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共9篇)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1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 历史 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 自然 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政治 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一政治一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平总结 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又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强调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所有公民,“以人为本”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 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历来重视人的全面 发展 问题。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协调观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线客观协调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 自然 历史 过程,它包含两方意思,一方面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形成 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通过协调使社会保持在一种有机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 规律 理论。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协调概念,协调发展,就是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完整模式。协调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联系看,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扫除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生态纳人社会发展范畴,它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二是从纵向联系看,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规划,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长远发展来制定目标,来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在客观上是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精神,武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观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而作为文化层面上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武术,是随着中国五千年文化发展至今的,在这条发展道路上,一度出现了停滞或迷失的状态,改革开放已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台阶,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正席卷而来,发展中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我们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世界屹立五千年,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的内涵、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宽容仁爱、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而在当代中国,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八荣八耻”的提出更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及意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贡献出一定的力量。
2 中华武术、武德精神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亦是民族精神最强有力的载体。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个性。武术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在它身上无处不闪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芒。国人推崇武术,称赞武术,赋予武术以相当高的品位,就是因为武术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多方位的教育功能。是传播民族优秀精神和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仁爱以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均在武术中有明显的体现。俗话说“习武先习德”,武术中所蕴含的武德精神更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武术可以说是对国人们思想道德教育的无形导师。在国内,国人称武术为国宝;在国外,它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金字招牌之一。如今,国家重视武术的学习与推广,这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身体的全面健康发育,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民族精神在中华武术中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最积极的观念文化。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具有共性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民族风格,它是维护民族团结、生存,贯穿于民族延续发展的一种持久性的根本精神,是促进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民族之魂。本文暂且把民族精神分为:注重整体意识,弘扬爱国精神;重视人格修养,强调崇德精神;注重贵和尚中,推崇和谐精神;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宽容精神;提倡刚健有为,强调自强精神五个方面。从而阐述民族精神无论是在中国源远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当代将设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时代历史背景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及严峻的时代挑战。
几千年来,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深受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哺育。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族群文化生命的法码。它是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体现。也是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国家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一种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托。他与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学等等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在《中小学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中应适当增加武术等内容,把武术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武术,被世人称为是国术、国宝、国魂、国粹,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身体的全面健康发育,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中华武术的内在灵魂,而中华武术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载体。武术教育不同于其它体育项目,它是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的有机统一。在身体体验的过程中接受中国文化,使人们真正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习武先习德”,今天人们都习惯把武术的思想教育称之为武德教育,所谓武德也就是指习武、用武之人的德性。武德一词可追溯到先秦。据《左传·宣公十一年》记载:“武有七德”始于楚庄王之口。即“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在传统教育中,“忠、孝、廉、节、仁、义、礼、智、信”和“勇”都是儒家与兵家所推崇的。重义轻利、见义勇为、讲诚守信也都是武行的一贯教育传统。墨家的“侠”“义”精神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论也是武术精神的精髓所在。而事实上,这些武术精神也都是中国最典型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4 当代新时期对发展中华武术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八荣八耻”的新理论提出,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样,武术与武德精神经过岁月长河的洗涤和不断发展,不但继承了历史的精华,同时也去其糟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有了新的作用和含义。如何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对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也是一个重大考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切实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广大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民族精神的教育,尤其在大中小学时期,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来充分的体现它,并使之易于被学生接受。而武术无疑是最适合的载体,它既强健体魄,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在无形中强化了民族精神的教育,将无形孕育到有形之中,既易被学生接受,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深化了民族传统,增强了民族意识,提高了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国领,赵连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2]栗胜夫.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科学,2005()l.
