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调查

2024-11-26

农业社会调查(通用9篇)

农业社会调查 篇1

科技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升级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经营性职能的要求,把经营性服务机构推向市场。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以区农业局为主建立南海农业信息网,初步建成覆盖区、镇、村三级,具有较强功能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我区以科技为动力,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加强农科网络、举办各种培训班、发放绿色证书、市、镇成立各种协会、农业服务咨询站等,不断提高我区种养业的科技含量,使农民科技素质水平有所突破,促进了我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多渠道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

我区已成立佛山市南海区农产品商会,立足南海区,依托大佛山良好的种植、养殖、流通环境,在区政府、区民政局、区工商联、区农业局、罗村镇政府的关怀指导下,不断发展扩充会员,至今,会员单位总数已超过100家/人。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农业综合协会,农产品商会在会员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注重发挥农业专业引导作用,服务会员,服务农业。为会员与政府的沟通起桥梁作用,在“爱国、敬业、守法”的基础上,积极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助政府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管理和关注。

建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如桂江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占地面积500亩,批发市场内设置三鸟、蔬菜、塘鱼、冰鲜海鲜、粮油日杂干货、花卉苗木等多个交易区,同时配套先进的三鸟屠 宰场、检疫监测中心,为农民商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南海区农业信息网络开通,加快农业信息传播和利用一年来发表有关农业新闻100多条,转登农业政策法律法规80多条,以及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图片、供求信息等600多条。最近,动员种养大户上网,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农民拓宽销售渠道,促进我区农业发展。

桂城现代花卉盆景种植区

以桂城盆景园和桂城花卉苗木交易市场为立足点,维持现有种植规模(盆景园160亩、花卉苗木交易市场30亩),适当扩大种植区域,配备大棚、滴灌设施等现代化生产设备,完善停车场、道路绿化等基础建设。

南浦农业生态园

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通过农业园整合农业资源打造当地农业品牌,以发展葱蒜、蔬菜为主。改善区内生产条件,对排灌渠、涵洞、泵水站进行修整,整治重点干河涌,增设必要的机耕路、桥。同时进行区域内生产基地的水、肥、气综合治理,减少环境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生态园分为引种育种基地和生产基地。引种育种基地包括引种试验田、播种车间和智能型育苗温室,为南海区域内和周边地区提供各种优质水稻、蔬菜名优品种。生产基地包括建设连栋温室、钢管大棚的设施生产区和采用喷灌、滴灌设施的露天生产区,该基地既可种植叶菜类、茄果类蔬菜,还可种植反季节蔬菜。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将对周边地区起到现代化示范、推广作用,并带动当地及周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增强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增加市场竞争力

西樵产业化水产养殖区

该区位于西樵镇西樵山以南地区,开展优质水产产业化养殖。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进行鱼塘标准化整治,打造“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动该区及周边农户进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养殖。

烟南水产综合贸易区

该区位于九江镇烟南村,面积为300亩。该区以龙高公路烟南路段的冰鲜批发市场为基础,临近建设鱼药贸易区,种苗贸易区,生产设备贸易区,扩大饲料贸易区,充分利用交通便利优势,贸易品牌优势,把该区建设成为珠三角水产综合贸易集散地。

农业社会调查 篇2

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机理,常常使用企业绩效作为结果变量,然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理论冲突可能源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现有研究普遍选择了企业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作为社会责任的最终产出变量,忽略了对社会资本等过程变量的研究。其二,现有研究较少从动态视角考察社会责任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作用差异。相关实证研究也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其中一个显著不足是研究过程没有控制样本行业差异对社会责任作用机理的影响,也缺乏对农业企业这一重要社会责任主体的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以304家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不同成长阶段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农业企业合理安排社会责任活动,有效积累企业社会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假设

基于期望理论,1979年Carroll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SR)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社会责任被看作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外部利益相关者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企业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个人、部门和企业组织三个层次,本文关注的是企业层面的社会资本。Lin和石军伟等从资源观的角度定义了企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嵌入在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资源以及对其资源的动员能力。〔1〕〔2〕根据社会资本的对象不同,农业企业社会资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等级社会资本和市场社会资本。

徐尚昆等基于全国12个城市1268家工业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实现双赢的均衡,因为社会责任会带来社会资本的增加。〔3〕郝秀清等对348位企业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企业社会表现对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及非财务绩效均没有直接影响,但企业社会表现对社会资本有很强的直接影响。〔4〕

相较于非农企业,农业企业特别是生产经营型农业企业是经济组织与社区组织的统一体,农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容易受到非经济活动的影响。这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中国农业企业家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资源来创办企业,与当地农户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受限于土地、光热等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企业必然与特定区域内农户产生各种正式、非正式的联系。最后,发轫于农村的农业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而言,农业企业内嵌入农村社区当中,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对农业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想在中国农业企业背景下,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应该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农业企业中,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显著正相关。

进一步细化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H1a:在农业企业中,经济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显著正相关。

H1b:在农业企业中,法律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显著正相关。

H1c:在农业企业中,伦理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显著正相关。

H1d:在农业企业中,慈善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显著正相关。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处于同一阶段的企业会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和面对一些相同的关键成长因素。对于社会责任而言,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组成结构会有所变化,同一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诉求也会有所改变。譬如,农村社区农户对新创期农业企业需求集中体现在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对成熟期农业企业的诉求更多是社区环保、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因此,处于成熟期农业企业通常会面对更多外部利益相关者,需要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但这一时期的农业企业因为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积累了相当的企业声誉,相比处于初创期的农业企业,更能够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效用进一步扩大。由此可以推断:

H2:对于农业企业,企业成长阶段对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名义,通过广东省、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平台发放问卷,随机发出问卷658份,回收388份,符合本研究的有效问卷304份,回收有效率达到78.35%。

