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2024-06-01

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研究(共5篇)

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篇1

所谓营销创新, 并非要有发明创造, 而是从实时的营销环境, 企业本身的资源条件, 实力出发, 突破变革某一方面, 某一系列的营销要素的策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赢得消费者, 被企业接受, 该营销创新就取得了成功。且营销目标的实现, 并非判定营销创新实现的唯一标准。

一、营销创新保障体系需具备的条件

1. 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作为营销创新的灵魂而存在, 在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指挥支配的作用。在创新观念的指导下, 营销创新才不会被忽视, 传统的模式才能被突破。在知识经济时代, 产品更新迅速, 市场瞬息万变, 作为营销创新的核心前提的营销观念创新, 除了重视用户的现实需要, 还需注重用户潜在需要的新的营销观念的创造。

2. 培养营销思维。

具备营销思维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必须。营销创新需要着眼于生活、消费者, 营销人员培养营销思维需要做到首先, 理论知识须过关。在理论的指导下, 观察生活, 运用营销能力。另外, 细心观察生活, 挖掘营销创新的切入点。

3. 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国文化环境的广博, 导致营销创新面对的风险无处不在, 由此, 一些营销创新策略不被实行, 营销创新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受到打击。所以, 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创新才能焕发出活力。乒坛老将瓦尔德内尔始终追求打法上的创新, 有成功也有失败, 但精神是可嘉的, 这也是为营销创新所需的。

二、营销创新保障体系发展的创新所在

1. 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变传统的等级制度为柔性的营销组织。主要是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及全球化的组织。扁平化, 通过技术网络, 企业同员工直接联系, 同消费者, 研究机构形成一个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网络化, 指的是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等级制度关系变为能够提高员工自信和经营效益的非正规网络关系。智能化, 指的是职工提高个人素质, 企业系统思考进行知识整合。虚拟化, 凭借信息技术建立的灵活机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 进行个生产经营环节和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优势互补, 节约资源。突破企业的界限已完成目标任务。管理者相互协作, 协调, 探索能够和国际接轨, 迎合市场需求,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营销战略。

2. 市场营销技术创新。

市场, 技术创新的源泉, 检验技术创新的唯一标准, 技术创新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市场营销, 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 是市场对技术创新认同的催化剂, 促进营销和研发部门的沟通已取得技术创新成功。技术创新, 立足于市场, 促进科技潜力转化为营销优势。体现在创意, 技术开发, 产品研制, 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创新是市场营销成功的法宝。建立以信息网络和配送中心建设为主的技术支撑, 采用代理制, 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营销方式支撑, 以建立健全追踪市场状况满足顾客需求的数据库为主的动态科学支撑, 均属市场营销技术创新。打造企业良好印象, 积累知识, 经验, 吸引顾客人才的重要途径, 网络营销, 具有成本低、环节少、范围广、全天候的优势。

3. 营销制度创新。

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 重新组合各要素, 即为创新。引进新产品, 提供产品新质量, 引进新技术, 生产方式, 开辟新市场, 采新组织形式均属创新。规范企业生产方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等属创新制度。制度创新将观念, 技术, 组织创新规范化, 能够引导其他创新, 保证管理创新的实现。

4. 加快政府职能创新。

积极发挥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的职能, 规范行为, 加快向服务性政府转变, 进行宏观调控, 改革财政, 投融资体制, 发挥计划, 财政和金融的作用, 坚持扩大内需, 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依法行政, 完善执法体制, 政府管理信息化, 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给企事业单位。力求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三、营销创新保障体系发展的几个支持系统

营销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预先建立的模拟模型及判定原则, 寻求确立目标, 设计评价实施方案的最佳途径。确立目标包含问题识别, 问题诊断。搜集加工分析数据信息, 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设计方案, 建模型, 模拟以求获得结论。评价方案, 由决策准则, 从可行方案中挑出最优方案。实施方案, 执行已选方案, 检测实施结果, 并对其进行修正调整。实际上, 整个过程是复杂的, 可能有交叉、跳跃、重叠。