[3]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郭玉成.论中国武术的历史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7(1).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丰富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平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又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强调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所有公民,“以人为本”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协调观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线客观协调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两方意思,一方面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通过协调使社会保持在一种有机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明确地提
出协调概念,协调发展,就是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完整模式。协调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联系看,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扫除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生态纳入社会发展范畴,它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二是从纵向联系看,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规划,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长远发展来制定目标,来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在客观上是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崔志远、项武生、赫鸿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韩建鹏、季丽新、张晓忠. 毛泽东思想概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肖前、李秀林、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渊源上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最初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探索源自于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并以毛泽东思想为理论积淀,随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但是总的来看,毛泽东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仍然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未能走出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界定,突出表现为把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总体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三个理论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国内发生严重政治**,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时,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时,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主题不断进行深化与发展的一脉相承,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经验进行的科学总结,是指引我党带领全体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要指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进的思想基础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5
论文题目: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应用
课程名称:
和体现
授课老师: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曾经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发展概念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注重研究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揭示了社会结构体系的内在联系,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揭示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在内的,全方位的,协调统一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内在规律。又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分别探究了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发展规律,考虑到各个具体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关系和相互统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这些重要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性质和宗旨。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体现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自然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的。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从宏观看,协调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搞好城乡联动发展配套措施,改变农村发展缓慢状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劳动群众知识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防止三大差别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速后进地区的发展,追赶发达地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防止片面发展而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性的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持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改善自然环境,防止只向自然索取、不治理和保护环境而遭到自然的严重报复;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把我国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注意趋利避害,既要充分发挥扩大开放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对外开放失度,使我国发展过分依赖外国而严重削弱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能力。通过“五个统筹”,推进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相协调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还认为,发展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科学发展观就是以辩证发展观为哲学基础的,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辩证的发展观就是矛盾的发展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辩证的发展观就是要用矛盾的原理和方法论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二、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全面的发展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因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辩证的发展观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
第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协调的发展观。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经济发展,忽视其他发展,最终是其他社会发展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只有城市发展,不解决农村发展,农村拖住城市后腿,最终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不大力推进中西部发展,也没有整体的健康发展。
第四、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二是人文资源包括知识、信息、文化资源等发展。三是政治资源,包括民主政治、法律体系、政治格局、领导核心等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探索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走在时代进步潮流前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富于改革创新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品格的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定了文化的基本属性,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既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划清了界限,也同僵化的思想文化划清了界限;确定了文化的根本任务,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确定了文化的发展动力,这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确定了文化的发展途径,这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确定了文化的发展格局,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确定了文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就是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浅析科学发展观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篇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求“真”,是合规律性的发展观
“真”是为了获得真理,达到真理的境界,即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充分接近和遵循客体的必然性、规律性。合规律性是指现实的人认识到了自然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按规律办事。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要世世代代地生活就必须不断地从事物质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么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生产力作为一种社会进步的历史尺度,决定了人的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要求能够迅速把科技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又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
二、科学发展观求“善”,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发展
求“善”,是为了获得价值,达到目的的境界、理想的境界,“善”不仅有道德上合乎伦理规范的含义,而且包括各种价值客体对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求“善”即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向主体接近,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达到主体的目的。合目的性是指人由于认识和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在实践中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善”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而“人的目的是人本身”,衡量社会形态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准则是人的发展状况,人的问题不但是发展价值论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引导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发展的根本目的放在人本身。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突出了人的中心和主体地位,以人的目的、价值、利益和真正幸福为各种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的宗旨。”[3]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转变,强调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三、科学发展观求“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美”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基础上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自由和谐统一的状态,是在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而自由的展示,是主客体之间所实现的最高形态的统一。主客体最高形态的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这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一种人类未来社会的崇高境界,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共产主义社会的这种“美”的状态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在生态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好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协同进化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真”、不断寻求“善”、不断实现“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人类也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要:二战后人类在科技的大路上获得极大发展, 但是传统的发展观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困境, 于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顺应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是符合人类进步的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真善美,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47.
[2]同上, 1995:67-68.
