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2024-09-21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通用12篇)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1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信用及其现状审视

信用早及孔孟等经典著作均不乏论述, 但历千年至今而与日式微。当然传统信用仅及于诸如诚信等道德层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经济的推动, 信用的外延有了很大的拓展, 逐渐从原来的纯粹个人诚信发展到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 进而形成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是这些信用的综合体现, 不仅建构在道德层面上, 更主要的是体现着一种制度安排。数千年来, 诚实信用一直作为美德为人们所传承。《诗经》中“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可谓古代关于个人信用的经典描述。诸子百家论著中诸如“民无信不立”、“朋友有信”及“赏罚不信, 则禁令不行”等都是对早期个人信用的论述。其后取得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更是将信作为“五常”之本。古代社会将信用作为一种精英伦理加以弘扬, 以至于其成为古代社会被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规范。在当代社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用已超出早先个人间的一种纯粹道德评价, 是“一个人 (自然人、法人) 履行义务的能力, 尤其是偿债能力的社会评价”, [1]从而出现了信用制度化、社会化。但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这样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出现了断裂, 早先有关诚信的道德主张在现实社会中已成苍白无力的说教;新型信用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而传统的信用底线却被突破造成了社会秩序失范。

近年来, 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信用断裂与缺失几乎遍布我国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及其中各类型主体。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信用的缺失。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原始组成, 其它信用均是个人信用的衍生品。因此, 个人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信用的根基。传统的信用以个人为支撑点, 它建立在道德基础上, 要求每个人从内心奉行诚实信用。这种道德教化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填补了制度真空。当然这种填补是以自然经济为背景的。但在当代社会人们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情景下, 道德的软约束根本无济于事。在利益刺激下, 复苏的欲望击溃了有限理性的人的道德底线。不止如此, 一些人只为一己之私利, 不惜背信弃义, 侵害他人利益;并且“杀熟”竟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传销即为明证。二是经济组织信用的欠缺。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就是大量的经济组织, 但在转型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一些经济组织无视社会道德、惟利是图, 毫无信用可言。在生产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猖獗, 企业间违约现象经常发生, 特别是在金融服务领域信用缺失更是严重存在, 贷款和债务拖欠严重, 借贷关系日趋恶劣。政府是最有公信力的组织, 并且政府的活动应该是公开和透明的。而极少数官员在公共场合表现得清正廉明, 私底下却中饱私囊。这种双重人格严重矮化了政府形象, 同时也对社会信用起到了负面导向作用。

二、社会信用缺失成因的宏微观分析

(一) 信用转型下的制度缺失———一个宏观的视角。

信用在其产生之时是与“信”、“诚信”等词语的内涵相一致的, “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可谓是信用最通俗也是最经典的表述, 并且仍为人们所遵循。信用是建构在道德基础上的, 个人修养与社会舆论是信用得以实现的支撑点, 甚至可以认为信用与道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道德缺失信用也就荡然无存。这就是信用的原声形态———道德化信用。这个时期的信用已经内化为人们世界观的基本组成部分, 无论外在压力存在与否, 行为主体都会在潜意识中践行信用的基本准则。信用的这种原生形态———道德化信用具有很大的优点, 能极大地节约人们之间的交易成本, 进而减少社会成本。但是其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即在软约束下的信用实现有赖于个体的道德教养是难度极大的, 且一旦由纷繁复杂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进而导致社会信用的断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经济交往的增加冲击了原来的“熟人社会”, 而转变为“陌生人社会”, 市场交易的对象突破了地域限制, 道德软约束难以抵挡利益的引诱。因此, 信用的契约化转型就不可改变了。

信用的契约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用契约化的内在动因就是保障交易安全, 变软约束为硬约束, 以减少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即使在古代社会也出现过契约型信用, “大市以质, 小市以剂。掌稽市之书契, 同其度量……盖质剂, 傅别、书契, 同为券书”。[2]但问题就在于, 契约化信用与法律规则是密不可分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 一整套的信用制度使得市场交易者必须履行契约规定, 否则就会被逐出市场, 失去交易主体资格, 使得市场交易者都是守信者。在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 存在着巨大的信用制度需求, 但供给远远不足, 从而导致我国信用现状不尽如人意。

(二) 市场规则引致的信用困境———一个微观的视角。

市场经济催生了信用的契约化转型, 契约首先是作为一种市场规则存在的, 在缺乏非常完善的制度体系下, 这种市场规则同样会将信用带入一个更为无序的境地。市场上各种交易均由契约达成, 但基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 市场主体无法掌握与自己决策相关的相对方的全部信息, 只有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不完全信息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行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单方面的占优策略是预计对方不守信而自己也选择不守信。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主体选择守信还是不守信, 主要由经济人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决定。虽然双方守信能达到帕雷托状态, 但坚守诚信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假如对方失信, 由于“机会成本”的丧失, 被“相对剥夺”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主体是否坚守诚信, 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个人信用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诚信的动力无疑会降低。因此, 在这场互动的博弈中, 一方的策略会影响他方策略, 从而使社会信用交易陷入困境, 大量的违约情形即是这种困境的体现。在无法确定相对方是否信守承诺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 人们行动的逻辑起点往往是对方不守信, 进而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式, 最后必然导致在市场交易中的群体失信。这就是社会信用交易主体逆向选择的结果, 从而必然会导致“柠檬市场”的情形出现, 即市场上的交易者均是不守信用的交易者。造成这种信息不完全的重要因素是没有建立社会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 信用信息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 缺乏规范的信息发布和收集渠道, 对数据的开放与使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掌握的可以公开的企业、个人资讯没有合法开放, 增加了企业和征信机构信息获取的难度。另一方面, 金融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育较晚, 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和信用产品, 但是市场规模很小, 经营分散, 行业整体水平不高, 竞争不规范, 并且存在很多侵权等违法行为。另外,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的数据库规模普遍偏小, 不能及时更新, 致使信用信息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重建社会信用的经济分析

(一) 促进交易成本最小化。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将人假定为具有完全理性和完备信息,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这样就不存在交易成本。但在真实世界里, 人是有限理性的, 信息处于不完备和非对称分布的状态。在此情况下, 交易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 它包括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花费在搜寻信息、进行谈判、签订契约等活动上的费用”。[3]值得注意的是, 广义上我们也应该将违约本身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失及诉讼费用纳入交易成本。在囚徒困境中, 就是因为信息的非对称性及不完备性, 博弈各方采取占优策略, 从而出现负和博弈的困境。要使交易安全就必须获得相对完备的信息、谨慎地谈判及签订细致入微的契约, 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与交易中需要收集、识别各种各样的信息, 需要进行专业信息处理与风险防范。这些工作往往是经济主体很难完成的, 而且运作成本很高, 并且这些工作必须由交易主体在交易前完成, 从而直接提高了其交易的成本, 降低了市场运行的效率。信用的出现会使这些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一套社会信用体系能解决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问题, 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其不仅能提供交易的相关信息, 并且使得不守信用的交易者为此付出代价而守信者获得收益。因此, 社会信用机制能够在事前防御和事后救济两个领域发挥作用, 从而在整个市场体系中, 交易各方将面对的是一个守信主体, 没有必要运用博弈型的防御性策略。

(二) 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

信用最初是对个人人格的一种社会评价, 且良好的社会评价会给主体带来收益, 这即是信用的资源性。其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并且还起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信用程度的高低、信用资源的大小直接影响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分工的程度, 影响分工利益的大小, 进而影响社会分工的发展, 以至于信用成为市场主体的无形资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作为经济行为主体, 拥有发达的信用关系就能得到更多、更高效率的组合机会, 就能产生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个人可以利用良好的信用资源增加市场交易机会, 进而增加收益。企业更是可以利用信用资源融资, 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国家也可以利用信用资源增加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吸引力, 获得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这对于我国现阶段在WTO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另外, 信用的存在加速了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自由流动, 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 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总之,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4]

(三) 推动市场平稳连续地运行。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竞争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之上的, 其逻辑前提是市场上交易标的合法性及主体具有基本道德素养。在理论经济学中, 商事关系常被认为是博弈关系, 且这种博弈是合作性的, 那么契约双方应该认识到他们是相互依赖并互为对象的, 一方违约就可能导致双方利益受损。在此情形下, 就要求经济人具备诚实守信的商业美德, 从而实现交易。如果这种博弈主体将守信或失信作为一种策略行为的话, 那么不仅混乱在所难免, 而且这种混乱必然会导致市场交易的减少, 进而导致市场萎缩。商品交换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信用关系。德国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Bruno Hildebrand) 以交易方式作为划分经济时期的标志, 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自然经济时期、货币经济时期、信用经济时期。他认为信用经济时期是以信用为媒介的交换。[5]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实质亦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其内核, 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 若信用缺失会使交易断裂, 市场运行处于停滞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功能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让交易方获得相对真实的基本信息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 “商业交易的结果是信用信息的转让, 而不是黄金或现金转让”。[6]信用信息对于一个市场的运行是相当关键的, 解决了市场上契约的不确定性问题, 同时也使交易双方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 促进了市场的平滑运行, 提高了经济效率。

四、社会信用建构的现实路径

社会信用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种经济活动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收益。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 如果发现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比另外一种方式能够获得更多明示或者潜在的利益, 那么行为者肯定会选择另外一种交往模式而放弃原有的交往模式。这种情况反映着人们的偏好及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并且人们会产生对这种交易模式的制度需求。任何制度安排都是当事人根据具体环境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可能是强制性的被动选择或是自主性的主动选择。一种制度安排之所以从一个可供挑选的制度安排集合中选出来, 是因为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考虑, 它比这个制度安排集合中的其他制度安排更加有效, 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制度上的收益。[7]因此, 为促进信用的发展, 必须寻求社会信用的制度保障。

