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选8篇)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3年03月17日04:59大江网-江西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特派记者 邱 玥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已成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新形势,在支持普通农户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总体实力较弱、规范管理不够、政策落实不够、人才引进机制欠缺等等。”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甘良淼建议,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
他认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要求,尽快将农民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管理,切实做好农民合作社发票领用等工作。国家有关登记管理部门,要尽快出台具体的登记管理办法,解决合作社联社登记问题,促进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相关补贴要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各级财政提供的财政补贴,新增部分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倾斜。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领办、创办或加入合作社。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2
1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需要进一步稳定完善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项改革把农户确立为农业经营的主体,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 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农业的特性所决定, 家庭经营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 这已为中外农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从实践上看, 家庭经营加上社会化服务, 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 既适应传统农业, 也适应现代农业,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形势下, 家庭承包经营也面临新的挑战。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计算, 平均每个农业生产经营户只能经营0.606hm2耕地, 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只能经营0.346hm2耕地, 这样, 如果扣除物质成本后每667m2耕地一年的净收益按500元计算, 一个农业从业人员一年的纯收入也就2 500元, 还不如在外打一个月工的收入。显然, 这样小规模的经营农户无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也无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使农民从事的农业经营成为体面和受人尊敬的职业。家庭经营不等同于小规模经营。中国农业生产要再上新台阶, 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适度扩大经营规模,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保持和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的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混合型的发展格局,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或是从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或是与家庭经营的农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农村现有2亿多小农户, 同时, 还有近2.7亿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领域, 从事非农产业。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不是土地。这就有条件在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前提下, 一部分种田能手将那些离土离农的农村人口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过来, 扩大经营规模,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打造家庭经营的升级版。当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 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正在兴起, 现在全国已发展到87万家, 平均规模达到13.333hm2。可以预见, 家庭农场在将来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下, 一批以土地流转为发展基础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纷纷成立, 这种探索在土地确权到户的基础上, 将农户的承包土地折股量化, 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合作社, 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这种组织形式让合作社自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企业, 从而使农户成为企业的主人 (所有者) , 既实现了农业的规模经营,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又避免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大规模租赁农户承包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有可能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模式。
近年来, 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自愿联合起来, 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 成立了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 全国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03.88万家, 7 829万农户入社, 带动农户已经达到全国农户的30.1%。农民合作社正在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一起, 构成了农业生产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 为家庭经营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夯实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 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3 辩证地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问题
在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 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工商资本或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产前领域 (提供农业投入品) , 产中领域 (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以及产后的流通及加工领域一直受到鼓励和提倡,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公司 (企业) +农户、”“公司 (企业) +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就反映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长期以来, 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经营模式的选择上, 争论焦点是如何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生产过程, 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 直接经营农业的现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 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决定》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
工商资本直接经营种养业首先要处理好与广大小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忽视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的基本农情, 工商资本要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不是代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民要形成带动效应, 而不是形成挤出效应。工商资本主要是进入农户家庭和农民合作社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农业生产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如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并注意和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确保以农户家庭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要抑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负面影响, 防止可能出现的非农化、非粮化倾向,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耕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 要按面积实行分级备案, 建立健全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制度。其次要建立动态监管制度, 有关部门要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开展监督检查, 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 及时查处纠正浪费农地资源、改变农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第三要加强事后监管, 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 防止损害农民土地权益, 防范承包农户因流入方违约或经营不善而遭受损失。
大规模的市场化、商品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这就涉及到非农建设用地的指标问题, 工商资本及其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后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满足。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 这方面的政策有待地方政府的落实。关于工商资本直接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经营活动, 要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保护其合法权益。但由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 这种模式不应该成为农地经营模式的主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篇3
