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系

2024-10-29

社会体系(共12篇)

社会体系 篇1

历时3年, 《社会保险法》终获通过

2010年10月28日, 是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这是一部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 关乎每个公民福祉保障的法律, 是名副其实的民生基本大法。该法将于2011年7月1日实施。

在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 此次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实现了制度上的突破,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

此前, 尽管各种社会保险制度已在中国实施多年, 却没有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律。2007年底, 社会保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到现在, 共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4次。

社会保险法还强化了我国社保制度的强制力, 按照规定, 如用人单位没有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保费的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 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而在以前, 由于社保意识淡漠, 部分企业有意规避或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

信春鹰透露, 新法修改了原制度中参保15年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享受社保待遇的规定, 为退休时不到15年的人群给予了一个衔接的路径, 在农村或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里面, 能够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一改以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弊端, 社会保险基金也在新法中予以了明确: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 分账核算, 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给“民生”上了保险

多年的高速增长迅速增强了我国的整体实力, 一小部分人也成功进入世界级富豪行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高速列车等等光环不能掩盖中国仍需解决的民生难题, 《社会保险法》这部民生大法的出台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中国经济发展将快速进入更加注重民生的时代。

民生大法的出台唤回了以民为本的重要理念。1889年,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首次在德国建立, 标志着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网。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有义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给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预示着中国现代公民社会建设迈出了一大步, 也彰显了经济发展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和平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民有、民享、民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 我们真正意识到并正视这个问题, 还不算太晚。

民生大法的出台结束了社保领域“各自为政”的乱象。在此之前, 尽管我国在社会保险领域已经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 但一直没有一部统一的基础性法律。基本法律的缺位, 各种规定层级无序、规范分散, 导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难以定型, 缺乏权威性、稳定性, 全国各地的制度也不统一。《社会保险法》的出台结束了这一乱象, 体现了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责任和担当, 让社会保险制度有了起码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框架。

效果还须看执行

《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基本法律, 也是事关全体劳动者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权益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由改革试验阶段步入定型、稳定发展阶段, 各项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从此有了高层次法律依据, 劳动者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权益从此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不过, 《社会保险法》的通过并不意味着我国完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立法任务, 更不能等同于社会保险制度便由此完全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在欢呼这部法律出台的同时, 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强化普法宣传, 让每个劳动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尽知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并懂得怎样履行义务和维护并享受权利。建议相关部门采用通俗易懂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一事关城乡居民尤其是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宣传到每个单位、每个社区乡村、每个劳动者。这是《社会保险法》顺利实施的基础性步骤。

其次, 要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 为《社会保险法》的全面实施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据。这部法律中有多处授权国务院或省级政府规定、决定的条款, 少数条文也显得过于原则, 实施中迫切需要更具体细化的规范来指导。因此, 国务院应及时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 如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条例等, 以便使制度运行真正有“法”可依。这是社会保险法能顺利实施的保证。

最后是严格执法。因为法律的效果, 最终取决于是否得到严格执行。要想其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就必须严格执法, 切实维护它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这就需要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起日常监管之责, 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承担起专门监督之责, 立法机关承担起监督法律实施的责任, 司法机关承担起惩处社会保险制度运行中的违法犯罪现象的责任, 工会及社会各界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监督之责。

总之, 只有让社会保险制度依法运行在阳光透明的状态下, 才能维护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也只有如此,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才能得到贯彻, 立法初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社会体系 篇2

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目的,在于建设诚信社会,确立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推动经济发展。它所针对的,正是我国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据统计,我国银行系统由于失信行为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5855亿元。就以作为一项善举的助学贷款为例,仅广东省就有64所

高校的2.3万名困难大学生从中受益,贷款额达3亿多元。但很多贷款毕业生还贷违约,违约率超过了20%,致使一些银行不得不停止这项贷款业务,不仅严重破坏了自己的信用记录,还把“苦果”留给了正在大学校园求学的贫困师弟师妹。这样的现象正是我国诚信建设严峻局面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我国历来是一个讲究诚信的国家,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历来被奉为道德经典,“信”德自在其中。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信者,诚也,人言无不信者为诚。以“信”为本,讲究诚信,反对失信,是我国社会尊崇的信条。但是,近代以来,“信”德乃至于儒家道德受到三次大的摧残和冲击:第一次是“五四”运动,在砸烂“孔家店”的口号下,诚信道德的破坏作为革命的副产品,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第二次是“文革”,在极端的“革命”口号之下,孔孟之道再次受到“清算”,“信”德不可能离开“仁、义、礼、智”的命运而单独存在下来。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当中,人的信仰出现危机,过于追逐经济利益,一切“向钱看”,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同样在危机当中,以至于造成现今的状况。

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社会,不能成为现代社会;没有诚信的经济,同样不能成为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诚信状况的实际需要,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而作为先导和探索,必须加快银行系统征信体系的建设,进而推动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全面建设,推动诚信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世界银行金融部高级经济学家玛格丽特?米勒女士介绍,拉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在征信体系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的帮助下,违约率在大银行减少41%,小银行减少78%。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对于建设诚信社会、维护金融秩序、避免金融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国对征信体系建设有了初步发展。据与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任兴洲女士提供的信息看,从1989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征信业的起步,由于对外贸易企业对于信用调查的需求,国内出现了部分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咨询策划机构,中国的征信业开始起步。第二阶段是民营征信业的初步发展和外资进入,从1995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都不断扩大,对企业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出现了新的民营征信企业,外资征信和资信评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我国征信业务的发展。第三阶段是政府推动征信业发展,2000年至今,在加入wto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更加开放,居民信贷消费增加,社会的信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失信行为的不断增加,也促使政府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征信机构的建立,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个人征信试点也开始进行,并在上海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四类不同的征信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所属、专门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活动的机构;二是中资民营的企业征信公司,主要从事企业信用调查和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三是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征信机构,提供企业征信服务;四是正在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例如上海建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经有了100多万上海市民在个人征信机构中拥有了自己的信用记录。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已经有了上述的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初步形成,企业征信市场的集中度在逐步提高,个人征信试点初见成效,中央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建立并取得成效,但是就全国征信体系的状况而言,这仍然是初步的发展,距离建设诚信社会的整体需求,确实具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思路

为了中国社会诚信建设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归纳起来,其基本思路是:

第一,必须全面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速度。就目前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而言,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商业银行和社会各界对征信服务业提出的迫切需求,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必须全面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征信机构建设应当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并举,引进外资征

信机构,形成市场化良性竞争。在美国,发挥主导作用的征信机构是民营征信机构,主要的征信业务集中在三大民营征信机构。在欧洲,以国营的或者公共征信机构为主导。中国建设社会征信机构,应当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并举,同时,欢迎外资征信机构进入市场,形成征信业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引导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以建立统一的银行征信机

构为先导,带动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机构发展。现在,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经建立并运行,录入420多万借款企业的信用信息,查询用户达到6万多个,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认为,应当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还应当建立个人的信用信息登记,进一步带动全国的企业和个人的征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将中央银行征信体系建设和上海市个人征信试点经验推向全国,逐步形成少数拥有全国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的综合性征信机构和众多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值服务的各具特色的地域性、专业性征信机构,建立覆盖全国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

