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通用7篇)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篇1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0/06 作者:矫梅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征、着眼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仍然是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短板”,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气象如何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服务,是新形势下气象为“三农”服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如何为农业农村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服务,需要我们认真探索。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把握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大力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要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适应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我国地域辽阔,气象条件差异性大,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较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符合地域特点的、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条件做保障。我国又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重,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可高达10%—20%。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只有加快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才能逐步适应气候变化。
完善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要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依靠科技创新,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发展多时效、定量化的监测分析、影响评估和预测预报技术系统。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要真正面向农民,开展针对不同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由“靠天吃饭”向“看天管理”转变;结合各地的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专项气象服务;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建立面向农村种植大户、农业生产企业的新型气象服务模式。
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立足于提高农业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建立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促进农业减灾增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由应急型向主动防御型的转变;加强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的研究,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改良和耕作方式变革,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
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服务。要不断深化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认真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准确把握不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为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二、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存在着预警信息传递“最后1公里”的瓶颈制约;农村的防灾抗灾能力相对脆弱,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承灾能力低;农民的防灾避灾知识缺乏,是受灾影响最大的群体,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死亡人员90%以上发生在农村,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防范的组织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提高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要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自动气象监测网建设和精细化气象预报要发展到乡镇,实现“乡乡有监测站”,使农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接近城市。
建立广泛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加强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将气象信息服务搭载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上,力争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农村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村镇,传递到每一位农民,实现气象信息的“进村入户”。
建立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农村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组织体系,力争实现乡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村村有气象信息员,有预警信息接收能力,使气象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有效联动。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推进县级政府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将其纳入地方的发展规划之中。深入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区划和评估;开展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民房设施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及雷电灾害防御等工程性建设;推进面向农村的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气象保障服务,提高农村防范气象灾害风险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完善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现代农业和农村气象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覆盖广泛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有效联动的应急处置组织保障体系和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
(作者: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篇2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迈入了新的世纪, 农业的发展也应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10年, 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明确指出, 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作用。这一举措表明中央越来越重视气象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后果。“两个体系”是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简称, 是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健全”两个体系“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稳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尤其是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无常的大环境下。
2“两个体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建设意义
“两个体系”的建立,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为中心。通过对各种有效资源进行统筹和利用, 以达到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和防御能力的目的。通过”两个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职责, 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个体系”遵循”政府领导、财政保障, 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的原则, 立足现实基础, 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 不断完善体制, 不断增强薄弱部分, 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两个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在全球气候异常的前提下, 进一步对气象有更为准确详细的了解, 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尽可能减少气象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损害, 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所应完善的工作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不断完善专业化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
