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特色农业

2024-10-18

西部特色农业(精选12篇)

西部特色农业 篇1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 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发展特色农业能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地域间的收入差距。近年,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但较之东部地区差距依然很大。因此, 利用西部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特色农业就是以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为基础, 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 利用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方式, 形成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 特色农业具有以下特征:较强的地域性, 季节性和动态性, 独特的产品品质, 生产经营具有高风险。

二、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 要摆脱落后的状态,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发挥西部地区的区域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1. 发展特色农业, 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竞争力。

从国内消费市场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 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高质量、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 特色农产品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从国际市场来看, 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门槛越来越高, 依靠低质廉价的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转变观念, 依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农产品质量, 形成具有特色和品牌优势的农产品, 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才能凸显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 在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 能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地域差距。

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速明显, 但是和东部地区相比, 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究其差距拉大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程度低, 农民收入完全来自于农业生产, 很少能从农外产业获得收入;西部地区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农产品缺乏有效和通畅的销售渠道, 减少了农业经济收入。特色农业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它在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优势的同时, 还能带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另外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通过有效包装和宣传, 形成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 这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 增加农业经营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 并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3. 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 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的关键在于“特”, 面对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市场环境的变化, 农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面对农民增收问题, 传统农业的发展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色农业发展, 高度依赖于资源和环境, 只有将资源和环境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 才能体现农产品的特色, 树立品牌优势, 拓宽销售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因此, 特色农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发展特色农业可以保护资源和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 不仅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还能协调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调节市场需求矛盾。

4. 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 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西部地区尤其如此, 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劳务报酬低成了西部地区农村的现状。而特色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它不仅能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 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产业等, 这就为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创造了新途径, 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的就业问题。

三、结论

在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 能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农村就业, 优化产业结构, 因此, 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和规划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并逐步探索出适合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更优更好、持续地发展特色农业。

参考文献

[1]叶长卫, 王雅鹏.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3) .

[2]潘时常, 朱菊萍, 焦金芝.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 2012, (12) .

[3]吴晓迪.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世界农业, 2014, (2) .

西部特色农业 篇2

中国西部农业环境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经济,消除贫困,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研究资料,本文评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潜在的生态危机,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作 者:黄军    HUANG Jun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农业局,重庆,云阳,404500 期 刊:中国西部科技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 9(3) 分类号:X3 关键词:中国西部    生态环境    对策   

中西部:突出地方特色 篇3

具体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也已经不再是“奢侈品”。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中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也逐渐开始接受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并采取措施推动当地的企业融入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潮流中。

山西:社会责任实践及CSR报告都突出省情

5月26日,在京举行的“2009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太钢不锈等四家山西企业,首次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事实上,山西省很早就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推进。早在2008年6月,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就会同全省九家大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了《山西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以下称《指南》),倡导和推进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制定《指南》的过程中,特别突出了山西省情,要求企业把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安全生产和保证国家能源需求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山西副省长陈川平在《指南》发布会上表示。

近日,山西省工经联和全省其他九家大行业协会联合发文要求,“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主要措施。”

“山西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需要有山西的特点,譬如环保方面应该是CSR报告的重点。”山西省工经联行业企业部部长毛力丁说。

湖北襄樊:文明融合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常态

日前,湖北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推进会在襄樊召开,重点推广襄樊市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经验。

据了解,2007年4月,经襄樊市委决定,襄樊市文明委正式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并成立了以市委常委为组长和相关党政部门、行业协会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为了让企业学有所依,工作专班专门编写了《负责任的大国需要负责任的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读本》,免费向该市企业发放2000多册。

“在学习教育过程中,领导小组采取了请专家讲、自己谈、举办征文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家对企业应尽社会责任的认识。”襄樊市文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襄樊市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并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定期曝光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使不良企业失去生存空间和环境,督促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另外,襄樊市文明办在企业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创造性地把文明单位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拓展了文明创建的内涵和领域,又建立起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培育企业公民的新平台和持久机制。

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迈出新步伐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型国内企业、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而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情况则知之甚少。但是,伴随着中西部开发的脚步,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工作也已迈出了新的步伐:

2008年年初,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宁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联合举办“员工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培训,这种社会责任培训在我国西部地区尚属首次。外界评论认为,这是一次在中西部地区传播社会责任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开拓活动。

2008年年底,山西省商务厅向全省企业下发文件,与本刊联合寻找山西省“蜜蜂型企业”。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开始整体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标志着由本刊推出的“寻找蜜蜂型企业”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

西部特色农业 篇4

所谓农业产业化, 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规模化建设, 系列化加工, 社会化服务, 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部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西部各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种植业, 畜牧业和渔业稳步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到2006年底, 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产量中粮食作物总产量12926万吨, 较2000年增长28%, 油料总产量736万吨, 较2000年增长46%, 棉花总产量242万吨, 较2000年增长5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进行, 农户成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 但长期以来对农户的组织和利益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家庭经营的内容、范围、水平等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大多数农户仍是一盘散沙, 无所谓向心力和疑聚力, 农业生产沿用传统模式。这与农业产业化要求的面向国内外大市场, 立足本地优势, 依靠科技的进步, 形成规模经营, 实行专业化分工, 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等背道而驰。农民的收入没能真正提高, 农业经济没能快速发展。

2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缺少龙头企业为依托, 生产没能面向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依靠龙头带动, 发展规模经营, 实行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动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然而由于农产品市场不景气, 本地市场需求少, 同时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较差, 使得对外贸易交成本高, 很少有企业投资农产业, 缺少龙头企业的引导, 使得农户生产存在盲目性。另一方面, 随着农业生产生产力的提高, 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 仅仅提高产量, 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而西部农业生产并没能以市场为导向, 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中没能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 大量的农产品依旧被生产出来, 从而导致市场上供大于求, 从而使得农产品价格下降, 扩大生产必然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专业分工模糊, 产业结构不明晰

由于缺乏市场, 农户日常需求的农产品, 大多是自我生产, 因此必须生产多种农产品, 满足自我需求, 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分工, 生产效率不能得到提高。数十年以粮为纲的观念, 主导了我国的农业生产, 形成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要粮食不要其它的低效单一的发展局面, 量多低质, 高产低收的现象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比比皆是, 这是结构性的矛盾造成的。面对市场这个铁面判官, 西部农业的唯一出路, 就是要审时度势, 发扬挥刀割“痛”的精神, 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 达到调优结构, 提高品质, 增加效益的目的。

2.3西部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素质偏低、隐性失业率高

国家一直倡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西部贫困山区实施乏力, 导致西部农业人口增长过快, 从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 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除了四川、重庆、陕西、内蒙古以外, 其他省份的自然增长率都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人口增长过快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影响了西部地区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没有根据地情制定切实有效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致使西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滞后, 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传统的农业部门.无法迅速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农村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

3发展西部农业相应对策

长期以来, 西部农业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 生产出来的产品未经加工直接作为食品或者原材料用于销售, 经济效益不高;同时,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农产品的供给远大于需求, 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价格得不到提高。因此发展西部农业关键在于打开市场, 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长期来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 与种植业结合经营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 随着农业的发展, 畜牧业从附属于种植业的地位转变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然而在西部地区, 畜牧业从整体的角度分析, 任然处于种植业的附属地位, 规模不大, 缺乏专业分工。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少, 没能真正发挥其对农业的推动作用;针对西部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结合自身特点, 以畜牧业为依托促进西部农业。一方面必须面向市场, 改变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 发展壮大畜牧业的规模, 通过畜牧业带动, 扩大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区。

3.1加快农村养殖基地建设, 加快畜牧产业化

畜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资源优势,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 通过农村养殖建基地建设, 实现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牲畜品种改良, 提高牲畜饲养和管理水平, 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畜产品生产结构为关键,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畜牧业。实现畜产品生产由自然分散型逐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努力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度。

