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障体系

2024-09-23

健康保障体系(精选12篇)

健康保障体系 篇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 人类对安全、健康的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大需求, 是实现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基础, 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保障服务, 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 已经成为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 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商业健康保险涵盖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照护保险等, 承保责任包括由于疾病和意外伤害所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和收入损失, 还包括被保险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短期、长期照护而导致费用支出的经济补偿。

1.1 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

协作性公共管理是对官僚科层制单中心供给和新公共管理分权竞争供给的反思与修正, 以增进公共价值、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为目标, 主张充分利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的资源优势, 通过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参与、平等协作, 形成整体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我国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初步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问题, 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商业健康保险通过自营健康保险和经办医疗保险两种途径, 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 是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这一公共目标的有效工具。

1.2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应遵循政府与社会既相互分离又良性互动的关系准则。要坚持政府的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充分利用财政资源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 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力量, 努力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新模式。引入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市场机制, 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 既可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 又可分担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压力, 促进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管理运行效率的提升, 从而大大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2 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路径及作用

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 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广品, 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的正确决策, 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选择,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在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险需求。

2.1 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路径

一是自营商业健康保险。自营商业健康保险是以企业和个人为投保人, 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 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的直接费用或间接损失获得补偿。在这方面, 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3年, 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 备案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涵盖疾病险、医疗险、照护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 共有2200多种产品, 保费收入达1123.5亿元, 同比增长30.2%, 高出保险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

二是经办社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补充医疗保险的同时, 还以受托管理、经营管理两种主要方式积极参与经办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受托管理方式主要用于已经建立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即政府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方案设计、精算服务、医疗服务调查、医疗费用审核、医疗费用报销支付、健康管理等服务, 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但不承担基金运行盈亏风险。政府部门通常负责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资金运用、协调和监督, 并承担基金盈亏风险。经营管理方式是由政府作为投保人, 以特定群体居民为被保险人, 用社保基金、居民自愿缴纳的专项费用或政府的财政补贴作为保费向保险公司投保, 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医疗费用支出的全部或部分风险。这与委托管理型的主要差异在于, 保险公司收取的是保费, 并承担承保盈亏风险。

2.2 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作用

首先, 满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受缴费基数低及医疗保险基金缺口大等因素影响, 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较低、保障范围有限, 难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群体对健康保障的需求。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种类繁多, 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健康产品的需求。一方面, 从“治病”来看, 商业健康保险提供基本医保水平之上的保障,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另一方面, 从“防病”来看, 商业健康保险积极探索健康管理, 从简单的费用报销和经济补偿, 向病前、病中、病后的综合性健康保障管理发展, 推动着整个健康服务业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型。

其次, 促进医疗保障体制的安全持续发展。从国际经验看, 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一个大趋势, 就是在维持全民医保基本制度架构的前提下, 政府通过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推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使之成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最后, 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实践中, 保险公司发挥第三方经办机构的制约作用, 与医疗机构共同开展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核算支付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管理式医疗, 加大了对不合理医疗行为的管控力度, 有效缓解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压力, 提升医保基金的保障绩效, 使得健康服务业发展更为均衡合理。

3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从医疗卫生体系看, 2013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仅为1.3%, 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大多在10%左右, 美国达到37%。从保险业自身发展看,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的12%, 而成熟保险市场的比例在30%左右。当前,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3.1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忽视市场机制作用

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初期, 各地以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等形式, 开展了补充保险业务。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但随着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其弊端日益明显, 模糊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的界限, 导致社会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被混淆的现象严重存在。

3.2 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尚不到位

一是经费使用政策。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规定,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 经办机构不得从医保基金提取管理经费。换言之, 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有基金管理经费, 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费没有来源保障, 极大影响了商业健康保险经办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参与力度。二是税收政策。从国际经验看, 税收优惠是鼓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最有效的政策杠杆之一, 美国对企业为员工、公民个人和自由职业者为自己购买健康保险免税。但目前我国仅对企业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在工资总额5%以内税前列支, 对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优惠尚为空白。三是商保投资医疗机构的准入政策。医疗机构在牌照发放、医疗技术引进、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均需要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 保险公司投资医疗机构在准入方面遇到较大的困难, 如平安保险集团投资深圳龙岗中医院因无法准入而被迫搁置。

3.3 经营管理面临的风险管控难度大

商业健康险除涉及被保险人以外, 还涉及到医疗服务提供机构, 业务关联极为复杂, 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过度医疗服务和欺诈骗保等现象, 客观上增加了健康保险的道德风险。一是保单持有人的道德风险。由于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机构不能实现对保单持有人健康信息的共享, 保险公司只能依靠健康报告或体检等方式获得被保险人的健康信息, 了解程度有限;而被保险人大多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保险产品购买, 可能造成经常患病或患病几率大的人购买健康保险的积极性更高。二是医疗服务机构方的道德风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医药公司形成“权力寻租”合作关系,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给患者服用昂贵的进口药物、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享受长时间的医疗服务等方式获取回扣或红包。在我国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环境下, 保险公司在与医疗机构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 与医疗机构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难以对医疗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监测和控制。另外,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医疗手段的不断推出, 也加大了健康保险经营风险。

3.4 保险公司自身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专业化程度较低, 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在2002年至2003年间才明确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方向。2005年之后, 以人保健康为首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才陆续成立。由于健康保险专业化发展的时间短, 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其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仍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中。此外, 健康保险专业技术性强, 管理难度大, 风险管理、医疗服务、条款设计、费率厘定、医疗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短缺。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目前多数公司并未建成健康保险相对独立、功能完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业务处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缺乏相应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分析能力, 业务管控、数据分析和服务管理的效率不高。保险行业内部、保险行业与医疗、社保行业之间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三是产品创新滞后。产品主要集中于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具有替代性的医疗保险、疾病保险, 需求较大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护理保险等产品较少。

4 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建议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 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 有利于推动健康服务业的整体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明确商业健康保险定位。

一是明确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工作重点, 落实医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完善健康保险产业政策”, 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行业予以扶持。二是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责, 政府遵循“保基本”的原则, 为中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 鼓励高收入人群选择商业保险解决医疗保障问题, 满足其对高端医疗保障和服务的需求。

第二, 参与健康服务业投资, 实现共赢发展。

一是投资医疗机构。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 投资管理医疗服务业, 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投资护理院、老年病医院等紧缺型医疗机构。二是投资健康服务相关产业。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体检机构等健康服务机构, 丰富健康保险保障责任, 创新服务方式, 实现协同发展。三是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优势, 与产业资本共同筹资设立、运作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资本融合、业务融通和共同发展。

第三, 完善支持政策,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制定个人和企业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税优政策。利用税优杠杆, 鼓励个人和企业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研究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支持政策, 适时提高企业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税前列支比例。二是研究制定商业保险机构经营健康保险的税优政策。研究免征各类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费收入和一年期以下健康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及附加, 研究减免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一定年限内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降低经营成本。

第四, 加强产品创新, 满足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

根据我国的实际, 积极推动建立重大疾病保险、适合在职人员失能需求的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多种形式的长期照护保险;健全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保险保障机制, 如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同时, 要提升商保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 完善健康保险精算制度、核保制度、理赔制度和数据管理制度。开发健康保险信息系统, 加强业务智能处理, 提高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水平。

第五, 加强商业健康保险监管, 促进规范发展。

一是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强化销售、承保、理赔和服务等环节的监管, 严厉查处恶性竞争、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二是维护参保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大病保险和各类医疗保障经办业务的监管制度, 建立保险监管机构与社会保障、卫生等相关部门监管合作机制。建立以保障水平和参保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业务考核评价制度,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公开渠道和机制, 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督制度,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业自律, 倡导公平竞争与合作。强化从业人员职业教育, 建立健全商业健康保险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制度。

摘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商业健康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险业发挥社会风险管理功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从基础理论出发, 分析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情况, 剖析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孟庆国, 吕志奎.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2 (2) :33-35.

[2]朱俊生.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定位的理论阐释[J].人口与经济, 2011 (1) :58.

[3]冯鹏程.管理式医疗在我国的实践、困境和发展对策[J].上海保险, 2007 (7) :19-20.

[4]孔静霞.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策略分析——国际经验及启示[J].浙江金融, 2014 (5) :60-62.

[5]张仲芳.制度定位、税收激励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国际经验及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112 (1) :52-58.

[6]沈焕根.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补充作用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保险, 2014 (1) :54.

[7]朱铭来, 奎潮.论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J].保险研究, 2009 (1) :71-73.

[8]顾昕.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保险研究, 2009 (11) :28-30.

