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

2024-05-11

甘肃高校(共10篇)

甘肃高校 篇1

一、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农村文化产业起步很较早, 形成了一些有名的文化品牌, 例如敦煌的《丝路花雨》和兰州大学《读者》文摘杂志, 作为甘肃文化发展的标志和里程碑, 影响深远。在上世纪的80年代,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 依托敦煌文化所发展的敦煌石窟热潮, 以及依托天水的伏羲文化, 麦积山石窟等景点兴起的天水旅游都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

另外, 民俗文化以其质朴的特色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庆阳的民俗文化产业。庆阳民俗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香包、剪纸等特色文化为主体文化产业群。

我省地处西部, 相对远离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人认为是“地理上的高地, 也是文化上的高地”。这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来说, 既是“瓶颈”, 又是“大道”。其封闭性虽然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但也保持了原生态的独特风格, 这正是甘肃已有的农村文化产品产生广泛影响, 赢得物质与精神上“双丰收”的主要原因。[1]

二、甘肃高校在提升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我省高校在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 甘肃省虽有42所各类高校, 但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文化传媒艺术人才的学校, 一些高校也设置有文化传媒艺术专业, 但整体实力不强。有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还没有彰显, 培养文化人才的理念没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 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不适应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学科本位的影响, 目前甘肃高校在文化产业专业的相关教育中过于强调文化产业理论学习, 以文化产业学科体系为线索, 重点传授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积累、轻动手操作的弊病, 基本上都是从理论到理论, 用理论取代了实践环节, 宏观知识讲的太多, 全面教授文化产业相关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实用, 缺乏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很难和市场对接。学生所学专业理论未能有针对性地指导专业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形式少、比重小、内容窄、实验设施陈旧等问题, 即使开展专业实习活动, 也大多是“走马观花式”, 缺乏“现场参与式”的专业技能训练, 总体上形式大于内容。

(二)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目前, 在我省教育部学科门类中, 没有明确的标注有“文化产业”或“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 这一点使得其从招生层面上就直接受到影响。另外, 由于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我省高校在对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中, 出现了许多不顾自身的条件, 盲目开设专业, 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等现象, 导致专业的方向和特色不鲜明, 人才素质不高, 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就业的过程中学非所用, 而急缺人才的地方却招不到合适的人。

(三) 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不适应

今天, 面对竞争激烈的文化产业发展, 要打造一个不但可以被市场认可, 同时要获得经济效益的农村文化产业, 难度更大, 对人才的要求也将更高。而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然而,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我们前面提过, 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尤其是我省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形成专业出身且拥有系统知识结构、有经验的师资队伍。[2]目前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它专业转入这个领域的, 有些教师尽管在学术研究中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但是也不足以达到培养人才的高度, 在教学模式上显得单一而没有特色。

(四) 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不适应

但是, 我省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很欠缺, 导致了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教育上的学科和专业的定位不够清晰, 目标不够明确, 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这就形象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目前, 我省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突出问题是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创新的能力, 而科研的目的, 就在于通过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高其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这些方面来说, 我省高校在提升我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做过程的还不是很到位, 有许多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三、解决方案

(一) 主动适应市场发展机制

调节适应市场的发展机制, 是指高校要能及时的获得外界的信息反馈,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一机制的调节, 包括对专业的设置, 招生范围的扩张与否等, 主要是为了保证农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手段、途径、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我国新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当用人单位感到接受的人才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 可以立即反馈给学校。学校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然后及时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增加人才的特色和适应性, 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 甘肃高校中所设置的针对农村雅俗共赏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相当欠缺, 很少有学校有这样的专门的专业设置。所以, 首先从专业的设置上, 应该抛开固有的旧体制模块, 结合市场需求, 设置合理的专业。其次, 在招生方面, 周全的考虑招生的人数, 在合理的范围内扩大招生范围, 更多的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只有重视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才能满足农村文化产业对人才的渴求。

我省各高校应将以合作办学、共同开发、项目调研、咨询培训、实习基地等各种形式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纳入考核体系, 形成长效机制, 推动高校各类农村文化人才在文化产业中的实践发展, 走一条高校与产业相结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二) 为学生多提供机会和平台

复合型、应用型是农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突出特点, 文化产业专业课程应该更多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切实的抓好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 尤其是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有目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深入文化产业的社会实践, 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首先, 加强我省高校的软硬件建设。例如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 文化创作室等的建设。其次, 学校方面要加强开放和社会化的程度, 与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加强联系,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联合体。最后要积极探索在文化产业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 让学生更早更快更好的适应产业的发展, 更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相结合, 具体表现为学校应该和文化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既要有计划的对文化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 以保证文化产业专业在一定时期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定期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分析, 保证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按照企业的需求设计调整教学的计划, 以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新颖性;与文化企业联合开展应用项目的科研开发, 保证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开发实训基地, 保证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性, 进行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聘用, 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稳定性。

(三) 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省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应该组建梯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师资队伍。鼓励专业教师特别是业务课的教师去文化产业的发达地区去进行实践、考察, 掌握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老师参加个汇总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和文化产业实践活动。最好还能聘请专业人士到学校来教学讲学, 多多加强交流, 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共同完成一些课题, 教材编写, 授课等工作, 甚至可以替换教学模式, 形成专业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状态。[4]因此, 我们需要在省内高校间设计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 引领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教师向多方向发展, 这有利于高校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才能做到城市农村和谐发展, 提高甘肃农民素质。

摘要:本文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 从甘肃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着手, 介绍了甘肃高校目前对文化产业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从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开设特色专业和将高校自身的文化发展为产业等方法。

关键词:高校,农村,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李敏娜.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8.

[2]许丽.甘肃高校将增加“华夏文明传承项目”相关专业[N], 兰州日报, 2013-02-28.

[3]符晓波.甘肃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 2010, (6) .