介绍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 利用快速原型法来开发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之后周期性地对其改进扩展和修改。MDSS (Market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将DSS作为其基本的采用层次型。下面将对MDSS系统结构中的数据库, 模型库, 知识库的实现与管理进行论述。DSS中的数据和决策过程联系紧密, 且均经过加工浓缩, MDSS须面向高层, 涵盖数据不仅有内部数据, 外部数据如市场需求量, 市场价格等也必不可少, 基此, 我们将采用集成数据库技术提取。当今的买方市场, 需求的多样性导致营销必须有动态性和即时性, 静态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应运而生, 一些较少变化的数据如企业生产力, 企业资本等划入静态数据库, 一些变化频繁如市场价格, 库存, 市场环境等被划入动态数据库, 如此, 数据库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模拟库, 营销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仅仅重视定量模型是不够的, 定型模型也须得到重视, 依据营销工作类型, 模型可分为预测类, 投入产出类、优化类、决策类和不确定类等。每个类型都需大量的数据驱动, 而模型管理须结合数据管理, 当数据发生足够的变化时, 将带动模型也会被修改。知识库, 营销环境的多变和其工作的非结构性, 决定了在MDSS中导入知识库的必然, 知识库中存放了各种因果关系, 专家经验和成功的营销经验, 另外, 综合利用知识库, 数据库, 定量求解饼推理的机制如专家系统在MDSS中也是必须的,

MDSS开发过程采取的是模块化方式, 即先由子系统开发各专用DSS并以此为基础, 扩充至整个MDSS。模块化方式模拟现实市场, 有利于系统整体的理解和实现。且子系统级功能划分也与企业内部组织形态相符, 其模块如下:

模块一, 企业市场营销现状及机会分析。分析宏微观环境, 市场机会, 经营现状, 存在问题。企业机会。

模块二:研究与选择目标市场。选定目标市场, 制定市场覆盖战略, 定位产品, 细分市场。

模块三: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制订营销计划, 资源配置方案, 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及促销的决策。

模块四:组织执行控制营销工作, 计划执行, 营销费用预算, 盈利率的执行与控制, 正负反馈。

作为一个系统, 综合性的活动, 市场营销强调子功能的配合及运用, 基于其模块化, 分层的特点, 模块仅能从一侧面提供帮助, 最困难的就是将这些分散的支持进行综合, 因此必须重视协调工作的开展。

摘要:本文从我国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的所需条件出发, 提出了组织创新、市场营销技术创新、营销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创新的营销创新保障方式, 并提出了创新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徐建新.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2]赵艳丰.营销创新的八种利器[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3)

[3]胡海.略论企业营销创新及其社会化[J].学术界, 2005 (2)

[4]张苓.试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营销策略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4)

[5]张政.新经济时代下的营销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6]奚广宇.浅议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创新[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09 (3)

[7]张丽冬.浅谈中小企业营销创新[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

[8]李航, 田辉.产品概念的新视角:核心利益漂移[J].未来与发展, 2007 (7)

[9]束路西, 周长根.营销创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营销发展的必然选择[J].体育学刊, 2010 (8)

[10]沙振权.自主创新与企业营销管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篇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发展应当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根本,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本科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反映了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以“目标、组织、运行、评价、反馈”五大子系统为核心,突出体现学校目标与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相符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占有和有效利用与对教学流程相符合。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反映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即质量要与目标相联系,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相应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多样化的,这也是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本质特征。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保障组织、保障主体、评价方案及可操作性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原先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体系的科学性