关键词: 泰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培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477-03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的发展变化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张义珍认为,一般而言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 [1]。牛若峰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分散经营使得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受到了限制,农业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也需要随之创新和转变,合作制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2个方向 [2]。黄祖辉等认为,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国农户群体开始逐渐分化,农业经营者分化为传统农户、专业种植与养殖户、经营与服务性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非农农户5种主要类型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是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分离出来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于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求,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1 江苏省泰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区,泰州农业分为里下河河网圩田、高沙土平原、沿江圩田3种主要类型区,现有耕地面积29 85万hm2,农林牧渔从业人员47 62万人,占总人口94%;近年来依托农业产业园区的示范和带动,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农业,在农地经营体制上大胆探索,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创新经营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4]。
1 1 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种养专业大户兼具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优势,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代表,截至目前,全市承包面积2 hm2以上的专业种养大户达到了1 1万余户,以种粮、蔬菜、水产、畜牧等方向为主,从业人员4万余人;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 947个,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类型,以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业、农产品销售业为重点,业务范围已经拓展到植物保护、农机服务、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入社农户达117 6万户,超过农户总数的60%,已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五好”示范社32个、市级103个;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经农业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达1 329家,工商注册登记的有852家,主要为水产养殖、种粮及高效设施农业等,全年经营收入24 75亿元,其中从事水产养殖的最多,占56 8%,从事粮食种植的占27 1%,从事蛋禽养殖的占56%,经营其他项目的占10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园区79家,其中省级园区7家,拥有市级及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4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江苏苏三零面粉有限公司、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苏楚龙面粉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到603 76亿元,同比增26 3%,实现利润总额23 02亿元,同比增长44% [5]。
1 2 经营模式不断探索创新
近年来,泰州市在坚持家庭经营为主,合作经营、产业化经营并举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土地入股、利润分成等多种形式对农业经营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如姜堰区桥头镇通过江苏状元食用油脂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加强与农户的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带动近2 000户农户从事油料品种种植;张甸镇采取土地托管和统一服务的形式与农户签订包产协议,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土地近万亩;兴化市果蔬食品加工集中区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股份合作制、对接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为农民增收31 500元/hm2,带动农民近万户;泰兴市黄桥镇引进上海园艺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 3 000 多户农户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分界镇沈界村蚕业产销合作社成立后,采取“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方式,带动该村500多户栽桑养蚕,社员蚕桑面积由原来的8 hm2拓展到40多hm2,还辐射了周边5个村4 000多个农户扩栽桑园,在全省率先推行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由于工业基础较好,吸引外来种养大户搞规模化种植养殖是靖江市比较普遍的农业经营模式,目前全市仅外来种粮大户就有100余户。生祠镇现代农业示范园种粮3 33 hm2以上的大户有40余个,绝大部分都是外来的“职业农民”,新跃村共有基本农田236 hm2,其中133 33 hm2左右被安徽、浙江及江苏省宿迁等地的农民承包种粮。
2 泰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制约因素
尽管近年来泰州市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现实中依然面临众多因素的制约。
2 1 土地流转因素
nlc202309041718
适度规模和土地产出率较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特征,因此土地流转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关键因素 [6]。截至2012年底,泰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共 8 03万hm2,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35 25%。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最大的矛盾是政策预期不稳定,非农收入农户、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力,但是由于在户籍、社保、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没有获得“市民”待遇,有后顾之忧,使得他们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大为降低,再加上政策错位,如目前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都是按家庭联产承包以现金打卡方式发放,无论土地种不种都有补贴,相当部分兼业农户抱有“宁愿撂荒不愿流转”的想法;其次由于文化层次低信息闭塞,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土地流转利益得不到保障,各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加上对于部分中老年农民来说, 务农既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造成农村土地流转意愿降低;再次土地流转服务也不到位,虽然泰州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但是缺乏经费和人员保障,相应的信息发布、土地收益评估、政策咨询以及土地矛盾纠纷处理等服务跟不上。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2 2 人才因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主要有2个来源,一是对现有务农群体加以培养转化,二是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 [7]。目前,泰州市农业经营主体人力资源问题突出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现有务农群体青壮劳动力不足、留守劳动力学习能力差。泰州市农村已有76%以上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文化程度低等现象突出,导致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市场经营意识有限和职业培训很难开展,直接制约了传统农业主体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另一方面农业经营后继人才缺乏。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传统观念影响,受过一定教育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几乎全部流向城市,很少有人愿意返回农村投身农业,大学毕业生即便是农业院校毕业生,返回农村就业创业的比例也非常低,调查显示,即使是现有专业种养大户的子女。有意愿将来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服务的比例也非常低。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堪忧。
2 3 资金供需矛盾因素
适度规模化、生产现代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征和要求,而适度规模化和生产现代化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首先,由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原始资金积累有限,而农户“惜租”使得土地流转租金不断走高,同时农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再加上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补贴,种养大户很难享受到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资金紧张,资金需求较大,而且资金需求明显比单户家庭大、期限长,需求范围也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农业产业链转变。另外,涉农贷款供给明显不足,2013年泰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 46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69 7亿元,仅为109%。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回报见效慢,跟其他产业相比回报率低,又缺乏有效的抵押品,许多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想要扩大规模融资贷款都比较困难。目前泰州市农村金融体系包括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由于网点分散、抵押困难、违约风险高等问题,各经营主体普遍很难从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贷到款,即使成功也手续繁杂、隐性成本高,许多农业经营主体被迫从小额贷款公司或者地下金融解决资金问题,无形中提高了经营成本,加大了经营风险。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卡住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咽喉”。
2 4 农村公共服务因素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是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大环境,具体包括科技推广、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信息、交通等方面 [8]。农村留不住人、农业事业无人经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与农村在这些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大环境的落后也直接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泰州市也不例外。突出表现在一是泰州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平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人员老化、知识退化,服务弱化现象严重;二是教育资源城乡差别大,不但体现在教学设施等硬件投入上,更多的是师资等软件投入上差距明显,对于尤其重视子女教育的中国父母来说影响巨大;三是虽然泰州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建成,但是由于认可度、费用、方便度等问题,利用效率不高,信息化服务滞后。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策建议
