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设设计

2024-09-23

布设设计(通用11篇)

布设设计 篇1

1 引言

公路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在当今公路建设高速发展时期, 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考虑非常时段人流高峰、天气恶劣、繁重的物流等情况下的交通承受能力[1]。同时, 我国交通运输部门提出构建和谐交通的绿色发展理念, 符合我国政府提出的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这就要求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尽可能做到少破坏或不破坏。但是, 北方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气候复杂。因此, 需充分了解和掌握沿线地段的气候、地貌、地质等条件, 提出合理的路线布设和公路工程设计, 以生态保护为重点, 注重可持续发展, 并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涵盖实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2 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2.1 路线布设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2.1.1 平面线形规划

在公路线形设计之前, 要有尽可能地避开居民生活区的指导思想。为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公路线形一般选择曲线;但公路线形万万不可以任意去改变成曲线, 应与当地地貌、地形特征相协调。曲线线形的设计难点在于选择适当的曲线半径, 设计要充分结合该处地形, 综合考虑涉及的各个要素。曲线设计的原则, 一方面增加了设计者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保证了线形的连贯性[2]。

2.1.2 超高设计

为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公路路线尽量布置在没有设超高地坪曲线半径的区域内铺筑。在地形无法避开需要设计超高时, 超高的设计需与每一个路段相对应, 具体情况不同设置, 以路面的行车速度和车辆类型为主要考虑的因素, 计算出所需的对应的每一个值。 同时, 超速的情况要做相应的考虑, 特别是下坡的地段, 容易出现超速的现象, 设计初期就要把控好超高率, 且应有适宜的调节。 另外, 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往往有时会选取不设置超高的左偏曲线来进行设计。

2.1.3 纵面线形及坡度设计

在路段需设置桥涵时, 桥涵尽量设置人行通道。坡度的设计应考虑纵坡长度、汽车性能和汽车载重等因素, 纵坡与坡长需满足相关规定。 通过增加车道或者另设爬坡车道来缓解部分路段的通行能力。 在有连续陡坡时, 设计应特别注意坡段距离的范围及爬坡的距离。 公路路线尽量走高, 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将明涵改成暗涵, 减少维护成本;填方要适当, 软地基的填方难度最大, 必须严格控制高填方, 避免出现路基的沉降。

2.1.4 公路视距参数的控制

公路行车的安全与公路视距有紧密的联系。可见公路视距参数的重要性, 为此在设计开始就必须考虑行车视距;同时, 还需考虑坡度、行车速度、路面摩擦阻力系数等因素。当然, 设计者可以应用三维建模软件, 对设计的工程建立三维可视效果图, 进一步确定设计的合理性。

2.2 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2.2.1 路堑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路面坡形的高度等因素后, 确定坡度形式与路面坡度, 并让人工边坡与原始稳固边坡充分结合, 必要时对施工完成的边坡进行分析检验。另外, 边坡的形状要根据路坡方边的情况而定, 并结合地形地质、岩石结构、路坡稳定性等因素。当然, 地下水沟的设置也要因地制宜, 按实际情况来布置[3]。三种路堑设计如图1 所示。

2.2.2 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

一般的路堤设计较为简单, 高边坡和陡坡的设计较为复杂, 后者跟地质地形条件、原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条件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初步设计指导施工作业, 当出现施工时与现场不符合时, 应及时修正设计, 改变设计方案, 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总之, 要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地做好边坡的设计与施工。五种路堤设计如图2 所示。

2.2.3 路基填挖交界处设计

路基填挖交界处施工与设计是否合理, 关系到路基的防护与排水等[4]。土质地段使用渗水特性材料;岩石地段使用充填石料的方式, 并在交接处设置土木工程格栅。而渗出水量及地质稳定性决定着地下渗沟的设计方案, 并且设计方案应可能的综合考虑纵横式的地下排水沟。五种路基填挖交界处设计如图3 所示。

3 工程概况

某重要路段高速公路全线总长200km。根据省交通厅的文件要求, 为提高与邻省市的交流, 保证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决定该高速公路采用6 车道和140km/h时速的技术标准, 路基宽度32m, 整体式桥梁宽度32m。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4 公路工程设计方案

4.1 公路工程设计方案应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公路工程设计方案不仅需要有质量的保证, 还需要有一定的景观。人们行车除了交通便利外, 还尽量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要做到路线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所以, 尽量不要出现深挖与高填。路线布设不仅要保证通行便捷, 而且尽量要有美的视觉感受, 做到与自然和谐一体。当然, 路线的走向大致要跟山川大地、水流、地貌等和谐统一, 让行车之人有一种势的力量;路形设计与行车视野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路形合理使得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 增加了审美感。

4.2 在典型地形区选择科学性和合理性强的方案

方案选择应避免深挖和高填, 尽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地质相对稳定和无地块构造缺陷的区域进行方案的设计。

低矮丘陵地区的路形设计以填补与挖掘相平衡为原则, 尽量减少对地形和环境的破坏;高山与深谷地区的路形设计以桥梁和隧道为原则, 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段, 可以选择条件可能地点, 适当减少施工长度, 长距离隧道应具有通风设施, 且坡度需平缓、分线清晰。

4.3 结合地质条件实现方案优选

尽量避开采空区、溶洞区、软土地层、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当这些区域无法避开时, 应设计多种方案优选出影响最小的方案。某些小范围的崩塌地区, 应采用桥梁或者降低路面的高度;对于采空区或溶洞区, 应事先勘察清楚其位置和空区体积。尽力避开土质不稳定的区域, 优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4.4 环保优选方案

在景观、安全和审美满足条件下, 还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道路施工应秉承尽可能地保护好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 设计与施工灵活变通、少挖少填, 让公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5 结语

公路工程设计路线布设要点包括线形应尽可能以曲线为主, 尽量不设置超高, 设计开始考虑行车视距等;路基设计要点包括充分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使用原材料, 并提出了路基设计常用方法等。公路工程设计方案与自然环境应做到和谐一体、相得益彰。交通便捷、舒适行车和环保是当今公路工程设计的目标与理念。

摘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 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沿线地段的气候、地貌、地质等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合理的路线布设和公路工程设计。论文阐述了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分析了公路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 提出了路基设计常用方法。

关键词:路线布设,路基设计,路堑,高陡坡

参考文献

[1]李洪修.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方法及技术指标[D].西安:长安大学, 2008.

[2]杨育生, 刘海鹏, 路杨, 等.国家高速公路沪陕线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总体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 2012 (3) :1-4.

[3]胡克伟.平原区低路基高速公路设计探讨[J].路基工程, 2009 (2) :69-72.

[4]刘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一般路基设计要点[J].贵州大学学报, 2010 (4) :120-122.

