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2024-10-19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共9篇)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农业竞争力

2007年, 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 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基础上, 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选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生猪、奶牛10个产业开展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到2008年底, 启动建设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设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聘用50位首席科学家, 涉及34个作物产品、11个畜产品及5个水产品。 为此, 中央财政2008年共投入专项资金9.675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构成为: 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资源, 针对每一个农产品, 设置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首席科学家岗位。 每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 每个功能研究室设一名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科学家岗位。 根据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 在主产区设立若干个综合试验站, 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名试验站站长岗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职能有: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 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 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 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 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以农产品为单元, 以产业为主线, 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 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技术体系,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明确产业走向, 引领产业创新方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研究员认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少有的成功案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公益性研发机构, 不是简单的科技项目, 是按照产业技术链整合科技资源、组织技术创新的研发体系, 作用是明确农业产业的未来走向, 引领产业创新方向。 既然体系是个机构, 它就是一个整体, 在科企合作中代表国家公益性机构。 体系的大部分经费来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于是要面向全国开展研发与服务, 还有一部分经费来自国家基金和对口企业等, 所以要继续深化科企合作, 并有效地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 ”

张世煌介绍, 在过去8年里,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 取得了一些成绩, 今后, 玉米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都要适当调整, 进一步体现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 “‘十三五’期间, 玉米体系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和部署, 在我国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同时, 产业体系要不断整合资源, 考虑一些跨体系任务, 而资源环境高效利用是跨体系任务的着眼点。 玉米体系还有一个难点任务, 就是要帮助14个特困连片地区脱贫和进入小康。 ”张世煌表示, 8年来,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了资源整合的优势, 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的优质资产, 下一步要在扶贫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对于体系的发展方向, 张世煌认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我国稳住了一支覆盖全国的基本农业科技队伍。 现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已经稳定, 这样各省的创新团队就能够得到稳定。 尽管国家财政有困难, 压缩了行政事业费支出, 但全额保证了体系经费。 在我国农业面临‘调结构’和 ‘转方式 ’的当下, 我们要做好各方面工作, 优化内部结构。 重点研发和推广创新型品种、技术, 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做出新成绩, 才能扩大社会影响力。 ”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做好国家体系的延伸与补充

地方体系是国家体系的延伸和补充, 国家体系与地方团队一起构成农业科研的主要力量。 “加强体系联合, 完成与国家体系的对接是今后的工作内容之一。 ”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薛志省介绍, 在国家技术体系带动下, 山西省地方团队建设迅速启动,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 将重点探索协调山西团队与国家体系的长效合作机制, 合理配置各级人才及科技资源, 有效扩大产业技术覆盖面, 有力提升山西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副调研员单培裕介绍, 2010年1月山西省制定了体系实施方案, 建设17个产业技术体系。 同年5月启动了玉米、 小麦、蔬菜、水果及猪5个体系, 之后于2011年、2012年相继启动了谷子、马铃薯、羊、牛等体系。 到目前实际启动体系11个。 体系建设以来, 各个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 尤其在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新技术研发、引进、服务等方面贡献突出, 对于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时有效。 5年来, 累计选育、引进新品种700多个, 研发、推广新技术500多项, 培训农民60余万人次。 “尤其在科技项目的攻关上实现了诸多创新, 特别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上实现了很多突破, 如以前谷子种植全靠人工, 播种、间苗等工序很多, 费时费力, 随着机械化的推广普及, 穴盘间苗、精量播种等技术的运用, 解放了大量人工, 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5年谷子的产量、价格都不错, 谷农很开心。 ”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参照国家技术体系的构架设置的, 但是山西的资金力度不够, 一年财政为体系拨款360万~400万元, 每个体系25万~40万元不等。 以玉米产业体系为例, 品种选育需要租地、试验、人工等费用, 同时, 处理应急事件、进行技术培训等也需要费用, 资金短缺致使很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于是机构架子大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精简机构势在必行。 ”薛志省认为, 体系建设形式很好, 专家和农技推广联合起来, 利于技术交流。 “农作物一般区域性较强, 希望国家体系与省内体系的试验站及岗位专家进行融合。 我们已经向农业部提出申请, 希望得到支持, 实现有效连接。 ”他表示, 就目前而言, 体系间凝聚力还是明显不够, 因为技术成果的转化需要技术应用效果来体现, 见物见技更要见人。 各体系要充分发挥在人才、 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更好地助力产业发展。 “我们正积极探索一条适应产业技术需求, 以项目实施促进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 能够有效承接国家体系, 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路径, 以实现农业优势科技资源的整合联动和高效运转, 加强国家体系与地方团队的协调推进。 ”

单培裕介绍, 专家包县服务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个亮点, 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氛围, 得到社会各界肯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与体系专家进一步加强联系, 在项目的衔接和示范推广方面做好服务, 力争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提供发挥平台, 并明确要求各产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 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科技保障, 为山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学习福建、山东等农业发达省份的经验做法, 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 在服务产业, 尤其在关键季节技术服务和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所突破。 ”单培裕表示, 探索搭建产学研高效融合平台, 积极挖掘最大潜能, 为三农工作构建强力支撑, 是下一步体系工作的重点方向。

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引领特色发展 篇2

这是四川省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和行业关注度最高的综合性农业盛会,以“创新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品牌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为主题,在为期4天的展会中,围绕“扩大规模、提高影响、提升品牌、增强实效”的发展核心,打造“一会一展”两个品牌。这不仅是成都市现代农业的一次盛宴,还将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叫响成都现代农业品牌,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成都农博会是成都市委、市政府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是四川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和行业关注度最高的综合性农业盛会。今年,成都农博会围绕“扩大规模、提高影响、提升品质、增强实效”的发展核心,打造“一展一会”两个品牌,双线发展,相互融动。

其中“一展”指将成都农博会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会展活动品牌,搭建农业创新创业交易、农产品出口贸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展示的贸易平台。据悉,本次展会位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5-8号馆,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设置农业主题馆(5号馆)、成都农业精品馆(6号馆)、农产品贸易馆(7号馆)、农业配套服务馆(8号馆)四大主题展馆,共有14个国家、24个国内省市、我市20个区(市)县以及国内外企业参展,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搭建起一个国际国内农产品共同展示和贸易合作的平台。

“一会”是指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都)高峰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聚蓉城,围绕“三产互动·融合发展”主题开展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展会期间,还举办了“首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都)高峰论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展论坛暨国家智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第二届成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第三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论坛暨成都都市现代农业投资项目推介活动”“2016国际合作社联盟中国合作社论坛”“成都 资阳 甘孜 阿坝 凉山农产品营销暨企业对接会”“成德两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签约仪式”以及农业新品发布会、项目推介会、产销对接会10余个,国内外嘉宾及参会人员1300余人,进一步扩大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丰富多彩的论坛活动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信息化、农业创新等多个话题开展主旨演讲、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不仅建立起成都与国际国内各地区互为借鉴、交流共进的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还将整合农业及相关领域的顶尖学术资源、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和客商资源,拓宽推广平台,促进对外贸易,吸引国际投资,共同推动成都现代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据悉,多位行业顶级专家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包括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有关负责人,以色列驻蓉领事馆总领事蓝天铭(Mr. Amir Laty),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育敏,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公共部门业务领导人周园等。同时,还广泛邀请国内外农业领域专家、政府展团代表以及国内外商协会、企业代表参加首届成都农业论坛,包括美国田纳西州专家及企业代表团、俄罗斯俄中商务园代表团、国际合作社联盟代表团、波兰欧亚商业教育基金会代表团等。

