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共12篇)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1
按照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 结合县情实际, 本着“便捷高效、运行规范、健康发展”的原则, 组织实施了“866”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 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职能作用。
一、科学规划, 构建服务主体
为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突出培育主体、配套设施、优化方式、拓展服务四个方面内容。为此组织实施了“866”工程, 即建立健全八大服务中心, 搭建六大服务平台, 发展六大协会组织。
“八大服务中心”分别是: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现代农机服务中心、现代水利服务中心、畜牧养殖服务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中心、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六大服务平台”分别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农村金融贷款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平台、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六大协会”分别是:农技推广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绿色稻米协会、扶贫互助金协会、农村经纪人协会和农村用水协会。
为了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健全完善八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 建设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化管理。
二、搭建平台, 提升服务水平
县级平台建设主要是围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贷款服务、农业信息、农业保险、政策法规和便民服务等内容搭建。平台共建设了工作动态、转出信息、需求信息、抵押贷款、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经验介绍、操作流程、 政策法规和文本下载十大板块若干内容, 重点突出了土地转出、需求信息、抵押贷款和农业保险平台建设。按照“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 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进行土地流转, 以配套改革及服务来满足土地流转服务需求, 解决了私自流转交易引发的矛盾、利益不均、纠纷难处和影响发展的实际问题。 同时, 通过农村金融贷款服务平台, 推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预期收益权低押登记贷款服务。 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 拓展农村融资担保渠道, 实现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有效配置, 解决了农村融资担保难问题, 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此外, 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机短信平台, 我们还开展农业信息交互及传递和政策法规宣传等服务。
三、典型培育, 创新服务方式
在工作中注重抓好典型培育和推广, 坚持以点带面, 搞好示范引路, 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扩大影响面。 通过典型的作用, 引领和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的乡镇在推进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 创新开展了“一站式”服务。 将原有的种植中心、经管中心、林业站、农机站、土地站、畜牧站和水利站等涉农部门进行有效整合, 建设了集农技推广、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畜牧养殖、金融贷款和农机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在乡政府院内进行集中办公, 实现了机构的有机整合, 开展一站式便农服务。还有的乡镇将具体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工作分工等内容制作成图版和小卡片, 共发放联系卡3000 多份, 方便农民随时进行电话联系, 减少了农民往返的时间和成本, 简化了办事咨询程序,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 建设了多个村级便民服务站, 延伸服务链条, 达到服务的 “及时化”、“全覆盖”, 帮助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实际问题, 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 在此基础上, 个别乡镇还提出了开展“点单式”、“短信式”、“三诊式”、“VIP式” 等各式服务五六种, 实现与有需求农民的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服务。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平台, 发布信息、组织洽谈、合同签定、有序流转等服务, 上半年共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6 千余条;指导签订和鉴证土地流转合同1 万份, 涉及土地流转面积52.7 万亩;目前已审核、备案、登记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5 亿元。 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能够不断的提升服务农民的质量, 确保在新形势下为三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石。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明显改观,但与农业大市的市情、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农民的要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机构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应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
加强统筹,系统推进。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把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目标,系统统筹人员、资金和设备布局。在实际推进工作中,应突出强化体系观念、系统思考和谋划,针对所属领域、区域中的实际情况,固强补弱,缺什么补什么,哪方面差就强化哪方面工作。要注意从根本上、深层次解决问题,着力增强工作的实效。当前,要突出围绕加强资金投入、破解农业信贷和保险难等问题,探索尝试、攻坚克难,以难点的克服带动整个体系建设的加强。
积极完善公共服务机构体制模式,围绕“市场化”目标,采取托管、承包等手段,强化技术成分,去除行政色彩,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实体。要精兵简政,围绕搭建和维护信息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宣传、统计和反馈农业一线情况、组织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改革现有农业服务机构体制,将节省出的人头费、机构费转用到转型的服务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上。
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专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按照环节上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地域上覆盖全区域,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风险保障、有信贷资金、有专项扶持的目标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出台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措施。具体实施过程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一是把现行的一些作用不大的涉农项目资金取消,设立专门扶持农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二是改革现行的种地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方式,由过去的补助农户改为地谁种补给谁,谁经营补给谁;三是将现行的农业扶持项目实施向有实力、有意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农业公司结合倾斜,如农机项目、粮食存储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
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效模式。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三农”战线和农村基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着眼点,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要求,认真探索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新的服务模式,研究和试点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的方式方法。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3
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开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应着眼于大农业的现实,着力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服务体系,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工夫,使公益性服务做到全覆盖、经营性服务做到专业化、合作性服务做到便捷高效,形成公益性、赢利性组织分层发展的新格局。当前,要着力建设“六大体系”。
一、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013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5%,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尽管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但与现代化大农业的内在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黑龙江省要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必须从解决农业发展的最急需、最紧迫的重大技术需求出发,努力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一)创新农业科技攻关机制。整合涉农科研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支持产学研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研发机构。重点突破良种繁育、作物栽培、农机装备、畜禽养殖、农田灌溉和生态保护等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坚持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科研课题立项必须面向生产需求,特别是要对当地的传统优势产品做好品种的提纯复壮,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加快培育适于第一、四、五积温带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和适于第三、四积温带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要争取国家支持,继续加大优良品种的培育,全面抵御国外转基因种子的侵袭。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用水平均占水资源消耗总量74%(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的现实,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展耕地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技术攻关,构建竞争择优机制。
(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农业科技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社会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县级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中心站为依托、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大户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总结完善“村级服务站+农民技术员”、农业科技包保等农技推广模式,扩大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农民田间学校分布范围;组织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推广部门开展以院县共建、院乡共建、专家大院为主要模式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安排千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乡镇技术推广队伍,组织万名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成立农业专家技术指导组,面对面为农民提供指导服务,落实各项增产技术措施。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创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园,创办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领办帮办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步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人员与生产紧密结合、农民与市场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水平。
(三)改进农业科技服务方式。紧紧围绕黑龙江省特色主导产业,以服务千家万户为目标,以提高种养业的规范化、科技化水平为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科技服务的综合效益。要努力改变黑龙江省有些农村的农技服务依然靠“一张嘴、两条腿”的现状。在搞好农村科技公益性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的市场化,方便农民花钱买服务。对一些地方兴办的玉米催芽公司、水稻工厂化育秧、庄稼医院等,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扶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鼓励科研部门、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和科研推广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分红等方式开展经营性服务。积极推行农技人员联企业、联基地、联大户制度,从机制体制上保证农技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便捷的渠道,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目前,黑龙江省相当一部分乡村的农业生产缺少服务,如何种田能高产稳产、增加收益,对多数农民来说,仍然是个问题。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服务。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和实施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标准,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推行深松整地制度,扩大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规模,活化土层,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全面提高耕地蓄水、供水、抗旱涝能力。推行现代栽培制度,完善和推广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不断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推行水稻规范化生产制度,加快水稻育秧大棚和智能化催芽车间建设,尽快实现全省水稻育苗大棚化和催芽智能化,提高水稻生产水平。推行农作物轮作制度,加快建立北部麦豆产区以“玉玉豆”、“麦豆玉”、“豆玉薯”为主导的科学合理轮作体系。通过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创名牌,以质量取胜,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机股份合作公司、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中介服务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集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多元化农机服务机制。加强区域农机服务和调度中心建设,提高现代化大农机维护、保养和作业水平。鼓励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新型农机推介、配件供应、机具维修、废旧农机回收、技术咨询和指导等系列农机服务。扩大农机服务总量,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和区域,形成集农业生产、产品深加工、产品贮运、农机租赁、信息服务等多种服务于一身的企业化经营机制。
