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

2024-07-31

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精选9篇)

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1

摘要:绿色制造是一种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通过探讨绿色制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赋、予其新的涵义和内容。

关键词: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它引起了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 同时产生废弃物, 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绿色制造”就应运而生了。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制造业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支柱产业, 量大面广, 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制造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 绿色制造的定义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 资源利用率最高[1]。

按照世界资源研究新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它不是指某几项产品的清洁生产, 也不仅限于“末端治理”型环境保护, 而是整个生产系统的转型。可见, 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的体现, 或者说绿色制造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 绿色制造的内容

绿色战略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 强调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既要满足功能要求, 又要满足环境要求, 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要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的绿色制造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2.1 人文关怀

绿色制造中的人文关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 如避免电磁辐射、减少噪音, 采用无毒气体、液体等[2];二是根据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设计生产和制造机具甚至创造环境, 使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让人感到舒适、心情愉悦、省力和方便。这样一方面可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提高工作安全性,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另一方面在绿色制造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心情舒畅,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 以创造出最大的利润;对于企业来说, 将使企业具有更好的社会形象, 为企业增加无形资产。同时有利于人们互相传递健康的情绪, 增进信任减少冲突, 从而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气氛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2.2 节省资源

绿色制造就是要求比常规的制造方法能显著地节约能源, 节省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 。它包括生产过程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 涵盖了技术诀窍、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装备、组织与管理的整个过够重复使用, 从而减少损失和浪费。

2.4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 它是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 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 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 将废物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性可以通过研究和采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制造技术, 减少乃至消除制造过程中的“三废 (废气、废液、废物) ”的排放等来实现。

3 结语

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讲,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绿色制造的参与和支持。绿色制造不仅是一个社会效益显著的行为, 也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它的实施不但能有效利用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为人类社会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 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成为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卢岚, 齐二石, 王雪梅.发展绿色制造势在必行[J].机械设计, 1999, 5:37~39.

[2]傅志红, 胡爱武, 阳卫群.产品的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1999, 7, 28 (4) :9~10.

[3]杨叔子.先进制造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论文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4]汪应珞.清洁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2

行政道德作为一种政治道德、制度道德、权力道德,较之于一般道德,必然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更大的.影响和更重要的作用.行政公职人员的行政道德较之一般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所具有的权威性、责任性和社会影响性,决定了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更重要、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必然.

作 者:冯兰英 FENG Lan-ying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刊 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3(1)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行政道德   公职人员   和谐社会  

社区合唱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社区合唱,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作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文明社区建设作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的文明社区建设已前后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相对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而言,文明社区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提出,指的是同质人口形成的守望相助、出入为友的社会关系,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个成熟的和谐社区,是社区与政府、企业、环境、居民等良性互动的社区;是居民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服务功能完善,社会风尚良好的社区;是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形成风气的社区;是治理有序,居住环境稳定安全的社区;是居民民主意识强,自治化程度高的社区;是居民和辖区单位凝聚力强的社区。和谐社会分为大、中、小和谐社会。“大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和谐社会”涵盖的范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小和谐社会”是指社会领域中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和谐,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建设,比如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家庭的和谐[2]。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优秀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优秀文化的支撑。我们国家现行的人口管理单位,已经从计划经济的农村人民公社、居民街道更改为如今的生产小组、居民社区。人口管理单位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因素,做好社区的稳定工作,就是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合唱内容是以歌颂党、歌颂美好生活为主的。它是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的具体表现,合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社区合唱”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感受到国家和民族精神。“社区合唱”用群众参与的形式构建信仰,用歌声唤回逝去的精神,校正社会文化心态,其意义重大。

