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共12篇)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1
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以下简称“园区”) 成立于2012年12月, 是眉山市“以农为主、统筹城乡”的示范区, 在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中担负着先行先试的作用, 是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为贯彻落实中央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我们在园区内进行了专题调研, 探索了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抓手,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一些新做法。
一、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因此, 信息服务显得特别重要。一是依托网络建立“线上”平台。在展示园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为园区内业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如园区供求、园区服务、市场行情等。在最重要的“园区供求”板块, 将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和服务主体的供应情况发布到网络平台上, 让供需双方能更加便捷、有效地对接。供求信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除种苗、农机、植保、劳务、销售等方面, 还包括气象预测、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等。同时配套开发手机平台, 定向分类发送短信通知, 便于随时随地查询、操作。二是设立“线下”实体服务中心。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或者农村公共服务阵地, 将网络平台上一些信息下载, 并以纸质形式印刷, 便于一些不会、不常运用网络的人员来咨询、取阅资料和联系。
二、培育经营性服务主体
一是依托“龙头”开展服务。园区内现有几家农业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较大, 为满足自身产业基地生产需要, 逐步建立起土壤改良、有机质提升、农资采购、农业技术规范、农业机械耕作、农产品运输、冷链仓储、粮食烘干、电子商务等涵盖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服务。园区运用市场机制, 对这些主体的资源进行整合, 鼓励其为种植户提供有偿的社会化服务, 依托“龙头”解决园区业主社会化服务问题。二是鼓励能人创办服务组织。针对园区社会化服务的不足和缺项方面, 通过政策激励, 支持、引导村社干部或者村社能人组建、领办相对单一、分工更细的经营性、专业化服务公司, 开展劳务组织、田间管理、统防统治、农业设施安装等有偿服务。
三、强化公益性服务组织建设
一是乡镇政府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 全程引导农村土地有序、规模流转。首先由农户向村委会申请自愿参与土地预流转;村委会收集、整理、汇总农户愿意流转土地情况, 向镇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提出委托申请, 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信托流转协议, 再由公司发布信息, 招引业主, 业主直接与土地流转服务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这种做法可以解决引进业主实力考察、群众工作、用地连片、相邻土地租金差异过大、农民租金和务工工资领取、土地复垦等问题。二是健全区县、乡镇两级农业服务组织体系, 落实经费保障, 稳定公益性农业服务队伍, 不断充实、完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配置和硬件设施, 拓展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效率, 推动公共服务向村社和经营主体延伸。
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经营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土地向业主集中, 风险自然也向业主集中。风险要降低, 保险要跟上。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于保额低、覆盖作物少, 这些保险对园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力不强。园区同四川锦泰眉山中心支公司反复磋商,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 开发适合园区作物的保险新品种, 如水稻制种保险、蔬菜保险、水果保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等, 拟根据园区实际情况, 陆续推开。为了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投保, 园区拟在区县财政补助的基础上, 用园区专项发展资金中对投保的规模经营业主自缴保费再给予适当补贴。
五、创新金融业务
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向亲朋好友借款等, 因不能以土地经营权、基地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作为有效抵押物, 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得大额贷款。一是探索农业生产抵押物贷款。为加大扶持力度, 支持业主壮大规模, 在完成园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正规流转的基础上, 稳步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长期收益权和基地农业生产设施等作为抵押物试点, 拓展抵质押物范围,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二是建立互助联社。园区拟选择2~3家有实力、有意愿的合作社创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组织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申报成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探索通过业主联合成立担保互助基金, 为业主银行融资提供担保。
六、强化品牌和质量安全服务
园区要创品牌, 需要叫得响的产品。为保障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引导业主争创品牌。一是加强质量监管。依托市、区县农业质量检测中心, 逐步加大园区内农产品抽检的频率, 并利用网络平台公布质量检测报告, 通过科学、权威的发布, 取得市场的信任, 让付出较高成本、恪守食品安全生产规则的业主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开展品牌认证。在园区信息平台上, 发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驰名商标等相关认证程序、资料, 引导业主进行申报。由园区联系组织为园区业主提供申报指导、培训。对获得品牌认证的业主给予适当奖励。
(通联: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620000)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2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紧迫任务。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与框架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农业部门和各涉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组成。
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农业行政部门。
涉及农业的部门:包括科技、教育、发改、财政、金融、商务、工商、税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卫生、民政、工业与信息化、广电、交通、电力、环境保护、动植物检疫、食品与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领域。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等八个方面构成。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由于组成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和服务内容不同,其运行机制也有所区别。
公益性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党中央把农业摆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使之成为各部门服务农业的重点领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既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教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又融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领域。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业务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主管,各部门关心支持农业,对于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出现了各部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科技教育单位的科技支撑作用。
分层次管理的农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一是主要由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如乡村公路、电力、大中型水利设施、渔港等与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由相关行业部门直接管理或政府委托有关单位维护管理和服务,列入财政预算支撑运行;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经营性项目,一般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二是小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以租赁、承包经营为主。如小型水库、排灌站、渠道管理维护、大型农机具等农业设施,一般是政府出资,或政府出资与农民投工、出资相结合兴建或购置,具有公益性性质。这些设施不由管理者实行有偿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分散到户的农业基础设施,实行自主经营管理,有偿服务。如国家补贴购置的农机具、农村沼气设施、农业设施设备等,由使用者自行管理,企业或各种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村集体可建立服务站点,为农业基础设施提供有偿服务。
政府扶持的经营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除公益性科技服务外,耕地、播种、灌溉、防治病虫害、收割等大量的生产服务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这些市场化生产服务,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如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帮助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服务的组织规模和效益等等。
政事分设的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行政监管和宏观指导等职能,把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等业务性工作,由事业单位或企业承担。
市场化为主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就要增加农村商品流通的渠道,发挥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并增强农户与经销商谈判的能力和在市场交易中的话语权,提高整个体系的活力和效率。
金融机构为主体信用合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银行资金实力雄厚,重点发放额度较大的项目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比较困难,资金实力不强,重点经营小额贷款;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重点为合作社成员解决小额资金互助问题。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分工和合作,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社会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呈现出农村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渠道社会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等的选择性获取,正在从单纯的被动接受型,向手机、网络互动型转变。
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服务体系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参与管理、认证、检测等社会化服务,实行委托制度或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快速处理并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全方位构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服务体系。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农业基础和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从建设现代农业的全局出发做好这项工作。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定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业社会化服务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什么都“统”的办法,也不能把政府应尽的责任推给企业和社会,真正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到实处。
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加强部门协调和监督检查农业部门要努力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单位界限,不争部门权力,不搞部门利益,只要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利、对广大农民有利的事,都要主动入位、主动配合、主动尽责、主动落实,联合集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三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既需要明晰部门职责,也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相关业务、技术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整合公共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把权力与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实行责任追究,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把权力当作责任。
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和经营自主权我国农村改革的许多经验是由农民创造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同样需要挖掘和提高来自基层的实践成果,对基层的探索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和创造精神。
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不要认为政府扶持的项目有关部门就可以代替农民做主。要遇事换位思考,属于农民自己决定的事情,政府不要包办代替,让农民自己做主,切实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3
摘 要:近年来,天津都市农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文在全面总结天津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符合天津都市农业产业特点、满足农户需求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都市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rban farm of Tianjin enters in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It was urgent to build a new socialized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of full-covering, comprehensiv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summed up the advantages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 providing proposal on setting up the counter measures of new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 system to con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ianjin city agriculture and meet the demand of farmer.