本届成都农博会凸显出4大亮点:一是展会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作用更加凸显,14个国家、24个省市组团参展,展示推广当地优势特色品牌农产品及农业高新技术,加强与成都农业的交流合作,另外还有近20个省市组团参观。二是突出成都特色。今年设成都主题馆和成都农业精品馆,还设置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展区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展区,充分展示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成都休闲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搭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创新展示交易平台。集中展示国内外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及农业创新项目。其中,中国农业学术权威——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次组织16家直属院所参展,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农业科技创新。四是来宾邀请更加广泛,行业参与度与关注度不断增强。今年国内外参展参会来宾规模创历届之最,进一步扩大农业投资促进、技术交流合作、农产品贸易和产融对接,提升成都农博会的业界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了解,以色列、俄罗斯、意大利、法国、波兰、加拿大、西班牙、希腊、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日本14个国家带来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同时,还展示以色列滴灌及大棚技术、新加坡养殖监控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青海省、哈尔滨市、沈阳市、昆明市、兰州市、贵阳市、福州市等14个省市带来哈尔滨五常大米,昆明鲜切花、鲜花饼,贵州富硒大米、茶叶,沈阳鹿产品、虫草等特色农产品;达州市、南充市、雅安市、资阳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10个市州带来野生菌、山核桃、牦牛肉等生态农产品;成都市20个区(市)县也拿出稻田鱼、生态丑柑、石斛鲜品、花秋贡茶等最新鲜、最优质、最有特色的产品,共同带来一场汇聚全球优质农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的盛宴。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3

兴十四镇位于距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处, 原名音河镇, 2011年更名为兴十四镇, 镇政府搬迁至兴十四村。兴十四镇幅员260平方公里、镇域常住人口1.67万人、镇区常住人口0.86万人。镇区 (即兴十四村) 建成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已建成商服、住宅、办公楼房40余栋, 花园式单体别墅136栋, 镇内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 硬化、亮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近三年来, 兴十四镇主要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村屯环境整治等城镇建设项目, 完善了各项功能配套, 餐饮、通讯、交通、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一应俱全, 是甘南县小城镇建设发展最快的乡镇。特色化方面, 兴十四主要依托土地规模经营和兴十四农业示范园区先进的农业技术, 发展现代农业加工和农业观光休闲旅游, 三产融合发展。现有大小生产加工企业20余家, 旅游年接待游客16万多人。

2011年11月, 兴十四镇政府搬迁至兴十四村, 自此镇政府所在地兴十四村成为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该村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 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几十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在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 兴十四村始终没有分田到户,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经过苦干实干, 组建了总资产22亿元, 集农、林、牧、生物制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黑龙江富华集团, 形成了“生态农业、链条产业、集团推进、规模经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发展成为了人均纯收入超过7.6万元的高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兴十四村的发展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及栗战书主任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认可, 曾先后被省和国家领导给予“南有华西村, 北有兴十四村”“龙江第一村”“黑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改革开放几十年不倒的红旗”等美誉。

2 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8月11日, 时任王宪魁省长带领省相关部门领导深入到兴十四村调研时指出:“农村要想大发展、快发展, 必须走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要靠产业、上项目, 实现多渠道就业,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几年来, 兴十四村坚决落实王省长的重要指示, 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2.1.1 产业特色鲜明

做精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 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瞄准中高端优质农产品发展设施农业。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打造集实验控制中心、智能温室、阳光节能温室、阳光大棚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示范展示有机稻、果菜、花卉等18大类105个品种作物, 推广应用33项各类新技术, 推动农业生产打有机牌、走特色路, 亩均产值较传统种植提高了几十倍。2015年全村粮食产量达到3312万斤, 亩产1379斤, 比全县平均水平高了97.8%;设施果蔬产量900多万斤, 约占齐齐哈尔周边地产果蔬供应量的30%。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以加工转化当地农业资源为方向, 在做大做强玉米、杂粮、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同时, 积极开发生物肽、葡萄糖氧化酶、乳酸菌等科技产品, 推动由初级加工向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6%。三是聚焦全产业链拓展农业服务业。与中储粮合作兴建50万吨粮食仓储中心, 正在建设全自动温控、湿控、气控冷链库, 农产品错季销售成为可能。依托兴村网,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草根物流等, 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目前已建设信息站点434个, 配备信息员450个, 发展草根物流队伍400余人, 培训信息员1800余人次, 发布村务公开信息2956条, 农务信息8691条, 本地商家入住169户, 发布商品2144种, 完成网上交易40223笔, 实现总交易额1121万元, 其中农产品销售占总交易额的71.9%, 共安置就业达到600多人。同时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旅游, 建设龙头岭、黑龙潭垂钓基地、森林防火观光望塔等旅游观光景点30余处,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年收入达3500万元。

2.1.2 带动作用显著

经过五年建设, 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面积由原来的4000亩扩大到了全村的2.4万亩, 示范带动效果不断增强。吸引了县城乃至辽宁、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等地130多户农民来兴十四承包大棚, 示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棚室产业, 促进了全村二、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带动周边3000多人实现就业, 带动周边6个村、10000多人, 实现年人均增收6000元, 特别是带动了全县乃至周边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2.1.3 发展环境良好

兴十四村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村, 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丽的自然环境, 热情淳朴的乡村民风和省、市、县的诸多扶持政策吸引着来自祖国各地的投资者。兴十四村始终没有分田到户, 坚持走集体化道路, 在城镇规划建设和项目引进等方面有着其他村镇无法比拟的优势。2011年, 经省政府批准, 对兴十四村的项目立项、环评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比照“百镇”和旅游名镇试点执行。2013年7月18日省政府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甘南工业示范基地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批复》 (黑政函〔2013〕71号) 文件, 批准甘南工业示范基地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甘南工业示范基地a区为甘南县生态工业新区, B区是兴十四富华工业园区, 与a区享受同等政策。

2.2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2.2.1 城镇建设风貌提升

1956年刚建村时, 兴十四村是一个“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树无一棵”的“三无村”, 经过多年的建设, 如今的兴十四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早在1981年就实现了住房砖瓦化, 1982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2002年以来, 建设花园式单体村民别墅136栋, 全村80%的农户住上了别墅, 户均居住面积196.6平方米, 每栋35万元的别墅村民只拿10万元, 村集体补助25万元, 产权归村民个人。目前, 全村人口已由原来的不到2000人发展到11600多人, 为了解决新增加人口住房问题, 兴十四村把原来的旧房子全部拆迁, 新建公寓楼34栋、52万平方米, 配套建设了车库、仓房、商服。2012年9月, 省科技厅授予兴十四镇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 兴十四村花园别墅小区先后被建设部授予国家aaa级住宅小区和十佳精品宜居小区等殊荣。2014年, 兴十四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兴十四富华房地产开发公司被授予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最高奖项——广厦奖。