第四,坚持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针,全面开展征信业务,充分发挥征信体系作用。征信机构由于涉及到企业和私人的信用信息披露,必须坚持特许经营,经过必要的审批。征信机构不仅要开展一般的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使用服务,还要进行信用评级、评估等信用增值业务,并且要开展专业性的、地域性的征信业务服务,形成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各具特色,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发挥规模效益,适应不同征信需要,为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四、建设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必须加强法制

建设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必然涉及到被征集信用信息的主体的权利保护问题,同时,征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如果不加强法制,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必须依法进行。

建设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如何在采集、加工和使用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时候,保护好信息主体的权利。建设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是以征集、加工整理和使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为基础,这就必然涉及到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保护问题,即围绕个人信用报告的采集、制作与使用,必然地要对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披露,形成与个人和企业的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矛盾和冲突。对这种权利冲突的协调原则是:第一,坚持对企业和个人权利的保护原则,特别是对个人的隐私权、信用权必须予以保护,不能因为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使个人和企业的权利受到侵害。第二,个人和企业应当适当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内容,即对于自己的信用信息对征信机构予以披露,对这些信息以及已经公开的信用信息,准许征信机构采集、整理和使用。第三,对于征信机构采集的信用信息以及制作的征信产品,个人和企业享有知情权,征信机构应当保障信息的准确,对信息主体必须定期报告,每年应当免费为其出具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报告,使信息主体知道自己被征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的真实情况。第四,征信机构对掌握的信用信息必须正确使用,保障信息管理及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信息主体对信用信息享有变更权,当信息主体发现自己的信用信息不准确,有权请求变更,征信机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更正。第五,发生侵权纠纷,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总之,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应当依照法律进行,求得信息公开与民事权利保护的协调,确保社会征信系统的全面建设和良性运行,使我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对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信息咨询参考,防止失信行为为害社会(中国好范文 )。

社会体系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为什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我们在当前的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魅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引领社会思潮的伟大旗帜,具有极强的整合能力和引领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它的理论魅力。

(一)理论指导功能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交错发展趋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指导功能,认清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与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抵制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化解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使各种意识形态健康协调地发展。

(二)坚定理想信念的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改革转型期,原来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被多元文化的冲突所瓦解。人们对理想信念和价值的追求变得漠然。面对价值多元化下人们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剧烈的客观现实,尤其要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不仅是因为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更是因为它能够有力地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坚定意志,重振积极向上的共同发展的理想信念。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功能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事业的力量之源。针对当前的破坏祖国统一的民族分裂主义,我们要坚定立场,以爱国主义精神引领民族分裂思潮,维护中国主权的完整;针对以儒家学说代替马克思主义,把儒家学说的价值观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的文化保守主义,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去其糟粕,促进文化的科学发展。

(四)提供道德规范的功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在经济领域,无视社会公德、践踏市场准则、缺乏个人道德的现象日益滋生起来,这会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诚信丧失者大行其道。在政治领域,少数领导干部贪污腐败、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也泛滥起来,也会使党和政府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丧失社会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以正确的道德观念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方向。

二、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客观事实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不仅异常活跃,而且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认真分析研究这些社会思潮,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西化论”思潮

“西化”思潮是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的一种文化激进主义思潮,是西化思想的极端化表现。其基本要义是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制度、文化,以使自己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属。“西化”思潮在根本上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将二者决然对立,忽视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相衔接的一面;在现代化和西化的问题上以偏概全,忽视了现代化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犯了绝对性错误,没有看到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警惕西化思潮的负面影响,决不能搞全盘西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以鼓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潮。在经济理论方面,主张“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政治理论方面,全面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资本主义全球化。它实际上就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这种思潮不顾我国的具体国情。企图照抄照搬西方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因此,我们必须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保持清醒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宣扬的是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反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污蔑这种社会制度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即“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的“第三条道路”。其本质上还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改头换面”,它混淆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严重脱离了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锐利武器揭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所包含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本质,避免陷入民主社会主义陷阱。

(四)民族分裂主义思潮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是一种反动的思潮,它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双泛主义”,即“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在他们看来世界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二者的相似之处都是以一定的凭借,或伊斯兰教,或突厥语,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大肆宣扬“宗教”、“人权”思想,模糊了人权与主权、民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这不利于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影响了人们的价值选择,模糊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对此必须保

持高度的警惕。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着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制度保障。

(一)分析预测机制

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中西文化并存,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并存,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伴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思想观念交织存在,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认识模糊不定,思想领域的复杂态势,使社会思潮更显活跃。因此,提高对社会思潮的分析预测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建立分析预测机制,就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高科学工作者、领导干部等主要群体的综合素质,科学理性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避免阻碍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社会思潮的“抬头”。

(二)疏通引导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旗帜,它解决的是方向、原则问题,是对人们思想、道德、精神需要的引导与调节。我们要通过法律、科学管理、舆论、宣传等手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着力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及到寻常百姓家,不断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建设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三)网络审查机制

当前,广播、影视、报刊、图书等媒体发展迅速,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1.6亿。因此,建立网络审查机制,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已成为现实的客观需要。我们要依法加强管理,规范网络秩序,积极通过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塑造道德标准,为引领工作打下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四)社会整合机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建立社会整合机制。一方面,要及时了解思想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鉴别力;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引领整合社会思潮,要坚持“支持正确与进步,改造消极与落后,抵制错误与反动”相结合的方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五)榜样示范机制

领导干部是我们从事各项工作的引领者、践行者。积极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做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示范和导向作用。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自身的行为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全体社会成员起示范和引导作用。

构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体系 篇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构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体系,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需要尽快建立起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深入发展, 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改革和市场竞争, 如果企业继续承担着退休人员的管理等社会诸多责任,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人口的年龄结构已超过国际上确定的老龄型人口国家的界限, 因此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 管理好离退休人员, 尤其是大多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已经迫在眉睫, 这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 事关国企的改革和发展。