3.2通过畜牧业的辐射带动功能, 打开农产品市场, 将农业市场化

通过做大, 做强畜牧龙头企业, 加强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围绕产业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积极推广“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打开农产品市场, 通过产品市场, 带动生产要素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建立连接紧密、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强化龙头企业在行业信息指导、产品流通及行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引导农户的的生产面向市场。

3.3以市场为导向, 促进专业分工实现区域布局

立足于本地资源状况, 综合考虑区域优势, 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找准切入点, 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 积极培育发展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变潜在优势为显性优势;同时各个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实现了区域布局, 促进专业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 如此使得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4加强畜牧业品牌建设, 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纽带, 成为当今竞争的热门因素。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 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 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越来越少。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有情感归依的品牌, 因而“品牌决定市场, 市场决定效益” 。通过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畜产品的资源优势, 重点在优势畜产品中培育名牌, 让名牌畜产品去参与品牌竞争, 抢占市场。从而带动以畜牧业为依托的种植业的发展, 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

摘要:西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和贫困地区, 农业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现, 只有搞好西部农业的开发,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最终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如何在西部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 改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滞后的现状, 切实推动西部大开发等等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关键词:西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孙岚青.西部农业及农村发展滞后原因分析[J].今日科苑, 2008, (14) .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篇5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

作者姓名 王丽霞

指导教师 尤晓妮

提交日期2010-6-28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王丽霞生化学院07科教(2)班272040227 摘要:沙漠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路要道,而在这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留存下了很多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墓葬等古迹遗址,它们大多数都淹没在沙漠之中,所以新疆的沙漠成为了神秘而又独特的旅游景点。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兴起,沙漠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沙漠旅游也逐渐兴起。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

【1】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疆 沙漠旅游 生态旅游

1前言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2】在68种基本类型中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首位。这也使得在新疆工业发展资金短缺、创

新技术能力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产出成为极为便利的贸易资源。在优化旅游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使新疆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

2沙漠旅游的概念(内涵)

作为一种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者的猎奇探险、体验和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及特性,以及沙漠景观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把沙漠与旅游联系在一起,使沙漠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沙漠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沙漠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得到神秘感、新奇

[4]刺激感和异域生活情趣等非常体验。

近年来,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鉴赏更着重于“原始”、“质朴”与“返古”,向往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环境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行为的价值取向已向参与性强的专门层次转化。沙漠旅游一般能带给参与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纯粹的精神欢悦,感受到彻底地释放、宣

[3]泄、成功,达到另类极限之感。因此,近年来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潮流。

3国内沙漠旅游的发展

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内有少量沙漠旅游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和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使沙漠旅游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新疆有吐鲁番沙漠旅游地和鄯善库木塔塔沙漠公园;宁夏有沙坡头、金沙湾和沙湖;内蒙古有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旅游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地等。月亮湖旅游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27, 000多人,营业额超过610万元。沙湖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甘肃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沙漠旅游区2006年游客达到120万人次。纵观国内沙漠旅游地,各有特色,甘肃和新疆有“丝绸之路”沙漠旅游,内蒙有草原大漠旅游,吐鲁

[5]番维族风情和沙疗旅游。虽然国内的沙漠旅游需求量基本上逐年递增,但在一段时间内,受

可游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闲暇时间等的限制,旅游客源市场不仅有限,而且市场竞争必然越演越烈。因此从长远和更高的发展视角来看,分析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子,有助于新建沙漠旅游地在市场确定自己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开拓新的国内国际

市场,研究开发因子对新兴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4新疆沙漠旅游发展情况

4.1新疆沙漠的分布情况

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它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新疆沙漠景观很具典型性,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以固定半固定的非流动性沙丘为主,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荒漠动物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以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而著称。库木库里沙漠是

【6】 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景观独特。

4.2新疆沙漠旅游的类型

按旅游目的分类

4.2.1大众大漠观光游

大漠观光游面向的客源层最广,广袤的大漠风情深深的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沙漠中去观光赏玩,大漠观光游面向的主要是一般游客,景观观赏是他们最主要的游览活动。

4.2.2沙漠探险游

沙漠探险旅游具有冒险性,它的客源层相对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探险家和勇于探

【7】险的旅游者。这类游客较为注重对极端生存环境的体验和挑战,而观光游览不是其主要目的。

4.2.3遗址考古游

遗址考古游的客源相对也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那些对历史遗迹有浓厚兴趣的游客。他们到大漠中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研究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4.3沙漠旅游的特色

4.3.1浩瀚的沙漠景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36°50′~ 41°10′N,77°40′~ 88°20′E之间,东西

2长约1000km,南北宽约400km,面积3.38×105km。目前能够流入沙漠的河流有24条,如

【8】和田河、尼雅河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北部和东部,广泛分布着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受主风向影响,大多为横向沙丘链;尤其是且末和于田之间,受多风向作用影响,多为高大

2的金字塔形沙丘,一般在50~100m,甚至有超过200m的。在罗布泊地区,约有3000km的雅

【9】丹地貌,土丘高峻似城廓宫阙,其形似龙伏卧,所以形象地叫做“白龙堆”。广袤的沙漠

赋予人类叹为观止的自然美,使游客感受浩瀚沙海的神奇魅力。

4.3.2壮观的原始胡杨林(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丛形成了“沙海绿岛”,在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有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

【7】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

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的不断变迁,它流经之处都留下了十几道条带状的胡杨林,如轮台县南部塔里木河河畔的青年期胡杨林,沙漠公路零公里处的中年期胡杨林,以及塔里木河南侧尉犁

【10】 县境内的老年与枯死的胡杨林区。

4.3.3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番茄等。新疆的羊肉也很出名,比如说烤全羊,涮羊肉,牛肉干等等都很受欢迎。手工艺品技术精湛,例如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别致、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

路旅游纪念品。

4.3.4独特的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以维吾尔族为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说明他们的文化历程也很丰富,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5新疆沙漠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地区,相对偏远,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较远,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处于劣势。其沙漠旅游资源的分布受中东部优势资源的屏蔽影响,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流向中东部优势资源分布区,且旅游地交通线路数量不足,道路等级较低,交通

【11】不便,可进入性较差,从而严重制约了沙漠旅游的发展。

5.2景点的分散

沙漠旅游景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景区开发成本高。沙漠地区道路建设、保护难度大,景点之间距离大,造成旅游线路较长,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在旅游营销推广过程中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减弱。

5.3基础建设落后

沙漠地区处于我国西部较落后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在政府的指导开发下,由于资金的匮乏,旅游项目和景区开发档次及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5.4品牌意识不强

【12】好的形象是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关键,能起到开拓市场,增加客源的巨大作用。由于

现阶段开发沙漠旅游资源的市场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宣传经费,新疆沙漠旅游整体形象定位没有确立,产品特色和潜在优势得不到体现和发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品位,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6发展对策

6.1挖掘沙漠旅游文化内涵

旅游产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旅游者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很大,只有最先满足旅游者真实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旅游企业的管理需要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只有快速响应并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与瞬息万变的需求,重视旅游者的终身价值,加强与旅游者间的动态关系管理,并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保留老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于客户群体的支持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与企业内外客户实现关系共赢。

6.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不再停滞于客人提出什么给什么,而是提前了解客人需求什么就给什么。景区单位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适当设置奖惩措施,激励员工进步,督促员工尽职尽责。每年都选报一些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外出学习,带回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服务技能。

6.3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充分运用“主题促销”手段

加强旅游广告宣传就是要加强对细分旅游市场的市场促销力度。沙漠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向海内外市场开发和营销的高产出产品,在宣传时往往更关注具有特殊兴趣的散客,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态和文化体验,激发游客的动机。旅游广告宣传只有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沙漠旅游的旅游广告必须充分考虑沙漠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沙漠旅