[3]陈翠芳.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38.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8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司法行政 和谐社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1]自此,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针,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开始影响社会生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即各项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而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已经成为摆在司法行政机关和队伍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在此试作论述,以供商榷。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发展,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司法行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积极适应这个大局,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加大为大局服务的力度。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紧紧围绕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拓展。当前,要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法律服务;主动介入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经济改革和经济活动,广泛参与国内及国际贸易、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仲裁等民商事领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参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积极参与立法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empirenews.page--]
(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来穗经商务工人员、青少年、农民和容易诱发矛盾纠纷人群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推进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同时,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通过“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学校”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使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提高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克服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努力促进司法公正。完善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办案水平。
(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职责,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创新发展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联动处置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调解员持证上岗、首席调解员制度,探索“专兼结合,以专促兼”的队伍建设新路子,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劳教工作,把劳教场所开辟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第二条战线,持续增强收容、矫治违法犯罪分子的能力。特别要针对当前广州吸毒人员占劳教总数近70%的情况,探索劳教戒毒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彻底扭转吸毒人员“二进宫”、“多进宫”的被动局面,推动广州“无毒城市”的建设。牢固树立“大劳教、大安全”的执法理念,把劳教工作和安置帮教有机衔接起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从根本上实现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社会参与、司法为主”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作为政法机关,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为民,在司法行政各项执法、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干不成。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广州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利用好人民调解就地就近就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标本兼治的特点和优势,以司法所为依托,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和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拓展人民调解的工作领域,努力做好在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工程建设、劳资纠纷中引发的各种矛盾调解工作。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大力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利益纠纷,防止矛盾激化。[!--empirenews.page--]
(二)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广大群众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律服务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找准位置,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有效满[1][2]下一页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结合广州实际,笔者认为要在三个方面多做文章:一是开拓涉外法律服务市场,广州地处沿海,毗邻港澳,是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和对外经济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涉外民商事往来十分频繁,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国际贸易、投资、融资、仲裁及涉外婚姻、留学、移民等民商事活动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服务,按照广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加强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律师人才的培养,推进广州创新型、科技型城市的建设,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服务“三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就农村招商引资、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三)努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援助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全面落实政府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尽快制定适合广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性法律援助法规及政策,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全面加快法律援助的社会化进程,在合理利用广州丰富的律师资源,让所有律师都普遍公平地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高等法学院校以自身资源投入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加强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构建泛珠三角地区法律援助协作网,提高法律援助的整体水平。三是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办案激励机制、办案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点援制等新的工作模式,推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发展观念的巨大转变和创新[3]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制约和妨碍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旧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有利于司法行政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任务很重,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突破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无论是历史形成的老问题,还是现阶段工作拓展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是司法行政工作自身的问题,还是国家司法体制改革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实现重点突破和工作的全面发展。[!--empirenews.page--]
(一)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民调解、劳动教养、律师公证、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等15项职能任务,每一项都与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只有坚持全面发展,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在全面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事业发展迅猛,劳动教养、社区矫正等法制保障工作进展较慢;普法宣传、法学教育等旧有职能逐步萎缩,活力下降,司法鉴定、司法考试等新增职能日益为社会瞩目等。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剖析司法行政各项职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前景,作出科学定位和战略部署,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构建起富有广州特色的司法行政工作体系。