布设设计 篇2

一、滑坡面上的观测点应均匀布设,滑动量较大和滑动速度较快的部位,应适当增加布点;

二、滑坡周界外稳定的部位和周界内稳定的部位,均应布设观测点;

三、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已明确时,可根据滑坡规模选取十字形或格网形平面布点方式;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时,可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放射形平面布点方式;

四、需要测定滑坡体深部位移时,应将观测点钻孔位置布设在主滑轴线上,并可对滑坡体上局部滑动和可能具有的多层滑动面进行观测;

机会是我布设的“埋伏” 篇3

1993年8月,两分之差,我与大学失之交臂。半个月后,我来到深圳。

在去求职的路上,我下错了车,想找个人多的地方问一下路,一问才知道,一堆人围在那里,正是在等待招聘。我加入进去。两个小时后,我得到通知——被录用了,职务是那家纸品厂的业务员,名片上印的职务是“业务主办”。我的心淹没在兴奋之中,这就是深圳——一个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喊响全国的地方。

归我“主办”的有27家服装厂,我的任务就是收订、运送他们所需的纸箱。这27家厂中,有一家规模最大,超过其他26家的总和。从我上班第一天起,老板就叮咛我,要特别关注这一家。所以,对这家厂,我未曾接触,就先心生敬畏。

然而,跟这家大服装厂接触久了,我看到一些感觉中不应有的现象。有时我去取纸箱的尺寸、唛头时,正好看到他们后序车间的工人在将一批货物打包装箱,好几次我都发现,以统一件数分装的纸箱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纸箱小了,为了封住口,工人只好把衣服拼命往下压,封上的纸箱也不平整;纸箱太大,衣服松松垮垮地在里边四处晃动。我没做过服装,但凭常识也能知道,衣服长时间挤压易生死褶,过于宽松又容易乱。这种做法不仅在纸箱尺寸上浪费钱,客户还要多付货柜车、远洋轮船的费用等等。

我不由自主地担心,如果服装厂的客户因为这些小事情导致合作解体,我们也将成为受害者。于是,我主动向该服装厂提出,在他们的货生产完毕行将装箱时,我会前去为他们义务计量尺寸。

为了精确,我从不用同一件衣服的大小厚度再乘以一箱的总件数来确定纸箱尺寸,而是将一箱所要求的全部件数按出貨包装要求全部包好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才确定它的长、宽、高。因为往往一件衣服量得的数字与多件叠在一起量得的数字相差很大,衣服不是砖头,它有伸缩性,并且很大,我不会因贪图省点力气就粗枝大叶。

因为凭空多了这么一件事,我去这家服装厂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没事的时候,我就在后序车间观察工人们整烫包装,并且还常被“抓差”去计算辅料,配购胶针、胶枪、塑料袋。

愉快的合作中,时间也飞快地过去。一天,我又一如既往地来计量新货的包装尺寸,却发现车间有些乱——后序部部长因涉嫌一宗诈骗案而被传讯,因事发突然,离开时甚至没时间交待一句手头正待完成的工作。我到时,老板刚从外地赶回,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我告诉他先别着急,这些工序我大体熟悉,我觉得我可以顺利完成这些工序。

我给公司打电话讲明情况后,便留在服装厂帮忙。因为平时的留心,一切进展顺利,当那批货物顺利装上香港开过来的货柜车后,我继续留了下来。没有任命,也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我成了这家服装厂的后序部部长。

月末发工资时,财务总监开玩笑说:“你知道我们厂会用你吗?”我说:“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没进你们厂就在为你们厂做事情了,你们不用我用谁?”

那个晚上,我再一次想起初到深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真实故事:台湾有个非常走运又非常不走运的警察。走运的是,他做了几十年警察工作,由小警员升为大警官,一直到将近退休,居然没有遇到过一次需要开枪的情况;不走运的是,就在他退休的前一天,经过一家银行时,正碰上有人抢劫,于是他拔出枪来阻吓,不幸的是,对方向他开枪射击。他死在最后一天的岗位上,手上握着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用过的枪,枪里居然忘了装子弹!

布设设计 篇4

一、试验方案制定与试验田间布设

㈠试验地选择概况与地力选配在全县山、川、塬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肥力类型的地块布设肥料“3414试验”, 共建试验点5个, 各点每年布设试验田不设重复。试验点山区选在庆城镇药王洞村、十里坪村, 太白梁乡中合铺与冰淋岔村;川区选在三十铺镇三十铺村、韩台子村、庆城镇十里坪村;塬区选在驿马镇安家寺村, 桐川乡惠家庙村。每年在各点通过基础产量访问和土壤有机质测试值选出了3个高肥力、4个中肥力、3个低肥力的地块, 分别安排小麦和玉米的“3414试验”田, 年计小麦和玉米试验田各10个。

㈡试验方案与试验内容采用每年修订好的“一个3414试验方案∕无重复设计”的固定模式统一安排全县山川塬的3414试验田, 三年共布设3414试验60个 (小麦30个, 玉米30个) , 在同一试验点内的同一试验年度、同一作物上的试验田均不设重复。其方案处理水平见表1。

㈢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小区面积:小麦为9m×3m=27m2, 小区间距0.3m, 保护行宽0.5m, 采用露地种植。小区面积:玉米为9m×4m=36m2, 小区间距0.3m、保护行宽0.5m, 前两年采用75cm幅宽地膜进行半膜覆盖, 以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法。

试验材料种子为每年参试作物种子必须一致, 一般小麦为西峰28号, 玉米为豫玉22号杂交种 (正大种业) ;氮肥为昆仑牌尿素 (N≥46.4%, 兰化生产) , 磷肥为螳丰牌普通过磷酸钙 (含P2O5≥12%, 云南生产) ;钾肥为凯多牌硫酸钾 (K2O≥50%, 俄罗斯凯多国际有限公司生产) 。

施肥方法:玉米试验田将同一处理的肥料按要求统一混匀后, 在“半膜覆盖”或“全膜双垄沟播”的垄行中间划线开沟均匀施入;小麦试验田做基肥集中一次性全小区撒施后再次翻地耧播。

小区播种:每个试验田要求在1天内完成播种工作。

小麦采用人拉3行畜力播种楼进行播种后全田统一耙耱, 2008年小麦播期为9月7日~25日, 每小区耧播6耧18行、播量0.45kg, 密度控制为450万株/hm2左右、成穗控制在630万株∕hm2;2009年小麦播期为9月10日~25日。每小区用三行畜力播种机耧播6耧18行, 人力牵引播种。小区播量0.5kg, 密度控制在585万株∕hm2;成穗控制在702万株∕hm2。

玉米采用人工破膜播种, 每小区4垄膜, 每垄种两行, 穴播2粒。2008年玉米播期4月20日~24日, 密度控制为52500株/hm2。2009年4月25日~30日播种, 密度控制为55500株/hm2。

㈣施肥水平设计跟踪变化微调与庆城县测土施肥方针的提出“3414试验”设计是正交试验的一种, 它的一个最大突出特点就是施肥水平设计的动态跟踪变化微调, 根据上年试验结果逐年优化寻找2水平最佳值来安排当年试验。如2009年小麦“3414”试验与2008年对比就是磷肥的2水平调低了, 2009年玉米“3414”试验与2008年对比就是尿素的2水平调高了。

2008年小麦“3414”试验的每个小区N、P、K施肥量 (纯养分量) 2个水平尿素0.37kg、磷肥0.19kg、硫酸钾0.08kg, 2009年小麦“3414试验”N、P、K施肥量 (纯养分量) 2水平微调为尿素0.37kg、磷肥0.145kg、硫酸钾0.08kg。

据庆城县国列测土施肥项目运行分析结果看, 全县土壤肥力水平表现为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 氮缺、磷平、钾够用。测土配方施肥应“以有机肥为基础、化肥为辅”原则, 协调“水肥胁迫”关系实现“以水调肥”, 按照“量雨增氮、控磷稳钾、补微保水”的施肥方针进行测土配方设计。今后在改良土壤和施肥上要注意及时采取适当的农业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来进行土壤培肥, 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协调。

