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引领发展

2024-08-24

变革引领发展(精选11篇)

变革引领发展 篇1

以往水泥行业怎样赚钱?主要靠增加产量。各水泥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希望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进而获取利润。这种发展方式的结果是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恶性竞争, 价格一跌再跌。许多水泥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现在水泥行业怎样赚钱?主要靠结构调整、系统优化。水泥行业通过联合重组, 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区域提高了行业集中度, 再通过技术升级, 延伸产业链, 并主动改善供求关系, 实现了成本持续降低, 维护了市场合理价格, 从而推进市场的健康化发展, 实现了行业价值的提升。水泥企业的日子好过多了。

这是近年来, 我国水泥行业经营理念发生的一次变革, 这其中最大的推手是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从2007年底起, 在水泥行业实施大规模联合重组, 目前已经成功重组了200多家水泥企业, 引领和推动了整个水泥行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变革之一, 行业集中度提高。我国水泥产量世界第一, 占全球产量的55%, 但大而不强, 市场集中度低。数据显示, 世界 (除中国外) 排名前5家水泥企业的集中度为60%, 而2007年我国排名前10家水泥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不到20%。中国建材集团在水泥行业实施大规模联合重组后, 截至2010年底, 水泥行业排名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提高到30%, 浙江省排名前三家的水泥产能占到了52%。水泥行业集中度提高,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律。

变革之二, 走减量化发展道路。水泥行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中国建材集团在水泥行业实施联合重组后,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推动技术进步, 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化发展, 持续降低产品成本。下属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2010年投入3.44亿元开展技术改造, 每吨熟料平均综合电耗比上年降低0.4千瓦时, 每吨熟料标准煤耗比上年降低2.1千克, 成效显著。

变革之三, 推动水泥价值合理回归。去年以来水泥价格有所上升, 在水泥行业的专家看来, 这是水泥价值的合理回归。他们的这个观点有一套数据作支撑。比如, 我国水泥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最低的, 即使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相比, 均价也不到人家的一半;和钢铁行业相比, 水泥价格十年前占其三分之一, 现在大约只占十分之一。水泥价格依然偏离价值。

变革不止这些。但仅这三项变革, 就足以对整个水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建材集团在水泥行业联合重组的成功实践, 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 其主要重组整合成果获得了2010年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这一事例充分彰显了中央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变革引领发展 篇2

【对话】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

《中国经营报》: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有句名言:“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这代表了三星集团面对未来发展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的态度。你走马上任三星中国总部会长一年以来,是否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三星中国?

李亨道:我到中国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三星中国公司具有非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让三星在中国树立优秀的品牌形象。三星中国现在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三星中国加大了对尖端技术和产业的投资力度和领域,目前,三星CDMA系统和手机已进入了正规化的生产,液晶显示板也进入了生产阶段,

另外,对笔记本电脑、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激光打印机、中央空调的投资也有所加强,确保了三星的技术优势。还有,三星中国现在正在努力构建“当地完结型经营”模式,即从产品的早期研发直至原材料采购、营销、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经营环节,今后都希望在中国当地完成。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中国国产手机已经占到了市场份额的一半;另外,长虹“五一”以来的“背投降价风暴”席卷全国,海信等离子彩电突破3万元的价位,高端彩电领域的新一轮“价格战”已来临。这些三星在中国主要从事的领域中的激烈竞争是否对三星中国的发展构成了威胁,你们如何看待并应对这些危机?

李亨道: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的确是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从根本上讲,手机生产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很重要。要拥有自己的技术,并且能够很快地、不断地对技术进行改进,才能引领手机的发展。作为三星,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做手机技术和设计的领跑者。彩电方面,三星不会投身于市场的价格战。中国电视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长虹等彩电生产企业的降价行动引发了整个彩电行业的降价风潮。但是三星不打算通过打“价格战”来赢得市场。对于电视产品我们也将继续推行高端战略,通过向市场提供背投、LCD等高端产品,通过持续地率先引进先进技术,起到引领潮流、主导市场的作用。

... ...(本文尚未结束)... ...

因各种原因,本站无法在此提供此文全文,请见谅。

阅读文章全文请到中国经营报-06-16

变革引领发展 篇3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建设生态文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在客观分析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又一次界定;同时也是在客观分析人类所面临的全球环境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对未来世界文明形态的基本构想。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采集、狩猎和农耕文明阶段,直到二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席卷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给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过去三十年间,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工业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跨国资本将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生产过程转向发展中国家。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不改变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压力,却大大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负担,环境污染问题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生态文明与未来发展关 注身,如何应对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带来的温室效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应,突然成为摆在全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各国面前的紧迫问题。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世界正把关注的目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光投向中国。中国经济谐,因为生态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式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如果我们能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的有益经高速增长,但我们为此展的基础。付出了极高的资源环境代价,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如前所述,从根本上看,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已经给全球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而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试图以同样方式发展自己,加入世界富人俱乐部的时候,工业文明固有的不可持续性就突显出来,全球环境就会加速逼近危机爆发的临界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和维持全球生态安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作艰难探索。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设想超越工业文明建立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我们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样的根本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中国和其他致力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家协同努力。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业已形成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技术。事实上,许多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模验,也存在着超越既有基础设施,直接采用新型技术设施的机遇。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除了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必须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认识到,生态文明虽然着重强调了保护生态、顺应自然规律,但自然万物本身不能参与到环境管理中,它们需要致力于守护自然的人们为其代言。国际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要力求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中国领导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将“以人为本”确定为核心。如果我们发展的目的真正是为了惠及民众,那么我们就不能在发展中破坏民众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而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赋予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司法救济权,是保障公民环境权的最有效方式。

人们曾经对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方向莫衷一是,如今寻求与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主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构想,也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变革引领发展 篇4

我刊自推出“M A前沿”专栏以来, 得到广大总会计师朋友的关注和好评,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管理会计在全球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以及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效益方面起到更关键作用, 有效帮助本土企业CFO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我刊特别专访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全球董事会主席当选人Benjamin R.Mulling (Benjamin R.Mulling将于2015年7月1日起担任2015-2016财年I M A全球董事会主席, 同时担任IMA规划和发展委员会以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 畅谈全球范围内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对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解, 同时, 展现他不一样的财智人生。