长期以来, 职工靠企业生存养老, 似乎已成天经地义的事。今后实行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就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 其管理服务工作与企业彻底分离, 管理服务完全实行社会化, 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 我们在1998年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即:养老金全部由社会统筹足额发放, 发放形式也改为由社保机构委托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 使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在经济上有了保障, 从而避免了因贫困企业拖欠养老金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二步, 就是要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要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在社保机构足额发放养老金的基础上, 实现人员也要由社会管理, 也就是要积极地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使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幸福地安度晚年。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关系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大局。过去传统的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企业保障, 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事务管理责任, 其弊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越发凸显。为了消除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使之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度创新,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到本世纪末, 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 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资金来源多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大步骤。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尽快将目前由企业发放养老金改为社会化发放, 积极创造条件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 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 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 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 人员由社区管理。”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强调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是, 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并专门阐述了如何推进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问题。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要按照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继续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并对社区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制度意见, 这些都充分说明,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 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迈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重要步骤, 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发展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提供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 是实现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基础环节。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推进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具备条件的地方, 可开展老年护理服务, 兴建退休人员公寓, 对社区如何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社区服务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承担部分原来由企业及家庭向老年人提供的关心和照顾, 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必将进一步促进社区软硬件建设, 丰富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内涵, 从而形成社区建设新的推动力, 一是促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二是促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是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必须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职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国有企业, 特别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 既要从事生产, 又要承担许多社会事务, 职工进了企业, 生老病死全部由企业负担, 这就严重束缚了企业自身的活力,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来,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但离退休人员仍然由企业管理, 许多社会事务仍由企业负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要想真正走向市场, 参与市场竞争, 就必须从沉重的社会负担中解脱出来, 才能轻装前进。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有利于清除体制性障碍,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还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用工制度, 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用人单位不再承担劳动者年老以后的管理服务义务, 这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劳动者的观念, 改变了劳动者过去一生依赖企业的思想。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 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同时也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社会化管理服务, 就是将原来在各企业的分散管理改为以社区为平台的集中管理, 由原企业的政出多门改为统一的管理, 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 从总体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是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面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增加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实行社会化管理, 可以更好的为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提供便利, 使他们在娱乐生活、精神慰藉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总之,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必经之路, 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面对国有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我们必须积极地、全力以赴地推进和加强。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篇5

一、我国信用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比较困难的原因

(1)信用法律法规缺失。信用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金融有关立法非金融有关立法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方面的法律框架和系列法规,对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和管理的权利与义务没有作出法律规定,这使得整个征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领导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建设不到位。

(2)信用管理部门分散。目前,全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制订一套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缺乏对各领域,各地区信用信息整合的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形成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整合的合力,存在着多头建设的问题。

(3)信用标准规范模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各地的信用评级的统一化本身就带有不公平性,怎样把握才能恰到好处,这更增加了统一标准的难度。

(4)信息发布共享障碍。政府信用信息封闭,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微观经济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我国征信行业没有建立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普遍缺乏自律机制,各个行业各行其是,行业自律程度松紧不一,中介业务标准程度不一。此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等等原因都导致了信息共享的障碍。

(5)失信惩戒机制薄弱。支撑社会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经济政策法规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信用体系缺乏会导致各个方面出现问题

(1)从企业来说,信用缺失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间诚信水平低甚至诚信失常,会使交易过程中契约的有效性时刻面临挑战,让快捷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

受到限制,阻碍贸易的扩大,企业发展的路子越来越窄。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守诚信规范,损害的只能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2)从金融环境来说,信用缺失加大了金融风险。

(3)从社会来说,信用缺失使道德失范,影响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体系形成强大冲击,还会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影响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信用缺失使经济秩序混乱。在信用机制不健全及相关法律缺位的环境下,必然会有一些人不遵守市场规则,不讲信用,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利益。此种现象一旦成风,则会导致企业的恶性竞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使社会信用整体水平下降,造成一种很难治愈的社会创伤。社会的经济秩序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经济活动主体也就无疑要步入畸形发展的道路。

(5)信用缺失导致相应制度的扭曲。信用缺失往往影响到整个社会相关制度的正常运作(银行的借贷制度商业的交往习惯法律制度的构建政府行政管理的运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整个社会制度是基于信用而构建的,一旦信用被打破,则原有的平衡必然陷入混乱,相应的制度就会出现扭曲,我们反思今天的制度构建往往最后会追根溯源至诚信这一最基本的话题。

二、着力建设我国的信用体系,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的三维制度模式

(1)将道德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首先应是讲信用,无论是法人主体或公民个人,都应树立守信的公众形象,树立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意识。

(2)以产权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市场主体没有独立的财产,就没有真正的能力讲信用;市场主体没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没有动力讲信誉、守信用;市场主体没有独立的财产,也没有内在的压力守信用;市场主体对其财产权没有信心,就必然产生不讲信用的短期行为;市场机制不完善使市场主体没有外在的约束,讲信誉、守信用就缺乏感召力。因此,要彻底解决我国的信用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只能是进行产权改革,使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成为真

正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产权主体。

(3)以法律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保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尽早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制度框架;抓紧研究,出台与社会信用直接相关的基本法。此外应注意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巨大作用

(1)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与规则要靠政府。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与规则的核心形式是相关的立法和执法。法律法规起草的主体,是政府授权的有关政府机构和部门,通过大量的立法调研起草法律草案,并依据相关的规定进入立法程序。

(2)政府在促进并实施征信数据的开放,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做出努力。在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实施对相关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开放。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用信息开放的同时,政府还需考虑旨在为社会提供相关信息的电子政务建设,信息集中的政府部门(如工商局、质检局)应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实现公开开放的数据的上网,推动电子政务。

(4)加强对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是很重要一个角色。

网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初析 篇6

关键词:网络社会;诚信体系;网民诚信;互联网企业诚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已经落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到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而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与网络诚信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互联网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匿名隐身、即时通信、无界传播、无限扩张等特点,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散布网络谣言、肆意侮辱诽谤他人等不诚信情况时有发生。在任何时候,网络诚信环境对维护网络经济、文化、道德等秩序、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网络失信问题日益突出,危害越来越大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网络诚信风险机制尚未建立以及监管措施滞后缺位等原因,诚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失信者也得不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网络失信成本低,却获益丰厚的情况普遍存在,诚信与利益出现扭曲的背离关系,虚拟社会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在给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使政府部门面临被动“断后”、网络犯罪陡增、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等严峻挑战。

(一)网络谣言屡禁不止,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

一方面,互联网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一些网民原本就不高的诚信意识更加淡薄,口无遮拦地在网上发表各类不负责任的言论,网络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的不断扭曲变异,给有关部门事后追查带来相当难度,也反向刺激了网络谣言的更加肆无忌惮。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即时便捷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使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形式更多,形成了难以估量的聚合放大作用,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虚假网站层出不穷,网络欺诈日益高发

虚假网站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不正当竞争为目的打“擦边球”,对知名网站、企业进行仿冒。这些鱼目混珠的“李鬼”網站借助搜索引擎公司的竞价排名,使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严重妨碍了正规网站、诚信商家的发展,一些知名的搬场公司、票务公司等深受其害。

二是以盗窃、诈骗他人钱财为目的的“钓鱼网站”,主要手法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仿冒,骗取他人的账户和密码,为实施网络盗窃等后续违法犯罪活动创造条件。据2011年7月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4.9%;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人。

(三)诚信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逐步走向全面应用,并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但是伴随而来的网络诚信确实问题缺日益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国内首份《电子商务诚信调查报告》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71.1%的被调查者曾对一些网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产生过怀疑;62.1%的被调查者声称个人信息曾被在线商家或网站滥用;56.4%的被调查者曾遇到在线购物信息不真实的问题。

二、个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施

(一)网络实名制是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

从现实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看,行为人的身份明确时基本要求。只有在网络社会建设完备的实名制系统,才有可能将虚拟人的网络活动与其现实的身份挂钩。目前,实名信息也逐步成为电子商务、微博等网络活动的必备信息之一,日益凸现其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网络实名制的难度,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合力,以公安机关的全国人口库为基础,建设政府搭台、企业运营的全国级网络实名制平台,通过建立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网络身份证”形式,在大型网站、行业代表网站率先启动实名制,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应用。

