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2024-10-20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精选12篇)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1

一、引言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我国的各所高校的后勤管理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体制的转轨时期已探索出适应我国高校实际的方法与经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与管理创新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伴随着外部市场经济改革的难度增加,高校后勤服务产业也遭遇了同样的瓶颈,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突破成为了高校后勤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高校后勤服务需求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以及在上级文件精神的约束下制约了后勤改革的红利空间等,但是这只是其浅层次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环境及条件的特殊性,脱胎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体系注重解决短期问题,存在一定的行政指导思想;没有从市场经济第三产业的视角来认真审视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制约了其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与红利。因此,正视高校后勤服务产业改革的开端、发展与现状,是从理论上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参考建议的前提。

二、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概述

(一)高校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服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高校后勤服务的内涵包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行政管理以及物质保障的总和;从狭义上看,高校后勤组织指的是为高校全体师生、教职工提供生活服务及行政管理的专门的机构组织部门,其服务职能则只是为高等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的一切有关生活、学习、医疗等诸多方面的管理等内容(朱宝铜,2007)。高校后勤的角色定位正是为了满足为高校教育服务这一目的,其作用主要就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物质与服务要求,所以在此意义上其作用与意义显而易见。后勤保障体系的任务正是为了支持高校的教育科研等日常工作,保证高校的物质与服务提供,在高校所有职能部门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高校后勤管理

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对高校后勤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虽然具体来看有一些差异,但是总体上基本是相容的,经过笔者概括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其内涵来进行解释,广义上的高校后勤管理的内容有:高校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高校后勤事务管理等众多方面的内容。而狭义的高校后勤管理就只涵盖比如教师与学生的衣食住行,用水用电以及供暖等具体的生活需要进行供给,校园的绿化卫生、通讯与医疗卫生服务,日常生活保健,托儿育儿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理发美容场所、商店、书店、图书馆等方面,都属于高校后勤管理的范畴,也都包含于它的狭义的概念之中。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对象是由高校的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两大部分组成,其都是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的受众,相当于第三产业中的顾客。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

这是国务院提出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目的是改革高校后勤保障与运作机制,进行校企分离,以分流与重组的方式赋予其市场经济的特征,具体形式是由政府来主导、并辅以社会承担,以适应高校办学要求的法人化与市场化。其社会化的具体内涵其实就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的重大转变,以扭转传统的学校统筹后勤所有事务的形式。使后勤保障体系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以适应市场规律,同时还具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特色。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心是把它从原有的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按市场规律进行企业化的运营,慢慢转化为以后勤保障服务为特色的准企业形式。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企业化

讨论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就不能忽略后勤企业化这一概念,顾名思义,所谓后勤企业化即把高校后勤体系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来进行运营管理,使之作为一个标准的服务企业,实施自主经营管理,以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的形态而存在。转变原有的行政组织角色,蜕变为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企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充其量只能称为准企业化,只是采纳了现代市场企业所使用的若干管理措施,还没能完全达到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经及运作绩效。个中原因其实主要是产权问题制约了其高效的运作。因为在体制方面,其仍然采用的是行政指令,其公有制的产权特征无法像其它股份制国有企业一样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也无法使其像私有企业一样员工与管理人员高效运行,行政干预始终如影随形。所以体现在现实中有很多的改革措施都流于形式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化效果。

(五)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有四种:即行政管理、社会承办、甲乙方管理以及法人实体。行政管理模式是沿用高校后勤改革前的旧有模式,没有倡导的社会化改革思想,让计划经济思维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继续存在与机械运用。这种旧有的行政管理主要采用的是总务处负责制,下设行政处或后勤服务中心,按照后勤的服务范围把高校后勤的各大服务类目进行划分,然后根据自己的资源进行调配。以计划以及行政指令为主,承包为辅。对于各个职能单元根据计划下达的指标进行考核。各个业务单元对自己的业务模块负责。社会承办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某些后勤的重要基础设施由招标的形式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商承建(如宿舍、食堂等),当完成后交由他们负责管理运营;第二种是以委托管理、合并等途径交给外部企业或其它法人实体。此模式的可取之处是: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许多高校普遍扩招的背景下有效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高校后勤的燃眉之急;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由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这承包企业会把营利放在第一位,这样会大大地增加广大师生的经济负担;其次,由于管理目标的差异,外部企业经常由于与高校的沟通问题导致许多矛盾的发生。甲乙方管理模式只能说是局限于校内的甲乙方管理。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形式为学校设立以后勤管理处等相关机构为代表作为甲方,同时设立类似于后勤公司等机构来代表乙方。甲方主要代表学校来签署协议或者进行监督,后勤公司履行乙方的职责像独立的企业一样进行自主经营活动的运作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学校通过设立后勤管理处以及其下属的相关机构,根据高校后勤的职能范围再在其下面设立相应的子机构,管理处代表校方作为甲方行使相关的职能,其下设的子机构作为乙方,像社会企业一样进行自主经营活动,以提供后勤服务。这种模式一般都是由前一咱模式演化而来。法人实体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后勤管理模式,具体为由高校自己出资或是与其它外部经济实体、社会企业合资或控股的形式,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设立高校后勤法人,以现代服务企业的标准进行运作。其主要特点是后勤的法人实体与学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后勤服务企业可以独立运营,实行风险自担、自负盈亏;能够把高校后勤集团的资产与社会保障等完全剥离出去,大大减轻高校的办学负担。同时,由于学校也是后勤服务体系的出资者或控股人,他们还能享受到其经营的利益所得,这又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高校的主体业务健康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种法人实体模式应该是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想模式。

(六)国外高校后勤保障

苏霍姆林斯基是最早阐述高校后勤重要性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各学校应该重视对后勤各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学校的所有的软件与硬件建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环境。他着重强调了校园的硬件建设方面学校应该精心设计,对于不恰当或者不理想的部分应该及时改进,因为这些隐性的因素在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同样作用巨大。优良的环境能够促进校园人员的身心健康,对师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其后新西兰学者Mason等人探讨了高校后勤的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英国Rodrigo通过定性研究认为,要在校园内建立和发展相应的机构组织。

三、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行绩效基本理论

(一)高校后勤管理理论

(1)产权理论。在高校后勤改革的研究中,产权理论收到了很多关注。产权概念源于制度经济学,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提出了这一概念,以后在制度经济学领域掀起了广泛的研究,科斯认为,产权问题探讨的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目标集中于人与人间的关系。产权的核心架构是探讨存在的合法权利,不是为了探讨所有者拥有的合法权利。科斯提出了制度经济学中非常有名的“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不管产权的形式如何,都不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只要出现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形,那么对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一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运用于企业产权的研究领域时,著名学者康芒斯((J.R.Conmons)详尽地论述了企业产权的重要性,他是最早结合经济学与法学来探讨企业产权的学者之一。他以市场交易范围为分析基础,把产权分析引入进来。康芒斯认为,市场交易的重点是产权,尤其是所有权的交易;此外,他视“交易”活动为为个经济活动的问题,这里交易又成为了产权运动的同义词,通过这种逻辑,康芒斯把经济活动中的交易部分看作一切经济分析的重心,他把企业的产权以及法律上的界定作为一个高效有序的市场的根基,从而进一步强调产权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标准化管理理论。标准化管理理论源自于组织行为学领域,很多相关学者根据自己本国国情与实际对标准化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标准化管理原理。例如学者王征早在一九八一年就提出了他的五项标准化原理,即统一、简化、互换、协调以及阶梯原理(王征,1981)。王征认为,统一原理是这一系列原理的重中之重。其它原理都不过是这一原理的体现形式而已。而统一也只是辩证的统一。运用于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管理方面,有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有学者认为的后勤管理体制的标准化推进需要革故鼎新,去除原有的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校企分开、自主经营,使之市场化、企业化(牟向秋,2012)。针对我国实际国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领导形式开期存在,基本上都是后勤服从校长及其他行政领导,这与现代企业的标准化治理有很大的区别。而高校后勤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必须运用现代公司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在制度上,高校后勤历经改革之后也应该有自己的董事会,配备自己本系统的章程与相关制度,并以机构、工作以及人员等方面的来逐一落实;后勤集团的总经理也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即个人责任制,以便实施激励约束。(3)精细化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被广泛采用,其在企业的绩效提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它把科学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以及丰田的精益管理方式结合在了一起,是顺应生产分工和生产精细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把通常的企业运作管理进一步理论化、具体化的思想与模式,而且这种管理理论倡导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创新的思想面对组织体系与生产流程,对生产与管理目标要有持续优化的态度。从体质上来看,精细化管理理论是对管理目标的解构细化而且逐一落到实处的过程,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保证各个组织的单位精确协同地运作,是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所需资源以及尽量减少管理成本为目的的管理方式(孙念怀,2005)。(4)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又名成果管理,管理大师德鲁克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按照德鲁克的理解,目标管理指的是组织在某一时期内努力的方向以及预期的目标成果,让组织的需要逐步转变成个体目标的管理哲学。事实上,目标管理的先决条件是明确了目标而后才能确定各个个体的管理方式,使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一起协商、确定目标并最终确定他们各自的责任与成果,与此同时还会有明确的目标来进行考核,使任务执行者进行自我考核以及自我评定,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达到组织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而提升组织效率(德鲁克,1954)。(5)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一些局部的商业机构管理与模式应用于公共领域,特别是国家部门。其重点在于推崇政府的公共服务,强调官员的社会作用与影响力,其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不拘一格,并且成效显著,在政府有效运行过程中都可适用。包括公务员招聘、公共设施管理、公职人员薪酬管理等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被称为一种全新的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是由工商管理到行政管理的华丽转身,其对政府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提供了理念基础,对于以往学者们广泛讨论的政府失灵等问题都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当仁不让地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理论(王清途,2012)。西方很多国家政府的改革都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即遵循效率的管理理念,广泛采纳了经济领域中私营部门管理模式,由此诞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这与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在西方政府改革过程中英国最早开展新公共管理改革,其后一些其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跟进,例如新西兰、美国与加拿大等。这些国家推行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在公共服务部门中倡导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行私有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策略等,这为政府管理职能的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王守军,2005)。

