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共9篇)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1
知识产权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要发展,知识产权工作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促进企业提交专利申请、授权和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度的提高。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产业要升级,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自主创新、支撑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某些省份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任务异常艰巨。因此,必须不断深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全民发明创造与科技创新,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建立面向东盟和服务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上新台阶。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就可以为增长和转型装上更多“助推器”,打开更广阔的就业大门。
目前,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首先要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优秀知识产权生力军,重点对专利实施奖励,鼓励专利研发的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体制建设,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目标。要利用东盟博览会以及地区优势,吸引更多高层次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从而促进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培养和创新。
虽然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明显,令人振奋。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创新方面还要继续在专利信息、人才培养、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跨越性大发展。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2
1 朔黄铁路公司创新文化的建立
朔黄铁路修建之初, 由神华集团公司控股, 铁道部、河北省共同参股, 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朔黄铁路公司, 以与国际接轨的建设模式开始运作。朔黄铁路公司既是朔黄铁路建设的组织者, 又是铁路建成后的运营管理者, 为此, 朔黄铁路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规范要求, 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 以提高投融资效率和效益。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朔黄铁路公司推进各项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
融铁路建设与运营管理、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为一体的朔黄铁路公司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强化“投资、工期和质量”三大控制。实践证明, 朔黄铁路公司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实现所有者、决策者、监督者、管理者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证了重大事项的及时、科学决策, 并通过管理层、执行层的勤勉尽责和开拓创新, 使朔黄铁路公司取得了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丰硕成果。朔黄铁路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朔黄铁路自身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朔黄铁路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的新公司, 选择了最适合企业实际、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 形成了创新文化生长发育的肥沃土壤。
创新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来源于创业团队的开拓创新精神。作为朔黄模式主要创新主体的朔黄铁路董事会和经理层,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思考分析, 勇于打破传统铁路管理模式的束缚, 秉承“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创新理念, 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制度建设和组织设计, 带领广大干部员工闯出了合资铁路建设的新模式——朔黄模式, 不仅完成了企业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初始创新, 还使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成为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为推进全员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朔黄铁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创新文化的作用, 提出了“企业发达靠管理, 管理成功靠文化”, 明确“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 是明天的经济”的前瞻性战略思想。2005年在制定朔黄铁路公司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的过程中, 强调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使全体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形成共同愿景, 激发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和主动创造性。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 将创新理念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 要求每一位员工都不满足于过去的成绩, 不局限于固化的思维模式, 始终用新的视角思考工作方向, 探索工作方式和方法, 实现业务上的创新。朔黄铁路公司还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环境, 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并且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设计上积极鼓励员工大胆创新。2008年, 朔黄铁路公司启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 在劳动、人事、薪酬等方面彻底打破员工身份界限, 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同时广泛推行竞聘和双向选择, 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面对辉煌的成绩, 朔黄铁路公司没有满足现状, 公司领导班子指出, 创新永无止境, 竞争永无停歇, 必须彻底打破抱业守成的思想藩篱, 与时俱进, 持续创新, 谋求事业的新发展。从2010年起, 公司逐步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实施技术能手和创新带头人激励机制, 广泛开展“选精兵、育强将、树标杆”活动。通过建立后备队伍培养管理人才, 通过推行技术能手、创新带头人激励机制培养技术人才, 通过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力度培养技能人才。完善管理队伍、技术队伍、技能操作队伍的成长晋升通道, 形成骨干员工、后备队伍、新鲜血液的有机补充, 加快形成创新型人才队伍。
2 朔黄铁路公司创新文化体系
朔黄铁路公司是在国企改革和铁路改革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改革的新形势为朔黄铁路公司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经过10多年的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 朔黄铁路公司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文化体系 (见图1) 。
2.1 企业创新的核心理念
创新文化根源于企业最深层的核心理念, 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和突破, 就不可能产生指导企业发展的崭新文化。“源于国铁, 优于国铁”是朔黄铁路公司的建企之基、立企之本、兴企之道, 其核心是创新, 精髓是扬弃, 要害是观念, 关键是机制。
朔黄铁路公司高层决策者在创业之初就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决定, 体现了决策者对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刻理解, 表现了决策者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的胆略和魄力。这一核心理念既承认铁路运输企业共同的普遍性, 又充分考虑到朔黄铁路自身的特殊性, 在吸收和继承国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
