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024-09-21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精选8篇)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1

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黄枏森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摘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历史辩证法,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同出于人道主义传统,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等同于“人民”,而是人人、所有的人,而人民是人的主体。以人为本只是价值观,而不是历史观。因此,以人为本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高的根本原理,根本原理仍然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原理。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提法是要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使社会关系协调起来或更加和谐。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根本利益一致,更容易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方法是求同存异,树立全国一盘棋,全局着眼、局部着手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1世纪的继承和发展。发表以来便引起我国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已有大量论著对其内容和意义作了多方面的解释和阐发,也引起了一些讨论。我在学习中也对其中若干哲学问题形成了一些看法,写下来求教于同志们。

一、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理论界讨论过的一个问题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只要弄清楚了它们各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清楚了。我们先研究一下科学发展观。过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并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叫发展观,因此,“发展观”这个概念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就有发展观,即唯物主义辩证法。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列宁也说过,“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即我们常说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毛泽东也说过:“在人类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显然,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然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思想显然不能用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界,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与人无关的,不会以人为本,尽管人能按人的需要(以人为本)改造自然界,但这只涉及自然界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对整个自然界人是无能为力的。除非患了自大狂,人是不会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也就是历史辩证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或辩证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曾召开过多次社会发展理论或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其内容同我们今天谈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但今天谈的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过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按照这种理解,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以及以人为本思想在其中的位置

科学发展观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我认为理论界研究得还不够。在我看来,根据前面的论述,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至少有三个层次的理解:宇宙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宇宙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应该是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理论,也就是我们有时也谈到的历史辩证法,但历史辩证法在过去一直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像唯物主义辩证法那样,因为社会结构理论(社会静态分析)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动态分析)从来都是一起论述的,虽然二者在思想上是可以分开的,却没有形成两个组成部分。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即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尽管过去讨论很多,出版了大量论著,也没有形成得到理论界多数人认同的思想体系。今天我们谈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也是一个尚未明确起来的问题,但是,第一,发展要以人为本,第二,全面发展,第三,协调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这几点是确凿无疑的。这几点在科学发展观中都具有恒久的价值,然而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极强的针对性。以人为本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人的需要与要求的片面性,全面发展针对忽视政治、文化建设的片面性,协调发展针对忽视贫富差异、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等方面的片面性,可持续发展针对忽视生态平衡的片面性。看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理论界讨论较多的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问题,其中也出现一些针锋相对的争论。主要的分歧是如何规定“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的最高的原则呢?还是只是它的主要原则之一?能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吗?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首先是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对此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二者只是形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观点,而人本主义源于西方人道主义传统,是非马克思主义。我持另一种看法,认为二者同出于人道主义传统,是同一思想的不同表述方式,从字义来讲,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主义,无法说清楚二者有什么本质区别。正如抽象的人道主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出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一样,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而出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提法是中国境内的几个跨国公司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它最初是一个企业管理原则,这些公司提出这个原则是为了纠正企业管理中重视机器设备、轻视员工的偏向。这个原则后来逐渐为各行业所采用。我们总不能说这些跨国公司的管理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其次是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如何理解,我们这里暂且不谈。今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人就是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我持另一种观点,认为人与人民不能等同,人是所有的人,是人人,而人民是人的主体,人民主要由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构成,其范围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两种观点与上面谈的两种观点是相应的:如果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命题;如果以人为本是以所有的人为本,则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命题。但正如马克思不是简单对待人道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对以人为本也是采取分析的态度,即不但不排斥以人民为本,而且是在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基础上容纳以人为本。党中央过去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从不抽象地讲为人服务、为人人服务,从来都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第一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涉及所有的人的事情越来越多,如生态平衡问题、交通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一句话,发展问题都涉及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人民,于是把人民扩大为人人,采纳社会上已颇为通行的以人为本,同时也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核心,这是因为人民与人的区别还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在我看来,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人、所有的人,而人民是人的主体。以人来排斥人民、取代人民,那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观点。