结合区域内的农业特色, 建设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 以适应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布局特色, 提高对农业的气象监测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 建立起能够满足需求的气象指标体系和服务系统, 以及灾害检测诊断系统和指标体系。
3.2 进一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防减灾气象服务工作体系
由于农业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比较薄弱, 应该建立起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机制, 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以提高农业抵抗灾害的能力, 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要注意不断研发新的作物品种, 不断改善种植方式, 提高生产力。
3.3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服务的创新
根据不同地域的特色, 发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气象服务和农业天气预报, 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能够面向更为广大的范围。通过不断地创新, 不断完善气象服务工作和业务。
3.4 在允许范围内采用技术手段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工作
在现有的科技水平范围内不断地增加人工作用对天气的影响程度。提高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来实现农业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比如人工降雨等。通过不断强化政府的领导职能, 建立起完善专业的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服务团队, 使天气能够更加适合农业发展。
3.5 建设综合气象服务网络系统, 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性服务
在互联网平台上, 建立综合气象信息服务网站, 尤其是农村基层服务网站。同时不断地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丰富, 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同时要组织专家进行定期的交流和座谈, 实现与农民之间的互动。
4 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所应做的工作
4.1 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 精细化系统的预警预报能力
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不断提高其预报能力, 尤其是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报能力。提高监测预警的密度,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程度。
4.2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设, 扩大覆盖范围
建立覆盖范围更加宽广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要做到区域范围内由县级通过乡镇级到达基层村级甚至精细到户的信息的传递。采用多种途径和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 增大信息传递量。
4.3 建立起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防御机制
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防御机制, 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完善基层的气象设施和工作人员的配置, 使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防御机制更具联动性。
4.4 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 健全灾害风险管理机制, 做到预防为主
提高农民的防灾减灾的意识,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增强灾害的自救能力。对基层公共设施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并采取措施增强其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5 结语
农业的稳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健全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可以有效增强农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向辉, 雷玲.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适应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
[2]王石立.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篇3
摘 要 通过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体现“三农”的政策性作用。根据建设发展的要求,分析这两个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中存在的,寻求最优解决方案,进而让两个体系呈现出稳步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134
新时期,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这两个体系的建设能让气象部门更好地发挥其服务性职能,并依托政府平台做好服务载体。因此,有必要加强两个体系的建设工作,推进“三农”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建设现状
目前,建设中要从当前气象防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将两个体系看成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性体系,并让气象服务系统服务于农村的公共基础,打牢为农服务的基础,在此期间不但能强化目前的服务能力,建立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站和农业气象实验站等相关的农业体系。全网络化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能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的满意状况[1]。并通过建立“两个体系”让科学防灾和减灾系统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农业抗击风险的能力。
2 存在问题
2.1 难以构建长效机制
建立“两个体系”能够让工作呈现长效性,有利于巩固建设的成果。在气象防灾和减灾工作推行中,经常会出现“台子好搭戏难唱”的情况,即很多具体的工作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到位,部分气象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做好工作细节,一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够,二是由于日常工作培训不到位。在检测预警时,由于多部门的参与,经费耗费较大,所以气象设施的使用频率较低。目前,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方面的制约性缺失,应急准备和联动机制尚无有效的考核机制,很多部分出现重视硬件,轻视服务的状况,虽然硬件系统比较好,但后期服务跟进不到位,出现很多问题。
2.2 人才技术缺失
目前,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农业气象观测技术和实验手段比较落后,很多地方都停留在“一把尺子、一个取土钻”的粗糙观测方式上。由于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站受站网布局的限制,出现评估水平偏低,雨情等灾害收集不到位的情况,分析手段不够先进的状况。涉农部分由于信息共享不同步,所以服务过程中产品的针对性还有待斟酌,不能较好地与当地支柱性产业相配合,导致发展很局限[2]。在“两个体系”各项建设任务中,对人员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求参与建设的人员不仅要懂气象更要懂农业,不但懂信息更要懂技术。总之,要求参与人员是综合性人才,做到“知农时、懂农事”。
2.3 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调查相关的农村气象服务结果。目前,西部地区仍然有15%左右的农村人口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很多乡镇也不能达到“两个体系”的系统化目标建设,不能及时了解气象变化状况。故此,两个体系的规划目标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力度。在“两个体系”建设中,为保障城乡公共气象服务更具均等化,要提升政府的主导作用,让政府在主导中作为主体存在,开展创造性较好的活动,因地制宜,理清轻重缓解,寻找落脚点和出发点,想办法攻破难题,并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全面推进两个体系的建设发展要求。
2.4 难以筹措建设资金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这两个体系的主要资金来源都是政府投资、重点依靠工程支持这两个方向。如果要想让工作更为深入,就要观察到乡,服务到站,这些措施的深入开展需要依托强大的财力支持。尤其是在西部不发达地带,由于主导产业规模偏低,导致农民增收比较缓慢,进而导致财政收入受到限制,以上诸要素都会制约财政建设。
3 应对措施
3.1 分步骤开展统筹规划