《中国总会计师》:请您谈一下目前全球管理会计现状、发展趋势及对未来展望。

Benjamin R.Mulling:当前, 全球都非常关注管理会计, 对于管理会计有很大需求。伴随着对低端劳动力密集生产方式依赖度的降低, 企业更加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 向企业内部要效益, 所有这些都是管理会计的题中之义。这要求我们关注管理会计, 关注管理会计对企业内部的改善和提升以及决策支持方面。尤其是大数据的出现更是增加了对管理会计的需求, 对于这些数据, 不仅需要有人告诉我们数据是什么, 更需要知道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 需要分析, 给出决策支持方案。

我们看到在教育和行业需求的技能及能力方面, 存在鸿沟, 有差距。学生在学校里学的是财务会计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在现实企业中, 更需要管理会计知识。

未来, 管理会计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 这是近十年来的现象, 现在的公司不仅要识别企业发展的机会, 还需要对公司潜在的风险具有洞察力, 更需要通过潜在风险分析辨别发展机会。IMA是COSO的发起成员, 跟COSO之间有很多合作。实际上,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了COSO的框架。IMA总裁也有相关论文阐述如何利用COSO框架来识别风险背后的商业机会。

《中国总会计师》:您认为和传统会计相比较, 管理会计的优势是什么, 尤其是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效益方面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Benjamin R.Mulling:首先, 管理会计更加注重前瞻性的思考, 关注的是如何利用过去的信息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支持, 财务会计关注的是过去做了什么, 把信息呈现出来。

其次, 管理会计更多关注数据背后的故事, 更多从商业角度进行分析, 这些数据说明商业未来将朝哪个方向发展;财务会计只是关注数据本身, 过去几个月发生了什么, 企业经营状况怎样。作为个人来讲, 我每月既看财务会计报告也看管理会计报告, 一页的财务报告后面附加的是至少三页的管理会计的分析报告, 阐述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对公司的意义是什么, 公司的走向是哪里。

管理会计帮助理解商业环境, 理解公司发展背后的动因。企业的利润驱动, 可能是外部驱动, 比如客户、供应商等, 也可能是内部驱动, 比如运营等, 管理会计帮助我们了解到这些方方面面。

我起初担任CFO时, 金融危机刚刚开始, 对于我所在的企业来讲, 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欠缺, 无法提供全面了解整个企业运营状况的数据。我所做的第一件事, 是建立一个商业智能系统, 每天收集大量的数据, 通过仪表盘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各部门的数据, 整理出管理会计报告, 涵盖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 如生产报告、质量报告、客户报告等等。而之前是财务会计相关报告, 从生产到最后销售环节之间的流程相关的信息是缺失的。通过这样一套全新的报告体系, 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动因, 了解哪些因素是上升的, 哪些是下降的, 具体的环境因素是怎样的, 描述完整的画面, 了解公司的整体运营, 逐渐帮助公司渡过危机。

《中国总会计师》:请简要介绍一下I M A在管理会计方面一些建设性做法, 以及如何更好引领及推动管理会计行业发展。

Benjamin R.Mulling:I M A作为一个国际领先的管理会计师组织, 一直致力于推动管理会计在全球的发展。第一, 作为管理会计领域的权威组织, 由大量研究和出版物支持引领发展, 如教育案例、美国管理会计公告等。

第二,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项目 (C M A) , 这能从两个方面提供帮助。首先, 对于雇员来说, 帮助他们建立管理会计相关基础知识和提升技能, 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的发展, 帮助公司提升绩效;另外, 对于雇主以及C F O来说, 可以找到合适的有能力的员工。CMA作为一个权威的资格认证, 当一个面试者名字后面带有CMA字三个字母, 我们有自信来证明这个人具备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企业也有信心雇佣这个员工, 这就是CMA、IMA树立起来的权威和良好形象。

第三, I M A提供后续教育, 确保会员的知识和能力与时俱进。I M A不只应对变革, 还要引领变革, 这两点非常重要。我从28岁成为C F O到退休, 需要一个组织, 我们捆绑在一起, 不断地学习提升、了解变化, 对于我来说, I M A就是这样的机构。I M A每年提供大量后续教育机会, 包括在线研讨会、线下活动、出版物等等。持续教育提供的能力提升, 不只是工作中硬性的技术方面的能力, 如研讨会中经常探讨的利润驱动、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规划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等, 还包括领导力、冲突管理、变革管理等软技能。作为C F O来讲, 这些对我都非常重要的, I M A的领导力学院、在线研讨、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 都提供这方面的机会。

《中国总会计师》:2014年被称为“中国管理会计元年”, 中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 如今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请您谈谈对中国管理会计现状的认识及建议。

Benjamin R.Mulling:首先, 管理会计溯其根源无关乎两个方面的问题——投入和产出, 究竟怎么去实践应用管理会计,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套用, 每个公司要去了解自己独特的投入、产出以及影响因素。

我此行拜访了浙江省财政厅, 他们正在省内18家企业里做管理会计实践相关的研究, 我可以确定地说研究一定会得出18个不同的框架, 因为每家企业关注点、背景不一样。这样的研究很值得倡导。

第二, 中国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中对I M A出版的管理会计公告给予肯定, 这也是我要推荐给大家的, 在绩效改善、风险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技术应用、领导力、道德等诸多实践领域, I M A都出台了基本框架和指导性研究报告, 并且根据实务的需要还将继续发布相关公告, 这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是基础性的工具, 可以为中国企业借鉴使用。

第三, 当了解了基础框架, 有了整体性指导, 接下来就是如何在企业中应用这些框架。无论跨国企业还是国有企业, 这个过程中, 人的因素、技能占很大一部分。在技能提升方面, 中国目前跟在美国之前类似, 大家想的都是C P A, 很多人去考C P A, 但这都是财务会计领域。实际上, 在美国, 财务专业人士工作中, 80%的人做的是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现在中国也是这样的情况, 财政部推动管理会计发展非常重要, 专业人士需要这样的技能, 企业也需要这些人才。CMA认证就提供了非常好的背书, 财务人员通过考取证书可以培养相关能力;另一方面, 企业在雇佣持有CMA认证的专业人士时也更有信心。

