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精选12篇)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1
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的表述简短但内容丰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表明了对教育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当然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当然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如何衡量与评价?又如何保障教育的高质量?基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的建设,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对全面质量观的认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不能否认的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导致对教育的评价陷入了一个“怪圈”,社会、家长用升入重点学校的人数来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用成绩来衡量教师的业绩,“考考考,仍然是教师的法宝;分分分,还是学生的命根”。升学率成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这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全社会都要提高对全面质量观的认识,尤其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明确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和完善的人格,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均衡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全面质量观的引导十分有必要。
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
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涉及对教育质量的标准界定的问题。在以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的指导下,制定适合不同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同时可以量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质量标准,换言之,就是明确教育质量的标准。学校就可以在这个标准的规范指引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这也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之所在。
三、科学的、动态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多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建立对地区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开始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在实施中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对学校系统质量评价的较多,而对学生主体评价的指标相对较少;二是重点体现了评价目标的统一性,而差异性评价方面的表现不明显。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因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而存在经费投入、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地区学校也因学生来源、教师素质等人员构成不同存在着人力资源不平衡,不同学校因历史原因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域、类型学校处于不同的发展平台,而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往往是一个标准,不能体现学校教育在不同的时间阶段的进步程度,更不能体现教育质量动态的评价。因此,建立科学的动态的评价机制,更有利于体现教育评价的公平,有利于促进优质校、激励薄弱校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四、贯彻落实质量保障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有赖于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立。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对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确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如何将这些目标、任务、举措以更强有力的执行力、更快的步伐落实到位,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政府在不断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极大地改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软件建设中仍有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不容否认的是,即使在同一地区仍然会存在“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分别、师资数量和质量的悬殊,同时,以学生的优劣等级为标准确定生源的流向,因而家长纷纷择校、择师,出现了生源的流动问题。因此说,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势在必行。那么,将这些制度坚决地推广下去、落实下去才是提高教育质量更有效的保障。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师,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于教师。教师有好的师德就会减少“差生”数量,教师专业水平高就会减少“学困生”数量,教师德才兼备就会减少“双差生”数量。减少就意味着增加,增加的是“合格生”“进步生”“优秀生”。由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师德总是与教师的以身作则行为、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方式直接相关。师德的内涵是教师的身正、向善与爱心。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总是与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状态有关。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当代教育思想从事教学活动,让教师不安于教学现状、勇于探索进取,一方面需要思想引领,唤醒教师思想觉悟;另一方面需要科研引路,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教学展示机会,方能提高教师水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和责任感。”我们深感优质学校是教育的希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2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咏春
为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意见》,紧紧围绕“全面素质,更高质量”这个主题,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县实际,着力加强和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做法汇报如下:
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前提,以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全面+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坚持以优化过程为重点,加强过程监控,提高管理效能;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根本,完善评价体系,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政策导向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意见》为依据,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2、科学有效原则。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无效和低效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3、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局层面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以点带面,有序展开的方法,在保持各项工作常态有序进行的前提下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运用。不盲目否定,不一蹴而就,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
4、全面发展原则。既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又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既突出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发展;既加大薄弱学校的有效帮扶力度,又加强优质资源培植利用,坚持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举措
顺应新的教育形势和素质教育要求,围绕“全面素质,更高质量”的目标,建立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秩序规范的保障机制系统,并形成相对固化的模式,使保障机制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促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更有法度、更有力度、更有效度。
一、更新观念,自觉转型,加强和完善素质教育推进机制
(一)、把握政策导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以育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政策,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举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区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优化路径策略
1、基本路径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严格按规定开齐上足教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紧扣基础性、主体性、实效性要求,构建课堂教学有效范式,夯实学生基本品德和基本行为习惯以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扎实抓好体艺“2+1”工作。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注重家校衔接,形成教育合力。
2、基本策略
学校层面:每天围绕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开展“双值导”;每天放学后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或静校教研;每天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阅读;每周开展一次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周点评”;每月(中学双月)开展一次德育主题教育和节日活动;每月开办一次家长学校,每月出一期家教小报;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体检和体质监测;每学年作一次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每学年对教师素质教育业绩进行一次集中考核、评比与奖励。
教育局层面:每月对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一次“飞检”,每月开展一次素质教育典型调研与工作视导;每学期的第一天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检查;每学期确立一个主题召开一次素质教育推进会;每学年举办一次县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每学年对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业绩进行一次集中考核评比。
(三)、推进评价改革,构建质量标准体系
探索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课程实施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改进评价内容和方法,小学实行等级制评价,中学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分班和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制度。
(四)、强化奖惩激励
教育局和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素质教育工作评先评优,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素质教育业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对实施素质教育不力和违规办学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并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二、强化教师提升体系,建立教师快速成长机制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修德强能争一流的目标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效,通过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加以完善固化、传承创新,促进教师全面快速成长,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立岗履职、乐于奉献、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努力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持续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以一把手局长为组长,人事、初教、中教、职教、教研、发规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全县教育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人事科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考评。各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责任到人、条线管理、分工协作、有序推进。
(三)、工作策略
1、确立目标
通过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形式,局和学校分别制定出台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三年规划和意见,并组织实施。学校坚持为教师绘制专业成长路线图,指导各人确立个人发展愿景,三年一规划、一年一计划,确保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追求。
2、开展活动
①经典诵读。学校按给教师推荐经典书目,明确读书任务,定期组织交流,以书怡情,以书益智。在此基础上,教师每年自主阅读1~2部教育理论专著,每月学习1~2期学科专业期刊,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季度撰写1篇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②教育引导。抓住教育热点问题,结合典型案例,正常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结合庆祝教师节等契机,每年评推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同时突出对热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及时通报曝光,树好正反两面镜子。
③公开承诺。围绕教好书、育好人,组织教师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教育行为。④学历提升。局和学校每年制定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通过教师个人自考、函授与局办学历班、提高班相结合的形式,促使教师获取高一级学历。
⑤学科培训。局逐年按学科制定教师培训方案并付诸实施,有序开办各种学科班,指导学校开展校本培训。
⑥岗位培训。针对学校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及部分后勤岗位人员,分别制定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⑦结对帮扶。坚持每年初召开全县教育系统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对学校、教师结对帮扶工作进行总结、表彰、部署。教师结对帮扶的主要形式是:带教。遴选师德师风好、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的义务教育段骨干教师,分学段和学科组建结对支援组,每位骨干教师对口结对农村相应片区内一至两名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各学校实施“青蓝工程”,组织校内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送教。各结对支援组、城区学校以及教育局根据实际需要,分别组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送教。支教。局和城区学校组织城区骨干教师、青年 3
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每次支教时间从一周至一年不等,五年内累计必须达到规定的时限。
⑧名师工程。从县局和学校两个层面分别确定名师培养对象,制定计划,举办名师班、专家班,重点培养。
3、搭建平台
①基本功竞赛。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对象,以“三字一话”为重点内容,逐年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②优质课竞赛。以有效课堂展示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逐年组织竞赛。
③骨干教师技能大赛。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对象,以教学设计、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等为主要内容,逐年组织竞赛。
④论文比赛。面向全县教育工作者,组织参与国、省、市、县的各种教育教学论文大赛。
4、考评奖惩
①实行一票否决。按照《宝应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暂行办法》,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除加大查处、曝光外,实行考核“一票否决制”,并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实行问责。
②组织两大评比。评比优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指导规模较大、青年教师比较集中的中学办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并统一组织评比;评比校本培训先进校。逐年按类别开展“校本培训先进校”评比活动。
③实施三项考核。队伍建设工作考核。局每年对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一次综合考评。“强基工程”专项考核。每年通过举行封闭式考试,对各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专项测试考核。“一三五工程”考核。按照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的要求,对各学校青年教师个人及学校培养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评。
5、人事改革。
