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2024-05-20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共12篇)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1

江宁区地处南京市城区南部, 东距长江入海口约300km, 低山丘陵和黄土岗地占总面积的2/3, 沿江沿河平原占1/3。秦淮河是区境内最大的河流, 纵贯南北, 支流密布, 全区水面约占总面积的1/10。江宁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优越的气候条件, 有利于万物生长。由于兼受大气环流的西风带、副热带和低纬度天气系统的影响, 干旱、雨涝、热带风暴 (台风) 、暴雨、强对流 (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风、飑线) 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 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新农村需要现代高效农业为其夯实产业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发挥现代高效农业联接工农、沟通城乡、衔接产销的天然纽带和利益传导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南京市江宁区气象局始终坚持将农业气象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08年以来, 江宁区气象局深入推进多轨道业务建设, 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 拓展服务领域, 突出服务特色, 积极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1 江宁区高效农业现状

2009年以来, 江宁区设施农业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区设施农业推进现场会促进下又有大发展, 1~6月全区新增设施面积达1 006.7hm2, 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 346.7hm2, 设施栽培面积居南京第一。2009年至目前为止, 江宁区蔬菜、园艺类共争取省市项目6个:横溪市农林局招标项目、湖熟省高效农业项目及蔬菜园区项目、谷里省财政资金项目、汤山上峰草莓园艺项目、区农业局蔬菜站的省三新项目, 此外申报的市设施农业重点建设项目以及以奖代补项目正在落实之中, 基本确定江宁区将有4个重点项目。

2009年设施农业建设典型代表是淳化青龙、汤山龙尚和湖熟的河北, 这3块地投入上百万元, 分别发展钢架设施大棚超过20、23、10hm2;汤山的草莓和湖熟的小黄瓜成为江宁区设施农业高产高效的典型, 草莓和小黄瓜效益达22.5万元/hm2以上。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 对于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起到关键作用。据了解, 2009年下半年江宁街道还将连片发展逾33hm2的钢架设施大棚, 此外秣陵、横溪、东山也将连片发展13hm2以上的钢架设施大棚基地, 这些设施基地的发展, 将进一步促进江宁区蔬菜产业和园艺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江宁街道和秣陵街道设施农业已经动工。

2 江宁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概况

江苏省气象局为了集中区域优势, 联合区域内气象部门内外力量进行研究和服务, 根据江苏省气候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 将全省划分为苏南 (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 、里下河 (扬州、泰州、淮安、盐城) 、沿海 (南通、盐城、连云港) 、淮北 (宿迁、徐州) 4个区域, 每个区域为一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区[1]。

从2008年开始, 江宁区气象局深入推进多轨道业务建设, 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 拓展服务领域, 突出服务特色, 积极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2008年5月12日, 在省台农气遥感中心和南京市气象局业务法规处的带领下, 江宁区气象局组织业务人员到南京铜山千亩果树良种示范园———金陵绿谷考察学习, 探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法, 并为后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横溪西瓜是江宁区的特色农业产品, 横溪西瓜节是江宁区一项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为了更好地进行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江宁区气象局连续2年成立了气象服务领导小组, 制定气象保障方案。2009年, 江宁区气象局还以西瓜的主要生长期为线索, 制定《江宁区气象局西瓜气象服务年度计划》。南京市江宁区气象局及时的预报和优质的服务, 赢得了横溪街道及西瓜节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是与其他部门联动不够, 实地调研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造成目前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不强, 指导意义不大。二是在公共气象信息服务中, 公众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对气象信息品质的要求上, 更集中在传输服务环节中[2]。目前, 江宁区气象局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传输还不够及时。三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高, 常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广大农户的需要。

4 应对措施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必须遵循准确、及时、主动、科学、高效的原则[3]。

(1) 建立良好的部门联动机制, 主动与相关部门、镇街农业技术人员及种植大户沟通, 将实地调研作为日常性的工作来抓, 并努力构建三级服务网络。由气象与农业技术专家、各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员, 形成三级服务网络节点, 由气象部门综合各方意见后, 形成综合性的指导意见[4]。同时, 针对选取的特色农业产品, 结合气象条件, 通过1~2年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经验积累, 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特色农业产品服务周年计划, 以便于把握服务时间节点。

(2) 由于特色农业服务对象的主体在农村, 信息传输本身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效率, 及时将服务产品送达到农户手中, 必须依靠先进技术, 采取多种方式向外发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信息。第一, 要扩大目前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建立一支人数更多、范围更广的预报服务产品接收队伍。第二, 要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以电话传真的形式, 发布到特色作物所在街道的农林服务中心, 依靠他们向下传递。第三, 加大对江宁区气象局气象兴农网的宣传,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一方面要丰富网站服务产品, 及时发布更新气象预报信息;另一方面, 针对街道、社区一级组织, 大力推广宣传气象兴农网, 使他们能通过网站及时了解最新的气象信息。第四, 要充分利用与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密切合作的优势, 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向广大农户传播。

(3) 努力提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科学技术含量。第一, 通过自身努力, 拓展新的气象服务手段。关注目前各类新技术、新成果, 并通过联系当地实际, 实现科技成果的当地化应用。第二, 要注意向上级业务部门、当地农业专家及种植大户请教。遇到难题, 要及时借助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及当地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的配合协助, 把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4]。第三, 在预报水平短时间内难以提高的现实情况下, 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制作发布尤为重要。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 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监控预报作用;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资料, 掌握最新天气实况, 密切监视天气演变, 及时制作发布预警信息, 提升气象服务质量。

摘要:阐述了江宁区高效农业的现状及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概况, 分析了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措施, 以期为促进江宁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江苏南京,江宁区

参考文献

[1]张旭晖.商兆堂等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案[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2008.

[2]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7.

[3]张养才.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四[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4]蒯志敏.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2008.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2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3;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64

气象部门是一个服务部门,主要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而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倾向于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许多方面都开展了丰富的气象服务业务,农业气象服务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县的四级机构组成,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体系。例如天气预报、人工增雨、防灾减灾、农业专业气象等方面的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气象部门要认真分析气象服务现状,改善工作方法、途径,与时俱进,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气象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业务有待提高

高质量的农业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精细化水平、时效性及预警能力都直接影响气象服务的水平。当前气象服务的主体仍然是以提供常规农业气象服务为主,相对比较单一,这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及作物种类日益丰富的现代农业来讲,已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所以提高农业气象基础业务水平,提高针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以及异常气候的预报及评估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仪器陈旧,现代化程度低

近些年,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在经济水平提高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投入到气象台站,使得气象服务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匀,各地的情况有千差万别,需要改善的地方仍很多,同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手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虽然能掌握大量的气候资料,但在同步农业生态环境观测方面却存在不足,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仪器设备陈旧,现代化程度低的情况,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许多地方还存在观测手段和方法简单的问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总体提高仍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

1.3 创新研究方面发展不够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农业气象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子,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在对农业气象研究时不能孤立的只研究一个方面,而是要把诸多因素进行通盘考虑,突破学科限制,进行大胆的创新,跨学科研究,在业务服务方面要进行大胆拓展,避免过多的低水平重复。全方位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农业气象学科与综合项目方面进行各学科交叉相融的研究,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

2.1 做好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动态预报

加大农作物发育期预报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完善综合观测体系,分阶段建立当地主要农作物发育期气象业务预报的记录系统,在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在动态预报方面,需大力发展长期有效的相关动态预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积极拓展普及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产品产量预报技术,努力发展机理性强的作物产量预报模型,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信息。

2.2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

气候的变化对于粮食生产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而粮食的稳定又影响到的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对于气象变化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气象部门要加强气候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做出分析和评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气象工作还要深入研究气候的变化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极端天气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提高农业气象的服务能力,为农业生产布局及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要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信息在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地位。

2.3 加强农业灾害的综合减灾能力

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离不开良好的气象条件,但是近些年由于气候的变化,一些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气象、生物、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影响到农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农业气候条件异常。所以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测报,为综合减灾提供服务。应积极开展干旱、霜冻、冰雹、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对于重大农业灾害进行预警与评估,及时传递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加强气象监测点建设,及时获取有效的气象信息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服务特色就是银行的特色 篇3

在已经过去的2013年,山东金改可谓如火如荼。本土层面,郭树清省长提出金融机构要服务实体经济;宏观层面,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上海自贸区建设都在本质上涉及一件事,即中国金融体制转型。面对这样的金融环境,各大银行如何变革?特别是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速度提高,消费者对银行服务期待值也在增高。因此,《齐鲁周刊》特邀广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庞新锋参与财经茶座,就相关问题进行座谈。

财经茶座

时 间:2013年12月30日

地 点:济南经四路广发银行大厦

座谈人:庞新锋 广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

董 振 《齐鲁周刊》副社长

解永敏 《齐鲁周刊》副总编辑

丁爱波 《齐鲁周刊》首席记者

电子银行渠道与物理网点有机协同衔接

解永敏:新年已到,能否介绍一下咱们银行这一年的业绩?

