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发展总结

2024-09-15

特色农业发展总结(通用9篇)

特色农业发展总结 篇1

走特色农业路促溪山枣子红

2011年是溪山村发展飞跃年。溪山焦枣是从农户经营到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从小规模经营到发展壮大焦枣产业之年。枣树栽植面积从1200亩发展到2500余亩。目前,溪山上道路更加平坦,溪山焦枣产业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溪山人民前进的步伐更加有力。

一、唱绿色歌,走特色之路。溪山焦枣生长于海拨400米的高山之上,这里环境优美,土壤肥沃,结出的枣子营养成份高,口感极佳。溪山焦枣从宋代就是贡品,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独特,营养价值高,市场无其他同类产品能与之相比,可谓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特色农业的道路,是得天独厚。

二、谋深远略,举科学之策。以五级书记大走访为契机,村两委多次到农户、企业走访,汇群众智慧,详解溪山焦枣发展缓慢之因,寻发展溪山焦枣产业之策。借企业之力,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觅藏于溪山焦枣中的产业价值。召开村民会议,广议溪山焦枣产业的发展前景,定下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谋十年规划,期内形成万亩原枣生产基地,培育、扶持企业上市,形成绿色产业链,预期产值达3.8亿元。

三、压责任力,强执行之法。好的发展规划,重点在于执行。溪山村为发展焦枣,成立焦枣发展领导小组,细化责任,把任务分解到每个人。征地,为企业解决土地之需;修路,化解焦枣发展的制约因素。招商,引来企业竞相发展。宣传,明示溪山焦枣的价值所在。奖惩,激励大家加快发展的步伐。强有力的执行,换来累累硕果。

四、去守旧念,育变革之风。改革溪山村村民中畏惧发展的思维,大力倡导改革之风,为溪山焦枣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氛围。一是提倡科学管理。加强对溪山村焦农的培训,加强对枣树的科学管理,增加溪山焦枣科技含量。二是有效利用溪山焦枣的商标和地理标志,规范企业、枣农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商标和地理标志。三是改进宣传方式。不仅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更加注重制作新颖、动感的宣传内容,通过新型媒介进行宣传,提高焦枣的知名度。

具有千年发展历史,曾为贡品的人间珍品----溪山焦枣。通过走绿色之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采取得力的执行措施,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走特色农业路,一定能把溪山焦枣做强做大,为溪山人民的增收,为棠溪经济发展做贡献。

溪山村委会

二○一二年元月三十日

特色农业发展总结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拨乱反正, 不断探索和深化改革, 集体经济从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适应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 天津城市集体经济体现了创新发展的时代特色。

一、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历史性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天津集体经济获得了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1979年, “知青返城”带来40万青年等待就业的巨大压力, 成为当时比较突出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广开门路,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安置待业青年, 作为大事来抓, 1982年市政府建立了集体经济办公室, 负责调查研究, 制定政策, 协调关系, 指导服务, 促进多种形式集体经济发展。同年, 为解决商业服务业网点不足、群众生活不便问题, 市政府又决定大力兴办集体商业服务业, 在繁荣市场、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 积极安置待业青年就业。经过几年努力, 天津呈现了多渠道、多形式、多行业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格局, 形成区街企业、劳服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校办企业、民政福利企业、厂办集体企业 (工商企业兴办的集体企业) , 社会办集体企业 (指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办的集体企业) 以及职工消费合作社等多种组织形式, 涉足工业、商业、运输、建筑、文教等行业。到80年代后期, 天津新办集体经济已累计安置待业青年近40万人, 从业人员高达25万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 国有企业结构调整, 天津在工业、商业、建筑和交通等行业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 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分流富余职工的重大决策。实行“一厂两制”和“扶上马、送一程”政策。多种经营企业实行集体所有、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机制, 促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许多行业和单位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有的占据了“半壁江山”, 有的主动退出, 多种经营成为经营主体。到90年代中期, 天津多种经营企业9000余家, 从业职工24万人, 其中80%是富余职工, 年总产值114亿元, 年创利税7亿元, 为天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 按行业归口管理的“大集体”企业和供销合作社, 转换经营机制, 恢复合作经济本来面目, 摆脱“二国营”模式, 改革分配制度,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拓展对外开放, 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改革开放的前十一年, 天津二轻集体企业仅出口创汇就达到15.3亿美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天津城镇集体职工高达72万人, 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5%, 集体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3%, 集体商业服务业零售额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6.8%。改革开放催生了集体经济历史性大发展。

改革开放初、中期, 天津城市集体经济获得大发展的经验主要有四点:

一是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起了决定性作用。依靠群众、各方支持、政策扶助、法律保障这是集体经济实现历史跨越的根本。在10年内, 天津先后制定十几个政策性规定。1994年市政府以15号令发布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细则, 扩大集体企业自主权, 鼓励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以多种形式发展。这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