市场是创新的驱动力, 也是创新的目的和归宿。企业家和企业要根据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获取创新资源, 研发和生产创新产品。企业也因此在自主创新中处于主体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得以建立。朔黄铁路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之中, 不仅面临着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 也面临着其他铁路的潜在威胁。虽然朔黄铁路目前主要承担神华集团煤炭运输的任务, 同外部争夺市场的竞争压力还比较小, 但只有从长远发展出发, 不断创新, 培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永葆企业活力,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企业自身发展要求来看, 朔黄铁路公司由于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就意味着在运营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没有更多的外力可以依靠, 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 才能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按照规范的公司制运作, 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既是朔黄铁路公司进行创新的动力源泉, 也是决策者提出企业创新核心理念的根本原因。
朔黄铁路公司一方面有创新理念的正确指导, 另一方面由于起点高、历史包袱小, 因此更容易在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用人与分配制度等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 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文化。
2.2“立足创新、勇于超越”的战略决策
朔黄铁路公司在企业创新核心理念的指导下, 自建设之初就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新技术、新机制、新纪录”的战略决策, 致力于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铁路运输企业。
朔黄铁路公司的创新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 集中表现在对待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上, 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公司竞争力、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股东和员工的根本利益, 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都要借鉴和吸收,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经过10多年的发展, 朔黄铁路公司正处于“再上一个台阶”和迈向卓越的关键时期。朔黄铁路公司适时提出建设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五型企业”的战略构想, 以建设世界一流重载铁路为战略目标, 以国内外一流铁路企业为标杆, 通过行业对标和内部对标, 引入间接竞争机制, 形成“建标、对标、达标和创标”的良性循环, 持续改善各项业务流程、管理手段与管理方式, 为企业绩效指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取得新突破提供支撑。
创新文化的特征就是不断超越自我, 突破旧有模式的束缚, 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网运分离、条块结合、修程分管、管理综合”的朔黄模式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适应了铁路行业外部环境和朔黄铁路自身实际情况, 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也为合资铁路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 朔黄模式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教条, 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对标管理的实施, 不仅是对国内外铁路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的消化吸收, 也是结合自身实际的再创新过程, 为公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有助于朔黄模式的创新和完善。
2.3 岗位价值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最终是由人来完成的, 企业的创新落到实处需要每一位员工不仅具有创新意识, 还要具有创新能力。朔黄铁路公司从一开始成立就在人才的“选、育、留、用”等环节上大胆创新, 建立健全了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起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和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队伍。
朔黄铁路公司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和部门界限, 不管是长期合同工、短期合同工 (人事代理职工) , 还是返聘人员、劳务输入人员、联合运营单位人员, 只要符合岗位条件, 都可以公平地参加各类管理岗位的竞聘。在人员使用上坚持不唯身份重能力、不唯学历重业绩, 打破身份界限, 以实现岗位价值作为评判的标准, 全面推行优胜劣汰, 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由于朔黄铁路公司的职工大部分为新员工, 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 因此朔黄铁路公司在人事、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 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开展创新活动。朔黄铁路公司倡导“有效就是硬道理”的价值取向, 强调任何行动都要以追求高效率、高效益为出发点, 以此为判断行动成败的标准, 讲求实践的效果。“有效”意味着一切行为要从实际出发, 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 大胆进行创新, 既不能循规蹈矩、不思进取, 也不能脱离实际、华而不实。朔黄铁路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讲求效益和效率, 对于高效完成工作的员工进行切实的奖励, 引导员工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朔黄铁路公司将科技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绩效纳入分 (子) 公司绩效考核, 建立了每年一次的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制度, 对取得重大科技奖项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职务晋升、薪酬增加等方面给与优待政策。通过完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 将创新工作与企业目标、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实现全员创新和持续创新。
2.4 创新导向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文化的显著特征, 对创新活动的成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朔黄铁路公司结合铁路行业的特点, 从建设标准化工队开始创建学习型组织, 即通过营造一种学习气氛, 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提倡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 不断产生创新成果。为此, 朔黄铁路公司制订了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 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 提高解决新问题的工作能力;同时, 朔黄铁路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使员工解除后顾之忧,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朔黄铁路公司还定期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讲课, 开拓视野, 增长知识, 使广大干部员工感受到公司内部浓厚的学习气氛。
朔黄铁路公司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 大力倡导创新意识, 广泛利用各种场合和媒介向员工宣传创新观念, 使创新理念深入员工心里, 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追求, 使创新成为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另外, 还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出创新建议, 改善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2.5 合作研发的协同创新模式
