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保障体系

2024-09-04

风险保障体系(共12篇)

风险保障体系 篇1

内控制度是公司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制度出台后,只有严格遵循,公司才能良性发展,所以,强化制度的执行,加强过程监督、纠偏,落实问责机制是内控制度体系落地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经验,阐述了如何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体系监督保障机制。

1 建立明确的内控制度宣贯和培训机制

为了促进制度的执行,对于涉及权限和流程等重要内容修订后的制度文件,下发时可以以修订说明的形式,明确制度修订后该业务管理在权限和流程方面的变化,避免因制度执行者对新制度不了解而产生执行问题。同时,应建立明确的内控制度宣贯和培训机制,这是促进制度执行的有效方式。宣贯和培训可以根据制度涉及的关键风险点或修订后制度的主要权限流程变化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比如以会议形式集中宣贯、以邮件形式自行学习、以流程模拟等方式进行。笔者建议,宣贯和培训工作应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使不同层面的执行者能更加高效和深入地了解制度的精髓所在,最终促进制度的执行。

2 实施专项监督检查机制

经过几年工作的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可通过开展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的专项监督检查来推进制度执行层面问题的解决。相比于一般性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侧重点可以更好地有的放矢。此外,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检查的内容和环节灵活实施。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可选取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项目等,关键环节可选取资金、采办等涉及企业发展命脉的环节;实施专项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可以从制度建设和执行两个方面对重点风险进行检查;检查依据可以参照内控制度文件的条款,也可以根据相关阶段性特殊工作的要求;在检查阶段,可以设置自查和检查两个环节,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开展全面检查;整改工作不仅要纠正执行中的不规范行为,也要通过相应制度的完善使问题得到持续地解决。

3 建立专门的考核管理办法

强化制度执行,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考核管理办法,比如《内控制度体系监督考核办法》,从体系建设、制度执行、问题整改等全要素、全过程设定合理、有效的考核细则,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涉及违法违纪的,依据企业相关规定实施问责。同时,要加大追责力度,严肃惩治,在制度中对追责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确,并尽可能做到量化。如果发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则应严肃查处,提升制度的威慑力,促进制度的执行,从而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4 实施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相比于全面覆盖、对任何环节同等重视的传统内控评价方法而言,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控评价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企业风险评估结果调整评价策略,确定评价重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集中注意力和人力,重点关注关键点和薄弱环节,提高内控评价的工作效率和针对性。在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控评价过程中,企业业务流程各个控制环节的有效性是核心。

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控评价的基本思路为:内控控制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性控制的基础上的,任何一项业务流程都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重点环节极大地影响着整个业务流程的进行。因此,应重点关注重点环节,对非重点环节保持必要关注,从而保证整个业务流程的顺利完成。具体而言,可从以下4方面入手:①突破事后评价与监督的阻碍,实现企业持续、实时的监控模式,及时发现企业的控制缺陷和风险;②在整体上,该方法体现了“精简”的原则,降低了内控评价的工作量;③在评价点上,体现了“重点突出”的原则,便于内控评价工作抓住关键;④在评价过程上,体现了“可操作性”的原则,每一个指标具有可测量性,便于操作人员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控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为:管理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内控评价。这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优势有以下2点:①灵活。年度评价或人力时间充分时,可以选择全部管理控制点进行评价;专项审计或人力时间不充分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抽取管理控制点甚至关键控制点进行评价。②稳定、抗干扰。选择的关键控制点相对稳定,不会随着业务流程改变而轻易改变,面对企业环境变化、业务流程改变的情况,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可以避免因内控评价体系修订而导致的重复工作和成本浪费。

实施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次数不宜过多,检查时间间隔建议控制在半年或一年;检查的范围应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检查可以由业务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联合开展;检查过程中注意分析在执行过程中与制度不一致之处的原因,如果是制度设计本身存在问题,则要完善制度,如果是执行不到位,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宣贯,纠正错误做法,促进制度执行。

以上为笔者对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监督保障机制的主要方法,望能为广大管理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武广齐,佘廉.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精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风险保障体系 篇2

5年前,民工张某在某建筑工地发生工伤,致使脾脏全部切除,因此与该建筑公司发生伤残纠纷,拖了几年却未得到解决,法制 降低工伤风险的保障。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介入后,通过鉴定确定张某为工伤五级伤残。根据鉴定结果,用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了伤残补偿和妥善安排。工伤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后获得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分散企业工伤风险,促进职工工伤康复,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重庆市不断完善的职工工伤保险制度,正在使许多类似张某这样的不幸者得到了保障,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制度在不断完善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逐步在19个区、县、市实施工伤保险,几年来,在已开展工伤保险的区、县、市逐步完善了制度,组建了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至2001年8月,全市工伤参保企业2306户,职工达35万人。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首先规范了劳动鉴定程序中的组织和管理,着重规范了劳动鉴定程序:对劳动能力最终鉴定的申请审批、鉴定材料审核、鉴定专家教授的确定、鉴定过程的组织和鉴定结论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了鉴定结论的合法性;成立了由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伤残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每次按照鉴定学科从专家库内随机抽取鉴定人员,鉴定结果必须经过鉴定专家小组评议后达成一致意见,确保了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加强了对鉴定过程的监督,被鉴定职工和单位均到场,接受鉴定专家的询问,现场检查伤情,并请市内新闻媒体参加整个鉴定过程,增加了鉴定过程的透明度,调查报告《法制 降低工伤风险的保障》。其次,工伤的认定坚持实事求是。重庆市社会保障部门规范了受理工伤认定工作程序,规定了企业上报的工伤事故的责任和时限,对个别企业未上报,职工或其亲属申报的均一视同仁受理,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申报材料、调查取证,及时下达工伤性质认定书,并协助企业正确处理工伤事故。第三,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在处理工伤纠纷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工伤保险应当立法规范自1996年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后,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已经开展了工伤保险的区、县、市结合实践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各地制定了相关《工伤保险实施细则》,为顺利贯彻落实《试行办法》起到了推动作用,逐步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伤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工伤性质认定时限、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特困或倒闭企业无力支付工伤赔偿等等。黄军系国有粮食加工厂的工人,1998年7月16日夜间操作玉米加工机时发生工伤,右臂被机器绞伤,造成粉碎性骨折,当地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经县医院抢救治疗未愈,后经厂领导同意,转入市医院住院治疗。黄军出院后,要求加工厂报销在县、市级医院治疗费用和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粮食加工厂以企业经营亏损,无钱支付为由,仅报销了治疗费用,而不予支付其住院期间伙食补助,使黄军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某特困企业职工刘强,1998年6月的一天,下班后到厂内职工浴室洗澡时,突然发生锅炉爆炸,左腿高位截肢,造成终生残疾,医疗费花去60多万元,其家属要求赔偿100万元,由于厂方拿不出钱,刘强的赔偿始终无法兑现。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关注,在重庆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沙坪坝区代表团陈一化等11位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重庆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的议案》,此议案已引起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