我市是全国较早推进社区建设的城市之一,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社区建设正向着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方向发展,现已形成了社区建设中特有的“社区文化模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我市通过在小区搭建文化建设平台,特别是组织社区合唱;群众参与面较广,经常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活动。参加的群众多,活动较频繁,受教育的人口也多。合唱、齐唱的形式并存,不同层次的人群融入较快。在许多现代化社区里,严密的防盗门和自身的心理防线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传统的“老街坊”关系渐成历史,邻里之间虽仅有一墙之隔,但互不相识。然而,人们心中是渴望交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社区合唱活动,使居民之间增进了解,融洽感情,加强团结,感受到一家有难大家帮,邻里共享大家庭的温暖。文化是社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社区文化是社区人的共同财富。特别在重大节日期间,合唱活动开展得更为广泛,让许多社区基本群众得到合理的、公平的文化享受。活动中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进交流,加强友谊,增强团结。实践证明:社区要创造安定有序、体现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必须保障“社区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公平利益。只有让所有的“社区人”都公平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实现正常的文化权益,我们的社区才能有凝聚力,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团结进取。建立社区文化合唱基金会,可采取上级财政部门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群众捐助一点,社区开展“三产”赚一点的办法,筹集文化建设基本用费,主要用于始建期间购置必要的硬件设施。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社会,先进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组织社区合唱,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团结。必须了解社区合唱的文化价值,明确社区合唱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的意义,进而充分发掘社区合唱的文化价值。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来看,社区合唱所追求的群众文化内涵,具有健康文化意义。从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和人民群众凝聚力的角度来看,社区合唱自诞生之初就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所以我们必须在诠释社区合唱的当代精神和挖掘社区合唱的历史内涵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邹韩.论和谐社会构建[R].

论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4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在现阶段,教育领域仍存在种种不公平的突出问题,令人震撼,发人深思,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措施推进教育公平.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5)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和谐社会  

公平收入分配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5

一、公平收入分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而社会公平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可见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邓小平强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分配公平的物质基础,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分配公平的制度前提, 达到共同富裕是分配公平的最终目标。

2.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共富、和谐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或基点就是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利益关系基础。马克思曾指出, “人们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恩格斯也指出,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关系。”[2]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根除人们在利益分配中形成的矛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3]

3.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 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4]分配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只有实现公平分配, 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4.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邓小平早在1993年他就曾指出:“少数人获得那么多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 现在看,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5]他还明确地说,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要研究。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

二、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1.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会使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地位、政治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 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 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 有可能会引发破坏社会秩序、抢劫、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 甚至引起社会动乱,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分配不公,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于高收入者来说, 由于大部分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 因此用于消费的支出会减少, 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 但由于收入有限, 没有能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 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 使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供给相对过剩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当改革能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和社会利益, 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时, 人们自然会成为改革的拥护者, 从而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 而是向少数人倾斜时, 人们就会质疑甚至反对改革, 成为改革的阻碍力量。

三、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 深化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1. 初次分配注意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比重, 合理确定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要以GDP的年增长率为参照, 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三者的年增长率大致与GDP的年增长率相同。建立指导工资制度, 形成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加强最低工资标准的执法力度。”[7]长期以来, 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初次分配解决的是效率问题, 解决公平问题是再分配的职责, 是政府的责任。其实不然, 如果初次分配问题太多, 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初次分配是最根本的分配关系, 分配金额的90%左右发生在初次分配, 再分配只能起补充作用, 所调节的金额只占10%左右。”[8]目前的现状是“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全体人民群众并不掌握企业的分配权, 所有者的代表———政府对企业分配权下放太多, 也就是说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分割不合理, 全民所有权未实现”[9]。

2. 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为此, 政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从整体上统筹调节收入分配。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一是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为人们营造一个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二是要加大税收杠杆的调节力度。主要是调整优化税率结构, 体现对低收入者免税, 中等收入者轻税, 高收入者适度重税的原则, 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 按照公平税负和国民待遇原则,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 规范税前扣除项目, 积极做好遗产税、赠予税税法的制定准备工作。其实, 许多国家早已开征了遗产税和赠与税。例如北欧国家普遍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 就是利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 使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收入与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平均化。这些税收绝大多数都用于国民福利, 对于社会上的所有弱势群体都有全面的照顾政策[10]。三是政府还有必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要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 加强对国有企业收入的监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 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 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 形成一种合力。慈善捐赠是个人或集体的一种收入转移, 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福利,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促进分配公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指出, 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32亿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新华网北京2007年2月18日专电现世界首富“股神”沃伦·巴菲特2006年共捐出435亿美元, 同时2006年有21位美国富翁捐款1亿美元以上, 创下新纪录。

(二)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统一的。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厚, 又要把蛋糕分得公平, 既要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又要注重社会公平, 着眼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 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寻找效率与公平的最佳整合点。具体说来: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恩格斯说过, “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没有效率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三) 逐步形成“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大利益整合力度, 促进分配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 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才能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 也才能增强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09.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2-20 (1) .

[4]何建华.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3) .

[5]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136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4.

[7]曾传国.论初次分配公平的内容、意义及实现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11) .