创新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 要求企业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加大创新力度, 推进创新进度, 争取早出创新成果并投入生产经营活动,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 朔黄铁路公司以科技管理部牵头负责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 初步建立以科委会、科技部和分公司、项目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组织体系, 从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以合作创新、协同创新模式为主, 合理配置外部科研力量与内部研发资源,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多学科、多领域开展了多边技术交流, 形成了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开放型技术创新体系。
朔黄铁路公司坚持“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和“以我为主、实事求是”的原则, 选取一些有前瞻性、实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 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发挥博士后科技工作站的作用, 利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战略合作关系, 拓展科技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先后联合开发了朔黄铁路桥梁振动控制技术、朔黄铁路运输综合 (仿真) 培训系统等科研成果,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 朔黄铁路公司创新文化展望
3.1 从自发式创新到自主式创新
朔黄铁路公司自成立伊始, 就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性, 始终坚持创新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信念, 在观念、体制、机制、组织和技术等各方面持续创新, 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初期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 按照市场规律, 自主决策创新目标、内容和方式, 广大干部员工自发自愿地推动各项创新工作。例如, 在铁路建设合同管理制度、网运分离的运营机制、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都是朔黄铁路公司在预期创新后收益的情况下自发地进行, 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力量的强制, 在实际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这种自发式创新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各个活动主体的个人知识, 形成实用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朔黄铁路公司成立10多年来, 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朔黄特色的企业文化。近几年, 朔黄铁路公司以建设“五型企业”为理念指引, 先后进行流程再造、精细管理、对标管理、人力资源改革等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提出“一个目标、九个坚持、十化战略”的自主式创新发展思路, 继续完善朔黄模式, 积极营造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随着朔黄铁路公司渐入改革攻坚期和发展敏感期, 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积极弘扬创新意识, 发挥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成为关系朔黄铁路公司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重任。
3.2 创新文化驱动企业持续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而经济发达与科技发达有密切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进步又与民族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 推进科技发展的关键是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国家如此, 企业也是如此。
朔黄铁路公司作为国家大型运输企业, 面临着资产庞大、人员众多、高度分散、经营管理压力与安全管理压力日益加重等重重困难。因此, 朔黄铁路公司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依托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 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推动朔黄铁路公司生产力的发展, 依靠科学的激励手段强制性提高人员素质,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弥补制度上的不足, 利用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安全运输生产的有序可控。
朔黄铁路公司要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就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建设, 鼓励创新精神, 要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 加强创新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攻克技术难关, 迅速提高朔黄铁路公司运输生产的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早日进入集高科技、大能力、先进性于一体的世界先进重载铁路企业行列。
3.3 不断创新才能基业长青
朔黄铁路公司成立之初, 在吸收借鉴国铁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 走出了一条铁路业外企业与铁路内企业合作发展的新路子, 形成了集投融资模式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朔黄模式。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为朔黄铁路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且为合资铁路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借鉴, 对促进铁路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朔黄人的优良传统, 朔黄铁路的高效发展正是得益于朔黄人的持续创新。朔黄铁路公司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 坚持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朔黄模式, 继续在运营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科研开放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使朔黄铁路货物运输量逐年翻番, 效益成倍增长。经过技术改造和提高管理水平, 预计朔黄铁路远期运载能力将比现在提高2倍以上, 达到年运输4亿t的规模, 充分显示出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3.4 企业家团队是创新的初始推动力
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取决于企业领导团队的领导力, 朔黄模式的成功是与企业领导团队强大的初始推动力分不开的。从创新的过程来看, 每个创新的行为主体涉及到创新的发起者、实施者、主动或被动服从者, 也就是制度经济学所称的初级行为团体、次级行为团体和第三行为团体。熊彼特认为, 企业家是有眼光、有能力, 敢于冒风险实现创新的人, 他们除了受追求最大限度利润这一动机支配外, 还受到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力量 (事业心、荣誉感等) 的支配, 更多的是靠着一种企业家精神从事着创新活动。企业家是启动制度创新的初级行为团体, 他们的决策支配了制度安排创新的进程。
朔黄铁路的建设、运营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一种创新精神。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朔黄公司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各项创新活动讲效率不冒进, 讲发展不盲目, 在运量迅速增长的同时, 适时确立了“增加进口扩大出口”、形成“多口对一路”的“鱼刺形”经营格局和“北上天津南下龙口”、“一路对多港”战略性经营布局, 并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施。此外, 积极制定实施了人才兴企战略、科技强企战略和合作多赢战略, 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强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5 自主创新以创新文化为先导
自主创新, 重在创新, 成在全员。有人用“塔”比喻全员创新:塔尖是高精尖人才, 塔身是科研工作者群体, 塔座则是基层广大员工。只有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基层员工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塔座才能更扎实, 塔身才能更优秀, 塔尖才将光芒四射。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3
