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2024-09-06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精选8篇)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1

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回顾大连海事大学以质量管理体系为载体,通过建立机构、建立制度,按照本科评估方案的.指标要求,实施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建立起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实践,探讨高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作 者:曲凤霞 赵宏革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质量管理处,辽宁,大连,116026 刊 名:航海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27(2) 分类号:U676.2 关键词:大连海事大学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2

(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阶段

现代大学在近800年的遗传与进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大学外形已经面目全非,但其本质和精神得到有效传承。从大学诞生起就面临质量管理问题,整个质量管理大概可以划为四个基本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到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的教育测量运动兴起前。这一阶段把高等教育质量当成大学内部的事务,是不受外界干预的,质量的评判权完全交由大学自己,外界很少有机会了解或影响大学内部的质量管理。在大学内部最主要依据自己的传统和对质量管理的自觉进行质量控制,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自发阶段。

第二阶段从30年代教育测量运动到教育评价学的诞生。这一阶段认为教育质量是一种与价值无关的客观存在,是可以通过教育测量进行唯一客观描述的。教育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教育测量活动判断教育质量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测量阶段开始注意外部对质量的关注,试图向外部提供“质量证明”。

第三阶段从40年代后期教育评价学诞生到80年代初期质量保障的出现。这一阶段承认教育质量是一个与价值密不可分的现象,教育质量本质上体现了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教育评价就是进行这样的判断。因此质量应当依据教育目标进行判断,教育质量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目标。这个阶段可以称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估阶段,目标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由于对高等教育期望不同,外部和内部在管理中常常处于矛盾与冲突中。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坚持尊重不同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同期望,在价值协商与认同的基础上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外部和内部、不同利益关系人相互协商合作,共同管理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

(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提出的背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是有广泛社会背景的。首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面对财政困难和高等教育开支的增加,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投资人开始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其次,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质量招致社会各界的批评,高校担心受到政府与社会利益群体的干预,影响自己的学术自由;再次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局限性,人们普遍发现质量评估的结论对提高质量的作用有限,如何提高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

2.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思想。以“自律”换取“自主和自由”,通过质量承诺和全面质量管理,使政府和社会相信高校致力于提高自身质量,以免受他们干预,因此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建立自我改进质量的管理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推动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机制,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3.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活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具有与以往质量管理不同的特点:第一,它承认和尊重多元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认为高等学校应基于自己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管理。第二,它坚持协商交流,强调形成质量共识,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体现第四代评价思想。第三,从以往更多关注质量结果到更加重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分割的质量控制措施转到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第四,从坚持高校自我价值导向到关注利益关系人的发展。第五,从过分推崇“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到对外部进行质量承诺。第六,它全面引进工商企业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第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已有管理制度的优化组合,明确质量责任。

二、现代本科教育的目标设计与质量生成是质量保障的基础

(一)本科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

伴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分化,本科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分化阶段,现代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多种类型组成的一个体系,这样的体系至少由三个层次的本科教育组成:一是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的精英本科教育。通常注重通识性的学科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各行各业卓越人才为目标,并不把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高深知识”只适合少数人学习和研究,因此这样的本科教育建立在竞争选拔基础上。二是以高深知识向应用发展中所形成的“中间知识”为基础的大众化的本科教育。它强调扎实的专业训练,培养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专门性人才。“中间知识”适合学习和研究的人群显然比“高深知识”扩大了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因此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知识基础。三是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普及性的、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本科教育。这种本科教育重视职业导向的应用技能训练,培养有效解决问题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必需的职业准备。应用知识适合多数人学习和研究,可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本科教育向普及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本科教学的三种设计

现代高等教育三种不同的本科教育类型形成了本科教育不同的办学目标,各种类型的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设计上各有侧重,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看有三种类型的设计思路:一是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这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设计模式,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强调学生的心智训练、关心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胜过专业能力和素质,通过学校文化和广泛的社会活动锤炼学生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公共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二是以严格扎实学科训练为导向的专业教育。这是专业本科院校采用最多的设计模式,重视专业基础胜过公共基础、强调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有着严格的专业规范训练,主要培养在专业内发展的“专才”,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技能、适应就业需要为导向的应用本科教育。这是“新兴本科”最常见的设计模式,这些本科教育主要形成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其专业具有较强灵活性、课程具有更大实用性、教学具有更大实践性,密切联系就业岗位需要组织教育。

(三)本科教育质量观与质量标准

教育质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目前讨论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有三种质量观:学术的、适应的和人文的,他们分别以学术衡量的本科教育质量、以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需要衡量的本科教育质量和以推动文化与文明衡量的本科教育质量。不同的质量观形成各不相同的本科教学评价准则。

现代本科教育有三种基本的设计模式:通识的、专业的与实用的,每种设计模式都可能建立在三种质量观中的一种基础上,这就形成了理论上本科教育的九种质量选择可能。就一所具体院校的本科教育而言,必须确立自己主导的本科教育质量观,在选定了质量观的基础上选择各自不同的本科设计模式,以此建立自己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四)本科教学质量的生成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把握本科教学质量的形成规律,尽管本科教学千差万别,但本科教育质量有自身生成的规律:教学质量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和使命是质量的基础;办学投入是质量形成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过程;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办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这些方面直接决定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五)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1.本科教学价值的选择:确立什么样的本科教学思想,形成关于本科教学地位与质量的共识,建设学校本科教育的质量文化。

2.校内不同专业本科教学的目标与使命:自我定位与质量共识形成,本科培养目标与计划的建立。

3.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机制:计划体系、教师投入、学生的投入、课程与教材建设、仪器设备与教学设施等建设。

4.本科教学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教学计划建设、教学常规、课程实施、考核考试等方面。

5.本科教学的结果与质量跟踪调查:各教学环节的成绩、学习成果与成效、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

6.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运用评价手段的了解和反馈教育教学质量,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三、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与系统建设

(一)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过程

1.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不尽相同,但在建设中大致的逻辑思路有共同之处,这样的技术路线是:达成质量共识——分析研究质量生成过程——寻找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标准——收集关键控制点的质量信息——实施关键控制点质量评价——反馈并应用于质量管理调控——质量持续改进提高。