[8]杨承训.科学的认识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1) .

[9]李济广.所有制、收入分配、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11) .

[10]吴飞进.北欧经验:和谐的前提是分享[N].南方周末, 2007-04-26.

[11][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116.

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6

党的十八大以来, 有三个字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那就是“中国梦”。为什么一句质朴的话语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共鸣、赢得人民的热情呼应, 这在于“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正是咱老百姓期盼的。有谁不希望生活水平提高, 幸福指数提升, 国富民强?因此,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其本质是人民的企盼和诉求。那么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 从字面上理解“和谐”, “和”是“口+禾”意味着人人有饭吃 (表示公平、富足) ;“谐”是“言+皆”代表人人能讲话 (表示正义、民主) ;然后我们再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看, “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简单理解“和谐社会”就是人人有饭吃, 人人都有平等说话的权利, 各阶层社会矛盾相对平和, 社会各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利益共享, 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干群关系融洽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然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蓝图我们可以用31个字勾勒, 那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进入21世纪后, 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梦”说具体点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虽有13亿人口, 个人愿望可能千差万别, 但都有一个共同愿望, 概括起来就是希望社会和谐、发展、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实现“中国梦”, 就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故此“中国梦”与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同途共向。

二实现“中国梦”和构建和谐社会需消除不和谐因素

苦难的中国人民, 历经沧桑, 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分裂所带来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后, 人们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国民众深知和谐社会的可贵, 何况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发展期, 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如果不能够予以正确解决当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不和谐因素, 将会危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实现“中国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 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以实现人民群众期盼中国富强、社会和谐的愿望和要求。下面我们来分析现状, 寻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 现状

目前我国大体上是和谐的, 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且结束了农民2600年来种田交税的历史, 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促进了城乡社会公平;国家还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 以立法形式保障就业、积极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 免费对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行培训, 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在教育方面, 也实现了全国范围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及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 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得以实现;在收入分配问题上, 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等, 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最近, 中央电视台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高度重视协调劳动关系, 缓解劳资矛盾, 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建立健全新五大险种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社会救助、救济制度;社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如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东部带动西部、全国创新腾飞、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三农”问题等政策。

尽管如此, 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和谐现象。比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此外,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 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依然很突出, 为什么近年来频频出现群体性事件?为什么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缺乏、草场退化、湿地资源减少?为什么现在野生动植物不少处于濒危状态?为什么我们的气候现在异常、出现雾霾等现象?这与我们有的地方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拼资源、拼消耗、破坏粗放式发展有很大关系。

2.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我个人认为:首先, 我们要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其次, 我们要查找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 它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机制等因素。现在, 中国各社会阶层之间;社会阶层内部、地区之间;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等, 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利益矛盾。矛盾的反义词是啥?就是和谐。有矛盾就说明不和谐的存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尤其是我们在追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 不应是孤立、片面的, 更不是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 不能持续地发展。过去说“人定胜天”,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 人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 才是爱护自己。这一点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我们要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要可持续发展, 摒弃过去那种粗放式增长的发展老路,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综合前面所讲, 构建和谐社会理由有三点: (1) 和谐社会具有统一性, 能保持大同小异。 (2) 和谐社会具有包容性, 可以求同存异。 (3) 和谐社会具有调适性, 能够增同减异。在我国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 尤为重要的是促进“增同减异”, 凝聚民心民力, 所以要构建社会的和谐。那么, 既然是“构建”, 这就表明, 和谐社会既是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 又是一个过程。

最后, 我们要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从努力打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入手, 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激发人们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热情,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实现“中国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中国梦”与构建和谐社会同途共向, 对如何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了简要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 篇7

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思想理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应该分别考虑到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三者的和谐,而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2 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实现和谐社会

2.1 人与自然

2.1.1 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中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除了对已有的城市中资源的利用与配置之外,还应该注意城市边缘、城市区域间资源的共享与合理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要做到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充分利用、善用。具体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在以下几点:1)长远的规划,高瞻远瞩,合理定位。规划工作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近远期结合”,要“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需要我们在规划工作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对诸多问题进行再研究和探讨,进行重新定位。2)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耕地、林地,避免土地浪费,土地利用规划结合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这是我国农业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以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去综合考虑,尽可能少占耕地,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尽量合理有效。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工业布局,改善城市水系统,减少水污染。地球表面虽然有大约2/3的面积被水覆盖,可是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水却很有限,特别是供城市中市民生活用水的水源更是有限。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更多关注水源,对于那些有可能对其产生污染影响的工业应该严格控制,使其远离水源地。城市中的给水排水系统等一类的基础设施更应该合理优化设置,减少其对能源的浪费,缩小水污染的可能性。

