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

2024-09-04

构建社会主义(共12篇)

构建社会主义 篇1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什么叫和谐?就中国文化的解释, “和”即和睦之意, 含有和衷共济, 政通人和, 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合之意, 强调顺畅, 协调, 力图抵触冲突。因此“和谐”就是和睦协调之意, 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统一, 协调, 调和。孔子主张:“以和为贵”,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和谐社会强调”天人合一“, 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与环境的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更明确地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全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校园, 旨在学校协调, 均衡, 有序的发展。校园和谐主要体现在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 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校园组织结构各要素的和谐, 教育环境的和谐, 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以及学校主体与学校发展, 学校环境之间的和谐。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结构, 质量, 效益, 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发展是和谐的。总之, 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 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使然

和谐社会的主张和设想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 我国的老子, 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的设想, 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不仅在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及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中都曾提到:“社会和谐”。而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了几个“全面”, “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 即是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吸取,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更是社会进化的应然。

由此, 2000年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 就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又一次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4年年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7年, 全国人大, 政协“两会“的委员, 代表们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可见把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视为时代的主命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我们党从去哪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来一向重大任务,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实现了由原来的经济, 政治, 文化三位一体, 扩展为目前的经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飞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的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理想社会。唐玄宗创建了开元之治, 既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 追求的也是一种理想社会。这种理想, 不是像费尔巴哈的空想社会, 而是人类高级社会的必然。这种理想只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识, 构建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个理想的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又是社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 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的任务来完成。

三、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应然

显然, 学校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 注重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尊重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 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 教育公平, 风尚正义, 诚实守信, 互助互爱, 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科学而规范的运转学校的管理机制, 达到校园安定团结管理有方运作有序。高等教育各主体之间以及各主体之间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 创造教育发展和教育环境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府的校园是以培养和谐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 以师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为目标, 以和谐校园育人为阵地, 使各种教育子系统以及各要素协调有序的运转, 整体科学规范化, 从而形成教育合心, 合力, 文明向上, 竞争创新, 体恤包容, 师生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安全稳定, 和谐相处, 政通人和, 形成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小康社会共有四个目标, 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 民主完善和发展的目标, 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其中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目标提到空前的位置, 其内容是健康素质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并列起来, 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诚然,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 和谐校园的目标既要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又要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 既要把和谐校园看成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又要把构建和谐校园看作是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明确学校的发展, 进行合理的定位。有些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意识匮乏, 一味的追求上一流, 全世界100所一流大学, 中国的北京大学排名第14, 香港大学排名33, 美国的哈佛大学排名第一, 哈佛大学于1636年成立, 培养36位美国总统, 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30位普利策获得者, 这样的大学要学, 但很多学校是望尘莫及。我们要根据校情去定位, 不管是一流的大学还是一般学校, 在学校定位时, 必须把构建和谐校园写进去,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并摆正目标距离和速度的关系, 掌握好发展的节奏。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高校的和谐有赖于的社会, 社会的和谐须臾离不开高校的和谐, 高校和谐推动社会和谐。当前社会上的贫富差距, 区域发展的差距, 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等等必然要在学校中反映出来, 且已经给大学的校园带来了不和谐。而且有些高校在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盲目扩招, 贷款征地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显现出来。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特困生读书难的问题, 师生心理障碍问题, 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 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大学生不正常死亡的问题, 教师津贴分配不均的问题以及学校教职工职称评定问题, 都已经成为影响当前高校稳定的热点, 难点, 焦点。构建和谐校园, 说到底就是要关注和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正确引导和处理好各种矛盾,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依法治校, 民主治校, 统筹兼顾, 兼容并蓄, 各得其所, 从而促进不同利益群体互相协调, 营造良性互动的环境, 形成平等友爱氛围, 融洽和谐校园的人际关系, 达到变革中的和谐, 发展中的和谐。

高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摇篮, 社会越进步越和谐。因此高校理应是和谐的摇篮。高校是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基地, 大学生是未来经济, 社会的建设者, 是新一代先进文化的继承者, 实践者和创造者, 理应率先做和谐的楷模。对于上述学校显现的不和谐现象和矛盾理应正确引导, 兼容并蓄, 妥善处理, 自生自灭。校园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相互团结, 相互友爱, 相互信任,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相互协调。

和谐是高级社会的象征, 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高级社会对人的要求是高标准的。如人的道德水准, 医疗卫生水准, 科