2.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第一,运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系统设计(包括质量观的共识形成);第二,分析学校质量生成,形成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标准;第三,对照理论系统梳理已有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控制措施;第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与系统化;第五,教学质量保障的实施体系建构;第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际运行;第七,修改完善。

(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框架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由6个子系统和44个关键控制点组成:

1.本科教学的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建设。(1)本科教学定位;(2)本科教育思想讨论;(3)本科教育高级研讨班;(4)本科教学的专家报告;(5)青年教师本科教学培训;(6)有关标语、口号等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宣传活动、本科办学经验总结。

2.本科教学质量准则与质量标准的建设。(1)在学校层面推动本科目标、模式的研究;(2)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本科定位的确立;(3)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本科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4)推动本科教学研究课题的设立与研究工作;(5)分专业定期修订培养目标;(6)分专业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准则;(7)分专业建立本科教学最低控制质量标准。

3.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机制。(1)教学经费与设备设施的投入;(2)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3)招生与教学组织制度建设;(4)专业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5)课程、教材建设;(6)教学管理制度建设;(7)教学实验室与仪器、教学图书信息资料、教学教室、实习试验基地、社会实践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与建设;(8)教学工作责任人制度、工作会议制度;(9)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与精力投入。

4.本科教学质量的过程保障。(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2)教师教学过程控制;(3)学生发展过程控制;(4)教学过程的条件保障;(5)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控制;(6)教风与学风建设;(7)教学检查的落实。

5.本科教学产出质量保障体系。(1)课程考试考核的控制;(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控制;(3)学生综合素质测评;(4)应届毕业生评价学校本科教学;(5)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6)院系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估;(7)完善并落实“本科毕业标准”。

6.本科教学的反馈与修正系统。(1)完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形成教学改进机制;(2)优化学生评教问卷,完善学生评教制度;(3)跟踪毕业生就业,进行毕业生社会声誉调查;(4)建设校友信息反馈和建议系统,形成落实机制;(5)建立教学质量指数评估系统;(6)建立教学改进的教学事故问责制度;(7)建立教学改进的激励机制;(8)确保学校领导对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视和落实。

(三)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体系

1.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实施体系构成。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五个基本的子系统: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支持系统。五个子系统是在该管理框架中组合建立起来的,主要是明确相应机构、部门、人员、岗位要求与职责分工等,对不完善的环节进行优化和重建,以此形成质量保障的实施体系。

2.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在实施体系的运行中,通常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第一,学校分管校长领导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第二,以教务处为中心,建立实施体系;第三,重视学校自我质量审计(控制点的经常性检查评估);第四,通过学校文件规定质量管理的分工与责任;第五,建立校内教学督导与专家评估制度和组织(教学质量报告);第六、实施毕业生本科教学质量信息调查与反馈。

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这样的体系对保障本科教育质量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各校应当在总结各自本科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框架建设各自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样的体系应当充分体现各校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传统与特色。

摘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需要建立在高等教育价值基础上,高校的目标和使命是质量保障的基础,办学投入是质量保障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保障的核心,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Mien Segers and Filip Dochy.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nd Empirical Evidence[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Vol.22,No,2.1996.p116.

[2]Doherty,G.D.(ed).Developing Quality Systems in Education[M]. Routeledge.1994.

[3]Craft,A(ed),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Routeledge.The Falmer Press 1994.

[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3

一、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也包括外部保障(质量标准保障、发展经费保障、组织机构保障、评估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保障)。外部保障属于国家层面的建设任务,且“外部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则需要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以及校情地情,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黄淮学院,其发展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应用技术大学”;如常熟理工学院,其发展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高校”。此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发展目标很明确,就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与发展目标相适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各种建设标准要比一般普通本科院校高得多,没有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作后盾,欲达到学校转型发展及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

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模式、标准、路径及组织机构保障、评估制度保障等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因此,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较可行的就是借鉴欧洲应用技术(科技)大学的建设标准,结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实际,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现有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础上,坚持“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构建新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巩固

构建新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校情出发。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虽各具特色,但基本上是“四五六”型内循环质量保障系统。从质量保障层级上看,有学校质量保障、院系质量保障、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和学生学习质量保障之分;从质量保障系统来看,有决策与指挥系统、管理与督导系统、信息采集与统计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反馈与调控5个子系统;从运行环节上看,分“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信息收集、自我评估、信息反馈和质量调控”6个基本环节。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层次不深入、效果不明显,基本原因是:重监测、轻调控,重制度、轻落实,重日常监控、轻专项评估,重内部评估、轻外部评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大都是2012~2013年建立的,因此,目前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没必要打破一个刚刚建立的质保体系而“另起炉灶”,应巩固已有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执行力度,真正发挥质量保障效能。

(二)调整

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单独设立“评估办”或“质管办”作为中枢指导机关,从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信息收集、自我评估、信息反馈到质量调控,轮番督查,确实发挥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大效能。但评估过后,其效能大打折扣,说明旧有的质保体系确有调整改革之必要。应设置独立部门“教学质量管理处”(或“教学质量督查处”)直接落实质量保障工作。

(三)充实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环节设计的,而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的各项建设标准更多、更精细。因此,应按照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的建设标准,从办学定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教学、应用型课程与教材建设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充实现有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之成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提高

通过现有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巩固、调整、充实,使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科学、功能更加高效。每学期开展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次大规模督查,强化过程管理,认真落实奖罚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新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更高层次上能够适应并有效推动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及其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综合改革。

三、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构想

新建本科院校完善后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依然是“四五六”型,但内涵不同:“四”即教育部监控、地方政府监控、高校自我监控和社会监控;“五”即决策与指挥系统、管理与督导系统、信息采集与统计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反馈与调控五个子系统;“六”即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六大环节,须作较大的改动:

(一)培养目标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围绕这一根本目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培养目标。在办学定位上,强调应用技术型;在服务面向上,强调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管理队伍结构上,突出学校董事会、二级院系理事会的管理作用,董事会、理事会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比例不少于50%;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兼顾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