庞新锋:广发银行入驻济南一年多,经营情况比较理想,已经设立了一家二级分行、4家同城经营机构,目前存款已超过150亿,贷款75亿。在新建行中表现非常优异,即便是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分行,我们也能与其做一些比较。

董振:每家银行都在宣称自己给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但我们发现有些银行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导致不少持卡人对这些活动兴趣不大。

庞新锋:我们对客户有一个分类,比如说我们的智能银行,针对的就是年轻客户,在增值服务上就是让利,就是要回馈,以此维持与客户的长期联系。比如周五是广发日,合作商家商品用广发卡是半价,那一半的价格由广发来贴补。因为交易量比较大,打个九折八折还能商量,如果让半价商家就亏本了,所以我们贴钱让商家半价销售,这样消费者高兴,商家也高兴。

丁爱波:大家都提到了智能银行,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传统银行柜面和网点功能是否日渐式微,甚至被电子银行所取代?

庞新锋:电子银行不会彻底取代柜面业务,其渠道与物理网点将有机协同衔接,搭建立体化服务与营销体系。完全取代不可能,因为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亦要在网点通过职员销售,这对银行和客户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

丁爱波:对于理财产品,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产品是否保本以及预期收益率,广发银行在这些方面有哪些特点?

庞新锋:理财产品种类很多,我们对理财产品是进行风险分级的。有些理财产品我们不承诺保本,我们发售的产品都有一些分析和界定,我们会做一些取舍,也不排除一些偏高风险的产品在这卖,对此,我们都会有一个风险提示。有一些客户群体,既想收益率高,又想没有风险,这是不可能的,风险和收益率是相伴随的。

授信过度会把企业不切实际、贪婪的一面释放出来

解永敏:在小微企业服务上,广发和招行各有哪些特色?

庞新锋:我们重点推出的是生意人卡,主要满足小微企业主需求,并在济南重点开发了几个商圈。生意人卡的特点是一次额度、一次核批、五年有效,不需担保和抵押,按天还款。审批流程最长不超过3天,最快能做到当日申请当日放卡。我们有个信息决策系统,每天这个系统都会告知哪个环节用了多长时间,哪个环节超时了,从而保证审批流程快捷、迅速。

解永敏:广发的生意人卡融资成本大约是多少?

庞新锋:这个要根据不同商圈、用途以及持卡人自身情况进行区分。纯信用额度一般不超过50万,但只要是长期合作,还会提供更多融资便利,一个是金额的提升,一个是利率的浮动。如果客户长期与我们合作其流水是在银行里做的,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见他们的经营情况,这个成本就低了。有的只是刷一张卡,别的我们什么也看不到,这个成本就会高。再一个商户自己有抵押,我们给的额度可以突破,甚至能给3000万。当然,这一类的利率也是下浮的。

董振:就融资成本而言,据我了解有些大企业的内部拆借也到了15%—18%。

庞新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成本也在不断上涨,比如存款业务,老百姓来存款我们都上浮到顶,这就加大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利率还要减少,就导致了我们的利润空间在压缩。有些小企业,银行与它们的信息不对称,它的风险度是高的,只有通过高收益来消化高风险,否则就没法操作。

真正做得好的小企业,他们的融资成本并不高,我们也愿意与他们合作,但他们此时也没有更多的需求了。假如他们又有更多的需求,我们又要从另一个角度去防范,他们这些要求是不是合理需求。比如说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正常需要三五百万,这都可以,三千万都可以给他,它再要,我们就要考虑这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它正常的消化功能,是不是去搞另外的产业了,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了。

解永敏:的确有一些企业会因此迷失发展方向,比如去年的今日集团。

庞新锋:对此不可以过度授信,授信过度会把它不切实际、贪婪的一面释放出来。比如看到别人搞房地产挣钱,它也去搞这些项目,这都是需要去防备的。有些银行本心是想支持它,但好心做了错事。没有这些授信它们经营的还挺好,有了过多授信反而会迷失方向。

董振:前几年,过度授信的情况在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身上,比较常见,这与政府的手伸得过长有一定关系。

庞新锋:政府拉郎配,这些情况的确存在,应该回归市场,让市场发挥基础资源配置的作用。作为银行来讲,我们希望与企业共成长,希望与它们做一些互相了解的事情,希望它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扎扎实实地做好,我们愿意和他做成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好的合作伙伴不是指提供的贷款越多越好。

nlc202309041110

利率市场化是不是利空因素

丁爱波: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生存是不是受到了挑战?

庞新锋:银行愿意以平和的心态来接受这种挑战。只要是有心人,就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这就需要细分市场,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利率市场化是不是利空因素,这取决于银行的雄心和方向,如果习惯于在保姆呵护下生存其压力就大,如果努力生长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

解永敏:目前,证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正在转型为综合经营,除不能吸收存款,其他很多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都可涉猎,银行主导地位是不是受到了挑战?银行是不是也在迈向综合经营?

庞新锋:银行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不认同。至于银行迈向综合经营,这个主要是受到监管政策的限制,有一些国有银行正在这样运营,他们就有自己的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证券公司。综合经营好不好,这个不好说,各有利弊,比如他们在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时候,就不会合作很深,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这一套金融机构,只能将外人作为第二选择。

解永敏:目前,中国金融已经开始向直接融资方式转变,间接融资的比例大幅下降。在您看来,金融脱媒将对银行业带来什么挑战?

庞新锋:这也是一个方向,让市场发挥配置作用是大势所趋。前一阶段放开银行间资本交易市场,现在企业债也在放开,国家也会不断给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对我们来讲脱媒不是银行的死路,仍然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再说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发债,能发债的企业我们会积极帮助来做。它发债也不是说就不贷款了,只是减少了间接融资的比重。我们不断为其做一些推荐和承销,帮助降低融资成本,这对我们来讲风险度更低了。我们贷款的比重低了,服务的比重不一定低。

丁爱波:目前看,新一轮“金融脱媒”革新中,互联网企业如同“门口的野蛮人”,明显处于攻势地位,借助平台、入口及客户数量等多方面优势,多点快速出击。而商业银行则处于守势,对互联网金融,我们银行是一个什么态度?