二是集体经济率先改革, 不断增强企业活力。首先实行分配制度改革, 打破平均主义, 破除大锅饭, 不端铁饭碗, 转换经营机制;其次实施承包、租货经营、试行股份合作经营。市政府于1991年制定《城市集体企业股份合作经营暂行规定》, 率先在全国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城市集体企业以“负担轻、机制活、政策优惠、市场导向”的优势, 成为天津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三是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市委1980年以103号文件做出重大决策:发动群众、广开门路,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目的是:为千家万户解愁。方法是:依靠广大群众。举措是:千方百计、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解决群众问题。1982年市长李瑞环经过调研, 决定大力兴办集体商业服务网点, 他亲自带领综合部门现场办公, 简化手续, 切实解决起照、资金、场地和业务渠道等问题。1987李瑞环又提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方针, 探索了“一厂两制”的企业发展模式;提出要“扶上马、送一程”, 这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安置富余职工找到了一条出路, 也是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调整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提升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四是把握发展规律, 引导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突出自身特点。比如, 强调新办集体经济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 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按劳分配、民主管理, 集体积累、自主支配”的四十字方针, 不走“二国营”老路。强调“大集体”企业和供销合作社, 摆脱“二国营”模式, 恢复集体经济本来面目, 以多种形式放开搞活。

二、在体制转型中完善发展方式

1995年之后,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 我国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加快所有制结构的战略调整, 集体经济进入制度变革、体制创新的转型发展阶段。随着改革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税务部门取消了对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 财政部门不让用国有资产兴办集体企业, 三资企业和私营经济形成了强大发展优势, 统计部门对规模以下小企业不再统计, 工商部门坚持职工入股占主体的就是私营;传统集体企业改一个少一个, 集体经济增长放缓, 人员减少、效益下滑;许多企业发展观念、运行体制、产业结构、自身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体制要求。面对着历史性考验, 集体经济必须创新发展方式。

1997年初, 市政府提出《关于城市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要求城市集体经济按照集体经济特点, 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理顺产权关系,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放宽政策, 理顺管理体制, 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决定在城市集体经济中实施第二次创业, 以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实现发展规模的扩张和发展质量的飞跃。

党的十五大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提倡和鼓励发展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新型集体经济。1998年, 天津13个委办局联合制定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 (包括集体) 小企业的实施意见, 市政府集体办又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及区街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出售集体企业和集体资产行为, 通过改、转、租、卖和关停并转, 加大资产重组力度, 盘活存量, 扩大增量, 培植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 激活了一批小企业, 关闭出售了一批难以维持生计的集体企业。1999年, 城市集体企业已组建了10个企业集团, 650家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 500家企业按有限责任公司改组, 5万多名集体职工成为股东, 350家企业实行兼并、出售或转为私营, 6500家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和公有民营;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监督、服务体制基本确立。

第二次创业使集体经济发生了五个变化:传统封闭的生产经营方式向社会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传统生产经营体制向资本经营体制转变;传统资本积累方式向资本集聚方式转变;传统集体共有的产权制度开始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传统以行政为主的管理体制开始向以资产为纽带、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转变。在第二次创业中, 集体经济实施了结构创新, 使第二产业“调高”, 第三产业“调强”;实施了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拉动”、“调整驱动”、“人才带动”、产学研联合,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实施了制度创新, 建立出资人体制, 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了管理创新, 使传统“管人”、“管钱”、“要数”、“要税”的管理转变到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提高资产经营绩效、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上来。这使集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生机活力。

1999年底, 集体经济 (不含归口管理的“大集体”) 生产经营总值365.7亿元, 实现利税26.8亿元, 总资产291亿元, 净资产103.5亿元。这表明, 天津集体企业数量在减少, 但总量在扩大, 运行质量在提高。

在转型期, 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经验有三点:

第一, “发展是第一要务”。改制不是目的, 而是为了发展改革, 改制一定要结合企业发展规划, 宜大则大, 宜小则小, 通过改革、改制,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 适应市场, 加快发展。“一卖了之”、“一股就灵”、“一股独尊”之风, 效果并不好。

第二, 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人。实践证明, 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才能科学发展, 企业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改革既要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又要尊重职工的意愿, 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 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第三, 改制要多种形式。改制即变革企业的产权制度, 这包括:资产重组、合资合作, 兼并收购、租赁、承包、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转让产权等。企业情况千差万别, 按发展需要决定财产组织形式最科学, 企业适宜哪种形式就采用哪种形式。股份制是主要形式, 不是唯一形式, 切忌搞一刀切。

三、在共同发展中, 创新发展模式

中国已加入WT0, 市场竞争全球一体化, 信息与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为了使集体经济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中加快发展, 天津市成立了城市集体经济联合会, 以联合的优势、创新的理念、自律的机制、诚信的作风, 为中小企业和集体经济提供多方面服务。在近10年的创新、探索中, 我们的体会有六点。