游者往往更注重自我感受,旅游宣传必须投其所好,满足沙漠旅游者行为层次的需求。促销的目的在于利用宣传促进的方法,诱发游客的旅游动机使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自身旅游产品的销售。主题促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销手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找准促销主题,这个主题既应该充分反映本地的特色,又必须对海外或国内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疆的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也可以充分利用主题促销的手段。如举办“新疆‘大漠孤烟直’摄影展”这样的特色主题来宣传打造沙漠旅游的吸引力。在新疆几乎全部为传统低价观光旅游产品的产品系列中,凸现沙漠旅游的产品层次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

6.4严格控制游人数量,强化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工作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管理效果,定期分析总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发生,确保生态旅游

【13】 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6.5支持协调因子是开发旅游地的政策保障

旅游地开发的顺利进行不可缺少地方各方面的支持协调。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一系列税收、价格、外汇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地的协作,采取合作联合经营,输送游客客源和人才培训交流等方式,提供配套服务等,【9】保证旅游投资经营顺畅,从而鼓励刺激了进一步经济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结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神秘感强,给游人以强烈的对比和新奇的刺激。而实现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沙漠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中必须全面实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利用开发促进保护”的战略,树立沙漠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牟炳友, 赵文茹, 赵峰松.略论新疆旅游开发战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2,(04)

[2]祖玛.新疆鑫融工程咨询公司 新疆红柳泉绿色生态旅游山庄生活休闲好去处[J].大陆桥视野 , 2005,(04)

[3]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J].上海经济 , 2004,(06)

[4]李翠林.基于旅游动机分析的新疆沙漠旅游产品开发[J].区域经济, 2006, 473(7): 197-198.[5]克里木.吐鲁番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29(5): 16-20.[6]邱兰香.浅析新疆生态旅游[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 2004,(01)

[7]阿痴.新疆没理由不爱你[J].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5,(04)

[8]郑坚强,李森,等.沙漠里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1): 77-79.[9]肖建珍, 肖光明.对国内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 , 2005,(01)

[10]陈国军.新疆迎来经济建设的重大转折[J].瞭望 , 1995,(40)

[11]何丽芳.生态旅游 引领时尚[J].湖南林业 , 2005,(03)

[12]张英.生态旅游知多少[J].中国林业 , 2004,(17)

西部特色农业 篇6

关键词:白城;绿色农业;特色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4.002

1发展现状

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吉林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基地,是白城市深入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创业富市”战略的重要支撑,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做大做强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的首要任务。

在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吉林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基地上,白城市有五大优势。一是耕地面积大。白城拥有耕地1528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2.7亩,且地势平坦,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种;二是种植条件好。日照充分,年日照2919小时,昼夜温差大,可达13℃~14℃。种植时间长,最长可达159天。水质好,地表、地下水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值;三是物产种类多。白城除了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农作物,还有绿豆、葵花、辣椒、燕麦等经济作物,也有猪、牛、羊、鸡、鸭、鹅、雁等禽畜产品,还有大量的野生淡水鱼资源;四是生态环境优。白城拥有世界A级湿地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湿地公园嫩江湾,湿地面积1050万亩,是开发生态、安全、营养、健康、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五是发展潜力深。1500多万亩盐碱、荒漠化土地的整理, 700多个泡沼的开发,将大大提高水产品产量。

2工作建议

2.1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夯实发展基础

重点打造6大优势种植带,构筑区域化种植格局。即沿镇赉、大安、洮儿河三大灌区水稻种植带;沿嫩江、洮儿河黑钙土玉米种植带;沿洮儿河两岸红干椒种植带;沿洮南、通榆西部沙岗地绿豆种植带;沿通榆兴隆山、洮南二龙、大安舍力盐碱地葵花种植带;沿通榆向海、洮南车力淡黑钙土蓖麻种植带。精心培育6个优势养殖基地,构筑畜牧支柱产业发展格局。即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奶牛养殖基地;以镇赉县为重点培育鹅鸭养殖基地;以洮南市为重点培育肉羊养殖基地;以通榆县为重点培育草原红牛养殖基地;以大安市为重点培育肉鸡养殖基地;以洮北区为重点培育生猪养殖基地。在建设措施上,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要强化设施支撑。

2.2突出龙头建设,带动产业升级

重点推进益海嘉里粮油加工、东佳谷物加工、金塔辣椒加工、雨润禽类加工、咱家集团5000万只肉鸡、维尔鸭业5000万只肉鸭、雏鹰集团400万头生猪、龙兴公司130万头生猪、洮北亚亨公司100万只肉羊和白城工业园区中绿粗杂粮等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的续建进度。同时,下大力气研究解决镇赉飞鹤、白城龙丹、盛吉生物等企业的满负荷生产问题,使其早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域外客商来白城投资,重点在玉米、绿豆、花生、肉羊等产业上再启动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尽快把特色原料大基地建设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大产业。积极挖掘现有企业潜力,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2.3完善联结机制,促进紧密合作

组织各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典型辐射等措施,鼓励农民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向“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引导龙头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销售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订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合作模式,加快培育建设一批与企业加工需求相适应的原料生产基地。

2.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经济”意识,鼓励和扶持具有过硬产品质量和较强经济实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和申报工作。借助域外招商引入的“飞鹤”、“龙丹”、“雨润”、“金龙鱼”等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开发彰显白城特色农产品品质特征的乳产品、油产品、米产品、禽产品等知名品牌,精心培育展示白城地域优势的优质大米系列、高档白酒系列等知名品牌。

为加快发展白城市绿色农业,建设吉林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基地,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针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存储周期长、需求量大的行业特点,制定特殊的信贷支持政策,尽最大努力满足加工企业贷款需求。在税收政策上,建议国家对白城这样地方财力非常薄弱、无力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放水养鱼、给予和落实扶持政策的地方,再给予一些特殊优惠政策。

二是建议加大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对白城市册外地和新开发的耕地给予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借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建议国家给予白城地区各项补贴配套核查管理资金,以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

三是建议加大对农田改造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市土壤耕层沙化、碱化、干旱的贫困地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量不足,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对白城耕地面积大、单产水平低、后备土地资源多等实际情况,对白城这样的粮食增产主体区加大基本农田改造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白城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推广应用技术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增强国家粮食食品安全。

西部特色农业 篇7

宁夏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宁夏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小的省市之一,2006年生产总值为700亿元。宁夏的工业主要以煤炭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为主。2005年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完成总产值266.3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85%。这些行业的典型特点是能耗高、排放多。2006年,宁夏单位GDP能耗为4.1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8.68吨标准煤/万元,均为全国最高,而全国平均值分别为1.22和2.59吨标准煤/万元。宁夏资源消耗型的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西部特征,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寻找接续产业。宁夏R&D/GDP的比例为0.7%,不到全国平均值的一半,位列全国各省市下游。能够支撑宁夏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少,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少。据宁夏科技厅调查,2006年宁夏一共有3.3万户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7%;产值不到1/3;从业人员27万人,占43%;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0.15%,49%没有研发活动,新产品开发为27%。这些企业主要依附于大企业,分布在机械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

对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采用有利于节能降耗的高新技术,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宁夏最主要的重工业城市———石嘴山市已被列为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但还没进入全国性试点城市行列。我们在宁夏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调研发现,宁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土壤薄弱,中介服务机构少,科技型小企业生存环境不佳。如刚起步的软件园内只有26家软件企业,每家企业平均不到20人,从业者基本上是中低端编程人员。对此,有关专家甚至怀疑宁夏要不要发展软件产业等?我们调研发现,尽管宁夏在高新技术产业很难达到全国的平均技术实力,难以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但在具有地域性独特优势的农业、矿产资源相关行业,情况就会“柳暗花明”了。受资金、技术所限的单个中小企业并不具备竞争力,但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有序集结后的中小企业群体,却可以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觅得成长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为各级政府扶持西部发展预留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西部特色产业的集群效应:宁夏灵武羊绒产业的案例