2.1.2 环境保护下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1)环境保护,生态规划,从自然的角度出发作可持续的构想。人与社会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的存在,自然是作为城市社会发展的依托而存在,在城市规划中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保护当地已有的平衡的生态系统。2)整合城市各类环境,建设生态城市。这里的生态城市不是为了旅游发展或者单纯景观目的的城市,而是要考虑整个城市以及城市外围,远郊甚至到乡村。城市规划不仅要与经济发展结合,更要考虑到生态的发展,生态不仅要保护也需要更新发展。3)合理规划城市,改善各类环境。现代城市规划应该更多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以减少直接而集中的污染,合理的城市交通系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同时还节约石油资源。对于滨水城市,严重的水污染已经日益突显,城市规划中应该控制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水域,人类活动也应该通过规划来控制引导。

2.2 人与社会

2.2.1 政治文明的城市

1)城市规划与法制。城市规划必须是符合法制要求的,这体现在城市规划必须程序化、法规化、权威化。2)城市规划与民主。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是以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为目的,调控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该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综合城市各类因素构架一个民主的城市体系,在城市的管制上更应该民主化、透明化,从而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2.2 经济发展的城市

1)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动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两者之间应该是平衡互动的,但事实上常常是矛盾的。尽管人们在口头上往往多强调社会效益,但实际上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为此,走“经营城市”之路,使城市建设由主要依靠政府逐步转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的渠道由主要源于财政逐步转向主要源于市场,自求平衡、自我发展。2)知识经济引导下的城市规划。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知识基础是城市发展的新型经济基础,不断推动着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2.3 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

任何一个城市从有人居住到建立以至后来的发展,它必然有一段难以割舍的历史,正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才积淀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对于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应该大力保护,其中的优良文化更应该大力发扬,在城市更新的建设中除了保留已有的文化还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新的文化,营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是当代城市规划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城市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千篇一律,文化意识淡薄,不但外来者感受不到当地文化,就连本地居民也说不清自己的文化特色、不了解自己家乡的城市文化,虚假的文化构筑缺乏真正的文化实体和内涵已是现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2.3人与人

2.3.1居民的城市

“以人为本”是近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主流之一。其强调规划过程中市民的参与,强调了为广大的居民考虑,从广大居民的利益出发,“城市规划不仅是地点规划或工作规划,如想取得成功,必须是人的规划”“城市的演变和人的演变都必须同步进行”,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教育群众,调动他们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规划中应该加大市民参与的力度,让市民可以真正参与其中,加入到对自己家园的规划中来。其次,城市是大多数普通居民的城市,不是少数人的城市,城市规划中要优先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后,城市是当地人的城市,它要代表当地人的特点,有自己的特色,能让当地居民引以为傲。

2.3.2关怀的城市

目前在中国城市规划中所谓的“以人为本”到底是以“什么样的人”为本,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金经元先生指出:“以客商的意图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据这大概就是不说`为人民服务'而说`以人为本'的缘由吧”。

人文城市的核心是对其具有多种自然、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予以尊重,表现与内涵的多元性是其重要特征。

未来城市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充分发展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最优化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关怀人,陶冶人。

2.3.3交流的城市

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生活,期望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亚里士多德。形成交流城市的一条捷径是构建和谐社区,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形成良好的邻里交流,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构建和谐的社会体系。通过改善社区内的环境来提高人们户外活动的热情,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

3结语

在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主题,它要求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社会,城市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所以要达到和谐社会就要通过和谐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来达到目标,由表及里、从末到本的达到和谐。通过城市的和谐规划、和谐建设达到社会的和谐,为人们有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摘要: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人本主义思想论述了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构建和谐社会,以达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8