(一) 构建以产权制度和信用风险控制制度为核心的法律规则体系。

信用是伴随着排他私有产权的建立和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从合资、合伙制到股份制, 企业的产权形式日趋完善。[8]产权是财产的一组权利, 在法学中对应的是物权概念, 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其中所有权是财产权利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权利, 具有绝对性的主体权威和排他性的控制权。权利的不明晰必然带来交易困难, 产生交易纷争。产权是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明晰就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的基本行为规范。产权法律制度首先明确了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实施, 法律的运行机制可以保障这些权利义务和责任得以实现。企业产权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投资者与企业产权关系的界定, 公平地分配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形成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 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本运营的效率, 有利于财产的保值、增值, 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 产权制度通过财产的排他性的设置, 奠定了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基础, 形成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 产权制度设置了对企业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能之间的关系, 从而正确处理了围绕各项权能的有关当事人的利益边界, 减少了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降低了企业组织运行的内部能量消耗, 减少了交易成本。再者, 产权自由转让制度促进了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 有利于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风险无处不在, 信用交易同样深藏风险, 信用风险则是契约一方有不履行契约的可能性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收益损失, 其风险大小与契约主体是紧密相连的。对于这种信用风险, 任何市场主体都是不愿承受的, 因为订立契约的前提就是希望履行和约。信用风险具有乘数效应, 一旦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 另一方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进而影响到与此有相关的契约的履行, 严重危害社会信用环境。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是授信方基于对契约相对方的判断而作出的应对措施, 以确保债权能得到实现。事实上, 这种判断的正确与否是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分布。授信方很难通过一些外在的信息来判断相对方的资信情况;这种情形下, 其采取的对应措施的科学性就大打折扣了。对于市场交易主体行为的规制, 法律制度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 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出来, 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 后来便成了法律。”[9]因此, 国家通过法律规范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并以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 即运用法律规范控制叠加在微观主体的技术控制之上, 既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性作用, 在此基础上, 也体现国家的干预功能, 是自力性救济和公力性救济的结合。同时, 法律规则具有刚性, 当事人必须履行, 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并遭到法律制裁。法律的刚性作用使得契约双方对彼此的行动能做出基本判断, 进而可以促进交易的稳定性。

(二)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观念。

政府在信用制度的建设中充当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其主导性作用已为公众认可。经验表明, 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关系中, 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在展示着政府的形象, 关系着政府的信用。因此, 政府首先要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塑造一个信用政府的良好形象, 这是建立社会信用的基本前提。同时, 由于政府是市场经济成长的主要推动者, 因此, 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的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政府同样肩负重担, 应着重全局规划, 制定政策法规, 推动正式规则的建立, 以及强化信用领域的意识形态教育, 构建信用社会的良好风尚, 引导和推动社会信用的建设和提升。

此外, 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形态同样非常重要, 良好的意识形态能减少社会交易成本, 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信用意识形态包括整个社会对待信用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一个社会所具有的“尊信、重信、守信”的价值观念, 能够起到减少交易费用的作用, 不仅是当事人之间订立与履行契约的交易费用, 而且包括减少法律等正式规则的实施费用。良好的意识形态使市场交易主体对各种交易行为除了利益约束之外还加入了道德评判, 一方面使得主体对现行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心理认同感, 同时违反规则的内心谴责的自我压力也增强, 从而违反规则与搭便车情形将大为减少, 机会主义行为亦得以淡化。实际上, 诚信观念在中国传统上并不缺乏, 只不过由于社会转型而导致了这种传统的断裂, 因此构建新的意识形态是有历史基础和现实可能的。其中培育守信的价值理念至关重要, 信用教育不可或缺, 即便是物欲横流的社会, 教育的导向作用和信念内化功能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要强化教育的舆论宣传功能, 既要传承传统诚信文化, 又要倡导新时期的新理念。良好的信用氛围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促使无信用者趋向守信, 使不守信者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难以生存, 这种外在道德压力将迫使其转变为守信者。

摘要:信用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础,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用更是不可或缺。但在经济转型期, 信用缺失却成为社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这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根本建立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信用缺失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失序状态,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描述社会信用的演化、解读社会信用缺失的经济原因及阐述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社会信用的制度框架, 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信用,缺失成因,建构,经济分析,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江平, 程和红.论信用.东吴法学, 2000特刊.

[2]蒲坚.中国古代法律丛钞 (第一卷)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74.

[3]Ronald·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l (November) , 1937.

[4]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75:499.

[5]曾康霖.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205.

[6]汤姆·期托尼尔.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7.

[7]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8]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中的中外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11.

[9]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538-539.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2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于5月10日在北京举办“诚信·和谐”论坛。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民日报社、中央党校、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广电总局等8个单位,以及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在论坛上围绕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发言。中央直属机关工委领导、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直属机关各单位机关党委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共120余人参加论坛。

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信用为基础所形成的一整套规范和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经济,信用为本。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更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通过清理、修订和新颁布与涉外经济、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初步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统一、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全面清理、减少和规范了行政审批。想方设法为建立开放型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在对外开放中,当前受到制约和影响的主要是信用关系紊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不按合同履约,侵权盗版,冒用商标和企业名称,商业欺诈,不讲商业道德窃取商业机密,在国际市场上互相拆台自相残杀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信誉和形象,我们必须遵循国外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严格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改善投资和经商环境。只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

第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中,旧体制虽然已无法发挥主导作用,但又经常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新的体制框架虽然已经确立,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又存在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真正形成全社会的奖优惩劣机制,有效维护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状况,使守信者得到奖励,失信者付出代价,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事事守信,路路畅通”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长治久安。

第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约束机制。我国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的人”变为“经济的人”和“社会人”,对人事管理

已经成为转轨时期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新课题。征信国家对于“社会人”的管理,是靠严格的征信系统和完整的信用记录进行的,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形成强大的压力和威慑力。如:无人与其做生意,无人给予其贷款,无人租给其住房,无人聘用其为雇员,甚至加入各类保险的保费也要比他人高得多。由此,加强全社会对“社会人”的监督、制约和管理,某种意义上说,信用记录就是“紧箍咒”,对于失信的人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

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必须把加快建立我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推进。

(一)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信用制度。与现代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信用服务企业主体、信用制度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基本形成,信用市场体系有较大发展。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失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信用包括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公共信用(主要指政府行政和司法的公信力)。企业信用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和突破口,个人信用是基础,政府信用是关键。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导,以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目的,以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突破口,以法制为基础,以建立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培育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为重点,以培育市场化运作的现代信用服务企业为支撑,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规范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做到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建立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管理机构、工作方案和组织实施三落实。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协调的指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建立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指导推进这项工作。根据具体业务范围和部门职责分工,指定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地、各行业协会和征信机构的试点工作应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试点经验,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先行一步。

第二,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信用服务业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目前应重点发展大型信用评级公司、企业信用服务企业和消费者信用服务企业这三类企业。对上述三类信用服务企业,应区分情况,采用不同的政策。

第三,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化建设。社会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政府部门公开的信用信息,应当主要是对市场主体身份及其行为客观描述的原始记录。

第四,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统一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目前我国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大多还是由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掌控,我国信用信息商业化、社会化的法律环境和市场条件还不具备,单靠信用专业机构难以开展征信业务。政府应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第五,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管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避免各地自搞一套、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财力的浪费。

第七,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各地要进行诚信教育,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坚持,抓出成效。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广泛普及信用知识,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力量编写现代信用知识的普及性教材,会同党校、行政学院(校)搞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负责人和试点单位的人员培训。教育社会成员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重视社会对自身的信用评价,增强对各类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3

关键词:背景;原因;表现形式;对策;地位

一、现阶段我国的社会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即: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就单从经济体制的变革而言,我国分别经历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代表的三个阶段。与此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整个中国社会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对于城市地域而言,这种变革集中表现为社会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阶层分化重构、社会发展阶段转变以及城乡文化变迁五个方面。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正处于变革时期,以及由此引起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一些社会成员信用缺失、道德失范正是诸多矛盾与问题之一,对诚信建设的呼唤业已成为整个社会一致而强烈的共同呼声。

二、信用缺失的具体表现形式

笔者通过搜集多方面的资料,发现现阶段信用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企陷入信用危机。据调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呆帐、逾期贷款)居世界前列。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就没有考虑怎样还贷,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打算归还。这种大量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仅使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造成很大的信贷风险,而且令银行和企业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导致银行惜贷,最后致使银企之间的关系几度陷入信用危机。

2.证券投资存在“潜规则”。现今的证券市场出现的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首先,不少公司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资金,造成信息披漏不规范。为骗取资质证明或虛增注册资本,他们在资产审计和工商登记注册中提供虚假评估报告、验资报告、审计报告和证明材料。其次,某些公司在其上市之后,通过虚假赢利,获取配股资格,致使除了股价波动带来的收益外,股民从上市公司拿到的收益很少高过银行利息。最后,还需指出某些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在收受客户巨额利益后在执业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作假现象。

3.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假冒伪劣商品早已开始充斥市场,这严重影响了作为世界出口大国的我国的出口交易量,扰乱了国际商品交易市场的正常发展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地位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的全社会诚信,究其产生的根本,笔者认为:首先,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行为主体仍普遍缺乏独立人格。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行为主体间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信任关系,它存在的前提是行为主体的人格独立和行为自主。

其次,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信用环境没有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多年的努力虽成效卓著,但市场体系仍不完善,机制仍不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管理方式落后、服务少、干预多,影响了企业间的正常交往和信用关系的建设。

最后,道德失范的普遍化,使得信用关系的确立缺乏理性基础。信用以道德为基础,行为主体社会道德观念淡漠,社会道德欠佳,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关系就难以建立起来。