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广东、江苏一带。光是浙江地区,有影响力的集群就有绍兴轻纺、温州鞋业、台州模具、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等。广东的电子组装、玩具、家具等也高度集中。在这些地区,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高度集聚,构成相互依存、创新活跃的生产系统。这些产业集群通常是自发出现的,但也有必然规律,必要的政策引导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催化剂。

相比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东部地区方兴未艾的产业集群,西部地区的集群寥若辰星,但西部也有自己众多的特色产业。所谓特色产业是指充分利用地域性的独特资源如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有意识开发传统产品并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标志产业。以经济地理来看,一个特色产业就是一个地域的标志,一个地域的品牌。这些特色产业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如珍稀生物、农产品、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由于这些资源与环境不可剥离,因此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容易带来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这也是发展特色产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宁夏、山西的煤炭产业就付出了高能耗、高排放的环境代价。

由于特色产业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育和规模化开发,正好与产业集群所需的社会网络和规模经济要求相似。特色产业内的农户、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相互协作、互通信息、传播知识,就能够在地域集聚的同时取得集群的效果。特色产业如果得到长期有序开发,就能够成为本地的优势产业,成片带动经济增长。

西部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弱势,但在特色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可以快速提升区域竞争力,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宁夏的羊绒加工产业就是西部特色产业的一个典型案例。

灵武羊绒产业链的形成与现状

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山羊绒只产在中国和中亚等少数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羊绒生产国,全世界1.6万吨的山羊绒有75%产自中国,加上从蒙古进口的3000吨,实际控制着世界93%的羊绒原料。宁夏灵武市的羊绒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的羊绒贩运活动,90年代中后期,当地农民开始自发地进行羊绒清洗、分梳、加工,形成了小规模的聚集;一部分在河北清河的宁夏商户陆续回归,在灵武、同心一带集结创业;在众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相关的配套小企业围绕一些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初步在灵武地区构建起了我国重要的原绒购销和无毛绒生产集散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灵武市政府因势利导,于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灵武羊绒产业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3600亩,2007年入园企业35家,入园项目41个,总投资11亿元,其中超亿元的有5家,过2000万元的有18家,形成了以中银、嘉源、荣昌为代表的三大企业集团。2005年生产无毛绒2260吨,占全国30%。目前已在原有贩运、粗精加工到销售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二次开发,消化吸收了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园区内企业掌握了分梳、绒条、纺纱、制衫、制呢、研发等主要流程,产业规模和技术能力正在扩展,以园区为龙头的羊绒产业开始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由松散型经营向紧密型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已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以生产精梳无毛绒的嘉源集团为例,该企业集团由宁夏灵武圣雪绒制品有限公司、宁夏立功纺织有限公司、灵武市嘉艺科技有限公司三个控股公司组成,旗下成员单位有:宁夏宏达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宁夏联权绒业有限公司、灵武华鼎绒业有限公司、银川华绒彩钢制造有限公司,现有员工3000人,工程技术人员120人,产能可达20亿元。

政府在灵武羊绒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灵武市政府及时设立了“羊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和“人才发展基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羊绒产业发展的决定》,目前园区内已经建立了灵武市绒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纽带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园区提供了多种服务体系:一是羊绒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基础实验条件及技术咨询服务,建立专家数据库,协助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质量认证工作;二是宁夏羊绒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及时交流原料和产品市场交易,并与国际协会建立联系,举办羊绒节、项目推介会等;三是由各级政府和企业共同注资建立了羊绒产业发展担保中心,对于缓解羊绒收购时资金紧张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灵武羊绒特色产业与产业集群的差距

以羊绒产业园区为核心的灵武羊绒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富有特色,但还不是典型的产业集群。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需要有以下必备的要素:集群内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研发机构对本地的主导部门提供专门的研发活动;拥有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劳动力队伍;教育机构适应本地区企业的需求;有足够的资本供给;集群内的企业和组织具有开放性,能够合作、分享知识。也就是说,产业集群不只是企业的集聚,还应有大学、政府和中介机构等辅助性主体,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网络。灵武的羊绒加工业集群的差距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大学和中介机构进行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与西安工程技术大学建立了联系,开展人才和技术交流,而本地缺乏纺织类大学及科研院所,园区难以及时得到外部科技支持。此外,除了政府成立的羊绒产业园区管委会、绒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外,其他民间的研发、金融、信息等中介服务体系稀缺,园区尚未建立社会化协作网络。

第二,产业链短,企业以粗加工为主,抗风险能力弱。

灵武的羊绒业主要集中于原绒清洗、梳理到绒条生产的粗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绒衫产品不多,企业间低层次重复严重,成长空间不足。由于原绒的稀缺性,收购时节需要大量资金,谁掌握羊绒谁就有订单,企业资金风险也很大。

第三,自主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不足。

灵武的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停留在无毛绒加工阶段,羊绒的深加工和绒产品生产能力薄弱,对市场动态的把握较弱,仅能按英国道森等国外公司的订单要求生产。除了“圣雪绒”外,灵武几乎没有自主绒衫品牌,主要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相比鄂尔多斯等优势企业,灵武羊绒产业自主创新依然长路漫漫。

加强政策引导,以特色产业带动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灵武羊绒产业的经验表明,西部地区可利用传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加快资源市场化、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但西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人才、技术、智力资源缺失,创新网络建设难度大,迫切需要在基础设施、技术、金融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各级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和公开文献整理。

搭建基础设施,以优惠条件促成西部特色产业生长

为建好灵武羊绒园区,灵武市在土地价格、税费减免、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方面提供了优惠条件,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宁夏目前设有21个工业园区,不少是依托农产品或自然资源的特色产业园区。依据宁夏市规划,类似的产业园区还有银川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石嘴山新材料科技园区、平罗太沙工业园等,拟发展石嘴山煤炭产业集群等。内蒙古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等也在利用羊绒、农产品建设产业集群,实施了“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宁夏的枸杞、土豆等农业资源,西藏、青海的藏药资源等优势明显,扬名海内外,同样具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

推进技术转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落地”问题

如果脱离本地的需求单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并不具备优势。2006年宁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66亿,仅约占全部产值的1/6。加快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落地”问题,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的关键。如灵武的企业在毛纺机的基础上首创了梳绒机。又如宁夏希望软件公司在掌握煤矿的安全、调度、管理等行业特点后,开发了煤炭行业ERP软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可以面向传统产业扶持一些应用性的中高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升级、技术换代、节能降耗,政府还要帮助产业集群建设专业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共性技术研发。

加快金融创新,以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满足集群发展需求

西部的金融环境贫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由于西部的中小企业数量少,单纯的创业投资机构或担保机构难以生存。现有的少量金融机构也采用了多样化的经营手段,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金融产业,先生存后发展,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宁夏恒大担保公司将创业投资、担保和典当相结合,以担保、典当、贷款、创投、拍卖、产权交易、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既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又为一般中小企业乃至农户提供服务。

集中财力物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关键技术

西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三个作用:临时科研资金解决生存问题;品牌效应解决市场问题;产业化跟进解决发展问题。2006年,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专项试点的方式,对灵武羊绒园区内嘉源绒业公司等5家企业的有关创新项目无偿资助了360万,支持企业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如新型山羊绒联合分梳机的研制开发、粗纺羊绒低温染色工艺研究及开发、粗纺高支羊绒纱设备工艺技术改造、混胶法“节能减排”染色技术的研发及其在山羊绒染色加工中的应用、天然深色动物纤维可控脱色助剂的研发及应用等,解决了灵武羊绒加工产业的关键技术攻关。

西部特色农业 篇8

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在解决当地群众的温饱方面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要想在农业方面获得更多的效益, 其功效还很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农业的改造能力差