如何进行科学定位和部署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加强法制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 “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发挥劳教工作对于违法犯罪分子的收容、转化功能,提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于各类危险人员的改造、管控和帮扶水平,维护好社会稳定。二是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以律师业为龙头,推动法律服务业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把广州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区域性法律服务中心。三是大力加强司法鉴定和司法考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四是抓好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工作,促进城市依法治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五是抓好司法行政法制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保持协调发展,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特别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都要共同发展,全面进步,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在这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市一级强、区一级弱”,“城区强、农村弱”,“老城区强、新兴区弱”的情况比较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坚持“双管齐下”的方针:第一,加强区(县级市)司法局的建设,理顺区(县级市)司法局的管理体制,落实广州市司法局对各区(县级市)司法局的协管职能,对区(县级市)司法行政工作实行宏观指导,并下放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部分权限,逐步充实区(县级市)司法局的管理职能。第二,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协作机制,借鉴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签署《泛珠三角九省(区)司法行政合作框架协议》的做法,由广州市司法局牵头,指导各区(县级市)司法局签订跨区域的合作协议,合作以“配合大局、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遵循“坚持务实,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强协调,确保合作项目取得实效”的原则,着重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治、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协作,[4]通过合作,科学配置政策、人才、资金等工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地工作品牌,实现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协调发展。[!--empirenews.page--]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司法行政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对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使发展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模式仍然比较粗放,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搞建设、抓管理,长此以往,司法行政部门就没有任何比较优势可言。笔者认为,必须抓住若干长期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集中攻坚,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至于抓哪些环节,笔者以为,人民调解是一个点,改革的长期性和矛盾纠纷的必然性,决定了人民调解是各地党委政府一项战略性的工程,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加快人民调解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把它打造成司法行政工作的拳头产品,化一时的优势为长期的胜势。司法所建设是另一个点,司法行政工作要落实到基层,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关键还得看司法所,要最大限度地把司法所建设好,把九项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管监狱也是一个点,它能够有效整合劳教工作资源,推进劳教制度的改革,对广州司法行政工作来说,它是工作职能的扩大和强化,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推动力。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中有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才能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确立起自己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实现自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言蔽之,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参考文献:
[1]王义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65页。
[2]张福森:《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第2页。
[3]许嘉勇:《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第37页。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篇9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础
我国各民族之间问题主要是因为各民族间的民族差别而引起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 在一定范围内, 民族间的矛盾还因为历史原因, 宗教因素以及国际势力的干预等影响, 变成敌我性质的矛盾。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 会导致一些民族政策跟不上或者某些地区的干部在民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当, 也会使非对抗性的民族问题转化为对抗性的民族问题, 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提出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关系。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关系理论在中国又有了新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把为了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各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享受同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坚持以人为本, 还必须把握一个根本点和四个基本要求, 即一个根本点, 就是要把握好、实现好、维护好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各族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四个基本要求, 即民富、民智、民主、民安。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理论的新发展, 是我国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和制定正确民族政策的升华, 它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放在了统一层面没有任何的差异, 从而根本上消除了各民族在国家分配利益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今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科学依据
在中国多民族、多种族活动的主要地区, 往往在资源上拥有优势条件;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的原因, 也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发达地区, 也落后于同一地区汉族聚居区。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覆盖率低;二是江河源头湖泊干涸, 水土流失严重;三是牧区草原退化速度加快;四是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五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状况严重。另一方面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具体表现在:一是城镇化率东部地区比西部民族地区高;二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产增加值比重比东部地区高得多;三是一产从业人员西部民族地区比东部地区所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西部地区高;四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比例关系, 西部民族地区比东部地区高。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政府强化对区域发展协调的指导, 在西部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 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规划先行, 大力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建设;三是下大力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不断提高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五是加大政策、体制支持力度。这样才能使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发展得到统一部署, 振兴具有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 使不同经济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挥作用。这将大大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使各民族走共同繁荣之路, 在共同繁荣之中调整和巩固民族关系。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 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 一直把民族问题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突破口。他们利用所谓的“新疆问题”、“西藏问题”以各种方式支持“东突”、“藏青会”等恐怖组织的活动。我周边国家出现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三蒙合一”、“大哈萨克主义”等思潮,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民族团结, 对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构成了新的挑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 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 对我社会稳定危害极大。在这个阶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和谐因素。同时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才能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才能从合理解决目前存在的民族问题,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 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 不是抽象的理论, 而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法宝, 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才能更好的处理好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是基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别而产生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协调各民族之间矛盾和差异, 用持续, 协调发展观促使民族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科学的发展观,民族问题,和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五个统筹”部分.
[3]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推荐阅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09-21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毕业论文07-28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08-04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法律监督工作的意义11-0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08-05
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06-30
科学发展和科学批判09-04
浅谈生命科学及其发展08-08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08-2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