杭汽轮集团共有全资和控股企业10余家,产业涉及工业制造、进出口贸易、服务业、房地产等领域,其中工业汽轮机的制造能力与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水泥行业余热利用产品居国内第一位。
在国内工业驱动领域,杭汽轮集团历来是技术的先导者、市场的开拓者、产业的引领者,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按用户的特殊需要,非标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的厂家。企业主导产品工业汽轮机曾获国家产品质量金奖,“工”字牌工业汽轮机获国家名牌称号,2011年“工业汽轮机”项目荣获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2012年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等。
近年来,在企业创新发展中,杭汽轮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因此获得了2011~2012年浙江省“讲、比”活动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后盾力量支持,建设积极热情
杭汽轮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建于2009年9月,是杭州市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010年10月,又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已引进进站院士5人,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共30多人,配备兼职管理服务人员4人。企业以专家院士工作站为依托,与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大院名校开展技术合作,拓展“讲、比”活动内涵,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领导重视。为确保院士专家工作站顺利开展工作,杭汽轮成立了由总经理牵头指导、副总经理挂帅的专家院士服务领导小组,并为院士专家工作站配套了办公场所及相应的办公用品和研发设备,指派专人处理院士专家们在杭汽轮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按院士的专业与本企业相对应的技术部门结成对子,对院士专家们的调研、技术交流、学术报告、意见和建议等及时整理和反馈,使院士工作站在杭汽轮科研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制度支持。制订了《杭州汽轮动力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制定具体的工作指南,包括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集团技术创新计划和集团技术成果需求等,同时出台技术奖励细则,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经费保障。杭汽轮集团专家院士工作站实行专款专用,财务实行单独核算。目前,杭汽轮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投入研发经费800多万元。
积极引进软智力,占领技术制高点
杭汽轮建立院士工作站,不仅为企业确定了技术方向、设计技术路线、提升技术视野,更为企业“明天的技术”做了重要的战略储备。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个平台,院士及其团队“进企驻点”、企业研发人员“进站留学”,合作培养人才、共同研发项目,为杭汽轮集团在“十二五”期间从装备制造型企业向现代装备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创新力提供了技术与人才保障。
如与中科院院士钟万勰合作进行计算平台软件SiPESC.OPT集成软件平台的交流和合作,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陈蕴博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开发课题“高温耐磨阀杆表面强化关键技术开发”,结合蒋洪德院士主持的国家燃气轮机工程中心的研究,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一起开发用于燃气轮机试验样机上使用的“1.5级单级跨音速轴流压缩机试验样机”等,既有目前产品制造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设计、工艺难题,也有杭汽轮技术发展所需要储备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成功,为杭州乃至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解决共性与关键技术的创新技术平台。
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个科研平台,在杭汽轮相继创造的几十个“国内第一”的基础上,继续花大力气、大勇气突破百万等级乙烯装置、百万等级PTA装置、大型空分装置用工业汽轮机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国产化的实现。近三年来,共申请专利52个,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个,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
完善企业创新体系,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保证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如杭汽轮目前正在开发的“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东北大学的闻邦椿院士及其团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技术研究支持。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不仅通过公司专家院士工作站与公司进行相关科研课题的共同研发,他还是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凡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他都参与其中。
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高度,加强了企业创新能力。院士专家和专家团队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层面,为公司一批重大项目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通过与实际产品相结合,解决了技术创新中的理论性问题,更为企业“明天的技术”做足重要的战略储备,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创新体系,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高度,为杭汽轮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成为世界工业汽轮机制造领域的一流企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如与以陈蕴博院士领头的材料研究团队共同开发的课题“中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已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重大工业专项”。
加快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储备企业发展后劲。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后,以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为学科带头人,采取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为杭汽轮集团培养紧缺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三年来培养出研究生和在职进修人员10人、博士后2人,培养高层次人才1人,主办“钱江特聘专家”学术报告会12次。同時,杭汽轮集团为院士及其团队所在的高等院校提供实习场所和便利条件,吸引工业汽轮机行业的优秀技术人才参与开展技术研发,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重丰收。
为“十二五”企业升级转型服务。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个平台,可以为杭汽轮集团在“十二五”期间从装备制造型企业向现代装备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有力的创新力和技术保障;院士的直接参与,为企业制定高起点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4
2016年01月30日人民日报记者:白天亮、刘志强、赵展慧 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创新缔造中国高度; 蛟龙入水、海上钻探,创新成就中国深度; 高铁飞驰、天河运转,创新缔造中国速度。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三年多来,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千帆尽举,有力地引领着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源
——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两会期间,3月5日下午,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这一重大论断。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去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定调”。