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体制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临土地、人才、资金和公共服务等众多约束和瓶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 1 规范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使土地流转由简单的出租向转包、入股、抵押、托管等多种形式转变,在农业基础较好的兴化、姜堰北部地区以土地合作社为载体推行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在工业基础较好、农民兼业化突出的靖江、泰兴等地积极推行空心村整治、宅基地复垦与集中居住相结合;保证土地流转农民利益,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价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租金浮动调整或者入股分红等形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对土地承包方的履约加以监督,防止经营失误以后一跑了之;强化社会保障增进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特别是从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解决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与管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经费和人员问题,建立调解、仲裁、诉讼等完善的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流转之后土地的监管,防止土地流转之后特别是工商资本投资的土地“非农化”。
3 2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最终需要人才的经营,因此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一是重视农业职业教育,整合和利用各种农村培训资源,特别是鼓励农业职业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民培训,主要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退伍军人等, 以实用技术和经营能力为培训重点,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的素质。二是营造农业就业创业环境,在土地、技术、资金、政策审批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专业素养和知识背景的人向农村流动,扎根农村、投身农业。鼓励和扶持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创办兴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业项目,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nlc202309041719
3 3 加强农业农村金融支持
当前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已经由过去满足生活需求为主向满足生产经营需求转变,资金需求呈现出金额越来越大、期限愈来愈长、金融产品需求多元化等特点。一是要培养农村“内生”金融组织,因为商业性大银行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小微型金融机构更加关注农村市场,因此既要对金融机构发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考核奖补,给予风险补偿和奖励,同时要在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基础上鼓励和引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在监管下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在竞争中创新和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二是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方法,开展大型农用生产设施设备、参保渔船、林权、流转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三是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业保险,扩大保障范围。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各类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创新和丰富保险种类尤其是针对农业生产的保险险种,将专业大户的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粮食生产、特色农产品生产以及农机具等纳入保险范围,财政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来调动参保积极性。
3 4 发展公共服务
首先是要提高农业科技服务,通过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市场购买等充分调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点面”结合,对科技服务需求强烈的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重点服务,通过免费培训和田间科技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鼓励农业科研机构、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化联系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加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科技研发,形成品种引进、技术配套、产品加工、品牌创建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其次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和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引导师资力量向农村流动,为农业人才扎根农村解决后顾之忧;在增强和拓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互助型服务和农业经营性服务,重点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等乡镇或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 张义珍 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新疆农垦经济,1998(5):9-11
[2]牛若峰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31(3):20-25
[3]黄祖辉,俞 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6,56
[4]江苏省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2—2016)[Z] 泰州市人民政府,扬州大学,2012
[5]泰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泰州调查队 泰州统计年鉴:201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张照新,赵 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 改革,2013(2):78-87
[7]钱克明,彭廷军 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J] 农业经济问题,2013,34(6):4-7
[8]刘志成 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2013(6):128-131
樟树市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4
今年以来,江西省樟树市财政局把支持“三农”重点转移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来,以首先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来根本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
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培育成为专业大户。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资金实力和专业特长的农村种养大户,成立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
二是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立足本地资源特色,重点支持农村各类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二、三产业环节兴办农民合作社,创新各类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和经营模式。
三是引导组建联合社。引导同区域、同行业、同类型农民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合作联社,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组织化水平。
四是鼓励兴办大型农业企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力。
(江西省樟树市财政局刘忠平供稿)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日渐为学界内外所热议,它的发展态势正悄悄地使人们的话语叙事和研究主题发生转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为“农业接班人危机”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突出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来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类别、意义和路径,对于实践中“如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经营主体及发挥其作用,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长效机制及其支撑体系等”,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此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尚处于个别地区试点和起步阶段,故有必要厘清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须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将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不能把培育工作仅仅当作一项政治口号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整合、有机统一的过程。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自然资源的变化,近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已经证实,靠粗放型地投入自然资源来获取农业回报的路径已无法持续,必须走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多重集约。其中最关键的变量是劳动要素的投入,即人力资源投入,它不仅涉及劳动力数量,还关乎人力资本积累的情况。要实现劳动要素投入的集约,当下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保证未来有人种地,又保证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方式来种地。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社会发展规律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反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各地在实践中,要进行具体的方案部署和工作的进展安排,避免使其沦为对农民表面上的尊重和技巧性的策略。确保有实效地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为了“生存”与为了“生活”的农业经营模式同时并存,要避免统一的政令和培育模式对传统农耕文明精髓的遮蔽或扼杀