健康保障体系 篇2

体系

景天魁

对于社会保障概念,人们的理解基本上限于资金保障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也只是资金的筹集、支配与发放。诚然,资金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重视资金保障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角度来说,确立完整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却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制度建设的实践所必需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扩大社会保障概念

这里不想全面讨论社会保障概念,只提出服务保障的问题,只强调服务保障对于资金保障的意义。举例说,有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许多天了,竟然无人知晓,这种事在城市和乡村屡有发生。他(她)们可能享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待遇,缺的不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而是身边无人,或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许多从外地到大城市就医的人,跑了多家医院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夫,就因为缺乏必要的就医服务信息,不仅白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可能耽误了治病;现在,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到医院就诊以外,主要靠日常的生活护理。

凡此种种表明,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好不好,不完全取决于资金保障,还取决于有没有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得以落实和增效。如果没有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的实际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服务保障就是资金保障的效率

系数。现在,我国的资金保障水平总体较低,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所以服务保障的重要性被掩盖了,但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如果不及时注意,做好制度和机制安排,以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支撑社会保障的社会服务体系

“十二五”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建议在重视资金保障的同时,兼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财政要把保障基本服务作为“保基本”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目前我国有些社会保障制度还在实验阶段,将来还要调整、并轨和统一,过分地追求提高现有制度的保障水平,可能给以后的制度调整和完善造成障碍,不如更多地关注社会保障的支撑体系建设,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制度运行准备良好的条件。

第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得性。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得不到任何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社会养老规模太小,能力严重不足,亟待大量建设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互助的养老机构。同时,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大力扶持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据北京市的调查,53.3%的市民首选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希望得到家政服务、餐饮服务、陪同就医和康复服务的均达30%左右。不论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是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都要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考核和监督体系。

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慰藉、心理呵护和社会关怀,这不是单靠资金可以保障的。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后,社会必须承担起对老人提供精

神服务的责任。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还处于初创时期,包括心理咨询和疏导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也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网络有待探索和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层面纳入规划。

第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及性。重点是基层,是农村。首先要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04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城市是212个,农村地区不到1个,而且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效率。要努力缩小医疗服务的城乡差距,给每个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在有效时间内及时得到医疗服务。将卫生医疗资源重点用于医疗服务基础条件的改善,其社会效益是最大的。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城乡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强化社区就业服务,配备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完善多级联动的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仍将保持在1亿人以上,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而这一时期产业升级将明显加速,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将空前加大。要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对积极开展培训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实行奖励。未来若干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招生规模都将在六七百万以上,就业难的问题将持续存在,要鼓励高校与企业联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建立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创业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不仅是教学,也不仅是学校的事,要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要扩展基础性教育保障,实行对学前一年幼儿的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的入园率,改善儿童营养,加强健康保障,为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提供营养保障。为交通不便的城乡小学生上下学提供接送

服务,为准备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义务职业教育。动员和整合多方资源,创办社区学院,为进城务工人员、往届毕业生、社会青年以及成年人提供可与大学和专科教育相衔接的继续教育。

以社会服务体系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一举数得

首先,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离退休人员、邻里互助等)的作用,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符合中国传统和国情。

中国的社会保障与西方福利国家、福利社会最主要的区别,应该体现在更贴近基层群众,更便于基层群众的参与,更适合发挥我们中国的优势。我们可能长期无法与欧美一些国家比资金保障的水平,但是,不见得我们中国人就不可能享受到很好的社会保障。如果我们用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就可能是一个很符合中国国情的、成本很低而效率很高的制度体系。比如,如果我们能够以社区的形式把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组织起来,用很低的成本服务,那么社区内部、邻里之间,组织开展养老照顾、医疗护理、婴幼儿看护、心理慰藉、安全守护等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人管了。而这种“管”,不需要像西方那样靠公司、靠一些专门机构付出高成本。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一些社区就是这样做的,组织社区群众,给离退休人员找点事做,他们还挺愿意,觉得被社会承认了,觉得自己还挺有用。这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要用政策、用制度来发掘这种资源。依靠基层群众,面向基层群众,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发挥中国的资源优势,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其次,以社会服务打通城乡壁垒,实现城乡统筹,是比资金统筹更便捷的统

筹途径。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倍以上,靠公共财政填平这个差距的难度很大,所以,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要想从资金保障的均等化实现突破,恐怕一时难以做到。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之间有更为紧密的血缘和地缘联系,有亲友信任、邻里互助的社会基础,社会服务完全有条件搞得比城市更好。服务方面的城乡统筹有可能比资金方面的城乡统筹更便于实现。

再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经依靠单一公有制和社会生活的单位制,实现了较高的社会组织程度,有限的社会资源容易得到动员和调度使用;市场经济时期,制度多元,资源分散,单位弱化,个人原子化倾向严重,公益事业失去了稳固的资源基础。既然难以通过所有制关系和单位制关系实现紧密的社会联结,那还有什么途径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以发展社会服务为号召,便于动员群众,聚拢社会资源;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纽带,倡导服务、互相服务、规范服务,还能够增强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又能够帮助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其社会基础。借助社会保障所搭建的社会组织基础、信任基础、团结基础,还可以成为从事其他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共同平台。

最后,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如果政府主要提供资金,那么对它来说这是权力;如果政府主要提供服务,则对它来说这是责任,出发点明显不同。政府着重解决民生问题,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是面向大多数人;如果是相反的流向,只能是面向少数人,着眼点明显不同。所以,推动重视和发展社会服务,也就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服务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中,要处理好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关系。既不能以资金保障代替服务保障,也不能相反,低估资金保障的基础作用。

作者简介: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健康保障体系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当前控制;过程过程;事后控制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企业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实践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整个企业的范围,既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控制,而且还包括企业治理层面的控制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对内部控制的含义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进行更系统、更广泛和更一般的解释,既是经济环境变化对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内部控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当前控制的建立和完善

事前控制,是在问题出现前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达到不出现预设问题,这是最佳控制。预防预设问题的发生。首先要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任何违规、违法行为出现之前,违规、违法者总是有一定的需求和动机,再加上一定的外因才可能产生违规、违法行为。而人的需求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受金钱至上思潮的影响、个别员工成为“拜金主义”的奴隶;受权利至上思想的影响,少数员工往往盲目追逐权力,忘记了法律法规的尊严;受市场人格的影响,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视规章制度为儿戏。

事前控制的重点就是使人们不要产生那些可能导致违规、违法行为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从思想根源上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是消除那些引起违规、违法行为发生的外因环境和条件。人的需要客观存在,但它可以被引导和转化,外因环境和条件也可以人为改善。因此,建立和完善事前控制机制,就可事前消除违规需求和动机,实现事前控制,超前防范,预防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过程控制的建立与完善

过程控制是在加强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及时纠正各种失误。过程控制就是加强过程监管,分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两方面。

1.加强外部监管的关键是确保力度,执法必严、违规必究。要全面推行企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防止违规、违法行为产生。对违规、违法犯罪行为要接受执法部门的监督惩罚,企业内部决不包庇纵容。在企业生产、销售等重大经营环节,要全面实行公示制,当公开的一定要面向社会公开,接受部门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

2.加强内部监管主要应做好科学管理和强化劳动纪律,从而有效预防违规、违法行为。要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升级。首先,管理者必须掌握管理的规则、内容、目的、任务、战略、绩效等要素,对管理作系统的、准确的分析,并作出最佳的规划和安排。要在生产中大力推行规范化经营,按科学的作业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管理要有章法,作业要有程序,动作要有标准,以此来限制、约束人的失误,消除人的失误,消除人的违规行为。同时也必须积极强化劳动纪律,加大违规查处力度,通过纪律约束来促使员工规范经营。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要按照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要求,针对经营管理、财务审计、工程招标、物资采购、软件开发等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抓过程控制,要解决内部管理监督的及时性问题。过程控制是抓好内部监督管理的重点,抓住了过程控制就抓住了内控系统的重要环节,就能增强内部管理监督的及时性。首先要抓决策控制。领导干部要承担监管责任,这是抓好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关键,同时领导干部自己又要接受监督,这是加强内部管理监督的重点。要推行阳光政务、企务公开和民主决策作为抓好决策控制的关键措施,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部门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广泛听取行业干部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接受干部员工的监督。其次要抓审批控制。严格议事规则,履行审批程序,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还要抓执行孔子。在执行控制中,突出“关口前移”,加强对行业预算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及各类经济合同等执行情况有效控制。

三、事后控制的建立和完善

事后控制主要是以是故查处和违规责任追究为重点。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今后工作。事后控制,要付出一定代价,是经验不足所致的不得以的情况。但其受生产力所限,有时必须采取。要认真进行是故分析,找出必然性的规律,要加大是故处理力度,严惩事故责任人;对一些重大隐患,要视同是故进行隐患追究;处罚要产生震慑效果,以增加违规成本,使人们不愿违章,不敢违章,从而有效防范违规行为。

