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保障体系(通用12篇)
培养保障体系 篇1
制药工程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1,2]。2000年后,制药工程专业在医药类、综合性、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等高等院校陆续开设[1]。目前,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院校达到200余所, 各学校的专业地位和培养特色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医药行业的人才需求实际,如何找准定位、确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制药工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已成为省属本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3]。
为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适应地方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2004年,我校整和相关学科的资源优势率先在农林院校中成立了制药工程专业[1,2]。制药工程专业建立以来,我校始终秉承人才培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培养的大学生具备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素养、 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可迁移性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了 “平台 + 模块”课程体系,实施了 “3221”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药工程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仍存在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强、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化等诸多现实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着重研究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总和,决定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特征。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等是其组成要素,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校本性。为了确保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运行,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造、完善其保障条件。
1制定制药工程专业科学的发展战略
学校根据当前的办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科学制定专业发展战略,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4]。科学、准确的定位,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进一步凝炼和找准制药工程专业定位,真正解决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本身所具有的人才特点及专业优势,决定了学校必须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特色鲜明[5]。因此,对于省属普通农业院校而言,学校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向以及制药领域对人才培养得需求,针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所需生物农药的研发、禽畜养殖过程中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所需诊断试剂及药物的研究、特有中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等问题,结合学校拥有的兽医学等博士授权学科,植物保护等硕士授权学科、重点培养生物农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领域的学生,使他们具备药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与生物农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领域相关产业的研制、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及从事药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药学专门人才[1]。
2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师资队伍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注重 “双师型” 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4]。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水平,而且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解决 “用什么人来培养人” 的问题。为此,本专业相继引进5名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韩国忠南大学、吉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的毕业生担任主干课程的主讲工作,2人在职攻读完博士学位。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制定师带徒的培养方式,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到企业生产部门工作、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同时,学校还从生产企业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应用型专业课程或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院每年资助2 ~ 4名本专业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通过学术交流,开拓视野,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制药工程系积极支持教师利用地方留学基金项目出国进修学习。
3加强校内外的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要根据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验室、实训基地的投入,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适用能力[4]。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高等院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和标志之一,学产研合作教育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5]。现有的教学计划安排中,除常规的课程实习环节外,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实习环节,学生深入生产企业,在一线的生产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制药工程专业已经与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瑞邦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康麦斯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天翼药业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总医院制剂室、吉林特研制药等省内外制药、研发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基地的建设既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又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计立项和为期12周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及社会能力。为更好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人才培养,积极争取企业投入资金用于研发实验室的建设,成果共享。
4建立和完善全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开展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对于教师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4]。学校已经建立起三级教学监控体系。每学期结束,都要考评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由学校教学督导、院级教学督导、授课学生同时测评,教学效果直接与任课教师的职称评定、津贴、评优等利益相关。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校更新了所有的多媒体教师播放系统,教学实现了现代化; 为更好的监控课堂教学,学校安装了监控系统,随时可以查看课堂纪律及教师授课情况。从细微之处,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
5结语
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构建就是要解决 “培养什么人”、“用什么人来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用什么知识、方法来培养人”的问题。纵观2011 - 2014年,在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连续4年被评为B + ,在黑龙江省拥有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仅次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之后,与后三者同在B + 行列。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毕业生工作在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亚宝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制药企业。一部分毕业生直接考取了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省外知名高校,省内读研高校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培养保障体系 篇2
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针对化学师范生提出三个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目标式分类培养的设计,确定了三个精细化的具体方向定位、培养目标和实训内容,构建了实施路线、教学数据分析平台及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形成一套学生精细化实训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配套运行操作平台和管理办法,应用于学生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训;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89-02
一、引言
??新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革除传统师范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不断提高实践育人水平,是当前推进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1]。
从高等教育全局看,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是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化解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办法,是在充分认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2]。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及反馈互动平台,可有效地跟踪实际教学的效果,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模式,也会对师范与非师范的培养同质化问题有预判和调整。从师范教育看,根据调查和统计发现,在学校发展不断扩大过程中,师范大学面临教师教育定位、师范与非师范平衡、资源重新配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便凸显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问题[3]。为保证化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培养方向,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出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再经过一系列辅助的配套措施和运行过程来实践,不断完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培养机制或教学模式。
二、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
1.学生录取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选拔适合化学(师范)培养目标的学生,保证和提升本专业生源质量。
2.实行“三段一标”实训计划:设立一个总目标,下设分类具体实施目标,以目标为方向,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实训路线,每段确定一个人才成长实施目标,让每位学生从进入本专业就清楚知道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和技能,每个阶段应具备什么能力,在毕业时完全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各项培养要求。
3.按“三个一批”分类培养:化学(师范)专业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但同时也注重化学及化学相关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按着由多到少的倒三角结构,分类培养一批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一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人才,一批相关专业的高端研究精英,同时,实现“三个一批”就业。
三、质量保障体系
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改进形成。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地域特点和目标定位等方面有特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设置不易过细。因此,根据全面质量管理和相关教育理论,构建三个精细化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于目标的运行系统又分为条件保障子系统,管理保障子系统和学生发展保障子系统。
体系的内容包括: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实验室,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实践基地等条件保障;系列制度建设和执行;实践训练路线设计;全面、准确、及时的教学信息收集和整理,评价结果及整改要求及时反馈,目标完善等。这些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网站发布,互动和辅助统计分析软件来实现,形成完整的质量监控和保障的体系。
四、措施和成效
1.三个精细化过程的实现实例。制定化学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目标设立,实践路线,课程设置,成长记录,取得重要成果,评价,目标实现等。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着理论和实践路线图进行训练,到大四年级进行择业和反馈。比如,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小型板书训练场地,微课训练基地和多学科科研训练基地。根据实践的类别,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完善实践评价。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针对三个精细化的内容和及培养目标建立网站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反馈,完善专业目标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和录入、自动分析和反馈、信息发布和互动等。这个辅助工具是把全过程培养建立在保障系统内,可查阅所有管理文件,分析过程培养的进展,公布就业信息和状况,收集反馈结果等。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教学条件,学习评价结果和计划执行情况,不断完善计划和修改目标方向。图3显示了数据采集,分析和运行的界面,通过过程管理,保障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并为后面的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三个精细化内容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为提高质量提供基础。
五、结论