创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强调创新驱动,是因为“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的道理从未改变——
纵向看,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创新强国。横向看,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强调创新驱动,更因为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之举——
总书记算过这样一笔账: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新常态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如此,方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驱动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创新驱动跑出加速度
——创新投入更多、转化更高效、版图更辽阔、模式更多样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设立了“路标”。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拉开帷幕,“我们没花一分钱,网上下载表格,提交材料5天后就领到了工商营业执照。”26岁的郑星轻松当上了“老板”,制度创新的正能量惠及每一个普通人。
去年12月,年过八旬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一身“典雅紫”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中国的科技创新让世界瞩目,也让国人自豪。
去年7月,一部网络众筹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造了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新高。“对经典充满敬意,又有大胆创造”,西游迷张研在微信上点赞。文化创新让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历久弥新、活力焕发。理论创新提供“脑动力”,制度创新提供“原动力”,科技创新提供“主动力”,文化创新提供“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份来自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写道,“中国的创新规模不断扩大,有潜力坐上全球创新领导者的宝座,甚至有望成为全球创新典范。” 创新投入更多了——
201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R&D)经费1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9%;投入强度持续加大,R&D占GDP比重约2.1%,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其中,来自政府的投入稳中有增,201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2899.2亿元,增长6.3%,发挥着“定海神针”之效;企业的投入强度也在快速增长,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5年前增长一倍以上,专利量质齐升。创新转化更高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总书记的阐述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创新不是一种珍藏,如果束之高阁,再好的创新成果也会消弭于无形。
高速列车总里程达世界之最,正向谱系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吨级履带起重机、300吨自卸车等装备制造水平大幅攀升;半导体照明市场将超过4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6%„„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更多的创新成果走下书架走向货架。创新版图更辽阔——
如果在中国的版图上标注出一个个国家高新区,你会发现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目前,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45家,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7万亿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达20%以上。除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样的传统孵化器外,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插上互联网翅膀的新型孵化器也风生水起,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正浮出水面。创新模式更多样—— “制造并非必须有工厂。”成立5年,小米公司便卖出1.5亿部手机,智能可穿戴产品跻身全球市场前三。小米靠的是什么?正是商业模式的种种创新:开发设计环节,消费者、供应商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QQ等方式参与;制造环节,寻求全球分工合作,迅速将用户线上线下反映的需求在产品上体现;销售环节,以电商直销为主,去除中间渠道,大幅降低营销费用。模式创新,让企业觅得赶超的捷径,打开一片灿烂晴空。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创新驱动的竞赛中,中国正在跑出加速度。创新驱动助力调结构
——创新支撑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2015年11月2日,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内,C919大型客机正式总装下线。这个历经7年自主研发的新型商用大飞机,既圆了中国人自己制造大飞机的夙愿,也为中国航空工业乃至整个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开启了崭新的未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为经济稳中求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创新驱动,支撑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 前不久,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陷入低迷,中船重工却接连签下两艘2万箱集装箱船大单、6艘30万吨新型环保绿色原油船等大单。“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经理孙波看得透彻,越是日子不太好过,技术优势就越有市场价值,创新驱动就越需要强化。
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宝,也是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宝贵财富。2015年前11个月,轻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33%。这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创新:2014年,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获得专利数是2010年的3.4倍;家电行业10家主要上市公司获专利授权3.8万件,发明专利增长超过8%。
创新驱动,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依托创新,传统产业告别“傻大黑粗”,焕发青春活力。“每一台数控机床都能远程监测!”在沈阳机床集团,工作人员轻点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一张用户分布图,再点击其中一家用户的数控机床,显示“加工中,已工作96小时”。“互联网+”,让传统数控机床变身“智能机床”,企业从单纯的卖产品走向卖研发、卖服务,利润率更高。
“互联网+汽车”“互联网+装备制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互联网+”让传统制造业更加智能更加绿色,向着价值链高端努力攀登。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投资9.6万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9万亿元,占比达40.9%,同比增长12.8%,比工业投资增幅高出3.6个百分点。向创新要效益,“绝版货”取代了“大路货”、成套总包取代了单机制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依托创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勇立时代潮头。
车间内,机器人来回穿梭不停;从取货、搬运、装配零部件,再到喷涂、烘干、检测、成品入库,诸多环节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数字化无人工厂已成为现实,年产能达5000台,生产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5到10倍。机器人,被誉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如今,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不单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创新鼓点密集敲响,合奏出中国经济最强音。3年多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让制造业的“高精尖”色彩越发凸显。华为、联想、中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个百分点。创新驱动,推动中国企业扬帆出海,竞相“走出去”——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导航向全球拓展„„一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见证,也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创新驱动的火车头正牵引着中国号列车全速前进。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