健康保障体系 篇4

业务稳健发展的关键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改善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是当务之急,但是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亟需创新。广州从兴行业售前经理李名飞说:“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都需要创新,通过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业务平台和架构的更新。”李名飞介绍道,这几年运营商的业务都是在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以业务为原始驱动力建立了很多垂直业务平台,而这些平台之间的联系不足,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运营商内部在业务拓展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业务对用户的黏性不够、运营商对渠道的有效性缺乏量化的指标、运营商制定的KPI指标部分失真等。因此,运营商要稳健地发展业务必须抓住关键点,需建设一套有效的业务健康评估体系。

BHES全方位评估健康状况

如何才能建设一套有效的健康评估体系,李名飞表示运营商应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即在全局上要考虑到所有的业务和系统,将其看做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而在评估某一项业务时,应该尽量将其量化,这样来保证评估结果是客观真实的。

具体来说,运营商的健康度体系评估范围包括三方面,首先是整体健康度评估。其次是系统健康度评估,对运营商的网络、主机、数据库和支撑软件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质量评估,并对现有业务系统以及未来需要建立的系统从系统层面进行整体评估,包括OSS域和BSS域。最后是市场和业务健康度评估。

从兴在业务健康度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BHES(业务健康评估体系),有“全、高、简、补”四大特点,即BHES可针对全业务进行诊断,BHES建立在数据模型基础之上,可做到精简、高效,同时,BHES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评估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 篇5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形式,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水平,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社会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二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明确,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范围涉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区服务、社会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个人储蓄积累和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有效、丰富多彩。三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条保障线,实行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由此,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

(1)覆盖面狭窄。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在试着搞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约有6 000万人。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0%,至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均与农民无缘。除此之外,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约1.6亿人,另有3亿多人被排斥在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较窄。随着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率为3.6%,2002年为4%,2004年增加到4.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1 400万人。截止到2004年全国有10 5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仅覆盖全国约9 400万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30%。还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体纳税户没有加入社会保障的体 系。

(2)社保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按地区和部门分开制定的,地区间条块管理比较松散。社会保障基金既有县市统筹又有省级统筹,统筹形式多种多样,统筹办法各地自行确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的状况,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由于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规定及筹资办法也政出多门,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社会保险的收、支、管、用与政策制定于一身,没有一个机制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社会保障费管理不严格、漏洞大,社会保障资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一些地方随意提高社会养老统筹比例,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20%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并且存在挪用、浪费社保基金的现象,危及社保基金的安全。

(3)收不抵支,资金短缺。我国社会保障费的征收方式没有统一规范,有的地方委托地税机关征收,有的地方实行按地区、分行业征收的办法,也有些地方采取差额结算缴拨,还有些地方采取按规定协议缴费。各省市的社会保障项目多少不一,比例不同,又没有法律的约束,因而征收手段不硬,导致收费困难,欠费现象普遍。1998年,我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19亿元,2004年达到近500亿元。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短,而我国又人口多,底子薄,过去没有积累,资金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目前,企业的保险缴费负担较重,养老保险平均为22%,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2%,造成企业逃费欠费现象普遍。企业效益差,迫切需要社会保险的保障,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成又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样在社会保险与企业效益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保证低收入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也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界定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权限与义务、职工的权利与义务。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由于立法滞后,在对社会保障方面发生的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请诉讼时,仲裁机构和法院难以根据权威性的法律规定对这类争议和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一些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

(5)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原有的保障体系的影响还未从根本上消除,对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不够。一方面,一些职工长期养成的依赖思想致使他们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愿为自己的生老病死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这只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部分领导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擅自挪用社保资金,弥补政府经费不足或进行各种投资。由于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缓慢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并存,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多数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首先,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养老保险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应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个别私营企业、少数外资企业职工扩大到全体城镇各类企业及职工。这样既可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方面合理衔接,为职工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又可以为全体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提供保障。失业保险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行政机构改革不断向社会释放富余人员,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我国社保体系面临巨大失业压力,失业保险的范围应扩大到城镇各级各类企业及职工。医疗保险方面,应全面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者、生活贫困的居民,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救济、再就业补助结合,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扩大基本保障覆盖面。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全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还不具备。经济发达地区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有区别的、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大力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农村医疗救助,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同时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历来由国家独自支撑,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分别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和机关事业单位附加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的储蓄性保险,还应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发展私人养老、医疗保险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政府的补贴、税收优惠措施,促使非营利组织在补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领域里发挥作用。

(3)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在现行制度下,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严格管理社会保障费等问题已迫在眉睫。对此,我国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由社会自治组织经办社会保险的方式,实行社会保险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二是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保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服务网。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

(4)多头并举,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硬化征缴手段,扩大社保资金规模。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份把养老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但普遍存在“税硬费软”的问题。如果将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既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筹资的强制性,变弹性收费为刚性收税,又可以降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成本,扩大筹资规模。其次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开辟新的筹资渠道。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过程中,要将几十年积累的巨额债务在短短几年内全部消化,既无必要,更不现实。而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新选择。由于进入社会保障新平台的人员目前大多是青壮年,通过这个平台所筹集到的资金,可以在未来20~30年内用于偿还历史债务,等到这些人年老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到相当规模,完全可以解决资金支付问题。最后对特定企业适时减免或加成征收社保费。当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财政困难时,允许它们暂时拖欠部分社会保险费用,等这部分企业资金充裕时再连本带息全部上缴,这样做有助于其未来更自觉地缴费,还可以吸纳逃费者加入缴费计划并有利于其以后自觉缴费。但同时必须使恶意逃费者认识到,逃费的机会成本将远远超过期望收益,今后他们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风险。

(5)尽快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快立法建设。一是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项制定法规。然后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再考虑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等,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与权限,使社会保险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立法。规定基金筹集方式、来源渠道、各方分担比例、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等,保证社保基金正常运转。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要保证社会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获得相应的司法保护,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基本事项,明确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和义务。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在社会保障中真正得到实惠。

健康保障体系 篇6

预防原则:

有效监测、危机干预、及时转介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长期性等特点,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就有可能导致其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致阻碍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做出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及早发现,有效干预,防患于未然。

《指南》要求了解和监测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监控、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小危机事件对师生的消极影响。

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和转介。

在危机干预方面,《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给予师生适当的心理干预,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在及时转介方面,《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应与相关的心理诊治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功用,《指南》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心理辅导室原则上每天均应开放,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

专家指出,中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方针,防患于未然。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辅导伦理:

遵循保密原则,禁止给学生贴“标签”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个体和群体贴“标签”的做法并不少见,如: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会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联系在一起;在谈及“留守儿童”“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时,往往会把“自闭”“自私”等弱点和问题与他们“划等号”。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明显不够科学和严谨,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没有正面促进作用,相反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指南》要求心理辅导工作要遵循辅导伦理。

《指南》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出现价值偏差时,要突破“价值中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辅导过程中,《指南》提出保密原则和“三个禁止”:在辅导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在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并记录在案;谨慎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并要在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自愿基础上进行,禁止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指出,给学生贴“标签”,从本意上看,似乎是为了更好地找到病症,然后对症施治,但如果没有科学性作为支撑,所找的病症不准确,在施治过程中就难免不对症。更为重要的是,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会让他们背负莫名的压力,甚至使之成为众矢之的。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少贴一点“标签”,多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认知才更准确,培养教育才更有效,对学生的发展也才更有利。

功能定位:

重在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服务

《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疏导与解决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和防范心理障碍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指南》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在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时,《指南》提出两项要求:一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二是根据情况及时将其转介到相关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诊治部门,并做好协同合作、回归保健和后续心理支持工作。

《指南》强调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要求心理辅导室经常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作用。

心理辅导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心理辅导室所需的硬件设施,短期内可以配置完善,但要使心理辅导室发挥长期效用,还需切实加强心理辅导室的软件建设。为此,《指南》提出,心理辅导室应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和典型案例讨论,组织参加专家督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保障机制:

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保障

当前国内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辅导室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心理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心理辅导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此外,心理辅导人员待遇较低、培训滞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是心理教师在学校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岗位,尚未建立起与之匹配的考核评价和职称晋级制度,使得心理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奖金福利等方面不能享受到与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

针对以上问题,《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

在经费投入方面,《指南》指出,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辅导室工作正常开展。心理辅导室应免费为本校师生、家长提供心理辅导。

在基本配置方面,《指南》提出,心理辅导室应设置个别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和办公接待区等基本功能区域,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单独设置心理测量区、放松室、自主自助活动区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区域。

在人员配备方面,《指南》要求,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专兼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具备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一定数量的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指出,为了确保中小学心理辅导室有效发挥作用,除了严格遵循《指南》中的共性问题与配置标准外,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编制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指标,提供适合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服务。

健康保障体系 篇7

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 “十一五”期间, 农村水利取得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已解决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初步完成30%大型灌区更新改造任务;节水灌溉由试点示范到区域性推进, 发展迅速, 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每年1%的速度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全国已启动850个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水利管理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灌区泵站管理机构“管养分离”进展迅速, 用水户协会广泛建立。农村水利改革稳步推进, 多种所有制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和群众参与、政府群众互动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十一五”期间农村水利的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当前各地正在编制农村水利“十二五”规划, 谋划未来的发展, 此时我们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 分析面临的新形势, 研究未来发展的新办法, 对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铸就辉煌意义重大。