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要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做好指导,并要适应现代气象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在指导框架下,要合理地规划农村的气象灾害状况,并根据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做好整体性和集约性的分配。特别在防灾减灾工作推进中,分布开展,能够让气象服务成果获得阶段性进展,继而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设体系,搭建工作平台[3]。需要在气象服务站点做好气象服务平台的搭建和维护,并在气象信息服务环境下做好乡镇村的服务规划,需安装视频或者播音等相关预警设施,完成预警互动交流。另外,为加快农村气象服务创新开发,要在农业科技示范的前提下,将种植大户看作服务依托,目的是在构建现代化农业服务方案,创新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农作物的观测和质量检查。
3.2 突出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参与效果
借助于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参与,能够让农业气象服务进入新的发展领域,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为更好地带动带动气象服务信息就要结合农村的气象服务状况,做好领导机制改建,通过组织技术的完善结合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体系建设,将政府看成活动的主导,并结合体系的发展现状,投入大量的可用资金,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行。此外,为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章可循,就要在做好阶段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防御体系的前提下,将规划要点融入到政府组织结构内,这不但可以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参与掌控,也能实现政府部门的责任最小目标,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做好后期验收,可以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对应部分体系做好资金建设。
3.3 部门协作,促进资金整合
建设过程中,要安排相关人员对现阶段的状况作详细了解,并考评气象台站的情况。评估的内容包括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几个方面,要求体现建设具有针对性特性。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看作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而是要与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并将涉农行业或者部门全部纳入其中,包括水利、林业和工业等相关产业和部门[4]。通过综合应用上述涉农行业的资源,将多站合一的方式作为其基本建设原则,并在建设农村气象服务站的前提下,让信息服务与建设工作之间相互协调,促进其发展。宣传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科普气象宣传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对外工作的状况和工作人员的素养。
3.4 适应需求,突出重点
从目前的实际要求出发,立足市情、县情和区情,结合农村的实际工作情况,认真调研,全面分析全市“三农”工作对农业气象发展的服务影响要素,并结合发展状况做好分层指导,满足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要求,并切实从农民实际状况出发,将防御和减轻灾害看成服务的重点内容,在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和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准确预警的信息需求,在优化服务系统的同时,做好体系建设工作,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4 结语
在分析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进程中,需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要明确现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在突出政府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现有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开展部门写作的方式,针对建设要求,解决部门协作滞后性的问题,并结合统筹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地解决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2]张翘,王焕毅.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292-293.
[3]齐军岐,陈卫东.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2):8-9.
[4]贺道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233.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近年来,地处我国西部的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应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一些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有的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对市场研究不够,仍有一些地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实践,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是各级领导干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终端市场
终端市场是产品流通的最后归宿,是较高层次的市场形态。它连接产需两头,可以真实反映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农产品终端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研究农产品终端市场,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农产品可能的利润空间,进而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在计划经济特别是卖方市场条件下,抓产业的顺序是“产、供、销”,即以产定销、以产定需;而在市场经济特别是买方市场条件下,抓产业的顺序则应该是“销、供、产”,即以销定产、以需定产。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农户没有完全实现从产品生产者向商品生产者、从纯粹的生产主体向生产经营主体的转变。他们关注较多的是土壤、气候、庄稼长势、收成等生产方面的情况,而对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行情及其变化关注较少、研究不够。同时,市场千变万化、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和周期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农户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难度。在市场发育不成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特别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但是,目前有些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老思路、老办法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他们抓农业,重视产品产量多、研究市场销售少,跑田间地头多、了解终端市场少,对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变化胸中无数,因而在指导调整农业结构、调节利益关系和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上往往陷入盲目被动,甚至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需求决定产业结构、决定商品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农业,必须立足市场做文章,围绕市场增效益,善于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农业发展。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重视研究市场特别是终端市场,通过研究市场供求的规模、结构、价格因素、变化态势等来合理确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做到以销定产、以需定产。
减少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中间环节不行,但中间环节太多也不行。当前,农户增收空间之所以较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太多了。中间环节越多,流通和交易成本就越高,农户的利益流失就越多。甘肃以往的一些农产品销售一般都要过三四道手,才能到达终端市场。而在每一个环节上,经销商获取的收益都比农户要高。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仅得了个小头,大部分利益都因中间环节多而流失了。近年来,我们通过鼓励和引导本地经销商直接进入终端市场批销,把中间环节减少到两个,使收购价在终端市场价格和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得到了稳定和提高。由于中间环节减少,外销价格提高就能带动龙头加工企业提高收购价格,农民就会从中得到实惠。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样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有时增收的空间会更大。
在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上,经营主体的多少也大有学问。经营主体过少,就很容易形成垄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吃亏。过去,我们比较注意引商或坐等商家上门收购,忽视培育自己的中间商搞经销或者走出去闯市场,结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形成充分竞争,利益分配才会趋于合理,使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受益。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指农户之间在生产经营上互助合作的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在市场谈判中的地位,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现阶段,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由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过于分散,在市场交易中难以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公司(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形式,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助推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但必须看到,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仅仅做大做强一两个龙头企业是不够的。因为龙头企业少,竞争不充分,极易形成价格垄断,挤压农民的增收空间。因此,应当形成多个龙头