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一经营体制下,农户是农业最基本的经营主体,农户经营农业也是农民最传统的谋生方式。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生存资料”。在以往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农民无法离开土地,只有通过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生存。尔后,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逐步推进,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部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土地流转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这些均为实现土地的一定规模经营,丰富农业经营模式提供了条件。但是,通过承包形成的分散经营的农户面对不断发展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1]农民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更有尊严的生活,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出现了专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小型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形式。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为了“生存”与为了“生活”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同时并存的,不能简单地否定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因为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智慧和精粹。所以,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践中,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层次,设计符合需要的培育模式,既充分汲取家庭农户经营的天然优势,发挥精耕细作的传统,又适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三、充分尊重农户经营的基础地位,彰显农民的主体性,既要避免工商资本排挤农户,也要避免以政府的主导性压制农民的主体性
家庭承包经营始终是我国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家庭农户承担着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主要任务。家庭式农业生产既可以实现农业要素的最佳组合,节约劳动和成本投入,又可以适应农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周期性和非标准化特征,这种模式管理成本最低,而管理成效最高,有利于更集约地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工商资本在农村进行“圈地运动”的现象,普通农户在强大的工商资本面前没有足够的谈判能力,自己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被迫出让土地而沦为农业“打工者”。这种情况不仅有违工业反哺农业的初衷,还会在农村造成新的贫困现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显然,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小规模租赁农户承包地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可以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但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会导致土地单产水平下降,挤占农户就业空间,加剧“非粮化”、“非农化”经营趋势等问题。在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开发农业资源的过程,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权利,寻找农户与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探索合作共赢的经营机制。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重在引导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并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享受主体,绝对不能以政府的主导性压制农民的主体性。
四、在中央政策既定的背景下,巧妙地运用地方性知识和地域资源,有效避免培育的政策、内容和方法被统一“格式化”
农业是“地方性的艺术”,任何已有的科学数据都必须根据地方特点进行非常细心的检验和修订。而且,对现有地方性知识和地域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更符合集约化的生产原则,它比投入巨大的财力去购买、引进“科学数据”更有时效性。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域之间无论在自然资源、市场条件、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对农业技术变革的接纳速度、合作意识等方面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均会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决定着在当地主要适合培育哪种类型的主体,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培育,培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等核心问题。因此,一套可以在全国任何地区广泛推行的“标准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模式是不存在的。在实践中,要对比东、中、西部不同的地域资源特点和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措施。比如在东北平原地区,土地平整广阔,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很高,有利于发展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的联合,就地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和精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相应地,培育的内容应注重提高家庭农场主的管理水平、农业科技运用能力、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自主经营和商业化运作能力等。而在西南高原地区,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适宜培育从事精细化农业生产的小型家庭农场,同时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和帮助。
五、在正确处理“主体(农民)--主导(政府)--主题(主体培育)”关系的基础上,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兼顾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主体,实现“主体化”与“化主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有机结合,进而重构以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为目标的培育路径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6
(授课提纲)
湛江市农业局 张锡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从发展规律看,家庭是农业经营最有效的主体。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农业都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从我国国情看,面临的形势和压力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一、农村经纪人必须掌握党的农村政策 ——党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回顾 1982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即《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 “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3年1月2日
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 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1985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 “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1986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 “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2003年12月31日
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 “一号文件”。
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 “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5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 一号文件”。这份2006年中央“ 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8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一个一号文件,共分5部分,约11000字。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010年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2011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三个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012年2月1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四个一号文件
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等。
2012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五个一号文件,更是新世纪连续下发的第十个一号文件。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二、农村经纪人要牢牢把握自己的职业导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时,开宗明义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揭示了“三农”问题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对此,可以从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这是由农业的特性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决定的。
三、农村经纪人要掌握自己的本职业务
——18大报告用农业经营体系变革解决三农问题
中央1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探索统分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农村经营管理的含义
农村经营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农村各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并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的基本格局是“三大管理、三项指导、一个基础”。“三大管理”是指: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三项指导”是指: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指导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个基础”是指:农村经济统计。
(二)农村经营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三)农村经营管理内容