2.2.2 镇区环境得到改善

兴十四村风光秀丽、环境优美, 为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兴十四村投资新建了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建设了生态厕所;还投资建设了龙头岭有机肥厂, 对镇区乃至周边村镇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制成有机肥, 不但保护了环境, 还创造了经济效益。村别墅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已建成年产5000万株苗圃1处, 农防林网48条, 累计人工造林1.5万亩,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0%, 人工林中主要有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红松、杜松、银杏、黄玻璃等20多个树种, 最高树龄达56年, 经国家林木专业评估机构评估总价值达6亿元, 不仅自身创造经济效益, 而且还有效抵御了风沙对万亩良田的侵袭, 净化了空气, 切实调节了村及周边的小气候。每年兴十四村比周边偏得三到四场雨, 自然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维护和改善。每年春夏秋三季, 林中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冬季, 则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连多年不见的狼、狐狸、野兔和野鸡等多种野生动物, 也在林中出现了。2012年3月21日, 被黑龙江省林业厅批准成立了兴十四村生态林场。

2.2.3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几年来, 兴十四村在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 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 全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 着力把兴十四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 宜居、乐业、富饶的美丽乡村, 取得了显著成效。兴十四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全国十大特色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

2.3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2.3.1 文化传承——拓荒文化

1956年春天, 一群闯关东的支边移民背井离乡, 带着“东北要啥有啥, 点灯不用油, 种地不用牛,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期盼, 从山东省的沂水边来到了黑龙江省的音河畔。

然而, 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望无际不见人烟的莽莽荒原, 天地之间只有一面标明“兴十四村”的小红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群山东汉子心中的期盼被眼前的苍凉击碎了。关键时刻, 移民中的8名共产党员像8颗火种, 重新点燃了36户移民心中的希望。从此, 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创业颂歌奏响了第一个雄浑的音符。

60年来, 兴十四的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 抱成一个团, 拧成一股绳, 靠着山东沂蒙老区人特有的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 凭着被极端艰难困苦条件逼出来的聪明才智, 在塞外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上, 奋力开拓, 辛勤耕耘, 从无到有, 白手起家, 不断地改变着贫穷落后的面貌, 向世人展示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史。

在创业过程中, 形成了具有关东特色的拓荒文化, 这种文化是兴十四人艰苦创业精神的形象体现和精彩浓缩, 学习并弘扬这种文化可以起到缅怀过去、激励现在、启迪将来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让兴十四人的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和致富争先的精神世代传承。

2.3.2 文化传播——村史展览馆

兴十四村史展览馆始建于2004年, 2016年进行了整体的升级改造, 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全馆展示以史实为本, 以拓荒沃野、铸造辉煌为主题, 通过大量图片, 附以相应的文字、实物、沙盘等艺术手段, 全方位、多侧面展示了兴十四村60年来拓荒创业、快速发展的历史画卷。馆内一楼通过沙盘、图片文字和实物三部分进行展览。沙盘展览部分, 通过30平方米的沙盘展示了兴十四村以及中国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区的全貌;图片、文字展览部分, 分为扎根荒原, 艰苦创业, 工业强村, 高速发展等九部分, 讲述了兴十四人在村党总支书记、富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付华廷同志的带领下, 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实物展览部分, 通过展示付华廷带领兴十四人自己组装的拖拉机, 以及建村时住的马架子, 日常生活用的煎饼鏊子、磨、碾子等, 生产用的马车、木犁、耙和磙子等实物, 再现了兴十四人与自然抗争、拓荒创业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各展区的参观, 人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兴十四村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和致富争先的精神, 真切感受到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永争一流、超前奋进的个人精神和人格魅力。

2.4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2.4.1 道路交通

从齐齐哈尔市至甘南县由甘双公路至兴十四村, 可进入性较好。本村所在地已形成了以中央大街为纵, 以富华大街为横的三纵七横的村内道路网, 路长约12千米、路宽24米 (包括人行横道、排水边沟及绿化带) 的柏油路面。全村有东西南北, 纵横交错的乡路十四条, 路宽10米, 水泥路面, 纵横笔直, 全长约100千米。道路状况较好, 已形成了较具规模的道路网。

2.4.2 公用设施

兴十四村逐步完善了上水、下水、供热和垃圾转运等公用设施, 住宅安上了太阳能, 实现了低碳、节约、环保。建成3600平方米的村史展览馆、35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有月亮型景观大门、购物超市、大面积停车场、老年活动室、休闲健身器材活动场地、音乐喷泉、休闲座椅、椰树状景观灯、拓荒牛雕塑、丹顶鹤雕塑、梅花鹿雕塑、刻字景观石等景观设施。生活区内有线电视、电话、光纤等入户率都已达100%, 设有专门的物业管理部门。

2.4.3 公共服务

近年来, 兴十四村真正实现了“上学不出村、养老不出村、就医不出村、办事不出村”。先后建成了商业服务一条街、省委基层干部兴十四培训中心、五保供养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兴十四学校高中教学楼、食宿楼、幼儿园、医院、计划生育辅导站等项目。村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享受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还享受物业管理、合作医疗和学生上学等“十免费”, 以及米、面油等14项福利待遇, 村民生活富裕、和谐, 完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5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2.5.1 理念模式

理念:兴十四村自建村以来始终把三个方面的工作放在首位, 即“村屯环境整治”“人工植树造林”“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村屯环境整治。在不断完善村屯硬化、亮化的同时, 早在20世纪80年代, 兴十四村实现砖瓦化之后, 全村农民养殖畜禽开始从散养向圈养、规模饲养转变, 到80年代末全部实现规模饲养、畜禽不进村。二是人工植树造林。自1972年付华廷任党支部书记以来, 兴十四村民每年春天都要人工植树造林, 人人爱树、人人“把树当爹”的兴十四村民硬是在沙包地、河卵石上人工栽植了1.5万亩人工林, 特别是人工林90%以上都是难以成活的珍贵树种樟子松。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兴十四村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不遗余力的培养人、吸引人、使用人、发掘人。以付书记一般人的人格魅力吸引人, 用真挚的情感留住人。目前, 以大学生村官、党总支副书记王淑媛为代表的300多名大学生已经在兴十四村安家落户。

模式:兴十四村始终不分田到户, 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依托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实现产业化;建设农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和便民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兴村网”, 农村实现了信息化;同时吸纳剩余劳动力, 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靠产业、上项目, 实现多渠道就业, 拉动人口聚集, 农村实现了城镇化。

2.5.2 规划建设

兴十四镇在准确把握自身发展优势, 科学定位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 聘请了专业机构规划编制了《兴十四田园新市镇总体规划》, 并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 明确了功能分区, 确定了总体目标, 确保了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真正做到了以规划统领小城镇建设方向。

2.5.3 社会管理

兴十四村把党建与创新社会管理有机结合, 以政风带民风, 引领群众自觉遵章守纪。制定了涵盖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系列内容的村规民约, 按居住地将村民划成12个小组, 每组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村民, 协助村干部宣传规定、解决矛盾、调节纠纷等, 小事就地解决, 大事及时化解, 将原来的“村官自治”转变为真正的“村民自治”, 农民自己管自己事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