最后, 中国需要和专业机构来合作, 在继续教育、资源、研究、指导框架制定、案例开发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这也是I M A在中国做的工作, 跟政府、企业、高校和专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总会计师》:您28岁即成为国际知名企业的首席财务官, 请您结合自身的财务生涯和个人成长经历, 谈一谈从事财务工作的职业感悟和人生信念。

Benjamin R.Mulling:总体来看, 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 年轻的财务专业人士需要在不同领域体验获得更广泛的经验, 鼓励大家多去了解I T、工程、生产制造等领域, 他们是怎么做的, 顾虑是什么, 这跟会计思考不一样。对于有志于成为CFO的人群, 这是必要的。

第二, 要设定目标, 不仅是下一年目标, 而且是今后五年、十年, 这是一个持续滚动的过程, 这不只包括专业的目标, 还有个人的目标, 就像中国人所说的“凡事预则立”。

变革引领发展 篇5

作为国内最早的3D网游研发商,游戏蜗牛长期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创意設计能力闻名业界。无论是七年之前第一款国产3D网游《航海世纪》的发布,还是如今跨时代真武侠3D网游《九阴真经》脚步的临近,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和先行一步的开拓精神在每一款蜗牛产品的创意设计之中都能窥见一二。十年来,蜗牛传递给外界最多的信息便是不放过每一个能够寻找创新和自我突破的机会,而在这一点上,耗时五年制作,倾注着无数蜗牛人心血的《九阴真经》又体现得更为明显。

纵观当下网络经济发展,网络游戏可谓异军突起,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推陈出新,网络的营销手段也可谓是花样繁多,从包航空母舰,到西湖问剑,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原有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游戏蜗牛试图打破这一陈规陋习,自2004年国产第一款3D网游《航海世纪》的发布,到《九阴真经》激活码销售,从蜗牛班首测到夏令营开营,到七城线下活动直至今天的九阴圣诞夜,这一路走来,蜗牛正用自己独特的创新精神和鉴定勇气,在业内开创一条创新之路,从理念到产品,从产品到企业,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蜗牛寻找创新,自我突破的精神,同时,这过程中游戏也在不断完善,并在通过实践后收获各方一致好评。游戏品质处处创新,围绕游戏所开展的活动也是场场精彩。此次《九阴真经》千人COS晚会就是最好的证明,蜗牛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正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用户。

拒绝同质化快餐游戏, 《九阴真经》用创意启发行业变革

文化部《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指出,去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349亿元,相比2006年的75亿元,5年间中国网游市场扩大了近400%。当然,过于快速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少问题,据业内调查,未来两年的网游市场增速将放缓至25%以下。这其中,同质化严重、玩法内容单一、上线急躁等因素正在成为影响整个行业良性成长的最大毒瘤。如何杜绝同质化游戏,杜绝欧美式快餐游戏?如何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产品?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今天判断包括《九阴真经》在内所有网游新品是否成功的一道重要考题。

对于这个现象,游戏蜗牛创始人兼CEO石海有着自己的看法——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如果仗着互联用户群巨大,对这个行业进行短期挖掘,这无异于涸泽而渔。如果把这种错误行为当作行业共识,那么最终只会让用户越来越对产业说的话不信任,最终抛弃文化产品,同时带来整个行业的大衰退。为了区别于那些“借鉴”其他成功游戏特色而没有融入自己思想的换壳产品,《九阴真经》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研发道路,希望能够通过《九阴真经》真实展现出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积极的一面,玩家进入游戏后面对的将不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让玩家领略到该款游戏想要传达的武侠精神和儒家思想,真正体验到轻松有趣的娱乐消遣方式。在游戏世界中,玩家不需要废寝忘食地进行枯燥练级,更多的是沟通交流、拜师学艺;玩家需要捕鱼捉虾,砍柴挑水来维持生计,也可以对酒高歌,畅谈快意人生,他们身处的环境也不再是阴暗抑郁的欧美魔幻氛围,而是身处诗意超脱的东方山水,体验快意武林、奇遇江湖……同时,公司也期望这款与众不同的产品能给整个行业的变革带来启发意义。

注重文化才有明天,《九阴真经》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拥有三千多年积累下来的巨大文化财富,这份瑰宝的延续性和多样性是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肩的。如果文化从业者能够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并通过国际的传播和交流,树立起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美好形象,对于巩固和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有着深远意义。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和魅力正在逐渐显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小到企业,大到民族,只要注重自身文化的建设,就能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钥匙。

作为蜗牛主打武侠文化牌的网游产品,《九阴真经》能积累起如此高的期待度,一定程度上也与它注重中国文化的挖掘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游戏中的心法轻功还是在线江湖,不难看出这些设定都是紧扣着中国武侠文化的核心元素。

变革引领发展 篇6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 必须在世界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上赢得主动权。因此, 自主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 同时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也对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必须集成多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

企业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求我国必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大幅度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继承创新能力, 培育一大批具有特色专长的企业, 在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及服务等方面与大企业形成良好的配套能力。

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抓好如下五个核心要素, 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即:战略、资源、体系、管理和文化。

关于创新战略

创新战略是企业创新活动的灵魂, 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职能战略, 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 创新战略既是职能战略, 又是总体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仅要指导技术部门的工作, 也要指导全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制定创新战略的依据是企业的宗旨和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决定了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框架。制定创新战略是企业搞好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 也是企业非常机密的业务, 不能完全依赖外部专家和外国咨询机构。

创新与科技是不同的概念, 企业的创新战略也不等同于科技战略。制定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就必须把握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趋势。

关于创新资源

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筹集和配置创新资源。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从事创新活动的合格人员) 、财力资源 (从事创新活动必要的资金) 、物力资源 (从事创新活动必要的条件) 、信息资源 (从事创新活动必要的信息) 和组织资源 (从事创新活动必要的组织) 。