Key words: new socialized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urban agriculture;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subject
1 天津市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从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强调服务模式和供给模式的创新。
当前,天津都市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的设施化、集约化、专业化、科技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都市农业的社会、文化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但与此同时,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一系列困境,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带来了农业从业者老龄化、低质化、妇女化、兼业化以及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带来的土地碎片化等问题。近年来,伴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农业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缺失和机械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以解决。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天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多样化、高端化的需求;同时能满足小规模家庭经营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生产环节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有效化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矛盾,不断提升都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推动都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2 天津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2.1 天津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的成就
2.1.1 天津市农机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统计显示,2012年中央和天津市两级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高达1.2亿元,补贴销售各类农业机械2.4万台套,补贴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8 039户,带动农户投资1.95亿元。全市农机具中的大中型拖拉机、复式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农机装备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天津市的农机化水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一大亮点。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天津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81%,远高于全国57%的平均水平。
天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同呈快速发展趋势,突出表现就是农机大户尤其是农机合作社的蓬勃发展。2009—2013年间,天津农机合作社以年均新建20家的速度快速增加。截止2013年,天津市农机合作社达到了130家,分布在主要农业区县的70个乡镇,共吸纳社员3 400多人,合作社服务农户达25.3万户,年累计开展农机作业32.7万hm2,占全市农机作业总量的30%,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极大提升了农机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解决了农户与农机主之间供需不匹配等问题。
2.1.2 天津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农业科技推广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属于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应由政府主导推进。2010年底,天津市完成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明确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合理设置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财政保障得到了加强,稳定了人才队伍,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政府主导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统计显示,全市共形成农业、畜牧、水产、兽医、农技和林业5个专业三级推广服务网络,共设市、区县和乡镇三级推广机构575个,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涉农企业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现端倪,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模式,如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农业科技110形式[4]。
2.1.3 农业金融创新服务日渐增多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天津现代都市农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而金融服务一直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软肋,因此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和扶持。目前,服务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金融体系已初步形成,即以天津农商行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农发行等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4]。2010年,天津市农委、金融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天津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村级金融服务站、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出多种农村信贷产品,如“信用共同体贷款”、“联贷联保贷款”、对农户的“微小信贷产品”等[4],同时不断完善农业投融资担保体系,成立了市级农业投融资担保平台,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融资担保,有效满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等对资金的需求。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力度,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力提高了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2.1.4 推进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创新 2010年,作为全国首批“农校对接”试点城市,天津市成功启动“农校对接”;2011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开始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形式的产销衔接,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农超对接”门槛、搭建“农超对接”平台等方式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模式创新。2012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农委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组织推动农产品直供直销工作,即放心蔬菜直供直销进社区,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2013年市财政共安排资金860多万元,对20家合作社所购置的直供直销车和蔬菜加工整理车间给予补助,截至目前,天津市已经建立180个社区蔬菜直销点(店),2014年底将发展到300个以上。放心蔬菜直接对接城市社区的直销模式,是天津市首创的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它大大减少了流通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使直销的蔬菜售价比其他零售市场便宜了20%以上,让农户和城市居民共同受益。直销模式还增加了城市社区的销售网点,畅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起到了平抑蔬菜价格、方便市民生活的作用。
2.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日臻完善 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推进,近年来天津市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突出表现为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2007年天津市合作社仅为236家,到2013迅猛增加到4 855家,6年间增长了19.57倍,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服务能力和带动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大多数合作社已逐步拥有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综合服务功能,且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不断创新。调研显示,2011年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共计46亿元,为农户购入农业投入品18亿元,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在组织农民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服务,有效保障了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此外,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员间组织开展资金互助服务,投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以互助会为平台调剂社员间的资金余缺[5],为社员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2.2 天津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天津市在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天津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突出表现在公益性社会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经营性服务组织培育尚不成熟。调研中了解到,天津市农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等公益性服务满意度相对较低,这一方面反映了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偏低,在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的背景下也凸显了公共服务机构在提供社会化服务中效率低下,如对于农户急需的农业科技服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及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等供给主体普遍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对农户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开展不足等问题[5];政府在探讨供给模式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如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经营性组织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以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经营性服务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公司、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供给主体还不能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从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到信贷担保、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全程的服务,且获取服务的成本较高、可及性差。调研中了解到,农户尤其是规模化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有着迫切的需求,对农产品流通等农业产后环节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强烈,但现有的社会化服务还不能满足其需求。此外,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相对单一,尚缺乏符合天津都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律、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需要的社会服务体系,其参与公益性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模式有待提升和创新。
3 构建天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弥补市场失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加速推进的历史时期,必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即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为服务重点,以解决天津都市农业发展瓶颈和应对发展挑战为服务任务,打造“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供给模式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之成为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3.1 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
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在抓好基层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经营性、农民互助性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为骨干、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服务主体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格局。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动植物疫病防控部门等公共服务机构应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服务职能、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还应注重提升质量,通过政策扶持等使更多合作社发展为综合性的合作社,即由单纯的生产联合向产前、产后延伸,使之能够为社员提供全程的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也要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打造更多产加销一体化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为进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农机服务、农资供应等专业服务公司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要致力于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多样化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供需的匹配。
3.2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模式
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要求多元化的供给模式与之相对应。选择适宜的供给模式既可以降低服务成本,也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当前,天津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供给模式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6],前者主要提供公益性服务,由政府投资完成,后者主要提供经营性服务,服务方式为有偿。近年来,随着组织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天津市自助式组织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模式的创新,龙头企业带动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产加销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发展,他们以能够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内容、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等优势赢得了农户的信赖。天津市应在已有供给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都市农业的产业特点和经营者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供给模式,继续完善自助性组织主导的供给模式,同时探讨托管式服务模式、订单式服务模式、连锁服务模式等的创新,使供给模式更加多元、更为专业。
3.3 拓展服务内容
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服务内容也十分宽泛,包括农资供应、农民培训、农业信息、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科技服务、农机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气象服务、抗旱防洪服务、农产品安全监管服务,以及农产品的包装、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3]。
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天津市农户对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气象服务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对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金融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产品流通服务等方面需求较为迫切。调研还了解到,从事规模化种养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金融等服务的需求呈现高端化趋势,且对综合配套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农业设施化、科技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各类经营主体对农民培训的需求与日俱增。综上,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都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服务的内容,以实现为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为主要宗旨,同时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3.4 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涉及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在天津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许多服务内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且服务对象主要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因此,政府需要发挥保障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转。首先,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由政府提供或经营主体提供政府购买的同时,还要对经营性服务主体给予财政支持,满足其发展初期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其次,要对经营性服务主体实行税收优惠政策[7],这样可以减轻经营性服务主体的税收负担,使其能有更多财力和更大的积极性致力于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最后,提供金融信贷服务。农业机械化、设施化等现代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组织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农业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高端化,这些导致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和财政的扶持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政府为其提供更为宽松的金融信贷政策,如对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经营主体予以信贷担保,同时对贷款资金实行低息或财政贴息,降低其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 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EB/OL].[ 2008-10-13].http://jsjxs.tjpu.edu.cn/show.asp id=375.