试论如何上好健美操课

刘玮1王志敏2 (1.2.辽宁省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110168)

健美操课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 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课堂教学, 可以使学生获得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身体技能、身体素质, 改善身体形态;培养审美意识和综合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健美操课的类型, 学校健美操课根据其内容、性质分为健美操理论课和健美操实践课。

健美操实践课是通过身体练习, 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动作的方法、要领及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健美体形;增强各种身体素质等。在实践课教学中, 贯穿理论知识的讲解, 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加快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 教法的掌握;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健美操课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 缺一不可。在这一系统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和学生, 此外, 教学的物质装备也是上好健美操课的重要条件。

一、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 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 对教学工作要精益求精, 要把健美操教学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紧密结合起来。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苦练基本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 全身心投入到传授健美操知识、技术和技能中去。

(二) 教师要热爱和了解学生

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灌注到学生身上, 既要关心、信任、尊重学生, 又要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热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 比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健美操的认识、学习能力、个性心理特点、对健美操的要求和建议等, 有利于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健美操课的过程中进行调节与控制。

(三) 教师要精通业务

教师要不断学习, 要具有扎实的健美操理论知识, 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 并及能时将这些新的思想、新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使健美操教学既符合时代发展, 又具有科学的依据, 从而不断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

(四) 要有求新意识和独创精神

不断创新是健美操课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教师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和经验, 不能墨守成规, 要敢于在实践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技术、新的动作、新的方法和手段。要善于吸取不同意见, 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五) 教师要有健美的体形和充沛的体力

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教师的体态、体力、仪表等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因此, 教师不仅示范动作要美, 而且体形也应保持健美。健美操课的教学特点是教师的示范量大, 许多练习需要教师的带领, 体力消耗较多。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以表情、情绪来感染学生, 如果没有好的体力, 将不能胜任健美操的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 因此良好的体力是完成好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 学生应把所学习的健美操内容作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技文化水准, 社会和谐水准, 环保意识水准, 健康长寿水准等等都要用高级社会的标准来要求。高校是教育人, 培养人, 营造高水准的重要场所。所以, 我们要不懈地努力, 共同营造理想的社会!目前, 我们要响应中央的号召,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 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尊重教师, 关爱学生,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构建和谐校园, 办人民满意的校园。

储备, 为从事健美操教学工作和以健美操为手段进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自觉、积极地学习健美操的知识、技术、技能, 培养自己的能力。

(二)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不同, 在学习健美操技术动作时会产生差异。因此, 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 刻苦进行练习, 使自己跟上教师的进度, 保证课的整体质量。

(三) 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是造成学习成绩出现差距的原因, 对待能力差的学生, 一方面教师应采取适当的策略, 另一方面学生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进行分析, 找出不足, 提出改进方案。无论在学习健美操的技术动作中, 还是在学习理论知识中, 都要求自己多看、多想、多分析, 并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 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以此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 可以变换方式进行学习, 最终找出适合于自己学习的方法, 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 教学中学生要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健美操基础较差的学生应主动地向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和请教, 基础好的学生应耐心地辅导这些学生, 使他们和自己一同进步;课堂上学生要积极思考, 敢于提问, 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好地上好健美操课。

三、场地、设备是上好健美操课的保证

健美操教学目的、任务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实施, 必然要求具备最基本的物质设备条件。为了更好地从事身体练习, 学生也应做好自身的物质准备。

(一) 健美操课最好在木质地板或地毯上进行, 尽量不要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否则长期的练习可能对身体的关节、软组织等造成冲击, 导致损伤。

(二) 练习健美操应在光线明亮的场地进行, 以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三) 健美操通常都是伴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进行, 所以良好的音响设备是必要的。一般要求声音纯正、效果好, 并应配备便携式无线麦克风。

(四) 有条件的学校和健身场所最好配备录、放像设备, 供播放健美操教学影碟或闭路电视节目, 也可在锻炼者练习时同步播放教师和学生的练习动作。

(五) 进行健美操练习时, 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暖条件,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湿度应保持在50%~60%, 温度要保持在18~25℃之间。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六) 健美操课可以根据需要配备垫子、哑铃、橡皮筋、实心球、踏板及联合练习器, 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便于组织教学。

