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2024-08-04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共12篇)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1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 发展成了中国摆脱贫穷的道路, 发展的道路是从历史总结出来的, 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 在总结的基础上, 找出整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据邓小平理论, 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生产力实际上标志着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即它是人类控制人与大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所以, 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了就能够为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发展观为物质基础, 发展过程中要讲科学, 科学地进行生产力发展。从我国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可知,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进一步阐述和评价, 认识到其重要性, 并把科学发展确立成我国的主导指导思想之列。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科学发展思想深入, 因为科学发展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力量, 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弄清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把发展作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走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从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共同实现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发展观, “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以人为本”是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工作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造福而奋斗和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并提倡尊重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发展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是继承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论点,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等基本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 其创始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 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般的规律,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 也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找出了关于人类思维方式、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般规律是一个相对的真理。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基础,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资源, 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生产行为在引起较远的自然后果。从此, 我们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体性, 我们必须弄清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大自然, 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 而且有下降的过程。”, 这就是现在我们认识到人与环境的一体性的理论基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主导思想起铺垫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科学发展也继承了毛泽东“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包含着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从这些重要思想中汲取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 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变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走向成熟的标志。

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想, 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在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发展体现出了整体性精神, 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念, 即它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科学发展通过党的十八大进行的阐述和评价, 已经被确立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的党的主导思想行列, 它给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工作思想和方法策略。本文从科学发展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始入手, 主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福建党史月刊.2010 (14)

[2]岳江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学理论.2011 (06)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复习题....................................................2 公 文 写 作 复习题

(一)................................................................5 公 文 写 作 复习题

(二)................................................................6 公务员法试题.............................................................................................7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2、协调发展要求做到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五个统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 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五种能力”为核心。

5、全面发展要求做到 物质 文明、政治 文明、精神 文明全面进步。

二、判断题(在每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种互动关系。(×)

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5、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

6、片面的发展观念实质上就是离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7、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合理需要的全面满足,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发挥。(√)

8、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9、政绩是群众认可领导干部的根据。(√)

10、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

三、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A)。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B、党尊重客观规律 C、党按经济规律办事 D、党对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2、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发展是(C)。A、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D、GDP的增长

3、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A)。A、目的 B、手段 C、要求 D、需要 4、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C)。

A、650美元 B、800美元 C、1000美元 D、1200美元 5、2003年我国实现GDP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的原油、铁矿石、钢材、水泥等为世界消费量的(D)。

A、20% B、25% C、27% D、30%

6、全国农村有近(B)尚处于贫困状态。

A、2000万人 B、3000万人 C、4000万人 D、5000万人

★7、2002年城市化水平由18%上升到(D)。A、20% B、25% C、30% D、39.1%

8、要牢固树立正确的(C),把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A、权力观 B、发展观 C、政绩观 D、群众观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B)。

A、为人民服务 B、执政为民 C、求真务实 D、以人为本

10、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是反对形式主义、(B)等不正之风的迫切需要。

A、本本主义 B、官僚主义 C、教条主义 D、唯心主义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3、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

4、政绩观:就是对政绩的总体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答:

1、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2、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

3、实现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4、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二)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答:

1、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突破现实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一)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土地管理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答: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倾斜不可少

2、统筹“可持续性”与“当务之急”:切合实际最重要

3、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重新认识和评价土地资源价值

4、统筹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强化控制土地一级市场

5、统筹规划管理:正确把握各类规划的客观内在联系

注:加“★”为重点复习题。

公 文 写 作 复习题

(一)★

1、公文有哪些特点?

2、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谁发布的?何时发布施行的?

3、按行文方向分,13种行政公文具体怎么归类?

4、公文的格式包含哪些?其中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成文日期、附注有何要求?

5、公文总的行文规则是什么?

6、与联合行文规则相关的格式处理上要注意哪几点?

7、抄送规则、请示规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8、公告与通告有何区别?

9、转发性通知怎么写?

10、请示与请批函有什么区别?