抵御风险 保障为先 篇3

因此,结合保险公司在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创新研发、收益情况,并结合市场反映、读者反馈信息,以及专家评审,首届“金牌理财”TOP10最佳保险公司共评选出12个奖项。

太平人寿:保障投资两不误

多年来,太平人寿秉承中国太平“用心经营 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以“创造富裕的安宁生活”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周全的保险保障和金融理财服务,勇于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公司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已经获得客户、员工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尤其在今年在股市震荡的情况下,截至11月中旬,该公司策略成长型和动力增长账户收益发别高达21.19%、14.27%,在统计的240个投连险账户中跻身净值增长率排名前五名,为客户实现家庭财富的增值保值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鉴此,经本届评委会的商讨和意见统一,特授予该公司2010年首届“金牌理财”TOP10最佳保险公司称号!

光大永明:高端理财抢眼

自成立以来,光大永明人寿实现了快速发展,历年保费收入和公司总资产稳步增长。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加至30亿元,跃升国内寿险公司第一梯队,同时公司业务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在高端理财方面,该公司通过银行渠道和代理人渠道,推出多款受欢迎的分红型、万能型、投连型保险产品,而光大永明金保泰两全保险(万能型)及光大永明稳保丰两全保险(万能型)等产品结算利率高达4.35%、4.7%,位居同业同类产品前列,光大永明丰盛尊贵高端寿险理财产品更是高端客户投资理财的理想产品,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收益,都充分公司的实力和能力,得到了市场和专业人士的好评!

鉴此,经本届评委会的商讨和意见统一,特授予该公司2010年首届“金牌理财”TOP10最佳保险公司称号!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优势凸显

“保险、银行、投资”,作为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的发展模式备受业界青睐。其寿险业务拥有个险、银保、电销等三大销售渠道,产品体系清晰完整,涵盖从传统的储蓄型、保障型产品,到非传统的分红型、投资型产品,为客户提供“一个帐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与客户充分分享中国平安综合金融优势。

2009年,平安人寿给出的分红险回报非常丰厚,达到了4.5%-5%的水平;从万能险收益来看,尽管经历数次下调,截至2010年10月31日,该公司在个人万能险和银保万能险方面的结算利率均达到3.75%;在投连险方面,其保证收益投资账户和价值增长账户收益分别达到2.51%、2.34%,总收益达37.45%、70.72%,位居同业前列。

鉴此,经本届评委会的商讨和意见统一,特授予该公司2010年首届“金牌理财”TOP10最佳保险公司称号!

美国友邦:播撒先进理念

作为第一家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进国内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提供全面的产品及服务,包括人寿保险、退休计划、意外及医疗保险以及财富管理方案,以满足个人及企业客户的储蓄和保障需要。

在投资型险种上,该公司致力于投连险和万能险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先后推出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产品和保险计划。在2010年股市震荡情况下,一季度友邦保险的聚财宝增长组合投资账户以2.27%的收益率排名成长型账户首位;另外,1-8月份其万能险结算利率也维持在3.7%,9-10月份也均达3.6%。

风险保障体系 篇4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创新

0 引言

在企业实践中, 风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原本预期的风险可能会消失, 也可能会有新的风险暴露出现。由于各种风险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相互转化, 企业需要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做好风险监控工作, 要密切监控残余风险, 跟踪已识别的风险, 分析风险因素变化的情况, 评价风险应对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注意识别判断新的风险, 进一步细化风险应对措施, 实现规避风险或减小风险的目标。

财务风险监控不仅要关注财务风险的存在与否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大小方面, 还要分析影响财务风险事件因素的发展和变化。财务风险监控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是否正在按计划实施进行;对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是否仍然成立;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可能性的预期分析是否还恰当成立;企业各种风险的发生情况与实现预期的状态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 变化是否明显, 并分析判断风险的发展变化;己经识别预期到的风险哪些已经发生, 哪些正在发生, 还有哪些可能后续发生;是否有新的风险因素和新的风险事件出现, 存在何种发展变化趋势;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现有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是否恰当有效, 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是否需要修订原有的应对方案, 是否需要制定新的应对方案等。

1 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治理改革, 完善企业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制衡机制, 规范运作, 尤其是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 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 防止出现决策风险, 避免因为决策失败可能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破产。

2 改革完善企业的激励约束制度

在激励约束制度方面, 在全面考虑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的基础上, 建筑企业应该在制度设计方面将激励措施和约束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激励约束的对象范围应不仅包括建筑企业经营者、施工项目管理者, 还应扩大到普通员工。因为只有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奉献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企业的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一切工作才可能做好。在激励约束制度体系里, 建筑企业应该将项目预算管理、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结合起来全面应用。全面预算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决策所定目标的数量表现, 能够使各部门各员工明确企业的整体目标, 以及在完成企业总的目标和任务中各自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还可以编制滚动预算, 以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的要求, 通过预算的不断修订, 使预算与实际情况密切适应, 企业对预算执行情况要进行同步监督与考核, 及时发现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 这样有利于企业较为客观地对员工进行激励与约束, 也有利于企业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揭示和预先防范。

