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2024-06-18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共12篇)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综观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 旅游专业 (本科) 学生纷纷“流失”, 或转行就业, 或就业后快速转行, 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朗化, 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和行业内的高度重视。我国旅游教育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开始, 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 培养了大量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 为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统计, 至2006年底, 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 (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 1703所, 其中高等院校762所, 中等职业学校941所。2006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4854人, 比上年数量大大增加, 增幅达29.7%, 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1129人, 比上年增长17.1%, 旅游中等职业学校373725人, 比上年增加44.8%, 但是, 旅游本科毕业生在择业时选择旅游行业的比例越来越低。汪剑明 (2004) 的研究表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 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在市场经济开放条件下, 对一个行业而言, 大学生的流动本属正常现象, 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 在一个连续和不短的时间内, 旅游行业中的大学生一直是“出超”, 而在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 旅游专业早已风光不再, 甚至职高和中专也都出现了持续的生源危机。面对旅游行业 (企业) 巨大的人才缺口, 中高级专业人才青黄不接、高层次旅游人才奇缺的现实, 旅游教育面临的如此困境, 究竟原因何在, 又应何去何从?

二、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旅游本科教育的学科地位与旅游教育发展的差距

按照现行的教育部学科分类法, 旅游学仅仅只是在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二级学科, 并无独立的学科地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学科的定位限制导致旅游高等教育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情况。而专科教育和研究生 (硕士和博士) 教育不受学科定位的限制和影响, 定位准确, 优势突出, 因此旅游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旅游本科教育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根据在湖南省长沙、郴州、衡阳、常德、张家界等五市的调查 (陈特水, 2005) 数据发现, 随着行业的发展, 市场竞争的加剧, 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角逐的重要部分, 以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为特征的高等旅游教育需求量最大。这一结论不仅对湖南省发展旅游高等教育提供了人才培养的体系参考, 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

2、通才与专才培养的尴尬

我国本科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宽泛, 基本上是以培养德才兼备, 能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 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素质修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教育、科研人才为目标。这样的培养目标只强调了基础理论、实际操作能力和良好素质, 而对于职业化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没有体现, 几乎没有特色和重点。这样的培养目标造就的只能是旅游行业的通才, 而无法适应旅游业的专业化发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各大学的特点而具有多重性。综合类大学可侧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一般院校可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但是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 只是学生在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之后的不同侧重 (王文君, 2004) 。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既要他能到政府部门从事宏观管理, 又能到学校从事教学研究, 还能到企业从事行政总厨、客房经理、国际领队等工作, 这样的学生必然是什么都不能做, 什么也做不好。

3、培养模式与行业需要的背离

由于传统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侧重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而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常常导致旅游人才的职业忠诚度不高、诚信度下降, 影响了旅游人才市场的稳定性。在湖南的调查结果 (陈特水, 2005) 显示, 旅行社、酒店和景区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表现出不一样的要求, 但是对于人才基础能力中的“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表现出一致的需求;“高度的责任感”、“诚信”、“强烈的服务意识”成为人才素质需求的三大选项。最佳东方网的最新调查也发现, 76.08%的酒店认为,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合格的酒店经理人必备的条件, 而11.04%的酒店认为酒店经理人必须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认为经理人必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则占10.87%。虽然网络调查存在众多客观影响因素, 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有些偏颇, 但必须承认, 旅游企业所看重的恰恰是高等院校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所欠缺的。

4、旅游企业的过高期望和人才管理的疏漏

长久以来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 具有本科学历的员工并不多见, 因而对具有本科学历又是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寄予很高的期望, 认为他们在各个岗位上都应该出类拔萃。然而当被录用的本科生开始实际工作后, 企业发现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差, 几乎完全需要重新培训, 而且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远不如英语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突出, 于是得出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不实用”的错误结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的工作, 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从事, 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却难以明显优势去竞争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应工作。这种单向替代性的局面迫使旅游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频繁跳槽或直接转行。

目前, 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高流动率, 尤其是大学生员工的流失, 其中有个人和社会的原因, 但企业人才管理上的漏洞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管理者重效益、轻人心;强调团队精神而忽视个人需求;缺乏沟通, 忽视对个人尊严的肯定。此外, 现有管理者中难免有些人把本科生视为自己地位的威胁。如果企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拔、监督、用人机制, 很多原有员工与新来的本科生不合作, 对其排挤、压制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5、学生的职业期望与行业现实的差距

大学毕业生希望进入工作岗位后, 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和培养, 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 个人本位的职业期望在当今旅游专业毕业生群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刘雪莲, 2007)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注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 而把对职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 这符合人才发展的基本轨迹, 也符合中国就业市场的总体状况。大学生迫切渴望能有充分发挥才智的平台, 但却无法逾越企业的用人模式, 八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要培养一名中高级管理人员需要一至三年的时间, 应该说, 企业缺少的正是对他们的继续“关注”, 往往是任其自由发展。而大学生由于工作不具挑战性、对企业缺乏了解、过于自以为是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 未能经受住考验, 频繁跳槽, 形成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从企业的角度看, 企业期望的是理论和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 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生与企业的期望之间的鸿沟并非无法跨越, “流失”现象也并非洪水猛兽, 本文认为, 旅游教育导航体系的有效构建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根本保障。

三、旅游教育导航体系的建立

建立旅游教育的导航体系关键在于从政府、高等院校和旅游行业 (企业) 三个层面着手 (如图1) 。

1、提升旅游学科的地位, 加强对旅游专业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

旅游学学科定位的现状, 已经严重危及到旅游高等教育体系的合理性,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于一门新兴的年轻学科, 在其没有完全成型的情况下, 出于科学的精神, 理论界应怀着一种包容、大度的态度, 积极创造合适的环境, 让其充分自由的发展。旅游学应该有独立的学科地位, 即使旅游学目前的成熟度还不被理论界一致认可, 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条件还不成熟, 也应该将旅游学定位为一级学科, 使其在下面有若干的二级学科, 充分扩大其发展空间。或者, “即使不能改变目前‘旅游管理’的名称, 也应该让‘旅游管理’成为与工商管理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 (杨敏, 2006) 。唯其如此, 才能使旅游学健康发展, 理顺旅游高等教育各层次的关系, 使旅游高等教育特别是旅游本科教育走出困境, 迈上适应社会需要的健康发展之路。

政府的决策和扶持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决定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科地位的提升是一方面, 还应在宏观调控上加大力度。国家旅游局应与旅游行业通力合作, 对行业所需的管理型、技术型、综合型等各类人才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如创建饭店职业经理人市场, 提供行业劳动力成本信息等。建立系统的国家、旅游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立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设立行业奖励基金, 充分利用国家资源, 加强与国外行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性旅游组织或企业的合作主要旨在为我国的旅游教育提供产品和项目的支持。随着旅游业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旅游业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多, 相应的人才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 积极培养国际旅游业人才有利于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2、倡导教育模式的改革, 打造旅游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1) 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 增强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 培养坚定的职业发展方向。以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为例,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已经凸显特色。针对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专题讲授、行业热点问题研究、实验 (训) 室操作、案例分析,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调研、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聘请行业专家组成校外专家指导委员会, 定期开办“行业名师系列讲座”, 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 该校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 选择一些品牌的旅游企业。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长隆集团、长沙中国国际旅行社等作为长期稳定的教学和专业实习基地, 一些有实践操作环节的课程如《前台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导游业务》等, 带学生去现场进行讲解。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 在第七和第八学期开设《旅游企业管理实务》、《旅游企业就业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将学生带出校园, 走进旅游企业中, 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学生与旅游企业多方面的接触, 使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用人政策, 给学生择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2)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关键在于“核心知识”的掌握。所谓核心知识, 就是一门学科关于基本问题系统认识形成的理论。专业核心知识不仅是该专业的关键知识, 而且也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因素, 是塑造专业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目前来看, 旅游管理专业还没有核心知识, 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多数知识或者属于常识, 或者是移植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更为严峻的是, 目前学界关于旅游管理学科基本问题的认识依然模糊不清, 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这就是中国旅游管理教育所面临困境的根源所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 是一门边缘科学, 是一门大杂烩, 缺乏专业核心概念, 缺乏专业理论逻辑线索, 缺乏专业核心知识, 直接影响到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和旅游研究各个方面。