样本农业企业的基本特征如下:企业性质:国有企业17家(5.6%),集体企业7家(2.3%),民营企业270家(88.8%),外资或合资企业10家(3.3%);行业:种养、种子种苗127家(41.8%),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177家(58.2%);员工数量:1~50人62家(20.4%),51~100人73家(24.0%),101~500人144家(47.4%),500人以上25家(8.2%);年销售额:100万以下4家(1.3%)、100万~500万17家(5.6%)、501万~1000万22家(7.2%)、1001万~5000万74家(24.3%)、5001万以上187家(61.5%);所在区域:广东139家(47.7%),安徽165家(52.3%)。

2. 描述性统计分析

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样本企业主要变量的均值及标准差如表1所示。从表1的结果可以发现:首先,新创农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慈善责任均值比成熟农业企业更高,而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均值比成熟农业企业的低。这可能与企业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社会责任动机有关。疏礼兵研究发现,处于创业期的企业有强烈的“争取政府支持”和“提升企业家社会地位”的动机。〔5〕因此,处于初创期的农业企业更有可能通过显性度相对较高的经济责任和慈善责任来迅速提高声誉,为成长扩张争取土地、政策等资源。相对而言,处于成熟期的农业企业面临自身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同行新进企业的激烈竞争,稳中求胜成为成熟农业企业的战略特点,所以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成为行业中的企业公民,通过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获得更广泛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其次,成熟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的标准偏差均比新创企业的低,这表明在成熟企业内部,企业间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差异不大。这可能与成熟企业能够较规范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经过前期社会责任管理经验的积累,更擅于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战略里。

3. 信度分析

为了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运用Cronbach'salpha系数作为信度测度的指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单个因子Cronbach'salpha系数的最大值是0.937,最小值是0.824,说明多测项变量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

四、多元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利用SPSS20.0就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在Model2中,全样本的经济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显著(β值为0.262,p<0.001),说明经济责任对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即假设H1a得以验证;法律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显著(β值为0.125,p<0.1),说明法律责任对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即假设H1b得以验证;伦理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即假设H1c未得验证;慈善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显著(β值为0.228,p<0.001),说明慈善责任对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即假设H1d得以验证。综上,假设H1得到样本数据的支持。

Model4和Model6分别为新创期样本和成熟期样本的回归模型。在Model4中,新创期样本企业的经济、法律和慈善责任与社会资本显著正相关,作用大小依次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伦理责任与社会责任作用关系不显著。在Model6中,成熟期样本企业的经济、伦理和慈善责任对社会资本有积极作用,作用大小依次为经济责任>慈善责任>伦理责任。成熟期样本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资本关系不显著。

对比Model4和Model6的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成熟农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对社会资本的正向作用更高,而且显著性水平也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社会资本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而需要通过长期交往来积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经营实力的增强,成熟农业企业比新创企业更容易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所以经济责任的单位投入产出会比新创期的农业企业要高。第二,新创农业企业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有关,而成熟企业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不相关。对于成熟农业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更多依靠企业家政治关联等手段来获得,所以农业企业履行基本法律责任对企业社会资本积累没作用,但长期遵守法律规制的农业企业可以通过良好的声誉机制对企业社会资本产生积极效果。第三,伦理责任与新创农业企业社会资本不相关,但对成熟期农业企业社会资本有积极作用。这可以与农业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社会资本结构变化有关。刘秀琴研究发现,内原生型农业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从“强关系”社会资本到“弱关系”社会资本的结构转化。“强关系”主要来源于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为企业提供资源优势,而“弱关系”主要来源于家族以外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成长提供信息优势。〔6〕新创期农业企业依赖于“强关系”社会资本,在对外部社会资本需求较少的情况下,新创期农业企业的伦理责任对外部社会资本的作用较小。而成熟期农业企业在扩张后会受到更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伦理责任对于获得更好的企业声誉有积极作用,所以伦理责任对“弱关系”外部社会资本作用更加显著。第四,慈善责任在农业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作用会减弱。进入成熟期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其需求会比新创期农业企业大,而且成熟期农业企业更容易受到舆论媒体的关注,导致单位慈善责任投资所获得的效果会随着利益相关者期望升高而减弱,因此慈善责任的效果随着农业企业成长而有所减弱。

总的而言,假设H2得到样本数据支持,即企业成长阶段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中起显著调节作用。

注:p***<0.001,p**<0.01,p*0.05,p+<0.1。

五、结论

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农业企业不同维度社会责任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成长阶段”的调节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企业社会责任对农业企业社会资本具有正向的预测效果,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同时也体现了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成长阶段在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调节作用,并发现不同维度社会责任在不同成长阶段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本研究对中国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随着不同的成长阶段而产生变化,所以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决策时,必须考虑成长阶段这一关键因素。第二,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经济责任投资的收益可能比非经济责任投资的效果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无论处于任何阶段的农业企业都要注重对经济责任的投入。第三,对于新创农业企业而言,应坚持以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为基础的社会责任;进入成熟期后,农业企业可以选择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相结合方法,积极履行那些对累计企业社会资本有好处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Nan Li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组织竞争:一个战略互动的视角---基于中国转型期经验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

[3]徐尚昆,杨汝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对企业社会资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

[4]郝秀清,仝允桓,胡成根.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社会表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

[5]疏礼兵.基于需要满足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动机研究[J].软科学,2012,(08).