——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迸发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掷地有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喷涌。《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有关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围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蹄疾步稳。——打掉“拦路虎”,为创新创业开辟大道通途。“证明不开了”“费用少交了”“‘衙门’好跑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一方面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工商登记中85%的前置审批改为后置;一方面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每年约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
有了更加公平、透明、良好的市场环境,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2015年前11个月,全国新登记企业保持19%的快速增长,平均每天诞生1.17万户新企业。——铺设“快车道”,让创新因子充分活跃起来。“沉睡”的科研设备“醒”过来了。
过去,高校院所购置的大量科研仪器设备在高墙内“睡大觉”,研发需求旺盛的企业却无法共享。2014年10月,《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发布。此后,开放共享好的单位,奖!反之,罚!机制畅通了,设备利用更高效,创新活动也更给力。
“原地踏步”的研发成果“转”起来了。
一边是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苦苦寻觅新技术。打破成果转化的“玻璃墙”,惟有改革“利斧”。2015年8月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了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处置权,“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南京九条”“成都十条”„„各地纷纷“开闸”,让一批“锁在柜子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天女散花”的科研资金“统”起来了。
曾经,每年近百项、涉及上千亿元资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分别由各部门掌握安排,科研人员只好“四处烧香”、多头申报。2014年9月,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决定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从此,“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护航“追梦人”,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创新引领、共享发展”征文启事 篇5
为贯彻落实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关于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业活力,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和江苏工人报社研究决定,在全省职工中开展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的征文评选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8月31日。
二、征文要求
1.围绕“创新引领、共享发展”这一主题,以通讯、随笔、杂谈等形式,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或身边人、身边事(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或社会现象有感而发。
2.文章1000字左右,要求见人见事见理,内容、形式新颖,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3.征文以电子稿形式发往江苏工人报社工会新闻部,并注明“创新引领、共享发展”征文字样。电子邮箱:xdanna@126.com
三、评选奖励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6
2012年4月19日,***隆重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标准着该县社会组织掀开健康快速发展新篇章。
因势利导,机制创新促突破
近年以来,***各种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底,该县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60家,其中民办非企业27家,从业人数640人;专业型社会团体15家,行业型社会团体18家,两者从业人数1255人。但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却存在覆盖面窄、机制不畅、活动单一等突出问题,客观上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借鉴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成功经验,在紧扣“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特色”主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成立了中共***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社会组织工委是***委的派出机构,与县民政局合署办公,工委书记由县民政局局长***兼任,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党办主任等职位均有专职人员担任,机构设置健全。
社会组织工委负责领导、指导和协调全县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的宣传、教育、组织、纪检、统战和群众工作等,做好党员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和发展党员工作,履行同级党组织应履行的其他职责。
机制);两监督(实行社会组织注册登记监督和党务监督相结合)。成立党建工作指导站,是成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制定出台了《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职责》,抽调相关人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并对其进行了专项业务培训,派驻到各社会组织指导开展党建工作。目前,全县选派的3名“第一书记”、16名党建指导员正在组织岗位上努力工作。
激发活力,措施创新促发展
***三措并举,在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服务会员群众、助力发展等三个方面大胆创新,凝聚组织活力,激发发展活动,推动了全县社会组织健康和谐发展。
文化引领是建设和谐社会组织的永恒主题,该县围绕满足会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强化社会组织软实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业务技能培训竞赛活动、主题实践活动,规范会员群众的工作准则、从业标准,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有为的行业新风。
服务会员群众是社会组织工委及下属党组织的首要责任,***采取技能培训、联系就业、大病救助、救济扶贫等主要措施,心贴心、面对面为会员群众服务,为他们解忧。该县人社局牵头成立“***家政服务协会”,于今年8月成立党组织后,提出打造**地区第一品牌的发展目标。由该家政服务协会主办的第一期服务培训班,参训人数达189人,培训结束后成绩合格的正式家政人员30余名已赴北京就业。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7
DNA是一款面向数字业务的软件驱动架构, 具备开放和可扩展的特性。思科DNA将策略驱动的方法和软件战略扩展至整个网络 (从园区到分支机构、从有线到无线、从核心到边缘) , 为思科基于数据中心的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 (ACI) 技术提供了有效补充。
同时, 它也为企业带来了简化的基于软件的许可模式, 实现投资保护和灵活性。总之, 思科DNA全数字化网络架构不仅可为IT领导者提供所需的速度和控制能力, 还可提供更好的体验, 实现自动化并确保安全性。思科DNA构建于五大指导原则之上。
1.全面虚拟化:选择自由, 支持企业在任意地点运行任意服务, 而不受基础平台 (物理或虚拟, 内部或云端) 的限制。2.自动化设计:支持更轻松地部署、管理和维护网络及网络上的服务, 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管理方法。3.无处不在的分析:提供有关网络运营、IT基础设施和业务的深入洞察。4.从云端交付服务管理:统一整个网络的策略和编排, 将云的敏捷性与内部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和控制能力结合。5.每一层实现开放、可扩展和可编程:集成思科和第三方技术、开放API及开发者平台, 以支持丰富的网络应用生态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 为了让客户能平稳过渡到新架构上, 思科采取了“简化”和“自动化”的策略, 提供关键组件使DNA兼具优良的功能性和兼容性, 具体包括:开放的设备、SDN控制器、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基于无线网的定位服务系统以及生产力提升工具。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篇8
