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2024-07-12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精选8篇)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1

摘 要:分析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探讨甘肃特色农业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道路,注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甘肃实际,搞好农业制度创新和区位品牌塑造,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 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3 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吸引外资,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4 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精饲料为1716.6万t,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

六、DDT。目前,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地膜覆盖造成的 “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现代农业步伐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真正成效显着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70%左右,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4 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 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覆盖不广,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6 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要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5 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1]张象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与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3,(6).

[2]刘春玲.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2

1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甘肃省农业生产地域差别较大, 自然条件多样, 农业栽培历史悠久,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 但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效益比较低下, 粮食单位产出率较低, 粮食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发展实践来看, 继续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证粮食安全, 这是甘肃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应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扶持力度,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外, 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全省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棉花、瓜类、蔬菜、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蚕豆、百合、烤烟、草产品、草食畜牧业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 逐步确立了“梯田、水窖、地膜、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 创立了“用水、保水、蓄水、截水、节水”五大技术体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棉花、甜菜、中药材、水果、蔬菜、瓜类、烟叶等。全省共有各类畜禽品种65个, 天祝白牦牛、靖远滩羊、河西白绒山羊、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甘肃高山细毛羊、华特瘦肉型猪、早胜肉牛、藏羊、牦牛等地方品种是甘肃畜牧业生产的主导品种。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 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是我省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甘南及河西牧区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因此应以这些地区的独具特色的畜产品、名优特经济作物为重点, 加大对这些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 形成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 延长农业生产链条,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 积极开发现代特色农业的多功能性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 按照国内外市场需要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注重农业的多功能性开发,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开发农业多功能性的实质就是要开发农业的多种效应效能, 打破单一的提供食品的传统效能, 将提供观光、保护生态、旅游等多种消费联系起来, 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大力发展都市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各种新型现代农业模式, 拓展农业的经济链条, 更大程度地发挥农业的多种效能和效益。

3 将绿色农业作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甘肃省土地辽阔, 但可利用面积较少。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 全省耕地面积340.86万hm2, 其中旱地70%以上, 水地不到1/3, 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因此, 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 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 生产和保护结合, 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 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 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 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 绿色农业强调安全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 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把优质、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 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

4 加快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步伐

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当代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方向。现代农业要求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有机连接起来, 形成完整高效、相互促进的农业产业体系。因此, 要从政策上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 扶优扶强一批竞争力、带动力较强, 具备一定规模和较好经济效益或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经营管理机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 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龙头企业开展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 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提高贴息补助标准, 对农产品加工基地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品牌创建给以扶持,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优化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环境。同时要积极吸纳更多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 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 集约利用农业生产要素, 转变增长方式, 以工促农, 以商活农, 贸工农一体化, 形成农产品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生产, 配套地采用现代设施和先进技术, 促进加工、储运、营销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5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国际实践证明, 发达的合作社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一体化不可或缺的制度和组织基础。政府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培育和发展,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积极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现代管理机制、市场经营机制、有效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 不断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促进合作组织持续稳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农村经济组织主导下的农地资本化的股份合作制、非农企业主导下的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和农户主导下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三种形式。各地区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发展状况选择。

6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本质内容。要增加资金投入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力度,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形成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努力推动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生产三结合, 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重点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科技问题, 力争在特色农产品的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动植物防疫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提高我省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研项目攻关, 切实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争取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获得突破。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 逐步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体系。国外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已经表明, 只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体系才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 受财政能力所限, 就更应鼓励社会技术开发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重点培育研发基础强、市场前景好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以科技产品或高新技术项目为核心, 向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企业的方向发展, 积极打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载体平台, 努力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大力引导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政府对经认定的农业创新型企业予以经费扶持, 用于研发条件建设。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发挥其农业科技的示范和辐射带动能力, 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的示范窗口。

7 以人才为核心, 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西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认为,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新技术和新生产要素的引入, 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而决定这一过程能否顺利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即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目前,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不断增多, 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整体素质差、市场化意识不强、开拓创新能力弱, 整体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可从多方面入手, 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一是在建立健全国家支持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 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基金, 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二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加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三是加强农民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知识教育, 提高农民的法律政策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8 以服务为平台, 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政府投入以及对于农业的支持服务和反哺政策,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是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普遍规律。要树立大农业、绿色农业、市场农业等观念, 用工业理 (下转P25) (上接P41) 念抓农业。首先, 要构建稳定的现代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建立“支农、惠民”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机制, 组建国资公司、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建设开发公司三大融资平台, 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吸纳银团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性保险体系。

其次, 加快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步伐。尽快完善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诸环节统一规范的标准, 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 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省市县相配套、产加销相衔接, 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督检测, 受托检测和自我检测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 使更多的农产品获得质量身份证, 进入国家和省认证的名牌产品行列。再次,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信息系统。要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 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气象信息及进出口信息等服务, 有效打破城乡分割,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胡正梁, 王均文.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借鉴[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7 (3) .

[2]柯炳生.他山之石如何攻玉[N].人民日报.2006-05-19.

[3]申学锋.部分国家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与经验借鉴[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5 (26) .

[4]刘义之.法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 (5) .

[5]余健.看国外如何发展现代农业[J].中国农村科技.2007 (6) .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特色农业 区域 优势 路径

一、陇南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一)水资源与物种资源优势

陇南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县山脉、黄土高原交会地带,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区。全市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有人口283.23万人,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小溪密布,森林覆盖率高,素有“龙上江南”之称。有资料表明,陇南的水资源占甘肃省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市内共有大小河流3762条,年径流总量144亿立方米。其中自产径流量75.6亿立方米,过境流量68.4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开发量223万千瓦。气候多样,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树种多达1300多种;有种药材1200多种,其中名贵中药材300多种;境内有山珍、食用菌100多种。是全国生物物种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油橄榄、茶叶、银杏、木耳、纹党、红芪等闻名省内外。

(二)特色农产品区域竞争优势

由于工业污染少、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具有从事无公害化农产品生产的良好条件。目前,陇南市油橄榄、花椒、银杏、天然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天然无公害,比同等产品的品质更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其中油橄榄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90%以上,销售市场前景优势明显;花椒在广东、四川、陕西、重庆、新疆等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受到当地消费者的青睐;礼县大黄、西和半夏、文县当归、武都黄(红)芪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在省内外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和发展潜力;茶叶、核桃、蜂蜜、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三)政策优势