nlc202309051413
(三)认真做好灾害防控。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加强对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建立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制度,健全饲料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立足常年抗灾夺丰收,抓好低温、内涝、冰雹、干旱、早霜等各类自然灾害防控工作。根据黑龙江省实际,加强对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集成创新,协调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实行绿色防控。此外,要加大人为灾害的防控力度。这些年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旱改水”,抽取地下水种水稻,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位下降了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如不加以控制,用不了多少年,“两大平原”就可能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区”,必须尽快停止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三、改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黑龙江地处边疆地区,流通体系建设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必须加快建立完善以农资消费品和农产品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一)强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着眼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国家市场、地方市场,专业市场、综合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健全完善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要抓紧研究制定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规划,统筹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黑龙江农垦北大荒粮油批发市场为重点,以区域性有特色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型城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粮食集贸和零售市场为基础,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的粮食市场体系。重点推进11个中心地级城市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海伦、集贤、克山、五常、宝清等地优质农副产品大市场改造升级。加强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中心城市窗口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销售网络;扩大绿色食品销售专营店和配送中心网点布局,提升市场话语权。
(二)加快农产品物流网络建设。构建农产品运输物流通道,在产地和销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根本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难题。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清除农产品城乡流通壁垒,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的物流网络,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工程。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积极发展绿色产品流通体系,努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和较强辐射功能的大中型农产品流通设施、配送中心物流设施。创新物流方式,推进散粮铁路运输入关直达,加快打造一批散粮集中转运基地和成品粮集装箱发运基地。改善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物流设施,满足物流平台、交易平台、电子信息、商贸流通的要求。加快标准化蔬菜、马铃薯窖储设施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建设完善粮食运输设施设备。大力发展物流园区,分层次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三)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创新。扩大“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为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提供代运、代储、代烘干、代销售和分期结算等业务。发展农产品现货交易,建设大型现代化粮食交易服务平台,开展粮食现货挂牌交易和中远期合约电子交易,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合约交易、订单交易、拍卖交易方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市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产品期货交易,与大连、郑州商品交易所对接,将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纳入期货交易所备选品种并推动上市,积极争取在哈尔滨市设立优势农产品期货交割库和期货交易所。
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金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的金融环境虽然不断改善,2013年涉农贷款达4667亿元,增长758亿元,但与涉农金融需求仍有1000亿元左右的缺口。黑龙江省应全面落实《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全力突破农村金融制度性障碍,使农村金融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和保障。
(一)创新组织机构。通过政策吸引、环境改善,积极引进省外及境外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制,推进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扩大融资规模、提升融资能力、增加农村金融网点。探索在农村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依托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组建金融租赁公司。鼓励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优先批准在县以下地区设立涉农小额贷款公司,已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业务须达到贷款总额的15%以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农村合作金融公司、农业租赁金融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四类新型金融组织。发展农村互助金融,应按照因地制宜、社员自愿的原则,实现社员自办、民主管理、政府引导、社员受益、风险可控的资金互助合作。进一步深化肇东、克山、绥棱、宝清四个县(市)的农村金融试点,全面推广试点经验。
(二)创新抵押担保。创新融资担保方式,认真研究土地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湿地经营权、粮食预期收益权、农机具、补贴款、租赁费等作为抵押、质押的具体办法;积极探索农民住房抵押、农村厂房抵押、畜禽产品抵押,尽快使农民资产能够转化为金融部门认可的担保手段。推动以土地流转、股权流转以及动产买卖为代表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县(区)乡两级政府要建立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相关资产流转的信息发布、对接洽谈、合同签订、纠纷调解、政策咨询、登记建档等工作,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解决金融机构处置担保资产的后顾之忧,增加担保方式创新和推广的吸引力,为银行创新农村信贷业务拓展空间,不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三)创新服务产品。金融机构要大力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和权益链的金融产品;大力创新与订单、保单相结合的金融产品;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模式。鼓励涉农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营销力度,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县级分支机构合理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要制定适合农业生产需求的信贷政策,根据农业生产周期特点合理调整贷款期限,并实行一定的利率优惠政策。研究探索在“两大平原”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nlc202309051413
(四)创新保险服务。认真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扩面、提标、转制”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加快改革和发展,加快形成发展规范、覆盖广泛、品种齐全、保障充足、服务优良的农业保险体系。力争2015年实现种植业保险面积全覆盖,2020年实现养殖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产品弹性费率制度,实行无赔款优待政策,投保农户当年未受灾,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按农户个人年缴费额的6%给予奖励;取消30%免赔率,按农户实际受灾程度进行理赔。紧密结合黑龙江省实际,研究开发产量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供农户自主选择。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在现有公司制、商业化农业保险运作的基础上,探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互助合作保险新模式,稳步推进农业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探索以农业生产规模为主要标准,提高对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并实行上门服务,单独出单,缩短理赔期。加强农业保险与财政支农奖补资金、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方面的政策融合,扩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综合效应。鼓励农业保险经办机构与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建立广覆盖、多层次、政策互补、风险共担的互动机制。探索银保结合共建农村信用共同体,形成保险与信贷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五、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应积极发展信息农业,构建农业信息化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
(一)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项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特别是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和环节的科学化、信息化。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科学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加强生物预警与控制网络体系建设,对农作物生物灾害和外来重大疫情实现全面监测和科学有效防控。加大各类农用传感器及远程监控设备研发力度,建立对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现代信息采集和远程控制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全省的农业信息化基地建设,不断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集成应用,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全省农业朝着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
(二)不断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速农业、科技、粮食、农垦和其它涉农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力度,在哈尔滨市构建省级农业公共数据中心,尽快完善省、市、县(区)、乡、村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产品产量、流量流向和产地销地价格等信息,搞好产销对接服务,开展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发挥指导生产、市场分析、产销对接等作用。建立市场需求快速反应机制,以快速高效的反应体现高质量的服务,实现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扁平化对接。在农业部实施的“三电合一”、金农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基础上,统筹黑龙江农业信息网、12316热线、短信平台,加强与黑土家园电视节目、惠农直播间广播节目的互动,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地域性和真实性。
(三)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完善省、市、县(区)、乡、村五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县(区)、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各级农业信息网,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专题版块,或专设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页,宣传土地流转政策,交流各地经验,搜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和价格定期发布等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依托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等服务,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
(四)努力打造高水平农业信息人才队伍。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要加大信息助农、信息惠农成功案例的宣传,引导开发农民的现代科技意识、现代市场意识和现代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网络的认识度,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和应用,促使农民逐步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
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对滞后,存在监管缺失缺位和检验检测能力弱等问题。要实现黑龙江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必须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制度。