企业相互竞争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应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这是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联合起来与龙头企业和中间商平衡利益关系的必由之路。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如何调节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保护好农户的利益,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实践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注重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在培育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地终端销售市场,为农户便利地进入市场提供平台;二是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特别要积极鼓励更多的经销商和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形成经销和加工企业两个“龙头”并驾齐驱、相互竞争的格局;三是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应充当农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按照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赢。
解决运输“瓶颈”问题
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和运输速度,是影响产品流通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占据市场先机,必须解决运输“瓶颈”问题,从尽量降低流通成本出发,选择最佳的销售市场、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
从运输方式看,公路运输一般要比铁路运输成本高,但公路运输较为通畅、灵活性大;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成本低,但灵活性差。在当前公路和铁路运力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运输业感冒、农产品发烧”的情况。因此,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扬长避短,哪种运输方式有利于农产品外销和市场竞争,就选择哪种方式。根据运力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加强对产品终端市场的调查研究,做好市场预测,按照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确定农产品发运的方向、总量、时间,制定合理的运销预案,挖掘现有运输潜力,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挤羊肠小道,对那些适宜储藏而自然上市价格又不理想的农产品,可以考虑通过储藏来调节销售期,均衡上市,以取得更好的收益。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市场化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越发达,为广大农民提供的服务范围就越广,农民增产增收的空间和可能性就越大。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当着力抓好这样几个环节:一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制定和实施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创名牌,打品牌,以质量取胜,提升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支持和发展壮大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重视发展农产品贮藏业、运输业和销售业,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构建便捷发达的营销网络,进一步疏通和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三是加大市场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公平公正的市场平台,促进农产品的自由流动;四是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供求的调研预测,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进入市场交易、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篇5
【摘 要】当前,师宗县正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健全有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真分析研究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状 对策
农村社会化服务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由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商品化社会生产而产生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服务、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贷和保险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医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服务。
一、师宗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师宗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取了一定成效。
(一)服务组织发展迅速
近年来,师宗县按照“加大扶持强龙头,依托基地建龙头,多元投入活龙头,创新机制舞龙头”的思路,着力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发展工作,先后引进了振华食品厂、华海木业、新繁食品加工、中药饮片厂等一批内联农户、外接市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全县已发展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32户,其中省级以上2户、市级以上6户;组建了以烤烟、蔬菜、畜牧、林业等为主的产业协会和合作组织24家,在全县形成了各大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带动的格局,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配套服务,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由产业服务向社会服务不断延伸。产前服务:通过“珠源农网”、“四下乡”活动、“星火科技”专栏等平台,初步为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提 1 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产中服务:随着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的整合完善,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技术服务部作用,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断朝纵深方向发展。产后服务:一批加工龙头企业的引进投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同木材深加工基地和木材交易市场、大同综合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建立,为农产品流通拓展了渠道。同时,社会化服务也由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拓展,农村医疗服务、农民就业服务、农民培训服务、法律援助、农村金融服务等领域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由公共服务、合作服务和各类企业性质服务的农村服务体系。
(三)服务成效逐步显现
先后引进了一批粮油、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和畜禽品种,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建设各类农业基地7个,农业综合示范园区2个,全县农业生产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方面,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万人春风行动”,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和增加。2007年以来,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8330人,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社会化服务机构还不健全
目前,师宗为农业提供服务主要以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政府的资金、政策等扶持措施也重点倾向于这类服务机构,对民间合作组织和其他服务组织缺乏必要的支持,致使民间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服务环境。特别是村一级服务组织的缺乏,致使一些村落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范围不广、服务领域不宽的情况。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系统性不强