二、试验田基本要素收集与产量统计考种分析

㈠试验田基本要素收集一是样品采集与化验分析。各点试验地落实和完成以后, “3414试验”共采集土壤、植物分析样品458个, 其中土壤样品290个, 植株样品84个, 籽粒样品84个。于播前分别采集0㎝~30㎝耕层基础和收获后肥力衰减样, 测定土壤氮、磷、钾全量养分, 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 有机质和PH;收割后采集植株样和籽粒样, 分析测定其有机碳总量, 氮、磷、钾养分总量;试验前抽采供试化肥样进行有效养分含量检测。二是试验田间管理与观测记载。按当地农事和常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田间管理, 分别按照《测土施肥技术规范附表数据字典》的规范要求进行小麦、玉米的不同生育时期和产量构成要素进行观测记载, 同时对当年病虫害发生与雨量等也做必要的记录。三是备案资料管理与试验统计分析。试验方案、试验田观测记录、产量获得与考种分析、数码资料等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进行备案管理。按山、川塬3个片带划区聚类, 采用多点联合试验统计分析方法, 拟合计算出山、川、塬的最佳施肥量及优化施肥方案, 并计算出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参数。

㈡试验田关键环节控制测土施肥的“3414试验”主要就是肥料配比精量化配方试验,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试验田小区划分控制与施肥量的精确计量使用技术。为了做好试验, 我们在完善方案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试验田小区布设与方角控制, 用“勾股定律方角法”对试验田进行局部控制, 使每个小区成长方形;二是种试验田前各个小区肥料由专业人员按方案精准称量装袋标识;三是抓好试验田的分区种植与收获计产工作, 采用专业技术人员承包蹲点与试验农户一起干, 组建专业突击小分队进行试验种植、收获。

㈢产量获得与考种分析小区计产采用了“全收计产法”。为了克服小区性状发生错误, 提出并采用了在每个小区中按“品”字型划样方区3个~6个, 在每个样方采50株玉米10株带回室内测定考种。

三“3414”试验结果偏离与存在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各地在主要农作物上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推荐采用“3414”设计方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设计的完全实施方案或部分实施方案。一般通过“3414”田间试验, 就可建立起本地区小麦、玉米或其他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 获得该地区小麦、玉米或其他经济作物的最佳经济产量、推荐施肥量以及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 最终确定养分速测丰缺指标体系, 构建出不同地貌、不同土类、不同肥力、不同作物的经济施肥模型, 为测土施肥分区指导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但是“3414”设计也存在一些方案设计缺陷和试验布设困难以及一些难以预见的误差。为此我们针对“3414”设计缺陷提出如下改进拓展性建议。

一是“3414试验”和传统正交试验的“均匀对称、整齐可比”的正交表相比, 就是各个处理组合过于相对集中在2水平周围而不利于早期寻优。为了克服“3411设计”的“因子处理中心组合安排”的一些弊病, 建议再增加2个“极端处理组合”, 即第15处理 (N1P1K1) 和第16处理 (N3P3K3) , 就是拓展成“3416设计”, 克服“处理因子2水平中心组合难以早期寻优”的弊端, 并且在产量统计分析时可增加撒点图走势的明显性。

二是为克服个别试验田表现出空白处理产量高于施肥处理组合, 最终导致造成了部分3414试验数据失真不能用。一般的正交试验都设计2~3次重复来克服试验数据的失真, 为此我们建议把3414试验设置成2~3次重复的“3414平行试验设计或裂区试验设计 (裂区3414试验就是把原来3414设计的14个小区一裂为二, 各个列区错开排布就是重复) ”以便互相校正对比, 就可采用均值和离散度等观测值来求取最佳肥效方程并能进行各个处理间的方差显著性分析。

三是各地各点的各个“3414试验”通过方程拟合和施肥量计算以及实验结果撒点图示等, 发现3414试验存在方程拟合成功率低、同一试验所推荐施肥量不同, 对土壤养分长期变化不确定、产量影响无法获知, 对部分限制因子未作考虑, 试验基础与实际生产不符等问题“3414设计”方案也是一种 (下转第89页) (上接第87页) 回归设计而具有正交性, 对于正交设计的资料可以用直观极差分析 (Profile Analysis) 和方差变量 (Anova) 找出最好组合, 也可用回归分析进行处理求取产量与肥料间的回归响应方程。如果三次回归拟合得不好, 则需作二次或一次回归的试验设计。目前3414试验统计分析已有专用软件可用, 但对分析结果的有效解释却会千差万别, 而且一次回归方程与二次回归方程相比就根本无法求得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 没有一般正交试验设计实验结果之生物量的极差分析寻找因子影响次序和最优组合法直观简单有效, 方程“外推结果”不符合实情。

四是年际间因干旱或降雨、特大灾害或病虫害流行等对小区产量影响极大且变差也会极大, 在旱作农区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如果抛开降雨因素而进行单纯性的“3414试验”, 将难以获得正确有效的试验结果, 特别是我县地形地貌兼有山、川、塬而降雨的区域性会使某些区块试验表现好或表现差, 因此看天 (干旱或降雨量) 、量地 (地力基础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及灌水否) 、看作物 (作物类型与栽培技术路线, 如半膜玉米与全膜玉米就是雨水因子影响不同) 、测土 (N、P、K及PH、CEC等) 配方施肥才是最好的。

五是3414试验设计的“三角控制”与走势图谱。“3414试验设计”是一个3因素 (N、P、K) 4水平 (0、1、2、3) 的基于2水平为中心组合的特殊正交设计, 如果将N、P、K这3因素看做是一个三角形的3条边, 那么其水平向量值0、1、2、3就是其向量边长值, 则其三角形的向量面积就可表示该处理组合的生物产量或经济产量, 在标注撒点图时若能这样标注出来可显示出一系列稳定的“三角定势趋向图谱”, 再将这些三角定势趋向图谱的三条向量性边长与生物产量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可发现其基本走势趋向, 为回归方程拟合选用模型和简单极差图解法寻找最优组合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通过对庆阳旱作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年来布设“3414试验”工作的全面回顾, 系统总结了肥料“3414试验”田间布设的基本技术要点、关键技术操作要求, 以及小区产量原始数据获得与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等相关问题, 对所发现的“3414试验设计的缺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证、并提出来一些改进建议和办法, 特别是建议要“设置有重复的3414试验田”和拓展性的“3416试验设计”以及对其进行“三角定势控制”等新视点。

布设设计 篇5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后评估 大气监测点位

0 前言

根据统计资料,截至2012年5月底,福州市区已建有3座城市污水厂投入运营,处理能力达42.5万吨/日,这些污水处理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但是污水及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却越来越严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设计和建厂时估计不足,有些污水处理厂被城区包围或临近城区,且多数污水处理厂基本采用敞开式处理构筑物露天运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已经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环保部门收到的居民投诉日益增多,恶臭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恶臭来源

污水处理厂的臭气产生源主要分为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臭气源主要分布在进水泵房、预处理、初级处理、污泥处理上清液等,曝气池的搅拌和充氧也会产生部分臭气。污泥处理系统中的臭气来源主要分布在污泥浓缩、厌氧消化后的污泥脱水和污泥堆放、外运过程,由于对不稳定污泥进行压缩、剪切作用,产生蛋白质类生物高聚物,其分解产生大量臭气。恶臭物质主要是氨、硫化氢、甲硫醚和甲硫醇等。

1.1 恶臭成分

生活污水包含足够的有机硫和无机盐,微生物消耗有机物、硫和氮,分解有机物形成了各种有机气体组成的恶臭,恶臭中主要的无机气体是硫化氢和氨气。

硫化氢气体是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异味气体,有氢气体是在厌氧条件下细菌还原硫而形成的SO42— + 有机物→S2— + H2O +CO2,S2— +2 H+ →H2S。在pH为9左右,99%以上的硫化物溶解在水中,硫以没有异味的HS形式存在,如果pH保持在8以上,硫化氢气体不会释放,低于这个pH值,会从污水中释放出来,而pH大于9时会释放出氨气。