3 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为了防范日益多变的环境中的各种风险, 建筑企业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 设置风险管理部门, 由既了解建筑企业风险情况、又能针对特殊个案作出评估和指导的各类专家组成, 其成员一般可采取兼职形式, 具体可以包括企业领导人、法律顾问以及各职能部门人员等。根据建筑企业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特点,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收集、传递风险信息, 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对已经确定的风险进行全程动态监控;明确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 列出各部门以及各单位的风险清单, 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监督企业决策层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规范运作;在风险发生时, 对全面工作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协调, 从而在组织和人员配备上保证风险控制的系统性和足够的工作力度。建立企业内部风险信息沟通网络。由于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分散, 难度大的特殊性,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统以信息沟通系统, 开发专业化、网络化的管理软件, 能够整合财务软件存在集中管理高效的风险信息沟通系统、预算软件、源管理软件和工程量统计软件等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部门之间迅速的传递和交流, 对存在于施工项目生产周期全过程的风险以及建筑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4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包括自身的信用管理和建设单位的信用管理。在自身信用管理方面, 首先, 对企业的各项债务按照清偿期限排队, 优先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保持企业资产的适当流动性, 密切关注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 稳健经营, 科学发展, 注意保持自己的财务实力以及信用等级。此外, 建筑企业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建设单位的信用管理制度, 对建设单位进行信用分级, 制定恰当的信用管理政策, 明确信用风险控制的原则及程序, 制定拖欠工程款监控制度以及拖欠账款处理办法和追账程序, 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并有效运行上述制度, 不断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5 健全完善监督制度体系

企业内部监督体系除会计监督外, 还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等内容。建筑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各部门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 制定相互制约措施, 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 防止决策失误和串通舞弊现象。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作用, 除了进行审计监督外, 还应关注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 业务流程是否满足防范风险的需要, 所采用的防范风险方法是否有效等。内部审计部门还应通过持续的监控活动, 对企业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 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做出优化, 持续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6 结束语

全面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包括风险的识别与确认、风险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应对策略、风险的监控和风险预警的技术方法。在财务风险的预警方面, 可以采用设计财务风险监测指标方法, 也可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建筑企业要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改革完善企业的激励约束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监督制度体系, 为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体系保障, 并注重全面风险管理的人才体系建设和文化土壤培育。只有将上述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发挥作用。S

参考文献

[1]黄艳芬.企业财务风险及财务预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22) :73-74.

[2]王励阳, 高国超.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6 (5上旬刊) :290.

[3]张凌, 刘军.论财务风险的特征、管理及防范[J].特区经济, 2007 (4) :291-292.

社会保障体系 篇5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形式,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水平,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社会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二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明确,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范围涉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区服务、社会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个人储蓄积累和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有效、丰富多彩。三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条保障线,实行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由此,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

(1)覆盖面狭窄。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在试着搞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约有6 000万人。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0%,至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均与农民无缘。除此之外,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约1.6亿人,另有3亿多人被排斥在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较窄。随着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率为3.6%,2002年为4%,2004年增加到4.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1 400万人。截止到2004年全国有10 5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仅覆盖全国约9 400万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30%。还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体纳税户没有加入社会保障的体 系。

(2)社保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按地区和部门分开制定的,地区间条块管理比较松散。社会保障基金既有县市统筹又有省级统筹,统筹形式多种多样,统筹办法各地自行确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的状况,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由于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规定及筹资办法也政出多门,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社会保险的收、支、管、用与政策制定于一身,没有一个机制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社会保障费管理不严格、漏洞大,社会保障资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一些地方随意提高社会养老统筹比例,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20%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并且存在挪用、浪费社保基金的现象,危及社保基金的安全。

(3)收不抵支,资金短缺。我国社会保障费的征收方式没有统一规范,有的地方委托地税机关征收,有的地方实行按地区、分行业征收的办法,也有些地方采取差额结算缴拨,还有些地方采取按规定协议缴费。各省市的社会保障项目多少不一,比例不同,又没有法律的约束,因而征收手段不硬,导致收费困难,欠费现象普遍。1998年,我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19亿元,2004年达到近500亿元。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短,而我国又人口多,底子薄,过去没有积累,资金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目前,企业的保险缴费负担较重,养老保险平均为22%,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2%,造成企业逃费欠费现象普遍。企业效益差,迫切需要社会保险的保障,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成又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样在社会保险与企业效益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保证低收入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也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界定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权限与义务、职工的权利与义务。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由于立法滞后,在对社会保障方面发生的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请诉讼时,仲裁机构和法院难以根据权威性的法律规定对这类争议和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一些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

(5)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原有的保障体系的影响还未从根本上消除,对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不够。一方面,一些职工长期养成的依赖思想致使他们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愿为自己的生老病死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这只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部分领导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擅自挪用社保资金,弥补政府经费不足或进行各种投资。由于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缓慢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并存,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多数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首先,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养老保险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应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个别私营企业、少数外资企业职工扩大到全体城镇各类企业及职工。这样既可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方面合理衔接,为职工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又可以为全体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提供保障。失业保险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行政机构改革不断向社会释放富余人员,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我国社保体系面临巨大失业压力,失业保险的范围应扩大到城镇各级各类企业及职工。医疗保险方面,应全面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者、生活贫困的居民,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救济、再就业补助结合,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扩大基本保障覆盖面。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全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还不具备。经济发达地区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有区别的、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大力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农村医疗救助,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同时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历来由国家独自支撑,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分别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和机关事业单位附加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的储蓄性保险,还应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发展私人养老、医疗保险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政府的补贴、税收优惠措施,促使非营利组织在补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领域里发挥作用。

(3)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在现行制度下,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严格管理社会保障费等问题已迫在眉睫。对此,我国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由社会自治组织经办社会保险的方式,实行社会保险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二是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保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服务网。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