一、传媒的社会功能

1. 监测社会环境

传媒最重要的职能是向社会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如果信息沟通不够,或者信息不准确,很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党中央做出正确觉得,要及时、准确的向全社会通报相关情况,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灾难,避免了社会的不稳定。其实, 人们最在意的是信息的确定性,及时提供真实的信息,这样才不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传媒监测社会环境的基础是及时、 准确,但一些传媒和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为了吸引大众眼球,无原则的追求轰动效应,人为地制造恐慌。如关于高露洁牙膏含有致癌物质的报道。事情源于2005年美国一所大学向新闻界提供“太爱干净可能对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 的新闻素材,说到香皂中所含的一种物质经过转变后可能致癌,但没有提到牙膏。后来英国一则报纸发布了“牙膏的癌症警告”的新闻,但英国的主流传媒并没有报道。而我国不少传媒纷纷传播了这则消息,在报道前没有进行核对,一夜之间这则消息传遍了全国,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最后我国主流传媒及时的解释了这件事情,才使事情得以平息。由此可见,传媒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2. 协调社会关系

传媒能沟通、协调社会关系,主要是阐释信息的意义、 规范事例的支持、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到国家层面,小到个人层面。当前,大众主要是靠传媒渠道来洞察周围的环境,引发社会的共鸣,找到社会互动的基础。其实, 不管传媒发布任何信息,它都在无形中调整着社会关系。如果社会发生重大事件,传媒要冷静、理智的传播事实,合理有序的表达公众意见。

3. 传承文化

传媒具有传承文化功能,又称为传媒的“社会化”功能, 其实,传媒发出的信息,都会无形的表达社会的主导文化。 传媒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在继承、扬弃、创造文化形态等方面,密切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知识文化的传播,报纸、 广播、网络等更具有广泛性与普及性。由此可见,传媒是文化延续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作用。

4. 提供娱乐或表演

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传媒通过提供娱乐或表演,能使人们获得内在的审美享受,这也成为传媒获利的源头。传媒可以作为文化产业来讲,但如果按照一般的商品生产来看,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如娱乐节目中充斥着很多暴力、冷血、礼赞权谋的内容,这些内容会潜移默化的带来不和谐的影响。因此,传媒要呈现出多种舆论格局, 营造社会的和谐,保持文化生态平衡。

二、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 健全传媒的职业规范,化解公共危机

近年来,我国传媒工作者大都缺乏职业意识,普遍存在新闻寻租现象,如记者拉广告、接受各种好处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情况下,使公众对传媒产生不信任感。和谐社会要求法治、公平、正义等,传媒从业者只有遵守职业规范,才能体现出公平正义,才能推进全社会的和谐。同时,当前社会危机会随时出现,如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人口结构变化等,都可能会对社会的和谐带来影响。所以构建和谐社会, 传媒还要化解危机,建立舆论预警体系,成立反应灵敏、高效运转的应急机制,这些都对传媒提出了高要求。

2. 提供良好媒介生态,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传媒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构建和谐社会能为传媒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传媒推动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公众、 社会来说,要建立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社会管理、制度安排等保证自己,如果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不全面,市场就出现不公平现象。市场经济环境下,传媒应该有更多的获取信息、自由处理信息的权力,现在社会中,政府与传媒、传媒与公众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容易带来社会的不和谐。而媒介生态能起协调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政府、传媒的事情, 还是公众的事情,所以要发挥传媒的作用,就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信息时代的传媒,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传媒的使用、选择等,会关系到人们生活的质量。如果公众了解传媒,懂得传媒常识,就能有效的发挥传媒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充分履行其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 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发展经济,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经济获得了发展,人们才能获得高的收入,政府才能兴办更多的福利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的体制,确保社会的公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传媒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气氛,更新人们的观念,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就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重视传媒的经济作用。信息时代下,信息的收集、处理等是传媒的主要任务,个人的经济活动已离不开传媒的作用。各种传媒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权威性,对行业动态、市场供求等报道及时、准确,传媒已成为企业、政府经济生活中的纽带,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传媒产业化经营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信息化社会,传媒是知识经济的产物,不仅有传媒的报纸、电视、杂志等形式,还有门票、新广告空间等。当前, 传媒主要是靠广告为主要经济收入的,传媒成为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这说明传媒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4.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

传媒对舆论的引导起重要作用,报道中要重视中央政策的宣传,弘扬时代精神,重视文化渲染,推动社会进步,突出主流舆论,起舆论引导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传媒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决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怠慢。目前,社会上存在传媒舆论场和公众舆论场两种。人民群众结合自身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用争取的舆论引导人,就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摸清人民对党和正确的路线、政策等是否认同,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舆论要及时引导,对一些模糊的认识要给予疏导。舆论引导目的是通过对难点、热点问题的报道,用实事求是的舆论引导似是而非的议论,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言论,最大限度的统一大家的思想,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5. 依法加强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公平

