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2024-10-23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共12篇)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1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同时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他萌芽于1865年意大利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19世纪50年代,休闲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开始出现,并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休闲农业产业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渐成规模。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台湾的休闲农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农业出现了通过开放农园供游客品尝、购买农产品的观光农园。20世纪80年代后期,观光农园向休闲农业发展,即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来提供旅游,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旅游项目,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已经突破传统农业的范围,成为将岛内各地的自然、文史资源和乡村生产、乡村景观相结合,融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的一项新兴产业。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71-1989年

在台湾,观光农业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观光农园及休闲度假农场奠定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人们还不知如何对它进行定义的时候,台湾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休闲农业,只是叫法有些乱。比如,有的叫“农村观光”、“农村旅游”、“乡土旅游”;有的叫“农村休闲”、“农乡休闲”、“农郊休闲”;有的叫“观光农业”、“观光农场”、“农业观光”等等,不一而足。直到1989年,台湾“农委会”赞助台湾大学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才正式确定“休闲农业”名称,并将其定义为“利用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农村人文资源,增进人们游憩,健康、合理利用保护及增加农民所得,改善农业经营”。

(二)成长时期:1989-1994年

由于台湾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衰退,为农业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便成为农民和农政单位突破的难题。为此,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1992年,“农委会”颁发《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制订了休闲农业区的基本条件。此后,还修订了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同时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观光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1990—1997年,台湾“农委会”《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共办理7个县20个乡镇18个地区,辅助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营造整体休闲农业发展环境,成效良好。

1990年7月,台北市农会大规模推动北投区第一市民农园,1991年相继在北屯区与西屯区成立三处市民农园,行政院农委会鉴于市民农园普受市民喜爱,于1994年成立“发展都市农业先区计划”,有计划地辅导资助各地区办理示范性、生活体验型的市民农园。此后,台湾市民农园快速发展。

(三)转变时期:1994-1996年

台湾的休闲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很快就遇上了发展“瓶颈”,主要是当时法规无法适应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休闲农业的本质是结合农业产销与休闲游想的服务性产业,一些休闲农场为追求利润,经营方向逐渐偏离休闲农业的内涵。为了休闲农业的顺利发展,农政单位将计划策略与政策方向重新作了调整:一是修正《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区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以区域为范围,由地方政府主动规划,主管机构依据规划结果协助公共建设;个体经营者依据其经营特性申请设置“休闲农场”,有关休闲农场设置条件、申请程序及其他管理事宜;由省(市)主管机构进行规范,因地制宜辅导休闲农场。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修正为《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二是研拟《台湾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草案。依据该草案研究“休闲农业设施许可使用细目”和“休闲农业设施设置标准”,作为休闲农场营建的规范准则。三是编印《休闲农业工作手册》,包括休闲农业定义、范围、发展目标、规划设置要件、休闲农业区(场)规划设计之内涵与步聚、筹设申请税号、经营活动项目、经营管理以及国内外休闲农业类型与实例等。主要目的是供辅导人员及经营者参考,引导休闲农业区健康发展。

(四)成熟期:1996年——

为促进休闲农业成为永续经营的产业,台湾加强了相关计划或活动之整合与配合,努力维持乡土特色,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利用资源特色推行营销策略,同时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现在台湾农政部门现已划定了休闲农业区21个,并且提倡一乡一休闲农业区,“区”下设若干“园(场)”,台湾岛内共有乡镇级休闲农渔区46处,休闲农场45处,观光农园385处,教育农园141处,市民农园56处。其中经过“农委会”核准的大型休闲农场21家,简易休闲农场几乎遍及全岛。

二、发展模式

台湾的休闲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乡土自然风光,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餐饮、体能锻炼区及各种游憩设施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目前,在台湾已经开放利用的休闲农场中,多家以规模大、规划好、融地方文化和山湖景色于一体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台湾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宜兰县头城农场和飞牛农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处山区,面积较大,有100公顷左右,且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主题突出。

(二)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由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这种示范性的体验型的市民农园,一般是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

(三)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是指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农业公园的经营范围多种多样,除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的农业公园之外,大多数农业公园是综合性的。

(四)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一般流行于城市近郊,主要是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园、茶园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观光农园是国外休闲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五)旅游胜地:

旅游胜地是利用名川胜景,经规划设计开发而成的。同时强调配合农村生态环境及生活文化,保有农村气息的原始自然风味和农场特点,如介绍民风民俗、农业知识等具乡土味的观光特色,使游客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它的特点是规模大,且具有浓厚的商业利用色彩,以拥有和利用天然美景为发展方向。除上述类型之外,还有假日花市、教育农园、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等其他形态。除了种植业观光园林外,近年来,休闲农业还不断向畜牧业、渔业方面发展,出现了休闲渔场、牧场等,利用林产、畜禽、鱼贝之类资源,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三、效益与经验

(一)经营效益:

台湾休闲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范围,是以当地自然、文史资源,以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所以,休闲农业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对寻求农业出路的大县来说,就必须整合全县资源,合理规划,从而发展县域经济。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加大、台南、高雄、屏东等。此外,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和利用占全岛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进一步推进农业向旅游业转型。

台湾休闲农业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结合了农业产销、技工和游憩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企业,是农业经营新型态,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功能。

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调查,经营休闲农场最多的是台湾北部,占全台休闲农场总数的44.7%。其中,仅宜兰一个县就有128家,南投县也有100家。北部休闲农业之所以密集,是因为在区位上占有优势。台湾休闲农业从2000年进入旺盛期以来,新设立的休闲农场就达584家,超过了总数的50%。通常,旺季游客人数是淡季的2倍,游客主要来自本土。由于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营,近两年有不少港、澳、新加坡等地旅行社组团前往,且上升趋势明显。

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项目及收益主要以教学体验、风味餐饮、乡村旅游和生态体验为最大项,分别有703、650、620和568家,分别占农场总数的63.8%、59.0%、56.3%和51.5%;其次是果园采摘和农作体验,分别有532家和484家;其他还有民宿、蔬菜采收、农业展览、民俗技艺体验、林牧渔场体验、农村酒庄和市民农园等。台湾休闲农业的收入以门票、餐饮、住宿为最大项,全年营业总收入已达到数百亿元。

(二)成功经验:

1、政策大力支持

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经建会”协同管理,有《休闲农业辅导办法》规范经营行为。经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提倡一乡一农园。并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休闲农场,经费一般用于修建从主路到农场的支路、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及教育农园的补助、组织、文宣等。“积极引导、统筹规划、政策和资金扶持”是台湾各职能部门及区县、乡镇推动休闲农业的做法。

2、布局规划合理

台湾休闲农业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合理。休闲农业的项目布局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不仅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考虑与周围的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等。并根据资源禀赋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利用占全台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3、创新经营管理

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是很有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对于休闲农业这种综合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网络媒体的建设无疑举足轻重。台湾休闲农业网站的主要内容有: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通过这些信息,游客真是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如指掌”。

二是重视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合作分工,实现了观光、住宿、餐饮和娱乐的综合。很明显,这比起许多所谓旅游农业中的小而全,家家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有很大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用。

三是产品经营多样化,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的产品,除了实物农园,还有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产品。这也是休闲农业吸引众多游客之处。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2

浙江省农家乐高级研修班组织学员赴台湾进行休闲观光农业的培训和考察。通过考察,总体感觉台湾休闲农业政府重视、设施完善、农民专业、地少精作、城乡融合,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台湾的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农业受到竞争和挤压,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和萎缩时期。针对困境,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按照综合发展思路,提倡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范围,积极发展包括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业运输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业。80年代初,台湾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园。到了80年代后期,政府又着力推行“农业+旅游业”性质的休闲农业。短短20年时间,台湾农业逐步实现了“种、种观、种观假”的升级,也就是从传统的种植农业,到种植加观光农业,再发展到现在的种植加观光加度假的农业结构,使农业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观光旅游与乡村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上规模的农耕田园、渔业风情、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活动内容,还有别具特色的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景象,主要有乡村花园、农家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牧场以及市民农园、教育农园等几种类型。其中休闲农场是最为主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目前,台湾共有1100多家休闲农场,提供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2008年底产值达到18亿元人民币。

二、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制定政策,强化管理。政府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观光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于90年代初由“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之后又进行了修改完善,明确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实施主体、面积、经营内容等。主要法规内容包括: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休闲农业标章核发使用要点、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等。二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又出台了“国民旅游卡”消费政策,设立国民休闲消费特约店,不仅鼓励和支持把公务活动安排到休闲观光农业,还把公务员的年休假制度与到休闲观光农业消费结合起来,对促进国民的旅游消费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台湾于1998年成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协会是由休闲观光农业业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联结产、官、学界的桥梁,兼负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使命。协会接受“农委会”委托,致力于休闲观光农业的法规制定、资源整合、资讯传递、产业辅导、行销推广、环境保护及农村文化的发扬等工作,从而促进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化,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竞争力,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根据休闲观光农业业者的需求,制订出各种辅导策略及执行方案,协助辅导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相关的从业者,以具体且有效益的辅导方式,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企业的服务品质、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推动整合行销等,同时肩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对整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规划,检查评证。虽然台湾的休闲观光农业已达1100多家,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0多家。“农委会”与协会合作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农委会”规定,对准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地点,需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通过详细的规划与设计,并由乡村社会、社会心理、民俗文化、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农村建设、地政等各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观光农

业咨询小组”,执行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对获得评审核定的休闲观光农业区,均由“农委会”提供资助经费,用于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台湾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既持鼓励支持态度,又强调法制管理,使休闲观光农业企业依法经营。这样做既保护了休闲观光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又限制和制约了一部分人利用休闲观光农业的名义,进行超范围建设和经营,有力地保证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台湾休闲观光农业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行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与、观光资源等八项进行评证。“农委会”为鼓励休闲观光农业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观光农业,特委托协会按照休闲观光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进行优良休闲观光农业的评选工作,并编印优良休闲观光农业服务宣传手册。评选的对象为经“农委会”核准设置登记或准予筹设且实际经营的休闲观光农业。评选内容包括: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设施及活动配置图、整体经营方向、服务及体验活动、餐饮服务、住宿服务。评选分 “良等”、“优等”、“最优等”。

(三)创新理念,社区经营。目前,台湾正在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发展理念,从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民宿休闲的发展已经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community(社区)理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通过整合一定区域内的农场、民宿或其他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由线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或块状休闲农业区块,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经营管理模式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

三、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政府重视是关键。从70年代初调整农业结构,到80年代初推广观光农业,再到80年代末推行休闲农业都是政府着力倡导下推进的,并出台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如农业基础设施的道路、水、电,在农田或农园外围都是政府拨款建设;对农会组织、规划编制、农业研发、技术推广、农民培训、运销服务、质量控制和农业农村资讯收集提供等都有政府资金补助;推行国民旅游卡,强制公务员休假。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推动,加快了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台湾早在90年代经济就快速发展,“四小龙”的经济地位已经确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有形和无形的市场要求,这为台湾发展精致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台湾特色派出所有什么“派” 篇3