(4)多头并举,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硬化征缴手段,扩大社保资金规模。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份把养老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但普遍存在“税硬费软”的问题。如果将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既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筹资的强制性,变弹性收费为刚性收税,又可以降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成本,扩大筹资规模。其次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开辟新的筹资渠道。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过程中,要将几十年积累的巨额债务在短短几年内全部消化,既无必要,更不现实。而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新选择。由于进入社会保障新平台的人员目前大多是青壮年,通过这个平台所筹集到的资金,可以在未来20~30年内用于偿还历史债务,等到这些人年老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到相当规模,完全可以解决资金支付问题。最后对特定企业适时减免或加成征收社保费。当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财政困难时,允许它们暂时拖欠部分社会保险费用,等这部分企业资金充裕时再连本带息全部上缴,这样做有助于其未来更自觉地缴费,还可以吸纳逃费者加入缴费计划并有利于其以后自觉缴费。但同时必须使恶意逃费者认识到,逃费的机会成本将远远超过期望收益,今后他们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风险。

(5)尽快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快立法建设。一是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项制定法规。然后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再考虑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等,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与权限,使社会保险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立法。规定基金筹集方式、来源渠道、各方分担比例、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等,保证社保基金正常运转。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要保证社会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获得相应的司法保护,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基本事项,明确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和义务。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在社会保障中真正得到实惠。

风险保障型险种有哪些 篇6

近日,中国保监会公布《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各保险公司加大力度发展风险保障型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意外险、健康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定期寿险和有效保额不低于10倍期缴保险费或2倍趸缴保险费的终身寿险、两全保险。有效保额是指在各种给付条件下该保险产品的最小给付金额。

这一举动是为了改变目前市场上短期业务多、趸缴占比大等情况,将投保人的眼光从带有风险性的产品转到保障为主的产品上来。

作为投保人,不妨趁此机会重审一下家庭保险结构,看看是否需要加强保障类产品,严格把关家庭财务的风险。

风险保障型人身保险

意外险:即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死亡、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一般意外伤害保险可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以保障发生意外情况后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全部或部分负担。

健康保险:指被保险人在患疾病时发生医疗费用支出,或因疾病致残、死亡时,或因疾病、伤残不能工作而减少收入时,由保险人负责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主要可以分为医疗保险、失能保险和护理险。保险金给付方式主要有给付型、报销型和津贴型。一般健康保险的承保条件较严格,设立了观察期、次健体保单等等,被保险人应对已经患有的疾病如实申报,以保证合同有效。

养老年金保险:保险公司承诺在约定时期以保险人生存为条件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可以按年、按月给付。如果年金受领者在未满期前死亡,则把剩余年金支付给其受益人。这一保险主要可作为国家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为寻求退休后较高生活质量的人提供服务,也能防止“活得太久”积蓄不够用的风险。一般这类产品保费比较昂贵。

定期寿险:人寿产品中的“元老”。被保险人在约定期间发生死亡事故,由保险人负责给付保险金,如期限届满,被保险人仍然生存,保险人就不再尽保险责任,也不退还保险费。由于保费不具有储蓄因素,较其他人寿保险来说更加便宜,对经济收入有限又需要保障的人比较适合。

终身寿险:一种不定期死亡保险,待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公司一定有一笔保险金额的给付。因此具有返还功能,保费高于定期寿险。如今,投保人可以在投保时观察一下终身寿险的保障是否达到期缴保费的10倍或趸缴保费的2倍,防止保险公司违规操作。

两全保险:又称生死合险,即无论生死保险公司都在一定期限后会给付保险金的产品。与终身寿险相同,这类保障的保费可不便宜,比较适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投保人。此外,投保时除了可以根据保监会出台的《意见》,对保障与保费的比例做个了解,尽量选择保障程度高的险种,而且应注意《意见》明确指出的两全保险保险期间不得短于5年的规定。监督保险公司是否违规销售是投保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

万能、投连险鼓励长期投资

《意见》指出,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可以提供持续奖金,以鼓励消费者长期持有保单,或鼓励消费者持续交费。按照账户价值、累计已缴保险费或趸缴保险费的一定比例给付的持续奖金,其首次给付时间应不早于第5个保单年度。按照当期期交保险费的一定比例给付的持续奖金,可在投保人缴纳第2期保险费时开始给付,给付比例应不得高于当期期交保险费的2%,未缴纳期交保险费的保单年度不应给付持续奖金。

风险保障体系 篇7

1 文献综述

通过系统调研和文献检索,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及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因大学生是属于具备一定知识层次属性的特殊人群, 同时由于其经过多年高等教育和社会的高期望值等原因, 大学生创业问题受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与大学生就业并列的社会热议点。秦泅美 (2001) 认为大学生创业是指在校大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开展商业创造的行为。郭必裕 (2002) 认为大学生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创业仅指从事商业行为;广义创业泛指投身各种事业。大学生创业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在校大学生兼职创业;另一种是指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三年内开始创业。目前对大学生创业风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根据大学生创业风险的表现和类型, 创业风险主要有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大类。内部风险是大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可以避免的, 需要做好的是培养应对这类风险的规避能力;外部风险主要是由大学生不能改变的客观条件引起的, 需要做好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应对这类风险的心态和灵活应对这类风险的能力。朱文星 (2009) 就大学生创业风险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陈力 (2009) 指出了大学生创业中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王赛芝 (2011) 从组织层面对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进行了论述;王腊梅 (2014) [1]认为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主要遇到的创业风险有如下方面: (1) 项目选择风险; (2) 技能不足风险; (3) 环境风险; (4) 资源风险; (5) 财务风险; (6) 管理风险。同时指出大学生创业风险成因不仅仅与大学生自身有密切关系, 也与大学生生活和创业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消灭风险, 而是要求大学生有准备地、理性地进行创业, 从而减少风险。

1.2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保障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何利均 (2014) 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立应该从我国的教育现状出发, 同时借鉴国外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经验, 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田雪莹 (2014) 提出了在创业前期实行培训和筹资政策、在创业中期实行配套和激励政策、在创业后期辅以环境和识别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建议 (如图1所示) 。

何丽和袁自贤 (2014)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对比, 结合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实际, 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从融资支持、创业教育、项目支持、创业服务、舆论导向、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议。徐宪红 (2014) [2]指出从高校角度出发, 可以通过开设风险防范培训,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 增强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