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为化学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三位一体”、“三段一标”和“三个一批”结合质量保障系统的具体实施,可有效地实现设定的培养目标,对不断提高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意义。经过不断地完善,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也将对推动其他专业的建设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培养保障体系 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00-02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层次上的联系,而是两个层级多方面的兼容和集成,并且这两个不同层级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基础之上的,它们有着相似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在教师培养、招生制度和行业指导上都是相通的。中高职的衔接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它要求中高职的教育必须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当前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必须以具体科学的衔接方式,构建中高职职业教育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的机会和平台,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联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将中高职的衔接看作衔接模式、资源共享平台和质量保障体系等三大关键问题,并且这三大问题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衔接的模式,关键在于资源共享的平台,而保障其顺利进行的基础是质量保障体系,所以构建好中高职的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构建基础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帮助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中职教育,在这个基础之上进入到高职学校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由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因此,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和高职院校必须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分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把握和探讨中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规律、文化基础和社会背景等。因为中职和高职教育是两种不一样的职业教育的层次,因此中职和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经验上是存在不同之处的,这也会很大程度上阻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顺利展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高职的衔接不可以单纯地依照中职或者高职的人才培养标准来进行,必须建立在“衔接培养”的现实基础之上,通过中高职的衔接来尽量地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站在人的需求角度上来看,职业教育的时间活动本身就是以需求作为基本的评价标准的,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的质量就是评价是否满足标准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只有遵循了相关的质量标准,职业教育才会获得更具力量的发展动力,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行政部分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中高职衔接的顺利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中明确指出要保证中高职的衔接协调发展,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操作模式引导中高职的合理衔接,不少中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先后在制度、衔接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环节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也必须正视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保障意识淡薄。由于目前所出台的关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还没有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以及衔接权利没有实现充分的下移到位,因而导致目前中高职衔接的政策导向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没有充分地调动中高职衔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还存在一部分院校没有将中高职的衔接放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来,不少院校虽然开展了中高职的工作衔接,但是主要的关注点还是在学生的规模和收费方面,没有形成较强的质量保障意识,因此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忽视了过程管理和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这些都会影响到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造成一部分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质量保障目的不明确。在教学质量保障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依据和目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这些包括了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环节等,因此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必须具体地落实到上述的两个层面上,中高职院校应该广泛积极地参与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讨论和制定,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定位等,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在人才培养标准中要明确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规定在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等,及时解决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每个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具体环节的开展也要建立在中高职院校交流的基础之上,尽量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和教学环节趋同的现象。从现实的状况来说,虽然目前不少职业院校在提高中高职的衔接质量上都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但是由于质量保障的目标不明确,以及对于中高职的衔接缺少系统科学的标准,因此导致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缺失必要环节质量监控的现象,造成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发展不相符合的情况。
(三)缺失质量保障主体。要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质量保障主体,一般而言,质量保障主体不明确主要是由于保障意识不强以及目标不明确等原因造成的。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中高职的衔接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上主体缺失是比较严重的,并且一部分职业学院对于中高职的衔接质量保障主体还存在认识不清和主体错位、缺位的现象。从广义层面上来说,中高职的衔接在质量保障主体上主要包括学院本身、教师、学生和家长、企业等。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中高职的衔接主要是指院校本身学生和教师,正是这些质量保障主体的相互配合才能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衔接效果上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各高职和中职院校必须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好中高职的衔接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集合各种智慧和力量将教学活动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保证更加高效稳定地开展。
三、对策建议
就目前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而言,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是影响和阻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高职和中职学院必须提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组织管理着手建设。2015年我国共有14152所中职学校,在校生共有2312万人;高职院校1468所,在校生755万人。其中,中高职的在校生规模将近3200万。可以看出,中高职的衔接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并且职业教育目前正在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不断转变,因此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十分重要。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一个职责明确清晰且合作协调的组织保障体系。教育相关部门也要成立关于中高职衔接工作的领导小组,科学指导中高职的衔接谋划和宏观指导。职业学院本身也要成立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小组,制订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院校的各系部也要根据校级领导的相关工作部署,研究和处理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组织结构上做到配套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到位,推进衔接的科学化。
(二)建设制度体系。一是根据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现有的相关文件制度,推动中高职在内涵上实现衔接,建立起与中高职衔接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二是不断地创新中高职的衔接制度,将职业教育的分级制度和升学退出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工作,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扩大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合适的时间里将一部分办学实力较强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作为中高职衔接工作的试点学校,通过采取优惠型措施或者制度的方式来推动中高职的衔接质量的提高。四是定期对中高职的衔接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估,将中高职的衔接工作纳入到正常的职业教育评估考核体系中,切实提高衔接的水平,促进中高职衔接持续发展。
(三)建设运作机制。中高职衔接必须建设与之相符合的运作机制,一是政策的导向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根据中高职衔接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来引导和推动。二是物能保障机制,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专项的资金,满足中高职在物质上的需要。三是信息反馈机制,要广泛收集和整理好中高职在衔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及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全面地掌握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各种进展情况,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提供条件保障。要进一步整合中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力度。教师必须通过各种职业技能的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充分发挥校企联动的作用,建立职教集团。同时,各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在中高职的衔接工作中,学院领导必须引起重视,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为实现中高职的顺利衔接提供条件保障。
综上所述,中高职的衔接工作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地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强化质量保障的意识,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基础为核心目标,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保证中高职的顺利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宫雪.论基于国际经验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0)
[2]邵元君,匡瑛.国家职业标准: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基于美英的经验[J].职教论坛,2012(28)
[3]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4]周建松.审慎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2(5)
【作者简介】周 澜(1968- ),女,广西柳州,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计算机基础教育。
培养保障体系 篇4
根据影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 学生的入学基础、智能水平、学习态度;二是教学条件和资源;三是教学管理水平) , 以系统论为指导, 构建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四大子系统组成的、具有互动功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以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1 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建立学校、系 (部) 、教研室职责分明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履行教学质量管理、指挥系统职能, 完善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功能。
1.1 教学管理系统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一般包括教学指挥系统、参谋咨询系统和执行运作系统3部分。其中, 教学指挥系统是指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组成的校级管理, 参谋咨询系统是指教学工作委员会和高等教育研究室, 执行运作系统是指由系 (部) —教研室组成的系 (部) 级管理。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明确教务处和系 (部) 各自工作职责范围、权利和义务, 建立以教务处和系 (部) 为主的运转灵活、上通下达、有权威、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系统, 形成以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为校级管理和以系 (部) —教研室为系 (部) 级管理的两级教学管理体系, 分别承担学校和系 (部) 的教学管理工作。其中, 校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突出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管理, 重在决策和监督;系 (部) 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突出本部门教学工作的组织落实和过程管理。学校要不断采取有力措施, 努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 逐步向教学管理研究型方向发展。
1.2 教学质量督导系统
实施教学督导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 在维护学校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必须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督导系统, 成立由分管副校长为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校、系 (部) 两级教学质量督导小组。教务处是全校教学质量督导执行中心;系 (部) 是本部门教学督导、监控的核心;教研室既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 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关键的组织。