官帽派:直径14米的巨大警帽 见过警帽造型的派出所吗?台南新化派出所的屋顶上就“戴”着一顶直径14米的巨大警帽,超人气造型,至今已吸引数十万游客慕名前来合影留念。

科技派:全台唯一的“天灯派出所” 刮科技风最新的代表作品是全台唯一、即将在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启用的新北平溪天灯派出所。

为营造平溪地方特色,新北委托知名建筑师团队设计,派出所建筑外观看起来就像大型天灯,同时加入高科技元素,主体由玻璃帷幕及近20万颗LED灯所构成,启用后,除了肩负治安任务外,晚间还将有整点灯光秀。

浪漫派:樱花派出所成“护花使者” “樱花派出所”原名泰安派出所,因为隐身于一片粉红的樱花林中,被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称赞为“全台最美的派出所”。派出所的所在地,有条短短的百米樱花步道,種植了近百株三重樱,每当樱花怒放季节,总是吸引很多人前来参观。原本带点严肃的派出所,除了为民服务惩奸锄恶外,在这春寒料峭时刻,也成了这片樱花的最佳护花使者。

民俗派:推介风光传达在地特色 台南的后营派出所,携手当地农会,积极行销后营特产胡麻,还制作“西港乡、麻油香,后营站、胡麻嫂”的戳记,成为后营派出所的最佳代言。

台东达仁乡的台土反派出所,则利用部落人家种的槟榔树创意打造门面,以传达部落特色。包括值班台、办公桌等都钉上槟榔树干。此创意不仅获得部落共鸣,也让游客惊叹连连。摘自《海峡导报》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4

制定政策大力推广农业技术

早在日据时代, 台湾岛内就建有半官方的农会组织, 其性质相当于农民之间合作自助, 在日本殖民政策引导下, 也开展一些如发放甘蔗等农作物种子和辅导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等工作。二战结束后, 这些农会组织由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农业处接收, 历经改组合并, 形成涉及金融领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并于1955年确立了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工作由各级地方行政部门策划、委托各级农会执行的模式。当时台当局强令在岛内推行教育式农业推广活动, 基层农会组织农民组织农事研究班, 普遍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

台当局农业行政机构, 包括“行政院农委会”、“台湾省农林厅”以及各县市“农业局”, 都是以产业类别为依据设置的, 农业推广工作多与农会辅导、乡村建设合设一个专门机构来推动, 主要负责台湾各地区农业推广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

1965年, 台当局颁布《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实施办法》, 对于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宗旨、组织、业务、推广人员设置及经费运用等均做了详细规定, 成为当时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的最高法规依据。至此, 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组织体系已基本成熟, 并逐渐完备, 体制的运作完全以农会为中心。

上世纪50至60年代, 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以培育良种和改良化肥为主, 以实现农业增产。到70年代, 则调整为以普及农业综合治理、实现机械化为主, 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为目的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80年代以后, 借助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农业技术开始向微电子、自动化、信息化、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纵深领域方向发展, 新成果层出不穷。显然, 仅仅依靠具有初高中学历水平的农会成员从事技术成果推广工作已远远不够。为此, 台当局颁布《台湾核心农民八万农建大军培育辅导计划》, 强调重视各区农民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的教育培训, 以科技兴农为核心, 培养具备农业专业技能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农业人才, 为实现农业增产,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这一时期, “台湾省农林厅”以及各县市“农业局”专门成立农业试验改良场下属的“农业推广课”或其他农业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机构。一些大专院校也应台当局教育部门要求, 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辅导机构, 更多与农产品加工有关的民间科研型生产企业也开始涉及农作物生产导向的服务培训等工作。

1991年, 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将岛内各地区农业试验改良场下属“农业推广课”扩编为“农业推广中心”, 其负责事项包括农业研究成果推广、农业技术传播、农业产销、农地利用规划、农民组织辅导、农业资源维护、农业经营改善、农村综合发展、农业信息化、家政推广与社会教育、农民生活改善等。近年来, 由于各地区农业改良场拥有较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专责的推广人力资源, 台当局补助的技术成果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几乎都通过这些农业改良场负责执行, 并与基层农会甚至农民产销班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形成地区性推广枢纽。

为推动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 台当局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 以加速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如为了推广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 1997年3月, 台当局颁布《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提出设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 加强研究发展生物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的转移、扩散及应用, 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 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 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 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 并落实于产业发展, 加强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 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 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 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台湾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每年台湾“农委会”主管的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 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 在农业政策方面, 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 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效益方面, 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 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 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

从台湾“农委会”主管的农业技术计划实施结果看, 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 《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等。

与时俱进, 调整农业技术推广重点

依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 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内容, 是台湾农业推广的一个重要特征。

进入21世纪, 为应对加入WTO后外来农产品竞争加大的严峻形势, 推动农业引进高新技术, 台当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及组织培训工作, 提出“推动农民终身学习计划”, 并将其列入农业发展整体计划中, 对农业经营者、农业推广人员、乡村农民等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并通过农业远程推广教育体系, 为农民提供网络学习渠道, 旨在通过加强农业推广教育, 培养农民知识技能,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为建立并完善农业推广教育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台湾农技推广的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提供经费、农会提供经费、推广事业的收入和专营企业投入这四个重要渠道。由于农业推广属于服务性工作, 资金主要来源除了这4个途径外, 募集收入也占有相当比重。对农民而言, 农业技术的推广教育基本上是无偿的, 这也是台湾农业技术推广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时期, 台当局开始积极鼓励民间企业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 借以整合岛内产学研各界资源, 形成农业技术产业聚落, 加速研发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 提升台湾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如台湾“农委会”颁布的《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移转执行要点》提出转移研究成果的技术或知识产权给予厂商时, 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 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 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此后, “农委会”又制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 明确了研究执行单位对于研究成果的运用, 除特别规定外, 以公平、公开及有偿方式为之, 应用对象为台湾范围内学术、研究机构或企业团体, 限在当局辖区内制造或使用。研究执行单位为“中央研究院”或公、私立学校者, 应将研发成果收入的20%缴交“农委会”, 除上述以外的执行单位, 应将研发成果收入的50%缴交“农委会”, “农委会”所属试验所或改良场自行编列预算进行科技计划研究, 所获得研发成果收入的50%应自行依据预算程序拨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其余40%分配予创作人, 10%拨入“农委会农业发展基金”。

台当局有关部门认为, 一项政策或计划的推动, 若欲达到全面性成功, 必须藉助业者的力量, 要符合业者的需求, 并唤起业者的积极主动参与, 当局只起火车头或尝试的角色, 建立各种“游戏”规则, 因此在推动各项农业技术成果项目时均设立技术服务团, 公示成员名单, 现职及联系电话, 成员均为该项目专业的权威人士, 以大学教授、“农委会”、农业科研单位相关专家为主组成, 确定非常明确的各专业项目服务范围, 每个技术服务团均有自行编辑的技术推广服务手册, 并配有本专业自动化项目的录像带供大家参考, 以此调动业者积极参与。

此外, “农委会”还编制各项农业技术成果执行规范细则, 如在推广农业自动化技术时, 便详细制定了《农业自动化奖励项目与措施执行规范》、《传统农业设备改造为自动化设备执行规范》、《推动农业自动化辅导融资执行要点》、《农业自动化技术引进、发展及移转执行规范》、《农业自动化咨询服务执行规范》、《农企业申请农业自动化机器设备融资之认定标准》、《民营农业购置自动化技术或设备及防治污染设备或技术适用投资抵减办法》等, “农委会”每年度对这些计划重要成果绩效进行专家逐项认真评估, 及时检讨得失, 并写出具体的评估意见。

至此, 台湾的农业推广体系已明显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 形成农会、农业大专院校和试验改良单位以及公民营企业等推广系统并存的局面。

充分发挥农会推广农业技术的主体作用

从台湾农业发展经验看, 仅靠台当局农业推广部门来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是行不通的, 要靠农会组织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台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高, 农民基本上都加入到了相应的组织之中, 并从中得到生产经营服务和生活帮助。整个台湾地区的农民组织分为四大体系, 即农会、农民合作社、水利会和渔会, 均是按台湾《农会法》规定成立的具有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四大功能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组织, 在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会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组织最普及的农民团体, 在台当局的行政指导下, 如今已发展成功能全面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在农民享有很好的声誉, 颇得农民信赖, 这有赖于长期以来农会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所需的有偿服务, 贴近农民生活, 了解农民的所想所需。基于这一点, 台当局选择农会作为其农业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者, 包括推广农业技术。台湾农民也借助于农会, 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需求, 从而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至于受到侵害。

到2012年, 台湾共有农会近400家, 会员数目70余万, 成员不仅包括农民, 也包括土地开发、金融、保险、投资、经销、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生产企业、一些法人组织机构等, 农会在组织农民、提供服务、对外投资中积累了数千亿元新台币的资金。

台湾地区农业推广经费的30%至40%来自于农会, 主要从各级农会的信用部和运销部的盈余中提取。台湾农会中的金融部门从每年所获纯利润中提取10%左右用于各类农业技术成果辅导和推广、培训、互助等。

农会具备农技推广的组织职能, 深入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甚至家里, 通过层层叠叠组织的力量执行农业推广教育计划, 切实为农民、农村青少年和农家妇女提供农业科技新成果、生产加工新技术等, 成为当地最高效的农技推广组织。台湾农会组织由三级构成, 即县市农会、乡镇农会和村农会。具体的推广工作由乡镇农会的推广股、村农会的“四健会”、“产销班”、“家政改进班”和“示范农家”等农会系统的基层组织完成。以“产销班”为例, 每个产销班由10多位农民组成。根据行业来分, 包括水稻产销班、茶叶产销班、花卉产销班等, 每个产销班有一位班长, 往往都是农业生产能手, 他们通常也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先选择对象。

台当局通过农会推广农业技术时, 首先由“省农林厅”将“农业推广教育辅导委员会”编制的推广计划下达给各市县“农林科”, 然后由各市县“农林科”负责将农业推广计划下达给农会, 同时收集农情, 向上汇报生产中存在的推广问题, 再将上级处理意见或新的成果反馈给农会。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主要是按照台当局农业产业政策的方向、科技发展水平, 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变化, 通过推行“一乡一品”等策略, 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某个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 要推广这一项技术, 就对产品有优势的乡进行技术方面的补贴, 让农会及时地组织开展这方面的农业技术培训, 向农民传授适用的技术成果, 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从而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这一推广方式成功地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也促进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而且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反过来也对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农业技术成果推广