答案:

1、高度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语体的庄重性。

2、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施行。

3、上行文有报告、请示,平行文有函、议案,其他为下行文,意见则既可上行,也可下行,还可平行。

4、公文的格式见讲课提纲,具体要求听课上讲授。

5、总规则见讲课提纲。

6、与联合行文规则相关的格式处理要注意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成文日期的确定、印章的使用四个方面,具体要求听课上讲授。

7、两条规则的具体要求见讲课提纲。

8、“两告”的区别见讲课提纲。

9、见讲课提纲,具体要求听课上讲授。

10、两者行文关系不同,请示是向上级请求批准,请批函是向主管部门即不相隶属机关请求批准。

公 文 写 作 复习题

(二)一、填空题:

1、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实施管理中形成的具有 和 的文书是 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公文具有高度的政策性、、严格的规范性和

的特点,而严格的规范性包含了文种、行文、四个方面的规范。

3、某县中学请求该县建设局批准建办公用房,应用 行文。

二、选择题:

1、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是从 起施行的。

① 2000年8月24日 ② 2001年1月1日 ③ 2003年1月1日

2、下列文种中,既可上行、又可下行、还可平行的文种是

① 报 告 ② 意 见 ③ 函

3、联合行文时,成文日期以 负责人签发日期为准。

① 主办机关 ② 第一家签发机关 ③ 最后签发机关

4、某县交通局拟向社会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应用。

① 公 告 ② 通 告 ③ 通 知

5、公文的17项格式中必须加圆括号标示的是。① 发文字号 ② 附件说明 ③ 附 注

三、判断题:

1、作者具有法定性,以其名义制发的公文就必然具有法定效力。(、联合行文时所有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3、请示任何时候都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情况下都不得主送领导者个人。()

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者行文,须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答案:

填空题:

1、法定效力 规范体式 依法行政、法定的权威性 语体的庄重性、函(请批函)

选择题:

1、②

2、②

3、③

4、②

5、③ 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注:加“★”为重点复习题。)2 4

3

公务员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是指(D)。A.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D.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职务实行(C)A.委任制或考任制 B.聘任制和选任制 C.选任制和委任制 D.委任制和聘任制

3、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D)A.工资100%的报酬 B.工资200%的报酬 C.相应的补休 D.工资300%的报酬

4、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的人是(C)A.配偶的直系亲属 B.配偶 C.亲属 D.直系亲属

5、公务员辞去公职或提前退休后有违反限制性规定行为,对其行政处罚的机关有(B)A.原所在机关

B.公务员主管部门 C.公安机关 D.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6、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的审批期限是(A)A.九十日 B.六十日 C.三十日 D.十五日 ★

7、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B)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8、下列不适用于职位聘任的是(B)A.辅助性的职位

B.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 C.临时性的职位 D.专业性较强的职位

9、以下关于调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调入人员可以担任领导职务

B.调入人员可以担任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

C.调入人员只能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调入人员也可以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10、可以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是(D)

A.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B.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C.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D.群众团体工作人员

二、判断题

l.公务员的范围包括:各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各级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各级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等(√)★

2、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是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3、根据《公务员法》,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4、非领导职务是指在厅局级以下的各级机关中设置的,不具有决策、指挥职能的职务(×)

5、公开选拔,是指当出现某些领导职务空缺时,在本机关或本系统内通过平等竞争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6、公务员培训的种类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专门培训和后备领导人员培训(√)

7、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

8、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内部或跨地区、跨部门的平级调动(×)

9、公务员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

★10.公务员执行任何上级的决定或命令,执行的后果都由上级负责(×)

五、案例分析题

南山市周某原系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副处长,退休后第二年,到其原主管的国有贸易公司任董事长。经人反映,当地组织人事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但周某认为自己已经退休,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既可丰富自己晚年生活,也增加个人收入,不愿辞去董事长职务,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了查处。

试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进行分析。

1.周某退休后第二年,到其原主管的国有贸易公司任董事长是否违法(CD)。A.没有违法,因为其已经退休

B.没有违法,因为其任职是在退休后第二年 C.违法,因为其任职与原工作业务有直接关系 D.违法,因为其任职是在退休后二年内

2.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处该案,对周某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措施(D)。A.警告

B.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 D.没收违法所得

3.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处该案,对贸易公司依据情况可以采取什么措施(AB)。A.责令清退

B.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 D.吊销营业执照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丰富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平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又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强调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所有公民,“以人为本”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协调观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线客观协调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两方意思,一方面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通过协调使社会保持在一种有机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明确地提

出协调概念,协调发展,就是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完整模式。协调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联系看,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扫除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生态纳入社会发展范畴,它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二是从纵向联系看,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规划,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长远发展来制定目标,来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在客观上是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崔志远、项武生、赫鸿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韩建鹏、季丽新、张晓忠. 毛泽东思想概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肖前、李秀林、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4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就本意来说, 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统一物质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深刻的, 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把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点与面的结合, 是互相推进的。