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督导系统, 明确教学督导工作职责范围, 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包括教学质量督导规程、督导岗位责任制、督导档案管理、督导信息反馈以及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听课评教制度、考试抽查制度、教学质量激励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等) , 以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1.3 教学研究系统
教学研究系统有2种形式:一是设置教学研究专职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 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学研究队伍;二是组织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各自的本职工作进行教学研究。
1.4 教学条件支持系统
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具备2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应千方百计为教学改革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使教学条件支持系统能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改革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和物质保证。
2 教学管理制度系统
教学管理制度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制度基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应建立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通过建章立制, 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2.1 教学督导制度
健全校、系 (部) 两级教学督导制度, 督导组成员既要吸收离退休资深教师、专家和领导, 又要吸收教学一线骨干教师。采取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督教与督学相结合、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督导与评估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使教学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2.2 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是掌握教学信息、监控教学过程最有效的措施。学校应坚持在每学期初、期中和期末, 结合教学工作重点, 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教学检查, 掌握教学状态,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3 新教师开课试讲制度
新教师开课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并组织试讲。岗前培训或试讲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试讲合格后, 由教学部门审查教师的教案、授课计划, 并在上课一周内组织听课、评课。
2.4 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直接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 是教学信息监控和反馈的主渠道。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具有客观性、公正性, 应在对教师的评教中占据较大权重。
2.5 听课评教制度
学校应建立各级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队伍听课评教制度。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评教对象和相关部门。听课评教结果应作为考核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和被评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2.6 学生信息员制度
教务处在各年级、各班级选拔学生信息员, 公布教务处电话和电子信箱,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保证学生能及时反馈有关教学信息。对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 教务处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形成分析报告, 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及其所在的教研室和系 (部) , 跟踪并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效果。
2.7 考试抽查制度
考试是检查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活动。应建立试题、监考、阅卷、评分和考试质量分析等制度。对各专业主要课程应建立试题库, 实行教考分离, 以考核教学的真实质量。
2.8 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
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 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 开展毕业生问卷调查工作, 掌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导向和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了解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感受和建议, 及时发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创造条件,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 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9 教学质量激励制度
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激励制度。教师教学质量应与评先、晋升、岗位津贴挂钩;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优秀教案评选、精品课程评选、多媒体课件大赛等活动, 将教师引向教学研究领域, 通过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水平。同时, 为防范并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教学事故,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应制定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为树立良好教风, 对责任心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的教师应调离教学岗位, 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评估是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评估工作要明确目标, 把评估内容与日常教学管理相结合;通过评估掌握学校当前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和存在问题, 分析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 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充分发挥教学评估工作的参谋和指导作用, 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为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实施教学质量规程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以系 (部) 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 、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等为评估对象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3.1 系 (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系 (部)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石, 其状态和质量直接体现学校教学工作的状态和质量。因此,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系 (部)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制订系 (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开展系 (部)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促进和落实校系二级管理体制, 协调二级管理的工作关系, 充分发挥系 (部) 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各系 (部) 认真落实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方案及重点工作, 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3.2 教学计划评估
教学计划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依据,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性教学文件。应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社会人才需求及学校实际情况, 不断修订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计划时要加强监督与管理, 严格规范教学计划的审批程序, 维护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3.3 专业、课程评估
专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学校要高度重视评估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做好专业评估工作。专业评估包括专业设置评估、新专业合格评估、特色及品牌专业 (重点专业) 建设评估。
课程是实现专业教学目标的关键, 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制定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 应对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统筹安排, 以三年制专科为重点, 大力加强对三年制专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评估工作。
3.4 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估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如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设计质量标准、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标准等, 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5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应具全面性, 既要审查教师任职资格, 又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估, 还要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导向作用。
3.6 学生学习质量评估
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应以学风建设为重点, 严格考试管理, 狠抓考风建设, 以考风促学风;严格学习过程淘汰制;建立学生学习监督和检查制度;建立评选学习标兵制度;鼓励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探讨双专业 (相近专业) 制度;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校内成人本科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4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高等院校必须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 构建以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教学评估部门、学生信息员等为主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依托教务管理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功能, 建立网上教学信息监督反馈机制。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管理活动及时进行调控, 实现教学管理的互动功能。
社会保障体系 篇5
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本质:维护社会公平进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险(核心)
社会救济
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定义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思想发展西方
中国:
基本内容现金援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收入补贴形式实现
直接服务: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内容(构成)1.社会矛盾调节器,以缓和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
社会福利特点(作用)2.普遍性,向所有符合条件公民提供
3.层次较高,在社保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1.剩余性与制度性福利
2
分类.积极性与消极性福利
3.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4.综合性福利
西方国家
制度按照有利生产保障生活的原则,有步骤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原则:国情国力出发,
内容:公共福利和集体福利事业;优抚对象的福利;儿童福利事业;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事业。
发展趋势:经历了从消极救治到积极预防、有部分人责任到国家社会责任的历程;推进现代化,加速科技革命,发优抚安置
层次经济保障精神保障
服务保障
国家福利:英国
模式国家保险:前苏联
社会共济:我国、德国,个人责任强化,国家、企业、个人三方承担融资。积累储蓄:新加坡
古代:欧洲中世纪世俗和宗教慈善事业。历史变迁近代:俾斯麦、伊丽莎白
二战后:日臻完善
性质(特点)经济福利性社会化
劳动力再生的保护器产,保证人民生活
功能(意义)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经济发展的调节器:调整供需
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法制基础
建立运行原则
人本宗旨
关系效率与公平相结合
过度保障、通胀、人口老龄化资金短缺问题效率受损:受益不公,工作积极性降低、失业现象严重。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膨胀,资金流失,财政紧张
西方广辟资金来源、提高费率,增加社会保障收入
降低过度保障标准,减少支出,实现收益公平
改革与趋势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减少国家干预,鼓励商业性保险
现收现付制改与个人资本积累结合的混合制,强调个人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
加强管理,精简机构,提高资金利用率
体制中央地方共同负责
中央
地方
现状社保基金筹措困难
社保覆盖面不够宽
问题人口老龄化
亟待出台社会保障法,法制不规范
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我国必然性:人民根本利益,党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局;经济社会稳定
重要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公平
1.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构建3.做好城市低保落实工作目标任务
4.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医疗、养老保险制度5.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6.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展国民教育,提高全社会成员生活水平。
摘要:含义、重要性;
关键词:社会福利,政
含义:满足
分类
西方
论
文
我国
问题及措施府职能经济(货币、实物)社会(情感、精神、发展)建立:基础、原则及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社会投资作用以社会治理为手段强调社会政策的成本收趋势问题问题对策极社会政策及影响(社益分析会包容、第三条道路)产生背景:改革开放资金筹集问题障机制不科学问题管理主体缺位、社会保内容福利水平低、范围小社会服务市场化,妨碍社会公平目标实现社会政策能力低:原因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重;忽视社会体系的培育:社会转型与政府转型、政府退出的条件职能转变职能退出:政府缺位严枉过正):福利水平低;对高福利否定态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原则;政府缺位社误区对待高福利负效应(矫市场机制高效率:市场效率有局限、有条件,迷信市场能力;政府推卸责任,社会服务市场化,盲目推动市场化效社会政策能力低的原因社会保障税:意义及具发挥社会政策的积极作建立科学体制、确立政市场化管理,福利层次加强政府自身社会政策体措施用府在社会福利中的主导范围问题能力建设:行为逻辑转型;人性合理假设;社会政策过程的管理.作用:加强管理、精简机构、提高资金利用率 会代价率导致严重社会不公材料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财政摘要:社会保障税与政府职能