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水利的发展, 2008年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今后农村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指出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 提出了用3年时间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5年内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2020年前完成大型灌区更新改造3个带时限的任务目标和加强水利建设10方面的工作。2009年、201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农村水利发展目标和推动农村水利的政策措施, 中央的决定给今后农村水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提供了支撑。

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要求, 全面推进农村水利事业发展, 需要牢牢把握发展方向, 加大投入, 加快建设;需要把加强工程建设和改革管理体制相结合, 把农村水利队伍建设和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相结合, 把解决现实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功夫;需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体制机制创新, 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 以改革的新突破, 促进农村水利的新进步、新跨越。从全国来看, 加快“十二五”农村水利的发展, 重点要加强“七大”体系建设。

1 建立规划统筹建设的政策体系

农村水利规划是组织开展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依据, 通过规划, 不仅可以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等各种关系, 还可以摸清情况、明确任务、指导建设, 统一有关部门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步调, 提高水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率。但是有的地方对规划不重视, 规划太空洞、太原则, 不能作为实施的依据;有的地方规划目标过高, 农村水利长期的建设任务期望在短短几年内完成, 规划好看不好用;有的地方规划种类繁多, 规划间又互不衔接, 失去规划的统筹作用。更为突出的是:不按规划实施无人追究, 规划任意变更无人追究、规划任务完不成无人追究。规划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对水利建设的指导作用, 造成了重复投资、效益搬家、群众受益不均等突出问题, 有的甚至引起严重的水事纠纷, 影响社会的稳定。“十二五”期间, 必须强化规划对水利建设的指导作用, 用规划保证农村水利的有序进行, 提高投资效益和群众受益均等化水平。一是提高规划的权威性。首先是提高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权威性, 各县 (市) 都要编制农田水利综合规划, 经县 (市) 人大常委会议或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要向社会公布, 并作为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和安排国家补助投资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 不论资金来源和资金管理方式如何, 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符合规划的基本要求, 非规划内的工程不允许建设。二是要严肃规划编制、批准、实施和管理的程序。规划由县 (市) 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要通过听证会、公示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保证规划符合多数群众意愿。规划成果要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确保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资源的使用关系。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并经上级水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 县 (市) 政府批准规划, 并颁布实施。批准的规划不能随意变更或中止, 确需要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办理。三是落实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要建立部门之间规划资源共享平台, 确保各部门共享规划成果;要探索农田水利工程进入和退出备案制度, 兴建工程和报废工程要经过适当的报批程序, 未批先建、未批先废等行为应得到纠正, 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四是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制。县 (市) 级人大常委会或政府批准的规划, 是政府对社会的承诺, 要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执行好的县 (市) 要表扬奖励, 执行不好的县 (市) 要追究主要行政负责人的责任。

2建立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保障体系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 建设和运行费用高, 据测算, 每年需要千亿元投入才能保障农村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农村水利事业的适度发展。投入严重不足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两工”取消以后, 农村水利投入缺口进一步加大, 部分地区水利设施老化、效益衰减问题进一步凸现, 已成为领导关注的重点、社会关心的热点、群众关切的难点。“十二五”时期必须建立稳定的投入体系, 创新投入机制, 保障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1) 政府加大农村水利的投入, 改革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探索财政预算中农村水利资金规模形成机制, 要以政府批准的规划作为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村水利资金规模的主要依据, 将弹性预算逐步变为刚性预算;改革财政资金农村水利专项分配办法, 在规划控制的前提下, 资金项目的分配实行“奖补结合、以奖为主”政策。将节水灌溉、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纳入补贴的范围。分级进行绩效考评, 奖优罚劣。

(2) 争取建立农村水利30~50年的低息 (贴息) 贷款。

把基层政府、用水户协会、农民个人作为贷款对象, 鼓励基层政府和群众通过政策性贷款发展农村水利,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 构建激励机制, 吸引社会资本。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 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 鼓励社会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对于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村内工程, 采取 “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政策, 调动农民投入参与积极性;将那些集体管不好、管不了的工程, 通过承包、租赁和拍卖等方式转让经营权, 盘活存量资产, 以存量换增量, 扩大农田水利投入;对于兼有公益性、经营性的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 可采取收益权抵押等方式融资, 扩大资金来源, 加快发展速度。

3 健全农村水利管理组织体系

农村水利管理队伍机构庞大、人员众多, 基层组织复杂, 共有近万个组织和数十万管理人员。这支管理队伍长期以来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在生产一线承担着工程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繁重艰巨的任务, 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突出贡献。但由于乡镇水利站等水利基层单位机构撤并以及收入低、待遇差等原因, 近几年来, 农村水利管理人员流失严重, 一些乡镇水利组织名存实亡, 有些县级水利单位专业人员进不去、留不住, 人才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 难以承担组织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重任。种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 削弱了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 影响农村水利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水利的发展必须加强农村水利管理服务组织的建设。

按照“巩固专业管理机构、健全乡镇水利站、大力发展群管组织、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机构”的总目标, 采取扎实有效措施, 推动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向组织性质多元化、服务功能全面化、服务体系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以下5个层面上下功夫:对于县 (市) 水利局要增加专业技术人员, 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装备必要设施, 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管理的需要;对于大中型灌区和泵站等专业水管单位, 要科学界定管理单位的性质, 严格定岗定编, 积极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管养分离, 落实管理和维护经费,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对于乡镇水利站, 要按片、流域或乡镇设站, 把乡镇水利站作为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 在区域内履行水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 人员及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对于群管组织, 要尽快制定农民参与管理的法律或政策, 确定群管组织法律地位, 大力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 进一步提高管水能力, 结合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建设必要管理设施, 进一步加强用水户协会服务能力建设;对于勘测、设计、施工指导等技术服务组织, 要制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提供财政补助等相关政策, 支持勘测设计和施工指导等技术服务开展, 在政府扶持下使这类组织逐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

4 加快构建农业水权保障体系

水资源紧缺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 工业和城市用水无偿挤占农业用水的现象比较普遍, 农业用水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在农业用水内部, 也存在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矛盾。合理分配水权, 加强农业水权保障体系建设, 一方面限制其他部门非法挤占农业用水的行为, 保护农业用水,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规范农业用水行为, 奠定农业用水法治基础, 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保障农业水权首先是合理分配农业水权, 由政府或人大通过批准规划或颁布条例等方式, 将水量从流域分配到区域, 再通过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方式, 将区域用水指标分配给灌区等用水组织, 然后通过灌区水量调度, 将灌区水量分配到用水农户。农户遵照灌区规定, 在一定期限内享有该部分水权所对应水量的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益。

其次通过法规建设保障水权的落实。通过立法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与农民合理使用的关系;确定“定额用水、超额加价”的节约用水制度;确定农业水权有条件有偿转让的机制, 保证农业水权的合理流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再有就是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与计量制度。坚持“补偿成本”的定价原则, 科学确定农业水价标准。按照“基本水费+计量水费”的方式收取水费。水价实行省 (市、区) 、地 (市) 、县 (市) 3级管理, 在统一政策的原则下, 按权限管理水价。供水价格可实行季节浮动价格。有条件的地区, 逐步建立农业用水政府补贴制度, 政府补贴基本水费, 农业用户交纳计量水费。

5 建立科学的事权和产权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初步建立了中央、省、地、县、乡分级管理的事权体系和政府、乡村集体以及农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农村水利工程产权体系, 在理清事权、产权关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解决农村水利深层次的矛盾开了一个好头。但是仍然有些问题认识不统一, 工作进展缓慢, 有些地方事权和产权不清、责任不落实, 严重影响农村水利改革的深化, 新制度的建立以及工程效益的发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农村新的治理制度的建立, 农村水利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 加快农村水利事权和产权体系的建立显得更加紧迫。

要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覆盖的范围及重要程度, 合理划分政府内部各级政府事权, 划分政府与收益农户之间的事权, 划分政府与社会其他成员间的事权。小水库以上的水源工程、流量较大的输水工程、区域性的提水工程等重要工程由政府进行投资, 管理上可实行国有水管单位直接管理、委托管理或实行承包租赁等方式, 管理经费以政府承担为主;对流量较小的输水工程及小塘坝、小型提水站、机电井等小型水利工程, 建立用水户协会, 推行农民用水自主管理, 充分发挥用水户协会在工程改造、工程管护、水量分配、用水管理、水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作用。政府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政策支持用水户协会开展工程建设和管理。对小水窖、水池、水井等小微型水利工程, 农户所有并负责管护, 政府定额补助建设经费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发挥群众管护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要把划分事权与落实工程的产权有效结合起来。在划分事权中落实产权, 在落实产权中划分事权。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采用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 清晰产权。 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水利工程, 归农户所有, 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 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农民个人所有;受益农户较多的小型水利工程, 在用水户自愿的基础上, 组建用水合作组织, 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事务。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 村镇集中供水工程,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的水利工程, 由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管理。 经营性小型供水工程, 组建法人实体, 实行企业化运作, 政府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 由乡镇水管站持股参与经营管理。受益范围广、政府为主投资兴建、政府组建负责管理的工程, 政府所有、政府管理、政府负责运行维护。