(3) 促进行业与企业用人制度的协调发展, 造就行业精英。首先, 旅游企业应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举措。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不应过高, 毕业生其实不过是“半成品”, 进入社会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后的第一年是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做好职业发展指导, 学校应作为“中间人”的身份, 利用教师与学生特有的亲和关系来进行沟通与协调, 继续配合企业开展学生职业初期的教育引导工作, 这种双向教育管理有利于增强毕业生职业初始阶段对企业及社会现实的认知和适应度, 能有效减少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此外, 还应加强信息服务。旅游专业毕业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产品”, 高校要给“产品”找出路, 想办法为企业提供毕业生的信息, 让企业了解“产品”, 才能顺利推销出去。如湖南商学院, 近年来经常不定期地请不同行业取得一定成就的优秀校友来学校和同学交流, 既给学生一个机会学习人生和工作经验, 也让高校学生了解更多行业的现实发展状况, 这将使在校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更明确的规划, 所以深受学生欢迎。而且更让人感到欣喜的是, 行业专业人士同样也看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高校与行业之间能达到观念统一和经常沟通, 相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都会成为行业争夺的“优质产品”, 也就能达到旅游教育、旅游企业和毕业生三方获利, 真正做到“三赢” (见图2) 。

其次, 有效提高企业决策人的素质, 改变用人观念, 做到人尽其才。新入职的员工无论什么学历都要从一线做起, 这一点本无可厚非, 但是这一阶段对于本科生不宜过长, 应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相关研究报告 (2005) 显示:金钱、职业前途和精神奖励成为排在前三位的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 寻求最有效的激励手段, 从而使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统一起来, 保持经常沟通, 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关注和关心, 拉近个人目标和企业愿景之间的差距, 激发他们对企业的热爱和工作激情。

此外,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旅游教育的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旅游行业协会应建立专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网络, 采取多种形式,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 提高从业队伍素质,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院校的合作, 推动旅游研究成果的应用, 协调旅游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整个导航系统中, 旅游人力资源的稳定平衡, 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是绝对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助推作用的。

四、结语

要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心理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中, 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工资待遇不公平、领导作风专断、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等, 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 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因此,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旅游教育主管部门应协同支持中国旅游的专业教育建设, 加强与旅游行业 (企业) 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为我国旅游教育导航, 才能保障旅游人力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也才能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民:饭店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与解决方案[J].饭店现代化, 2005 (3)

[2]龙江智: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另类解读[J].旅游学刊, 2005 (S1) .

[3]刘艳华:透视旅游专业大学生供需错位现象[J].旅游学刊, 2005 (S1) .

[4]陈特水: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特征——以湖南省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11) .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2

由于农业休闲旅游活动以农庄和农家小院为中心展开的,农庄和农家小院周围的农田、果园、山坡、道路、树林、湖泊、小河、岩石、山峰、沼泽地给农业休闲旅游活动提供场地的同时,也给旅游者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旅游安全绝不仅仅关系到旅游或者旅游产业本身,它还是牵涉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所以开展农业休闲旅游活动,首先就应该建立农业休闲旅游的安全体系

一、农业休闲旅游安全现状

(一)旅游者方面

1、假期集中

中国的假日制度的改革打开了国内旅游这个大市场,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不论远近几乎家家出行。然而农业休闲旅游又主要是以农庄和农家小院为接待地,不仅规模小,而且相关设施简陋,这就更是增加黄金周期间的安全隐患。

2、旅游者准备不足

由于游客素质参差不齐,对旅游活动准备不足,盲目出游,盲目冒险也会造成旅游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旅游目的地方面

1、农户、农庄准备不足

由于强烈的致富愿望,许多农户在什么是农业休闲旅游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办了家庭农业休闲旅游。知识储备、人才储备和资金储备等都不到位,不言而喻会给旅游者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

2、农业休闲旅游区域开发急功近利

旅游是个综合性的很强的行业,它涉及到很多社会部门和行业,旅游活动中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因此农业休闲旅游区域开发的开发前期投入巨大,但回收周期却较长。但单家独户的农民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这就造成农业休闲旅游区域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

地方政府对开发农业休闲旅游的区域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人员、经费和设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以至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还有的地区监管机构太多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等。

(四)相应的保险体系未跟上

中国旅游保险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 还处于摸索阶段, 存在保险险种少、保险对象细分不够、保险责任确定不合理、保险合同不规范,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宣传促销滞后等诸多问题。

二、农业休闲旅游安全的表现形式

(一)出行安全问题

由于农业休闲旅游是以农庄和农家小院为中心开展活动,出行的道路多为乡村道路,道路狭窄、弯道多、坡度大,这给旅游带来很大道路安全问题。

(二)不洁餐饮问题

一些农家接待点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没有基本的消毒设施,没有抽水马桶,污水排泄通道不畅,生食熟食混放,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三)虫、蛇等野生动物咬伤

由于农业休闲旅游的环境是远离城市、远离旅游者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农村,那些地方会有许多有毒或无毒的虫、蛇等野生动物出现,这就必然存在被咬伤的安全隐患。

(四)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由于农业休闲旅游的环境在广大农村,乡村排污体系及卫生防疫体系薄弱,这就增大传染性疾病感染几率。

(五)摔伤、溺水、火灾等突发事件带来的安全问题

三、农业休闲旅游安全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业休闲旅游的政策法律法规

健全的政策法律法规,是确保农业休闲旅游活动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的首要条件。首先,当地政府要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其次,应当将农业休闲旅游纳入当地整体旅游规划和管理的范畴并加强指导。把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的框架下,这样才能保证农业休闲旅游活动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二)完善和健全城乡基础设施

由于农业休闲旅游涉及到乡村基础设施,故当地政府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交通、卫生等能满足旅游需求。

(三)通过强制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旅游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果从业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基本安全知识,或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按有关规定行事,就会大大增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旅游企业和旅游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

四、构建我国农业休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一)建立农业休闲旅游安全的急救系统

由当地政府、公安系统、医院、旅游管理部门联合组成急救系统,随时对所属辖区的旅游地区进行监管。

(二)建立农业休闲旅游安全的保险体系

1、当地农户要认识购买相应保险的意义;

2、由保险公司为农业休闲旅游量身定做保险保障产品。

3、设立企业、农庄、农户旅游保险基金。

(三)逐步建立农业休闲旅游管理智能技术系统

旅游管理智能技术系统,是一种集成多种智能技术、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大量相关数据,给出预报让旅游者和经营者都做好准备。

农业休闲旅游区作为休闲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处于如今的竞争时代中,没有安全意识的农业休闲旅游是无法立足的。提高从业人员人员的素质,建立并完善农业休闲旅游区安全管理体系将成为农业休闲旅游区经营者和当地政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顾慧敏.旅游危机管理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

[2]郑向敏.旅游安全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

[3]王健民.聚焦旅游安全[M].中国旅游出版社

[4]朱红新.旅游安全及其管理体制研[D].南京农业大学,,(11).

[5]郑本法.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4).