(一)健全质量标准。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处于世界少有的黑土带,生产的农作物因土壤富含有机质,生长期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一年一季等原因,具有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营养丰富、口感好、污染少等特点,加之,每亩施用的化肥农药低于国际公认的化肥农药安全线5%,主要农作物的有机、绿色程度远高于全国水平。要发挥黑龙江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优势,应建立高于“国标”的“两大平原”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要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独特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步伐,严格制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广普及机制,提高标准到位率。推进试点示范,实行对地理标志认证及有机食品认证转换期的基地补贴政策,创建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示范乡,对实施区内经标准化生产、检测合格,并申请认证的农产品,加贴地理标志、绿色、有机食品等标识。
(二)健全产品检测。强化风险监测,依托农业部谷物检测监测中心,建立对农产品生产的危害因素进行科学研究评估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以县为单位的高剧毒农药购买使用实名制和流向追踪制;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较大的县,开展禁止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试点工作。加强省级质检中心、市(地)级综合质检中心、县级质检站、市场监测点的检测网络建设,实现检测品种范围、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省内生产销售地域全覆盖。开展经常性的种子、农机、农药、化肥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的专项检测、检查。充分发挥大学、科研单位等第三方检测队伍和能力,提高检测水平。
(三)健全法规制度。加快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办法,制发全省统一的产地准出证明和专用印章。围绕优势区域农产品、“菜篮子”产品,逐步建立区域内果蔬、水产品、水稻、玉米、大豆等大宗特色农产品认证、产地准出制度,实现查标验证入市、检验合格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各流通环节实现质量可追溯,逐级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健全产品召回制度,对不合格农产品实施召回,对于已经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科学研判和妥善处置。
(四)健全监管责任。在市县两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职能。建立以省市县乡检测机构为主体、农业企业和合作社为补充的检测体系。明确市场监督检测、政府监管抽检抽查、第三方委托检测法定责任,根据检测计划任务和质量安全指标,认真落实检测责任。建立健全检测机构仪器设施、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检测结果处理等管理制度。建立权责一致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业绩考评机制,并将农产品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考核。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要落实到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消费的每一个链条和环节,出现问题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财源建设指导处)
责任编辑:洪峰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4
一、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因此, 信息服务显得特别重要。一是依托网络建立“线上”平台。在展示园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为园区内业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如园区供求、园区服务、市场行情等。在最重要的“园区供求”板块, 将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和服务主体的供应情况发布到网络平台上, 让供需双方能更加便捷、有效地对接。供求信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除种苗、农机、植保、劳务、销售等方面, 还包括气象预测、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等。同时配套开发手机平台, 定向分类发送短信通知, 便于随时随地查询、操作。二是设立“线下”实体服务中心。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或者农村公共服务阵地, 将网络平台上一些信息下载, 并以纸质形式印刷, 便于一些不会、不常运用网络的人员来咨询、取阅资料和联系。
二、培育经营性服务主体
一是依托“龙头”开展服务。园区内现有几家农业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较大, 为满足自身产业基地生产需要, 逐步建立起土壤改良、有机质提升、农资采购、农业技术规范、农业机械耕作、农产品运输、冷链仓储、粮食烘干、电子商务等涵盖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服务。园区运用市场机制, 对这些主体的资源进行整合, 鼓励其为种植户提供有偿的社会化服务, 依托“龙头”解决园区业主社会化服务问题。二是鼓励能人创办服务组织。针对园区社会化服务的不足和缺项方面, 通过政策激励, 支持、引导村社干部或者村社能人组建、领办相对单一、分工更细的经营性、专业化服务公司, 开展劳务组织、田间管理、统防统治、农业设施安装等有偿服务。
三、强化公益性服务组织建设
一是乡镇政府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 全程引导农村土地有序、规模流转。首先由农户向村委会申请自愿参与土地预流转;村委会收集、整理、汇总农户愿意流转土地情况, 向镇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提出委托申请, 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信托流转协议, 再由公司发布信息, 招引业主, 业主直接与土地流转服务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这种做法可以解决引进业主实力考察、群众工作、用地连片、相邻土地租金差异过大、农民租金和务工工资领取、土地复垦等问题。二是健全区县、乡镇两级农业服务组织体系, 落实经费保障, 稳定公益性农业服务队伍, 不断充实、完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配置和硬件设施, 拓展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效率, 推动公共服务向村社和经营主体延伸。
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经营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土地向业主集中, 风险自然也向业主集中。风险要降低, 保险要跟上。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于保额低、覆盖作物少, 这些保险对园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力不强。园区同四川锦泰眉山中心支公司反复磋商,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 开发适合园区作物的保险新品种, 如水稻制种保险、蔬菜保险、水果保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等, 拟根据园区实际情况, 陆续推开。为了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投保, 园区拟在区县财政补助的基础上, 用园区专项发展资金中对投保的规模经营业主自缴保费再给予适当补贴。
五、创新金融业务
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向亲朋好友借款等, 因不能以土地经营权、基地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作为有效抵押物, 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得大额贷款。一是探索农业生产抵押物贷款。为加大扶持力度, 支持业主壮大规模, 在完成园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正规流转的基础上, 稳步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长期收益权和基地农业生产设施等作为抵押物试点, 拓展抵质押物范围,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二是建立互助联社。园区拟选择2~3家有实力、有意愿的合作社创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组织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申报成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探索通过业主联合成立担保互助基金, 为业主银行融资提供担保。
六、强化品牌和质量安全服务
园区要创品牌, 需要叫得响的产品。为保障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引导业主争创品牌。一是加强质量监管。依托市、区县农业质量检测中心, 逐步加大园区内农产品抽检的频率, 并利用网络平台公布质量检测报告, 通过科学、权威的发布, 取得市场的信任, 让付出较高成本、恪守食品安全生产规则的业主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开展品牌认证。在园区信息平台上, 发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驰名商标等相关认证程序、资料, 引导业主进行申报。由园区联系组织为园区业主提供申报指导、培训。对获得品牌认证的业主给予适当奖励。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5
简小鹰
摘要:本文从农业社会化发展的角度,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组织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状况进行了描述,进而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生产力水平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与调整的结果,必须同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动力机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将农业推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以最终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目标,充分反映出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使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这一进程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惯性却依然顽强地存在着,表现出对新体制的不适应,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举步维艰。
如何将分散的农户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农民有组织的有序运行机制,是在新的以实现“小康”为目标的形势下,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使之同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是农业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为此,本文将探讨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农业的社会化与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农业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差异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数量问题,更多的反映在农业生产经营质上的根本区别,反映在农业生产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使用的生物体(作物、牲畜、微生物)、劳动者本身及用于劳动过程的手段(工具及组织形式)等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农业系统运行的整体,由此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状态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进而决定了农业的生产方式、过程、技术水平、组织管理及效率等。不同阶段的农业生产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是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的改变,使农业生产的时空范围扩大,而使农户按一定的动机发生关联,并逐步整合到一定的组织中去,这是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
自然农业的目标是以保障家庭食物安全为核心的,因此,农业生产组织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家庭为基本单元这一层面上的,而社区内的家庭与家庭之间则缺乏应有的联系。而在传统农业中,农业是以社区食物安全的获得和稳定为目标的,由此形成了社区内不同家庭间的合作,包括劳动力和产品的交换,其组织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表现为成员间的互助。但这种组织缺乏有效的形式和机制,表现出传统社会所特有的随意性、人为性、社会功利性、机会的非均等性及组织管理角色的不平等性等特征。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社区内资源循环的格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将农业的运行不断纳入到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并最终使之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基础产业,即农业的发展同全社会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密切地关联在一起。农业生产的有效性不仅仅涉及到从事农业的家庭和社区,在对全社会食物安全的考虑中,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农业生产系统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农业系统内部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由分工和合作所呈现出的专业化发展趋势,加速了农业社会化的进程,即人们更多的以有组织的形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商品化的发展及生产者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形成了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经济利益机制。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单位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则促进并加速了农民的分离,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同时产生了更多的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者以及农业相关企业同农业间的中介组织。
自然农业中人们的关联是人们自然性的表达,而在传统农业中则是人们社会性所使然,那么,在现代农业中,农业组织的基础更表现在人们的经济性倾向,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不同农业发展阶段中,农业组织的形式、功能、规模、紧密程度及运行机制上的本质性差异。这种组织变迁的过程,是对农业社会化的一种描述。显然,农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是农业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表达方式:随农业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必然经历其组织从无到有,从松散型到紧密型,从小到大,从运行的不规范状态到逐步规范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自然性会逐步过渡到组织的社会性,并最终由组织的经济性所主导。