[2]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 [2014-1-20].http://www.sei.gov.cn/ShowArticle.asp ArticleID=237121.
[3] 孔祥智,楼栋,何安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J].教学与研究,2012(1):39-46.
[4] 毛科军,于战平,曲福玲.中国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资本化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
[5] 潘春霖,王晓蓉,李凤菊,等.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8):51-53.
[6] 王洋,殷秀萍,郭翔宇.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分析与评价[J].农机化研究,2011(11):1-4.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4
1 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从理论上来讲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市场化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身就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子课题。此外,现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为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也必须进行理论改进和实践改革。
其次,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巩固河南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河南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河南传统农业的转型,走河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解决当前影响河南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激活家庭经营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促进河南农业又好又快的。
第四,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变分散生产经营为相互连接、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河南和谐农村的建设。
最后,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河南农业信息平台、农业金融市场、物流市场、农业保险的良性发展,大幅度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2 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结合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见图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组织的系统化。在“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基础上升华为“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组织载体,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组织体系,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获得的科学和高效。
二是服务范围的明确化。相比以前笼统所提及的“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提炼出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及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将服务的分工更加细化。
三是服务的灵活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遵循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原则,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及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灵活机动的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3 现阶段河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源
3.1 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工不明,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各种农业服务组织间的角色经常错位,应由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往往推给乡村集体,本来可由盈利性组织承担的职责,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却常常插手经营。“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成为空话套话,且各服务组织或机构均服务意识不强。
3.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及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综合性更强,现有的服务涉及产后的较为薄弱。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手段简陋、收效低,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越发呈现出供需矛盾。
3.3 缺乏有实力的农业社会化龙头企业
企业进行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全盘意识不够,定位水平较低;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常常陷入流动资金短缺的境地;等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有实力的农业社会化龙头企业出现。此外,我国现有的“公司+农户”模式也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其利益带有明显的倾向,不能充分体现服务意识。
3.4 多方面的风险使得各服务主体都或多或少难以为继提供优质服务
个体形式的服务主体都因为多方面的风险很难维持现有规模或提供优质服务。以农资供应商为例,自身资金不足;农资市场竞争激烈;自然和市场风险大,风险保障能力弱;农资供应商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信息掌握能力以及市场经营水平低下等原则都使得其在经营过程中力不从心。
4 构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4.1 基本思路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出了宏观的指导建议,河南省在服务体系的构建实践中必须注意到各地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环境、成果基础的差异性,遵循以下基本思路。一是统一主体思想,即各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是统一的。对于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有强大的GDP和强盛的农村消费市场做后盾,有实力也有必要实现服务主体的统一。二是重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将符合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到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去。三是区别对待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前者要促进规范发展,适当给予政策或资金支持;对后者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稳定健康发展。
4.2 主要策略
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把握好统一与多元、阶段与区域、立足当前与服务长远等关系,可以从几个方面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河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实施并落实优惠的经济政策,保证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均能良性发展。
(2)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想在经营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需要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服务格局,这就需要积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走市场化经营道路。
(3)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农业流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到的农业流通包括原料供应、包装、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二是加强信息服务,整合河南省农业信息网络,使得河南农业信息快速传递、共享。三是增加科技服务能力,健全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技服务站,及时准确为农业社会化提供技术支持。
(4)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特别是提高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河南各地政府要明确扶持方向,落实相关政策;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要对农业龙头企业适当政策倾斜;在优化了的环境下,龙头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树立服务意识,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5 结语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市场的必然需要。河南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农村消费市场做后盾,应继续在更加严谨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探索分区域分阶段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统一与多元、阶段与区域、立足当前与服务长远等关系,如何兼顾各市(县)、乡镇之间的差异性,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世跃,发展现代农业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司+农户+金融+保险”合作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
[2]高绪宝,滁州市新农村试点村赵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意见[J].现代农业科技,2008,(3):215—216.
[3]黄跃东,关于福建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5,(1):98-102.
[4]孔祥智,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2009,(5):13-18.