四、根治信用缺失的对策

1.加强法制建设,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法制保障。要加快立法进程。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以明确信用主体行为的法律责任,为信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要加大执法力度。剔除地方保护、人情关系等干扰案件正常审理及审判因素的影响。2.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披露三大制度,为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缺失,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构筑技术平台。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准则、评估办法和管理办法。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形成信用的社会监督与约束机制。

3.构建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培育多元的社会信用中介结构,为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组织保证。由各地工商部门牵头,建立"企业信用工程资料库"。该资料库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当地各类企业所获各级各类荣誉情况,银行信用等级,企业之间交易的不良记录情况,未经司法部门裁决或仲裁机构仲裁过的经济纠纷、商业欺诈,税收上缴情况,签订合同的履约情况等。

4.运用登记手段,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以科学的方式对企业信用进行管理。目前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深入进行之中,通过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建立起企业信用档案,从经营主体进入市场开始就对其进行信用信息的记录跟踪,科学的测评,按照信用程度分为几个等次进行管理。

5.延伸监管内涵,着力培育发展诚信市场环境。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执法思路,增强监管执法的前瞻性、防范性和有效性;延伸监管职能的内涵,培育和发展诚信市场环境。

6.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在西方信用体系建立中,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为一个信息集散地,发挥了巨大作用。西方社会信用体制在建立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对我们建立健全诚信体系,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学习之意义。

7.加强舆论宣传教育,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社会伦理基础。要把强化信用意识,把信用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和精神支柱。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个公民都懂得,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信用已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有的生存理念之一,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和讲信用的良好风气。

信用缺失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转轨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众“缺乏对国家的信任并感到不能依靠法律的力量”的现象。目前学界关于信用缺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其中最普遍的研究路径是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政府信用的概念、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及政府信用建设的途径进行分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对信用缺失的完善将首先以政府作为出发,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4

通常,人们认为信用属于道德范畴。信用的实质是信任,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我国当前突显的社会信用危机是道德沦丧和市场经济缺陷的恶果。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通过道德教育和法规来实现的。从精神观念讲,要诚实守信,遵守诺言这;在经济意义上,信用是市场中人们的理性选择行为。本文以理性选择为逻辑起点,从微观角度进一步阐释信用的内生机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危机做出解释。

1 理性选择与非对称信息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Myerson,1999)[1],理性选择是假定经济主体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有效用倾向的,描述主体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目标函数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的决策选择行为。效用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物质产品中获得物质效用,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的尊重、赞美、荣誉的需要,从“自我完善”产品中获得“标签”效用(Khalil,1990,1997)[2,3]。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限定主体可选择行为集,直接影响主体选择行为。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看,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受信息集、博弈规则(参与人、行动、结果)、战略空间、预期得益等多种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约束,约束条件变化必然影响到主体理性选择行为。当经济主体理性选择面对的是另一个理性主体,他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他的理性选择也是对方的理性选择函数;主体之间理性选择相互作用,使主体实际选择结果与期望的最大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但仍是主体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因而主体的理性选择是在存在着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选择问题。理性选择有如下的特征:理性选择是一种双向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折衷选择;理性选择是信息约束下的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动态选择。

非对称信息,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信息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呈现非均质分布。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使信息非对称性更严重,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常态和特征。信息非对称性导致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是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根源之一,使内生交易费用增加,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信息非对称性,形成了交易中的交易主体出现信息优势方和信息劣势方,因而双方地位并不平等。信息优势方由于拥有对方所不拥有的信息,在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驱使下,其理性选择将是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对方的得益;而信息劣势方由于顾虑信息非对称性可能引发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得益损失的可能性,行为趋于谨慎,他的理性选择是不信任对方,从而不参与交易活动,结果是即使对交易双方明显有利的交易行为也较难发生。

2 信用内生机制

我们用委托-代理人模型来说明交易双方策略和博弈结局。假定交易为信息优势方(代理人)与信息劣势方(委托人),他们的策略分别有诚实、欺骗与交易(信任)、不交易(不信任),得益矩阵如下:

由双方博弈矩阵可知:若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当信息优势方理性选择是欺骗时可得到15单位收益,而对信息劣势方造成5单位损失。对于信息劣势方而言,知道信息优势方会(或可能会)选择欺骗行为,就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为避免损失,他的理性选择将是不交易(不信任);那么双方理性选择的纳什均衡结果是:信息劣势方选择不交易(不信任),信息优势方选择欺骗,双方得益均为0。而若双方选择以信用为基础的合作行为,可各得5个单位收益,显然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应是符合双方利益的理性选择。为什么对双方有利的理性选择无法实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优势方基于信息优势地位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性,导致信息劣势方不信任感。缺乏信用基础,使双方合作困难,结果是信息优势方找不到交易对手;或者为达成交易必须付出额外交易成本,增加内生性交易费用;这两种结果最终会导致市场萎缩、稀薄、乃至消失,既不利于双方利益,又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如果将信用机制加入上述模型,信息优势方与信息劣势方建立了信用关系,双方理性选择行为变为合作,则各得5单位收益,双方效用增加,实现了集体帕累托改进。那么这种信用机制是如何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双方如何取得相互信任,建立信用关系?双方如何确定对方会采取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由上述博弈模型,假定每次博弈时双方都预期会有下一次交易机会,且博弈结构相同,那么在给定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对信息优势方而言,若选择欺骗,得到本期收益15个单位,但以后交易不能维持,收益为0,总收益只有15个单位;选择诚实,可得到本期收益5个单位,又由于双方交易可以维持,过程重复进行,每次诚实都可得到收益5个单位,结果是总收益远远大于15个单位。可见,为了追求长期效用最大化,信息优势方有动机选择诚实合作,建立信用关系,信息劣势方也会主动采取触发策略,基于信用的合作得以实现,形成动态博弈树,见图1。

这就是说,重复博弈使双方达到触发策略均衡,创造信用机制,其核心是交易主体为了诚实合作的长期利益,愿意抵挡欺骗带来的一次性利益诱惑。从这一角度看,信用成为人们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结果。当然,信用关系建立和维持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承诺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信用),即信用成本。当预期未来长期收益大于支付的信用成本时,人们就有动机建立和维持信用关系。信用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累积功能,也就是说随着交易次数增加,信用关系会越来越稳定,双方信任度越来越高,交易更容易达成,交易成本会迅速减少。稳定的信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交易主体的无形资产,并且不断增值,具有报酬递增性质;另外,信用关系具有可移植性,与某个主体建立的信用关系可以“移植”到另一主体,使交易范围扩大,收益增加。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有动机去建立、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信用这种人们基于经济范畴的理性选择,也将升华为道德范畴的自觉行为,整个社会成为信用社会(从道德层面讲)。

当信用成为道德规范,被人们自觉遵守时,经济活动效率会大大提高,信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诺斯,1981)[4]。因此,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如果离开了这些习惯和道德,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是信用(张维迎,2002)[5,6]。信用机制虽未改变信息非对称的客观现实,但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交易容易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是市场的自我挽救。而信用的产生、强化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信用机制的前提。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主体无法也无须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无法获取信用合作长期利益;产权制度不稳定,人们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市场秩序;产权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人们没有动机维持长期信用关系。所以,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交易主体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并获得相应收益,人们才会理性选择去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因而,信用问题的实质是产权问题(张维迎,2002)[7]。

(2)市场经济是信用机制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交易规模扩大及交易水平提高,人们才有机会参与重复博弈,于是理性选择自发建立信用关系。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并随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一般来说,信用发达程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而市场不发达与信用机制缺乏相伴生。因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必定缺乏社会信用关系,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必定是信用缺乏的社会。另外,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可以容易地选择交易对方,信用缺乏的主体会很容易被信用良好的主体所替代,这种市场的惩罚外力,迫使交易主体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反之,在垄断市场信用机制缺乏是必然现象[8]。

(3)有效的惩罚机制是维护信用机制的手段。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惩罚功能,信用缺失主体将面临以下惩罚:(1)交易对手将交易转向另一个主体;(2)为了实现交易必须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3)一旦失信成为公开信息,潜在交易对手会不与其交易,使其丧失参与交易的机会;(4)信用关系一旦被破坏,很难重新建立,失信主体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4)信息公开、信息流动是信用机制的保障。信息公开、信息透明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相对降低了信息优势方的优势地位,并使失信行为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减少了其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有利于双方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信息的高效流动使失信主体及其行为成为公共信息,被潜在市场参与人知晓,从而提供了可能的市场惩罚机制[9]。

3 启示

(1)信用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属于经济范畴,是主体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信用内生于市场经济,是市场的自我挽救,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和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信用危机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消极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上,许多人对信用理解仍拘泥于道德范畴,希望并力图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这种理解忽视了信用的经济范畴,忽视了信用的市场经济内生性。即使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基础,这种信用关系也是极不稳定的;即使通过“嵌入”方式可以进行信用制度安排(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这种制度安排的遵守难以成为人们自觉行为,因而是低效率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这样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最终建立。

(2)产权制度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稳定的产权制度,经济主体成为自由契约、自主交易、自担风险的产权主体,稳定的信用关系才可能成为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产权不清、产权制度不稳定、产权未受法律有效保护环境下,单纯进行信用制度建设,以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法律上保障主体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建立以法人产权关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规范政府行为。

(3)必要的惩罚机制是维持信用的手段。市场惩罚和法律惩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不仅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严格执法,发挥法律威慑力和惩罚力,更要健全市场经济制度,发挥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因为相比而言,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可能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维持信用的手段。惩罚与激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要有一定的惩罚机制,更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去自觉遵守。市场经济不仅有对失信主体的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人们更愿意与讲信用的人合作。同样,法律不仅有对失信主体威慑和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法律给人们提供正当权利的保护,保证人们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4)信息的结构、数量、传递系统对信用体系具有显著影响。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必须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全国征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信用登记模式来推进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并通过信息共享、电子化信息平台、独立的信用中介组织来建立高效信息传递系统。

参考文献

[1]Myerson Roger B.“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7,No.3.(1999):1067-1082.