台湾推广农业技术成果的重要辅导系统是各大专院校所属的“农业推广教育中心”。上世纪60年代, 台湾“教育部”规定, 岛内所有农业相关的大专院校都必须成立“农业推广委员会”, 并设立“农技推广教授”, 并聘其为“农林厅”所属试验改良场的兼任研究员, 定期与当地试验改良场召开协调会议, 研究商讨辖区内推广工作方式与分工合作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对内整合、转移、推广全校农业科研成果, 对外提供实时农业技术信息, 使其成为联结农业知识衍生与知识利用的重要窗口, 建构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农业技术转移与实时信息的整合服务体系。“农业推广中心”所需经费由“教育部”依学校所提经费预算予以核定支付。

上世纪80年代, 根据台湾“教育部”的新规定, 各高校“农业推广委员会”改名为“农业推广教育中心”, 由“农复会”经费补助实施“农业经济发展试验计划”, 推动学校老师亲自下乡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这一做法开创了台湾各大学农学院及农业专科学校从事农业推广示范的先河。

以台湾中兴大学为例, 1964年创立该校“农业推广委员会”, 1983年改名为该校“农业推广教育中心”, 1995年8月改制为“中兴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中心”, 向内整合农学院各系所师资资源, 其工作内容:一是办理农业推广教育;二是新技术开发推广;三是农业技术辅导;四是农业信息服务;五是农企业经营管理;六是其他相关推广业务。该中心本着发挥教学、研究、推广三合一的原则, 配合台当局农业发展政策, 以学校人力支持相关农业单位及团体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包括提供农业新知、开发农业新科技、农业生产技术辅导以及协助解决农民疑难问题等, 其目的在于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增加农家收益、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繁荣农村经济。

中兴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中心设有推广教育组、经营辅导组、信息服务组、国际合作组等, 并与区域内农试所、药毒物试验所、台中改良场互动合作, 创办科技推广刊物《兴大农业》, 与区域内各县市农会保持联系服务, 除正式工作人员外, 还在各系所专任教授或副教授中遴聘6名“推广教授”及9名“推广联络教授”, 策划与协调推广工作, 不定期因应各项农业产销班及个别农民所需, “协调推广教授”随时到现场参与技术咨询服务及协助解决问题。

建设农业技术园区

台当局于2003年2月出台《农业生产技术园区规划构想》, 决定在全岛建设5个农业生物技术园区, 包括屏东的“屏东农业生物技术园区”、台南的“台湾兰花生物技术园区”、彰化的“台湾花卉园区”、嘉义的“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及宜兰的“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此后又增加建设嘉义县“香菇专业生物科技园区”。为推动农业技术园区的发展, 在《农业发展条例》中对园区的设置、管理、租税减免及土地取得等作了相关的政策规定。2004年还公布实施《农业技术园区设置管理条例》, 就园区管理、进驻园区的资格与条件、人才供应、资金融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作了说明。对进驻园区的农业生物技术业者在提供土地、温室、实验农场、标准厂房、水电通信及行政服务方面的优惠措施。

目前各园区建设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如屏东县“农业生物科技园区”是全球唯一农业专业科学园区, 占地面积333公顷, 2005年3月开始陆续开工建厂。园区周边有多所著名科技大学、农业研究机构、丰富的观光资源以及特殊的人文景观。如大仁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台湾香蕉研究所、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垦丁国家公园、北大武山、热带农业博览会等。该园区以植物种苗、功能性食品、种畜禽、水产种苗、生物性农药及肥料、动物用疫苗, 动植物病虫害检定试剂及农业生物技术加值服务业等8项为重点产业, 未来最高容纳厂商数预定为120家, 至少可达180亿元新台币, 创造8000名就业机会。农业生物科技园区规划成为兼具研发、产销、加工及转运功能, 以加速形成农业科技产业聚落, 扩大高附加价值产品外销, 并辅导邻近农场成为卫星农场, 发展为高科技农业产业中心。

彰化县是台湾最早种植花卉的地区。为发展台湾具有潜力的花卉产业, 台湾“农委会”辅导彰化县逐步发展起结合花卉生产、交易、展览、观光等多功能的“国家级”花卉产业园区。规划面积82公顷, 投入12.5亿元新台币, 开发期限为2003—2007年, 开发项目包括办理花卉博览会、建设花卉生产专区、景观苗木生产专区及花卉展售贸易中心。

台南县蝴蝶兰生产面积占岛内总量的近90%, 并拥有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各项技术、优秀研发人才及整体性生产与行销技术。由“农委会”辅导当地通过举办国际性兰展等方式, 逐步发展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及生物科技人才的优势, 设立具有花卉生产、育种、买卖交易、展览、研发等多功能的兰花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80公顷, 投入20.6亿新台币。目前园区第一期23公顷开发建设已大致完工, 并核准12家厂商进驻租地自建温室, 6家已进场动工并从事生产;园区第二期35公顷开发建设正积极施工中, 已有14家厂商登记进驻, 招商顺利, 反映园区的设立符合产业需求。未来园区将进一步加强整合兰花产业、统合台湾研究资源, 促进台湾兰花产业再升级,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规划面积86公顷, 投入经费约15亿新台币, 开发时期从2005—2007年, “农委会”辅导当地以香草、药草及保健食品为园区主要发展项目, 提出的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可行性评估及先期计划书已被行政主管部门原则性同意。

宜兰县“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是台湾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步骤, 园区计划以鱼类育种、海藻应用、水产废弃物再利用、水产检测及试量产为发展重点, 投入经费约20亿新台币, 规划面积220公顷。“农委会”规划建设农业生物科技园区, 提供产业技术交易平台, 结合了民间产业活力及政府研发能量, 使生物科技落实产业化, 预计2012年台湾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年产值可由目前的40亿新台币达到290亿新台币的目标, 并增加17, 000个工作机会。园区营运后, 因周边成为卫星农场生产区, 有利于确保农民收益, 落实台湾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 篇5

科技经济组顾问 吴同权

关键词: 台湾农业

一、前言

早期台湾的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农业的成长,不但充分供应国内所需粮食,稳定工资与物价,亦有大量农产品外销赚取外汇,以进口工业设施与原料,对于工业与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至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转变,农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最近一、二十年来,在环保意识的抬头与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农业发展面临了困境。

在1950年代,农业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在30%以上,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率在50%左右。至2004年,农业生产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已降为1.7%,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亦降至6.6%。自1970年代以后,台湾农产品贸易亦由出超转变为入超,2004年台湾农产贸易逆差达53亿美元。虽然农业的相对重要性持续下降,但其绝对重要性并未稍减。农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维持农村社会安定,以及提供休闲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现代的农业是「三生三农」的农业,三生系指生产、生活与生态,三农则指农业、农民与农村,两者的内涵大同小异。最近一、二十年来,台湾农政单位基于三生三农的观念,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照顾农民,促进农业的永续发展为目标,并实行五项策略:

(一)发展优质农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发展安全农业,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发展休闲农业,提供舒适游憩空间;

(四)发展生态农业,维护资源永续利用;

(五)强化农业综合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一般而言,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决定于土地、劳力、资本与技术(包括管理)等条件。台湾农地稀少,平均农场面积小,工资昂贵,在有限的农地上不能无限的增加资本与劳力投入,因此要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必须发展优势农业。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台湾发展优势农业的经验,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的提倡,有机农业的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运销体系的建构,产销组织的建立,以及农业科技的研发。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因应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冲击,近年来以市场导向为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具本土特性、市场竞争力、高附加价值、低社会成本的产业。

(一)在农作物方面,稻作面积配合进口量适度调降,但扩大良质米生产。对不具竞争力之杂粮废止保价收购,大幅减少玉米、高梁、黄豆之生产,而以直接给付方式补偿农民损失。对具有本土特性之特用作物及园艺作物,如花卉、种子(苗)、毛豆、食用甘薯、菇类、热带水果及高价蔬菜扩大生产,朝精致化、多样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注重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之市场区隔。

(二)在畜牧业方面,以发展低污染、高效率的产业为目标,所实行之重要措施包括:改善畜牧业结构,促使养猪业及养鸡业转型;设立中央畜产会,强化畜牧业产销组织,发挥产销调节功能;加强经营管理之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强化防疫体系及畜产品卫生检验,以及加强畜牧污染防治。

(三)在渔业方面,改善远洋渔业经营环境,加强国际渔业合作,推动责任制渔业,提升经营层次;调整沿近海渔业生产结构,淘汰低效率老旧渔船,建立作业秩序,并推动娱乐渔业;规划发展海洋养殖,减少陆上鱼塭面积,建立养殖渔业登记制度,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养殖与环境之和谐。

三、提倡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系指排除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构筑物及设备投资为主的农业生产。设施栽培原是为因应作物生长环境中低温的逆境,所开发出防寒、加温的生产技术,近年来配合环境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可控制并提高所种植作物的质量,因而成为温带地区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生产设施与技术。但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低温并非重要的生产限制因子,且设施园艺需要大量投资,因此不如温带地区之普遍。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及韩国设施栽培相当盛行,尤其在大都市近郊地区。

台湾处于亚热带,冬季的寒流、春季的梅雨、夏季的台风及雷雨、高温和日夜温差小的海洋型气候,空污及酸雨的不良环境,对作物生长与质量亦有不利影响,因此,可利用设施栽培,以稳定生产及提高质量。目前设施栽培面积估计仅约四、五千公顷,尚非十分普遍。

台湾的设施农业种类甚多,诸如菇类栽培,简易设施的洋香瓜、草莓、葡萄栽培,网室(或温室)的蔬菜、种苗栽培,以及花卉的温室栽培;生产高价值园艺作物的温室或生产工厂,都配置环境自动控制设施,以调节温度、湿度,并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以节省劳力成本。为鼓励蔬菜网室栽培,政府对农民亦提供补助。台湾中部的网室蔬菜栽培,在夏季遭遇台风豪雨时,对于稳定蔬菜的短期供应颇有帮助。花卉的设施栽培对于促进台湾花卉的生产与外销贡献至巨。

四、推广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系指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配合轮作制度,并利用有机资材生产农作物的方式。台湾自1990年代开始推行有机农业,目前生产面积不及三千公顷,作物种类包括稻米、蔬菜、水果、茶叶等。有机农产品质量及卫生安全优于一般农产品,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有机农产品价格通常较一般产品价格高出50%,甚至一倍以上。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不但要注重生产技术与产销组织,更要有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

为加强有机农产品质量管理,增进消费者之认同,并区隔有机与非有机农产品市场,必须办理有机农产品之认证。早期之验证机构为各地区农业改良场,近年来则委由民间机构办理。目前通过农委会认证审查,取得授权办理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之机构,计有「财团法人国际美育自然生态基金会」、「台湾省有机农业生产协会」及「财团法人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等三家。2004年经完成验证之有机农作物面积1,246公顷,农户954户。