第一, 在理论和实践上要破除“消亡论”、“退出论”的影响。集体经济从本质上更能体现以人为本, 更有利于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集体经济将长期存在。消亡的只是传统观念和“二国营”模式。“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必然以多样化形式日益发展。

第二, 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要明晰产权归属, 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要明确权责, 按发展需要优化股权结构, 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要实现政企分开, 理顺企业与上级单位的责权利关系;要保护严格, 建立资产经营、管理、监督机制;要提升股东素质, 健全所有者治理结构;要培育经理人队伍,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 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包括:按集体经济原则、灵活自主经营的集体企业;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以集体资产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集体资产和职工股权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职工股权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制企业;集体经济联合组织;以联合资产投资创办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第四, 更新发展观念。发展观的核心是:为什么发展?想不想发展?怎么样发展?新时期, 企业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既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创造活力, 又要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要真心依靠群众, 激发员工活力, 提升员工素质, 激励员工成长, 使企业和员工共发展;确立和谐发展观, 要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 摆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塑造团队精神, 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 做生态良好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第五, 创新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发展理念、原则、目标、战略、机制、途径的统一体。发展模式是赢利模式, 更是市场竞争模式。创新发展模式的核心是转变增长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不断创造新客户、创造新价值, 努力节能、降耗、做环境友好型企业, 靠品质优赢得顾客, 靠服务优赢得顾客, 靠管理优提高效率和效益。要善于借鉴成功企业经验和失败企业的教训。要通过创新, 激活人、资本、资源, 让一切创造新价值、创造新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六, 构建企业文化。列宁在论合作制中强调创建合作社文化, 世界合作经济典范蒙德拉贡联合公司把以人为本和创建企业文化作为原则而提出。中外成功企业都已创建拥有自已特色的企业文化。集体经济中的皎皎者都在创建企业文化上有自己的特点, 就是团结互助、奋力拼搏、乐于奉献、共同富裕, 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不竭的力量。

特色发展与发展特色 篇3

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特色是地方院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目前,地方院校的同质化发展备受社会诟病,也束缚着自身的科学发展和长远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北体育学院全院上下,密切联系自身实际、深入学习讨论,深刻解剖部门工作、自我意识中存在的各种消极因素和问题,梳理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消除得过且过思想观念,最终形成特色发展共识。河北体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切实做到以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以开放思维和开放方法促进科学发展、以科技思维和科技手段促进科学发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全院教职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坚持开阔视野理思路,对照标杆找差距,着力解决影响学院和本部门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实际问题,以新的境界、新的标准、新的干劲,引领思想解放,以思想的解放推进学院的跨越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学院立足“一校两区”格局发展主线,坚持“立足体育、育人为本,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弘扬“因拼搏而充实,因进取而快乐”的体院文化,明确“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大众健身三兼容”的办学思路,强化“院企联合、学训结合、分段教学、特色培养”的办学特色,深化“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队伍发展等质量工程,注重后备人才培养,提高服务社会意识,经过若干年脚踏实地的建设发展,河北体育学院就能够成为国内行业著名、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院校。

在教改中进一步确立学院特色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是促进科学发展。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永在进步,人才需求结构则随之不断变化。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必须把教学改革理解为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河北体院始终坚持教学科研、竞赛训练相结合,积极主动适应河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走大体育发展之路。多年来,河北体院为河北全民健身事业、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竞技体育方面,体院通过“学训结合”,培养了奥运冠军蔡亚林、苏惠娟、庞伟等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同时,承担了河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为河北、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面健身领域,体院坚持“院企联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了大众健身、高尔夫等大批社会急需的全民健身人才,毕业生已成为环京津健身休闲领域的中坚力量,在河北的体育教育事业中更是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体育产业发展层面,体院充分发挥体育人才智力优势,通过科研立项、政策研究、赛事活动组织等多种形式,为河北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可靠保障。3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积极探索“学训结合、院企联合、局院融合”的办学模式,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查摆问题,立改显成效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是查摆问题、立行立改。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根据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学院结合高等教育的现实,突出整治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不牢、管理行政化、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学术不端、创新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重点解决办学规模片面求大、专业盲目求全,师生党员政治信仰不坚定,领导干部利用职务插手基建工程和招标采购,教研活动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等问题。真正规范干部干事、方便师生办事、破解发展难事,实现“党员干部转作风、全院师生得实惠、深化改革迈大步、一校两区上水平”的目标。

河北体育学院针对发现问题,亮身份、转作风、立行立改,扎实开展“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争做服务师生的排头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师生质量,主题活动成效明显。例如,针对师生反映教室管理、授课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登记,认真分析,落实责任;协调各部门立行立改,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师生的事情无小事,教学的事情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第一时间保证教学工作。再如,为加强信息公开,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直观明了的办事规则和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教务处在办公室外墙规划设计教务信息公告栏、工作人员职责栏和工作流程栏,公开工作职责和办事流程。目前,细化优化工作流程21个,进一步简化明朗了办事程序。同时,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师生与行政教辅的了解与沟通,将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常态化,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使之成为一种长效的对话沟通交流机制,形成一条践行群众路线的便捷信息通道。