中国旅游职业分类体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旅游业;分类体系;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30-02

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旅游团队领队”、“旅行社计调”、“旅游咨询员”、“休闲农庄服务员”等四个与旅游相关的职业作为新职业纳入新版《大典》,这标志着上述职业身份在国家职业体系中首次得以确立。但如何构建与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相适应的旅游职业分类体系,体现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成熟度,还亟待进一步探索。

一、 关于职业与职业分类体系

1.职业概念与职业属性

(1)职业(Occupation)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职业主要由职业名称、职业内容、职业要求和职业报酬四个要素组成。职业名称是职业的符号象征、社会通用称谓;职业内容包括工作对象、工作活动内容、劳动工作方式和工作场所;职业要求涵盖了从业的资格和能力;职业报酬指的是待遇和工资。

(2)职业属性(Occupational attributes)是指职业活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主要具有价值、延续和专门三大属性。职业的价值性指职业的存在特性,包括职业的目的性、社会性和规范性;职业的延续性指职业的运动特性,包括职业的稳定性、群体性和时代性;职业的专门性指职业的形态特性,是职业劳动与一般活动或劳动之间的根本区别。

2.职业分类与职业分类体系

(1)职业分类(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是为满足特定需求而区别或归合职业的活动。职业分类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技能水平相似性为辅的原则进行职业区别或归合职业。

(2)职业分类体系(System of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即有职业分类的层级、类别和职业构成的系统,用以描述职业分类的结果。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职业分类工作,几乎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结合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分类,广泛应用于经济信息交流、人口统计、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国际劳工组织(ILO)早在1958 年就出版了供各国参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后经1968 年、1988年(ISCO-88)、2008年(ISCO-08)等三次修订,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国职业分类体系的蓝本。

3.职业与岗位、工种的关系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根据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和管理要求,岗位设置在各企业不尽相同,而且经常处在调整状态。员工的职业生涯中,岗位一般也会有许多的变动。

工种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性质、工艺技术特征或服务活动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工种定义一般包括工作手段、方式、对象和目的等内容。

职业、工种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个职业包括一个或几个工种;一个工种包括一个或几个岗位。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颁布实施,初步形成了以“工种”为分类标志的职业分类体系,奠定了劳动力管理领域职业分类的基础。1999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实施,在社会劳动力管理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分类体系。从“岗位”管理与培训到“工种”分类与培训,发展到“职业”分类与培训,不仅表明了政府主管部门在社会劳动领域管理的成熟度,也表明了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成熟度。

二、我国职业分类体系构建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春秋开始,就有仕、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新中国成立以后,职业分类体系的构建,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用于人口普查的职业分类。1982年,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公布了供第三次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人口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初步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共分为8大类、64中类、301小类。

第二,用于劳动力领域管理的职业分类。我国在1986 年制定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和代码》,1992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初步形成了以“工种”为分类标志的职业分类体系。《职业工种分类》将职业工种划分为46大类、4700多个工种,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工人从事的工作种类。这些工作使我国的职业分类体系初具雏形。

中国旅游职业分类体系的构建

第三,用于社会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分类。为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先进合理、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并与国际职业分类相衔接的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资格标准体系,1995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 着手共同组织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并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并施行。大典将我国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3个细类职业,初步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职业分类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的经济社会活动和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领域。同时,各部委依据国家职业分类,陆续成立了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实施了职业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批新职业产生的同时,一些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职业出现了整合调整,甚至消亡。在此前提下,国家人保部于2010年12月,又正式启动了中国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工作,历经四年多时间,于2015年公布了新版《大典》,我国的职业分类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三、加快构建旅游业职业分类体系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随着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就业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尽管新版《大典》中新纳入了四个与旅游相关的职业,但与旅游相关的职业还分散在《大典》的不同职业类别中,还没有构建起与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相适应的旅游职业分类体系,还不能很好地体现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成熟度。在新版《大典》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旅游业职业分类体系的意义在于:

1.旅游院校专业设置和人力资源开发基础

构建职业分类体系,是政府部门行业管理成熟的标志之一。开展旅游职业分类工作,有助于全面反映本行业职业种类和结构的状况。它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人力资源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也是企业劳动力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更是旅游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

2.构建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基础

构建旅游职业分类体系,是制订旅游职业资格标准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建立旅游职业分类体系,可为旅游院校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提供依据,为旅游教育培训提供标准。同时,也可为旅游企业甄选合适人才提供依据,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3.旅游信息统计和旅游行业管理的基础

开展旅游职业分类工作,是旅游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旅游行业职业统计和行业管理的基础。劳动者就业、企业用人及教育培训工作,都需要客观、准确和及时的旅游职业信息去引导。

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作用很强。在构建旅游业职业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升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大发展的需要。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4

一、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评价的基本依据, 是创业教育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二元教育”而言, 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而创业教育则是更深层次的教育。从两者的相互关系来看,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运用和深化, 需要以专业教育为支撑。专业教育所获得的知识积累为创业打下了技能基础, 它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创业方向, 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发展方向。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强调以专业为基点, 在夯实专业基础、发挥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展开。从宏观发展目标上来看,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总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因此, 在高校教育中,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应互为一体, 相互促进。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 就是要培养专业能力与创业素质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 在培养受教育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 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创业素质。基本的创业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

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先导, 它构成创业者的创业动力, 主要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 是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动性源泉。正是它激励着人们以某种方式进行活动, 向自己提出的目标前进, 并力图达到和实现它。创业心理品质包括六种: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心理品质;善于交流、合作的心理品质;敢于行动、敢于拼搏、勇子承担行为后果的心理品质;敢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的心理品质;坚持不懈、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性强的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它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 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创业知识主要包括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在向受教育者传授职业知识的同时, 重点是教会其有效的学习方法, 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善于运用知识, 扩大知识视野的本领。

二、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设置

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二元教育”思想指导下, 可以专业教育为主, 立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在传统的专业学习课程构建中增加有关创业的上下游延伸性课程和教学内容, 使得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互相交融, 构建嵌入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借鉴目前国内外高等院校创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二元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笔者对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了构建。整个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显型课程模块和隐型课程模块, 两个模块互为补充。

(一) 显型课程模块

显型课程在传授知识时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有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办法等一整套教学环节, 有一定的学时要求, 每周有确定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为大学生获得基本而必需的创业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根据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基本创业素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显型课程模块由三个子模块构成, 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门具体课程构成 (如图1所示) 。

1. 创业精神模块

该子模块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 主要包括创业管理入门和企业家精神两门课程, 旨在激发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 使其了解创业所必须的心理素质, 培养其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开创性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性。

2. 创业知识模块

该子模块重在帮助受教育者掌握创业必备的相关知识, 由创业管理学、创业团队建设、项目运作与管理、创业法律、创业财务五门课程构成。通过该模块的学习, 使受教育者了解、熟悉并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 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现行政策、与创业有关的财务知识等, 完善创业知识结构。

3. 创业能力模块

该子模块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能力, 强调可实际操作性, 主要包括创业实务、模拟创业、创业个案研究三门课程。通过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创业设计、企业运营实践和案例教学, 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模拟和训练, 使受教育者熟悉创业步骤, 掌握创业技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隐型课程模块

在对受教育者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它所发挥的作用与显型课程一样但却是显型课程不能替代的, 这就是隐型课程。隐型课程蕴含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 具有完全不同于显型课程的特点, 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在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 隐型课程主要是为配合和补充显型课程, 它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存在:

1. 创业精神课程融入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是任何素质教育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主要在于使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陶治道德情操, 对其进行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因些,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 可以有意识地增加有关创业道德和创业品质培养的部分。

2. 创业知识课程融入专业基础课程

创业知识课程中所涉及的财务、营销、法律、管理等相关创业知识可以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进行渗透。例如, 旅游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管理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都可以有意识地强化创业知识的传授。

3. 创业能力培训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及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

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及专业实践教学最贴近行业的发展。如果将创业能力培训课程完全融入旅游类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不仅能体现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 而且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所以其教育效果更直观, 更生动, 更能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

三、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途径

(一) 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增设创业课程

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 许多院校尚没有关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有一些高校虽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 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而已, 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厘清和完善。针对这种情况, 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首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设立明确的“二元教育”目标和学科内容, 将创业教育置于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

(二) 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 任教者最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并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在国外, 担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具有创业经历, 熟悉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过程。而目前国内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方面的专职教师较为缺乏, 因此, 可以采用聘用兼职老师的做法。兼职老师大部分来源于行业, 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 他们能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成为激励学生创业的榜样。

(三) 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创业试验基地作为一种教育模式, 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堂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既包括校内实践基地, 又包括校外实践基地。一般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三部分: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酒店实训室。在实施“二元教育”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这些设施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创业训练, 使学生熟悉相关岗位的管理和服务技巧, 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多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 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 使学生从中体会创业的乐趣与艰辛, 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四) 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氛围尚不浓厚,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 高校应主动实施规划, 增加资金投入, 改善软硬环境, 多渠道、多方位地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 形成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 使之成为校园环境文化的一部分。例如, 在校园内建立创业孵化中心或创业园区, 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以参加“挑战杯”等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 开展创业教育讲座, 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讲座等形式,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创业能力。

摘要: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探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并重思想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整个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显型课程模块和隐型课程模块, 每个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构成。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借助于以下途径: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增设创业课程;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二元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晓, 郭欲丹, 李昌祖.试谈“三位一体”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6 (6) :17-19.