(二)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1)效用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Zenithal等人(1988)认为,质量和价格只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而价值以更高层次、更加抽象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头脑中,是消费者所获的效用与成本之间的综合评价。他们指出这一概念包含四个要素,诸如感知到的低价格,感知效用,感知质量,感知收益与成本比较(Zenithal et al.,1988)。顾客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对感知所得与成本之间的综合评价比较(Sweeney et al,1999)。与此相似,Bolton与Drew(1991)也定义这一概念为为顾客以对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效用为参照,对于收益与付出的综合评价。(2)理性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以往的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都是假设信息完全对称并且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现实条件下信息往往都是不对称的,这样就造就了非常有限的理性。根据Monroe(1990)的观点,当信息不对称时,顾客会全面衡量自己购买的服务与产品的的收益以及为获得这些产品所付出的努力与成本,在这一基础上,消费者感知价值应为感知利得与感知付出之比,是二者之间的一种对冲关系。(3)经验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经验视角认为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消费体验也是他们评价感知质量的依据之一,价值不在于商品与服务本身,而是来自消费者体验。根据这一论断,一些学者着重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如Woodruff(1997)就是这些学者中的代表之一,这些学者认为消费者感知价值是产品、功效以及使用体验三者综合考评的总体评价。

(三)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在组织行为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公司运用这一管理策略来衡量公司的运作绩效。当然,关于绩效管理这一理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Campbell等人(1993)提出的绩效理论声称组织的绩效不是仅仅只衡量组织活动的结果,而是衡量组织活动本身,是指组织成员日常完成的而且不是可考察的行为,其内涵包括与组织目标管理相关并可以根据个人的绩效进行衡量的工作行为。Bernadine等学者(1995)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指出绩效就是指的员工行为的结果,依据是员工的行为结果与组织的目标、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组织的投入的紧密相关。布雷德拉普(Bredrup)(1997)则把组织绩效理解为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三要素的统一体,这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并且一起共同决定的组织的的竞争力。罗伯特·巴克沃在其代表作《绩效管理》中对绩效管理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绩效管理应该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不断的交流过程,他们二者之间的契约是达到这一过程的保障因素,并且这种契约对组织的目标管理进行了规定和解读,而且这种方式还将其他利益相关者也融入到了组织绩效的创建之中。Mdagan等人(1993)则指出绩效管理在推进员工民说与参与文化中意义重大,其管理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的精神,重视每个人的潜能发展,在强调组织绩效的过程中也使员工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四、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行绩效的影响机理

(一)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作绩效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绩效被定义为主体完成、执行的某种行为,为了达到既定的任务或者目标,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能的(王成云,2009)。赵曙明则对其进行了更为精简的定义,他认为绩效是就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赵曙明,2004)。因为绩效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些选战决定了其可测量性,由于学者们把定义为团队或者组织行为的结果,是对目标完成的程度,所以它反映了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体现了组织个人行为的效率,也就是说,绩效是与效率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学者们一致认为,高校后勤的运作绩效分析是以它的管理结果作为内核的考评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运作进行客观的评判,公开公正地评价其成果与业绩,从而以此来对后勤和管理人员进行更好的激励与约束,让高校的运作活动都集中于运作绩效这一主题上来,从而推进其服务管理质量的提升(薛爱萍,2006)。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主要以绩效评价作为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后勤管理者对成果进行分析,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高校后勤管理绩效评价通常以学校或者后勤集团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按照既定程序操作进行评价,按照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信息进行评价,通过反馈与调整来规范后勤的运作,使其服务质量与绩效再上台阶。有学者认为,组织的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主要由管理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共同决定(薛爱萍,2006)。改革的这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与国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后勤对整个高校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其的运作绩效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认识到高校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支持作用,这关系到国内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王云飞,2008)。事实上,当前的现状是后勤服务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原有的阶段,各个管理环节与现代服务理念都有差距,所以导致了运作效率始终不能得到质的提升(侯敏,齐宏欣,2009),现在涉及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机制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

(二)现行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作绩效评价问题

关于高校后勤的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展开这一工作需要设立一项适合于整个后勤系统的考评体系,制订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指标,并且还可以把这些评价指标一起放进高校的整体考评范围。但是现实问题是我国的后勤服务体系改革起步晚,系统的研究不够,还没有哪所学校建立了示范式的系统评价体系,主要还有如下一些问题:第一,评价体系不够全面。现存的关于绩效评价大都集中于后勤的人力资源、决策以及激励约束等方面,并且没有把这些方面统一起来,基本都是单一评价某一项目。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所高校的后勤体系对整个后勤服务管理进行整体的系统绩效评价,相关的研究也显得非常匮乏。纵观现存的研究,主要以案例式的定性研究为主,基本上采用单案例研究方式,没有对整体的运作绩效进行系统的考察。而高校后勤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其评价的目标不仅包括组织管理、决策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而且还应该包含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的综合评价、宿舍公寓管理评价以及物业管理评价等内容。第二,评价指标不够规范。如今在高校的评价指标中,对于组织、人事、考核以及激励约束的绩效评测都是沿用旧有的一些指标,没有体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而且这些固定的评价指标一个重要缺陷是对某一个方面的评价都可能导致对其他相关的方面考评的不全面性。这些绩效考评指标的不完善性同时还体现在主观制订方面,体现单一呆板的特征,这种评价的主观性缺少量化考评的科学性,没有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学方法来进行指导,不能满足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制约其运作绩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评价主体不够清晰。另一个现行的后勤绩效评价的缺陷是评价的主体问题,主体大都显得很模糊。像当前高校的绩效评价的内容大都集中于决策、人事以及激励方面,而且这些考评机制都是以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由高校后勤的统一部门进行统一的规范,所以难成体系。而且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往往由高校后勤自身进行,与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形式类似,没有引进外部权威的评价机构来进行绩效考核,这种评价主体的不清晰导致了评价结果难言科学合理。最后,评价监控不够完善。关于后勤绩效评价的监控的内容,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对高校后勤管理的过程监控与绩效实施后的事后监控。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互补过程,能够对高校后勤管理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全面监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使后勤的运作绩效得到质的提升。这两个方面的监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任何一者的作者都非常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然而高校后勤的评价现状却是鲜有高校真正完全按照这种全面的绩效评价的监控程序来进行绩效管理,这还有待于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

(二)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作绩效提升的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从影响高校师生满意度的因素来分析如何提高高校后勤顾客满意度,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第一,把握后勤服务中的顾客需求。从行业特征来看,由于高校教师进行的是脑力劳动,教学与研究任务比较重,所以通常他们都会要求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以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中;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也会承担一定的学习压力,他们正处于自己学习与人生的重要阶段,所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者应该从师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第二,完善后勤服务人员与顾客的接触点。在现代服务企业中,服务过程的体验如今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对服务提供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管理者同样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重视对顾客的服务提供过程体验,注意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提高,定期为他们举行培训活动,运用管理手段发挥服务质量的激励约束效果,来提高他们的服务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信息化建设的今天,更要重视与广大师生顾客的服务体验。第三,提高高校后勤服务中的顾客体验。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后勤服务的体验感知,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主要是以狠抓工作效率为主,尽量减少师生的投诉,但是仅仅只注意这一方面还不够,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往往还会受到历史消费经历的影响。当他们使用产品或者服务时,往往会把历史的经历与体验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这一切共同决定了他们的感知满意度。所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者可以建立顾客感知体验记录卡,根据顾客的历史体验进行记录,定期反馈并对服务质量与出现过的服务问题进行调整,以创造更好的顾客体验。第四,建立良好的后勤服务形象。目前大多数高校师生都会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留下一成不变甚至是呆板的服务形象。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的低质量的后勤运作体系所造成的。所以为了提高高校后勤运作绩效,后勤管理工作者有必要对后勤服务流程进行定期优化,包括组织保障与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改进等,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努力按照现代服务企业的运作模式来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通过管理创新来改变师生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形象感知。

摘要:本文以促进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市场化改革为宗旨,以优化高校后勤服务产业结构、提高后勤服务体系保障质量为主线,在对高校后勤服务产业改革发展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运行绩效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绩效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2

完善教育保障体系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行军打仗,还是科研教学,都离不开后勤保障。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学校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强学校自身发展能力,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学生和帮扶留守儿童的重要经费来源,只有让教师工作舒心,学生学习安心,学校其它工作才能顺心。如何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讲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识现状是我们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县学校后勤工作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有了较大发展,学校后勤有机构、有人员、有规章制度、有一定规模的设备设施,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但形势仍很严峻,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学校后勤服务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不落实,学校领导虽然深入到食堂、厨房、小卖部、学生宿舍,但他们对学校后勤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不甚了解,更谈不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了。

2、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认识不深刻。一些学校领导对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讲得头头是道,就是抓不落实,个别学校领导甚至错误地认为,后勤工作没有教育工作重要,在人员安排上,往往是把身体不好、年龄偏大或工作不负责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安排到后勤;降低要求,放松管理,导致后勤工作滞后。

3、后勤服务设备设施投入差。学校实行“一费制”后,经费更紧张,导致有的学校食堂、厨房、小卖部、宿舍的硬件设备设施不齐,不符合要求,消防设备设施极差,至今还有学校厨房、小卖部厕所系危房尚未改建,若出了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4、后勤管理不落实,近年来上级针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出台了不少政策,一些学校领导没认真去研究,去领会,更谈不上去贯彻去落实,导致管理混乱,隐患突出。有的学校怕出安全事故,实行关停并转,或将食堂小卖部等一包了之,承包人为追求经济利益,昧着良心降低食品数量和质量,导致家长意见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后勤工作的发展,必须尽快解决。

二、搞好学校后勤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宗旨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后勤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性工作。但要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只有充分发挥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才能找到工作的着力点,才能使学校整个后勤管理体系有条不紊地运转。

1、科学管理是关键。后勤部门不能满足于在日常事务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还必须在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校园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能高屋建瓴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成为领导不可缺少的“高参和臂膀”。这就要求分管领导不能满足于做一个事务主义者,而是要做一个有思想、敢创新、有魄力的领导,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切实加强人、财、物的管理,才能提高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

2、组织协调是核心。作为后勤工作的管理人员不能以简单地传达领导的命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为满足,要知道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组织上将工作分配给你,该管的就应该大胆地管,想方设法管好管细,主动做好上与下、左与右、内与外的沟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协调,才能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3、优质服务是根本。后勤人员要有甘当幕后英雄的角色意 识。因为后勤工作干得再出色,毕竟是以服务于教学为最终目的。如果一个学校把关注点放在后勤部门,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影响了学校的全面工作。因此,后勤人员必须时刻着眼于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必须真抓实干、勤俭节约,必须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可能,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方法,一切以学校利益为最高原则,严格后勤经营(资格、物资、人员)准入制度,落实服务观念,才能搞好后勤服务工作。