庞新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的一个方向,发展不可限量。虽然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一定冲击,但对银行传统业务也是一种补充,它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很有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热爱创新的基因也引发了商业银行对自身经营模式的思考。面对压力和冲击银行也不会墨守成规,也会主动创新,加大变革力度。在这方面,银行的优势是有着丰富的产品和从业经验,还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也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4

1 栖霞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基本资料

栖霞市位于胶东半岛中心位置, 面积2017 km2, 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 为苹果种植提供较好的条件, 栖霞市种植苹果历史有100多年, 具有苹果之都的美誉。自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 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 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 印度青。改革开放以来, 栖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多个品种, 大力发展特色苹果种植业[1]。经过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10 a来的发展, 全市果园面积达4.33万hm2, 主要生产红富士、新红星、嗄啦及乔纳金等新优品种60多个品系, 年产苹果达到10亿kg, 其中, 953个行政村主要以种植红富士为主。栖霞市苹果生产以其色泽鲜亮、清脆香甜闻名于世, 先后被授予“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水果第一市”的称号。

从表1中看出, 苹果是喜光树种, 因此低温冻害对苹果的生长极为不利。根据栖霞市气象资料, 栖霞市易在4-5月受到低温冻害袭击, 此时正是苹果树的花期, 一旦发生低温冻害则会对果树产生致命打击。

根据苹果的生长发育气候条件影响及栖霞市常年的气候条件特征, 尤其要注意苹果新稍加速生长期的水分情况, 一般1-4月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 但部分地区可能不能满足此期间的水分需求, 要及时关注气候变化, 防御干旱天气, 适时灌溉。另外, 在春末夏初季节, 冰雹灾害较为严重, 在该时段可做好防雹措施, 比如进行人工防雹作业等。

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内容实践

栖霞市苹果种植在全国闻名, 苹果产业全国领先。在如此大规模的苹果种植背景下, 近年来, 尤其开展气象服务“三农”工作后, 各级气象部门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 致力于为发展特色农业、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增加服务手段。栖霞市气象局结合现代预测预报手段, 联合农业生产开展苹果气象服务, 建设苹果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生产服务水平, 开发“栖霞苹果花期预报预警系统”, 每日免费发放《苹果花期预报》, 提醒果农做好防范工作[2]。为提高气象信息的高传送率, 近些年, 以省、市、县一体的联动气象服务不断拓展, 栖霞市的果园正是践行了这一目标, 除了关注苹果树花期易出现的低温冻害, 还针对苹果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一系列个性化气象服务, 果农通过电视、手机等方式接收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信息。另外, 推出的苹果打药指数、灌溉指数、摘袋上色指数和收获指数等服务, 这些服务有效帮助当地果农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另外, 在果园建设小气候自动观测站, 建成包括物候观测、生产纪录、小气候自动观测在内的完整的果树观测体系, 通过每天对气温、低温、风向、风速、湿度和太阳辐射等多项实时数据的监测, 气象工作者仅通过精确的物候观测, 便可以准确掌握苹果从花期、膨果期, 再到成熟期各个生长阶段的气象状况。这种全面科技的气象服务方式对防御霜冻、冰雹等气象灾害有指导作用, 对开展果品生产农业气象服务保障提供资料支持, 使栖霞市苹果种植业经济稳步增长。2013年9月1日起, 栖霞市气象局正式启动苹果摘袋收获期专项气象服务, 根据苹果上色期特点, 每周与果业局专家进行会商, 制作有针对性的预报产品。越来越丰富且具有专业性的气象服务对发展栖霞市农业尤其苹果产业有重要作用。使栖霞市以苹果为主要农产业经济核心动力, 拓展拉长生物链条, 向前与畜牧业对接, 向后拉动菌菜业发展, 形成了多元化、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这一模式, 被山东省农业厅称为“栖霞模式”。

3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思考

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是各个地方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对推动地方其他农产业有一定带动性, 因此要做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根据地方气候特征和地方特色农作物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栖霞市特色农产品是苹果产业, 因此根据苹果的气候生长特性, 通过建立果园小气候观测站、开展各生育阶段气象灾害防御指导、全面观测气象信息数据以及多渠道发布信息和多层面创新服务手段等方式来提高栖霞市特色产业气象服务水平。但在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农业在应对气象灾害防御是具有被动性的, 在灾害防御和指导救援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工作人员偏少、农业气象服务特色产品较少、基层气象科技服务队伍建设不足等多种问题有待解决。必须固树立“需求引领”的原则, 把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气象服务的重点, 大胆开展多部门合作, 充分利用外力信息资源, 将信息与技术良好结合, 相互补充, 实现共赢;重视气象为农服务科研工作, 具有针对性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使气象服务发挥最大效益;服务对象选择重点农产业户, 通过大范围种植户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使服务以最小的成本, 收到最大的成果;基层气象部门开展直接面对面服务, 及时收集农户反馈信息, 进行改进和具体指导服务, 使更多人掌握并较好应用气象服务农业发展,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另外, 基层气象技术人员较少, 为实现特色气象为农服务良好发展, 必须培养人才, 争取资金支撑, 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俊, 蒯志敏, 张霞琴, 等.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2) .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5

调研材料

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调研材料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

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

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发布

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

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1-3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保证区域自动站、特种观测、网络传输等考核达到目标要求。

弘扬我市基础业务工作优良传统,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市县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平台。继续完善台站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区域站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完善区域站网布局。加强区域站的巡视、维护和维修,提高区域站资料的可靠性。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

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 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和主动性。发挥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效益,拓展预警时空。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做好国家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项目;加快人影作业装备升级,抓住中央财政投资机遇,各县局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备。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强化农村气象服务公益化。推进和实施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丰富我市为农服务手段,同时积极

参加全省农业气象科研交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加强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

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继续加强对农村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育,探索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传输途径。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突出强化部门合作,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视服务的拓展工作。要不断拓展气象影视服务资源,在县级力争不少于2个频,探索开展网络气象影视和手机气象影视服务项目。逐步完成市带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业务,推动建立市县广告集约经营机制。要积极培

育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托气象业务和科技优势的新项目。按照《气象法》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技含量;加强市县配合,勇于承担重大论证项目;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力度,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绿色能源应用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科技服务增长点。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发布、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

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性服务。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

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继续合理控制队伍总量,提高气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内外气象职工总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员素质能力要符合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关法规。市县级业务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员,外聘人员必须符合外聘人员管理

办法规定身份。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市局专业技术空缺岗位从县气象部门择优选拔聘用力度;市局机关要进一步补充有业务工作经历素质优秀的管理人员,注重从气象事业单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依照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调任规定,通过调任的方式补充到市局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要继续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加强基层台站建设,突出市县一体发展

全面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工作实施意见暨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综合管理和远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综合管理,全面规范科技服务管理,实行合同、申报网络远程控制,加强综合预算,解决“县财市管”的问题,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桐城业务楼装饰和整体改造年内必须完工;切实推进枞阳新址建设,年内要达到基本完工要求;潜山观测场搬迁要有整体改善规划,年内要完成土地办证及项目可行性论证,随时做好项目申报;宿松、太湖完成综合改善扫尾工作。二是按照省局加强县局十件实事,根据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落实,特别对要争取省局支持的有关单位和县局要做好对接。三是县财市管要严格按照市局财务部门要求,加强综合预算和分类核算,建立相应帐户和账套,在实践中完善中央帐套、地方帐套、科产事业帐套、科产企业帐套核算,坚决杜绝一个户头一本帐,完善和全力推进“县账市管”具体操作方法。四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实行科技服务管理网络化管理,《科技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投入日常业务运行并完善细化,重点加强合同管理,流程管理,财务公开;加强科技服务项目成本控制,增收节支;加大科技服务督查检查监督力度,通

过平台完善对市及各县科技服务各项目流程、合同、财务的监管,确保科技服务稳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服务资金的分类核算,规范管理,提升综合预算和综合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探索市县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特色服务机构 篇6

CHEMBA的名气就大气,中国的EMBA,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合作的EMBA项目,是中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最早一批中外合办项目——那时审核可严格喽,言外之意,你懂的。

虽然看起来名气不如长江\中欧的大,但学校最重要的还是心态训练与本事学习,吃吃喝喝可以做成项目,但今天有钱的人明天衰亡的比比皆是。CHEMBA是一个绝对好的项目,可以为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培养专业化的精英团队,而走向国际化是中国企业未来持续生存的关键。你信吗?

我信。有朝一日中国的城镇化结束了,中国企业还能骄傲地说我们依托国内大市场吗?

赶快让你的国际化团队报名学习吧,或者找CHEMBA猎取人才吧!

报名热线:+86-20-84114251/84114062

邮箱: chemba@lingnan.net

人力外包:可以省却不少麻烦?也许只是一条而已

中智广州经济技术合作公司隶属于中智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唯一一家专业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全国性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一站式、跨地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中智公司以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主要城市为中心,建立了覆盖全国131个城市的全国性服务组织网络,凭借精干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团队、宽厚的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领先的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发挥跨区域集团优势,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人事外包、人才派遣、项目外包、招聘外包、薪酬外包、财税外包)、HR法律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员工福利与关爱、商务咨询及代办、留学移民、外籍人员来华等专业服务。

联系我们:地址:广州市东风东

路836号东峻广场四座30/31楼联系人:林

慧余电话:020-87678173

低成本全媒体运营的方案,你相信吗?反正我信了!