陇南市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制定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建成以武都区为主的花椒产业基地,以成县、康县为主的核桃生产基地,以白龙江沿岸为主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以徽县为主的银杏生产基地。此外,建成科技示范园15个,花椒、油橄榄、核桃各5个;扶持龙头企业方面,财政扶贫贴息资金主要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支持全市龙头企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一批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交通前景优势

陇南市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带上,受兰州市、西安市和成都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比较明显,全市的区位条件是比较优越的,但交通条件滞后,影响了特色资源的开发进程。长期以来,交通问题始终是制约陇南特色农业发展的硬瓶颈。今后,随着兰渝铁路、兰成铁路、武灌高速公路、成武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陇南段、陇南支线机场的建设,全市的交通状况将会得到进改善,区位经济优势也将会更加突出。

二、陇南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特色农产品开发程度低,品牌效应不明显

陇南市虽具有地域优势资源的特色农产品品种繁多,但大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直接进入其他市场,成为其他地方加工业的原材料。这在中药材、油橄榄、苹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如果以中药材、油橄榄为主要成分加工成中药制品或美容产品,其经济价值还会提高很多倍。

(二)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农业科技水平低

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是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头者,其发展规模和经营成败对于区域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陇南市的现有龙头企业势单力薄,一方面表现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与全市数量庞大的特色农产品不相称;另一方面表现在受资金、设备、管理、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农业科技水平偏低,技术人才缺乏,由于陇南市地处偏远地区,科技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陇南市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特色农业发展缓慢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收人不多,划归农业的资金有限;涉农贷款额度与审批条件的限制,使得陇南市特色农业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在产于化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引进、市场看法等相关的建设方面需要大量资金,由于资金有限,贷款难度比较大,陇南市特色农也的发展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困难。

三、促进陇南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

(一)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方面,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系列新产品,并采用精致的包装和适当宣传,政府应凭借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及时地发布和更新有关特色农产品生产、仓储、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还应多参加农业经济贸易洽谈会,大力宣传地域优势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及品牌,吸引国内外一些企业和商家前来投资和贸易;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应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此来增加陇南市现有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二)加强政府部门职能,增加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

目前,陇南市的龙头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困难。今后,政府部门,积极招商引资为特色年农业的发展筹集各种资金;金融机构应积极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增加涉农贷款的投入力度,除农户小额贷款外创新贷款抵押方式,有力的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

(三)引进专业化人才,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

目前,陇南市应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研究橄榄油、核桃和花椒等特色农作物的新种植技术,引种和培育出新品种,并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新品种及时地推广给各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广大特色农业种植区。应对农民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新的种植技术,为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市场生产大量、优质的特色农产品。

甘肃中部发展生态农业(共) 篇4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Jackson和Benole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国外常把生态农业归入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农业中的一种模式或一种生产系统,是一种以完全有机物系统生产,不投入人工合成物的有机农业模式,所生产的食品被称为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

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作、林粮间作、基塘种养、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它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1)注意发掘我国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相结合等优良的农业传统,并将这些传统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2)注重节约土地的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良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3)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4)注重以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关系,进行田间农业品种(包括种植、养殖和林业)的合理配置,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单产水平;(5)通过生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循环利用废物,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节约生产成本,既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产品的产出。解决一定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年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劳动密集的小型生态农业模式,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耕地的用养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农业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与新孕育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这一区域单位面积产出低,为维持高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从事着广种薄收的落后农业生产。这一生产方式造成的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和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改变该地区农业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必须改变广种薄收的农作制度,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

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是制约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方面。众所周知,引起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客观条件(原因)有四个:一是起伏的地形;二是深厚疏松的黄土;三是暴雨;四是地表无有效的植被覆盖。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既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又是水土流失的结果。深厚疏松的黄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良好而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植被覆盖,则成为土壤流失的物质基础。降水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但暴雨降在坡面上则易形成径流而成为土壤流失的动力。植被既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再生资源,又可保护土地免遭侵蚀。如果对植被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和破坏,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和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下降。很明显,这4个因素中前

3个一般认为难以进行大的改变。除把部分坡地改为水平梯田外,只有植被是可进行大面积人为调控的因素。事实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也正是森林草原植被反复破坏的过程。根据很多历史文献的考证,“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方是森林和草原”,“在秦汉(甚至唐代)以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草茂密,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秦汉以后开始毁林开荒,明清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日益加剧,盛行的广种薄收和轮荒制度使原来的森林草原植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可见,黄土丘陵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适于发展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应是以牧为主的牧农交错区。人为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对植被的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和干旱加剧的根本原因。乱伐森林,滥垦陡坡,不仅直接破坏了植被,而且缺乏必要的投入,特别是肥料的投入,地越补越薄。土壤肥力的退化导致了农田持水力和抗旱能力的下降,同时使降水生产效率下降。实际结果导致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

三、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

(一)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要求农业发展遵循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该区人多地少,同时,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该区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既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又要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二)生态环境的恶化要求农业现代化要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不仅挤掉了多种经营的生产,而且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应从保护环境入手,合理利用资源,促使系统内部能流物流畅通,保证高效运转,利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和相对紧缺的农业资金投入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该区人口较多,经济落后,财政困难,资金短缺,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供给,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实行科学的立体种养,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能量、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匹配。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农业系统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借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走生态农业之路,是解决人口压力和资金紧缺的有效途径。

(四)地域间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走多种模式并存的生态农业之路。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各地域间的经济、文化、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差异很大,西方式的现代化农业无法适应这种参差不齐的区域条件,而多种模式并存的生态农业可使各地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推进当地生产的发展。

(五)农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实施以产业化为动力的生态农业。

由于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加上农业产品价格低,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种融种、养、加、产、供、销、商、贸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而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正是实现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基础和必然条件。

四、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

(一)以水为度,量水而行,节水为本。

水是最大的环境制约因子,严峻的水资源劣势,要求我们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应以水资源的补给特点(降水分布,径流分布)为标准设计生态系统的规模;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生产水平应按量而行;新采用的技术措施应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节约用水为要旨。