[4]姚伟钧.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甘肃高校 篇2

甘肃省高校书画联盟是由甘肃省各高校书画协会自发联合组成的学生团体。联盟成立于2010年6月6日,由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联合指导。现有理事单位18个,直属会员200余人,会员3000余名。

联盟主要机构有顾问委员会、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理事会下设主席团、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和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理事会各部门负责主持。

联盟每年的常规活动主要有: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名家讲坛;甘肃省高校“新人新作”汇报展;甘肃省高校书画精品邀请展;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书法教育进课堂”的号召,开展中小学支教活动。

会员入会程序:向所在高校书画协会提出申请;经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面试选拔合格者方可填写入会登记表;缴纳会费后由协会负责人统一领取会员证。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通过联盟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联盟的重大事务;对联盟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并实行监督;优先享有对联盟其他社团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参与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得联盟的各项支持;在联盟内部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邀参加联盟每年举办的大型书画邀请展,参加者可获得相应证书、奖牌;联盟每年选拔20名具有较好艺术基础的会员推荐至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书法文化学习班,由著名书法家、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李恒滨教授亲自指导、培养,无需缴纳学费;联盟每年选拔40名优秀会员推荐至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甘肃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科技界书画协会等更高级别的艺术团体。

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甘肃省书协副主席、兰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大召开

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李恒滨教授做客“名家讲坛”

著名书法家、省文联副主席、书协副主席张永基先生在全省书画精品展上讲话,另有8位著名书画家出席活动

甘肃高校 篇3

摘要 为提高甘肃省高校排球教练员水平,以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参赛队伍作为研究对象,从调查中找出教练员的不足并给出建议,希望对甘肃省高校排球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甘肃省高校 排球 教练员

通过对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队教练员的调查发现:甘肃省高校排球教练员主要由本校体育教师兼任,以中青年、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人员为主,运动经历少,执教时间短,科研水平有限,训练积极性和科学化程度不高。

一、教练员的基本信息

(一)教练员学历结构

学历高低虽然不能直接反映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出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现阶段我省高校排球教练员的学历结构有较大提升,研究生、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占被调查人数的95.24% ,其中以本科学历的教练员为主,占总人数的66.67%。说明我省高校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学历结构是较高的。(图1)

图1:甘肃省高校排球队教练员学历结构

(二)教练员职称结构

教练员的职称结构基本上可以反映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學术水平。从图2可以看出,我省高校教练员职称主要以副教授和讲师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85.72% ,教授比例也达到9.52% 。这说明我省高校排球教练员职称较高,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论水平。

图2:甘肃省高校排球队教练员职称结构

(三)教练员年龄结构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练员的训练活力和发展潜力。有资料显示,35—45岁是教练员的最佳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年富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敏捷,同时又具有成年人的稳重、善思考、经验丰富等优点。现阶段我省高校排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分布集中在30—45岁这个区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7.14%(图3)。我省普通高校排球教练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教练员具有很强的活力和一定的可塑性及发展空间,是我省高校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图3:甘肃省高校排球队教练员年龄结构

(四)执教经历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我省高校排球教练员的执教经历多在5年以下,占被调查人数的77.14%。说明我省高校排球教练员缺乏高水平专项训练实践和长时间指导训练的工作经历,执教经历普遍较短。

表1甘肃省高校排球队教练员执教经历情况

年 限5年以下(含5年)6年以上(含6年)

人 数165

所占比例76.19%23.81%

二、教练员专项业务能力情况

(一)教练员训练能力

向教练员发放的问卷中包含12个针对教练员训练能力而调查的问题,要求教练员根据实际训练情况,客观地进行回答。在训练胜任度上,“一般”和“差”的教练员,占52.4% 。另外我们还对其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队员对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持“差”和“一般”的占26.2%。这表明我省排球教练员还缺乏一定的排球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还不是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

(二)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

指挥能力是反映教练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调查问卷中,针对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设计了11个问题,并把每个问题答案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统计结果表明,我省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普遍较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练员心理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术语应用能力等较差;对队员技术类型了解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合理地使用全体队员;对比赛大局观判定能力较差,教练员不能清楚认识比赛发展趋势,暂停运用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三)教练员的工作态度

从图4-4可以看出,有14.7%的教练员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很有挑战性,有27.4%的教练员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有挑战性,还有54.6%的教练员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选择了“一般”,只有1.3%的教练员觉得略有挑战性。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很有挑战性说明对工作充满了期待和兴趣,愿意为之奋斗。如果认为没什么挑战性,那就意味着对这份工作麻木了,甚至厌倦了,怀有这种心理是不会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来的。54.6%的教练员选择了“一般”,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说明这些人对工作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教练员的工作直接决定着球队的发展,学校要积极排除各教练员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安心地工作。

图4:教练员对工作态度指标情况

三、结论

甘肃普通高校排球队教练员以普通体育教师为主,专职排球教练员比例很小。教练员学历结构呈现本科化。大部分教练员能认识到学历结构与训练水平的相关度。超过半数的教练员认为获得运动技术等级与训练效果相关度较高。教练员事业心、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和执教经历、教练员的专职化是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教练员的理论知识也是制约他们执教水平的因素。我省高校排球教练员都具有进行排球训练的基本知识,但离培养优秀排球运动员尚存较大差距。他们中间很少有教练接受过教练员岗位培训,这样以来,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对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前沿发展情况的了解受一定的影响。

四、建议

应努力提高排球教练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排球教练员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和科学训练水平。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排球运动队年终奖励和奖训金制度,对有重大贡献的教练员给予荣誉和物质重奖。选拔教练员应该多渠道,既要重视高校系统内具有教练潜质人才,又要注意高校系统外教练人才的选拔聘用,使教练员由兼职向专职过渡,改变现有的教练员既要上课又要兼教练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王君侠,杨柳霞.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01.