三、完善学校后勤保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后勤与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工作属于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范畴,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撑,不可能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因此,各校应高度重视,并责无旁贷地抓好学校后勤与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工作。

1、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及热爱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川教[2004]25号文件精神。市、县教育局都转发了此文件精神,各校要迅速把有关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文件、政策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到每一所村小,并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意见。

二是要充分管好用好劳动场所的建设用地。各校对原有的劳动场所的建设用地要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对原没有劳动场所的建设用地的,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照“村级完全小学不少于5亩,中心小学和乡初中不少于10亩,普通高完中不少于20亩,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农村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级和 国家级示范中学不少于30亩”的标准,积极争取,统筹规划,力争使每所农村学校都有一定的劳动实践场所。

三是要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育人作用。大力开展“建设一个场所,办好一所食堂,救助一批学生”的活动,把劳动实践场所建成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把劳动实践场所建成为农服务基地,把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成为学校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使之成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重要载体。为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教育服务。

四是切实加强示范性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通过统筹规划、组织协调、鼓励引导和市场运作等方式,建成一批规模较大、功能较多、设施设备较齐全的劳动场所。今年下半年,省教育厅将开展评选、命名、表彰省级示范性劳动实践场所的活动,计划评选、表彰15个,我县规划建成市级示范性劳动实践场所建设2个(新华中学、县职中),其他学校也应尽早规划,积极创建。

2、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是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深化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投资体制为重点的后勤改革,只要是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加后勤投入和改善后勤服务条件,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的改革措施、办法和形式都可以采用,各校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后勤改革社会化。

二是采取多种融资手段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学校后勤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比较简陋、落后,有的甚至还存在着安全卫生隐患,加大融资力度,加强设备设施建设。要通过招商引资、贷款、自筹等各种合法的融资手段,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学校后勤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三是要建章立制,强化后勤管理。各校要把建章立制作为学校后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达州市关于加强学生宿舍(公寓)、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学校的后勤规范管理。

四是要抓好“示范”,树立典型。各校要广泛开展示范性学校食堂、示范性学校宿舍(公寓)及绿化示范校的创建和评选活动。年底,省教育厅将命名、表彰50个“省级示范食堂”和第二批100所“绿化示范校”,我县规划建成市级示范性学校宿舍(公寓)2个,绿化示范校4个,通过评优创先,推动我县学校后勤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

3、依法合规做好教育系统保险工作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险方针、政策,以及保险在有效转移教育系统风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二是在教育系统保险工作中必须在坚持学生自愿基础上,提倡、鼓励、支持师生和学校参加保险,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便利和条件,反对强制保险行为,学校不得对未参加保险的学生有任何歧视行为。三是要大力提倡学校投保校(园)方责任保险;四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理顺管理关系,把教育系统的风险转移工作纳入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4、推进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发展

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是一项传统性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都明确规定,要积极提倡、大力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我们对此项工作不能有任何动摇,必须保持 足够的、清醒的认识。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育人、创收两手抓。各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动工的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校实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排忧,为师生解难。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公用经费、教师福利经费等,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靠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的收益来弥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力发展校园经济,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待遇根本改变。下期将组织部分学校到外地学习考察,食堂和小卖部的经营模式,逐步实行统一配送,统一采购、统一操作、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的连锁超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把利润让给学校,把好处让给学生。同时,各校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围绕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培育和壮大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骨干项目,巩固和发展一批骨干校办企业。当前,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重点抓好学校后勤服务范围的相关项目:(1)校办工业:各类校办加工厂(2)校办农业:农场、种 养殖业(3)第三产业及其他:商业(教育超市、校内小卖部)、服务业(公寓、住宿、理发、医务、文印、浴室)、饮食业(师生食堂)、卫生保健(体检、保险)、学生学习生活用品(校服)、学校办公用品、校园绿化等项目的培植,在竞争中培育和发展教育市场体系,促进教育产业的形成。去年3月,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生作业本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学生作业本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主要由学校、教育部门、作业本生产企业供应,属于一费制收费范围,学校要严格质量标准,足额发放。学生校服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代表着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学生群体,代表着自己和学校的形象,约束学生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穿了校服就会形成“我是一名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遵守学校和社会 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有助于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各校要广泛宣传,认真组织。

四、把握政策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当前,学校收费、特别是学校后勤的服务性收费,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也是群众信访较多的问题。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一费制”的收费政策。

1、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公买公卖是市场交易中诚信和谐的一大准则,学生是否选择学校的服务性消费项目,包括吃饭、住宿和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必须坚持完全自愿原则,不得有强制行为。不得用行政方式去管理市场经济,不得强买强卖或变相强买强卖。

2、坚持经济运行原则。严格按照《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始终坚持收支两条线,注意资金积累,合理分配,勤工俭学收入属于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师生福利、补助教育经费不足等,积极倡导开源节流,净化育人环境,加快校办产业发展步伐,使之做好、做大、做强。

3、坚持廉洁自律原则。我们的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者,直接从事的是教育系统内的经济工作,是经常与钱、财、物、生意人打交道。在金钱与利益的诱惑面前,不要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原则,走上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道路,给学校、教育事业、也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我希望我们从事后勤产业管理工作的同志,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好,廉洁奉公,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影响人、感动人、鼓舞人。

4、坚持安全和谐原则。各校要树立“以防为主”的思想,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学校后勤与产业的安全整治工 作,加大学校后勤与产业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师生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学生宿舍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把学校建成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

同志们,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纷繁复杂,面宽量大,作为分管领导绝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定要科学规划,精心安排,把自己从繁重、琐碎的事务和生活锁事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好学校管理工作。只要我们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充实力量,强化管理,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评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构建一流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后勤保障体系,我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就一定会朝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3

[关键词]高校 后勤保障 服务模式 后勤社会化

[作者简介]欧阳炯炜(1964- ),男,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三峡大学征地办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湖北 武汉43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A2004201)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39-0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真正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保障服务模式。怎样分析、认识这些模式,以及如何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模式,笔者试提出一己之见以供参考。

一、模式的内涵以及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的表现

在分析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模式”这一概念。关于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须再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由此我们可以推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就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内,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一种方式、方法。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折射。按照道格拉斯·诺思的观点,是一种社会效益更高的制度对低效制度的替代过程。然而这种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历不同的制度变迁和演变。在这种替代过程中,势必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亦会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出现。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后勤保障服务的多种模式必然会显现出来。虽然模式多种多样,但从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

1.非社会化模式或称学校企业化模式。所谓高校后勤服务非社会化模式或学校企业化模式,是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全部依靠原有的后勤服务实体提供的一种保障方式。此种模式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后勤系统的人员、资源按国家文件形式上进行了剥离,但实质上并没有剥离,即人员的身份并没有改变,资源的产权并没有改变;其二,后勤保障服务的供需双方是单一的,也是唯一的,学校无法选择社会企业来提供服务,后勤实体也无法进入社会领域参与竞争;其三,后勤保障服务供需双方不是以契约为准绳、以市场约束为机制,而是以目标责任及经费总额包干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

2.准社会化模式。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准社会化模式是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主要依靠学校后勤服务实体提供,部分服务有社会企业参与的一种保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供需双方是多方的、具有有限度的选择性;有偿服务、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在部分领域开始显现作用;契约化管理的部分实施使供需双方不对等地位有所改变。但总体上后勤服务实体并不是独立意义上的法人主体,学校仍然要承担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风险。

3.完全社会化模式。完全社会化模式是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完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通过竞争择优选择后勤保障服务的提供者,并根据服务的质量水平支付报酬的一种保障方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后勤实体已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造;后勤实体与社会企业同等参与竞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有度;服务质量与水平显著提高。这种模式也是政府描绘的“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节、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需要完全社会化模式。上述三种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各有特点,各有优劣。

二、影响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选择的因素

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或者说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模式,在理论上说是有规律可循的,即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由非社会化、准社会化、完全社会化这样的由低向高、具有渐进性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可能因时因地因校不同而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对某一高校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后勤服务保障模式,主要取决于如下几方面因素:

1.地域因素。处于不同地域的高校,由于所处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影响其模式选择。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因此,不同区域间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会有明显不同。(1)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高校选择的差异性。省会城市一般是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市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素质、交通状况、技术水平以及消费水平都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较高。处于这些地域的高校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时,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所需的市场化机制容易培育和形成,这样既有可能缩短由非社会化到完全社会化的过程,也有可能出现由非社会化直接到完全社会化的模式。非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相比,经济、文化、教育、技术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其影响,地处非省会城市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也会相对滞缓,而且更多的是选择非社会化、准社会化、完全社会化这样循序渐进的模式,甚至可能长期地选择非社会化或准社会化服务模式。(2)东、中、西部高校选择的差异。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部署与推进,东、中、西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各不一样,处于这些区域内的高校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时,其模式选择也会不一样。一般而言,当地第三产业越发达,为高校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条件就越成熟,高校也就越易选择后勤服务保障的完全社会化模式。因此,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高校,在后勤保障服务模式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性。从目前的情况看,西部地区高校的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大部分处于非社会化模式状态;中部地区高校部分是非社会化模式,部分是准社会化模式;而东部地区高校则大部分是准社会化模式,少数开始进行完全社会化模式的探索。

2.成本与效益因素。高校选择什么样的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成本与效益。高校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国家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初期,由于各级政府并没有按国民生产总值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教育投资,在受教育者个人分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不足的部分则必须由高校自身想办法解决,这样促使高校不得不考虑办学成本与效益问题。(1)成本因素。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从理论上讲,高校在获取不同服务模式下相同服务质量的直接成本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决定服务成本的关键就看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低,服务成本就越低,高校就越易于选择。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耗费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以及强制合同执行的成本。在非社会化模式下,由于向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后勤实体管理人员仍然是学校任命的干部,这种体制下的内部协调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时也会因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和竞争力不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损失。准社会化服务模式能较好地引入社会资源进入高校后勤,实现服务资源共享,也能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但同时也会增加各服务企业之间因竞争而带来的学校协调、安排、谈判和多方摩擦的成本等;而完全社会化模式则能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学校一定的教育经费,并能提高服务质量,但同时也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完全市场化的经济行为,忽视高校服务育人的宗旨,从而给社会效益带来损失。(2)效益因素。效益是价值概念的派生与发展,泛指事物对社会产生的利益与效果。在经济学中,效益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商品价值实现的结果。只有实现了的价值,效益才得以体现。高校后勤社会化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就是利用市场化机制减少后勤保障投入,提高后勤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同时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质量。因此,哪一种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的成本低而效益高,高校也就越趋向于选择哪一种。由此可以看出,三种服务模式各有利弊:有的交易成本低,而效益损失大;有的交易成本高,而效益损失低。如何选择,高校应根据自己的校情而定。