制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人事工作的意见》,鲜明政策导向,加大优胜劣汰,促进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干部交流,落实干部、教师岗位聘任,促进队伍结构优化。全面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按管理权限对干部、教师实施绩效考评,结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对爱岗敬业、能力突出、业绩显著的给予物质及精神激励,对因能力不强、工作不力、实绩较差或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干部、教师实行诫勉、问责、转岗或免职。
三、打造高效课堂,建立有效教学探究机制
1、着力抓好三个引领
理念引领――建立全员学习培训制度。县局利用暑假进行“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全员培训,学校利用暑假和平时静校教研进行校本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示范引领――建立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有效教学示范课制度。学校层面,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县级教坛新秀以上骨干每学期至少上两节校内有效教学示范课。县层面,每学年举办 4
一次校级领导干部示范课展示与评比活动;举办一次以特级教师、大市学科带头人为主体、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宝应县“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举办一次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同课异构”“同课重构”的课例研究活动。
指导引领――建立教研室深入学校、课堂指导制度。教研室组织有效课堂达标验收活动;教研员每学年有计划地对全县所有的中心学校进行以发现问题、指导教学为主旨的“问题诊断式”听课指导;每年培植1-2所在市县有影响的学科基地;培养一支有学科思想的教研团队;每学年开展1-2次有质量的学科教研活动。
2、致力搭建四个平台
一是搭建以“静校教研”为主体的教研平台。静校教研坚持“一个中心”,即以有效教学探究为中心。确保两个参与率,一是教师全员参与率;二是学校领导到相关年级、相关学科全程参与率。注重“三个立足”:立足课堂,建立同课异构,同课重构、同课再构的研课制度;立足体验,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制度;立足反思,建立领导干部的周点评课制度。实现“四有”:有详实的计划,有实在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有物化的成果。二是搭建以“课题研究”为主体的科研平台。围绕基于有效教学、基于问题、基于实用、基于学校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将本校本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重大问题分解成具体的小问题,每人围绕一个小问题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三是搭建以“学科基地”为主体的辐射平台。进一步明确学科基地职责。学科基地专人负责,制订基地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根据县教研部门的要求,规划确立研究项目,持续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教研、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起示范、辐射作用。学科基地每学期组织一次有效教学公开课及研讨活动,学科基地的课堂全程向全县开放。四是搭建以“教学资源”为主体的网络平台。以学科基地为主阵地构建学科网络平台,认真抓好学科学习网站和资源库建设。网站开设新课程研究、名师讲座、课题研讨等栏目,为全体教师提供教学理论、活动案例等教学资源。学科指导组制订计划分配任务,全县每校每学科每年级上传一篇教学设计及教学资源包,供全县教师共享。
3、协力做好三项督查
一是开展“静校教研”过程督查。在学校,组织好“四查四看”活动,查各学科、各年级组静校教研活动计划与主题,看是否围绕有效教学探究;查教师和学校领导参与率、静校教研形式,看是否体现合作意识、校本意识;查静校教研重点,看是否立足课堂、立足学习、立足反思;看静校教研成效,看每一次静校教研是否形成物化材料。认真建立督查台帐,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在教育局,相关科室每学年对各校静校教研进行定性评估:查过程,看制度落实、计划制定、活动开展、推门听课、督查反馈等;重成效,评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有效课堂模式建构与实践等。二是开展“课题研究”过程督查。围绕课题的选题、课题的研究过程、课题与有效教学结合度等进行全面督查。三是开展“学科基地”作用发挥的过程督查。每学年,局组织专人对学科基地活动情况进行考评,通过查阅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对学科基地学科研究、示范辐射、网站建设及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评估。坚持将各类检查纳入部 5
门和个人绩效考核范畴,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年终绩效挂钩。
4、努力组织好三项评选
本着以学定教、为学而教、先学后教,紧扣“基础性、主体性、有效性”,每学年组织好三项评选:其一,有效教学优质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选;其二,包括课堂模式、资源包、课件等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其三,有效教学研究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并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学校工作督查机制
为指导、督促全县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过程管理,追求规范、精细、高效的管理常态,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保持质量稳定,现对学校工作督导的思路、举措加以总结提炼,形成机制,以供传承。
(一)、督导内容:
1.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2.着眼精细高效,强化常规管理情况;3.注重修德强能,加强队伍建设情况;4.开展校本教研,提供科研支撑情况;5.打造有效课堂,提升课堂效益情况; 6.做大亮点品牌,学校特色彰显情况; 7.聚焦品位厚重,营造校园文化情况;8.保障正常秩序,维护安全稳定情况; 9.围绕上级部署,完成交办工作情况;
(二)、督导原则
1.遵循督导依据,增强合法性; 2.明确督导内容,提高针对性;3.配强督导力量,树立权威性;4.丰富督导方式,注重随机性;5.规范督导程序,增强科学性; 6.用好督导结果,确保实效性。
(三)、督导方式
1.综合督导:依据专门方案对学校进行全面综合督导; 2.专项督导:根据需要就某一或几方面工作对学校进行督导;
3.“月度调研”:根据安排,每月组织对一所学校进行全面或专项深入调研解剖; 4.“飞检”:不定时间、不打招呼,对学校进行以常规管理为主的突击督查。
(四)、督导程序
1.确定主题:根据需要确定督导的主题及内容;
2.选择路径:根据督导的内容及要求选择适当方式,确定督导基本流程,并形成方案; 3.方案报批:局党政对督导方案进行审核批准; 4.抽选人员:根据工作量情况抽选督导人员; 5.组织实施:对督导活动组织实施,经比较形成结论;
6.反馈结果:督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至被督导对象,根据需要也可报送上级或通报全县,并纳入学校综合考评。
(五)、组织领导
由县教育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共同抓,相关科室负责巡查督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协调。
五、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强化教学规范约束
在教育局,根据新课程理念、规范化导向和《扬州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完善《宝应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备、教、批、练、评各个环节管理常规。
在基层学校,立足校本,细化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环节具体要求和检查办法,促使教师自觉规范教学行为。
(二)、抓实教学过程监控
务实细节、优化流程,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各环节的监控工作,确保教学规范的全面落实。在教育局,落实好两制度、开展好两活动:
两制度,一是教学视导、月度调研、常规“飞检”制度;二是过程监控检查结果量化通报考核制度。
两活动,一是每学年组织开展教师钻研教材及教学设计检测活动、“有效课堂”达标验收活动;二是组织静校教研常态化检查和终结性绩效考核活动。
在基层学校,执行好四项常态化监控制度,坚持结果量化,记入过程考核档案。一是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每两周对教师导学案编制、集体备课教案和教师个人二次备课设计及其与课堂教学一致性情况至少检查1次。
二是有效课堂监控制度。学校课堂质量评估小组每学期对每位教师至少评估一节自荐课、一节随堂课。
三是练习达成度检测制度。每学期两次,从本周学生做过的练习中抽取部分原题,再抽取少部分题目适当变式进行达成度检测。
四是学校领导周点评课制度。利用行政例会,交流干部听课及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校长或分管教学校长汇总行政听课及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分主要成绩、存在问题、近期措施或要求三部分整理成校长点评的文字材料,在全校集中静校教研时间进行点评。点评内容既延伸到备课、上课、作业及批改等教学常规的督查情况,又结合校本模式和县局提出的“三性”要求形成评课案。
(三)、做好教学质量监测
在学校层面,建立随机监测制度,抓好阶段性质量成效的监控,定期分析质量状况,排查质量不足,及时调整教学和管理的思路、策略,保证质量持续稳定提高。
在发展集群层面,强化内部协调,建立不定期抽测制度。
在教育局层面,建立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质量抽测制度。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导中心,按照省、市质量监测模式,进行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质量抽测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梳理问题,作为对学校考核和引导教师调整教学思路的依据。每学期学段抽取与市监测学段错开进行。
配合省市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
着力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监测体系。
(四)、密切家校联系沟通
办好家长学校,用好家长短信平台,开好各种主题家长会,指导家长提升家教水平。增加家访、校访的频率,全程掌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加强对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建构科学考评体系
在学校,完善教育质量目标责任制,建构以校长为核心的全校教育质量目标责任制、以年级主任为龙头的年级质量责任制、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骨干的学科质量责任制、以班主任为主干的班级质量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任务。建立“以学评教”制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变单向评价为教与学双向评价,形成以学评教、以学促教的新机制。
在教育局,将过程监控量化的结果与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县教育局将加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在制度和机制创新方面,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各相关职能科室,要以质量为为根本切实转变工作思路。要在组织领导、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质量监测、考试评价管理、队伍管理、教研支撑、督查监控、小班化教学的推进等方面,把质量提升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保障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都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3
关键词:多维视角 质量保障体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21-04
在当下中国,高校、教师个人经济价值追求和学生对社会、政治、人文的冷漠与“虚无”中,导致高等教育内容的空洞化、衡量标准的金钱化、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学术追求的痞子化、专业学习的功利化、办学导向的纯市场化和大学机构的国企化,沦为社会的“舔燥”。因此,经过十多年“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大学教育有必要向“精益生产”转变,与“刺激经济”之类的功利性思维隔绝,重新审视教育发展规律,多层次、多视角创新高等教育,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找回高等教育应有的社会“尊重”和推动社会“前行”的胜任力。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的多维视角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追求“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寻求创新的边界有多宽?以及因教育资源的垄断性、教育程度的分化而使高等教育不应有地承担起界定个体的生存发展路径和固化阶层的利益分化格局的“不能承受之重”角色,其创新的阻力有多大?这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不可绕开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涉及大学自主办学需怎样的运行机制保障和如何实现特色发展适应社会多元需求两个发展命题。因此,从多视角全面阐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有利于厘清高等教育改革的种种误解,重新厘定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的价值、趋向和发展意义。
1、教育创新主义视角
教育作为一个公共政策和对社会特别是个体发展甚至命运影响深远的“政治”命题,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政策不仅影响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更直接与间接冲击现存的社会结构。
191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相应地,经济发展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个变动”,并特别强调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的大学教育也就应该是一个“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社会经济系统的过程”,通过创新回归教育的本真,即给所有阶层提供突破权力、金钱、人脉等方面的阶层封锁、提升自我及为社会贡献价值的机会。
经历“扩招”狂欢的高等教育遵从的教育范式,既源于从西方引进的适应工业时代需要的学院教育理论,又交织着尚未在思想上根本消失的“科举”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国式书塾传统;教育思想融刻了农耕时代“传承型”和工业时代“标准件型”的双重烙印。显然,在高等教育遭遇全民“吐槽”之际,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致力于通过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努力不谋而合。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是对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理性纠正,其中一措施是停止本科扩招,摒弃原有的以数量换质量、盲目大众化和市场化利益驱使办学思维,趋于理性,全面走向创新主义思维。
高等教育创新应该是一场教育的彻底变革,首先是教育思想与价值观的创新,应从社会本位向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相统一转变,从急功近利向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相结合理念转变,从片面知识观向素质主导的多元化质量观转变;其次是教育概念的创新,应从关门办学向大爱育人转变,培养大学生高端的“读书观”,学会如何做人,成长为社会人,学会如何思维,成长为理性人,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成长为自我实现的人;再次是教育模式的创新,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环境,打破学科和专业限制,培养学生多领域的知识结构体系,打造数字校园,建设共享型的知识资源平台,引进高端师资,鼓励教师与学生“走出去”,树立教育全球化视野;最后是运行机制的创新,学生评价标准真正要从单纯的考试成绩与僵化的思想考评相结合向学业成绩与社会服务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转变,避免“冰山一角”式评价,教师评定应从奖惩型评价与情感管理向形成型评价与制度管理相结合转变,避免绝对化科研导向评价。
2、新制度主义视角
经由经济学说史的研究路径,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等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理论,建构起对制度的反思及制度与个体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本质上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并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成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大学、高等教育就是典型的正式制度安排,存在于一定的教育合约权利制度环境中,而教育的制度创新是非正式制度安排,是高校教育变革的最主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多元化的层次结构、多样化的表征结构、跨学科的专业结构、非均衡的地区结构、金字塔式的资源配置结构同在,使得高等教育形式在性质、内容、结构、功能上差异巨大,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层次、地区差异。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创新要以教育分类为基础,开展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在教育市场失败和不完善的教育市场非均衡发展的结果,当内在约束成本大大超过预期的净收益时,通过克服“风险的恐惧心态”,产生创新的内外部动力,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安排,从而增加教育的投资收益。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在经由“四重过渡”,即高等教育在性质上从精英教育向后大众化教育过渡、服务对象从不发达的封闭的农业和产品经济向面向全球的外向型经济过渡、高等学校的地位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过渡、体制化背景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后,旧有的体制红利、人才红利、政策红利、人口红利、特权红利逐渐式微,在政府社会教育投资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扩招和教育成本的高企,教育质量无可避免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而由教育质量的下滑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的信任危机。因此制度创新势在必行,但又面临多重制度逻辑的制约,一是高校既得利益者的功利性行为保守选择;二是基于梯度发展的社会、政府、家庭、个体对高等教育的层级化投资、评价价值判断;三是基于阶层流动、分层与封锁判断的高等学校合法性认同危机。因此,当前的教育质量创新应遵循均衡投资——重塑大学——变革体制——创新模式——朝向市场——公众认同制度创新逻辑,使得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教育制度变迁能准确切入民间推动的诱致性教育制度变迁中,形成一种“恰当性逻辑”的教育制度安排。