目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系统一般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校院二级或校院系三级管理,辅之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的保障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在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实施部门之外专门设立保障或评估中心,履行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职能。通过对国内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调研,多元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立专门的教学评估部门,专门负责日常教学质量保障职能;二是赋予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改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各种专门委员会以各自领域的保障职能;三是校、院分别成立教学督导专家组,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学评价专家队伍,分管校长直接领导,日常事务由专门的教学评估部门负责,其职能主要实施各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教学督导的专门化体现了“专家治校”的理念;四是建立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加强学生信息员管理,如定期编印《教学信息简报》,建立教学信息网站,把教学现场的质量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教学管理部门,同时把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或学生,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既体现了他们在教与学关系中的主体性,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五是每年进行一次专业建设满意度调查,每学期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被调查对象是学生、教师、督导组成员、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用人单位负责人等,并形成调研分析报告。

二、保障主体的多元性

学生、教学督导专家、教师同行、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人员参与的“五视角”评价网络,体现了保障主体的多元性,改变了教学质量保障只是管理者的事的传统观念,强调的是一种参与和互动,自保障与他保障相结合,保证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例,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有学校教学督导员、学院督导组督导员、学生、教师同行,他们是不同评价层面的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生对教师教学状况的优劣最有发言权,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又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专家参与评价和学生关注点不同,专家注重的往往是专业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问题,更具专业色彩,更着眼于内容方面的问题。而学生作为受众,在感受性中更关注教学的实际效果,即教学手段的优劣得失,他们对教学方法问题更为敏感。

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上,积极引进校外专家、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保障,构成对教学质量保障评价的社会主体。坚持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了解本校毕业生的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在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打破学校围墙的界限,变封闭性保障为开放性保障,把社会用人单位、校外专家等作为保障主体。例如,请用人单位参与教育、参与人才规格设计及人才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制定,请校外专家进行培养方案的评审鉴定、参与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等的评审等。

三、保障对象的全面性

保障对象的全面性。根据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论,把保障对象确定为影响教学质量全程的各种因素,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状况。评价对象包括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考试与考查等教学各个环节,既对各种影响教学质量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价,又充分考虑到各种评价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单项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而且还要评教师备课情况,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与试卷等整个教学全过程;不仅对全体在编教师进行评价,而且对外聘以及新引进教师也要评价;不仅对给本科生上课的教师进行评价,而且对给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上课的教师进行评价;不仅学期结束时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平时也要对教师教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听课评价,重视过程的保障,向教学过程要质量。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性特征的意义在于,一是把所有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都纳入保障体系,从而产生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融共生、相得益彰的保障实效;二是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保障体系,从而使保障成为了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不仅是临时性的突击任务;三是全员参与,使得人人关心保障,形成大家共同关心保障的趋势,促使人人都履行评价反馈教学质量的责任和义务。

四、保障体系的发展性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的初期,主要是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一种规范教学的目的,即主要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表现的评价,区分优劣并作为晋升、奖励、处罚教师的一种手段,是与教师自身利益挂钩的一种终结性的评价。

在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确立以激励导向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淡化甄别与鉴定,强调保障的发展性功能,通过教师的自我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新的保障体系不仅关注教师现有的教学状况,更关注教师的长期发展,根据其现有基础,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取得了教师的广泛认同,促进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他保障”向“自保障”转变。另外,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时,学校多次组织不同类型的师生进行讨论,使师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师生文化观念的融合,统一了意志和行为,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参考文献:

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保障;问题;网格化

前言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社会保障是缓解社会压力的一个主要手段,在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今天,社会管理创新观念也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网格化是主要的管理方式,是当前我国很多省份所选择的发展途径。但是,社会管理创新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比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结构问题,便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不过运用社会管理创新,也可以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参保人数逐渐增多,无论养老保险体系,还是医疗保险体系,都进一步全面,服务更加完善,对于所有年龄层次与各类社会人群都有所覆盖,五类主要险种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多。另一方面,保险待遇日益提升,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对养老金进行了多次调整,月均保险金额得到明显提升,并基本上做到了足额按时发放。医疗保险等方面也实现了二次补助,以城市医保为例,其报销比例可以达到70%[1]。与此同时,我国在社会保险政策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很多省份都积极推进相关制度改革,并构建起了一系列制度,如企业年金、医保统筹风险、事业保障、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而网格化管理是当前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将一个地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并在每一个网格中设置一名管理员,通过智能手机将管理范围内的信息收集起来,并对辖区内居民提供综合服务,这样便形成了一种相对高效与全面的社保格局。运用这种方式,能够使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每一个管理单元进一步细化,促进资源整合,社保平台得到了有效创新。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城乡差距增大。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社保体系相对完善,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社保要求。相比来讲,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则存在很大缺陷,无论制度方面,还是实施方面,都相对不足,很多农民仍然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我国社保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区域资金差距大。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持下,城镇化的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不及时,使得新增的城市人口无法享有应得的社会保障,不利于社会发展。另外,我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欠缺,因此,很多中西部地区如果单纯依靠本级财力,是很难全面实现城镇社保统筹的,农村的社保情况更不容乐观,这也为我国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2]。最后,社保服务较差。我国虽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对社保部门的管理与改革,着力提升部门服务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门运行时还存在职能划分不明确等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社保工作由很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包括卫生、民政、人设等,每个部门的运行制度不同,互相之间又没有构建起衔接制度,因此很难形成管理上的合力,导致社保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三、改善途径

针对上述几方面问题,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途径,以完善社保体系:(一)强化农村社保 由于农村社保是社保体系中的短板,想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构建信息平台,让农村劳动力能够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充分了解市场脉络,从而有针对性的进入到市场中,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其次,提供就业服务,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强化其就业技能,并配备专业人员帮助农民工就业;再次,完善社保制度,确保农民工能够享有社会保险,基本生活有所保障;最后,健全救助体系,形成社会保险格局,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3]。(二)进行资金筹措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打造多渠道资金筹措,以增加社保资金。现阶段,我国社保资金主要依托于财政拨款与社保缴费,因此,想要进一步筹措设备资金,不仅需要增强政府财政支持,还要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增加资金筹措渠道,如发展慈善、强化运营、商业保险、共同参与等,以增加社保体系中的建设资金。(三)构建服务平台 首先,我国需要完善行政管理,对于社保体系来说,管理体制的不统一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改善多头管理的情况,运行归口管理。其次,我国需要强化基层配备,基层力量不强会导致政策实施受阻,因此,需要增加人员编制,并强化资金投入。再次,我国需要提升服务质量,构建起完善的基层服务平台,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实施上,都需要制定嚴格的标准,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4]。最后,我国需要构建信息网络,统筹多个相关部门,打造一站式的信息平台,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实现网上业务办理,推行“一卡通”标准,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做到“为人民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虽然构建起了一系列相关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工伤与生育保险的覆盖不全面、医保中存在大病不保现象、低保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因此,我国需要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着力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筹措,并构建起完善的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红云.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宁波北仑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案例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06:30—39.

[2]袁妙彧.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网格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基于湖北省宜昌市网格化社会管理实践的考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02:71—76.

作者简介

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篇4

一、问题:落实传统经济适用房 (以下简称传统房) 政策的窘境

1、入口:低收入家庭买不起经济适用房

低收入家庭的划分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家族人均收入低于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的人群;二是按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列, 在底部占总人口20%的人群。据统计, 淮安2007年的低收入线为人均每月375元, 经济适用房个人出资的房屋价格为每平方米1610元, 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平方米计算, 房价收入比大约为1∶21。2007年度淮安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838元;同期, 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3196元, 收入房价比约为1∶6。低收入人群的房价收入比显著高于同一城市中普通职工人均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例, 让这部分人购买经济适用房的难度已不能与普通人购买商品房的难度相提并论。况且, 低收入人群的恩格尔系数很大, 制约了其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购买传统房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生活。