[2] 宋元平,储庆桂,王淑珍.高校排球队课余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甘肃省高校轮滑运动发展思辨 篇4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体育设施、改善运动条件、增添新项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轮滑运动以其时尚的项目魅力和独特的健身价值,深受高校青年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当前,在全国高校开设轮滑课程并不多的情况下,学生自发组织的有关轮滑运动的协会、社团及其各类比赛、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轮滑运动作为一个新兴项目被引入到高校后,由于受国家政策、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师资、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规模。因此,对高校轮滑教学、训练、竞赛以及学生业余的轮滑活动进行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甘肃省12所高校开展轮滑运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30余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44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访谈法

对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体育老师、轮滑社团负责人进行访谈,探讨甘肃高校开展运动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1.2.4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省高校轮滑现状分析

2.1.1 甘肃省高校轮滑场地、器材情况分析

“体育场馆、器材的配备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体育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物质条件。”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场地设备和运动条件不仅能够调动锻炼者的学习热情和锻炼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提高锻炼的效果。表1显示,笔者所走访的12中所高校中,没有一所大学有专用轮滑教学场地,只能在校园里找一块相对安静、平整的空地,进行轮滑练习;没有一所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轮滑鞋及护具,学生均需自备轮滑鞋和护具。[3]

2.1.2 甘肃省高校轮滑运动开展状况

调查表明(表1),甘肃省高校学生开展课外轮滑运动的形式主要是学生以个体形式进行的课外轮滑运动和高校轮滑社团组织的轮滑运动活动,而没有一所高校把轮滑运动纳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可见轮滑运动在甘肃高校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12所甘肃省高校中共有8个学生业余轮滑社团组织在开展轮滑活动,社团都是由轮滑技术相对较好的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以“快乐、自由、动感、时尚”等观念为宗旨开展活动,以平地花式轮滑项目为主参与活动。在和体育部领导、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轮滑社团是各高校体育项目社团中所占数目较多和活动较频繁的一个团体,轮滑社团的骨干多为学生中的轮滑佼佼者,基本代表了学校的轮滑技术的最高水平,因此,轮滑社团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肃高校学生业余轮滑运动的发展趋向。调查得知(表2),8个社团只有1个偶尔能和本校体育部门接触到,其他7个社团从来都不和学校体育部门有来往。他们的活动场所在学校随便找一个光滑平整的、人比较少的道路进行练习。活动次数大多一周1——3次,运动量和参与锻炼的频率,是反映学生能否通过参与体育达到健身、健心目的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必须参加每周不少于三次的体育活动,学生参与课外轮滑活动的情况离学校工作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情况不容乐观。[4]

总之,甘肃省高校轮滑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学生参加课外轮滑活动的次数少,是影响和限制各高校轮滑运动发展不利的主要原因。

2.2 甘肃省高校发展轮滑运动发展对策

2.2.1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轮滑知识

提高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对于体育课和开展体育素质教育至关重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参与状况对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高校体育部门通过建立网站、在校园里以展板、讲座、娱乐活动、比赛等形式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普及轮滑运动知识,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正确引导学生,使其了解轮滑运动的知识和功能价值,来推动此项运动在甘肃各高校全面开展。

2.2.2 加大场地建设和器材投入

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器材,场地器材是开展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甘肃省高校轮滑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特别是场地的缺乏是制约开展轮滑运动最主要因素之一。一,应当加大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尤其对轮滑项目的投入,建设轮滑场地和购买器材,改善发展轮滑运动的条件。二,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利用场馆的设施,对其它场馆进行改造,利用其它场馆的空闲时段进行轮滑运动的教学与训练。三,高校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轮滑场地、器材,加快高校轮滑运动的开展。

2.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甘肃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轮滑教学和训练质量的关键。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要注重和加强对高校轮滑教师的建设和培养。通过选派教师参加轮滑专业培训班,提高教师的轮滑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经过工作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培养一批能够掌握轮滑运动技能的体育师资。

2.2.4 开设轮滑课程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人的终身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轮滑所具有的“快乐、自由、动感、时尚、惊险、刺激”等深受青年学子的青睐,练习轮滑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运动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促进人全面素质的发展。[5]因此,在甘肃省高校体育课中开展和发展轮滑课是很有必要的。

2.2.5 促进轮滑社团建设

甘肃省高校轮滑社团属于学生自发的群众团体,轮滑社团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肃高校学生业余轮滑运动的发展趋向。因此,社团必须要到校团委批准和备案,属校团委的下级组织,学校要在政策上多支持轮滑社团的发展。校团委和体育部紧密结合,应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体育部门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2.2.6 加强校内外相互交流

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集体荣誉感。各种形式的比赛不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学校要经常性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中小型的校内、校际之间的比赛,对轮滑运动的普及大有益处。例如,2009年10月,由甘肃高校社团自发组织的自由轮滑赛事—“兰州市第一届冠军赛” 甘肃省高校社团自由式轮滑邀请赛。

3 结论

甘肃省高校轮滑场地、器材严重匮乏,轮滑运动的开展主要以个人与社团活动为主,发展缓慢,影响了甘肃省高校轮滑教学、学生课余轮滑活动的开展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轮滑知识,加大场地建设和器材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轮滑课程,促进轮滑社团建设,加强校内外交流等方式,改善甘肃省高校轮滑运动的开展现状,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轮滑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瑶章,符进学.轮滑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韦见凡.轮滑[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于志刚.北京高校轮滑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徐玉娟.南京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王永为.影响我国速度轮滑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6]李兆元,吴涛,贺福仁.普通高校开设轮滑选项课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5(1):36-38.

甘肃高校 篇5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3.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或专科(高职)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4.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5.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的报考条件按省卫生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6.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二、报名时间、地点和要求

1.考生持有效证件于9月1日-9日,到市招生办公室报名(市教育局一楼),逾期一律不予补报。

为了方便考生,对各县区考生的报名时间安排为:9月1日、2日安定区,3日通渭县,4日陇西县,5日渭源县,6日漳县,7日岷县,8日、9日临洮县。

2.考生报名时须交验身份证、学历文凭原件和复印件,由市招办工作人员审核后,办理报名手续。在我市工作的户籍在外市、州的考生报名时,应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方可报考。

报考医学各类专业的考生报考资格由县以上卫生、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审查。

三、其他事项

1.具有照顾条件的考生,应同时出示各类照顾证书(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经审核符合照顾规定的,可办理加分手续。

2.为维护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加强对考生遵守考试纪律的教育,考生报名时须签订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书》由市招办印制)。

3.收费标准:专升本每科收报考费30元;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每科收报考费25元;电子档案制作费每生30元。

3.我市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于10月11日、12日在安定区进行。

本通知未尽事宜,请与定西市招生办公室联系.