[5]庞晓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6,(4):35-40.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5
河畔镇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2013年4月上旬,我镇按照《**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选择河畔、两迎水、中滩、冯堡、车川五村为我镇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村,运行四个月以来,已经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发展,农民培育转型,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贯彻落实试点工作,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农业中心主任、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兽医站、财政所及试点村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于四月下旬研究制定了《河畔镇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启动会议,强调了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的重要意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镇长、副镇长、中心主任先后六次深入村站检查指导工作,协调办公场所,并对试点村制定三项规划、包抓10户示范户指导计划、各类制度、技术人员的职责、考核办法等,召开政府办公会讨论审定后装框上墙。二是提高人员素质。根据村级农业服务站建设的要求,一方面严把人员选聘关,杜绝村干部兼任,杜绝优亲厚友,公开推荐,严格考察,把热心为农业服务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农业科技能人选聘到队伍中,先聘用的19人中,22—30岁3人,均为大专文化程度;30—45岁16人,均为高中文化程度。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6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新型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对于科技迫切需求,现实又无力支撑、满足这种需求,因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呼唤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目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难以与科技、与市场建立有效的对接,分散的农户不仅没有能力获得充分的信息以做出有效的决策,还缺少渠道获取足够的技术信息和知识,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技术进步。面对严峻的形势,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性,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1 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型科技服务的紧迫性
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以科技作为支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有61万个行政村,乡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能否完成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是看占中国总人口约1/2的农村发展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广大农民看到了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制度性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但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欠佳,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农业生产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利用科技装备农业和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和工业作为农村的“新兴产业”,并没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历史积累,尤其是工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对科技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科技供给体系不完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需求普遍强烈,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大致上可分为3类:著名经济强村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正因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在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的采用;正在发展的特色经济村,随着“一村一品”建设推进,他们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的引进,并且围绕着“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延伸到一整条产业链的科技需求;贫困村存在隐性的科技需求,可能他们自身还没有意识到,但不可否认,引进科技是贫困村脱离贫穷的重要方式。
从中国农业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刚性约束,以及必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刚性需求,从化解这两个“刚性”的困境必然出路,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尤其显得紧迫而重要。
2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主要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定义为在涉及“三农”(农民、农业、农村)的相关领域,在政府及农户、涉农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发挥联结、沟通、协调作用,面向“三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
科技特派员模式:政府成立专门的科技特派员协调领导小组,特派员自主创业或与种养大户、乡镇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指导等技术服务;同时,各方通过市场机制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1]。
农业专家大院模式:一个特定的区域,政府成立专门的专家大院协调领导小组进行组织管理,建立在田间地头,发展示范基地,孵化农业科技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同时各方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110”模式:政府成立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组织管理,接受农民咨询、查询,开展培训,提供良种及新技术等,将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技术人员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一个特定的区域,政府成立专门的协调指导小组进行组织管理,致力于研究、开发、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对周边农村地区示范带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一部分开展信息交流、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一般是在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基地专业大户的带动下组织成立,也有一些由农业科技人员主办。
2.2 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相当部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直接或间接推动下实施的,但在其发展进程中行政介入过多,力度过大,在管理上没有很好地尊重科技服务人员或农民的意愿,导致事与愿违;或者使其处于松散状态,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是不加于干预也不加于扶持,任其自生自灭[2]。
第二,政府在法律、税收、信贷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供给,在营造适合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环境方面显得不足;尤其是角色定位、法律地位问题,成为目前各种新型模式发展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第三,经费不足,绩效难以评估。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驱动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行政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也缺乏有机结合。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绩效难以规范合理地进行考核与评估,影响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形成。
第四,自身管理不够规范,服务功能不够健全。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管理水平低下,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和约束机制。整合、优化社会资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也较低。另外,缺乏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缺乏一个功能强大、反应灵敏、组织严密、传输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的支撑;导致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 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政策性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户家中同村民们交谈中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认真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将发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并且要用改革的思路来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型模式。同时,要充分认识这些新型模式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和长期性,鼓励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特别要充分尊重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减少直接干预[3]。
3.2 加大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扶持力度
第一,各级财政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支持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新型模式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贷款贴息和教育培训等。第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在新型模式自产自销、产品加工、社会服务和生产经营用地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税费优惠。第三,加大信贷投入,各级农业银行或信用社要提供新型模式开展生产经营所需贷款,对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设施投资等方面,也应给予相应支持。第四,采取各种项目支持的方式,促进各种新型模式的联合,以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与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实体的联合[4]。第五,调整政府财税支持重点和投向。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扶持,并将财政投入主要集中于公益性领域,对于许多具有私人产品、半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通过政策引导,积极鼓励民间投入,或公私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3.3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对不同创办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其绩效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因此,要探讨5种新型模式的绩效评价方法之前,有必要阐明它们的功能定位。根据5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核心特征、组织管理体系、主要经费来源及提供服务的性质,可以将他们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为创办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模式,另一种是农民为创办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及农业科技园区这4种模式属于前者,而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则属于后者。
因此,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对这种中介服务模式进行评估:一是对农民的评价,如成员的满意度等;二是政府评价,如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成员与非成员收益对比度等;三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如成果转化、推广情况等。可以采取统计手段进行定量分析,也可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估手段进行定性评价。
3.4 加强人才培训,实施人才倾斜政策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人员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这就造成对现代农业技术、新品种的种、养、加技术,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产品标准等知识缺乏了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5]。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和现代管理的能力培训。在有关部门的工作及相关科技计划中,应安排专门的培训或实习交流活动或通过组织国内外考察培训,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开阔眼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
采取人才倾斜政策,即是鼓励广大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到各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中去,如创办、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110,参与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业活动等,促成推广、教育、科研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而各级政府部门应深化体制创新,对参与基层科技创业的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行各种特殊的优惠、奖励政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王奎武,匡勇.关于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1).
[2]陈俊红,周连第.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3).
[3]傅凌云.湖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8).
[4]刘会想,孙国兴.天津市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4(1).
[5]孙美美,陈永富.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7
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起步早、总量大、模式新,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地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实施分类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各类主体的发展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截止2013 年底,家庭农场认定数1.58 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6.9 万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2/3 以上、新型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比重39%,这些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合作社成员数(975 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67.5%)、社均成员数(141 个)三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近3 年,江苏省财政部门牵头省农委, 联合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几家银行,开发了惠农贷、共同基金、金农贷和富农贷等四个金融产品,并引入担保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基金,省财政出资约1 亿元,分担5%风险,银行放款约21 亿,给予了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极大的金融贷款支持。这些金融服务创新举措的实施,相当大程度上解决了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将财政无偿支持的模式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偿贷款有机的结合起来。近年来,江苏地区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立足本地、扎根三农的服务宗旨,努力推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水平和能力,担当好主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角色。