6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小型农村水利行业管理体系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 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管理形式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农村治理结构紧密结合, 工程建设实行政府补助、农民为主的政策。这些特点决定小型农村水利行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近几年来小型农村水利行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就, 推动了小型农村水利的发展, 但是依然存在改革滞后, 行业指导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等问题, 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按照“规划指导、群众参与, 公开透明、责任落实、环境良好”的方向, 加大改革力度, 完善管理制度, 努力建立形成新形势下, 农村水利政策体系, 促进农村水利跨越式发展。

县 (市) 是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主体, 要把指导县 (市) 水利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政策制度建设的重点, 在县 (市) 要推行以“遵循规划、群众申报、竞争立项、以奖代补、民主议事、群众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六步工作法”, 引导县 (市) 建立规划指导、群众参与、政府群众互动为特征的项目决策新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制度。在总结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大力推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定型设计等的做法, 建立符合实际、规范、严谨、便于操作的建设管理制度, 形成有小型农村水利特色、符合法规要求、区别于大中型项目建设管理的建设管理办法。

要完善建立健全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的补偿机制。在做好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补偿类别、补偿标准, 占用补偿费收缴、使用与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 巩固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要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用地制度, 实行差别政策:对于斗、毛渠以下由农民集体所有的工程, 由村组集体内部协商工程用地问题;对于支 (斗) 渠以上由政府所有的工程, 在确权划界的基础上, 应将占地补偿费用纳入工程预算。对于个人自有工程, 农民自己解决用地问题。

建立科学的行业管理体系的难点在于正确处理好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与调动有关方面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的关系, 理顺关系的基础是主管部门主动服务, 下功夫抓规划, 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抓管理制度的创新, 逐步形成以县级农村水利规划为行动依据, 以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为平台, 以小型水利设施进入和退出制度为基本行为准则的新型部门间的合作关系。

7 建立完善农村水利信息网络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 管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要确保工程建成管好、长期发挥效益, 就必须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作支撑。目前, 农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信息综合性应用平台建设尚未启动, 信息化网络在覆盖范围和容量上还远远满足不了农田水利发展需要。为了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 运用信息化来武装、改造传统农田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推进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 要增强1个意识:把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重要措施, 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时规划, 同时建设, 同时验收;实现2个目标: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体系, 基本满足水利业务应用需要, 县以上涉水部门要实现跨业务系统的协同应用, 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完成3个转变:从信息技术驱动向应用需求带动转变、从信息资源分散使用向共享利用转变, 从局部单一发展向整体全面推进转变。推进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一定要采取以用促建、以建带用, 通过运用促进网络建设, 以网络的发展带动实际运用, 逐步成为管理工作少不了、离不开的工具。

农村水利使命光荣, 任务艰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水利高度重视,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水利发寄予厚望。让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学良, 李燕妮.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10) :58-60.

[2]周晓平, 郑垂勇, 陈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的博奕解释[J].节水灌溉, 2007, (3) :54-57.

[3]董秋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9) :84-86.

健康保障体系 篇8

1 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自199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全面开展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随着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以及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演变,从最初基本的保障程度和保障范围上的“补充”作用,逐渐演变到与基本医疗保障相互融合的“补充+参与”的角色,最后发展成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8年来,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有实质性的飞跃。

最初,商业健康保险仅是对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的简单补充,包括对基本医保范围之外的病种、药物、医疗保健与护理服务,以及基本医保报销范围之外的自负费用提供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费用急剧上涨,社会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监督能力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新医改方案肯定了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补充”地位,也肯定了商业健康保险直接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管理的功能,使得商业健康保险成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2012年,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保险行业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支持保险业积极服务地方医改工作,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年,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方式得以从政策层面确定下来,表明商业健康保险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产业体系的建设中来。从实践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积极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不仅有效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保障水平,也切实提升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新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要“着力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机衔接”,使商业健康保险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是国家第一次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度定位商业健康保险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充分重视和支持,也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已经成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众健康保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服务资源。

2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保险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商业健康保险的势头更为强劲,成为商业保险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但同时,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2.1 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但对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重视程度较低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中有财险公司(只经营短期健康险)、寿险公司及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三类主体。

2.1.1经营健康险的财险公司数量增加,但规模有限。2011年至2014年,我国分别有57、63、63和63家财险公司,其中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分别为37家、43家、47家及51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2014年,63家财险公司实现的保费总收入为7540.89亿,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60.58亿,财险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约占商业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约1587亿元)的10.12%。每家财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占其各自保费总收入的比例极低,2011年超过2%的仅有7家、2012年和2013年有13家,2014年为14家。可见,作为财险公司非主营业务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规模十分有限。

2.1.2经营健康险的寿险公司数量增加,但在寿险公司的地位仍然不高。2011年至2014年,我国分别有58、65、68和68家寿险公司(不包括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2014年,68家寿险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约为1243.3亿元人民币,约占商业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78.34%,明显要高于财产险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比例。在所有经营健康险的寿险公司中,健康险保费收入过百亿的仅有平安人寿、新华及国寿股份3家,过十亿的共有14家寿险公司。且从每家寿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占其各自保费总收入的比例来看,所占比例较为突出的有平安养老(56.20%)、东吴保险(56.16%)及太平养老(48.14%)三家,68家寿险公司的健康险总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5.2%。因此,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人身保险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在以其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寿险公司中也并非占有重要地位,众多寿险公司都将健康保险产品作为其他人身险的附加险种进行售卖,对其重视度较低。

2.1.3经营健康险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数量增加,但大部分的健康险产品市场份额较低。我国自2005年4月成立了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人保健康开始,分别于同年6月成立了平安健康,2006年1月成立了昆仑健康及和谐健康,2014年12月成立了太保安联,正式开始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之路。2014年,四大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约为155.66亿元人民币,约占商业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9.8%,其中人保健康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最高,约为149.38亿元人民币,约占四大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健康险总保费收入的95.97%(注:由于太保安联尚无相关的统计数据,因此本部分只对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及和谐健康这四大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见,除人保健康外,其他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其市场份额较低,所开发的健康险产品并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2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总体增长,但占总保费的比例较低

2015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140.47亿元,同比增长51.87%,但仅占总保费收入的9.93%,如图1所示。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美国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年达8500亿美元,占总保费收入的40%左右,这说明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规模水平较低,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图2为2000~2015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16年间原保费收入从65亿元增长到2410亿元,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增长了37倍多,但有的年份原保费收入出现下降趋势,保费收入增长缓慢。因此,不难看出2011年之前我国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处于“跳跃式”的不稳定发展状态,但2011年之后健康险保费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2.3 商业健康保险占人身保险的比例快速增长,但总体业务规模仍然较小

2012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出现快速增长,2015年占人身险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值,为14.8%,如图3所示。但尽管如此,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总体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其保费收入在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值约为9%,相比寿险占人身险的比例相差较大。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网站,作者计算得出。

数据来源:2005-2014年数据来源于保险年鉴;2015年数据来自保监会官方网站。

2.4 商业健康保险的深度和密度快速增长,但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2015年我国保险深度为3.59%,商业健康保险的深度为0.36%,同比增长分别为12.89%和44%。2006~2015年间,我国商业保险深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商业健康保险在2013年之前增长较为缓慢,2014年之后大幅度增长,如图4所示。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乃至一些商业保险政策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德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深度基本上保持在1.2%以上。这表明我国的健康险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5年,我国商业保险的密度为1766.49元/人,商业健康保险的密度为175.4元/人,同比增长分别为19.44%和51.2%。从2006~2015年的增长幅度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上升幅度较低,甚至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如图5所示,这说明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并不稳定。但从总体来看,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大有提升,并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为其发挥社会保障以及经济补偿作用奠定了越来越广泛的基础。

2.5 商业健康保险赔款率波动较大,但与寿险的赔付率差距正在缩小

2015年,保险公司赔付支出累计约8674亿元,同比增长20.20%。其中,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约763亿元,同比增长约34%。2006~2015年间,与寿险和意外险相比,健康险的赔付率变动最大,2011年的赔付率最高,约52%,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健康险的赔付率显著高于寿险的赔付率,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与此同时,除2007和2008年外,健康险的赔付率均高于意外险。

数据来源:2006-2014年数据来源于保险年鉴;2015年数据来自保监会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7-2015、保监会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经笔者计算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7-2015、保监会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经笔者计算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7-2015、保监会网站,经笔者计算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7-201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2015,经笔者计算整理得出。