(二)建立节水工程,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短缺是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子,所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在目前,为加快节水型高效农业发展的步伐,可进行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攻关,通过对现有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和在新灌区建设高标准高效益的节水农业体系及在干旱山丘区重点发展喷灌节水技术,实施以提高灌溉水有效性为目标的灌溉农业工程;通过培肥地力,建设土壤水库和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及建立径流节灌农业体系,实施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为中心的旱地农业工程;通过对浅层地下咸水和污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实施以污水、咸水灌溉为中心的开源节流工程;通过制定区域性水价,建立节水高效型种植结构,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农业适度经营,实施以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工程。

(三)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效益型的生态种养。

生态环境建设在本区面临的困难,一是在广阔的地域恢复原有的植被困难,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二是建立以森林景观为主的人工环境又面临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用水压力,当属不易。因此,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应着力于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以”保护性”为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边建设边破坏。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要与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相结合,特别是在水上流失的易发区域建立防护工程和基本农田,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四)以经济林(草)建设为中心,人工植树种草,控制土地退化。

提高林草覆盖率与执行保护性土壤耕作制度是控制土壤退化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防止有限的草地退化,要积极开展草地持续利用的生态机理研究,制定退化草场改良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宜草则草、宜林则林,林草品种应以经济林草为主,不具备成林条件的地方,先通过禁牧使其自然生长或人工播种,逐渐使其植被向森林植被过渡。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退化。

(五)特色种植,绿色加工,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化。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虽干旱少雨,但光照资源丰富,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区众多,除了可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大宗作物外,小杂粮更具优势,像荞麦、燕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鸡头豆、胡麻等属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这些作物生育期短,适宜范围广,省水耐旱耐瘠薄,既可复种填闲,又可与大宗作物间作套种;既可保持水土又极具地方特色。其中许多作物的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防病健身功能,经过无公害加工,形成绿色食品,使其产品走向国际。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受到冲击,提高我国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建立出口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很有必要。生态农业在实现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特色作物和国际接轨方面大有可为。

(六)加强民居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历史上形成了散居方式,一家一户,自给自足,以自我为中心,乱垦乱种,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通过适度规模的民居建设,把林草边际地带或根本不宜种粮地域的农户迁至条件较好的沟坝川区,既可以从地域距离上退人还林还草,又便于科技信息传递,提高农民素质和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可以集中人力

我与甘肃银行共发展 篇5

2011年9月27日,我行(甘肃银行)得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筹建。甘肃银行是甘肃省第二家省级地方法人银行,是在合并重组原平凉市商业银行、白银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引进省属骨干国有企业、各市(州)国资公司、战略投资者和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为34.86亿元,募集股本超过31亿股,总部设在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甘肃银行成立后,将伴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立足陇原这片热土,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走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把甘肃银行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区域性现代城市商业银行。

2011年10月15日,在兰州召开了甘肃银行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甘肃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报告》、《甘肃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等相关法律文件,意味着甘肃银行筹建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聘任了高级管理层。

甘肃银行于2011年11月11日试营业,11月19日正式挂牌营业

面对新的金融形势、新的市场格局和新的发展要求,甘肃银行从“新”出发,坚定“落后地区也能办成先进银行”的信心,提出了办好甘肃银行的新观念、新意识和新思维。

(一)新银行要有新观念

立足于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甘肃银行牢固树立营销一体化的市场观念,以“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增存款扩规模提效益、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为市场营销拓展的指导方针,抢抓发展机遇,迅速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树立“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的客户观念,为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二)新银行要有新意识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甘肃银行合并重组后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甘肃银行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复杂问题的关键方法,牢固树立办好甘肃银行的新意识,坚持以发展意识统领各项工作,使一切经营管理行为服从于发展需要。同时,始终坚持以提高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客户满意为出发点,牢固树立符合法人银行特色的开拓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主动服务和整体服务意识,竭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三)新银行要有新思维

甘肃银行是合并重组基础上成立的新银行。作为新的法人银行,为迅速应对形势和市场变化,甘肃银行从市场和客户出发,确立自身定位,树立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客观辩证的科学思维,以法人银行的视角为引领,多角度、多方位探索着开展好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新,代表着起点,意味着成长与未来,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新,蕴含着未来,意味着突破与崛起,希望在前,前途无限。

肩负着新的使命,迈着新的步伐,甘肃银行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扮演好追赶者与创业者的角色

和甘肃金融市场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相比,甘肃银行是名副其实的后来者,这决定了他追赶者的身份;同时,他也是名副其实的创业者,这决定了他成长者的身份。

一年来,甘肃银行紧跟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指引,制定了三年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了“加快发展、完善管理、规范行为、夯实基础”的总体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甘肃银行积极贯彻金融调控与监管政策,狠抓内部建设与业务拓展,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立,业务经营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树立了“甘肃银行,甘肃人民自己的银行”这一品牌形象。

(一)完善公司治理,切实提高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水平 按照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搭建以“三会一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通过建立规范的授权体系和有效的问责机制,使“三会一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股东大会是权力机构,决定全行发展方向、经营方针等重大事项。对经营计划、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股金分红方案等重大事项均由董事会讨论决定,充分发挥了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功能。高级管理层按照董事会授权组织实施经营管理,监事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强化对决策、经营行为的监督和高管人员的绩效评价,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各负其责、协作共事、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

(二)扩大存款规模,夯实发展基础

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制约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增长,是银行综合实力的反映。自成立之初,甘肃银行就坚持把存款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扩大存款规模。

一是通过细分区域市场,围绕核心客户,由行领导分工包干,高层营销,全力抢抓存款源头;各级分支机构通过主动介入地方项目、紧盯目标客户,多方拓展增存渠道,深入挖掘客户资源;全行员工积极吸存揽储,齐心协力推进了存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突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营业网点的主阵地作用,全行员工的主力军作用,形成覆盖全行的增存合力,进一步拓展增存渠道,推动各项存款稳定增长。三是以开展稳存增存劳动竞赛为途径,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围绕核心客户推行大客户代表制与重要客户行领导跟踪服务制,建立了集融资、理财、咨询、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快速扩大存款规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银行要发展,首先要做大业务规模,关键要争夺优质客户资源。甘肃银行以支持全省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通过深度开发目标客户,初步建立起了甘肃银行特色客户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基础的突破。

一是把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国家信贷政策要求,准确把握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效的信贷支持。2012年8月,甘肃银行主动与天水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对接,在深入了解园区农产品收购及种植企业的季节性信贷需求后,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业务办理进度,短短7天内就完成业务办理流程,为10户企业提供贷款支持5800万元,有效解决了园区农产品收购及种植企业的特色信贷需求。大力支持民生领域建设,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医疗卫生行业提供4.65亿元信贷支持。