第三,以人为本思想的性质问题。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这是理论界认同的。价值观指的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观,就是社会发展最后要服务于人的根本利益,其成果归人享用。因此,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由以人为本思想规定的。意见分歧发生在以人为本是否还是历史观,一种观点认为它既是价值观,又是历史观,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只是价值观,我赞成这种观点。这个问题涉及1983年那一场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那次争论的一项成果可以说是世界人道主义史上的一次理论上的突破,即区分人道主义的两个方面:历史观与价值观,否定其历史观而肯定其价值观。空想社会主义以人道主义历史观为其理论基础,认为资本主义是违背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人道主义的,所以社会主义应该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由于抛弃了人道主义历史观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才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但他们并未否定人道主义价值观,而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立场改造了、吸收了人道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些观点,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内我们只看见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的鲜明对立,看不见对人道主义的具体分析。这种分析于1983年才在中国理论界出现。如果不作这种分析而完全恢复人道主义,其结论必然是人道的社会主义而不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现在我们可以来考察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了。

从我们关于以上三个问题的观点已经可以逻辑地推出这个结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理之一,但不是它的最高的根本原理。那么,它的根本原理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的根本原理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原理,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具体一点说,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简称历史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1983年的讨论把人道主义价值观同历史观区别开来,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继承人道主义价值观,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但那时并未提出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关系决定价值观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我认为价值观从属于历史观,但不是历史观的根本原理。简单说,当我们制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时代的发展形势,掌握它的发展趋势、规律,其中就包括所有的人,特别是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人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是我们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此外没有别的目的,但这个目的的实现不是无正确思想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所能达到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社会主义而不称为人道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发展观,而不称为以人为本发展观,道理就在这里。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性质

和谐社会理论是什么理论,属于哪一学科部门,这是理论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这就是它的性质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种社会形态?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按照一般的用语习惯,社会形态是社会类型,不同形态的社会之间的区别比较深刻,比较稳定,如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状态是社会内部关系、结构的外部呈现,变动性较大,如治世与乱世、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富裕等等。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谈的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应呈现出来的六种状态,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状态之一。胡锦涛同志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呈现的状态曾作过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位一体?胡锦涛同志在上述讲话中还指出,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大家知道,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据是人类社会现象不外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三大类,此外并没有第四类社会现象,现提和谐社会建设是不是说三分不周延呢?理论界只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理论上,用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法来规定‘社会’的外延,具有不周延性”。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不是因为三分法不周延,又新发现了另一类社会现象,而是由于形势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三类现象共同具有的一种因素日益突出,有必要把它概括出来加以专门建设,因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位一体。那么,这个共同因素是什么呢?它就是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使不和谐或不够和谐的社会关系协调起来或更加协调。

和谐本来就是关系的定语,只有关系才有和谐不和谐的问题。上面所引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的描写“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的都是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人群、人群与人群、人与制度、制度与制度的关系;“充满活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关系,即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质上说也是社会关系,即这部分人与那部分人、这部分人与全人类、今天的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因为生态和谐或曰生态平衡的坐标系都是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界本身。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社会关系,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中也普遍存在社会关系,反过来社会关系也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之中。社会关系不是第四种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因素。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调整、协调使社会关系和谐。

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指由非政府组织、社区、社会群众举办和从事的活动,如社会救助、慈善活动、公益活动、民间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是交叉的,也可以与它们区别开来而自成一类。这种观点当然不能说错,但似乎有点过窄,因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也是非常需要和谐的。