(二)通过网络行为的客观记录和采集建立个人网络档案数据库

现实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告诉我们,记录是历史痕迹的忠实反映,考察历史记录能对未来行为进行有效预测。网络诚信体系建设要发挥实际作用,就必须对网络失信行为的类别及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记录的内容及标准,并落实网站主体客观记录用户的网络行为。同时,要对个体在多个网络场所的活动进行采集,通过个体的多次网络活动,客观反映其网络信用现状。采集可以从先局部、后整体,先实现实名制的先采集的方式逐步推进,进而实现对主要电子商务网站、微博、论坛、网络信贷、电子支付等典型网站的覆盖,建立个人网络诚信档案库,作为现实征信数据的有益补充。

(三)通过网络信用云数据中心实现应用的多元化

网络信用数据的采集要通过终端应用来体现价值,进而达到“一处失信、出处制约”的目的。通过建立网络信用云数据中心,向各个渠道提供应用接口,发挥信用记录的实际效用:

一是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应用,提高差信用网民的行政成本;

二是要与传统征信渠道相对接,让网络失信的网民受到现实制约;

三是要向网络渠道提供应用,让一处失信的网民,处处受到制约。

三、网站诚信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施

(一)确保每个网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如果每个网站都是合法网站,网络诈骗、钓鱼网站将不会有生存的空间,网站诚信的基础是网站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根据网络举报信息不难发现,网站的真实、可靠可以从3个方面辨别:

一是“实体诚信”,即网站的开办人真实性、政府职能部门的前置审批及备案许可等基本信息;

二是“技术(安全)诚信”,网站安全是网站运营的基础,可以由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对网站安全性進行评定;

三是“行为与内容诚信”是对网站整体运营情况的综合判断,可以结合网民评价、政府监管等信息动态显示网站的诚信情况。

综合上述3个方面,可以通过防伪电子证书进行公示,便于网民在搜索时鉴别真假网站、诚信网站,提升诚信网站在网民中的使用率。

(二)建立互联网企业诚信档案及动态信用评价体系

网上交易最重要的就是信誉,只有建立互联网企业诚信档案及动态信用评价体系,才能在互联网企业基础信息可信的基础上,动态反映企业的诚信运营情况。互联网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应当由第三方专业的征信评级机构,先行设立运算模型,以网站自愿、政府指导、多方参与、社会监督为前提,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评级工作。网站诚信评级在征集了实体信息、安全评估、企业动态运营、网民评价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级、定级。

同时,为了保证诚信评级的权威性,保障“诚信企业”、“参评企业”的利益,应当及时对企业评级信息进行公示。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及银行在项目申报、税收、贷款等环节给予评级企业实质优惠,对不诚信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引导鼓励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四、法律法规的支撑

网络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管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制度约束,同时也需要网络平台提供者的自律。要构建网络和谐社会,就必须通过立法工作推进网络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立法推动实名制注册。网络实名是网络信用体系建设重要的前提,在抵制网络谣言、规范网络行为等方面有特定的威慑作用,应当立法规范网站必需采用统一的实名制平台,规范网络身份管理。

二是立法推动网络信用记录及采集、应用机制。对于微博、论坛、博客、社交网站,以及电子商务、网络信贷、电子支付等特定行业应当规范制定网络征信数据的标准,并落实网络信用记录及应用的配套机制。

三是推动网站诚信评级的奖、惩机制。应当通过立法、规范、文件等形式,鼓励网站诚信评级,惩罚评级较低的网站。

四是制定诚信数据的应用规范。通过规范、规定的形式落实政府部门、银行机构、互联网企业在日常审批及常态工作中参考网络诚信数据。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W020110719521725234632.pdf.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http://www.21ask.com/htmls/vfec227e6187223fd.html.电子商务诚信调查报告

社会体系 篇7

1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立法工作严重滞后。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无一例不是立法在先。比如开创社会保障先河的德国, 就是在1883 年由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然而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 社会保险制度理应在社会保障法群中首先面世。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 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 立法体系不健全。

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 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决定, 相互之间缺少必要衔接。由于中央集中立法严重欠缺, 地方立法畸形繁荣发展。这些地方制定的规章制度, 立法者是多种主体参与, “法出多门, 各行其是”, 甚至相互冲突矛盾, 使一些本来已有的地方社会保障立法也陷入“有法难依”困境。

(3) 立法层次不高。

社会保障法在立法层次上按理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但现实是人大立法少, 行政法规多, 立法层次低。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涉及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仅有7 部是全国人大通过的, 而且是与其他内容混和, 并非全部适用于社会保障领域, 其规定还不是主要的社会保障系统。而由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至少在100 件以上。这些行政法规大多数以“规定”、“试行”的形式出现, 它们是解决社会保障工作所面临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这种现状显然与社会保障法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 它带来的结果是社会保障立法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4) 立法适用范围窄, 权利不对等。

从各种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来看, 占中国总人口80% 的农民一直不在社会保障范围内。虽然新出台的两个条例扩大了享受社会保险成员的范围, 但仍显不够宽阔。享受社会保障对象的有限性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实施对象均是全体公民”的标准相比, 适用范围显得过窄和不合理。另外, 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新模式, 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由于法定比例欠合理, 国家只有少量补助,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不高, 社会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负担, 造成企业不堪重负, 使之成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困难之一。

2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改革的几点思考

(1)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首先, 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进入社会保障制度总体设计与整体推进阶段时, 必须高度重视并有计划地制定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就社会保障进行立法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统一的基本保证。其次, 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国务院或其职能部门发布的大多是解决实践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指示、意见等, 致使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数以百计。这种过分分散的立法局面, 不利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均衡发展, 因此, 现阶段是到了考虑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的时候。最后, 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缺少人大立法和过多行政立法的局面, 是无法满足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需要的。

(2) 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从运行模式上看, 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基金, 这部分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和各种社会捐助, 属国家责任。另一部分是社会保险基金, 它由国家、社会 ( 单位) 和个人共同负责筹集。目前,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突出和棘手的问题。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立法来加大强制征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同时, 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依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

(3) 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

从年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上看, 城镇人均占有达455元, 农民人均占有仅15元, 相差整整30倍。现有政策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 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实行养老金计划的, 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面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现实需求, 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尽快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