今后应采用更严格的验证基准,所有上市有机农产品均应经验证程序,对未经验证之冒名有机农产品加强取缔。为加强验证工作,应增加验证机构家数,加强验证单位之管理监督及人员之专业训练,不同单位之验证标准应完全一致,并统一采用共同标章。同时鼓励产销班自发性的监控,保证每一班员均确实实行有机栽培,以昭信消费大众。

五、发展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系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游憩,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型态。由于工商业的发达,人口集中于都市,废气、污水、噪音及视觉污染充斥,使城市居民向往青山绿水、清新空气及宁静环境。国人为欣赏自然景观,体验农业与农村生活,造访农村者日增,休闲农业遂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国民所得增加及工作时间缩短,使一般人有余力从事休闲游憩活动,因此,近年来休闲农业迅速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的种类甚多,诸如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农场、森林游乐、娱乐渔业、民宿等。休闲农业亦由简单的观光农园发展到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由点而面逐渐扩大。休闲农业成为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增进农民所得的重要一环。休闲农业的发展,亦使农业由初级、次级产业扩及三级产业。

估计在2003年仅休闲农场创造之经济产值即达新台币33亿元,广义的休闲农业年收益更多达300亿元。除了经济功能外,休闲农业亦具有教育功能、生态功能与健身功能。鉴于休闲农业之重要性,政府积极辅导休闲农业之发展,如确立休闲农业发展目标与策略,研订相关法规,协助休闲农业之规划,提供休闲农业贷款与补助,以及推动休闲农业教育、训练与倡导工作。

六、健全农产运销体系

台湾在主要生产地及大都市(消费地)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花卉市场及鱼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提供交易场地,形成公开、公正、透明的决价,亦提供市场信息,调节农产品短期供给。农产品批发市场亦不断充实各种设施,并推动业务计算机化与自动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常透过产销班、农会与农业合作社调节货源,达成秩序运销,避免生鲜农产品短期供需的严重失衡。

由于台湾每一家庭农场所生产的农产品数量不多,各自单独运销效率不高,必须结合众多农民实施共同(合作)运销,形成经济的运销规模,以降低运销成本,并提高农民集体的议价能力。目前生鲜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畜禽产品及养殖鱼类多实施共同运销,其市场占有率甚高,已成为农产运销体系中重要一环。

在改进重要农产品运销职能方面亦有具体成效,如实施食米小包装,改进蔬菜水果集货、分级、包装,建立肉品冷藏运销体系,加强鱼货预冷及处理流程,改善低温冷藏与运销设施。为扩大农产品市场领域,积极拓展外销,并加强国内农产品促销活动,区隔国产与进口农产品市场,建立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之信心,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质量与卫生安全,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

今后将继续建构现代化物流系统,在大宗蔬果及鱼类生产区建立现代化集货中心及冷藏库,集中处理,规格化包装,有效配送农渔产品。并辅导农渔会及农业合作社设立全台性联合配销中心,充分运用农民组织营销系统,使其成为农产品运销现代化之通路。

七、产销组织的建立

现代的农业是一种企业,必须有适度的产销规模,也要讲究经营效率。近年来农政单位大力辅导农业产销班的设立,目前已有花卉、蔬菜、水果、特用作物、畜禽及养殖渔业的21种产品产销班约七千班,参加农民达14万人,对于促进农业经营企业化甚有帮助。农业产销班的功能在于:

(一)经由产销班可迅速地将新的品种、栽培饲养技术与企业经营观念供给农民。透过产销班农民亦可以藉互相观摩技术与交换经验,改进生产与经营管理。

(二)生产资材与设备的共同采购或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参与产销班可以更有效运用农家人力,缺少劳力的农家可委托他人代耕。

(四)产销班的产品共同运销,甚至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可降低运销成本及提高产品价格,并有助于建立秩序产销体系。

除了农业产销班之外,农(渔)会及农业合作社也是很重要的农民组织。台湾农产品的共同运销系由农业产销班、农(渔)会及农业合作社执行。农会也办理农业推广、农业生产资材供应及农业资金融通的业务。许多加工及外销农产品透过农会与加工或外销厂商订约实施契作。因此,农会及农业合作社亦具有促进农业产销的功能。

八、农业科技的创新

台湾的农业朝向技术与资本密集的「科技化」精致农业发展。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近年来持续增加农业科技研发之投资与人才之培育。农业科技研发重点为:

(一)生物科技研发与运用

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方面之运用,开发新品种、生物性农业生产资材(种苗、肥料、农药)、诊断检验试剂、疫苗、胚胎移植、复制技术,以发展高质量、高价值之精致农产品。

(二)发展优质农业科技

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重点产业科技的研发,运用品种改良、田间管理、产期调整、收获后处理及设施栽培等科技,开发具本土性的稻米、农特产品、水产品及畜产品,提供消费者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科技

开发高效率的农渔牧生产及农产运销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科技,以增进工作效率,降低产销成本。

(四)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

研发冷冻、冷藏及各种农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其附加价值,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五)资源保育与生态环境科技

开发水土资源保育利用、野生动植物保育、农业污染防治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强化农业在自然生态环境保育方面之功能。

九、结语

(一)台湾的农业发展兼顾农业、农民与农村,或生产、生活与生态。

(二)发展优势农业就是要淘汰不具竞争力的产业,扩大高科技、高价值的精致农业,以供应消费者优质的农产品。

(三)目前台湾设施农业及有机农业的生产尚不多,未来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健全的农产运销体系与农民产销组织为农业经营企业化的基础。

(五)农业科技的创新是提升农业生产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六)在都市近郊地区适合生产水果、蔬菜、花卉及具有地区特性的农特产,以及发展设施

农业。

(七)休闲农业扩大农业经营的范畴,使农业由初级、次级产业提升为三级产业。

(八)台湾今后将继续发展科技导向、市场导向与生态导向的农业。

原文: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6

在兴安盟地区, 来自兴安盟三个旗县委政府及各科局、乡镇的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者达700多人参加培训讲座。在呼和浩特畜牧局和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有200名有关企业的负责同志和相关管理人员,十二连城乡全体乡干部、村支书、主任、大学生村干部,乡属单位负责人、驻地企业负责人和种养殖大户参加了讲座。

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很快,水平较高,已经成为台湾农村的一个产业。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后,观光果园在台湾出现。目前,经过单一果园、多类农园、主题式农园和整合式农园四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000多家休闲农园,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形态。

大陆的休闲农业发端于本世纪初,从都市人到周边地区品尝农家饭开始,即所谓“农家乐”一类主要以饮食为主的服务项目。近年来,随着人们理念的不断更新,外界传来的不同休闲农业模式也不断渗透到大陆农村,休闲农业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有一些休闲山庄已经开始了集垂钓、篝火晚会、各种娱乐和不同流派餐饮的综合性服务项目,已经显现出了现代休闲农业的缩影。相比台湾的休闲农业,无论是理念、设备、规模还是普及程度,我们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内蒙古各地的休闲农业项目近年来也在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的休闲农业项目比比皆是,但大多还处在“农家乐”的层面上。如何及时引导我区休闲农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借鉴台湾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尽快使自治区的休闲农业项目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新路,是大家共同盼望的一件事情。

为促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提升两岸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加强两岸农业领域相关人员友好往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与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兴安盟科協、内蒙古农牧民科技服务协会共同合作举办了本次培训讲座,收到了良好效果。(李纯黎 编辑:晟晔)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7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 地狭人稠, 土地总面积近3.6万km2, 总人口2 300余万。现有耕地面积86万hm2, 农户78万户, 农业人口400多万。虽然现在台湾已是一个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但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和市场, 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台湾农业虽然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 但农业就业人口占到全省就业人口的5.2%, 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2.3%。其农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 台湾农业转型, 以健康农业、卓越农业和乐活农业发展为目标, 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现代农业, 提升国际影响力。台湾特色农业即是台湾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贸自由化,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挥台湾农业的科技优势与地理条件, 台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基于健康、效率、可持续经营的理念, 提出的精致农业方案, 并于2009年订立了具体行动计划。精致农业与生产技术、观光旅游、绿色环保、医疗照护农业及文化创意农业为台湾推出的6大新兴产业, 透过传统农业与新兴科技相结合, 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价值。

台湾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即是在精致农业的计划之中, 立足于当地的优势资源, 因地制宜由某一农产品的生产朝向生活产业发展, 或由某一特色农业观光区域建设向休闲农业和乐活农业方向发展, 进而形成由生产、加工与营销等为一体的, 生产与生活、生态相结合的立体的、多功能的产业。比如花卉产业、茶产业、蔬菜产业、特色水果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台湾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是与台湾精致农业发展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它是立足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 重塑农村风土人情, 打造宝岛休闲农业的新兴产业, 它不仅会促进农业经济有所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对繁荣农村文化, 发展旅游观光都将发挥重要影响。

2 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化呈现的特征

2.1 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因地制宜的产物

台湾的耕地面积有限, 仅占总土地面积的25%, 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水果和甘蔗等。台湾的农业经营也属小农经营, 农户占有耕地面积不到1 hm2。在此大背景下, 各地立足于当地优势, 依托台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丰富等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比如, 苗栗大湖草莓产业, 不仅有大棚生产草莓基地, 也有露地草莓, 供游人体验采收的乐趣, 不仅有草莓饮食文化, 更有草莓酒等新的加工业产品, 和草莓观光等新兴创意服务业。台南的莲荷休闲园, 更是将莲花的观赏业与莲花的饮食业相结合, 创意之新, 独树一帜。

2.2 台湾特色农业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发展的

台湾的现代农业建设成就斐然。无论是种植或养殖业, 都运用了现代农业最新的科技成果。从田间地头来看,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 蔬菜与花卉等生产大多采取了钢架大棚式的生产, 设施硬件坚固, 软件齐全, 生产的每个环节, 运用了自动化生产, 即使是普通农家的蔬菜生产, 也都采用了工厂化生产模式。从农业生产者来看, 其素质之高令人惊叹, 不仅掌握了较高的科技知识, 而且将每个农产品做成产业, 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无论是花卉市场, 还是阿里山生力茶厂, 无论是菌菇厂和水草休闲农场, 都是有良好设施的生产基地, 注入了良好的生产要素, 在产品的基础上, 开发出品种繁多的加工产品, 还将观光与服务等结合在一起, 形成多功能的农业特色产业。在经营模式上, 依靠农会的展示展销, 瞄准了国际市场和大陆的观光市场。