1、农村综合管理
(1)管理基本常识;(2)农村治安;(3)农村计划生育;(4)村镇建设;(5)农村社会事业管理。
2、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1)土地承包经营管理;(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3)农村承包合同管理;(4)集体山林承包管理
3、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概述;(2)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规定;(3)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主要措。
4、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1)农村集体资产管理;(2)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3)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管理;(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5)农村集体经济审。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述;(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
6、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类型及职能。
7、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2)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8、农业结构调整
(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农业生产结构调。
9、农业企业管理
(1)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2)乡镇企业改制及管理;(3)农村股份制企业经营管理(4)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经营管理
(四)工作重点及努力探索的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期。结合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形势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上下功夫。
进一步巩固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搞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和仲裁员队伍建设,推进仲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鼓励农户增加资本和科技投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扶持促发展,完善制度促规范,服务农民强功能,拓宽领域增实力,推动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创建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化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
三是在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上下功夫。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拓展监管领域,加强源头监管,强化制度建设,切实防止负担反弹,使农民负担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担的监管与治理,推动监管工作向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等领域延伸。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7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金华市山多地少, 人均耕地只有360m2, 只有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530m2的警戒线。分散的家庭农业耕作方式在我国发展已有几十年了, 农民在小块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的小规模经营, 提高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 分散的家庭耕作方式已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1 农业经营主体兼业化向现代市场主体转变
我国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了, 各自在承包的土地上精耕细作, 在特定的时期内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 规模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带动下, 传统农户生产“小而全、小而散”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金华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有一定的基础, 部分农民合作社运营质量较好,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空壳倾向, 有部分仅注册为合作社, 而没有按合作社的要求与经营机制开展合作社经营。有些仅是通过村里的生产基地打包, 注册了相关的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来吸收公共的存款, 甚至套取政府扶持政策, 对农村金融风险存在较大的隐患。同时有些工商资本强行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他们凭借资金的优势大规模控制农业生产经营权, 削弱了农民的生产权利, 使得留守农村的村民没地可种、没活可干, 影响农民的合法利益。
1.2 城乡联动发展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 人多地少, 七分山两分地一分田,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田, 可耕种的土地快速缩减。有文化、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年轻的农民离开农业生产队伍, 新生代农民进城打工, 工资低、无保障。农村由老一代农民留守, 他们进不了城, 也离不开地, 更富不了家。老一代农民在农业经营中不能摆脱个体小生产、生产资料分散、劳动力不集中的状态。与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多元协作整体化的社会化生产还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农村种植业与现代化工业及大市场不能有效接轨。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进入21世纪以来, 金华市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 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社, 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多家专业合作社。但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相对较少, 主要分布在一些农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 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经营实力和影响力。虽然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但经济效益不佳, 分散作业突出, 农作物品种还较少, 机械化率低, 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耕方式, 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商品化、标准化, 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传统依靠资源和劳动投入推动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迫切要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实现农业现代化。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农业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的载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不仅局限于水稻、玉米等农作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种植养殖业和农业服务业等。在当今需求多样化的今天, 农业还是大有可为, 也是能为的, 他有着足够的空间让经营者施展拳脚。不仅可以发展种植、养殖业, 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农业休闲、农业娱乐, 农业体验等项目, 让城里享受在乡村消费的乐趣, 这也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所在。
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业种植户的关系
传统的农业经营与种植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每家每户种植面积少, 品种单一且生产分散化, 不能有效地扩大投入及发展集约化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人才、资金、信息、产品销售渠道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及合理配置, 促进传统农业经营向现代化经营转变, 既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又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 满足经济发展的多样需求。因此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生态化, 确保对农业的高效投入及规模效益。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规模和保障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传统农业在向以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时, 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工商企业进军农业领域, 导致农民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或替代, 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保障。既要保障农民的合法、合理的利益, 又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农产品销售等问题, 就需要切实处理好工商资本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工商资本要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领域与农民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与农民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让农业在社会竞争中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基础, 让农民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员, 并能够获得投资与劳动的收益, 在保障农民的合理权益及生产地位下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2.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需要有“下得去、能吃苦、留得住、有作为、有发展”的青年农业经营者。而在工业化进程中, 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都离开农村, 不愿从事农业, 认为其地位低、经营难、效益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立足提升传统农民, 引入新型农民, 鼓励外出的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依托当地高等院校、电大、中等职业学校等力量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农民, 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支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强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通过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 扩大生产规模。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农业创新创业活动, 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与开发, 既带动就业又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力量。