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河北体育学院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管理与师生的沟通联络机制更加完善,沟通信息渠道更加畅通,保障教学工作的能力更加过硬,较好地满足和解决了师生的愿望和诉求,以实际行动保障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总结 篇4

全镇幅员面积:80960亩,耕地面积:11272亩,林地面积:33600亩,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粮食总面积:18506亩,粮食总产量7412吨,水稻总面积:7900亩,玉米总面积:1556亩,珍珠花、甜叶菊600亩。农业人口:10817人,户数:4570户,劳动力:7922人,人均纯收入6752元。现有林地资源面积:2280亩,梨树面积:4410亩,已改良面积:亩,(品种:雪新、金黄、丰水等。)核桃面积:450亩,柏果:1500亩,种植大户:40户,养殖大户:26户。

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镇灾后农业生产快速恢复和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市委市府年初对农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府、农办的关心、指导、支持下,我镇制定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工作规划,健全了领导班子,落实项目实施负责人具体抓工作的落实。根据我镇实际现将现代特色农业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发酵床养殖场

位于清泉村二组占地面积12.6亩,于12月动工,3月竣工,发展规模年出栏10200头生猪,计划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带动农户600余户。目前发展情况:出栏生猪5000余头,现已投入资金120万元,带动农户130户。

二、硕丰生态园猕猴桃种植基地

位于白玉村16组,种植面积300余亩,于11月动工,12月竣工。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带动农户100户,目前发展规模:已种植猕猴桃162亩,投入资金140万元,带动农户40户。

三、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措施、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措施

一是党委政府对农业增产增收工作高度重视;二是加强领导、落实分管领导、落实了抓项目的农经、农技、畜牧、科协等政府职能部门;三是对项目的实施开展制定具体的计划;四是对项目的具体实施部门制定奖励政策。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工作落实。

2、成绩

一是使我镇农业生产在大灾后迅速恢复;二是农业产值、增加值比去年增长;三是农民的收入得到快速增加;四是推动我镇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五是使我镇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增加农业土地价值。

3、存在的问题

特色农业发展总结 篇5

建特色兴校园

——中心小学2018——2019学上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一、树师德

坚持不懈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教育是心灵感召心灵的工作,是人格培养人格的事业。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的关键。

1、加强学习,创建良好的师德师风。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校以学习为抓手,学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老师认真学习,积极讨论,从而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扎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围绕我校“打造自信团队

孕育自信学子”办学理念扎实开展校内、校际学习交流活动,努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正确思想的引导者,高尚情操的培育者。

二、炼师能

1、坚持校本教研、校际交流的有机结合。

学校强化教师培养工作,积极推荐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和竞赛活动,尽可能为教师学习进修提供经费支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业务往来,与@@实小结成发展共同体。学校非常重视适岗期教师队伍建设,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除了在本校开展教研活动外,还联合双沟镇第二小学,肖坡小学进行校际交流。通过大力开展教育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其中张华成、赵冬斌等几位老师论文、案例课例获省奖。

2、教师结对帮扶深入开展,青年教师提速发展。

秋季,我校新进6名大学生,为了让他们快速成长,学校进行结对帮扶活动,“老带新”工作扎扎实实,轰轰烈烈,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初,开展了一次青年教师大比武,很大程度上锻炼了青年教师,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高潮,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12月份,中心学校对今年秋季我镇新进的大学生进行教学大比武,@获得一等奖。王@@娟和王娇婷获三等奖。其中@老师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被选择为全镇代表参加全区青年教师教学比武,12月底@@老师在@@区青年教师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9月@@老师评为“市师德先进个人”,@@评为“@@名校长”,@@、@@两位教师评为“@@名师”。12月份,开展了“怎样上好复习课”的交流会,会上文理科教研组长@@,周@@分别进行了细致,有效的方法介绍,给新进大学生指明了复习的方法。

三、抓活动

1、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我校工作的亮点之一。我们设立了“文明监督岗”,有效地监督学生的行为举止。同时,在创文活动中我校“文明监督岗”的学生用礼貌的语言,良好的文明举止很好的对来校接送孩子的家长进行引导,得到市、区创文办领导的高度评价。

2、创新国旗下讲话形式。打破以往校领导主讲,一人讲众人听的局面,采用自愿报名,教师学生均可报名参与,形式可以台上台下互动,可以小组展示等,少先队部根据期初确定的国旗下讲话主题开展德育教育,收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舞台,展示才华。在2018年@@区青少年科技节七巧板竞赛中王泽裔、姚宇杨、张语晗、王芷昕获得好名次,王萍、朱小华被誉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12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魔方竞赛,我校刘子阳、赵星宇、郝成越和张文博分别获得二、三等奖。通过活动实践、评比竞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道德素养也越来越高。