二是充分发挥总行营业部和平凉、白银分行已有网点、客户经理优势,把信贷支持我省重点建设项目、特色优势企业以及“三农”“中小微”“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业一年来,甘肃银行已先后向汽车销售、生物化学技术以及区域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支持15亿元,助力我省“非公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借助央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特殊扶持政策优势,向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申请支农再贷款4.8亿元,全部投向涉农中小企业,有力地支持了我省“三农”发展。

三是立足科技创新,投入大量人、财、物资源,在全行范围抽调10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开发小组,集中全行力量自主研发新一代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着力打造特色核心网络系统,先后完成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以及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兰州市同城票据交换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财税库银系统等上线工作,自主开发了甘肃银行“神舟兴陇”卡及网上银行系统,为增强甘肃银行科技服务服务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四是高度重视自主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成立之初就根据国务院、中国银监会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精神,自主开发了集房地产抵押、商贸企业、供应链企业和生产经营企业2 融资为一体的“宜贷通”中小企业贷款产品,并同步开展代理收费及提货单、仓单质押等业务,为我省“三农”“中小微”“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四)规范业务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内控与风险防范体系

首先,按照监管部门“制度兴行、基础优先”的总体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研究制定了10大类150余项管理制度,初步构建了“内控有制度、部门有制约、岗位有职责、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工作有评价、责任有追究”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为全行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投入大量资源构筑安全防范体系,组织力量深入开展业务稽核和事后监督检查,对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开展多形式专项检查、重点审计,重点加强对信贷资产质量、财务收支、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提高频率和强度,保证了内控防范体系的高效运转,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目标。

第三,立足于“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差异化发展”的经营管理观念,搭建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两翼齐飞的组织体系,在总行机关设置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风险与授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等九个部门及营业部,在总部所在地兰州城区采取“总、支行”两级扁平管理模式,在省内各市州采取“总、分、支行”三级管理模式,切实推进并落实“一级法人、统一核算、集中管理、授权经营”的集约化管理体制,有效增强内控与风险防范能力。

(五)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实施机构网点规划战略,实现精品银行发展模式的突破。营业网点是各项业务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主要阵地,营业网点建设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甘肃银行从打造精品银行的长远发展规划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结构,有计划推进机构网点设置,合理布局,最终形成以兰州为轴心,以市州为辐射的业务发展网络,为甘肃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撑。开业一年来,经过紧张筹备和快速推进,甘肃银行服务半径有效延伸,已在全省11个市州设立办事处;兰州市4家城区支行已开业,1家城区支行即将于11月20日挂牌营业;平凉、白银市已新设立3家营业机构,还有5家营业机构即将陆续设立;庆阳、天水、酒泉、定西、嘉峪关等五家分行也力争在2012年底前开业。

二是实施流程制度优化战略,实现差异化竞争模式的突破。面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差异化竞争模式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流程制度建设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甘肃银行按照“环节明了,流程简便,有利于业务推进”的原则,建设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新型业务流程制度,推动差异化竞争模式实现突破。

三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建设,推崇“品德为上,绩效为先”的用人机制,以绩效作为提拔人才的依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总行中层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同时,本着“精益求精、宁缺毋滥”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实施员工队伍建设战略,以团队和客户经理体系建设为战略任务,精心打造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各种新业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打造甘肃人民自己的好银行

组建成立甘肃银行,是省委、省政府为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更好的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自成立以来,甘肃银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立足与推动甘肃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一目标的实现,经过反复研讨论证,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把自己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了一起,与全省中小企业联系在了一起,与全省人民群众联系在了一起。2012年年初,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按照《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的要求,甘肃银行将“双联”行动纳入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工作之中,制定实施方案,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双联行动迅速推开。

(一)实地调研,为民解困办实事

双联行动中,甘肃银行承担着临夏州东乡县大树乡米家村、郑家村和南阳洼村3个贫困村、18个社、403户农户、2089名村民的扶贫推进任务,为切实提高“双联”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12年2月开始,行领导分别带队多次进村入户,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民意,掌握民需,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甘肃银行作为省政府直接管理的一级法人银行的融资和产品优势,突出“金融产品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重点帮扶与整村推进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以联系村中特困户为重点帮扶对象优先扶持,以整村推进为目标实施全面帮扶。对口联系帮扶中,以总行机关部室为单位联系帮扶三个贫困村,针对经过前期调研筛选出的43户贫困户,由行领导每人负责联系帮扶3户贫困户,其他员工每人负责联系帮扶1户贫困户,并通过发放《民情连心卡》,建立健全分段实施、分期分批、轮流入户、组织员工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行动的长效机制,为联系村户办实事、办好事,确保“双联”行动见实效。目前,由甘肃银行投资约27万元实施的南阳洼村自来水主管道入户改造工程已经竣工,南阳洼村5个社137户670人的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立足于科技扶贫,甘肃银行出资25920元为三个联系村捐赠了“农村科技致富技术光盘进村入户”配套碟机18台、光盘36套,有效解决了联系村及联系农户急需农村科技致富技术的问题。同时,为贯彻落实“双联”行动“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要求,甘肃银行组织机关全体职工捐款12400元,为三个贫困村92名0至3岁儿童购买的营养包已发送到监护人手中。

(二)创新金融产品,量身定制“富农贷”

为解决“双联”行动中联系村贫困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变“输血”为“造血”,甘肃银行结合对口联系村民族特色和产业特点,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论证,将甘肃银行特色金融产品与当地特色产业有效对接,创新开发了针对对口联系村农户的“富农贷”产品,专项用于扶持当地特色养羊产业。以“富农贷”为平台,采取农户联保的方式,为联系村每户村民提供额度2万、期限2年、执行基准贷款利率8折的优惠利率贷款,特别是对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的43家农户,甘肃银行将在优惠利率基础上再打8折,予以重点扶持,帮助广大农户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目前,甘肃银行“富农贷”产品已在东乡县大树乡所辖郑家村、米家村和南阳洼村三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贷款投放已逾800万元,惠及三个贫困村400多户农户,真正把“双联”行动落到了实处,切实履行了一个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历史镌刻了成绩,未来展现着宏图。面对新的形势,甘肃银行将围绕建设“资本充足、治理优良、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高效、区域竞争力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目标,迎接新挑战,踏上新征程,弘扬新风貌,实现新跨越,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谱写新的华彩乐章。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6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编研工作团队秉承“坚持原创、追踪前沿、打造权威”的皮书编研遵旨,对甘肃省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绿皮书平台发布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是最新成果之一,也是一部关于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权威性、综合性资讯文献,由总报告、综合篇、环境篇、产业篇四大部分组成,含18篇研究报告。