2、出口:有限产权“限”之不确定影响购房意愿

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结束后, 作为缓冲推出的传统房政策因为提供土地属于为非商品属性的划拨性质, 该类房屋不能进入正常的商品房市场。特别是2003年新一轮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 住房价格持续上涨, 凸显房屋的投资价值和增值潜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一方面传统房难以上市交易, 另一方面持有者获得收益甚微甚至不能取得收益, 极大打击了购房者的积极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经济适用房产权有限性的界限不确定, 相应地, 基于该房所得收益归属及其分配比例均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制, 从而出现政府与民众争利的局面。

3、供应:财政单独承担资金压力太大

2007年淮安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23.4亿元, 增长3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亿元, 增长39.1%。扣减之后市区财政收入为72.0亿元, 当年市区投入11.8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 共计26个项目。加上市区已累计筹集保障资金2605.97万元, 市区当年用于建设住房保障体系的总投入约为12.1亿元, 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6.8%, 市财政明显感到财力吃紧, 而居民则对轮候时间太久表示不满。即便如此, 经济适用房占住房供应量的比例还不到10%, 财政单独承担资金压力太大。

二、对策:推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 (以下简称共产房)

1、共产房的界定

所谓共产房是指以土地出让方式建设的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有限产权的政策性保障用房。与传统房相比, 共产房有自己的特点。首先, 土地的取得方式不同。共产房是通过出让土地性质取得土地使用权。这一改变使得经济适用房具有了商品房的基本属性, 可以上市交易, 可以及时使得实物变现。其次, 购房人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传统房的政府与购房人之间是补贴与被补贴的关系, 是命令与服从的管理关系;共有房购房人与政府之间则是共同共有的关系, 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后, 购房人对房屋的风险与收益负担不同。共产房比例明确且有商品房性质, 与购买普通商品房一样可以取得由此带来的商品价值增值, 不会像购买传统房那样失去机会成本。而且共产房购买人还可以在购房时办理按揭贷款, 或者以个人产权部分申请进行创业、融资的抵押贷款等。

2、淮安市共产房建设情况的实证分析。

(1) 公共产品建设。在经济适用房方面, 首先创新性地试行以土地出让方式建设共产房, 与市场接轨, 与法律接轨。对应以划拨土地方式建设传统房的计算标准和口径, 确定个人出资占70%、政府占30%的共产房。对应过去的解困房和现在一些城市推出的共产房, 淮安市推出个人和政府产权比例为5:5的共产房, 进一步降低困难家庭的出资压力。淮安市在全国首创的出让土地共产房, 首批发放共有产权证44本。2007年淮安市市区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87.45万平方, 同比增长32.84%, 竣工面积88.66万平方, 同比增长89.81%;销售8030套, 同比增长371.24%, 销售面积84.59万平方, 同比增长408.97%;销售金额101159.70万元, 同比增长298.55%, 均价1610元每平方米, 同比下降21.68%。2008年3月出台的《淮安市安居工程实施意见》指出, 全市要建设保障性住房80万平方米, 其中市区40万平方米, 建设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的经济适用住房 (含共产房) 3000套以上, 市区不少于2000套。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面向非拆迁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供应量, 市区不少于300套, 其他县 (区) 分别不少于50套。