二、江苏地区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运营时需要较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特别是对资金的需求方面,对金融机构融资依赖性远远超过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融资期限较长,其贷款主要用途也日益扩展到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建造、成套设备购置等方面,这些需要促使金融机构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产品, 将原有的单一的存贷款产品转为融资担保、金融租赁等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当前江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更为广泛,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诸多方面都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金融机构授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江苏地区出现时间不久,其自身管理不完善,抵抗风险能力不强。许多新型经营主体大都是简单粗放的管理,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并且没有有效的财务监督,也没有合理的中长期规划。其注册资金不能反映真实的资本实力,涉农金融机构不敢进行大额度信贷放款。而且某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证照不齐,难以符合金融机构的信贷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授信。银行放贷要在效益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农民又缺少有效抵押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获得融资还处在试点阶段,授信担保困难。金融贷款的匮乏和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扩大再生产。
(二)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是大多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等金融服务产品的认识和重视的力度不够,很少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产品,较多的是把之前的对工业和服务业的现有的成型的金融服务产品拿出来稍加改装即完,然后销售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几大行业,相比之下,对中小企业、民生、文化服务和消费等领域的贷款则相对较少。具体来说,针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市场里,金融产品创新基本处于基础产品的层面,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尚处探索阶段。
(三)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当前,农业保险的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对称。一方面,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产品认识不足,缺乏投保的意愿和动力。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品种单一,覆盖面狭窄。农业是弱质产业,不像工业和服务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大,加之农业保险涉及诸多环节和要素,商业保险机构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而一旦出现巨灾,赔偿压力极大,所以现有商业性保险机构不愿意在农业保险业务上进行较大的开发和投入。而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极为有限。以江苏省某县为例,全县12 家保险公司中只有两家承办了农业保险,而且基本上都是政策性农业保险,鲜有商业农业保险业务开展。其保险品种仅涉及生育母猪保险,水稻、油菜、三麦保险等险种,保险品种缺乏、保险金额不高,保费不仅高,还需要投保人每年一交,而且保险理赔程序复杂,也无法足额补偿农户种养成本的损失。
三、江苏地区金融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体制,符合现代金融发展要求
积极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新型产权关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内控体系,明确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准入要求。如出台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组织制度规定,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以及信贷优惠等,使其成为被金融机构认可的、有信誉的信贷主体。通过正面的宣传,有倾向性地照顾那些资信良好、合法经营,产值较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倡导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遵纪守法,符合现代金融的规范和要求,不断壮大发展。
(二)处理好适度规模经营与贷款风险可控的关系
江苏地区有很多白手起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案例,也有不乏一些无视自身经营风险、盲目扩大投资导致破产以至于无法还贷的失败案例。因此,要审慎处理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与贷款风险可控的关系。扶持农户做大并不是目的,扶持做强、做久、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更重要的是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既要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要合理、有效地防控贷款风险;既要建立完善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机制,又要有力推进差异化的信贷政策,积极构建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质)押担保物范畴,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将应收账款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厂房、设备等财产和财产性权利纳入抵(质)押范围。推动财政部门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风险鼓励政策,加大涉农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地方政府(部分)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或者鼓励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专项资金,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信誉。
(四)降低保险门槛,增加农业保险保障范围
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农业商业保险的发展,增加农业信贷额度投放,改善农业保险服务,极好地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立专项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增加保险品种,提高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降低保险门槛,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保险产品。完善江苏省“联办共保”模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较为完备的风险屏障;逐步扩大险种范围,加大财政支持和保费补贴力度;建立保险产品的独立参保通道和快速理赔通道,完善连保无赔优待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完善相关权益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努力推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水平和能力,担当好主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角色。但在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存在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单一、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是: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体制,符合现代金融发展要求;处理好适度规模经营与贷款风险可控的关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降低保险门槛,增加农业保险保障范围。
关键词:江苏省,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参考文献
[1]夏雪.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5
[2]汪艳涛,高强,我国农村金融作用农村经济的路径与实效——基于农村金融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3
[3]张晓山.创新发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J].中国国情国力,2013
[4]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
[5]康峰.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途径[J].金融时报,2014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8
一、现代化农业的金融需求
(一) 信贷需求
随着现代化农业逐步推进, 我国农业日益趋向于专业化、产业化和技术化。其中的每个环节对资金都有大量需求, 比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 农业生产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个体农民经营量小而分散, 需要经常性的小额信贷;那些种植企业和种养大户需要大额资金投入。因此造成了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二) 保险需求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而取得产品的产业, 生产周期较长, 生产地域广阔, 涉及人口众多, 不确定因素较多, 不仅面临自然风险, 而且面临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每一次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都给国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推进过程中, 为了防范农业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 客观上要求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损失补偿机制。
(三) 期货需求
一是农产品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因为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人数众多, 比如: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运输者、加工者和投机者等, 他们依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和主观判断报出单个价格, 参与众多交易者的竞价。利用期货交易所公开透明的交易系统, 诸多因素共同促进了公正价格的形成;二是农产品期货具有套期保值功能。由于农产品可以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交易, 两个市场的价格经过频繁变动最终会趋于一致。套期保值者可以分别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操作规模相同而方向相反的交易, 形成一种风险对冲机制。总之, 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 农产品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因此, 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二、我国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不足
(一) 农业信贷的问题
1.农业信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有正规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组织两大类机构提供农业信贷。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在农业信贷方面的服务力度还有待加强。有的机构业务局限于部分农产品的收购和储备资金的供给, 对于其他的一般农业生产和生活几乎不提供资金支持, 支农服务意识淡化, 对“三农”支持力度越来越小。又由于农业信贷规模小, 成本高, 收益低, 许多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审核更加严格, 甚至于不愿扩大农业信贷业务。
2.信贷管理和执行能力较低。部分农业贷款属于政府扶贫贴息贷款, 目的是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资金对生产生活的限制。但是实践证明, 此类低息或无息款项是廉价资源, 容易引起寻租现象, 贷款资源根本到不了需要的人手中。此外, 在我国农村, 信贷电子化建设滞后, 由于规模小、成本高、无抵押等特点, 农业贷款项目收益普遍不高、风险偏大, 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积极性不高, 手续比较繁琐, 办理效率低, 业务进展缓慢, 产品种类不能像其他市场那样丰富。
3.农村信用建设滞后。我国农民大部分文化程度低, 金融和信用意识比较薄弱。再加上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起步晚, 征信体系尚未建立, 担保机制不健全, 因此总体来讲农村地区信用环境相对较差。
(二) 农业保险的问题
1.农民保险意识薄弱。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是农业保险的主要参与者, 但他们对保险的不了解和不重视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一直以来的主要难题。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小农意识, 对自然灾害抱有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这些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进一步阻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2.缺乏专业农业保险人员。农业保险的对象大部分是种植物或养殖物, 生长发育情况复杂,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损失和受灾程度等都很难准确界定。另外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也很难确定, 所要赔付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因此, 农业保险要想更好地发展, 必须要有全面的专业技术和工作人员。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 之前发展又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在农业风险检测、定价及产品开发技术上皆较为落后。而既有扎实的农业知识又熟悉保险理论、全心全意服务于农民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又极少,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是政策性保险, 如果仅把其定义为商业性保险, 低投保率、高赔付率的特点又很难使商业保险机构获得利润, 违背了商业保险机构通过开展农业保险项目获取利润的初衷,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机构对农业保险项目的积极性, 甚至逐渐退出农业保险市场, 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受挫。农业保险的快速平稳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 而我国农业保险并没有得到国家立法机构的重视, 相关方面的法律建设还不够完善。各保险机构只能根据保监会的相关指示精神进行农业保险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点, 使得在农业保险的经营过程中随意性过大,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让农民信服的有效依据, 严重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 农产品期货的问题
1.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不健全。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多、分布广, 农产品种类多、规模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 建立一个有序高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比较困难。近年来, 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 但由于现实情况, 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然比较落后。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已初见成效, 但由于发展不全面,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除此之外, 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受到限制, 农户和农业企业很难利用该市场规避现货市场上的风险, 再加上市场上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也不是很完善,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2.期货市场对经济的指引作用有待提高。前面介绍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两个, 其中一个是价格发现, 是说期货市场能够直接反映出大宗商品在现货市场上未来价格的走势, 甚至可以反映整个实体经济的情况, 是整体经济的晴雨表。然而经研究发现, 不同品种期货与现货价格相关程度是不同的, 虽然部分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程度很高, 对经济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但综合来看,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弱有效市场, 具有一定价格发现功能, 但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出弱式有效, 对经济的指引作用并不明显。
3.上市交易品种不够丰富。虽然截至到2014年, 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已达到18种, 但相对于我国巨大的农产品市场来说依旧显得比较渺小。有限的交易品种使得很多产品的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机会, 远远不能满足众多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的需求, 制约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作用的发挥。另外, 部分品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非常小, 甚至成为无人问津的“僵尸产品”, 以至于它们很难实现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源配置等功能, 其中大部分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度也不高, 很难对相关产业起到指引作用, 甚至会误导企业生产, 从而造成损失。
三、现代化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应该是“三维结构模型”, 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以农业信贷体系奠定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平台;二是以农业保险体系为基点形成农业风险防范与分散的路径及方式;三是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为依托, 利用期货规避风险与发现价格的功能, 演绎期货市场促进现代订单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据此, 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议如下。