第三,如何理解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前面谈到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社会形态,那么,它同社会形态的关系如何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一句话“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看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所谓本质属性就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应该是很多的,如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共同富裕、道德高尚、关系和谐、秩序良好、公平正义、人人平等,这些属性都具有很高程度的抽象性、普遍性,不仅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具有这些属性,其他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这些属性。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问题。社会和谐是否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存在于非社会主义社会中呢?这个问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认为人类社会中的关系是非常多样的、非常复杂的,而且是多变的,要做到一切关系和谐显然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和谐只能是一定程度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消灭了阶级对立,消灭了两极分化,由于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比较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更容易构建和谐社会,因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差异更容易协调,矛盾更容易解决,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程度的和谐。但是,搞不好,矛盾也会激化,社会也会像“文化大革命”那样**,那样不和谐。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由于贫富差别的扩大,由于人们根本利益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更难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开明的统治者只要善于找到恰当的协调差异、缓解矛盾的办法,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可见,和谐与否,能否形成和谐关系,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并无固定的关系,尽管不同社会经济制度能够提供不同的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这些前提会对和谐的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在基本经济制度上的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同时存在和发展,它的社会关系比单纯的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都复杂。其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的社会关系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都要复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关系,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比较起来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但总起来看是更重要,更复杂,更困难,更有赖于科学的指导和理念的创新。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说尽管一般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一致的,也要加以有意的构建,否则也不会出现作为整体的和谐社会。

这里涉及一个根本利益上有分歧的两个阶级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能否构建和谐关系的问题。这两个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即不和谐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的情况下,为了正常社会生活的延续,这两个阶级需要、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和谐关系。在我国虽然不能说存在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在民营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在根本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关系,这种对立可以通过调整、协调、协商、互相让步来缓解,进而达到两利。如果这种阶级关系根本不可能达到和谐,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可能的。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途径作了非常具体详细的规定,我想就方法论问题谈些想法。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对此理论界是没有分歧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应该是没有分歧的,但事实上有着明显的意见分歧。几年前就有同志提出过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和合哲学。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后,有同志认为其哲学基础就是和谐哲学或称和谐思维,还有同志认为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和谐马克思主义。我感觉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确,和谐哲学究竟是什么?是关于和谐的一套哲学理论还是异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和谐作为核心的哲学?大家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对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具体化,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任何其他哲学。但是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理论体系中虽说不排斥和谐(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原理中的内容之一),毕竟没有具体论述过这个问题,更没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目标,因此,今天我们应具体研究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构建一个和谐理论,并称之为和谐哲学,我想这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这正是哲学工作者应该承担的任务。然而,如果把和谐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并以和谐哲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那就错了。不敢说有人明确这样立论,但这种倾向是存在的。

有一种观点似乎有此倾向。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斗争哲学,是革命时期的哲学,而现在是建设时期,应该以和谐哲学取代斗争哲学。在我看来,我国历史发展确实是从革命时期转变到了改革与建设时期,革命时期确实强调斗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有指导意义,都是全面的哲学或辩证的哲学,不是片面的哲学或形而上学哲学;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哲学,不是斗争哲学或统一哲学。毛泽东曾说过:“资产阶级政治家说,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一点也不错。”这决不能被看成是毛泽东对共产党的哲学的正式的称呼。他一生无疑是强调斗争的,但绝没有忽视统一。他对斗争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在他所有的哲学论文中是一贯的。他曾批评过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只讲斗争,不讲统一。当他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多次使用的称呼是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也完整地称呼过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如《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这样叫过。

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斗争哲学有一个理论根据,就是因为它主张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大家知道,这个原理是列宁根据恩格斯提出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提出来的,毛泽东也是坚持的。许多人认为这个观点难以成立,因为斗争也是相对的,毛泽东也谈到过“斗争形式,依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相对性。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能否成立?我认为是可以成立的。在辩证范畴中,一方绝对一方相对的范畴是很多的,除运动与静止、斗争与统一而外,还有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本质与现象等等。当我们把矛盾双方对比,说一方是绝对的,另一方是相对的时,并没有否认在一定条件下绝对的一方可以是相对的,相对的一方也可以是绝对的,列宁也说过绝对与相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其二,承认斗争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否就是承认斗争哲学?我认为不能,因为这个原理没有否定统一,相对绝对只标明地位或特点的不同,并不是说绝对高于相对,绝对是重要的,相对是无关紧要的。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就是而且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其中国当代形态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只能被新的科学的哲学原理或从其他哲学引进的哲学原理所丰富和发展,而决不能被推翻或被其他哲学所取代。哲学基础或思想路线也就是总的思想方法或者说最根本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此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讲,我认为有两个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法,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下面分别谈一谈。