2.5.4 体制机制

党建工作是党执政的根基, 相对基层来说, 更是全村兴旺发达的保障, 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目标, 不断夯实班子建设, 建立完善制度。同时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 建立了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的人才机制。注重情感留人, 外来人才与正式村民一样享受工作福利待遇、子女免费教育、住房奖励等;注重事业留人, 坚持放水养鱼、放手培养, 让人才有充分的展示空间;注重培养留人, 通过定期轮训、脱产培训, 不断提升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3 进一步加大特色城镇建设力度

多年来, 甘南县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兴十四村发展的扶持和帮助, 把支持兴十四村发展作为加快全县发展的大事来抓, 确定了“一村带一镇, 一镇推全县”的发展战略。2014年9月15日, 下发了《甘南县长期支持兴十四村发展相关政策的意见》, 全力支持兴十四村发展。

按照2016年5月12日汪洋总理来兴十四村调研时的指示, 兴十四村及时调整发展思路, 下一步将围绕一个中心, 狠抓四个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即以党建工作为中心, 抓好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电子商务、旅游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培养好接班人, 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让兴十四村这面旗帜永远不倒, 并且高高飘扬。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 让大家心齐永远不内斗, 保证兴十四村继续发展、继续前进。党建工作要发挥典型村作用, 带动周边村党建工作。同时, 在兴十四村选拔优秀的党员干部到其他村搞好传、帮、带。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由村两委班子负责监督, 开展群众评议党员、干部评比、考核活动, 为党员、干部考核打分, 培养推荐优秀后备干部。

现代农业:继续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示范带动全县“米改稻”“米改豆”“米改薯”“米改饲”“米改蔬”;扩大兴十四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覆盖面, 与周边村农民当面算经济账, 宣传使用大机械进行规模经营的优势, 引导土地向兴十四村流转, 推进全镇乃至全县土地实现规模经营, 进而带动人口向兴十四村流转, 让周边村民共享就学、医疗、养老、交通等公共资源, 共享兴十四村城镇化建设发展成果;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先进的技术优势, 种出更多优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 利用好兴十四村逐渐完善的生态农业体系, 把兴十四村打造成全国有机食品第一村、有机食品专业村。

农产品加工:将在现有的食品加工业基础上, 加快扩大酶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是以玉米为原材料和载体, 采用高新技术生产酶制剂的玉米精深加工项目。产品包括饲料用酶制剂、医药食品级酶制剂和工业酶制剂。将黑龙江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建设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做成国内最大的酶制剂产业园区。另外, 还要立足当地资源, 面向全国进行招商引资, 引进马铃薯和食用菌加工项目。

电子商务:将通过“兴村网”信息化平台的推广运行, 达到农业部农村信息进村入户项目“整体推进型”标准, 使甘南县成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示范基地”。以现有覆盖全县的成功经验为基础, 将兴村网在齐齐哈尔全市覆盖, 再向黑龙江全省推广。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兴村网”的电子商务全面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

旅游产业: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 并加大宣传力度, 把兴十四村和音河水库、飞鹤乳业、嘉一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桑葚果园等景点统一打造一条旅游精品路线。引导甘南县城至兴十四村沿线村屯农民从事棚室产业, 把有机果蔬生产与休闲农业旅游相结合, 把兴十四村休闲采摘游打造成黑龙江齐齐哈尔精品旅游线路上的“精点”。做好兴十四村aaa级景区申报工作, 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景区。全力接待好中央组织部、农业部、河北省委组织部、省市党校等各级培训班, 做好农民工培训, 打造品牌培训基地。

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现代农业 篇4

《经济》:您认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陈传宏: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应对挑战。

挑战一,全球新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的挑战。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绿色革命”悄然兴起,正在不断加速农业技术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当今世界农业正在向科技主导型的多功能现代农业产业转变。我国农业必须迎头赶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以科技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挑战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受经济全球化、新贸易保护主义、入世的影响,从2004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且急剧扩大。在粮食“九连增”的同时,我们大豆、玉米、植物油等农产品进口逐年扩大。总体来讲,我国农业整体上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全面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

挑战三,全球粮食与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世界粮食产量维持在21亿吨左右,目前尚有10亿人缺少充足食物,预计到2030年粮食需求量还要比目前增加50%。全球可耕地面积呈日益减少,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阻碍。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选择;

挑战四,我国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非持续性问题。我国人均耕地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5%,且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中低产田占到2/3。人均淡水资源仅有世界平均的28%,但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却不足40%。肥料利用率平均仅为40%,农药利用率平均仅为30%,而发达国家均在60%以上。由此说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依靠科技转变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挑战五,“四化同步”中农业农村发展严重滞后。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步扩大。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就是要依靠科技,建立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带动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经济》:在“四化”同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如何服务于“三农”?又是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

陈传宏:从“四化”同步战略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当前农村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依靠现代科技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信息化、农民职业化、新型城镇化”。一是依靠现代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科技型农业,它是以现代科技引领的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只有将农产品依靠市场需求导向,建立生产、加工、储运流通相连接的新型产业链,才能实现高附加值,才能向高效益产业发展,克服农业由于受气候影响强、生产周期长等所带来的制约影响,这就必须通过先进技术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丰产增收同步,以科技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二是依靠现代科技,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村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先进的生产要素、经济要素和技术等合理配置和双向流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时,依靠数字农业技术突破和应用,建立精准化农业生产体系,不仅可以降低环境压力,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应对劳动力日益不足的新挑战;三是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民职业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将农民的社会身份转变为向工厂中工人一样的职业岗位身份,在产业链构建中开发创造新的就业创业岗位,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化技术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技能、懂市场、懂经营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队伍,以农民职业化带动经营规模化,以规模化引导技术标准化,以标准化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四是依靠现代科技,推进新型城镇化。从中国国情来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把现代农业放在关键基础地位,以现代农业聚集现代产业,扩大农村就业空间,以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农村就地城镇化建设。

《经济》:在“四化”同步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作用?

陈传宏:2001年科技部会同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等开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12年,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要求,启动了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陕西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及100个左右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即121工程)的战略结盟协同创新创业工程。于2012年7月在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了“121工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结盟协议”。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7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2年全国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成面积300多万亩,园区各类融资总额达到1880多亿元,入住园区企业总数6218家。园区实现年产值近3000亿元,组织科普讲座培训工作超过1万次,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项,受益农民100多万人。实践表明,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拉动现代技术聚集、新兴产业聚集、人才资本集聚的独特功能,带动了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拓宽了农村劳动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促进了城镇化建设。

《经济》:为落实“四化”,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今后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5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适应新型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

200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的定义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并没有使农业经营的家庭数量明显下降, 农业经营规模几乎没有扩大, 更多地是呈现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副业化、劳动力老龄化趋势, 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 从而带来未来农业谁来种地, 如何种, 以及用什么样组织形式和方式来种等一系列问题凸现。

与传统承包农户“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相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二是以专业化为手段;三是以规模化为基础;四是以集约化为标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资金、技术、装备、人才等优势, 有效集成利用各类生产要素, 增加生产经营投入, 生产技术水平高, 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意识, 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看,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纵观农业发展的历史, 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 是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点突破方向。只有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才能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进程。