(4) 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社会体系 篇8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道德,产权,法律,和谐社会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社会实施机制, 也是具体作用和影响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 人们交往和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有限的现金越来越成为制约交易的“瓶颈”, 传统的“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信用交易必然产生并越来越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方式。但是交易的不安全性和交易的风险也同时增加了, 当授信人 (债权人) 授信失当或受信人 (债务人) 回避自己的偿付责任时, 就会产生信用风险。因此, 任何现代社会都需要一整套严格而完备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同时, 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 在我国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虽然强调“人无信义、无以立足,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以及“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准则, 但从未形成完善的商品经济信用制度。自明清以来我国也曾出现过以“晋商票号”为代表的高风险的金融业, 并以其良好的信用高效率运营, 在国内、国际享誉一时。但因其不能顺应社会发展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昙花一现就湮没了。清末至民国时期, 随着外国银行业进入国内, 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信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商品经济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但由于国内战乱不断, 未能正常发展。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又很快效仿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所有的商品经济法律制度被消灭殆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社会商品交易关系被抑制萎缩, 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非商品经济的垂直信用关系。这种信用关系在本质上是基于计划经济指令性特征的信用关系, 具有显而易见的可靠性, 但由于这种信用关系对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极度限制和对生产力的捆绑约束, 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 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信用关系已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重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信用体系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三、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现状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虽然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 但是现代市场经济所必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却没有相应建立起来, 导致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越来越广泛, 情节越来越恶劣:从生活消费中的假烟、假酒、假药, 到生产过程中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从经济领域中的假批文、假发票、假币, 到政治领域的假话、假数字、假政绩等等。因此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 我们这个历来以道德诚信为本的文明大国, “诚信”却遭到了空前的大损伤。如今, 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的信用, 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 无不受到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国家信用受到怀疑

政府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本应成为社会信用的典范, 但有的地方政府出现朝令夕改、甚至公然指使授意企业作假的失信行为, 而大部分腐败行为就是根源于个别官员对于社会与公众的失信。政府信用缺失现象也由官僚主义的行政作风盛行, 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得到了验证, 这些现象影响了国家信用。

(二) 金融和企业信用发生危机

大量企业逃避银行债务, 意味着银行无法对广大储户负责, 银行信用也不再是金字招牌。企业为逃避债务而失信的行为如: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拒不履约行为等, 造成了经济秩序混乱。有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企业信用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 占我国GDP的10%-20%。毁约、违约、欺诈性签约、假冒伪劣问题时有发生, 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

(三) 消费信用发生危机

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一些违法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 大肆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如前几年在安徽阜阳发生的伪劣奶粉事件、2008年发生的粮食供应缺斤少两、“三鹿”事件等, 这些都属于偏离市场经济的行为, 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 信用的缺失还直接破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环境。如果市场中充斥着尔虞我诈, 谁也不相信谁, 那还怎么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

当前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将信用作为社会最重要与最基本的行为标准, 并将其作为一个普遍习惯;而在我们这样一个道德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却有许多人和许多行业不讲信用,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 以往信用主要是由道德进行规范, 在我国目前经济转型过程中, 原有道德规范体系受到冲击, 新的规则还没有完善起来。所以社会信用缺乏坚实的支撑。因为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不同, 其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因此传统道德观念难免出现滑坡, 这也是导致人们背离诚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 产权界定模糊, 信用缺乏必要的基础。目前, 我国虽然进行了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等重大改革,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是,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权制度并没有真正消除, 至今国有企业产权界限仍然有些模糊, 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和经营者不是企业家和银行家, 而是政府官员, 在他们眼里, 企业和银行都是国家的。因此, 企业举债要么千年不还, 要么是假破产真逃债。这不仅无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 而且破坏了人们心目中的借债还钱的理念。

第三, 缺乏建设社会信用制度所必须的法律手段。与不同的社会背景相契合, 信用本身也经历了道德化和商业化两个阶段。在信用道德化阶段, 法律对信用的调整并不占主导。在信用商业化阶段, 对个体而言, 信用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诚实与否的道德评价, 而是由个人与社会经济交往的具体行为构成的。信用直接对应经济利益, 是一种商业资源, 大量交易都必须建立在守信之上, 然后才谈得上交易的安全和迅捷问题。信用商业化了, 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还几乎是空白。

第四, 国家信用监管体系不健全, 政府的信用监管力度不够。受旧体制的影响, 我国国家信用监管体系不健全, 尤其国家信用监管体系缺乏法律法规约束, 失信行为没有及时处罚, 专门的信用监管机构缺乏, 信用信息掌控缺乏有效管理, 这些都表明政府的信用监管力度不够。

五、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和谐社会相协调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

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建立规范的、富有活力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 形成良好的信用秩序, 是一个涉及文化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国国情, 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 加强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信用教育可从道德教育着手, 诚信是信用制度的中心环节, 诚信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作为市场主体, 对人对事都要诚心实意, 在生产经营中, 讲信用、信誉、信义, 才能可持续发展。“讲信用”是我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美德, 是“人立之本, 业兴之据, 国强之基”。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自愿诚信基础上的信用关系。诚信是信用关系的基石。开放的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讲信用”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加强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我们应深入农村和城市的各个方位, 开展多种活动, 利用多种渠道, 让广大群众认识到“遵守诚信”对社会信用和个人权益的保障的重要性, 认识到信用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和理性经济行为, 使“讲信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操守, 一种理念, 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为社会信用奠定必要的产权基础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因为,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就是一个履行契约的信用行为的过程。在信用建设中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明晰的产权界定,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交换和竞争的高级形式是信用, 产权界限模糊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和竞争, 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信用, 因此产权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只有产权明晰, 企业才能够真正成为重视信用形象和观念的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

(三) 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 创造一个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于信用的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 信用应该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强行履约机制来维护社会信用, 对于严重违反道德不讲信用的行为, 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予以惩戒。信用立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作用制度和作用体系的保障和基础,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 使市场交易中的失信行为无便宜可占, 以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加大信用执法, 要严格信用监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公、检、法部门和银行税务系统等机构之间建立网络执法监管体系, 提高对失信者的行为信息掌控和市场监管力度, 努力创造一个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

(四) 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管理体系, 树立国家信用的良好形象

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应逐步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和管理体系, 加快信用信息的市场化、公开化。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国家信用监管体系不健全和滞后性有着直接关系。在维护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职能的情况下, 进一步建立政府和民众信用互动机制, 颁布和出台系统、现代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律法规, 有利于政府的信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现代化的国家只有进一步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加强政府信用监管力度, 才能在群众心目中建立起心悦诚服的国家信用、政府诚信的良好形象, 从而完善政府提供公平服务的公共职能, 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总之,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取向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构筑一个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椿阳, 朱永新, 张建波.和谐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思考[J].理论探索, 2007 (2) .

[2]、夏善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济合作, 2008 (1) .