第二,求同调异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有效方法。大家知道,建国之初中国政府就主张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来达到同亚非国家和平共处的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最早是1953年由周恩来向印度提出的,得到印度政府的赞赏。1954年五项原则被写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之中,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后来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几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和谐共处与和平共处有明显的差别,和平只是不打仗,而和谐则是互相协调、互相合作、互利双赢,因而从和平共处发展为和谐共处便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二者的联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和平共处可以说是和谐共处的初级阶段,而和谐共处是和平共处的高级阶段。首先必须和平共处,才谈得上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符合和平共处的前进趋势。实际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也有和谐共处的因素。五项原则最初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与和平共处。其中“平等互惠”就是和谐共处的因素。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就把“合作”,也就是“和谐”,在宣言的标题中明确提出来。今天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建议,正是中国建国以来一贯的和平共处方针向和谐共处方针的顺理成章的必然的发展。

我认为以求同存异来达到和平共处和以求同调异来达到和谐共处的区别和联系,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但道理是相通的。

我们一般谈到求同存异时指的都是国际关系,不把求同存异看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我认为这个原则对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有意义的。一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分歧当然可以通过争论来解决,但在不同情况下求同存异也许更为合适,这就是我们经常谈的宽容。但宽容毕竟还不是和谐,为了达到和谐,有必要协调差异,即求同调异。

和谐社会应当指这样一种社会,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关系都是和谐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和谐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天生就和谐的,即不是自发地和谐,毋宁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自发地不和谐的。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有许多差异,差异并不就是矛盾,并不就是对立或冲突,但差异往往会导致矛盾、对立,乃至冲突,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差异天生是不和谐的、矛盾的,更易导致对立和冲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中,虽然不存在完整的资产阶级,但剥削关系是存在的,这种关系往往导致不和谐。其他不和谐因素也不少。因此,和谐关系必须构建。但怎样构建?第一步是求同,第二步是调异。同不等于和谐,但也不等于不和谐;异不等于不和谐,但也不等于和谐。但是,找到了两个人之间的共同之处则易于导致和谐;找到了两个人之间的相异之处,则易于理解两个人不和谐的根源,再加以协调,就可以达到和谐。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把差异保留起来,还达不到和谐,必须加以调整,使差异成为互补而不是互伤,相生而不相克,两利而不两害,才谈得上和谐。如何才能做到呢?以中国社会内部人际关系而言,首先是求同,要求得共同基础,这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半世纪以前鸦片战争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现代化渐渐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愿望。中国人最初希望通过封建主义的形式实现现代化,失败了;后来希望通过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现代化,也失败了;最后尝试通过社会主义的形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走了十分曲折的道路。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这就是中国人能够构建和谐关系的共同基础。但是,中国人之间也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会由于有了共同基础而消失,仅仅加以保留,差异发展了就可以导致对立和冲突,因此,达到和谐的第二步就是调异,要协调中国人之间的千差万别的差异。

两个主体构建和谐关系有多种手段或多种途径,最主要的手段当然是协调两个主体之间的差异,而协调差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是思想的协调,这就需要对话、交流、理解、解释;另一方面是利益的协调,这就需要改革、创新、调整、新的安排,总之,想方设法使双方互补、互利。有时还需要调和、妥协,调和、妥协在过去曾被完全否定,调和、妥协都是贬义词,但事实上调和、妥协广泛使用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之中。看来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调和、妥协,而应具体分析,如果不违背原则而又有必要,调和、妥协是应该允许的;如果违背原则,或并无必要,则应采取其他途径来协调关系。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专门用一节来讨论妥协问题,他把妥协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客观条件所迫的妥协”,“另一种是叛徒的妥协”。他谈的是革命运动中的问题,我认为这对于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关系也有借鉴意义。有时也需要斗争。有分歧,有对立,就有斗争。斗争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你死我活的斗争,也有心平气和的论辩;解决对抗性矛盾要斗争,解决非对抗性矛盾也要斗争;判刑是斗争,批评也是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辩、与人为善的批评是大量存在的,也是十分需要的,甚至对抗性的斗争也不是完全不需要的。总之,不能把和谐与斗争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和谐就排斥斗争,事实上,斗争是实现和谐的必要手段之一。当然,从总体上说,我们主要还是依靠协调差异的途径来实现和谐。我想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种方法:分析同异,从同出发,协调差异,构建和谐。