(一) 关于农业信贷的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出台和实施可行的优惠政策, 鼓励农业资金回流到农村, 制止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二是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鼓励各种信贷资金进入农村金融领域, 营造良性的农村竞争性信贷市场环境。三是要完善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 畅通信贷供求渠道。四是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模式, 创新农业金融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和运作方式。五是丰富农业信贷业务产品种类, 拓宽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提高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效率和效力。六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 规范农村信贷的信用评级制度, 大力宣传信用知识, 培养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
(二) 关于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是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保险机构是在政策支持下, 政府部门进行补贴、税收优惠、再保险等强制性干预的模式。二是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作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才能使农业保险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经营并且得以发展壮大。三是增加农民的保险意识。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应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的好处及相关政策, 让农民相信投保农业保险对他们是有切身利益的, 增强他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四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应该增加对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 定期对农业保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 使他们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从理论知识再到实际工作上, 切实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三) 关于农产品期货的建议
一是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政府、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要共同努力, 积极改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一起打造一个健全的期货交易体系。二是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 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期货交易所奉行“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原则, 放款市场准入原则,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交易所日常营运秩序。三是要扩大期货市场规模, 完善期货市场结构。通过做深做细现有上市品种, 不断拓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服务领域, 深化市场对农产品期货的服务功能, 更好地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四是丰富农产品期货上市品种, 增加大宗产品交易量。在政策上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新品种上市机制, 政府适当减少干预, 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和经营特色, 要开发交易量比较大的大宗农产品, 对于那些上市条件成熟的、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明显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要尽快上市。
摘要:现代化农业发展导致多元化金融需求, 包括信贷需求、保险需求和期货需求。面对我国当前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 要建立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应该构建“三维结构模型”:一是以农业信贷体系奠定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平台;二是以农业保险体系为基点形成农业风险防范与分散的路径及方式;三是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为依托, 演绎期货市场促进现代订单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三维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1]黎红梅, 汪邹霞.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J].世界农业, 2016 (01) .
[2]纪敏, 祝红梅.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实践[J].中国金融, 2015 (15) .
[3]程静, 胡亚权, 李春生.农业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 (01) .
[4]王绪瑾.“十三五”将向保险强国迈进[J].中国金融家, 2015 (12) .
[5]詹利娟, 王梦晨, 肖诗顺.农业大户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 2015 (12) .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9
1 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型科技服务的紧迫性
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必须以科技作为支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约有61万个行政村, 乡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 能否完成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主要是看占中国总人口约1/2的农村发展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使广大农民看到了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制度性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 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但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欠佳, 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农业生产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利用科技装备农业和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 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和工业作为农村的“新兴产业”, 并没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历史积累, 尤其是工业产业发展, 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产业, 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对科技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科技供给体系不完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需求普遍强烈, 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和程度, 大致上可分为3类:著名经济强村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正因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在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的采用;正在发展的特色经济村, 随着“一村一品”建设推进, 他们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的引进, 并且围绕着“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 延伸到一整条产业链的科技需求;贫困村存在隐性的科技需求, 可能他们自身还没有意识到, 但不可否认, 引进科技是贫困村脱离贫穷的重要方式。
从中国农业资源 (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刚性约束, 以及必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刚性需求, 从化解这两个“刚性”的困境必然出路,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尤其显得紧迫而重要。
2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主要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定义为在涉及“三农” (农民、农业、农村) 的相关领域, 在政府及农户、涉农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发挥联结、沟通、协调作用, 面向“三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
科技特派员模式:政府成立专门的科技特派员协调领导小组, 特派员自主创业或与种养大户、乡镇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指导等技术服务;同时, 各方通过市场机制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1]。
农业专家大院模式:一个特定的区域, 政府成立专门的专家大院协调领导小组进行组织管理, 建立在田间地头, 发展示范基地, 孵化农业科技企业, 带动农民致富, 同时各方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110”模式:政府成立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组织管理, 接受农民咨询、查询, 开展培训, 提供良种及新技术等, 将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 技术人员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一个特定的区域, 政府成立专门的协调指导小组进行组织管理, 致力于研究、开发、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对周边农村地区示范带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一部分开展信息交流、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一般是在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基地专业大户的带动下组织成立, 也有一些由农业科技人员主办。
2.2 存在的问题
第一, 我国相当部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直接或间接推动下实施的, 但在其发展进程中行政介入过多, 力度过大, 在管理上没有很好地尊重科技服务人员或农民的意愿, 导致事与愿违;或者使其处于松散状态,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是不加于干预也不加于扶持, 任其自生自灭[2]。
第二, 政府在法律、税收、信贷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供给, 在营造适合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环境方面显得不足;尤其是角色定位、法律地位问题, 成为目前各种新型模式发展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第三, 经费不足, 绩效难以评估。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驱动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 行政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也缺乏有机结合。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绩效难以规范合理地进行考核与评估, 影响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形成。
第四, 自身管理不够规范, 服务功能不够健全。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管理水平低下, 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和约束机制。整合、优化社会资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组织化程度也较低。另外, 缺乏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 缺乏一个功能强大、反应灵敏、组织严密、传输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的支撑;导致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 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政策性建议
3.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2015年7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户家中同村民们交谈中指出,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认真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充分认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将发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来抓, 并且要用改革的思路来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型模式。同时, 要充分认识这些新型模式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和长期性, 鼓励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特别要充分尊重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减少直接干预[3]。
3.2 加大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扶持力度
第一, 各级财政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 专门用于支持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新型模式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贷款贴息和教育培训等。第二, 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在新型模式自产自销、产品加工、社会服务和生产经营用地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税费优惠。第三, 加大信贷投入, 各级农业银行或信用社要提供新型模式开展生产经营所需贷款, 对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设施投资等方面, 也应给予相应支持。第四, 采取各种项目支持的方式, 促进各种新型模式的联合, 以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与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实体的联合[4]。第五, 调整政府财税支持重点和投向。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扶持, 并将财政投入主要集中于公益性领域, 对于许多具有私人产品、半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 通过政策引导, 积极鼓励民间投入, 或公私共同参与, 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3.3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对不同创办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其绩效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因此, 要探讨5种新型模式的绩效评价方法之前, 有必要阐明它们的功能定位。根据5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核心特征、组织管理体系、主要经费来源及提供服务的性质, 可以将他们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为创办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模式, 另一种是农民为创办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及农业科技园区这4种模式属于前者, 而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则属于后者。
因此, 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对这种中介服务模式进行评估:一是对农民的评价, 如成员的满意度等;二是政府评价, 如成员人均收入增长率、成员与非成员收益对比度等;三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 如成果转化、推广情况等。可以采取统计手段进行定量分析, 也可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估手段进行定性评价。
3.4 加强人才培训, 实施人才倾斜政策
目前, 我国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人员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 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这就造成对现代农业技术、新品种的种、养、加技术, 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产品标准等知识缺乏了解,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5]。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 包括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和现代管理的能力培训。在有关部门的工作及相关科技计划中, 应安排专门的培训或实习交流活动或通过组织国内外考察培训, 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开阔眼界,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
采取人才倾斜政策, 即是鼓励广大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到各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中去, 如创办、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110, 参与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业活动等, 促成推广、教育、科研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而各级政府部门应深化体制创新, 对参与基层科技创业的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行各种特殊的优惠、奖励政策,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摘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对科技需求普遍强烈,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而要统一思想, 加大扶持的力度,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以及实施人才倾斜政策, 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新型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奎武, 匡勇.关于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08 (1) .