[2]纪玉超, 沈文青.以融合的理念建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124-125.

[3]宋之帅, 赵金华, 陈刚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1 (3) :74-76.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5

运用CBE理论,以就业为目标,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宽泛性,确定以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为职业岗位群,分析其所需能力111。在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性质、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把适应性摆在教育目的的第一位,并关注行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有条件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m31。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摒弃单纯的“学历为本”的传统理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摆在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4.2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设置

根据旅游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机械割裂,使其有机融合,建立起符合旅游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的实践教学课程。突出实践课程设计,按认知实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4个阶梯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案例教学,按照“知识要点阐述,配以实践案例,布置实操训练,师生共同点评”的模式教学114。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教学为基础,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市场为发展导向”为原则,突破从学科体系出发的传统,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国际旅游发展预测,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设计旅游人才规格并建立评估体系,同时邀请旅游业实际从业人员加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4.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使得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变得尤其重要。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现实环境的各种实训室和教学场所,通过采用先进的实验设备、科学的教学模拟软件、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与旅游企业相近的仿真职业环境。公共实训室一般包括语音实验室、公共计算机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包括餐厅及客房模拟实验室、模拟酒吧、形体训练实训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以及建设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旅游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流程,并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从而加强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认识,养成职业意识1151。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市场环境和工作场景中接触企业、接受锻炼,高校还应与旅游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教育模式,形成比较稳定的、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

4.4注重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旅游教学现状和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求越高,同时高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我们要努力克服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把旅游专业的教师轮流送到管理水平较高的旅游企业中去,不仅可以避免教师“高学历、少实践”的现状,而且也能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变他们教学的思维方式。其次,改变教师的考评体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强调研究成果,于是这些教师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更加与现实脱节。鉴于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考核应该有一套特殊的认定标准,把实践教学的成果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再次,旅游院校还要实行“外聘”的机制,把社会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和社会名望的旅游企业专家请进课堂,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定期举行专业讲座,把旅游行业中的新问题、新动态、新政策及时带到课堂中来,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4.5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171。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的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旅游企业的信息反馈,考虑不同实践层次要求上的差异,评价内容注重客观、具体、便于操作1181。旅游专业的学科体系无论多科学、实践教学计划无论多严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系统的监控措施,也会流于形式,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发展空间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完善实践教学要求、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实践教学管理条例等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有章可依,形成制度保障。

5结束语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6

【关键词】 亚运;旅游公共服务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即将举行,作为一项国际性体育盛会,必将为广州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亚运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旅游业的全力支持和合作。如何做好包括旅游服务在内的亚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成为广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学者们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设施配置、亚运旅游商品、旅游战略地位等方面对广州亚运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从旅游公共服务角度探讨广州亚运旅游的未见报道。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刘小军认为,旅游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性旅游服务、市场性旅游服务和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务。李爽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指在旅游目的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由政府或其他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等服务主体为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旅游者(现实的和潜在的)和当地居民(现实和潜在的休闲群体)提供,具有明显公共性,满足旅游者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本文所探讨的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就是围绕着亚运会这一主题事件,由政府和其他组织为满足亚运旅游者的需要所提供的具体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一、亚运旅游公共服务的特点

亚运旅游公共服务属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同样具有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双重属性,也有特殊性,即积聚性特征明显,首先表现在服务对象上,届时亚运会将有2万多名运动员、随从技术官员,1万多名注册媒体人员,除此之外,还有受赛事吸引的旅游者。预计亚运会将接待3678万过夜旅游者。其次是服务时间相对集中,从会前到会后大约持续2个月左右。正因如此,满足亚运旅游市场公共服务的需求尤为重要。

二、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将发展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与目标。2007年,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2007.9.12)和《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2007.11.13),分别提出了“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游公共服务”,明确了新时期旅游部门新的工作重点。这就要求地方旅游政府必须转变观念,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2.旅游业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散客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活动方式替代旅行社组团旅游的趋势日趋明显,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标识指引、旅游咨询发布等旅游公共信息咨询的需求逐渐增加。现代旅游市场游客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旅游接待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个性化旅游市场(通常所说的散客市场)的增长需求,如何提供更适合现代旅游市场发展的服务方式,已成为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亚运会顺利举行的有利保障。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承办的最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功能载体,也是充分展示广州城市形象和实力的窗口。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届时可以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提供尽可能多的经济、高效服务,对亚运会的顺利举办、广州旅游业品牌扩大和口碑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城市旅游创新发展的良好平台。广州作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来看,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常州、湖州等长三角区域城市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广州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亚运会将是广州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剂,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广州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更有助于广州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提高其国内和国际旅游竞争力,真正实现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大的迈进。

三、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主要内容

1.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架构。在建构体系前: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旅游业是在维持旅游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发展,建设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上就是向亚运旅游者提供更丰富的旅游公共产品,只有在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量达到理想的“供求平衡点”,处于最优供给状态。其次要充分考虑岭南文化特色。亚运会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作为亚洲人民友谊和合作的聚会,受不同举办地文化的影响,具有各自的魅力。亚运的特色实际上是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例如韩国釜山亚运会突出展现了传统高丽文化,多哈亚运会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特色。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是彰显岭南文化魅力的绝好时机,在构建亚运公共服务体系时要将岭南文化元素注入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建设实施之中,让旅游者全方位地真正感受岭南文化的“天人合一、敢为天下先、务实求真、开放兼容精神、独立自主和求富敢富精神”的内涵。

在考虑以上两个要素后,再力图构建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框架。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从供给主体和供给产品这两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构建的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彰显岭南文化特色的、由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供给机制构成的体系,从而满足亚运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为亚运旅游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达到整体最优。

2.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关键就是解决“为亚运旅游者提供哪些旅游公共服务”、“由谁来提供”这两大问题。在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人,是供给的上层主体,同时要充分引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构成的复合供给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亚运旅游公共服务资金紧缺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满足亚运旅游公共服务多样化的供给需求,提高供给效率。具体来说,以政府供给为主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旅游行业标准制定与管理、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旅游宣传与推广等几个方面(图1)。

以市场供给为主体的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旅游饭店住宿与餐饮接待、旅行社旅游服务接待、旅游商品购物、旅游商品购物等几个方面(图2)。以社会供给为主体的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主要是亚运旅游志愿者服务,具体包括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各类主题培训,如亚运服务礼仪、亚运导游服务、亚运语言沟通与技巧培训、亚运竞赛项目与体育知识培训、亚运防突发事件紧急处理培训等等。

四、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建设,必须从体制、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1.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公共导向的旅游发展政策。旅游公共需求是旅游部门存在的客观需要,决定着旅游部门活动的范围,旅游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建设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利举办亚运会的必然需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认识到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广州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及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平台和推进作用。

2.制定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广州作为综合旅游城市,具有较好的旅游接待服务基础,但与快速发展的旅游公共需求仍然不完全匹配。在国家旅游局着手制定《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同时,首先全面调查广州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情况,针对亚运旅游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并积极推行、实施,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广州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提高本市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社会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3.设立亚运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为了进一步理顺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建议成立广州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隶属于广州市旅游局。该机构在亚组委的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亚运期间旅游公共服务的规划、建设、监督和管理等工作。亚运结束后,该机构在市旅游局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广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4.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多元化供给。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力量,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关系,着力转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选择一些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企业来承接广州珠江游、广州海洋主题公园建设、星级酒店建设等亚运旅游服务项目,选择一些信誉高、质量优的旅游企业来承担亚运旅游线路设计、亚运旅游纪念品开发等项目;另一方面要大力发挥广州旅行社行业协会、广州旅游信息协会、广州旅游景区协会、广州酒店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的纽带作用,开展亚运旅游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活动,弥补政府、市场在亚运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不足。

5.多渠道筹资,创设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政府宜从财政经费中划拨一定的资金,设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以支持本市旅游公共信息化建设、公共安全救助网络建设、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系统建设等重点项目。其次由政府出面,通过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私人、企业或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或进行捐助,保证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的供给。

6.大力加强旅游服务人才建设。旅游业是服务型产业,是与人打交道最密切的产业,亚运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通过广州旅游景区协会等行业组织,调查和搜集广州旅游业人员,并根据旅游公共服务需求的不同进行归纳和划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组织有序、动态管理的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人才库。其次行业协会要密切与广州各大高校旅游专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组建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亚运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最后要重点做好培训工作,加强亚运旅游服务人员在讲解技能、亚运知识、服务礼仪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晓莉.2010年广州亚运会客源市场分析与旅游设施配置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6(5):31~33

[2]黄燕.2010年广州亚运会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路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6(6):46~48

[3]李晓莉,文吉.2010年广州亚运会旅游的战略地位与应对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27~30

[4]刘小军.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思考[J].旅游调研.2007(9):12~13

[5]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6]李志刚.桂林旅游发展专题研究(2005-2006)[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7]林震华,雷琛烨,任叶.国家旅游局调研苏浙沪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网china.com.cn.