说到这里,我想对孔子的名言“君子和而不同”谈点与众不同的看法。

中国有崇尚和谐的传统。孔子被看做倡导和谐的代表。他的一些尚和的话脍炙人口,例如“和为贵”。但是应该指出他的另一个同样脍炙人口的话“君子和而不同”在表达方式上却是不确切的。根据上面我们的论述,不要同是达不到和谐的。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君子不仅要同,还要和”,而不是“君子要和不要同”。因此,历代注疏家都不按照字面来解释“君子和而不同”,而是加以纠正,把它解释成“君子要和而不仅要同”。因此,我认为对于孔圣人的话也有个正确理解的问题,不能简单引用。

第三,全局着眼,局部着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局部构成的有机的全局,它的局部就是各式各样的因素,有空间(地域)各个部分,也有高高低低的层次,还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还有每一个人及其家庭。要由这些因素形成一个中国和谐社会,不但要各个因素构建起它们各自的和谐关系,而且要构建起各个局部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可想而知,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有效地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点,全局着眼,局部着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一个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总目标分为若干局部来加以说明的文件,它把从现在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区分为八个方面,它们是政治法律方面、经济生活方面、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公共服务与管理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创新能力方面、社会公共秩序方面和生态环境方面。这个《决定》的整个结构就是论述不同方面或不同层次的构建工作,全文分为八章,除第一、二章带有总结性质而外,其余六章就是构建工作的六大部门,每一部门又区分为低一层次的若干部分,例如第三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又区分为七个部分即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劳动关系协调、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要和促进生态和谐。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待于所有这一切大大小小的部分内部的和谐关系的构建。可见,这种构建决不仅是一个个部分工作的完成,而且是各个部分形成有机整体的实现。例如,我们不仅要构建一个个和谐城市,而且要构建各个城市间的和谐关系;不仅要构建城市的和谐关系和农村的和谐关系,而且要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具体说,就是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等等。

协调工作是非常复杂和艰巨的,两个庞大事物之间的协调,比两个人、两个单位之间的协调要难得多。例如东部与西部,无疑都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因此而消失。改革开放以来,它们都大大发展了,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这种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异将成为导致不和谐的根源。这就需要统筹,也就是分析差异和协调差异,使有些差异互相适应、互相补充,使有些差异逐渐缩小,达到东部与西部的和谐关系,即双利双赢的关系。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仅有发达程度上的差异,而且有自然环境、资源、人口、民族、科技水平、资金、文化、历史等等方面的差异,其中许多差异如协调适当,是可以互补双赢的。东部在科技、资金、文教卫生上优于西部,而西部在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劳动力数量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由于西部发达程度低,具有比东部更大的发展可能性,如能优势互补,东西部在发达程度上的差异便可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和谐关系便可以构建起来了。

《决定》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正是全局与局部的辩证法的充分体现。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也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问题。经过上面的论述,特别是明确了它们各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关系问题就清楚了。按学科分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门学科,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哲学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高理论前提,社会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以哲学为思想武器改造和建设现代社会的理论,它们是互相包含的。科学发展观属于社会主义理论范畴,它们也是互相包含的。它们是有区别的,然而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它们将互相作用,互相推动,共同发展。二者的紧密关系体现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紧密关系,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将大大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也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2