(二)质量标准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各种质量标准上。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的质量标准,大致可分人才培养标准、师资队伍标准、学科专业标准、科学研究标准、合作交流标准、社会服务标准、特色发展标准和质量保障标准以及下位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材建设标准、实践教学标准、课堂评价标准、实验实习评价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标准等。人才培养标准,应更强调实践教学和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75%以上来自行业、企业生产或管理一线的技术需求,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更强调双师型队伍及应用型科研团队建设,来自行业企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特聘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不少于30%;学科专业建设标准,应更强调与地方(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应注重应用性科研导向的制度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应更强调与国外知名应用科技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不但要引进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引进国际特色高等教育资源;服务地方,应强调为地方提供人才服务、资源服务、科技服务、管理服务、文化服务;特色发展,应强调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共建“少而精”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质量管理,应强调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相适应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三)信息收集

当前,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收集中,普遍采用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信息收集渠道不畅依然存在。信息收集不畅或收集不全将导致自我评估与质量调控等质量保障环节失去相应的工作基础。因此,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包括学生教学信息收集、学术委员会信息收集、教学督导组信息收集、在校生家长及毕业生家长信息收集、行业企业及社会信息收集的全面信息收集方式。

(四)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主要是学校自身的监控与评估。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包括自我评估、专家评估和学生、家长、社会评估三大类,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自我评估除上述三类外,还包括地方(区域)行业企业评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立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行业企业评估对学校教學整改至关重要。此外,作为一种新的高校类型,客观上需要独立的社会第三方参与评估,诸如麦可思公司或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评估中心等。

(五)信息反馈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反馈中存在“教师反馈快、学生反馈慢”“有求不应”等问题。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在信息反馈上,应建立单独的网站,及时接受教师、学生、家长、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各方面信息,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建立公开透明、内外结合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

(六)质量调控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4

知识经济的发展、教学资源竞争的加剧、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给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高等教学质量问题备受关注。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各类教学评估工作是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在宏观方面进行的监控与评价,有力地推进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高等学校内部也应该相应地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内涵

教学质量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以下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够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一般将教学质量定义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 [1];而“监控”是以某种技术手段为工具对实体施以外部作用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政策性行政技术为手段对教学质量的过程、效果实施外部作用的活动过程 [2] ;“保障”则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包括校外(社会)办学环境和条件 [3]。

因此,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保障体系就是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因素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整体,并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管理实施监控、评价和及时调控的活动过程。

二、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继续加快,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保障体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质量监控指标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科学、完整、运行有效,特别是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有得力的监控设施。可见,在中国现有发展条件下,建立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于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教学和管理效能,提高办学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内容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对高校内部教育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由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等组成。

1.约束与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是一个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高效,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如制定《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等制度,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管理与教学活动中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机制,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激励政策与措施,如举行“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制定《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等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监控体系。高校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设立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员等组成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通过听课评课、期中教学检查、座谈、学生评教等各种形式,加大监控力度,检查和监督教学各个环节的秩序和质量,并在对监控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广大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和规范教学管理。

3.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校内教学质量评估是实施内部质量监控的有效方法,学校应该有适合本校的合理规范的质量标准。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应该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这种体系应该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体现大众化的特征,适应国家化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以评促建,重在建设,通过评估为教学主客体的自我反馈调控提供直接的依据,为决策咨询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增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4.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是整改和建设的重要依据,真实有效地采集教学质量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前提。信息的采集和反馈有多种渠道,如通过随堂听课直接获取课堂教学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组建学生信息网等及时掌握教学动态,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认真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另外,毕业生就业率也是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很重要,就业率是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检验。建立由毕业生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和校友组成的毕业生信息网,反馈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对高校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使学校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全社会的要求,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所有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人员,包括大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政府教育厅行政部门等的行政官员,应该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全面提高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内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努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名师引进力度。扩大教师培养规模,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层次。努力形成鼓励广大教师安于教学、热心教学、投入教学的运行机制。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学校通过网络等手段公布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要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2.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促进各具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主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校、院、系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良好的教学环境。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3.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新建一批学生公寓、食堂、教学楼、实验室等,保障基本的教学条件。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鼓励使用优秀新版教材。建立科学的高等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鼓励编写具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讲义,防止教材编写上的低水平重复,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4.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不仅要进行内容更新和改革,还要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即课程体系优化和系列课程的整合。改变过去各门课程划分过细,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推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要把当前国际通用的基本知识和法规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同时增加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材。充实高等学校教材的内容,大力推广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大力推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与“精英高等教育”学生的差距,教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让课堂重新成为最吸引学生的地方。

5.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CAI课件等教学手段的作用,推广网络教学。同时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校内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参加前沿课题的研究,尽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教学管理部门是校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直接执行者,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主动、科学、高效地为教学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如何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篇5

住房保障体系走过的十年却只用一句“不健全”来终结,这个本该是房

产舞台上最璀璨的明星却委屈的当了十年配角。随着近日24号文的出台,住房保障体系被重新推到聚光灯下,人们又得以重新认识这位“老朋友”,感慨万分。

住房保障是全社会的事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二三线城市时代的到来,房价高涨等已逐渐成为全国性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房地产市场对整个社会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解决房地产市场中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是解决房产领域诸多问题的关键,更是稳定社会领域各方利益的要求。

首先,从政府职能角度来看,宏观调控中对住房保障体系的高度关注是毋庸置疑的。从06年开展宏观调控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以廉租住房救济最低收入人群;用“90/70”标准严格限定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遍商品住房;还运用土地、信贷等手段,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这些举动不仅表明了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决心,同时也体现出政府对住房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同。

其次,从新出台的24号文件可以看出,政府重新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得原因绝非单考虑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防止社会不公衍生出的各种问题,这一举措充分考虑到了对大局的影响。在24号文中明确规定了“全国要逐步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如此做最直接的效用是为低收入者提供了住房的可能,但从本质上来说,则是从根本上缓解了购房需求,进而缓解了因利益冲突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对于整个社会稳定的意义更加重大。

可以说,对于住房保障体系,政府所下的决心是人人都能看到的,调控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希望通过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的住房问题来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要知道,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房地产持久繁荣的基础,更是维护社会整体稳定的有效方法。