2.6 商业健康保险赔付额占卫生费用的比例较低,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有限

2006~2014年间,商业健康保险赔付在我国卫生事业总费用中的占比约为1.6%,如图7所示,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为37%。因此,无论是从健康险占社会卫生支出的比例来看(近十年的平均值约3.6%),还是从健康险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来看(近十年的平均值约1.3%),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险体系中的参与程度较低,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3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建议

3.1 积极对接社会医疗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国际经验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医疗保险运作,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经营范围得以扩大,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商业健康保险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管理,能够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3.2 走专业化经营道路

就目前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规模小,专业化经营还处于探索阶段,从某种程度上看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商业健康保险,一些寿险公司仍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寿险的附加险种,且核保和理赔也沿用寿险的方式,但两者在精算原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技术、管理与服务的方法等方面都不相同,两者的混合经营不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健发展,健康保险需要专业的人才、独立的管理体系和专门的风险管理技术。因此,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应当走专业化道路,集中实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形成系统而精细的健康保险经营和服务,从而保障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险市场上的良好经营。

3.3 拓宽健康保险的覆盖面,提供个性化产品

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拓宽健康保险的覆盖面,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首先,应该加强医疗、疾病、护理、失能、医疗责任等业务服务内容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其次,针对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更具人性化的高品质服务;针对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优质服务。

摘要:商业健康保险是商业保险经营的重要领域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健康保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服务资源。本文首先对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继而分析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安华,金栋.全民医保背景下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定位与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8(7):58-61.

[2]朱铭来,奎潮.论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J].保险研究,2009(1):70-76.

[3]顾昕.商业健康保险在全民医保中的定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53-58.

[4]雒庆举.医疗保险市场中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定位[J].保险研究,2010(2):111-116.

构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 篇9

顶层设计: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是核心

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是整个体系的顶层设计, 主要根据社会、学生和举办者的需要及价值取向决定。它是教学质量保障希望达到的结果,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层面, 它表现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方面, 它表现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该系统的作用是确立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方向, 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作为共青团中央直属高校, 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是坚定、清醒、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 政治素质的培养一直放在学校人才培养首位。随后, 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不断根据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凝聚了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 是学校在推进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创造所得。

确定规范: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是基础

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包括:本科专业质量标准 (即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包括实验、实习、实训) , 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标准, 学业考核质量标准, 教学基本建设质量标准 (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 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不长的办学历史中, 紧紧抓住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 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学校每年编制、修订《本科培养方案》, 规定各专业的培养质量标准。这些质量标准成为学校对各教学环节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主要依据。

动态评估: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重点

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与相对静态的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和标准系统相比,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动态的, 它是对整体教学运行过程的动态监督和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组织体系指的是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机构和部门, 运行机制指的是质量监控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运行方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具有两大突出特点———按照管办评相分离的原则, 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质量监控制度。

双向互动:教学质量反馈系统是路径

信息论认为, 任何系统的管理实际就是信息的输入、转换、输出、经过反馈进入下一次新的输入的过程, 管理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教学质量的管理也不例外, 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获得的信息, 只有经过反馈系统及时、顺畅的反馈, 才有可能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提高。一般来说, 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质量要求和目标的实现情况, 以及监控体系实施的有效程度。信息反馈的方式可以是简报、会议、内部文件、刊物、声像 (电话、电视) 和电子媒体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学质量反馈系统是一个以评估处、教务处为中枢, 由校、院系领导、督导专家、教师、学生信息员、学生组成的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向的信息传递网络。具体反馈方式包括: (1) 评估处、督导组的日常监控报告。评估处、督导组定期就主要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形成研究报告, 反馈到校系领导、主要职能部门和教师本人。 (2) 教学检查反馈会。学校每次开展完教学检查之后, 均会召开教学检查反馈会。通过反馈会, 集中交流、反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并当场落实整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 教学信息员座谈会。学校每学期均定期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座谈会, 了解院系教学工作动态,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 (4) 学生教学信息月报。学校教务处每月将学生对教学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整理编辑成《学生教学信息月报》, 反馈给校领导、教学院系和主要职能部门, 方便其及时改进。 (5) 网络反馈。学校专门在校园网开设“校务咨询”版块, 接受师生对学校教学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均由专人进行及时解答和反馈。

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建设 篇10

1 相关领域发展情况

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等在我国抢险救灾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玉树地震以及盈江地震等自然灾害中, 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成功获取了0.15~0.2m分辨率的灾后航空影像, 通过影像, 救灾人员及时了解了灾区的情况, 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采用ADS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对灾区进行了航空摄影, 及时制作出DOM、DEM以及影像地图, 为抗震救灾、灾情评估及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对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区域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和三维数据的综合分析, 为次生灾害的排查与治理和公路的抢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 系统设计

系统综合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移动测量、地理信息、卫星通讯、计算机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应急测绘, 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测绘快速响应服务, 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可靠的测绘成果, 为现场应急指挥中心、远程各级指挥中心提供测绘保障。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航空摄影集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产品分发服务、数据传输及出图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 如图1所示。

3 子系统设计与集成

3.1 航空摄影集成系统

航空摄影集成系统主要包含遥感数据获取和遥感数据处理两个子系统。

遥感数据获取系统获取影像的手段包括无人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以及卫星。无人机主要完成小区域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获取, 它具有无需机场起降, 系统集成度高, 运输方便, 整系统的维护、维修成本低, 总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适合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应急使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完成大面积、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获取, 目前使用主流的是徕卡ADS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可以在天气较差的情况下采用无地面基站和无像控点数据处理方法获取应急测绘成果, 3d时间内完成分辨率为20cm面积约200km2的DOM、DEM和影像地图制作, 完全适用于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快速、稳定, 分辨率稍低, 是用于应急保障的基础影像, 在缺乏高分辨率影像时使救灾人员及时了解灾区的情况, 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采用支持集群分布式并行运算的处理系统, 如PixelGrid、DPGrid等, 采用多台机器同时处理, 现场快速实现从预处理、自动空三、DSM/DEM的生成、正射影像纠正、影像匀光匀色以及正射影像自动拼接的数据处理流程。

3.2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分为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修测两个子系统。

外业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设备有移动测量系统、超站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移动测量系统利用360°全景相机和激光扫描仪获取数据, 快速、稳定获取应急事故发生区域的可量测真三维影像、实景影像、多媒体视频、360°全景影像和三维激光点云数据, 制作正射影像图、三维全景影像以及视频, 可进行距离、面积、角度的直接量测与信息提取分析, 实现三维全景影像与GIS数据的联动;超站仪、全站仪和GNSS接收机等用于现场采集控制点、碎部测量等, 为应急测绘提供第一手现场资料。

内业修测系统采用快速修测技术, 利用原有成果以及获取的现势数据对发生变化区域进行快速修测更新, 完成DLG的实时制作。

3.3 产品分发服务

产品分发服务采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GIS技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现对原有的测绘成果数据, 如各级控制点数据、各种比例尺的4D (DEM、DOM、DRG、DLG) 产品数据以及各类专题图数据的管理。该系统具备多种查询功能, 实现数据的快速查找、下载、分发;具备数据更新机制, 可以进行实时更新。

3.4 数据传输及出图系统

数据传输及出图系统包含应急测绘影像输出系统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

应急测绘影像输出系统用于现场快速打印出图, 并提供给现场应急指挥中心使用。

数据远程传输系统采用卫星通信系统, 实现与远程应急指挥中心的视频、语音通讯, 并实现海量影像数据的远程传输, 向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可靠的现场测绘应急服务。该系统由通信中心站、移动站和通信卫星组成, 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3.5 后勤保障系统

后勤保障系统用来保障应急测绘体系正常运作, 需对车辆进行供电设计改装, 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 满足现场仪器的全负荷、不间断工作, 并配备生活、医疗物资, 满足应急测绘人员生活、医疗需求。

4 结语

通过上述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各子系统的建设完成, 使得从天空、地面多种方式实时获取灾区地理信息数据, 同时各种数据的采集、处理、快速制图和打印输出都以现场作业的方式完成, 极大地提高了测绘快速服务能力, 为灾后抢险、重建等工作快速地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基础数据, 争分夺秒,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摘要:近几年来,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随着测绘技术在灾害预警、重建等工作中起到显著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突发公共事件, 建立实时的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子系统多个角度表述了其功能与作用,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输出以及发布的体系, 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及时、快速和稳定的测绘保障服务。

关键词:测绘,应急测绘保障体系,无人机

参考文献

[1]万宝林.浅谈广东省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建设[J].北京测绘, 2011 (2) :80-82.

[2]杨庚印.徕卡ADS80数字航空相机的精度验证和技术探讨[J].测绘通报, 2010 (8) :68-69.