2.3 台湾的农会制度是发展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基础

台湾的农会制度健全, 在日本占据的时代, 农会制度就有所发展, 现在更是服务健全, 各乡镇农会是独立经营的法人单位。农会发展农业生产, 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的服务, 投入一定场所, 为农民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与展示展销, 打造永不落幕的农展会。农民所得资金可存入农会的金融服务所, 农会也可将资金以低息贷给发展产业的农民, 用于发展生产。如池上乡农会利用当地的独特气候与土壤资源, 发展优势稻米产业, 建立稻米加工厂和仓库, 为农民提供稻米加工和储藏, 还可为台湾省代为存储, 省给予一定的存粮补贴。农会也拥有自己的稻米品质检测设备, 可对农民生产的稻米依照品质进行分级收购, 确保优质优价。乡农会还利用秸秆和生产稻米的传统农机具, 发展农耕文化观光。

2.4 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发展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体系保障

台湾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同时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主要体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完善, 农产品安全标准齐全;二是管理部门职责明确, 检测体系健全;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 对使用安全蔬果标志规定很严;四是严格实行农产品追溯和市场准入制度, 农产品检测后方能进场, 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入市。产品检测发现质量问题, 很容易追溯到该批产品的生产者;五是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高, 追求质量已成为台湾农民的基本理念。

3 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台湾农业的发展虽然特色鲜明, 但也面临着整体经济衰退及加入WTO受市场开放冲击的影响;小农经营模式缺乏大规模经营效益, 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农地政策不合理造成农地凌乱分割, 社会权贵买便宜农地盖别墅等不合理现象, 使农地受污染, 破坏生态环境, 农业资源调整困难。

4 台湾特色农业产业化对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启示

4.1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在特色农业产业上的应用步伐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河南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逐步提高, 达到52%, 良种培育、化肥应用、植保防控、农业安全管理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项技术的发展仍是在传统技术方法上的突破, 电子信息与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仍很少, 与台湾的精致农业相比, 仍有不少差距, 农业科技贡献率也远远低于台湾的72%。农科教没有有效的结合机制, 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较低, 而台湾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大多是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的。今后要着重研究农科教资源结合的机制,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将农业高科技运用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 形成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链条, 不断增加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使农业摆脱“弱势”和低产值的困境, 使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

4.2 加强特色农业规划, 将休闲农业与旅游业更加紧密结合

近年来, 河南省的特色农业发展有所加快, 果菜茶渔稳步发展, 但缺少规划, 产业规模和特色产业都不明显, 各地发展也参差不齐。比如虽有相当数量的休闲农业园区, 但农业特色不明显, 大多是以“农家乐”餐饮服务业的形式出现, 农业部门参与性不强, 类似山东寿光蔬菜科技博览园的成功案例还较少。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特色农业的规划, 无论是一乡一业或一村一品。

各级政府不仅要打造一种概念, 更是要作出专业性的规划, 将农业要素有机融合于特色产业中。在发展休闲农业的时候, 尤其要注意加强与旅游业相结合。以观光农业促进特色旅游, 以特色旅游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

4.3 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 探索农民协会制度

目前河南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4万多个, 但真正经营良好, 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不到1/3, 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仍属于初创阶段, 在运行上仍不能做到统购统销, 更无资金合作的支持, 没有产业发展的金融基础, 对农民生产发展也作用有限。这一点, 与台湾的农会制度相比, 我们的差距很大。今后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结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推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体化、规范化, 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民协会制度。国家要加大投入, 为农民协会的加工与展示展销建立一定的基础, 同时大力发展农民资金合作, 为“三农”工作提供综合的服务平台。

4.4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为特色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河南省可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基础, 通过工业减排、大气及土壤质量优化、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的实施有效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全监控, 确保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 实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不合格农产品销毁等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 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 扩大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生产经营知识, 使其变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

4.5 加强豫台合作,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

台湾与大陆同胞有着同宗同文同根的亲情, 期盼两岸多方位合作交流, 共同争取双赢的光明前景。河南省非常重视对台合作, 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 积极支持台湾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人才、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 来大陆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两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 在相关农业产业化博览会、交易会上, 设立台湾展区等, 豫台农业合作桥梁已搭建, 但各地发展不平衡。要抓住当前两岸积极推进经济合作的契机,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 加强两地人才的交流与企业合作等, 以此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摘要:台湾特色农业是台湾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贸自由化,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进行农业转型, 以健康农业、卓越农业和乐活农业发展为目标, 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现代农业。通过对台湾特色农业的概念、特征及存在问题的考察及探讨, 对河南省农业发展有以下启示:加强豫台合作, 推进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在特色农业产业上的应用步伐;加强特色农业规划, 将休闲农业与旅游业更加紧密结合;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 探索农民协会制度;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为特色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8

关键词:台湾,品德教育,特色,启发

德者,本也。品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是人生的必修课。品德教育始终贯穿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过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德明科大”)是一所秉承“品格第一、专业为先”的办学理念,以培育优质专业技职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技职院校,除在专业教育上成绩斐然外,在学生品德培养上也颇具特色。虽然大陆与台湾在品德教育内容和品德评价标准上不完全相同,但德明科大的品德课程设置与开发、服务学习式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教育融渗品德教育等方面能带给我们诸多启发,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一、德明科大品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学校品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品德课程体系。德明科大品德教育课程的管理和执行由学校“通识教育中心”负责,他们根据台湾教育部制定的《品德教育与促进方案》总体要求,确立了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即美德教育。具体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与自己相关的,如责任、自律、勇气、自我尊重等;二是与他人有关的,如诚实、尊敬、仁慈、同情心等;三是与社会相关的,如公平、正义、公民素养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包含基础、进阶和专业课程融渗三个递进的层次,对应大一到大四不同的学期开设。大一阶段开设《生活礼仪》、《孝经》和《服务学习》三门课,大二开设《服务学习》和《品格与公民素养》,大三和大四则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专业融渗品格课程。比如德明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品质服务于职场伦理》、财经学院的的《金融法制与伦理》、资讯学院的《资讯伦理与法规》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以全人教育为宗旨和目标,通过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的设立,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二、德明科大品德教育的特色

1、课程设置强调系统化和递进性

德明科技大学品德教育课程的设置遵循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经过充分论证和精心设计,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性。课程覆盖了大学四年整个学习阶段,从为人的基本礼仪、孝道到公民的基本素养再到各个专业层面的品德要求,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体现了品德教育的渐进性和品德养成的规律性。

2、重视孝道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是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儒家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论语》学而篇有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高地位。传统孝道教育蕴含着生活化德育的理念,生活化德育使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现实。所以德明科大的品德教育以《孝经》为作为初始课程,从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入手,延伸到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有效避免了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的弊端。

3、开展服务学习,提升品德教育的实践性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一种“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经验教育方式。服务学习将志愿者服务及服务历程中的积极反思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服务与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智发展。目前台湾各大专校院已普遍成立服务学习推动专责单位,规划服务学习相关课程或另将原有课程结合社会服务活动。德明科大品德教育的服务学习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实行,每位同学每学期不少于12 小时的服务时间。主要形式包括校园服务(劳作教育)和校外社区服务(义工)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普遍认为通过劳作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劳动的辛苦,进而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地维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社区服务学习则让学生跳出只关注自己的藩篱,开始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公民意识和责任、服务意识大大增强。事实证明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行动教育教学法,已成为台湾高校学生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开发专业融渗品格课程,实现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品格融渗课程的概念最先由台湾中原大学王晃三教授提出。德明科大前校长郭宪章在其任期内积极推动各学院试办品格融渗课程。目前德明科大的三个学院均开设相关专业的品格融渗课程。专业融渗品格课程把品德教育融汇到专业课程中,真正实现了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这不仅是胜任未来职业工作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敬业、乐群、忠诚、保密等基本职场伦理和法制意识。

三、台湾品德教育的启示

对比台湾高校的品德教育,反思我国学生思想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高校实用主义盛行,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轻视品德教育;品德教育中传统道德教育份量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薄弱。为此,借鉴台湾高校品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能有效克服以上弊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并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1、重视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品德教育的推动机制

历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品格教育。2004 年出台了第一期《品德教育与促进方案》,为期5 年。2014 年开始推出第三期,方案提出了品德核心价值的培养目标,并从实施原则、实施策略、经费保证、组织分工、奖励考核和成效评估指标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2009 年台湾教育部耗资新台币十二亿元,启动“台湾有品运动”列车,推展品德教育、艺术扎根、终身阅读及环境永续等四项计划,带动台湾“人人有三品(品德、质量、品味)”。此外还在高校实施《品德教育推广或深耕学校计划书》,评选表扬品德绩优学校等。通过这些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使品德教育获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并纳入校务发展计划,使品德教育由学校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升了品德教育实施的深度与广度,对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和孕育民公民素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固然有不少政策和方案,但在如何推广和深化上仍有不少方面值得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2、积极开发品德融渗课程,打通与专业课程的壁垒

大学生成才目标是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与专业能力理应相依相存、合为一体,不可偏废。品德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一切和学生培养相关的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结合起来。目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之间融合度不高,甚至脱节。要实现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打通与专业课程的壁垒的不是在各自课程中添加一些对方内容之类的简单拼凑,而应是开发专门的专业课程融渗品德教育课程的根本性改革,将其纳入到高校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一样有学时和学分的保障。

3、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夯实思想道德教育基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4、以服务学习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还很薄弱或形式虚化,呈现短期性和随意性,远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课程化。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2010 年出台了为期5 年的《大专院校服务学习方案》,重点推动服务学习与品德教育的结合,提升教师服务学习的专业知能,将服务学习融入课程中;推动服务学习与品德教育相关课程与教材的研发,教学方法与评量的创新,以及校园服务学习与品德文化的构建等。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品德教育的活动化和生活化,还保证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环节的制度化。因此,以服务学习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共赢将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锡金、李彦慧:台湾服务──学习实践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2]习近平谈优秀传统文化[EB/OL].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 ming.cn.