丘陵地带的地势起伏较大, 土地被分割成条块状, 生产效率低, 并且山地较多, 山坡陡缓不一, 坑洼地有积水, 出行十分不便。由于地块分割为小块, 机械化程度低, 很难实现大面积的灌溉和收割, 都是靠着人力来进行管理。

由于农业耕种的效益低下, 靠种地收入无法实现增产增收, 所以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 老弱群体留守农村。他们只种一季大春作物且以自给为主, 不注重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 因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这样会造成小范围的粮食危机, 一个地区的粮食紧缺, 会影响几个地区的粮食价格波动。

1.2 传统农业的生产能力有限

贫困地区普遍是靠天吃饭的发展方式, 基本上是“糊口农业”。若赶上风调雨顺, 作物的长势良好就是丰收年, 倘若遇到干旱或者洪涝则产量就会大减。

土地生长能力弱, 再加上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由于地处山坡丘陵地带, 夏季的降水较为集中, 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 小块的土地分割严重, 梯田很容易遭到破坏。

农作物的病虫害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一旦发生就是大范围受害, 控制难度大, 治理成本高, 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传统农业在应对这样的灾害时, 不能做出强有力的治理措施, 要么加大农药使用量, 使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要么就是治理不及时, 病害侵蚀严重。

1.3 农业的综合效益低, 生产结构单一,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究其原因, 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落后, 深加工程度低。在生产环节时只是靠天吃饭, 没有采用高效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 在收割和运输时, 机械化程度不高, 只是依靠人工作业, 生产效率比较落后。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态, 只是跟风的种植作物, 在品种选择方面不知道最佳选择。缺乏懂技术的推广人才, 种植理念落伍, 难以抵挡市场化的冲击。

2 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效益农业

建设效益农业要符合当地实际, 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物要素进行合理、有序的布局,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效益农业发展的前提就是提高第一生产力, 活化整个农业系统, 积极鼓励开发新技术, 大力推广应用新方法。树立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鼓励符合效益农业的生产创新和技术改进, 努力形成有利于技术发展和转变的新体制。努力实现农民的社会意识和行为习惯, 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努力形成有利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机制。部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方面充分挖掘农业系统内部资源活力,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另一方面, 高效利用延长产业链, 增加农作物附加值, 来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降低成本, 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开发符合生态要求的效益农业技术, 通过物质循环和产品深度加工, 实现经济增值、农业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为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 效益农业的可行性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建立健全我国现行的有关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使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 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取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农业发展的国际接轨工作, 积极调整和引导, 积极鼓励多元化加大对效益农业的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比如西南地区的道路基础建设。

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依靠科技,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究各类适用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要领。因地制宜地推广立体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技术等, 进一步提高效益农业的生产水平,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西南地区可利用国家补贴资金, 购买水稻机械化设备, 以县为单位的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协会的团体, 并以村为单位组建水田作业协会。通过组建水稻作业协会, 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整合了农机装备资源, 提高了水稻机械作业的组织化程度, 实现了节本增效, 取得了显著效果。水稻机械插秧作业将大大提高插秧效率, 可以有效地保证季节不误农时, 使广大稻农的水稻产量实现了高产、稳产、节本、增效。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农产品成果的多样化、优质化、专业化、安全健康化模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及农产品产品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提倡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科技教育, 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充分发挥农民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积极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条龙生产模式, 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 使农业发展商业化、资本化。

4 结论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循环农业系统, 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它的发展主要依靠现代工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基础。效益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 它既注重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无公害的生产, 又涵盖了良好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力完善水稻种植, 提高其生产效率, 完善生产体系, 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效益很低下, 特别是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较为落后, 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的进步,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想获得经济的长远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 协调城乡发展, 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 生态农业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过渡期, 一方面要解决巨大人口压力的粮食问题, 另一方面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国外农产品的冲击。面对这些内部需求和外部压力, 将传统农业发展为效益农业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农业,效益农业,完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维芬, 吕跃强.发展效益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浙江省庆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思路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

[2]郑洪霞, 高山, 王崴.无公害水稻优质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

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探讨 篇9

一、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框架下, 广泛运用现代工业成果和资本、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 农产品商品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的经营管理知识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产业功能日臻完善, 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现代农业不仅仅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 而是要向能源农业、海洋农业、生物药物农业、精细化工农业发展, 它不仅包括第一产业领域 (种植业、养殖业等) , 而且包括农产品生产、农村工业、加工流通、文化产业、社会服务等多种产业集群。它不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 形成了多功能的大农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功能也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经营、服务等多功能方向转变。

2.生产对象得到扩展, 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农业生产对象要从种养业向微生物产业、食品制造业以及新生物制品拓宽, 既包括了食品与农产品加工, 又包括了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和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依靠现代科技, 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多投入资本和科学技术, 农业增产的60%~80%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投入来实现, 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市场化程度日渐成熟, 一改传统农业封闭、分散、低效的症结。农业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产业向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信息技术将大大改善农业的分散性、区域性、经验性以及可控程度低的行业弱势, 将农业融入到现代信息化的潮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 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农业从手段到生产成果普遍商品化。[1]

4.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主流认识。现代农业以使用化学物质和大量消耗能源 (主要是机械设备使用的石油) 为开端,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残留等负面问题。这使得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使用的高效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二、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在西部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差、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土地产出率比较低、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经营的情况下, 西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服务功能, 提高农民素质, 把现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面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西部地区由于长年累月的过度垦殖、粗放经营, 山林遭受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地力严重衰退, 生态平衡逐步恶化。这已成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严重的隐患和制约因素,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要采取适度开发的原则, 对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方要进行保护, 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手段使植被得以恢复。农业生产条件差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必须把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长远大计, 通过各种途径, 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筹措资金, 加强道路、通信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由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比较落后,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工业企业微乎其微。因此, 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是在一定规模、一定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又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色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环境特色、物种珍惜特色、气候特色、野生特色等。另外, 西部地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 配套设施落后, 生产力水平较低, 使加工企业的诞生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 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带动农产品的生产。

3.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土地在农民间的分配普遍根据土地的肥力和不同地段在集体成员中进行平均分配, 这导致土地过于分散, 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 使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 是现代农业生产规模效应发挥的前提。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有转包、转让、退包、互换、委托代理、反租倒包、股份经营和拍卖等。在西部地区可以灵活采取以上的流转方式, 实行土地向业主集中并辅之以完备的土地补偿机制是可行的选择, 改革的方向有两个:一是进一步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给发展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奠定基础;二是在土地转让中保障农民的利益, 给农民合理的补偿, 并使这种补偿能够支持失地农民向城市转移。

4.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分散的个体农户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奔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基本保障。一是要积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突破了所有制界限, 将国有、集体、个体经营联结在一起;突破了区域界限, 将县内外、省内外以至国内外企业衔接起来, 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利益互补。二是要鼓励企业投资, 大力开发农业, 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由农村和城市企业推动的农业产业化, 体现了以企业为龙头、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基础, 按市场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加工、经营, 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新思路、新手段。

5.大力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西部农民的整体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这需要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全方位展开文化、科技、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来实现。一要抓好西部地区农村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文化技术学校、乡镇科普协会、技术培训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对农民进行业余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 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二要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 实行教育资源共享, 逐步形成农村教育体系的网络。三要积极扶持一批农民企业家。西部地区为数较少的农民企业家有文化、有思想、有开拓精神, 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 是农村中的经济能人。要采取各种措施, 给予支持和优惠, 积极扶持他们将自己的生产、经营做好、做强、做大, 使其在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 能够很好地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带领西部农村地区的农民共同致富。

摘要:长期以来, 西部农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西部农村落后的面貌难以改变, 现实的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现代农业之路。文章在对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西部的实际, 提出了发展西部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服务功能, 提高农民素质, 把现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面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西部特色农业 篇10