[3]、广东经济学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 篇9

第一是银企信用关系恶化, 银行信用循环梗阻, 风险加剧。第二是信用供需脱节, 阻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指新兴的经济主体 (如民营企业) 和新生的金融需求 (如消费信用) , 由于没有合适的信用方式和有力的信用制度支撑, 使银行过剩的金融资源与新兴的有效需求无法有效支接, 形成信用脱节和金融低效。第三是优良企业出现金融转移, 信用需求开始减弱。第四是为支撑信用循环, 国家信用空前回归, 社会信用领域日趋狭窄。第五是信用萎缩导致金融资源游离经济实体, 信用日益畸化, 金融风险不断堆积。信贷资金大量进入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证券市场进行投机。信用恶化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乃至整个经济、金融的萎缩、高险与低效。客观上, 社会信用与银行业务存在着高度的正向关联, 它们相互依存, 同盛共衰。由于当前信用恶化和减弱, 严重阻碍银行的业务经营。首先恶化了信贷资产, 加剧了经营风险。其次制约了银行的融资手段, 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信用环境恶化使银行融资方式保守、领域狭窄, 银行大量资金因脱媒而滞留体内, 不但资产收益率极低, 而且直接形成信用、经济的双重萎缩。再次畸化了银行信用行为, 催生出新的金融泡沫。最后束缚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制约了银行创收能力。

2 分析我国社会信用恶化的原因

微观层面看, 信用关系是由授信者、用信者和信用工具 (如借据、合同、存单等各种契约性金融工具) 三大要素组成。主观上信用意识淡漠导致有钱不还, 或客观上信用能力不足造成无钱可还, 都直接造成信用的失效和恶化。造成当前社会信用恶化的主要根源有:

2.1 银企产权的模糊性和主体的同一性, 使银企债权俩务缺乏体制硬约束。

由于产权结构的单一性和主体的同一性, 银行、国企资产债权债务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存续性”和“抵消性”, 最后总可通过国家政策进行债务清理 (如呆账核销、俩转股、清理三角债等) , 即使形成损失也债有其主。

2.2 地方经济与银行条块利益的分割性,

造成地方政府、企业联合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日益严重。如政府企联手通过改组、转制等各种形式大肆悬空、逃废银行债务, 使银行的债权维护、保全工作层层受阻, 信贷资产大量流失, 银企关系不断恶化。

2.3 银行的授信能力相对带后, 形成大量的经营风险损失。

a.授前决策带后。b.授后监控乏之。c.授中管理存在缺陷。d.授信手段带后。

2.4 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备, 无法满足有效的信用需求。

a.个人信用制度尚为空白。b.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目前, 银行对企业建立了信用评级制度, 但这种制度尚未社会化、系统化, 评估依据的信息水平较大, 缺乏真实性和操作性。c.金融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尚未空白。不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d.缺乏完美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是解决用信者信用能力不足, 推动社会信用循环的有效途径。当前, 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极度残缺, 除国家信用 (国债) 、银行信用 (银行承兑汇票、存单、信用证) 、机构信用 (保险) 可作信用担保之外, 只能下条件苛刻的实物担保。

2.5 信用运行缺乏有力的法律及道德环境支持, 是违约失信行为大行其道。

a.信用立法尚为空白。b.信用执法不力。c.信用运行缺乏良好的道德支持。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断弱化, 信用运行缺乏有力的道德环境予以支撑和维护。

3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3.1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使企业主体法人

化、人格化, 通过对经营权责的硬性制约, 形成企业守信经营的内生机制。a.深层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 许多将股份制改造作为上市“圈钱”的主要手段, 企业体制行改而神未改,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且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b.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进行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率低, 竞争能力弱, 资产质量差, 已从分暴露出国有银行的产权体制缺陷。b.建立企业经营者引用的束制约。为规辟经营者人为造成的企业失信行为,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社会化经营者用登记制度。将企业信用视同经营者个人信用进行捆绑考核登记, 对违约及失信企业的经营者, 在以后个人任职、就业乃至申请信用援助时实行严格制约。

3.2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银行授信能力。

a.优化内部授信制度, 强化授信责任。b.建立科学的信用准入机制, 尽力规辟企业制度、政策和市场风险。c.加强对企业的监控管理, 规辟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d.银行自身要加强信用评级和风险制度。要建立银行信用等级评估制度, 通过国内或国际权威资信评估机构对银行对银行信用等级进行认定。e.提高授信能力, 按市场需求和主体信用能力进行授信。一方面, 对国家产业政策倡导的投资领域, 要结合本地域经济特点来决策, 避免盲目跟从而引起新的重复投资;另一方面, 对新兴的经济主体和融资领域 (如消费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各种中间业务等) , 要主动适应市场, 积极研究、开发各种有效产品, 满足需求, 开拓新的业务和盈利领域。

3.3 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 广泛链接信用需求。

首先, 要迅速建立社会化的个人信用制度, 满足消费信用需求.个人信用制度是通过构建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 一信用记录生成个人信用级别, 作为个人在获得社会信用援助的资格证。其次, 要建立社会信用担保体系, 从信用保障的角度你补信用能力及其用意识的缺陷。

目前, 国家对建立社会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政策规范和引导, 有些地方也初步尝试试性地建立了一些担保体系的建立以社会化、规模化、规范化、法制化为目标,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担保体初建时期的启动作用。社会化的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将极大地拓展银行的融资范围, 特别是将融资对象扩充到充满活力和前景的民营企业, 有效放大了银行的业务空间和盈利空间, 并实现银行融资重心的市场化转移。

3.4 依法、依政、依德治信, 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 通畅信用梗阻。

首先, 要加大依法置信, 严惩赖债、废债行为。一是加强信用立法, 为信用法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二是加强信用执法力度, 极大维护债权人利益。执法不力是失信行为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使债权人特别是银行的债权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其次要依政治信, 全面整肃社会信用秩序。信用重整需要政府的全面参与和积极推动。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自律, 规范行政行为;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角色和职能, 将建立健康有序的信用秩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投融资环境的基础工程, 为整治信用秩序鼓与呼, 以信用工程的发起人和推动者的角色, 积极调聚各领域各部门及一切社会力量, 统一整治手段, 严厉制裁措施, 形成一张整治信用的社会之网, 让失信者无处立足。最后要加强依德治信。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最原始、最广泛的社会规范, 是铸信用自律的根本力量。让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是要加强信用教育, 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二是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 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使信用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尺, 重信履信成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摘要:针对我国社会信用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恶化的原因, 阐述了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体系 篇10

通常,人们认为信用属于道德范畴。信用的实质是信任,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我国当前突显的社会信用危机是道德沦丧和市场经济缺陷的恶果。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通过道德教育和法规来实现的。从精神观念讲,要诚实守信,遵守诺言这;在经济意义上,信用是市场中人们的理性选择行为。本文以理性选择为逻辑起点,从微观角度进一步阐释信用的内生机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危机做出解释。

1 理性选择与非对称信息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Myerson,1999)[1],理性选择是假定经济主体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有效用倾向的,描述主体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目标函数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的决策选择行为。效用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物质产品中获得物质效用,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的尊重、赞美、荣誉的需要,从“自我完善”产品中获得“标签”效用(Khalil,1990,1997)[2,3]。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限定主体可选择行为集,直接影响主体选择行为。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看,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受信息集、博弈规则(参与人、行动、结果)、战略空间、预期得益等多种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约束,约束条件变化必然影响到主体理性选择行为。当经济主体理性选择面对的是另一个理性主体,他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他的理性选择也是对方的理性选择函数;主体之间理性选择相互作用,使主体实际选择结果与期望的最大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但仍是主体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因而主体的理性选择是在存在着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选择问题。理性选择有如下的特征:理性选择是一种双向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折衷选择;理性选择是信息约束下的选择;理性选择是一种动态选择。