含义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社会保障税含办法社会保障基金义强制储蓄政府在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应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负所得税与超额个税社会保障税产生对所得税制度的依赖:社会保障本身的多重属性:准公共物品,向部分社会成员提供来源制度化要求资金有稳定财政必要性:管理主体缺位问题:科学管理权力划分形成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内容:集中部分国民收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抚恤事业费障的内在联系财政地位作用必然性:财政与社会保
支出构成社会福利救济费自然灾害救济费利于财政职能的转变:由政府财政到公共财政转换:以流转税为主体向以所得税为主体有助于财政收入结构的重要性:财政成为社会保障主体的主要作用有利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社会保障需要便于政府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有助于实现社会保障适度管理:相对集中、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资适合我国征管水平化的能力:建立个人账户,政府保障范围太大使个人抗风险能力减低也造成社会保障资源的浪费充分考虑社会保障市场建议统筹安排与税收制度紧密结合,需要工资制度改革的配合
培养保障体系 篇6
[摘 要]实践教学是军队院校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结合教学工作实践,通过重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完善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考核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满足部队弹药保障人才需求。
[关键词]弹药保障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55-03
实践教学是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1] [2]随着“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的提出,我军弹药保障进一步加快向“真打实备”的要求转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弹药保障课程更加突出强调保障人才实践能力和保障指挥能力。我院弹药保障与安全性评估实验室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构建以部队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部队弹药保障人才需求。2013年,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从事通用弹药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的专业类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下面结合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当前弹药保障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在弹药保障人才培养中,由于受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的定位还不够,许多教员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培养学员的弹药保障实践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内容还主要侧重讲授学员弹药基本原理、储存供应、检测化验、销毁处理等保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忽视了学员对弹药收发运输、方案制订、安全管理、保障指挥等组织协调实践环节的培养训练,导致学员毕业到部队后感到能力不足,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大多课程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还主要从属于课程授课理论教学,并且大部分实践教学仍采用教员讲解演示加学员操作的传统模式,没有从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角度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激不起学员学习兴趣。
三是在教学平台建设上,由于当前实践教学涉及的场地、设施、装备、仪器是通过不同渠道请领购置而成,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许多设备、器材、仪器分散在不同实验室、专修室等场所,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此外,在实践教学管理上,还没有形成基于实践教学的完善的实践管理保障制度,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四是在考核评价上,对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的业务组织能力、多方协调能力、情况处置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还没有有效的考核手段,仅凭一张试卷,难以全面检验学员综合实践能力。此外,在考核组织上,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远没有对理论教学的考核要求严格,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二、构建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理念与原则
在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必须着眼于培养“精技术、会管理、懂指挥”的高素质新型弹药保障人才,按照“打牢知识基础、突出实践技能、培育专业素养、强化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弹药保障实践教学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继承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主辅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3]因此,在构建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上,必须考虑系统性原则,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课时分配、教学组织实施上统筹考虑整个学科的有机统一,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
(二)创新性原则
传统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主要以演示验证实践为主,教员演示,学员操作,在培养学员筹划指挥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基于能力培养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紧贴部队弹药保障人才需求,在实践教学观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构筑有益于学员筹划指挥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特色性原则
弹药及元件操作安全性要求高,弹药保障环节复杂、工作环境艰苦,弹药保障岗位任职需求对弹药保障人才的操作水平、协调能力以及工作作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上必须突出弹药保障的特色,突出培养学员的熟练的操作技能、筹划指挥能力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
三、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围绕任职岗位需求,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我军弹药保障岗位主要涉及军代系统、后方仓库、作战部队以及弹药化试验与处理机构等,根据弹药装备全寿命特点,围绕不同任职岗位需求,实验室将实践教学内容横向划分为弹药研制生产、储存供应、质量监控、修理处废、安全管理5个内容模块。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将实践教学内容纵向划分为知识强化、技能培训、综合应用、研究创新4类实验实践项目,形成“五横四纵”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知识强化类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弹药学、火炸药学、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根据学员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规律,深化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打牢专业技术基础。技能培训类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弹药质量监控、弹药安全工程、弹药化验、弹药试验、弹药修理技术、报废弹药处理技术等岗位任职课程,主要根据学员第一任职需要,针对弹药燃爆特性和弹药保障“严慎细实”的工作特点,培养学员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弹药工作的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综合应用类实践教学主要涉及战时弹药保障指挥、弹药保障综合演练等课程,主要是根据部队“精技术、会管理、懂指挥”的人才需求,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类实践教学采用毕业设计、创新竞赛、自主选题、科研立项等方式,由学员自主开展项目的设计与研究,培养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二)着眼任职能力培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方法基本是教学讲解示范,学员分组练习,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培养学员的筹划指挥和创新能力。重构的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着眼未来任职岗位工作特点和保障技术创新发展趋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能力层次要求,探索形成了实装实训、模拟虚拟、自主创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获取、能力生成、素质培育在课堂与战场之间的无缝链接。
实装实训实践教学针对学员未来任职岗位工作需求,坚持“紧贴装备、紧贴实战、紧贴部队实际、紧贴未来发展”的原则,采取教员指导、学员规范训练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弹药实装实景实战实践教学,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装实训教学过程中注重紧贴实战,培养综合能力,例如在野战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中,采用“任务想定、分队协同”的组训模式,设置保障方案拟制、野战仓库开设、技术检查、故障处置、安全防护等战时保障演练科目,在培养学员弹药保障技能的同时,强化学员的组织、指挥、协同能力。
模拟虚拟实践教学主要针对弹药实践教学中高危操作不可及、作用过程不可逆、实装教学风险大等问题,依托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多种互动硬件设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让学员在虚拟环境感受弹药爆炸作用效应、引信起爆的作用过程等,加深学员对机理的理解,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实践教学采用学员主体与教员指导相结合、探究学习与创新运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员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和专项课题研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学员自主选择题目、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展实验等模式,启迪学员科学思维,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优化完善实践教学平台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场地、设施、装备、仪器存在不成体系、杂乱无序问题,实验室系统梳理了学员从入学到毕业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需求,分析了不同类型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要求,按照完备适用、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和定位了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与功能;依照“补充、调整、完善、提高”的建设方针,对试验设备、仪器及场地采取了补充急需、调整归属、完善功能、提高效率的基本措施,优化形成了专修室、实验室、综合训练场、部队实习基地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专修室主要针对弹药的结构原理、作用机理以及弹药检测处理等专业基础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验室主要针对弹药检测、化验试验等技能操作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学员还可以利用实验室开展自主实验和科研创新,主要培养学员的技能操作和研究创新能力;综合训练场主要针对弹药保障中的筹划指挥、协调组织开展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员的组织指挥能力;部队实习基地是院校和部队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模式,是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员毕业实习基地的“淬火”,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四)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实践教学考核模式
实践教学考核是反映实践教学质量、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5]一直以来,弹药保障实践教学考核采用传统方式,重结果不重过程,重成绩不重表现,不利于激发学员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针对实践教学考核存在问题,在考核设计上,突出弹药保障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了“全程跟踪、多维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知识强化、技能培训类实践教学考核,突出考核学员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综合应用型实践教学考核,突出考核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研究创新型实践教学考核,突出考核学员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弹药质量检测实践考核过程中,采取现场过程考核与课后综合评定相结合、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加强现场过程考核在成绩综合评定中的权重,强调实践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协同配合,突出小组考核成绩,有效培育了学员的团队意识。在考核组织上,创新考评组织模式,实现训评分离,保证训练评估客观公正,实现弹药保障实践教学“训练—评估—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模式。
四、结语
随着习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提出,军校教育逐步向紧贴实战、瞄准战场、能打胜仗要求培养人才的方向发展。实践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弹药保障与安全性评估实验室针对弹药装备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技术要求、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技术特点,遵循教育教学理论和规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了弹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满足了弹药专业人才成长需求,弹药人才遍及全军,对保障部队“平时安全、战时打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注 释 ]
[1] 陈鹏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5):83-85.
[2] 曾小彬.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3.
[3] 杨彦华,张宏韬,陆通.从创新教育探索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融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3(9):3-4.
[4] 雷彬,蔡军锋.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191-192.
[5] 张凤俊.高校考试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57-58.