3.后勤生活安全因素。高校的稳定关乎社会的安定,高校后勤生活的安全稳定问题历来是政府、高校管理者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高校在选择后勤保障服务模式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涉及学校后勤生活安全的领域和方面很多,如水、电、气、消防、食品、卫生、防疫、交通、人身、财产等,但与后勤社会服务模式选择有关的主要还是饮食安全和公寓管理安全。(1)在非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下,在饮食、公寓管理上由于学校行政指令系统仍然起作用,服务人员具有准教师身份且熟悉管理环节,则安全风险可以控制到最低,但由此也可能带来饭菜的质量、价格不能令学生满意;学校与公寓建设开发商(中国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速度如此之快,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是引进了社会力量投资兴建而成的)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公寓管理服务质量也可能会下降。(2)在完全社会化模式下,由于市场经济的机制、配置、导向作用,学生的饭菜在花色品种、质量、价格、服务时间等方面会给学生带来消费的实惠和便利,但学校也会因此承担间接管理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风险,且此风险不易掌控;在公寓管理方面可能会有较低的价格带来较好的服务,但同样的消防、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风险仍然使高校的管理者高度紧张,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使高校承担极大的社会及经济风险。(3)在准社会化服务模式下,从饮食上讲,可以引进部分服务企业进校开展有序竞争,可降低或稳定饭菜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的调控上也容易把握;在公寓管理上也会因企业的竞争而使学校企业的服务更制度化、规范化,也会促使社会企业的服务更人性化,更有利于实现服务育人。但这种模式由于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同场竞争,也可能会因利益分配方面的原因带来管理摩擦,从而增加学校的协调成本。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的选择关乎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学校管理者认真权衡、把握,这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么多年仍无法在全国形成一种统一的模式、无法确定时间表来让学校实现什么模式的深刻原因。但是,我们相信,每一所高校都在根据校情不断地摸索、实践,并在一定时期内选择最适合于自己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2](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4

一、高校后勤工作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为宗旨, 以构建服务为中心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目标, 管理上实现岗位有职责, 服务有标准, 过程有控制, 效果有监督。队伍建设上培养职业化、专业化员工队伍。服务上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提供及时便捷的热情服务, 为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一, 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目前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归根结底在于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新时期, 后勤服务内容已不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工作, 而是逐渐转化为一个服务需求市场。高校后勤的性质具有企业性属性和教育公益性属性的双重属性, 同时具有后勤有偿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关系。后勤服务还存在着市场化、专业化、效益化的特点。为此, 高校后勤要正确面对其工作的双重属性和特点, 积极探索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第二, 抓重点求突破, 提高后勤服务能力。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改革和完善高校服务型后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注重把饮食服务作为办好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的突破口, 引入竞争机制, 开办一些各具特色的风味伙食, 以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样化的饮食需求。把加强物业管理、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加大物业管理新制度的实施, 加强校园环境的监管力度。把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增加服务项目, 扩展服务市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要根据广大师生的需求, 进一步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增加后勤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 提高后勤工作的服务能力。

第三,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管理效能。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基础, 积极推进后勤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按照精干、高效原则, 进一步完善机构、岗位设置, 减少管理层次, 改进工作流程, 做到责权明确、信息畅通、监控有力、运转高效。要建立分层、分类以关键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为后勤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打下基础;建立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岗位行为评价系统, 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要求规范工作行为;要进一步完善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有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用人制度体系;坚持绩效挂钩、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完善职工学习进修制度, 创造条件, 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 进一步完善编外用工制度, 坚持合法用工, 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特别是作为后勤队伍主体员工的积极性。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科学管理。后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坚持以师生为本, 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人文化和特色化的服务, 要加强与师生员工的交流与沟通, 增进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提高师生对后勤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二是要坚持以后勤员工为本, 认真加强对后勤员工的管理。要积极帮助后勤广大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形成一整套工作规范、职责分明的规章制度,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 增强后勤工作办事程序和决策事项的透明度, 自觉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在后勤系统营造一种谋发展、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认真履行服务承诺,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 加强文化建设, 增强发展动力。通过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后勤服务标兵”评比等活动, 在后勤服务项目中树立为师生服务光荣之风, 树立尊师爱生之风, 树立文明、高效、廉洁之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鼓励广大职工热爱后勤、献身后勤, 鼓励广大职工争做爱岗敬业的后勤人, 有高尚情操的后勤人, 有高超技能的后勤人。弘扬主旋律, 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爱岗敬业教育、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教育, 引导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觉悟、忠于职守、乐于服务。构建讲团结、顾大局、谋发展的后勤团队, 树立与师生心连心的后勤形象。后勤各级管理干部要做到团结、进取、廉洁、奉献;广大员工要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精艺、诚信热情。切实把后勤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增强后勤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六,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服务监督。加强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现代企业管理运营中, 如果管理过程和管理内容不能量化, 不能用数字表达, 这种管理方式注定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 完善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建章立制的关键。要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做到定人定岗定责, 加强对服务项目、服务环节的检查, 对后勤服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进一步完善后勤服务监督体系。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 篇5

一、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总体目标

积极倡导和培养高校后勤队伍的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诚实守信、以人为本、满意服务、改革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认真落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熟悉专业、责任心强、勤学善思、提高自我”的基本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举止文雅、言辞有度、细致热情”的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不断内化为理念,外化为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后勤文化,促使高校后勤文化与后勤改革发展战略、后勤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发挥后勤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不断提高后勤队伍全员素质,培养卓越团队,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深化后勤改革、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工作内容

1、整合思想理念,初步建立后勤价值理念系统

通过调研、座谈、咨询等形式,整理、归纳后勤工作各种思想动态和理念价值观,提炼出后勤工作的基本信念、共同愿景、工作作风、管理理念等精神文化,整合为后勤文化的价值理念。明确后勤服务工作的使命和价值观,回答:“主张什么和提倡什么”的导向。

2、规范工作行为,初步建立后勤行为规范系统。

通过强化后勤星级服务、建立后勤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等举措,着力构建后勤保障体系、后勤服务评价体系和后勤服务文化体系,编制完善后勤服务工作手册,主要包括各项制度、职业道德规范、行为

准则、质量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等。明确后勤工作质量目标,规范“怎样做和怎样做好”的行为。

3、提升服务形象,建立后勤服务形象意识、品牌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熔炼执行力团队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方式,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美化环境、提升品味、完善设施”的形象工程,明确后勤服务工作的形象和信誉,树立形象意识、品牌意识,营造内外和谐环境。

三、高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1、以后勤文化为指导的原则。认真深入贯彻推行后勤文化,不断整合、创新和丰富后勤服务文化。

2、以后勤中心工作为基础的原则。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工作目标,深化后勤改革,推进管理型后勤、保障型后勤、节约型后勤、创新型后勤建设。

3、以管理、服务、保障职能为核心的原则。以星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节约型后勤和四个文明建设等为契机,不断强化管理、服务、保障职能,培育后勤文化。

4、以精神、行为和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原则。从精神、行为和形象三个层面把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营造后勤服务文化是精神氛围、环境氛围和制度氛围,规范后勤服务文化。

四、高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主要措施

1、继续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在行为。

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单位是否规范管理的重要标志。要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在规章制度中体现企业文化理念,达到制度和文化的一致,推动后勤文化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后勤工作制度保障体系。系统整合后勤服务工作理念,初步建立后勤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和形象识别系统,搭建后勤服务文化框架,编制完善后勤服务工作手册、操作规程,组织职工学习了解,明确自己的职责、工作范围和操作流程。

2、开展建立“优秀党员示范岗位”,树立“优秀职工标兵”等主题教育和“廉政建设”。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及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为全面落实各方面的工作任务提供政治保障。

3、构建校园生活文化特色

坚持环境育人的宗旨,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文明、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积极构建具有后勤特色的公寓文化、饮食文化、环境文化等校园生活文化。

公寓文化:公寓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大学生的温馨之家。首先应对学生采用人性化管理,对学生要有爱心,服务讲诚信,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做到每个寝室,关爱每个学生。其次尽量美化宿舍环境,使其舒适、优雅、整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文化魅力。三是开展楼道文化建设,体现现代大学公寓文化氛围。四是与学生共同开展文明宿舍建设。

饮食文化:高校饮食服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

学生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应创建“以人为本”的饮食文化,在食堂张贴温馨标语,设立饮食知识专栏向学生宣传介绍有关饮食知识,营造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对职工加强业务、文化知识培训,开展烹饪练兵比武和菜品创新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色、香、味俱佳的饮食,使学生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服务做到规范、细致、热情,语言文明。

构建优美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是师生员工生活和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校园自然环境往往体现着学校历史文化的沉积,因此对学校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是校园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绿化保洁员工在确保环境卫生整洁的同时,要认真管护好学校的一草一木,定期进行树木防虫、绿篱草坪修剪、花卉养护的同时,还应做到与时俱进使校园环境体现时代气息。

4、有效借助各种途径,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宣传

充分利用学报、《后勤通讯》、网络、宣传栏等媒介,深入报道后勤文化建设进展新情况、新成果;对后勤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后勤具体工作相结合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和人们关心的话题等进行及时的宣传、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全面系统宣传后勤文化的窗口,展示后勤服务人员精神风貌。

5、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加强团队建设

重点进行团队执行力培养,引导职工成为团队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加强团队自我管理和有效沟通,着重培养“三种态度”(即: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八种意识”(即: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增强职工队伍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打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6、开展“常读书、读好书”倡议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常读书、读好书”倡议活动,激发职工读书热情,通过读书拓宽职工学习阅读视野。认真组织职工读两本好书,使职工在读书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提升职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6

关键词:高校后勤;科学发展观;发展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各项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高校后勤来说,必须真正落实到后勤“服务、保障、育人、发展”的基本职能中,努力促进后勤工作由经营型向保障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后勤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挖掘单位的发展潜力,增强单位的发展动力,激发单位的发展活力,提升单位的保障能力,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力、中层骨干的执行力和党员职工的胜任力,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根本尺度,扎实推进后勤工作,办师生满意的后勤,真正做到保障有力,管理到位,服务育人,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与保障。