非对称信息,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信息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呈现非均质分布。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使信息非对称性更严重,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常态和特征。信息非对称性导致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是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根源之一,使内生交易费用增加,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信息非对称性,形成了交易中的交易主体出现信息优势方和信息劣势方,因而双方地位并不平等。信息优势方由于拥有对方所不拥有的信息,在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驱使下,其理性选择将是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对方的得益;而信息劣势方由于顾虑信息非对称性可能引发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存在得益损失的可能性,行为趋于谨慎,他的理性选择是不信任对方,从而不参与交易活动,结果是即使对交易双方明显有利的交易行为也较难发生。

2 信用内生机制

我们用委托-代理人模型来说明交易双方策略和博弈结局。假定交易为信息优势方(代理人)与信息劣势方(委托人),他们的策略分别有诚实、欺骗与交易(信任)、不交易(不信任),得益矩阵如下:

由双方博弈矩阵可知:若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当信息优势方理性选择是欺骗时可得到15单位收益,而对信息劣势方造成5单位损失。对于信息劣势方而言,知道信息优势方会(或可能会)选择欺骗行为,就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为避免损失,他的理性选择将是不交易(不信任);那么双方理性选择的纳什均衡结果是:信息劣势方选择不交易(不信任),信息优势方选择欺骗,双方得益均为0。而若双方选择以信用为基础的合作行为,可各得5个单位收益,显然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应是符合双方利益的理性选择。为什么对双方有利的理性选择无法实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优势方基于信息优势地位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性,导致信息劣势方不信任感。缺乏信用基础,使双方合作困难,结果是信息优势方找不到交易对手;或者为达成交易必须付出额外交易成本,增加内生性交易费用;这两种结果最终会导致市场萎缩、稀薄、乃至消失,既不利于双方利益,又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如果将信用机制加入上述模型,信息优势方与信息劣势方建立了信用关系,双方理性选择行为变为合作,则各得5单位收益,双方效用增加,实现了集体帕累托改进。那么这种信用机制是如何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双方如何取得相互信任,建立信用关系?双方如何确定对方会采取基于信用的合作行为?由上述博弈模型,假定每次博弈时双方都预期会有下一次交易机会,且博弈结构相同,那么在给定信息劣势方选择交易(信任)策略情况下,对信息优势方而言,若选择欺骗,得到本期收益15个单位,但以后交易不能维持,收益为0,总收益只有15个单位;选择诚实,可得到本期收益5个单位,又由于双方交易可以维持,过程重复进行,每次诚实都可得到收益5个单位,结果是总收益远远大于15个单位。可见,为了追求长期效用最大化,信息优势方有动机选择诚实合作,建立信用关系,信息劣势方也会主动采取触发策略,基于信用的合作得以实现,形成动态博弈树,见图1。

这就是说,重复博弈使双方达到触发策略均衡,创造信用机制,其核心是交易主体为了诚实合作的长期利益,愿意抵挡欺骗带来的一次性利益诱惑。从这一角度看,信用成为人们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结果。当然,信用关系建立和维持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承诺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信用),即信用成本。当预期未来长期收益大于支付的信用成本时,人们就有动机建立和维持信用关系。信用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累积功能,也就是说随着交易次数增加,信用关系会越来越稳定,双方信任度越来越高,交易更容易达成,交易成本会迅速减少。稳定的信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交易主体的无形资产,并且不断增值,具有报酬递增性质;另外,信用关系具有可移植性,与某个主体建立的信用关系可以“移植”到另一主体,使交易范围扩大,收益增加。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有动机去建立、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信用这种人们基于经济范畴的理性选择,也将升华为道德范畴的自觉行为,整个社会成为信用社会(从道德层面讲)。

当信用成为道德规范,被人们自觉遵守时,经济活动效率会大大提高,信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诺斯,1981)[4]。因此,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如果离开了这些习惯和道德,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是信用(张维迎,2002)[5,6]。信用机制虽未改变信息非对称的客观现实,但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交易容易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是市场的自我挽救。而信用的产生、强化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信用机制的前提。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主体无法也无须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无法获取信用合作长期利益;产权制度不稳定,人们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市场秩序;产权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人们没有动机维持长期信用关系。所以,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交易主体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并获得相应收益,人们才会理性选择去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因而,信用问题的实质是产权问题(张维迎,2002)[7]。

(2)市场经济是信用机制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交易规模扩大及交易水平提高,人们才有机会参与重复博弈,于是理性选择自发建立信用关系。信用机制内生于市场交易,并随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一般来说,信用发达程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而市场不发达与信用机制缺乏相伴生。因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必定缺乏社会信用关系,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必定是信用缺乏的社会。另外,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可以容易地选择交易对方,信用缺乏的主体会很容易被信用良好的主体所替代,这种市场的惩罚外力,迫使交易主体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反之,在垄断市场信用机制缺乏是必然现象[8]。

(3)有效的惩罚机制是维护信用机制的手段。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惩罚功能,信用缺失主体将面临以下惩罚:(1)交易对手将交易转向另一个主体;(2)为了实现交易必须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3)一旦失信成为公开信息,潜在交易对手会不与其交易,使其丧失参与交易的机会;(4)信用关系一旦被破坏,很难重新建立,失信主体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4)信息公开、信息流动是信用机制的保障。信息公开、信息透明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相对降低了信息优势方的优势地位,并使失信行为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减少了其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有利于双方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信息的高效流动使失信主体及其行为成为公共信息,被潜在市场参与人知晓,从而提供了可能的市场惩罚机制[9]。

3 启示

(1)信用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属于经济范畴,是主体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信用内生于市场经济,是市场的自我挽救,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和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信用危机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消极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上,许多人对信用理解仍拘泥于道德范畴,希望并力图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这种理解忽视了信用的经济范畴,忽视了信用的市场经济内生性。即使通过道德教育,“嵌入”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信用关系,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基础,这种信用关系也是极不稳定的;即使通过“嵌入”方式可以进行信用制度安排(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这种制度安排的遵守难以成为人们自觉行为,因而是低效率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这样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最终建立。

(2)产权制度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稳定的产权制度,经济主体成为自由契约、自主交易、自担风险的产权主体,稳定的信用关系才可能成为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产权不清、产权制度不稳定、产权未受法律有效保护环境下,单纯进行信用制度建设,以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法律上保障主体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建立以法人产权关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规范政府行为。

(3)必要的惩罚机制是维持信用的手段。市场惩罚和法律惩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不仅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严格执法,发挥法律威慑力和惩罚力,更要健全市场经济制度,发挥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因为相比而言,市场自身惩罚功能可能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维持信用的手段。惩罚与激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要有一定的惩罚机制,更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去自觉遵守。市场经济不仅有对失信主体的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人们更愿意与讲信用的人合作。同样,法律不仅有对失信主体威慑和惩罚功能,也有对讲信用主体的激励功能,因为法律给人们提供正当权利的保护,保证人们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4)信息的结构、数量、传递系统对信用体系具有显著影响。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必须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全国征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信用登记模式来推进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并通过信息共享、电子化信息平台、独立的信用中介组织来建立高效信息传递系统。

参考文献

[1]Myerson Roger B.“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7,No.3.(1999):1067-1082.

[2]Khalil E L.“Beyond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A Reconstruc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Human Conduct.”Econ.and Phil.6(1990):255-273.