富硒农业地质调查样本 篇3

近年来,硒元素因有益于人体健康,迅速走红,全国各地兴起一股强烈的“补硒热”,富硒农业成为许多地方新的发展方向。富硒产业的乐观前景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土壤硒含量的专项地质环境调查。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紧跟新趋势,开展了多次富硒农业地质调查活动。

2012年9月,益阳市赫山区和资阳区土壤硒含量调查活动成功立项,湖南省地质环境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地质活动,调查研究当地土壤硒元素的含量及相态,分析发展富硒农业的可行性,为当地发展富硒农业提供有效建议。

工作区选取条件多样化

“选择益阳市赫山区与资阳区作为硒含量地质调查的试点,这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考虑的。”湖南省地质环境所负责人向记者回忆项目选取试点的考虑,“根据国家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区的选取原则规定,我们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基础、气候、地形地势、水源灌溉等方面的因素,认为在这两个区开展硒含量调查非常适宜。”

益阳市赫山区与资阳区属于洞庭湖沉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根据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赫山区和资阳区土地总面积超过18万公顷,耕地面积和水田面积占比高达78%。加上益阳市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丰富,日照时间较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天优势。

此外,赫山区作为益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贯穿交会于此,资阳区紧邻赫山区,交通极为便利,不仅有利于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还为日后富硒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质调查的流程

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涉及到生态地质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多学科知识,所以调查的技术和方法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化的特点。自承担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土壤硒含量地质调查项目以来,湖南省地质环境所通过实地考察、定观测点、填土、取样等地质填图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调查和评价了工作区内的地质生态环境。

2012年9月至12月,湖南省地质环境所成立项目小组完成了硒含量调查与区划项目立项与资料的收集,并编制、审查、实施了硒含量调查与区划设计书。

根据《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项目的研究成果,并综合考虑农用地密度与当地的交通状况,在赫山区选取了四个重点调查区,在资阳区选定了两个重点调查区,两区选取面积合计达到820平方公里。土壤采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件,植物采样密度为每16平方公里1件,共采集土壤样本640组、食用蔬菜和水果样本40组。土壤样本在采集过程中要保证土壤的多样性与代表性,水田、菜地、旱地以及茶园等地都要考虑到。而对植物的采样则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与适时性。

样本采集完成后,需要对采集样本进行测试,主要测试样本中的硒含量、相态,以及镉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建立数据库。根据调查数据及研究成果,提出益阳市赫山区与资阳区种植富硒农作物、发展富硒农产业的建议。

专业力量提供支撑保障

作为项目的承担者,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土壤硒元素含量总体设计、工程施工、综合研究及图件与报告编制工作全部由湖南省地质环境所负责。为保证地质调查工作的准确性,从项目一开始,湖南省地质环境所就成立了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并全程参与调查工作。项目组下设多个调查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赫山区与资阳区的农业地质调查工作。针对评价工作中的三个部分及专业特点,还聘请省内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项目的研究攻关小组。

此外,该所还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督,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向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学习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工作人员通过专门培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硒含量地质调查项目中发挥更为出色。

农业调查报告 篇4

基本做法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化”农民应立足于“富”农民。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进程。张家港市“化”农民是从兴办工业开始的。在农村兴办工业的过程中,张家港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在耕地适当向种田大户集中、进一步提高机械耕作水平的基础上,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著名商标”。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改善人居条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一是优化镇村布局,引导居民适当集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加快建造居民新型住宅区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与建设。凡不承包责任田,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以及在集镇规划区内的村民,逐步引导其住进镇区新建的公寓区。二是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农村,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镇都建有中心社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社区,形成了市、镇、村、企业四级社区一体联动的“1890(一拨就灵)社区服务网”。医疗保健、种养殖培训等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三是维护自然生态,美化生活环境。全市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环境设施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0%、60%以上。实施饮用水改造、气化普及、改水改厕等工程,建立起农产品、肉类检测网络,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大搞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居住环境,近两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超过建县40年来的总和。

普及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一是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张家港市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100%,初升高比例多年来都在95%以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二是着力增强法制意识。从完善基层民主、健全规章制度、吸引群众参与入手,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治能力。依托社区、企业、学校等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社区管理的各项制度中。同时,广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群众的民主观念和维权意识。三是着力提高道德修养。常年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教育。

改变陈规陋习,规范举止行为,丰富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家的生活用水、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生活细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人人动手,洁美家园”、“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整治环境,美化家园,并把是否改变陈规陋习、规范文明行为、追求科学生活方式等与家庭的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实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同时,投入数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市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广电中心、电影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每个镇都建立健全了文化服务中心,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要启示

“化”农民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只有时刻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并加以引导,农民才会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促进派、主力军。张家港市坚持从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入手,着力解决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了一系列造福农民、保护农民的制度: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方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GDP二次分配机制;建立城乡公平税负制度,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农民每年因此减负数千万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了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让农民成为可以自由流动的“社会人”;率先在农村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保合一”。

“化”农民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引导、接纳和熏陶。经过三次行政区划调整,张家港市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一城四片区”市域城镇布局。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展到80平方公里,形成了核心商贸区、暨阳湖生态园区、城东物流集散区等七大功能区。城市核心的做大做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金港、锦丰、塘桥、乐余四大片区的划分,使农村有限的`资源趋于集中,片区中心镇通过规划扩张和功能提升,显现出较强的区域带动力。与之相辅相成的“两区两园”的产业布局,更使社会经济空间结构趋向科学合理,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农村调查报告 篇5

xxxx年7月23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xxxx市xxxx年农业农村工作大检查活动。在三天的活动中,我们观摩了17个乡场镇的44个示范点。通过观摩活动,使我对我市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有了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目前,xxxx市运用高效节水技术的耕地面积达到19.2万亩,到年底规模化整理土地将达到20—30万亩,保持着倍数增长速度。在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大检查活动中,西大沟东戈壁村2千亩番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四棵树镇查干布勒村5000亩机采番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石桥乡河湾村1.1万亩机采棉花高产创建示范区、皇宫镇林家庄子村万亩棉花标准化示范园区等几个精心打造的高标准示范园区,这些分布于xxxx各个农业片区的典型示范点,在土地整合规模上达到了千亩甚至万亩,而且在生产管理上都在运用高效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实行了“五统一”,实现了“扩量、降本、增效”的预期目标,很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得到的启示:高效节水技术的广泛推广,不仅打破了“水”这一制约绿洲农业发展的瓶颈,而且也打破了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形成的以埂为界的 “井田”式生产方式,辅以市场竞争机制的拉动,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革新力量,推动传统种植业向科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在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大检查活动中,我市涌现出许多特色种植的亮点,八十四户乡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九间楼