3、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20世纪80-90年代,发端于爱德华·戴明、约瑟夫·朱兰两位质量管理大师所倡导的质量管理革命席卷了企业和公管领域,引爆了企业管理的革命,特别是日本,在企业经营领域全面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后促进了日本企业在80年代的繁荣。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对于顾客等相关利益群体利益的持续关注,服务于组织内外的所有个人、群体、机构,为他们提供满意、合乎道德、符合审美情趣、合格的产品与服务,并结成忠诚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质量管理变革的先导性理论命题。教育作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公共政策领域,教育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本身的声誉和发展,更涉及多领域的群体利益,特别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舞台,被动地成为社会阶层、利益分配的“标尺”,近些年“清华”、“北大”热持续高温不退,因为清华北大在某种程度上给个体披上了不同的生命发展路径,谁进去谁就能进入体制内,否则只能体制外挣扎生存。所以,政府、家庭、社会、个体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利益群体,政府关心的是高校是否能有效利用公共教育资源,改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教育处境,实现“帕累托改进”;家庭关心的是通过不菲的教育投资能否在毕业后换来更好的工作并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改善家族的“非强势”命运或巩固强势地位;个体关心的是通过纠结式的教育学习能否按照自己意愿实现匹配式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社会关心的是教育能否实现更好的人才分布,促进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优化整个社会的智力结构和阶层结构。
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本身不断受到公众挑剔式的批评,质疑其教育质量,社会渴望得到易于理解的、关于是什么造就了一所好的高校的信息。从实然角度看,高校利益相关者思维还集中在市场化经营领域,功利色彩比较浓厚,而且由于高校本身的非透明化、功利化,阻隔了公众对高校的信息获取、认识判断与利益参与。普通民众、政府机构等对高校的评价、判断与选择都是非理性和直观的,认为“好”的大学只有“学”与“学后”的好处,没有“术”的价值要求,一所高校有多少院士、博士点、顶尖科研成果成为衡量一所学校的最主要标准,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主要是大学学术生产力的评估,而不是大学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评估。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创新首先要建立社会问责机制,向利益相关者负责,提升教育的价值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和服务质量,才是应然之举。
当然,学生是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高校的当然主体。高校应高度关注学生在高校中有什么样的权力,获取权力的方式与途径是否易得,学生能否参与大学的各项教育改革决策,学生参与获得怎样的政策和运行保障等,而不是因为热衷批项目、搞经费、弄课题而只关注高校外部教育资源分配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的政策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变革,一是概念性变革,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二是技术性变革,从以“教育扩招”导向的教育规模化发展走向以“教育评估”为导向的教育指标的技术量化。高考人数的连年递减、大学生的退学风潮及大学生的冷漠式学习等无不暴露了大学教育的脆弱质量,既保证不了学生“学的好”,也无法确保学生“学而优”,学生用脚投票放弃大学教育无疑是一种现实的理性选择,因为大学无法改善大学生的发展境地。因此,即将开始的第三次变革必将是一次理念性变革,改变高等教育长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实施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社会问责——高校内外部的持续关注
亚历山大·阿斯汀认为有两种高等教育质量观,一为质量的声誉与资源观,二为最好的高校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才能发展”质量观。但囿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大学普遍处在一种公众的不信任发展处境中,公众对高校普遍存在发展的焦虑感。在此情况下,提高大学的质量声誉与学生的才能发展是当务之急。而通过建立社会问责机制是重塑公众对高校信任的唯一路径。首先,要创建一种强劲的问责制和透明文化,改变高校半封闭的运作方式,规避“象牙塔”腐化为“蛀牙塔”的可能性,为外部群体审视和检查大学内部的财政状况与教育活动开启方便之门,在问责制的要求下,大学必须就诸如成本、价格、学生学习结果等事务进行报告和证明,与学生及其家庭等利益相关群体分享信息,使高校时时有一种紧迫感与压力感。其次,改变“公报”式的总数据发布方式,建立从市——省——教育部建立统一的高校发展综合数据网,包括各院校的特性、毕业分类数、人力资源、毕业率、财务、学术项目等,弱化原有的综合性数据,完善各级各类各省市的完整的教育详细数据,具体到每一个教育单元、财政微支出、科研单元、人事变动、学生注册,为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择校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使社会问责“落地”。最后,建立自愿式社会问责体系,包括学生特征、财务状况、院校特性、学科发展、教师特色、学生经验与感受调查的结果及学生学习评估的结果,鼓励各高校资源加入,政府对其实施一定的倾斜性财政支持,同时,由于政府与公众给予的更高的信任度,实现“”信任的外部化”,社会奖赏性评价更高,使高校在学生择校与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政府行为——从行政管理走向战略管理
随着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不但深化,突出表现在以财政梯级配置建构起各级高校的“财政依赖”,以教育立法和教育行政手段实现政府公共教育权力向高校内部的延伸,以科研项目差别化分配建构起各高校及内部的“学术依附”,以教育评估建构高校声誉层次体系,政府行为体现在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应该说,政府凭借社会制度优势和资源占有优势,具有承担发展高等教育重任的天然优势。但是,高等教育除了公共性质,更多的是自治性质和私人性质。因此,政府应重新定位自身的教育管理角色,尽可能地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更多的战略管理。首先,重新制定教育发展目标,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间》所提倡的“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高等教育的目标应从当前的“寻找与培养下一个打工者”向“寻找与培养下一个未来领袖”转变,不能矮化教育的作用,要以信息经济时代为着眼点,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劳动者在未来社会的“角色需要”为出发点,高瞻远瞩制定《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其次,规范发展社会各种高校评级机构和认证机构,使之成为真正的脱离政府、高校直接管治的第三方独立运行组织,政府通过对第三方认证、评级机构的注册管理实现对高校的监督,建构起政府、市场与学术的三方配置力量,“在中心——边缘之间合理化并大规模重新分配职责”。再次,落实高校自主权,除了科研项目自主申报权、教材选用权、培养方案设置权教学事务决策权继续全部下放外,尽快推动学科发展的自主权包括学位授予权、学位文凭决定权、二级学科研究生学位点设置权、重点学科设置权、二级学院设置权及本科专业设置权的下放,改变学校在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严重失弱状态,给予学校相应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自由,使高校自主权限的边界不断得到拓宽。最后,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援助的杠杆调节作用和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基于学生学业成绩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财政援助机制。
学生参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者
传统的国家中心与行政中心的治理模式中,政府与高校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往往处于被忽视、被边缘,而由于缺乏回应性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相关者的公共教育权受到侵害时缺乏正当的利益诉求渠道。在当前公共教育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学生参与模式区别于学生参与管理长期缺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对学生赋权与分权,有利于教育权利的“归位”。一是“学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大学生活方面拥有自由选择权,包括学生选课、学生择师、转学、转专业和使用图书馆、课本的自由,“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二是明确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应修改《高等教育法》中的关于“学生”的管理色彩浓厚的内容,增加学生的详细参与管理的具体内容事项,使学生参与有法理基础,并在“总则”中增加一条:“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正式成员,是国家高等教育区建设过程中有能力的、积极的和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应鼓励学生全面参与高等教育治理。”三是丰富学生参与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职能管理,如教育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馆管理与教学管理等,应着重提升参与的层次,对学校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学科发展定位、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改革与行政学术权力变革的决策等进行深入的参与,不能停留在摆设层面上。四是整合高校学工处、团委、青志协、学生会等参与职能机构,理顺关系,避免这些机构退化成学生评奖评优、入党、评干的逐利场合,特别要增强青志协、学生会等纯由学生组成的组织的独立性,弱化其依附性,使其成长为评教议事、利益表达的校园内第四方监督评估组织,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参与权益。
制度创新——建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从来都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环境改变和调整的机构。”大学成长于大学制度的建立,大学发展于大学制度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型、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大学责任的厚重化、办学方式的国际化与高校管理的多元化,各高校在建构现代大学制度基础上,都应朝向建立“进取性大学”这一新型大学而内化为自身的发展使命。在当前,由于现有的行政体制的强大束缚力与管理惯性、经济体制的强大诱惑力与功利导向以及大学制度变革的脆弱动力基础,应着眼于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举办权、管理权与办学权的分离,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直接参与高校的管理,从关注“做什么”转向关注“怎样做好”即只管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高校自身通过三权的分离,逐步去行政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离,并组建教授治校委员会及评议委员会,明确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形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二是对大学制度进行章程式立法,西方国家大学章程普遍是在法律框架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由立法机关量身打造的,使章程成为国家立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从而在法理上赋予高校独立法人地位,实现高校管理的人格化,当前,中国各高校应根据法律制定有特色的章程并经人大讨论通过从而具备法律效应,高校按自己的章程运转,确立办学自主权;三是完善校长的生成与退出机制,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行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管理架构,只是一种模糊的校长负责制,应改校长委任制为选任制或聘任制,既可以从全校正教授中择优选择校长人选并经教工大会表决通过,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地位有选择地在全国或在全球公开招聘校长,校长只对高校本身发展负责,而不对政府高校宏观管理负责,形成大学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90 .
[2]叶平.创新教育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7.
[3]潘懋元 肖海涛.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2-4.
[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5]王一兵.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1-6.
[6]曹如军.制度创新与制度逻辑——新制度主义视野中地方高校的制度变革 [J].高教探索,2007-5.7.
[7]威廉姆·耐特.院校研究与质量保证——以美国高等教育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8.19.
[8]杰夫·惠迪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授权:学校、政府和市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
[9]刘亚荣.我国高校学术自主权变迁的实证研究 [J].高等教育研究,2008-7.39.
[10]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北京:三联书店,2002.137.
[11]菲利普·G·阿特巴赫: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He-Yonggang
(Politics and Law College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3336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is a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ensuring health development of politics,economy,culture and society in a country,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basic condi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nly setting up the full, efficient , humane and righteous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able to undertake own unique mission in various "rise" proposition, providing society with all kinds of value talents country needs and exporting moral, ethics, concept Etc ideological knowledge people needs stably, To become personnel training Highlands and ideological agitation temple.
论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见,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政策要求, 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 开拓创新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要求,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 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 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1]。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整体, 其构成主要包括保障目标、保障主体和保障客体等[2]。
保障目标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应定位于通过监督、调控、指导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促使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需求,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保障主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保障主体相互配合, 形成合力,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切实发挥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作用。
保障客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在我国, 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机构, 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一直是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估为主, 属于行政性评估。
自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很快。从1993年到2003年, 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 有80多所高等学校申请参加了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估, 其中已评估了13所高等学校。2001年, 国家教育部又对全国25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试点工作[3]。
2004年2月, 教育部在《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措施, 在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三、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 以政府行政性评估为主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虽然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立法滞后, 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
我国在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 至今除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这一部行政法规外, 其余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规中的零星评估条款。《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其中关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 不适用于新时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社会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