农业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以从事农业的人的社会化为标志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在人均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在同自然的争斗中,不断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弱小,从而发育出对其所在社会的依赖。毫无疑问,自然农业是以农业的自然环境所主导的,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建立起人同自然环境间关系的协调;而现代农业则是以农业的社会环境所主导,要求人们建立起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农民从自然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并最终过渡到现代农业时,其活动空间便从家庭扩大到社区,进而促使他们进入到社区以外的社会空间。当他们不断面对更广阔更开放的市场空间时,他们会感到自身单独实力的不足,由此激发出其联合起来的欲望,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以及其自身的特长而不断实现以更高效率为目标的分工和合作。重要的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后,人们认识到其素质上的缺陷,并为其素质的提高,即其潜力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动力。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素质,包括其知识、态度、技能及行为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是能有效地将其组织起来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其它部门对农业的参与不断加深。在自然农业中,社会中几乎90%以上的人口直接被包含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而我们所定义的传统农业亦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比例会不断下降,而更多的人则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并以不同的方式间接地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这是由现代农业对外来物资的投入、技术、资金、政策以及市场的依赖性不断增大的禀赋所决定的。当农业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关联在一起时,它便涉及到生活在这个社会内所有人的利益。人们会通过对农业的参与而不断实现并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
自然农业中,一个家庭占有几十亩的耕地,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很艰难地养活一家几口人,而在传统农业中,耕种十几亩耕地的家庭,在社区互助的情况下,除了养活自身外,尚有剩余产品用于社区内外的交换。但现代农业则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为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提供充分的食物基础。如果以一个农业劳动力所能养活的人口数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的话,我国农业劳动力仍占60%以上,显然同发达国家相比处在极低的水平。美国农民(农场主)虽然仅占其劳动力总数的2%,一个农民可养活几万人,当然,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同其有13%的劳动力就业于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部门密切相关的。德国农场所创造的产值中有55%的是由农业以外的产前、产中服务部门所提供的,而其产后的商业产值则超过了农业生产本身。显然,如果没有农业对服务的需求,这些部门的劳动力便会失业或转向其它生产领域,反过来,农业若没有这种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其高效率的运行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才脱离了其家庭和社区,而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劳动者,否则,他仍然需要进一步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状况
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区域间不平衡的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宏观、中观及微观上的梯度分布格局,三种典型的农业生产形态,即自然农业、传统农业及现代农业可以在某一个局部空间内同时并存。根据农业发展的整体观,我们不难看出不同区域(地区)、不同农业生产领域及不同的农户之间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育程度上所存在的差异,是同其所处的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相一致的。
自然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部偏远地区及中部贫困地区,涉及到的农业生产领域主要是农户家庭消费的农产品,如粮食及其它商品率极低的生产领域,而那些属于贫困范畴的农户(包括发达地区的贫困户),大部分以这种方式进行农业活动。由于这种农业是建立在对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依赖基础之上的,对农业生产系统的投入,除了家庭劳动力及有限的其它资源之外,其它的投入数量很少,而且不同市场发生关系;而其农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家庭自身的较低水平的消费,即处于为解决基本温饱而努力的阶段,因此很少有农产品作为商品到市场上出售,即使有,也仅限于对生活其它必需品(如油、盐及衣物等)的简单交换。在这些地区及所涉及到的生产领域和农户,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服务缺乏应有的需求,农业组织的发育,受到其社会化程度极低的限制。严格来讲,他们尚未整合到农业及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去。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较好的地区,一般都是同其的现代农业概念下所从事的商品化生产相关联的,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大中城市郊区,涉及到的生产领域均具有较高的商品率或实行完全的商品化生产,如蔬菜、花卉、规模养殖、食用菌及水产业等,而其农户多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户,他们提供了我国城市居民除粮食外的大部分农产品和为出口及轻工业提供了原料保证。尽管其生产仍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显然他们的行为方式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并表现出对生产经营利润的追求,客观上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足够的需求。而这些地区(农户)较高的整体素质又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当然,这亦与这些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农业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转移密切相关。在这些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社区的“能人”起到一种“核”的作用,通过其对新技术(尤其是新品种及与之配套的技术体系)的成功引进和示范,使周围的农户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进而其作为市场的开拓者,对周围的农户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这些“能人”在为农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便自然成为服务组织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服务的领域从产前开始,并逐步延伸到产中和产后,在服务组织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农户从单纯的农业户变为参与服务的兼业户。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或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农户在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需求后,有一定的农产品剩余,因而对参与市场有一种潜在的需求。但受其生产规模太小的限制,很难形成对市场有效的参与。如果说自然农业是以风险最小化为运行的基本特征,而现代农业则是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为出发点,那么,在传统农业及其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则表现出对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同时予以追求的矛盾心理。当然,在“鱼和熊掌”很难兼得的情况下,他们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参与是以既得利益为准则,因而常常由短期行为所主导,组织缺乏持久的机制。这种在转变阶段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阻碍。
在贫困地区,政府的农业技术机构受到人员数量及素质和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其为农业服务的基本功能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对农民的服务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而在一般地区,技术机构在政府目标和行为与农民目标和行为的矛盾冲突中,常常采取避重就轻的策略,但在服务的有偿和无偿之间进行选择时,又处于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尽管发达地区政府农业服务机构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但在其运行上却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表现在同农民进行利益的分配上,缺乏平等的机制。在受到民间农民技术服务组织的冲击时,其效率低下的弊端便暴露无疑。因而一定程度上的“垄断”现象时有发生,并使农民的利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动力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与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在农业系统中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农业的技术性、社会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即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将分散的农业生产单位整合在一起,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者的社会化程度,并调整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现农业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根据农业发展整体观的基本原理,自然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分别具有各自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它们之间既有发展时序上连续的一面,而在发展的空间状态上,则呈现出诸多质量上有根本差别的另一面。我们可以将这三种农业形式作为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它们由低到高处于三个层次。农业的发展在同一阶段(层次)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从一个较低的阶段(层次)过渡到一个较高的阶段(层次),则表现出质的飞跃,从而揭示出农业发展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统一的基本规律。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系统内部的因素(即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据,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外因)则是农业发展的条件。为此,我们需要对农业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的理解。
农业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人同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农业系统中的生产力;二是人同人的关系,表现为农业系统中的生产关系;三是人同其自身的关系,表现为系统中作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素质。在农业发展的低级阶段,三者均比较简单,相互间的关联步密切,而农业发展的结果则使三者逐步变得复杂起来,相互间的关联度不断增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的运动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同社会生产关系两者的相互适应,当其不相适应时,系统的运行便会发生某种紊乱,出现某种振荡,即向系统有序化程度降低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不断地对系统中这两个方面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保持系统运行所必需的有序性。而对这两方面关系的调整,包括调整的方向和力度,则是由劳动者暨劳动者的素质所决定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成功地证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对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与落后的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的否定,而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农经济组织格局则能较好地适应与自然农业和传统农业下的生产力状况,这在劳动者素质较高的东部沿海及其它区域的城市郊区,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技术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机会。
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农业生产者同时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显然,将农户组织起来,是抵御这些风险的有效策略。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迅速发展是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的,有许多能为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一般来讲,技术服务主要针对自然风险,而营销服务则针对市场风险。当农业尚处于自然农业和传统农业的阶段时,在缺乏相应的市场环境条件下,这些地区发展的重点仅仅是农业技术服务的相关环节。
在自然农业的状态下,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是以人同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为主导的,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占有足够数量的土地资源,是这一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和标志,而人同人在农业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上基本上不发生关系,因而除了家庭外,亦无需其它的生产组织介入。客观上人们主要依赖于作物同自然环境相吻合的自然生产力,系统外的投入几乎为零;而以满足家庭消费为目标,亦无需有市场,缺乏服务体系存在的土壤和空间。而主观上,人们运用“乡土知识”,在人的素质构成中,仅注重其体能的开发和投入,同人与人关系相关联的技能和智能的发育缺乏应有的动力,很难形成劳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尽管这种类型的农业在我国所占比例有限,但却为我们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起源及原因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和思路。
如果这一系统能长期地保持人同自然的良好关系,其系统的运行仍能处于有序的状态。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减少,原来运行的条件逐渐消失,系统便面临一种进化的压力。同自然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增加了灌溉系统、增加了畜力以及有机肥的投入,使人们摆脱了完全受制于天然自然环境的被动局面,使农业生产较自然农业更加集约和高效。围绕着对社区内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组织形式在社区内起协调和关联作用,以弥补家庭实力的不足,由此而发育出人同人联系的机制。
自然农业的生产空间是以家庭所占有或支配的自然资源范围为边界的,而传统农业则显然是以其可以连接的人与人关系(以血缘为纽带)的范围为边界,这便决定了传统农业中所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抢种和抢收两个环节,通常是以相互间的人力交换来实现的。而在现代农业系统中,外来劳动力的投入是以现金支付的,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劳动力市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性逐步被其经济性所替代。由此可见,如果在农业组织中,人们仍然过分看重所谓“人情”的话,那么,这种组织仍然带有最明显的传统农业的特征。现代农业中的组织则是由经济利益进行关联的,而组织的运行是以其效率高低为衡量标准,相对来讲,传统农业的组织运行更注重社会公平。