厚基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的全媒体运营机构,提供的是综合、专业、升值的创意内容传播方式与解决方案。公司擅长通过无形智本与有限资本的有力结合,达成有限资本的无限增值。这话有点绕,简单说是花小钱办大事。除此外,厚基传媒还可以为客户定制音、视频内容:包括听觉杂志、视频专题、电台电视栏目、微电影、数字和胶片电影等。同时,整合了国内多家大型交通和户外媒体资源,涵盖了机场、地铁、公交、候车亭等最优采购实力;公司除了与多家报业集团、省市广电集团深度合作,也深谙新媒体传播之道。

直接联系: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南

路48-50号二层

电话:18688900600 020-81025002

联系人:黄 莉

邮箱:hoki@hokimedia.com

新能源营销专家,来自青岛,有点不可思议,肯定有后台!

智诚灵动号称中国实战派品牌营销机构,集市场研究、品牌咨询、营销策划、品牌视觉设计、品牌公关、包装印刷于一体。但总部设在青岛,在北京、太原、连云港、徐州、台州、等地设有分公司或项目部。一看就知是愿意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的公司。据说,其深度服务的客户是目前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领先者太阳雨,

可见后台过硬,可谓是在新能源营销领域首屈一指的“大哥”——跟着大哥混还不成大哥吗?智诚灵动的服务有点牛,合作期要在三年以上,遇到好的企业他还愿意将智慧的价值当作风投资金,与客户共同成长,这是需要胆识的,否则看走眼岂不服务费也大大缩水?

你敢跟这样的企业玩吗?有勇气的话,试试吗。

以下是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306号青岛大学科

技园C楼1层电话:15853230248联系人:刘

庆邮箱:1044303219@qq.com

创意产业园规划,将旧房插上新经济的翅膀,简直是点石成金啊,你会点吗?

盛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初创于2010年,集聚了一批来自政府、传媒、营销、产业研究等领域的资深团队,致力于科技创意园区等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咨询及服务体系建设运营,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投资、文化创意开发、文化产品经营推广、艺术品经营、广告经营、文化活动经营等业务。最关键的是,他们拥有成熟的操作经验!

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帮助你申请科技扶持款呢,这样的好事,你做梦都会笑吧。

拿起电话吧:拨打13825061885,

找一个叫张民旭的家伙,他的邮箱你也可

以记一下:1559691517@qq.com

在一线城市弄块LED屏吧,这可是摇钱树啊!卖智力多辛苦啊!

卖智力多辛苦啊,因为没有人相信专家!智力在中国受到如此轻慢,还要被甲方呼来喝去!怎么办?实在受不了的话就搞块屏吧,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69是LED显示应用行业的龙头企业,有你想要的任何大小\显示度高清的显示屏。

现在城市都在美化,传统户外渐渐被清除了,亮化工程需要越来越多的Led,当然与城管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资源,马上行动吧(备注,如果你缺乏资金,说不定公司也有解决方案哦)。

马上联系:广东省深圳市宝安68区留仙三路安通达工业园1号联建大厦

电话:0755-29746656

联系人:于雷

邮箱:ray@lcjh.com

美容养生行业的注意了,想成为另一个海底捞就马上来!

锐立方聚焦连锁商业模式研究,专注美容养生餐饮行业,擅长店面运营实战技巧,从差异化的品牌体系规划到步步为赢的聚客模式,从效应叠加的加盟体系到势不可挡的全国招商,为中国企业全面提供最适合本土连锁经营的战略及商业模式。言外之意,嘿嘿,我们最实在,也最有效!

这话说得有底气,因为公司先后为海底捞火锅、韩影宫纤体、集瘦堂纤体、减法生活纤体、前卫路家具城、澳汉斯健康连锁、球动力台球连锁、鹏爱宫健康会所等连锁品牌提供连锁发展服务。重要是海底捞哦,你可以学得到!

时间就是金钱,一个电话就可能引发聚变,还犹豫什么?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SOHO

现代城4号楼808室

电话:010-57415511

联系人:陈克清

邮箱:cndaan@126.com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7

关键词:农业项目,气象服务,方案,流程,重庆丰都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指挥安排特色农业生产, 合理开发气候资源, 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提供的专业气象服务。随着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生产逐步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同时,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 特色农业对专业气象服务的依赖更加强烈, 凸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越来越重要。

各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进展不一, 江苏、福建、山东、浙江、广西等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比较早, 也比较普遍, 有的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江苏省进行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探[1], 苏州市开展了茶叶和蟹虾特色气象服务[2], 福建省南平市开展了葡萄特色气象服务[3], 广西桂林开展了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4]。在重庆市范围内, 北碚的花卉专业气象服务[5]和潼南蔬菜专业气象服务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 各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内容、方案、流程都存在差异和不足, 不像常规农业气象服务有比较标准的内容和流程。因此, 在总结常规农业气象服务的方案和流程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和流程, 为今后全面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这也是解决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1.1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的思路

在丰都县烤烟特色气象服务过程中, 发现烤烟从播种育苗到采烤、储存、运输等环节, 都需要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对措施等气象服务产品。烟草公司、烤烟专业合作社、种烟大户、烟农都离不开气象服务。同时, 烤烟生产对气象灾害十分敏感, 烟农把握对气象灾害信息的监控和利用并趋利避害有利于烤烟增产。烤烟从播种到采收再到烟叶储存等环节, 对气象灾害敏感性不同, 提供的气象信息和应对的措施也不同, 这就要求为整个生产周期制定专业气象服务方案, 使得烤烟特色气象服务更加科学规范、具体量化。

在特色肉牛气象服务过程中, 不仅要针对肉牛生产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还要针对牧草生长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在每个时段牛和牧草遭遇的天气情况的不同, 它们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也不一致, 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有区别, 这也说明制定特色肉牛气象服务方案的必要性。

同理, 开展蔬菜、水果、畜禽、渔业、中药材、花卉、蚕桑等项目的特色气象服务, 也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气象服务方案, 而且各个方案大同小异, 可以借鉴参考。由于农业生产一般以年为周期, 因此选择周年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便于服务人员每年有条不紊地实施方案, 从而收到最佳的气象服务效果, 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2 烤烟产业周年气象服务方案

结合笔者15年烤烟生产专业专题气象服务经验, 综合提炼出丰都县烤烟产业周年气象服务方案 (表1) , 可供烤烟产区的气象台站参考, 也适宜为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蚕桑等特色农业提供气象服务借鉴。

1.3 肉牛产业周年气象服务方案

从2009年至今, 在丰都肉牛特色气象服务的过程中, 积累了肉牛产业的气象服务经验。通过对畜牧专家、肉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牛大户的走访和沟通, 了解其对气象服务和气象产品的需求, 也清楚气象灾害对肉牛及牧草生长的影响, 这是制定肉牛产业气象服务方案的依据。由此, 制定了丰都县肉牛产业周年气象服务方案 (表2) 。此服务方案对牲畜养殖、家禽养殖、渔业养殖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流程

依据丰都县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方式, 结合部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的需求, 梳理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流程 (图1) , 有助于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规范、精细、高效。

3 结语

当前, 各地推广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 目的是面对基层服务群众, 同时, 特色农业项目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撑。因此,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具备旺盛的生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气象服务理念, 把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精细, 让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鉴于特色农业项目较多, 开展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还有不足之处。因此, 要续继探索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建立更科学、更规范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和流程, 完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库, 推广县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进一步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旭辉, 商兆堂, 蒯志敏, 等.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0) :13332-13333.

[2]王俊, 蒯志敏, 张霞琴, 等.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和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355-356.

[3]沈长华, 张洁薇, 祁敏, 等.闽北葡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与启示[J].福建气象, 2012 (2) :53-55.