(二) 质量保障主体单一, 政府对评估工作进行独家控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完全是行政性的政府行为, 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 评估的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4], 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 评估活动封闭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 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 有很强的封闭性, 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 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评估失真
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规律不同, 评估人员大多也并非专业出身, 使得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全国几千所高校准确、全面的质量信息, 会引起评估结果的失效, 乃至决策的失误。
3. 评估效率低下
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 带有明显的权威性。高校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能消极地接受, 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样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 市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不强。
专门性评估机构是一种社会机构, 政府职能部门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一种既定利益而不愿委托给社会机构。专门性评估机构要解决不少“生存”问题, 例如接受委托问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评估市场开发问题等, 只有政府转变职能, 形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评估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评估市场, 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 质量保障机构职能重叠, 设置分散。
目前, 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 有些组织之间在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而且, 国家没有统筹规划专业评估机构的设置, 没有按大区设立评估组织, 使得专业评估机构多而分散。另外, 无论是政府评估机构, 还是各专业评估机构, 其专业化程度不高, 特色不强。
四、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 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 加强立法, 使评估和保障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政策, 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 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对政府、社会与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加以界定和规范, 从法律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
(二)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 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表现出很大的行政依附性。对此, 政府应转变职能, 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 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财政拨款资助、组织评估检查等非行政指令性的措施来发挥作用, 逐步建立起独立于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5]。
(三) 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 发展中介性评估。
发展中介性评估, 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评估中介机构要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立评估信息网, 积极开展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建立探索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 形成评估机构的特色和专业优势[6], 坚持独立性与公正性, 树立权威形象。
(四) 构建彼此协作、上下贯通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分工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有助于节约评估开支, 减轻多重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应分别建立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性评估中介组织, 分别领导、组织和协调相应范围内的评估活动, 实行分级设置、管理, 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职能, 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责权分明的外部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只有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 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实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高教探索, 2003.
[2]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9.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5]许建领.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向与建构[J].高教探索, 200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5
前面提到,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外部保障主通过政府的.政策、立法和管理机制和社会的评价、排名等方式实现的。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日益多样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对教育质量保障难免缺乏针对性,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对各类高等教育的政策还处于逐步完善中,政府论证、出台和实施政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对教育质量进行保障;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大量不依靠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手段去激励教育质量建设的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再者,目前虽然我国出现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通过社会评议、大学排名的方式对高校教育质量建设施加影响,但由于这些机构出现不久,专业性不强,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欠客观和公正,且不能准确地反映社对高等学校人才规格的需求。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明确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自觉主动地保障教育质量,把自身放在质量保障的主导地位上,构建以内部保障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并通过自我积极的努力而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从而赢得社会的赞誉和人们的信任,获得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从高等教育本质来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工商业产品质量相比,除了要求获得外部的认可外,还须具有超脱世俗的内涵。这是因为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虽然现代大学己经从象牙塔走了出来,但仍然具有学术自治的传统,所以其知识传授与创新活动依靠自我约束。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说:“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外界的压力。”体,1987年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主要靠高等院校在维护与提高标准上所作的贡献,虽然政府和消费者可以建立种种体制对高等院校进行保障,但是毕竟高校自身才是质量控制的中驱,外部对高等院校的保障主要是通过制度和财政拨款等方式实现的,但这些方式并不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在国外流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中,西发达国家往往是通过将质量评价与政府的财政拨款直接挂钩的方式对高等院校的质量进行控制。但这些外部保障方式,并不是主导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基本依托高等学校自身的自觉、主动的质量管理行为和措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在教育质量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战略等等,是通过自我检查和监督来保证的。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自主权增大,国家对高等教育开始由集权管理转向宏观调控,高校取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增强自身对教育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自觉性。实际上,外部保障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在高校的积极主动的配合下才能实现,比如说,我国教学水平评估,就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的。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6
2.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能够授予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的院校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提高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体育学 研究生 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一、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一)人才类型和社会需求方面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前者偏重于理论和研究,而后者重视社会实践和技术应用。从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应用型体育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更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但从培养过程和教育质量控制的角度看,学术性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和评价体系更健全和易于控制,因此该类研究生在培养规模上仍占据绝大多数。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养更多更好且适应能力更强的研究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受导师负责制的传统思维影响较深,导师的学术权威形象在学生的眼中牢不可破,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受到影响。加之导师队伍的壮大与研究生人数的增长不成比例,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二、影响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因素
(一)生源质量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呈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所导致。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于报考者的基本能力,尤其是科研潜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越来越复杂,考研动机也越来越多元化。此外,考研应试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使得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效率降低,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二)导师质量因素
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直接表现是研究生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研究生教育本身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但由于导师面对的学生逐渐增加,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在逐渐降低,其本应发挥的教育导向作用不断降低。此外,由于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太多,其必须考虑申请更多地科研项目和经费对人才培养加以支撑,从而导致其用于指导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减少,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三)物资条件及经费因素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充足的培养经费,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物质保证。尤其对于体育研究生的培养,良好的实训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目前“图书经费短缺,教学实验设施落后,实验经费不足,课程建设经费少得可怜,实习经费得过且过等等,在各校都是普遍的现象。”因此,体育学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得不到根本落实,将直接制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和质量。
(四)课程及监控体系因素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是2-3年,课程设置相对比较紧凑,其中公共课和基础课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给学生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于此同时,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导师如何判断研究生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培养过程监控体系。这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构建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招生严格把关,优化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基本上还是采取“一考定终身”的招生制度,虽然复试环节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但各体育院校仍没有对考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查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试成绩的决定性作用仍然明显。因此体育院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必须适时调整工作重心,严格把关,优化生源质量。除了在初试中选拔成绩优秀、基础牢固的考生入围之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复试环节的掌控,充分挖掘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心理素质过硬,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于此同时,学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逐步扩大研究生面试入学的比例,同时大力推进本硕连读,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自主性和连续性。
(二)加强导师队伍,提高培养质量
导师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要担当知识传授、答疑解惑、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等多项重任,同时导师作为某一学科或学术方向的带头人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学术声望。因此体育院校要特别重视导师队伍的建设,这对于研究生教育及学校学科建设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对此,体育院校首先应加强导师遴选制度,要通过遴选建立一支业精德高、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其次,要尽量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师生比,同时建立导师学术休假制度,使导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对研究生进行“精雕细刻”,并有机会不断为自身“充电”,提高学术水平;第三,建立健全导师评估制度,研究生管理部门对导师进行定期考评,加强动态管理,不断优化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物资充足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为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软、硬条件得不到根本改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为此,体育院校在继续争取国家经费支持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拓展思路,灵活解决经费、物资不足的问题。例如在研究生进行文献查阅和收集相关学术信息的过程中,体育院校学科单一的特点导致体育专业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全,但相关学科资料较为缺乏。为此体育院校可以与综合型院校建立联系共享文献资源加以解决。此外,经常性开展实习实训及实地调研对于体育学研究生拓展科研事业、获取研究数据有着积极帮助,学校应在此方面加大投入,积极联系实训单位开展合作,为研究生提高社会适应性创造有利条件。
(四)调整评价体系,合理有效监督
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一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主旋律,培养单位对于政府的指令要求均要严格执行,缺乏自主培养的活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在此条件下,培养单位如果不重视自身的研究生培养过程,那么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将难以保证。为此,体育院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应积极加强自主办学和自我约束意识,尤其是对于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导师教学水平、学生科研训练质量、学术水平评价及学位论文质量等各个环节设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始终。学校要严格依据评价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开展自我评估和有效监督,从而起到真正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五)挖掘学科优势,明确办学特色