现代农业中的组织形式根据其服务的范围可分为社区性的和超社区性的(区域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等),前者一般是综合性的,而后者则多为专业性的。随着农户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的参与,其社会化程度亦得到不断的提高,其生产的空间便扩大到其农产品所能到达的市场边界。
无论处于哪种农业发展阶段,人们是否组织起来,或组织的形式及规模均取决于其所处的农业系统本身的运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获得某种激励,以对新出现的组织形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过程,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必须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从而增强其信心,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6
1. 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意义和模式
1.1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意义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集中资源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做到合理调整农机化发展的区域布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特色。区域农机化服务中心是针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本着以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提供服务的目的而建立的,所以在当地有广泛的农机作业市场,使机手作业有保障,效益高。同時,可以有效地避免农民对农机的盲目投入、重复建设等造成的浪费。
1.2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模式
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采取国家投入为辅,农机联合体和农机大户等其他经济实体广泛加入的形式。在组织形态、经营模式、组织规模等方面通过市场运作,优化资金、技术、设备和组织结构。利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有的农机作业,使农机服务组织形态在结构调整中发生深刻的、本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合作组织。实行对农机具的统一管理和指挥,统一作业质量和验收标准,统一作业收费和结算,统一保养,统一油料供应等。
2.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发展
2.1农机作业服务队的现状 目前,个体的、功能单一的农机户较多,而有规模、上档次的农机大户或服务组织较少。
2.2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发展可行性如今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往往需要联系多个机手,耗时耗工,耽误农时。同时,机手频繁地在作业区间转移增加了作业成本。如果有这样一个队伍,拥有足够的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可以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或机械收获→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粉碎)→播种等作业,相信可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因此发展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前景十分可观。
2.3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发展模式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对农机大户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引导他们采取规模化生产的模式,成立专业服务组织,同时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对于他们的作业质量予以监督,创建出一些品牌农机作业服务队,从而实现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机具的重复购置,节省投资,并逐步把一家一户的单一经营模式转变为集团化、规模化生产,形成耕、耙、播、收一条龙的机械化生产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利用率,增加农机手的收入,而且可以降低作业成本,使得收费较为合理,从而降低了广大农民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使大多数无力投资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带来的便利,完成农业生产,把农民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
3.拓展和调整农机服务范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要求相关部门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和区域,按照种植业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划的要求,着力于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布局和农机科技水平的创新,组织好机械化生产和加工。比如城郊地区具有技术、经济、人才、市场的优势,农机化的发展就要适应城郊型农业的特点,重点搞好菜篮子工程、设施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贮运、果木花卉的机械化生产等项目。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改变动力机械多、作业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械少的现状;改变小型农机多、大中型农机少的现状,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快作业进度;调整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生产所需机械的比例,搞好农业机械的选型、配套和组合,走量效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推动林、牧、副、渔业机械全面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7
一、统计指标的选择原则
在实施农业化社会化服务统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统计结果及后续评价的客观、全面和真实,一般要遵循以下三个统计指标的选择原则:一是导向性原则,也就是选择和设立的指标要以反映该服务目前的特征为目标,也要考虑到当前农村服务业发展的趋势,重视指标参数的适应性,更要保持指标体系总框架的稳定性,并要保证对趋向性和前瞻性指标的引入;二是综合性原则,也就是选择的指标要能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因素,使得后续的评价更加具有全面性;三是可操作性原则,也就是力求指标的简单明了,实现此设计下对统计范围的清晰和明确表示,为了完善设计,还应选取现有统计资料中的公认的指标,便于后续收集和处理数据,促进了统计的效率。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
新时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过程中,基于其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特殊性,笔者将其评级指标分为三个层次,以下为其具体内容:
第一层次,总体指标,主要内容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总体的展现,笔者将其具体指标分为6项。
第二层次,分类指标,这一层次的指标从6个方面对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进行了考察,分别为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产品与生产资料流通加工服务、农业保障支持服务、农业科技与信息服务,因为科技成果通常要转化成信息的形式,来实现其大范围的推广,所以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信息服务归为了一个分类指标。
第三层次,群体指标。这一层次的指标是对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更细化和具体,这一层次的群体指标共21项。每个分类指标又包含了多个群体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
三、评价方法与步骤设计
(一)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在此内容的设计中,标准值就是对个体指标比较分析后,从其中找出一个较合适的标准值,将其实现值进行比较,依此观察出此指标目前所处的水平。后续比较中,若发现某项指标达到了标准值,就预示着此指标值达到了较高水平,基于此,也可以称标准值为目标值,在各个地区间的不同时期,个体标准值存在的很大的不同,这也使得其与工业化国家不能进行直接比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确定合适的标准值是相当困难的,根据笔者参照国外发展经验值,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现状,确立的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如表1。
(二)确定指标的权重
笔者在确定权重指标方面运用了德尔菲法,依据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赋予权重, 设计中,笔者先进行6项分类指标评定权重,紧接着对其分类的各项群体指标给定权重,具体情况如表1。
(三)建立评估模型
依据上述设置的指标体系,笔者结合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发展水平总体评价模型的设计,如下:
上述模型中,总体指标值用Z表示,分类指标 的值用Zi表示 , 其中i = 1,,2,3,.......n,,,n为指标体系中分类指标的总个数,Wi为第i个分类指标的权重。
Zj表示第i个分类指标中第j个群体指标值,j = 1,2,3...m ,m为第i个分类指标中群体指数的个数,wj为第i个分类指标中第j个群体指标权重。
其中,xjˉ表示各群体的标准值,Xj表示各项群体指标的实现指,当,给定的另外,当,其给定值为0,继而使Zj的值不为负数。根据上述判定,得出其取值范围为
(四)评价等级划分
依据上述模型,能将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体标准值Z计算出,其8取值范围为[0,1],在评价的过程中,若赋予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满分为100,则可依次极端出所在区域服务水平的总体得分,笔者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1.45];快速发展阶段[45,75]; 逐步完善阶段[75,90];以及全面实现阶段[90,100]。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作为农民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反映出一地域的农业发展水平,笔者通过设计指标体系等,最终设计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并完善了后续的评价等,为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文虹.温州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8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重庆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社会服务机构或个人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它包括劳务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技术服务、素质教育服务以及各种专项服务等, 而由这些服务机构或个人彼此联接的网络就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条件, 同时又面临新旧体制交替、市场激烈竞争和农民需求增加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宏观发展背景下, 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本文对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进行剖析, 提出创建和完善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现状
目前, 重庆市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4000个左右, 从业人员近21万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由原来单一的国营供销合作社和基层推广组织发展到国家、集体和个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10类组织, 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农资经营性服务组织、农业机械药械经营性服务组织、畜牧饲料经营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及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其它为农服务组织。其中以农资经营性服务组织规模最大, 畜牧饲料经营组织次之, 再次为农业及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组织, 分别占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35%、25.2%和19.1%。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仍以传统农业服务组织为主导, 组织建设滞后, 各服务组织间竞争无序, 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服务功能都不强,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培训工作严重滞后
据调查, 重庆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结构极不合理, 乡 (镇) 一级最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历结构不合理, 大专以下或无学历者占66.7%; (2) 职称结构不合理, 技术员及无技术人员占90.7%; (3) 专业结构不合理, 非专业人员比重过大, 高初中以下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占49%。另据调查, 重庆市大部份区县多年以来没有对农技人员开展过专门的农技培训, 乡 (镇) 一级农技人员10年未参加上级组织知识更新培训的占30%, 5年未参加培训的占60%。
2.2 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定位不清
(1) 重庆市部份乡镇机构改革后, 将原来的农技、农经、农机、畜牧和水产等站合并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 但区 (县) 一级机构并未相应调整, 致使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在区 (县) 没有单一对应的主管部门, 业务工作形成多头指挥, 工作随意性大。 (2) 部份乡 (镇) 在农事季节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计划生育等本职以外的工作, 严重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个别乡 (镇) 农技推广队伍甚至出现“线断、网破、心不稳”的严峻局面。
2.3 农户经营规模小, 农技推广成本高
我国农户数量约为2.4亿, 户均耕地经营规模仅0.5 hm2, 相当于日本、韩国的1/3, 欧盟的1/40, 美国的1/400。据调查, 重庆市有45%的农户人均耕地不足666.7 m2 (低于全国0.9 hm2的平均水平) 。目前这种农业生产小规模以及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已难以适应集约经营的需要。此外, 让农技推广面对经营规模极小的千家万户农民, 其成本和难度也大大增加。
2.4 综合服务功能弱化, 农产品商品化率低
目前, 重庆市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受自身利益驱动, 更多的是关注产前的农资经营服务, 综合服务功能弱化, 特别是产后服务不到位, 导致农产品商品化率极低。据调查, 重庆市有大约87%的农户在农贸市场出售农产品或者直接将农产品卖给小贩, 仅分别有7%和6%的农户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来实现农产品销售;商品化率达80%以上的农户仅占14%, 而农产品商品化率在30%以下的农户则占42%, 直接带来农民增收困难, 收入低下。
2.5 农业科技支撑不足,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1) 农业科研投入少,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49%, 不到发达国家的1/5;全国科研经费人均投入为8.3万元, 而农业科研仅为2.3万元, 不到1/3;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占全国农业总产值不足0.2%, 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2。 (2) 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协调机制, 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与龙头企业、农技推广组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据统计, 我国每年新出科研成果约6000项, 但只有1/3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