4、借“孔子诞辰100年”开展读书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暨最美读书少年”评选活动,11月份学校举行经典诵读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采用吟诵,齐诵,配乐诵读等形式,演绎了一个个经典场景。尤其是二年级学生带来的《中国话》、《少年中国说》给我们带来了很深的震撼。

四、保安全

安全稳定零事故。本学期,学校安全教育放在工作首要位置,以安全排查为手段,强化安全防控措施,坚持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措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坚持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措施,全面的安全管理与有效防控,确保了安全稳定零事故。共开展防火灾、防践踏、防冻等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讲座及自防、自救和逃生的演练,各班都开设了安全教育课(每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作为安全教育课),消除了安全隐患。加大领导带班、教师值日和门卫值班力度,添置了齐全的安全设施。

五、争先进1、2018年春季六年级统考,我校六年级教学成绩位居全区第一,再加上春季五月份的全区教学视导成绩可惜,稳居于全区第一方正。在区教体局表彰中校长@@同志获“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奖。@@获“优秀学科组长”称号,章慧敏、晋林敏、王改凤三位教师获“教学质量优胜教师”称号。

2、12月份,我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迎检小组,对照评估标准,整理软件材料。对校园内所有不规范的布置进行整改,添置语言文字专题宣传展板,于12月底元月初接受中心学校初检,元月初接受襄阳市语委办、襄阳市教体局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被评为“语言文字规范学校”。

3、我校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当做十分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信息技术中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8年春教师参与录课的热情大增,有多位老师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参加优课录制,其中@@老师的品德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获得省级优课,王硕、裴婧昳、刘丽、张蓝尹张鹏等获区级优课。为此@@老师被评为“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先进个人”。王硕和张蓝尹美术课例被襄阳市教育资源服务平台选为优质资源放在平台交流使用。在省实验创新说课大赛中我校肖丽、闫佳佳以创新改造新颖独特获得一等奖,其中肖丽老师被市电台做专题采访。

六、谋思路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谋划新学年的发展思路。常规动作将持之以恒认真做,自身动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队伍建设:切教师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教师中有早中自习拖拉,工作作风不正,对待考试态度浮躁不实,不把要求当回事。来年以制度为准绳,绝不心软。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建设校园网。拆除学生铁皮临时厕所,在原位建设一幢5层学生卫生间

特色农业发展总结 篇6

“科研兴校,文化立校”。园花中学是“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长期坚持开展课题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整合德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发扬学校传统,深入推进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研,学校科研氛围浓,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已成优良传统。

园花中学从1990年设立教科室,自此教科室作为学校一个部门一直坚持下来。历任教科室主任万小平、魏继斌、欧群、周炜都被提拔为校长或其他部分领导,花中教科室为常州教育事业培养了多名人才。从第一轮三年规划到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学校始终把教科研放在首位,由校长室直管。教科室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培训、深造、教研、发展搭建平台,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科研氛围浓,教师科研意识强。

1.课题研究,人人参与。

学校以《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为主课题,统摄《初中学校网络德育的实践研究》、《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数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和十几个校级课题。在教研组层面,各组有重点研究专题,如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数学组的学案导学、英语组分层教学、历史组的情景教学等。在教师层面,提倡“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提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2.课题管理,系统规范。

学校的课题研究由教科室全权负责管理,由教务处和德育处配合,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育教学,确保了课题研究能够围绕教育教学展开,真正的落到实处。每学期都有课题研究计划、总结,每学年召开教科研工作汇报会,制定园花中学教科研手册,不断规范课题常规管理,建立网页,推行网上管理。学校每年评选教科研积极分子,不断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

3.教育硕士,引领研究。

教育科研引领和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报考教育硕士成为教师主动发展的策略之一。学校共培养了26位教育硕士(含在读)。教育硕士在高校中直接和教授、专家等接触,得到了全面的培训和提升,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规范了研究行为,增强了研究意识,攻读教育硕士之后,老师们不再凭经验去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是以研究的态度去思考,去创新。如王庆松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充分利用了班级中盆花的作用,不是仅仅用盆花来美化班级,通过盆花位置的改变来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推行举牌制后,殷爱梅老师对举牌进行了充分研究从为什么要举牌,什么时候举牌,到如何举牌,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践,班级举牌效果显著,在全校进行推广。王彬老师对待学生零食问题采用堵不如疏的方式,研究学生吃零食的显著,如何去疏导,很好的解决了班级吃零食现状。教育硕士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带动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教师们遇到问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开展研究。肖莉老师能够从学生心理感受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教师邓顺元主动思索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策略,课堂效率高。

4.花中论坛,交流成果。

学校定期举行花中教师论坛,花中论坛成为了教师分享智慧的乐园,以宽松、自由、开放、和谐的交流方式,为教师展示自我、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搭建了一方平台,几十位教师走上台去把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大家分享,老师们在交流、思想碰撞中不断提升能力。