[2]Khalil E L.“Beyond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A Reconstruc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Human Conduct.”Econ.and Phil.6(1990):255-273.

[3]Khalil E L.“Etzioni Versus Becker:Do Moral Sentiments Differ from Ordinary Tastes-”De Economist145(1997):491-618.

[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56-60。

[5]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3-13。

[6]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出版社,2002:112-115。

[8]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1(9):56-60。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与分析 篇5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丁宝林

黑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刘学聪

摘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是当前国人广泛关注的问题。要解决信用问题,我们不能不先探求当前社会信用危机的原因。信用危机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带来的阵痛,文化和道德的建设是信用社会建立的基础。法律制度的建立是随着经济制度的转变而逐渐完善的。

本文从社会大变革的进程中探索当前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源,表现形式。为解决信用危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信用、危机、表现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国家发展稳定的基本条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美国的债务危机和标普对美国的信用下调,震撼了全世界,对我国的社会信用建设敲响了警钟。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是当前国人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中国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溶于国际经济一体化之中,信用问题已不再是国内的问题,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紧迫课题,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屹立世界之林的大问题。

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猪、达芬奇家具、地沟油等产品质量问题,红十字会捐款问题。更有大楼垮塌,火车相撞,暴力拆迁问题,层出不穷,使人们对市场、企业、对政府失去了信任。这些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合同违约、坑绷拐骗等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阻碍。企业的发展不是缺乏需求,不是缺乏资金,更不缺技术和人才,而是缺乏信用。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里,不讲信用的现象,会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信用危机笼罩着社会和市场。

一、对信用危机的基本形势分析

要解决信用问题,我们不能不先探求当前社会信用危机的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正在取代计划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得到国际承认。逐步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政策规范取代“人治”;道德信用自律取代了阶级斗争为纲。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转变过程,思想上的转变,运作模式的转变,法律框架的构建,利益分配的调整,这个转变过程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有反复,有斗争,有阵痛。

首先,信用缺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带来的阵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我们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计划经济是权力经济,由权力经济向法制经济过渡,我们的不少干部不适应市场经济法则,而是习惯于权力和官位。即便我们的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免不了由于本人的思想水平,管理能力,知识水平,信息掌握等诸多问题,指挥不了市场经济。严重的是部分干部经不起利益的诱惑而腐化堕落,以权谋私。这些人与不法分子勾结在一起,无法无天,如赖长星、胡长青及沈阳慕马案件这些案例,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应当是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而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何产生独立于国营企业的经济主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复杂的利益再分配过程。这个过程与马克思揭露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极其相似。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是血腥的。尽管今天我们是如此迫切的需要公民将货市变成资本,需要资金拥有者投入资本,希望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但资本的属性并不会改变,只是市场秩序和交易规则需要国家监管和调控。

这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不论是国家所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民营企业发家的富豪中,发财之路各不相同。我们可按信用程度将其分成四类。第一部分人是遵纪守法经营,发挥一技之长,靠诚实劳动,获取利润和剩余价值。这部分人代表当今中国发展大趋势,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受到社会的尊重。有的人已进入社会工作岗位。这些人大都是讲信用的。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为社会提供合格产品的。可以说,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这部分企业家具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事业心。第二部分人是大胆创新,冒险运营,靠投入一个高科技项目,或靠一个策划方案,或靠融资能力迅建增长财富。但是“胜者王候,败者为寇”。这部分人的信用度因冒险而极低。但如果成功,便会成为巨头,成为资本运作和经营方面的英雄。这种冒险如果失败了,往往被认为是大骗子。与这种人做交易,风险是相当大的。这部分人是创业英雄,为风险投资商所青睐。第三部分人,官商勾结,化公为私,欺行霸市,炒卖资产,骗取贷款。当前中国的中层“爆发户”,多属此类。这部分人发财是与政府腐败密切联系的。这类人不一定在全国有什么知名度,但在当地肯定是一霸。这部分人的前途差异很大。有的飞黄腾达,深居高位腰缠万贯,乐善好施,叫做“先流氓后大亨”。随着法律的完善,这些人中的少部分人是可能下不为例改邪归正的。但部分人因违法犯罪落入法网。这部分人没有信用可谈,但可能满口仁义道德。他们不信法律、不信道德、不讲信用,只信金钱万能、权利制胜。第四部分人纯粹是坑崩拐骗,非法集资,假冒伪劣,这部分人是社会的蛀虫。老百姓所感到的,所谓信用危机主要是这部分人造成的。这些人不一定成为巨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当中,这部分人往往成为法律的重点打击对象。他们不受道德的规范,不受良心的遣责。对这部分人只有用法律的手段,用行业规范的手段,将这部分人挤出交易市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以上四种人是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一个基本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制度,变成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制度,新经济主体的诞生必然伴随着血和泪的残酷。其次,法律制度的建立是随着经济制度的转变而逐渐完善的。计划经济时,企业之间没有交易,所以也就没有交易法律。私营企业诞生,要求有保护私有企业的法律。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总是在与原来的“人治”产生矛盾。所谓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法制不建全都可以造成政府信用丧失。而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政府信用又必须是法律信用,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如果做不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诚信于民、清政廉洁,就丧失了政府信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要求的政府是代表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府,就是一个信用政府。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信用社会,只有信用社会才会是和谐社会。

当前社会信用危机的关键在于政府信用危机。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切政府说了算,政府可以下口头文件,政府文件就是法律。立法、执法、行政、管理出自一人之手,宪法可修改,党章可以修改。这时的政府不存在信用问题,也没有人追究政府信用。而市场经济的政府不再是立法政府和执法政府,而是行政管理的政府。这个三权分立的体制在中国还行不通,因此我们的政府是具备执法和管理两项功能。因此,市场经济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各阶层必然与政府产生诸多矛盾,人们不信任政府,甚至不信任法律,遇到触发事件,就可能产生反弹,形成群体效应。例如最近发生的郭美美引发的红十字会事件,动车追尾事件,故宫文物事件,就是因信用危机而产生的结果。而政府信用危机往往是和腐败问题相联系的。黑龙江省的韩桂芝腐败案,就使不少人不信任各级干部,自然也就失去了政府信用。如果政府腐败,则不能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因此,政府应是建立信用体系的领导者。

最后,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不论政府信用,还是企业信用,都是以个人信用为前提。诚实守信被视为社会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甚至成为民族性的一个重要侧面。作为中国人道德的核心,儒家思想把“人而无信,不知其何”作为一个重要信条。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信用的人能成为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好领导,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社会信用危机,已经涉及到每个人的危机。人们感到这个社会什么都不能信任,讲信用的人吃亏,连政府的文件,签好的协议都可以推翻,即是不被推翻,也是给那些老实人看的。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幕后交易,根本不受文件约束。因此,不讲信用 的人越来越多,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商品,政府官场的买官卖官,教育领域的买卖文凭,体育行业的黑哨,真是使人防不胜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信用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制约人们行为的是“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断“斗私批修”,“思想和行动与中央保持一致”。这样的社会,也不存在信用问题。一切都是阶级斗争,一切所谓坏人、坏事,都可用一顶“资产阶级”帽子就可以概括,所以人们习惯于用“信仰”代替“信用”。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人们的行为规范不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主要是以道德自律和法律规范来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在这个大转折时期,许多人迷失了信仰,又没树立起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因此,丢了阶级斗争这根弦又没有道德信用。所以说,信用危机只是一个社会表面现象,其根源是道德观念扭曲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二、信用危机 的表现形式

信用危机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但主要的反映强烈的是交易信用、借贷信用。现在 金融领域所谓建立信用体系主要是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加入WTO这后,贸易自由化要求人们建立有信用的贸易和有信用的借贷。这两方面在中国当今社会最令人担忧,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阻力,加大了贸易成本。但信用社会体系的建立,却不止这两方面。

从信用主体来看,信用可分为个人信用和团体信用。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团

体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集中表现。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既要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又要建立团体信用体系。

从信用失信的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政治失信、经济失信、军事失信、教育失信、医疗失信等。而经济失信又可分为交易失信、信贷失信、质量失信、保险失信、品牌失信等。各种失信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各不相同,各方面的反映也各不相同,例如政府失信是可能的政治斗争的表现,军事失信可能是战争的手段,而教育失信则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可能造成一代人的品德扭曲。团体信用中最关健的是交易信用。如何形成一个诚实可信的交易环境是加入WTO之后所必须的。而涉及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是品牌失信、商品质量失信,也就是假冒伪劣商品问题。

从失信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恶意失信和过失失信。恶意失信是主观上为个人或团体利益故意行骗。例如:资本市场的黑庄、注册资金的欺诈、银行体系骗贷、商品中的假冒伪劣、贸易往来中的诈骗。还有偷税漏税、教育市场的假文凭、体育比赛中的黑哨。这些是对整个社会有严重影响的失信问题。其它的失信还有:广告的夸大其词、商品的价格欺诈,婚介中的设托、交通中的逃票、考试中的作弊。这些恶意失信的现象有的就是严重的违法犯罪。但在一部分人当中,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而毫无羞耻之心。面对如此猖狂的恶意失信,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扼制恶意失信。过失失信是主观上没有失信的目的,但客观上,造成不能兑现承诺。这种失信一般来说出发点是好的,失信主体不是故意的,也会想方设法兑现的。例如杨白劳式的借债,企业经营的破产,政府政策的调整。虽然产生了失信,其后果也可能很严重,但与要恶意失信本质的不同。