台湾特色农业论文 篇9

自1949年起, 到1952年为止, 经过4年的艰苦, 台湾经济终于稳住了阵脚, 为以后的发展奠立了基础。自抗战开始即已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 至此已在控制之中, 通货发行数量及物价指数均呈相当稳定;各项基本设施及农工生产大多已恢复战争结束前的最高水准, 有些且已逾越;民众的生活水准也已脱离贫困边缘, 不断上升;就业机会也在增加, 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片热络景象, 能够开始有计划地步上一条坦途。于是自1953年起, 台当局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建计划” (1953—1956年) 。

为迎接这一新的局面, 台当局首先在机构方面作了调整。自1949年起, 台当局为适应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 曾在各级部门陆续设置了若干小组, 以至职责重复, 事权分散, 各职能部门权责混淆不清, 不能应付新局面的展开, 于1953年7月将各有关小组予以合并, 成立经济安定主管部门, 由时任“台湾省主席”俞鸿钧兼任负责人, 由台当局各有关机构主管担任委员, 下设四个小组和一个“工业委员会”, 分别掌管金融、美援、财政、农业及工业等领域。其中“工业委员会”以后便成为当时推动工业及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机构。此机构虽命为经济安定主管部门, 顾名思义, 似乎政策重点仍放在经济安定上, 但实际工作则主要放在经济发展上。

“第一期四年经建计划”原名为“台湾经济四年自给自足方案”, 系1952年8月至10月间, 由台当局与有关机构会同起草拟订, 至1953年7月经济安定主管部门成立后, 将其核定改名为“台湾经济建设四年计划”。该计划主要目的为“继续增加生产, 期望自预定时期起按照生产计划进行, 确能逐渐作到自给自足。但为继续增加生产, 自必须从现在起, 大量增加对农业与工业之投资, 是以在今后数年内, 吾人将更期待美援当局在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 给予此项足以促使自给自足之有意义之援助。”故“第一期四年经建计划”实际是一个向美国政府申请援助的计划, 希望借助美援的帮忙, 加强岛内农业和工业建设的进行, 以在4年之内能达到自给自足, 不再需要美援的目标, 因此整个计划内容均特别着重外汇的节省与赚取, 以求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就当时形势而言, 这种期望显然过于乐观。在该计划结束时的那一年, 即1956年, 台湾进口总值 (结汇统计) 为22, 800万美元, 出口为13, 000万美元, 贸易逆差仍达9, 800万美元, 由美援进口弥补达9, 600万元, 占总进口的42%。

步上坦途

“第二期四年经建计划”自1957年起实施, 在制定此计划时, 当时岛内环境已出现重大变化, 若干影响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当时已现端倪: (1) 民众收入所得虽有增加, 但远落在日本及其他经济发达国家之后; (2) 人口增加过速, 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3) 工业发展领域已超越原有行业范围, 不得不寻求建设新的工业; (4) 进口替代工业已发展至饱和点, 必须发展出口外销, 否则不易再予扩大, 故发展出口工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5) 过于偏重轻工业发展, 此为当时增加就业机会着想, 但如过于偏重, 将妨碍大规模现代化工业的建立, 其后在国际竞争中将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6) 已经注重军事工业的发展, 包括钢铁及车辆船舶等; (7) 工业产量虽有增加, 但设备陈旧, 成本太高, 而质量很低, 故开展科技研究工作甚为重要, 必须在管理及技术方面求得继续进步; (8) 应尽量开发利用本地产资源, 以节省外汇, 增加收入所得; (9) 发展出口工业必须注意获取销售地政府当局与民众的合作, 故必须强化区域性经济合作。以上各点!已融合在“第二期四年经建计划”中, 特别是工业计划中, 可惜当时未能得到各部门的应有注意与切实执行, 以至迄今仍为此类问题所困扰。

在综合当时经济情况及需要后, 确定“第二期四年经建计划”的总目标为“继续开发资源, 增加农业生产, 加速发展工矿事业, 扩展出口贸易, 以提高民众所得, 增加民众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表明此时经济计划已从单纯的平衡对外收支, 达到自给自足, 不再依赖美援, 进而注意到创收所得及就业问题了。在工业计划中, 则更注意到现代大规模工业与军事工业的建立、技术进步、区域合作等。

“第二期四年经建计划”预定至1960年执行完毕, 但在1958年前后, 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已面临转折点, 使得台当局不得不采取若干应变措施, 一方面打开当前的困局, 一方面为未来的发展铺路。如今所称的台湾经济“步上坦途”的时期, 系自1953年起至1957年止。在这一段期间, 无论农业工业两方面, 都出现巨大成就, 其所采取的发展策略尤其值得学术界探讨。

实行“耕者有其田”

在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初期, 推动农业进步主要循三个方向进行, 即土地改革、农业技术改进及农村社会建设。在1953年至1958年这段时期, 仍继续向这三方面进行, 但土地改革在这一期间完成了最后一步,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而农业技术改进方面则更加深了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基本政策。

台湾国民党当局在总结之前国共内战中失利的重要教训时认为, 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政权主要是开展了土地改革, 因此得到全国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特别是从历史上看, 土地所有权分配问题, 包括社会结构、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地主在农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各方面, 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直接影响到政权能否巩固。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初, 岛内农村的佃户占全体农户68.8%, 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所占比例更高, 而且地主的地租非常重, 通常达50%以上, 占有肥沃的土地达70%, 对农民的剥削非常重。

在实行土地“三七五”减租与“公地放领”之后, 台当局计划以公地放领同样办法作价地价, 从地主手中买入按规定自留以外的土地, 其余超过的土地一律由台当局征收。转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台当局以七成土地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企业股票作为土地补偿发给地主。分到耕地的农民以10年分期向台当局缴纳土地作价资金, 交够后由台当局发放土地证。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措施开始于1951年1月办理的“地籍总归户”, 经过长期准备, 并由台当局“立法”机构完成《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的所谓“立法”手续, 才开始具体着手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地主可保留其出租耕地7至12等级水田共3甲 (1甲约合11亩3分1厘) , 其他等级的水田及旱田依一定标准执行。 (2) 征收耕地地价, 依照各等级耕地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量的2.5倍计算。 (3) 征收耕地地价的补偿, 以实物土地债券七成及公营事业股票三成搭发。 (4) 实物土地债券年利率4%, 本利合计分10年均等偿清。 (5) 承领耕地地价, 并按周年利率4%加收利息, 由承领人自承领之季起, 分10年以实物或同年期的实物土地债券均等缴清, 其每年平均负担以不超过同等级耕地“三七五”减租后佃农现有的负担为准。 (6) 耕地承领人承领的耕地, 在地价未激清以前不得转让, 地价缴清以后如有转让, 其承受人以能自耕或供工业用或供建筑用者为限。

为补偿地主三成地价,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随即于1953年12月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案公营事业移转民营”相关规定, 将台湾水泥公司、台湾纸业公司、台湾农林公司、台湾工矿公司等所有台当局手中掌握的官股全部出售。

实施“耕者有其田”的工作于1953年完成, 上述4家公营企业转为民营的工作于1954年完成。当时台湾岛内自耕地面积原占总耕地面积约56%, 实施“耕者有其田”后逐年增加至约86%左右。

如今回过头来, 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岛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 台当局此次开展的土地改革办法主要仿照自日本1946年至1949年实行的“耕者有其田”政策, 即其主要目标在于政治与社会改革, 而非经济改革, 其对经济复兴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立即显现, 甚至妨碍多于贡献, 长期影响则一时难以确定。土地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究竟如何, 经济学家之间并无定论,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对台湾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并无影响。至于台湾1953年的土地改革对经济发展贡献如何, 主持官员认为贡献巨大, 此为政治上常有的夸大用语, 不足为凭。若干从事研究的工作者也常列举改革前后农业生产力的变动为证, 以证明此番土地改革的贡献, 这是将同一时期农业技术改进的结果混在一起所造成的错觉, 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台湾农业技术大幅改进的时期。

不可否认, 台湾国民党当局推行此次土地改革的目的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 但是在客观上, 这项改革摧毁了岛内农村的封建地主阶级, 为台湾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并且得到大多数农民的拥护, 使其政权在台湾站稳了脚跟。

如今大多数岛内学者认为, 如果对1953年台湾土地改革运动作一较为冷静客观的评判, 不含政治宣传及感情成份在内, 则此次改革实为一平均社会财富的社会改革与照顾农民利益的政治号召, 对当时经济发展即使有贡献也极其微小和间接, 难以判断。而即使就前两者而言, 以后也发生一系列副作用。如在平均社会财富方面, 当时获得邻近城市或工厂土地的佃户, 以后因经济发展, 土地价格暴涨而成巨富。在政治号召方面, 土地改革确曾深获农民的热烈拥护, 但后来散居海外不满台当局的台独分子, 其中大部分为台湾中南部地主的子弟。

土地改革在台湾历史上曾尝试几次而均告失败。此次土地改革前后历时20余年, 但并未导致大规模土地兼并及新地主的产生, 这并非此次改革“立法”完善或执法严格所致, 而是经济变迁的结果。如果仅仅实行土地改革而不伴以经济发展, 使农村剩余劳力得以外流, 农民生活不致因人口过多而陷于饥饿境地, 则无论“法律”如何周密, 执行如何严格, 最后终将在饥饿驱使之下而被迫以各种方式转让土地, 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结果。台湾土地改革在1958年前后, 已有土地转让兼并的传闻, 幸而在1960年以后, 岛内工商业呈大幅度扩张, 将农村剩余劳力吸收殆尽, 农村生活也因之再次获得重大改善, 土地转让现象方得以避免。

总体而言, 此番台湾的土地改革因采取和平渐进方法。耕地征收和放领均由台当局办理, 并兼顾其它行业发展, 对自耕农实行保护政策。至1963年, 土地全部为岛内自耕农所有。这一措施有力促进了当时台湾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地主势力, 促进了岛内工商业和经济发展, 为台湾后来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农业技术改进

众所周知, 台湾的农业发展有辉煌成就, 而成就的主要来源则是农业技术的改进, 农业技术改进又以生物技术的改进为主流。台湾总面积为35, 981平方公里, 可耕地约占四分之一, 利用率达98%以上。欲求增加农业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 唯一可行的途径便是对单位面积土地不断增加劳力与资本, 以提高其生产力。由于人口不断的增加, 当时工商业的发展速度不足以吸收过多的劳力, 且工资非常低廉, 大量劳力便被投入到土地耕作上。再加上当时资本十分缺乏, 所谓增加资本的使用便不得不着重于投资少而收效大的生物性改进上。

由此而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了台当局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即以单位面积土地为对象不断增加劳力与资本, 以提高其生产力。农业技术则以使用资本少而收效大的生物性改进为主。所谓生物性改进包括: (1) 品种的改良, 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就极大, 世界闻名的“台中一号”及栽培面积推广到25万公顷以上的“台南五号”品种, 都是岛内科技人员自主改良品种的结果; (2) 施肥量的增加与施肥法的改善; (3) 栽培技术的改善, 例如保温秧田、比重法选种、稻种消毒、施用追肥、改进作物栽培密度等; (4) 新式农药与杀草剂的使用; (5) 轮作制度; (6) 间作制度等。在农业技术的改进方面, 除了上述生物性的改进外, 尚有灌溉系统的改进与轮灌制度的实施, 以及小规模的简单农业机具的改良与使用。

这一政策可以说完全是适应岛内地窄人稠资本少等实际环境的产物, 其成功的执行则有赖于当时台湾农业振兴主管部门的领导推动, 农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机构的合作, 与农村组织的完善, 以及台湾农民的良好接受能力。