5.校本培训,提升水平。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吴刚平教授、特级教师李德前、朱志平等来校做讲座,与教师零距离交流,解决教师的困惑,充分利用暑期名师大课堂及各种专家讲座的机会,给老师充电。教研和科研相结合,在青年教师书社中采用“帖子式”交流,教师把看到的优秀文章和自我反思、感悟等以发帖形式上传,青年教师们在论坛上忙着翻帖、读帖、回帖。凡是读到精彩之处,读到质疑之处,都会跟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要么是鼓励的言语,要么是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们拓展了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自学材料中,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到教育教学论文格式的要求等不断规范教师研究行为,提升教师研究水平。

三、教科研工作扎实,成果丰富。

1.多个课题立项或结题。

第二轮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市级重点课题《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顺利结题,《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数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通过中期评估后被确立为市级立项课题并与2011年3月结题。《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2009年9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课题,《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通过集备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学案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三个课题被批准为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申报了一批校级课题。

2.教师发表和获奖论文有明显增长。

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教师积极撰写案例、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有七十几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师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格式上不断规范,水平不断提升,在第十一届“五四杯”论文评比中,整体获奖比例为15%,我校投稿的获奖比例为30%,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3.出版了多期校刊――《花中教育研究》。

自《花中教育研究》创刊以来,共出版了31期,其中第二轮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出版了7期,其中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读书心得、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信息等。本刊得到了教师的喜爱,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课题研究成果广泛应用。

市级课题《以“三名教育”活动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结题后,学校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继续推进“三名教育”,在三名教育的引领下,学校德育工作有声有色,我校被评为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和德育特色学校。《问题引导下的分层教学研究》和《问题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倡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师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把分层目标、分层作业等有显著成效的经验推广到七、八年级。《学案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初步品尝了学案的甜头后,迅速推广到了物理、化学等学科,学案导学成为了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主要支撑材料名称:

1、课题网络图及研究材料。

2、教科研工作汇报会材料。

3、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汇总表。

4、《花中教育研究》25-31期。

5、教科研积极分子表彰材料。

6、教师论坛材料。

7、青年教师书社材料。

8、课题研究报告。

9、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系列丛书(6本)

10.让每位师生都到更好的发展系列丛书(9本)

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山区特色农机化 篇7

1 推进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性

潜山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县, 全县总面积1 686km2, 山区面积占49.3%, 丘陵、岗地占33.8%, 平原占16.9%, 呈现出“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2009年以来, 县委县政府在稳定粮油棉生产的同时, 提出了农业六大产业战略, 把茶叶、蚕桑、瓜蒌、油茶、食用菌、养殖列为农业六大产业, 因地制宜, 在各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这也为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山区农机化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全县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和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农机经济社会的繁荣,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为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平原畈区的农业机械逐渐趋于饱和, 以及山区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为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良好机遇。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流转的加快, 以及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使山区农业生产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给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山区农机化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有关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需求增强, 对农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展了农机化内涵和外延。潜山县六大特色产业, 其中茶叶、蚕桑、瓜蒌、油茶、食用菌在丘陵山区发展迅速。这种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改变了丘陵山区传统农业以稻麦油菜生产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包装销售等纵深发展, 这对农机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目前山区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一直以来, 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都放在平原地区, 以粮食生产领域为主战场, 从机耕机收到机播机插, 从小机械到大中开型机械, 逐个突破, 逐步推进, 平原畈区农机化事业突飞猛进, 蓬勃发展。而山区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小, 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查, 得不到农机的青睐和重视。

2.2 劳动力缺乏

随着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留守从事农业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 素质较低, 思想保守, 且山区面积分布广, 农机技术的学习培训跟不上, 山区农业机械的使用、管护、维修困难, 机械利用率以及效益低下。

2.3 山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落后

潜山县辖16个乡镇, 只设有9个乡镇农机站, 工作人员仅21人。乡镇农机站人员少, 管辖面积大, 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知识观念较为陈旧, 办公条件简陋, 试验示范、推广手段落后, 基层政府重视支持力度小, 工作经费不足, 农机推广仅靠农机部门单打独斗, 跟不上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3 发展山区农机化应立足特色产业进行推广和服务

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因其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需因地制宜, 除引进先进适用的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外, 还应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 引进推广特色产业专用的机械机具。

3.1 加大投入以提供发展支撑

政府、农机、科研部门要加大对山区特色农机化的投入, 开发研制出适合各特色产业的机械机具, 为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提供支撑。政府可以设立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 鼓励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机械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 增加补贴额度、扩大补贴范围, 将补贴向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倾斜, 完善金融机构对农机购置的信贷支持, 增加农民购机积极性;建立山区农机用油燃油补贴制度, 按作业面积、加工量和机型直接补贴给农机户, 增加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3.2 加强基层农机服务推广机构建设, 增加其推广服务能力