从全省农业发展实际看,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发展路径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我省人多地少, 土地等自然资源匮乏, 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但我省科技和教育资源丰富, 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必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 走出一条以科技为先导、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从农业农村工作实践看,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 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增加农业效益, 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普及, 推进科技下乡,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引导农民创业, 扩大农民就业, 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可以说, 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 必须依靠科技挖掘潜力, 依靠科技增创发展新优势。

2 农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第一, 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风险。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劳动对象, 农业经济再生产不仅是经济再生产, 也是自然再生产。农业技术创新既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 同时也受生物生命自然规律的支配, 大多处于科技的前沿, 具有研究的不确定性, 成功是否难以预料, 据统计, 美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只有15~20%,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成功率还会更低。

第二, 农业技术创新客体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与工业技术创新比, 农业技术创新整体上更加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大多数农业科研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两大特征: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由于多数农业生产是生物产品的生产, 其自我繁育的特征决定了它的非排他性。同时, 农业技术一旦产生, 一些农民对某种技术的采用不会限制其他农民对该技术的采用, 具有非竞争性。

第三, 农业科技创新原动力不足。农业企业对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一般只对风险较低、投资回报率高的农业技术的研发感兴趣, 如农用化学品 (化肥、农药) 、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和农作物杂交种等。而其它领域 (如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 的农业技术创新只能依靠政府支持的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来完成。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 由于投入大, 产业投资的周期长, 许多成果难以形成专利, 容易被他人分享, 也影响了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

3 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基本情况

近年来, 我省坚持把科教兴农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级年均安排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资金3亿元以上, 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2亿元以上。累计研发新技术1341项、建立新模式455项, 获得国家奖41项, 形成稻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设施园艺周年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 超级稻新品种及精确定量栽培、设施园艺生产、畜禽规模化生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农产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等一批农业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 发酵床养殖、蟹池高产高效主混养等一批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高新技术普及化进程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全省绝大多数县 (市、区)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经完成。

三是实施人才兴农战略, 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人才体系。全省农业行业拥有各类专业人才近14万人, 其中涉农科研人员1.2万人, 占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的10%以上。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3.4万余人,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技术人员占53%。农民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不断提高, 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4 发达国家农业创新模式

随着世界农业及农业科技形势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形成了不少成功的创新模式,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美国:产学研结合型。美国农业有着完善的科研体系及雄厚的科研实力,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强国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80%, 属于典型的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美国非常重视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及相关涉农机构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一项新技术由农业研究机构完成后, 由专门的推广机构进行简化和中试, 然后转让给企业、协会和农户应用。同时, 企业、协会和农户也把市场和技术需求反馈给农业研究机构, 构成了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 保证了农业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英国:政府引导型。英国现代农业从发端到全面推进, 经历了机械化农业、化学农业、生物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演变过程。在各过程中, 科技创新始终是英国农业战略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和评价指标。从总体上看, 英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是一种政府引导型的科技创新模式。在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方面, 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每年投入3.25亿英镑用于农业科学与创新。英国政府运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给予的每年30亿英镑, 对农民应用农业创新成果进行补贴。

德国:信息生态型。农业信息技术是德国农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属于一种典型的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德国大力开发农业信息技术, 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 培育出富营养、高品质的啤酒大麦;在工业作物培育方面, 通过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定向选育制取乙醇、甲烷等绿色能源, 以马铃薯为原料制造一次性餐具,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造可降解塑料等。

以色列:精细创新型。以色列的栽培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工艺开创了荒漠中设施农业的典范, 其成功的关键是追求细节完美的思维创新。以色列每一个单件设备或者技术都不是高科技产品, 但以色列人将这些设备组合到一起, 通过精细化的流程控制创造了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以色列80%的灌溉地使用灌溉施肥结合技术, 75%的农用污水被循环利用, 100%使用水溶性肥料, 使得水的利用率提高40~60%, 肥料利用率提高30~50%。以色列人把原本可以粗放的农业看成必须精细化的工业生产, 他们在细节上更务实、更认真、更踏实、更精准, 把通过实践检验的成果有效地组合在一起, 成就了世界公认的农业技术强国。

5 以提升四种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抓住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就抓住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必须先行, 要努力提升四种能力, 取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驱动能力。要积极整合科技资源, 以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线, 以高效种养业等农产品为单元, 加强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加快建立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从生产到消费全领域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主攻方向, 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实行科技开发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 在生物技术、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信息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等重点领域, 尽快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新建扩建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全省农业产业科技竞争力。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提升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科技推广, 要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资源共享, 实行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紧密对接, 扩大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要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加快构建“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以提高农技推广效能为目标, 全面推行乡镇农技人员聘用、绩效考评、推广责任、知识更新以及多元推广服务“五项制度”, 有效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载体, 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乡镇,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采用招投标、政府订购、委托服务等方式, 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技推广。

三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 提升人才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农业强省的根基。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观念, 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工程, 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和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 努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6

一是形成了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计划体系

近年来, 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的整合力度, 不断加大科技项目对农业的倾斜和集成, 形成了自然科学基金、863、973项目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自治区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 星火计划、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农业科技计划体系。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 有力提升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切实推动了农牧业科技进步。例如, 近年我区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支撑项目经费8250万元, 围绕粮食、奶业、肉业、草业等主导产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 我区有40个旗县承担了该项计划, 获得专项经费7460万元, 培育、壮大了一批地方特色农牧业产业, 有效带动了农牧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二是重点打造公共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 我区启动实施了平台载体升级工程, 加大了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升级力度。依靠农业领域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载体, 形成了优势明显, 布局合理, 能够有力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科技平台。和林格尔县畜牧业高新技术科技园、赤峰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除此, 我区还建成26个自治区级农牧业科技园区, 21个自治区级科技特色产业化基地。2011年赤峰农博会成功升级为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重要展会, 成为技术交易、转移的重要平台。

三是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以星火计划为主导, 以打造技术成果推广平台为重点, 以参加各类会展为补充, 推广和转化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提升了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本着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重点从模式创新和产业服务体系完善上下功夫, 打破了企业、服务部门独立, 各类资源相互孤立的格局, 实现了人才、物资、设备有机结合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现已形成12种服务组织类型和7种服务模式, 形成玉米、绒山羊、肉牛养殖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以12396为依托提升农村牧区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实施自治区星火计划培育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品牌, 各盟市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了我区农牧业信息化进程。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通过政府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科技人员深入农业一线,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 为实现农村牧区结构调整,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止目前, 科特派创业行动已实现了盟市、旗县全覆盖, 科技特派员的数量达6170名, 共实施2152个项目, 有力推动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 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走上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创业服务之路。