我国始终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关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对于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探讨较早见于建国后的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1955年,中央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并称为四个现代化。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界围绕该问题就传统农业改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村税费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经济组织、农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等相关农业发展的重要重点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90年代中后期,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所带来的农业发展困境、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和农村社会发育迟缓等问题,以温铁军、陆学艺、林毅夫、李昌平、吴敬琏和陈锡文等为代表,国内就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现实困境及其解决思路与途径展开了多维度的讨论与反思,并由此推动了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多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村长期稳定发展的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战略指导。但是,立足西部地区,就促进西部欠发达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研究的结论与主张,仅散见于部分研究者对于西部“三农”宏观问题及其他政策解读的宽泛研究之中,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主要难点、发展模式与机制、实现途径、政策体系的特殊性进行系统、重点和专题研究的,国内绝大多数已有研究基本上还集中在宏观层面。

国外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论述可以追溯到重农学派及其后来的追随者们。马克思有关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重要结论,他认为现代各国自耕农的自有小块土地所有相对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历史进步;资本主义大农业以农民的无产者化为代价,农民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农民的自由土地所有与自主经营只是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19世纪末,考茨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农村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做了专门的研究。20世纪中期,俄罗斯经济学家恰亚诺夫对当代资本主义阶段农业中相当一部分以家庭农场组织为基础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家庭农场生命力的解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小农为了维持生存宁可以生产价格出售产品的观点。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对传统农业的地位、性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从理论上阐述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极意义,认为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把农业变成现代的产业;并且首次从人力资本即教育投资的角度,指出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系统考察90年代以后美、日、荷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不同研究者分别从现代农业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国家立法扶持、国际化市场体系建立、组织规模化生产、生产要素集约化投入、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教育与培训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方面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我们进行有关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国外研究多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创立的,这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指导的针对性存在明显不足之处,这就有必要在我国长期面临“三农”发展问题制约背景下将欠发达区域的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进行富有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现创新的实践探索。

2 现实约束: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制约因素

我国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二元结构”突出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传统农业比重大,主要靠手工劳动、自然因素和运作经验支撑。传统农业在该区域长期发展的明显路径依赖在于农业结构单一、内涵单一、科技含量低、作业分散、领域狭窄,以较少的产出、较低的效益占用较多的人力,把大量劳动力束缚于土地和农、林、牧、副等各个行业,呈现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特点。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相对发展自成体系的较为完备的工业经济相比较,其发展速度仍然偏低,特别是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相比,差距更大。

从传统农业改造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西部地域辽阔,区域内部差异较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欠佳,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风蚀化、盐碱化严重等。从总体上讲,一方面,除了四川盆地等部分地区外,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这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建国后50多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的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用水量上升,大量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人与自然争水严重,加上气候变化,开发过度,毁林开荒,陡坡开荒,从而使西部地区成为全国水土流失、土地风蚀化、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的土壤沙漠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西部有8000万hm2的沙漠化土地,潜在的荒漠化土地有10000万hm2之多,两项合计占西部国土面积的40%,且逐年向南、向东扩展。西南地区土地石漠化也十分严重,例如贵州省的土地石质荒漠化面积已达138.88万hm2,岩溶荒漠化面积已占全省面积的7.9%;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达44800万hm2,占总面积的65%。不仅如此,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呈快速发展态势,每年以156000hm2的速度扩张,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外,盐碱危害也是造成西部中、低产田和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的直接原因。

从现有农业发展条件因素分析,西部地区的耕地总资源数量为4957.34万hm2(1),占全国的38.12%,与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相比,低32.98个百分点。按照2003年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从业人员10740.49万人计算,劳均耕地面积0.46hm2,高于东部地区的0.35hm2,也高于中部地区的0.43hm2。其中,内蒙古(1.59hm2)、新疆(1.20hm2)、宁夏(0.87hm2)、甘肃(0.66hm2)、陕西(0.52hm2)、青海(0.51hm2)和西藏(0.43hm2)等7省区高于劳均0.42亩的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天然草地面积33144万hm2,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4%,人工种草保留面积491万hm2,占全国的81%;人均占有林地0.34hm2,牧草地0.73hm2,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1和3.57倍;有2.26亿hm2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7%;有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3933万hm2,占全国的54%(2)。由此可见,西部地区有较多的宜农荒地、宜牧草地、宜林荒山等土地后备资源。但是,由于资金稀缺,很难对这些后备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样就形成了现有耕地存量不足和后备资源大量闲置并存的局面。

从农业经济增长态势分析,与全国农林牧渔业发展速度的比较,西部地区1978~1989年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1989年,西部地区的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569.7亿元,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4.02%,较1978年占全国的比重上升了5.02个百分点。1990~1995年间,西部地区的农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9.97%。其中,1994年农林牧渔业增产值的增长速度高达38.28%。但这些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的11个省区中,仅有广西、新疆和甘肃3个省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96年以来,西部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总体速度低于1995年以前,1996~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为3.47%。这一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和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具体来讲,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1999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自1995年出现的增长下滑趋势一直持续到1999年,其中,1998和1999年呈现出负增长(分别为-0.64%和-1.75%)。1999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农林牧渔业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除2001年之外,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

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分析,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之间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科技进步率较低。由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和估计出的代表各省的截距值表明,在测定年份内,各省市区之间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水平存在着差异。根据测算,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率仅为1.6,说明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率较低。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的促进下,农业劳动力负增长率达0.43。但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较低,仅为0.24,说明农业劳动力在数量上依然存在较大富余,加强西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依然很重要。最后,在测算期内,农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年均增长率为3.20%,增长量为0.10年。增长速度较慢,但其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达21.87%,占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54%。

从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信息化和良种化水平分析,西部地区主要以畜力为主,2003年所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2620.65万kw,仅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20.90%,较其耕地面积的比重低17.22个百分点,绝大多数省市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西部地区农村用电量很低,2003年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15%、东部地区的10.09%;在农业化肥施用量上,西部地区2003年占全国的比重不到1/4,这也低于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比重和农机动力的比重。不仅如此,由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农民素质不高,农业信息化基础还相当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从而导致农业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

3 政策启示:西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策略选择

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等,都有利于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些也是西部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讲,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物质和技术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资源配置优化,竞争、开放,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对西部地区来讲,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坚持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有效利用科技进步这一根本动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走适度规模化生产、科学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区域联动创新之路。

从西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策略选择上讲,作者认为其政策含义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基本认识:首先,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生产要素技术化,通过增加各类要素投入和全面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积累,以开发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为出发点,围绕粮、菜、花、果、药和特种农作物的生产以及现代畜牧养殖业生产和农业旅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科学控制沙漠化和荒漠化,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和加强小流域治理,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发育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来促进农户与市场的对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发展现代农业、增强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各种类型的合作和联合。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必须注重发展以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扩展农业产业链、实现垂直一体化经营的重要的组织载体,使西部地区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第三,西部地区需要实施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战略,以公共平台建设为核心,实施市场联动。作者特别强调的是,西部地区都市现代农业要重点建设一批国内外农产品交易展示平台、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高能级技术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立足现有大中小城市,形成现代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的自然生态系列、观光休闲系列、风情体验系列、农耕文化系列、教育认知系列等辐射和服务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最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不少难题,比如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科技进步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要素市场发育落后、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等等。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农业建设既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加强规划、指导和示范,着眼于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根据自然条件优化区域布局,以此引导市场主体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同时,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需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健康的农产品,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保证农民增加收入的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相关的系统性策略与战略。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区域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今后和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突出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农业适用技术创新成果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逐步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最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和发展能力,通过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实现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城乡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基本经济支撑。

关键词: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建设,特殊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1,(11).

[2]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4]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2002,(6).

[5]石元春.农业的三个战场[J].求是,2006.(10).

[6]孔祥智.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时事报告,2007,(5).