目前,师宗各类服务组织尚无法为农业的产销提供配套化、系列化的服务,产前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新技术和新品种研究与推广,产中的病害测报与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采收,产后的处理、加工与销售等服务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甚至脱节。实际生产中主要以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等产中服务为主,对农户生产不能做到“五统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没有有效的措施,农 2 民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和滞后的市场需要信息来安排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销关系长期波动不定。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化服务主要是执行上级计划和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很难也不可能根据随时变化的生产需要来制定服务工作安排,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任务没有形成统一的计划,农科教、产加销、贸工农等各环节、各部门协调运作困难,各类服务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和实际需要联系得不够紧密。除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外,其他大部分民办服务组织特别是各行业协会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开展服务只重视单项的、现存的需要,缺乏配套性和前瞻性。
(四)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欠缺
全县建立在大量的合作组织,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引导,其功能不是被弱化就是被替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对策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标准化、外向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创新为农服务方式为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完善网络、强化主体、转变职能、创新方式、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立足县情,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村科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治、农村现代物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信息服务和农村社会保障六大服务体系,充分整合资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服务,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适合师宗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
(一)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服务包括耕作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农产品采收、农民技术培训等服务。健全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为平台,逐步健全和完善县、乡、村、户四级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大力扶持和组织特色产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县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协 3 会)五十个,使得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整合农民素质培训资源,建立全县统一的农民素质教育科技培训协调机制,实行项目捆绑、资金统筹,构建“政府组织领导、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配合、乡镇村组三级整体联动”的农民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县农广校、县职校等作用,突出务工技能培训和农业优势化产业项目,力争每年培训三万人。
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以农业综合示范区为龙头,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尽快建立一批农业示范园区和养殖示范小区,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和规模化加工,力求在规模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带编带薪创办农业科技服务型公司或农业生产公司,鼓励农村“土专家”经营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城市工业企业兴办或与农民联办农业生产型企业。
(二)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
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立乡地动物疫情测报点和农村集贸市场动物检疫申报点,健全动物疫情测报和建议申报制度,使乡村动物疫情测报点和农村集贸市场动物检疫申报点覆盖率达100%。健全乡镇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动物防疫站办公条件,使每个乡镇动物防疫站有相应的办公场地、基本的物资储备和诊断设施设备,每个基层动物防疫员都有基本的防疫工具。建立养殖小区、扩繁场、引进畜禽水产品种检疫服务所,及时免疫、定期检疫,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动物疫情发生。完善动物防疫员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动物防疫员的技术技能,力争3年内动物防疫员培训面达100%。建立专业化畜禽水产品交易市场,整合城区农贸市场、大同综合农产品交易市场资源,规范畜禽水产品交易,集中管理,强化市场检疫和消毒,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杜绝病、死及有害畜禽水产品上市销售,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建立健全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包括农用物资供应体系、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健全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拓宽渠道,构建通畅、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一是构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供销社“二次创业”,广泛吸纳社会组织、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共办网点,发展农 4 村小型超市,形成小超市、小网点、大网络的连锁经营格局。加快整合乡、村两级销售网络,有步骤地加快对基层供销社门店进行超市化或加盟店改造,择优吸纳一批农村社会网点资源加入供销社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构建以县级店为中心、乡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体系。
二是构建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探索建立由县财政适当贴息,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建立县农资仓储物流连锁配送中心,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以连锁加盟为主要经营形式,构筑全县统一布局、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力争3年内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确保农资质量和市场安全。
三是构建农副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抓好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加大扶持强龙头,依托基地建龙头,多元投入活龙头,创新机制舞龙头”的思路,着力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发展工作,完善农业龙头企业网络,力争三年内发展到五十户,实现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产品“产加销”企业对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将业务范围向农村延伸,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创新融资渠道。建立以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为主的多形式融资渠道,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在县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投资参股,采取引导和争取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组建农业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促进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二是创新担保方式。成立县农业担保公司,重点为农村中采取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组成的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信用担保。