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经过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产生大量的氨气。正常pH值条件下,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但当pH值升高时,氨气极易挥发,因此在使用苛性碱作为调节剂的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氨气浓度通常很高。

1.2 恶臭污染源

在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浓度最高处为污泥处置工段,恶臭逸出量最大的工段是好氧曝气池,在曝气过程中恶臭物质逸入空气。表1为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排放气体中硫化物的百分比。恶臭物质的逸出主要来源于预曝气池和曝气池,所占比例和曝气设计参数有关。

表1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气体中硫化物的百分比

处理单元硫化物释放

进水构筑物

粗格栅

曝气池

预曝气池

初沉池(不包括堰)4%~5%

4%~5%

4%~5%

50%~60%

1%

1.3 恶臭物质逸出方式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物质逸出量受污水量、污泥量、污水中溶解氧量、污泥稳定程度、污泥堆存方式及数量、日照、气温、湿度、风速等多种因素影响。恶臭物质扩散有两种形式的衰减,一种是三维空间的物理衰减,另一种是恶臭物质在日照、紫外线等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化学衰减。恶臭的排放形式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有关,可以是无组织排放,也可以是有组织排放。目前城市污水厂的恶臭一般以无组织面源形式排放。

2 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

污水处理厂恶臭主要以无组织形式排放,无组织监测点位的设置是污水处理厂后评估大气监测的关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8—2000)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了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但实际监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形,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监测方案。

2.1 采样点位的设置

在监测前需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环评及批复、竣工验收及批复、气象等有关资料,了解污染源的产生位置和影响情况,从而为监测点位的设置提供依据。

监测点位应包括周界浓度最高点或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需结合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颜色、嗅味和地形等特点来判断待测污染物的运动状况和可能的浓度最高点,并据此设置监测点,设置的基本原则为:(1)一般监控点设在周界外10m范围内,与排放源的距离为2~50m,采样口高度为1.5m。(2)当采样口周围有树木、围墙等障碍物时,须将采样口抬高,并高出阻碍物20~30m。(3)有多个不同种类无组织排放源多处排放点时,应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给予解决。安排无组织废气的种类,与排放源的距离设置监控点,并结合企业的平面布置,尽可能减少监控点的数目。

污水处理厂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为100~300m,首先应根据环评结论、现场嗅闻调查预估大概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在下风向离厂界10m,50m,100m,150m……300m处设置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应包括无组织排放浓度影响最高点。

2.2 监测时间选取

应选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气象条件。采样时段应选择上午9点之前,16时之后,熏烟天气以上午8时~10时之间最为适宜,同时要注意避开阳光较强烈的天气和时段。

3 监测实例

下面以福州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说明无组织废气监测的点位设置原则。

3.1 恶臭来源

污水处理厂恶臭主要来自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及储泥池、污泥脱水机房。主要污染物为氨气和硫化氢。

3.2 监测点位布设

布设设计 篇6

关键词:路线选线,总原则,步骤,方法,路线调整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公路事业的发展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要, 其主要原因是公路建设耗资较大, 回报较慢。如何才能处理好公路建设中耗资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少花钱多办事就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怎样从公路设计中合理布设线位做起达到这种目的,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公路设计中线位布设的体会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平面线位的布设

平面线位的布设也就是路线设计中的选线, 选线在我们测量设计中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是整个路线设计中的总冈, 是其他工作的基础, 它不仅关系着整个建设项目的寿命, 还关系着项目建设中投资额度和运行中的维修费用。同时也与运营阶段的安全服务存在较大的关系。怎样才能比较好的做到这些方面有机结合真正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首先我们从平面选线入手。

(一) 选线的总原则

1. 保证路线的整体稳定, 经久耐用, 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水文资料。

尽量选择不经过或少经过 (除非特别指定非常经过不可) 对路基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的滑坡地段、泥石流地段、膨胀土地段、雪害地区等等不利路基稳定的地段或地区。这就要我们进行大量调查研究, 确定时审慎, 否则就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造成国家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或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尽量避免占用农田, 减少农田耕种面积, 尤其是高产田, 因土地资源是属不可再生资源。3.尽量避免拆迁建筑物群, 这样造成间接费用增加而无为的投资。4.避开文物古迹保护区, 因文物是属于国家文明、国家历史考古研究的重要依据。5.注重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当地的景观相一致。6.充分发挥运营能力, 远近统筹规划设计时期的长远, 最大限度提高总体的社会效益。7.严格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合理运用技术指标, 保持平面线型的顺畅, 保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

(二) 平面选线的步骤

1. 选线首先要清楚设计委托书中的路线起

终点、中间重要控制点以及委托书中的特殊要求。2.根据占有基础资料, 分析确定在选线中采用的初步方法。3.根据测量设计中的公路等级确定是否进行1:2000的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三) 选线方法

一般选线方法是根据占有的基础资料情况或所进行测量的公路等级来确定。如果是高等级公路, 我们必须清楚委托书内容情况下, 首先收集该地区的近期1:2000的地形图;如果是施工图设计的话, 还要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文件。针对不同的设计我们将采用不能同方法。

1. 纸上定线:

高等级公路测量设计中, 纸上定线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因等级较高它需要的交点线较长, 有时是在实地无法看全这些交点线的, 所以为能准确进行勘测, 减少时间或人力财力浪费, 不可少的方法。采用纸上定线的前提必须有该地区的最低是1:2000地形图, 并且对当地的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纸上定线的纸就是我们的地形图, 也就是我们根据地形图的情况确定路线。它对地形图精度相对比较精准。有了近期比较精准的地形图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列步骤:

(1) 在地形图上找到设计意向委托书指定的起终点、及中间控制点作出标记。 (2) 在明确设计公路等级的基础上, 研究起终点、控制点及整条路线所处的地形情况, 对整个路线布设有一个初步印象, 然后分析该路线所属类型, 确定测量设计中运用的技术指标。 (3) 对路线有了一个了解后, 从起点、终点、及控制点入手, 首先确定已经确定的点, 其他点在选择比较稀松的等高线地方按照路线最短或根据调查的地质、水文等资料情况基本沿等高线上布设其他交点。 (4) 交点选择基本就绪后, 分析线路的可行性, 比如有无大的地质灾害影响, 有无其他方案路线走向, 是否与自然阳光冲突, 是否选择了阴坡面等等, 如果是选择东西走向时是不利于车辆行车安全的, 如果选择了阴坡地段, 容易造成冬季结冰, 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5) 在路线基本确定后, 直线部分的线路问题就基本得到解决;接下来考虑曲线部分的线位, 曲线的设定应严格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相应等级的半径、缓和及同向、反向间直线的直线距离, 以及外距是否合适。 (6) 曲线设置完成后, 详细进行曲线在地形图的布置, 看看理论上能否行通。如果基本满意, 就可以进行纸上与实地对照阶段, 进行中要细致认真, 准确判明路线线位的可行性, 如果觉得满期后即可进入下一步实地测量。

2. 实地定线

实地定线一般是公路等级较高的线位局部调整或低等级公路测量时比较适用而又方便的方法之一, 由于它受地形限制, 能看到的距离较短, 对地形复杂、公路等级较低的测设中显示出优越性。直观、快捷、可随时调整, 造成返工量不的优点。它的步骤如下:

(1) 根据委托书的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和委托书的其他要求, 对全段设计线路进行全线的踏勘, 全面了解整条线中区域的地质水文及环保植被等方面情况。 (2) 确定线路类型, 清楚该条路线设计的应用技术指标。 (3) 拟定路线大致的布设规划, 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方法。 (4) 分步实施, 逐段选线, 进行详细的交点的选取, 严格进行相应公路等级的技术指标进行敷设平曲线。并且满足规范要求。 (5) 随时调整不全合理的交点位置和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以便得到解决较为理想、行车顺畅、安全舒适的平面指标。 (6) 合理运用技术指标, 并配置构造物, 估计出坡度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和判断出其他方面的技术指标能否满足, 不要单一追求平面指标, 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路线的局部调整方法