[3]Khalil E L.“Etzioni Versus Becker:Do Moral Sentiments Differ from Ordinary Tastes-”De Economist145(1997):491-618.

[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56-60。

[5]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3-13。

[6]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出版社,2002:112-115。

[8]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1(9):56-60。

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信用体系;建设

一、加强市场主体——企业的信用建设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我国现有企业绝大多数是遵纪守法的,但也确有一批企业因不守信用而被处罚。所以,加强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诚信和信用建设,对建设我国信用体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是建设全国信用体系的关键。

1大力培养企业经营者的信用素质。为此,除对企业经营者加强培训和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外,税务部门要加强企业守法纳税的监督检查,人民银行要引导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工商部门要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认证工作,质检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检查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检查及信息发布工作,工商联和各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行业信用规范,等等。

2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是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资信数据库是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信用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按照用途和信息内容的不同,企业资信数据库可分为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征信数据库、企业付款信用数据库、坏账(黑名单)信息库、依法缴税信息库、产品质量信息库、合同履约信息库、环境保护数据库,等等;按照数据库建立的层次,又可分为政府主办的企业(包括国外企业)资信数据库、行业内的资信数据库和征信公司资信数据库等。建立这些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对守信用企业起到激励作用,即增大这些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对不守法企业起到惩罚作用。

二、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是建设我国信用体系的基础,也是建设信用体系的难点。

1要对全民进行诚实守信教育。要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形成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文化氛围,使讲信用和遵纪守法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2要依据国家法律逐步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由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牵扯到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特别需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体系。因此,国家要制定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法大力支持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汇总,特别是那些在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

3找准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提高人民利益的结合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尝到提高个人信用等级对发展经济的甜头。例如我国一些地区实行的农村信用社对评为“信用村”(即还贷款无逾期、无呆滞、无呆账、无拖欠利息纪录的行政村)的“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小额农贷无需担保的措施,大大促进了这些地区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三、健全各类中介机构的信用体系

各级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包括即将建立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征信机构等,都担负着为全社会提供真实信息的社会责任。他们提供给社会的信息是真实的,就能保证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保证各个市场经济主体在公平竞争中获得利益。如果这些中介机构中的一部分丧失职业道德而向社会提供假信息,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

1完善法规规章。在大力清理整顿中介机构的过程中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违法违规的中介活动,建立完善的法规规章,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对所有从事中介服务的经纪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格认定,做到持证上岗。各中介机构都应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提供假信息。

2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建立各类中介机构的自我约束机构。

四、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

从建设全国信用体系的全局来看,政府信用是影响全局、推动全社会的信用。因此,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及时纠正那种地方政府朝令夕改的失信行为,对进一步完善各地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招商引资有着重大作用。

1在强化政府信用导向作用的基础上提高行政和司法公信力。要紧密结合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逐步推行政府“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权,促进公务员、司法人员的行政和司法行为的规范化。

2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的社会咨询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顾问团、法律顾问团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继续完善政府的信息发布、公开承诺、市长电话、价格听证和政府采购的政务公开制度,拓宽政府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的渠道。

3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部门、全社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行政问责、行政投诉等制度,加强公务员和司法人员的诚信教育,建立行政过错和司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司法人员的信用档案,作为提拔、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推进长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篇12

一、积极探索, 打造长春品牌

从目前的情况看, 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领导重视不够, 工作机制不健全, 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局限于一般号召和动员。在现阶段, 认识还不完全统一, 实践还不充分, 目标模式还不十分清晰, 此时如果一味追求自上而下的统一模式, 必定会陷入无谓的争论, 反而会拖延社会信用体系的进程。

从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看, 一些省市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探索出了可行的运行模式, 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并且出现了两个积极的趋势:一是地区之间的不同探索有趋同的倾向;二是地区之间相互联通、实现共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已经开始出现“信用长三角”等区域内融合、联通的机制。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中国统一、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 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由地方、部门率先形成局部的信用体系, 再通过局部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 最终形成涵盖全国的体系。这种途径, 一方面可以在局部推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 及时纠正, 避免在全国范围内由于模式选择不当, 贸然推进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地区之间的不同模式中取长补短, 逐步完善, 最终形成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国情的运行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长春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不能等、靠, 应积极探索, 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 努力打造长春品牌。

二、正确处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条块关系

当前, 条条和块块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都很高, 并且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可以说, 条条和块块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信用体系, 都是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条块之间还没有形成互相联通、有机并存的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封闭。事实上, 不论是条条还是块块, 都对社会信用体系有着急迫的需求, 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条条侧重于通过信用分类监管, 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块块则侧重于树立地方形象, 改善贸易投资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条块块之间应当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取代。对条条来说, 上级机关应该鼓励和支持下级机关积极参与当地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提供信用信息;对块块来说, 要积极组织推动本地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联通和共享, 为各部门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提供帮助。

三、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当前, 社会信用体系任务十分急迫, 信息资源处于分割、封闭状态, 信用立法滞后, 信用市场发育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必须积极行动, 有所作为, 承担起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主要是建立适合地方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 建立信用体系管理体制, 整合信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公开, 禁止各部门利用职权搞信息封闭和垄断, 强化信用监管, 引导信用需求, 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清除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各种障碍, 支持信用服务机构的设立和运行, 同时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促进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把握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原则, 支持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 政府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必要的支持, 并进行有效监管, 不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政府部门不应当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搞市场化经营, 也不宜以政府名义直接搞企业信用评级。

四、构建市场诚信与社会诚信合力

信用基础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诚信以及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来维系。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消费者群体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信用行为主体, 社会诚信程度高低就是信用主体之间行为准则和诚信文化状况的反映。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和建立信用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仅靠某一信用主体的力量或道德的自律约束是不够的, 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及消费者群体在恪守信用的基础上互促共进, 需要建立以道德、法律和信誉机制为主的他律约束, 营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和信用环境, 从而促进各信用行为主体形成一个竖立的平行四边形诚信合力。四大主体是四根柱石, 共同构成市场诚信、社会诚信的合力。

五、正确处理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

信用体系建设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为目的, 绝不能把它当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如果不能实际应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成了纸上谈兵、无的放矢。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 只有一个标准, 那就是能否通过应用, 使信用缺失问题得到根治或缓解。之所以普遍认为上海、深圳的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除了对他们信用体系建设本身的工作表示肯定以外, 更重要的是见到了实效。比如, 上海的不良贷款率连续五年下降, 只有百分之二点几, 深圳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地方的政府规定, 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公务员录用、评选先进、出台优惠政策时, 把提交信用报告作为必经程序, 有的地方还把信用方面的要求嵌入标准合同文本或审批程序。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实际运用, 反过来, 又进一步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长春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 无论是建立工作小组也好, 还是做各种宣传活动也好, 关键是要看到效果, 不能搞形式主义, 要真正坚持长期化, 坚持不懈, 努力探索, 实事求是, 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反商业欺诈建设地方信用体系[J].中国经贸, 2007.6.

[2]李陵生, 齐晋.对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 2008.1.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下一篇:国企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