传媒要依法加强舆论监督,这是传媒忠诚于党和人民, 增强传媒权威性、服务性的体现。传媒开展舆论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各种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多事情的处理就要依靠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灵活执行,这就对执法部门的业务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为了达到公平、正义、高效、诚信,传媒进行监督,采用社会公示、加大民政宣传等手段实现依法、有效、公平的行政工作。传媒还能关注民生,是一个聚合民意。 发现功能的平台,它锁所起的舆论监督作用,能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把各种可能的意见和矛盾消灭掉,促进社会的和谐。目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贪污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腐败滋生的原因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够,要有效反腐,必须完善监督机制,而传媒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监督形式,能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成为预防腐败的重要力量。舆论监督能够制约腐败有一定震慑作用,能因其极大的社会效应。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愿望。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传媒,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因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特殊的重要的推动力量。本文主要从传媒的社会功能入手,探讨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传媒,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满.传媒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J].新闻爱好者,2009(9)

新农村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9

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的多项惠农政策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农民群众收入增加, 生活富裕。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正在以高昂的激情推动广大农村奔向小康。与此同时, 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从群众需求的角度看, 随着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 农民群众已逐步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 他们的需求也更多地转向了精神领域。物质层次的丰富并不能弥补精神领域的空白, 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村群众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有艺术家能以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他们所熟悉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农民群众物质层次的富裕与精神层次的匮乏是构建和谐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 艺术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生活, 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 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艺术是苍白的和乏味的, 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必须植根于群众中间, 并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艺术必须从中汲取营养, 必须贴近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历程。因此, 艺术之根也必须深深地扎入新农村,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掘。而与此同时, 城市文化市场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使文化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到广大农村去, 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并满足农村群众的消费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及其成果、服务于广大农村群众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文艺团体的价值取向和生存途径。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需求的不断上升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 就包涵着文化建设的要求, 它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构成一个统一的指导体系。文化在凝聚、同化、整合和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心理方面具有其他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政治、经济建设并重, 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从当前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现状看, 我国农村文化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基层文化设施大多设施陈旧简陋, 而且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改善。乡镇文化站开展工作极其困难, 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甚至没有, 农民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 文化不仅冷落了农村, 也冷落了农民。虽然文化下乡活动对活跃农村文化市场,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繁荣农村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 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正是由于这种状况多年得不到改善, 致使农村文化市场产生真空, 才使得农村文化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 打牌赌博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农村物资交流大会成为江湖术士、艳舞、脱衣舞等低级黄色文化与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流平台。在少数地方, 宗族帮派势力有所抬头, 修宗祠、续家谱、联宗祭祖活动盛行。这些低俗、迷信文化不仅使广大农民精神空虚、身心受害、意志衰退、行为失控, 而且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势必阻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因如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文明的乡风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只有全面加强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 实现乡风文明, 才能够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 才能够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 才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 强化农村的发展动力,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加速发展, 才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协调农村社会关系, 推动农村社会建设。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着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强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上层次、上水平, 可以使广大农村群众这一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特别是通过文化建设清理农村的陈规陋习和迷信思想, 教育广大农村群众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文化的侵入, 以全新的理念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把群众的思想进一步统一起来, 明确努力方向,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快速前进。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不单是取决于制度、规划的制定, 也不单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速度, 而是取决于农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 新农村的各项事业都还要生活于农村的农民去建设。离开了农民, 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意义。为此, 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逐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构建起与新农村建设相统一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农民的认识提高了, 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才能够被激发出来并保持下去, 才能够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贡献出聪明才智、发挥出创造力、激发出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农民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水平和对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民主政治能否顺利实现。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无疑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明、社野更加开阔, 也可以使他们的民主意识更强, 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更到位, 从而也就使农村的民主政治更加容易实现。而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无疑是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建设, 不仅可以提高其文化水平,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农民群众汲取更多的思想元素, 紧跟时代的步伐, 把先进的理念与时代的要求与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 使他们的生活与时代相统一、和谐。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为保持新农村的特色提供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是要提高农村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 而不是要建设统一的、缺乏特色的农村。保持传统文化, 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也是一定要做到的。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以地方文化为基础, 以保持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艺术风格、审美特点为出发点, 以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为准则, 可以使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既实现即定的目标又做到独具特色, 让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彰显其魅力。从这一点看, 大力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上一篇:舆论引导策略下一篇:林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