乡邢家庄子村地膜红薯、夹河子乡的邓家湖村千亩特色种植示范区,头台乡汪家庄子村设施林果业,四棵树镇哈达生布勒格村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吉尔格勒特乡库鲁木村特早熟西甜瓜示范点等。其中八十四户乡的“巴海” 牌蔬菜,九间楼乡的“九乡”牌红薯,四棵树镇“如山”大米等最为典型。这些典型示范点都突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种植,以特色化、品牌化抓住了市场的牛鼻子,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得到的启示:在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下,特色种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种植技术及品种的更新发展,特色种植的多元化、品牌化成为农村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又一主要趋势。

在全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要求下,为更好地实现畜牧业的“三个转变”,我市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特别是加快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在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大检查活动中,重点推出的八十四户乡琦丰养殖有限公司、古尔图镇新兴牛羊养殖合作社、白泉镇托古里克莫墩村养殖小区、车排子镇三道桥村堕胎肉羊养殖小区甘家湖牧场铁架子牧民新村锦祥多胎肉羊养殖合作社、皇宫镇沙枣林村多胎肉羊养殖小区、九间楼乡黄渠村养殖小区、夹河子乡家河子村河东多胎肉羊养殖示范小区等一批新兴的农区畜牧业示范点,在此次检查活动的观摩示范点数量中占有较为突出的份额。这些示范点的共同特点是以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专业化组织为抓手,以规范管理为保障,很好地调节了农民的生产结构,拓展了增收渠道。

得到的启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畜牧业在大农业发展中的增效作用日趋显现。因此,科学转化生态、社会资源,实现最大增效的现代畜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xxxx的有百万亩耕地、十几万人口的广大农区,以农区畜牧业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形势逼人,意义重大。

从此次农业农村工作大检查活动中我们了解到,xxxx市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290个,而且还在以近30%的速度增加,涉及土地整合、农机服务、农资服务、畜牧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古尔图镇新兴牛羊养殖育肥合作社、四棵树镇惠丰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宝轩农机、土地整合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发展较为专业和成熟的农村展业合作组织,引领了当前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潮流。

得到的启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形势,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农民生产合作的自觉意识和愿望日益强烈。各种类型的经济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如雨后春竹,迅猛发展起来。合作社的发展正逐步改变着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推动着现代农业大踏步的前进。

在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大检查活动中,塔布勒合特乡民民新村定居点配套完善建设、古尔图镇、西湖镇、八十四户乡、四棵树镇哈图布呼镇的农牧民小区建设,都体现了标准化、楼房化、宜居化的高标准。有效聚居了周边人口,实现了有限公共服务的最大化,同时推进了村镇二、三产业的发

展,很好地调整了村镇的产业结构。

得到的启示: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面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村生活的城市化成为一种潮流。

暑假农业调查报告 篇6

四、抗天灾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广陈农业今后发展思路: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农业与农民。

二、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暑假农业调查报告范文篇3

县农业基点调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及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年。以及县、乡、村全体调查员的共同努力,按时、按量准确及时地完成了农业部、厅下达的全年各项调查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点工作业绩

年,我们继续在中选的镇六个乡(镇),每个基点乡镇抽查五个村民小组,全县共抽查三十个村民小组开展各项调查工作。全年按照农业部、厅布署的各项调查任务,认真做好调查和汇总上报。主要工作内容:(1)农作物意向调查、早稻产量预计调查、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调查、夏收农作物产量预计调查、全年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产量预计调查、全年粮、油产量预计调查、秋冬播农作物面积预计调查等任务。在开展各项调查的工作中,力求数据准确度,汇报及时。(2)扎扎实实开展各项调查,认真审核和分析各项调查数据,及时上报各项报表,全年报表上报及时率达100%。因此各项调查报表质量大大提高。例如:8月8日报送的农业基点调查早稻查穗数粒情况表中,我们基点调查统计的平均亩产为398.73公斤,与统计局的统计年报数亩产399公斤相比,只相差0.07%。

二、农业基点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是搞好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关健。

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基点调查工作取得成效,这是与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年我县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继续由一名副职领导兼管,正职领导也经常过问农业基点调查工作开展情况(最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人力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进行农业基点调查工作期间,尽量不抽或少抽基点调查员参加其他中心工作,从而使我县的农业基点调查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全年调查任务。

2、认真定好调查员,确保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业基点调查工作能否按时、按质完成部厅下达的全年各项调查任务,与局领导的重视和乡村级调查员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今年,局领导在多次的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都强调了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要求中选的乡镇及乡村级调查员一定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及时准确的搞好各项调查任务,从而使我县的农业基点调查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3、加强调查人员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通过参加农业部基点培训会议回来以后,我们及时组织基点调查员进行培训,要求每个调查员弄通弄清基点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基点调查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各种数据的准确计算方法和各种报表的填报,从而使基点调查工作准确及时,按质按量完成。

4、对基点调查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完成

在各项基点调查工作开展之前,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调查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基调工作做到早安排、早布置、有计划地去进行,从而使工作主动,完成任务保障性大大提高。

三、明年工作打算:

年我县基点工作顺利完成,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更要再接再励,把基点工作搞得更好。主要是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调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争取把明年的工作搞得更好。

鄂北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调查 篇7

目前,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日趋下降,粗放经营甚至直接抛荒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我省细小规模的农业经营难以应对国际竞争,农业产业形势严峻。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影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发展规模经营是我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对鄂北三市(襄阳、十堰、随州)的调查发现,当前鄂北地区具备一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条件。地域、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土地收入、非农就业程度等是影响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鄂北地区农业规模化经营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缺位、土地纠纷调解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从把握好规模经营的“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鄂北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一、鄂北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1、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鄂北农村劳动力就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程度高。在被调查的300户农村家庭中,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仅占到实际从业人员总数的23.7%;二是农业从业劳力老龄化显著。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达到了48.3岁,明显高于兼业人员和非农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三是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纯农业劳动力中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比重仅为41.1%,兼业劳动力中的比重为77.3%,而非农就业劳动力中的比重高达85%.