明确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学科优势是体育院校这种专业型高校长久发展的立足之本,也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基础。因此,体育院校首先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调整研究生专业,突出地方特色和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鼓励优势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其次,要结合二级学科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培养理念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偏重,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使研究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第三,是要改变原有填鸭式教学的课堂模式,进一步加大研讨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对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作用。最后,是要积极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在新的学科领域抢得先机,建立学科优势,加大复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XM-HLJ-2012077)。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9):3-22.
[2] 秦绍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N].复旦新闻网.2009.7.l3.
[3] 廖文武,陈文燕.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11-14.
[4] 赵子建,吴飞.影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1):24-26.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居于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其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的高低, 不仅对国家整体教育事业有着重要影响, 还对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等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 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承担国家发展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还是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都应该引起政府、高等院校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2.1 高校生均教学资源短缺
高校的教学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直接导致了高校生均教学资源的短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为了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必需的物质基础, 国家逐年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体上来看, 高校经费及教育资源总量与办学规模实现了同步增长, 一些大学纷纷在校外再建新校园, 一校多址是扩招后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 由于扩招引起的高校学生校舍紧张、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和教学仪器值减少、图书馆生均藏书量减少的现象普遍存在。
2.2 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等教育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 一定规模的学校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师, 合理的师生比例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水平与高校学生数量的扩张不相适应。我国高校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尤其是骨干教师力量薄弱。
3 科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1 树立整体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观
整体的质量观是包含高等教育所有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判的进程中, 人才培养质量总是作为首要的评判要素, 而没有把握全部内涵是不正确的。因此, 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出发, 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关。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这种形势下, 教学质量对于高校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 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对于转变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 尤其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 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着力提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 高校应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和学科。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 明确培养目标, 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和设置新专业, 与时俱进,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制。另一方面, 建立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管理和运行制度, 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与创新的机会。同时, 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合作、自主研究与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 开展实践创新活动,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3 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通过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 成立教学督导组, 建立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有两层含义:监督和指导。教学督导组通过定期深入课堂听课, 按照统一的标尺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不仅可以起到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监督的作用, 还可以对任课教师尤其是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 建立学生信息员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学生信息员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 为学校提供有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掌握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实际情况。
3.4 建立学校及院系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的督促作用。领导干部通过定期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和掌握教学一线情况, 从而起到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的作用, 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制度为领导干部搭建了一个了解课堂、熟悉任课教师的平台, 同时, 也可以起到对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监督作用。
3.5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可以对高校的全部教学活动及其措施进行控制, 这有利于加强学校的自身管理。教学评估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 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重在建设,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质量评估, 解决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促进高校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宋少辉.高校在扩招新形势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4) :36-38.
[2]吴瑞娟.构建新形势下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8) :225-227.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8
无论任何教育机构, 只有牢固把握好质量关, 才能可持续发展。在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今天, 紧紧把握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是我国开放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以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线, 研讨如何切实提高开放教育教学效果。
一、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
开放教育学习者较之普通高校学习者的有很大差别, 要想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首先必须有针对性地把握好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征。
1.学习者差异性大。开放教育学习者各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年龄跨度大;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工作压力大, 有的周末还要加班, 使得大部分人不能全身心长时间参加学习活动。
2.学习目的明确, 即提升学历。当前学习型社会环境下, 不断学习和提高各方面能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也有很多时候, 学习者是迫于用人单位对学历有所要求的客观压力, 使得他们学习目的明确, 即尽快提升学历。
3.学习者基础专业知识不扎实。开放教育学员大多已经在各行各业工作了数年, 甚至有的学员所在的行业或岗位与其专业并无直接关系, 基础专业知识长期不用导致大量遗忘, 严重影响开放教育阶段的学习效果。
4.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体现了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但通过对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观察发现, 这种模式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始终处于充分自主学习的状态, 正好相反, 绝大多数学习者理论上可以随时进行自主学习, 但实际情况是很少学习。
二、当前开放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开放教育相较普通高等教育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许多新的特点还在不断的涌现, 但在目前的开放教育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还在沿用较为陈旧的方式方法,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服务意识不强。部分教学和管理人员思维僵化, 不能适应开放教育的特点, 提供支持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开放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基础知识不牢、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特点不引起足够重视, 对他们普遍存在的工作和学习冲突较大、出勤率低等问题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不能针对他们需要的灵活、弹性和充分交流的方式来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2.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在很多教学点, 教学计划长期不进行修订, 仍然沿用过去几十年不变的单一化教学模式, 没有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模式远远落后于现代开放教育的水准, 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以管理类课程为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管理类的案例和实战经验层出不穷, 如果还按照过去的循规蹈矩的面授教学模式, 势必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求。
3.缺乏学科建设。开放教育因规模发展很快、专业设置变化较快, 广泛存在缺乏学科建设的问题, 这表现在:缺乏学科带头人, 学术氛围淡薄、科研条件差, 教师之间缺乏学术交流, 基本上是单兵作战, 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研讨较少, 缺乏团队思想等。虽然各级电大都有相同或相似的专业开设, 也都积累了一些优质的资源和经验, 但是, 受各种因素制约, 这些经验未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研讨, 这些资源也未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效共享。
4.教学资源与教育设施更新不及时。一些办学点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但在教学资源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却跟不上:教师或管理者的规模与学习者规模不匹配;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投入不够, 有些分校的网上资源只是其他学校的翻版, 导致学习者学习兴趣下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匮乏等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5.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开放教育主要通过学习过程记录、统设课全国统考等手段进行质量保证。学习过程监控, 主要依据出勤率、网上资源浏览次数、形成性考核作业提交情况;统设课考试主要采取闭卷、开卷、半开卷以及基于网络的考试。这种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在执行中往往大打折扣, 根本无法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三、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教育的教学, 同样也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 通过学习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帮助和管理, 以及通过对质量的监控, 使其自主地、有效地掌握相关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以上分析, 并结合开放教育的工作实践, 作者认为, 构建一套完整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才是开放教育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一质量保障体系, 由三个子模块相互配合而组成:学习服务支持、学习过程管理、学习质量监控。
1.学习服务支持。学习服务支持包括建立优质的师资队伍、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一是打造一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按照合理比例组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 强化学科建设的理念, 明确学科带头人和责任人, 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开展教学研讨, 提供访问学习机会, 使教师具备优质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另外, 强化师资队伍的服务意识也尤为重要。二是通过自己生产、系统内整合、系统外借鉴等多种途径,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 为学习者提供丰富、优质、即时更新、获取方便的教学资源。除包括书籍、音像资料、案例材料、各种多媒体学习资源、课后练习等, 还应包括网络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以及相应的查询检索服务。三是增加硬件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更新教学设备, 为实践环节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2.学习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管理指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引导、帮助, 设置科学的教学计划, 合理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并提供教学管理服务和辅导员管理服务。一是根据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征, 结合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制订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实施细则等。创新开放教育的培养方案,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分析开放教育学习者需求和特征, 着力于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紧扣专业发展方向, 积极引入前沿科目和专业性较强的科目;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 采用分组讨论、团队运作、项目模拟等适合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模式;精心设计实施细则, 加强实践环节, 使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改革考核模式, 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二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 建立全过程、全覆盖、一站式的学习服务平台, 并提供多种移动终端访问入口。通过此平台, 可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导员管理的通道, 如下发教学管理文件, 获取学习者信息, 下发考核成绩或成果等;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的通道, 如上传学习资料, 安排面授答疑活动、网上讨论活动、小组学习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导学助学服务, 学生通过该平台在引导和帮助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检索和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参与学习活动, 提交学习成果。