在路线选定基本完成或现场测设进行时随时, 难免要出现修改或调整, 即使设计完成我们还要进行这项工作"回头望"来进行完善修改设计。这是我们追求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的目标必不少的步骤, 所以要进行反复与实地对照, 反复比较才能达到的结果。路线修改包括平面、纵面、以及横断面。

三、平面修改的方法

平面上力求调整线路最短, 下面介绍几种最有效的方法。

1.平行移动交点线, 这样调整理由是要调整的交点线在平纵上有填挖过大或踏空现象可采用, 再辅以半径调整使线路达到预想的线位。这种调整方法只动两个曲线, 变动的线路最少。2.延长或缩短交点线法, 延长或缩短交点线一端, 偏角增大或减小, 再辅以半径调整使线路达到预想的线位这样调整也是调整两个曲线, 同样可以避免填挖过大或落空现象。3.直接向内 (外) 移动交点, 这样动一个交点就要变三个曲线, 只是调整量较大, 同样可以达到优化线路的效果。通过回头望这一步骤, 来实现完成设计线路的优化, 发现设计的不足, 在未交付之前修改完善, 保证设计的优良程度, 更加切合实际, 提高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

结束语

无论路线设计怎样的细致, 仍然会出现一些不完善、不到位或委托方不满意的地方。只要我们不断努力, 从平、纵、横多方面考虑, 反复进行与实地的比对, 相信设计总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2]JTJ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银行网点布设环境调研 篇7

经过2010年首都行政区域划分项目调整, 新时期北京地区被规划为四个主要核心区域, 即功能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新的划分模式下, 东城与崇文、西城与宣武四个原有区县进行了合并, 成为新东城和新西城两大核心区域, 原有城八区内的海淀、丰台、朝阳、石景山成为功能拓展区, 通州、顺义、房山、大兴、昌平五个近郊区县成为城市发展新区, 怀柔、延庆、平谷、门头沟和密云成为新模式下的生态涵养区。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 东城与西城将进一步发挥首都核心的作用, 体现政治中心的功能, 城市功能拓展区内的四个城区重点发挥城市卫生文教功能, 这两个区域主要发挥城市形象功能, 新划分的城市发展区将更多承担人口压力, 通过发展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 成为新的定居热点, 而五个远郊区县则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发挥自然效能, 涵养水土, 为北京人口提供旅游、休闲及农产品。

2 未来五年内北京地区人口变化趋势

2.1 城区人口向外扩散趋势将更加明显

2010年底, 原东城、宣武、崇文、西城4个城区人口为205.2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4%, 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20.3万人, 下降了6.4%,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城区人口的减少, 主要是由于新的城市规划对城区大规模改造拆迁, 致使居民迁出城区, 疏散至郊区的结果。目前, 崇文、宣武、东城、西城四个原有区县的迁出率最高, 达到4.2%。

2.2 近郊区人口比重将继续上升

2005年底, 4个近郊区人口达748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的48.6%, 这个比重比200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近郊区人口增加的幅度全市最高, 五年间增加了106万人, 占全市增加人口的60.8%。年平均增长率为3.1%, 高于全市平均增长2.4%的水平。近郊区人口的大幅增长, 主要是外地来京人员的大量涌入和城区人口的迁入造成的。

2.3

远郊区县人口增速加快, 比重上升2009年底, 10个远郊区县的人口达584.8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1%。与2000年相比, 增加了95.7万人, 增长了16.9%, 年平均增长2.8%,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个百分点。可见, 各远郊区县的人口变动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人口的迅速上升。

2.4 城区人口密度高度密集, 近郊区显著升高, 远郊区县小幅增加

近郊区中朝阳区增长最快, 远郊区县中, 人口密度有明显提高的是通州区和大兴区, 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宣武区, 密度最小的是延庆县。虽然城区的人口数量五年间继续减少, 人口密度也有所下降, 但总的来说, 人口密度依然保持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 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疏散城区人口迫在眉睫。另一方面,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通州、大兴等区的人口数量和密度均有大幅上升。

3 北京地区未来五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3.1 城市核心区域和功能拓展区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 近5年, 东西城地区 (含原有崇文、宣武) 及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县将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由于这5个区县人口占北京市常驻总人口的58%, 虽然在拆迁重建中会分流部分人口, 但是核心区域的地位不会发生动摇, 国家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资源将继续保持高速运行, 作为城市核心区域, 将成为一部分高收入群集主要聚集区, 这部分人群住所主要集中在2-3环路沿线及地铁沿线的新建小区, 其中, 东、北区域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又将略高于西南地区, 这是由于历史经济原因造成的, 但是不可否认, 这一区域将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富人区, 成为服务业、金融业设立机构的核心地区。

3.2 城市中的区域性更加显著, 金融服务需求差别化日益提升

目前, 北京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逐步出现区域性社区, 人口根据不同的收入情况会形成新的聚集点。目前, 在北京地区三环以内, 新建中高档小区主要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 这部分人群基本是上班族, 对银行的服务要求实是中午休息时间办公和晚间下班后办公 (17:00以后) , 对自助设备、电子银行设备接受能力强, 适合分流引导;与此相对的是, 在老旧城区依旧存在很多老小区, 以留守老人为主, 由于对自助设备需求较低, 因需要银行的柜台操作, 但时间不限。

3.3 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近郊区县成为中高等收入人群聚居区

根据2012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 目前北京地区郊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郊区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年提高到2010年的11.5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6839人上升为31499人, 因此, 对于现代化的服务接受程度将呈现显著提升趋势。

4 未来五年内银行网点布局发展建议

4.1 优化核心区网点布局, 增加自助设备投放

从目前银行网点分布来看, 由于受到空间资源限制及同业竞争影响, 处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网点增量空间不大, 但由于东西城两大核心区域人口比例大, 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因此对银行服务需求要求高, 所以增设自助设备投放量是解决这一区域目前金融服务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因此建议结合所处地域和资源, 均衡网点布设。

4.2 增加城市发展区网点数量, 抢占区域发展有利位置

未来五年内, 城市发展区将是同业银行争夺的核心区域, 经济发展迅猛、人口流动快将是这一地区的特色, 因此,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圈建设, 增设网点这一新的发展理念, 将成为各家银行增设网点的动力。如果从资本逐利的角度看,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目前, 大连、宁波、杭州等中小银行已经率先开始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根据2009-2010年度中小银行网点增设情况来看, 处于城市发展区的新增网点占中小银行年度增设量的67%, 由此可见, 在核心区域数量新增空间不断压缩的前提下, 城市发展区正在成为银行实现规模效益, 增设网点的新目标。

4.3 做好城市发展新区网点增设准备, 适时增设社区型网点

首先, 随着这一区域内五个区、县建设的加速, 城区核心居民将逐步迁移过来, 区域内的商户入驻也会迅速增加, 人口密集逐渐度大, 且退休及医保人群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居民办理存取款、以及交纳水电费、燃气费等业务都需要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撑;其次, 随着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量小企业必将集中出现在城市发展新区, 第三产业的经济占比将迅速提升, 因此, 做好围绕新社区和新商业圈增设网点的规划, 制定自助服务设备走入小区的服务手段, 建立社区服务型网点将是各金融机构在这一区域采取的主要服务手段。

4.4 提高生态涵养区已有网点使用效率

根据发改委2010年城市规划定位, 生态涵养区域将主要以自然资源利用为主, 重点围绕环保农业、低碳旅游业为主, 因此大规模基础建设工作将不会迅速开展, 因此, 大幅提高网点数量将不符合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应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形势, 有计划的安排网点增设工作。从发改委公布数据来看, 在目前划分的生态涵养区, 怀柔、密云和平谷的经济发展较高, 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网点数量, 同时, 也要提高区域内现有网点的使用效率, 特别是提高自助设备覆盖度。

摘要:作为首都和中国第二大城市, 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也是全国企事业单位设立营业办公机构的集中场所, 各银行在北京地区的网点布局和经营重点将成为需要长期跟踪完善的主题。通过对北京地区功能区域划分、人口变化趋势及未来五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 对银行未来五年内银行网点布局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银行网点,分布

参考文献

[1]汤梅.商业银行开展网点建设绩效审计的探索和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12) .