(七) 健美操课上学生要穿运动服, 最好穿健美操服;同时要穿适宜的运动鞋、运动袜。

(八) 健美操练习场所应配备领操台。

领操台的面积和高度应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一般来说, 领操台的面积应以教师自如完成动作为原则;领操台的高度应以教师能清楚地观察到练习区域内每一位学生的动作, 以及不同位置的每一位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为原则。

(九) 镜子是健美操练习场所必备的基本设备, 主要用于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和学生自己观察动作。

一般来讲, 壁镜的高度应在2米以上, 宽度最好能贴满一面墙。镜像要清晰、不变形。

总之, 教师、学生、场地设备是上好体育课的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条件。

摘要: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和谐高校在办学中合理定位, 合理规划, 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张文忠:“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促进和谐校园”保卫学研究

[2]“评论员构建社会文化和谐校园”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洪韶光“21世纪新概念”老同志之友

[4]钟忠昆“试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5]徐丹“国内外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 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2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2.3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4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2.5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

2.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议事日程。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3.1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著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3.2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3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四、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4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标志, 亦应当是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而实质民主必须通过程序民主来反映和表现。

2.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 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 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信友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社会关系相互支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环境和系统, 这个环境和系统的基础是诚信友爱。社会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其中最基础、最本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往往都取决于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程度, 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诚信友爱基础上的, 有了诚信友爱, 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 人与人、人与社会,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才会互信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 人与自然间也会融洽相处。这些行为有助于达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的和谐, 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 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 不是死水一潭, 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这是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改革、发展、稳定是辩证统一的, 和谐必须改革和发展, 同样和谐也必须稳定, 因此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与激发社会活力、增强社会团结和睦是统一的。社会安定有序与增强社会活力并不矛盾, 社会越是安定有序, 人们就越是想干事业, 社会就越有活力, 发展就越快。因此社会安定有序, 人民团结和睦, 社区平安祥和, 家庭幸福安康, 社会就会充满蓬勃发展的活力, 和谐社会的建成就会为时不远。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关系;而且, 社会的全面发展, 也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正如,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指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关于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目前,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这是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基本判断。现存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二) 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 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 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四) 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

(五) 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六) 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2020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8)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五个统筹”,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脚踏实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 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 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N].人民报, 20072062261.

[2]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 2007203206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34.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5

的舞台。有差异,但未必有冲突,更精确地说,正因为有差异,所以才可以不冲突。这种对差异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或者说非冲突化的处理,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想社会的核心构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方法论意义上看,这种极具智慧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张力,寻求两者间的平衡点,以此促成个体有最大作为、社会得到最佳整合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并存和互补。为了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必要的张力”,需要以制度性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差异说到底是利益的差异,和谐自然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制度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就不可能引导和影响差异的走势,追求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被虚拟化。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人和协调人的作用,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促使社会财富适度转移,扭转差异扩大的趋势,缓和利益矛盾,争取适度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有差异必有矛盾,有矛盾难免发生冲突。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制度化了的社会。除了由国家或政府担任中介人,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法律的,社会的等不同方式,借助明确的规则约束,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体制化的平台,如集体协商或谈判机制等,直接沟通乃至博弈,从中产生能够为各群体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经过制度化、无害化和建设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利用冲突的激活效应,同时又可避免由冲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实现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无论差异还是和谐,它们都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个人或群体对差异与和谐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差异与和谐的实际效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承认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承认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权利和权益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差异格局作出合理、合情的解说。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协调,但利益协调也是有限度的。一切现存的秩序都需要合理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解说而被相关方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只有综合发挥利益协调、良性冲突和合理解说的作用,才能够在利益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认知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社会和谐。在这一点上,执政党的研究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理论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话语权

一、话语体系的内涵

话语体系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密码,蕴含着一个民族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的基础。现今,随着人类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交往具有普遍性、世界性;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影响力、感召力,谁就拥有更强的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我国理论学术界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1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握大势,始终从国内国际出发,把中国命运同世界命运结合,积极进取,化解挑战,大大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但是我国国家软实力落后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曾经作为引领世界文明的古国,现今不能没有话语权,甚至不能缺少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话语权,否则,世界文明大国的形象难以建立起来,这会导致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无法提升。

2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大国形象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多次强调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面對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遍访各大洲,频繁出席双多边外交活动,广泛接触各国政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发出中国倡议,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区域合作,探求全球治理新方略,传递中国信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增添了正能量。但是国际传播中西方文化的强势并没有从根本改变,中国声音在国际话语中还相对弱小,国际影响力、引导力不强,这会导致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形象不能很好地体现。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途径