四是引进和培育农牧业科技人才取得新进展

首先是以“草原英才”为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通过制订制度方案、创造政策环境、创新引才机制、扩大对外宣传等有效措施, 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农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由于我厅人才工作成效显著, 被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评为2010年度工作突出单位, 2011年受到表彰奖励。其次是以星火计划为主培训了大批乡土人才。充分利用星火培训网络、遍布各旗县的星火学校的有利条件, 通过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牧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及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极大地提高了乡土人才的技术技能。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主题是“科技创新、保障供给”,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支撑引领农牧业发展, 为农牧业科技发展创造了大好形势。2012年, 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文件精神, 以加快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打造创新平台载体,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引进和培养农牧业科技人才, 不断提升农牧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实现新跨越, 支撑引领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 把行动落实在科技兴农的主线上, 把资源集中到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上, 把人才凝聚在农牧业主战场上, 突出重点, 抓住“粮、肉、菜”的主攻方向, 抓住“节水、增粮、增收”的主体目标, 抓住“项目、人才、园区”的一体化, 抓住“产、学、研”结合, 具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业科技项目经费资源的整合

一是加大对农牧业科技投入。深化农业科技计划管理, 突出产业导向, 凝练重大需求, 加强资源集成, 整合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 切实加大农牧业领域支持力度, 确保现有科技经费向农业科技项目的倾斜和投入比例的不断提高。二是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进一步调动金融、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三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全区农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启动实施好现代农牧业、生物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农田节水、生态和环境领域的科技重大专项,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研发一批农牧业高新技术产品, 形成3-5个产业链完整、占据行业制高点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重点抓好农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必须的基础条件。一是打造创新平台。依托自治区现有的大学、科研院所, 建设1-2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2-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水平。二是在继续完善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础上, 在每个盟市建设1个高水平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 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示范、农牧业科技企业孵化、农牧业科技服务、农牧民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创业基地。三是探索建立平台基地、开发基地的共享机制。采取项目与平台基地整合推进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项目由基地来到基地去。加强产学研合作, 围绕优势产业建设2-3个农牧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启动实施两大工程两大行动

一是实施良种培育工程。加强种籽资源收集、保护、鉴定, 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 创制改良育种材料, 在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畜种的新品种选育和改良扩繁方面,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配合自治区政府做好南繁基地建设工作;鼓励引导我区2-3个有条件的种业企业, 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是继续实施好粮食丰产工程。在对已有的玉米、小麦、马铃薯进行专项支持的基础上, 对大豆、油料、特色杂粮等优势作物加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把我区的粮食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水平。

三是继续实施富民强区专项行动。创新专项运作机制, 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合理布局实施区域, 着力提升实施效果, 择优选取2-3个国家级旗县开展后续工作, 新上4-5个国家专项计划项目, 为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促进农牧民致富财政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四是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以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为重点, 以产业链培育为方向, 以服务机制和模式创新为抓手, 在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地区建成并培育一批农村科技创业示范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创业型人才和科技创业实训基地, 构建社会化创业体系。

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一要鼓励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 开展大学推广模式试点, 重点支持农牧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和产业服务体系创新示范, 推行推广专家大院、农技110等多种服务模式, 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二要深入实施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 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农牧业企业的支持, 促进科技创新与农村创业紧密结合。三要加强农牧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建设, 依托12396信息服务平台, 搭建以农村牧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

五、加快培育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7

1.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2009年,吴江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200元,同比增长11.5%。到目前为止,建立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个,苏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现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苏州市级7个,吴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吴江市香青菜”成为全省首批、苏州市第一个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制定种类农业标准21项,成为全省认定农业基地最多、生产标准最多的县(市)。

(1)科技支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全市上下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共识,市委、市政府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格局。以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基地)为载体,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业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开展自主创新尝试与实践。“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近400项,本市财政投入经费近5000万元,向上争取科技经费近500万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58%以上。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及再创新,根据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选择相应的技术要素开展了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提高。目前拥有发明专利近10项,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近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种1个,申报并正在审查中的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建设发展迅猛。

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共实现产值近5亿元,利税1.2亿元,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超100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养殖新品种300余个,带动、辐射12 000户农民户均年增收近5000元。

二是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通过各级政府的扶持、扶强,30家吴江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发展势头强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收入的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吴江市苗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省级林业种苗高新技术园区、林业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十一五”期间共投入科研经费近80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实现产值5100万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9项,申请省级标准1项,申报新品种1个,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15篇。

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有农业类行业协会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78家,涉及粮油、园艺、水产、畜禽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专业,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地+公司+农户的农技创新、推广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产品宣传,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正逐步成为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生力量。

(3)产学研合作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队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手段不多等难题的很好的途径。近年来,吴江市农业企业已与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借助他们的科研力量、设备设施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四大家鱼和地方特色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成果转化等。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的“黄颡鱼规模化扩繁与健康养殖”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年通过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产值378.9万元,获得144.02万元,销售苗种1420万尾,辐射农户养成商品黄颡鱼213千克,间接经济效益达480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吴江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总目标来看,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着农业高效化技术粗放效益低、农业规模化总量小分布散、产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农业外向化出口创汇少种类单一等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1)科技投入不足。

近几年市里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农业三项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但相对于政府的投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因为科技创新理念的淡薄,导致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使科技创新缺乏必须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2)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项目多,自主创新研发的项目少;常规技术研究的多,高新技术研究的少的现象,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较低,使得吴江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和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3)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缺乏、老化,加上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迅速,品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广大农技人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强,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有些力不从心。广大中小农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农人员的年龄老化、素质明显下降,他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高,也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3. 发展对策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业面临着新的定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注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宣传引导。

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职责,把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宣传农业科技工作新思路、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共识,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首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农技推广网络,充实农技推广人员,并确保在其岗、谋其职、做其事。其次,要支持鼓励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攻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第三,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工作,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能力。

(3)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

要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招商引进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投入、农技机构与市场对接自筹资本投入等多元化方式,努力使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作为政府层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确保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科技三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加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扶持补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4)加速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和引进。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第一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要通过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直接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要采取定向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等多渠道、多方法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第二要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对到农业企业、大型农业基地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鼓励支持;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创业和面向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关配套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引进我市农业科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

(5)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8

文化是立校之本, 特色之源。秉承传统, 凝练历史, 面向未来, 学校提炼出了以“精·和”文化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即精细的学校管理, 精良的师资队伍, 精心的教育教学, 精致的校舍设施, 和谐的办学环境, 全面的教育质量。

精细的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学校编制了“制度汇编”并结合形势不断进行修订, 理顺管理通道, 建设制度文化。日常管理中, 坚持以人为本, 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在依法治校的同时,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管理和教育的始终, 将管理与师生员工的幸福联系起来, 与师生员工的尊严联系起来, 与师生员工的创新联系起来。人本管理提升了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 从细节上提高了管理效能, 增强了工作落实力和创新力, 做到了管理无缝隙。

精良的师资队伍——协作共进的团队文化。学校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团队文化, 在协作、竞争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全体在构建学习型组织、集体备课、年级教研等活动中弘扬团队精神, 在“八环节”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优质课比赛、同课异构展示课竞赛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 有力推动了高效和谐课堂建设。目前, 学校专业教师中, 既有全国优秀教师, 又有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东营市名师, 还有一大批市、县级教学能手, 其突出的教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精心的教育教学——立足创新的科研文化。学校以科研促进教学, 2012年, 有33项课题分别在省、市、县及校立项。近几年, 先后完成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和谐教育实验》、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省级课题《中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市级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 并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教学中, 总结推广“八环节”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即“创境导入, 展示目标;引导自学, 尝试练习;精讲点拨, 当堂训练;自我小结、推荐作业”, 推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学习, 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