[2]吴迪.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绩效考评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13) .

浅谈作业的布设与批阅 篇8

在当今新课改的推动下, 教师在紧抓教学质量提升时, 对作业的抉择设计与批阅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有所改进,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通过实际观察发现, 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口, 需要我们正视、纠正。

一、勿求数量多而应注重质量

我们知道, 每堂课有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且有每堂课的作业内容相呼应, 这是课时作业的设计, 它是紧跟本节课时内容的操练动作, 一般要即时反馈其成效。另外, 小学教材里每篇课题的综合性作业设计, 大部分是练习册中的作业, 也有由科任教师自主设计的, 它是与每章节或每篇题材内容紧密配套的, 这是学生必做、教师必精批细改的任务, 是教师教学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根本反映。许多问题就出在追求作业数量又不与课题内容相衔接的“偏题”。例如, 本节探究新知的是“除法的意义”, 而出的练习题里占了一大半的是“乘法意义”内容, 未能突出训练新知。还有个别搞“题海战术”, 重复单纯, 一点一滴都要求学生做完, 连下课休息的时间也挤占了。到头来一考试, 成绩不理想、事倍功半的原因在于学生练就的知识与技能没有练到要点上——关键点。怎样才算练到了要点上, 练中了关键点呢?教育学认为, 任何学科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 巩固所学知识, 训练操作技能, 发展心智, 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勿重批阅次数而忽视评价环节

小学在教学评估时必须检查科任教师的教学常规。如查看教师批阅作业和单元测验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情况 (次数) , 因此, 大多教师能如数批改。小问题在于评价的次数漏洞不小或打折扣, 殊不知给带来一处“隐患”。学生只看到作业上或试卷上一个“×” (错的符号) , 若疏于评价, 学生不知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得不到提示去纠正, 仍然执迷不悟, 日后遇到类似的错误仍出错, 可能还会成为“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的抱怨者。留下这样的蔽障难道不能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吗?学生作业和测试次数固然要达到指标, 但评价更应达到指标, 两者关系为后者重于前者。这就是说, 学生光练习作业考试, 环环相扣, 因疏于或打折评价, 故等于失去了“解惑释疑”的意义了。这里的因果关系诠释了教师辛勤劳动的价值观——既要精于批阅又要精于评价。

三、勿凭情感待生而应因人而异

我们知道, 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存在上、中、下差别, 这是探究知识技能的智力因素与其他背景因素的总和而产生的差别质量。我们深信, 每个学生都希望做好自己的作业, 得到教师的欣赏, 获得惬意的收获, 为满足自己的学习效果带来一种极大的精神动力。由于差别存在的最主要因素——智力存在自然悬殊, 在客观实践操作中不可能一一如愿以偿, 学业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差生, 有的几乎是“半白卷”, 优等生几乎是“满分”, 宛如“天地之别”。因此, 针对如此现状, 我们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的作业要求, 而应因人而异, 分类进行。对待优生应布置拔尖习题 (难度较高题) , 让他们得到饱和的享受, 为鼓励优生捷足先登作参谋;对待中等生, 应布置弹性题 (难易适中题) , 让他们对习题充满兴趣和希望;对待差生, 布置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题, 让他们不感到失望、悲观。总之, 教师要为各类学生喜学而不厌学创设乐趣园地, 有如此素养或专长或爱好的学生则应分享到有如此素养或专长或爱好的教师培育之恩, 决不能因某某学生的外在因素而另眼相看, 也不能做出“丢车保卒”的憾事。

四、利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点让大家评价批阅

教师可制订“备错录”, 将零乱的错点整理汇聚起来, 出示黑板上进行集体当场当面盘点讲评赏析, 把各种错点一扫而光。这样做既省时又高效, 既简便又科学。将批阅权力下放到每个学生, 人人参与修改, 既亲眼看见了切身的错处, 又掌握了批阅的方法, 正如名人所言: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做一遍。与此同时, 教师可另布设上述类似的错别题, 进一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 加以巩固同学们的纠错能力, 越是针对性的错题越能激起大家的注意力和有效思维。学生喜欢的教师就是能时常为自己“释疑解惑”, 并且有种“爱生如子精神”的圣人。

简析防雷接地和布设技术 篇9

关键词:防雷接地,布线,工艺

防雷接地的目的是利用地作为传导电流回路的一个元件, 从而在正常或遭受雷击的情况下将电气连接处的电位固定在某一允许的范围内, 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维护系统和设施安全可靠地运行。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地, 是保障设备安全、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雷电是大自然界极为壮观的声、光、热、电现象, 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接地是控制雷电的基本措施之一。

1 防雷接地的要求

防雷接地主要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 除了有地电信号抗干扰、设备本身专门要求等特殊原因之外, 我们提倡尽量采用联合接地的方案。

1) 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是受到雷电袭击 (直击、感应或线路引入) 时, 为防止造成损害的接地系统。常有信号 (弱电) 防雷地和电源 (强电) 防雷地之分, 区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要求接地电阻不同, 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信号防雷地常附在信号独立地上, 和电源防雷地分开建设。因此, 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 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 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2)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为了使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它分为机器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 在石化和其它防爆系统中还有本安接地。对于上述接地, 各家有各家的要求, 虽然大都强调一点接地, 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等, 但具体内容上差别很大, 因此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防雷接地网的布设

接地网是在接地系统的基础上, 由接地环 (网) 、接地极 (体) 和引下线组成, 以往常有种误解, 把接地环作为接地的主体, 很少使用接地体, 在接地要求不高或地质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 接地环也能够起到接地的作用, 但是通常的情况下, 这是不可行的, 接地环可以起到辅助接地的作用, 主导作用是用接地体来完成的。

要达到设计接地电阻要求, 克服环境条件的制约, 有把握的达到良好稳定的接地效果, 应从三方面入手进行施工设计。

2.1 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

通常的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是10Ω, 实际上有弱电设备的感应防雷都要求4Ω或1Ω的接地电阻。这里常常有个误区, 认为作到10Ω、4Ω或1Ω的接地电阻就满足了设计要求, 而没有考虑季节因素。因为, 土壤电阻率是随季节变化的, 规范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实际上是接地电阻的最大许可值。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决定性的影响, 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土壤环境的诸多因数的综合考虑。

1) 地网形式:地网的形状直接影响接地达到的效果和达到设计要求所需要的地网站地积。首先应建立接地环 (或接地面) , 提倡使用水平接地极 (常用的是外部接地环) 和水平垂直接地体配合使用。在很容易达到接地目的, 要求低的接地中, 可以选用平面的接地方法 (接地环接地) ;一般应用接地体和接地环配合使用, 形成三维的结构。三维的接地有三种不同类型:等长接地、非等长接地和法拉第笼式接地。