[8]邵琪伟.在国家旅游局党组传达贯彻十七大精神会议上的讲话[J].旅游调研.2008(1):l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篇7

中共十八大提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丝绸之路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线路之一, 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沟通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友谊之路, 它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兼容并蓄的文化, 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关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有利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 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推进全国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一、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素有“黄金之路”、“文化之路”之称的丝绸之路, 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厚重久远的人文内涵, 然而因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现实原因, 一直未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对丝绸之路所属五省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国家政策不断引导, 需要抓住机遇响应号召

为促进丝绸之路5省经济发展, 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鼓励政策。2004年发布的《国务院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2009年, 国家旅游局将西部旅游业纳入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中, 在资金、人才和政策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建设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 十八大指出, 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包括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通过做大做精文化旅游品牌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丝绸之路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是因时制宜的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 实现文化兴区的必由之路。

(二)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

丝绸之路拥有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文化资源, 涉及到古遗址、古陵墓、古建筑、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音乐舞蹈、手工艺、文学、饮食、文化、节庆、山水、草原、沙漠等多种类型, 不同区域间由于文化各异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可利用其互补性开发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同一地区由于地缘相近、文脉相连, 相邻景区的相似性较高。例如, 有“中国石窟艺术之乡”的甘肃, 仅敦煌一地, 除莫高窟外, 还有东千佛寺、西千佛寺、安西榆林窟、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等多个石窟。同类旅游资源常常是集中分布, 十分有利通过整合将相似的旅游资源产品做大做强做精, 使旅游资源要素的积聚功能和辐射力得到充分的张扬, 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带来各个地域单元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无法获得的聚集规模效应[1]。

(三) 经济水平较为落后, 亟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丝绸之路所属5省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区位显赫、地缘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明显落后[2]。丝绸之路5省2011年经济发展情况, 如表1。

从表1可知, 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均GDP要高于其他地区, 甘肃省要远远落后于其余4省。然而, 2011年全国人均GDP实现了5 450美元, 而丝绸之路所属5省均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可见, 5省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在全国都是比较落后的。因此, 如何发展丝绸之路5省经济, 缩小5省差距,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5省政府和人民所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发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 恰恰为五省提供新的

经济增长点。

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丝绸之路历史久远、宗教盛行、地貌多样、区域跨度巨大、多民族共存, 拥有数量丰富、品质较高的文化旅游资源, 发展文化旅游基础优良。笔者在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归纳整合的基础上, 构建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 (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构成体系由历史文化体系、宗教文化体系、艺术文化体系、民俗文化体系、自然文化体系5大体系构成, 具体分为17类。丝绸之路自西向东横跨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5省, 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良好, 种类众多, 总量丰富。丝绸之路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博大辉煌的古代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尤其是古遗址、古陵墓和古建筑。5省民族众多, 民族风情浓厚, 这就出现了不仅佛教、道教盛行, 伊斯兰教也非常盛行。同时, 由于幅员辽阔、地理空间跨度大, 其在饮食、服饰和节庆上独具西北风情。由于地跨两级阶梯, 区内以高山、大川、沙漠、草原为主, 亦形成了粗犷壮美的自然文化 (见图1) 。

(一) 历史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体系主要由古遗址文化、古陵墓文化、古建筑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构成。古遗址文化主要由古城、遗址构成, 著名的有敦煌古城、楼兰古城等。古陵墓文化主要以陵墓为主, 著名的有秦始皇陵墓、哈密王陵、香妃陵等。古建筑文化以石窟为主, 代表性建筑有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政治经济文化主要是现代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 酒泉的航天城等。

(二) 宗教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体系主要由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构成。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由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为主, 其中陕西、甘肃以汉传佛教为主, 新疆、宁夏、青海以藏传佛教为主, 丝绸之路上的夏河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道教在丝绸之路上较为盛行, 有天下道家第一名山———崆峒山。由于丝绸之路上较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 所以丝绸之路上清真寺较多, 且知名度较高, 如新疆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

(三) 艺术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文化体系主要由音乐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和文学文化构成。由于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能歌善舞, 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舞蹈以少数民族舞蹈为主, 音乐中的“花儿”体民歌最为突出。手工艺文化中多为雕塑、石窟、壁画、刺绣等, 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文学文化中最为突出的是新疆文学, 有享誉世界的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和全国闻名的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等等[3]。

(四) 民俗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的民俗文化体系主要由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节庆文化构成。饮食文化以主食和小吃为主, 由于其大部分地区处于游牧文化区, 受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饮食大部分以羊肉、奶制品居多。服饰文化以少数民族服饰为主, 其中的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都习惯于穿着本民族的特色服装。节庆文化以少数民族节庆与旅游节为主, 各民族的节庆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同时, 受丝绸之路的影响, 各地区会在不同的月份举办丝绸之路旅游节。

(五) 自然文化体系

丝绸之路上的自然文化体系主要由山文化、水文化、草原文化和沙漠文化构成。受地势影响, 西北地区多草原多高山多沙漠。山文化主要指丝绸之路上的名山, 如火焰山、天山等, 且山势高耸俊俏, 风景壮丽, 山水都有丰富且保存良好历史文物古迹。水文化以咸水湖为主, 如青海湖、罗布泊等。草原文化以水草丰茂、富饶美丽的草原为主, 如石门沟草原公园、大马营草原。沙漠文化以雄伟壮阔的沙漠为主, 主要表现是敦煌的鸣沙山。

综上所述,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绵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发展前景广阔, 其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文化旅游非常有必要。然而, 虽然丝绸之路拥有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和自然这五大文化体系, 然而其内涵挖掘仍然不够, 还需要其他学者能进一步的进行研究探讨。

摘要: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拥有多彩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风貌。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来, 丝绸之路凭借其优势走上了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之路。基于文化旅游的视角, 论述了丝绸之路发展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在分析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构建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 以期有助于实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大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曹大明, 谢庐明, 陈晓强.粤湘赣“红三角”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6, (3) :118.

[2]南宇, 杨阿莉.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9) :161.

《会展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8

会展类的课程是一门关于会议、展览、奖励旅游与节事策划和管理的基础课程, 有关会展的课程教材和专著五花八门, 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 无论教材和专著冠以何种名称, 其主要内容基本包括:一是国际会议组织与管理:国际会议的相关概念、分类与基本组织程序。二是奖励旅游的组织与管理:奖励的相关概念、分类与基本组织、策划方法。三是节事与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节事、大型活动的概念、分类、策划与管理及其后续影响。四是展览会的组织与管理:展览会的概念、分类、组织、策划、营销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旅游行业对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由此使传统会展类课程内容设置的缺陷也日益暴露, 主要表现在内容太过笼统, 简单, 无法通过案例和实训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因此, 本文力图重新设计会展类课程的主要内容, 构建《会展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

二、《会展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课程性质。

《会展旅游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是以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体育旅游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以旅游六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课程。

(二) 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教学, 让学生掌握会展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具备从事会展旅游各项工作的理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为从事会展旅游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依据。

课程设计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依据会展旅游市场的基本要求, 按照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奖励旅游以及体育旅游的基本特点, 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计目标。

一是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会展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会展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二是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全面熟悉会展业各部门的所有服务项目和服务技能, 具备会展业常见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三是素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会展服务礼仪习惯, 初步树立学生在会展业中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沟通协作意识。四是社会能力目标:建议学生做大型赛会服务志愿者,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会展服务与管理能力。