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还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内部各方面、各因素保持辩证统一。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因地制宜, 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两个归结”, 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因, 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经济基础) , 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正如胡锦涛所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可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类社会最终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强调“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而不是当作由别的东西来“鼓励”的被动的客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就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均是由“社会的” (social) 这一形容词衍生出来的, 而它的出现是与“个人的”相对而言的,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强烈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个体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理论中的统治阶级实行的个人权利[4]。所谓以人为本, 从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有原则的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方人道主义产生于14—16世纪, 人道主义者反对经院哲学和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 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博爱的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 而这种普遍人性其实是以资产者为模板描绘出来的, 只不过被解释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以人为本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并不否认个人主义, 核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 是“现实的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飞跃。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要落实到个人, 人是相对于物来说的, 不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所以, 这个“人”不是一个人, 而是许多人, 甚至是每一个人, 即全人类。如果把这个“人”理解为一个人, 即我自己, 那么, 人本主义便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即个人中心主义或个人主义, 从而与社会本位主义或社会中心主义对立起来了, 甚至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主体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 就是根本, 即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 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关注社会和谐, 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全力降低发展成本, 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均GDP将在近期突破三千美元, 依据世界性发展经验, 该阶段将是一个矛盾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大量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较为集中而突出的问题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在居民中不同部分的人群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 就会使我们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并直接损害公平原则, 甚至威胁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中仍存在着单位产出能耗和材耗较多, 这既制约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也包含着代内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总体思路, 来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穷落后的实际, 提出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们利益的基本原则, 而当它发挥自己的历史性作用, 在经济发展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则应该将执政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公平问题, 按照“注重公平, 促进效益”的原则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雪灾、5·12汶川地震等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 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62:278-407.

[3]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5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以及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关于研究、指导和实现中国科学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7)04-0009-03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以及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关于研究、指导和实现中国科学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是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

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任何思想、任何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既离不开对当代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离不开对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的吸取和借鉴,它之所以能产生和形成,能存在和发展,总是植根于一定时代的“土壤”,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形成提供了理论前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和实现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成为社会理论家、思想家和学者们对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创新的新的逻辑起点,成为发展新思想的重要理论源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创立了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它不仅更新了发展的观念和战略性思维,而且以“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基本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对自己时代内容的体现,对自己时代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产生形成必须适应自己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自己时代的人们对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理论武器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当代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它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中心聚焦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上。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在近二十年的建设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曾偏离过正确的发展轨道,给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失去了发展的良机,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步入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轨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基本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抗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然而,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如何抓住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战略机遇,如何才能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新时代赋予我党的历史使命,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此应运而生。

(三)当代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内部因素是促使其产生形成的依据,外部因素是推动其产生形成的条件。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不仅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等基本国情有密切的关系,且与当代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是促其产生的催化剂。从国际总体局势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能的。当前,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对话合作意愿不断加强,国际战略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这一国际形势为各国的发展都带来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但同时当代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为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安全、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以及国际秩序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延缓或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解决矛盾,克服困难,抓住良机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迎接挑战,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途径,大胆进行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科学发展观就在这样的“土壤”中萌芽并逐渐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体系的新拓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系统全面深入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 么、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发展的价值取向、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以及精神实质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本质特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久,并对这一理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论断,不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这个自由联合体的前提。人必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具有从事多种劳动的本领。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提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并举的良好格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关系,做好“五个统筹”,推进经济社会以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从全局上科学统筹好事关发展的各方面矛盾关系,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发展是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重速度,更重质量、重效益,要把速度、质量、效益辩证地统一起来,不可轻视或忽视任何一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各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注重交流合作,相互借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的新飞跃