2) 岩土条件:a.地形制约。施工环境常常是受到各种情况的制约, 按照理想的模式考虑大面积的地网是不现实的。有专家认为, 接地面积一定后, 如果接地极长度不超过地网1/20, 要想突破局限是不可能的, 即使做成整块铜板也没有用的。实践中也应证了这一理论。所以, 当地形局限时, 我们可以考虑地网的纵深方向, 使用离子接地系统或深井施工工艺。b.岩土类型。岩土直接关系接地的难度, 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就是的是岩土的土壤电阻率, 但仅仅考虑土壤这个参数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开挖 (钻进) 难度、破碎还是整体岩石、持水能力等因数。c.含水情况。一般来说, 湿润的土壤导电性较好, 但是, 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 当含水量超过饱以后, 接地效果反而不好。当地底下有潮湿, 接地体深入到这一层时, 降阻效果会好得多。

2.2 接地材料的选型

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 (最常用的如扁钢) 、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金属材料如扁钢, 也常用铜材替代, 主要用于接地环的建设, 这是大多接地工程都选用的;接地体有金属接地体 (角钢、铜棒和铜板) 这类接地体寿命较短, 接地电阻上升快, 地网改造频繁 (有的地区每年都需要改造) , 维护费用比较高, 但是从传统金属接地极 (体) 中派生出类特殊结构的接地体 (带电解质材料) , 使用效果比较好;另外就是非金属接地体, 使用比较方便, 几乎没有寿命的约束, 各方面比较认可。降阻剂分为化学将阻剂和物理降阻剂, 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 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 (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 。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 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 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 所以使用范围广, 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 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 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

离子 (中空) 接地系统是传统的金属接地改进而来, 从工作原理到材料选用都脱胎换骨的变化, 形成各种形状的结构。不锈钢的防腐较钢材好, 但是在埋地环境中依然会多多少少的锈蚀, 以不锈钢为主体的接地系统不宜在腐蚀性严重的环境中使用。表面处理过的铜是很好的抗锈蚀材料, 铜包钢是铜-钢复合材料, 钢材表面覆盖铜, 可以节约大量的贵金属—铜材。套管法或电镀法生产, 表面铜层的厚度从0.01mm到0.50mm, 厚度越厚防腐效果越好。

2.3 施工工艺

埋设应尽量选择适合的土层进行, 预先开挖80~100cm的土坑 (平埋) , 底部尽量平整, 使埋设的接地块受力均匀。接地块水平设置, 用连接线使连接头与接地网连接, 用螺栓连接后热焊接或热融接, 焊接完成以后应去处焊渣等, 再用防腐沥青或防锈漆进行焊接表面的防锈处理, 回填需要分层夯实, 保证土壤的密实和接地块与土壤的接触紧密, 底部回填40~50cm后, 应适量加水, 保证土壤的湿润, 令接地块充分吸湿。使用降阻剂时, 为了防腐, 包裹厚度应在30mm以上。我们认为垂直灌降阻剂直径以130~200mm为好, 水平沟以150mm×100mm为好 (扁钢竖放) 。这样做的开挖工程量和降阻剂用量都会增加, 但从整体降阻、防腐效果看是合理的。

3 接地布线

布设设计 篇10

关键词:匈牙利算法;商业网点;模拟仿真;最优选择

一、引 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确定城市商业网点的规模与数量、空间分布和业态结构,满足消费者需求,培育城市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城市商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同商业网点布局和组合决定了该区域商贸业的繁荣程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城市商贸特色及内涵,运用匈牙利算法和WinQSB2.0软件对城市商业网点最优选择问题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本文的研究为解决城市商业网点选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概述

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通过信息化,规模化发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行业加以改造,大幅度提升商业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商业生态环境,促进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布设,要求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商业网点规划,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理论基础有:

(一)区位理论。 (1)市场竞争区位理论。市场竞争区位理论于1935年由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提出。他从市场的角度来探讨区位的形成与变化,发现人口的分布变化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都可以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从而改变市场与产业的分布状况。(2)贸易边界理论。贸易边界理论认为,任何商业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市场区域的大小与消费者的数量。两个企业的贸易边界由双方的价格和成本之比决定,成本或价格相同,贸易边界在两个企业的中央;成本或价格不同,市场边界则偏向成本或价格高的一方。(3)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认为,向周边区域居住的消费者所供应物品和劳务的场所称为中心点,而消费者到中心点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会随离中心点的距离增大而增加。当距离大到一定的程度,消费者就会转而向其他距离较近的中心点去购买,这个最大距离称之为市场边界。(4)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认为,市场完全是经济力量内部作用的结果。因产品价格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加,而消费者的购买规模与数量却随价格的增加而减少,直至到0。市场区位理论,使得土地的使用更高效与合理。

(二)商圈理论。商圈,指店铺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相应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即那些优先选择到本店来消费的顾客分布的区域范围。一个商业企业的服务空间范围具有一定限度,才使得在该商业企业周边存在一个以其为中心的区域,该中心区域在零售学中,就被称之为商圈。科学预测未来商圈范围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设规划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集聚效益理论。俗语:店多成市。通过商店集聚、客流集聚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集聚,从而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在商业网点规划方面,集聚经济效益其具体表现为:服务或商店设施的集聚;人流与客流的集聚可以产生市场规模效应;集聚可以促进商店的专业化分工而提高经营效率;集聚可以提供更加广泛全面的辅助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集聚也可激发有才能的企业家集聚等,从而产生吸引与辐射效应等。当然,集聚形态与地理位置的不同组合,则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商业布局形态。

(四)级差地租理论。级差地租理论的基本要点:按城市土地级差地租的级别,商业布局分为城市中心区、社区和街区等若干等级。任何一个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会被那些足以显示该商业中心最高等级的职能部门所占领。级差地租理论是通过商业房屋与市场土地的供需关系,即房租价格或土地价格的信号,推动商业布局的合理调整。

(五)提升生活价值与和谐理论。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现代商业规划应包括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和城市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内在和谐性。消费者不仅满足于物品的消费,而更多是关注对生活价值的体验,因此,就要求商业规划应满足多方面的和谐,如服务功能与多元化需求的和谐;消费者偏好与商业企业经营特色的和谐;等级体系与城市商业网络的和谐;地区文化与个性化建筑的和谐等,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服务。

三、匈牙利算法概述

(一) “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指派问题(assignment prob

lem)标准形式是:有个人和项工作,已知第个人做第项工作的费用为cij,i,j=1,2,…,n(cij可表示为成本、时间等),要求人与工作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指派关系,使完成项工作总费用最少。

约束条件(1)表示每项工作必有且只有一个人去完成,约束条件(2)表示每个人必须完成且只须完成一项工作。

指派问题的可行解可用矩阵表示:

解矩阵的每行每列元素中都有且只有一个1,以满足约束条件。指派问题有个可行解。

从上述数学模型可知,指派问题是0-1整数规划的特殊情况,也是运输问题的特例,当然更是一个整数规划问题,因此指派问题可以用分枝定界法、表上作业法和隐枚举法求解。然而我们根据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特点,寻找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减少计算量。1955年库恩(W.W.Kuhn)利用匈牙利数学家康尼格(D.k?nig)的关于矩阵中独立零元素的定理,提出了求解指派问题的匈牙利算法(Hungary algorithm)。