[4]蒋运志, 唐熠, 黄东林, 等.桂林开展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农技服务, 2009, 26 (8) :167-169.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8

1遵化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现状

遵化市主要果品有板栗、核桃、苹果、桃、梨、柿子、草莓等, 建有乡级高效农业示范园19个, 其中东陵乡新立优质苹果、平安城镇刘各庄优质核桃2个示范园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园, 亚太草莓种植基地占地73.33 hm2, 大棚草莓占地20 hm2, 露天草莓占地40 hm2, 年生产销售新鲜草莓3 500 t、速冻草莓5 000 t。但每年因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影响, 农业生产损失较大, 使得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代农业防灾减灾必须依靠科技。如4月中旬, 遇大风降温天气, 在得到大风预报后应及时组织果农关闭草莓设施大棚, 避免正处于开花期的草莓花粉被大风吹落。

1.1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

掌握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 可以明确种植适宜区域,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农业产业发展以及规划、发展优势特色农产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多年来, 遵化市气象局向农业部门提供大量气象数据, 积极协助该市设施草莓等特色农业生产, 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1.2加强农业气象监测

建设局地农业小气候观测点, 对特色农产品长势、生长量、土壤水分、灾害性天气等进行监测, 为特色农业提供针对性、专业性气象服务信息。在草莓大棚内建立小气候观测站, 针对设施草莓发布“专题气象预报”, 帮助果农减灾增收。

1.3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服务

利用草莓大棚建立的小型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草莓生长期气温、湿度、日照、降水量、辐射、风向风速、土壤温度及水分等要素变化, 随时查看草莓生长状况等。为设施草莓产业提供短、中、长期天气预报, 开展气候旬 (月) 预测, 及时、有效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为草莓种植基地争取灾害天气前的防御时间, 做好防灾、抗灾准备。

1.4制作农业气象情报

定期制作农业气象旬 (月) 报, 为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户提供决策依据和农用气象信息服务, 分析旬 (月) 内天气趋势、农业生产概况及天气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事生产合理指导, 为特色农业生产提供趋利避害建议。

1.5提供农业气象专题服务

在草莓主要生长季做好天气监测预报预警, 提供草莓种植、收获、病虫害等级及产量预报等服务信息。加强特色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防控建议和灾害调查评估等, 为特色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抗灾和灾后补救提供决策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气象为特色农业服务产品单一

基层台站为农服务大多为农村公共服务产品, 服务信息精细化、多元化程度不高, 缺少专业化、个性化的农业服务产品, 而且服务信息缺乏较强的针对性, 严重缺乏一些具有时效性、使用性的专业性较强、敏锐度较高的特色农气服务产品, 而且服务产品单一, 不能满足多种设施农业生产需求[1,2]。

2.2气象服务信息时效性差

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 预警时间短, 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农民是关键。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往往是先报告政府领导, 再由各级部门向下传递,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费时又费力, 难以发挥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真正效益。

2.3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深入力度不够

草莓等特色农业种植大户大多是被动式接受气象服务。即使是局地小气候安装了观测设备, 农气人员也很少能实际深入实地对农业进行调查分析, 由于基层台站农业气象科技人员紧张, 缺乏专业化人才, 难以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做深入了解, 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农业生产发展需求, 提供的农业气象情报、预测分析等气象服务信息不专业、不实用, 与特色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3,4]。

3建议

3.1完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体系, 增强农业气象监测能力

要在现有气象观测网的基础上, 根据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情况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网, 建立农业气象观测站点, 增加农业气象观测项目, 完成农业局地小气候的连续、定量、全面观测, 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提升农业气象监测水平。草莓生长发育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局地小气候观测应加强基地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降水、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日照时数等24 h自动监测记录和自动化传输,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 积累相关气象资料, 提高草莓生长期间应对与防御农业气象灾害能力, 为特色种植基地提供切实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5]。

3.2转变气象为农服务方式, 创新特色农业服务产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和农民群众对科学的依赖性及信任度越来越大, 特别是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加迫切, 应坚持以服务为中心, 不断改善服务形式, 更新服务手段, 丰富特色农业服务内容,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气象服务, 努力打造气象为特色农业生产服务新模式, 真正做到气象为农服务信息零距离, 气象为农服务润民生[6]。

3.3提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

通过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网建设, 提升农业气候因素观测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可代表性, 从而提高草莓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技术含量, 制作出具有实用性、适用性、专业性的特色农业服务产品, 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设施草莓种植基地局地观测站的设立与使用, 可为收集、分析、研究草莓生长发育与气候因子的内在关系提供连续实时的观测数据和科学依据, 对完善特色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起到促进作用。

3.4提升气象为农服务队伍素质

要大力抓人才战略, 加强现有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培养与培训, 同时还要吸纳农气专业优秀人才, 逐渐壮大农业气象服务队伍规模。农气技术人员要深入实地进行调研, 进驻基地参与大田作物、设施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业种植试验示范等技术指导, 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 联合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作物、土壤水分、农田小气候、物候、CO2排放观测等,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实时、科学、详实的农业气象观测信息支撑。

摘要:介绍了遵化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现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 以期为该市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草莓,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河北遵化

参考文献

[1]贺宇.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6 (2) :135-136.

[2]赵小艳, 刘菡.南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调查:以溧水县草莓种植基地为例[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厦门: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1:618-626.

[3]常丽.基于山西省长治地区优势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 2013 (12) :141-142.

[4]王洪良.基层气象台站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东气象, 2009 (3) :54-55.

[5]马树庆, 王春乙.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气象科技, 2009 (1) :29-34.

花椒农业气象服务技术 篇9

关键词:花椒,气象条件,农技措施

花椒产量和品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为探讨其生育期内所需的适宜气象条件, 分析总结丰、欠产年气象因子的特征, 确定有利、不利气象条件指标, 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利用各种气象监测资料, 当出现不利的气象条件时, 及时采取适当的农技措施, 以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1 芽开放至展叶期

花椒芽开放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旬平均气温10~12℃开始, 到盛期15 d左右, 萌芽出叶的早晚易受早春气温变化的影响, 气温高有利于花芽早发, 物候期提前, 如遇低温天气常可推迟发芽期。

1.1 适宜气象条件

日平均气温≥6℃树液开始流动, 稳定在6℃以上时芽开始萌动, 10℃左右萌芽抽梢[1]。萌芽到展叶期适宜温度在10~15℃;第1个芽萌发到全部芽萌发需要15 d左右, ≥0℃积温110~120℃;花椒根系分布较浅, 一般在10~30 cm, 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50%~80%。在适宜的土壤水分下, 花椒物候期整齐, 抗冻能力强。

1.2 不利气象条件

3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高于10℃对花椒生产不利, 芽开放期提早, 遇降温天气极易受冻害;芽生长期出现0℃以下低温或气温连续3 d以上低于3.0℃, 芽将受害[2];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使土壤提温快, 物候期偏早不利于防御霜冻害。

1.3 农技措施

花椒萌芽后可采取轻剪、抹芽等修剪技术, 增强树势, 还可采用撑、拽、拉等方法张开主侧枝角度, 增强通风透光性;可选用以氮肥为主的化肥每株盛果树施用约500 g, 施用地点距离树根50 cm左右;适当灌溉, 既可补充土壤水分, 也可降低地温、推迟萌芽, 有利于防霜冻害, 但应注意不要深灌, 20 cm深渗透即可, 在土壤干旱的年份比较适用;及时收听天气预报, 当大风、降温天气出现时采用熏烟法、灌溉法等防霜冻措施[1,2]。

2 开花至果实膨大期

当萌芽率达80%后, 4月上旬花蕾出现, 蕾期持续8~14d进入开花期, 4月中旬至下旬进入开花盛期, 花期长短受气候影响较大, 在气温高、光照强、干旱的情况下, 花期短;气温低、阴雨天气多, 花期延长, 从初花期至末花期14~18d。5月至6月上旬是椒果显著膨大期, 对营养、水分要求高, 干旱、高温少雨对果实膨大不利, 同时也可导致生理落果。

2.1 适宜气象条件

开花期适宜温度为15.0~18.0℃, 果实膨大期18~20℃;4—5月累计降水量80~150 mm, 有利于果实膨大;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80%, 有利于养分输送、吸收。