十年艰苦背后的原因

从97年的房改至今,住房保障体系经过了十年的艰苦磨练,虽然它对于房产市场乃至整个社会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为何如此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使其真正发展起来?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初的执行偏离导致了现在的问题重重。从97年房改时就曾强调住房保障体系是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在随后的发展中更是提出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第一层级是不足10%的极低收入的家庭、老人、病人等进入政府提供的廉租屋或公屋,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最弱势民众的居住生存权。第二层级是20-80%的中低收入民众,在政府住房货币化补助、优惠利率、优惠税收等优惠条件下通过住房市场来解决。第三层级是20%以上中高收入者,他们的住房完全由市场决定,不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当时,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热潮的不理解以及盲目追求市场利益,而将所有的目光都关注与这20%的市场反应之上,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弊病和矛盾就逐渐暴露。由于第一层次人群根本无力承担巨大的房价压力而最早被市场抛弃,而第二层次民众也随着房价的不断高涨而最终脱离市场。这样主导市场走向的就只剩下20%的力量,因此,市场结构出现失衡,问题频出,此时,住房保障体系不得不登台解围。

其次,保障性住房本身在内容设置上存在问题。例如,在24号文件中重点强调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界定在城市低收入居民,尽管从政府的文件说城市低收入居民的范围有所扩大,但这种扩大只是相对以往城市低保居民的范围而言的,而城市低保收入的居民占整个城市居民的比重有些城市不足1%。这样一来,更大比例的中等收入人群根本无法进入这个住房保障体系,他们就会成为既被市场抛弃又被保障体系遗忘的一个群体,既无力买房又得不到保障性住房,这不能不算是住房保障体系的一大漏洞。

再次,住房保障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大打折扣也是造成其一直以来不得宠的原因。拿上海来说,从目前情况看,上海市的规划中,经济适用房仍然难以成为中低收入者短期内实现的期待。自24号文公布之后,上海政府更是始终不采取行动,对于强化24号文上海不会抢先出台细则。看来,这个一直引领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城市,在其他同等城市均已高度关注的住房保障领域,依然表现暧昧。

在改变中求发展

解决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保证房地产市场持久有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平衡社会多方利益的有力杠杆。

首先,从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角度出发,住房保障体

系的加强一定要站在市场供需的基础之上。由于房子是一种具有商品和保障双重属性的东西,因此应该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参与、相互角力下发展。就目前而言,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亟需这样一种双方互制的动态机制,以此避免出现以往的偏离行为。在房地产市场,保障对象应该是随着价格和收入对比度不断变化的,房价高了,保障的对象自然要增多,房价降了,保障的对

象就应相应减少。这种动态机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时刻平衡市场与政府的影响力。焦点宁波房地产网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6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正逐步向前推进,旧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正逐步被打破,为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正常与稳定,建立和完善高校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已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高效的后勤资源保障体系、充足的后勤经费保障体系、完备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是建立和完善高校新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之举。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首先必须以科学的管理为前提。管理是组织行为过程中的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的有效的行使。后勤服务管理是一种旨在对与学校规范分离、并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服务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并由此确定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价值的一种行为。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科学的体制和责权利高度一致基础上的。

1、制度要求——明确的甲乙方体制。高校后勤原有的体制是单方的服务管理模式,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这种单方的体制一分为二。在这种管理体制中,甲方是唯一的、不变的,乙方是多个的、可变的。学校作为甲方,将永远履行甲方管理、监督的责任与权利。而乙方是多主体的,它既可能是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一个或多个后勤服务中心),也可能是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乙方同样也是可变的,这一时期可能是这样一些主体,那个时期可能是那样一些主体。甲乙双方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彼此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螺旋式的向前发展,从而步入一种管理体制不断完备和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

2、体制支撑——对等的职责、权利、义务。构筑或者说支撑甲乙方管理体制的是双方责权利的对等和统一。在这种管理体制当中,甲乙双方有各自的职责。甲方要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后勤服务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行使指导、监督、管理的职能,发挥参谋、协调、服务的作用,确保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协调、高效地运转。乙方要自觉接受甲方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检查、指导,转换服务和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服务经营措施,不断地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正常与稳定。与此同时,甲乙双方还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甲方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规划、规划、项目计划,并按照后勤保障经费预算,根据乙方完成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及时支付服务经费,还要代表学校就有关重大问题协调乙方与相关单位、部门的关系等。乙方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规定的人事权、内部职工收入分配权、奖惩权,还有同等条件下承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项目的优先权,同时还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降低服务成本与价格,并将服务获益的15%用于再生产以增加保障能力等等。

新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蕴涵着新的后勤保障体系中的新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这种新的模式与机制体现着管理的科学要求与市场的价值驱动。只有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明确甲乙双方各自的责权利及相关关系,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各司其职地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工作局面,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新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二、建立高效的后勤资源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还要以物质资源保障为基础。高校后勤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及相关活动正常进行和师生生活保障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办学规模评估的重要的价值法码,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考虑高校后勤社会化对后勤资源整体剥离的要求,也要考虑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1、重组资源——资产效益最大化原则。高校后勤资源整体剥离,并不是高校不需要这些资源,恰恰相反,它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整体剥离的深刻内涵,除了考虑分离人员的生产资料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重组这部分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如何重组资源?根据国家关于“管人、管事、管物,一管到底”的国有资产管理新原则,高校后勤资源可重组为:(1)租赁性资产。即学校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租赁给后勤服务实体使用的资产。学校对这部分资产如何收取资产占用费(租金),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不宜寻求统一的模式和标准。(2)托管性资产。指学校以物业管理的形式委托后勤服务实体管理的资产。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均归学校,学校向承担物业管理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支付运行费用和托管费用。(3)经营性资产。指那些具有第三产业性质的、由学校委托后勤服务实体经营的资产。这部分资产与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太紧密,具有较强的经营服务功能。根据功能划分,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按照市场规律,租赁、管理和经营这些资产,可以极大地提高后勤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后勤资源的市场化管理成为现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可能。