精致的校舍设施——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让每一株苗木都育人。校门口的“黄河从这里入海, 我们从这里走向世界”让学生受到了激励, “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孤岛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尊重。进入校门, 映入眼中的“学海扬帆”雕塑激励学生放眼世界, 扬帆学海, 尽快成才。校园各绿化带均有警示、提醒语, 教育学生爱护绿地, 保护苗木。进入教学楼, 每个楼层的廊道文化建设各有主题, 如, 教学楼艺术欣赏、黄河口湿地文化、典籍名篇、学习习惯主题;科技实验楼的生命之美、走进E时代、科学巨匠、石油科普主题等;德育展室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世界上下五千年、诚信与感恩主题;心理咨询室的“心灵鸡汤”主题;运动场馆的奥运体育文化主题。“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置身校园之中, 强化了学生的自律意识、规范意识, 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规范+特色”——春风化雨的班级文化。各班级以个性化的班规、班训、成长理念等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优化学生和谐发展环境。教室内, “班级明星”、“个性展示”、学生手抄报、名言警句、图书角、一花一草形成了浓浓的班级文化氛围, 将教室办成了学生的学园、乐园、家园, 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做文明标兵, 创特色班级, 展示班集体的风采, 促进了各班的和谐融洽、团结进取。

和谐的办学环境——古风相传的人际文化。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当地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的援助, 并抓好中小学的衔接, 为内涵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学校所在地的孤岛镇, 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学校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的同时, 还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各项活动, 每年的春节晚会、元宵灯会、社火彩车游行等活动, 都有五十五中学师生的身影。每年的教师节, 孤岛采油厂、孤岛社区领导均来校慰问, 向教师祝贺节日, 并共度教师节。教学工作中, 学校在孤岛采油厂孤一区103站、全国作业系统金牌队孤岛作业519队及孤岛社区植物园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举行“教学开放月”活动, 使家长听课常态化, 让家长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 监督、理解、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近几年, 学校先后组织了“精·和”文化论坛、“精品工作”展示活动等, 通过畅谈文化建设经验、感受, 展示精品课、教案、课件、作业、学生管理案例、班级建设经验及其他创新工作案例、学生的特色作品等, 深化了师生“追求卓越, 争创一流”的思想理念。乐业、精业、挖潜力、出精品, 成为师生的共识。这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上, 表现得更为突出。

自2009年以来, 学校凭着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在东营市已经声名鹊起, 东营市教科院及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分别在五十五中学召开了现场会, 来自市内各中学的数百名校长、教师观摩了学校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 其中, 学校的两本校本教材《石油科普知识》《走进黄河口》被当作蓝本在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推广。

其实,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胜利第五十五中学即从开发学生技能入手, 开设了最初的校本课程———劳动技术课。当时, 学校领导认为, 应试教育环境下, 掌握一门技能, 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想不到, 这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课程一推出, 立即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随着教学的深入, 学校于1997年7月建立了专用劳技作品展室, 用于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1998年9月建立了专用劳技教室, 2000年新课改以来,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 学校开始综合开发校本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着让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对活动室和作品展室进行了多次改造, 并逐步建成了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目前, 学校配备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1人,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兼职教师22人, 分年级开设了相关课程, 将课程、课时、师资、场所等一一落在实处, 并多次召开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 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生需要的, 就是学校要做的”, 胜利第五十五中学有的放矢, 综合调研, 一门门小型多样、易于操作的课程走进了教室, 走进了学生们的视野。特别是手工制作系列课程, 包括剪纸、贴画、毛线编织、面点、拼盘、大头针扎画、科技小创新、小发明等, 深受学生喜爱。尽管没有教材, 但学生们对每节课一点也不马虎, 有的自己从网络上寻找相关文字材料, 有的回家就准备上课用的工具、器材, 而学生家长, 对校本课程同样非常支持, 有的家长还利用业余时间来到学校, 与孩子相关研究、刻画图案、编织作品。课堂上, 学生们都陶醉在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快乐中, 剪刀剪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 零落的大头针拼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风景、动、植物图像, 惟妙惟肖的人物、脸谱也在贴画、刻画中诞生, 件件作品虽算不上巧夺天工, 但也匠心独运, 让人爽心悦目, 赢得了来访者、参观者的大加赞赏。原石油部副部长黄凯1996年来校视察时, 对学生的劳技作品赞不绝口。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团领导、专家在1998年初评、2008年复评时, 对学生在手工制作、科技创作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高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东营市政协领导2005年来校调研时, 同样肯定了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做的各项工作。2008年东营市十佳初中学校验收团、市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团、2010年, 市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督导评估暨市十佳学校复评验收团对五十五中学抓实校本课程, 抓好综合实践课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校本课程是国家三级课程的组成部分, 学校要重视, 教师同样要转变观念, 要为校本课程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在校务会及每次的校本课程研讨会上, 学校领导都会这样要求, 同样也努力在做。学校实施教师培训的“五个一”工程, 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公开研究课、读一本教育论著、写一本读书笔记、出一项突出成绩、参加一次业务培训或考试。在这一工程的引导下, 教师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校园中, 教师沙龙、专家讲座、论文交流、听课、说课、评课等为校本课程教师的脱颖而出搭建了舞台。同时在先进评比、职称评审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中, 学校采取了同等条件优先推荐的办法, 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中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 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鼓励, 教师研究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 较好解决了校本课程师资瓶颈问题。李景兰老师自1993年担任劳技课教学以来, 为教好校本课程, 先后六次去东营、济南、潍坊等地拜访专家、请教民间艺人, 自学了剪纸、贴画、食品加工、刺绣、编织、缝纫等知识, 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同时, 她事事留心, 处处留意。一次在组织学生用大头针别会标时, 她无意中看到扎在泡沫板上的大头针组成了一个心形, 心想能不能利用大头针作画呢?通过实践, 大头针扎画完全可行。她又在其艺术性、趣味性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导学生制作的《连年有余》等扎画作品荣获中央电视台金奖, 并被中央电视台收藏。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李老师都指导学生制作创意作品两千多件, 并先后有210件作品在县、市、省级比赛中获奖。李老师被评为东营市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 并荣获市“春晖奖”。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五十五中学的校本课程也走入了新阶段。学校本着“教好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原则,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研究, 先后编写了《手工制作》《走进黄河口》《石油科普知识》《古诗文诵读》《美文赏析》《学生礼仪教育》、《物理研究性学习》《化学研究性学习》等多本校本教材, 进一步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 为学生成长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将校园变成了学校成长的学园、乐园、家园。