20世纪初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已形成了三大创新理论成果。第一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第二大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三大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原理”精品课程;路径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极为关键的重大“战役”。能不能高质量的开好和建设好这门课程,对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对于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至关重要。[1]要把“原理”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我们认为,科学把握課程内容与结构体系、明确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与学科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科学发展观融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第一,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体系,实现“原理”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的有效整合。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三门学科内容的简单相加,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来看待,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出场路径中必须实现有效的整合。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中央5号文件及实施方案规定,“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明确规定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2]掌握了这“三个一”原则,就科学把握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明确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帮助当代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第二,“原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性课程,旨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与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在中国实践基础上有效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划分,应该说是马克思思想变革社会在不同领域的出场形态,如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对资本异化的批判;对资本全球化各种虚幻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等。“作为历史语境的思想表征,出场路径对历史语境有着深刻的历史依存性;‘改变世界’的实践是马克思思想出场的主要标识,理论路径是‘改变世界’实践路径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几乎在所有可能的路径上都作过艰辛的批判性探索,因此,其思想的出场方式是多元化和总体性的;交往实践成为马克思批判把握资本全球化的本性和结构及其虚幻的意识形态、探索后资本道路的思想在场形态。”[1]新全球化浪潮在深刻变革世界的同时也在转换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平线。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场表征,立足于新全球化时代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出路,即在后现代引导下重建现代性的过程(或者说新现代化进程)。如“先进生产力”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模式转变;知本拉动资本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命题中“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有效推进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整合,体现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出场,进一步丰富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与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原理”课程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人”的作用与对“人“的管理。首先要重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水平是学科实力的尺度。只有科研水平提高,才能切实保证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是成功上课的学术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新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覆盖或渗透到哲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近来一些专家与学者已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借鉴协同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类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这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升专业与业务技能,以应对时代提出的挑战。其次,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多元智能与文化需求。传统课程教学之所以遇到学生的排斥,原因之一就是把“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多体现纯知识、纯理论传授,尽管在教育过程中的添加很多精致化设计程序与案例来增添课堂的色彩,但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多元智能需求以及自由的人本地位和价值。因此,课程教学必须重视人的需求,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身心、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制度来管理人,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原理”课师资队伍中的多学科背景,容易出现不同教师对课程主题、性质、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不一致。如哲学背景的教师上课重点在讲授唯物辩证法内容部分;政治经济学背景的教师则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学部分;科学社会主义背景的教师则把重点放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部分,这些现象不利于“原理“课程的系统整合与学科发展。部分没有接受严格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教师在学科范式、学科教学方法等上可能存在不足,讲“外行话”,甚至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向。在重视学生需求的过程中,也有刻意迎合学生功利性、经验性需求,降低“原理”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最终弱化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专家培训、集体备课、公开课交流等活动的制度化与常态化,有助于保证任课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的专业稳定性和科学性。课程开设、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日志规范等多个环节教学与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助于所有任课教师都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要求围绕教学大纲授课、保证课时,明确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课程教学与管理的规范化主要把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责任与义务通过岗位职责进行制度化的固定,不仅可以推进教师积极进行各种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大大降低或避免任课教师的随意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

第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合法性为指引,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原理”课程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佳方式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专题讨论(29.5%)、社会实践(25.3%)、多媒体授课(30%)、主题演讲(20%)、观看电教片(6%),选择传统教授或其它方式的不足1%。[3]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以什么教育方式最乐于被人接受?”的调查中,7%选择了老师讲授,24%是以多媒体的形式,31%是以某一热点时事话题作突破口,38%是分小组讨论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讲课形式(如讲授加简单PPT)只有30%的同学可以接受,更多的学生是希望老师可以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授课,比喻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要求增强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性、实效性与指导性,不大欢迎你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填鸭式的教学。我们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原理“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基础性课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应该说是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线。而这个核心方法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客观要求教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教学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对此,我们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法,如坚持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法,采用经典视频教学引导,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分析、教师总结提升等教学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亲验法”教学法,任课教师把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亲验法”教学将教师个人真实生活体验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般地体验感受一系列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具体情景,感到实际、生动、可信,富有吸引力、征服力和启发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案例式教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不同单元的内容,教师深入分析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讨论课题,然后经过学生的思索,提出问题。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者,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进行正面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维,分析问题。注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在点评的时候对学生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任平.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路径[J].哲学研究,2004,(10).

[2]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程[J].思想教育导刊,2007年增刊.

[3]任万钧等.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7

一、发展生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探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 不是在空想的基础上向人们描述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世界, 相反, 他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来指出人类解放之途的。而解放的现实基础就存在于生产发展之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 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因而,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 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可见,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里, 生产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基石, 是历史进步的源泉。没有生产发展, 一切人类解放、历史解放都无从谈起。也因此,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深刻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劳动生产不仅仅是人类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第一需要, 同时生产力的增长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在这种历史阶段, 人们才能全面发展和享受。非常清楚,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任何背离生产劳动的理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发展观秉持了这一历史观的基础, 指出在当前中国的历史发展中, “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发展,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3]在这里, 对发展的根本重视, 对发展的全面具体的论述, 无不贯注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同时又充分闪耀着勇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创新的精神。毫无疑问,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是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义