[3]王玉鹏, 卢小平, 葛晓天, 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位精度评定[J].测绘通报, 2011 (4) :10-13.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11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3-0130-04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仍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之下,本文从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现实问题出发,尝试论述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完善问题。

一、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健康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存在很大问题。使农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健康公平问题突出,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严重缺失

健康保障制度是指通过个人、集体(包括单位、集团、行业)和政府多渠道筹集基金,按约定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该基金,用于保护和增进健康支出的规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共同筹集基金,对其成员在防治疾病上出现的费用风险,实行互助共济、共同分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农村卫生制度以健康保障制度为核心,而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以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合作医疗曾惠及多数农村居民,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缓解农民医疗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取政府投入及补贴与农民自愿参加相结合的方式,农民按规定缴纳费用。其实质还是把医疗保障问题定位为私人消费品。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最贫困的农民是弱势群体,事实上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必然因为缺乏缴费能力而无法参保。这不仅与健康保障制度需要突出对经济弱势群体保护的一般性原则相矛盾,而且违背了健康保障制度设计需要突出的对贫困者进行转移支付以缓解不平等的原则,导致农民的健康特别是贫困农民的健康保障处于“断层带”。政府支持的不足使其难以根本解决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健康保障问题。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缺失,实际上等于提高了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疾病负担和风险,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也因此变得模糊不清。

(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严重缺位

2006年,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而且从理论上讲,在农村健康保障领域中,公共卫生服务所具备的以预防为主降低公共健康风险的功能,由此在整个领域中占据最优先的位置。因此,政府必须行使维护公共健康安全使命这一基本职能。事实上,在现行的分级财政体制下,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主要依靠的是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又力不从心,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地方政府财政吃紧问题日益严重,有些地方政府维持基本的机构运作都出现困难,根本没有财力投入农村健康保障,在农村几乎是市场化的运作。这种缺乏政府支持的市场化使全国大部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不仅供给不足,有限的卫生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化现象。在现实中,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就医和护理压力日益严重,而且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医疗服务的不规范性以及道德风险导致卫生资源过度使用等问题,严重影响新型合作医疗的质量和公共政策信誉。

(三)健康保障存在很大差距

健康保障主要存在两大差距即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与卫生资源的差距,一方面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另一方面是卫生资源的差距:由于政府在较长时期内比较偏重于对城市卫生机构的投入,中国城乡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加剧。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村卫生资源却仅占30%左右,而70%的国家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城乡卫生资源处于“倒三角”格局。上述分析表明:农民个人疾病经济负担的比重明显高于城市人口。2.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差距。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7年36.6/10万下降到2008年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7年15.3%。下降到2008年14.9%。2007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5.2/10万,农村41.3/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7.7%。农村18.6%。上述数据表明:从宏观上看2008年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城乡之间仍呈较大差距。

地区差距主要是由于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相应地农村健康保障形式、范围、层次、水平差异很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农村健康保障体系,地区收入的差距决定了不同地区农村健康保障的差距。东部沿海属于高收入地区,这一地区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中不仅个人筹资水平比较高,而且集体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尤其注重住院保险报销比例高,城市和农村健康保障制度逐步并轨。中部地区属于中等收入地区,这些地区农村健康保障的筹资和管理模式在地区间差别较大,但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家庭筹资。与高收入地区的健康保障相比,中等收入地区的风险分担能力要小得多。西部地区属于低收入地区,尽管这些地区农村的医疗需求量大,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处于中国农村健康保障中最为困难的境地。相应地,西部农村基本医疗保健的可及性、安全卫生饮用水等公共卫生指标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而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公共卫生指标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而且由于资金和组织资源有限,低收入地区的居民其自身发起和维持健康保障的能力最差。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农民而言,和谐社会应该是没有歧视的社会,是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能够体面地生活并得到发展的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从农村健康保障方面看,突出地表现在农民健康保障的公平性。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农村脱贫的根本保障

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农村、农业和农民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农民这个中国最大的群体,现在正在成为健康中最大的弱势群体。贫困人口是农村中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卫生服务支付能力弱、卫生服务利用低的人群,是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中最需要保护的人群。

在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收入的差距决定健康水平的差距,并由此决定了收入的差距,形成一种循环。由于不良健康状态与贫困状态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互为因果的关系,两种状态互动的后果则很有可能形成不良健康状态与家庭贫困,呈现一种恶性循环。因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恶化不仅导致贫困,也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障碍。

贫困的消除,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生产力。然而没有良好的健康状态,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疾病会导致家庭更加贫困,而家庭愈加贫困的状态将导致这种不良健康状态的持续时期更长、更加恶化。要更有成效地消除贫困,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适合国情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健康保障属于公共政策领域,并体现为一系列具有维护健康安全作用的制度安排。健康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健康投资,其作用不仅仅在于防范全体国民可能遭遇的公共健康风险,实现基本健康公平,而且还在于保护和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度与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健康公平、收入分配公平乃至农村脱贫的根本保障

(二)完善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人群健康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人群健康需求的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系统内,人类健康是判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与否的标尺。

如前所述,人的健康与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健康状态是贫困的内容,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一方面,贫困造成了人们健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状况恶化加速了贫困化的进程,而疾病又直接导致了贫困的升级。农村贫困人口则很容易陷入健康贫困状态或者重新返回到贫困状态,即常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消极影响是广大农村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原因,或者说贫困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障碍。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只有通过广泛的经济发展,才能最终消除贫困。但发展经济只是消除贫困的前提条件,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必须通过改善贫困人口的医疗保健,重新调整对贫困人口的资源配置,大力完善使广大农民得以满足健康需求从而降低健康风险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探索真正能够预防疾病、减轻疾病带来的损失,应对灾难性后果的脱贫健康保障制度,并在扶贫中把完善农村健康保障体系作为降低健康风险的新机制。因此,完善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健全和完善的农村健康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按照公平原则,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救困机制,贫困人口、落后地区能够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享受国家与社会的温暖。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标志。

从我国目前的条件和现状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调整重大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从健康保障看,公平社会应当是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国民健康待遇,不因民族、性别、职业等等的差异而受到歧视和限制。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逐年拉大,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出发,建立健全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缩小利益差距,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社会稳定,不仅是保证城乡居民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和最基本条件,更是和谐社会的真实体现。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是调整重大利益关系,如果把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范围外,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基本健康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话,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一个针对广大农民的公平的农村健康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就会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或者说,离开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就无法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全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对策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尤其是在农村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切合实际的健康保障制度,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保障农民健康。

(一)转变政府政策理念,增强农民健康意识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以防病为本、健康为目标的安全制度。完善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减少社会动荡的“稳定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要重建农村健康保障,必须转变健康理念,即由“疾病治疗”转为“预防为主”。

一方面转变政府的政策理念是关键。政府应积极探索和落实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设计与财政支持;有效地将投资前移为预防,更多地关心农民的亚健康问题,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农民提供最广泛的基本健康保障。另一方面增强农民健康意识是前提。建立以预防为核心的农村健康保障机制,还有赖于农民健康意识

的增强和自身保健能力的提高。地方政府和组织部门要强化宣传,全面增强农民健康保障意识;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农村健康教育和指导的规划,开办多种形式的保健教育讲座,普及保健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运动和膳食指导,逐步培养起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一系列使农民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有益于健康发展的策略,降低农民风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的侵害。把农村健康保障事业列入当地社会规划,优化配置健康保障资源,并将建立农村健康保障体系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范围,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充分体现制度公平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其基本特征是社会性、福利性、公平性和法制规范性等。而社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只有政府积极介入到社会保障事务中才能确保社会保障基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性要求政府介入社会保障事务,主要表现在保障对象的社会性、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的社会性以及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性等方面。政府作为农村健康保障的主导者,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村健康保障过程中的巨大功能,以保证农村健康保障资金筹集的稳定性、管理的高效性和服务的公平性。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性要求政府介入社会保障事务,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事业通常都是非营利或微营利的,是以造福全体社会成员为宗旨的。政府作为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建设者,应成为农村健康保障的筹资主体,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应成为健康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保障贫困人口的健康权和医疗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要求政府介入社会保障事务,主要体现社会成员享有保障资源的公平性。政府作为农村健康保障产品的供给者,要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公平供给,让广大农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平等的医疗权利。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规范性要求政府介入社会保障事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二是政府的强制力也是由法律来规范的。政府作为农村健康保障的规范者,要健全、完善、规范农村健康保障体系,发挥整体效益;要加大法制化力度,完善农村健康保障相关法规体系。

(三)加大预防保健投入,重建医疗卫生体系

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使其达到最好的健康水平,并使卫生资源在广大农民中公平分配,是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在我国,农民的卫生状况对国家稳定、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健全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的健康保障顺序首先应是预防保健,其次是基本医疗服务,最后才是住院和大病服务。后者属于人类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经济成本最高的保障防线,积极预防才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主导方式。为此,政府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和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和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尤其是加大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村两级预防保健体系和医疗机构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健康服务的基础条件,真正使其承担起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免疫的职责。其次要加强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在大力培养农村适用卫生技术人才的同时,引导、鼓励医科院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增强农村卫生服务力量,并组织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到农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对预防保健医疗的需求。最后,要加快农村卫生改革步伐,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在整合县级卫生机构资源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布局,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实惠的卫生服务。