一、保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天职要求

保障,就是为学校办学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后勤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后勤保障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后勤保障关系着学校的正常运转,关系着学校的和谐稳定,做好后勤保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天职,也是后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是要本着“保障教学科研、保障生产生活、保障安全稳定”的原则,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提高保障能力,做到保障有力。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手段等提高后勤保障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要管好用好各种设施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能。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节能降耗,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增强预见性,加强计划性,研究规律性,确实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高校后勤工作具有广泛性、服务性、琐碎性和时效性。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我们存在的根基,为学校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要树立大局观念,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在遇到利益冲突时、在从事各项工作时,要时刻牢记做好保障工作是天职、是前提,确保保障到位,平稳运行。

二、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其根本目的是满足高校发展,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因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好务是高校后勤的第一要务。

关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会议多次指出:“坚持姓‘教’原则,坚持为高校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是后勤改革必须始终把握的方向,也是组织实施改革的指导思想。”学校是后勤服务的主阵地,只有牢牢瞄准服务阵地,牢牢记住师生是我们后勤服务的主体,时刻把“办师生满意的后勤”作为后勤工作的理念,后勤才有继续发展的后劲。

坚持优质服务是后勤服务工作的永恒主题。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主动服务、方便师生的理念。在服务工作中要拿真心、用真情、动真格,要想在前、做在前、服务在前,力争让师生放心、省心、舒心、安心,力争使我们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服务工作要做到以“师生为本”,要带着感情服务,多为师生着想,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谋师生之所需,围绕师生的需求思考和处理问题,建设方便后勤。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本领。质量是后勤服务工作的生命线,服务无小事,服务无止境。为师生员工服务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要努力学习,锤炼技术,提高本领,增强胜任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员工。

三、育人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神圣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的职工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服务育人,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要重视后勤工作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广大后勤职工要转变观念,树立服务育(下转第54页)(上接第27页)人光荣的价值观,充分认识和肯定后勤服务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大职工要消除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自尊、自重、自强的心理,增强服务育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实践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后勤服务工作,从新生报到到毕业离校,从宿舍到教室,从餐厅到校园,事事处处接触着后勤职工,所以长年累月,方方面面,后勤职工的一言一行,后勤的每件工作都对大学生陶冶情操和道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和生活。从这个角度讲,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育人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部门和职工不可替代的。

后勤育人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它表露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显示在我们的待人处事中,蕴含在我们的各项服务中,体现在我们的工作成果中。要通过网站、橱窗、标语等大力营造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掌握学生特点,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育人技巧。要大力开展学生帮厨、勤工助学、学生督导、技能比武、文明创建等活动,扩大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开展情感型、教育型、研究型服务工作,达到沟通理解、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

四、发展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必然追求

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后勤的改革和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后勤中,就是坚持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办师生满意的后勤,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努力做到保障有力,管理到位,服务育人。要以实现学生、教职员工包括后勤职工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师生员工的需要,在保障师生员工的需求的前提下,谋求后勤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更持久地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高校后勤,特别是作为模拟企业化运行的下属中心实体,在考虑自身发展时,要坚持服务第一,兼顾效益的原则。既不能一味强调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也不能一味强调社会效益现而过于弱化成本核算,两者是统一的,后勤壮大了,就能更好地的发挥其服务、保障和育人的社会功能,而其社会功能发挥得越充分,其经济效益自然就越好,就更能赢得自身发展的空间,在坚持搞好校内服务、保障和育人的前提下做大做强。有条件的可以适当走出去,开拓校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

发展要讲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长远;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要作到统筹兼顾。

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无所不为”,分析特点,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寻求突破。

发展要牢牢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要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发挥其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发展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要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努力创建学习型后勤、技能型后勤、服务型后勤。要用改革的办法和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后勤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后勤的科学发展。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7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管理的发展史也是提高效率的探索史, 管理行为和方式无论如何不同、如何变化, 其实质都是为了追求效率。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后,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探索, 后勤保障水平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后勤的组织效率却一直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高校后勤始终在低效率状态运行。国家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要求高校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因此而来的高校的扩招, 导致教学和师生生活的基本设施非常紧张, 而高等教育经费增加的速度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 基础设施的扩建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后勤保障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和它所形成的观念和体制阻碍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为了消除这些阻碍, 一些学者开始将视角转向组织和资金的效率上, 提出将后勤推向市场, 用市场来配置资源并用竞争来促进, 由市场来保障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 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具有竞争力后勤服务实体。

效率, 狭义上看是投入和产出之比, 多出现于财务和投资领域, 是一个 (或一组) 可计算 (可对比、可衡量) 的财务“数字”。但现代企业管理中效率的概念早已超过财务数字的计算范畴, 具有更广更深的涵义。

西蒙把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联系起来, 给“效率”下了一个他认为更精确的定义, 即“效率准则要求在费用相同的两个备选方案中, 选择目标实现程度较好的一个方案;在目标实现程度较好的两个方案中, 选择费用较低的一个方案。”西蒙的“效率”超越了狭义效率的单纯投入产出、成本收益分析的范畴。

西蒙的“效率”定义更具有“效能”的意思, 但又超出了“效能”所规定的范畴。德鲁克认为, 效能是指选择适当的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能力, 它包括所设定的目标必须适当而且必须达到两层含义。可见, 将西蒙的“效率”和德鲁克的“效能”结合, 来研究组织效率, 能够体现高校后勤组织的特殊性, 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二、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因素

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 有源于组织内部的管理因素。由于组织的目标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而, 各个因素在组织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是不同的。但是, 有些关键因素在组织发展任何时候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专业化水平、等级制度、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等。

1. 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

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里有两个组织管理的关键问题, 也就是影响组织效率的两个关键要素:专业化能力和等级制度。按照这些原则, 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的结合是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来源。

(1) 专业化水平。“人心齐, 泰山移”是中国人对组织效率的最好描述, 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高校后勤更是如此。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证实, 单凭个人的满腔热情并不能高效的实现组织目标, 是分工, 才产生强大的组织效率。按照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说”, 分工带来了专业化, 专业化水平造就了今天的一切。分工使得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教育和培训, 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强。

因此, 无论是管理者、领导者还是基层人员, 只有贡献了专业化的水平, 才能够算是胜任了管理工作。也只有胜任了管理工作, 组织效率的提高才有了基础和保障。

我国高校后勤存在较为严格的分工, 但是, 调查发现, 分工并没有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而是停滞在“1+1+1+=3”的简单公式上。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市场竞争, 缺乏分责分权。因此等级制度与专业化水平缺乏联系是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盲区。

(2) 等级制度。专业化能力是对个人效率的肯定, 是组织效率的基础。但是在强化专业化能力的同时, 也需要明确分责分权制度。组织效率并不来源于“1+1+1”的个人效率累加, 只有职责清晰的分工, 权力明确的分配, 等级安排合理, 组织结构有序, 管理的效能才会有效的发挥。

法约尔不断地强调专业化和分工、分责、分权之间的关系, 甚至在谈到人员报酬、个人利益、团队等原则的时候, 也是在分责的前提下来谈论,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集中、秩序、公正等管理原则中也一贯表达对于分责的理解和认识。

如果忽视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等级制度的建立, 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结合问题, 组织效率必将出现问题。我们既要强调专业化能力, 也要加强制度的建设。

2. 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会影响组织的经营绩效, 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后勤长期处在“高校部门”的位置, 高校后勤的组织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亚文化, 并且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 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将后勤组织逐步推向法人实体的角色, 组织文化对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1) 组织文化。对于组织而言, 组织文化是一种综合且复杂的构成要素, 它被视为构成组织或经营单位核心特性的一组规范、态度、价值和组织模式 (Denison, 1984) , 它会在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上影响组织运行, 进而会对组织效率产生影响。其中, 最为突出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 它能够指导人们的组织行为 (O R eillyetal., 1991) 。

组织文化的一些属性 (如团结一致、柔性化等) 与企业相对投资回报率和销售回报率呈正相关 (Calori&Samin, 1991) 。Denison&Mishra (1995) 的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文化的四种特性 (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性) 与组织效能显著相关。Kotter&Heskett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文化类型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直接影响着组织效率。

Goffee&Jones (1996) 认为, 对于组织文化的特征, 可以从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和睦交往和团结一致程度两个方面来把握, 这对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个很有益的借鉴。和睦交往是衡量组织成员之间友谊的真挚程度, 团结一致是衡量组织迅速且有效地追求共同目标的能力。但高校后勤长期推崇的和睦交往型组织亚文化却阻碍了后勤的发展。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和睦相处, 追求稳定是第一位的, 如果哪位员工工作不努力, 敷衍塞责, 但又作为一名“正式工”, 后勤组织既不能辞退, 也无法处罚, 年终考核成为一种平衡考核而流于形式。因此, 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在用人机制上变革, 更要在组织文化上创新。

(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支撑组织运行的一项主要因素, 它涉及部门组成、岗位设置、权责关系、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以及协调与控制等。组织结构规定了人们之间如何交往、沟通, 如何流动以及权力分配和组织的决策模式, 而权力分配和组织的决策模式决定了组织效率的高低。适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清楚地界定每个组织成员的权责角色, 也是组织管理能力得以运用和发挥的前提。适当的组织结构, 配以恰当的协调和控制, 个人的工作效率将会提高, 组织整体的绩效也将得到改善。

对于一个企业组织而言, 关键是能够根据变化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样, 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组织效率以把握一切机会。

三、效率对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影响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课题, 自2005年提出来后受到高校后勤组织的广泛关注。但是, 普遍关注的还是该体系的形式和结构, 对该体系运行规律性研究极少。作为一类组织, 新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应取决于该体系的运行效率, 效率的提高是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体系的关键。

后勤组织效率的提高同其他组织一样受到专业化水平、等级制度、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等关键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后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后勤的服务水平, 对促进组织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等级制度建设使得组织的分权和分责明确, 确保组织有效激励的效果, 不仅能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团结一致的巨大组织力量, 而且对扭转长期形成的组织亚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团结一致型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组织结构对于理顺各种关系, 确保组织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共同朝着组织目标奋斗起着纽带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因素的作用, 提高组织效率,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才具有实际意义。

四、结束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 不仅要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整体效率,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建起来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 这些关键因素如何影响后勤的组织效率以及如何促进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的实证研究, 目前还是盲区, 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西蒙著, 杨砾等译.管理行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8

[2].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Goffee, R., and Jones, G.., 1996, What holds the modem company togeth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 (6) .