[2]陈俊红, 周连第.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 .
[3]傅凌云.湖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8) .
[4]刘会想, 孙国兴.天津市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1) .
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篇10
一、科学规划, 构建服务主体
为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突出培育主体、配套设施、优化方式、拓展服务四个方面内容。为此组织实施了“866”工程, 即建立健全八大服务中心, 搭建六大服务平台, 发展六大协会组织。
“八大服务中心”分别是: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现代农机服务中心、现代水利服务中心、畜牧养殖服务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中心、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六大服务平台”分别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农村金融贷款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平台、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六大协会”分别是:农技推广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绿色稻米协会、扶贫互助金协会、农村经纪人协会和农村用水协会。
为了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健全完善八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 建设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化管理。
二、搭建平台, 提升服务水平
县级平台建设主要是围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贷款服务、农业信息、农业保险、政策法规和便民服务等内容搭建。平台共建设了工作动态、转出信息、需求信息、抵押贷款、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经验介绍、操作流程、 政策法规和文本下载十大板块若干内容, 重点突出了土地转出、需求信息、抵押贷款和农业保险平台建设。按照“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 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进行土地流转, 以配套改革及服务来满足土地流转服务需求, 解决了私自流转交易引发的矛盾、利益不均、纠纷难处和影响发展的实际问题。 同时, 通过农村金融贷款服务平台, 推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预期收益权低押登记贷款服务。 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 拓展农村融资担保渠道, 实现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有效配置, 解决了农村融资担保难问题, 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此外, 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机短信平台, 我们还开展农业信息交互及传递和政策法规宣传等服务。
三、典型培育, 创新服务方式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11
一、搞好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建档工作,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出现了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流转,土地流转面积和涉及的农户每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建好、管好、用好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对于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避免土地流转纠纷,统筹农村各项改革,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档案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积极指导,提前介入,制定和提出切合本地区实际的土地流转合同档案收集、管理、移交的具体意见,按照县、乡(镇)、村、户四级建档管理模式,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一乡一柜,并坚持做到无偿为农民提供服务,保证土地承包、流转、征用等严格按照国家农村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規执行,并体现民意民愿。
二、适时建立和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也随之出现了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报酬等方面正当权益屡屡受到侵害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规范档案,并切实利用档案,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时之需。
当前,档案部门要积极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部门,建立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把有关用工意向、用工协议、求职报名、教育培训、考核录用、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各个环节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建立动态的农村劳动力档案管理网络,并及时发布,从而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分散流动向合理有序流动转移,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管理和良好服务,减少农民工求职的盲目性。同时通过建立劳动力转移档案,将档案作为维权依据和法律武器,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支持建立农民信用贷款档案,为农民发展经济服务
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档案部门帮助和指导建立农民信用档案的做法,将会对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有效地得到金融资金的支持,积极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起到推动作用。
四、积极探索农户建档模式
知民情、知地情、知乡情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前提,农户档案正是广大农民基本情况的客观记录,是反映农村总体情况的基本信息。建设以人为本、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稳定和村社文明,农户档案将是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晴雨表”,村风民情的“参考书”,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推动营造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农村社会环境。例如吉林省梨树县关东村的李京府在县档案局指导下建立农户档案6大类290多卷册,借助档案使其养殖业有了大发展,收益可观,在当地小有名气。
五、深化村务公开档案,架起干群“连心桥”
多年来,大部分地区档案部门在开展村级建档工作中,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纳入村级归档的主要内容,在维护农民利益、规范村务管理、保持农村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有效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提供了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村务公开档案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逐步细化和完善,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集中力量建立村务公开档案和矛盾纠纷排查档案,指导乡(镇)村两级将村民普遍关心的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税费交纳、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电费、电价等热点问题的有关材料收集立卷,并定时公开,自愿查阅。要通过完善村务公开档案,让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真正明明白白,“让事实说话”,“给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给农村干部群众和各项工作都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使之成为农村干群的“连心桥”,改善干群关系的润滑剂。
六、立足“三农”需要,做好小城镇档案工作
建设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乡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小城镇建设进程将大大加快,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越来越多,涉及的部门也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了原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范畴。因此,小城镇建设档案集中管理工作应该尽快提到档案部门业务指导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一是要积极指导帮助建立起以镇机关综合档案室为核心、相关业务科室和建设开发企业为重点的小城镇档案管理体系,确保小城镇建设档案真实、准确、齐全和妥善保管及有效利用;二是要加强指导和执法监督,规范建设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小城镇档案依法管理与规范建设;三是要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确保小城镇档案符合小城镇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促进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服务。
七、做好“一网三站”建设,延伸服务领域
一网: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档案信息网。即在巩固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搭建农业农村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及网页,充实内容,逐步使档案科技信息交流向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三站:建立农民建档用档服务指导站、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即以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与涉农部门一道建设农民建档用档服务指导站,指导各涉农部门和农户做好档案立卷、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技术,从而实施科学种植和养殖;依托乡(镇)档案馆(室),建立农业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将已公开的涉及农、林、水、土地、粮食、畜牧等方面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提供给农民,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法规政策,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使农民能够真正感受到各级档案部门转变职能、延伸服务,拓展档案工作,为“三农”社会化服务的好处。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篇12
1 基本构成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任务也对福建省莆田市的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此,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就必须建立一个队伍健全、全面普惠、机制灵活、高效运作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体系, 其基本构成如下。
1.1 异军突起的网络科技平台
进入21世纪, 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应用和普及, 一大批依靠网络运营平台而开发的现代信息服务应运而生。这种迅猛扩张的现代信息服务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规模向农村渗透、蔓延。因此,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 必然包含无缝覆盖、方便简捷、成本低廉、运营灵活的多种网络服务平台。如音像服务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无线网络平台等。这方面, 福建省及各地的网络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1.2 日渐盛行的专家服务团队