1.3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与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陈馥强 (2014) [3]认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预知和处理能力较差。建议通过引入创业导师能有效的降低创业风险, 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强化创业团队的引导、创业项目的筛选、创业过程的指导和创业资源的获取, 引入创业导师机制, 对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重要作用。施险峰 (2014) [4]提出针对不同风险的相应防范措施, 并探索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的有效路径, 以促进大学生创业顺利进行。游敏惠, 朱方彬, 邓安平 (2014) [5]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基于类型学的研究视角和学理基础, 着眼于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按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层次、服务对象、实施载体, 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级分类的全新模式, 反思重庆邮电大学的实践探索, 认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今后理应在准确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科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2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系统概念模型与分析

随着我国的创业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截止2014年底, 全国已有超过150所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但是由于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晚, 整体落后欧美发达国家20多年, 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风险问题, 切实可行的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存在着诸如创业课程不够系统化、创业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创业师资过于薄弱、支持体系联动性不够、典型的创业实践活动数量不足等。本文认为对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与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 特别在创业实践与专业融合、创业实践与创业实训的协同、创业人才输出与孵化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 依据上述结论, 本文构建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系统概念模型 (如图2所示) :

根据图2所示概念模型, 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的基本观点是:第一, 大学生创业与创业风险管理之间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创业和高校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第二, 大学生创业已经呈现创业机遇和创业风险并存且已经形成系统效应的趋势;第三, 以协同观念构建“校企政社”多方联动保障体系, 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因此, 对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以协同观和多方联动为指导思想构建卓有成效的保障体系, 这对于服务经济发展和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腊梅.当代大学生创业风险分析及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6) :22-24.

[2]徐宪红.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及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4, (6) :102-103.

[3]陈馥强.论引入创业导师对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 (4) :72-73.

[4]施险峰.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的路径选择[J].职业时空, 2014, (7) :106-108.

风险保障体系 篇8

一、相关理论的界定

(一) 我国的社会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含五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是在一个劳动者失去了相关的劳动能力, 没有经济方面收入后, 政府与社会所给予的以帝国物质上的帮助, 来满足他们基本生活上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1]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现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基本要素, 在如今的发达生活中, 已经把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 来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2]

(二)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组成要素。养老保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时代的一大产物, 它为我们社会正常化发展,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养老保险解决了社会上比较棘手的问题——老有所养的问题, 如今的社会, 传统的养老观念被打破以及家庭的养老功能以及大大的减弱, 而个人养老有存在许多问题, 此时养老保险, 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比较切实有效的方案。

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对于那些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人, 可以通过国家以及社会行所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帮助他们晚年生活的所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三) 企业用工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决策者在面对风险与报酬时, 依据一定标准, 所做的决定。适当的风险管理程序, 可以很好的协助管理者实现如下目标:详实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与预期的报酬;时时控制企业所承受的风险, 并让经营者知道是否所承受的风险符合先前的预期;当得知风险上升时, 依照先前设定的策略来采取改善的措施, 避免问题扩大化;确保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之内。[4]对此,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上, 需要在社会保障体系化充分考虑用工风险。

二、降低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下的企业用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上的缺点, 有效地稳定社会秩序, 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拥有巨大的老龄化人口, 应当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这样在政府、企业及员工三方支出下, 才能够降低企业用工风险管理。

首先, 建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是降低我国企业用工风险的一个客观的要求。会保障体系制度是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通过政府强制性的征收, 按照对其征收的项目、范围以及标准进行支付, 最终汇集到国家成为终端支付的专项基金。[5]在我国, 财政部是作为我国政府的一个理财专任的部门, 它有权代表国家对养老保险资金进行管理,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资金预算是必要的。对于企业而言, 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 可以体现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为企业挽留员工长期工作, 在社会保障体系下, 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企业价值时, 还可以通过各种保障制度的影响下, 进而支持员工留在企业中继续工作;二是可以选拔一些优秀人才, 如果一个企业严格落实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给予每一个员工的五险一金, 这样社会优秀人才就会主动到该企业就职等。

其次, 建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将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从内部管理降低企业用工风险。目前, 我国也有许多的资金结余, 我国政府也会经常性的去预算安排这些养老保险资金, 将一部分的结余作为形成性的资金积累。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 可以有效地将社会消费性资金转化为这些积累的资金, 为这些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言, 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 在推行信息化技术时,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可以透过社会保障体系的执行, 激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进而为企业用工提供企业内部好的环境。

第三, 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走向法制化化的必然要求。我国自2011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以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 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 把党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转化为长期、稳定的国家法律制度安排, 标志着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全面走上法治化轨道, 是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同时,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与以前颁布实施的《劳动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起, 构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整的顶层架构, 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对于发展统一规范、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 对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对于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在法制轨道上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红梅;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现状与推行难点分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3) .

[2]熊丹.浅论社会保障预算[J].武汉航海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03) .

[3]李子坤.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 (06)

[4]revor Greetham, Michael Hartnett.The investment clock.Global Securities Research&Economics Group, Merrill Lynch, 2004

风险保障体系 篇9

一、巨灾对我国的影响

1. 巨灾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素有“三岁一饥, 六岁一衰, 十二岁一荒”之说。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 共发生水灾1029次, 较大的旱灾1056次, 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 死亡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近40多年来, 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 洪涝灾害5.8次, 台风6.9次, 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频度。全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55%的国民经济收入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和平原地质灾害严重的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 而且在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总量以及经济价值还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因此, 灾害损失暴露非常巨大。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20世纪我国六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650多次, 全球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 发生在我国的就有8次。进入21世纪, 极端灾害性天气不断侵扰我国, 2004年浙江发生“云娜”台风, 2005年8月“麦莎”台风波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市, 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 台风“珍珠”、“碧利斯”、“格美”、“派比安”、“桑美”、“宝霞”相继横扫东南沿海及江西、湖南、安徽等省份, 2008年年初爆发波及21省50年不遇冰雪灾害, 5月又发生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