2.2 不利气象条件

初春气温骤降, 且持续时间较长, 最低气温低于3.0℃, 或日平均气温降幅大于6.0℃花芽易受害;大风降温、“倒春寒”、晚霜冻天气是花椒减产的重要原因, 可导致生理落果;土壤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 花椒受旱, 影响授粉, 坐果率低, 自然落果量大, 果实瘦小, 严重影响产量。

2.3 农技措施

及时收听天气预报, 当大风、降温天气出现时采用熏烟法、灌溉法等防霜冻措施;剪除徒长枝, 减少水肥消耗;雨后及时深翻, 以提墒保墒, 提高土壤从深处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适时灌溉, 采用喷灌和滴灌方式, 切忌大水漫灌;清除并烧毁枯死、濒死椒树。采用锤击法和刮皮法杀死窄吉丁幼虫, 对树干涂药抹泥, 阻止成虫羽化[3]。对树冠喷药杀死成虫;适当追施坐果肥, 采用根施或叶面施均可, 配合一定的微肥及防落素等, 提高坐果率;及时防治病虫害, 从5月上旬开始, 每旬1次, 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不能连续使用一种药剂。采摘前1个月应停止喷药。

3 着色期至成熟期

花椒属喜光树种, 年日照时数应在1 800~2 000 h, 特别是7、8月花椒着色成熟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充足的光照能促进果皮增厚, 产量增加, 着色良好, 品质提高[4,5]。

3.1 适宜气象条件

果实发育适温为20~25℃。25℃时, 花椒色泽好, 品质高。平均气温15~16℃时, 粒重增加;7、8月累计降水量达100~120 mm较适宜, 水分条件良好, 果皮继续增厚;日照充足有利于着色、采摘和晾晒。要求旬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

3.2 不利气象条件

≥35℃高温天气不利于物质积累, 造成果皮薄, 颜色发白, 持续1周以上的高温天气常常引起干旱, 花椒根系分布较浅, 难以忍耐严重干旱, 造成椒叶萎蔫, 严重的可使果实脱落;阴雨天气会延迟成熟期, 特别不利于采摘晾晒, 使商品率下降;在花椒成熟采摘期易出现连阴雨天气, 日降水量≥5 mm连续3 d以上影响采摘晾晒。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土壤积水过多容易引起花椒锈病发生, 造成落果[3]。

3.3 农技措施

土壤10~30 cm相对湿度小于40%时要及时浅灌, 表面不能有积水, 最好选择滴灌, 在气温≥35℃的高温天气里可在早晚对叶面进行喷水;6月底以前中耕除草, 该时期椒树生长最旺盛, 同时也是杂草繁殖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在干旱后灌溉或雨后均应及时中耕, 有利于保墒。要选择晴好天气, 及时采摘避免阴雨天或有露水时采收, 及时晾晒。

参考文献

[1]王有科, 南月政.花椒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3:18-19.

[2]李小卫, 贺文丽, 张西玲.韩城大红袍花椒冻害分析及预防[J].陕西气象, 2005 (6) :28-29.

[3]朱健, 冯敏杰.花椒[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71-73.

[4]李晓华, 成锁权.花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129, 136.

发展特色农机服务现代农业 篇10

1 特色农机的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 江都市积极探索特色农机服务现代高效农业新领域, 以果蔬保鲜库、高效植保机械和渔业机械推广为突破口, 发展特色农机, 服务高效农业, 2008年该市推广果蔬保鲜库10座, 高效植保机械150台, 渔业机械431台, 据初步统计, 该市特色农机装备情况见表1。

尽管特色农机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涉及领域广, 作业环节多, 机具适应性要求高, 需求量相对少等原因, 总体上推广有限, 不少环节仍为空白, 特色农机发展任重道远。

2 特色农机的发展前景

2.1 高效农业规模化必须依靠特色农机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江苏提出的一个新的农业发展定位, 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从产业上看, 高效农业将主要围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 如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水产、特色畜禽等。2008年, 江都市花木、蔬菜、特水特经三大特色农业扩面提质, 分别突破13.33 khm2, 高效农业比重上升到55%。这种农业结构调整隐藏着特色农机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经济作物农机、设施农业装备、养殖业及其初加工机械需求进一步增加, 规模化更为特色农机提供了用武之地。

2.2 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呼唤特色农机

江都市目前有乡镇劳动力45万人, 农、林、牧、渔劳动力为20万人, 而单独从事农林牧渔的人员更少, 且多为老人和妇女。许多高效经济作物的生产如蔬菜、花果的收种、清洗、保鲜、分级加工、苗木的栽挖等依靠大量的人工作业。劳动力紧张,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为机械代替人工提供了可能。

2.3 环保、节约型农业需要特色农机

优质稻米生产、蔬菜生产、果品生产以安全、优质、营养为目标, 现在农业生产存在着过量使用化肥、高残留农药等现象, 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污染。近两年江都市已启动了植保机械更新换代工程, 使其向高效安全、精量对靶、自动化施药技术方向发展。此外, 着力开发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新型、高效有机肥料”设备, 将推进畜禽养殖向环保循环型经济发展。

3 多举措加快特色农机的发展

3.1 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加大对特色农机的补贴力度

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在资金、政策措施等方面, 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特色农机, 政府同样要增加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项目数量, 加大特色农机引进消化和科技攻关力度;要将成熟的特色农机尽快纳入各级财政补贴范围, 加快其推广速度, 对一些效率高、实用性强, 但价格较高的机具, 应予以补贴, 鼓励引进。

3.2 广泛宣传, 培植典型, 加快特色农机的发展

当前必须加快特色农机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各类新型特色农机的信息, 避免“有机不知有求, 有求不知有机”的情况。要积极组织农机科研推广人员参观类似蔬菜、畜牧、水产、花卉苗木等专业机械的展览, 农机推广人员还应加强自身对特色农机业务知识的学习,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目前, 该市小纪超大集团规模666.67 hm2, 吴桥高效蔬菜园面积533.33 hm2, 扬州宏大猕猴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面积400 hm2, 丁伙花木面积达2.67 khm2。这些基地标准要求高, 劳动力紧张, 对机械需求迫切, 以此为依托建立一批特色农机科技示范基地, 加快新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步伐, 辐射带动更多的规模相对较小的种养基地实施机械化操作。

3.3 抓住重点, 使特色农机发展有所突破

特色农机涉及的产业和环节面广量大, 应把劳动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作业要求高或人力无法替代的环节作为发展目标。目前在江都市优先发展的特色农机应包括几方面:

(1) 蔬菜:

围绕做强蔬菜业, 大力引进推广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园艺、蔬菜温室大棚设施、喷滴灌系统、高效环保植保机、果园耕整机、果蔬保鲜等先进适用机械与技术。加大移栽机、采摘机市场调研力度, 选择适合本地区机型。

(2) 渔业:

围绕做大渔业, 重点普及应用鱼塘增养机、饲料自动投饲机等渔业机械;推广应用池塘清淤机械;市场调研智能型渔业增氧控制技术集成系统, 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等现代渔业设备。

(3) 花卉苗木:

江都市是花木之乡。当前的苗木移栽、嫁接尚以人工为主, 如苗木挖穴机, 移栽机械需要加大推广力度。而相应的耕整机, 专用植保机械, 整枝伐条机等有待推广应用。

(4) 果品: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篇11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灾害;应用研究

气象工作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伤害,本着以集约化方式把很多详细的要求比提前为气象服务。农业气象工作必须转变和更新农业气象服务的理念和内涵,在防灾减灾、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用信息下乡、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好服务和咨询工作,为政府决策和生产应用及减灾防灾提供高效服务。

一、加快更新农业气象服务的理念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农业主要是减灾防灾和粮食生产,围绕增加收益,食品基地为农服务,产生的天气,为了避免伤害到粮食。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多元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有针对性,并且要求各种需要一个更现实的气象服务的气象服务。基于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农业气象服务,它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适应气象服务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扩大农业服务的新领域,有必要优化现有农业服务系统的集成。

二、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和工作现状

在农村地区,虽然对于减免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在中国最脆弱的地区农业,一直受大部分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天气多发,气候变化发生,时常造成了暴雨,高温,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农村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农业生产。从国家在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