2、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襄阳市土地流转面积中,规模经营面积65万亩,其中:30-99亩的37万亩,占规模经营面积的57%;100-999亩的16万亩,占规模经营面积的24.5%;1000亩以上的12万亩,占规模经营面积的18.5%。

随州市土地承包权的流转速度也不断加快。截至2013年,全市共流转土地35.3万亩,占全市耕种面积14.1%,比全国11%的平均水平高,但比沿海地区低。同时,土地流转的主体也逐渐多样,由种田能手发展到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十堰市常用耕地面积261万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面积233.41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7.5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1.8%。

鄂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四个特点:流转规模扩大、流转形式多样、流转主体多元、流转效益递增。

3、土地集中经营的农户意愿分析

民意是制定政策的基础。调查结果表明,9.2%的农户家庭表示愿意扩大耕地经营规模,27%的农户家庭希望有偿流出全部耕地,37.8%的农户家庭会选择流转除自留地外的全部耕地,此外还有26%的农户家庭希望保持不变。可见,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希望将土地有偿流转。

4、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5年,全省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到4500万千瓦,实现机械耕整6500万亩,机械播栽850万亩,其中机械插秧680万亩,机收400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鄂北岗地大力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加快发展粮、棉、油、畜牧、水产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棉花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血吸虫疫区全面实施“以机代牛”工程。

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措施

针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政策扶持难、用地难、流转规范难等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具体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打造鄂北岗地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3年以来,襄阳市积极打造以枣阳、襄州为核心的鄂北岗地现代农业示范区。《鄂北岗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汇报会,对鄂北岗地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强调建设鄂北岗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举措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根本思路和政策扶持方向,对争取国家投入,增强鄂北农业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推进鄂北城乡一体化建设

自2011年起在鄂北岗地选择一批乡镇,实施整片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把樊城区牛首镇张营村作为试点起步区先行突破。

开展鄂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整片推进”的原则,迁村建城,流转土地,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三集中、四转换”目标(即居住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村委会转换为居委会、农民转换为市民、资产转换为资本、农村转换为城市),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收入能够增加,集体经济发展有空间、资产能够增值,为鄂北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积累经验。

3、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

作为我省自主投资额度最大、受惠面积最广的重大水利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267公里,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引水,通过明渠、渡槽、倒虹吸和隧洞等,以自流方式途经老河口、襄州、枣阳、随县、曾都、广水,最终抵达大悟县。工程建成后向鄂北地区年调水7.7亿立方米,将解决鄂北地区480万人、470万亩耕地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同时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调度运用。进一步优化我省水资源配置,对促进鄂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我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

1、把握好规模经营的“度”

适度的规模经营能在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提高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衡量是否适度的依据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装备和生产技术条件下,能保证农户各项生产指标和经济收入达到或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时所需的土地数量。要认识到,农业规模化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载体。

2、积极组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保证平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有效传递和执行政策,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土地流转环境,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3、关注农民的利益保护

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当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对通过保底分红等方式流转土地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探索,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扶持,可持续的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让农民充分参与到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4、明确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涉及到农经部门、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金融部门、审计监察部门、信访部门等。需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各部门职能制定工作内容,明确权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包宗顺,周春芳,张立冬.城多一体化背景下的苏南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学海,2011,6.

[2]何光胜.紧扣城乡一体化大局描绘现代农业新篇章[J].江苏农村经济,2013,7.

[3]吴沛良.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C].2013年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2013.

浅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篇8

【关键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合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土地改革得以完成。从1953年至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一、建国初,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个体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已使生产力的水平达到了极限,土改后的农村经济基本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1.个体农户势力单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资料甚稀、生产分散、规模狭小、农技落后、生产率低下。贫农、下中农更是严重缺乏生产资料。个体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在扣除补偿生产资料消耗和缴纳农业税后,绝大部分用在全家人简朴生活消费,所剩无几,有的甚至毫无积累,这就不可能持续扩大再生产,有时连简单的再生产也维持不了。土改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但到1953年、1954年发展速度就将降下来了,这与自然灾害有关,但主要原因是单薄的小农经济,无法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抵抗较大的自然灾害。此时农民为求进一步发展生产,解决缺乏耕畜、农具等困难,就曾自发地进行换工互助。因此,组织起来是我国个体农民的共同愿求。

2.因生产规模狭小、占有的耕地少而分散,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不便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单靠个体农民是根本无法购买新式农业机械,即使有的富裕的地方买了新式农具,也往往由于缺乏文化技术知识,不懂得如何使用。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土地集中连片,资金聚集,才能解决好上述矛盾。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实现工业化密切相关

1.农业发展缓慢,势必影响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一般在次年就表现出来。1952年农业丰收,1953年工业增长30.2%。1953年和1954年农业生产增速下降,工业生产增速也随之下降,1954年工业增长16.3%,1955年仅增长5.6%。1955年增长缓慢,重要原因是农业连续两年增长慢,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开工不足,仅棉纱、棉布、卷烟、麻袋这四样产品的减少,就使全国工业增长速度降低4%。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能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就不能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遭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需要。

2.国家工业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力量日益加强,有力吸引了农民,助推个体农业走向合作化。国家供应的农业动力机械,1952年为1.3万马力,1956年为18.9万马力;新式农具1952年为27.6万多部,1956年增加到263.3万多部;抽水机1952年为8200多部,1956年增加到2.3万多部;水车1952年为73.3万多部,1956年增加到117.9万多部。“农业技术推广站一九五二年为二百三十二个,一九五六年为一万四千二百多个”。虽然当时国家还不能大量生产农业机械以武装农业,但是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也不断加强。