2. 巨灾损失。

20世纪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当数地震、洪水、台风带来的损失最为惨重。仅以地震为例, 造成数亿人受伤, 59万人死亡, 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20世纪50年代480亿元, 60年代570亿元, 70年代590亿元, 80年代690亿元, 进入90年代后, 年均已经超过1000亿元。仅199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2004年仅浙江“云娜”台风就造成164人伤亡, 4000人受伤, 经济损失高达181亿元。2005年8月, “麦莎”台风受灾人口2931.2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68.4亿元, 2005年台风给浙江造成损失286.81亿元, 2005年紧急安置灾民是一般年份的10倍。2006年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84亿元, 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21个省 (区、市、兵团) 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死亡107人, 失踪8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 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 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人民币。四川汶川大地震伤亡8.7万人, 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而且所有受灾地区交通、通讯、电力、供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均受到无法进行数量统计的破坏, 这不但影响了灾区当下的生活安排, 对灾后重建的制约亦异常深远。

二、我国应对巨灾的主要措施

1. 紧急应急机制。

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举足轻重。在美国“9.11”事件及2003年SARS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 国家高度重视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成立了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还筹建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根据我国实际, 出台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按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类别, 专门明确了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直接负责领导的几类主要事件的应急处理、调查。为做好应急救援体制建设, 国家还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行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 使我国在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方面建立健全了一套集中统一、政令畅通、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从国内形势看, 频发的巨灾也促使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做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结构完整、功能全面, 职责明确、规范有序, 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军民结合与公众参与, 明确了灾害事件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 为巨灾减损救援发挥了主导作用。

2. 政府救济机制。

对于国内这些集中发生的巨大灾害事故, 目前主要由国家民政、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负责防灾减灾任务, 巨灾风险的灾区重建也基本是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 政府财政承担了最主要的赈灾重建任务, 从国内2000年的数据来看, 灾害损失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6%。2005年中央财政投入87亿元作为灾后安置重建补助, 财政补贴占当年自然灾损的4.26%。2008年汶川地震国家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中央财政资金下拨700个亿, 其它来源, 包括地方财政、对口支援、社会募集、资本市场融资、国内银行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城乡居民自有和自筹资金、企业自有和自筹资金、创新融资以及其他等多种渠道筹措, 为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政府又一次成了救灾保障的主力。

3. 保险补充机制。

众所周知, 对于巨灾风险来说, 光有应急机制和救济体系是不够的, 单纯依靠财政补偿也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 财政实际用于巨灾补偿的支出占实际损失的比例相对较低。上世纪80年代, 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 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到了90年代, 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18亿元左右, 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灾害事故发生频率的增加, 这种依靠政府财政救济转移巨灾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度。将保险纳入巨灾风险防范和保障体系中, 共同化解巨灾带来的各种经济、政治及人员生存的风险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是当下保险保障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仅仅表现在:快速应急反应、履行保险合同、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 经济补偿在普遍对巨灾风险认识不足、巨灾保险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 显得微不足道。以2008年年初雪灾保险赔付为例, 造成的相关经济损失超过了千亿, 截至当年2月, 保险业赔款仅超16亿元, 估计最终赔款额只占总经济损失的2%~3%。因此, 在化解巨灾风险过程中, 还只是一种有益补充。

三、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演进及成效

1.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演进。

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 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具体推动下, 到1952年底, 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的财产绝大多数都办理了保险, 而这些保险的责任范围中已包括了地震等巨灾风险。同时,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在我国的一些省份, 还开展了以大牲畜和农作物为对象的农业保险,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灾风险保障。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 到了1959年我国全面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 1979年国务院决定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从1980年—1995年是我国巨灾保险的恢复时期。在这个时期针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的责任范围均包含了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居民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障范围中也包括了各类巨灾风险。另外, 在这个时期, 我国的农业保险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农业生产的巨灾风险提供了保障。因此, 从这个时期的保险供给看, 巨灾保险的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完善。但从1995年开始, 我国保险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 要求保险公司停办地震保险, 因此, 我国保险业提供的各类企业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中均将地震风险列为除外责任,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遭遇新的危机。

2.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从巨灾保险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 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系初步确立。首先, 它伴随着新中国各项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而建立,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加强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 提供了相应的保险保障。其次, 它促进了改革开放。民族保险业的恢复和发展是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同步而行的。保险主体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统揽, 发展到如今100多家主体, 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更是参与经济全球化需要。既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 更是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需要。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 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安全需求, 保障了第二产业的安全生产, 据统计, 目前, 全国独立工业企业都参加了各类财产保险。在几次大的自然灾害事故中, 保险发挥了积极的补偿作用。再次, 丰富了巨灾保险经验。推广了巨灾商业保险的产品, 推动了商业保险意识的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激发, 参与了社会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确立, 进一步完善了商业巨灾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功能体系。同时, 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为保险监管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 保险的巨大作用毋容置疑, 关键是如何理清思路、找准症结, 化解供需矛盾,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巨灾保险体系, 充分发挥并挖掘保险保障体系的巨大潜能。

四、我国巨灾保险体系脆弱成因分析

保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 风险防护屏障应该依次是个人和企业自身、保险、社会援助, 最后才是政府, 政府的角色是风险的最后承担者, 大量的损失应该用市场化经济手段转向保险公司。用市场行为取代行政行为, 以期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但是我国巨灾保险体系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助推器效用却显脆弱、滞后, 这一方面反映经济市场的不成熟, 另一方面则是:

1. 政府在赈灾减灾中的角色定位过于显赫。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 在赈灾减灾工作中尤为突出, 从而没有探讨和完善赈灾减灾体系。这种政府救济为主的救济体制, 不但加重各级财政负担, 滋生民众依赖心理, 还削弱防灾减损意识, 甚至导致出现夸大灾难, 故意增加损失的道德风险等。但巨灾损失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需要动用全社会力量综合解决, 亟需转变以往的巨灾应对策略, 即政府从灾害的事后补偿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应急管理和事后补偿并重, 从注重工程手段 (建坝、修水库) 转向非工程手段 (或二者结合) , 从单一的巨灾补偿机制转向注重灾害全过程、多因素整体性补偿机制转变。