创新资源的分布有其特有的规律, 在管理和配置创新资源时必须了解这些规律。例如, 创新资源通常都向着研究对象、应用对象、研究同行、中心城市、良好环境流动, 有些创新活动需要靠近生产现场, 有些则需要靠近资源, 有些则必须靠近用户, 而科技基础设施好、创新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往往最能吸引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 因此企业除了要不断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外, 还必须加强对创新资源的监测与分析, 监测的内容除了创新资源的数量、增量以外, 还应当监测创新资源的质量、存量等结构态势, 同时还应与对标企业进行对比性监测。

关于创新体系

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像战争, 需要各种适应战争需要的组织, 包括民兵、游击队、地方部队、野战军, 以及医院等各种支撑服务组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也是这样, 需要大量的具有各种功能的组织。创新组织是集成、整合其他创新资源的载体, 也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一些企业没有设立自己的研究所, 依靠外部的专家, 也能够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 而且成本更低。但是, 这种创新模式是无法长久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要想真正获得自主创新能力, 就必须打牢基础, 踏踏实实地建设自己的创新体系。

企业构建自己的创新体系时应当注意许多问题, 包括组织层次、技术领域、活动类型、活动层次、创新模式, 以及服务对象等。需要企业认真研究, 精心设计, 做好规划, 分布实施。

关于创新管理

企业创新管理包括规划与计划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 (知识产权) 、信息管理、经费管理、人才管理、组织管理、平台管理等很多内容。企业创新管理涉及到制度、机制和流程。每种专项管理工作都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机制、规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企业创新管理需要坚实的基础, 需要做很多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相应的系统平台。例如建立、完善适合于各类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项目管理系统、全成本核算系统、科技统计分析系统、竞争性情报系统、知识产权管理与监测预警系统等等。

关于创新文化

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需要有正确的创新战略、健全的创新体系、充足的创新资源和高效的创新管理, 但这还不够。企业通过创新战略和创新制度可以规定创新活动价值取向, 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还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不不同同层层次次、、类类型型、、技技术术领领域域的的创新活动需要不同的创新文化, 要注注意意文文化化的的整整体体一一致致性性, , 也也要要注注意意文化的个性。针对不同服务对象 ( (如如面面向向客客户户、、面面向向过过程程、、面面向向决决策) , 针对不同的研究层次 (如基础性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开发、技术服务等) , 都需要不同的创新文化内涵, 同时不同企业各自的发展历程、所在地域、所在技术领域、人才结构等都会影响创新文化的内容。也有一些文化要素是企业创新活动都需要的要素, 例如: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而有些则只在一定条件或一定范围内需要, 例如:容忍失败, 就比较适合高风险的超前研究。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文化。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建议

重视企业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各地区、各行业都在研究各自的中长期规划, 国务院国资委已经要求中央企业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规划研究, 其中包括科技规划的研究制定。装备制造业企业在研究自身发展时, 应将自主创新能力纳入规划范畴, 认真研究自身的创新战略和创新规划。

战略与规划制定的过程不应是简单的编写过程, 更重要的是梳理思想和构思战略的过程。要分析认识外部环境与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分析认识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形成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与目标, 确定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 以及完善落实战略的资源筹措及重点管理措施。

企业应当注意研究政府的创新政策

企业的战略与政府的政策高度相关。政府的创新政策体现出国家对企业创新的政策导向, 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采购、贸易、人才等各方面的政策构成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国家、地区、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创新规划, 将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发挥重要的影响,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自身创新规划时, 必须主要研究政府的规划和政策, 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

注意提高自身的创新管理水平

变革引领发展 篇7

蒋应红:刘院长是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道路、交通工程学科带头人, 是首批上海市市政公路领军人才。2011年5月, 工作室成为市总工会首批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工作室成员40人, 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7人, 博士研究生4人, 硕士研究生13人, 注册城市规划师7人, 其他注册资格5人。工作室整合了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以下简称“总院”) 的交通工程和城市规划专业, 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到综合交通规划和城乡规划, 以及现代有轨电车、城市地下空间、智能交通等专项领域的规划设计、方案研究、工程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等, 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编制。如完成了《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规定》等规划导则;“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经过数年努力, 工作室已成为人才梯队培养的孵化器, 形成了劳模领衔、工作室成员为主体、各分院技术人员为基础的学术梯队。以科研和项目为载体, 通过职业生涯导航、师徒带教等机制, 培养了上海市领军人物、建设功臣3人, 上海市青年咨询精英3名,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1名, 总院和分院总工10余名, 上海市建委评标专家、咨询专家20余名。同时, 工作室还成为技术持续创新的发动机、企业科学发展的催化剂。对总院而言, 遇到难题, 有工作室作为“智囊团”;对团队而言, 有目标、有勇气、有信心进行创新, 因为有领军人物主导发展方向;对劳模而言, 感觉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创新的天地更广阔了。