(四) 课程内容。

1.会展概述。

要求学生了解会展的含义和组成部分, 掌握会展的特点, 理解会展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作用。

2.会展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会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 了解我国会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 了解部分中外知名会展活动。

3.会议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议的概念和类型, 掌握会议的申办方式, 掌握会议的工作流程, 学会制定会议工作计划, 掌握会议服务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议旅游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4.展览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展览的定义与分类, 掌握展览会举办及参展商参展的基本程序, 理解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 掌握展览旅游的特点和分类。

5.节事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节事的概念类型, 了解节事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重点掌握节事的策划与操作流程, 掌握节事旅游的运作与管理工作。

6.奖励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奖励旅游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熟悉奖励旅游的操作机构和操作流程, 理解奖励旅游的发展趋势, 掌握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措施。

7.体育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掌握体育旅游的含义、分类, 熟悉体育旅游管理的运作流程。

8.会展旅游营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展旅游营销的内容, 掌握会展旅游经济涉及领域, 掌握会展旅游营销中广告宣传的内容和营销策略的运作。

9.会展旅游服务管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展旅游服务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会展旅游交通、游览管理、会展旅游娱乐和购物管理的基本内容。

10.会展旅游危机与安全管理。

通过学习, 让学生了解会展旅游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掌握会展旅游危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理解会展旅游安全管理策略。

11.会展业。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展业的概念及构成, 理解会展业发展具备的条件, 了解中外会展业的管理机制, 掌握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方法, 对我国会展业相关政策法规有基本的认识。

12.会展市场。

通过学习, 让学生掌握会展市场的概念及划分, 理解会展市场的运作机制, 了解国际会展市场的现状。

13.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掌握中国会展业特点及现状, 理解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的重要性。

(五) 授课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再发现问题, 教师再解惑的教学方法, 并采用案例讨论、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六) 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

1.考核评价要求。评价原则:全面、客观、综合、主次分明的多元化评价。评价方法:校内教师评价和督导评价与校外专家评价相结合。学生成绩评定: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采访宾客、课业评比、模拟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知识竞赛等,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考核形式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百分制, 考核内容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

2.教学资源要求。一是教学设备条件:学院多媒体网络;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中国会展网 (http://www.expochina.com/) ;中国会展信息网 (http://www.cn-expo.com/) ;中国会展在线 (http://www.cce.net.cn/) 。二是教师团队要求:工作责任心强;团队合作精神好;职称为讲师以上, 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 建议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贾晓龙.会展旅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Mike Weed, 戴光全.体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3].雷鹏.会展案例与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浅析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与体系构建 篇9

一、旅游资源整合评价内涵解析

所谓旅游资源整合评价, 指的是以实地考察、调研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对旅游资源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 避免其遭受破坏, 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最终目的, 将旅游资源个体与环境进行整合, 采用某种标准对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开发条件以及环境系统开展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 是一个系统性与多位性的评价体系。

在旅游资源的整合评价过程中, 彼此搭配、组合以及联合各资源单体, 基于资源个体和环境之间的能动作用的发挥, 整合、集中分散的资源个体, 可以使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得到准确的衡量与解读。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应掌握四个原则: (1) 全面系统的原则。 (2) 客观性原则。 (3) 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的原则。在旅游资源评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以定性评价为基础, 综合运用定量评价方法。 (4) 动态发展的原则。

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解析

国家标准虽然简单易行, 有很强的普适性, 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很明显, 但随着社会经济与旅游市场的发展, 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具体问题有:

(一) 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解析

(1) 旅游资源分类太过细致。《国标》对于旅游资源的分类有主类、亚类与基本类型三个层次, 而又将主类分为8个、亚类分为31个、基本类型分为155个, 这样的分类方法导致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被降低。 (2) 单体拆分与分类的问题。在《国标》中, 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都要求以单体为对象, 对单体的定义比较模糊, 不易于评价者准确把握。

(二) 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的问题解析

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过于注重。《国标》的注重的是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 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并未涉及; (2) 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未能得到体现。《国标》中的评价因子, 对旅游资源和其他区域同类型资源的对比评价没有涉及, 且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定以专家打分为主, 过于主观; (3) 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国标》中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更多的是围绕其本身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的需求相背离, 没有以市场开发为导向; (4) 对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可行性考虑并未涉及。在《国标》中, 对于旅游资源的可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没有进行考虑, 只是对资源本身价值进行评估, 对旅游资源的可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指导意义不高; (5) 主要是围绕观光型旅游资源进行的评价; (6)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追求全面。判断旅游资源的价值, 主要是特色, 而《国标》对于旅游资源的评级, 过于追求全面的价值, 并不科学。

三、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究

(一)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内容体系构建

通过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涵与现状的分析得知, 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资源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客源市场以及环境和区域经济水平等的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是一个多元综合体, 我们不能只单纯对资源本身进行评价, 需要从全方位多视角对其进行评价, 具体总结为四个方面: (1) 对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对旅游资源的评价, 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旅游资源要素的价值; (2) 对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评价。对旅游资源的利用, 相应的开发条件是必须具备的因素; (3) 对旅游市场的条件进行评价。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所以, 对市场条件的评价诸如客源市场范围与质量等是很有必要的; (4) 对旅游资源的特色价值进行评价。

(二)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1. 构建依据和原则

基于旅游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 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 指标选取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 科学性原则; (2) 全面和独立性原则; (3) 可比性原则; (4) 代表性原则; (5) 普适性原则。

2. 指标选取

通过以往研究, 文章将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 (1) 旅游资源品质, 包括美感度、珍稀奇特度、完整度、资源规模与丰度、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知名度、旅游环境容量与年适游期; (2) 开发条件, 包括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附近旅游地类型差异度、与附近旅游地间距离、基础设施、客源市场和环境质量; (3) 附加值, 包括地质地貌、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天象、建筑艺术、遗址遗迹、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价值。

3. 体系构建

综上, 围绕资源品质 (quality) 、开发条件 (development condition) 与附加值 (additional value) 建立起旅游资源的QDA综合评价体系, 如下图: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资源是必备的条件。旅游产品开发与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 旅游资源是基础。而对旅游资源正确认识, 做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是进行旅游规划的基础, 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前提, 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对我国旅游资源评价现状分析, 针对旅游资源整合评价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幼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2]黄细嘉, 李雪瑞.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 :96-100.

[3]周凤杰.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新探[J].中国市场, 2007, (40) :10-11.

[4]刘家明.从规划实践看旅游资源开发评价[J].旅游学刊, 2006, 21 (1) :9-11.

[5]王良健.现行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方法创新[J].旅游学刊, 2006, 21 (2) :12.

[6]李雪瑞.旅游资源整合评价分类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10

在旅游业给各县域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不得不承认, 日益凸显的“井喷式”消费热潮给各县级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本文试图分析我国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1 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概述

狭义的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仅由县域政府部门所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务产品或信息, 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系统。广义的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在县域范围内, 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共同提供的, 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总称, 它具有区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2 我国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管理机构不健全, 缺乏长远的整体规划

当前, 我国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旅游管理机构不健全, 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绝大多数县区仅在旅游发展总规划中用了较小的篇幅提及旅游公共服务的部分项目, 尚没有系统地进行规划。

2.2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

首先,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制约, 规划在政府换届或领导调整时沦落到虎头蛇尾的尴尬境地;其次, 由于没有资金保障, 投入不足, 建设往往滞后或被迫中止, 造成项目零散、不成体系, 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3 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2.3.1 市场机制不够健全

旅游业是一个投入很大的产业。目前, 我国大部分县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 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 供给主体单一, 缺乏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的参与, 市场力量难以发挥。

2.3.2 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我国的旅游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无章可循, 监督管理不到位, 缺少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公众的参与, 致使供给主体有空可钻, 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或质量低劣, 甚至导致某些供给主体破坏环境、糟踏资源、扰乱旅游经营市场、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等严重后果。

2.4 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2.4.1 以领导满意为中心, 忽视公众的满意度