[4].Denison, D., 1984, Bringing corporateculture to the button lin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6 (3) .

[5].OReillyⅡI, C.A., Chatman, J., andCald-well, D.F, 1991, Peopleandorganizational cul-ture:A pronle comparisons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rson-organizational fl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 34 (3) .

[6].Kotter, J.P., and Heskett, J.L., 1992, Cor-porate Culture and Pefformance, NY The Free Pres.

[7].CSlOd, R01and, and Sarnin, Philipe, 1991, 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Frenchstudy.OrganiZatiOnalStudieS, 12 (1) ”.

[8].DeniSon, D.R., andMishra, A.K., 1995,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fieCtiVeness.OrganizatiOn SCience, 46 (10) .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8

一、国内研究综述

综观国内现有围绕高校后勤问题的研究, 我们发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二是围绕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三是政府在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的职能方面。

(一)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目前, 我国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进行的研究相对比较多, 此方面研究主要涉及到三个主题:

1.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进行评析

薛沛建在其主编的《跨出校门天地宽———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 (1999) 一书中系统的介绍了上海各个高校大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李成吾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指出, 通过此次改革, 后勤职工解放了思想, 更新了观念, 推进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促进了高校发展, 提升了后勤保障能力, 缓解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龚守相在其主编的《先行———华中科技大学后勤社会化之路》 (2000) 一书中:对华中科技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先行”做法进行了介绍, 同时规划了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方案。

2.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陈玉宏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2008) 中认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欠缺、改革与高校发展之间不平衡、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制度建设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不配套等问题。戴佩良在《转型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解析》 (2010) 中认为:转型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观念问题、体制问题、政策问题等。黄知勤在《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 (2012) 中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法律法规支持不够、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

3.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刘艺萍在《以大后勤视角重新认识与推进高校后勤改革》 (2005) 中认为: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应从大后勤的视角来重新定位高校后勤的地位、职能和作用;以资产为纽带, 重新建构高校大后勤的机构保障体系;根据经营性完全与否的不同, 来调整和把握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方向及步骤, 是高等学校深化后勤改革、实现高校后勤职能和作用的主要路径。

唐吉红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后勤改革的和谐发展之路》 (2009) 中认为:良好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须具备几方面内容:1.以人为本, 强化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实现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之间的良性互动;3.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念, 实施后勤管理的规范经营;4.不断完善必要的社会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配套政策;5.营造符合广大师生员工需要的高校后勤文化。

姚睿在《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的思考》 (2012) 中指出:应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创新机制体制、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发挥行业协会、推动外界环境改变等方面进行深入后勤社会化改革。

(二) 关于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研究

目前, 关于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对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研究

田永兴、黄永贵等学者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2005) 中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 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人员安置难、缺乏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高校后勤实体缺乏企业法人资格等因素制约了后勤社会化发展。

2. 对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中的具体措施研究

仲宏在《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 (2008) 中认为:构建有效后勤监督机制, 加强后勤监控职能;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打造高素质的后勤队伍、加强校际合作、明确专业分工;建立合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要加强与广大师生的沟通, 及时反馈、改进和提高;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田备在《构建大后勤、大系统、大保障、大服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2012) 一文中认为:应推进后勤体制改革, 深化机制创新, 夯实后勤服务基业。

(三) 政府在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的职能研究

迄今为止, 我们发现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研究, 关于政府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是比较少的, 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从政府作用的角度做了一点研究, 比如周培松在《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 中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 也就是政府职能、高校职能、市场职能的大改组、大调整的过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 政府应着眼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来更多的满足公众的需求, 以最有效的、便捷的形式来履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职能;许国玺在《试论政府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 (2012) 中指出:政府应在深化后勤高校改革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 在抓紧成立机构、出台改革政策、制定统一后勤服务规范和标准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国外研究综述

在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对所有年份 (All Years) 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 发现国外学者对此研究比较少。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后勤运行模式研究。目前, 国外的高校后勤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 其国内多数高校采用市场契约形式来确定后勤服务机构;二是以英国为代表, 其高校后勤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的、高校提供服务和咨询与学生自助相结合的后勤管理体制;三是以日本为代表, 其高校后勤采用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承担。

三、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简评及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 关于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此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在仅有的科研成果中, 国内, 政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 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国外, 政府重视高校后勤保障工作, 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因而, 笔者认为政府在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应有更大作为:一是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制定法律和保障法律法规上的作用;二是政府应对税收政策等有关扶持政策完善;三是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性政府。

摘要:本文针对政府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政府改革主导者角色在淡化、政府政策支持走向模糊等。文章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一是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制定法律和保障法律法规上的作用;二是政府应对税收政策等有关扶持政策进行完善;三是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田备.构建大后勤、大系统、大保障、大服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J].高校后勤研究, 2012, (03) .

[2]田永兴、黄永贵.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J].经济, 2004, (06) .

[3]周培松.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8.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9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后勤管理

公立医院改革作为2009年新医改实施启动五大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最核心和最困难的环节。在强调政府责任、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的同时, 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效率、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通过管办分开、绩效考核等监管机制对公立医院进行多方位监管。在新的形势下, 公立医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改革压力。医院后勤同样面临新的问题, 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将使医院后勤服务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 并对医院现有的后勤管理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医院的后勤保障部门必须提供与医疗业务水平相匹配的管理模式, 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可以说, 后勤保障体系的好坏, 体现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成为医院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 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后勤管理, 既蕴藏着机遇, 也面临挑战。

1 新形势下医院后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公立医院硬件的发展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上海市市级医院基本建设规划项目47个和郊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项目9个, 总建设规模281.73万m2, 总投资201.04亿元[1]。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使公立医院房屋设施设备等硬件状况大为改善, 但随之而来对于医院后勤工作的挑战是管理、技术等软实力的相对不足。

1.2 上海医疗资源布局的形成

上海郊区新建、改建、迁建公立医院的“5+3+1工程”使上海医疗资源布局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脚步, 纵向联合体的形成建立了一个个集团医院, 这对于医院后勤工作的挑战是面临多院区管理的新课题。

1.3 医院后勤编制的取消

新医改强调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 以人为本, 向社会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上海市新医改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等新任务, 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和监管的措施。根据新医改的精神, 新建公立医院除少量管理人员编制外, 医院后勤岗位编制一律取消, 这对医院后勤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要求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尝试管理改革和创新, 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后勤物资管理集约化等等。

2 目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后勤管理学科建设落后

目前国内医院对医疗临床学科、医院管理学科比较重视, 但迄今为止医院后勤管理很少有人关注, 更无此学科建设。其实医院后勤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所涉及的领域极广, 医院后勤管理人员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医疗常识之外, 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建筑、信息技术、各类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当今世界医学科学发展突飞猛进, 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 对医院后勤管理而言,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 医院后勤管理需要一支复合型、学习型的人才队伍。

2.2 后勤管理人才梯队不完善

正是由于对医院后勤管理的缺乏认识, 才忽略了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传统观念里认为后勤保障技术含量低, 缺少发展空间, 这种观念导致了目前人才体系的畸形。目前, 医院后勤管理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人员结构老化。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后勤保障部门中40岁以下人数所占比重为13.5%, 而50岁以上人员比例达到67.0%。年龄较大的人员由于学历偏低, 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理解慢, 技术和知识结构呈现老化, 从而导致后勤保障效率低下。

内部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不足, 对原有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造成后勤队伍老化, 知识更新慢, 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低下。从20世纪90年代起, 医院后勤社会化工作的展开, 医院逐步将后勤服务工作外包给社会企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后勤人才梯队不足的现象, 以至于内在深层次的矛盾延后暴露。

2.3 医院后勤服务市场不成熟

医院后勤服务外包业务自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至今不足20年, 目前已有一批服务企业, 它们中有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也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但规模均不大, 业务规模从数千万元至数亿元。服务内容往往局限于保洁、运送、洗涤、保安等传统业务, 技术含量偏低, 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从行业管理上往往被分在物业管理行业, 尚未形成独立的行业协会, 对服务质量、服务规范、服务价格、行业准入等方面进行行业管理。虽然随着《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企业内部管理有所提高, 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服务内容单一, 对医院后勤的理解不深, 跟不上医院的发展速度。

3 对医院后勤改革发展探索对策

3.1 以人才队伍打造为基础

医院党政领导应根据医改的大政方针, 针对医院现状, 建设精干的医院后勤管理队伍, 加强对医院后勤管理人才的尊重与重视。医院应当适当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并不断对其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和培训, 使其成为具备现代医院后勤管理理念的复合型技术管理干部。建立合理的管理目标和奖励制度, 打造医院员工文化, 增加大家对于医院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形成一支精干、务实、高效的服务型后勤管理团队。

对医院后勤技术人才的引进策略上从“为我所有”向“为我所用”改变,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医院服务。这就要求医院慎重选聘外包服务企业, 对其内部管理、技术能力、质量控制等多方位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对外包企业既要加强监管, 设立考核目标, 严格考核, 又要对外包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 使外包企业文化和医院文化相融合, 充分利用外包企业员工为医院建设作贡献, 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和高素养的后勤服务团队。

3.2 以机制建设为核心

新医改提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方向, 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 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实现了后勤业务“社会化”。在控制服务成本的同时, 如何提升服务质量, 应成为医院后勤机制创新的聚焦点, 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3.2.1 建立新的考核和监管机制。后勤服务社会化后, 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的职能由原来的服务提供者变为服务监管者, 应根据新的岗位职责建立新的考核指标, 由院方根据医院职能部门考核程序进行考核。而对于引进的社会服务企业也应根据合同制定相应的监管体系, 确保医院不是简单地将服务项目交给社会, 而是由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组织起一支公平公正、有责任心的监督评价队伍, 或者引进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 制定完善的业务监督评价制度, 定期对外包的后勤业务进行评估, 保证质量和各项程序的规范性和公平性。新的考核机制关键强调“分级考核”, 对不同层级岗位的考核监管采取不同内容和标准, 有的放矢, 实现考核的公平性和可靠性。