总报告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对甘肃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客观探讨了甘肃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全省农业生态与环境的空间格局,提出了推动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遵循、制度创新路径和技术创新策略。综合篇针对影响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以全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农业标准化、中低产田改造中生态与环境问题等为研究重点,分析该领域的发展动态、本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搜集了全省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数据,从生态环境系统、资源利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准则层筛选了评价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形成《甘肃省市州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报告》。

环境篇以全省主要农业环境要素利用为主线,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从水资源利用、化肥、农药的减量化与高效化利用,农膜、秸秆及畜禽粪污的合理处置等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条件及状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产业篇围绕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布局,以全省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优质林果、中药材、现代种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把优势做强、把产业做大、把链条做长、把质量做优、把效益做高的目标,探讨切实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绿色发展的方略。甘肃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层次不齐,发展潜力巨大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各市州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层次不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河西绿洲灌区5市州在甘肃属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但荒漠化威胁严重,植被覆盖度低,水资源约束明显,农业生态系统高效但易损;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的大多数市州中低产田比例高,受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双重制约,在省内属于发展地区;临夏州人口稠密、农业生产立地条件差,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双低,农业绿色生产的约束条件多;白银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处于转型发展期,城乡经济融合度低,对农村经济带动能力弱。这两个市州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转变思路寻求突破绿色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农业是各市州长期的目标和任务。

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健全,未来需加强科学管理

农产品质量是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初心”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甘肃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健全、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紧抓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基本建成。近5年全省蔬菜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平均合格率均达100%,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未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亟待科技的推动,需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重点是破解技术难关,促进生产经营水平和监管能力的提升。在实施科学管理过程中,有两个重点亟待加强:首先是科学研究,包括农产品中各种危害因子和风险隐患的识别技术方法与农产品营养品质研究。其次是科普宣传,一方面要针对广大的农产品生产者,主要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示范;另一方面是针对广大的消费者,要强化农产品生物属性的特征特性的介绍,包括农产品消费的方式方法和识别技巧的介绍,严防谣言或虚假科技信息。

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逐年增长,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不均衡

2008~2015年,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054.07×109元,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土壤形成与保护的总价值最高,为187.44×109元;其他依次为水源涵养171.32×109元、废物处理148.16×109元、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21.05×109元、气候调节113.41×109元、气体调节106.68×109元、原材料生产96.79×109元、食物生产59.79×109元、娱乐文化49.43×109元。

尽管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在不断增长,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不均衡。其中,森林>水体>草地>农田,历年合计的总价值占比分别为森林48.76%、水体27.08%、草地15.48%、农田8.68%;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贡献率为水体>森林>草地>农田;总价值贡献率依次为3.329、1.932、0.393和0.325。鉴于甘肃省休闲文化等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和农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贡献率较低,亟需开展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农业,以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农业标准化是助力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科学、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的有力措施,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劲引擎,是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一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采用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标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是用先进的标准体系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苹果、百合、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牧业和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标准化作为重要手段和强大引擎,紧扣当今世界食品安全标准发展趋势,构建产品有标准、生产有规程、质量可追溯、市场有监管、企业有诚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三是用品牌化战略带动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品牌化的基础是标准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先行,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

四是“五动”齐聚形成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强大合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农户主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科技、企业、农户五个方面共同发力的强大动力,通过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提高。

五是实施“五四”监管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完善的省、市(州)、县(区)、乡(镇)、基地五级质量检测体系与省、市、县、乡四级执法监管体系,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环节前移,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从源头上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重道远

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从区域上看,中产田主要分布在临夏州、陇南市、兰州市、武威市、定西市、白银市、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等地区,占全省中产田总面积的94%。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庆阳市、陇南市、定西市、白银市、甘南州、天水市、临夏州、平凉市以及兰州市局部地区,占低产田面积的99.4%。总的来说,除了河西地区以及中东部沿黄河主流及支流的灌溉区、长江流域的河谷地区少数高产区域外,中低产田在甘肃全省广泛分布。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牵涉面广,任务量大。根据甘肃省中低产田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协调生态与农业发展关系,走绿色发展之路,健全机制、体制,确保中低产田投入,科学划分功能区,制定地力建设总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对农地投入热情,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全省中低产田改造效率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耕地质量。

甘肃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比例最大,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各不相同

甘肃省水资源量更加趋于稀缺,各行业用水竞争更加剧烈。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比例最大,近十几年来有小幅下降趋势,而林果、草地和鱼塘牲畜用水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农林牧渔业比例趋向协调, 农业用水结构逐渐向合理方向转化。

甘肃省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各不相同。2003~2015年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甘南州、嘉峪关市、酒泉市、平凉市和庆阳市最高,武威市、兰州市、天水市和张掖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接近于1,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陇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次之,金昌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以高效节水的现代灌区农业和旱作农业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经济系统是实现甘肃省农业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根本途径。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多措并举,减施化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5条工作重点

一是果蔬茶高效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农户当前施肥模式下的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及产品品质评价,优化施肥模式下有机氮与化肥氮的施用比例、专用有机无机肥用量配比及施肥技术、不同土壤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研究。

二是粮棉油高产作物精准施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化学肥料减量20%~30%条件下粮棉油作物专用肥农艺配方、适宜肥料种类、施肥方式,以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复合、复混肥机械化精准深施技术研究。

三是灌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微灌条件下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水肥协同供应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作物专用水溶肥产品的引进筛选和研制,专用水溶肥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环境的影响等研究。四是旱作区地膜覆盖作物一次性施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生长需求的一致性,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比例、缓控释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等研究。

五是与主推技术配套的新型肥料研发。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复合化、专用化及安全、高效、环保是当前新型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甘肃单位面积农地的农药使用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不同栽培方式和地区间差异较大