一、科学发展观商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 奠定了杜会主义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这需要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现代化建设实践才能解决。只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 逐步推进城镇化, 并通过提高素质, 达到全体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通过统筹区域发展, 提升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改变腐朽落后的观念, 打破封闭的发展格局, 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 可以说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最有效结合点。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看,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进行反思, 寻求社会主义发展合理性的理论成果。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我国的大政方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社会和谐为价值取向;既要关注经济指标, 又要关注政治和文化指标;既要关注社会指标, 又要关注自然和生态指标;既要关注物, 又要关注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和谐是各项指标的有机结合。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 指导我们在全面、协调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的发展过程, 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是在批判旧社会的过程中发现新社会的。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分析和批判, 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也为创立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社会提供了思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 按照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前进, 也大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 由于不少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缺乏全面的科学的发展理论的指导, 出现了社会的畸形发展。从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直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 强调全面发展,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发展辩证法的纯熟运用。

三、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指导我们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容。它追求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因为这二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和谐共生”关系。以人为本, 解决的是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 解决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农村和城市、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均衡发展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从来都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 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 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归根结底, 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状况。我国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并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政策和措施,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强调, 我们一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高度重视社会发展, 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及时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而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地位、发展内容、发展要求等方面继承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在发展内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标准等方面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启示我们:要善于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 不断充实完善发展思想;要与时俱进, 推进发展理论创新;要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启示

参考文献

[1]姜建成:科学发展观:当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 学习论坛, 2006, (1)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容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对政治、社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蕴含了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

的和谐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工程的核心,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在社会生活和實践中与自然、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要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就会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就会齐心协力回应来自社会与自然的挑战。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正因如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努力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他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和谐,个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和谐,个人人格的健全和谐等内涵。从思想上来说,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与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合拍,即能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人格上来说,人自身要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昂扬乐观,富于进取。从品质上来说,人自身要能恰当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生理上来说,人自身要保持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体。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社会化,是要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述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政治、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使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人在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形成创造物质财富和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

总之,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加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长生.在和谐社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实》,2005.11

[2]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6-17页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4

(1)科学发展观:

①“以人为本”是核心;

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内容;

③“统筹兼顾”是科学方法。

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

(5)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这个学期我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虽然其中的大多数内容我都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上学习过了,而且作为一个理科学生,我对于这些理论类的东西实在是不感兴趣。但卢国杰老师的上课风格和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老师截然不同,以前老师都是以讲理论为主,辅以视频,感觉很枯燥很无聊,但卢老师不同,他是以自身经历为主,同时让学生上台自我发挥,从而激发了我们对于枯燥理论的兴趣,使我对于马克思理论及其后继的理论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兴趣。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代大学生是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要站在历史高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将其应用的学校的建设中,有了以下的思考: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以人为本说到底是对人的充分肯定,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智慧潜能,使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所长,为我们提供创业的机会,锻炼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让我们自由自在地发挥,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做得就比较好,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是实行“学校+学生”的管理模式,在每一个宿舍楼都会成立一个楼管会,由学生自己竞选各级职位,然后进行自我管理。此时,管理员不再是宿舍管理的主体,而是学生管理者的协助人员,在这样的制度实行以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把宿舍当作“家”,而不仅仅是“旅馆”。与此同时,这样的宿舍管理的制度作为校园管理的一种补充,也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岗位,让我们能更早更多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这一制度就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必然会被其他学校所模仿和学习,然后发扬光大。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块瑰宝。然而这块瑰宝现在却越来越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改变着,比如说西化现象。大家都只听说过英语过不了四级大学就不能毕业,却没听说过汉语过不了甲等、乙等就会怎么怎么样的吧。我鄙视印度人,因为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本民族的语言。但我们现在也正在走向这样的窘境,许多人写文章都会夹杂一些英语,这在科学论文等文章中尤其明显,什么DNA,NaCl,PCR等等,在我们汉字这种象形文字中夹杂几个字母文字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也没见谁在写英语文章的时候会加上几个方块字的啊。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西方文化OF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业