目前,苏州江天的客户涵盖了联合利华、辉瑞制药、亿滋食品(原卡夫)、道达尔、百加得、花王、纳爱斯、上海家化、百雀羚、娃哈哈、农夫山泉、古越龙山、劲牌、统一食品等各行业领军企业。
2011年,公司迁入占地面积为40亩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庞金路新厂区,历经近三年的发展,其已成长为标签行业的样板工厂。
究竟是什么引领着苏州江天20年的持续发展,并将苏州江天成就为行业领导核心?
答案是公司多年来对工艺与技术创新的执着。
苏州江天一直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不断追赶着国际最先进的标签印刷工艺与技术。例如,在设备的引进方面,公司就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第一台民营企业进口的琳得科轮转印刷机,第一台民营企业进口的柔版印刷机(8包捷拉斯EM280),第一台民营企业进口的全伺服组合印刷机(12色基杜,集柔印、凹印、网印、冷烫印、压纹多项工艺干一身),第一家利用AVT检测系统的民营标签企业……
除了采用“拿来主义”,及时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来提升工艺外,苏州江天还有着较为强大的研发能力。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中心,从事工艺研发与储备工作。技术中心拥有全套最新制版设备,从高清晰柔版、凸版到轮转网版,全部在厂内完成制作。此外,技术中心还配有ESKO和GMG等色彩管理专用软件以及各类试验及检测仪器。同时,技术中心还与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发展至今,公司已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的技术中心还被苏州市政府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现在,苏州江天不仅涉足工艺研发,也涉足包装材料研发,公司联合供应商,与终端客户展开密切合作,开创了多种新材料在行业使用的先河,尤其在饮料包装上,可以说引领了一些标签材料和工艺的使用风潮。
苏州江天在行业内的一些标签大奖赛中收获了很多战果,这是对公司能力的肯定。2010年,公司荣获“太阳杯”标签印制大奖的“饮料类铜奖”;2012年,公司荣获“太阳杯”亚洲标签大奖的“门化类金奖”;阿合斯油墨颁发的“印刷金奖”也证明了公司在印刷上艺上的出色表现。
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9
张华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乘数效应,已经引
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在世界文化与经济、科 技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 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方面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根本支撑作用。
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直接产物,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 步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开拓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带动了文化产业向更广、更深的空间发展,科技进步深化了文化产 业的内涵。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会拓展出新兴的消费市场和就业空间,为传统文化产业发 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高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二十世纪以来,印刷复制、录音 录像、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文化艺术品可以批量生
产。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渗透,使文化产业出现多种形态。最典型的就是互联 网的出现使其成为第四媒体,并由此产生了网上电影、网上出版、网上论坛等一系列新的文 化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它是知识经济时代 的先导性产业,它已经成为提供知识、教育、审美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
(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促进了当代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技术领域的数字革命对文化的形成、交流、传播、演变、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信
息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影视、演出、娱乐、广告等文化产业在制造、传播、营销等方面离不开的工具。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有很多值 得我们去重新开发和演绎的作司凡科技的进步,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可能。不断的科 技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技术支持,产生了一大批的文化精品,为传统文化的 推陈出新,增强其发展后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广西桂林推出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刘三姐>,通过聘请专业的导演和技术人员,通过对光、电、影等新技术的运用,产生了
美轮美免、迷幻离奇的影像效果。这一山水实景演出获得了首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 地”、“10大演出盛事奖”等多个奖项,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科技创祈和技术进步优化和提升了文化产业结构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各种文化资源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构建了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出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同时,它还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文化产业 更新换代,日益向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型发展,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二十世纪后期,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文化消费的大变革,诞生了以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 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网络服务提升了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数字技术应用于传媒产业,使 传媒产业迈人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让数字出版、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成为新的 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增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数字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更
是造就了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网络传媒(包括电脑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数字技术还在更广领域创造了具有超强互动、服务个性化、传媒分众化的“数字新传媒,如数字照相 机、数字摄像机、MP4播放器、3G手机等。
另外,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如多媒 体设计、网页设计、游戏设计等,离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其发展是无法想象的,更谈不上产业
提升。Photoshop、nash、CorelDraw、3DsMAx、iliustrator、Drearnweaver等设计软件的开发,让
文化产品的设计师们更加得心应手,为人们享受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可能。技术的 进步,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世界随时享用成为可能,同时,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结 构优化。
(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竟争力的重要内容。