甘肃高校 篇6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是指高校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科技创新资源, 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 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领域与创新特色的综合能力。它是高校科技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高校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 是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1]。从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看, 科技创新能力包括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而在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的衡量上, 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影响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本文将其分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应包含3个方面:一是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 二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 三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截至2007年, 甘肃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44所。普通高等学校34所, 其中本科院校13所, 高职 (专科) 院校21所 (其中:高职院校14所, 另有7所成人高校参与普通高职教育) 。成人高等学校10所。甘肃省有培养研究生单位17个 (其中:普通高校9个, 科研机构8个) 。可以说, 甘肃高校具有比较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和实力。2007年, 甘肃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达17 439人, 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占26.75%。科技经费共筹集721 746.6万元, 比1991年的104 354万元增长6.92倍。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达到17 186篇, 出版科技著作604种。签订技术合同1 908项,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6.21亿元[2]。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 甘肃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强, 而技术创新的能力较弱, 未能有效地使技术成果实现其市场价值。

二、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一)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

1. 科技人力投入。

到2008年, 甘肃省拥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34所, 教学与科研人员达到17 439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640人, 硕士生导师2 537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甘肃高校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规模基本上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从1991年的3 387人增加到2007年的5 012人, 增长28.93%。至2007年, 甘肃省科技活动人员为52 654人, 比1991年增长28.93%。其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甘肃省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7.25%、9.52%和65.09%[2]。在西部12省市中, 甘肃高校R&D人员和R&D全时人员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5位[3]。从总量上看, 甘肃高校科技活动人员处于我国下游水平, 不但比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 而且与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相比也没有任何优势。

2. 科技经费投入。

高等学校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有3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提供的经费, 包括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专项经费和国家其他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的经费;二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三是高校从事技术转让、咨询、服务、新产品销售等各种收入中转用于科技的经费。甘肃高校科技经费增长速度比较喜人。2007年甘肃省科技经费共筹集721 746.6万元, 比1991年的104 354万元增长6.92倍。其中, 政府资金为189 121.2万元, 比1991年增长3.46倍, 政府资金占经费筹集总额的26.20%, 比1991年下降了26.17个百分点[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政府部门是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最稳定的来源, 虽然从绝对量上政府的投入在每年增加, 但在相对量的占有比例上却是不断减少的, 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调节作用初步体现, 社会资金已成为科技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同时, 甘肃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达438 877万元, 占甘肃省科技活动经费的60.81%, 其中企业自筹经费占95.37%。甘肃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465 530万元, 比1999年增长7.03倍[2]。大量资金的投入, 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大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发展后劲, 并为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也反映出甘肃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开始走向稳定, 特别是最近两三年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才逐渐转向以市场需求导向为主。随着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逐步提高, 此项源自于企业的高校科技经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3. 科技物力资源投入。

课题是科学技术研究的起点。2000年以来, 甘肃省高校获得的研究与发展课题数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状态, 其中, 科技项目 (课题) 9 920项, 项目参加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5 691人年, 项目实际经费支出347 020.2万元, 甘肃省发表科技论文数达到17 186篇, 出版科技著作604种, 科技活动机构414个, 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3 658人。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299 631.3万元[3]。这说明甘肃省高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自身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单个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科研实力存在下降的潜在表象,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甘肃省高素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缺乏及机构、资源的闲置。

从科技统计数据看, 甘肃高校R&D活动主要集中在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它们筹集的科技活动经费共38 656万元, 占甘肃高校总量的96.75%;R&D经费支出18 196万元, 占总量的83.75%;发表学术论文共5 200篇, 占甘肃高校总量的71.75%;鉴定成果数110项, 占总量的55%;申请专利共121项, 占总量的70.76%, 获得专利授权共31项, 占总量的45.0%[3]。虽然甘肃5所高校在甘肃高校R&D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但和全国同类型的其他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在R&D经费方面差距更明显。

(二)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

1. 科技论文及专著产出。

总体来看, 甘肃高校论文数量保持增长趋势。从出版的科技专著和发表学术论文来看, 2000-2006年甘肃高校R&D产出有较大辐度的提高。2000-2006年, 甘肃高校共出版专著523部, 字数累计达12 490万字。2006年发表学术论文7 247篇, 比2000年增长106.1%。从论文发表的刊物构成看, 甘肃高校论文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上的比例逐年提高, 2006年的比重达到18.02%[4], 这表明甘肃省高校在科技论文产出效率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甘肃省高校在科技专著方面基本上呈逐步增长趋势, 但中间稍微有所波动。和其他部分省市高校相比, 出版科技专著和发表论文数居中上水平, 每万名R&D人员平均论文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2位[4], 在出版科技专著和发表国际学术论文上位居全国前十, 这与甘肃省高校科技人员的增加和科技经费支出的增长是比较一致的。

2. 专利申请量。

中国专利法保护3种专利, 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从专利申请及授权数看, 2000-2006年, 甘肃高校共申请专利617件, 其中主要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在3项专利申请中, 甘肃高校申请专利累计有223件获得授权, 占申请量的36.14%。2007年, 甘肃省受理专利申请1 608件, 授权专利1 025件, 分别是2002年的2.06倍和2.58倍,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增长了22倍[4]。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并越来越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从专利申请人方面分析, 基本上是以高校单方面申请专利为主, 与企业、研究与发展机构联合申请的专利很少。无论是高校签订的技术合同还是合同成交金额起伏都比较大,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甘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高校与产业间的合作还不够稳定。也表明企业家和公司还没有对高校研究成果的市场潜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愿意为之投资。

3. 鉴定成果数和科技奖励。

鉴定成果数和科技奖励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水平、层次、质量和实力。从2000年以来, 甘肃省高校在鉴定成果数上, 总体上基本处于增长的状态。2007年甘肃省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35项, 其中国内先进水平占18.62%;国内领先水平占66.97%;国际先进水平占11.86%;国际领先水平占2.55%[5]。但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与外单位联合完成的鉴定成果数所占比例在2000年以前有所增长, 但2000年以后开始下滑, 这说明最近几年甘肃省高校与外单位联合研究合作的关系有所减弱。

在科技奖励上, 地市级奖励与省市国务院部门各级奖励基本上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甘肃省高校在国务院各部门级奖励所占的比重一直低于50%, 而省地市级奖励除1999年外每年都超过了50%, 在2000年后基本都达到了90%, 这表明甘肃省高校已越来越注重所在区域的发展, 以解决本地区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 高校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融入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 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科技奖励是我国政府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仅2007年, 甘肃省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5]。这些项目中的基础研究成果反映了甘肃省近年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成就。