(2) 制度建设。2007年7月26日发布的《淮安市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管理办法》指出, 经济适用房是指在政府政策指导下, 以非完全市场价向特定群体供应的种类住房, 我市现阶段经济适用房包括保障性拆迁安置房、共产房等;对共产房的土地供应、资金来源、产权比例与供应对象申购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首先, 土地供应方式的改变。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均采用出让方式供地, 实行政府指导价并与市场接轨;出让土地的共产房实际上可随时进入市场流通, 并适用相关法律。其次, 资金保障。淮安市房管局设立经济适用房住房资金专户, 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回购和供应的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收益以及共产房政府产权部分出售和出租的收入全部存入经济适用房住房资金专户。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大约需要3亿元, 以分散建设政府回购方式供应保障性住房18万平方米左右, 按资金回笼周期计算, 每年可周转2次, 年需要资金量在2.25亿元左右;集中建设12万平方米, 需用地300亩左右, 按目前土地市场出让价水平和建设周期, 年周转次数也约为2次, 年需资金量在1亿元左右。其来源为:按市区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市区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量在30万平方米左右, 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良性循环。再次, 设定明确的产权比例及供应对象所应具备的条件。确定个人与政府7∶3和5∶5两种产权比例。购买个人拥有70%产权的共产房条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具有市区城镇常住户口达8年以上;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个人拥有50%产权的共产房条件: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且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0平方米的困难家庭。最后, 建立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一是购买人可以申请购买全部产权。自房屋交付之日起5年内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 按原供应价格结算;5年后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 按界时市场评估价格结算。二是共产房出售时, 个人拥有70%产权的, 交易评估价格的30%归政府所有;个人拥有50%产权的, 交易评估价格的50%归政府所有。三是当购房的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 家庭收入高于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时, 政府产权部分按同类地段市场水平收取租金。另外, 还提供详细的程序保证。

三、经验、不足与解决办法

这一尝试主要解决了两个难题:第一, 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上政府与民争利的不和谐情形;第二, 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则, 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前已述及, 近年来房屋增值惊人, 对于经济适用房产生的增值收益如何处分?实践上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政府独享, 这显然有失公平;二是50%归个人、50%归政府;三是以届时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回购。与此不同, 淮安市共产房制度中, 一定面积的共产房个人出资额等同于相同面积传统经济房的价格。另外, 共产房比例明确且有商品房性质, 与购买普通商品房一样保值增值, 不会像购买传统经济房那样失去机会成本。目前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可以按照普通共产房屋依法抵押, “淮安市推出的‘出让土地’经济房, 与两个自然人共有产权一样, 适用现有法律。”个人购买全产权或办理转让手续时, 因为有明确的比例和操作方法, 政府收取“差价款”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同时, 可以用法律方式制止或打击非法倒卖经济房牟利的行为。再者, 依靠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按规定提取部分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等多渠道筹集确保了建设资金的落实。

不足之处在于, 淮安市的共产房政策未能较好地解决入口难题, 即低收入家庭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尴尬局面。2008年1月1日, 淮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每人每月由165元调整为240元。“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这一购买条件的限定, 客观上造成无房户的现实需要难以成为有效需求, 导致政策难以落实, 极大地削弱了政策的实效性, 形成有房无市、有心无力的两难局面。如何改变这一情形?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适当提高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标准, 相应扩大购房对象的范围, 可以考虑把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供房对象范围;二是整合资源, 最大限度降低共产房的销售价格;三是采取技能培训、提供在国有垄断企业等高收入单位的就业机会等途径, 较快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相信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以上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圆满解决, 不断推进和谐淮安建设。

摘要:针对落实传统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的“入口”、“出口”和“供应”等困难问题, 淮安市从公共产品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索推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 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及时总结成败得失与相应对策, 以期进一步提高运行实效, 供有关方面决策时参考。

关键词:住房保障体系,传统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公共产品建设,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淑慧:南京平均工资居江苏首位金融业涨得最快[N].南京晨报, 2008-03-25.

[2]王海兵、孙以东:市财政局去年目标管理成绩斐然[N].http://www.huaian.gov.cn, 2008-01-18.

[3]邵明:中等收入家庭应纳入保障体系[N].中国建设报, 2008-03-26.