在对我们进行文化上的侵蚀。而其中尤以美国的文化侵蚀最为严重。20世纪上半叶,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都不太发达。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输出。无可置疑,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凭借其稳固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着近乎“单方面”的输出,这俨然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我们国家的人文修养、道德标准都受到美国的影响,有些人崇拜美国文化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这些人电影基本上只看美国的,连电视剧也是如此。还有就是篮球,美国NBA在中国的市场是极大的,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科比一出现在镜头里,成千上万的球迷就一起尖叫,其声势绝不比中国队入场时差到哪去。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被分配到死亡之组里仍然取得不俗的佳绩,可是CCTV-5上播的永远是美国的NBA球赛。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将会成为美国式的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不能进行下去。我们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优秀文化,我们的优秀文化要比美国这个成立才几百年的国家淳厚深远得多,只不过我们的优秀文化暂时被外来的文化掩盖了,所以我们更要发掘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鉴于此,我们国家的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最典型的就是“八荣八耻”的提出,它唤起我们被市场经济淹没多年的传统道德和文化修养,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侵略面前能站得住脚。而作为文化人的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更不应该只把“八荣八耻”作为一种口号,而是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优秀的理论去更加深入的学习,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更加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科学。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胡书记强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最根本的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社会最关键的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要想成为一个人才,就必须全面发展。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在学校里,一天到晚都是做卷子,做啊做,一直做到麻木,老师总是暗示我们会做卷子就能走遍天下。可是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会做题的不一定会做人,成绩一般的人往往吃得更开,这才发现在高中里除了文化知识外几乎什么都没学到。这怎么能算是全面发展呢?还好,在我们的下一届,教育体制有了些改变,许多以前我们高考忽略的科目现在都是必须的了,而且如果这些科目考得不好的话就不能参加高考了。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全面发展”的体现,我们的高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大学生一毕业就会踏上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如果不是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社会怎么能发展得下去呢?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6

正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明确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①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 的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许多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 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样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

②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8月,第167页.板。但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迅速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丧失了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会成员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没有把社会公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强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

③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家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③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人民网[引用日期2012-11-12].

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也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执政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本世纪头 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共同理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努力奋斗的现实要求。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7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其核心就是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 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立场, 就是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坚持把人民放在首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确保人民的基本生存,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 这深刻地体现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 其核心就是视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社会基础和国家根本的思想, 是贤明君王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重人轻神, 民贵君轻, 施仁政, 顺民意, 得民心, 利民富民等方面。

《尚书·五子之歌》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 指出“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1]”, 《春秋谷梁传》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 强调“民者君之本也”。孔子提倡“仁民”, 要求统治者对民要施以仁, 最终才能“得众”、“使民”, 使民“忠君”、“弗畔”, 由此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孟子系统地阐述了民本思想, 并将其发展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他说,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尽心下》) , 因此社会发展要以“富民”为目标, 使“黎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撼” (《梁惠王上》) 。由此“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者”。 (《梁惠王下》)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精华的同时, 也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 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 “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狭隘性, 丰富了人的内涵和提升了人的历史地位, 将传统民本思想的相对于“君”、“官”享有极少的权利或者根本不享有权利的“民”, 界定为包括社会上所有的成员, 核心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在肯定整体和群体的价值、利益的同时, 也肯定个体的自主性、价值和利益。其次, “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片面性, 改变了传统民本思想把民本看着是维护、巩固和强化特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以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 而是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目的。再次, “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单一性, 将传统民本仅局限在日常生活中予民以实惠而扩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领域和环节中, 更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并对权力实施相对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最后, “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低层次性, 从传统民本思想把对人的需求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层面而拓展到把人放在发展的中心地位, 围绕人、围绕社会实践构建发展观, 强调发展的人文向度, 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发展的根本价值标准, 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价值理念。

二、“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最经典的诠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基本的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根本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即必须把不断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核心内容。这体现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辨证统一。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 两者之间各有内在质的规定性, 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其各自质的规定性上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强调人是发展的本质, 人是发展的动力, 人是发展的目的, 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和谐社会则是强调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其内在联系上讲,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把“一切为了人, 为了一切人”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只有构建和谐社会, 才能更好地保证人的发展本质和目的的实现。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不同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群众之间的和谐, 都要靠人去推动和维护,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也要靠人去协调和实现。而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包括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手段的和谐, 正是以人为本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二者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 统一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进程之中。