(三)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

1. 联合申请专利。

目前, 中国专利的实施率一般为10%, 但是企业的专利实施率在70%~80%之间, 因为只有当企业看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时, 才申请专利。这说明, 只有与企业联合研究, 才能有效地将研究成果付诸实际应用, 才能提高专利的实施率。由此可以分析, 在全国联合申请专利的大环境不活跃的前提下, 甘肃省高校与企业, 研究机构之间的联合申请专利情况也不会理想, 即使存在联合申请专利情况, 也是少量的。这表明甘肃省高校由于缺乏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专利的实施率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力。

2. 高科技企业孵化。

科技型企业通常是从科研机构和高校衍生出来的。国外的实践表明, 衍生是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向市场流动的另一个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众多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的结果。近几年甘肃省高校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但上市的高校科技型企业并不多且效益一般, 高新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优势和特点尚不显著, 竞争力不强, 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还很有限。

3. 技术贸易。

甘肃省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项目数的总量相对较少, 技术交易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2007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 908项,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6.21亿元。从甘肃省高校技术市场的买方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甘肃省高校技术市场购买的主力军, 近几年民营企业也开始成长为高校技术市场购买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高校科技成果转让情况看, 2000-2006年间, 签订合同数88项, 合同金额5 881万元, 实际收入2 672万元[5], 不论是合同数还是转让实际收入都说明甘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三、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一) 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要力量, 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而拔尖创新人才, 特别是在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领军人才匮乏使得甘肃高校一直难以摆脱受制于人才的困境, 严重阻碍着高校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 缺乏企业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 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光纤技术、生物技术、生态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另一方面, 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稀少, 知名企业家不多, 职业经理人阶层尚未形成。另外, 许多企业后续人才供给不足, 出现人才断层。

(二) 科研资源不足, 使用效率偏低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甘肃省高校的科技资源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 但相对全国有些省市的水平和所占的财政支出比例而言, 总体来看, 仍然有些短缺。

由于种种原因, 甘肃区域内的34所普通高校中, 进入“211工程”和“985计划”全国重点大学行列中的只有兰州大学, 其实力在全国还未能跨入一流行列;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偏少, 国家级重点学科偏少, 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偏少, 特别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机构和大型科研设备非常有限。而不能令人满意的是一方面各高校科研设施数量有限, 另一方面有些设施和设备严重闲置浪费, 学校之间甚至同一学校成同一院系内部也不能有效地共享和利用,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 高校之间的科研项目合作也较少。这样, 使高校整体力量无法整合, 创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 人才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

(三) 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虽多, 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错位”

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质量、水平总体上比较高, 这从科技论文产出、鉴定成果数、获得的科技奖励上就能很好地说明。但是“创新供给”目标与“创新需求”内容上的差异往往使高校的创新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错位”。一是高校通常以专业为主线, 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组织部署科技力量, 科技资源分散在基础研究, 高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各个环节, 难以按统一的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难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主导产业的需求相吻合;二是高校科技活动多以出成果为导向, 以争取政府奖励, 发表论文、著作为目标, 创新成果本身与商业化应用有较大差距, 同时, 这些机构自身的基础条件也难以支持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6]。

(四) 产学研结合日趋密切, 但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在甘肃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 由于高校与企业所处的环境、追求的目标和所关心的利益不尽相同, 存在不少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之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够完善, 科技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快, 作用不明显, 因此甘肃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 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个方面分析了甘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对甘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 摸清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校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章豹, 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2) :55-56.

[2]甘肃统计局.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科技创新日益活跃[EB/OL].http://www.gstj.gov.cn/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59, 2007-11-16.

[3]王永斌.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教学研究, 2007 (6) :120-122.

[4]甘肃教育厅.甘肃教育年鉴2007[Z].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01-200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甘肃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7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各个行业对人员需求上升缓慢的条件下,高等学校毕业学生数量的增加,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同期内,来自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学生在逐步上升,还有很多贫困生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贫困生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25%,在其中,还有一部分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到8%~10%,国家相关部门、各个高校都积极采取措施,来面对数量日益增加的贫困生。目前,一套帮助贫困生解决入学问题的方案已经形成,主要涵盖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减免学费、补助贫困生等措施,这一套措施不仅大大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难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一些在校期间的困难。但是,这些措施对贫困生的帮助是有限的,当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走进社会后,就业难又成为这些贫困生未来发展的制约。

1.2 贫困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部分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贫穷地区和革命老区。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统一招收的高等学校学生中,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在上学期间没有能力交教育费或者交教育费有困难的那部分学生。这里说的学费主要包括学费、宿舍费、在校期间的伙食费等。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贫困生又分为一般贫困和特别贫困。交教育费有困难的称为一般贫困,没有能力交教育费的成为特别贫困。

以上只是在概念上对高等学校的贫困生进行了划分,在对贫困生进行实际资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贫困生的实际情况。本论述对高校贫困生的定义是根据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评定标准进行判定的。

2 高校贫困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有很多因素导致贫困大学生找工作难,这些因素中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高校扩招导致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的人口数量多,国家经济的底子比较薄弱,社会实际生产力水平较低,从劳动力的总体需求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目前,我国劳动力出现了供给过量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来不曾出现的“三峰叠加”的情况,这三峰主要是有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下岗职工想再找工作和应届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

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相比2013年增幅达4%,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47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呈连续增高的态势。

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对自身不利的环境中。研究表明,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相比,高等学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签工作的时间明显偏晚,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也明显较低,就业的环境也不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2.2 经济发展现状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

由于甘肃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要滞后的多,国有大型企业或公司屈指可数,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十分有限,导致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严重倾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内地省区相比,困难更多,形势更严峻。

2.3 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薄弱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有利于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思想、熟悉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政策,能够保证大学生顺利地找到趁心的工作。通过对甘肃某所高校2015届贫困毕业生调查发现:在对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了解程度上,12.3%的贫困毕业生选择完全不了解,71.4%的选择有些了解,而完全了解的仅占2.1%;在对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作用的看法上,12.6%的贫困毕业生认为完全没有作用,50.8%的认为作用不大,31.4%的认为有点作用,仅6.2%的毕业生认为作用很大。调查数据说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作用发挥不大,贫困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总体满意度不高。具体表现为:

2.3.1 内容陈旧

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内容仅限于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方面,且多采取公共课、讲座等单调形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根本满足不了贫困毕业生的迫切需要。

2.3.2 理论匮乏

就业指导工作只是作为毕业生毕业前的一项临时性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与系统的安排。尽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师资、教材的缺乏和有限的课时量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取得较好的效果,更缺乏具体的个别指导,特别是针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策划和心理咨询等具体的就业指导。

2.3.3 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大学毕业生往往欠缺社会经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有限,贫困生的问题更突出,贫困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贫困生的就业信息比较狭窄。

2.4 高校贫困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贫困生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家庭不能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再加上不正确的择业观念和综合素质偏低等,在就业竞争中已经处于弱势地位。

2.4.1 家庭经济困难成为制约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瓶颈

(1)在求职投入中缺乏资金投入。一是上研究生费用的增加,物价的上增,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本无力支付这些费用,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想考研而不敢考;二是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从制作简历、形象包装、通信费用,到车费食宿等高额的求职费用,使他们不堪重负,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三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本来经济就不宽裕,没有额外的经济实力去学习其他专业技能,就业门路比较单一。从这个角度上讲,贫困生在找工作中的竞争力更低,这就从他们自身造成了与其他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的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

(2)家庭经济困难使得高校贫困生社会资源匮乏。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比,贫困生多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社会资源占有量明显缺乏。在贫困生的环境中,他们能够了解的就业方面的信息较少,获得就业信息的方法也不多,自己能够选择的道路也不宽,这就更加导致贫困生就业难度的加大。

(3)家庭经济困难制约了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家庭经济困难使大部分贫困生不得不在大学期间放弃一些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的机会,更缺乏自主创业的资金和社会资源,从而放弃了自主创业。

2.4.2 不正确的择业观念导致高校贫困生择业意向单一

会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是就业价值取向,就业价值取向取决于对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全方位分析和准确地把握,受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贫困生在求职中抱着“求稳、不愿去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观念,具体表现为:

(1)贫困生渴望寻找稳定的工作。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求稳思想比较严重,就业选择上倾向比较稳定的工作。

(2)贫困生对择业区域的选择相对集中。贫困生在择业上看重经济利益,对工作条件和环境有较高的预期。更愿意选择到城市就业,他们这种不理性的就业心理,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失去一个就业机会,使他们感到就业受挫,最后可能会出现条件好的工作不要这些学生,而这些学生也不想去那些条件不好的地方的现象。

2.4.3 综合素质偏低削弱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一部分客观原因会使贫困生找工作比较难,但是造成他们找工作难的主要因素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较差等,这些综合素质的欠缺,让那些贫困生相比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就业中更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1)高校贫困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少贫困学生很少考虑将来的职业目标,由于身处的生活状况,一些贫困生,对影响决策的因素认识也过于简单,获得信息比较狭窄,造成了贫困生做决策困难。

(2)高校贫困生实践能力欠缺。在“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情况”问题调查上,参与较多的贫困生占21.8%,参与一般的占30.3%,参与较少的占39.3%,几乎没有参与过占8.6%;在“大学期间是否经常参加社团活动”问题上,28.6%贫困生选择“经常参加”,68.3%选择“很少参加”,从没参加过的占3.1%;在“您在校期间是否承担一定社会工作”问题上,35.7%的贫困生选择“是”,64.3%选择“否”。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贫困生在大学期间,很少从事学生工作,社会实践锻炼和社团活动参加的较少,锻炼的时间很少,这就在无形中造成他们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其视野不开阔,造成其思维也不灵活,创新能力较差。这些能力的欠缺让贫困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更是处于不利地位。

(3)高校贫困生心理素质差。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而大部分贫困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都比较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心态。具体表现为: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自卑心理严重;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较差。

3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贫困大学生就业中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既有经济上的困难,也有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要想较大幅度地改善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等学校还有贫困生自己一起努力,他们是一个系统,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对贫困生的就业带来困难。

3.1 政府制定优惠政策为高校贫困生创造良好就业条件

很多就业政策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打破很多行业和公司限制新员工的生源地、专业限制等,应该降低人为因素的限制。为了保证贫困生就业,给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必须牢牢把握优先录用、公平竞争的原则。

3.2 用人单位以人才为导向转变选才用才观

用人单位依据其需要招聘岗位的性质以及自身的发展情况,接收不同档次、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应聘者,尽量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从而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3.3 完善高校贫困生就业服务体系

3.3.1 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经济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力度,努力健全和完善“六位一体(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积极、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技能培训、各种等级考试、职业证书培训的机构,这些机构也应该对贫困生的状况给予关注,使他们多掌握技能,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3.3.2 加强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

贫困生由于其经济不宽裕,导致很多方面都没有实力去办理,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的精神压力、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也往往比较大。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指导中心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贫困生客观评价自我、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就业。

3.3.3 引导高校贫困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正确的引导,让贫困大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寻找自我定位,学会主动思考人生规划。

3.3.4 拓宽高校贫困生就业渠道,做好贫困生推荐工作

高校应该积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让在校贫困生获得足够多的就业信息,不能让他们的就业信息门路闭塞,构架贫困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针对一些学习好、品德优秀的学生,学校应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

3.4 提高高校贫困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4.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传统择业观

一是贫困生应当降低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值,把自己的心态方平、摆正,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二是新形势下,农村和西部需要更多的人才,贫困生可以考虑到这些地方去发展,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把自己的利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三是刚毕业工作不好找,可以找一份工作做着,边做边找,减少自己的就业压力。

3.4.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校贫困生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多给自己寻找锻炼待人接物、组织协调、交际沟通等的能力,多学习专业外知识,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使自己具有多种技能,提高自己的身价,增强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政策的大力帮助,使他们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单位以合理利用资源和优化配置为目标转变选才用才观;高校在做好整体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更要侧重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学生自己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依据自身的条件给自己制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养成较佳的就业心理。通过三者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片蓝天,实现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1993]51号)[Z].

[2]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8):85-90.