1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影响力固然与话语表达有关,但更重要的决定原因是话语体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其根本上取决于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以之为指导的实践的成功性。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2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需要借助国家领导人的影响力、权威性向国际社会传播。就目前而言,我国提出的有全球影响力的话语,多是通过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传递出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传播,同样需要国家领导人通过各种重要场合来推介和表达。同时,学术对话与交流,仍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重要途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要通过各种研讨会、论坛、讲座、出版物,向国际社会表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此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是全体国民的事情,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要通过外交、外贸、外宣、国际民间交流等众多渠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向世界传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转化为国际话语。因此,多边合作组织、国际组织对提升话语权至为重要,中国应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国际组织,通过这些机构和组织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影响力

3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和谐,科学,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在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和体制改革阶段, 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社会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 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地出现。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认真处理好当前社会所出现的各种难题, 才能巩固其在人民心目中的执政地位, 更好地引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从广义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适应上层建筑, 使社会主义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狭义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是民主法治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有一定法律制度的维护和保障, 所以, 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发扬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中, 和谐的意义并不是一味的一团和气, 更不是宗教派别主义, 依法治国一定是在特有的法治原则基础上, 一定是在民主的基础上, 以法律制度作为维护体系, 来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一向主张在人民群众中实现公平正义,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的特有经济环境中, 人们要正确地理解公平正义, 否则人们就可能将公平正义理解为“平均主义”。在社会经济公有制中, 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等价交换, 让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诚信友爱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 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这样就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样, 在人民群众中要加大爱国主义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增强人民的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 不断地改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方法, 并关注人们的心理, 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1.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它不仅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 而且还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党的十七大会议中, 提出了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此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中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重点把握发展的规律和创新的理念, 不断突破发展中的难题, 以提高发展的质量。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 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长期存在不平等现象, 人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差别。在这样的差别中, 要将其转化为生产的动力, 而不是转化为冲突, 人们要有发展的目标和正确的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突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位置

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仅关乎民生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其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地位很重要。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改善民生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不仅取决于人们生产效率的提高, 还取决于社会事业发展的状态, 比如, 卫生、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发展中遇到的不和谐问题,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参考文献

[1]范丹卉.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J].理论月刊, 2011 (6) .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平和谐文化,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始于十六届六中全会, 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国内外新情况、新问题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的新战略任务, 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党在不断探索中的文化理论的创新, 是时代呼之欲出的重大命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存在诸多看法。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 它融合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 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体现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容

(一) 崇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键字眼, 也是区别以往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 崇尚和谐, 追求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的思想无论在西方文明还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始终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二)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被提到如此的高度有其历史性和现实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本源是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中的“人”在当前我国具体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 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合。“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根基, 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五字准确地概括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评价尺度

“公平正义”, 自古以来就是历代人追寻的理念, 在人类文化中, “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地位。公平正义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尤其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通过公平正义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高度协调与统一。在增加物质财富总量的同时, 通过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 合理地分配社会物质财富, 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种文化, 其核心必定是某种价值观引导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灵魂,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趋向, 也必定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相结合才有意义。

(五) 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培养目标

党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

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的对策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和”为着眼点, 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态、公民道德、舆论传播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坚定政治立场, 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汲取了人类的全部智慧和精华,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 因此,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只有在多元价值观下加强和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才能更好地协调和整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 才能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渗透, 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 把握全球化趋势,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是一个连续性、不断积累的过程, 任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已有文化成果的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尤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文化差异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想做到与时俱进, 除了汲取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还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这样才能在差异中发展自己, 最终达到新的“和谐”。

(三) 保护生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生存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既要尊崇与自然和谐的“顺物之情”的守成精神, 又要发挥参天役物的实践精神。我们要在保护中开发自然也要在开发中保护自然, 两者必须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表面的和谐, 而是人类关心自然如关心自己的生命, 对待自然如对待家园, 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意识, 才能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 培育和谐社会风尚

群己关系和谐与否关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否真正达到和谐,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如鱼得水还是水火不容取决于我们能否辩证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是重视以人为本, 脱离了传统狭隘的集体主义, 强调以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为目标, 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为宗旨, 以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 从“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五) 加强传媒建设, 营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 为了营造和谐文化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担负着把握主旋律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责任。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责任就是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和话语权,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同舆论场。这就要求媒体利用敏锐的社会触角和政治头脑, 正确把握时代主旋律, 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对社会生活开展舆论监督。

总之,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科学之处在于能否指导实践, 能否与时俱进。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 使之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千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 2006.