3 农民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3.1 价格保护与政策扶持方面的需求
农民为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获得效益最大化, 十分关心政府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 对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保护价等尤为敏感。据调查, 有17%和24%的农户担心农资质量和农资涨价, 大约50%的农民最关心农产品保护价方面的政策, 以及种粮直补政策和农资市场监管等, 6%的农户关心农机补贴政策。
3.2 农业科技信息与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
当今农业生产的发展, 离不开农业新信息的传播和新成果的推广, 农民对此也极为关注, 存在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据调查, 62%的农户通过当地农技员获取相关农业信息, 同时也通过各种媒体、左邻右舍和技术现场示范等途径获取农业技术信息。此外, 农民还存在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据调查, 大约81%的农民愿意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 41%的农户希望当地农技员为他们推荐好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31%的农户希望得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5%的农户希望得到科学施肥技术, 13%左右的农户希望农技员为他们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
3.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增加, 环保、健康理念日益增强。据调查, 约88%的农民表示比较关心或十分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 只有12%的农户从不关心。尤其对自己出售或食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更加关注, 超过7 0%的农户表示尽量少喷打农药。
4 对策
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1)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对报考农业大专院校的学生实行定向招生, 在校期间免交学杂费, 毕业后定向分配到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 解决乡 (镇) 一级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区 (县) 涉农机构进行改革、整合, 使其与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相对应, 避免多头指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实施规模经营, 降低农技推广的成本与难度。
(2) 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大无偿资金的投入, 明确市级和区 (县) 财政每年投入农业项目资金的分担比例及每年的增长幅度;加大有偿资金的投入,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融资难的问题,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3) 加强培训的力度。充分利用重庆市现有的2所农业职业中专学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市、县、乡 (镇) 三级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素质。
(4) 加强考核的力度。在区 (县) 、乡 (镇) 两级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的风险机制、激励机制, 让地方政府官员特别是乡 (镇) 、村干部既有压力, 更有动力, 解决农技推广工作本末倒置的问题。
4.2 建立农技推广协作体系,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1) 在各科研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中设立农技推广部门, 专门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2) 鼓励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带着生产上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走进科研单位及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合作研究; (3) 改革投入机制, 要求龙头企业在申报国家项目时, 必须要有科研单位和科技服务专家的支撑与配合, 让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4.3 办好农民技术协会,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其参与意识, 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中。要大力培育农民技术协会, 解决目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 规避农户自闯市场的风险。为此, 应尽快制订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有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法律地位, 并为农民技术协会提供税收、信贷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4 延伸服务领域, 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面向产前、产中, 以产后为重点进行系统部署, 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关键技术研究, 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及产后营销等问题, 延伸服务领域, 实现农业效益从产中环节向产后增值转变, 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让农民在增产同时能够获得增收。
4.5 实施信息化工程, 创新服务方式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9
1 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从理论上来讲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市场化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身就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子课题。此外,现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为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也必须进行理论改进和实践改革。
其次,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巩固河南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河南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河南传统农业的转型,走河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解决当前影响河南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激活家庭经营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促进河南农业又好又快的。
第四,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变分散生产经营为相互连接、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河南和谐农村的建设。
最后,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河南农业信息平台、农业金融市场、物流市场、农业保险的良性发展,大幅度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2 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结合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见图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组织的系统化。在“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基础上升华为“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组织载体,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组织体系,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获得的科学和高效。
二是服务范围的明确化。相比以前笼统所提及的“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提炼出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及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将服务的分工更加细化。
三是服务的灵活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遵循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原则,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及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灵活机动的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3 现阶段河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源
3.1 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工不明,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各种农业服务组织间的角色经常错位,应由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往往推给乡村集体,本来可由盈利性组织承担的职责,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却常常插手经营。“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成为空话套话,且各服务组织或机构均服务意识不强。
3.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及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综合性更强,现有的服务涉及产后的较为薄弱。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手段简陋、收效低,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越发呈现出供需矛盾。
3.3 缺乏有实力的农业社会化龙头企业
企业进行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全盘意识不够,定位水平较低;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常常陷入流动资金短缺的境地;等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有实力的农业社会化龙头企业出现。此外,我国现有的“公司+农户”模式也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其利益带有明显的倾向,不能充分体现服务意识。
3.4 多方面的风险使得各服务主体都或多或少难以为继提供优质服务
个体形式的服务主体都因为多方面的风险很难维持现有规模或提供优质服务。以农资供应商为例,自身资金不足;农资市场竞争激烈;自然和市场风险大,风险保障能力弱;农资供应商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信息掌握能力以及市场经营水平低下等原则都使得其在经营过程中力不从心。
4 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4.1 基本思路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出了宏观的指导建议,河南省在服务体系的构建实践中必须注意到各地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环境、成果基础的差异性,遵循以下基本思路。一是统一主体思想,即各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是统一的。对于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有强大的GDP和强盛的农村消费市场做后盾,有实力也有必要实现服务主体的统一。二是重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将符合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到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去。三是区别对待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前者要促进规范发展,适当给予政策或资金支持;对后者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稳定健康发展。
4.2 主要策略
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把握好统一与多元、阶段与区域、立足当前与服务长远等关系,可以从几个方面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实施并落实优惠的经济政策,保证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均能良性发展。
(2)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想在经营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需要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服务格局,这就需要积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走市场化经营道路。
(3)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农业流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到的农业流通包括原料供应、包装、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二是加强信息服务,整合河南省农业信息网络,使得河南农业信息快速传递、共享。三是增加科技服务能力,健全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技服务站,及时准确为农业社会化提供技术支持。
(4)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特别是提高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河南各地政府要明确扶持方向,落实相关政策;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要对农业龙头企业适当政策倾斜;在优化了的环境下,龙头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树立服务意识,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5 结语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市场的必然需要。河南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农村消费市场做后盾,应继续在更加严谨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探索分区域分阶段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统一与多元、阶段与区域、立足当前与服务长远等关系,如何兼顾各市(县)、乡镇之间的差异性,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世跃,发展现代农业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司+农户+金融+保险”合作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
[2]高绪宝,滁州市新农村试点村赵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意见[J].现代农业科技,2008,(3):215—216.
[3]黄跃东,关于福建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5,(1):98-102.
[4]孔祥智,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2009,(5):13-18.