三、小农经济自由发展势必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1.高利贷者逐渐活跃。1952年据吉林省调查,一些村、屯,放高利贷情况严重,春借一斗秋还二斗,“贷款利息高达月息30%,一般在10%左右;数量也大,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农村阶级的分化”。一些富裕农民靠放高利贷上升为新富农,许多贫下中农则在重利盘剥下贫困破产。

2.雇工剥削逐年增长。1952年,根据华北局对山西等省七个县二十一个村的调查:雇工、短工者四百七十五户,占总户数20%强,并指出,农村雇佣劳动从一九五〇年以来,逐年增长,剥削雇佣劳动。

3.租典土地不断增加。一九五二年,据原热河省对六个村的调查,土地租佃关系,一九四九年三十四户,出租土地一百二十八亩九分,一九五二年有一百二十二户,出租土地,并指出:出租土地主要为缺少或无劳动力户、老弱残户、无力耕种的贫困户。土地典让关系也在发展,各阶层中相对的以贫农因生活困难典出土地户较多。

4.土地买卖日益严重。据山东省一九五二年对十九县内八个乡和四十一个村的调查:土地改革后,有十分之一的农户曾出卖土地,有十分之一的农户买进土地。贫农卖地最多,其中因生活困难、婚丧病和缺劳动力卖地者占卖地户数的61%。买地者中间以富农为最多。

5.新富农到处出现。一九五二年,《东北局关于推行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决议》指出:全局“有1%左右的农户已成为新富农。发展较快的如肇源七区十八个村调查,富农已占农村户数的1.8%、人口的2.6%、土地的3.9%、耕畜的6%、车辆的7.7%……因为它适应小农经济自发发展规律,故在农民中影响颇大”。

【参考文献】

[1]《两年来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汇编》,中华书局,1952年,第158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81-182页。

[3]《伟大的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21页。

[4]《东北农村调查汇集》,东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30页。

[5]《東北局农村工作座谈会学习资料》,1951年,第7页。

[6]《经济与财政问题》,东北书店印行,1946年11月版,第163页。

农业社会调查 篇9

牟平区是一个农业区。全区总面积15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3万亩,65公里海岸线和30多万亩可开发的浅海滩涂,60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占到80%,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区委、区政府近年来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振兴牟平农村经济的切入点,立足区情,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2001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1元,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以水果、干杂果、畜牧、水产、蔬菜五业并进的经济格局。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牟平区委、区政府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从牟平的实际出发,按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着重抓好“两带一面”,即南部山区一带发展果品和干杂果,中北部一带发展蔬菜、瓜果,面上发展畜牧、蔬菜、瓜果、食用菌、水产品和干杂果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内在品质,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一是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目前全区果园面积达22万亩,果品生产以提高果品质量为主,推广苹果套袋6亿多个,果品总产量25万吨,优质果品产量13万吨,并在武宁镇、姜格庄镇两镇为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建立了1000亩的果汁加工型苹果生产基地;蔬菜、瓜果面积8万亩,引进了蔬菜、瓜果良种10多个,促进了全区蔬菜、瓜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总产达24万吨;食用菌养殖面积120万平方米,加工出口总量3 万吨;油料作物15万亩,总产3.25万吨;粮食总产16.6万吨,优质专用小麦和加工出口型花生种植面积达50%以上,粮油生产实现了由产量型向优质高效型的转变,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为1:1.8。全区已形成了食用菌、花生制品、肉食鸡、干杂果、水果、蔬菜、水产品等15大系列产品,有些农民还把发展野生植物的种植和深加工纳入了视野。

二是大力推广了瘦肉型猪的三元杂交及肉牛、肉羊冷配改良,加速了畜牧业的良种化进程。目前全区品种猪改良达到90%以上,兔品种改良达到80%以上,牛、羊品种改良达到85%以上,鸡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同时,野生动物的饲养也成了农民开发的热点,养殖品种发展到梅花鹿、野鸡、獭兔、银狐、甲鱼、肉食犬等多个品种。

三是发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围绕果品生产,培育了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果品30万吨;围绕食用菌、蔬菜生产培育了烟台九发食用菌有限公司和芦凤集团,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蔬菜汁加工能力8000吨;围绕畜牧业、肉食鸡的生产培育了花莲食品有限公司和蛤堆后贸工农总公司,带动了养鸡专业户近800个,使肉食鸡生产形成了从种鸡孵化、育雏到商品鸡宰杀、冷藏、包装、运输的系列化生产,年加工出口肉食鸡500万只;围绕粮油生产培育了烟台枫林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恒成集团,年加工花生、大豆等达3万多吨。这些龙头企业为牟平的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涌现了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示范基地。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运转的思路,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区有优质示范基地80多个,配套社会服务和科技人员2000余人,并有30多个村成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队。全区已形成了以区为龙头、以镇为纽带、以村为重点的科技服务队伍。由各镇政府牵头,依托各镇农技站,成立了农业产业化服务办公室。一些产业重点镇还成立了食用菌服务合作社、蔬菜瓜果协会,区里也成立了“牟平区果树协会”等,这些组织利益连接,机制灵活,具有协调生产、联合营销的重要作用,他们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从而有力地克服了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弱势,带动农民以整合优势进入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实施。

五是努力发育了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几年来,牟平区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培育各类农产品初级市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了一批辐射能力强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如姜格庄的西瓜批发市场、大窑的大樱桃批发市场、观水的烟台观水果蔬批发市场、王家疃蔬菜批发市场、上庄蔬菜批发市场等,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卖果难、卖菜难的问题。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还

集散全国各地的供求信息,有序地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经验和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一些冲击,尤其是高成本、低质量、低竞争能力、低效益的农业更难以为继,为此,牟平区立足现实,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培植名、优、稀、特、新产品,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一)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政府是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并在政策扶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者说,没有政府的引导,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