三是创新抵押方式。推进林权、果园、集体土地、房屋等资产抵押,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将业务范围向农村延伸,为涉农服务搭建绿色信贷平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五)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成立县农村信息服务中心、部门和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服务点,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建好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和远程教育等信息网络的作用,集成农业、林业、水务、科技等各涉农部门的农业农村信息,科学设置实用栏目,为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有效、全面的各类涉农信息,使之成为广大农民沟通外界、联系市场的重要平台,有效指导从事农业生产。组织专家定期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并根据农时农事定期分析、研究、预测农产品市场变化,增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完善信息服务方式,整合现有农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电话、短信、填报等多种媒介,创新网上、网下有机结合的信息服务方式,把农民急需的技术、市场、劳务、政策、法律等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六)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失地少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保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参合覆盖率,力争达到98%以上。提高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率,力争达到85%以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个人专户。设立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比例,切实解决特困群众的看病难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针对现存的问题,瞄准目标,抓住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扎实稳步地推进各项工作,使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成效更加明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维国: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湖州科技信息网,2005年8月;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分析 篇6
摘要:阐述了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必须重视完善气象灾害问题,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主要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主要有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及预测、气象灾害的减灾服务。具体的防御对策主要有加强协调指挥体系建设、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管理
据有关部门统计,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种类最多,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又最难防范的灾害。为了做好气候变化对我区各行业的影响和我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气候预测与评估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向社会公众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准确、权威的天气预报、警报、天气实况等气象信息和生产、生活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必须重视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的气象灾害问题。
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主要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
一、工程性措施
(一)、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进行堤防修筑、河湖整冶、水库加固、涝区治理、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的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和防御干旱。
(二)、兴建防护林
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沙漠化,防御水土流失,增强农业稳产高产。在我国,1978 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工程完成了大规模的造林工程,是世界林业建设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农田小气候和大气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非工程的措施
(一)、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一系列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有效的减轻灾害的程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了 4 000 多个各类气象台站以及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加强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建设,重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大中城市、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干线、江河湖泊和供水、供电、通信等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对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和防御雷电灾害的指挥和作业能力,完善州(市)、县(市、区)、乡(镇)人工影响天气和防御雷电灾害作业系统,建立应对扑灭森林火灾、人工增雨抗旱、雷电监测预警的作业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筹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避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综合防范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及预测
准确的气象灾害的天气预报和及时的气候预测,特别是汛期预测,对减少损失和降低危害程度起到主要作用。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全面落实布点到乡(镇)的气象观测站建设,并根据防御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需要增加自动气象观测网点。加强雷电、酸雨专业观测网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逐步建立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加快各级可视化天气会商系统建设步伐,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努力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
目前,已初步建成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期集合预报模式、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台风、沙尘暴、核污染扩散、大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体系。
(三)、气象灾害的减灾服务
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正逐步完善,服务领域逐步扩大,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服务手段也在不断增多,目前主要使用媒体来传播信息,例如报纸、电台、电视、气象信息电话、网站、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灾情,以及防灾减灾的信息,为降低气象灾害的损坏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向广大民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服务。改善服务手段,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指导农民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一)、加强协调指挥体系建设
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体系。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
1、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加强气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提高气象应急管理意识,需要认准气象部门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的定位,这样才能使气象部门的社会作用和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在自然灾害事件中,气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测、预报、发布预警、开展灾害预评估,因此需要扮演好“消息树”的角色,发挥好“发令枪”的作用。在其他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中,承担应急响应责任,把做好公共应急处置事件过程中的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增强应急管理意识也要求气象部门内部加强管理,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2、科学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演练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措施。各级政府应加快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尽快形成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并将各级政府的灾害研究预案提升到法制化的高度,真正把灾害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根据灾害的特点,划分不同灾害级别,建立以灾害预警信号等级为启动应急的标准,制定相应配套的预案和专项预案,使之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体系。应急预案要求人们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急水平、完善应急机制,而这必须通过演练得以实现。不经过一定的演练和实战,就难以发现问题并全面总结应急处理经验。