(二)匈牙利算法(Hungary algorithm)设计如下: (1)先对各行元素分别减去本行的最小元素,然后对各列也如此。此时,

中各行和各列都已出现元素,且没有负数。(2)确定

中的独立元素。(3)此时,需要确定能覆盖所有元素的最少直线数目的直线集合。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① 对没有○0的行打“√”; ② 在已打“√”的行中,对所在列打“√”; ③ 在已打“√”的列中;对○0所在行打“√”; ④ 重复②和③,直到再也不能找到可以打“√”的行或列为止; ⑤ 对没有打“√”的行画一横线,对打“√”的列画一垂线,这样就得到了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直线数目的直线集合。(4)在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找出一个最小元素,对未被覆盖元素所在行中各元素都减去这一最小元素,这样势必会出现元素,但同时却又使已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出现负数,为了消除这些负数,只要对划了线的列的各元素都加上这一最小元素即可。 (5)返回步骤(2)确定中的独立元素,故可确定指派问题的最优指派方案。

四、算法应用与模拟仿真

本文将采用WinQSB2.0专用软件基于匈牙利算法对城市商业网点最优选择问题进行仿真模拟。

通过一系列评估,家具超市不能置于第三个网点,而计算机超市不能置于第四个网点,不同类别的商品投资到各商业网点的年利润(万元)预测值如下表1。该商业集团在该城市如何对商业网点做出最优选择才能使其年利润最大。

求解与模拟仿真步骤如下:

(1)输入数据。在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时,选择Spreadsheet

Matrix Form则以电子表格形式输入价值系数矩阵,并点击菜单栏Edit→Node Names对目标和配置进行重命名如下图1所示:

2)选择Solve the Problem(只求出最优解)。如下图2所示:

(3)点击菜单栏Results→Graphic Solution,以网络图的形式显示结果。如下图3所示:

(4)最优决策方案。从求解结果可得,最优选择方案为:计算机超市设在地点1、服装超市设在地点2、食品超市设在地点3、电器超市设在地点4, 最大年利润为1350.00万元。

结束语:本文利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通过实例,基于匈牙利算法并结合WinQSB2.0软件对城市商业网点最优选择的问题进行仿真模拟计算。为城市商业网点的布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计算方法。然而,需要阐明的是,基于城市商业网点的布设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以,城市商业网点布设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技术等方面仍然需要展开系统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星原.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的若干问题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04):6-10

高速铁路测量网布设技术探讨 篇11

高速铁路时速快, 效率高, 为了保证其安全性, 基础控制测绘工作尤为重要。轨道平顺度包含线路方向和纵向方向两个分量, 线路方向的不平顺是指钢轨头内侧与钢轨方向垂直的凸凹不平顺。为与目前的高速铁路建设相适应, 需要严格结合相关要求来检验全站仪补偿器、自动照准以及轴系误差等, 保证各个指标都达到稳定状态并且符合相关要求, 才可以进行作业。以现有的规范和轨道平顺性指标为指导, 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控制测量理论的基础上, 对某高速铁路段平面控制网建设的不同等级, 对其相应的精度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进而研究高速轨道平面控制测量及GPS网优化技术问题。

1.1 短波平顺度对线路位置的影响

现以直线线路讨论, 当在10米处产生2㎜不平顺度时, 线路将出现转折角为 (82.5″) , 直线B移至B′点。每个不平顺度具有偶然性, 因此, 由各段不平顺度产生的点位移按偶然误差计算, 设AB为150米, 则=127㎜。

1.2 长波平顺度对线路位置的影响

长波平顺度要求, 150米处不大于10㎜, 当在150米处产生10㎜不平顺度时, 线路将出现转折角为 (27.5″) 。设AB为900米, 则Mβ=147㎜。虽然如此, 如果仅仅控制轨道的平顺度, 在达到要求的情况下, 轨道的整体线形总是不能保证。由上可知, 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施工过程当中, 仅仅控制轨道的平顺度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建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来实现轨道的总体线形的正确。

2. 某高速铁路GPS控制网优化设计及测量方案

高速铁路技术经过几次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在借鉴德国等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依据误差分析理论和仿真试验, 考虑我国的技术能力, CPII控制点应有良好的对空通视条件,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 特别困难地区至少有一个通视点, 以满足放线或施I测量的需要。CPII网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 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并与CPI联测构成附合网。GPS网约束平差时, 基准选取不当, 将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 更严重的可使高精度的GPS网产生扭曲。根据基线解算原理可知, 基线固定点的误差会给基线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 此外, 因此, 必须对网的位置基准进行优化设计。使得我国铁路测量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精密测量贯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铁路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对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高精度起着非常重要的砟用。并以CPⅡ控制网和二等水准基点为基准开展定测放线及专业调查测绘工作。困难地区若工期紧张, 可先用四等水准取代二等水准作为高程控制基准, 但在施工前须贯通二等水准。们可以反推出CPⅠ和CPⅡ控制网的相关精度要求。CPⅠ和CPⅡ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计算按导线测量方法, 计算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公式为:

最好先对它们进行相容性检验, 以免由于某个基准不匹配引起网形和比例尺发生变化。若网中无任何其它类型的己知起算点数据时, 可将网中一点多次进行GPS观测得到的坐标作为网的位置基准, 或按秩亏网处理, 选择重心基准。CPⅡ在CPI的基础上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点间距离800~1000米。GPS测量按铁路C级要求施测。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导线测量等级为四等, 测角中误差2.5″, 相对闭合差1/40000。

3. 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基础平面控制网 (CPI)

点位周围视野开阔, 在地面高度角15°内不应有成片的障碍物, 便于GPS卫星信号的接收, 采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己知方向进行坐标转换, 并引入相应的平面坐标系; (4) 为保证GPS测量的高精度性, 坐标转换前, 检查联测三角点的精度, 确认至少满足C级控制点精度后方可采用;在观测之前, 需要将其放在空气中一定的时间, 促使其对温度适应, 并且要合理调整相关的气象元素, 如温度、气压以及相对湿度等, 对于温度以及气压的改正, 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 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 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3.2 线路控制网 (CPII)

根据CPIII测设方案的要求, CPⅢ点应成对布设, 距离布置一般约为50~70m, 个别特殊情况下相邻点间距最短不小于40m, 最长不大于80m。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同步观测的布网形式称之为同步图形扩展式。其扩展形式快, 作业方法简单, 建立某些观测量的复测, 图形结构比较强, 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布网方式。采用同步图形扩展的观测方式主要有点连式, 边连式和混连式。CPII控制点位尽可能选在铁路用地界内、不易被破坏的范围内;当与水准点共用时, 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并按规定埋石。CPⅢ测量标志 (包括预埋件、连接件、测量棱镜) ;数字水准仪与配套的因瓦水准标尺;CPⅢ外业数据采集软件与CPⅢ内业平差计算软件。在测量CPⅢ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的施工需要可以对路段进行分段测量, 并且需要对分段长度予以控制, 一般应当不大于4km。CPII控制点应有良好的对空通视条件,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 特别困难地区至少有一个通视点, 以满足放线或施I测量的需要。CPII网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 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并与CPI联测构成附合网。

3.3 高程控制测量

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精密测量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精密测量的自身要求以及测试信息处理技术方向, 未来精密测量方向会向多样化方向倾斜。灵活的应用点连式和边连式的施测方法, 因其作业灵活, 效率高, 常规测量常用的一种施测方式,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与另一铁路连接时, 应确定两铁路高程系统的关系。水准路线应沿线路敷设, 水准点埋设满足下列要求: (1) 水准点应每2km设置一个。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 高铁的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精密控制测量技术作为基础。稳定的表现获得了多家高铁施工单位的青睐与肯定, 在已建成和在建的高速铁路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冷道远.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J].隧道建设, 2009年2期.

[2]王兆祥.铁道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健康保障体系下一篇:公寓式建筑消防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