[2]熊月之.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 自觉按规律办事,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三是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四是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文化, 完善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以改革促进和谐, 以发展巩固和谐, 以稳定保障和谐,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三、坚持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 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四、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6页) 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确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和团结和睦的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五、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进而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六、完善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 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 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七、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因此, 必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在基层, 因此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风正则干群和, 干群和则社会稳, 要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力抓紧抓好。

构建社会主义 篇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及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应有的题中之意。

1. 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展文化教育、重视科学研究已成为人民的共识。先进文化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最高认识水平, 揭示人类活动和历史演变的最高真谛, 并反映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真实关系, 因此它区别于落后、迷信的文化。若劳动者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武装自己, 就可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 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胡锦涛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 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用先进文化启迪人的思想, 陶冶人的情操, 必能提高人民的素质, 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方向指导。

先进文化继承了现有文化资源中先进的、优秀的部分, 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 同时还有自己的独特创造部分。它能在任何情况下,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体现时代精神, 反映时代的要求, 因此先进文化总是与社会进步、发展同步, 代表积极向上的力量。20世纪初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世界文明最优秀的成果, 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才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新, 从而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跟上经济发展, 国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企图瓦解、西化社会主义制度时, 没有一个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所以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时, 一定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要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保证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性, 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 先进文化还能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文化是有民族性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具有人类文化共性的同时, 由于其形成发展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 因此各具特点。先进文化总是根植于民族社会生活的土壤, 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断调试, 使社会成员接纳, 同其他社会成员相协调, 这样社会就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整合, 必将四分五裂, 如一盘散沙。但当他们共享一种文化时, 无论他们在哪里, 民族的认同感都会伴其一生。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 孕育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精神对满足民族精神需求, 提高民族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厚德载物, 海纳百川、和而不同、革故鼎新的精神包容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为民族文化增添了活力, 而具有民族特点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为炎黄子孙所认同,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印证了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辱,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 最终团结在党的领导之下, 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起了新中国;在面临自然灾害时,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 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期, 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二、区别两种错误的认识

1. 先进文化就是时尚文化、流行文化。

时尚文化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比较流行的文化现象, 它的出现有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是对社会的反映, 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南博按照流行时尚的内容将流行分为三类:物的流行, 行为的流行, 思想的流行。它的特点有:第一, 持续的时间短。短则几个月, 长也不过三五年, 如流行的服饰, 当季节变化时, 它可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思潮的流行与某些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 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 当这些条件不复存在时, 流行的思潮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 没有生命力。流行文化的快速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政治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等。由于时尚文化看重的只是“现在”, 并不关注过去和未来, 它不能成为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动力, 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由于它没有长时期的历史积淀过程, 也不关注人们的终极目标, 只是针对此时人们需求, 因此人们可以喜爱某种流行文化, 甚至出现追星那种狂热的倾情, 但是难以形成一种宗教式的沉醉与迷恋的感情。总的来说, 流行文化对社会的反映不可能是深层次的, 它决不会像传统文化那样, 深入人的内心, 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第二, 范围比较广。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可能会对某些流行物特别感兴趣, 群体间相互影响, 导致范围不断扩大。当然各种流行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可能是积极也可能是消极。如曾经轰动一时的网络改编、网络恶搞现象, 《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变成了爱做明星梦的小孩。这样的流行宣传的是非主流的东西, 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混乱,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先进文化与流行文化是有区别的。从性质上看,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 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吸收了其中的精华, 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是标榜主流价值观的, 它往往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稳定和谐相联系。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以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观等。它倡导积极的社会生活方式, 给人们提供方向的指引。从内容上看, 先进文化宣传的是科学的、客观的真理, 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决不会是落后、愚昧的东西。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科学的, 如有一种《星座占卜》的书在中小学生中很流行, 内容包括“每月每天运势分析”、“星座桃花运”等, 有一些青少年对有关的星座图书深信不疑, 有的甚至照章办事, 达到痴迷程度。“运程”源自古代民俗, 教人向善, 祈求好运, 应受到肯定,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主动, 况且同一属相的人很多, 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同, 运程、黄历无法对每个人作出预测。虽然它具有娱乐性质, 能满足部分人的需要, 但大量宣传这种非科学的文化,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则不利于其健康。一个社会若没有先进文化作为指导, 人们必将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更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2. 先进文化就是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是相对本土文化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频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快, 我们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的影子。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其一, 它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作品, 使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得到精神的享受。如美国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影视剧等, 无不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国人的眼球, 让国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其二, 它使我们的文化艺术生活带上了浓烈的外来色彩。如服式渐渐欧化, 西装已成为男士的宠儿;房屋的装修上, 欧式风格得到人们的认可;青年人在结婚时, 戴婚纱已成为首选。在不知不觉中, 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原来的一些习俗慢慢地湮灭于岁月风尘中, 这给一些人造成了错觉:外来的比本土的好。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生长的独特的历史条件, 他们的文化也应该是独特的, 相对其他民族来说, 就是一种异质文化、外来文化, 完全依赖外来文化的民族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只能成为强势民族的附庸。从历史中我们看到, 中国的繁荣昌盛没有哪一次是建立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 而是立足本国,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唐代文化的繁荣是因为吸收了西域文化;清朝前期的盛景是因为它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同样, 日本明治维新的繁荣是因为吸收了西方文化, 阿拉伯文化的发展是因为吸收了古希腊文化。历史上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 总是在不断打破旧有的传统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中实现的。一种文化传统如果封闭自守, 拒绝吸收外来文化, 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时代抛弃而走向灭亡。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 对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因素应积极吸收, 不利的因素则予以克服。