2、界定产权——突破改革的“瓶颈”误区。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中,后勤资源的产权问题一度成为改革突破的“瓶颈”因素,但从实践的结果看,这种产权“瓶颈”论已成为误区。因为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租赁性、托管性资产,还是经营性资产(指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组建的学校企业资产),其核心是资

产的产权仍是学校的。这种划分方式,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并不矛盾。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后勤服务要不断满足学校日益发展的需求,重点是学生生活设施的需求,而后勤资源的产权的问题并不是制约学校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瓶颈因素;另一方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中,因学校规模扩大而采取社会化方式建设的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及食堂),也是以给开发商一定的回报期后,学校拥有全部产权的这种运作方式符合学校的实际和有利于贯彻学校“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因此,突破瓶颈误区,明确后勤资源学校所有,更有利于学校及后勤服务实体集中精力搞好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后勤保障服务。

当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实体也需要逐渐打造成经得起风浪,服务水平、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将经营性资产作价入股,与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企业共同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学校按股份享有相应的权益。或者为避免产权的困惑,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管理者、职工,全部以现金的形式,入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三、建立充足的后勤经费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还必须以经费保障为支撑。正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后勤资源一样,学校的改革发展仍然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经费。所不同的是,那种计划经济条件下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后勤保障经费体制将被更高效、更科学的经费体制所代替,从而形成一种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经费保障体系。

1、经费新体制——拨改付。高校后勤保障经费的拨改付,是指原有维持高校后勤保障运行的经费由按计划拨款改为按市场方式,对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企业)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行为。拨改付在运行方式上是以后勤保障服务的性质相区别的。后勤保障服务在性质上分为三类:

(1)物业管理类。指学校维持教学、行政运行必须的后勤保障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等房屋管理、学校建设的学生公寓管理、校园绿化、卫生管理、修缮、水电气、安全、节能管理等。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承担的物业管理,都要签署经济合同,实行单项结算。(2)公共事业类。如幼儿园、校医院、居委会等单位的管理。这些单位在没有交由社会事业单位兴办或实现自养前,主要依靠面向公众服务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核定,学校给予适当经费补贴。(3)经营服务类。如餐饮、住宿、运输、旅游、通讯、印刷、商贸、场馆租赁、建筑安装、驾驶员培训等。经营服务单位对学校服务价格主要按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确定,对外服务价格接受物价部门管理。学校将根据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服务,支付不同的费用。拨改付的实施,凸现出后勤保障成本与效益的内在关系,也标志着后勤保障经费体系的市场化机制的建立。

2、经费的市场规则——收支两条线。后勤保障经费的运行模式是与后勤管理体制、后勤资源的重组密切相关的。甲乙方的管理体制,决定了经费拨改付与服务收费的双向互动,重组的后勤资源要求高效的价值回报。一方面,后勤服务实体依托学校服务性资产提供服务,学校要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支付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后勤服务实体利用经营性资产的经营功能产生收益,学校则按优资(资产)优价收取资产使用费。这两方面是对等的主体关系。既不能搞优质低价,也不能搞低质高价;既要体现服务的价值,学校按市场规则付钱,又要体现资产价值,学校也按市场规则收钱。这种收支分明,既符合现代财政管理要求,也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后勤资源与后勤保障经费的相互关系,还使服务性的后勤服务实体通过这种优质优价的方式自养、壮大,并不断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也使经营性后勤服务实体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走市场化、科学化之路。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其实质是由传统的学校行政拨款制度改为以契约方式确定下来的服务收费制,以形成市场趋动、有序竞争的后勤服务新机制。建立合理的后勤保障经费体系,科学地制定后勤服务结算方案,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改善后勤服务质量,也有利于逐步形成专业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实体。

四、建立完备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最终还要以考核评估为检测手段。新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新的模式和机制下运行的高校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的真正建立和不断完备。只有真正建立了科学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才能使后勤服务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要求为落实。

1、规范的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贯入。该标准族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ISO9001标准规定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时应用,组织可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及确保符合顾客与适用法规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执行,为甲乙双方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一方面,学校在为后勤服务支付应当支付的费用时,需要获得满意的商品(服务),而这种满意应是建立在乙方体供的服务是符合国际通用的规范标准要求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论证,也就取得了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最好的入场券,并在实际服务过程中,也就理解什么是该做的,怎么做才能做好。目前,在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后勤服务实体不多的情况下,甲方应对几个突出的服务领域,如学生公寓、饮食、物业管理、接待等提出贯标要求,并派员全过程地参加贯标认证活动。贯标的过程,就是改进服务、改造企业的过程;贯标后的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规范的服务。而这正是我们后勤保障服务所需要的。

2、考核评估——甲乙双方双审双管与持续改进有机结合。双审是指组织在ISO9001贯标过程中,对形成的质量管理规范性文件,按产品(或服务)要求不同,由组织自身和第二方(顾客或其他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的审核与评审活动。双管是指组织在按质量管理要求(经过双审后确定的规范性程序)操作的过程中,由组织自身和第二方(顾客或其他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两种活动,显现出ISO9001贯标的本质:写应该做的事,做所写的事。这种双审双管活动,将能更好地体现学校及师生员工的要求,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和师生员工对后勤保障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会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再一次显现它的科学性,那就是持续改进功能的发挥。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程度。而这也正是学校及师生员工所希望的。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7

一、加强民办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需要。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是我国进入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 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核心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优先发展教育,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等要求。

2. 高等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教高[2011]9号) 指出“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 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强调“加强高校自我评估, 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3.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 建设好质量保障体系是关键, 只有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好, 才能把教学质量抓上去,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建立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开展各类评价, 审核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情况, 查找存在的问题, 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 加强整改, 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规范教学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民办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 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还没有形成, 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 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还不够明确, 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差距。学校的办学规模普遍都比较大, 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重心仍停留在学校层面, 往往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2.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 程序规范不够, 严格执行不够, 服务意识不强。

3.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4.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机制不够健全, 造成教学过程管理不够到位, 检查、监督工作跟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环节的质量难以保障。