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 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放飞之门。胜利第五十五中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 “做中学”“游中学”等形式, 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课堂上, 以实际操作为主线, 解放学生的头脑, 放开学生的手脚, 学生共同思考, 一起动手操作, 在“做”中交流构思。李彦同学为解决人们的打鼾问题, 提出了“止鼾枕”的设计思路。施大尉同学观察到人们如果两手均拿着东西, 无法开门, 设计制作了“脚踏式开门器”, 解决了这一难题。王兆伦同学为解决刮鱼鳞问题, 设计制作了“刮鳞器”, 孙树辉同学了解到酒后驾车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后, 设计了“酒驾报警制动器”, 并在省市级创新大赛中获奖。现场游历, 实地见证, 更加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走进黄河口”“石油科普知识”的教学中, 学校组织学生前往黄河口湿地游览, 见证芦花飞雪, 欣赏鸥鹭合鸣, 体验河海交汇的壮观, 对课堂上的所学、所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样,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听石油工人谈石油生产, 谈地质结构, 谈科技创新,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创出特色, 内涵发展”, 为引导校本课程教学走向深入, 胜利第五十五中学在校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上做文章, 实现课程综合化,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学科能力。学校将“古诗文诵读”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每天清晨课前组织学生唱励志歌曲, 诵读励志诗文, 让学生领悟理想、激情、信念, 并将这种激情带入到课堂学习中, 提升了学生的精、气、神;将“走进黄河口”与摄影相结合, 每次组织前往黄河口游历, 均在返校后组织举办黄河口湿地摄影展, 增强学生的摄影兴趣, 让学生发现家乡的美, 欣赏家乡的美, 热爱家乡的美, 建设美的家乡;将“石油科普知识”与科技创新教育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对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意义, 强化学生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将“手工制作”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特别是在剪纸、贴画等活动中, 在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校本课程让我们增强了自信, 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学生们如是说。全体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内外实践, 提高了科技、艺术素质,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参加上级比赛频频获奖, 其中, “止鼾枕”“落叶收集车”在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中分获创意设计一、二等奖;脚踏式开门器、方便环保瓜籽袋获市一等奖、便利核桃挤压器获油田一等奖, 另有300余件作品获省、市、油田及胜利教管中心奖励。

目前, 该校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已在省教研室、教科所立项, 近20名课题组成员带着各自的子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 一场对校本课程的深入研究活动再次在校园拉开。

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 篇9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改革进程的关键之年,也是狠抓新办法实施的落实之年。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还存在新旧制度改革过渡期工作衔接不畅、依法鉴定规范性不够、试验鉴定能力不足、检测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农机试验鉴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农机试验鉴定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攻克瓶颈制约,发挥技术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任务,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全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规范实施。

农机推广鉴定是保障农机化质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按照《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精神,部省两级推广鉴定证书被政府采信作为农机产品享受购机补贴的重要资质之一,特别是新修订的“两个办法”已经明确,农机试验鉴定的发证主体和责任主体为农机鉴定机构,可以说推广鉴定工作的责任重大。农机鉴定系统要服从大局,积极受理和组织实施鉴定,做好颁证及证书管理等工作,确保改革过渡期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一是做好农机试验鉴定制度改革后的配套衔接。要大力贯彻实施好“两个办法”,及时开展农机试验鉴定规章制度宣贯培训,加快推进部省级农机推广鉴定大纲制修订工作。要围绕“两个办法”,梳理完善相关配套工作制度,尽快修订并公布部省两级《农机推广鉴定收费标准》《农机试验鉴定机构鉴定能力认定实施细则》《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修订推广鉴定受理审查等相关文件。二是认真开展试验鉴定工作。组织做好试验鉴定受理审查、任务分配、信息变更、证书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程序,规范鉴定项目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完成推广鉴定信息管理系统后期调试并及时启用。严格按照鉴定范围和鉴定大纲,依法依规做好推广鉴定等项目。配合农机化司组织开展部级推广鉴定证有效期内的监督检查,促进先进适用农机产品应用。同时,要认真查找识别风险点,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鉴定工作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廉政风险。三是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保证实验室体系运行有效,组织系统内实验室开展能力比对活动。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检测能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鉴定人员依法依规检测的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做好农机化质量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投诉监督体系。要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农机质量投诉机构,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经费,要能满足开展工作的要求。要面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和地址,方便用户投诉。二是进一步推进农机投诉监督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农机投诉机构要加强对农机投诉监督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依法、依规处理农民投诉。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各级投诉监督机构要从投诉业务程序、法律法规知识、投诉案件处理方法等方面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做好农机质量投诉日常受理和协调处理工作。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信息上报制度。各省级农机投诉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上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对本省内的投诉机构要提出明确的信息上报要求,做到下级机构的信息报得上,省级机构的信息报得出。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季度上报本省的投诉信息。五是扎实做好质量调查工作。2016年要通过开展水稻插秧机质量调查,掌握在用农机整体质量水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不断加强农机维修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机维修网点布局优化,研究加大扶持农机维修点建设力度,提升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成立农机维修行业协会,以行业自律推动市场规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建设“三包”维修网络;开展农机维修服务保障模式调查研究;组织宣贯《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维修服务能力评价规范》,强化维修服务质量监管。去年,《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改为后置审批后,今后的农机维修工作将从重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指导监督转变。二是加强农机维修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积极开展农机维修节能现状评估调研,拟定农机维修节能减损技术指南,推动农机维修节能奖补与示范项目创设;提出农机维修质量技术标准框架建议,促进农机维修技术水平提升;协助农机化司开展农机报废更新机制研究及试验示范,完善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制度和实施流程,促进在用农机更新换代。三是加强农机合作社服务与指导工作。开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和农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培训交流。积极参与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跟踪指导示范社规范建设。

四、扎实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一是夯实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基础。进一步创新培训手段,构建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开发拖拉机操作维修技能教学系统。依照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做好新职业工种的标准、教材、题库等技术储备。规范培训鉴定范围和程序,指导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站使用新版考务管理系统。二是创新推进技能人才培养。组织参与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设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争取项目资金;组织开展农机维修技能和农机操作安全师资培训、农机合作社辅导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等,改善师资知识结构和培训授课技能。三是健全培训鉴定组织体系。研究起草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示范建设规范,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引导教育培训示范机构承接国家教育培训项目。推进各地完善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管理,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五、着力提升农机化标准化水平。

一要继续优化完善标准体系。全面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科学界定农机化标准范畴,合理确定各层级标准的制定范围,探索培育团体标准,逐步建立以国家标准为龙头,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支撑,团体标准为补充的协调配套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二要继续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标准基础研究,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任务,让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农机化标准这个载体来实现,研究制定一批相关配套标准,为提高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标准质量和制修订效率。加强标准立项评估,从源头上确保标准质量和协调性。加强对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三要大力推动标准宣贯实施。农机化主管部门对标准引用和实施工作越来越重视,并通过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自身管理,强化标准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加强农机化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机生产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用户贯彻标准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六、创新推进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

一是促进农机(下转38页)(上接9页)化与信息化融合。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农机化管理、试验鉴定、质量监管、维修服务、职业技能开发等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和改进购机补贴信息系统、跨区作业直通车系统、农机化政务信息直报系统等,及时更新维护购机补贴和跨区作业信息,配合做好信息公开和农机化生产信息维护工作。做好《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培育平台活跃用户。组织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咨询投诉联络信息抽查工作。及时收集报送农机化相关舆情。二是创新信息宣传方式。围绕农机化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等宣传重点,探索农机化新媒体开发运维,增强信息宣传效果,进一步扩大农机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继续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三是统筹推进信息化发展。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加强部省间的协调和资源共享,做好农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努力开创农机化信息共建共享、业务协同、互联互通的长效机制,大力增强农机化信息服务能力。

上一篇:交通行政下一篇:霍尼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