加强对现有农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能力培训, 聘用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人、能人、土专家作为农机推广技术员。农机技术人员要深入特色产业, 调查了解特色产业的农机需求, 加强和科研、农机生产企业的合作, 研制生产出先进适用的特色机具, 做好试验、示范、引进推广工作, 和农机技术人员包村联户紧密结合, 利用集中培训和分散上门指导等形式, 加强对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 让农民“愿用、能用、会用”农机具, 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当地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 潜山县农机部门在特色产业机械化上做文章, 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茶叶产业上, 从引进单个的揉捻机、杀青机等单台机具到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 从单纯加工到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 机械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机械化为茶业产业提供了有力的农机支撑, 大大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新兴的瓜蒌产业上, 农机部门及时调研, 和相关企业合作, 研制出瓜蒌洗籽机, 提高了瓜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促进了瓜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引进瓜蒌皮烘干设备、瓜蒌籽选籽机、瓜蒌籽保鲜库等机械设备, 瓜蒌籽加工业蓬勃发展, 瓜蒌产业链不断延伸, 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3.3 扶持、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宜宾:特色优质农业快速发展 篇8

宜宾市南溪区富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茶叶精深加工,提取茶多酚等系列产品,不仅打破了传统茶产业格局,拓宽茶类资源的利用,提高了茶叶附加值,还扩大了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产品下游将利用茶渣培育高档蘑菇,以供出口;产品上游将建万亩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和相应的茶叶加工基地,将有效解决全市夏秋茶滞销难题,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2013年,宜宾市全年粮食产量预计达到236.5万吨,比去年增长1.6%;油料作物预计达到9.5万吨,增长4.5%;蔬菜产量预计达到231.4万吨,增长3.9%;茶叶产量预计达到3.9万吨,增长3.9%。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514元,同比增长12.8%。

经过多年的强力推进,宜宾已初步形成茶叶、酿酒专用粮、林竹三大主导性产业和现代畜牧、蚕桑、特色水产、蔬菜、水果、烤烟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并跻身全省前列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宜宾市以龙头企业带动、以产业协会、专合组织加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日趋完善,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12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3.5亿元,利润5.5亿元,入库税金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8%、33.9%和41%;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户,直接带动农户27.8万户。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较快发展。上半年,宜宾市新发展农民合作组织183个,比去年末增长了9.4%,工商注册登记率达到81.1%,比去年末提高了4.6个百分点。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宜宾市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个集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及科研各个环节于一体的产业链已开始形成并不断向贸、工、农一体化延伸。发展特色农业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南溪区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定基地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农业部蔬菜科技示范县”,“四川特色蔬菜基地生产示范县”,有高质量的蔬菜食品加工原料,该区企业以当地优质新鲜蔬菜为原料,辅以现代化生产设备和科学生产配方,生产出品质高雅,风味独特,美味健康的“蜀香居”、“一江”牌榨菜、大头菜、萝卜干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市场,不仅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还为增加就业、扩大农民收入和地方税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不断兴起和壮大,部分解决了农业产值长期低下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和非公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在由温饱农业向特色商品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市场经济意识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指导特色农业实践和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对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

宜宾的自然条件和外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特色效益农业是前途无量的朝阳产业。应更加明确特色农业发展思路,编制特色优势产业及其加工业的发展规划。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机制体制,做好科学规划,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延长企业产业链,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使宜宾优势特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办学特色总结 篇9

我校拥有优良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德育工作制度和德育氛围,学校师德师风良好,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学校的学风、班风稳定,学生文明礼貌,能团结互助、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较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这为创建和形成办学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办学辐射作用,从区位特点出发,挖掘自身优势和地区特点,积极构建学校办学特色。

一、德育工作

(一)继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塑造我校教师新形象。“育人先育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道德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我校本学期针对各种新问题和新现象,利用个别谈心和各种会议要求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从生活小事入手,从教学工作需要入手,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面对当今盛行严重的赌风和各种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责任、感恩、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报告会,学校严格要求教师远离“黄、赌、毒”,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这样,学校的教风正了,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文明从教意识有所提高。

(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和谐发展的三中新校园。本学期我校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为导向,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本学期我校制定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措施。

1、学校还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每周组织学生会干部,检查学生的行为,仪容仪表等,对不良的日常行为学生及时教育整改。通过大型的“心存感恩,成就人生”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了深刻彻底的思想教育。通过“讲文明,懂礼仪,离网吧,拒毒品”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纠正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

2、政教处认真做好德育常规工作。我校本学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评分列入流动红旗评比中,学校对每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在星期一升旗时进行表彰。每学期召开阶段性的班主任交流会,让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相互吸取经验、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每学期学校对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评选出优秀班主任和先进班级。这些全面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学期我校涌现一大批工作积极的优秀班主任和先进班级。

3、每周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要求学生在认真听时作好笔记,之后让学生写心得,要求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鼓励改正。