三、构建具有涉外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践

1.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为更好地加强质量建设, 学校除强化教学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外, 先后成立了多个教学业务管理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督导室。教学督导通过听课、调研、座谈、抽查教学案卷、组织教学巡视、参与教学检查评价等形式, 对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控与分析,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措施, 为教师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从2009年开始, 在校级教学督导的基础上由各学院自主选聘院级兼职教学督导。学校从教务处分出质量监控部分职能, 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主要负责协调全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工作, 参与制定监控保障体系所需的各种评估方案及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办法, 根据学校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向学校提出改进质量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检查监督质量改进落实情况。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成立了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选聘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目前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中有校级专职督导、院级兼职督导、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教学管理机构, 教学督导室、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等质量控制辅助组织有机结合, 协调运行, 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点面结合格局。

2.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学校利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动力全面修订和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分为综合类、教学建设与改革类、教学运行管理类、学籍与考试管理类、实践教学管理类、教学质量管理类共6个类, 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室与教学设备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 形成了规范、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使教学行为规范与教学质量的监控有了依据和准则。各教学单位按照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和完善了院 (部) 教学管理制度和执行细则, 使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具体化。这些制度分布面广、相对独立、切合学校实际、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特别是其中一些制度具有我校特色, 例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籍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学生学业警示制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师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教学差错以及三层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堂教学规范》中对师生课堂行为的规范要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出台建立了我校以院部教学评价为主线的教学监控体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巡查制度》建立了教学督导巡查、教务处巡查、二级学院巡查三位一体的教学过程巡查制度等等。

3.建立了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对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评价, 调动学院教学工作积极性, 强化学院教学管理的主体责任;使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工作有关信息, 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常态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提高教学质量。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主要通过听取汇报、审核数据、实地考察等方法来实施。将评价结果与经费投入、职称评聘、津贴分配挂钩, 同时最后得分也将作为院部年度目标考核中教学工作部分的考核结果。

4.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监督与保障教学质量, 引导与提升教学水平。学校教学督导制度不断完善, 强化教学督导工作, 坚持督查以课堂教学常规为主的教学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 特别是将全校课堂教学的测评统计和违纪情况按月总结, 进行书面反馈。积极支持教学中心工作, 发挥老教授老专家能量, 参与各类教学评比和检查工作, 为学校教学工作支持专家咨询。形成每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开创性的设立图书资料建设与实验设备建设专项督导, 为学校在教学条件方面的建设提供专家意见。

5.强化了教学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学校主要通过领导听课、校长午餐会、教学督导听课检查、各类教学常规检查、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学生评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收集教学信息, 了解教学工作现状, 并及时发布教学信息, 同时反馈意见和建议。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对收集到的各类教学信息都会及时发布。主要通过每月两次的教学工作例会、不定期的《教学工作简报》, 或以会议通报、书面公布、网络发布等多种形式向相关单位与个人反馈教学信息, 尤其是每次专项检查完成后, 教务处与教学督导室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成绩与经验进行总结梳理, 形成专题报告。基本做到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渠道通畅, 形成教学质量自我调节机制。

6.持续实行了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学校自2011年起委托专业机构实行第三方调查。麦可思 (MYCOS) 数据有限公司对学校的培养过程、核心课程有效性、培养结果、毕业生竞争力等进行实证分析, 并提交《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将根据调查报告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环节,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加紧密与市场的需要。

四、结语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 又要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学校参与合格评估后, 加快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步伐, 并根据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 结合自身培养定位,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建立起具有涉外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教高[2011]9号) [Z].2011.

[2]刘献君.关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8) .

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 篇8

关键词:专业评估;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指标体系

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途径,是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核心。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估是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前景、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定位与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过程组织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其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全方位判断评估的过程,专业建设评估和课程建设评估也是高校应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和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

建立和推行学校内部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评估体制,完善符合高校实际、运行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投入、促进教学改革,并在高校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拟结合学校的实际,对本科教学评估后地方高校如何通过专业和课程自评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加强自身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提升与保障体系的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专业和课程的评估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委就开展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2008~2010年,各省相继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部分高校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但无论普通本科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到目前为止,均无统一的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评估评审指标体系。

从目前各省及高校制定及实施的专业评估制度和体系来看,在评估实际操作、评估指标体系上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评估指标比较粗略,评价覆盖面不广

多数省及高校的专业评估指标一般包含了专业目标和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或设施的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或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专业特色等5~7个方面,但细分的二级、三级指标或观测点却比较少,基本上仅有40~50

个左右。一些评估指标涉及的内容比较粗略。比如说,考试方法的评价只考察题库建设和评卷质量,缺少对考核方法本身适合度和考核成绩结构合理性的评测。一些对评估结果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少有涵盖在指标体系之中。

2. 评估指标内涵模糊,可评价性较弱

评估指标相对笼统,缺乏详细、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信息规范,无论是面向高校整体层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着眼于高校内部教学单位层面的示范专业、精品课程评估,评估规定和工作方案中都很少对指标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解析。尤其是涉及专业建设目标、建设规划、课程定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顶层设计的指标时更为明显。如评价专业定位时都会提到“专业要体现和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但“适应和符合”的标准是什么?究竟如何衡量、如何测评适应和符合的程度,则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在实际进行评价时难以操作。

3. 侧重定性评价,定量化程度偏低

多数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化指标占着很大的比重,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中的人为因素成分过大。笔者对全国46所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采用定性评价的指标数量占到评价指标总数的76%以上,采用定性评价的指标的权重之和普遍超过80%。某些一级指标(大类指标)如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发展特色等几乎全部采用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指标过多一是导致评估主观性过强,评估结论与实际情况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二是评估组织者和专家操作起来比较难以把握和衡量,增大了评估的不确定性,降低了评估的可靠性。而且由于评估结论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撑,其说服力和权威性大大降低,往往很难得到被评估单位的认同。

4. 偏重静态现状评价,缺少动态性发展性评价

首先,目前多数专业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着眼于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现状和水平,如多数高校在评价时都把专业是否获得国家级、省级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但却缺少对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和建设目标完成程度的评价。即使是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指标,其考察和评价也主要针对专业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课程合格率、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图书资料数量等静态化指标,基本没有从发展的视角进行动态(纵向)的比较,也没有与国内同类先进高校和国外同类大学的横向比较,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其次,即使是同一高校内,由于各专业的开设时间和办学历史不同,新老专业在办学理念的凝练、教学经验的积累、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资源的多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新专业存在“先天器质性”问题,与老专业相比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但少有高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级评价,因而难以真正保障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5. 评估信息缺乏规范性,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高