一是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温饱型的产品、传统的生产方式已远远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牟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在区域结构的调整上要“南果北菜、南牧北渔”的区域布局,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水产、蔬菜、瓜果、干杂果及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推进全区农业生产和经营向新的领域、新的层次进军。各镇党委、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思路。大窑镇提出了以果品经济为龙头,以畜牧养殖为龙身,以水产、粮油经济为双翼的经济发展思路。目前全镇已形成了果品、畜牧、水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王格庄镇地处山区,提出了建设“山上王格庄”的发展规划,根据本镇的实际,确立了以“山区开发为龙头,以发展干杂果为主攻方向,努力建设绿色王格庄”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镇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干杂果,目前发展板栗2万亩,银杏1万亩,柿子、大樱桃5000亩,干杂果已经成为王格庄镇一条新的具有鲜明山区特色的经济隆起带。再如姜格庄镇地处沿海,制定了“建设海上姜格庄,建设海上蔬菜、瓜果产业镇”的海陆并举的发展模式,把瓜果生产和海产品养殖作为两个主导方向。一方面,陆上搞西瓜、甜瓜和蔬菜种植,西瓜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总产6万斤,甜瓜4000亩,总产3000吨,蔬菜达1万亩,基本垄断了威海蔬菜市场;另一方面,他们按照“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思路,每上养殖已成规模,其中扇贝养殖5000亩,抛石养海参400亩,基本实现了海参、对虾、螃蟹、大鲮鲆、鲍鱼、藻类、贝类等海产品的立体养殖。

二是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近年来,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农民改革旧的生产方式和种养结构。王格庄镇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无偿给农民提供干杂果苗木及部分新品种接穗,投资40多万元,用于扶持银杏开发及大樱桃园建设,并规定:板栗头五年,免征特产税。姜格庄镇规定,凡新上马的养殖、种植项目,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在形成经济效益后的3--5年内,给予特产税补贴,开发海上养殖项目的,在海域划分、岸边建房用地等方面为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低息小额贷款。水道镇规定:农民每建一个0.5亩以上的冬暖大棚,可享受政府无息贷款3000元,发展优质长毛兔30对,享受政府无息贷款3000元。大窑镇规定,各村开发经济作物成方连片达50亩的,奖励5000元,达到100亩的,奖励10000元,成方连片建大棚10个以上的,每个大棚奖励1000元。这一政策一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仅去年一年,全镇就调出用于发展经济作物的土地6000多亩,主要用于蔬菜的开发;开发50亩的经济田方30个,100亩的经济田方11个,主要用于大樱桃、大枣、黄金梨为主的果品开发;建冬暖大棚70多个,主要发展优质油桃、葡萄为主的反季节水果种植。在土地流转上,他们灵活把握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采取返租倒包、土地入股、联合经营等形式,积极稳妥地解决了土地调整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帮助农民寻找市场。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但要发挥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正确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农产品的最终出路在市场,结构调整最有效的指挥棒是市场,只有让农民认识市场、进入市场、适应市场,才能获得高额利润,结构调整才能真正有动力。为此,区、镇统一规划,加强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全区目前已建成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贸易市场36处,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各镇驻地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同时还在国内大、中城市、沿海、沿边城市设立了30多个商情、销售、服务信息窗口,利用信息网沟通了与全国各地的市场信息网络,开始步入了“网上卖菜”、“网上卖果”的“E”时代。观水镇投资560万元建起了“烟台观水果

蔬批发市场”,解决了农民卖果难的问题。再如,姜格庄镇为了解决农民卖瓜难的问题,保护农民种瓜的积极性,他们每年筹办“西瓜节”,做到“建市促销,以节育市,以市促种”,使这个镇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西瓜节的举办,既是西瓜商品交流会,也是种植信息的交流会,各地的商贩为瓜农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减少了瓜农种瓜的盲目性。

(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带动作用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过程。为了加快科技推广步伐,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牟平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坚持把科技放在产业化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努力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引进、推广和应用体系,把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大窑镇成立了包括果品保鲜、珍稀动物研究推广、良种蛋鸡研究、肉食鸡研究、红灯大樱桃栽培技术等7个民办科研单位。二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通过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聘请专家举办专项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区共培训各类技术骨干1万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技术明白纸3万余份。同时还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和种养大户外出参观学习。目前,全区已有1266名农民职称,有5300人获得绿色证书,加快了科技进村入户的步伐。三是建立完善了以示范区带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千家万户的科技示范推广模式。区先后在武宁、高陵、玉林店、观水等乡镇建立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在大窑镇建立了四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600亩蔬菜开发基地、2300亩的优质果品开发基地、1000亩的酿造葡萄开发基地和500亩的良种繁育基地。另外,还建有精准农业示范园14处、科技试验示范基地73处,村也都选定了科技示范户、示范田,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上下贯通、示范与生产相结合、生产与经济相挂钩的科技推广新体制,为农业高科技的引进和大面积推广树起了科技龙头。同时,还依托示范基地,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大力引进推广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农产品与国际、国内市场的接轨,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几年来,全区共引进推广国内外瓜果、蔬菜、花卉等新品种100多种。

(三)建设经济专业村,培育特色产业

建设专业村是培植特色产业的基础,也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各镇立足原有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制定了专业村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发展标准。大窑镇对重点发展的专业村,实行了镇领导干部和镇直部门包村责任制,指派专人常年驻村,靠上帮扶,一包三年,通过努力,全镇已有多个具有特色的农业开发专业村,如以蔬菜加工为主的尹宋周村、以发展红灯大樱桃为主的西李山村、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李家庄村、以特色大枣为主的西吕格庄村、以“锦丰梨”为主的石埠庄村等。同时,还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示范带动周边村户,形成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