3.2.2 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后勤保障部门应在精简高效的原则上建立适当的人才梯队培养计划。一方面努力从基层中选拔优秀人才, 为有潜能的人才提供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引进符合医院后勤发展需要的急需人才。在日常工作中, 应重视对有发展潜能的员工采取边使用边培养的长效机制, 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开拓视野, 了解动向, 学习兄弟医院的长处。在补充自身技术和知识结构的薄弱之处的同时, 有意压担子, 严考核, 勤辅导, 帮助员工的成长。

3.2.3 在激励机制上, 后勤保障部门也要舍得投入, 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提升员工动力。如精神鼓励、以奖代罚、外送学习等方法, 在工作有起色、考核有成效的前提下, 提高被考核人员的待遇收入和工作成就感, 而不是纯粹地通过“扣奖金”来约束惩罚员工, 采用激励手段和保健手段相结合的措施提高各级后勤员工积极性。对外包服务企业员工也是如此, 通过医院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使外包服务企业员工对医院形成归属感, 更好地为医院发展作出贡献。

3.2.4 建立退出机制。无论是事业编制的医院正式员工还是合同制员工, 还是外包服务企业, 若跟不上医院发展的节奏, 会成为医院发展的阻力, 所以必须要有淘汰机制。

3.3 以理念和工具更新为抓手

后勤保障部门必须抛弃过去陈旧的管理理念, 大刀阔斧地进行模式转变, 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现代化的医院需要现代化的后勤管理, 后勤保障部门必须与时俱进, 将安全医院、绿色节能、人性化服务、智能化数字化后勤的理念引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现场巡查, 定期进行访谈, 建设一门式服务热线等方法了解一线工作人员和病人的需求。

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是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医院后勤数字化管理系统, 如医院能源监控平台、设施设备管理软件、物资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在医院后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及时地获取准确第一手资料, 为决策提供依据, 从过去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在新医改精神的指引下, 医院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 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秀的后勤保障服务都是医院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后勤问题能否有效解决, 会直接影响整个医院深化医疗改革的进程。

新医改的指导思想要求公立医院“强化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 聚焦体制机制创新, 将医院建成运行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发展有活力的公益性机构[3]。在这样的背景下, 公立医院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审时度势, 认真分析现有优劣势, 以“规范化、信息化、节约化”三大要点为方向, 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改革创新。抓住新医改所带来的机遇, 顶住压力, 主动迎接挑战, 才能促进公立医院继续健康发展,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海悦, 高敏, 吕志新, 等.市级医院基本建设中的实践和成效[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1, 11 (11) :15-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12-15.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10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如何做好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将一个医院比喻成一辆自行车,那么前轮就是管理团队引领前进的方向, 后轮就是医疗团队作为主动轮推动整体的前进, 那么后勤部门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链条和减震器, 后勤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将影响医院正常运转。

2大后勤产生的背景、组织架构

医院跨越式的发展也引发了我们对后勤建设深刻的思考, 临床需要的是对医疗工作的专注,需要听到后勤的一致声音,是需求优质高效的满足, 而不是和每个部门反复协调后的无力和无奈。 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大格局,大胸怀、大动作,要建立一个与医疗工作发展相协调、以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产品为标准,以高效率低成本为目标的一体化的“大后勤”管理模式。

3改进管理方式

3.1卓有成效的会议机制

(1) 联席会议制度 : 由后勤院长主持定期召开 , 各科室正副主任参加,其议题涉及院长办公会精神传达、工作布置、近期主要工作议程等各个方面重要问题。

(2) 行政查房会 : 一般每个月进行一次 , 由主管院长组织医学设备部、总务部进行查房,召开现场碰头会,会议就所对日常工作加强管控,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对难点工作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推进。

(3)专项工作会 :根据工作需要召开 ,由分管领导主持 ,相关人员参加, 对重大项目进行安排部署, 了解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同时引入模块化管理机制,分成若干个节点。

(4) 病员及家属座谈会 : 一年至少召开一次 , 主要听取了解病员及家属的意见,加强医患沟通,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品质。

(5)科周会 :传达院周会精神 ,讲评业务 ,布置本周工作 。

3.2建立学习交流机制,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

在贯彻医院精神的大前提下,组织科主任进行业务学习,不断的从上级文件、政策法规、业务流程、管理文献等方面汲取养分, 并轮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自己对科室发展的心德体会举办讲座交流体会,充分调动各室主任的积极性,把工作当事业,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能干的看速度,不能干的看态度,锻造出一支守纪律、爱学习、懂技术,肯奉献的中层管理队伍。

4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减员增效推动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

医院后勤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支保障有力、 服务优质的后勤队伍。 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近年来,我院后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引进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医疗设备管理和基础建设等技术岗位上,招聘了一批毕业于重点高校专业对口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年轻员工。 初步实现了队伍的更新换代,改善了后勤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了后勤服务技术水平,加快了后勤工作人才梯队建设,为医院后勤工作的改革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减员增效及社会化服务的深入, 达到了后勤管理的扁平化、高效化、服务优质化。 进一步减轻了医院的人员成本支出。 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开源节流成就大文章

5.1节能减排 ,厉行节约

(1) 建立健全员节能制度 , 包括节电 、 节水 、 车辆管理 、 餐厅节能、节能减排及物资消耗纳入奖金考核细则、对各科室的用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严格执行落实;

(2)建立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台账 ,对近三年的水 、电 、煤气等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建立统一台账;

(3) 组织节能宣传 , 采用悬挂条幅 、 制作张贴节能画报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及日常节能常识,促使全院人员提升节能意识;

(4)已经陆续完成对老旧耗能的项目的专项改造 ,正逐步对加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力度。

5.2成本控制

成立常用医疗设备和急救设备调配中心, 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充分发挥医疗设备使用价值,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减少设备资金占用率根据科室特点和使用频率做出调整。

目前我们最新的指标:固定资产增值率26%;百元固定资产产生的收益128元;百元医疗收入使用的耗材23元。

6展望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11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 国防科研 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72-02

1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世界新军事理念变革的推进和我国军事装备建设步伐的加快,多种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科研生产任务不断增加,教育部直属高校依靠在学科、人才、知识等方面的自身优势逐步承担了部分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或者分系统的预先研究、研制和小批量生产任务,为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通过近十年的“从军”经历,正确、客观的认识到了自身参与国防科研质量建设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逐步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维护和纠偏,使得我国高等学校提升国防科研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成效。

高校相比军工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科研平台、财务低风险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其学术自由的融洽氛围为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了各种便利,这些优势是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然而,高校在参与国防科研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2004 年,国家开始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准入制度。截至“十一五”末期,已有超过30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了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资质,教育部直属高校正逐步成为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重要力量。然而高校由于其普遍采用了松散的管理体制,因此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

2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

GJB9001B-2009标准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高校的科研存在其特殊性,因此高校国防科研管理与GJB9001B-2009的結合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与资源整合、组织机构设置、过程管理、人力因素、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方面。

2.1 资源整合难度大

大学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资源覆盖面大,人员、设施、设备等广泛分布在其所属的各类二级机构,少数跨校联合的科研项目涉及到的学科和科研人员更加宽泛。因此在GJB9001B-2009标准范围内整合自身有效的资源优势,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源整合对于国防科研的质量保障体系来说是顶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组织机构设置

高校的最高管理者往往由校长担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作为管理者代表,从组织结构来说,往下是负责人、财、物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具体的项目组则分布在各院系。科研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和各二级院系更多承担的是服务职能,在管理方面与企业的科研生产有着明显不同,这些对于贯彻GJB9001相关标准来说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

2.3 过程管理繁琐

高校科研管理着重于项目的立项、检查、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 科研项目开发、研制过程是具体项目组负责的。项目成员的质量意识往往决定了整个项目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程度。在这些阶段,高校的科研项目不同于企业生产的严密监管,高校层面的质量管理职能对于项目实施的整体过程明显缺少实时有效的监督。在“重申报,轻过程”的观念下,项目组的质量意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了项目组忽略管理流程, 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走形式。

2.4 人力因素复杂

高校在科研中体现出能者多劳的特点,高水平人才往往在教学和科研任务上较为繁重。国防科研具备保密要求高、任务节点紧、质量控制精细、过程的可追溯性等特点。因此调动优秀人才参与国防项目的积极性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校在科研开发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有许多学生参与,使得科研团队具备了不确定性。

2.5 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企业在科研生产中任务单一,而高校在多个科研方向上有着不同的任务,高校科研项目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科研项目就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原理样机研制等多种类型,这些方面对于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来说任务相对更加繁重。

3 实例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008年起开始贯彻实施GJB9001A-2001标准以来,经过了四次外审,六次换版,并于2011年顺利过渡到GJB9001B-2009标准。体系运行初期,与其它兄弟高校初期建设时存在相同的情况,由于认识不足,较为生硬的照搬了GJB的管理方法,带来了许多管理职能和质量监督工作上的重叠和矛盾。涉及基础和应用研究类项目的程序文件没有很好的结合项目本身的管理特点,在科研方向的设置上不够精简,程序文件编制过于复杂。在机构设置上,照搬了企业的设置方式,存在着一些不够务实的方面,给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校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学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1 凝练方向,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到科研方向的持续有效性,设置的方向偏多,经过逐步调整,精简了数量。并结合体系的调整对《质量手册》进行了多次修订,针对不同的科研方向逐渐修编了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了人财物的配套办法,解决了管理头绪多、方向分散、资源整合困难的问题。

3.2 精简机构,合理规划职能

体系建设初期,为更好的做到群策群力,设置了国防科技管理委员会、综合办等机构,照搬了企业的一些机构设置方法,给后期的运行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在人财物相关机构的设置上存在职能方面的重叠。经过调整,去除了国防科技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对于财务处和实验室设备处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学校结合实际,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能落在具体项目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实验室设备处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并及时修订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通过机构精简和职能的合理规划,解决了管理职能上的突出问题。

3.3 切实做好过程管理监督

过程管理包含了从领导层、职能部门、院系和具体项目组的所有涉及质量的过程,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特点,过程管理的重点是具体的职能部门和项目组。针对职能部门要做好职能过程和与质量过程相关工作的监视和测量,针对具体项目组要结合体系标准逐一把握好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具体进程,质量管理办公室较好的与职能部门和具体项目组建立了交流沟通机制,更好的规范了过程管理有关的程序文件,使得体系更加符合学校预研和应用类项目的特点。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体系文件,多次得到了外审专家的好评。

3.4 健全规章制度,确立政策导向

规章制度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建立了规范而又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引导学校教职工做好质量工作。根据统计,我校在体系建设初期共有各类规章制度60余个,通过体系不断的运行,持续的纠正、预防和改进,累计更改和调整文件次数达到了80余次。通过健全制度,使得我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更加规范和符合自身特色。特别是项目组切实感受到了体系标准带来的好处,项目负责人从以前被动参与到目前主动贯彻质量体系标准,质量工作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4 结语

高校国防科研的质量管理体系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必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不断的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和改进,以此来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并进一步提高科研活動的有效性。

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除了要充分的理解和贯彻体系标准,还要切实的结合自身特色,通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构建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具备开拓精神的科研管理团队,有助于保障国防科研成果质量,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生,刘维亭,孟庆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薄弱环节的分析与改进[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135-136.