3.学习质量监控。学习质量监控, 应当包括监测和反馈两个部分, 即监测学习者学的情况, 通过一定的分析评价模型进行学习质量评价, 并将结果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学管理人员。相比于传统的考核, 学习质量监测模块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监测, 重点应该放在学习过程上, 而不仅仅在于最终考核, 应处理好学习过程与最终考核的权重。监测点主要包括:面授、小组学习、网上讨论活动的参与情况, 网上多媒体资源的学习时间, 案例分析或论文的提交, 实践性环节的参与情况, 阶段性考核和最终考核的成绩等。另外, 将监测的结果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学管理人员,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及时的调整, 补差补缺, 对学习质量较低的学习者给予适当的预警和提醒, 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习。
四、结语
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公民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如果不能坚持终身学习, 将很快被社会所边缘化。开放教育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 对我国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提高全民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放教育必须不断的探索形势的发展, 创新教学和管理模式, 建设精品学习资源, 利用网络与学习者无缝连接, 培养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的获取有价值的资源, 真正学到知识, 切实提高能力, 从而推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开放教育对学习者学习成效的评价体系应当有所创新。开放教育的意义在于提供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 对学习者而言意义在于能够使他们提高能力和价值, 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求。目前全国电大系统仍然采用原有的学制和文凭授予方法, 学制一般为两到三年, 时间跨度大, 所授予学历学位一般为某某专业本专科学位。这种学习成效评价体系较为单一, 不能适应学习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未来开放大学可以大量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精简单科项目或培训项目, 配合相应的项目结业证书, 以满足学习者实用性和快速性的需求。
摘要:《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 我国开始了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支撑转型为国家开放大学的试点。如何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开放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开放学习者的特征, 分析当前开放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了一套质量保障体系, 以期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体系
参考文献
[1]姜进.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6) .
[2]孙利.对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7) .
[3]韩民.关于开放大学试点的若干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 2011 (6) .
论如何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9
一、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现阶段, 我国存在这样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企业工作人员缺乏, 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对矛盾说明了当今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失、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质量保障体系, 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 我国急需建立适应国情的、各区域人才需求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使教育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为:一是要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满足国家、地区、行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二是要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推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 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三是要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有助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为高职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来源, 可以有效地实施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 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 促进高职教育深入改革。
二、国内外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起, 随着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矛盾的显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开始受到社会重视,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机构。法国、荷兰、英国等开启质量保障活动是在1984-1987年之间。我国在1990年由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正式启动质量保障活动。“十一五”以来, 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研究组织申报立项的课题中,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课题很多, 但关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课题很少, 即使有也是关于生源、教学、就业某一方面的研究, 而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检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相关文章900多篇, 但检索“高职教育质量保障”, 相关文章只有30多篇。这表明,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上, 学者们只注重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而对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保障体系没有重视。因此,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对高职教育保障体系深入地、全面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因、外因的理论, 我们可以建立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 两个体系紧密结合, 互相补充, 共同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发挥保障的功能。外部保障体系是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行业成立的专门机构, 其组成的成员是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协调高职教育质量鉴定活动与监督高职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障活动。内部保障体系主要负责高职教育机构内部的质量保障活动, 实施主体是各高职院校。
(一)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体制保障体系
我国已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 中央主要从政策层面引导高职教育发展, 省级政府则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状况, 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统筹, 它们成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领导和执行者。现阶段, 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的立交桥, 成为职业教育者、家长和学生的迫切要求, 也是中央教育管理部门应解决的问题。作为地方教育管理部门, 在引导区域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下, 应主要抓好两件事:一是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主动权, 切实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学校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创新的能力, 引导学校面向市场,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二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 根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征, 加强学校—企业—行业三者的深度融合, 搭建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 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以相关政策或方式鼓励、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投入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 中央及各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校园建设、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教师队伍、办公与生活设施等基本教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尤其是职业教育面对着尴尬的情况:随着政府教育拨款总量的快速上涨, 高职教育总投入的相对份额却不断下降。毋庸置疑, 中央及地方政府拨款是高职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但同时高职院校也需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保障办学经费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 将教育经费拨款与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挂钩, 成为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从而促进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3.监督保障体系
建立监督保障体系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国有1200多所高职院校, 数量之多使教育部很难做到对每一所院校深入监督, 因此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很有必要。它以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为职责, 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沿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运行, 通过社会需求实现对人才的优胜劣汰, 最终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人才需求—教育质量提高的机制。对于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院校或专业应有规划有组织地予以合并、转型、停招等。当然, 在教育部的宏观指引下, 各地方政府可以建立高职教育评估中心, 它不但可以直接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外部监督, 又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进行客观评估, 提供良好的决策方案。
(二)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一般说来, 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包括:目标系统、对象系统、组织系统、活动系统、反馈系统。
1.目标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的建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 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学质量目标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 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质量———在多元化的社会产业结构形态中必然呈现出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高职教育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方案、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并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形成一套可量化的操作标准。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很大程度上是对专业定位的不准确, 对工作岗位的不理解。 (2) 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关键着眼点为课程定位与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师资的配备的提升、教学质量的监控、考核方式和标准的改革等。 (3) 人才培养结果质量———考核点为课程考核情况、技能竞赛获奖率、创新与发展能力、学习与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层次、可持续发展情况、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等。
2.对象系统
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管理者和校园文化。教师的教学、科研、品德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管理者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工作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因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队伍非常必要;由教风学风、人才培养理念、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实训文化、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校园文化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国家示范院校、省示范院校、骨干院校、一般院校应根据各自师资、生源、校园文化、管理者的不同特点, 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对象系统。
3.组织系统
这是指由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教务处、教学单位、教研室、学校督导、教学单位督导构成的庞大系统。教务处、教学单位、教研室处于教学第一线,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 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质量保证体系的直接责任者和主力军。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和学校督导主要职责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 研究并协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措施和建议, 推进全面、全过程、全方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4.活动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 保障组织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和控制, 可从内容、形式及实施活动的过程来剖析。主要包括人才需求调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网络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实施、学风建设、教学队伍提升、管理制度建设、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考试与考核形式的改革、课程标准制定与执行、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 所有环节相互独立, 又相辅相承, 密不可分。这些教学活动需要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来制约完成。
5.反馈系统
该系统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有:一是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 二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三是教研室和学生信息员, 四是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或评价公司。通过以定期与不定期结合、问卷调查与座谈调查结合等方式收集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使人才培养良性发展。
总之, 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庞大系统, 除上述子系统以外, 常见的还有教育科学研究体系、教学辅助支持体系、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监控和保障服务, 是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和提高的保证。这是一项新的管理实践,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引导, 需要职业教育者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
摘要: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师永恒的主题。近年来, 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教育质量保障形成了无法避免的矛盾,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戈志强.基于整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2) .
[2]李艳.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策略思考[J].成人教育, 2012 (1) .
[3]谢华永.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管理工程师, 2011 (12) .