旅游公共服务产品或信息是满足广大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公共系统,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然而, 相当部分的县域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 主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某些领导的指示或经验判断, 一味追求本任本届政府的绩效, 忽略公众的客观需求, 建设大而空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势必降低公众的满意度。

2.4.2 以短期利益为目标, 缺乏长效管理

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只关注投入, 而忽视结果;只关注短期的局部经济效益, 而忽略可持续发展。有的县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肆意改造古建筑、古街区的格局, 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貌等。

3 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3.1 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

首先, 各县级政府应成立由旅游、交通、规划等部门及旅游企业组成的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 全面负责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其次, 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思路。

3.2 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往往造成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偏低、发展不均衡、效率低下等情况。因此,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治理模式, 提出多元化的供给模式, 即以政府主导、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 (见图1) 。这种供给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 充分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 实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公共服务购买、政府间协议、特许经营、凭单制、志愿服务等多种供给方式, 充分发挥市场、第三部门、社会公众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开发、建设以及后期的监督管理等。

3.3 加强区域合作, 整体联动建设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县级政府应抓住国家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机遇, 依托所在省、市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及其他部门的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无缝对接, 构筑多层面、多领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协作。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4 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 设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各县要建立由政府、旅游专家及广大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 保证政策的制定代表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其次, 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目标责任制明确规定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体的职责和权限, 对各环节的责任方进行有效监管, 确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质量和供给效果。最后,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可采取建设旅游政务网、举办听证会等措施, 并通过政务公开及有效地反馈意见, 加强政府与相关组织、供给部门与目标公众之间的沟通, 有效地监督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使旅游公共服务最优化供给。

3.5 设立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

有效的评估机制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首先, 应确定由政府、社会公众、旅游专家、第三部门等多元化评估主体。评估的组织形式往往由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评估机构或者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代表委员会等三种。他们通过向利益相关者搜集和解释信息, 对建设及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 进而为政府协调各方利益、制定相关政策或调整执行方案提供咨询建议, 从而保证利益相关者多方满意, 尤其要提高旅游消费者及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摘要:当前, 我国国内旅游已进入以“假日旅游”为标志的大众化发展时期, 县域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是, 由于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提出构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军.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源[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7) .

[2]李爽, 甘巧林, 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5) :8-15.

[3]连漪, 何建军, 王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5) :234.

[4]刘忠定.一种官民二重的机构模式——社会转型时期“第三部门”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3) :26-33.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11

黄山市作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拥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境内外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近年来,黄山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以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业取得快速发展。目前,黄山市申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2010年5月,黄山市还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与此同时,黄山市的旅游服务业发展同样面临着水平由低到高、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尤其是在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此形势下,对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升黄山市的旅游服务质量,促进黄山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美国营销协会(MSI)对服务质量所从事的大规模市场调查指出,服务质量是一个相对标准,而非绝对观念,顾客对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决定于其事前所持有的期待与实际所感受到的服务之间的比较[1~2]。旅游服务质量是指旅游者通过比较其接受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目标得出的对某一特定服务的感知。由于旅游服务持续时间长,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娱、购、安全等各个方面,旅游服务质量容易出现波动,因此,旅游企业要做好服务质量的测评,必须准确识别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的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事前和事后研究,使企業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与旅游者的需求一致,从而以满意的服务赢得旅游者的认可。

目前国内外对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主要依赖传统旅游者反馈的方式进行服务质量的调查,如顾客服务问卷调查,或者采用IPA和SERVPERF两种方法居多[3~4]。本文尝试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因素,通过构建黄山市旅游服务体系,找寻旅游企业改进服务质量的途径。

二、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服务基础条件较好,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黄山市旅游人数已达2 544.72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人数105.03万人次,国家级黄山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51.83万人(数据参考自2011年黄山市统计年鉴)。如此庞大的游客数量,离不开完善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截至2010年,黄山市星级宾馆的总数由1995年的13家增加到77家,其中高星级(四星及以上)宾馆26家,旅游涉外宾馆77家(星级宾馆(酒店)指截至2007年底已得到国家旅游局或省旅游局批准的,不包括已报待批部分)。黄山市的星级宾馆在地域上分布比较集中,分布结构有待调整,且高档(四星及以上)宾馆的数量仍显不足。黄山市星级饭店平均开房率一直徘徊在40%~50%之间[5],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与游客的要求存在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旅游交通方面,黄山市对主要国内客源市场的交通已基本能“通”,但全国三大客源市场中仅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游客进出黄山较为方便快捷,其他两个客源市场的游客大多需要中转。作为旅游服务供应企业与游客之间的中介组织,黄山市目前已有旅行社15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9家,国内旅行社137家。这些旅行社规模普遍较小,职能较单一,旅行社服务大多以地接业务为主,接团价格受到组团社限制,加之大多数旅行社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竞争非常激烈。从导游服务水平来看,黄山市初级导游和兼职导游居多,缺乏中级和高级导游,导游总体素质不高。

(二)旅游信息服务功能不足,相关管理制度仍需加强

随着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黄山市自助游散客的比例不断增长,占据了旅游客源市场很大的份额。零散游客由于没有参加旅行社,人生地不熟,需要搜集大量的旅游信息。因此,规划与建设游客信息中心已成为黄山市为游客特别是自助旅游者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的必备旅游设施。目前,黄山市游客信息中心存在着数量少、建筑标志缺乏、信息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其在数量与质量上与黄山市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咨询系统不相匹配。现有旅游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内容少、涉及面不广、信息提供方式较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的查询需求。

在旅游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方面,黄山市旅游管理体制历经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已形成以政府宏观决策为基础,旅游局行政管理与旅游行业协会管理相结合的旅游管理体系。同时,黄山市还成立了“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在景区管理方面,黄山风景区、齐云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景区均设置了景区管理委员会,由景区开发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近几年,黄山市又先后成立了旅游饭店协会、旅行社协会和导游协会,在行业自我管理上迈出了新步伐。

(三)旅游服务标准初步建立,服务培训机制和质量监督体系欠缺

自2006年启动“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项目以来,黄山市组建了旅游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由旅游、标准化部门、高校和技术机构的专家、教授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组,利用社会力量,统一负责旅游服务标准化的技术性工作,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同时,黄山市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5]。但是,针对旅游服务标准具体实施过程的旅游服务培训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黄山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国际化旅游的专业人才十分欠缺。特种外语导游、国际商务会展接待、境外旅游线路策划、海外旅游市场推广、高档次旅游饭店经营管理等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国际化旅游人才不仅要求外语水平高,具备较强的旅游市场开拓能力和旅游项目策划能力,而且必须广泛了解旅游客源国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俗,熟知涉外礼仪及旅行常识,精通商务接待和会展布置,这也决定了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本非常高,培训周期也相当长。

三、黄山市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

旅游服务体系是关于以旅游企业为载体提供的服务产品或信息,满足旅游者物质和精神需求程序的一个系统[6~7]。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的集合。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黄山市旅游服务体系可以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详见下图。旅游服务基础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三个形态、结构和性质互不相同的子系统一起构成庞大复杂的旅游服务体系,称之为旅游现象的多元化系统结构[8]。

(一)旅游服务基础体系

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中的住宿餐饮和旅游交通是影响游客出游决策及游览观光体验的先决条件,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供应企业与游客之间的中介组织,是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和销售者,其提供的导游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满意度。同时,旅游城市的休闲与娱乐设施是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硬件条件,也是延长游客在本区域的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服务收益的影响因素。

文化是旅游之魂,黄山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境内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和宏村、西递),一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安徽省国家级文化遗产总量的1/3。黄山市三区四县之一的徽州素有“文礼之邦,东南邹鲁”之称,作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曾保持兴盛几百年,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着独特、重要的历史地位[9]。因此,在构建黄山市旅游服务基础体系时,必须特别重视文化因素的主导作用。

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都非常关注会议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发展。与休闲观光旅游相比较,参加会议旅游和商务旅游人员的停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购物能力强,将给会议接待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开展会议旅游可以有效调节目的地旅游旺季与淡季旅游者数量和消费上的不平衡,提高各类接待设施的全年平均利用率。

(二)旅游服务保障体系

旅游活动的实现,除了旅游服务基础体系对旅游者的需求进行有偿供给外,还需要得到政府、社会有关的物质和服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以顺利解决旅游活动所需的资金、物质、人力、信息、法律等方面的问题。黄山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旅游组织机构与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保障、旅游风险分析与管理体系的保障,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黄山市旅游服务的保障体系。