[7]陆学艺.走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5).

[8]杜青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6,(3).

[9]Feldman,Francis,Bercovitz.Creating a Cluster While Build-ing a Firm:Entrepreneur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Feb2005,Vol.39:129-141.

[10]Hideki,Yamawaki.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Feb-May2002,Vol.18:1-3.

[11]Ian M.D.Little.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y,policy,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New York,Printed in the USA,1982.

西部特色农业 篇11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现代集约 持续性

一、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与作用。我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2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国土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资源相对优势明显。

总体来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水力、天然气、有色矿产等的储量巨大,开发潜力和价值都很大,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时,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1978年-1997年,在全國GDP中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从52%上升为61.4%,西部地区则从17%下降为14.8%。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差距也逐渐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阶段,需要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更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能源,而西部地区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阶段,能为东部的结构调整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因素。因此西部的大开发也是为东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市场和资源支撑,反过来,东部也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目前来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我们应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长期奋斗的事业,必须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按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在落后地区农业开发中,政府从规划、协调、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西部农业开发的步伐。

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应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经济开发和改革开放及观念更新结合起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点地区、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跨越发展,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事情: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抓紧做好若干重大骨干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加大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草)。

(3)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从生态建设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最终,要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农林(草)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

(4)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和青少年素质。要真正做到“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使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较高技术层面上加快发展,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增值。

(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体系。

(6)农业发展突出五项工作。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一手抓西部地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三大原则,把发展速度与提高农业经济素质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力求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开发新产品,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第三,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退耕还草、草业先行,把推进草地畜牧业产业化作为西部农业大开发的重中之重;第四,加强西部地区的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继续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五,加强草地、旱地、坡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实用技术推广,实施西部保障田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围绕上述工作,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实效,扎实工作,努力搞好各项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借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建设

党中央对西部地区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无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何选择适宜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道路和模式,确保该地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该地区急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将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综合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形态农业的特点提出来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这些不同形态的农业,以及以间套轮作、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和精耕细作见长的中国传统集约型农业,虽然都各有特点,能够在生产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很难解决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和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应运而生。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发表的《登博斯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工业国的情况已经表明,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增产手段,使农业的产量可以大大增加。但是伴随集约化而来的往往是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农村人口加速外流和非持续性生产模式发展等问题”。由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全球环境危机的不断加重,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物质生产基础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出现和兴起,无疑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中国传统的集约型农业,虽然不像现代集约化农业那样大量消耗非可再生资源和危害生态环境,有不少可取之处,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也无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更始是此)。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可持續成分,又克服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局限性,利用集约化方式给农业带来巨大增产作用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课题。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对发展现代化农业进行包括政策、战略和措施等方面的调整和研究、选择既集约化又多样化的生产制度、技术和方法,逐步向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转变。

2.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它是以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最大目标。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建立有赖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

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环境污染有所加重,人口的增长虽然已得到控制,但对经济和农业的压力却还在增大,同时,尽管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却相对落后。另外,人民购买力成倍增长,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压力也不断加重。这一切都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控制人口、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从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只有将现代化和集约化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不断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3.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重点领域。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在现代食物观念的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的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目前仍以技术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保护资源和大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发扬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精华;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注意逐步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和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济;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即:从初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循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原则;集约经营、持续发展原则;增收增效、共同富裕原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原则。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1)建立农业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科学管理体系,对已有的重大农业技术政策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

(2)建立食物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配套的食物安全政策,确保人民食物供应。

(3)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有重点、分区域的进行试点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工程体系,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

(4)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5)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

(6)建立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

(7)建立持续性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四、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就农业讲农业或从纯农业技术角度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做法,都是很难达到目的。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实行集约经营,集约利用耕地和一切农业资源,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从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来说,还须从更高层次上去研究解决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重点。就世界范围来说,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环境危机。例如1998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气候会议指出:现在强调环境问题,已不是仅仅为了后代人着想,而是一个已经直接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就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更要广泛和复杂得多,共同面临的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消灭贫困,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等等,以不断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对于中国来说,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又要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既要继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同时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克服由于集约化而带来的一些新问题;既要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又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出現六、七十年代的“毁林种粮…‘超载过牧”“酷渔滥捕”和不适当的“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物种濒危的加剧与扩大等。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的进程;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时,两者都要把经济与社会放在同步发展的地位。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内涵决定了我国实行可持续农业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实践中,广大农民成功地创造和总结出不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传统集约化农业的经验和模式,而比较完整和比较成熟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模式,还需要经过长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也远非是农业等少数部门的事,还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协力运作。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同步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改变“资源无价”的传统观念和现状,确立起资源价值观:资源本质是有价值的。在实际作法中,资源价值往往受到忽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无偿的。生产对资源破坏浪费的行为无法通过价格约束。资源无价,资源不被当做资产。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低价,加工产品高价,加剧了资源过快消耗。资源价值观要求对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进行经济核算。必须要确定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形成补偿机制和良性循环;确定资源价值观,实行有偿占有和使用,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和保证。要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资源再生产产业化,以提高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无价或无偿使用造成的,因此今后西部地区要加快资源科学定价和有偿使用的步伐,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建立资源节约和集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一个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经营规模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消费结构和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空间。从长期看,我国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要维系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经济,应当通过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增加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减少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来缓解资源不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生存空间规模和利用条件差别很大,经济总量和结构、人口和社会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区要根据具体条件建立区域特色的资源节约集约型的经济体系。就西部地区而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诸多环节,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附加值,最终实现集约、高产、高效、持续的开发原则。

西部特色农业 篇12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竞争力测评方法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学界并无统一的看法。本文评价的对象重点为大农业①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 为系统全面地考察西部区域农业的综合状况, 先对农业子类进行初步的评价, 再对农业总体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农产品竞争力部分很难按每个系类的产品进行评价, 因而基本采用农产品的总类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以提升西部地区②农业竞争力为最终目标设定六个评价大类, 每个类指标群作为一个子系统又由若干层次的指标构成。

1.生产要素与资源禀赋基础。

(1) 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乡村人口数) ;耕地面积占全国比重;受灾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 (受灾面积/耕地面积) ;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2) 劳动力资源。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重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数) ;地区初中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 (3) 资本要素资源。每单位面积耕地所占用农用机械动力数 (地区农用机械总动力/地区有效灌溉面积③) ;每单位耕地的化肥施用量 (地区化肥施用量/地区有效灌溉面积) ;农村居民家庭年末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村居民家庭年末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占家庭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

2.市场需求条件。

(1) 人均GDP; (2) 全省人均消费水平; (3) 城乡消费比; (4) 城镇居民人均农产品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城镇居民当年食品消费/城镇居民当年全部消费支出) ; (5) 农村居民人均农产品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农村居民当年食品消费/农村居民当年全部消费支出) ; (6) 全省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3.相关产业支持。

(1)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100%-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重) ; (2) 人均工业产值 (全省工业总产值/全省总人口) ; (3) 人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GDP值 (全省交通运输总产值/全省总人口) ; (4) 人均批零贸易及餐饮业GDP值 (全省贸易总产值/全省总人口) ; (5) 第三产业GDP占地区GDP比重; (6) 第三产业GDP指数 (上年为100) ; (7) 农村家庭工业用固定资产占家庭总固定资产比重; (8) 农村家庭交通运输通讯业用固定资产占家庭总固定资产比重; (9) 农村家庭批零贸易及餐饮业用固定资产占家庭总固定资产比重。

4.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

(1) 农业产品综合结构和发展水平。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 (2) 农业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 (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 。 (3) 林业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 (林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林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林业总产值 (林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 。 (4) 牧业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 (牧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牧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牧业总产值 (牧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 。 (5) 渔业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渔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 (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渔业总产值 (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 。

5.同业竞争。

(1) 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占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 (2) 地区农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3) 地区林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4) 地区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5) 地区渔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6.政府与金融支持。