总体而言,甘肃省单位面积农地的农药使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相对而言,设施栽培条件下蔬菜、水果上的用药量高于露地栽培作物的用药量;杀菌剂的使用量高于杀虫剂的使用量。各个地区间的农药使用量也不平衡,使用量较高的地区依次为陇南、平凉、天水、武威,分别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19.1%、12.4%、9.6%、9.5%;其次白银、酒泉、定西、张掖市农药使用量相对较高,分别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8.4%、8.1%、7.7%、6.7%;其余市州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小,其中甘南州、嘉峪关市农药施用量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比值均在0.5%以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全省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投入有限、检测与监管的覆盖面、频率等都比较低,相关信息披露也不够及时。

甘肃废旧地膜残留得到有效防控,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016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达187万公顷,地膜使用量17.9万吨。但随之产生的残留地膜不但造成人居环境的“视觉污染”,更对土壤环境形成日趋严重的威胁。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甘肃总结出了“强化源头防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行政监管推动、技术支撑保障、法规引领规范”这一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促进农田残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本形成了“地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有效防控了废旧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问题。2016年,甘肃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已提高到78.6%,棚膜基本做到了全回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重点用膜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甘肃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展良好,但种植业废弃物收储体系还需健全

近年来甘肃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展良好,秸秆、尾菜等现越来越多地已被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行业广泛利用。甘肃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约80%,其中饲料化利用率约6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约为20%。甘肃尾菜利用以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肥料化利用方面主要以田间堆肥、半堆半沤、直接还田为主,生产有机肥为辅;饲料化利用方面以青贮发酵为主,还有少量的沼气化利用。2015年,全省尾菜处理利用率已达到31.3%,尾菜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有效遏制了尾菜污染环境的问题。收储难是制约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的关键因素,是目前全产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保障种植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就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收储体系,政府要统筹考虑种养加工规划并对其各环节进行支持。缩小废弃物收集运输半径,降低收储运输成本,提升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化水平。

养殖业污染物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第一污染源 畜禽养殖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全省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甘肃省畜禽养殖业年排粪量约9500万吨,排尿量约5000万吨,排污总量约1.45亿吨;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242万吨、BOD 199.94万吨、NH3-N 8.69万吨、总氮96.84万吨、总磷9.96万吨。养殖业废弃物粪便、污水逐年增加,导致土壤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害病源生物传播,以及恶臭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焦点问题之一。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粪污普遍采用干清粪工艺,实施固液分离,固体粪便堆肥发酵,液体污水进入沼气工程,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2000年以来,甘肃省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动员企业新建、扩建了一批大型粪污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线、污水处理池等,使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实现了干湿分离,有效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压力,初步形成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循环模式。

天然绿色牛羊产品在行业领域已成为甘肃省畜牧产业的特色“品牌”

甘肃省草食畜产品主要来自于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及荒漠半荒漠天然草原和牧区,符合人们追求自然食品的消费理念和发展趋势,并以其原始“风味”和地方“特色”日益得到市场的认可。如牦牛、藏羊、滩羊市场货源紧缺、价格上扬,“靖远羊羔肉”、“临夏手抓羊肉”、“东乡手抓羊肉”、“天祝白牦牛”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和市场欢迎,已成为甘肃特色佳肴和陇货精品。甘肃省设施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按照“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各地突出特色,抓点示范,重点扶持,形成了一批集新品种及新技术示范展示于一体的设施蔬菜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和绿色生产基地。以番茄、辣椒、韭菜等优势设施蔬菜产品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享誉省内外,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亚、港澳等地区。目前,甘肃省已建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12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40多个,认证蔬菜绿色食品基地64个,有效使用绿色标志的蔬菜291个,在全国大中城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达96%。

目前,设施蔬菜节本增效精量化水肥一体灌溉技术、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核心的非耕地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设施“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种菜带头人和示范户,数百名“农技专家”、“土专家”活跃在设施蔬菜生产第一线,科技的推广为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全面提升了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效益和品质,促进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初见成效,“绿色植保”理念初步形成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是通过滴灌或喷灌的的形式将可溶性肥施入田间的一种节水节肥高效利用技术。在沿黄灌区、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操作,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已初具规模,特别是通过土地进一步流转后,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和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全力推进马铃薯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和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在各主产区建立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引导马铃薯种薯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应用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助推了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实施,扶持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成立了“甘肃省植保社会化服务联盟”,对“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百强服务组织”授牌。这些扶持政策与措施的有效落实,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甘肃林果产业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截止2015年底,全省林果总面积120.1万公顷。已形成了以苹果、花椒、核桃、葡萄、枸杞、枣、杏、桃、梨、油橄榄、甜樱桃、银杏等12个经济林树种为主的陇中优质元帅系苹果基地、陇东优质富士系苹果基地、陇南大红袍系花椒基地、陇南优质核桃基地、河西走廊无公害葡萄基地、沿黄灌区无公害枸杞基地、陇南优质油橄榄基地等22个特色鲜明的优质林果生产基地。

“平凉金果”、“花牛苹果”、“秦安蜜桃”、“武都大红袍”等一批名优林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初具知名度和影响力;“巨峰葡萄”、“敦煌李广杏”等近百个果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绿色认证。优质经济林果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及应用日益得到重视。秦安、临泽、成县、静宁、积石山、康县、镇原等7个县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之乡。

甘肃绿色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步加强 甘肃省中药材主要产地土壤重金属残留调查分析表明,土壤中As、Hg、Pb、Cr、Cd 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12.75、0.040、41.88、94.62、0.19、19.44 毫米/千克, 均没有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共有5家中药材企业的6个基地通过GAP认证;通过无公害中(藏)药材产地认定的66个,其中面积大于1000公顷的有20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中药材产品有12项。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7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对策

一、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思想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随后在经济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迈克尔·波特在《集群与新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多维度复合体,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集聚的现象。结合农业的特点,学者们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宋玉兰,陈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向慧娟、曹明宏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和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尹成杰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和农业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李渝萍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市场经济条件(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表现,可以得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特色农业为支点,大量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机构、服务组织等由其共生性、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按照分工协作原则,牵手合作,抱团发展,融合而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类聚现象。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网状产业链、地域根植性、共生互补性、效益叠加性的特征。

二、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小杂粮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以及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生产基地。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6%;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多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5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9.5%。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基本覆盖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甘肃农业超小规模单体经营、低效重复、竞争乏力的状况,而且催生出许多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为甘肃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甘肃农业产业集群运行的质量效益而言,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集群内不同经济主体关联度低,嵌入融合的深度、强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等问题。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因自身缺陷或外部因素的制约普遍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1、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营运体系