目前,我国正在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三农经济”,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就是发展好农业。然而,多年来有所减少中国的农业的发展,气象灾害的作用下,以便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和负效应已经在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关键。

随着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气象部门也在努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为了实现气象灾害,相关部门更好地防灾减灾,从而采取了大量的预防措施。尽管如此,仍然有减少气象灾害防范和农业的繁重任务很多问题和缺陷。例如,各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防体系不完善;资料不够全面气象灾害,搜集部分不具有时效性的气象数据。与此同时,农民在气象防灾意识薄弱的农村地区,缺乏认识是气象灾害的宣传工作的一个区域,它不会出现在预定的位置;在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和中国的技术投入不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会相对落后。

三、农业气象灾害防护措施

3.1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提高气象灾害早期从该国预警预报系统的地区的系统。需要改善的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如何降低,或为了避免对气象灾害农业的不利影响,及时。出于这个原因,气象灾害预报系统,有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和缓解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无论是否天气预报系统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气象灾害相关的缓解和直接预防农业灾害的成功。

3.2发展现代农业的气象观测站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一些农业产业、种植业以及生产发展规划布局等各方面的变化。因此,也有农业气象防灾服务的缓解需求越来越多。为发展建立现代农业气象站,我们可以为发展提供更好的农业气象服务。同时,准确监测有效和及时的同时,为了传达气象信息。

3.3建立气象灾害应急系统,以便提高其应急能力

在气象防灾体系中,政府位于主导地位,下面的有关部门和气象部门将需要动员的有效利用协调和充分的资源。这样可以以更高效的速度,也可以是最激烈的方式做的最大范围内具有良好粮食,气象灾害防御。

3.4提供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不能仅仅是防御性的灾难。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例如,在什么天气和季节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以提高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有时,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是常见的天气,如果没有及时的掌握气象周期,刚刚灌溉后就出现下雨现象,那么不利用农作物的生长,更浪费了水资源。 因此,需要及时提供更全面的气象服务信息。

结束语:中国的第一产业就是农业,同时,农业也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富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天气作为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第一要素,必须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科学和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科技资源充分,季节的天气预测应加强农产品,以及作物生产活动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永兵,覃伟嫦,林启光,李文奕.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在阳山县农村防灾减灾与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07:247-248.

[2]矫梅燕,李艳,坑喜兰。浅谈如何做好电视农业气象服务[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水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C].2014.

[3]尹常红,姚望玲,张翠荣。武汉农业气象服务新方式——农业110的探索及实践[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11.

[4]曹廣喜,丁荷莲,郭雨. 基于SEM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03:476-486.

nlc202309082131

[5]司研. 论防灾减灾新模式:新媒体深度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J]. 电子制作,2012,11:213-214.

一、天气过程概况

(一)高温过程

受高空暖脊影响,2016年7月4~10日鄂温克旗出现干热性高温天气。4日各乡镇最高气温均未达到35℃;5~7日3/5的乡镇最高气温超过35℃;8~9日只有2~3个乡镇站点达到35℃;10日最高气温都在37.7℃以上,其中巴彦塔拉苏木、锡尼河东苏木最高气温达到40.0℃,巴彦托海镇最高气温达到39.7℃,是有气象资料以来第二高温(巴彦托海镇历史最高气温40.1℃,出现在2007年6月10日)。

(二)降水

7月4日~10日全旗出现了分布不均的阵雨。4日伊敏河苏木有1.6mm降水;4~6日、9日红花尔基有0.6mm、0.4mm降水;5日、7日锡尼河西苏木有1.9mm、0.4mm降水;7日巴彦嵯岗苏木有0.8mm降水,伊敏河镇有0.4mm降水,大雁有0.2mm降水。

(三)灾情及影响

鄂温克旗约有2340万亩天然草场出现干旱,其中轻旱1530万亩,占54.55%,中旱810万亩,占28.88%,110人、0.35万头牲畜(大)出现饮水困难。其中锡尼河东苏木、巴彦嵯岗苏木、伊敏苏木的草场轻度干旱;巴彦托海镇、巴彦塔拉乡、锡尼河西苏木西部、锡尼河东苏木北部,辉苏木等区域中度干旱,辉苏木北部区域大面积草场重度干旱。同时此次干旱造成了火险等级明显升高。

二、成因分析

(一)暖空气的聚积

7月4~10日受暖脊控制,受暖平流影响,我旗上空有源源不断的热量输送,大气被不断地加热,各层温度逐渐升高。我旗处于24~28℃内,10日处于28℃中心。

我旗受高空暖脊控制,高度线数值达584,系统强度较深厚,副热带高压北抬至37°N附近,使高度脊在我旗维持少动,使我旗处于高温少雨的天气形势下。

从4~10日EC海平面气压场上可以看出,4~6日我旗受气旋影响,7~9日受反气旋影响,处于1007.5hpa处。

(二)高温伴随的降水

此次高温过程未出现明显降水天气,个别站点出现分布不均的阵雨,对高温干旱起不到缓解效果。

三、预报与天气实况对比分析

(一)预报与天气实况对比

5日、7日各站点变化范围均在2℃之内,6日锡尼河东苏木、巴彦嵯岗苏木、伊敏苏木、伊敏河镇和红花尔基镇预报比实况分别偏低2.5℃、2.0℃、2.9℃、2.4℃和4.6℃;8日辉苏木预报值比实况偏低3.1℃、巴彦嵯岗苏木和大雁镇比实况偏高2.1℃和2.3℃;9日红花尔基镇和锡尼河西苏木预报值比实况偏高3.1℃和3.0℃;10日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预报值比实况偏低2.7℃。

(二)原因分析

对于本次高温过程,7月1日鄂温克旗气象台发布了高温重要天气报告,3日16时22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6日15时06分确认高温黄色预警信号,9日14时57分将6日15时06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变更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6日17时36分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此次过程中4日各乡镇最高气温均未达到35℃;5~7日3/5的乡镇最高气温超过35℃;8~9日只有2~3个乡镇站点达到35℃;10日最高气温都在37.0℃以上,本次高温过程把握得很好,预警发布与变更及时准确。特别是高温预警信号连续发布及时变更,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政府单位和老百姓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向中小学大力宣传高温天气防御保护方法,持续一周的高温虽然炎热,但由于预报准确及时,服务全方位,百姓防范到位,大大降低了高溫天气造成的影响,得到党政领导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满意。

对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现状,发展途径

近年来, 中国气象局始终坚持把气象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国气象系统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当前,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国梦对气象信息服务和灾害防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 结合目前直通式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 探索和思考气象为农服务的新途径, 为进一步提高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水平。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目前,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立足资源优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 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 (县) 一业”, 壮大县域经济, 带动农民就业致富[1]。

现代农业 (modern agriculture)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 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 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方向是集约化, 目标是产业化[2]。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现代农业发展一般分5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发达阶段。

目前, 我国现代农业处在起步和初步实现阶段[2]。其特点表现为, 现代化投入快速增长, 生产目标从物品需求转变为商品需求, 现代因素 (如技术等) 对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已经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基本类型分为: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为标志的绿色农业, 以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因子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为标志的物理农业, 以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高度密集型生产为标志的工厂化农业, 以区域独特地理、气候、资源、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农业, 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观光农业等。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生产集约化、管理精准化、产品标准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发凸显, 现代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强、要求更高、内容更细。气象服务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是一个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

2 现代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以河北省为例,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 不仅是全国重要粮食基地, 也是环京津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基地。近年来, 随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整体展开, 现代化高、新、优、特作物和林果种植, 精细化畜牧养殖, 高附加值水产养殖业应运而生,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农户”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 已成为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建设的发展主流。河北粮食产业已建设620个国家级万亩高产示范区;蔬菜产业已建设77个部级标准园和502个千亩省级标准园, 蔬菜合作社直接对接北京中高端市场;特色苹果、葡萄、核桃、大枣、板栗等干鲜果品种植基地达130万hm2, 高标准特色果品观光采摘园1 000余个, 省级果品龙头企业20多家;规模养殖场数达39.6万个;水产养殖实施工厂化生态养殖, 省级以上示范养殖场85个示范水产面积逾6万hm2[3]。各种现代化农、林、牧、渔多种类型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 都需要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与不同种植与养殖品种的生长发育指标、病虫害发生阈值、气象致灾阈值等有机融合的服务产品。