总之,关注农民健康,保障广大农民享有平等获得预防保健和医疗卫生的权利,健全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造福农民的一项重要工程。这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浅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篇12

0、信息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

自信息化建设伊始, 每个单位都会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重视信息化安全建设工作:在管理层面, 主要会从完善建章立制、组建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落实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 搭建起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日常管理和运维架构, 为确保信息化安全提供必需的组织保障;在技术层面, 主要是从部署信息安全产品、采用最新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入手, 构建起信息化安全的基本防护体制, 为确保信息化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基本抵御住了大部分的信息安全威胁, 保障了各单位信息化的基本安全。但是, 现实情况残酷地告诉我们, 我国整体的信息化安全防护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一些信息安全事件仍有发生, 电脑感染病毒成为“肉鸡”等安全事件不时被报道。根据《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的不完全统计,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 54%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 比上一年上升5%。

为什么“安全产品部署了一堆、安全制度制订了一批, 安全问题和隐患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的现象依然会存在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0.1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较弱

我国信息化工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以来整体信息化率不断提高, 信息化程度基本普及。但是信息化理论、专业人才等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对信息化安全的认识严重不足, 信息化安全防护水平和能力较弱。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安全防护会紧密地伴随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实现持续、有效的信息化安全防护, 就需要不间断的信息化投入 (包括知识技术、专业人才、专项资金等) , 但是这种投入的“投入产出比”只能通过其它部门的“收益”来间接体现, 直观上几乎感觉不到信息化投入带来的“好处”所在, 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几乎每个单位都存在信息化投入滞后的情况, 也就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整体信息化防护能力较差。

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威胁、新风险不断推陈出新, 缺少必要的、及时的信息化投入将进一步削弱信息化安全防护能力。

0.2信息安全制度执行力偏弱

信息化技术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会像火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那样直观明了, 它只是通过应用软件的“数据异常”等现象来间接的、隐蔽的体现, 这就容易给人以错觉感——信息化系统“没有”安全问题, 也就容易给人以麻痹思想, 不能及时树立起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而且还容易导致员工对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不理解,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加之国人的“法规遵从”思维还未完全地建立起来, 就易造成已有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总是不能严格执行到位, 严重影响信息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和防护力度。

当然, 除此之外, 还可列举很多其它因素。但究其根本, 在于“重病毒防护, 轻安全管理”的传统信息安全防护理念和措施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建立一个涵盖信息化各层面的立体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才能及时有效的保障当前的信息化安全。

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就是由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人、管理、操作等元素有机结合, 能够对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防护,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抗抵赖性”的具有“WPDRR”能力的综合性信息系统防护体系。

简而言之, 这个保障体系就是以“WPDRR”模型 (即:预警Warning、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响应React、恢复Restore) 为基础,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出发, 分“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技术”四个领域来制定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系列规范。

1.1信息安全策略体系, 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其它各部分都是以此策略体系为目标进行建设与实施;

1.2信息安全组织体系, 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实施体系, 监督各种安全工作的开展, 协调各部门在安全实施中的分工和合作, 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是对安全生命周期中各个安全环节的要求, 包括安全工程管理机制, 安全预警机制、定期的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定期的安全培训机制等。

1.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 是对实现信息安全的具体措施, 包括了身份认证、访问管理、加密、防恶意代码、加固、监控、审核跟踪和备份恢复。

通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实施, 能够为各单位搭建起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系统的、全面的信息安全保护体制, 能有效地提高各单位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的能力。但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比较抽象, 实施起来有些难度。如何构建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就成为一道摆在每个单位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 借助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便捷的途径, 因为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内容的具体化体现。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全面加快,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业已成为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的现状, 为确保国家整体信息安全颁布的一系列用于指导全国各行各业信息安全保卫工作的条令条例形成的一项国家制度。

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所谓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就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信息等级保护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根据其重要性和危害性进行按等级划分, 并进行差异化等级管理, 同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各个级别的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的安全保护能力和具体的措施要求。

2.1技术类安全要求, 通常与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 主要是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地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几个层面。

2.2管理类安全要求, 通常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 主要是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 从政策、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作出规定来实现。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等几个方面。

3、等级保护与安全保障体系的结合

借助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可知, 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是全方位和整体的, 需要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设计和建设, 有效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防护、检侧、响应和恢复能力, 以抵御不断出现的安全威胁与风险, 才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内容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是互相对应的:

3.1信息安全策略体系

信息安全策略 (或可称为安全方针) , 是一个单位结合自身情况提出来的信息安全目标、框架和总体要求, 它被用于指导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 而且遵循动态发展的规律。而这也是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基本要求。

目前, 很多单位对制定信息安全策略 (或安全方针) 认识不足, 没有制定一套合理的、有效的信息安全策略 (或安全方针) 。即使制订了, 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遵从, 而且常常是若干时间内“一成不变”, 与本单位信息化应用的更新步调和信息化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很不匹配, 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环境, 已经成为信息化安全的一大隐患。

各单位应该按照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管理要求”中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制定并发布符合自身现状的信息安全策略及安全方针, 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及时地评审和修订该策略。

3.2信息安全组织体系

信息安全组织, 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安全决策、管理、执行以及监管的机构, 明确各级机构的角色与职责,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流程。

几乎每个单位都成立了一个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机构, 但由于各种原因, 很多此类机构的实际工作效率不高, 未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也不太顺畅, 拖累了单位整体安全目标的实现。

各单位应该按照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管理要求”中的“安全管理机构”规定, 建立适合自身各级系统的安全管理机构, 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授权和审批、沟通和合作、审核和检查等各项规定, 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

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 就是一个单位在信息安全组织、运作、技术体系标准化、制度化后形成的一整套关于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

由于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的偏差, 很大部分单位对于信息安全工程的管理、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差, 抵御不断出现的安全威胁与风险的水平较低, 无法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各单位应该按照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管理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大力普及信息安全知识, 增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运维管理水平。

3.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信息安全技术, 是指能实现不同层次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和抗抵赖等安全功能的各种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

由于员工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参差不齐, 使得相当部分单位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不透彻, 过于依赖防火墙、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产品的部署, 而且这种部署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堆叠, 产品之间只是起到简单的“加”功效, 没有根据实际状况融合成一个整体而达到“乘”效应。

各单位应该按照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技术要求”, 根据信息系统级别的差异, 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方案并依据方案有效规划安全产品布局, 加大安全技术和措施的融合力度, 尽可能实现安全效能的最大化。

4、等级保护实施原则

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分级保护”原则,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安全保护“因一次性投入过大而无法及时到位”的问题, 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安全保护建设中“或者因超前建设而浪费, 或者因投入过低而不足”的现象, 实现了保护和投入的有效统一, 促进了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提高。

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共同保护”原则, 规定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并不全部是信息系统单位自身的责任, 而是国家、行业主管、各单位本身以及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的职责, 而且需要在国家有关等级保护管理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 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安全制度执行力偏弱的现象。

要想真正利用好等级保护制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4.1熟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基础

虽然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实施在2007年就开始启动了, 但到目前为止真正了解、理解、掌握信息等级保护制度内容的人员还不多。所以首要工作是对各单位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进行信息等级保护制度内容“扫盲”和“入门”的培训工作, 要积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 普及信息等级保护制度的内容, 让他们成为“握有入门钥匙”的“种子”人员, 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信息等级保护制度。

4.2正确的系统定级是关键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中阐述了如何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级别进行定级, 并提供了量化流程和方法。各单位信息部门应该以此指南为蓝本认真研读,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现状的具体定级方法和指导意见, 并根据该具体定级方法和指导意见确定好本单位全部信息系统的正确等级。

4.3准确的风险评估是保障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 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的评价方法和决策机制。

及时准确的风险评估, 将使得各单位对其自身信息安全的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增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的准确性。

4.4持续的信息安全建设和运维是核心

完成上述步骤后, 就可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针对已经确定了安全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 提出的具体保护要求, 进行必要的信息安全建设和运行维护, 并且持续不断的完善, 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

结束语

由于各单位业务模式和信息技术仍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各单位自身的信息系统始终处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 新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不断出现, 信息资产仍会不断出现新的安全脆弱点,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状态和安全等级。所以建立一套动态的安全状况跟踪和监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立等级保护体系后, 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持续性的验证方法, 才能确保信息系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本要求, 才能不断地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资料汇编》, 2009-10-15

[2]庞南、刘旸、方明, 《信息安全管理教程》, 2007-1

[3]江西神舟信息安全评估中心,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用教材》, 2011-5

上一篇:商业卖场的设计与营销下一篇:布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