[4]黄小蕾.高职高专院校“五位一体”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
[5]王健娟.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1)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10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世界各国的形成因其理念、传统及环境的差异, 其特征便不尽相同, 但基本上都形成了非政府、非官方性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并建构了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内部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系统外部通过非官方的约束以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控制;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通过建立内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而构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一、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原国家教委部署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的研究和试点, 拉开了我国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序幕。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式启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进程,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凸显,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活动更加广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更受关注。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最早始于国家科委于1992年12月23日以《中国排出大学四强》为标题在《人民日报 (海外版) 》上公布了国家科委对中国大学四强的排名及另外10所大学的排名[4], 这是中国首次以政府部委的名义发布的大学排行榜。1994年, 教育部启动本科教育评估, 对1976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 1996年教育部对办学历史长、水平较高的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进行优秀评估, 1999年教育部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高等院校进行随机评估。“到2000年底, 已有171所高校通过了合格评估, 16所高校通过了优秀评估。至2001年, 有26所高校通过了随机性水平评估。”[5]从2003年开始, 教育部每5年一次组织专家进校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 由此正式确立了5年一轮次的评估制度。
与此同时,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涌现了一批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的社会中介评估机构, 如广东科学管理研究院、网大、中国校友会网等民间机构。这此民间机构都主持了对大学的排名, 并将大学的排名向社会予以公布。如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自1994年以来每年对全国研究生院进行评价, 中国校友会自2003年至今共对大学进行7次排名。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上由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对象或客体四部分组成。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建设以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为标志, 这是我国目前为止最为系统、专门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文件。自1994年教育部启动本科教育工作评估以来,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法规文件, 如《首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实施办法》 (教高[1995]67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 (教高[1998]2号)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1]4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 (教高[2004]2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5]1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等。这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及意见的出台, 从制度上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合法性, 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从法律和政策上提供支持, 并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组织和实施本科教育工作评估;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司负责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组织和实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和专业专项评估, 各省市教育主管机构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评估与监控组织机构。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分大学、学科、专业三个层次。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围绕评估展开, 其具体内容主有:本科大学排名;专科大学排名;研究生院排名;学院排名;专业排名;分类排名 (即大学分按综合、工科、师范、农业、林业、医药、财经、政法、民族、语言、艺术、体育等各个类型进行排名) ;分省排名;单项排名 (包含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均科研经费、人均教育经费、教师博士率、研究生占学生比例、图书馆藏书量等数10个单项排名, 分别对各大学的单项指标做出评价) 。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象或客体是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
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社会中介、高等学校三方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指出的是, 社会中介组织具有准政府性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与财政拨款挂钩等方面, 在高等教育质量控制方面缺乏活力。
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把政府作为高校直接的管理者的理念加以制度化所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政府既是大学的举办者, 又是大学的管理者, 同时也是大学的评价者。虽然社会中介机构已经开始参与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 但是非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得不到认同。而且, 目前所有的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 基本上也是具有准官方性质的, 这些机构大多是在政府的导向下产生, 又靠政府的财政经费拨款[2]136, 其行为不得不体现政府的领导和意志, 这些机构难免成为政府的代言人。而纯粹的民间评估机构, 则很难接受到政府委托的高等教育评估项目, 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工作。
然而, 这种完全由政府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公立高等学校的单一格局被冲破,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向, 民办高等学校迅速涌现, 公立高等学校也出现多渠道集资办学的格局———有民办、股份制、一校两制、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应由原来政府组织评价的模式转向由社会团体组织的评价模式上来, 因为政府独家控制的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这种模式缺乏监督、制约与竞争机制, 降低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上是具有行政性质的政府行为。政府和准政府性质的中介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主体, 而高等学校中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甚至高等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客体。在这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 所有的环节仍然依赖行政命令去实现, 一旦评估对象被确定后, 评估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估和按照评估标准进行查缺补漏, 评估对象没有权利参与评估的准备、设计等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无疑只是强化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保障性,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主体或者关键因素被忽视了。更为甚者, 高校经常要面对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科研基地等各种项目的评估, 高校在忙于应付各种评估的同时难免丧失独立办学的思想和能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以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提高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目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然对高校内部中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做到, 而要对高校内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只有高校系统内部人员方能做到。这种质量控制活动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实现的。因此, 高等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可持续提高必然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共同作用所产生合力的结果, 单靠高校外部的质量监控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很难奏效。在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 由于过于强调外部评价而忽视了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 没有把它看作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和基础, 只是将其视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客体, 这使得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在动力。
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标准基本上仍然沿袭精英教育阶段的学术标准———学术成就是不同的高等学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追求, 学术标准是评价本科教育的最主要标准。虽然从1997年起, 教育部陆续推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但总体上看, 还是多以外在的、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于强调标准, 淡化特色, 缺乏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对传统精英教育一统天下单一格局的突破, 带来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多样性、差异性的格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差异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样化、差异性, 并注重个性的质量评价标准。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尺度标准,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范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显然已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需要。
4.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能与财政投入挂钩。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机构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构分设于不同的政府部门。无论是1986年以前所采用的“基数加发展”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式, 还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贴”的财政投入方式, 都不可能也没有考虑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有关对高校的评价结果。当然, 目前“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的财政拨款方式正在教育部和少量高校处于试行阶段, 而这种拨款方式也不可能考虑到当前的有关高校的评估结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评价结论向社会予以公布, 通过各方面的影响来改变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而评价结论作为财政投入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影响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更为有效。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把其评价结论与财政拨款紧紧联系在一起, 美国大学科研资助与绩效拨款密不可分。在英、美、德三国高等教育资金分配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虽然德国、英国高等教育运行体制基于计划,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基于竞争, 但资金的多少都与大学在各国的传统地位有关, 三者的实质都取决于大学在各国的地位和排名情况[6]。只要评价结论公正、客观、科学, 那么, 评价结论完全可以纳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参照指标系之中。
三、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由于建立的时间晚, 存在的问题必然较多, 要改进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许多问题的探讨都有待进一步深入。
第一, 建构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国的社会组织不像西方社会组织那样水到渠成、自然成长, 在建构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就需要对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大学各自的职能进行培育。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在于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大学三方互动的良好格局。在这种格局中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对大学管理的职能, 政府发挥对社会组织和大学监督的职能, 大学发挥独立办学的职能。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所具有的职能主要体现为对高等教育的财政资助、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引领和对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的监督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 政府从原来的对大学直接管理、控制职能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大学不问不管, 也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放弃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一旦发现大学、社会中介组织有违法违规行为, 或者违背社会正义行为, 政府有权进行干预和制止。干预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政府出于自身战略意义的考虑, 而且还在于政府时刻都不能放弃正义之剑, 这也如大学不能放弃真理一样[2]224。
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中介组织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 由于中国社会组织先天的不足, 不具备西方政府和市场都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条件, 如果后天约束不全, 失灵现象必然会更加严重[7]。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社会中介组织的职能:一是自觉接受政府、大学、其他组织及其法律的监督, 二是加强对大学的管理职能。社会中介组织职能的培育就在于防止自己腐败或与第三方陷入同流合污之中, 以提高管理的公正、客观与科学。“公平如同正义是不能与平等和效率任何一个目标兼顾的人类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8]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 大学的职能就在于如何确保学术自由、学术自治, 如何在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核心使命的前提下更好地履行大学的职能, 实现大学的目标[2]226。
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能够改变长期以来将评估方案的制订者、实施者、评价者集为一体的现状, 又可以避免政府因直接介入评估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 经政府认证的社会中介组织一旦能够积极接受政府或高校委托的专业性认证和评估, 就能够协调政府和大学的关系, 就能够达到缓冲政府与大学关系之效。
第二, 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体障体系。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体障体系就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作用一致, 以防止高等学校迎接评估、检查时搞的是不同于平时的一套方案, 而当评估、检查搞完后高等学校又重演平时的一套方案。这样的评估、检查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所起的作用显然甚微。而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人员与评估人员或检查人员都应是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高校人员自然可以参加评估或检查的有关设计活动之中, 高校人员参加学校的自评以达到自身的激励, 高校学术人员就会更加把握好教学、科研等有关活动, 而高校管理人员就会更加把握好引进人才关和激励学术人员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高校评估人员既要发挥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引领作用, 又要充分调动高校内部人员积极参与评估活动, 使评估活动及评估结论对高等学校内部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和影响, 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加强外在规范的同时, 把这种外在规范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结合在一起, 就能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否则,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永远只能停留在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层面, 无法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跨越。
第三, 建构以多样性、差异性质量标准为评价尺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任务、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别, 其质量标准自然就不尽相同。在横向上, 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大学的教育质量标准自然不一样, 研究型大学重研究, 教学型大学重教学, 应用型大学重应用, 其质量标准的重心显然都偏在各自的特色方面;在纵向上, 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各自所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一样, 其质量标准的差异性显然更大。即使同一类型的大学, 因其学科专业的差异, 因其学历层次上的差异, 就会有不同的质量标准, 即使某一学历层次的学生, 无论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或是专科生, 同样会因学校的类型不同而使其质量标准的重心不一样, 还会因其学科、专业的差异影响其质量标准。
建构多样性、差异性质量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适应高等教育多样性、差异性的必然要求, 而如何制定多样性、差异性的质量标准需要依靠高等学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与评估主体共同去实现。
第四, 建构与财政拨款衔接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政府一旦真正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原来的管理职能中退出来, 财政拨款便会顺其自然地交付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中介组织来管理。由于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其评价结论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财政投入, 这就要求社会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 而为了达到公正、公平的目的, 社会中介组织还应自觉接受政府、大学及法律等多方面的监督。同时, 社会中介组织应按照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校进行质量排名, 以实现高校按照质量的等级竞争资源。
建构与财政拨款衔接在一起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切活动及结论更有效, 同时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未能与绩效相挂钩的现状, 亦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大学不对称的二元不对等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同时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9]。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能否达到提高之目的, 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并尊重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 以多样性、差异性的质量标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尺度, 能够化解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摘要: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与财政投入挂钩等方面。而对这些问题的化解, 有待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多样性和差异性质量标准为评价尺度、与财政拨款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社会中介组织
参考文献
[1]Clark Burton, Neave Guy.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2:Analytical Perspectives[M].Oxford:Pergamon Press, 1992:1305.