采访人:这几年工作室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伟杰:现有近6 000门学科, 其中2/3是交叉学科。工作室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如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交叉学科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城市交通与信息技术交叉学科智能交通研究;城市交通与地下建筑交叉学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已建成和在研究的项目中, 总院直接承接的项目达到60%, 是国内少数具备规划设计经验的单位之一, 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轨电车整体道床结构力学行为及设计优化》项目, 首次建立了有轨电车双层叠合梁弹性解析解理论模型, 居国际领先地位。规划设计的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已投入运营;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空港经济区、天津滨海旅游区有轨电车和上海临港新城有轨电车1号线已完成方案研究;江苏泰州、徐州, 福建泉州, 广东珠海等都在进行线网规划和示范线路研究。“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获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上海市优秀咨询成果奖。在智能交通方面, 工作室正在开展20余项科研和规划设计任务, 编制1项国家规范, 智能交通研究已从最初的道路交通层面扩展到水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安全、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等领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智能管控系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基于预测和仿真技术的世博园区人流控制系统研究”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争取到“交通运输行业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国家级课题。在地下空间规划领域, 工作室所承担的项目建设规模和技术含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上海世博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咨询一等奖、上海市建筑创作佳作奖;天津解放南路地区、天津西站、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地下空间规划, 武汉梨园广场和泉州中心城地下空间规划等项目, 规划深度已从总体规划延伸到详细规划。在绿色交通方面, 工作室承担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综合交通规划, 提出了国内首例绿色交通量化标准, 构建了以先进仿真软件为平台的绿色交通模型。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例绿色交通案例得到业内广泛认可, 获得国家优秀咨询成果奖。而且, 成功申请到“迪士尼绿色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项目, 总经费700万元。以工作室为主体申请的《崇明东滩生态城绿色基础设施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 已列入上海市科委2012年度社发领域崇明专项项目征集指南。在大数据方面, 工作室承担了《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CJ-TIMS) 建设项目》, 主要内容“1+3+3”:1个平台+3个智慧型专项管理系统+3类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技术体系, 搭建智慧型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决策支持平台, 构建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检测与数据采集系统。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开展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 正在申请专利13项;获得科技进步奖、决策咨询奖、设计奖、咨询奖、城乡规划奖等近20项。工作室编著了《智能交通在身边》科普读物和《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学术专著。

采访人:刘院长, 工作室下阶段有哪些新的计划?

刘伟杰: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我们计划筹建绿色交通研发中心, 开展交通生态足迹与碳排放的量化等首创性研究, 提出新能源汽车实施路线图, 着手编制南京、镇江、杭州湾等生态城交通规划, 努力抢占国内高地。开展《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标准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全过程的规范体系及其编制形式, 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完成国家5项标准《匝道调节控制技术标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范》、《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3项地方规范《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编制标准》、《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技术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通过主编或参编标准规范, 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形成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 提高行业影响力。

我们还要挖掘总院传统专业领域的外延和内涵, 如开展《城市道路生态设计体系研究》, 将生态化体系运用于城市道路设计领域, 使传统专业领域的研发和设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引领该领域最新潮流, 占领科技制高点。

采访人:工作室在运作中形成了哪些好的机制?

蒋应红:工作室不仅是技术创新平台, 也是总院机制创新和思想创新的实验田。在工作室与总院的关系上, 我们探索一种全新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机制, 即构建“一个领军者带动一个团队创新、一个团队引领整个企业创新”的机制, 将“创新驱动”的效能逐级放大, 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增强总院“巧实力”。工作室注重把创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我们努力使自己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前瞻意识, 精心选题, 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技术研讨、头脑风暴等活动, 挖掘技术难点和创新点;然后列为总院内部课题进行预研和储备, 配备相应的资金和人员, 依次开展开题论证、事先指导、中间评审、成果验收等;预研项目成熟以后申请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 最后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形成了三段式工作模式:第一段以劳模为主导, 结合现有工程项目中的难题, 提炼研究要点, 形成研究目标、总体思路、技术路线, 确定创新点;第二段以创新团队为主体, 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方案;第三段以生产一线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为辅助, 保证创新技术的顺利实施和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三段式的运行体制, 使创新工作需求明确, 目标清晰, 成果有效, 应用落地。工作室导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实践:选题策划、制定目标、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提高, 劳模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支持、监督检查和制度保证, 使创新活动持久、健康发展。

三年多来, 我们体会到, 总院和工作室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 而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引领食品物流变革 篇8

世界人口正向90亿迈进, 我们可用的土地正在缩减, 社会的联系性在加强, 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食品安全。幸运地是, 科技正允许我们追踪, 分析和理解我们的食品系统的运行方式, 以帮助我们减少食物浪费和碳排放量, 并最终能供养84200万现在没有足够食物的人口。CB Insight的研究表明, 针对食品递送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在2014年的第一季度达到历史新高, 超过了2亿美元。但使用智能手机订购食物只是冰山一角。以下是十种科技应用, 它们能告诉我们科技如何改变食品及我们发现, 消费食品和规避不良食品的方式。

GMOs

用来创造转基因生物 (GMO) 的生物技术在食品技术领域是很关键的, 但也是臭名昭著的。一个GMO就是在基因上被设计了某种特性, 像抗除草性, 抗虫害性以及增加的营养价值。在1994年, 第一个转基因土豆FlavrS avr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并投放到市场。这迅速导致了其他类种子的研发, 到1999年, 一亿英亩的农田都种上了转基因庄稼。1997年, 也就是第一个转基因生物进入市场后的第三年, 欧洲规定转基因生物必须要贴标签, 但美国并没有相应的联邦管理条例。目前, 转基因作物已经在本地以外的地方研发和生长, 这大大增加了作物产量以供应更多的人口。像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小麦, 大米和其他谷物。鱼类, 家禽和牛肉也经常被转基因, 人们通过加速动物的生长速率, 或给生物增加蛋白质或其他的营养来增加肉类产量。

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也常被称为卫星耕种, 指的是使用GPS追踪系统和卫星图像来监测作物产量, 土壤水平和天气来增加农场效率。随着到2050年要供养90亿人口的问题渐渐逼近, 精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以作物产量监测的形式被采用。现今, 像气象分析软件和土壤测验组件这样的工具都已被用来监测氮和磷的水平。使用精细技术系统, 农民能够在农田中找到准确位置以确定此块区域的土壤肥力。从前, 整个田地被视作一个统一的单元, 但现在, 农民们能够找出哪块地更适合种植哪种庄稼, 以便于不浪费种子, 化肥和农药。从环境的角度来讲, 这也尤为重要——农民能够使用更可持续的方法种植庄稼, 并且使用更少的资源照管庄稼。

无人机

农场的面积通常很大, 并且农民需要帮助监督农田生产力。无人机变成一种流行的替代农场工人和卫星的工具, 并且先进的技术正使无人机更具生产力。有了无人机, 农民可以精准地确定受损和患病的植物的位置, 更精确地施肥和施农药, 或者对某一块农田即时采集图像和收集信息。根据国际无人载具系统协会在三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 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了商业无人机后, 无人机能够创造7万工作岗位。但在农业领域, 无人机替代的岗位要比其创造的多。