(1) 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地区财政用于农业、林业、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之和占地区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 (2)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比重; (3) 金融部门农业贷款占农村投资规模的比重; (4) 财政支农贷款占农村投资规模的比重。

二、评价方法

1.指标标准化与归一化处理。

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同量纲的指标, 如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人均消费水平”等, 为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必须消除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量纲的影响。消除不同量纲的方法有标准化和归一化的方法, 标准化方法公式如下:

undefined

;i=1, 2, 3, …, n) (1)

其次, 在指标体系中, 包括正、逆指标。一般而言, 正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逆指标则是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例如“受灾面积占耕地比重”, 其数值越小, 说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越小。为此, 在综合评价时, 对逆指标进行处理, 使其变化方向与农业竞争力发展方向一致, 在评价中, 得分值越高代表越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针对逆指标, 结合标准化和归一化的相关方法处理为:

undefined

;i=1, 2, 3, …, n) (2)

其中i 代表第i个个案, 个案数从1到n ;j 代表指标体系子系统中第j个指标, 指标数从1到m。

2.各部分综合指数的计算。

针对各个子系统的综合指数Fundefined, 其代表第i 个个案的第k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值, 可表示为:

Fundefined=f1yi1+f2yi2+…+fmyim

(k=1, 2, …, p) (3)

其中第k个子系统中评价指标y1, y2, …, ym的权重分别为f1, f2, …, fm。

权重f1, f2, …, fm以变异系数方法确定, 即以各部分标准化和归一化后的指标yij的变异系数代替。具体计算方法如下:undefined

其中, Vj代表指标体系子系统中第j个指标的变异系数, Sj是指标yj的标准差, undefined是指标的均值。

undefined

这种设定权重的方法是为了突出各指标的相对变化幅度, 从评价目的来看, 就是区别被评价的对象, Vi的值大表示yj在不同的对象身上变化大, 区别对象能力强, 所以应给予重视。

3.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其第j个个案的的综合值为:

Ii=h1Fi1+h2Fi2+…+hpFip

(i=1, 2, 3, …, n) (6)

其中, h1, h2, …, hm为各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权重, undefined, 各子系统的权重是依其对农业综合竞争力重要程度而确定的。

undefined

4.指数值的功效分值计算。

为便于更为直观地看出评价指数值的差距, 在此使用了功效分值法对于所得到的指数值进行了处理。设第i 个个案的指数值为Xi, 则其功效分值Zi为:Zi=Xi·40+60 (7)

三、结果分析

西部农业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说明西部农业发展整体落后。从六个评价大类对西部农业发展及其竞争力评价分析如下:

1.生产要素与资源禀赋基础分析。西部绝大省区的土地资源水平在四年中变化不大, 半数以上的省区居于全国中等及以上水平;在资本要素投入上, 大多省区居于全国前列, 这反映了西部农村的传统农业绝对主导现状, 其投入占到农村资本投入的多数;在劳动力资源水平上, 东西部差距悬殊。西部 (除陕西) 均在全国中等水平以下, 8个省区在20名以后。反映了西部农业发展在劳动力资源上的障碍。从西部区域内部看, 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在生产要素投入及条件改善方面提高明显, 但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的生产要素条件 (尽管其功效分值变化不大) 出现了退后下降的趋势。这也成为这些省份和地区在综合排位中位置居后的原因之一。究其成因, 土地资源并非影响的重要因素, 资本要素具有一定影响, 而劳动力要素的水平影响最大。

2.市场需求条件分析。从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看, 西部除了内蒙古和广西外, 均居于全国下游水平。从具体消费指标看, 西部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 大宗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

3.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对农业支持分析。通过对于农业的关联产业, 农村工业、交通运输和贸易等二、三产业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可以看出, 与东部相比, 西部与农业间存在产业关联的其他产业发展慢、水平低。这直接导致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中各类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低下。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 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生产利润率明显偏低, 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相对缓慢, 如果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的相关产业发育滞后, 必将导致乡村就业机会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进而导致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趋缓。

4.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分析。从大农业下的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情况看, 西部 (除内蒙古、广西和新疆) 大多处于全国偏下水平。从种植业看, 新疆和内蒙古位居全国前列, 而西南地区和青海、广西比较滞后;从畜牧业看, 内蒙古、四川、青海位次靠前, 云南、贵州、新疆、陕西、甘肃和西藏则发展滞后;从林果业看, 西北地区除陕西外均排位靠后, 西南地区的发展较好;在渔业方面, 西部 (除广西) 在全国排位均靠后, 这与其自然和地理条件分不开。

5.同业竞争状况分析。从西部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和渔业在全国同业竞争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评价和计算结果看, 西部 (除四川、广西、云南) 在全国农业的同业竞争中均不具优势。西部除黄土高原的杂粮豆、新疆长绒棉、云贵烤烟、河西走廊和渭北的特色瓜果、秦巴山区的林特产品、藏东南的药材、四川盆地的猪肉、青藏高原的牛羊肉等少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竞争乏力。这与西部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有关。

6.政府与金融支持力度分析。从四年的评价结果看, 除青海、新疆、重庆的农业投入在全国处中等偏下外, 其余省区均在全国中等偏上的水平。这与近年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有极大关系。但是, 由于西部农业资源基础脆弱, 农业装备技术整体水平低, 在现行管理体制及产业运作机制下, 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向西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领域流动和集中缺乏稳定性、协调性, 致使财政与金融支农的效果难以较快而直接显现。

四、对策建议

1.树立“大农业”的理念, 消除第一产业必然小的误区, 认清生产要素与资源禀赋基础条件,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由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 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

2.抓住全国农业主体功能布局这一契机, 以西部农业主体功能定位为视角、为创新动力, 打破行政分割, 加强区域协调, 调整与优化西部农业结构, 确立生态化、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重点。如:内蒙及农牧交错区以畜牧业为重点, 加强奶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黄土高原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推进苹果产业带建设;甘新区加强优质高产的棉、糖、制种、优质瓜果基地以及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建设, 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青藏区以保护和建设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为主, 合理开发特色野生资源;西南地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重点加强甘蔗、烟草、水果、蚕桑、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等。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优化的区域农业产业布局。

3.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化率、市场占有率, 增强同业竞争力。应大力扶持农村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主要依托西部农业资源禀赋和生产特点, 重点发展棉纺织业、油料加工业、皮革加工业、肉食品加工业、粮食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以及特色农业旅游业等。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投入。探求建立政府、专业协会、企业和农户多元结构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风险投资模式与管理机制;对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优质高效草食畜牧业科技、循环农业技术、绿色果品科技示范、沙漠化土地治理技术、旱作与农田节水技术、农林生态安全技术示范、减灾防灾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实现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

5.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与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很关键。

6.利用和发挥市场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协同效应, 强化金融支农力度。如建立适应西部农业主体功能定位的财税与财政转移新机制和西部生态修复资金扶持机制;加大资本品投入支持, 提高农业装备技术水平, 增强产业基础与产业配套能力;因地制宜地拓建农牧业保险业务;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精心培育特色农业;引入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特色经济;创新市场化农村金融组织机制, 在强化“造血”功能上下功夫。

摘要:从生产要素与资源禀赋基础、市场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产品发展结构与战略、同业竞争、政府与金融支持等方面, 对西部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 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促进西部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西部农业竞争力评价,结构优化,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李春林.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3]农业研究报告—西部大开发与农业发展[EB/OL].http://www.amteam.org/k/others/2002-11/455155.html.

【西部特色农业】推荐阅读:

西部特色论文07-09

西部农户05-31

美国西部06-25

甘肃西部06-30

西部金融07-10

西部建筑08-22

西部社会08-27

西部山区09-10

西部牧业06-01

西部留守妇女07-17

上一篇:地方医学高校下一篇:中职校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