培养保障体系 篇7
一、建立系统的组织保障, 确保拔尖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 也是现代工程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形势而做出的重大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土木工程拔尖人才的需求很大, 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 迫使高校在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多下功夫, 为社会发展贡献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多个部门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拔尖人才的培养的顺利进行。如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茅以升班”是以副校长牵头, 分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和土木建筑学院共同组成的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这个统一的组织体系明晰了各部门的职责, 教学部门负责选拔优秀的任课教师, 制定激励指导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措施,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科技部门负责对学生的科技成果进行鉴定、协助学院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制定科技创新训练实施方案。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校团委负责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 吸引“茅以升班”同学参与到学生第二课堂中去;土木建筑学院负责学生的遴选, 学生活动的日常管理, 学风建设和指导教师的配备工作等。
除了各部门的分工以外, 在日常工作中, 各部门还要加强合作, 某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全能够承担的, 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加强联系, 携手共同完成。学校至少一学期要召开一次土木工程专业——“茅以升班”人才培养研讨会, 在研讨会中, 各部门把所遇到的困难提出来, 领导小组共同研讨, 找到解决办法, 推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的建立, 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工程教育改革有了组织保障, 各部门高度重视工程教育改革, 这个组织结构自2008年建立以来, 发挥了巨大效能, 从组织上保障了工程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拔尖人才培养有章可循
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能顺利推动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开展。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在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方面, 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确保了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一是关于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制度, 学生土木工作部出台了奖励《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办法》, 《土木建筑学院“茅以升班”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土木工程“茅以升班”学生遴选办法》;二是规范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的相应的管理制度, 如《“茅以升班”教学管理规定》、《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实践教学细则;三是有关学生培养评价体系的制度, 如德育评价、学习能力评价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制度;四是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指导、评审、验收、奖励、转化等制度, 如课题申报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开放实验室制度, 课外科技实践基地建设制度;[2]五是建立激励教师的相关制度, 如《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奖励办法》, 《大学生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奖励规定》以及在中青年教师指导中获奖的, 可以在教师职称晋升和年终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三、强化人才队伍保障, 为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需要指导教师进行智力支持, 因此, 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需要建立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为拔尖人才培养服务。指导教师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的传授、基础知识的教学等服务。高校为了土木工程拔尖人才的培养, 必修广纳贤才, 培育一支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除了课堂的教学外, 还要加强课外的辅导, 保证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外, 还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作为老师课题项目中的一员, 逐渐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如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茅以升班”每3个同学配备一个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分为集中交流指导和分散指导, 集中交流指导每学期进行1-2次, 分散指导次数不计, 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重点, 做好学生的辅导答疑工作。土木建筑学院对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旨在将“导师制”落到实处, 让“茅以升班”的同学能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迅速成长, 逐渐成为有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土木建筑学院要求指导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接触新事物, 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看法,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新颖性, 鼓励其标新立异。对于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指导老师应及时帮助分析、引导, 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3]
四、探索激励保障机制, 提高土木工程拔尖人才的综合素质
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一系列激励保障措施, 给予学生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原动力。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茅以升班”为例, 土木建筑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激励学生的规章制度, 在这些制度的指导下, 学院采用多种激励办法, 调动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的热情, 以激励促学习, 以激励促创新。一是通过舆论激励, 在学校和学院的网页上大力宣传建立拔尖人才实验班的意义及学校支持实验班建设的系列活动, 通过舆论引导, 诱发学生热爱专业, 以在“茅以升班”学习为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学们逐渐养成善于学习钻研的好习惯;二是通过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挖掘大学生中的拔尖人才, 并将其树立为典型, 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 带动广大同学不断奋进。[4]如土木建筑学院“茅以升班”2008级魏文龙同学在美国数模大赛中获奖, 并在全校评为“十佳学子”, 通过对该同学的榜样的示范, 让更多的同学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三是组织激励, 给予团体或个人评优评奖。如2010年, 土木建筑学院在“茅以升班”中围绕土木工程行业开展社会调研报告竞赛, 最后学院组织评选出20份优秀调研报告, 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同学们通过付出而有所收获, 使学生在精神方面有了成就感, 以后的社会调研会更加努力;四是活动激励, 通过一些高水平的的活动参与, 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活动的热情。如2009年和2010年暑假, 土木建筑学院在“茅以升班”中共选拔了10名同学分别参加“全国首届茅以升班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参加完活动的同学表示收获颇丰, 也激励了更多的同学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而积极创造条件, 逐渐提升自己,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
摘要:本文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为例, 探索土木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笔者认为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教师队伍保障和激励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 建立起系统的保障体系, 充分保障土木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质量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土木工程,拔尖人才,保障,“茅以升班”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11-4-24 (1) .
[2]傅强, 王庆文, 叶晓萍.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服务[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5) :32-33.
[3]张侠.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体系推进创新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6) :288-290.
培养保障体系 篇8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要有科学合理的, 并且还是系统比较完备的, 运行比较良好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 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保障体系也是高等教育掌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步骤。在19世纪80年代, 由于世界大范围兴起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和随着高等院校数量的扩张带来的教育质量问题, 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运动。现如今,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关于高等院校质量保障体系
(一) 高校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有效的管理和可靠的资源 (条件) 保障下的一种复杂的、灵活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其质量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和资源保障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教学质量是由教学工作质量以及学生质量组成, 其中学生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 工作质量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 它的内涵是从教学质量的构成因素来界定的, 包括输入质量 (为教学所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质量) 、过程质量 (教学实践质量) 、输出质量 (教学结果的质量)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陈玉琨主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中,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这样定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指导下, 根据教学质量保证对象和质量保证活动的需要, 依据一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按照一定的程序, 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控制、评估和审核, 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及所进行的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持续达到预定的目标, 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过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 是政府的外部保障和学校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机统一。
二、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 尽管表述方式不同, 但大体上都坚持以教育产品满足社会需要 (主要是用人单位的需要) 作为第一目标, 最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质量。大学的教育质量, 最终是要通过其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实践来检验。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培养人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教育源于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教育需要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社会生产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无论是个人的需要还是社会的需要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需要在现实中已经表现出来, 也有些需要未显现于现实中, 有些是潜在的。因此, 我们可以把人才培养质量定义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协调和满足社会与人两方面显现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程度一致。
三、完善高等院校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途径
无论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 还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 都是针对社会和对人才总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体系而言的,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师、学生、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中存在的三个要素, 这三个要素也是高等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理念。要做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要从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入手, 其次是学生, 最后是课程。
(一) 高等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建立督导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在高校教学过程中, 教师无论是从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文化选择中的特殊地位。高校教师要知道这个社会真正需要什么,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 高等院校要时刻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严把教学关。
(二)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质量保障意识, 建立完整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对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和科学的管理, 使之成为学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在学校管理, 教学活动, 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提高, 并且对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推进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估相结合。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是“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实现途径”, “课程的选择、组织是否科学, 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是决定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志。学科与专业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培养人才是学科的职能之一, 专业是承接这一职能的具体平台, 是培养本科生的学业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 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要的交叉点上, 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四)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搭建实现的。在课程设置中, 学校要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管理上, 要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管理, 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四、结语