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4]这里,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随意创造的, 它首先受限于前代历史遗留的现实条件, 但是人们并非是被现实条件完全决定了的被动者, 他们可以创造, 可以利用前代遗留的东西进行创造, 从而改变现实环境, 改变发展模式, 改变历史。

今天, 源于过去时代的粗放型的工业大生产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极限状态, 如果再不转变发展模式, 不仅生产活动难以为继, 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必须改变的时代了。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创造新的符合人类价值需求和自然价值需要的生产模式成了历史的需要。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中, 如何有效和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的统一, 如何有效和有力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就成为历史创造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历史使命和任务的响亮回答。“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5]在这里,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 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出发, 综合论述了新的生产发展模式和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从而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做出了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论述。以此指导生产, 则是创造新型的生产模式, 以此指导社会发展, 则是创造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创新虽然处于初创阶段, 然而它所代表的历史发展方向预示着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到来。科学发展观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最新形态吗?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论证人的解放为己任。它关于人的解放不同于其他理论的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生产发展紧密相关, 与时间划分紧紧相连。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无论在何种社会中都属于必然性王国, 而人的解放则存在于自由王国。自由王国如何实现?在于全社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增多。马克思把必要的人的生理活动以外的时间划为劳动时间 (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包括闲暇时间和高级活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 因而在必要劳动时间里, 人基本上处于自身再生产状态;在剩余劳动时间里, 人开始超出自身再生产的范围, 但还把自身作为物质生产者而处于生产活动之中;只有在自由时间里, 人才能超越生理必需和外在目的的制约, 把发展自身作为目的, 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社会主体。因此, 自由时间是人类真正的存在形式, 也是人类解放的形式。马克思说:“整个人类的发展, 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 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 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6]

既然自由时间是人类解放的形式, 那么如何尽可能地促进自由时间在全社会增多呢?马克思谈到了“时间的节约”问题。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是为了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 更重要的是生产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生产、时间与人的解放的内在联系;也看到了人类物质生产成果的分配与自由时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物质利益分配不公, 就意味着一部分人将得到更多的物质生活产品, 从而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而另一部分人将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劳动任务, 获得更少的物质生活产品, 陷入更多的劳动时间中, 从而无法获得自由发展自身的时间。毫无疑问, 这样的社会是不公正和不公平的, 是应该改变的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它的不公平产生于它的资本生产制度之中, 并被统治者看成是天经地义的状态而加以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力图从根本上革除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它以公有制为基础, 因此可以有效消除社会两极分化, 使社会财富为民所享有。社会主义社会总是把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总是能够把社会利益向人民倾斜。以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使人们享受物质利益, 积极生产, 同时也使人们获得了相对均等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身, 提升自我。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具有的向共产主义阶段前进的本质特征。因此,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 其本意就是通过改善和创新制度, 坚决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使他们不仅能够获得公平的物质产品, 而且能够获得均等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科学发展观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执政党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没有任何私利, 体现了人民政党的本色,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取向。

总之, “科学发展观”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精神,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要求, 它与时俱进, 以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政治原则和政策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它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最新形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75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16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8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毛泽东说:“我们的党从一开始, 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 这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邓小平说:“我们搞改革开放, 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 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江泽民同志说: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一点, 要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29年来的实践证明,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通过学习, 使我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 就是坚持它的科学体系, 它的基本原理, 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因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 它揭示的是客观规律;作为意识形态, 它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服务的, 是他们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一脉相承的哲学之脉。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来说, 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才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所以,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基础的东西, 是贯穿一切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是普遍管用、长期管用、根本惯用的东西, 是马克思主义150多年一脉相承的世界观方法论之“脉”。毛泽东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方法论用中国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江泽民同志强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认识论上说, 客体具有无限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表现为它具有无限多的方面, 又表现为它具有无限多的层次。这就是认识论发展的无限性。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 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而这只能是一个过程。人们总是首先接触客体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 然后再逐步认识客体的更多方面。不断以更全面地认识补充原来不够全面地认识, 是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什么是与时俱进。时, 就是时代, 就是实践;进, 就是发展, 就是创新。与时俱进, 就要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又不是盲目的, 要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 在掌握历史主动性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推动历史前进。时代、规律、创造, 是与时俱进的统一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 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创新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上,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今天,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提出和确立科学发展观, 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科学发展观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是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发展中, 深刻认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离开发展, 就无所谓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根据新的发展要求, 集中全党智慧, 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个继承与发展有机统一的历史。继承前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作出新的发展, 从而构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 就是这样一部科学理论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的历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牢牢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 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学习, 我进一步认识到:党的理论不但需要结合具体实践使之具体化, 而且需要结合实践的发展使之时代化。科学的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20世纪50年代, 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在改革开放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制定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则提出了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和政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首先,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科学的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从经济制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为人民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提供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 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 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次, 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强调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 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实行全国一盘棋立足全局, 统筹兼顾, 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强调全面的各方面协调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要抓住主要矛盾, 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9