物联网

传感器在食品技术领域尤为重要。物联网已经以灌溉技术和作物产量监测的形式走入农场。一个被称作Water Bee的系统在土壤中以及其他的环境因素中收集数据, 并利用无线传感器来减少水资源浪费。在粮仓中的传感器能够使农民远程监测温度和湿度。John Deere已经在其设备上增加了传感器以监测土壤湿度和生产力以便能够增加和减少速率或防止肥料或种子的重合。另一个物联网在农村中应用的例子是Z-T r a p, 这是一种通过GPS坐标和无线传感器而被用来远程监测庄稼上的昆虫和分析数据的设备。基站会把目标锁定与特殊的具有破坏性的害虫种类, 但此工具拥有农田之间特殊的通讯网络, 并会把数据上传至云存储中。

食品废弃物追踪

据我们所知, 在美国, 每年有40%的食品被丢弃掉。在社交媒体和新技术的帮助下, 这个数字将会大幅度减少。拥有了app和网络平台, 我们在有效利用食品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Leloca就是一种能帮助餐厅把废弃物降至最低的app软件。它能使人们在食品上的消耗节约30%至50%。另一个被称为222 Million Tons的app软件给出了建议性的食品杂货名单, 上面列着用户选定好的家庭人数和用餐偏好。一个被称作Leftover Swap的创新性平台把拥有剩余食物的人和区域内其他想要购买廉价食物的人匹配起来, 并且他们提供的食物包括从比萨到农产品的广泛类别。

黑客马拉松

以食品为中心的黑客马拉松正在全球兴起, 其目的是提升整个食品产业。它也是一项倍受推崇的运动。食品黑客马拉松及其论坛的未来是领先的食品革新者, 厨师, 企业家和设计师的集会, 意在创造出未来的食品解决方案。国际农村发展基金会和黑客农场 (针对位列当地黑客马拉松的农业项目的开放源代码社区) 已经在Kickstarter启动了合作性竞赛以推动技术革新和进步, 推动网上社区的发展以共享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农场的管理计划系统。

3D打印

3 D打印食物的概念未必令人垂涎, 但这样的技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食品产业。现在人们最常讨论的3D打印食物是3D系统糖果, 它是由纯糖和Chef Jet打印机制作而成, 但是这个在3 D打印产业的领先者最近已与Hershey's合作来打印巧克力。像现代牧场这样的初创公司正试图减少乳牛数量, 通过生产素食肉来帮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NASA利用3D打印机来制作比萨, 这或许是向制作宇航员太空餐迈进了一步。Foodini是一款为家居厨房而设计的3 D打印机。使用者利用食品加工机或搅拌机准备食材, 打印机能从混合物中打印出既定形状。这意味着去除了耗时的手工制作工程。Foodini已创造出了像汉堡, 比萨和甜点这样的食品种类。

农场位置

随着农田的逐渐短缺, 我们必须想出能够种植食物的新地带。最近的趋势是在地下种植。在伦敦, 水栽农场被建在废弃的地下管道中, 而这些管道曾是空袭避难处, 因此当地的餐馆和零售店都能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和药草。由于食物可以通过使用富含营养物质的水溶液中无土种植, 水栽技术正在渐渐普及。Philips正致力于创造特殊的LED灯也产生特殊波长来种植室内植物。由于LED灯不会变热, 因此能够更接近植物并产生适合不同种类的灯光。

获取食谱

AllR ecipes已存在了许多年, 这个平台也十分流行。这个网站在2012年的第15届周年纪念日上进行了一项针对食谱服务的用户体验的调查。调查表明,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在改变我们准备和烹调食物的方式。据调查, 超过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使用手机查阅食谱和烹饪技术。食谱网站已经赶超烹饪书和食谱杂志。在互联网上, 我们能找到任何饮食形式的食谱指南。通过博客, Twitter和Facebook群, 分享食谱变得更为便利。并且通过You Tube这样的视频网站, 我们也能够学习各种烹饪技艺。

促销本地食物

引领组织变革五策 篇9

一、认真分析变革阻力

一些企业在变革上的失败往往源于对“变革阻力”识别与处理上的不理想。阻力的识别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内部人的阻力, 比如不好的个人习惯、个人的不安全感、缺少有效的控制系统以及一些人的患得患失;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因素, 比如陈旧的组织结构, 对当权者的严重威胁以及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内部资源的威胁等等。在一些企业的变革初期, 变革的支持力量要小于阻碍力量, 这给变革带来很大困难。

很多企业的变革都会受到诸多阻碍因素的影响, 在各种阻碍因素中, 特别是“人”的阻力往往是可以通过变革管理者的个人努力来准确识别与界定的。变革管理者应当对变革过程中的反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 这对提高变革有效性大有益处。任何变革都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大的困惑与混乱, 这是一些人对变革抱有消极态度的一个原因。不过, 阻碍变革进程的反对者的类型是可以通过努力识别来加以区分的, 不同类型的反对者在变革过程中的行为有着很大不同。一般可以将变革的反对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冷眼旁观的反对者、联合抵制的反对者、蓄意破坏的反对者、执行缓慢的反对者、利用谣言制造混乱的反对者、将计就计的反对者、表面应付的反对者、沉默反对的人、强烈反对的人以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同类型的反对者在变革过程中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差异, 变革管理者要区别对待。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对者有助于变革的发起者们做到对症下药, 从而迅速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变革过程中人的阻力。可以说, 对不同类型的变革反对者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变革的有效性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自上而下推动变革