总体说起来,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要看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就是要提高一个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看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怎样运行的, 关键是看学校自己, 靠学校的领导, 教师和学生, 要让学校师生员工主动参与到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改进中, 树立质量意识, 了解学校提出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对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 参与到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检查、评价和整改等工作。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的高等院校制定不同的符合学校实际的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 结合社会所需要,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戚业国.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J].江苏高教, 2009, 2
[2]董学武等.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A].院校研究: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C], 2008, 7
[3]董学武.穆恺.高校教学质量保证的组织体系构建研究[J].首都教育学报, 2012, 11
[4]龙金智.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考试周刊, 2009, 31
[5]林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
培养保障体系 篇9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保障体系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的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职能组织起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鉴,引导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规范化,对人才培养活动实行体制化、持续化监控,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诊断,通过激励机制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又相互协调,互相促进,能够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的、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1]。
一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体系的主干模块
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干部管的共同活动,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人为因素,体现在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等;硬件环境因素,如教学条件、设备,实验仪器等;管理因素,包括学校职能部门以及系部等的多重管理。所以教学质量的保证与监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主干模块应包括: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估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1,2]。
(一)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价的标准。制定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标准,是保障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的前提。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内部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规章制度等,指挥和协调各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准确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的收集是多渠道的,可以来自于督导组信息、学生信息员、同行之间,同时也是多方式的,如开展教学检查、听课、评教等活动,应建立由学校教学职能部门领导,各院系实施,专职人员负责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多方采集教学信息,实时掌握教学动态,为教学评价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同行评价、部门评价等,每一项评价根据不同的准则设计打分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并对采集的各项教学信息进行汇总,科学分析,以掌握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不断改善。
(四)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
通过领导干部、督导组听课、课堂测评、问卷调查、教学检查等形式,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网站实行网上评教,将评价结果客观、快速上传下达,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以调控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五)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与奖惩制度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将教学评价结果与教师学年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以形成勇于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校风建设[3]
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规划,不得擅自更改和随意删减,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素质提高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第二课堂。授课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倡多方式、开放式的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注重教学、学风建设。良好的教风、浓厚的学风是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保证。对于教师而言,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对于学生学风,我们从多角度、多渠道加强学风建设,常抓不懈。
(二)各部门分工合作,多重保障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局面的出现,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只由学校或院系某一级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是力所不能及的,必须整合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实行校、院多级管理。院系是直接从事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作用,督导组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监控。
(三)定期召开教学督导会,实行常规教学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通过教学职能部门、校级教学督导组、院系教学督导组、教学信息员定期召开教学督导会,共同讨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解决途径,全方位监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学校应实行常规教学检查。建立听课制度与检查制度,同教研室教师定期听课教研,领导干部、督导组不定期随堂听课,检查教学秩序、备课授课状况、教学文件等执行情况。此外,做好重点时间段的监控,如学期初的教学准备情况检查,学期末的考风考纪状况等,做到事前布置、事中控制、事后总结。
(四)加强实践环节的监控
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实验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成败。
做好实验实践教学,首先,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应与时俱进,实验教学内容要不断改革,如实行“项目化实习”,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到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及设计中,从项目选题、到方案的选择、实施、评价,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这种方式针对性更强,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安排实验教学环节时,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率;第三,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应改革以往灌输式的指导方式,通过引导和启发式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更好保障实验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4]:
做好实验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应加强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的好坏影响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系部有专人负责监督,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行课程的教授、博士负责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实验课程教授、博士负责制,每门课程以教授、博士为核心,形成一个教学团队,其成员包括该课程的各主讲教师、教研室主任等。在教授、博士的指导下完成,这将有助于实验教学工作的监管,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首先应建立一支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组成。此外,还需要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实事求是地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评价。
制定科学、合理实验实践考核方式。我们应制定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把实验操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主要从实验预习准备、实验过程、仪器操作使用、实验技能和效果及实验报告等五个部分来考核,每个实验项目都制定了量化考核指标,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并且与时俱进,需要紧扣时代、市场的需要。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依据,是确保按照培养目标落实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体系必要而紧迫。
参考文献
[1]董墨菲,李明,陈娜,王击中.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1(7):171-172.
[2]刘金玲.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人才,2011(7):270-271.
[3]程斌,谢永安,聂锐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途径与措施[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4):89-92.
培养保障体系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模糊评价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90年代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发展,其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在新的层面上既使原有的一些老问题凸显,又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诸如导师与学生之间结构性矛盾突出、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构建扩招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尽快采取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在社会、学生、导师、管理和条件建设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结果,其影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在参照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具有丰富培养、管理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的咨询,对多所高校进行大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最终整理成一个指标体系[1]。
该指标体系的因素是分层次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准则层包括导师因素、研究生因素、管理教育因素、物质条件和外部评价。其中导师因素包括导师队伍建设、导师责任心和导师科研情况;研究生因素指研究生自身的因素,包括研究生的基础素质、研究生学习态度、研究生自主性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管理教育因素包括培养与教学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和课外学习氛围,其中学位论文质量指标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物质条件指学校提供给研究生的学习条件,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和生活条件;外部评价指研究生毕业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2]。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各个指标之间不是平级的关系。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和难以精确化造成对系统描述的模糊性,这非常符合L·A·查德的互克性原理,因此运用模糊手段处理模糊性问题,将会使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合理[3]。
(一)建立评价因素集。
评价因素集,即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集合:U={u1,u2,u3,u4,u5},u1={u11,u12,u13},u2={u21,u22,u23,u24},……。其中,U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u1为导师因素;u2研究生因素;u3管理教育因素;u4物质条件和u5外部评价。
(二)建立权重集。
权重用以描述各指标对于评价目的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权重集是与评价因素集相对应的多级集合,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则W={w1,w2,…,wn}T。
(三)建立评价集。
评语就是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定性描述,它使抽象的数据变为人们熟悉的评价语言。评语集P={优,良,一般,差,很差}对各层指标都是一致的。请10名(或更多)专家,根据某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情况,结合各项指标,对应于评语集进行判断,评语加权系数矩阵为F={9,7,5,3,1}。
(四)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评价矩阵为模糊映射所形成的模糊矩阵,它表示专家对该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各指标所属等级的综合考察结果,则
(五)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由最底层开始对指标进行逐层综合评价,则
(六)计算综合评价值。
若U≥9,则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优;7≤U<9,则保障体系在良与优之间;若5≤U<7,则保障体系在一般与良之间;若3≤U<5,则保障体系在差与一般之间;若1≤U<3,则保障体系在很差与差之间;若U<1,则保障体系很差。
三、实证分析
(一)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由(其中cij为判断矩阵中比较因素值,Mi为判断矩阵第i行的乘积),对wi作归一化处理并检验通过,得出对应指标的权重。W={0.2345,0.1639,0.4269,0.1081,0.0666};W1={0.3108,0.1958,0.4934};W2={0.4597,0.1578,0.2398,0.1426}……。
(二)确定评判矩阵。
本文采取了模糊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评价值,聘用10名专家对该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打分,得出二级评价指标的鉴定表(见表2),最后得出各指标层的模糊判断矩阵为:
(三)模糊综合评价。
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与模糊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运算,求得模糊评价结果。同理得到,研究生因素评价值为6.3565;教育管理因素评价值为4.9234;物质条件评价值6.200和外部评价值5.400,最后得出该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综合评价值为5.4296。
四、结语
该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综合评价值为5.4296,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了该校在积极探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已取得较大成就,但离优等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仍需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具体到各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导师因素、外部评价值比较低,分别为5.3566和5.400,这与前面所说的导师与学生之间结构性失衡、社会对该校研究生的认知度不高是一致的;管理教育因素的评价值更低,为4.9234,位于第四等级一般与差之间,说明该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研究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学生自身的因素和物质条件的评价值位于第三等级,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该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性还是比较强的,学校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因此,该校应在扩招形势下扩大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的科研能力,努力解决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结构性矛盾;加强该校的研究生管理教育工作,重点抓好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认真坚持办学方针,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以提高社会对该校研究生的认知度;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盛明科,唐检云.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17~21