2. 对巨灾风险危害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历年巨灾赔付状况来看, 社会群体和个人对于巨灾风险的危害认识显然不足, 总认为巨灾周期长, 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还有一些人将解决巨灾风险的希望建立在国家和社会的救济上。通过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损失情况分析, 这方面问题非常突出, 当年水灾造成的损失为2484亿元, 保险公司的赔偿仅为30亿元, 大约是社会总损失的1%。远不及发达国家一次巨灾损失中保险赔偿达30%~50%的比例。湖南衡阳2003年11月3日特大火灾事故中, 也只有一户居民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重庆开县2003年12月23日天然气井喷事故中, 保险赔偿仅及直接经济损失的0.1%。

3. 对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

我国巨灾保险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国外的体系和经验, 缺乏对我国具体情况的实证性研究。同时,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 这样才能协调各方力量, 共同推动。

4. 对巨灾保险体系建立的认识存在误区。

一些部门和人士简单地认为巨灾保险就是商业保险, 因此,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就是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事, 其实不然, 任何一个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都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上, 需要政府支持, 更需要政府作为再保险人加大对巨灾保险的投入。而中国再保险市场仅占全球再保险市场份额的0.1%, 成为制约商业巨灾保险发展的瓶颈。

5. 与巨灾保险体系息息相关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巨灾保险保障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 现代巨灾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创新, 如巨灾风险证券化技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监管水平还远不能适应这方面的需要。

6. 保险意识和巨灾保险产品供给有待加强和完善。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解决全社会的保险意识, 即自觉接收保险制度, 主动购买保险。目前,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也并不像有些学者批评的:“我国巨灾保险产品供给属于一片空白”。笔者认为,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在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 产品方面的因素固然存在, 但更重要的是保险意识的推广和普及。从商品的角度看, 在我国保险行业提供的大多数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中是包括了地震等巨灾风险的, 如工程保险、船舶保险、飞机保险、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各类人身保险。而其他巨灾风险, 如洪水、台风等一直是各类保险产品的承保风险。只是针对企业各类财产的保险和针对居民家庭财产的保险不能提供地震保障。

摘要:从我国巨灾频发的现状、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 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分析我国巨灾保险供求矛盾, 尤其是对需求不旺、供给失衡的分析, 探讨我国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建立中的体制问题和社会认识问题。

关键词:巨灾,风险管理,保险保障体系,成因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2].中国保险业发展研究报告.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勇权.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风险保障体系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所包括的二次供水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

1.2.1 指标选择

以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包括的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为基本框架,作为一级指标;按照指标选择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独立性、可比性的原则,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卫生监督的实际,采用个别访谈和会议方式,邀请部分权威专家对初步确定的指标进行论证和修订,初步确定二次供水的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

1.2.2 指标筛选

指标重要程度的筛选依据李克5分量表法(5一Likert scale)进行赋值: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1]。指标确定依据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4.00且变异系数<22%两项指标为标准[2];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经课题组集体评议后进行指标筛选结果的确认。

1.2.3 专家选择

选择江苏省内从事环境卫生等专业卫生监督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0年以上工作经验、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公共卫生专家,以及酒店管理、自来水公司等工作10年以上的管理专家共计30名。

1.2.4 专家评分

以信函或亲自调查的方式分别对二次供水的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及其权重进行两轮评分;同时,向专家提供了相关的课题背景和文献综述,以便专家能够尽快了解研究主题。一级指标总分、每个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总分分别为10分;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满分为5分。

1.3 质量控制

以专家积极性、专家权威性及协调系数来评价。

1.3.1 专家积极性

用应答率表示,应答率=(回收咨询表数/发出咨询表数)×100%。

1.3.2 专家权威性

包括专家对方案做出判断的依据(Ci)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其中判断依据包括理论分析、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文献和直观性,每项又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给予不同的赋值(表1)[3];熟悉程度(Cs)分为熟悉(1.0)、较熟悉(0.8)、一般(0.5)、不太熟悉(0.2),给予不同的赋值[3];专家权威系数=(Ci+Cs)/2。

1.3.3 Kendall协调系数(W)

用于评价多个专家对不同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时的一致性程度,经χ2检验P<0.05,即认为协调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评分者之间意见具有一致性。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为专家人数,n为指标数量,S2是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秩和离均差平方和。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EPI6.0建立数据库,均采用双轨录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用χ2检验Kendall协调系数(W)的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参加两轮咨询的30名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0.63±5.80年;其中卫生监督或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专家占73.3%,酒店管理、自来水公司的管理专家占26.7%。

2.2 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协调系数分析

2.2.1 积极性

第1轮发出专家咨询表30份,1周后回收30份,应答率为100%;第2轮发出专家咨询表30份,1周后回收30份,应答率为100%。

2.2.2 权威性

30名专家两轮的判断依据分别为0.86±0.03、0.88±0.03;熟悉程度分别为0.85±0.09、0.89±0.1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6、0.89±0.06;权威系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97%、5.34%。

2.2.3 协调系数

两轮专家咨询总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61(χ2=292.348,P<0.01),0.906(χ2=363.588,P<0.01);经χ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的意见逐步趋于一致。

2.3 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对部分权威专家初步确定的二次供水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经过第1轮专家Delphi咨询,所有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在4.05~4.49,变异系数1.67~6.93%。在经过第2轮专家Delphi咨询后,最终确定了二次供水卫生包括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平均权重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分别为2.02、3.94、4.04。具体指标(表2)。

3 讨论

Delphi专家咨询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4]。由于其具有的匿名性、信息反馈性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三大特点,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目前在医学领域的护理学研究[5]、临床研究[6]、卫生经济学评价[7]、流行病学研究[8]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9]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

进行Delphi专家咨询时,专家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专家的选择并非统计学上一般所指的随机抽样,而是按照预先设置的入选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10];同时结合研究目的充分考虑行业代表性的实际。因此,本次专家咨询除选择了从事卫生监督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公共卫生专家,还选择了酒店管理、自来水公司的管理专家。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专家人数不能低于13人,以15~50人比较适宜,大于25人后,可靠性增加幅度趋向平稳[11]。本次调查选择了30名专家,可以满足要求。50%的应答率是用来分析和报告的起码条件,达到60%是好的,70%以上就非常好了[12]。本次两轮Delphi咨询过程中,专家应答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积极性较高,结果可信。另外,一般认为专家的权威系数≥0.7为可接受的权威系数[13],本次调查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满足要求,专家意见可靠。