4、充分发挥班集体、学生会、团组织的自我管理作用让德育工作深入到每个学生中。我校本学期形成了一股文明风,在各班主任的带领下,每班级都不由自主地形成了“校园文明岗”。“校园文明岗”主要功能是爆光不文明行为和回收可再生垃圾,获得资金归公充班会费购买扫把。这一做法对净化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自然,学生会干部,团干部也设有“校园文明岗”,他们轮流值班,当班人员到集队、食堂,”“两操”、“两睡”进行维持秩序,平时监督同学们的仪容仪表。学生会、团干部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人人行动起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整个校园内呈现出整洁、美观、有序、和谐的氛围。

5、发挥家庭与社会教育的作用,我校本学期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本学期学校组织全校性的集体家访两次。之外,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及班主任针对问题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学生出现问题随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合力教育。这样、家庭、社会和学校形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网络,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二、教学工作

我校注意发展意识,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把教学质量提升。本学期我校把“兴奋点”和“关注点”集中到促进学校发展上来。学校不断在教学中寻找创新,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打破妨碍学校发展的条条框框,奋发开拓,不断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上创新,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争第一,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全力以赴,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本学期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我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校——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这一模式做到逐级管理,层层落实,各司其职。教学管理目标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量化、细化。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我校本学期严格实行教职工考勤制度。由值周领导对教职工上下班进行检查。学校领导不定期召开各班学生代表会议,对任课教师进行质量评估。期末对教职工的出勤情况相应予以奖惩。

2、教导处严格要求各任课教师认真作好教学各个环节。教导处每学期组织科组检查教师备课教案、作业批改、转变后进生记录两次,不定期检查若干次。教导处严格组织好每期的段考、期考,并对每次考试的成绩作好质量分析,对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公开表彰。这样在学生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风,在教师中呈现出了严谨的教风。

3、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学校规定每学期听课任务为:校行政领导30节以上,教研组长、年级长25节以上,教师20节以上。每学年每位任课教师必须上一节有质量的公开课。在校长主动积极听课的影响下,我校形成了听课的热潮,加促了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步伐。

4、加强教研组建设。教导处要求科组落实好每学期的教改课题,各教研组每周必须召开科组会议一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一次,把有关科组科研问题反馈到教导处,教导处要求每个科组每学期必须上交优秀教案和有质量的科研论文3篇。这样各科组都在搞科研研究,科组的科研能力得到不断的巩固。

(二)坚持教研为先导,立足于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最直接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我校一直认为,课堂教学水平高低除了教师的个人素养之外,还与教研组教研的集体潜能有关。人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抓好教研重点为集体备课。我校的研讨教学模式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总结升华——课堂教学——集体评课——教学反思——教学反馈”。在集体备课和集体评课中还要求各教师发挥优点,集中精力研讨教法,由此,在教师中呈现出“话优点、说不足、讲设想、谈质疑、研对策”的富有个性的教学研究。在这 一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的作用下,每学期各任课教师都能上好有质量、有水准的教学研究课,并且教师平时上课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很快找到了感觉,使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熟练,教师上完课后写教学反思来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教师在反思中改变,在反思中成长,教研的职能作用充分得到发挥了,整个学期虽然工作很忙,但活动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我校各教研组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从备课、上课入手,全力以赴让新课改精神体现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在备课方面强调教师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做到“苦在课外,乐在课堂”。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和管理。加大听课力度和密度,大力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带头作用,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和磨炼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写新课改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通过不懈努力,我校教师对新课改的实践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四)更新观念,狠抓师资培训。

我校本着“培训提高,引进优化”原则,实施“换脑工程”。努力形成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我校本学期在师资培训中,以新课改为契机,明确要求教师树立终身性、开放性、适宜性、全作性、生态性、人本性教育观。本学期在校内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电脑知识、学、制作课件等共20多个学时。校长培训3人次。

三、体艺、卫生工作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怡情益志,陶冶情操的作用。我校本学期重视学校环境卫生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造就一个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我校体艺工作进步显著。

我校成立了篮球队、田径队、音乐美术兴趣小组。并抓好早晚的体训,训 练由专人负责。为市体艺学校输送了一些优秀学生。.(二)我校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校对环境卫生的追求“致力于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我校抓卫生工作的主要途径是(1)利用标语、版报形式对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学生会干部加强自治管理。(3)落实班级卫生责任制。本学期我校无论是在教室、宿舍、操场、食堂、楼道、厕所、校园的所见之处,都能保持整洁有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一种文明的影响。

(三)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本学期体育组、学校团委,学生会联合组织了全校性的班级篮球赛和拔河比赛,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有质量的“五四”文艺晚会,多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打扫卫生,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硬笔书法大赛,成功举办了“文明礼仪”书画展。这些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也涌现了一批文化积极分子。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在大家的摸索下,正慢慢走上特色办学的道路。无论在管理上、在教学上、还是在转变理念科研兴校上,都在创新,都在前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正在探索适合三中实际的办学理念,我们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转变观念;因为我们在创新、在实践,在用勤劳的双手、积极的心态创造未来。

上一篇:区委副书记共青团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讲话下一篇:美丽的日落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