[5]庞晓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6,(4):35-40.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10
一、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龙州县地处中越边境, 为丘陵山区, 下辖12个乡镇、127个行政村 (社区) , 总人口27万余。其中农业人口24万余, 面积2317.8km2, 耕地面积4.43万hm2,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3.85万hm2, 占87%, 是广西主要的蔗糖生产基地之一。目前, 全县农业机械原值23460万元,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8万k W, 拥有各类农机具17988台 (套) , 其中, 各类拖拉机7868台、大中型拖拉机320台、甘蔗种植机13台。建有农机维修服务点25个78人, 农机经销点11个27人, 农机培训机构1个。成立自治区级标准农机合作社1个, 成员20人, 其他农机合作社4个, 成员45人。拥有耕种收作业机械76台, 主要从事甘蔗机械耕、种、收等多项机械作业服务和开展维修、零配件供应等多项服务。还有63个农机作业服务队、200多个农机大户, 有力地推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进程。2012年, 全县共完成蔗地机械深耕深松1.08万hm2、甘蔗机械种植面积624hm2、甘蔗破垄盖膜1733hm2, 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4.8%, 2013年力争突破46%, 有效发挥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载体作用。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与服务模式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与服务模式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的多元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有力地调动了农民投资发展农机的积极性。仅2011~2012年, 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补贴资金1678.07万元、农民自筹资金9430万元、制糖企业资助200多万元, 形成了以国家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闲散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组织的多样化。近年来, 农机服务组织在形式上不断创新。2010年底, 在县农机局指导下组建的龙州南华节节高农机合作社, 固定资产310万元, 2012年服务甘蔗机耕机种面积566.7hm2、机收128hm2, 作业收入95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其他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全县形成了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农机大户等多样化的发展格局。三是服务的市场化。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开展预约、承包、跨区以及租赁服务, 采取整村承包、“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等, 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应时之需, 推动了农机服务市场化快速发展。
三、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 科学规划引导, 打牢发展基础。
县农机局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及时组织调研活动, 根据各乡镇的产业发展特点、地理条件、市场规模等情况, 制订了全面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 积极引导培育农机户, 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农机资源、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由于方向明确, 配备先进机具、健全规章制度, 增强了农民的信心, 为农机化发展打牢了基础。
(二) 注重技术服务, 提高发展水平。
2012年, 以县农机校为基地, 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主阵地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共举办耕整机操作手、收割机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农机维修人员等各类技术培训班19期, 培训各类农机专业技术人员1736名。大大提高了全县农机专业户的操作与维修技能, 增强了农机实用效果, 有效提高了发展水平。
(三) 狠抓节本增效, 实现发展效益。
效益始终是激发农民投资的原动力。县农机局在培育大户和合作组织中, 把提高效益、节本增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导农民跨区作业, 一机多用, 加强产前规划布局, 合理操作使用机具等手段, 使全县作业效率和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如李丽娟负责的龙州南华节节高农机合作社, 通过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承包合同, 实行跨区服务, 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效益, 2012年创收160多万元。
(四) 建立示范基地, 促进新农机普及。
2012年, 该县以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和开展小块并大块为契机, 新建立了4个甘蔗机械化核心基地共866.7hm2。为适应大面积耕种收的要求, 引进了适合甘蔗生产的农机新装备和新技术, 并通过现场推广演示, 显示新机具的效率和优势, 吸引和鼓励农民投入购买和使用新机具, 使农机新机具得到普及应用,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 严格市场监管, 优化发展环境。
市场环境始终是制约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因素。县农机局通过设立投诉电话, 开展农机市场打假和专项整治等手段, 加强了市场监管, 有效地规范了农机市场秩序, 为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 发挥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载体作用。
传统农业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多、劳动效率低, 无论是采用多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多么优良的品种, 没有农机化的作用, 都不能实现最佳的经营效果。所以,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农机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不言而喻的。
(二) 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机械化作业改变长期以来“人力+畜力”的作业模式, 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据对比试验,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是人力收割的20倍以上, 甘蔗中耕机作业效率是人畜作业的35倍以上。从成本上看, 如甘蔗生产按人工作业, 收割环节占总成本约三成, 人工砍蔗成本高达每吨100~120元, 若采用机械收获每吨仅50~60元, 降低成本25%~60%。
(三) 有效增加了土地产出率。
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而且通过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如应用蔗地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 可提高甘蔗发芽率、出苗率、分蘖率, 而且茎数增多、增长、增粗, 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保证, 可实现亩产甘蔗增收1.10~1.50t。
(四) 增强了抗灾防灾能力。
通过农机化技术手段, 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方法, 增强了农作物抗灾防灾的能力。如甘蔗生产通过机械深耕深松深施技术, 可以实现蓄水保肥、防风防霜、防倒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达到提高甘蔗产量的目的。
(五) 加快了农机装备的优化配置。
农机社会化服务产生了利益最大化驱动下的机具优化配置, 构成了对农机经营者不断增加投入的利益诱导, 通过合伙或入股等方式联合投资, 消除了家家户户购买小农机具的负担。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相比, 不仅能迅速吸纳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而且效益机制将不断推动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使被动缓慢的技术应用方式转变为主动快速的按生产规律运作的应用方式, 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五、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机基层推广体系脆弱。
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三个层次构成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但目前各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少、力量单薄、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龙州县12个乡镇只有15名农机管理人员, 与全县上万台农机具拥有量的比率约为1:1000, 如此悬殊的比例, 难以适应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二) 农村配套基础设施不全。
一是地势不平、耕地不规则、土地不连片、田块细碎化, 不利于规模耕作, 造成机具使用率低;二是机耕道、库棚、维修、售后服务网点不健全, 普遍存在“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地修”的现象, 制约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三) 农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很多机手操作不熟悉, 缺乏工作技巧, 机械工作时间长, 作业时间短, 人为故障增加, 造成农机资源浪费严重, 特别是小型耕作机作业效率更低。低效率带来低效益, 直接影响农机户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
(四) 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个系统工程, 除各级财政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强力的资金支持以外, 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用地等缺少具体的优惠政策, 给农机化组织注入动力不够。
六、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建议
(一)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社会化服务必须建成网络式的组织, 以县服务组织为龙头, 乡镇服务组织为骨干, 村级服务组织为依托, 建立覆盖全县的服务网络。目前, 县级服务组织已建立, 部分乡镇服务组织还不够完善, 村级服务组织基本上还没有建立。今后要积极指导各乡镇加快服务组织建设步伐, 把现有的农机手组织起来建立服务队, 形成协调联动网络。这既可以提高农机服务功能和经营者的效益, 还可以提高农机部门的调控力,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 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基本建设滞后是影响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瓶颈”, 所以, 要加快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的速度, 要加大农村机耕道、厂棚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农民修建农村机耕道路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加强并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 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营造良好条件。
(三) 推进农机服务新模式。
将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与农机服务有机统一, 制定扶持、优惠政策, 在甘蔗种植、机耕、行距、田间管理等统一规划, 形成共同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合力。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新政策, 扶持推动节水灌溉, 充分利用农户设备、现成的小手扶拖拉机等机具, 建设便捷、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填补原来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辐射不到的“空白”区域。这一新模式, 对“小块并大块”面积10亩以上, 可实施机械化耕作的农户, 对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 尤为适用。
(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 随着各级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的逐年增加, 国家对农机田间作业用油实行综合直补, 这些政策应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倾斜, 帮助其发展壮大。其次, 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 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用地上给予支持, 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服务组织,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五) 强化农机安全管理。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11
关键词 江西 ;农业社会化服务 ;特点 ;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4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Patter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in Jiangxi Province
XUE Gang LU Kun LI Yup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e Jiangxi Province, with the local in th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Jiangxi ;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 characteristics ; pattern
进入“十三五”,在社会新常态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加速推进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倒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服务提出了新需求。同时,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新要求。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覆盖全程、配套齐全、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调研实际情况,现将江西省目前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与运行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省份发展提供参照模板。
1 江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
1.1 服务主体多元化
中央一号文件从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3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要求“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等[1]。同年,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赣办发[2013]17号)。据悉,这是中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为主体,全面、系统地规划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文件。文件中确定从2014年起,江西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三定向”办法,计划5年内在全省培养3 000名左右基层农技人员。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推进“十百千万”活动,健全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农技推广工作机制,采取“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2]。
1.2 服务内容全程化
江西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各农产品生产领域,并触及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包括产前的推介和供应良种、农机、农资等,产中的农技推广、农民培训、动植物疫病防治、农机维修护理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以及产后的销售、储备、物流、贷款、保险等。目前,江西省逐年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深入开展“十百千万”科技兴农活动,组织300多名干部组成100个工作组,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培训指导农民,发放各类农业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赠送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物资,组织农机展示及机具维修,为农民解答各类技术难题等。2015年江西省于都县被农业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国家级示范县,举办了多期退耕还林成果农业技术培训班,向农户推广了脐橙、油茶、水稻、花生、西瓜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1.3 服务手段现代化
江西对本省特色优势农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支持赣州打造脐橙电子商务平台。将溯源标志广泛运用于赣南脐橙防伪上,目前已有80 %的脐橙生产加工企业在使用脐橙防伪技术[3]。以江西万年县为例,县植保局在成功实施《病虫电视预报》基础上推出了“数字植保”,通过引进田间小气候分析仪、电脑、成像等高科技设备,制作了万年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地形图,为病虫预报提供详实的分析数据,使全县中长期预测准确率达85 %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5 %以上。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病虫防治信息传递数字化,着力实现病虫预报可视化和提供服务有形化。县土肥站在《电视施肥预告》成功播出后推出了“智能化施肥平台系统”,利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和电脑触摸屏技术,开发了触摸屏智能施肥咨询系统,供农民免费使用,专门用于测土配方施肥相关信息查询和施肥技术指导。
2 江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
2.1 “一县一业”发展模式
2013年,江西全省投入财政经费2.34亿,投资360个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218个龙头企业和142个农民合作社,带动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们投入5.8亿元的农业开发资金。重点建设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基地,建成绿色标准化果园3.33万hm2、有机蔬菜1.33万hm2,新增项目区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带动15万农民脱贫致富,每家农户年平均收入6 000多元,通过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致富当地老百姓,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如永新县重点打造319国道沿线特色产业精品示范带和井冈蜜柚千家万户富民老乡工程,已在示范带范围内围绕苗木花卉、果业新发展规模基地13个,连片面积达133.33 hm2,使示范带范围内面积达400 hm2。并成立了县林地流转中心,全年共计流转林地233.33 hm2。
nlc202309040919