这一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估数据的分散导致不统一。如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这一指标,学院(系、部)、教务处、学生处都有自己的统计口径,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二是评估数据的规范性差。评估工作需要被评估教学单位报送大量的数据和相关支撑材料,而许多高校虽然有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却没有统一的数据范式和支撑材料规范的要求。三是缺乏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撑。良好的评估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数据基础上,而目前许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动态数据库,专业和课程评估主要依赖专家查阅资料、座谈或听取报告后的主观评价,也没有充分利用日常的信息资源(如学生网上评教信息)。此外,多数评估方案虽然规定了被评估单位应提供的材料和数据,但却没有比较严谨的、系统的审核和验证程序,也缺少来自第三方的印证,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影响了评估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6. 评估方法流于形式,以评促建力度不足

首先,目前许多高校组织的专业评估,由评估专家直接面对教学单位进行集中突击式评估,评估方式也基本局限于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师生座谈等几种有限的形式,没有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第一线,难以真正了解教学单位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和工作实效。其次,评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重评估、轻建设的情况比较普遍。在某些高校,专业/课程评估结果和排名只是教学单位的“面子工程”,评估专家团队的作用也仅限于评审、评价,没有与被评估单位进行深入交流,给予教学单位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评促建的效果不明显。

7. 评估工作信息化程度较差、评估效率较低

目前,国内尚无用于评估分析的专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系统。专业和课程评估工作缺少有效的、实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大量数据主要依赖于被评估单位、评估专家和相关机构进行人工汇总、处理和分析,评估信息和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度和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进行集中评估时,数据处理的能力不足,评估结果不能与被评估单位进行及时沟通和反馈,明显影响了评估的效率。此外,对评估专家团队也很少组织评审标准的研讨和事前操作的具体指导,评估工作的流程化和程序化也较低。

二、专业与课程评估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1. 确立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的目标和方针

专业与课程评估制度的建设首先必须做好其顶层设计,即明确专业与课程评估制度的基本目标、方向和原则,使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我校在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评估工作启动伊始,就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和锻铸“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专业与课程评估制度构建的基本方针,即“以促进专业(课程)自我完善和改革创新为核心,以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为标准,以绩效考核为动力,以专业(课程)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工作为抓手”。同时确立了专业与课程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即“以评促建,注重实效;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统一规范;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 构建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推动专业和课程评估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专业和课程评估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的核心。首先,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应该涵盖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要素,而不仅仅只是对教学管理和课程质量的评价。其次,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性,体现学校对教学责任单位(学院、系部、教研室)的希望和要求,采用哪些指标来评价,指标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是什么?各类指标的结构和权重如何?都直接影响到教学单位的评估绩效和努力的方向。因此,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并保持高度的一致,引导教学单位树立正确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目标,强化专业(课程)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打造专业(课程)特色, 推动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

我校自2010年起,组建了专门的评估团队,对教育部、省和全国其他地区高校的专业(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开展了系统地研究,重新构建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先后征询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上海教育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单位以及省内外一批高教研究专家的意见,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证、完善,细化和深化了专业评估的各级指标和质量观测点,修订完成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涵盖了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以及专业办学的各个环节和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如下表:

3. 完善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的机制设计

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的设计,是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决定评估价值和评估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运作效率。同以往的评估工作模式相比,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化。学校对评估过程和形式进行严格规范,完善了评估制度的设计。第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专家库。承担专业/课程评估的专家除学校的教学督导团以外,还包括各专业具有丰富执教经验的一线教授,教务处和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代表,校内外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第二,评估专家的选择采用随机形式,评估中心统一在评估专家库中遴选或随机选择评估专家,专家的具体分工和评价内容严格保密;第三,实行“双评”原则和“独立评价”原则,即对同一指标和数据至少由两位以上的评估专家以背对背的形式进行,对专家评价差异较大的指标,召开评估组长会议,进行集体复议和研究确定;第四,实行交叉评估和回避原则,即评估专家不参与可能与其有关的院(系)专业(课程)的评价,但可评价同一学科门类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听课评价均采用随机抽样和匿名的形式进行,较好地保障评估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二是定量化。评估中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力求使评估内容和过程从以专家主观评价为主转向以指标客观测度为主,提高了专业/课程评估的定量化水平。在我校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中,70%以上的指标采用定量化评估,定量指标群对专业/课程综合评分和评估等级的权重影响力超过60%。各教学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核实并录入系统后,专用软件系统根据既定的评分评价标准,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加权评分、分级归类,并结合专家评价的汇总数据,自动转换为相应评价等级。评估数据的定量化和信息化比较有效地防止个人主观影响评估结果的情况发生,保障了评估公平性。

三是透明化。在专业(课程)评估体系的形成和推进过程中,我校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教职工的集体智慧。评估体系规划完成后,向全校公布并印刷成册下发所有单位,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均做到公开透明,各专业均按统一标准和流程实施评价,提高了评估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专业(课程)评价结论和综合评分向全校公开并进行评估排名,并及时向被评估单位反馈,同时与评价结论该专业的目标(绩效)考核挂钩,兑现奖惩措施。

四是分级化。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长短不同,其发展的成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办学时间较长的专业(课程),往往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着更加丰富的积淀和优势,因此专业(课程)的评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我们的做法是实行分级评估。对于专业评估,我们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初创阶段专业(5年以下,无毕业生)、成长阶段专业(5~9年,至少有1届毕业生)、成熟阶段专业(10年以上)三个等级,实行分级评估;对于课程评估,我们将全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探索阶段课程(4年及以下)、成熟阶段课程(5年及以上)两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专业(课程)的评估均采用统一的指标体系,但确定评价等级的标准(综合评价分)则不同,确保了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五是分类化。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但不同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力架构、专业(课程)的发展目标、培养定位、学生特质、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评估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也要符合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必须考虑其适用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做法是实行分类评估。参照教育部的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标准,结合学校的现实和该类学科专业特点,将全校各专业划分为经济管理类、文法类、理工类、其他类4种类型,在保持主要评估指标和大类指标权重一致的前提下,对部分指标如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实践/实验教学、教学组织管理等则根据各类型学科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并设置了特色评估和个性评估专项,保障了评估实用性和客观性。