对于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员工来说, 变革容易令人忐忑不安, 当变革即将到来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投向CEO, 寻求来自领导层的力量、支持和指引。领导者们要身体力行, 积极采纳新的方式, 给下属们以挑战和激励。他们必须统一号令, 并以身作则。领导者们还需要懂得, 即便他们在公众中的对外形象是统一的, 企业的变革还是要由那些一个个迥然相异的内部员工们最终完成。有着紧密协同关系的管理层团队, 最容易引导变革获得成功。他们的团结形成了一股向心力, 引领变革的方向, 理解变革将带来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的转变, 并在这些变革的领域内身先士卒。只有当领导层团结起来, 致力于推进变革的流程, 表现出必达目标的决心, 变革引起的下游效应, 才能在员工中间广泛体现出来。首先, 正视现实, 着重强调变革的重要性;其次, 对公司持续发展的未来和达成目标表现出坚定的信念;最后, 为指导变革实施的行动和决策提供一张路线图。领导者们需要针对公司内部的不同受众, 用不同的方式传达变革的信息, 使得即将到来的变革与企业中的每个人休戚相关。

一家包装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在经历了数年的收入下滑之后, 为保持市场竞争力, 决定在运营上实施一系列的重大变革, 包括30%的裁员。在会议上, 公司的领导层阐述了当前的严峻局面, 并指明缩减规模是惟一出路。同时, 高层管理者从公司数代积累、赖以生存的品牌价值出发, 精心构建了有说服力的愿景发展计划。凭借着直面现实的态度, 员工充分意识到了变革的必要性, 从而使得管理层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的紧缩计划之时, 仍能够激励内部员工前进, 员工们并未因此士气低落, 相反, 留下来的人们感到了一种帮助企业继续前进的决心。

三、防止非正式组织紧密化

现实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大都是松散性的, 但当企业发生变革时, 利益的驱动和立场的相似使这种松散的非正式组织迅速紧密化, 如果这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不能迅速的察觉到这类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现象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那么在变革的进程中, 必将会导致管理变革的危机, 甚至让企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 一是加强正式组织的控制力度。这要求企业在完善组织结构的严密性和有效性的同时, 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中层管理人员作为高层和基层的桥梁, 担负着沟通、执行、控制的角色, 对完成企业的变革目标十分重要。因此, 企业领导要定期评估企业内部中层经理们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效果, 防止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而导致的组织控制力下降。二是抓住核心人物。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 集中体现了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志趣, 他们往往凭借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个人魅力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时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那些正式组织任命的管理者。这些英雄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着非正式组织的思想和行动。因此, 管理者应对非正式组织中的英雄人物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 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 应积极邀请他们参与组织的重要决策, 如有必要, 还可邀请他们出任组织的正式职务。

四、有效沟通促进变革

变革沟通用一种传统说法来比喻, 叫统一思想。变革的特点就是有很多冲突, 这种冲突需要通过沟通来化解。虽然一些本质的问题, 沟通没有办法消除, 但是沟通可以解决在一个变革战略中所产生的一些缺陷和误解。变革思想在推行当中会不断产生很多误差, 所以一个企业发生变化时, 比如新的领导人上任, 或者是新战略的产生, 沟通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沟通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1. 回答员工关心的问题。领导者在和员工交流

变革时, 要抓住他们关心的问题, 接受他们的不安情绪, 取得他们的信任, 让他们对愿景建立起信心。员工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伟大的领导者可以毫不费力地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对普通的经理人来说, 在回答之前, 还是要下一些功夫的。比如, 经理人要记住一些信息, 要学会正确应对员工的情绪等等。

2. 准确、有效地传达重要信息。

员工不一定需要所有的信息, 但是一定要让他们接收到需要的信息。管理者可以把信息分类, 过滤掉干扰信息, 让员工只接收和自己工作有关的信息, 或者是员工想要知道的信息。

3. 诚实的沟通与交流。

员工喜欢坦诚的交流, 这让他们感到更安全。有时, 即使真实的信息让他们感到不安, 他们也希望管理层能真诚地对待他们。

4. 使用新技术, 如企业内部网、通信卫星等, 来帮助人们看到未来的愿景。

五、全面培训适应变革

当企业决意进行变革, 以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时, 培训便成为破旧立新的孵化器。

资助科研,引领变革 篇10

要达到“制天命而用之”,唯一而有效的途径就是科学研究。我们生活中一切新事物的产生,往往源于科技的进步。袁隆平院士领导的杂交水稻育种工程,使水稻单产从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汽车、飞机、高铁技术的突破,不断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电脑、手机、通讯技术的发展,令我们获得海量资讯。科技不仅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为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涌现出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在发展壮大经济的同时,应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保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可以说,科技的快速发展塑造了我们的现代社会。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同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科研经费的去向需要考虑各学科、地区的均衡和各学校、院所的需求,然后通过公共议程决定。另外,工业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对科研也会投入大量资金,如联想、华为、腾讯等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这些资金往往集中投入到短期内即可获利的、能让公司在经营领域内更具竞争力的项目上。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科研经费还有一个来源,并可以预期到更为振奋人心的影响力,这就是慈善基金的资助。相较而言,慈善基金对科研的资助有更多的自主性,它完全取决于慈善家的兴趣和爱好,可以长期地支持科研,而不受企业董事会、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慈善基金能做到政府和企业力所不及的地方,可以承担风险资助一些有天份的年轻科学家—他们由于没有丰富经验,很难从政府或企业获得支持,但是他们新的、有趣的、甚至是疯狂的想法,可能带来巨大的变革。如同风险投资家皮特·泰尔(Peter Thiel)在脸谱网(facebook)创始之初提供了资助,最终获得巨大收益一样,慈善基金对年轻科学家的支持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能引发巨大的科技和社会变革。

慈善基金可以为科研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使科学家在科研上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和自由度,花费更少的时间在基金申请、交流应酬及项目答辩等无关科研的事情上。慈善基金对科研的资助还有很高的灵活性,在项目启动后,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决定项目是否继续,或转变方向,抑或是对项目进行维护、升级和改造等。另外,慈善家往往都是最优秀的企业家,可以利用自己在商业上的优势,最快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商业产品,造福社会。慈善基金的资助对于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动力。

然而,当代科学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是多学科交叉发展。因此,对科研的资助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给予,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什么样的科研是当今社会所急切需要的?现在的科研需要怎样的支持?科研的下一个热点是什么?什么样的科研工作者最适合所资助的项目?认真而审慎地思考这些问题,获取领域内专家的参考建议,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慈善资金,最大化地规避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影响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就此,我们给出一些初步的建议。