[3]叶政.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甘肃高校 篇8

2009年, 甘肃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7.8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今年, 甘肃省确定的就业目标是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甘肃城镇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依然突出, 初步测算总供给达43万人, 但需求有限, 缺口达18万人左右, 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还在加剧。今年甘肃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约有9.74万人, 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预计还有1.3万名省外高校毕业生回甘肃就业, 加上往届沉淀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6.5万人, 甘肃全省今年有17.5万余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就业。

今年, 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是甘肃省就业工作的三个重点之一, 并被列为甘肃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的为民所办实事之一。据介绍, 招录的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中, 将有4 500名到乡镇卫生院从事医护工作, 500名到基层兽医站工作, 其余部分将去农村中小学任教。

甘肃高校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健康,终身体育,对策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是大学生学校体育的终点,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 各高校公共体育课都以选项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我省自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后, 各高校都陆续的实行了体育选项课教学。随着各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逐步普及和选项课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扩大, 甘肃高校在实施体育选项课的教学过程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 进行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对深化我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完善和发展体育选项课这一教学形式, 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北师大、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天水师院、河西学院和陇东学院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进行分析研究。

(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家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发布的的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和高校体育课教学目标和定位, 在中国知网CNKI上查阅了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100余篇。

(2) 访谈法:在2011年8月份举行的甘肃大运会上, 与参加运动会的各代表队教练和专管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就选项课开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交谈。2012年3月走访了抽样的部分大学, 并与其体育学院或体育部领导、专家、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座谈, 就我省公共体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与调研。

(3) 问卷调查法:对抽取的我省部分普通高校选项课教学目标和学生选项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542份, 其中教师问卷35份 (正教授5人、副教授15人、讲师11人、助教4人) , 有效40份, 有效率为95.3%, 学生问卷507份, 有效485份, 有效率92%。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和选项课教学目标定位

通过访问与问卷调查, 甘肃省普通高校共都开设的选课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和武术, 都是技能主导类, 一方面学生比较喜欢这些项目, 另一方面技能教学还是我省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目的。选课项目开设最多的学校有13项, 选课项目开设最少的学校有6个项目, 和南方其它高校体育选项开设情况相比, 我省高校体育选课项目设置普篇偏低, 可能与学生体育爱好和教学条件有关。

在调查中发现甘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目标皆由各校自行制定, 在目标制定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都低于总体目标的20%, 其中50%以上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20%-30%是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 这些充分说明增强学生体质和技能教学是我省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这与全国高校体育选项课开设的初衷还存在一定差距。

2.2、学生体育选项课影响因素与育选课的发展前景

影响学生体育课选项的因素有很多, 调查中发现学生认识并了解这一项目而选择该项目学生的占71%, 有明确选项动机而选这一项目的占78%, 学校有充足的项目能满足学生选项需求而选取该项目的占51%, 教学场馆优越而选这一项目的占51%, 教师有很高的威望和教学能力而选取这一项目的占52%。这些因素说明, 学生对选项课的认识、选项动机不完全明确, 而教学场馆设施、开设的体育项目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选项需求, 应此对我省体育选项课进行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体育选课影响因素方面, 笔者的进一步调查发现:80%的教师都认为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目标只注重技能和体能、对学生评价也只看重这两方面;70%的教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需求的多样化, 原有的教学类容和教学方式过于呆板, 高校体育因紧随阳光体育的步伐, 把被动的体育教学改变成学生主动的学习, 把体育课教学为学生非常热爱的一门游戏课, 这才是高校体育课最终的教学目标, 不因该只注重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 将体育选项课教学停留在单纯的技能和身体的层面上, 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等层面的教学。

3、主要对策探析

3.1、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增设学生喜欢的项目

近十年来, 随着我省各普通高校的扩招, 原有的场地器材已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必须加大经费投入, 加速场馆建设, 改善学校运动场地和报废器材, 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有地方特色的项目, 为学生的运动健身提供场地保障。增设学生热衷的项目和地方特色项目, 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需求。各高校应走设置“时髦”项目和传承地方特色项目并重战略, 以率先扶持热门项目为工作重点, 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散打、健美操、街舞等项目要有统盘的发展规划, 并对地方特色项目进行保护, 如崆峒武术、安塞腰鼓, 太平鼓、踩高跷、社火、跑旱船等项目, 一方面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3.2、加大体育与健康、成才的宣传教育, 开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多元化改革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选项课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选项动机, 引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于我省处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 中小学体育课依然是不被重视和挤占现象, 使部分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了解甚少, 面对体育选项课非常茫然, 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运动项目, 对各项运动健身功能了解不多, 运动健康意识薄弱。因此我们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每一门体育课程对促进健康的作用, 从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学习兴趣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为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由被动到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氛围,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一份收获。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导向, 教学目标多元化和评价体系多元化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体育选项课教学目标应从技术层面切入, 发展到身体和心理层面, 最终在意识和社会层面上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对现有单一的教学目标, 可以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 集思广义, 使体育教师明白体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 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跟据每一项体育项目特有的特有的文化教育功能, 充分挖掘每一项目的精神元素, 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心理、意识和行为实施积极的影响和教育, 将学生的体育兴趣建立在文化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 使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使学生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学生的考核评价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的主要因素, 而目前的现状是我省的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重视, 缺乏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动态评价, 应此必须对这种评价进行改革。在今后的学生课程评价中, 应把单一的评定:学期成绩=体能评定+运动技能评定+平时成绩+体育理论成绩, 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也就是结合学校的体能测试情况, 把体育与健康知识, 运动技能的学习运用,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意志品质、情绪状态、自信心、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多种因素考虑进来。

3.3、加快人才引进,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建立一支稳定、高质量的教师团伍, 可以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提高两个方面。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引进高水平体育专业教师, 建立有效的激励方式, 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训和专业培训。在专业培训中, 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根本, 在学习巩固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加强经验交流, 探讨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教学水。从目前来说, 就是要尽快改变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单一的现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教师进行短期专业培训, 要求教师除原专业外, 还需掌握1-2项专业技能, 增加开课率。另外, 引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的专项教师, 满足选项教学的需要, 注意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拓展教师才能, 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 使选项课达到预期的效果。

4、结论与建议

(1) 甘肃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 由于体育场地、设施任不能满足学生上课需求, 学生的体育素养薄弱, 因此教学内容除选择具有强身健体和易开展的运动项目外, 还应开展地方特色项目;

(2) 甘肃省普通高校的体育选项现行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仍注重技术学习和素质训练, 不注重学生终身体育培养, 因而必须加强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研讨作, 从评价思想、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上深化体育选课改革;

(3) 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专业师资不足, 因而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高学历教师, 另一方面各兄弟院校之间应广泛合作, 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 提升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华恬, 金熙佳.高校体育的目标与改革思路[J].体育与科学, 2003, (1) .