新型营运体系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是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组织化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目前甘肃农业的营运格局,依旧是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户各自为政,只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简单粗放生产,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极低。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只从事产前的农资采购供应和产中的技术服务,缺乏产后环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能力,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很难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通过深度融合与集聚,形成全产业链经营的格局。

2、没有建成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基层农技服务网点力量薄弱,覆盖面窄,起点低,服务质量差。二是支撑区域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的专业科研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普遍缺失,现有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对接不够紧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涉农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孵化能力严重不足。甘肃目前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资金设备少,人员匮乏,导致产品的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低。

3、没有建成高效顺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目前,甘肃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鲜活农产品、2200多万吨加工制成品销售到省外或国外市场,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急速增长,但连接农户与加工企业以及终端销售市场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却严重滞后,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布局建设、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的要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收集、储存、传递的时效性差,不仅增大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而且影响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经济主体捆绑融合、抱团发展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经营绩效与稳定性。

4、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

随着甘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异地转移或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因现阶段甘肃农村土地依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经营方式使得土地难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无法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此外,由于我国现行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农化偏向和金融资本的逐利特点,使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受资金制约,很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集群组织注入大量资本,而且还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自然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时常给产业集群内的经营主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规避机制,以分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但目前甘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到5%,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很低,农业保险费占全部保险费的比率不到2.0%。保险公司的农业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目前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夯实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嵌入融合、分工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状况,特别是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状况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必须着眼农业产业集群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制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不同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以降低集群内各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内动力。

2、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产业集群的资金瓶颈

一是根据甘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把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由财政注资成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社、银行合作,推出更多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担保贷款产品。三是以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农业产业集群。四是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选择扶持单体规模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使其在更宽领域内融资,以破解其资金瓶颈。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转化能力

一是以“十二五”期间省农牧厅确定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为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二是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与土地资源,为河西绿洲农业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鼓励支持产业集群内的重点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促其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研发。四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4、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功能区划分,集中力量扶持建设3-5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特色显著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使其成为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物流平台。二是鼓励支持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的政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大中城市乃至境外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通过订单生产、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三是在甘肃二、三线城市建立蔬菜、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净菜加工配送、肉品、乳品产销对接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5、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化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

农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农业保险体系作支撑,就会阻碍投资机构的介入,进而制约农业科技投入、土地流转和产业集聚。因此,应在不断拓宽农业保险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以分散农业保险中的大宗农业经营风险,弱化原保险人的风险负担。同时,应设立省级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农业保险公司和遭遇巨灾的产业集群提供风险补贴,以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集群与新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宋玉兰、陈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5(6).

[3]向慧娟、曹明宏、潘泽江: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J].农村经济,2005(3).

[4]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定义[J].农村经济导刊,2006(7).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8

关键词:特色农业 特色农产品 品牌建设 SWOT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1-0104-04

Based on the SWOT Model about The Research of Brand Construction of Gans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 Shaod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70)

Cao F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Gansu,Lanzhou,Gansu, 730000)

Abstract: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brand creation, using the SWOT model,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brand creation opportuniti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on the base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brand creation.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and Construction; SWOT model

CLC number: F30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1-0104-04

特色农业,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立足本区域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特色农业已经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成为体现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区域优势求生产,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效益。甘肃省是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大区,区域范围内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比较优势明显。在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产业化、国际化的背景下, 积极创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甘肃特色品牌农业, 对提高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甘肃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甘肃特色农业的发展及产品品牌创建现状分析

甘肃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多达十几种,马铃薯、中药材、酿酒原料、瓜果、无公害蔬菜、百合、油橄榄、牧草及畜牧业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中,甘肃省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业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河西的制种、蔬菜、啤酒大麦,陇东的果品、草畜、小杂粮,中部的马铃薯、中药材,陇南的花椒、油橄榄,甘南、临夏的草畜牧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带。[1 ]

1.1 特色种植业

甘肃种植业历史悠久 ,作物品种多样化。2009年甘肃省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256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200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鲜薯总产量超过1200万吨;河西地区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93.8万亩,生产种子3.8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一半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啤酒大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140万亩和55万吨,占到甘肃省种植面积的77.72%和80.83%;定西、陇南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中药材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209.4万亩和36万吨,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主要品种产量占全国的70%~95%。其中马铃薯产业顺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不断强化品种、质量和品牌意识,已培育出大西洋、台湾红皮、新大坪、陇薯3号等闻名全国的品牌。但是, 目前甘肃省的马铃薯主要用于粗加工,半成品多, 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

1.2 特色林果园艺产业

甘肃省园艺品种丰富, 盛产上多种优质瓜果园艺产品,例如黄河蜜、白粉桃、苹果、软儿梨、葡萄、枣、核桃等。目前, 甘肃主要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1300万亩,全省超过百万亩种植面积的林果品种6个,预计2010年甘肃省林果产量将达到330万吨、林业总产值达75亿元。名、优、特果品生产达到了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水平。陇东和天水等东南部苹果产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优质水果优势产区,以红富士系列为主的静宁“高原红”、“平凉金果”,以“元帅”为主、可与“蛇果”相媲美的“花牛”等品牌的苹果在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从实际情况来看, 甘肃名、优、特、稀果品品种多,有名气,但有名气不等于是名牌, 同一品种规模仍不能适应品牌创建的要求。

1.3 特色畜牧业

甘肃省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 2009年甘肃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启动以来,全省累计整合省级草食畜牧业专项资金3.07亿元,全省牛羊产业大县达到49个,其中43个牛羊产业大县畜牧业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牛羊产业大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肉牛大县、27个肉羊大县饲养总量分别占全省牛、羊饲养总量的65%、80%。预计2012年,全省牛出栏达到240万头,羊出栏达到2300万只,肉类产量达到125万吨,鲜奶产量达到45万吨,全省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98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增加到408元。

2 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SWOT模型分析

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SWOT分析模型见图1。

2.1 外部优势分析

我国加入WTO以后, 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可以依靠区域优势资源,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更多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为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提供了有力的产业基础。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甘肃省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这都为我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即将进行的“十二五”规划中,甘肃省将特色农业作为未来五年农业的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对特色农业的支持保护,把建设特色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把甘肃建成马铃薯产业大省、草畜强省和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2 内部优势分析