虽然恶意失信和过失失信在性质上不同,但除去道德自律的不同外,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和处理方式上,没有什么不同,都要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依法进行。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当前,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或者是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角度来看,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十分重要,而且又是十分迫切的大问题。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6

一、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性

一是恶意逃废债务现象屡见不鲜,使债权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掘统训,2001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在国有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有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致使银行产生了大量的呆坏账。二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权益经常遭受侵害。因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等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6000亿元,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一20%。三是合同欺诈现象时有发生,合同当事人屡遭暗算,猝不及防,相互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据统计,我国目前经济合同履约率仅有50%左右,每年同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四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直接侵蚀国家经济肌体,大宗案件令人惊心动魄。五是企业虚假披露,包装上,训圈钱,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净化,使公众蒙受损失。六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市场的形成,制约了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此外,还有诸如黑市交易、价格陷阱、有偿新闻、虚假广告、政绩掺水、盗窃知识产权现象等层出不穷。据统计,我国每年发十对失信行为的投诉高达十几万件,我们的信用基础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冲击。由于信用缺失,使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削弱,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制约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还增加丁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益;使投资者不敢放手投资,银行过分慎重授信,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个人消费等行为也囚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而经常受阻。信用缺失还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形象。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朝令夕改、欺瞒偏袒等行为,使外商无所适从,望而却步。山于信用缺失,我国在国防;贸易中不能广泛采用国际通行的以信用为基础的贸易结算方式。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信用交易方式只占全部交易额的20%,现汇结算方式占80%。而西方国家90%以上的贸易采川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以现汇结算。不利的结算方式使我国失去了许多商机,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

1.信用基础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源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进行:配置,而且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限制的,信用更多表现为人们传统道德范畴的诚信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信用机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虽然市场的发展客观—卜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受以往儿十年计划经济模式和思维的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并未意识到信用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缺乏现成的社会信用机制可供我国借鉴以及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机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得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2.信用建设立法滞后。在规定对失信的处罚和监督方面,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中作出了有关规定,但是涉及面窄,不能对失信者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因为信用建没立法滞后,缺乏明确各种行为主体信用责任和对各种失信行为具体惩罚措施的有关规定,缺乏有关信用数据建立、开放、管理和使用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便于统一进行信用评定的行业标准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的规定,不利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依法、规范、系统开展,更不利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

3.信用服务社会化水平低。我国目前仍是非征信国家,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一方面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较大的能够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中介机构。与国际成熟的信用叶,介机构相比, 目前我国中介服务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4.行为主体失信成本太低。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西方国家,行为主体非常重视自己的信用。如果企业在信用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甚至导致破产。而在我国目前失信被发现并被追究的可能性小,因失信遭受的惩罚也相对少,失信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产生的收益。因此,失信成本太低,没有提高到“无利可图”的地步,导致了部分行为主体信用意识淡薄。

5.企业产权界限不清。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尚需时日。在企业产权方面仍然存在界限不清的状况,企业负盈不负亏,经营者收益’和经营成果相关性差,权利和义务不对称,缺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和持久战略定位,更缺乏对信用的重视,再加上对经营者经济行为约束软化,企业甚至出现严重的短期经营行为,导致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从而使企业信用时时受损。

6.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山于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有些地方政府依然习惯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必然有意无意之间丧失公平性和公正性,助长和保护了失信行为。例如在制订规章制度时,有意保护特殊部门的利益,在执法中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局部利益,甚至保护本地企业的造假、违约等失信行为,使许多判决得不到公正执行。由于竞争不充分,使行为主体失去了依托信用开展竞争的平等条件,—部分人不是依靠信用,而是想方设法争取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撑,通过垄断方式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1.强化信用观念教育和培养,树立全民维护信用意识。要把诚信观念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减信作为伦理道德观念,是人们必须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诚信作为内在于市场经济活动,卜的客观因素,是行为主体必须遵循的客观经济规律,是推动建设我国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于失信行为特别是恶意失信行为,要敢于揭发、制止和通过合法途径予以打击,积极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形成失信可耻、维信光荣的良好行为理念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2.建:止严密的信用法律体系,严格信用管理执法。要立足于我国同情,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研究制订完善、系统的信用法律体系,从信用体系的建立、运行、管理等各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用于指导、规范社会信用行为,使各种信用活动有法可依。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种行为主体的信用评级结果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他信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全社会重视利用信用评级结果,推动信用管理活动的稳步开展。要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执法机构,努力落实齐项信用法规,加强信用法规执法检查,使所有行为主体接受法律评判和检验。

3.加强统一规划和指导,建止全同性的信用服务体系。在信用服务体系的建立中,国家一定要统一规划、统一指导。一是要明确信用机构和信息披露对象。信用机构应由国家组建,形成几家全国性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信用机构,具体负责信用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信用披露的对象既应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级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个人甚至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还应包括地区和行业。二是要分别不同的信用信息披露对象,明确有关全国统一的信用记录、管理、汗价、披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途径和指标体系,以便使各种信用信息具有可比性和可用性。三是要采用远程通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在各信用机构内部实行统—的信息网络管理,使信息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具备可操作性和及时性,并能够降低信息成本,为下一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四是要引入信息服务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信息披露有偿服务,使信用机构经受市场考验,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4.加强信用评级管理和监督,保证信用信息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级活动。要采取国际先进讦级技术和评级方法,提升评级管理水平,保证信用评级质量。在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信用评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以确保信用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

5.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政府要从建设市场经济的全局出发,切实转换职能,发挥政策导向、宏观调控、监督引导、维扩秩序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实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还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要加强执法的统—管理和协调,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捉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失信行为,努力树立信用政府形象。

6.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守信的内在动力。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从根本上矫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的发生。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树立诚信观念,掌握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知识和防范手段,珍视自己的每一个商业行为,打造牢固的企业信用结构,全面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发挥公证部门在维信中的特殊作用,推动社会信用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证要通过其服务、预防、监督、保障等功能,引导当事人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进行民事、经济活动,督促当事人遵守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可利用公证特有的强制执行效力,强制那些不守信用的行为主体依法履行义务,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经济秩序,防范和制止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公证活动中积累的公证业务档案资料,可以为信用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可靠、有效的信息米源,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7

2015 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关于发挥试点先行、央企引领作用,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一年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各地区、 各行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正加快进行, 诚信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些成绩, 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要达到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下面以电力行业为例加以剖析。

1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十三五”期间,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电力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1) 新一轮 “ 电改” 对信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 年11 月30 日, 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6个配套文件,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了中央9 号文有关要求, 通过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竞争、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管等措施, 明确市场竞争的主体、机构, 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市场主体将大量增加, 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 需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手段, 对市场主体实施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 要进一步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就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性、服务性和责任性的作用, 运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动效率。

(2) 电力行业信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认识参差不齐。 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一致, 不少企业对信用建设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对参与信用评级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二是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与主体、任务与目标、征信与采信、 监督与奖惩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协调与联动机制。 三是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 实用性不强, 对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和曝光力度不足, 没有做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联动奖惩机制尚未形成并发挥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 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平台建设滞后, 信用信息采信不足, 联合奖惩机制缺乏刚性, 没有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氛围, 从而影响企业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二者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正向互动。 也就是说, 坚持依法经营、诚信守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而失信取巧的企业也不一定被曝光、被惩戒。

比如, 2015 年山西省经信委印发 《关于对2014 年度电力行业AAA级诚信发电企业奖励电量的通知》, 对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给予5000 万千瓦时的计划电量奖励。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向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发改委、经信委转发推广, 为电力行业扩大采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示例。 但由于对信用信息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采信要求, 据统计, 截止到目前, 还没有第二个省 (市、自治区) 采取过类似的激励政策。

又如, 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成为火电企业的硬约束, 但个别企业仍然存在偷排、超排、环保设施不投运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是因为对企业环境信用信息采信应用不到位, 对环境违法“黑名单”企业曝光不够、惩戒不足,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

3 建议

(1)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商财政部设立信用建设专项资金,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 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整合政府部门及有关行业掌握的企业数据信息, 明确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主体作用, 规范行业信用评级, 避免重复评价, 减轻企业负担, 建立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及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形成涵盖企业工商管理、金融信贷、税收缴纳、社保缴费、合同履约、产品质量、招标投标、服务承诺、安全环保等信用信息的企业信用档案, 使银行、工商、司法、税务、环保、社保、建设、铁路、航空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保密的前提下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分析和统计等服务, 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类别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力度, 完善失信行为记录, 形成震慑力和约束力, 真正、尽快营造“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的社会氛围, 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2) 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出台大范围、宽领域的联合奖惩机制, 重点解决信用等级采信问题, 使信用建设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①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商工信部, 指导各地方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将行业信用建设的统一性与各地的区域要求结合好。 推广山西省经信委的作法, 在电量交易、日常监管中对信用等级高的发电、供电、售电企业, 给予明确的倾斜政策和保护措施, 推动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奖惩措施的落地生效。

②制定切实措施, 促进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在社会信用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由国家发改委商国务院国资委, 制定 《中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信用建设状况纳入其经营业绩考核范围; 在对企业的资质审核中明确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具体要求, 将施工、设计企业信用等级状况纳入工程招投标评分项, 并实施动态管理;推进电力投资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在项目核准、融资等环节推动应用信用信息, 改善电力基建市场环境;在现有的《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行业标准基础上, 尽快制定售电侧信用评价指标, 由国家能源局出台相关政策, 由行业协会主导对售电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及信息采集, 并汇集至国家级信息平台, 助力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社会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专业教育 篇8

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建立中国特色信用体系

在目前的国际背景中, 我国亟待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体系, 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2010年6月27日, 在新华社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警告说, “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 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 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 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 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 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 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