3、加强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完善气象应急管理体系
建立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根本出路。气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预报能力,考验的是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预测结论和该天气实际出现的时间差,预报结论和实况接近程度越高越好,预报发出时间和实况出现的时间差越大越好。其次,是对灾害进行预评估的能力,判断这一天气过程是否能形成灾害,如果成灾,灾害的严重程度如何,未来演变趋势怎样? 要适时作出预评估。再次,是对各种预报信息、预警信号、预评估结论的发布传输能力,有可靠、适宜的手段传输给决策机关、相关联动部门和需要获知灾害信息的人群。增强上述三种能力,加强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就能保障气象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环节做好服务工作。
4、加强突发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律规范建设
气象灾害危机管理要想进入常态化的轨道,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律和法规,就是把政府行为和公民的权利义务,用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制约,依法建立起一套在紧急状态下一切主体责权高度分明的责任体系,确保政府应急机构依据宪法、法律授予的职权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启动适用于危机状态的治理规则。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进政府应急机制法制化进程,必须明确三个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依法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组织的权利和责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依法明确各个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贯彻法制原则,使危机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实施灾害应急管理法规的能力。
要加快完善综合配套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重视应急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 把应急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环节,从源头上防范和处置好各类突发灾害事件。当务之急是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及实施细则和制度,健全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5、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应急管理培训是国家应急管理机能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一旦出现了气象灾害,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响应,否则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发挥作用的应急管理自然就失去了意义。为了切实发挥应急管理体系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培训就变得非常必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要定期通过讲座和实战演练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此外,还要加强对乡村气象信息员的培训,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提升他们在整个应急过程中的作用。
6、建立灾害应急管理的专家咨询机制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 关键是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并且要建立专家咨询的常态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共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安全越来越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依据。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提高应急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
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三、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各种防御警报预警的应急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一体化的气象灾害监测和信息网络系统 ;加强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指挥系统 ;建设气象灾害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系统 ;建立气侯变化与极端气象事件预测分析系统 ;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体系,完善雷电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加强防台风防汛等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工程体系建设。
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做好气候资源普查工作,对重点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普查,形成完整的气候资源数据库;建设太阳能、降水资源和山地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同时,大力开发和推广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应用技术。促进气象信息采集、获取、传输、分析处理技术的综合利用,努力提升气象服务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天清.《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的安全社区(村)发展》.广东气象.2010.12.
[2] 吴云荣.《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增强服务和谐社会能力》.中国气象报.2007.8.第002版. [3] 李先宏.《共同推进湖北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4] 焦冶.《构建法治下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气候变化为视角》.[5] 唐伯成 俞诗雯 何文华 等.《浅析气象灾害的防御》.
[6] 孔垂柱.《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报.2007.9. 第028版. [7] 范永刚 李俊有.《敖汉旗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急预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岑志三(校长)
副组长:黄忠文(支书、政教主任)
龚星鹏(副校长)
陈远洪(副校长)
陈顺华(副校长)
组 员:岑树保(总务主任)张应良(副政教主任)
陆明勇(副教务主任)关金浪(副工会主席)
姚文开张时仙罗国恩
三、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事故处理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宣传教育,确保安全
1、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
2、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健康教育课、节假日前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
4、政教处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救本领。
5、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做。
6、学校要张贴安全教育警示标志,形成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五、现场指挥:
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由校长负总责,副校长、行政各负其责,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
非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实行三级值班制度,即值周领导、值日教师、住校教职工值班。
六、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报告程序:值日教师、住校教职工值班、各班班主任、值周领导—校长(110、120、119)—教科局—县政府,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七、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
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隆林职业中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急预案自2007年9月1日始实施。
隆林职业中专学校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推荐阅读:
健全服务体系10-02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10-02
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体系11-05
体系健全08-12
健全评价体系09-07
健全信用体系08-31
健全我国环境会计体系06-25
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08-14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