10年前,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进城的背景下, 面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这一严峻的现实, 由福建省南平市率先提出并实施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之一。现已成为我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莆田市委市政府结合推进海西经济区战略部署的实施, 提出了实施农业“三百工程”和组建“科技服务团”的工作计划。目前已建立起一支由108位专家学者组成、融合了八大专业服务内容的技术团队, 为“三百工程”的实施和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支撑性的人才队伍。
1.3 应运而生的民间服务社团
改革开放以来, 各地应运而生的民间农技社团组织迅速成为支撑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4]。虽然其中各社团的发展不平衡, 部分社团的运营也存在诸多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市场的考验, 一些了解市场需求、善于经营管理、贴心农业农民的民间社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农民的个体生产必将日益向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 从而逐步实现由个体经营向现代化家庭农场与社会化组织相结合的形式演变。这种演变加快了农业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提高了农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我国陕西杨凌、山东寿光、上海嘉定、台湾等地的实践和成效充分肯定了这一发展趋势。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发展的历程也逐步呈现出这一演变的发展趋势。把民间农技服务社团纳入新型农技服务体系既是拓展民间服务社团的有效服务领域, 也是增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而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
1.4 形成合力的政府涉农机关
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近年来连续几年发出一号文件, 力图在新形势下统筹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异, 带领广大农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各地党委政府也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切实加强领导协调, 纷纷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政府各涉农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支农惠农举措[5], 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发展氛围, 有力地推动了各地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政府的各涉农机关支农、惠农的举措还比较分散, 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亟需在加快新农村和海西建设的热潮中, 拧成一股绳、织成一张网, 为加快福建省、莆田市的“三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5 探索新型的乡村农技队伍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进一步稳定、加快农村经济提升的前提下, 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乡村农技队伍成为我国各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6]。近年来, 农业部先后对30万人左右的基层骨干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这是“全国基层农技人员冬季大培训”活动启动后首批开展的培训之一。江苏省从2009年起将在3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技员全覆盖。2009年在8 000个村先行实施的农技员“包村联户”服务机耕已全面启动。该服务将集中培育18万户农民科技示范户, 以示范户带动高效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辐射推广。浙江省慈溪市建立网络平台, 对180名农技义务信息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 方便农技信息发布和交流。福建省直接从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入手, 由省、市、县 (区) 、乡镇为农村技术员给予专项固定补助, 表明了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上述的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 以及近日国家提出的大学生村官等, 更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在人才管理、培育和使用上的制度创新。
2 初步尝试和近期设想
最近, 在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 结合莆田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西经济区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努力探索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其一期工程初步建立了市级网络技术服务平台 (12396网络平台) 和1个区级分中心, 在3个县区的5个乡镇、21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信息站和信息室。构建了部分农村适用技术、农业专家和科技文献、专利技术等数据库, 在所建的市、县 (区) 、乡镇和行政村基本形成了4级互联互通的技术服务网络, 并着手对乡镇、特别是村级农技员、信息员的技术培训, 积极推动技术网络服务功能的实现与拓展;积极参与市科技服务团的组建, 并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 初步形成了网络内外互动、专家学者和基层农技员互补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同时, 还在积极争取把该服务体系纳入福建省和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12396农技服务体系。
下一步计划与莆田市其他涉农部门、民间社团、通信运营商携手共同拓展、建设具有莆田市特色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其基本构思是, 在莆田市“三百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基础上, 构建并完善莆田市星火科技12396农村科技多媒体信息远程服务平台, 促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到企, 为农村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农村技术人员、党员、干部提供个性化的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初步选定条件较好的部分行政村建立首期多媒体远程服务信息点, 主要包括开通星火科技12396专家电话服务热线;建立星火科技短信息发布系统和互联网视频QQ群;进一步完善12396网络平台, 丰富网站内容, 提高服务功能;加强农业相关信息资源的规划和数据资源整合, 争取实现与全福建12396平台的信息共享。
3 对策
3.1 加强领导
当前, 认真抓好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重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莆田市农村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现行农技服务管理体制不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 也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要求。要尽快建立一个真正能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有效服务的综合体系, 必须重构农业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起一个多部门参与、政策配套、服务规范、监督严密的宏观调控机构, 以便加强领导、全面协调、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 才能促进农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2 科学规划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 它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也必将影响当地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对此进行全面、稳妥的科学规划。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深刻认识和了解当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组织涉农部门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架、组成、目标、任务、管理及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 从而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科学规划, 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清晰地描绘出一幅蓝图。
3.3 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是一个具有强烈地域和气候特色的产业, 现代农业的范畴更拓展了它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和做法, 但切不可照搬照抄或生搬硬套。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主种 (养) 品种及产前、产中、产后的不同环节,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种多样化的需求, 为当地的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3.4 齐抓共管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又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基础的重要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但决不能被忽视。对于我国, 农业生产永远是一个基础性、决定性的产业, 要求各涉农部门齐抓共管, 才能促进农业的稳定、协调发展。
摘要:结合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莆田市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 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总结了对策, 以期促进莆田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构成,设想,对策,福建莆田
参考文献
[1]丛林.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发展问题[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8 (2) :1-4.
[2]谢华安, 陈奇榕.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 2006 (2) :2-5.
[3]陈志坚, 郑益智.农业科技发展要为“海西”建设提供技术保障[J].福建热作科技, 2005, 30 (4) :39-42, 48.
[4]白宇阳.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 2005 (4) :41-42.
[5]崔建平.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学习与研究, 2008 (4) :43-45.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荐阅读:
如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09-28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介绍05-29
2015选调生申论热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08-21
2016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0-21
新型农业社会化10-29
新型农业服务主体07-12
新型农业化服务体系12-21
新型农业体系09-25
新型农业信息管理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