[2].滕海文,霍达等.扩招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理工高教研究,2007,2:35~36
培养保障体系 篇11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培养模式;公路与桥梁工程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24-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逐渐回落,国内工程建设力量过剩的局面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有大企业逐渐向海外发展。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企业向海外发展。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通报:2014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42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新签合同额19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中国企业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近万亿美元,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道路、桥梁、电站、港口、通讯、石油、化工、冶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领域。[1]
即将在海外市场释放出巨大建设潜力的中国企业,迫切需要既懂技术管理又熟悉世界商务语言和国际规则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实际上,双语人才一直是我国大型企业的紧缺人才,也是企业竞争力的短板。[2]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与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相比,我国内陆地区高等院校的双语教育一直开展得非常缓慢,难以满足我国涉外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践行国际化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涉外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共识和迫切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重新审视我国涉外型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国际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现状、长安大学学科背景及公路学院专业特色,构建国际化涉外型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并进行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的大胆改革和实践,为国内同类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我国涉外型土木类人才培养现状
(一)国内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为贯彻国家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尤其是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交通建设行业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国内部分院校土木类(包括路桥类)专业已经开展国际化涉外型人才培养的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绝大部分院校虽然响应了教育部的号召进行了双语精品课的建设,但都是零星可数的点缀课程,只有点没有线、更没有面,这种双语课程只能让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再加上由于缺乏对学生语言基础的强化,缺乏循序渐进的过渡积累,学校远远形成不了英语语言氛围下的系统专业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2.也有不少学校采取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开展双语或全外语本科培养项目,但这要么是办成了“1+3”、“2+2”、“3+1”或“3+2”的出国留学预科班,要么是办成了“4+0”的全盘拷贝国外课程设置的模式,有的甚至干脆办成国外大学的分院。这样培养出的是忽视了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的“伪海归”人才。
3.双语教学开展较好的院校,其所开展的本科培养项目涉及工程类专业的较少,大多集中在外贸、金融、财会、管理等专业上,而土木工程专业真正系统开展双语培养的院校寥寥无几。
(二)路桥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传统的优势专业,下设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三个专业方向。一方面,该专业实力雄厚,教学、科研平台优势突出,具备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优良条件;另一方面,该专业一贯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旺盛的内在改革动力。在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前瞻性战略思维的指导下,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经过对十几家用人单位的人力需求进行调研,以及几家国内、外联合办学或双语教学实施院校的办学经验进行调研,自2009年开始试点国际化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从2008级招收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公路工程和工程管理方向的6个班学生中,采取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组建2008级过渡国际班,全面实施对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的国际化教学实践。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实施了5年,从最初对2008级过渡班的课程改造并实施剩余课程的双语教学尝试,到对2009级之后国际班实施完整的系统方案培养,完成了两轮的教学周期循环。从2008级、2009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2010级的签约情况来看,所培养的涉外型人才得到用了人单位的极大好评,其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顶层设计,明确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
通过大量调研,我们探明了土木工程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新需求,确立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国际化教育理念——国际共识、中国国情、长大精神、专业特色。按照“国际共识、中国国情、长大精神、专业特色”的教育理念,确立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视野、人文精神、综合能力、领导才能,即培养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和适应国际土木工程建设需要,具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全英文语言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良好的综合素质,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熟悉国际建设市场程序与惯例、标准与规范,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路桥工程人才。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贯彻国际化教育理念,以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为保障,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模式开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柔性化专业教育,建立了全新的国际化涉外型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如图1所示。
(二)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为了确保国际化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本专业专门成立了创新型人才教育中心,招聘海归博士为常规双语教学力量,并负责国际班的教学与管理。目前,已经引进海归博士12名,专职从事国际化教学。同时,签约其他专业有海外留学、进修背景的教师为双语教学服务,并与香港理工大学每年开展合作,对签约的双语教师定期进行系统培训。通过5年的持续建设,构建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双语教学队伍。
同时,推动教学管理模式变革,构建适应国际化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形成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新局面。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防止学生相互抄袭,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Tunitin教学软件。该软件实现了三方面的教学目的:1.课堂作业查重和语法更正;2.全英语毕业设计查重和语法更正;3.课堂作业的相互批改。经过3年的应用实践,Turnitin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相互抄袭,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的规范性。对任课教师而言,教学软件一方面不需要人工查找雷同作业或报告;另一方面,教学软件使用后教师也不需要大量地修改学生的语法错误,这切实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
(三)课程体系,实现与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无缝接轨
在参考美国、欧洲、亚洲等著名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我国海外知名企业对国际工程方向学生能力的需求后,我们对现有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突出培养人才的国际化思维,拓展人才的全球视野。尤其是强化了国际工程所需的商务英语、商务礼仪等课程,适度增加小语种外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课程,以提升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为了确保国际化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对学生入校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提出至少达到115分的要求(近年来英语实际录取平均为130分)。同时,在通识课程阶段强化英语课程的培养,除开设综合英语主干课程外,还同时开设高级阅读、高级口语、商务写作等课程,口语课程由专聘外教讲授,共计580学时的强化英语课程培养(如表1所示),锻炼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基本能满足随后进行的双语课程教学要求。
国际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保留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所有骨干课程科目和学时比重,并增设了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密切相关的课程,例如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外资贷款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工程估价与概预算、国际工程承包实务、国外设计规范释义、国际工程合同管理(FIDIC)以及国际工程制图实务。从第三学期开始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以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最后一个学期安排为全英文毕业设计/论文和英语答辩环节。
(四)利用国外资源,探索切实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
有效利用国际知名大学的网络资源、国外大学远程授课资源、海外来访教师资源,共享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聘请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6名资深公路桥梁工程专家组成国际顾问委员会,定期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有重点、分阶段地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双语教学手段进行研讨交流,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学院已经全面开展23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建设了满足国际化教学要求的各类教学资源。同时,在长安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利用每年暑期时间成功举办全浸式英语夏令营,以提升学生行为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
(五)推行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推动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CDIO工程教育理念意为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协同的方式学习工程理论、技术与经验。[3][4]CDIO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是对以课堂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革命[5],其教育理念满足华盛顿协议国家职业工程师组织对工科教育的要求,因而在我国工程教育领域受到关注。[6][7][8][9]而路桥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产品,其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这与CDIO一一对应。因此,本专业推行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进行路桥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强化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构建满足国际化工程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以及岗位实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英文毕业设计。因为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从校园与走向工作的衔接点,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既然教学模式改为“双语”,毕业设计也必然要做出对应的改革以匹配“双语”课堂。在此背景下,本专业开创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全英”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先河。不同于传统的毕业设计,全英语毕业设计为双语教学而生,是双语教学的延续,其实质也是“双语”:知识点和毕业设计的内容是中国的工程实践,而表达方式是英文。但是,全英语毕业设计并不是中文知识点与英文符号的简单叠加,它拥有与传统毕业设计完全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由于培养目标是为中国企业培养复合式人才,全英语毕业设计的题目与任务自然也来自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工程实践。全英语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国现行规范和方法完成给定任务,用英文写设计说明或论文,并全英文完成预答辩和毕业答辩。在全英文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中英文语言、中英文知识和中英文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与表达习惯)的交互作用之中。这种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交替使用中文和英文与专业人士交流的能力,也即达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真正成为既懂英文又懂专业的复合式人才。
(六)强化教材建设,逐步形成符合国际化需求的教材体系
我们充分发挥长安大学道路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依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结合国际国内的专业状况与发展水平,对重点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双语教材进行了策划、组织与编写。目前,已经自编了《道路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路基路面工程》等主干课程的双语教材与讲义,正在编写《土质学与土力学》、《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等双语教材,并计划引进国外精品教材10套,以期逐步形成符合国际化需求的教材体系,为其他院校的双语教学提供重要支持。
四、结语
我国内陆地区高等院校的双语教育开展缓慢,难以满足我国涉外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践行国际化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涉外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共识和迫切任务。本文重新审视我国涉外型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国际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现状、长安大学学科背景及公路学院专业特色,系统阐述了在国际化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实践成效,为国际化涉外型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积累了经验。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该项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13-2014[R].2014.http://www.chinca.org/cms/html/main/col170/2012-09/21/20120921100607359322144_1.html.