大力促进工业发展

在上世纪50年代, 台湾工业发展的环境也十分恶劣, 甚至不如农业环境。当时的情形是: (1) 缺乏工业资源。地下除少量煤藏外, 无其他有价值可供开采的矿产物。地上森林及水产资源不够, 农产资源仅可供制糖、造纸及罐头食品工业的有限发展, 只有少量生产的盐可供外销。 (2) 缺乏资本。当时可谓民穷财尽, 经过数年艰苦努力之后, 民众生活虽稍有改善, 然而收入所得仍很低, 储蓄率低, 净储蓄率平均在5%左右, 毛储蓄率在9%左右, 岛内储蓄资金平均只占投资的60%, 其余40%则依赖美援及华侨外资。 (3) 缺乏外汇。对外收支及贸易收支每年有巨额赤字, 在此期间, 美援进口占总进口价值达42%, 亦即平均每年有42%的贸易逆差。 (4) 缺乏技术。经过二战后, 与西方技术几成隔绝的状态之下, 无论在大陆或台湾省内, 技术及设备均十分落后。战后台湾日本技术人员被悉数遣送回国, 大陆虽有一些技术人员来台, 但无论在数量及技术水准方面均难以完全胜任现代工业发展工作, 稍为重要的技术便需仰赖美援支持的美国J·G怀特公司的顾问。 (5) 缺乏市场。当时台湾人口不到1000万, 平均每人收入所得约在150美元左右, 购买力极低。海外市场则因产品成本与质量均无法与外国竞争而无法打开。 (6) 缺乏企业家与现代工商业组织。当时台湾多为中小型企业, 稍具规模的企业则为公营, 民间完全缺乏经营现代大规模企业的经验, 也很少与国际工商业接触。在此种环境下, 自然难以培养出民间企业家阶层, 这一点严重阻碍台湾民营工业的发展。

面对此种不利情况, 台当局除全力发展电力、肥料与纺织工业外, 决定了工业发展的两大路线, 即发展利用岛内自产原料的行业与进口替代品行业。前者均为初级产品或简单加工业, 如采煤、榨糖、生产凤梨罐头、提炼香茅油等, 此在当时均为主要出口商品, 赖以赚取外汇。进口替代品工业除生产肥料和纺织业外, 尚有水泥、玻璃、塑胶原料、塑胶制品、人造纤维、合板、橡胶制品、脚踏车、缝纫机、电气用具、化学及药物制品等, 此类工业发展则主要用于替代进口货以节省外汇。

由于缺乏民间企业家与适当支持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 台当局便承担了此任务。在发展这些行业的过程中, 台当局所完成的工作有: (1) 发掘有利的投资机会; (2) 拟订投资计划并从技术、市场、原料、资金、外汇、成本、售价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各方面, 研究其可行性; (3) 逐一解决上述各项问题, 在技术、外汇及资金融通方面由台当局给与全力协助; (4) 担任发起人, 设定投资计划, 招请民间人士接办。

实际上到民间人士接办企业时, 几乎上述所有问题均已解决, 民间企业家仅接收经营而已;除此以外, 还常享有官价外汇及低利融资的优惠, 在当时仍有相当程度的通货膨胀及外汇官价与黑市相差悬殊的情形下, 此种优惠实际上等于赠与大部分资金给民间企业家。然而即使在如此优厚条件下, 有时仍难有民间人士出面接办, 例如新竹玻璃厂与台湾塑胶公司现在俱为利润优厚的著名企业, 均系台当局所一手策划创办, 在创办时均曾经历过一段困难时间, 方觅得民间人士接办。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 篇10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形态

由于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复杂化, 台湾休闲农业的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主要包括休闲农场、观光农园、乡村民宿和教育农园等。

(一) 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主要是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乡土自然风光, 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体能锻炼区等, 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不同类型的休闲农场, 其设施要求也不尽相同。如生态休闲农场有昆虫生态、溪流生态、渔业生态、观鸟赏鱼等。如位于新竹县北埔乡的“绿世界生态农场”, 占地70公顷, 是具有国际级的蝴蝶生态公园和鸟类生态公园。园内有天鹅湖、大探奇区、水生植物公园、鸟类生态公园、蝴蝶生态公园, 还有金刚鹦鹉区、可爱动物区、亚马逊雨林区、空中植物区、有毒植物区、美食天地、绿野广场、景观厕所、竹山茶园、热带风情屋以及客家古厝文物区等38个观赏区。园区中仙人掌公园收藏约1 000多种仙人掌, 其中许多已超过100年。鸟类生态公园有上百种鸟类在身边飞翔觅食, 仿佛置身丛林野地中。另外, 园区内有宽广的户外空间, 360度宽敞无障碍的视野景观, 让人觉得住在乡村是种无可比拟的幸福。

(二) 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主要是利用农业特产的地区优势, 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一般流行与城市近郊, 主要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园、茶园等, 供游人观光、采摘, 享受田园乐趣。既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 又达到增收的目的。如位于新竹新埔镇的“巨埔有机休闲农场”以经营有机蔬果为主, 农场涵盖整座山头, 山头之间有花岗岩森林步道, 全长4公里多, 有3000多台阶。整座山头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林风貌, 踩在花岗岩上不仅可以按摩脚底, 沿途更可以观赏成片的笔筒树、野生毛柿及许多奇花异果。再如位于台南县玉井乡、大内乡交界处的走马濑农场, 面积近1.2平方千米, 南北长900米, 东西宽1650米, 可说是融合了草原、山林、河川之景观于一体的乐园, 由台南县农会于1988年开发经营。据统计, 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愿意进入这个以农牧为主题的休闲农园, 许多人更是一游再游。

(三) 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以不破坏农村整体自然景观为原则, 有效并综合利用自然环境、景观、特色产业和文化, 重点仿建农庄小土屋, 发展民宿农庄, 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 其设施虽然筒单却具有乡村特有的自然宁静的气氛, 让游客自然接触和体验优雅的环境、朴素的民风民情、自然宁静的气氛以及和蔼可亲的主人, 使乡村民宿成为游客的最爱。如台东县东河农场的休闲农庄把三合院式的庄舍设计为家庭式套房或团体房, 并在林间增建小木屋, 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和平安宁的夜晚乐趣。

(四) 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主要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 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教育农园是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园区中所种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都具有教育内涵。台湾教育农园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 有的土地面积在47公顷以上, 农场内修建了展厅、步道, 开放了牛圈、挤奶室、奶制品加工车间等设施, 供学生和游人免费参观。如台北的“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 占地约两公顷, 位于阳明山的菁山里, 距中国文化大学仅五分钟车程。由于山区地形气候多变, 生态丰富多样性, 山容随着季节变换, 让人目不暇接。夏秋之际每至午后薄雾轻罩, 令人如置幻境, 一切压力和烦恼随之烟消云散。而浓密树林更躲藏着缤纷多样的昆虫和爬型动物。像平时难得一见的台湾最大型的无霸勾蜓, 就是这里的常客。还有攀木蜥蜴、霜白的蜻蜓、美丽的豆娘, 也是这里的“原住民”。此外, 园区还规划了蔬菜区、竹林区、香草区、十二生肖烧烤区、生态地、亲水区、泥鳅池、体验教室等。此外, 在这里游人可以完整地了解奶制品生产制作的全过程, 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不仅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参观, 也是一次丰富知识、提高素质的受教育过程。

二、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是农业结构调整、都市化发展、居民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交通条件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利于对台湾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多种开发和其他功能目标的实现, 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法规引导

1989年4月台湾“行政院农委会”举办了第一次“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上明确确定了“休闲农业”名称, 并于2002年立法将休闲农业纳入产业规划。通过对休闲农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 保证了休闲农业依法从事生产运作, 避免无序开发。台湾“农委会”为配套相应的政策, 专门颁布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办法, 积极引导和推动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 并从经费、技术、宣传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2002年初, 台湾农业部门修订“农业发展条例”, 把休闲农业列入产业规划。规定农业主管部门应“依据各地区农业特色、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产、规划休闲农业区”, “并辅导休闲农场的设置”。农政部门成立休闲农业审查小组, 划定休闲农业区。从事休闲农场者须向农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农委会”进行审核。获得评审核定的休闲农业区, 均由台“农委会”资助经费, 经营主体亦提供配套资金。台湾农政当局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如《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专案辅导实施作业规定》、《非都市土地申请作休闲农业设施所需用地变更编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建筑物设计规范》等。这些法规的制定, 保证了台湾各个休闲农场、农庄、农园, 依照法律规定从事生产运作, 避免了无序的盲目开发,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盈利的可能性, 游客能够享受法规赋予他们的好处。

(二) 搞好园区规划

台湾休闲农场讲究园区设计主题鲜明性, 不重复设计, 力求做到既符合经营者的需要, 尽量多保留休闲农场所拥有的农特产品, 又不破坏原有农场的特殊景观、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以及经营者风格等稀有资源。保留浓厚的地方、时节、个人、地理自然等特性, 满足游客知识性和休闲娱乐性的需求。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的规模经济的思维, 向精致农业延伸转型。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 使其由点连成线, 再扩大到面, 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 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来推动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

(三) 尊重农民意愿

尊重农民意愿, 农户自主经营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台湾在发展休闲农业, 特别是在发展围绕旅游景点的沿路观景农业过程中, 各级政府和部门只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和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来引导和支持, 在农民同意的前提下来规划发展, 不强制性安排, 更不对在规划范围内不愿种植的农户采取拔除、铲除强行种植等简单手段干涉农民生产。发展休闲农业, 把帮助农民增收作为工作出发点, 与农民一道算清效益帐, 关键是让农民得利。

(四) 加强职业辅导

台湾“农委会”、农会还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规划。在台湾大学、屏东技术学院等学院开设休闲农业课程, 组织专家从事休闲农业教学研究;积极帮助农民转型, 改变生产品的种类, 以高价值产品替代低价值产品, 花卉、高值蔬果、香草、茶叶逐渐替代甘蔗、水稻和平价水果, 促进农业走向精致化和集约化道路。如台北市农会成立辅导小组, 按照“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计划”, 研究台北市20家市民农园转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和台北市农会联合开展农业休闲旅游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盟, 推销优惠休闲游。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 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 使休闲农业走向精致专业化。

台湾最具特色大学之三 篇11

这个看起来相当专业的裁缝工作室,其实是实践大学服装设计系的教室。而这些“裁缝师”,一年之前多半也只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穿的是市面上卖的成衣,从没想过要自己做衣服。进了实践服装设计系之后,他们才开始上这一连串专业的课程。

从画图、挑布开始打基础

目前就读三年级的毛靖雅说:“‘服装构成制作’是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一年级要学会制作下半身的窄裙和裤子,以及上半身的衬衫;二年级难度提高一点,要会制作西装外套、大衣、风衣。”现在无论什么衣物,大致都难不倒这群年轻人。

他们从画设计图开始学,自己画平面图,还亲自去台北市迪化街永乐市场挑布,布买回来以后要和老师讨论,因为他们喜欢的材质不一定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且每种材质缝制时也有不同的技巧。打版、裁布、缝制、整烫等,所有程序都要自己做一遍。实践大学强调实践,另外,还有“服装设计”、“立体裁剪”等许多课程,也都有功课要交,毛靖雅笑说:“我们经常都在熬夜赶作业!”

