体的保和社会保障的三个主要层次生活功能上的三个重要方面:第, 决定了其在社会一, 保障的功能, 谐基本的生活需求即保障遭遇到与, 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劳动及收入相关的风险公, 使他民最社一们的比不功例至能, 缴于特纳被别保社是险会社费发会建展保立的险基进这金程, 种使所形个抛式别弃, ;通社第过会二按成, 照员互同遭济会从而降低风险程度;遇或可能遭遇的严重第三风险, 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被全体社会成员分担, 的都是功能, 一种社会再分配形式无论是社会保险计划, , 还是社会援助计划实际存在着高收入者, 基向定的社低目收标会入。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者的转移支付, 从而达到社会, 是最基本公正和稳石的民生问题。“十一五”规划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维护社会公正, 协调社会利益, 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目前,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首先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安所在。社会保障需健全扶持政策, 增加再就业小额贷款, 落实优惠政策, 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 建立就业援助制度等,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其次是实行积极的减免税政策,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让广大农民无后顾之忧。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 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农村、农业、农民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 实行税费改革,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推行公司化改革, 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再次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抓紧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逐步理顺分配关系, 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最后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大已经成为全社会各个方面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社会救助属二次分配的范畴, 针对社会贫困群体提供直接的现金救助和物质帮助, 使他们的收入得到最直接、最明显的改观, 对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有明显作用。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与系统, 对缩小利益差距、确保社会稳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保证城乡居民和谐相处
文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王
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但同时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环障覆样化, 盖面窄社会保;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问题越来越一是社会保紧迫;三是社会保障资金平衡压力巨大;四是体制转轨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今, 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十二字方针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已经拉开了新序幕, 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玉
当前, 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其二, 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今年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 今后企业裁员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其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 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其
四, 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其五, 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六, 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其七, 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总之,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事关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 使社会保障这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真正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顺利推进。共建和谐社会, 共享发展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庶、文明的和谐社会, 才是我们可以期待的美好未来。
社会保障体系 篇10
1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立法工作严重滞后。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无一例不是立法在先。比如开创社会保障先河的德国, 就是在1883 年由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然而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 社会保险制度理应在社会保障法群中首先面世。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 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 立法体系不健全。
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 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决定, 相互之间缺少必要衔接。由于中央集中立法严重欠缺, 地方立法畸形繁荣发展。这些地方制定的规章制度, 立法者是多种主体参与, “法出多门, 各行其是”, 甚至相互冲突矛盾, 使一些本来已有的地方社会保障立法也陷入“有法难依”困境。
(3) 立法层次不高。
社会保障法在立法层次上按理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但现实是人大立法少, 行政法规多, 立法层次低。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涉及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仅有7 部是全国人大通过的, 而且是与其他内容混和, 并非全部适用于社会保障领域, 其规定还不是主要的社会保障系统。而由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至少在100 件以上。这些行政法规大多数以“规定”、“试行”的形式出现, 它们是解决社会保障工作所面临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这种现状显然与社会保障法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 它带来的结果是社会保障立法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4) 立法适用范围窄, 权利不对等。
从各种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来看, 占中国总人口80% 的农民一直不在社会保障范围内。虽然新出台的两个条例扩大了享受社会保险成员的范围, 但仍显不够宽阔。享受社会保障对象的有限性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实施对象均是全体公民”的标准相比, 适用范围显得过窄和不合理。另外, 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新模式, 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由于法定比例欠合理, 国家只有少量补助,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不高, 社会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负担, 造成企业不堪重负, 使之成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困难之一。
2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改革的几点思考
(1)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首先, 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进入社会保障制度总体设计与整体推进阶段时, 必须高度重视并有计划地制定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就社会保障进行立法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统一的基本保证。其次, 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国务院或其职能部门发布的大多是解决实践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指示、意见等, 致使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数以百计。这种过分分散的立法局面, 不利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均衡发展, 因此, 现阶段是到了考虑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的时候。最后, 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缺少人大立法和过多行政立法的局面, 是无法满足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需要的。
(2) 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从运行模式上看, 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基金, 这部分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和各种社会捐助, 属国家责任。另一部分是社会保险基金, 它由国家、社会 ( 单位) 和个人共同负责筹集。目前,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突出和棘手的问题。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立法来加大强制征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同时, 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依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
(3) 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
从年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上看, 城镇人均占有达455元, 农民人均占有仅15元, 相差整整30倍。现有政策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 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实行养老金计划的, 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面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现实需求, 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尽快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