[2] 刘征,吕世峰,刘珩.高校在科研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09(10):68.

[3] 杨志宏,程永波.高校参与国防科研若干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30-33.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篇12

关键词:RCM,高校,维修保障

0 引言

RCM理论的研究, 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航空界, 首次应用RCM制定维修大纲的是波音747飞机公司, 之后, 发展到整个美国航空界应用RCM制订飞机维修大纲的指导性文件。70年代后期RCM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 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到80年代中期, 美国陆、海、空三军先后颁布了其应用RCM的标准。目前美军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装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都是应用RCM方法制订的。1991年英国Aladon维修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John Moubray在多年实践RCM的基础上出版了系统阐述RCM的专著《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在军事、航空和工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RCM理论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 但其发挥的作用受到国内各领域的高度关注。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成文的RCM标准, 但该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军事、航空、工业等诸多领域,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RCM维修理论之所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显著的优势在于该理论指导下的维修, 能在不降低设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 极大提高维修的经济性。传统的维修理论认为, 故障是指由于材料、结构或系统不能按照安全有序的方式完成预定的设计目标, 而必须修理或更换的状态, 维修的目的就是恢复设备的原有的技术状态。而RCM理论认为:设备老, 故障不见得就多, 设备新, 故障不见得就少, 设备故障与使用时间没有直接关系, 定时拆修不是对各种设备都普遍地适用。这种理论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一些观点:视情维修是根据潜在故障发展为功能故障的时间来确定的, 如果定时维修和视情维修二者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则采用视情维修;隐蔽功能故障与多重故障有密切的关系, 多重故障的后果是有办法预防的, 至少可以将多重故障率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它取决于对隐蔽功能故障的检测率和更改设计;预防性维修难以避免故障发生, 不能改变故障后果, 只有通过设计才能改变故障后果。

1 高校后勤维修保障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文化教育大国,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文化教育产业方兴未艾, 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在校生人数急剧升高, 学校的教学、办公、生活以及公共场所水电暖用量随之大幅增加, 导致水电暖费用支出抢占了办学成本相当大的比例, 该项费用已经成为各校沉重的经济负担, 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对教学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因此, 如何实现节能降耗, 减少水电暖费用支出, 已悄然成为高校后勤管理者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2 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推行RCM维修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水电暖气等后勤保障设备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设备的故障率曲线越来越趋向于完全没有早期故障和损耗故障, 其故障率表现为常数, 即故障是随机的, 与运行时间无关。这是一种典型的“非浴盆化”倾向, 完全打破了故障率随时间增长的传统观念。然而目前国内高校仍然普遍采用传统的维修方式, 实行事后维修为主, 定期维修为辅的制度。这种维修制度的最大问题是容易产生故障风险或寿命损失, 出现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 从而造成设备可靠性下降, 影响设备的正常性能, 还容易导致维修经费的大量浪费。因此, 针对设备故障率变化的“非浴盆”规律, 积极引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现代维修理论, 对于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设备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维修更具有针对性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强调对设备系统区分对待, 对于次要的和不影响主设备性能发挥的系统部分不进行不必要的预防性维修, 只对重要功能产品进行预防性维修和视情维修。所谓重要功能产品是指其故障会有下列后果之一的产品: (1) 可能影响设备的使用安全; (2) 可能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 (3) 可能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4) 隐蔽功能故障与另一个有关或备用产品的故障的综合可能导致上述的一项或多项影响; (5) 可能有二次性后果导致上述的一项或多项影响。如何划分和确定重要功能产品需要掌握丰富的信息, 以保证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信息包括某设备在整个设备体系中的地位、故障特性、维修特性、备件供应情况、故障检测难易程度等。据了解, 国内高校在后勤保障领域都设置了独立的维修队伍, 专业从事水电气暖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他们拥有这些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如我校的后勤服务集团物业管理中心, 他们是一支由30余人组成的专业维修队伍, 肩负着全校后勤水电暖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任务, 因此在这些部门采用RCM将使后勤保障设备的维修更加具有针对性。

2.2 维护更具备主动性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强调把维修工作的重心放到日常维护保养上, 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后勤保障部门是设备的直接管理部门, 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的劣化倾向, 能够尽早发现设备系统的故障隐患;还能够在预防性维修的过程中获得关于设备技术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为随后的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保养、操作人员监控、使用检查、功能检测、定时拆修或报废的工作能使设备的故障及早发现, 及时维修。以我校为例, 后勤服务集团物业管理中心下设的二次水供应中心、电力中心、热力中心、维修中心四个部门, 承担着我校后勤水电暖设备及管网的操作、监控、保养及维护工作, 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重点设备必须做好全程运行记录, 要求小故障及时发现, 及时排除, 大故障找准病因, 尽快排除;对于重要功能产品如锅炉、发电机、中央空调主机、中心配电箱、二次供水电泵等设备, 不仅要实行严密的运行监控和定期保养, 还要根据日常表象及检测数据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及诊断, 客观掌握设备的性能状态, 为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样, 就极大增强了维修工作的主动性。

2.3 维修更符合机械设备的动态性特征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 注重通过开展状态检测、故障诊断工作, 实现设备动态化保障。各高校后勤保障部门目前都会配备不同程度的先进的检测装备, 而且重要设备还可能配备了故障诊断软件, 这就充分保证了能够对设备的运转情况实时掌握, 使各种潜在的故障和故障发生的趋势能及时发现。如我校电力中心的远程操控系统, 通过电脑就可以实现对全校配电及供电系统的动态检测、诊断与遥控操作, 使故障及时发现, 及时排除;再如我校引入的高科技水电暖全智能校园物联网综合远程自动管控系统及高效节能管理系统, 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对水电暖终端用户的远程检测与控制, 同时使高效节能成为可能。

3 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推行RCM维修的步骤

3.1

收集设备系统技术资料, 建立分层次的设备技术库。

3.2 确定设备系统的重要功能产品。

重要功能产品是指那些发生故障会造成安全性事故、影响任务完成或有重大经济损失后果的产品。重要功能产品分析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根据对设备的分类, 从系统、台件延伸到设备内部的重要部件或关键件, 每一层次中的重要功能产品都包括在内。

3.3 对重要功能产品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FMEA) 。

按照GJB1391《故障模式影响及致命性分析程序》中的工作项目103规定的方法和表格, 分析设备最低层次各重要功能产品的功能及功能故障 (模式) , 导致功能故障的原因和影响。分析步骤如下: (1) 明确分析范围: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重要程度、技术成熟性、分析工作的进度及费用约束等, 确定系统中进行FMEA的产品范围; (2) 系统任务分析:描述系统的任务要求及系统在完成各种任务时所处的环境条件。系统的任务分析结果一般用任务剖面来描述; (3) 系统功能分析:分析明确系统中的产品在完成不同的任务时所应具备的功能、工作方式及工作时间等; (4) 确定故障判据:制定与分析判断系统及系统中的产品正常与故障的准则; (5) 选择FMEA方法:根据分析的目的和系统的研制阶段, 选择相应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方法, 制定相应的实施步骤及规范; (6) 实施FMEA分析:包括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影响分析、故障检测方法分析、补偿措施分析以及危害性分析; (7) 给出FMEA结论:根据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的结果, 找出系统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 为后续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与控制措施, 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需要强调的是, FMEA环节是RCM理论的重中之重, 甚至直接影响到维修保障的成败。

3.4 确定具体的维修工作类型。

对于重要功能产品的每一个故障原因进行RCM逻辑决断, 最终确定具体的维修工作类型。维修工作类型的确定按照既适用又有效的原则进行分析决断, 可分为预防性维修、视情维修和修复性维修三种。

3.5 确定维修工作间隔期。

主要方法有两种:对于有较充分的故障数据的装备, 采取建立可靠性物理数学模型, 通过数据收集处理、计算仿真等方法确定首次翻修期和最佳维修间隔期。对于新研设备, 故障数据少, 需要根据研制部门的试验数据, 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有关的维修资料, 给出暂定值。

3.6 通过进行工作组合分析, 形成维修大纲。

单项工作的间隔期最优, 并不能保证总体的工作效果最优。为了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需要把维修时间间隔各不相同的维修工作组合在一起。工作组合分析应结合现有的维修制度以预定的间隔期为基准 (日、周、月、季、年等) , 把各项维修工作按间隔时间靠入相邻的预定间隔期, 从而形成设备的维修大纲。

3.7

接照维修大纲组织设备维修保障工作, 并注意积累故障数据, 不断补充和完善维修大纲。

4 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推行RCM维修应注意的问题

4.1 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大力推动和普及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工作, 要注意保持工作的延续性。

维修改革不能背离高校有关的现行条例基本精神, 任何技术措施的实施不能干扰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考虑到技术工作的延续性, 既要贯彻新思想, 执行高校的有关规定, 又要保证对现行管理体制无需进行大的变动。

4.2 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推行RCM理论, 应转变观念认识。

国内众多高校后勤保障部门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维修保障方法, 这套习惯的做法已经根深蒂固, 推行新的维修体制, 必然会有一定的阻力。为解决这一困难, 就要进行RCM维修理论的普及工作, 提高基层有关人员的认识, 转变传统的维修观念。

4.3 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推行以RCM理论为指导的维修工作, 还应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

目前, 多数高校后勤保障部门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尤其对一些新型高科技机械设备及一些进口设备的维修更是困难重重。

参考文献

[1]贾希胜.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CM) 发展动态[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2 (11) .

[2]甘茂治.军用装备维修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3]周青龙.可靠性与维修工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

[4]赵毅.加强高校水电管理改革的探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1999 (4) :89-91.

上一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下一篇: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