(四)龙头带动,直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首先是建立在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就构不成产业,但大规模的产品需要市场,这是农民所担心的。在市场上,政府作了不少文章,但是龙头企业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他们是农业产业化的催化剂。他们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是农业产业链的直接拉动者,他们比政府更具有号召力和直接的感召力。它可以直接消化产品,并能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等传给农户,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挂钩问题。农民需要稳定的销售渠道,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二者之间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民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交换机会和经济利益。牟平现有九发食用菌有限公司、安得利果汁有限公司、花莲食品有限公司、枫林食品有限公司、蛤堆后贸工农总公司、芦凤集团、海嘉水产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九发是上市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工厂化养殖双孢菇的基地,有着广泛的国外市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已成集菌种繁育、原料制备、生产养殖、加工冷藏、出口外销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公司,双孢菇原料制备和双孢菇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均达到2万吨以上,并研究开发出了利用培养基二次发酵生产高效功能性真菌菌丝复合颗粒饲料和利用食用菌菇柄提取真菌复合多糖、制作功能性食品、免疫增强剂、饮料添加剂等,利用这一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了全区160多个村的农民养殖双孢菇,为农民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蛤堆后村是全区最大的肉食鸡养殖、加工、出口基地,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大窑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肉食鸡生产作为带动和促进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发展的骨干主导产业来抓,建起了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养鸡场、2100多平方米的肉食鸡系列化生产线。近年来,为扩大饲养规模,提高肉食鸡的产量和出口创汇能力,他们又采取了“放鸡出场、借窝下蛋”的作法,走出村外布点,扶持周边村庄和农户发展肉食鸡饲养,并向全镇、全区辅射发展。他们为养殖户提供饲料、鸡苗、药物及负责技术指导,实行保护价收购,养鸡户一律不用流动资金,全部由蛤堆后村所属企业提供,待鸡养成后统一结算,带动了养鸡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养鸡专业户700多个,肉食鸡生产形成了从种鸡孵化、育雏到商品鸡宰杀、冷藏、包装、运输的系列化生产,年出口创汇达500多万美元,农民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多元。芦凤集团、武州有机农场是蔬菜加工企业,九发食用菌有限公司也投资4900万元,新上了蔬菜加工项目。加工的蔬菜远销韩国、东南亚,主要加工出口白萝卜、圆葱、大蒜、牛蒡、青刀豆、田豌豆、大葱、胡萝卜等二十多种蔬菜。这些企业实行由企业提供种子及技术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产品全部出口,实现了蔬菜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产业化经营,年可带动1000多农户的6000多亩蔬菜种植面积,解决了1000多农户的蔬菜销售问题。

(五)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效应

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效应是产品能够立足国际、国内市场的关键。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农副产品供给量的加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农产品销售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品牌。为适应市场的这一需要,各镇也花了大气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依靠科技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同时,淘汰和压缩了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打造自己的品牌。素有山东红富士第一镇 的观水镇,1990年就在国家商标总局首家注册了“观水”牌商标,1997年观水苹果又被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举办的“全国农民节”晚会选为优质农产品,苹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姜格庄镇的西瓜也注册了“富姜”牌商标,销售渠道和产品的价格远远好于那些无牌瓜。大窑镇有6个村的3000亩苹果被省政府列为“苹果良种产业化工程示范园”,在1995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西埠庄村“锦丰梨”获金质奖,李家庄村的“新红星”苹果获银质奖,沟东村的“藤木一号”苹果获铜奖。西李山村自己培育的140多亩“红灯”大樱桃具有个大、口感好、上市早、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个大味美,色泽诱人,畅销省内外,每年仅大樱桃一项,全村总收入达50万元,户均6000多元,西李庄村的梨枣个大、皮薄、又脆又甜,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亩,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尽管全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规模和数量还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还不尽合理。

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对农业产业化缺乏认识,误导了农民,有的甚至起了负面的作用。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产业内部品种布局仍然不够合理,或者说有些调整只停留在“粮经比例调整”这样低层次的调整上,农产品的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产业化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甚至有的龙头企业市场前景不好,企业经营不良,内部管理混乱,市场不稳定,措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四是农产品质量不高。有竞争力的蔬菜、水果、干杂果等由于科技含量不高,内在品质较差,有的化肥污染、农药含量超标严重,达不到绿色食品的内在质量要求,再加上加工、包装、贮藏手段落后,更没法进入国内外超市。

五是农产品结构单一,花色品种不多,上市时间集中,尤其是有的农民有“人家种啥我种啥”的思想,不在花色品种上作文章,结果造成了农产品的供过于求,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六是农产品产业链普遍较短,大部分卖的是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没有多少经过精、深加工,这是造成农业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水果只能搞简单的分级,不能搞深加工和保鲜,蔬菜加工也只是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肉食类产品除了肉食鸡的简单加工外,其它的肉类加工还是空白。

七是农业科技推广滞后,农民的科技水平低,制约了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

八是农业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不健全,适应不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大环境。

因此,我们认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应该讲,牟平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刚刚起步,为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必须放眼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随着人类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生活质量及消费层次的提高,面对市场的需求和资源的制约,发展绿色食品已刻不容缓。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越来越成为市场上的亮点,只有发展绿色食品,才能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选准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要充分利用我区东临威海、西临烟台的地域优势,积极发展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的城郊农业和特色农业,要防止盲目发展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是科技兴农,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要通过品种改良和开发新品种,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在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引进、繁育、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加大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一个龙头企业就是一个市场,就可带动一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其他县、市、区相比,牟平区的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多,其龙头带动作用也不是太强,或者发挥的作用不大,所以,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势在必行。

五是拉长农业产业链。其一是拉长生产环节,把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手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二是拉长加工环节,就是要抓农产品的系列加工、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多次增值;其三是拉长销售环节,要通过培育和拓展市场,来拉动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其四是拉长配套服务环节,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和相关产业。

六是完善相关机制。其一是完善利益调节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其它环节之间,所得的利益要分配合理,达到利益的动态平衡,实现互惠互利,共兴共荣;其二是完善产权实现机制,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基地之间建立起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其三是完善法律保障机制,通过各方签订合同、契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七是引入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增强质量意识。要按国际标准来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努力创建名牌产品,促进全区农业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我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面试婚礼策划师的范文下一篇:成人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