(4) 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编实筑牢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 篇11
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最低生活救助,不仅体现政府的民生关怀,更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年终岁尾,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并就《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凸显中央政府对低保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正如决定一只木桶最大容量的是那块最短的木板一样,最能彰显社会温暖的是身处社会底层人们的现实感受。让74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应保尽保原则,既是体现制度优越性的社会发展必需,更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有力宣示。
国务院把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的目标定位于“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从更高层面解读了“低保”政策的功能。社会救助的意义不仅在于帮特困者“解困”,更在于助贫穷者“脱贫”。完善“能托底”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平,更不乏为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的激励作用,这应该是此次低保制度改革的亮点所在。
鉴于以往“低保”督查中发现的资金不到位、管理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有碍低保政策效应发挥的诸多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了低保工作的透明与监管,要求推进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实施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坚决纠正“关系保”、“人情保”及错保、漏保,依法严惩骗保行为。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坚守,更是对政策信誉的维护。
“低保”政策是特困群体的生命线,也是各级官员不可染指或懈怠的红线。国务院要求强化对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严肃查处渎职失职等行为,民政部已明确表态,将加快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申请家庭的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方面进行跨部门、多层次的信息比对;同时,建立低保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網的“网底”,确保“网底”不破。
社会救助是向特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必要救助的托底性保障制度,是“保基本”中的基本制度。“好制度”的善意有赖“好办法”的程序去实现。国务院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既是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集思广益过程,也为社会动员民众、提升道德、弘扬善举的正能量传播提供了机遇。
期待通过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催生出更显务实与公平的低保制度,切实把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编实、筑牢,给全社会以稳定、可靠的民生保障预期,减少不安和焦虑,增进社会公正和幸福感。
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建设方式之研究 篇12
一、提升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系统建设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 提升社会保障区域的诚信制度构建。完善经济适用房、廉价房、公租房等具备保障性的住房申请、退出工作的诚信制度构建。完善救灾、救助、低保、慈善、彩票、收养等工作的诚信制度。第二, 更好的构建全面规范信用信息记录、完善、管理等工作的信用法规制度。提升社会保障中信用信息记录、管理、安全保护等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等文件。第三, 构建全面的信息和技术要求, 明确全面的多样化信用主体识别标志、信用信息目录和标准、数据信息、技术条码等。构建征信服务相关的合同规范、服务质量等标准[1]。
二、提升社会保障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 提升社会保障多项工作的信用信息系统构建和全面工作。依据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多样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网络、系统软件、硬件等能源, 结合完善的规定、信息标准和技术要求、不相同的构建原则, 不断创新基础设备, 结合信用信息资源规范、技术要求、信用信息划分标准, 提升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信用信息系统, 从而促使信用信息可以向电子化管理方向发展。第二, 引导构建社会保障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促使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和革新系统, 提升实际信用信息共享和整合工作。分析制定社会保障信用信息共享化和整合信息, 构建或者完善整体具备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从而确保各个区域的信用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第三, 促使社会保障各个区域的信息系统和公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有效的连接, 让社会保障信用信息趋于公共信息平台, 从而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 让其与其他的行业产生关联性。
三、构建社会保障领域信用联合奖惩系统
其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 提升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支持。提升政府对社会保障行业的信用工作的激励。政府各个部门在实际实施社会保障行业市场管理和公共服务责任的时候, 更多的应用信息和多样化信用服务, 提升对守信者的奖励, 构建完善的守信名单系统, 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守信者的问题进行优先办理、简化工作等方案, 以此提升守信工作的宣传和表扬。第二, 提升对失信者的管理和制约。提升行政监管性惩处工作, 政府在整体社会保障行业中的管理和公共服务, 提升并且实施信用划分管理制度, 依据制度对失信者进行制约和管理, 提升失信的成本。提升司法性的惩处工作。社会保障各个部门结合司法部门提升失信违法案件的管理制度, 司法机关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对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查询应用程度, 依据法律研究失信者的责任。同时, 提升行业性的惩处工作[2]。
四、分析构建社会保障信用评价系统
创造信用评价系统标准和评价方案。支持和组织信用服务系统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整合、获取以及创新社会保障信用信息, 依据完善的信用评价构成和评价方案对实际社会保障信用实施划分和评价, 从而构建社会保障信用评价系统。
构建信用信息查询应用系统。深入实施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务产品, 在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应用, 在确保隐私的情况下, 依据相关的标准提升对社会保障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分析, 构建完善的评价系统和公开制度, 确保社会保障各个部门都可在多样化的领域汇总提升信用信息的工作程度, 其中包含了个人待遇、慈善工作、企业参与社会保障行业中的生产和服务、企业残疾人安排就业等。以此依据规章重视度更好的对社会人群推广信用信息, 促使社会居民更多的应用信用信息, 从而提升守信和失信的奖励以及惩处制度的实施[3]。
五、实施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工作
提升诚信文化的宣传和遍及。依据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价值观念的宣传理念, 提升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的传播程度, 从而全面化的多方面的进行社会保障领域依据法律法规和诚信文化进行发展, 以此构建完善的、优质的发展环境。提升宣传工作面, 从而更好的发展理念, 以此引导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得到有效的宣传, 并且创造优质的社会诚信宣传环境。
更多的实施诚信创造活动。深入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学工作, 选择社会保障领域诚信存在的问题, 以及诚信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更好的实施专项管理工作, 更好的建立社会保障领域诚信风格。不断实施“社会保障信用”诚信组织的活动, 构建全面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定点系统分级管理工作, 以此更好的实施评估工作。依据评价工作更好的实施建设工作, 从而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完善的企业诚信经营环境和氛围[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创新, 促使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同时, 在发展的时候需要结合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和居民发展需求不断的创新, 从而构建优质的社会保障信用系统, 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居民发展提供有效的需求。因此, 全面化的社会信用系统是现代市场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且具备无法取代的规范市场主体能力的引导和管理能力, 也是确保市场经济有效发展的依据。
摘要:分析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建设方式, 有助于社会管理工作人员明确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社会发展需求和特点, 不断的创新建设形势, 从而为实际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保障信用系统。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用系统,建设方式
参考文献
[1]吕智宇.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探讨[J].学术论坛, 2016, 02.
[2]余源培.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危机的必要反思[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1.
[3]刘袁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 2013.
【社会保障体系】推荐阅读:
社会保障体系11-27
社会信用保障体系07-1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05-10
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08-08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论文10-30
社会保障体系的沿革05-09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05-17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06-05
社会保障体系法规自查06-10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