研究表明,应用Delphi法一般采用2~3轮较为适宜[2]。本研究首先经过大量的文献查阅、部分专家征询意见、课题小组的集体讨论后形成了初步咨询表,在第一轮调查给专家寄送咨询表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课题背景和文献综述,以便专家能够尽快了解研究主题;在第二轮调查后各位专家的观点较为一致,协调系数W达到0.906,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满足了课题要求。另外,指标的选择按照重要程度的筛选依据李克5分量表法(5一Likert scale)进行赋值,指标确定依据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4.00且变异系数<22%两项指标为标准[2]。本次经过第1轮专家Delphi咨询,所选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在4.01~4.49,变异系数为1.67~6.93%,因此,结合专家意见,本课题指标筛选结果是有效的。

本课题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风险评价的所有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其中一级指标的平均权重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分别为2.02、3.94、4.04,说明水质管理的风险是最大的,应予以重点关注;同时,通过各级指标的权重提醒卫生监督应重点关注的环节。另外,本课题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首次研究建立了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国家还未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专家的积极性、协调性和权威程度均满足要求,但是筛选出的指标仍有可能受到专家自身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指标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摘要: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区域性大型活动二次供水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30名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根据指标重要性赋值得分,确定二次供水风险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30名咨询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0.63±5.80年,两轮的应答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6、0.89±0.0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761(χ2=292.348,P<0.01),0.906(χ2=363.588,P<0.01),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卫生管理、设施管理、水质管理的平均权重分别为2.02、3.94、4.04。结论 Delphi专家咨询法是构建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二次供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方法,并将为进一步建立风险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法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篇11

法国的全民医疗系统是由政府的国家医疗保险提供财政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对世界各国医疗系统评估,给法国的评价为“几乎是世界上整体水平最好的医疗系统”。2005年,法国投入了11.2%的GDP用于医疗事业,人均消费为3926美元,大约77%的医疗消费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支付。这个水平远高于欧洲各国,但低于美国。

医疗保险

法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对病人的大多数医保项目提供70%的资金支持,对于治疗费用很高的疾病和长期疾病的患者可提供100%的医疗费用。患者还可以通过购买私人保险获得补充性医疗保险,这些私人保险大多是非营利性的互助保险公司。

在2000年之前,医疗保险的覆盖群体主要是工人和退休人员,一些贫困人群被排除在外。后来,新一届政府将全民医疗提上了日程,使医保覆盖了所有在法国的合法居民。

只有3.7%的医院医疗费用是通过私人保险补贴的。私人保险的补贴在眼镜、义肢、药品和牙医中则占较大份额。通常这个补贴的金额为其医疗消费金额的75%~80%,最高可能达到85%。这实际上是一种共同支付,但是患者也可以通过定期自愿向医疗保险计划缴纳保险金来实现支付。

法国的所有人口都需要强制性地购买医疗保险。保险公司都是非营利性的机构,每年会与政府进行协商,以确定当年医保的资金总额。医保基金主要包括三部分,最大的一部分覆盖了全国84%的人口,另外两部分覆盖了12%。法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法规定,公民工作收入、理财收入、赌博获益的5.25%,津贴的3.95%(退休金和生活补贴)需用于缴纳公共医保的保险金。

医生

在法国,既有公共医院,也有非营利性的独立医院(与公共医疗体系有联系),还有营利性的私人医院。大约65%的病床由公共医院提供,15%由非营利性独立医院提供,20%由营利性私人医院提供。

大多数普通医师都是独立行医,但是他们的收入却统一来自公共保险基金。这些资金不是由基金会进行管理,而是由政府负责,对医保进行管理和经营。虽然法国医生的收入只有美国同行的60%,但是他们的开销也比较少,因为他们不需要缴纳医学院的学费,而且医疗事故险与美国相比也便宜很多。法国的国民保险系统还会为那些统一征收由政府批准费用的医生们支付一部分社会保险税。

全科医生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长期照料。包括疾病的预防、卫生知识教育、对那些不需要专科医生介入的疾病和创伤进行护理,以及一些严重病患的日常监护,如果情况过于危急则需要专科医生帮忙。他们还常常需要在患者无法到诊疗室时去患者家里诊疗,这项服务常常给予儿童和老年患者。

全科医生要进行流行病调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包括对可能得到补偿金的创伤进行诊断,对某些疾病出具证明,出具死亡证明,对精神状态不正常的患者出具住院证明等。

全科医生的职责很像是守门员,由他们来决定是否将患者送到医院或者专科医生那边。但急救服务不需要获得全科医生的“推荐”。由于医疗费用首先由患者自行支付,然后再领取补贴金,所以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服务的地点。

风险保障体系 篇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甘肃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 社保政策种类不断丰富, 覆盖范围继续扩大, 待遇标准逐步提高, 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目前已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社会保障资金规模逐年扩大, 人民群众得到实惠逐年增多。

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形成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保障三位一体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新格局, 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政策体系。解决了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了老工伤、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

资金投入逐年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 从2006年的109.2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21.28亿元, 增长了2.8倍, 超过同期全省财政支出增幅, 为社保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快速增长, 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2006年的97.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82.9亿元, 增加了1.9倍;基金支出从2006年的74.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94.5亿元, 增加了1.6倍。

待遇标准逐步提高。随着中央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 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也逐步提高。职工基本养老金连续8年按照上年人均养老金10%标准提高, 2012年发放标准为1876元/人.月,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城市低保标准为260元/月, 也逐步向全国平均水平接近, 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1488元, 月平均补差水平为89元。2012年再次提高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2012年4月召开的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 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 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完善全省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方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工作精神, 发挥财政社保的职能作用。一是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资金支撑能力。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实现社会保险费的应收尽收。二是要强化基础管理, 规范资金运行, 最大程度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进一步提高社保资金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要加强制度衔接和整合, 逐步建立起“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城乡社保体系。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 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关键一年。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倍加珍惜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团结奋斗, 扎实工作,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开创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急性带状疱疹论文下一篇:类型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