[2] 沙爱民,裴建中,雷显锋,等.适应我国公路建设大发展的路桥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R].西安:长安大学,2009.
[3] 顾佩华.CDIO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4] Crawley EF, Malmqvist J, stlund Setal.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CDIO Approach (Second edition) [J]. Springer, 2014.
[5] Pee SH, Leong H. Implementing Project Based Learning using CDIO Concepts[Z]. The first annual CDIO Conference, Queens University, Ontario, Canada, 2005.
[6] 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1):81-83.
[7] 张慧平,戴波,刘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38-141.
[8] 张璇,李彤.结合CDIO教育理念与案例教学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4):155-157.
[9] 李竹林.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20):127-128.
培养保障体系 篇12
一、师范教育体系改革
面对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形式,基于当前教师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浙江省各高校秉持改革与创新的总体思路,致力于师范教育体系改革,着力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的招生制度、课程体系、培养体制、实践教学及支持平台,致力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
1.建立选拔“乐教”“适教”学生的招生制度
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入口,生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2010年开始,浙江省尝试开展“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增加面试环节,录取“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类专业。2012年,进一步推进高考、会考、校考“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增加了综合测试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师范专业技能和素养。2015年,“三位一体”招生工作将试点专业进一步扩大,同时试点推行“大类招生,自主分流”的招生分流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10所高校部分师范专业以“三位一体”方式招生的人数为599人。各师范院校都根据浙江省高考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招生录取的师范专业及其相应专业的选考要求。其中宁波大学、丽水学院等学校实施大类招生;杭州师范大学、衢州学院、丽水学院等4所高校尝试定向为农村小学与幼儿园培养全科教师;嘉兴学院等6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收初中起五年一贯制学生。“三位一体”招生改革之后,尽管录取的学生在高考成绩方面没有优势,但在学习动机、学业成就等方面表现突出,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的稳定性也得以极大提升。
2.健全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教育部《关于大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在宏观上指导推进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研制与颁布旨在改变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长期形成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门”的局面,从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等10个方面提出全面而具体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承担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开足开好教师教育课程,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并以此为基础鼓励课程体系创新。如浙江师范大学以促进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教育心理能力与教育技术能力(RPT能力)培养的集群式课程体系与以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三大模块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正是积极应对、主动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践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有效体现。
3.强化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手段。10年前,浙江师范大学提出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得到浙江省教育厅的支持并推广到全省的师范生。浙江省教育厅41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制定并实施师范生实践教学规程,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完善教育实习驻队指导制度。为进一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浙江省教育厅连续10年组织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开创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范生技能训练新途径,也推动了不同层面的教学竞赛开展,如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正是在践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四年一贯、全程设计、习考并举、赛训结合”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得以构建;“可视化”的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得以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的强化使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凸显。
4.构建基于研究的教师教育改革与服务体系
为满足国家卓越教师培养战略需要,以便深化教育战略对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服务与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浙江省构建了基于研究、政府支持下的教师教育改革与服务体系,促进政府、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创新。具体表现为:(1)浙江省教育厅成立了全国首个师范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建立10大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促进教师教育举办院校联动与协调发展。(2)以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项目研究为载体,探索各学段中小学、职教师范生的培养机制;以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为载体,主动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对接与互动,探索建立以高校、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发展共同体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3)成立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与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研究与了解浙江省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发挥特级教师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以教师教育“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质量监控机制研究”“新形势下面向卓越师资培养的师范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等科研重点项目研究为载体,依托省级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统筹管理、实施、指导、监控、评估全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培训质量,发布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教师培养质量保障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师院校自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政府、社会通过对高等学校认证、评价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机制。浙江省教育厅有意识地构建了专门的师范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范生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协同机制构建与教师教育质量督查、经费保障等。
1.师范生培养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的统筹规划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支持、高校与中小学校协同联动、规模结构合理、开放灵活、与浙江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育体系。浙江省教育厅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中提出,尽管全省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基本能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依据各自办学优势发展教师教育,但是各高校在进行教师教育发展规划与定位时,还需要立足全省、本地市基础教育特点、进行整体上的规划布局与统筹,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依据各自办学优势,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科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也需要统筹分类、分层发展,以避免造成结构性的教师饱和与短缺。
2.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建设与督查机制的建立
2 0 1 4年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构—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组建了来自高师院校、地方教育局领导、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专家委员会,对全省教师教育实施质量监控、检查和评估。浙江省教育厅41号文件提出建立教师教育项目过程监控机制,开展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项督导工作。教师教育质量督查主要目的是基于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深入推进浙江省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基础教育。2015年的督查内容主要围绕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贯彻落实情况。2016年的督查内容重点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情况、“三位一体”招生改革推进情况与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项目。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加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功能,对全省教师教育工作实施进行过程性监控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收集教师教育的动态数据,发布全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为科学管理高校和各地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3.提供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与政策制度保障
浙江省教育厅在经费投入与政策制度方面提供了师范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应把教师培养培训作为投入重点之一,并重点加强对教师发展学校的支持;高师院校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新要求,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经费生均标准。设立省教师培养重点基地,专项开展卓越教师比较研究、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师范专业标准研制、课程与教材建设、UGS协同平台建设;以教师教育重点建设基地项目开展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学分管理、中小学合作教研、区域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等;以教师教育基地招标项目形式开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教育技能标准与案例开发等。教师教育政策制度在队伍保障上,强调教师教育教师分类管理与考核评价,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研究的学科均衡教师教育队伍。在协作机制上,基于2011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多个分中心为基础、各地方教育局、多学段教师发展学校协同的中心机制,以实现全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开展。
三、面向未来卓越教师培养举措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实现“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目标的有力抓手,这要求努力打破相对单一保守、缺乏灵活性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结构,突出培养模式在学生技能训练、课程设置、职前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实践创新。
1.提升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培养层次
教育现代化需要一定数量且层次高、学历高的教师,目前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较低,从2015年全省招生的人数来看,专科占21.33%,本科占75.91%,教育硕士只占2.75%,提升中小学、职教师资培养层次是迫切之需。浙江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化,针对非师范类中职教师培养已开展了“3+1”的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通过一年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企业跟班实践,培养其对中职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促进职业理解与认知。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需要通过改革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试点推行“师范本科+教育硕士3.5+2.5”人才培养模式或“4+2”模式(4年的本科基础理论学习+2年的教学硕士的专业训练),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提高中学与职教教师师资培养层次。
2.推进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和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需要构建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建设目标、原则、组织形式、保障等,旨在构建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协同培养培训教师机制。落实政策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重要保障,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要发挥政府第一主体地位与作用,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中小学校与相关高校合作申报建成教师发展学校,在经费安排、人员编制、评优晋级等方面,对教师发展学校及参与教师给予倾斜;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培训的管理机制,为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岗位实习与实践培训基地;高校与中小学共同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以教研促进教师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3.走向智慧教育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基于浙江省“十三五”教育规划提出的“智慧教育”理念,立足于浙江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的智慧教育研究与实践,推动浙江省“互联网+教育”发展。将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以及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构建智慧教育技术、资源、服务体系,打造教师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支持在线学习的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符合课程改革的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新型实验实训环境和教学平台,探索云计算环境下的虚拟桌面、移动终端等的建设与应用,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教师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卓越教师培养中,推行混合式学习方式,建立在线学分修习制度,部分课程采用网上和网下结合,推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为教学创新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