迄今为止,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市场洗礼,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四家全国性评级机构, 有大公国际、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利用中国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 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 大肆收购这些中国本土的评级机构, 长驱直入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2006年, 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 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 实现绝对控股。同年, 新华财经 (美国控制) 公司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 实现了对该机构的直接控制。2007年, 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穆迪、标普、惠誉三巨头也都曾提出对大公控股或控制经营权, 但都遭到拒绝。这样, 目前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 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美国评级机构目前对中国评级市场的控制, 直接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美国评级机构有意压低中国的信用级别, 增大了海外融资成本。如:2003年底, 正值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 美国标准普尔宣布维持其十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BB级, 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 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 使其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压低价格, 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中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据最新统计, 仅2006年, 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 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 保守估计, 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

令人担忧的是, 美国评级机构往往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 在美国本土评级时, 主要依据被评估公司自身或经美国会计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 但是, 对于美国以外的企业, 除少数进行“自愿评估” (需要付费) 外, 大多数则依据评级机构的独立评估。另一方面, 这些评级机构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 而对他国尤其是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动态往往“明察秋毫”。2001年底, 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一连串知名、巨型公司财务欺诈丑闻, 三大评级机构也备受质疑。连美国国会和联邦调查人员都出来指责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职, 没有在“大厦将倾”之前发出警告。安然公司造假始于1997年, 而信用评级公司在安然申请破产前4天仍然把其债券评级为有“投资价值”。200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债以来, 各评级机构就一直认定其与普通抵押债券的风险并无二致, 并给予最高信用评级, 这直接刺激着次级债市场爆炸式的增长。然而从2007年春季开始, 各评级机构开始将新发行的次级债的评级调低, 在7月份以后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2007年7月10日一天, 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 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612类证券列为“观望”, 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证券的评级。这也就成了次级抵押债权危机造成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

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德、法、俄、日等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 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这不但促成了世界各国对如何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国家信用体系这一现实问题的普遍反思, 随后也使得许多国家增加了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 如果没有评级话语权, 也就没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定价权。因此, 必须加强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 我们须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信用管理体系, 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 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加快高等院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的推进速度, 满足中国实现全方位尤其足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 已迫在眉睫。

二、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培养信用管理人才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没有信用关系作基础, 是难以建立一个高效而完善的市场机制的[1]。在当代欧美发达国家,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十分健全, 信用法律制度非常完善, 信誉良好的征信服务极为普及, 这些都保证了信用交易得以健康发展。据统计, 在欧美国家, 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 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 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 我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信用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企业间的交易方式已经从以现金方式为主, 向以信用方式为主过度, 消费者个人信用也有了很大发展。信用管理行业, 如征信服务业、资信评估业、信用担保业等, 逐渐发展起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需要: (1) 以诚信文化建设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 完善行业信用记录, 加强对不讲信用行为的惩罚力度; (3) 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 (4) 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懂信用、懂管理、有技能的专业人员,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征集分析信用信息数据, 制定执行信用政策, 加强信用管理, 防范信用风险, 以实现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据国家商务部统计, 到2015年, 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 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自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公布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以后, 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 因此, 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极大。

目前, 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信用管理服务企业, 如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 但是多数企业都惨淡经营, 本来到手的生意眼睁睁被国外的信用公司揽走, 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信用管理人才由于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知识, 理论功底扎实, 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 且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 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是能够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与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沟通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而倍受市场青睐。此外, 像银行风险管理也需要大批的信用专业人员。据业内人士称,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信用机构能达到国际认可, 为国内银行进行适合国情的评估。而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要由专业人才提供可靠的信用管理, 因此, 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以及使用专业人才是当务之需。同样, 政府的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熟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针, 政策和法规, 懂得信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法律、规则的专职信用管理人员。比如, 各级工商部门都需要这类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经营资格、资质的认证和评估工作, 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也需要这类信用管理人员核定相关的职业标准, 加强对该领域的规范管理。由此看来, 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 这些机构都会成为将来信用人才的“消费群”[2]。

三、借鉴国际经验, 大力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教育

自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经济就开始了全面融入世界的过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借鉴欧美经验, 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形的信用管理产业发展经验、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现成的有关信用管理专业术语、机构、运作与发展模式, 走规范发展的道路。

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是信用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 信用发达的国家都高度重视信用管理的教育。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培养和造就信用管理专业人才。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行业的工作岗位分布于各个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资信调查、市场调查、信用评级、数据库、信息检索、信用管理咨询、统计模型、信用管理教学、信用管理法律咨询、信用保险服务、财产评估保理服务、专业软件开发等技术或技术服务岗位, 以及市场开发、信息产品生产、销售、客户服务、商账追收、风险控制、现场调查的制造和服务性岗位。美国的长春藤大学之一的达特矛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硕士生, 美国的国家信用管理协会 (NACM) 在达特矛斯学院内开办的信用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 主要以培养大中型企业的各级信用管理经理人员为目标[3]。纽约大学金融系长期进行世界领先的资本市场和企业信用的教学和研究。欧洲有专门从事信用管理教育的“信用管理学院 (ICM) ”, 它只教授信用管理学科的课程, 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硕士生, 比如英国的里斯大学 (Leeds University) 。

除研究生水平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以外, 一些大学的经管学院还在财务管理专业开设适合在资本市场上从事信用管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和市场调查专业人员选修的风险管理、市场调查、资信评级等课程。美国的一些学校和专业机构, 还开设中初级信用管理专业课程, 以及信用管理专业的函授教育, 适合在职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和消费信贷放贷人员学习。课程的设置注重企业实践和实用性。通过函授教育取得的学分, 也可以取得NACM的认可, 有资格参加信用管理从业执照考试。

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职业教育一般采用专家给企业部门进行短期培训。其中提供职业执照的培训是信用管理的主流培训。美国的国家信用管理协会分别设有三个级别的从业人员执照:初级信用管理业执业 (CBA) 、中级资深信用管理业执业 (CBF) 和高级公证信用管理主管 (CCE) 。在英国, 信用管理学院 (ICM) 是唯一在信用管理方面提供专业执照的机构。该机构的教育计划经过精心设计, 向信用从业者提供他们的执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提供认证考试。国外一些大型的征信专业公司如邓百氏公司也进行一些信用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它们比较注重教授信用分析、信用管理和商账追收的各种实用技术。穆迪公司提也供资信评级的培训课程。此外, 研讨会和企业内部培训也是常见的形式 (如花旗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培训课程和研讨会) 。

除了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外, 还有远程教育。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很多教材被做成光盘版, 并且通过网络学院提供信用管理课程, 从而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式教育模式, 以满足市场对信用管理的需求。在美国, 已经开始出现网络学院, 提供“风险管理”等课。

信用管理的研究方面。国外信用管理的科研主要分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信用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信用管理有关法律、信用经济学、信用管理哲学、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伦理的影响等。信用管理的应用研究包括资信评级的数学模型及新技术手段、新服务方法、行业标准等。各种专业基金支持的研究项目、高等院校、专业协会、信用管理专业公司、专业评级公司、银行和金融机构、国家实验室和大企业的研发部门, 共同构成了信用管理研究的主体。

借鉴国际经验, 配合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 依托高校, 开设信用管理专业, 培养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此, 2002年教育部正式将“信用管理专业”列入高等教育的目录外专业学科, 并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作为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 从而拉开了高等院校争夺信用管理人才培养资格的序幕。在我国, 高校信用管理专业虽才刚刚起步, 但其发展势头异常强劲, 已成为高校专业教育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已有11所高等院校从2002年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教育。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广东金融学院。2006年6月, 随着上海高校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学生 (30多名本科生) 尚末毕业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争抢一空成为事实, 学历正规教育推出的信用管理人才成为企业倾力争夺的“紧俏物资”。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和信用理念、信用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然而只有为数较少的高校开设有信用管理专业, 几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 而且招生规模有限, 学生就业也大都在这些发达地区, 一些处于边远地区的省市, 社会对信用管理人才的存在极大需求。开展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教育, 是培养大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2005年3月,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申报的“信用管理师”,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已作为国家职业向社会发布。“信用管理师”作为国家职业的设立, 及作为职业教育的开展, 基于其培养人才所具有的特点, 可较好较快地满足社会信用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成为服务领域宽, 受益面广, 最具成长力的培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2006年1月,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亦经该部批准颁发施行。此后, 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督指导下, 由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试验性培训、鉴定, 并取得成功, 受到广大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朱毅峰, 吴晶妹.信用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101-102.

[2]吴晶妹.对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6) :85-86.