(三)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2005标准定义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質量改进等活动。为了实现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强化服务质量培训、完善服务质量监督和落实服务质量反馈等方式不断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在贯彻和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服务标准体系,增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国际性,并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 PDCA循环模式持续进行服务质量改进,不断巩固旅游服务的工作成果,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动态管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改进的长效工作机制,从而推进旅游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

四、提升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的途径

(一)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做大做强黄山旅游品牌

黄山市要大力发展航空旅游运输,加快推进机场扩建,争取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和航班,尤其是国际直航城市要增加,使海外游客能够直接飞达黄山旅游目的地;同时加快建设区际快速公路交通,提高黄山的可进入性。在对内交通方面,在当前已形成的交通骨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景区与中心城市间、景区间路网建设,增开或新辟相应运营线路,提高景区景点的通达率。

为了迎合海内外游客的消费需求,可以对黄山原生态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以及徽文化特征进行深层次挖掘,充分体现黄山旅游资源的地域特色,做大做强黄山旅游品牌。除了特别突出冠绝天下的自然旅游资源外,还应对黄山丰富的徽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让“魅力黄山、和谐徽州”的黄山旅游品牌形象能够为海内外游客所接受。与此同时,黄山市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娱乐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娱乐项目,如充分利用屯溪老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资源,扩大旅游娱乐服务内容,让游客白天看够黄山山水之后,晚上仍然能够玩得开心尽兴。

(二)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信息系统和规章制度,规避旅游服务风险

建立黄山市游客信息咨询系统,形成包括区域游客信息中心、城市游客信息中心和景区游客信息中心三个层次,建立符合黄山市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信息咨询系统。通过进一步完善区县旅游协调机构建设,加强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建设,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管理能力,更好地为黄山旅游提供保障服务。

在旅游政策与法规制定时,应从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产权制度入手,不断完善遗产型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制定针对遗产型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同时建立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以及区内条块整合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政策。除此以外,黄山市还可以在航空和口岸开放、公路交通、徽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旅游产业扶持等方面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政策。

为了规避旅游服务风险,黄山市应对旅游服务行业进行不间断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做出预警,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或消减风险。还可以组织专家研究和制定黄山旅游服务风险管理体系,并采取风险教育、制定防范各类风险预案、建立旅游服务风险基金和完善相应资源的配给、建立快速风险反应机制等措施,以此提高黄山市旅游服务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旅游服务培训机制和质量监督体系建设,重视游客购后评价

各旅游企业在建立旅游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应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员工的培训,重点强化窗口接待服务员和导游的培训力度,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服务标准,规范运用标准,切实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国际多边的旅游人才培训合作机制,加快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化步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方面,首先,黄山市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必须实现与国际接轨,特别是要学习先进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一流的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其次,要与黄山市旅委、市商务局等单位加强协作,对旅游企业服务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强化对四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服务标准要求的限期进行整改。引导和督促各旅游企业严格执行旅游服务标准,规范旅游市场,营造安全、诚信、优质的旅游环境。

对于游客的体验,旅游企业若不能预计到或无法接收到关于旅游者购买后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就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这将大大损害企业的形象。因此,旅游企业应该重视对游客体验的调查,加强售后服务管理,这样既可减少旅游者的抱怨和投诉,又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这对维持老顾客与开发新客户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了黄山市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服务体系的规划与建设,一定要以保持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文化完整性为前提,在保持和增加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条件下实现当代的旅游发展。在黄山旅游服务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对黄山市旅游服务业进行动态成长管理,监控各个层面的旅游承载力指标,以控制旅游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黄山旅游服务业的可持續发展。

参考文献:

[1] 续嵩.SERVQUAL在中外旅游业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07,(3):82-86.

[2] 李星群.四种主要服务质量测评方法在旅游企业的运用[J].经济论坛,2006,(1):91-94.

[3] 王天佑.旅游业服务质量评估方法之优劣探析[J].现代财经,2007,(9):57-62.

[4] 梁雪松,马耀峰,李天顺.入境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的分析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4):107-108.

[5]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专项规划[R].黄山:黄山市旅游局,2005-02.

[6] 李季.关于天津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J].商业研究,2004,(4):173-176.

[7] 郎富平,金平斌,王啸啸,马宇涛.杭州市旅游服务质量体系存在问题分析及完善途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9):52-55.

[8]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95.

[9] 周永广,马燕红.基于携程网自由点评的游客满意度评价及游客管理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3):97-10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2011sk422)

作者简介:邱燕(1978-),女,四川内江人,助教,硕士,从事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研究;赵士德 (1968-),男,黑龙江绥棱人,副院长,博士,从事旅游管理研究;宋艳(1981-),女,山东高密人,硕士,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逐步实现与国外高校接轨, 课程体系的设计水平也相应有所提升。然而,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总体而言,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体制滞后。高校的旅游管理课程长期处于单一化状态。就高等教育而言, 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教育长期被作为该专业的核心教育工作, 过分强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灌输。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旅游管理课程教育的主体, 尽管从学科划分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不容忽视的是, 这种强化专业学科的教育却使得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 最终难以对社会形成有效的适应。

其次,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培养计划与教师的教学计划未能形成有效的融合。目前, 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计划在学生上课之前就已经做好, 也足够详细, 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数年内不会发生变化[1]。但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计划当中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而对于多来自于教学计划总结的培养计划而言也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事实上, 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通常难以分开, 导致彼此之间的指导与借鉴作用不很明显, 加之当前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更加突出了两种计划的不合理性。

最后, 高校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未能进行有效整合。尽管根据现有的旅游管理课程教育方式, 高校开设了相应的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等一系列针对学生知识与素质提升的相关课程, 但这些课程之间却缺乏有效的联系, 不少旅游管理理论课缺乏实践课程的应用, 而实践课程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指导, 这种不协调的状况也使得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但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教育方式来自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系。伴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发展, 原有的旅游管理课程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因此, 对这种方式进行适时的创新势在必行, 必须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体系。事实上, 也有不少学者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 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改变也必然会涉及各类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 这种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总的来说, 对于旅游管理课程的构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对于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综合化考虑。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构建往往需要同时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包括课程内容、高校自身情况等, 即不仅要使旅游管理课程教育方式具备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功能, 还要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类型与办学定位, 从而确保课程设计体系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形成有效的结合。这实际上要求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需同时兼顾总体发展与个体发展, 并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而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高校具有深刻的理解。这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多元化特色对于整个高校发展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尽管高校是知识的殿堂, 但在高校的运营过程中往往关注个体的学习, 而对于高校各专业自身的学习却关注不够。事实上, 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 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对于培养旅游管理课程的学习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织学习带来的是组织内部各类参与者对学习的重视, 包括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 而这对于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 培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高校并非仅仅是学习的地方, 作为组织, 其也拥有自身的文化。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 对其教学成绩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也往往包括其文化积累, 这对外界对旅游管理课程的认可具有推动作用[2]。高校专业文化不同于一般企业文化, 由于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高校专业文化往往更具正确的价值观, 也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因此, 对于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务必考虑对于专业文化的培育, 以专业文化指导构建活动的进行。

第四, 高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旅游管理课程学习中的地位, 并努力将其思想融入到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当中。一般情况下, 作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高校所提供的学习方式, 而这多少限制了学生的活力。尽管这种传统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思想的统一及避免学习行为的盲目性, 但作为重要的参与者, 学生也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因此, 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有必要保持适当的开放性, 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创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 从而使得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不仅保证了总体层面的科学性, 也具备了个体层面的灵活性, 提升教学效率。另外, 对于学生思想模式的改变也较为重要, 这可以对其行为进行指导, 从而从微观层面支持课程体系的逐步构建与创新。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高校对于课程体系设计给予高度重视, 以确保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较为新兴的专业, 在教学课程设计当中仍延续着以往的教学体系, 已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本文在这一背景下, 综合探讨了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 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问题,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蒋长春, 李春亮.关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再思考[J].高教论坛, 2009 (12) .

上一篇:口腔表现下一篇:煤矿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