首先应该考虑你所期望资助的科研领域。它是否被社会所需要?它是否是你的兴趣所在?如考古学、医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等。

其次根据你资助的力度,考虑资助的范围。你期望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可以覆盖一个实验室、一所学校,也可以覆盖一个国家,甚至全球。

然后你需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资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一是资助基础设施。包括支持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升级和改造,大型的昂贵实验仪器的购买和维护、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二是资助科研人员。包括帮助青少年走近科学、资助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奖学金给青年学者出国留学并回国报效、帮助更多的女性成为科研工作者等。

三是资助科研项目。通过专家选择有良好前景的科研项目,并选出该领域内优秀的科学家,支持他们的科研项目,包括仪器购买、人员雇佣、学术交流、文章发表、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活动。

四是支持科学界与社会之间的广泛交流,并加速科技转化。目前科研越来越复杂,慈善家可以为普通群众与科学家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科研,让科学家了解社会所需,让科学家们相互了解,迸发科研的火花,从而加速科研进程以及成果转化。

总之,慈善基金对科研的资助是一件复杂而有趣的事情,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还能为科学家们以及慈善家本人带来巨大的效益。当代社会有一个共识,即上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及随后的高速发展,引领了上世纪的技术革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80%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工程建设。在变革中,慈善家们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911年起,比利时实业家和慈善家欧内斯特·索尔维(Ernest Solvay)开始邀请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召开了一系列索尔维会议,特别是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的29位科学家中的17位获得了諾贝尔奖,该届会议的照片被美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智慧的照片”。索尔维会议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仍然是国际上非常重要的会议。100余年过去了,在2014年的今天,中国的慈善家们是否也会像欧内斯特·索尔维一样,对21世纪世界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呢?

SDN引领数据中心变革 篇11

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快速发展, 促使数据流量大爆发, 也对数据中心规模、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用户的业务多样性, 实现对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 加快服务速度, 提供按需服务, 同时降低网络管理和运维成本, 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关注的核心话题。

为了让传统网络结构能为核心网络和应用提供更好的平台, 更好支撑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和海量数据业务, 软件定义网络SDN应运而生。进入2013年以来, SDN技术已经得到ISP、运营商、IT厂商、芯片厂商、设备厂商等全产业链的深度介入和广大用户的认可。

云数据中心发展遇瓶颈呼唤变革

当虚拟化、云计算到来的时候, 原有的三层网络架构越来越与数据中心的架构格格不入, 当性能出现瓶颈、管理开始变得复杂、硬件的网络设备如何对接虚拟化带来的东西向流量变化, 让网络变得更加的开放融合, 以打破传统烟囱式的壁垒。所以网络需要全新的思路, 并作出改变。

“厂商专有芯片更新迭代的迟缓, 封闭的软件架构, 为传统E-mail类业务设计的产品思路成为了网络的瓶颈, 这样的网络架构和封闭思路已经无法适应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应用的设计思路。”在近期举行的“2013全球SDN与开放网络高峰会议”上, Arista亚太区业务拓展总监方斌从数据中心网络设备芯片层面表示, 网络需要更加优化的架构设计, 来担负更多的东西向流量;而网络设备自主研发芯片已给网络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瓶颈, 选择商业化芯片是个好方式;封闭的软件架构, 也正在成为网络革新的绊脚石, 封闭意味着上层应用无法从网络获得更多的智能, 而传统的网络设备厂商牢牢把控着软件的优势, 这样的封闭思路“到改变的时候了。”

多数据中心管理复杂促使云计算快速发展, 但云数据中心却挑战着传统管理模式。据华为IT产品线数据中心产品管理部相关专家表示, 企业IT应用日益复杂, 往往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企业采用云计算的方式构建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这为企业CIO带来三大挑战。

首先是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的应用的SLA的保障。大企业的CIO们都非常关心如何提高企业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如何提高应用系统的最终用户体验。比如在几十、上百个数据中心, 数十万台服务器的海洋中, 在蜘蛛网状的复杂网络上, 如何快速寻找合适的资源来部署企业应用?

其次, 虚拟数据中心的管理。数据中心内部的资源在云化之后呈矩阵式, 出现了虚拟的数据中心。这种虚拟的数据中心管理尚需研究。最后, 云计算平台架构的有效支撑。据Gartner报告, 当前数据中心服务器有超过50%已经云化。在大规模云平台上, 虚拟机动态迁移将变为常态, 迁移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多数据中心。网络用什么方案来保障迁移的速度并减少业务的中断?多租户环境下, 超大规模的VLAN要求如何解决?

SDN为IDC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业内人士分析, SDN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它将传统网络设备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 将控制平面的功能集中放在控制器上实现, 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器, 以标准化的接口对各种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

“为什么SDN在数据中心, 特别是云数据中心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为企业业务网络产品线总裁刘少伟此前曾表示, “随着多租户的出现, 不仅需要实现虚拟机的快速迁移, 同时上层应用还需要快速调动下面的网络资源, 对此, 传统技术已经无法胜任, 而SDN则可满足这些新需求。”

“数据中心是SDN最好的应用场景切入点。”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赵慧玲从SDN发展的角度分析, SDN可能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三个, 首先就是数据中心, 因为SDN在数据中心应用最便捷、技术最成熟。传统数据中心的部署需要大量路由器配置工作, 但如果使用用SDN控制层的方式, 就可以简单完成整个配置。SDN带来数据中心管理的灵活性、高效性, 以及虚机的实时迁移的很好的应用。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所长段晓东对此表示认同, 他表示, 运营商数据中心目前能为用户提供各种云资源, 对于网络层的服务很简单, 但是很多用户需要有自己的防火墙、负载均衡, 运营商如何把这些资源都做成一个虚拟的网络出租给用户, 这对整个云计算中心运营提出了新的运营挑战。SDN这个新技术可以把数据中心的网络首先开放出来, 能够提供需求的云服务。

上一篇:奴隶叙事下一篇:调节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