一、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中马克思就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强调,“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亦即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又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社会”,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没有人,便没有社会。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由此可见,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内容。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在科学发展观中高度凝炼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按唯物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在根本上与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继承发展

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著名观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中人学意蕴极为深厚,他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思想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旨、群众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等等都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多次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中国用改革开放和人民富裕起来的事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诉求,并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被实现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第三届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结合起来,站在时代高度去把握和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对人和人的发展理解的细化和深化。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将“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确保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十七大报告中将“GDP总量”改为“人均GDP总量”,“经济增长”改为“经济发展”等等很多细节提法的变化也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怀。

“以人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得到继承发展、承前启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从传统意义的经济发展演进为可持续发展,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日益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关注对人的发展基本权利的维护和素质的提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全体人民营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三、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马克思极其重视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他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在展望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时,他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之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唯物史观的要义所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全体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是相吻合的,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人在每一历史阶段所确立的具体纲领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最高理想所采取的实际步骤。过去搞革命,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正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根本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治国理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上实现的一次新飞跃。现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事实,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实践中的巨大能动与指导作用,这也是当代中国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巨大威力的新证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07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版第1卷, 1995年, 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版第3卷, 1960年,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10

一、“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内在联系

(一)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概述

马克思认为, “需要是人对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应。”[1]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首先是满足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 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 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 他都必须这样做。”[2]

需要是历史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需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 主体需要的对象、内容、水平及满足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分为三种: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其中, 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是人类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 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3]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为人的个体的存在提供前提条件, 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需要也随之发展。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 人们的享受需要逐渐产生, 他们开始产生优化生存条件的需求。“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 而且生产奢侈品, 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 生存斗争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 不再是单纯为生产资料而斗争。”[4]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提出要求, 对各种生活必需品不但是能满足其生存需要而且开始形成对其美的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的发展需要也随之产生, 它是人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表现人的本质的更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将它表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二)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概述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写入党章。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中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其科学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中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只重视经济发展状况, 忽视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而经济发展、GDP增长,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 以满足人的需要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是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发展依靠人民。

(三) 以人为本与需要理论内在联系

关注人的需要, 并寻求满足人的需要的实现途径, 是马克思一生从事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目的和归宿。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也正是关注人的需要, 并指出应如何满足人的需要, 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便是体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需要具有社会层次性”等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本身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而其“以人为本”更是体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 强调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 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胡锦涛总书记注重从人民的需要出发, 明确提出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 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将人民的需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基础上, 提出“以人为本”, 注重从人民的需要出发, 来谋发展, 促发展。

二、“以人为本”对需要理论的具体体现

(一)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需要具有社会层次性”

1.“以人为本”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发展下去, 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胡锦涛指出,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是基于这点, 当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核心, 正是建立在需要理论和当前中国实际情况基础之上。在发展过程中, 注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 谋发展、促发展。“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 也就是说, 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人民的最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 不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甚至导致社会的倒退, 同时也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基础上, 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以人为本”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

化权益。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是社会性的, 具有层次性。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 就开始追寻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即享受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政治、文化等精神生活的需要要求更高, 他们要求民主参政, 追求各种事物的美的感观, 需求自我精神上的享受。而当前只是盲目的发展经济, 人民的享受需要却往往被忽视, 人们成为工作的“奴隶”。科学发展观依据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根据社会的变化发展, 提出“以人为本”, 重视人民群众享受需要。并审时度势, 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 结合中国现有国情, 制定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路线。

3.“以人为本”是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的最高层次, 是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是人类社会所要追寻的最高阶段, 它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们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同时, 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 要注重将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目标, 并始终朝着这个最高阶段奋斗。而不能忽视了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不然将导致为“物的发展”, 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在制定发展政策的过程中, 始终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不断满足人们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努力创造物质财富,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才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 提高的生产力又反过来进一步的满足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本质”