(1)特色资源优势。①甘肃幅员辽阔,土地光热资源丰富。甘肃适于种植的农业土壤多达15种,人均耕地2.17亩,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2倍;草地面积2.50亿亩,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6.57%,为全国第五大牧区,草地面积广,水草质量好。林地面积7731万亩,木材积蓄量近2亿立方米,区内气候资源优越,晴天多,形成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十分的丰富,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极为有利,这里生产的粮食、瓜果、蔬菜等都以品质优良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品。甘肃特色农产品诸如马铃薯、中药材、苹果、蔬菜和牛羊肉等, 有能力成为品牌创建的主导产业。目前,全省农产品产量全面提升,品牌产品相对增多。“平凉金果”、“定西马铃薯”、“岷县当归”、“兰州百合”等特色农产品在在国内外市场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即是当地支柱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更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2)环境优势。甘肃省的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化的无机能源投入较少,工业发展相对更加滞后,工业污染相对较少。这都给甘肃省发展以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3)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初见成效。甘肃省充分利用独有的自然禀赋与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发展具有质量优势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各地的大力实施,创出了一批市场占有份额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全省农业基本形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布局:河西走廊重点发展酿造葡萄、优质啤酒大麦、啤酒花和对外制种业,同时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陇东地区大力种植马铃薯,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同时抓好小杂粮基地建设,在高寒阴湿山区则发展名贵中药材。陇南山区,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发展中药材和特色林果业生产。陇东地区利用山区发展壮大烟草、林果、畜(羊、牛)、油料四大农业产业。甘南、临夏地区利用草原,大力发展畜牧业(见表1)。

2.3 关键问题分析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特色农业产业化是创建农产品品牌的重要保证。与中东部地区相比,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这些龙头企业作为品牌创建的主体的实力和数量不足, 使得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速度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与发展。

(2)品牌建设资金投入少。特色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高质量、高信任度、高知名度的体现,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产前需要加大基础建设、品种培育、科研等投入, 产后需要营销和广告的投入,这些资金的投入是品牌经营的保证。由于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周期长,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高,企业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资金投入风险存在畏惧心理,投入资金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创建。

(3)品牌建设意识淡薄,营销理念落后。特色农产品品牌是无形资产,具有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特性。甘肃由于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滞后,农户和企业品牌建设意识淡薄,严重制约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同时,甘肃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理念落后,农产品营销方式单一,许多农产品加工几乎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只按习惯和经验生产,因此陷入创建农产品名牌盲区中,[2 ]导致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优质不优价。农产品品牌建设意识的淡薄和营销手段的缺乏,直接制约了甘肃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2.4 劣势分析

(1)区位劣势。甘肃地理区位属于典型的内陆型省份和缺乏具有强势辐射带动作用的大中城市,不仅特色产品区内需求不足,而且因此增加了运销成本,降低了特色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使得外销市场开拓困难。例外,由于封闭的环境条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更新,也限制了对外科技、文化、信息交流和经贸往来,因此不利的区位条件,严重限制着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

(2)人才劣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而甘肃省的这些人才又极为缺乏,尤其是后两种人才的缺乏成为特色农业品牌创建的关键问题所在。

(3)信息劣势。网络营销是特色农产品实现品牌国际化的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特色农产品的经营,提高交易效率和品牌知名度。甘肃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甘肃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区域内的信息化水平,甘肃省电子商务水平低和信息化劣势成为特色农业品牌创建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4)市场劣势。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差,产品外输困难,储运设施落后,因此难以有效降低季节、空间供需矛盾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现有市场功能单一、数量少且辐射面小,相关技术设施及配套服务落后,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对国内及国际市场开拓起步较晚,商品转化率低,导致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3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建议

3.1 以科技为动力,努力创建全国名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3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将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科技攻关。一是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在优质、高效、安全的新品种选育上重点突破, 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围绕新品种选育,做好与之相配套的良种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二是围绕产后的产品保鲜、贮运、加工、包装、营销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对保鲜技术的研究, 延长产品的消费时效,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购买能力设计开发不同档次的产品,逐渐创立品牌。三是鼓励企业加快进行技术创新步伐,努力创建全国名牌。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加大研发资金投入,重点研究高新产业技术的产品,不断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 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

品牌建设应当作为优先战略加以考虑,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宣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从过去的无品牌消费偏好转变为品牌消费,在购买农产品时开始注重商标,品牌建设已成为开拓市场的优先战略。甘肃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文化、经济较为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利用品牌致富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意识还很淡薄,使得优质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下降。因此,各农产品市场主体,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要转变观念,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的建立是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农产品档次和商品化程度的需要。一是政府要有创建品牌的意识,制定各项优惠的扶持政策,把品牌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生产者和经营者充分认识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要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实施品牌战略上。其次,农户也要积极投身到品牌创建中去,意识到品牌这种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提高拥有品牌、重视品牌、利用品牌的积极性;企业则应把创建品牌看成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依靠品牌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赢得市场。

3.3 提升区域范围电子商务水平

各市(州)、县(区)要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特点,选择区域范围广、对当地经济影响明显、能够持续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特色农业来确定建设特色农业网站,或定期在相关农业网站上发布农产品的信息、开展网上参展、网上洽谈、网上支付、网上防伪信息查询等活动,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品牌的可信度。

3.4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品牌创建实力

龙头企业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4 ]政府应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和培育,使其成为品牌创建的主体。不仅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同时应为品牌的创建和开拓市场提供充分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进一步促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5 重视营销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价值体现在对品牌的运用上,如果品牌被闲置,其价值就等于零。[5 ]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相比较,甘肃省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相对落后,农产品品牌营销理念落后,营销力度较弱,品牌的拥有者应该予以重视。首先,要提升农产品品牌的营销意识, 要使优质农产品广为人知,加大广告宣传是必要的,只有如此其价值才会迅速提升;其次, 实施农产品品牌,就要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投入,塑造品牌形象,打响知名品牌。商品包装、企业广告等都力求突出特色、突出品牌,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不失时机地开展营销活动,利用农产品展销会、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名牌产品,使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入人心,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姬玉顺.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8):92.

[2]袁敏芳.关于我国农产品创建名牌的若干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2,(专刊):65.

[3]汪希成.基于SWOT模型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问题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6,(8):88.

[4]崔茂森.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展研究-基于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分析[J].乡镇经济,2009,(9):97.

[5]袁秋月.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7,(4):116.

上一篇:春节归故乡散文下一篇:论文目录范文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