三、发展先进文化的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先进文化提供思想保证和方向的引导。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通过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为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1.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越是多样化, 越是要有主旋律。在“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紧密结合实际, 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善于进行理论概括, 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 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 革除制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最后要克服“教育产业化”造成的弊端, 防止和纠正简单的“文化市场导向”倾向,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3. 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要处理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遵循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宏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时代精神来审视传统, 认真科学的分析, 严格审慎的过滤, 使优秀传统文化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 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 坚决批判和清除阻碍先进文化建设的旧的观念和意识。在继承传统时, 要采取慎重的态度, 既不一概否认, 背离优秀传统, 又不完全接受传统, 成为传统的奴隶。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 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 而要博采各国之长, 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的享有者, 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先进文化的源泉, 正是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新的文化需要, 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现象, 给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将会创造一个繁荣的世界。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先进的文化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方向的指引。先进的文化不同于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 了解先进文化,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11

[关键词]法治理念;依法治国;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得到崇尚并且在社会运行中发挥根本与核心作用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中,民主法治被置于首要地位,正是基于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法治理念是引领和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在法治工作的不同领域,各社会主体法治理念的重心有所不同。对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说,法治理念的重心是依法执政,通过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对于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并监督法律法规在全社会的实行;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来说,法治理念的重心是建设法治政府,执法为民,合法行政,民主理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对于政法机关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是公正司法,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心则是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民主的法律观,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二、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是通过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合理有效的调整来实现的社会秩序状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社会关系主体的各种利益要求不断提出又不断协调,以形成全社会各种正当利益和谐共存的局面。而民主法治就是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机制。民主法治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和程序这些规范要素的合理安排,形成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价值目标得到确认、尊重和实现。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公民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法律为人们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应该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良法”,但是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很难相信会制定出“良法”,会实现法治化的目标。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要求

(一)人性尊严的保护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灵魂

从根本上讲,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或文化源头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以现实的人的幸福生活核心为归依的。对于人的尊严的维护是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义务。人性尊严的理念为国家公权力划出了一条界限,不仅严禁国家从事损及人的尊严的行为,同时要求在程序上也必须保障人的主体性的地位。由此出发,国家要保障人们在民主的基础上有参与的机会,保证国家公权力行使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同时要给与公民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特别在作出可能对公民不利的行为时,应该保证公民有提出辩驳意见的机会。

(二)权利本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人权得到尊重和维护,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政府权力得到合理限定并且严格依程序行使,才能实现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权利本位的法律理念,但是传统的义务本位、秩序本位的观念影响十分深远。在法律实践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立法、执法的出发点是如何使国家权力得到实现,而不是更好地提供服务。在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上,更多的表现为国家借助自身对于资源的垄断性的占有和支配性地位,首先保证公权力的实现,有时甚至不惜侵入公民私权的领域。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虚无主义的观念依然存在。要摒弃公权利无限扩展的观念,树立公法优先的首要目标是为了保护公民权利的观念,更要大力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改变义务本位的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三)重视公民私益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