[4]邵明:与市场接轨让经济适用房展现良性发展前景[N].中国建设报, 2008-11-2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篇5

摘 要: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多项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巨大发展,各项制度不断健全,财政投入不断增加,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福利等四个方面,并具体体现为六种形式:

1、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即为农村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在衣食住医葬(教)等方面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户供养资金来源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五保供养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据统计,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已从2003年的204.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26万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2、、是农村军人及家属优抚安置制度。即政府对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安置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据了解,目前全国有4000多万个优抚安置对象。

3、是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对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农民进行救济、对其他贫困农民进行救济以及对贫困农民进行医疗救济等多个方面。目前,在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这些救助对象基本上都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据统计,2007年各级财政共安排农村社会救济支出186.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3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和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

4、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3年后,一些地方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突破和进展。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近200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50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300多亿元,有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5、是计划生育保险和奖励制度。2004年各地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6、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政府资助为主、农民缴费为辅的筹资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水平,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合农民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已达到2451个,参合农民7.3亿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4%。2003—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69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推进,缓解了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与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受市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同时,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更多地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农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因素要多于城市人口,但就目前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的医疗、养老、低保这三项最基本的保障形式,仅处在试点或探讨阶段。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方式短时期在农村无望实施。

2、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层次低、发展不平衡。从社会保障的支出看,到目前为止,占全国80%左右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占全国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人口不到20%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9%。可见,农村与城市人口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平衡。从覆盖面看,城镇已达91%,而农村只有2%。另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各地区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好于东北、中、西部地区。

3、社保资金缺乏稳定来源、筹资困难。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保资金短缺。国家虽然加大投人力度,但远不及农民对社保资金的需要,社保资金增加的幅度低于物价的上涨速度。社保资金来源单

一、有限,主要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承担,国家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单纯依靠农民自己缴纳又受农民收人水平的限制。这样,社保资金就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

4、硬件设施差。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研究硬件设施也很差。医疗卫生方面,目前全国乡镇卫生院危房现象十分普遍,乡镇卫生院缺少运送病人的车辆;“五保”集中供养方面,很多敬老院已经危房,房屋破损严重,没有资金进行维修。还有医保、社保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缺口也很大。

5、一些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存在“盲区”。一些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如农民工保障问题、农村非农业人口保障问题、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等。由于这些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存在很强的特殊性,目前都没有系统的社会保障措施,多数问题尚在探讨阶段。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完善农村社保障政策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其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成员解决了由于生活无保障而出现的基本生存问题,并且获得了在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为其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社会保障还通过对意外事故中的不幸者的救济、为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或者失业救济、为疾病患者或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消除各种危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风险,免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调动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正是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充分体现,从而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体现的内涵。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最近连续几年中央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凸显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发展小城镇、农业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大型农机具补贴、工业反哺农业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广大农民缺乏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农民自己编的顺口溜:“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场大病足可以令农民倾家荡产,在此情况下,国家再好的惠农政策也是枉然。所以,为农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等同于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同时政府的一系惠农列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1、要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根据基层和农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农村社会。障体系应该包括农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贫困救助等方面的内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跳而就。必须在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和认识水平,考虑省情和财力的基础上,根据农民的需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保障标准由低到高,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内容由单项到综合。

2、要坚持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地方。农民参保三个方面。政府投入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各级政府应当从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增加用于农村社保的投入。

3、要坚持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相结合。建立农村社会。障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由于社会保障的政策性、统一性、普遍性,只能解决农民普遍面临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不可能解决农民保障面临的全部问题,更无法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鼓励各类保险机构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开展家业自然灾害,农村家庭财产,农民人身意外伤害、伤残等保险活动,使农民遭受意外损失或意外伤残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化解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减少各种天灾人祸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4、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首先应当根据宪法尽快制定社会保障立法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含公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法案和各项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案。其中,公民社会保障基本权利法案将对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实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公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序,侵害公民社会保障权利行为的处置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在社会保障基本权利法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医疗保障法、老年保障法、军烈属保障法等专门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其次,应当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可以考虑条件成熟时单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社会保障法案,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

5、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只有将这三项惠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农民基本生活才有真正的保障。

总结语:

总之,改变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现阶段应以新农村建设为锲机,尽快完善农村各项保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同时应该看到建立健全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参考文献

[1]宋晓梧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中国劳动保障编辑部.农村社会保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步[J].中国劳动保障.

上一篇:连铸机改造实践下一篇:道路桥梁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