2.2 “专家定点联系”推广模式
2013年,江西农技推广模式进一步创新,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与95个农业县对接,建立专家定点联系制度,全面开展定点联系包村联户活动,合力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08个,组织9 750名基层农技指导员,建立包村联户制度,每名指导员包1-2个村落,联系1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0户周边农户,充分利用村级服务网点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2.3 “双百创建”服务模式
2013年,江西大力开展农技推广的“双百创建”活动,在冬春农闲时节,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20.62万人,认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206个,组建中级以上职称的阳光工程师资队伍2 213人。在南康、黎川、高安等14个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认定近2 000名新型职业农民。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积极探索与江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互相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和体系。
2.4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
江西正式启动该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从省财政经费划拨专项经费扶持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建设,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的申报遴选,已经启动大宗淡水鱼、茶叶和生猪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建立3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2个综合试验推广站。
2.5 科技入户推广模式
多年来,江西一直保持“技术指导员-专业户、专业户-辐射户”科技入户推广模式和“试验-示范-推广”技术推广模式,每年县建立4-5个百亩核心示范片,各乡镇农技站建立3.33-6.67 hm2高示范方,每个基层农技人员都有自己的高产示范田。为有效解决科技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信息传播手段,与周边农户组成社会化服务网络,促使各种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成果和市场项目有效传递到农户手中,从而达到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致富的效果[4]。
2.6 “综合建站”模式
近年来,江西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形成了以“综合建站、财政保障、‘三权’归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建站”改革发展模式,如以乡镇为单位,整合多站为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加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牌,推行站长负责制,站内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协调、统一财务管理等。同时实施改乡镇主管为三权归县、改创收促服务为公益性职能、改差额拨款为全额拨款、改分块办站为综合建站,与创新用人机制、创新考评机制、创新培训机制、创新服务机制结合,搭建宣传、技术、信息、示范4个平台,做好产业、项目、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化服务4个结合[5]。
3 小结
目前,江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层农技推广资源明显优化、财政保障明显增强、工作条件明显改善、推广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十二五”期间,江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出现的问题,建议“十三五”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检查监督,促进法规政策落实,对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纠正,确保各项扶持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2)加强服务机构队伍建设,强化公益性、搞活经营性的总体要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确保每个乡镇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切实保障基层公益性服务机构能正常履职,社会性服务组织活力四射,有效满足农民对政策咨询、市场信息、良种良法、机耕机收、统防统治、质量控制、品牌创建、金融保险等多环节、多层次、全过程服务的需要;
(3)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解决“贷款难”、“保险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进涉农抵(质)押担保方式创新,创新农村信贷服务产品,支持农民开展互助保险,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等。
“十三五”期间,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江西省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升级,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将一定会开创省区“三农”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高 强,孔祥智.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演进轨迹与政策匹配:1978-2013年[J]. 改革,2013(4):5-18.
[2] 江西农林网. 江西农业科技服务实现“三提升”[EB/OL]. [2013-07-05]. http://3n.jxnews.com.cn/system/2013/07/05/012500777.shtml.
[3] 刘晓斌.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助力江西农业现代化[J]. 江西农业,2014(1):21.
[4] 李 俏,王建华,吴林海. 农业社会化进程中的个体服务形态及发展思路[J]. 贵州社会科学,2014(2):49-53.
[5] 平先良,江金林,余永福,等. 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综合建站”模式的探索[J]. 江西农业学报,2014(5):129-13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12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市场化,农村金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 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村欠缺的不仅仅是资本, 其实还有现代化社会所缺的许多东西。如医疗服务体系、交通运输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 而同时我们知道的人材市场, 各类毕业生又难以择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达的社会化体系是必要因素。从2004年~2010年连续出台7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 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 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展, 具体体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多样化, 除了单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外, 直接面向广大农户的各类农村合作组织更多地满足了农业服务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 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效率。另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规模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以农业服务为主的农村合作组织通过社会化服务, 把小规模集合成大规模, 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变为集约化大生产, 提升了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存在一些问题。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对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由社会上各类服务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总体服务水平较低, 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服务管理不够规范, 特别是农业技术、信息、金融和保险服务缺乏, 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这次“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抓住了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 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新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新形势相比, 与现阶段农民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新要求相比, 现行的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反差。
㈠当前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与农民的客观需求存在现实反差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分工分业越来越突出, 现行的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很难满足广大农民的新需求, 主要表现为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绝大多数服务仍停留在生产经营阶段, 难以满足农民对项目资金、市场信息、风险防范、司法维权、精神文化等多层次的需求;服务缺乏针对性, 有些部门或组织提供的服务脱离“三农”实际和缺乏操作性, 难以满足农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保障等多领域的需求;服务力量薄弱, 导致服务体系断层, 服务数量有限, 服务时间滞后, 服务效果总体上欠佳;服务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有力的长效监管措施, 特别是少数服务组织过于倾向商业化, 在经济利益冲突时, 有牺牲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 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㈡农村综合改革目标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存在现实反差长期以来, 涉农部门的社会化服务是以纵向领导体制为主的网络, 主要职能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 且侧重于技术服务。尽管近年来仙桃市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但在实际运行中, 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和发挥整体公共服务职能, 也很难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㈢各类组织服务愿望高涨与服务手段不足存在现实反差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相同步, 以专业协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各类组织服务“三农”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三农”社会化服务涵盖的范围广、内容丰、环节多、时效强, 必须通过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并辅以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扶持手段, 否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由于长期的、历史的原因, 当前对“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仍显不足, 特别是投向农民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显得严重不足, 导致各类服务组织规模偏小、条件落后、发展缓慢、服务功能较弱, 陷入了想做事情却又没有手段的两难境地。
㈣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与服务主体发育缓慢存在现实反差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客观上需要比较健全发达的“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现有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中, 综合配套的服务少, 服务主体的功能与农民的需要相差甚远。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 除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外, 其它大部分民间服务组织特别是各行业协会尚处于起步阶段, 开展服务工作也是各自为政, 缺乏同其他组织联手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㈤金融体制机制瓶颈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 民间金融力量薄弱,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的主力军,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 各地农村信用社虽然不断开辟与完善新途径, 采取新办法来服务“三农”。但总体看来,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联系并不紧密,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难以得到信用社的金融服务, 其“非农化”、“城市化”特征十分明显, 在实际经营中官办性质依然严重, 经营活动经常受到行政干预, 贷款往往最终成为呆账、坏账, 资产质量恶化现象严重。据统计, 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坏账达数千亿元之多, 不良资产率多数在50%以上, 在某些经济不发达省份甚至高达90%以上。同时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组织, 全国农户贷款覆盖率还不到10%。可以说, 农村金融现状基本处于“薄弱、滞后、不足、单一”的状态。
二、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在新历史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近年来, 我国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当前,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 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迫切需要在整合、集成以往工作基础上, 统筹谋划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以公共服务为主导、合作服务为基础、市场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 以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
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引导与推动, 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始终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 充分认识加强“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将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坚持以创新的思维超前探索、寻求突破, 推动“三农”社会化服务由服务传统农业为主向服务现代农业拓展和延伸, 形成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导,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 以农业龙头企业服务为骨干、以其它公益组织服务为补充的新型“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
㈡推进部门资源整合加大农业、科技、商业、交通、财税、金融等有关涉农部门资源的整合力度, 引导其自觉参与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大合唱”, 同心协力把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好。具体来讲, 就是要把单项服务拓展为综合性、系列性服务, 把产前生产资料、生产资金供应、产后销售、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 并在税费收取、信贷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 对各类服务组织实行优惠政策, 切实为“三农”服务。
㈢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以仙桃农业农村工作网为载体, 围绕农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 加强数据库建设, 重点建设农业批发市场行情、农业科技成果、农村综合信息、科技人才、农业资源、农业企业、农业政策、项目开发、招商引资, 以及气象、水文、抗旱防汛等数据库, 及时发布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
大力加强农村现代商业性服务体系建设, 改善广大农村流通不畅的现状, 让现代商业走进农村
第一, 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在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 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同时切实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依托富迪、丰联等农村流通龙头企业, 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双百市场”等工程, 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运行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构建农户、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紧密联结的流通链条。
第二,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当前国家加快扩大内需的方针已经确定, 金融信贷政策已经放宽,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积极支持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社区布局设点,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 创新农村金融贷款担保抵押方式, 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第三,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多元投入。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荐阅读:
如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09-28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介绍05-29
2015选调生申论热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08-21
2016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0-21
农业社会化服务05-15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06-23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11-13
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05-25
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07-30
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乡镇创建方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