2.1 现代农业增产高效的气象需求

现代农业的精准化生产区别于传统农业粗放式生产运作方式,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新品种、新耕作方式及信息化的推广运用, 绿色、高产、低耗的集约化、特色化现代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现代化设施蔬菜生产, 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和茬口、不同生长期的蔬菜瓜果实现高效生产, 需要气温、地温、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与各种蔬菜瓜果及各发育期指标的精确融合, 需要蔬菜病虫害发生和气象致灾的准确气象条件, 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调节与控制的精细化综合服务信息[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高效生产的需求, 如河北主要大田作物之一的冬小麦生产, 目前全省冬小麦产区的大部县市已建成万亩高效生产基地。冬小麦的高效生产除需要各地小麦不同品种播种—出苗期、三叶—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收获期发育指标所需气象条件外, 还需要土壤、土质和农田养分等服务信息[5]。河北省是严重缺水省份, 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冬小麦水分胁迫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 实现节约高效生产还需要提供冬小麦不同品种和可采取胁迫节水生长阶段的具体服务信息[6]。林果、花卉、玉米、牧草等不同品种和茬口的现代化生产, 同样需要作物发育指标和气象条件精细化的综合服务信息。这些服务信息需要气象、农业、土壤、农技、种子等多学科协调融合提供服务产品。

2.2 现代农业灾害防御的气象需求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强。我国的气象灾害占各种自然灾害71%左右, 种类多, 分布广, 频率高, 强度大, 损失重[7]。近30年, 我国持续高温呈增加趋势, 高温热浪对农作物造成重大影响[8]。河北省大范围高温、干旱和局地低温冷害、低温寡照、倒春寒、暴雨、大风、雾和霾等气象灾害频发。与传统农业相比, 现代农业对气象灾害敏感性增强, 受灾害影响损失更大[9]。提高现代农业灾害防御能力, 首先, 需要做好现代农业布局气候区划和风险区划, 在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的同时, 依据高附加值种植、养殖新品种的生长发育指标, 在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的前提下, 确定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的适宜区。其次, 现代农作物、林果及养殖业各地差异大、品种更新快、集约化程度高、技术要求严, 需要提供精细化气象灾害防御服务。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更需要包括种植、养殖业不同品种全生育期的病害、虫害和气象灾害致灾阈值在内的综合服务信息。这些服务信息也同样需要气象学、灾害学、农学、畜牧与水产养殖学、信息技术学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

3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国内大多采取“直通式”气象服务方式。如, 黑龙江省方正县开展了“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走访活动, 在重要农事节点和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及时通过短信、电子显示屏、互联网和电话等发布预警及服务信息[9]。北京市顺义区通过短信平台和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信息网络传媒, 及时向合作社、农民传递天气实况、天气预报、专题服务、气象科普知识、气象防灾减灾措施及建议等信息[10]。四川省会东县建立现代园区气象服务直通式专用平台, 建立区域自动气象站, 加强园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借助农业部门的人才优势, 联合农业部门研发针对性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结合园区农业发展现状, 联合开展农田调查, 建立农作物指标体系,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质量[11]。江西德兴市为观光农业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为消费者发放气象灾害安全防御明白卡, 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专项天气预报, 为消费者发布常规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防御警报[12]。

各地开展有特色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无疑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气象服务与保障。从服务内涵上分析, 大多以县域尺度的气温、气压、湿度、降水及风向、风速和灾害性天气等“普适性”服务信息为主, 尽管有的地方采取了专家联盟或与农业部门加强合作, 为现代农业园区、基地提供服务产品。但目前直通式气象服务的内涵、主体、模式等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多样化、精准化、集约化和产、储、供、销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3.1 现代农业与气象服务的供需矛盾

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特色园区等表现形式的现代农业对包括气象信息在内的服务需求是全方位的、精准的, 既有对土、肥、水、种等信息的需求, 也有与之密切相关生产管理各阶段对气象条件的信息需求, 还有收获、储存、运输、销售等生产环节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更有现代农业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灾害防御阈值的信息需求。各区域现代农业品种和生产方式复杂多样, 需求信息量大, 技术标准高。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通常以县级层面为主, 靠经营实体自身的技术力量获取各种资料信息, 形成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有很大困难。如河北清河县某现代农业科技园, 有十几个品种的设施蔬菜瓜果还有特色养殖产业, 有农业本科学历的技术员只有2~3人。

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对信息服务多样性需求的拓展, 依靠任何单个部门都无法满足海量的客户多样化需求。简单的部门合作或专家联盟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供需矛盾需要从更广、更深的层面去思考和探索。

3.2 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困难

我国现行的农业气象业务分为省、市、县3级布局。省级农气业务负责全省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生态系统的遥感监测与评估服务;大尺度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全省生态与农业气象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生态与农业气象方面的决策服务产品[13]。市、县2级没有专门的农业气象服务组织机构, 目前一些省份在市级设立了农气服务分中心, 服务内容与省级大体相同。县级为现代农业基地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服务内容以“普适性”服务信息为主, 服务方式以手机短信为主, 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力量较薄弱, 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应用于气象灾害防御的比重较低,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应用程度不高;各项监测数据资料在农气业务服务工作中利用率不够充分, 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气象发展的需求;服务产品大多传送到管理决策部门, 直接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有限,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大农事活动的预报服务信息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农民手中, 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14]。

4 解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有效途径

受编制体制限制, 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大量增加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人员不现实, 靠气象和农业部门为现代农业实体提供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数据海量的服务信息也不现实。因此, 面向现代农业经营实体开展多元化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是解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的有效途径。

4.1 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内涵

现代农业精准化、集约化、高效绿色生产, 决定了其每个具体生产环节气象信息的针对性、快捷性和有效性。因此, 其服务内涵需包括所有现代农业经营实体种植、养殖品种和茬口在不同地域和环境的适宜性, 各生长发育期指标对气象条件的准确性, 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发生阈值的标准性, 产品储存运输销售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 绿色高效生产潜力气候条件的可行性, 生产和灾害防御信息服务的直通性等。

4.2 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主体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应该是气象+有关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云计算中心→服务中介。做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和有机融合, 气象、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生物、土壤、水利等条件是外部因素, 种植养殖品种的生长发育机理和致灾指标是内部因素。因此,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主体必须是跨部门、多学科与大数据信息处理相结合, 由服务中介提供详实信息的框架结构。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 做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首先要实现气象现代化。国家和省、市、县气象部门应形成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整体合力, 国家级负责现代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顶层设计, 省级针对本省现代农业发展负责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和对市县级技术指导, 市级负责对本地区气象信息和现代农业各种指标信息的整理和有效对接形成服务能力, 县级根据地理位置和种植、养殖结构分布, 完善气象观测布局, 负责立体多要素气象观测。

4.3 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模式

“部门+公司”的服务模式在我国已有雏形, 如河北绿岭核桃基地的人工增雨防雹模式, 该基地购置了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工具和器材, 组建和供养作业人员, 自己根据需求从气象部门购置弹药, 在当地气象部门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增雨防雹作业。当地气象部门及时为基地提供增雨防雹作业天气条件和服务信息。

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实现跨部门、多学科有机结合, 需要采用“政府统筹、部门联合、公司运营、市场运作”的模式。县级及以上政府根据多部门综合信息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 统筹规划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根据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统一组织气象、农业等多部门服务信息。各部门组建专家团队, 搭建“专业服务云”实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给大数据计算公司, 由服务中介组织将“云计算”精细化数据产品整理成具体服务产品,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信息。同时还要在政府的引导下,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业务。

4.4 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责权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按照“谁受益, 谁投入”的原则, 大力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按照服务型政府要求, 气象、农业等有关部门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 无偿提供现代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防御、生物灾害防御等服务信息。大数据计算公司在保证数据安全前提下, 有偿为服务中介组织提供精细化数据产品, 现代农业服务中介组织通过数据再处理, 为现代农业经济实体有偿提供详实具体的服务信息和产品。

上一篇:勤工助学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循证医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