[2]田联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基于权力关系的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 2011.
[3]John Brennan, Tarla Shah.Quality assessmen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Experiences from14countries[J].Higher Education, 2000 (40) .
[4]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08) .
[5]熊志翔.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J].高教探索, 2003 (01) .
[6]田联进.高等教育运行体制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13) .
[7]王俊华.新公共管理学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失灵:类型、治理与模式[J].教学与研究, 2004 (09) .
[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11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G643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职教硕士需求的不断增长,职教硕士的教育规模也迅速的扩大,其教育质量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出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因此,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来保障职教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2010 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包括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等各个环节。加强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举措。
二、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要素
1.生源质量
生源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材料;生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过程的起点,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保证。近年来,尽管近些年来招收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步提高。一方面,“非科班”出身的学生占生源比例的大多数,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出现“本科化”倾向,硕士学位的攻读相当于在自身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多修了一门专业;另一方面,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参照其它文科学科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有学者提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时,学生掌握的与未来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以及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程度。”“在招生中选拔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如此,才引发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审视,而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硕士培养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教硕士教育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好坏的是“竹竿原理”,即决定职教硕士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现阶段,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导师对学生的投入不足。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个性化指导是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使教授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指导研究生,是现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所谓课程, 即学校对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据调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仍然属于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课程设置“学科”导向的味道浓重。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上, 如“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心理学”、“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史”等课程, 教育类课程占主要成分, 而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性”、“技术性”课程很少涉及; 只注重学生师范性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应用能力, 无法做到与相关专业的结合, 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4.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是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撰写和提交的论文。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技能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可以衡量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综述、论文成果、写作能力,反映了其在研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因此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
三、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与完成的基本程序与手段,是系统或组织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规则所形成的制度,包括系统的运行过程及在各个运行阶段与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等。我国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宏观调控,培养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参与监督,市场自主调节。具体来说:(一)外部支持系统输入。接受政府的委托(或社会的资助),外部在资金、项目及人员上提供支持,构成外部输入系统。(二)教育评估机构评估:第一步,高校质量综合评估一般程序;第二步,评估机构接受政府、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委托;第三步,政府、社会、学校代表参与一的专家组;第四步,根据政府或社会用人部门制定的政策及标准,结合学校的自我价值取向研制评估议案;第五步,对学校实施评估;第六步,专家组提出评估意见;第七步,高校根据专家意见作出整改。(三)向社会、政府、高校输出。(四)反馈信息。评估机构提出反馈信息,政府利用评估结果作出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起到舆论监督及促进政策的作用。以上构成政府、高校、社会和评估机构之间的有效运行机制。
四、完善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质就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和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所有可控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保证质量逐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管理两个子系统。
1.完善外部质量保障的探讨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职教硕士教育质量观。
职教硕士培养院校必须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质量观。因此,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在岗对社会的贡献,是判断其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目前,职教硕士招生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生源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优秀生源,那么加大招生规模和提高生源质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加强招生宣传、提高中职学校师资水平势在必行。加大宣传不仅要宣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还要上层管理部门出政策支持、招生学校出特色办学。上层管理部门要加强同相关行业的联系,将学位与从业资格、职称评定等挂钩,在政策导向上进行扶持,培养实际需要的人才。另外,招生单位还要积极争取优秀生源,主动与中职学校和相关部门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针对中职学校和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为学校培养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公共治理作用
构建我国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由政府、学校、行业协会、评估机构及社会各界等齐抓共管,并促进管办评分离。具体地说:(一)是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多中心治理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职责定位,涉及教育公共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能应尽可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二)是加强对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统筹协调。亟待成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据信息平台等;(三)是支持学会或协会(学校联合体)加强自律管理。支持协会以吸纳会员的方式开展职业院校资质认证,并对全国职业教育评估机构进行资格认可,鼓励专业学会开展相关专业评估等;(四)是鼓励社会行业组织开展专业认证。结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对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认证,并加强与国际相关专业认证组织的合作。
2.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
(1)招生制度改革,控制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职教硕士教育质量获得保障的最基本前提。生源质量控制可从国家和培养院校两个层面来保障,建立起国家基本质量控制与学校特色质量控制有机结合的选拔机制。首先,被录取的研究生应是达到国家的一些基本要求。其次,被录取的研究生应在报考学校所设学科的专业方面具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考试和面试来甄别。无论是国家组织的入学考试,还是学校组织的考试和面试,都要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确保入口竞争的公平与公正,尤其是主观性极强的面试环节;近年来部分学校采取的同学科或同专业统一面试、统一阅卷、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安排在正式录取之后等做法,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道德风险和学术腐败,但这只是部分学校出于责任与公平考虑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保障制度,而且没有形成具有实际效力的问责机制。因此,职教硕士招生环节期待有利于保護公平、有利于甄别与竞争的选拔机制。
(2)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是决定职教硕士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制定合理的导师队伍发展规划,形成由专业课老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等构成的导师团队,并考核导师团队的指导方案、指导工作量和指导效率。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选拔实践经验丰富,兼具课堂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或者聘请企业与公司内业务精通的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员担任职教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师。第二,明确和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主导地位。构建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究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度,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促进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导师的招生数量主要由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来确定,导师注重在科研活动中培养人才,研究生则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赋予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科研和资助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的同时,也强化了导师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对研究生既负有培养的责任,也负有资助的责任;研究生导师既有责任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活动,也有责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严格学位论文标准,控制“出口关"
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位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获取学位的核心依据。毕业论文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实质性审查以确保其质量。目前,很多学位论文流于形式,评审程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要正确把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严格控制“出口关”。职教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当达到硕士水平应有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也应体现一定的工作量。论文不应忽略其职业性,选题应注意结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毕业论文评审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行网络匿名评审。从技术上来说,这点不难实现,且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1] 高先燕,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5月.
[2] 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3]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 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
[4] 刘坚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J].天津大学.2003年.
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篇12
人才的高质量和教学的高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职业院校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就要把握好教学质量这条主线, 我们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路线,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在开展教育质量保障的时候, 我们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一直是被动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约束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我们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就是突出设计和提供让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平台, 让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有更大灵活性以及选择性。一些具体的做法就是, 我们可以压缩必修课的课时, 进一步增大选修课的比例,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 充分了解学生所想, 给学生创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展示的平台[1]。
2 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建设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素质教学的核心因素是老师, 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 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素质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所以, 学校要对老师进行基础培训, 我们要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保证师德和教学建设的同时, 最好能够有计划的安排专业老师到相关的单位来进行专业的实践, 我们也可以组织参与相关的职业活动。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2]。为了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 我们可以聘任行业专家以及有经验的技术能手来做兼职教师, 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更多的学到的是一些专业技能,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开展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教师是教学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 同时, 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 同时, 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措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最好尽可能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 建立培养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岗位, 校外的实训基地要坚持共建、共享以及共管的原则。我们要积极拓展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要不断的改善实训条件[2]。
3 提高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理念
我们一定要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完善, 开展专业课程的培训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科学性的计划, 这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作为导向, 要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依据。我们要灵活的运用自身教育资源, 要以服务企业和适应市场为原则。在进行实践课教学的时候, 我们要以职业资格作为标准导向, 在进行教学体系构建的时候要遵循职业岗位技能,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不断强化技能实训。因为任何技能的学习都是为了实践的应用, 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进行知识的掌握, 因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更多方面是对知识或者技能的灵活应用,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 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就是他们今后步入社会的必要生存保障。我们在课程建设上, 要通过三级课程体系来规范课程体系的建立, 可以开展主干课和精品课的教学, 在主干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强知识体系的完善, 把大的知识体系在主干课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完善, 精品课教学我们可以把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给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 始终要坚持用优质的专业课和优质的课堂内容来给学生进行教学情况的展示, 这样才可以为培养优质人才做出重要贡献[3]。
4 监控教学过程
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 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还有就是我们可能只是注重于教学的某一个方面, 对其他的方向有所忽略, 所以, 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动态调节以及控制。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进行管理以及监控, 是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学监控的过程。我们要科学的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里面包含对老师的要求, 还有就是完善教学过程, 老师进行听课的相关制度, 这些都是衡量教学环节的主要标准。还有我们要完善学生评教系统, 让老师来进行自我约束以及进行自我管理。我们要全方位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这样可以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高质量的长效机制。
5 建立教学评估系统
我们要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 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加大教学力度, 要注重教学工作的总结性评估。制定班级教学评估体系, 找出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症结, 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整改措施, 这样可以加强建设, 进行积极的整改。我们不但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还要重视对教学工作的单项性评估。比如开展实验教学, 可以进行专业实习, 建立学校基本的数据库, 让教学质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教学评估可以让教学系统更加的完善, 在进行教学反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让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配合以及有机的协调。
6 结语
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是职业院校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该文就五个重要方面来进行论述, 要对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制定, 要对教学的基本建设系统来进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监督以及教学评价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肖凤翔, 薛栋.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框架[J].江苏高教, 2013 (6) :3-5.
[2]李文静, 周志刚.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4) :10-1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05-1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管理10-03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论文09-23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09-10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07-27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10-02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09-16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09-03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10-27
高等教育质量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