而是否有高新科技支撑,成为检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一个重 要指标。发达的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 步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产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 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就提高创新能力来讲,科技创新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而文化 内容的创新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产品形式的推陈出新更是与新技术开发密切相关。科技 创新是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利用科技创新甚至可以开发出新的需 求,拓展出全新的市场。
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绝对成本和相对成 本。要想充分发挥资源效益而不破坏资源与环境,也只有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才能实现,技术 创新是文化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证。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科技进步对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起到了
„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成为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20(巧年首次发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表明,2(X)5年,全国有九个省市文化 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00亿元,河南省跻身其中。事实表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河南 经济强省目标的强力助推器,是顺利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保障。
不过总体来看,河南文化产业近年来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就现阶段来说,河南省的文 化产业与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还处在初级阶段,尚需大力开发。
(一)文化产业管理模式落后
尽管这几年我们下了很大决心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大力解放文化生产力,但整体上进 展缓慢,效率低下。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仍 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存在着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 端,政府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造成管理的错位、越位、缺位。行政色彩浓厚,市场意
识淡薄,不是找市场,而是市长,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致使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 力。在投资问题上,主要依靠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文化发展体制性障碍,文化生产力才可能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
(二)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作为一个中部省份,我省发展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从整体上看,河南文化产业总量小、比 重低。2005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39.64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
而全国部分文化产业发达省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占到6-
7%,相比之下我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河南文化产业还缺乏拳头产品和重点企业。具体讲:河南大型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文化市场上市场份额小,竞争弱;资金规模小,软、硬件水平都较低;创新少,精品少。虽然一些文化企业已初具规模,如河南文化影视集 团,河南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但与全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总 之,河南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但
后劲十足,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三)文化产业产业结构失衡
河南省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结构不合理,主体产业所占比重偏低。我省文化 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的增加值之比为21.8:7.2:71.0,全国平均水平为24.7: 2
3.3:52.0。从中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一一核心层与外围层构成的“文化服 务”仅占29%,远远小于全国48.0%的水平,特别是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居民生 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外围层所占比重太小,仅为7%。核心 层比重比全国水平低近3个百分点,外围层比重低16.1个百分点,形成了“核心”不够核 心,“主体”达不到主体的局面,直接影响了全省文化产业的规模。
三、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现代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撬动其发展的是创意,支 撑其发展的是科技。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依靠科技 创新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以企业为载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要积极实施项目拉动,重点建设和 引进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努力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垄断,培育 一批创新能力强,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集群 战略。任何产业实际上都由一系列产业链条组成,并通过链条之间互动使企业得到发展壮 大。
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同样需要集群。在集群内,容易产生专业知识、创意、技能、市场资 讯等方面的积累效应,使文化企业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中共同繁荣。集群内物质资源共 享,则可大大降低文化企业生产成本。产业集群还会强化企业创新动力,实现规模扩张。文 化产业上下游各个点相互依存和协作,又可拉长产业链,使文化产品得到深度开发,不断增 加附加值。
(二)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要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品交易市场等措施,规范文化产业管理体系。运用财 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增加科技投人。要利用法律武器,加强对文化产品核心 技术的保护,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要积极发挥消费 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要特别 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量,通过引人风险投资基金等手段,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创 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科技主管部门要制定政策法规,促进科技成果向文化产业转化,引导高 新技术进入文化领域,不断实现科技创新。
(三)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建立开放的科技文化体系
要认清我省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加强和先进国家的技术
交流。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尤其是国外先进的技术,将其与国内的文化
产品和服务相结合。吸取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扬长避短,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推荐阅读:
创新文化引领企业发展09-18
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工作09-05
以文化引领餐饮企业发展10-11
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发展12-06
引领者企业文化12-08
创新思路抓党建 科学引领促发展12-21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述评10-13
提高干部素质 引领企业崛起06-15
企业文化引领金鹰展翅高飞07-07
人才引领企业转型之道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