“以人为本”是发展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认为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需要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动机。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源自需要。人是世界上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 而他的这种创造的动力, 便是来自于自身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提出“以人为本”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不仅表明发展要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而且发展还要依靠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提高也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满足。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都包涵体现着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基础之上的, 是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164-33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9-26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教育

Patriotic education in how to infiltrate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Luo Wei

【Abstract】Patriotic education of students, should be good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ast, so that they understand the concern about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ppreciate the people’s suffering, for the futur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into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do a good job of preparation, and efforts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students; patriotism;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今天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要的就是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就是要增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也具有历史和时代内涵,并且可以为不同的国家目标服务。一般人会认为“爱国”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国不会有错。其实不然。爱国并非天生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因为国家本身是一种政治的、历史的现象,它的性质、职能和使命是有差别的,所以,爱国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事实上,爱国主义也曾经存在许多变种,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历史上的沙文主义、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等,都是以“爱国”的方式出现的。当爱国情感失去理性的约束及正义的支撑,被用来为不良的国家目标服务时,就会变成有害的意识形态,产生不好的后果。所以,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科学发展观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那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如何渗透科学发展观呢?

1 要顺应时代主题,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作为爱国的第一要务 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首要任务是发展,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是停滞和动乱。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根本条件。因此,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爱国主义,首先应该表现为自觉地服从国家发展的大局,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理想,通过投身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做贡献。如果背离时代主题和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谈爱国主义,就会变成隔鞋搔痒。

年青的一代是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我们的爱国主义,不仅要表现为有爱国之心,而且还要表现为有报国之志、建国之才,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同理想,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振兴中华做好知识、才能上的准备,并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践。要向钱学森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学习。现在,有些人的爱国只是表达为一种网络“情绪”;许多人在择业时拈轻怕重,主要是看薪水高不高、待遇好不好,这当然不能理解成是不爱国,但是其中少了一份英雄主义的悲壮和理想主义的激情,多了一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算计。于是,他们的爱国主义在知与行上就表现出明显的反差,有时候就出现爱国不如爱自己,社会责任抵不过个人利益的矛盾。

2 要关心民生,体恤民苦,建立与广大群众的深厚感情,自觉地为群众谋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纵观历史,能够作为“本”的人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奴隶和妇女不被当作城邦市民看待。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从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专制的角度出发,高举人性的大旗,反对以神性压制人性,“发现”了人的价值、尊严和才能,弘扬了人文精神,但是他们所讲的“人”往往是抽象的人。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很长的时期内,对妇女、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同样存在歧视,所以,直到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民权运动还风起云涌。当下,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名词。既使如此,也抹杀不了人本主义思想的光辉。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人本主义的内容。诸如“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民贵君轻”亲民思想;“乐民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忧乐观念等。但是,长期的封建专制和“官本位”传统使这些思想相形见绌,不可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人”都是具体的、社会历史的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是有差别的,因此能作为“本”的人也是有所指的。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要义是“以民为本”,即以广大群众为本,以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因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体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最大的利益主体,也是最终的建设主体,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也只能依靠人民。执政党要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我们国家的文化和教育还不太发达,能够享受高等教育的人还不多,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愈是这样,大学生愈是要注重培养自己与广大群众的感情,关心民众疾苦,关注群众的需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把爱祖国和爱人民有机统一起来,千方百计地多为群众谋利益,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没有对广大群众的真挚和纯朴的感情,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疏远“草根”的“精英”,自己奋斗的目标就是狭隘和自私的,就只会囿于个人的小天地,不会有大志向,难有大作为。

3 要努力学习科学发展的理论和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实践做好理论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必须符合科学。科学发展的要义是发展,其前提是“科学”。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发展过程中的科学道理和规律,按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来谋发展、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反之,如果不尊重科学、主观盲干,就会酿成这样或寻样的失误。

从实践上看,发展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但不发达也是其中大多数国家的命运。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但缺乏科学的谋划、有效的运筹和科技创新的支持是一个重原因。就我国而言,有几个障碍在妨碍着科学发展:一是认知障碍,就是对发展内在的规律性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全,于是,虽然有发展的迫切愿望,但是由于不符合发展的规律,干一些傻事、蠢事,难免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二是利益障碍,就是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有时宁愿选择违背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发展策略,为个人或本单位的一己之私,干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事,形成实现好的发展在技术上可行但在利益上不可行的情况。三是体制障碍,由于体制不合理,导致对发展的谋划、引导、控制、监督、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科学、不合理,扭曲了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使发展不能够充分尊重科学、体现科学精神、按科学规律办事。