[2]翟丰.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 2006, (1) .

甘肃高校 篇10

作为第二课堂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 经有关部门批准, 以学生自发方式组成的课外学生群体。加入学生社团不仅能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培养兴趣爱好, 而且社团能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繁荣校园文化,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体育社团是大学校园中最活跃的学生社团, 已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2]。体育社团活动具有公开化、群体参与性强的特点, 组织较灵活, 形式多样, 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但高校体育社团在飞速增长和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组织松散、管理水平低、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另外, 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繁荣学生社团活动过程中, 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起主导作用, 他们的思想境界、行为作风对于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 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大学生体育社团, 分析和肯定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交通大学6所高校的25个体育类学生社团。

1.2 研究内容

6所高校25个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组织管理情况、活动情况、社团成员加入体育社团后的意识、行为与感受。

1.3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社团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 大多体育社团基本有固定的名称, 如“xx俱乐部”“xx协会”“xx社”, 会员人数少则十几人, 多则几十人、上百人, 但社团种类较少、类型单一, 且趋向于社会上较流行、娱乐性较强及对场地没有过高要求的运动, 如足球协会、篮球俱乐部、武术协会、健美协会等。

2.1.1 社团办公、活动场所

许多社团很注重自身包装和宣传, 社团骨干之间、指导教师与成员之间需要召开会议, 这些准备性、学习性、交流性的工作要求社团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但问卷调查显示, 大部分体育社团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更没有主管部门提供的公用办公室或活动室。

体育社团因其专业特殊性在场地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需要学校支持, 但调查发现, 部分高校不能为体育社团提供活动场所, 无法满足社团发展硬件需求, 促进高校群体活动开展。

2.1.2 社团指导教师配备与工作情况

指导教师是确保社团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开展的重要保障, 但调查显示, 10%的学生社团有指导教师但不能经常指导, 20%的社团指导教师从来不指导, 另有70%的社团没有指导教师。在对有指导教师的社团进行调查时, 60%的成员认为无激励机制是影响指导教师积极性的因素, 认为没有报酬和责任心不强的各占20%。社团指导教师一般由社团创始人联系相关专业教师担任, 但是真正在社团发展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的却寥寥无几, 为此, 高校应制定针对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制度, 从而推动社团活动顺利开展。

2.2 高校体育社团组织管理

经费是社团发展的保障, 也是制约社团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 目前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主要有3个途径:学校拨款 (10%) 、成员交纳会费 (80%) 、寻求企业赞助 (10%) 。但现实情况是学校对校园文化的投入大部分集中于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而针对社团的资金支持较少;社团成员都是学生, 受经济条件限制, 所交会费很少, 所以仅靠收取会费, 难以维持社团正常运行;加之体育社团活动规模、影响力较小, 很难争取到企业赞助。基于以上原因, 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 高校体育社团应在活动规模和立意上扩大和创新, 在社会上寻找发展空间, 高校也应支持社团利用人力、场地资源开展一些创收项目, 如对外的一些营利性培训、帮助性志愿服务活动等。

社团活动是社团组织行为的具体表现, 体育社团有其专业特殊性, 通过对体育社团活动内容的调查发现, 组织社团内训练或培训、交流比赛、观看体育赛事的社团各占调查社团总数的80%、70%、10%。结果表明, 比赛、训练和观看体育赛事是大多数体育社团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也是其基本活动内容[3]。对此, 笔者建议体育社团应增加组织文化方面的活动内容。

随着后奥运时代和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 体育社团成员更应了解基本的奥运知识, 但调查发现, 80%的体育社团没有组织过与奥运主题相关的活动, 20%的社团组织过但不多。这说明社团把握时代主旋律的能力不强, 活动内容和形式没有紧跟时代步伐, 高校应在社团活动的方向性上加以引导, 并提供与奥运知识相关的资料。

针对体育社团目前的发展现状, 80%的社团成员认为应丰富活动内容;40%的社团成员认为社团要保持良性发展, 学校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在调查社团在哪些方面需要学校支持时, 80%的成员认为应提供活动经费, 60%的成员认为应提供活动设备和场地, 30%的成员认为应提供办公场所, 另有50%的成员希望建立健全社团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3 结论

(1) 目前甘肃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滞后, 绝大多数体育社团处于不稳定发展阶段, 活动内容以比赛、训练为主, 但不能保持常态。社团活动文化性欠缺, 社会公益性、实践性活动开展较少。

(2) 成员加入体育社团动机明确, 参与组织活动选择性较强。

(3) 学校对体育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

(4) 目前甘肃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社团组织文化薄弱, 活动内容较少、不稳定, 活动场地少, 活动经费不足, 缺乏指导等。

4 对策

4.1 学校应重视体育社团的发展

学校应重视体育社团的发展, 适当划拨活动经费, 兴建活动场馆, 开放体育馆, 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支持。

4.2 争取政策支持, 加快体育社团社会化进程

体育社团要吸收社会资源, 增加社会经验, 争取必要的活动经费, 紧跟时代步伐, 加快其社会化进程。

4.3 调动指导教师和社团负责人工作积极性

社团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生组织, 由校学工团委管理, 挂靠院团委, 主管部门不明确, 加上没有充足的活动经费, 影响了社团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为此, 应扩大社团影响力, 提高社团地位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指导教师和社团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

4.4 增强学生运动健身意识, 成立女生感兴趣的体育社团

多数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 更不愿加入体育社团。为此, 应增强学生运动健身意识, 成立女生感兴趣的体育社团并鼓励其加入。

4.5 充实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体育社团应充实活动内容, 增强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福贵, 付安国.浅谈体育俱乐部在高校群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 1999, (3) :40.

[2]闻扬, 杜力萍.体育社团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 (2) :38~40.

上一篇:理论的科学性试析下一篇:新闻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