六是规范化。学校以制度形式明确了各个专业评估指标的统计数据口径、汇总时间和编制规范。制定评估信息及其支撑材料报送的固定模板和标准范式,从专业(课程)自评报告,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特色评价报告等顶层文件,到专业(课程)的各类信息统计表、数据库,专家评价工具,定量评分工具,直至基础的各类原始信息(如教师信息、教学运行信息,课程信息、文件表单等)等均制定了严格的、统一的填报形式和报送规范,并按照指标层次形成分类汇总的电子数据体系,形成了综合报告、统计数据、基础材料三级互相印证、互相支撑的评估信息体系。此外,所有材料及评估指标的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实现了评估工作的“无纸化”,较好地提高了评估的工作效率,也进一步促进了被评估单位的管理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

七是信息化。评估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评估工作的绩效和评价结论的有效性,和我校将评估信息库的建设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和编制《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动态数据库,制定了教育教学动态数据管理制度。学校正通过积极与外部评估中介机构和教育专业软件研发企业合作,联合开发评估专用软件系统,实现了定量化指标的自动评价,系统数据审核、归档、分析,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

三、评估体系建设与实施效果

2011年,我校在完善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评估体系和试点预评估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到2013年上半年,完成了全校48个本科专业、300余门学科共同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评估工作。从我校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深化了学校各级教学组织对专业和课程的认识,各教学单位通过开展了大规模的用人单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效果调研,进一步厘清了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理顺和优化了课程架构体系,完善了专业和课程规划,加大了专业和课程的投入力度;二是教学督导团和评估专家真正深入到教学单位和师生中去,真诚交流,悉心指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改变了学院、系部对评估的误解和成见,消除了学院、系部对评估的抵触情绪,各教学单位由原来的“要我评”转变为“我要评”,把评估看作是一次教学质量的建设活动,真正发挥了教学质量评估的功能和实效性;三是通过建立内在激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系、部)教学管理系统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把评估结论应用到学校的教学决策、教学评比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评估的综合效应,促进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此外,我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方面的建设工作也受到了省内外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为全国地方高校的教学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评估工作取得的经验和亟待改进之处

从近两年多的实践过程来看,我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评估的预定目标,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估的效力和价值,需要重视和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明晰评估目标和导向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终极目标。评估工作的本质,就是针对高校中影响人才育成各项要素及其综合效益的评价,是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的衡量。评估工作伊始,我们就明确并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来推进,把评估的内涵和重点确定为“六个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育人环境和教学过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对培养目标的保障度、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要的符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我校评估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始终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来推进,这样,既很好地把握了评估工作的重点和导向,又能使全校上下统一认识、达成共识,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坚持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评价依据是对专业(课程)评估指标进行衡量和判断的价值标准,也是实施专业(课程)建设评估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教学单位自评,评价依据都必须指向社会需求、指向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保证评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在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构建中,我们以教育部、省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和标准,对专业(课程)建设评估的所有指标项目,均制定了具体明确的、细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如对各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前景的评价,要求受评单位以近四年省、市人才市场的需求数据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人才需求目录》作为数据支撑;又如对专业发展规划合理性的评价,要求受评单位在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教育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为判断依据,从而保障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使专业(课程)评估结论得到受评单位的广泛认同。

3.提高专家评价的有效性

尽管我们在评估中采用了大部分定量化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标准和依据也进行了严格界定。但涉及专业建设的深层次内容诸如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范式改革等项目却很难进行量化评价,须由评估专家或专家组进行研究和判断,这必然涉及评价的客观性问题。虽然我们采用了专家集中研讨和群体决策,专业特色答辩,以及实行交叉评估和回避原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评价结果的整体失控,但却无法完全杜绝专家评价主观性所产生的偏差。这也是在未来专业和课程评估中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4.确保评估信息的真实性

评估必须以数据为基础,评估数据的真实性是保障评估结论正确、可靠、有效的前提。因此在评估流程和评估制度设计上,必须对评估信息的来源及其认定方式进行严格规范和界定。从数据的源头上确保评估信息的真实性。我校在实践中确立和坚持了两个“第三方”原则。一方面,被评估单位所提供的评估信息和自评结论的支撑信息必须来自于受评单位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不能“自说自话”。比如各项教学质量工程的完成程度的评价,受评单位必须以财务、科研管理部门确认和出具的证明为依据,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则以教务处的学生到课率抽样检查数据为基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教学督导听课评价信息、学生网上评教数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估和研究成果,形成多元反馈。我校在专业(课程)评估中聘请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的专业公司麦可思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效果调研和测评,对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估。根据其提供的研究报告对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进行分析,既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受评单位报送数据的正确性,也很好地提高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5.构建有效的评估激励机制

要使评估工作取得实效,产生指导和推进专业(课程)建设的作用,调动受评单位在专业(课程)建设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的设立同样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通过评估实践,我们认为激励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有较强的激励力,我校的具体办法是以考核结论和总体评分为依据进行整体排名,并与该专业的目标(绩效)考核挂钩,明确奖惩措施。对专业(课程)建设成效较差的单位,在招生计划定额、教学成果申报、年终考核评奖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坚持“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每一项评估指标得分、评价依据和结论向受评单位进行详细的反馈,以帮助和督促其进一步加强建设,改进工作。三是要具有连续反馈性,我们实行了申诉复议制度,对评估结论存有疑义的受评单位,由评估中心可以接受其申诉,对评价结论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及时向受评单位反馈。同时对评估不合格的专业(课程)所在的教学单位实行复评制度。评估专家组与受评单位共同研讨和制定整改计划,给予一定的整改期,对整改效果进行二次评价。

上一篇:元旦佳节联欢会致辞下一篇:英语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