2.4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关系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经营规模不断地扩大, 经营范围向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扩展, 在整合特色农业资源时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垄断的存在将不利于农业生产有序竞争及良性发展, 反而制约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 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领域的各项资源配置, 优化农业技术、生产、营销、物流、金融等服务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发展, 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
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建议
3.1 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创新环境
根据对金华市94个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调查表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趋于老龄化, 其中60岁以上的占12.77%, 50岁至59岁的占31.9%, 40至49岁占42.55%。而30岁及以下的仅占12.77%。很明显, 农村中大量的青壮年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 甚至绝大部分没有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如何让有志青年既不离土也不离乡也能实现创业的梦想, 需要在技术、资金、服务、信息、政策等方面提供创新创业条件, 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及有专业技术农业爱好者扎根农村, 投身于农村事业。
同时, 鼓励起步早、发展成熟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拓展生产领域, 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项目。落实有关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及服务机制, 解决农村有志青年在农业领域创业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培训、项目申报、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进一步激发农村有志青年、农村大学生等从事农业创业的激情。
3.2 规模适度, 重点扶持, 推进联合发展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 开展注册登记, 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经营, 以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 提高其现代化经营水平。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及需求适度发展, 规范运行, 扶持重点, 防止合作社、农场等空壳化。同时走“专业化、合作化、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引导现有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延伸产业链等方式联合重组, 重点培育以本土经营者作为带头人的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当地其他农户发展。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增强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运输及销售整合成横向一体、多元协同、产业链完整的一个整体, 达到运行成本降低, 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3.3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核心竞争力, 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关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及保证农产品质量, 培育核心竞争力。在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同时, 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同样重要。因此, 在培育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兼顾农民的正当利益, 土地流转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要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尊重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人地位, 以农民为本, 鼓励农民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入股, 以股权形式参与农业生产的经营决策, 通过利润返还、股利、期权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工商企业租赁耕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让更多的农民拥有更多的股份和分红收益, 使广大农民平等享有权利并参与现代农业进程, 公平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3.4 以特色农业及农产品为依托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及龙头企业。据调查:一般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在经营初期基本上都是以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展经营, 而龙头企业是指在这一个领域内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农业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依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 建立示范基地,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功能园区, 进行差异化、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错位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努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坚持以品牌农业为统领, 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加强科技的开发、推广和运用, 培育新的农业生产业态及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3.5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体系
健全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需要有完善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服务体系服务于农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产前主要有资金提供、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等;产中主要有技术指导、田间作业管理等;产后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信息反馈等。针对农业生产特点, 建立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以及适合农民、农民喜欢、成本低、有发展潜力的服务模式, 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生产工具服务、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土地流转政策、金融政策、创新创业服务等。创新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互助合作社, 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及服务机构,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体系, 有效解决农业“小而全、小而散”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间的矛盾,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实现农业现代化。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小而全、小而散”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及创新能力的特点, 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培育
参考文献
[1]孙中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J].农村经济管理, 2012 (1) .
[2]黄祖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0) .
[3]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 2011 (1) .
[4]韩长赋.全力以赴把现代农业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目标任务做出贡献[J].中国农业会计, 2012 (11) .
沂源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8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继续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励办法,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推进规模化经营。
二是强化资金扶持。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1800万元资金和11个项目,集中扶持和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2项,建设实验示范基地10处;组织举办全县15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和300名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培训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
四是强化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与抵押融资服务平台,促进农村抵押担保融资发展;按照融资增信专项基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开展融资增信活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1亿元贷款;积极稳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引导规范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有效保障农业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
(山东省沂源县农经局董纪民、唐敬国供稿)
责任编辑:欣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荐阅读: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06-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_现状08-17
新型农民培育工作08-08
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07-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08-1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08-18
新型农业服务主体07-12
对定边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