推进长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篇9

一、积极探索, 打造长春品牌

从目前的情况看, 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领导重视不够, 工作机制不健全, 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局限于一般号召和动员。在现阶段, 认识还不完全统一, 实践还不充分, 目标模式还不十分清晰, 此时如果一味追求自上而下的统一模式, 必定会陷入无谓的争论, 反而会拖延社会信用体系的进程。

从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看, 一些省市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探索出了可行的运行模式, 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并且出现了两个积极的趋势:一是地区之间的不同探索有趋同的倾向;二是地区之间相互联通、实现共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已经开始出现“信用长三角”等区域内融合、联通的机制。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中国统一、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 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由地方、部门率先形成局部的信用体系, 再通过局部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 最终形成涵盖全国的体系。这种途径, 一方面可以在局部推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 及时纠正, 避免在全国范围内由于模式选择不当, 贸然推进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地区之间的不同模式中取长补短, 逐步完善, 最终形成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国情的运行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长春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不能等、靠, 应积极探索, 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 努力打造长春品牌。

二、正确处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条块关系

当前, 条条和块块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都很高, 并且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可以说, 条条和块块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信用体系, 都是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条块之间还没有形成互相联通、有机并存的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封闭。事实上, 不论是条条还是块块, 都对社会信用体系有着急迫的需求, 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条条侧重于通过信用分类监管, 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块块则侧重于树立地方形象, 改善贸易投资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条块块之间应当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取代。对条条来说, 上级机关应该鼓励和支持下级机关积极参与当地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提供信用信息;对块块来说, 要积极组织推动本地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联通和共享, 为各部门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提供帮助。

三、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当前, 社会信用体系任务十分急迫, 信息资源处于分割、封闭状态, 信用立法滞后, 信用市场发育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必须积极行动, 有所作为, 承担起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主要是建立适合地方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 建立信用体系管理体制, 整合信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公开, 禁止各部门利用职权搞信息封闭和垄断, 强化信用监管, 引导信用需求, 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清除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各种障碍, 支持信用服务机构的设立和运行, 同时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促进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把握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原则, 支持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 政府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必要的支持, 并进行有效监管, 不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政府部门不应当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搞市场化经营, 也不宜以政府名义直接搞企业信用评级。

四、构建市场诚信与社会诚信合力

信用基础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诚信以及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来维系。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消费者群体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信用行为主体, 社会诚信程度高低就是信用主体之间行为准则和诚信文化状况的反映。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和建立信用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仅靠某一信用主体的力量或道德的自律约束是不够的, 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及消费者群体在恪守信用的基础上互促共进, 需要建立以道德、法律和信誉机制为主的他律约束, 营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和信用环境, 从而促进各信用行为主体形成一个竖立的平行四边形诚信合力。四大主体是四根柱石, 共同构成市场诚信、社会诚信的合力。

五、正确处理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

信用体系建设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为目的, 绝不能把它当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如果不能实际应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成了纸上谈兵、无的放矢。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 只有一个标准, 那就是能否通过应用, 使信用缺失问题得到根治或缓解。之所以普遍认为上海、深圳的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除了对他们信用体系建设本身的工作表示肯定以外, 更重要的是见到了实效。比如, 上海的不良贷款率连续五年下降, 只有百分之二点几, 深圳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地方的政府规定, 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公务员录用、评选先进、出台优惠政策时, 把提交信用报告作为必经程序, 有的地方还把信用方面的要求嵌入标准合同文本或审批程序。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实际运用, 反过来, 又进一步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长春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 无论是建立工作小组也好, 还是做各种宣传活动也好, 关键是要看到效果, 不能搞形式主义, 要真正坚持长期化, 坚持不懈, 努力探索, 实事求是, 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反商业欺诈建设地方信用体系[J].中国经贸, 2007.6.

[2]李陵生, 齐晋.对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 2008.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考 篇10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 2014年6月14日, 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 》, 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 我国的经济组织方式正经历着根本性的转轨, 以契约化交易为基础, 以健全、高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为依托和补充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而原先植根于人格化交易的“身份信用”体系则因市场半径的急剧扩大而日益丧失其规范性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 如何继承传统的信用道德资源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顺利转轨, 如何构筑适应我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 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们主要运用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作为中国社会公共信用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 其中“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主要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表1可以看出, 本年度我国政府公信力、企业信用分别比上年提升了5.71和16.58个百分点, 人际信用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 呈现出10年内最大的降幅, 但是社会公共信用整体上提升了5.7个百分点。 (表1)

我们分别对10年间我国不同层次的信用变化进行分析。其中, 政府公信力一直处于上升区间, 从2005年刚刚及格的60.5上升到了2014年的74.1, 政府公信力指数的平均值为64.53, 总的增长幅度为22.5%, 每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07%。可见, 这与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分不开, 但是如果政府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公众意识觉醒的速度, 政府公信力就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 目前政府信用问题仍然存在, 在作为一般市场参与者的场合, 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政府采购等环节, 存在制度不规范, 或者有制度不能完全执行, 草率甚至寻租现象, 在政府作为公权力行使者环节, 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政策缺乏连续性, 缺位错位情况, 特别在实施涉及群众利益行政行为过程中, 少数地方政府承诺不能兑现, 诚信缺失, 造成了较坏的影响。所以, 我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让人们进一步的得到改革的红利, 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企业信用在2005~2008年间出现小幅度下降, 在2009年呈现出一波增长势头, 而2012开始进入了增长区间, 特别是在2014年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 十年间企业信用指数的平均值为55.81, 处于不及格的水平。但是, 企业信用平均增长幅度为2.53%, 总体增长幅度为27%。可见, 一方面与政府的不懈努力分不开, 我国政府通过前期不断地推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逐步培育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 使更多的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规范管理, 并为其提供各方面的资金支持, 最终于2014年2月“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主要是面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结构上的进一步调整, 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等, 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中IPO注册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直接融资的占比将会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下, 各家企业都提前布局, 不断提升自身的企业信用。但是, 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体系仍存在很大问题, 如立法和执行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征信资料尚未放开,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料未能实现共享, 征信企业和中介组织不发达等等。

资料来源:2005~2014年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整理和计算而得, 其中社会公共信用指数是由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加权得到, 三者权重分别是40%、30%和30%

值得注意的是, 人际信用指数的平均值为67.31, 高于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用, 但是人际信用变化率在2008年开始进入增长区间并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24%, 但是2014年该变化率突然下降了3.42%, 10年间中国人际信用整体增长率为2.26%, 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0.24%, 与企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整体变化率相比, 人际信用变化率只占其9%和11%。可见, 随着我国政府与企业信用的不断提升, 我国人际信用一直处于一种较差的环境下, 而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成为主要的“杀手”。而整体上, 我国社会公共信用从2005年及格的60.2提升到2014年的70.2, 该指数的平均值为62.77, 基本处于及格线, 但总体增长幅度为17.1%, 平均年增长率为1.61%。可见,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我国商业环境的改善、同时企业的商业伦理意识和公民的社会公共意识的不断提升, 我国社会信用的建设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 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改革压力。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的思路, 积极探索政府推动, 循序渐进, 市场化的原则, 最终建立涵盖国家、地方和行业三个层次, 政府为主体, 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为补充, 实现联合征集、权威评估、信用公示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 政府信用的构建。

建立政府信用体系, 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制定规则、搞好规划、培育市场需求和服务主体、加强协调监管、提供基础服务;二是牵头并动员社会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和制度化规范宣传, 使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道德文化蔚成风气。提高政府公信力, 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以党政机关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也是各级党政机关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企业信用的构建。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企业信用本来就已经包含个人信用的内容和因素, 企业信用建设好了有利于推动个人乃至全社会信用建设。

1、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强化企业信用意识。

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外部平台, 企业还应进行自身的信用管理建设。建立诚信经营管理理念。

(1) 完善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体系。建立工商、税务、物价、统计、技监局、海关、外汇管理局、金融、公安、财会、信息产业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等多家单位联网形成的企业信用信息网是由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体系。

(2) 改善企业信用状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以强化约束监督, 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 建立以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部信用制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和树立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 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 防范来自外部的信用风险。

(3) 有关政府部门积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不断提高监管水平。金融管理、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分别建立信用登记系统、红盾信息网、CTA工TS税务管理系统、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息库, 不断完善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信用制度, 科学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 提高市场经营主体的资信透明度。同时, 还利用举报投诉系统、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和监督处理系统, 向全社会公布企业不良行为, 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2、净化企业外部信用环境,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1) 加强生产和流通等经济领域的诚信建设, 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生产企业要把诚信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严格生产标准, 完备生产条件, 确保产品质量上。流通行业要在继续改进服务态度、完善售后服务的基础上, 着力解决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断增加示范街、示范店的数量, 同时把活动向批发市场、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延伸, 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

(2) 加强服务行业的诚信建设, 努力做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各类服务行业要根据诚信建设的要求, 全面推广规范化服务, 制定出适合自身工作特点、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 落实到每个服务企业和每个服务人员。

(3)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 促进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积极探索在各类中介组织中加强诚信建设的有效方式, 把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同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结合起来, 加强对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自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服务活动。

(三) 个人信用的构建

1、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中进行个人信用建设。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社会诚信奖惩信息平台:建立了失信约束监督机制和过错追究制度、责任赔偿制度、违规违纪警示制度。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全国正在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试点, 为全社会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引导人们维护自身诚信形象。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和诚实守信品质的宣传教育, 从娃娃抓起, 要从孩子懂事开始, 深入浅出地进行诚实守信品德的宣传教育。

(四) 中介组织信用的构建。

政府应认真抓好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 按照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方式, 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 促进其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信息调查、资信评级和信用管理服务制度建设。另外, 政府部门还应为中介组织积极开放公用信用信息披露系统, 促进并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2]叶永刚, 张培.中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金融研究, 2009.4.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11

一、“诚信宁津”建设主要做法

1.组织领导明确有力,运行、督导环环相扣

(1)健全保障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诚信宁津”建设工作委员会,分层面建立政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和企业诚信建设3个专项指导组,乡镇、部门和村级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相应明确了3个指导组的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

(2)顶层设计开展。强化县委推动功能,把建设“诚信宁津”写进了党代会报告,高规格开展诚信宁津建设活动。先后9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诚信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诚信标准、奖惩政策、考核办法等文件达47个、近11万字。

(3)加大检查监督。县纪委负责对《宁津县诚信信息录入管理办法(试行)》中的所有责任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各级各部门“诚信宁津”建设的组织情况、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县诚信办负责对诚信信息录入工作、各类诚信主体的评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在政府网站开设举报信箱,在县电视台、《宁津报》开设曝光台,在县“诚信办”设立举报电话及举报短信平台,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2.上线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确立了基本原则

(1)搭建征信、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聘请专业公司研发了“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统一设定了两级征信端口,按权限实行分级管理,主要包括四项功能:一是基础信息;二是加减分信息;三是根据加减分信息的录入自动生成诚信主体的诚信成绩;四是网络公开查询诚信主体诚信分数和等级。