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是实现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学生阶段,首先应该把自己追求国家民族发展的良好愿望化做学习的动力,努力学好科学理论知识,关心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眼光、科学思维,养成懂科学、用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良好品质,为投身于科学发展做好知识上、技能上和品格上的准备,对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认知和体验,搞好理论武装,为将来的实践打下良好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4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刻体验三十年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发展的信心,明确改进的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经验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形成了“中国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之说,作为亲历者和当事人,我们既享受到了发展的成就,也遭遇到了发展中的问题,成就能增强我们的信心,问题能唤起我们的责任,所以,要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了解和体验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更高的爱国主义热情,也要从对问题的亲身感受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如果脱离了改革和发展这一时代潮流,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科学发展观教育都只是纸上谈兵,不会有多大意义和效果。

5 要把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结合起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养成良好的国民心态,为推动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中国几十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国际上既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赞誉,也引发了诸如“中国威胁论”之类不和谐的声音。在国内,也有一些人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中,多少有些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做出不太冷静的反应,以至于使国外有些人提醒警惕中国的民族主义。

应该说,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但是,我们要走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应该韬光养晦,学会做大国公民,养成与泱泱大国相适应的胸怀和气度。要海纳百川,而不要像骄傲的小学生,更不需要做第二个“不”先生。我们需要学会与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要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睦邻、安邻、富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国际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我们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都应该体现上述精神,而不应该寻求一些不负责的表达方式,这样,爱国情感才会成为发展的崔化济和润滑济,而不至于为和谐发展增添障碍。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篇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从影响农村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率先发展。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事权,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 进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彻底改变“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民教育农民办”的情况, 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使农民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 精简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素质。另外, 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 使农民也能有机会迈入管理者阶层。

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 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 无论是搞种植、养殖, 还是进城打工, 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 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 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国家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 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二)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是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满足农民衣食住行的需要, 农村社会再生产的需要, 农村扩大生产的需要。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第一个需要是低层次的, 第二个需要是中层次的, 第三个需要是高层次的。而就目前农村物质生产方面的现实来看, 我国大多数农村处于第二层次, 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 其剩余刚好够再生产需要, 所以农民手里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现金, 导致了农民看病难、孩子上学难、养老难的现象。

统筹城乡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 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 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 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鼓励东西结合, 制定有关东部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 全面免征农业税, 要从源头上降低农村生产的成本;加大政府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 首先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 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要允许和鼓励农民组织起来, 加大农村有组织化生产的力度,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有效的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 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 使农民享受到生产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

(三) 发扬并重, 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继承与发扬并重, 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央这次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 抓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可以通过亲朋好友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此, 继承并发扬农村纯朴乡风,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 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乡风文明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形成的。乡风文明建设, 首先要破除目前部分农村出现的不良风气, 重点要破除“一私一毒”, 即破除部分农民思想上存在的私利当头的个人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的遗毒。乡风文明重在建设, 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 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通过定标准、树典型, 加强监督, 奖惩分明等方法, 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要继承并发扬或者是重建并强化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 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使农民在思想上树立“我要文明”的自我约束意识, 形成“你文明, 我文明, 大家都文明”的文明乡风, 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私欲, 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

(四) 想政治教育, 提高农民民主素质, 促进民主参与、民主管理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民主素质, 促进民主参与、管理民主,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近年来, 农民参政意识不断增强, 但他们的政治思想相对落后, 他们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对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知情权、决策权等的参与愿望。事实上, 管理民主, 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尤其是科学的民主参与意识。

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们的思想觉悟不断上升, 提高他们领悟中央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 使上级的指示精神能更好地落到实处;二要开展文化教育, 提高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三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 使农民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 使农民具有民主主体的首要人格素质;四要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 使农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 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五要开展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教育, 使农民了解民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懂得民主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技能, 从而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五) 持农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努力保持农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开展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如何推动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进一步坚定农村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意识, 不断增强其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能力, 使农村共产党员始终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把村里具有一定威望、知识水平、致富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吸纳到组织中来,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实新鲜血液, 不断增强其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

当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的动态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要持之以恒。既要预备走艰苦的路, 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敢于迎难而上;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我们深信,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民日报出版社, 2007, (10) .

[2]江文胜.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11) .

上一篇:调整预测下一篇:规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