大家看到服装展示会上的模特儿在伸展台上踩着台步,光鲜亮丽,其实念服装设计可不是轻轻松松地画画图、剪剪缝缝就好。目前担任台湾名牌男装主设计师的吴东泽笑着说:“我从小就爱画画,对设计有兴趣。中正高中毕业以后,本来想学建筑设计或空间设计,可是觉得搬砖块很重。没想到考上实践服装设计系以后,才知道搬布更累!大学时代,有一份打工的工作是当牛仔品牌修改师,我还得骑重型摩托车去各大百货公司收衣服,不然根本拿不动。”

他说:“实践重视基础。以前学生时代打版、车缝,大家都得熬夜缝制作业,的确很辛苦,可是到了业界就会发现,以前所下的苦功,其实对工作帮助很大。”服装系的课程还包括讲解布料特性、加工方法等的“织品材料学”,说明织品表面色彩过程原理、织品检验方式等的“织物染色与检验”,这些课程都让学生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校友在设计领域发光发热

实践服装设计系成立于1961年,是当时台湾第一所服装设计系,也因此有许多知名校友,包括很多台湾实业家。实践大学于1997年成立设计学院,除了服装设计系之外,把建筑设计系所、工业产品设计系所、媒体传达设计系和时尚与媒体设计研究所也纳入院中。

实践大学在设计方面的努力,已经受到各界注意。美国《商业周刊》曾在2007年将“实践”评选为全球60所最佳的设计学校之一,2009年又评选工业产品设计研究所为世界前30所最佳创新整合设计与商业思维研究所。

设计学院院长章以庆说:“设计学院提供了一个跨领域的平台,我们每年还会邀请知名大学的教授,到实践办一个跨系所设计工作营,集合这些系的老师来共同指导英文与执行人俱佳的学生,针对某个主题团体提案和创作。例如,今年邀请了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所教授班·休斯来台湾,以‘绿色经济提案设计Cradle to Cradle(从摇篮到摇篮)’为创作主题,4系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切磋、激荡出创意,而且不用出去,就能学到海外大师的经验,弥足珍贵。”

希望能激荡创意

就读设计相关科系的学生,多半都很有创意,但其实最有创意就是小孩子,可是经过10多年的教育,很多人长大以后创意反而不见了!章以庆希望“慢慢把他们剥开,4年级就会看到他们和当初进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实践”希望给他们“可能性的启发”:他们虽然有生活经验,但不表示有合适的美感。所以学校培养他们有深度的艺术美感,从不断观察中,被潜移默化,至少要具备基础涵养。

虽然现在大家口口声声谈设计,但是天马行空的创意,不见得能造福人群。章以庆认为:“设计的重点,其实是对人的服务。实践大学偏重衣食住行等生活面,我们教同学如何照顾人的生活,而且还要具备市场的了解度和执行市场面需求的能力。”

在“新一代设计展”上,看着4年级学长姐制作的超炫动画,目前就读媒体传达设计系一年级的杨智超说:“其实,现在上的课多半在训练思考,例如设计概论、视觉心理学、创作基础等,还没学到很多实务上的操作技术。”

媒传系讲师张亦翔说:“就像花博梦想馆的360度环形剧场,媒体传达设计是要让所有人通过五感来感受美好的世界,而不是只靠传统的视觉。我们重视教导观念,更甚于技能。”有了正确的观念,未来只要添加小技巧,就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由于课程多样化,设计相关科系的出路非常广。“实践”率先成立媒体传达设计系,张亦翔说:“如果以为传媒3D动画设计组都在打电玩,那可就错了!当然有些毕业生的确进了游戏产业,但也有不少校友进入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宏达电互动设计部门等。”

课程多样化拓展毕业生出路

“实践”工业设计系毕业生任职的单位,包括宏暮、华硕、三阳机车、摩托罗拉、大同等企业,从事的设计工作涵盖产品、包装、识别系统、展示等多种面向,也有不少人选择自行开设个人工作室。

服装系的历史最悠久,但章以庆强调:“我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你一定要喜欢这个行业,否则这条路你就走不下去。所以一年级就开产业导论课,从上游的布料企划,到下游的行销,请各行各业的资深校友,来分享他们的工作内容。只要是和服装相关的课程,我们都为学生准备好了。例如毕业生去百货公司负责服装采购,因为他在学校有上过行销课,知道如何下单。喜欢玩创意的,甚至可以去做电影剧服!最好的例子就是《白色巨塔》的服装造型师潘伦琳,就是我们的校友呢!”

夏姿开发设计部门约90%的成员都来自“实践”,吴东泽说:“‘实践’的学生特色就是很乖,有日系的优点,而且最强的地方,在于基础打得好,学生懂得车缝、材质、版型,而不是空有创意。”

就像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布料也有不同的生命,服装的美感,必须靠人去感觉、去发掘。“实践”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就是希望将设计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台湾实践大学教育管理特色探析 篇12

关键词:实践大学,行重于知,全人教育,信息化管理

1 倡导“行重于知”的办学理念

(1) 以生活教育为抓手, 强化学生务实实践的意识。学校以“一个观念:勤劳是快乐的;三个习惯:礼貌、整洁、物归原处” (1) 作为学生生活教育的基本方针, 强调“凡事由小到大的务实与实践”。 (2) 实践大学学生大多彬彬有礼、好学勤奋, 目光所及之处, 无不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在生活细节上注重实践。学校还教导学生要注重手脑并用, 时时刻刻都能将思想化为实践, 由实践而产生智慧才能, 藉智慧才能而发挥力量, 最后成就非凡事业, 造福社会人群。 (3)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积极教导学生如何把奇思妙想付诸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发明创造, 并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学方面, 实践大学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几乎每门课程都会邀请业界成功人士进行授课, 授课时间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自主安排。在教学形式上, 专业实习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通常而言, 学生专业实习要占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在教学计划安排上, 注重与社会需求对接, 该校成立了专门的职涯发展暨校友服务组, 每年对毕业生流向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用以衡量某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需要, 必要时敦促教务组对课程进行改革。“教育部”也会对专业与毕业生去向的匹配度进行评鉴, 将其作为发放教育经费的参考指标之一。

(3) 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核心, 提高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 实践大学可谓是不遗余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志工队伍和社团建设, 多个管理职能部门均建立了自己的志工队伍和社团, 如国际处的国际大使团、卫保组的志工团队、咨商处的志工团队、学生宿舍的楼长团队等, 它们由学校划拨专项经费进行培训, 由学生参与管理, 并发挥传帮带作用,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其他参与校园建设的机会。如在实践大学“学生会暨社团负责人期末大会”上, 与会者既有校长, 也有行政部门负责人, 他们要对学生提出的学校管理问题给出明确答复。借助这一形式, 学生深度参与校园建设, 既维护了学生权益, 又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

2 践行“全人教育”的育人模式

(1)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创校之初的公共课到通识教育中心, 再到现在的博雅学部, 实践大学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博雅学部亦成为继管理、民生、设计三个学院之后, 该校第四个教学单位。实践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 并非单纯强调通识教育, 而是在“一个观念、三个习惯”的生活教育基本方针之下, 制定四化教育, 即伦理化、艺术化、科学化、生产化, (4) 通过各院、系、所的专业教育以及博雅学部的通识教育共同予以落实。而且,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非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体系,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2) 辅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相结合, 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实践大学学生事务处负责学生辅导工作, 由生活辅导组、课外活动指导组、职涯发展暨校友服务组、谘商辅导中心、资源教室、军训室组成, 涵盖学生的身体、心理、学习、生活以及课余文化等多个方面,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帮助与支持。但这种学生辅导工作并不是通过传统的说教式管理模式开展的, 而是通过服务学生, 切实关心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需要,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观念、态度, 于无形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卫保组为例, 它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处理学生伤病的部门, 而是从最基本的健康知识着手, 主动开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动, 通过为学生管理健康, 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健康、爱惜生命的观念。

(3) 内在品质建设与外部环境建设相结合, 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实践大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内在品质, 将“礼”和“勤”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 并围绕该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如礼貌运动、整洁运动、劳作教育、校庆社区服务活动等。活动摆脱传统的说教和单向度的管理方式, 由师生共同参与, 并由老师带头起表率作用, 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受尊重的氛围中理解什么是负责任的、正确的行为, 潜移默化地将尊重他人、勇于负责、勤劳好学等品质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在注重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同时, 学校还致力于外在环境的建设。实践大学台北校区占地面积并不大, 但是对其的规划却长达15年之久, 期间历经多次修正, 既确保其与周边地理环境保持和谐一致, 又力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 (5)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 台北校区成立学生社团多达一百余个,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展自我个性, 校园里随处安放的学生的后现代风格的作品、橱窗里时尚个性的海报、办公楼上色彩班澜的通知栏、学务处门口可爱的卡通形象等等, 都在诉说着环保、创意和人文关怀。学生们生活在和谐舒适的自然环境中, 包裹在创意、人文、关爱的氛围里, 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熏陶和影响。

3 建设信息化便捷高效管理平台

(1) 以信息化建设节约资源。实践大学建有高效的用电、用水控制系统, 全校用电、用水总控制室面积不大, 设备不多, 仅用一台电脑就实现了对整个学校各栋大楼的用电用水情况的监控。学校还建立了包括消防系统、保全系统、门禁系统等9个系统在内的云端平台, 以此实现对学校用电、用水、消防安全等情况的实时监控, 既可保障安全, 又节约了资源。此外, 实践大学各部门网络信息与电力控制系统还实现了无缝隙对接, 教务部门上传的课表信息、学生活动场地审批信息等, 这些都可以在云端平台获得, 电力控制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动送电、断电, 从而能够实现电量的自动控制。

(2) 以信息化建设提高效率。实践大学信息化建设程度很高, 各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能够在最大程度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例如, 图资处的信息平台与教务处实现了信息互通, 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 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完成考勤记录、操行评定、谈话记录、活动上报等事项。由于全校各部门之间均实现了信息互通, 所有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 到系统中找到所需要的学生信息, 避免相同信息的反复报送,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9) .

上一篇:威尼斯双年展下一篇:安全工作的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