(2)明确信用主体,确立信息采集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了对各成员单位采集和录入信息的明细,基础信息由一级端口部门(设在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负责采集录入、初审确认,实行了信息录入告知制度;失信信息“谁制定标准、谁负责录入”。县诚信办对一级端口录入的失信信息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诚信评价。

(3)落实责任主体,建立不良信息采集、申诉、复议机制。乡镇(开发区、街道)和县直部门单位对发现的失信行为,向失信主体进行书面告知无异议后,进行录入并上传相应的证据。信用主体认为信息录入机关录入、对外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的,有权提出申诉。申诉人对信息录入机关回复不服的,可持相关证据向县诚信办申请复议。

3.完善系列制度,确保诚信宁津建设成果和诚信系统深入应用

(1)制定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评定办法。印发了《宁津县“诚信企业”评定办法(试行)》,《宁津县“诚信个人”评定办法(试行)》,及诚信公职人员、诚信市民、诚信村民3个“诚信标准100条”,企业“诚信标准30条”。

(2)制定了信息管理和录入的管理办法。印发了《宁津县诚信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宁津县诚信信息录入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宁津县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录入标准。分为管理服务对象加分标准、管理服务对象减分标准两大类,涵盖个人、单位、企业、农村两委加减分标准共计860条。县诚信办研究制定了加分标准50条。

(3)力促互通互认机制建设。制定了《关于对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信用信息征询使用的办法(试行)》,在人员招聘、干部选拔任用、招投标工程、资质审核、融资信贷等10个方面推行信用信息征询使用,全县各级各单位在行使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均把查询信用信息作为必须一环,并对失信主体进行必要的制约和限制。

二、“诚信宁津”建设的缺点分析

1.侧重道德层面约束,诚信报告不展示客观记录。诚信宁津建设更侧重对该县个人、企业及相关组织在道德层面进行约束,更侧重通过标准的量化,将原本模糊的道德指标变成可查、可看、可用的实际分值。以“诚信公职人员”100条标准为例子,金融诚信仅有10条标准,占10%,爱党爱国、遵纪守法、道德诚信、爱岗敬业四项占到了90%。同时,诚信报告展示较为简单,仅将各类主体划分为A、B、C、D 4个等级,显示个人、企业的评级和得分,而不显示相关诚信数据记录。

2.存在行政许可前置之嫌,信息共享性差。所采集信息均为驻地信息未覆盖到驻地在县域之外的对象。对外地到宁津办理业务的个人或企业而言,必须到诚信办提交相关证件、录入基础信息、开出基础分为100分的诚信报告才能办理后续业务,增加了外地人(企业)办理业务的环节,变相提高了准入门槛,有设置前置环节的嫌疑。同时,该系统与域外类似机构信息难以共享,形成了信息建设的一座孤岛,在发展大数据的今天,其后续运行前景并不特别乐观。

3.县委县府文件开展建设,持续性不能保障。《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推进本地区、本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由于县人大没有立法权,诚信宁津建设活动均以县委县府文件名义开展,遭遇县委县府换届或者上级政府部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统一部署,其现行做法是否继续进行不得而知。另外,各部门汇总上报的加减分评价标准部分有遗漏或欠缺公平,使得对个人、企业评级及分数容易引发社会公众质疑。

三、对“诚信宁津”建设的思考与借鉴

1.政府重视,强力推进,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化工程,首要原则强调的就是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推动作用,并立足顶层设计、整合归并资源、强化行政推动。当前,人民银行各级行都在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地市为单位构建小微企业数据库,以县(市)为单位构建农村数据库,在省级层面搭建省域征信服务平台。这有效避免了信息孤立存在、后续发展乏力的情形,但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往往遭遇瓶颈。解决这种困难,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推动尤为关键,只有当地党委政府对人民银行区域征信系统建设给予支持,并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强力开展信用信息采集活动和电子化存储工作,加大行业间信用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互享力度,才能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2.统一行动,多方努力,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数据库建设是重点。“诚信宁津”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是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础。当前,由于地市征信管理部门分设时间较短,县域征信岗位人员多为兼职,多数地域缺乏数据库建设专业人员和现成经验,需要在工作思路上统一、工作节奏上平衡,统一相关信用指标目录、分类管理标准和建设规范,理清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的推进思路,并进一步加大对下的指导和辅导力度。对于各地市建设的可行性经验做法,建议上级行及时总结编发。同时,基层人行征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推动政府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加快数据库建设进程。在信息共享方面,建议借鉴诚信宁津信息录入方式,为相关信用信息共享单位设置录入或信息导入端口,解决数据传输过程的保密问题。同时,设定录入本部门数据和查询其他数据的权限,提高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篇12

关键词:社会信用,建设,措施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 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状况

山西省高平市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建设工程是从2004年开始的。当年, 市政府成立了高平市建设“信用高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市长担任, 两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政府为启动“信用高平”, 首先抓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建设, 专门成立高平市企业信用建设协调小组, 在高平市中小企业局挂牌成立企业信用服务中心, 服务对象为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截止2007年6月底, 高平市中小企业信息网已拥有企业数据3250家, 系统数据量180万条, 容量500兆, 网站访问人数1.35万次, 企业信息查询次数1.1万次。

(二) 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状况

1.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情况。

自人民银行2003年机构改革, 增设征信管理职能后, 以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内容的信贷征信体系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据调查, 辖内银行机构都能将查询征信系统作为信贷业务准入的第一道“门槛”。截至2007年5月底, 高平市企业征信系统共录入211家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和其它信息, 录入贷款余额15.7亿元。截止2007年6月末, 全辖银行机构共受理各类个人信贷业务5636笔, 总金额8.78亿元;受理个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申请共4170笔。各银行机构通过查询系统, 共拒绝办理个人贷款29笔, 金额达627万元, 占受理业务金额的0.39%。表明银行机构在信贷业务审批中本着审慎性原则, 充分利用征信系统的资源, 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2.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内部信用评级。

(1)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级。目前, 高平市农发行和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有一套对客户信用等级初评办法和标准, 并自成体系, 以此作为对客户授信和放贷等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 (2) 农村信用社对客户的信用评级。高平农村信用联社从2001年开始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部署, 全面展开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工作;从试运行信用等级评定的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 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56348万元, 有力地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从2006年7月份开始, 农村信用社参加外部评级机构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截至2007年6月末, 高平市农村信用社共有12户企业参加了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等级评定。同时, 对客户的贷款审批, 依照省联社制定的《贷款管理办法》, 经审贷委员会集体研究后, 按规定办理。

(三) 外部资信评级建设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我国先后成立了一些民营征信公司, 一些外资征信机构也在国内开展业务, 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信息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兼做征信业务。从2002年开始, 在高平从事信用评估、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有5家, 其中信用评估机构有1家、信用征集与调查机构2家、信用担保机构有2家。在高平经营活动的征信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民营征信机构, 如鼎诺担保公司等;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的有关中介机构, 如高平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山西联合资信评估公司等。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

1.条块分割, 难以形成合力。

由于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 也带来信用体系建设的条块分割。部门建部门的, 地方建地方的, 部门和地方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建设信用体系。县域信贷信息资源分散在央行、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 由于标准不一、出发点不同, 成为各自独立、相对封闭的主要为本部门服务的内部信息资源。据调查,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是企业据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法定资本金, 但金融机构并不据此对企业进行评级及发放贷款;工商部门对企业评定的“重合同守信用”称号, 在银行评级中往往不具参考价值。各部门间、各部门同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还未达成共识, 未形成一个共享的资信信息资料库。

2.信用中介及担保机构缺位。

目前高平市尚无专门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3.信用数据瓶颈制约体系建设进展。

首先, 信用信息分散在各部门, 互相割裂垄断, 不能共享, 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着较大消极影响。其次, 部门信息垄断造成信用中介机构无原料可加工, 信用评级机构和各类市场主体也不易查询或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增加了征信和企业信息获取的难度, 人为扩大了交易成本, 不利于信用市场主体发展。第三, 部门信用信息垄断将延迟从同业征信向联合征信的过渡时间。

(二) 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信用评级标准不一, 导致评级结果存在差异性。

从高平市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开展情况看, 由于各机构评级的依据、运作模式、评估方式不同, 造成同一企业在不同的金融机构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 因此, 除农业发展银行认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评定结果外, 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均不认可其他机构的评定结果, 对外部评级结果也是仅供参考, 且外部评级与商业银行自行评级结果差异极大。如目前高平市已由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的18家企业中, 没有一家企业被评为AAA级企业, AA级、A级企业分别只有3户、1户, 其余企业的信用等级均在BBB以下。

2.企业信用缺失, 信息不透明。

企业财务信用和经营信用缺失, 造成信息失真、不透明, 使得目前资信评级准确性还难以保障。一是中小企业财务信用严重缺失;二是经营信用缺失。

(三) 个人征信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域人行没有上个人征信系统, 暂时无条件查询使用。农村信用社由于没有上个人征信系统, 无法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查询。二是系统管理存在一定盲区。三是个人信用信息更新周期过长。由于个人征信系统中用户信息更新不及时, 甚至有时取得的还是半年前的信息, 造成被征信人的信用记录不全或信息失真。

三、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央行作用, 全面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

2.明确基层央行在征信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央行要实现管理征信的目的, 国家必须授予必要的管理手段。一是具有制定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标准的权力;二是对社会信用中介机构进行管理的权力, 审批和决定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三是对信贷征信管理的检查权力, 依法对征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确保企业信息的及时、完整、准确, 及时解决征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培育和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工商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房产中介、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的培育、规范和监管工作, 重视解决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自身的信用问题, 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等不法行为, 提高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 增强诚信和职业道德意识, 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4.推进社会信用建设, 努力营造优质的诚信环境。一是构建强有力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联动机制。二是加强信用文化建设;三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完善诚信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山西省高平市2004——2006年统计年鉴

上一篇:防护安全设施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