私有产权的保护是确保社会之舟稳定航行的压舱石,是社会财富稳步积累的重要保障。保护私有产权是一个关乎正义的制度,保护私有产权意味着对社会的未来负责。我国日益重视对于公民私益的保护,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问题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之一,法律文化也不例外。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价值观倡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崇义贬利的道德观念一直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也未从根本上得到改造,在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衡量时,人们往往会不适当地和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联系在一起。这种观念的转变不应仅仅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更应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巩固。

(四)建立责任政府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

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使其职能的行为必须合乎法律规定,政府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实行法治就是要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权力全部纳入监督制约机制之中,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此外,要建立起包括失误处分制、失误赔偿制、失误辞职制、失误法律追究制等追究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其成为约束和规范决策者行为的有力手段,保证能够对决策失误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责任追究。

档案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12

关键词:档案,档案工作,和谐社会

一、档案的定义

档案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文字、图表、音像等方式对国家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历史事件、经济发展、文化、技术、科学、水利、农业、宗教等一系列事件和活动的直接记录,并保存下来。这些文件都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帮助。

二、档案工作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一)档案工作基础性比较强。档案工作基础性比较强主要体现在档案形成的门槛比较低,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业单位,还是普通的百姓都能成为档案的形成者,同时,档案记录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面比较全,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可以记录到档案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的种类和形式向着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向发展,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后者档案馆,都能看到政府文件、历史照片、录音等材料以及电子文件等等都可以作为档案的载体。档案是对每项活动最原始的记录,所有档案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档案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生产、和工作,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最真实的记录。

(二)档案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档案工作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两个作用,其一是充当凭证的作用,其二是起到参考的作用。本文通过在档案馆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出档案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具有延伸人类记忆作用。虽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了5000年的文明古国,没有人能够记住这5000年发展点点滴滴。人类的大脑记忆和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通过档案就能使人类的记忆延伸,从而保证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文明能长久流传。所以说档案具有延伸人类记忆的作用。

2.档案具有社会效益作用。档案具有真实性、历史性、原始性的特点,档案管理的照片、文件、实物、影像都是真实可信的。所记录的内容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或者真实存在,人们能从档案中找寻到真实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受到教育。

3.档案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历史文化遗产除代代相传以外,其他都是通过档案的形式流传下来。我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比如:诗词、音乐、美术、以及道德品质。我们学习到的历史文化知识,都是通过对记录文化的档案进行分析、整理后才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所以说档案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是传承优秀文明和历史事实的主要载体。

4.档案具有政策决定作用。档案是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的主要渠道,本地档案馆中通常情况下都会对当地的历史、地形地貌、人文地理、宗教信仰、经济发展都一一记录在册。是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主要依据,为政府部门处理日常工作提供历史经验和实施方法。

5.档案具有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档案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通过档案工作能很好的挖掘出档案的具体价值。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比如城市建设、工程改建、技术改造等都需要档案支持。

6.档案具有社会调节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如果当事人和经手人都不在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原始档案来解决矛盾和纠纷。同时,档案也是司法机关办案和审判的主要依据,比如:居民发生土地纠纷、房产纠纷都需要通过查询历史档案才能解决。

三、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档案工作

(一)档案工作和和谐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需要设计到很多方面,比如: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研究等等。而且需要全社会所有的人员都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档案工作来支持才能进展得更加顺利。要求档案工作和社会其他行业同起步、共发展,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和主法治社会,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所以档案工作要从多方面入手,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到档案工作中,保证群众能查询到自己需要的档案。

(二)在档案工作中融入高新科学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电子通信技术和各种高科技手段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档案工作和信息技术相融合能很大成程度上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而且方便人们查询和阅读各种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档案管理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红外线录入技术的应用,既提升了档案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减少人为录入的失误,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在档案工作中融入高新科学技术,逐步形成了信息化档案平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就能自主查询档案中的内容和信息。通过构建网络档案信息共享,加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创新档案内容才能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功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要依托计算机网络,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保证档案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社会事业,才能加快构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余剑.档案工作应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J].兰台世界,2013(S2):17.

[2]郭文海.做好档案工作构建和谐社会[J].档案学研究,2013(S1):16-17.

上一篇:引领感悟下一篇:隐患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