三、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 要求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摒弃传统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发展观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 不惜以压抑人性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其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出现。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2]。其次要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立足新的历史起点, 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最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保持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和代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因此, 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 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 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求, 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2. 坚持公平正义原则, 关注弱势群体,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无论从历史上的王朝更迭, 还是从当今苏联等国家政党失去政权的教训都可看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所带来的灾难。社会公平与正义是维系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从邓小平同志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二维角度可以认识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其中关键的一维角度, 消灭不公平和不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一定要当作极为严肃的公共社会政策,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民族关系、行业关系、市场化下的阶层关系异常复杂, 稍微不慎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尤其对弱势群体, 更要给予极大关注, 防止出现社会激荡现象。努力构建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政策体系, 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维系社会的正常发展与进步, 就必须落实社会群体的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

3. 肯定个人价值, 着力改善民生、扩大就业, 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必须重视与肯定个人价值, 切实关注民生。我国长期以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 忽视个人价值, 导致人民群众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社会缺乏活力, 生产效率低下。“以人为本”, 在社会现实生活和实践中主要就是“以人民为本”, 理应把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行动准则和最主要的价值标准。保证人民群众占有和享用他们自己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着力改善事关人民群众生计的就业、温饱、住房、医疗保健、生产生活安全、老人福利等, 关注人民群众发展的教育、文化生活。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 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水平, 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把生存、发展等民生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切实加以解决, 使人民在富足、安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真正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体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4.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 实现社会政治、民主、法治的和谐发展

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我们的执政理念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官为本”“以政府为本”“为民做主”的水平上。因此,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 要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各级国家机关以及所有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高度自觉与执着的追求, 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3]。实现以人为本,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政府, 是透明政府, 是法治政府, 是责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政策。为此,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深化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和开展绩效评估、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 以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 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内容, 赋予了新的意义。“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者都是把“一切为了人, 为了一切人”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孔令轩.略论以人为本[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9) .

[2]吕澄, 赵国良, 谭继有.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读本[M].红旗出版社, 2008: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篇8

关键词: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01-0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在宏观意义的社会概念基础上展开的。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进行猛烈批判后,对未来社会做了科学预测。他们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结合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具体实际,总结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毛泽东领导全党结合国情实际,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建设、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在深入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思想。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使中共十八次代表大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推到一个历史新高点。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的理念认识社会建设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新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完善。在党的十八大上,根据新的形势,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建设给予更大的重视,并对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为下一步的社会建设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

一、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广大的工人农民为主题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但如果不能实现对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就谈不上在社会结构中的“各得其所”,也就不是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同志曾经在1992年指出,对于贫富差距,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达到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共享成果也要坚持身体力行,从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做起。从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到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社会建设全过程

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正在经历着从阶级的政治职能和经济的社会职能的转变,阶级矛盾弱化而社会矛盾凸显,政治革命让位于社会发展。执政党必须代表阶级的利益,同时又代表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作为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的工具的政府,必然要顺应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政府管理以公共行政的方式表现,更多地体现出“善治”而非“统治”,政府的服务色彩和本质必须得到明晰和确立。与此相适应,政府的职能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着力改善民生,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社会建设健康和谐的发展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建设各项具体工作的整体推进。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既包括组织建设,也包括制度建设;既要有原则指导,又要有具体规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整体推进;既要坚持利益原则,也要坚持价值向导;既要体现时代要求,又要符合基本国情。总之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原有的利益主体开始分化,新的利益主体逐渐产生,二元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原有的两大阶级和一大阶层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三、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此,报告指出从以下六点出发,改善民生。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为整个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十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七千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在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依然存在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突出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贫困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不公平既是过程的不公,更是起点的不公。起点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公平的发展环境。因此,应当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党的十八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事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社会建设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需要公正的收入分配。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和要求,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民生之盾。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社会保障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这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面。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就是健康。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在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重申的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我党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规划落实,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步伐,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

必须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融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谭元敏.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商行营业权转让契约书下一篇:续写课文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