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共12篇)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1
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给人类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 同时也可能成为巨大的破坏力量。技术的异化和科学技术的不良反应, 则需要积极探索和利用科技的正能量。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中认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共产主义推行的基础, 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今, 科学即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主导生产力的同时,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
科技革命的开展主体是人。人在科学技术开展过程中投入的状况决定其发展水平。根据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看到科技的进步, 这与3个方面有较为直接的关系:第一, 是科技本身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 需要将其用实际的物质表现出来;第二, 是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极致追求, 所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 是社会的需求推动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日常需求则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上3个方面彼此间的相互交织, 界限也变得具有其相对性。从近代的发展状况中可以看到, 科学革命的实现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前提。经济发展中较多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 那么外在的必然性就会发挥自己的主观引领作用, 动员机制也在此发挥的更加明确。
市场经济虽然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下形成, 但其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中。市场经济开展的基础是保障延续不断的活力, 促使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 因而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都有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营造很多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事件, 这也体现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市场经济因而也衍生到科技发展, 市场推动科技的发展, 科技作用于市场经济,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 科技革命促使社会主义深化未来发展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为科技革命提供了较为巨大制度优势保障, 反过来科技革命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促使社会主义深化未来发展目标。
2.1 深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
人类物质生产满足的一般方式是精神生产, 让公有制形式从物质形态转化为精神形态。这是一项很大的转变。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公有制思想时, 物质生产资料方面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并且精神产品上具有公有制属性。蒸汽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巨大的生产力代表, 因而任何一种社会形势都要借助生产力的发展, 一旦蒸汽机所蕴含的公有制体现在科技革命中, 这种生产力将会不断地复制并大量的传播, 这也是理想共产主义建立的前提。在科学技术快速更新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和脑力劳动者紧密相连, 科学技术是属于这部分人的知识产权。社会主义者需要寻找到知识产权和公有制上能结合的契合点。
2.2 深化社会主义目标
人不但要全面发展, 还要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个人全面发展”看成人的个性发展中自我条件的统一, 全面发展要体现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上, 并且能够从一个劳动岗位自由的转化到另外一个劳动岗位上, 消除劳动分工对人的限制和阶级划分。让脑力劳动成为一般的劳动方式, 但脑力劳动具有多样性、随机性和复杂性, 因而其运用和管理成为一道难题;海量劳动成果的处理能力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需求。大数据时代是通过一般脑力劳动认识外部世界[2]。
2.3 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得以推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点是体现更多的人文个性化情怀, 因为很多科技更加具有人性化, 现在大的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停滞阶段, 当前信息领域已经是新科技时代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在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结合应用, 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这类数字化信息技术让整个的工作流程缩短, 工作效率加大、对人的特殊劳动技能也逐步减低、降低其生产中的个性化生产成本, 设计和生产方面也变得更加容易, 当前网络和电子商务的逐步兴起, 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也在此被激化, 有需求就会有生产, 所以马克思主义按需分配与按需生产中的内部一致性也体现出来。
3 科技革命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并且也成为了决定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首要因素。可以说,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水平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领域体系中的话语权, 直接影响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3.1 新型两制关系建立
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社会制度不同。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没有摒弃自己所遵循的社会形态的不同, 尽管中国当前势不可挡的锐意进取, 并对资本主义大国价值观和发展方也产生威胁, 但他们仍就都秉承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 并且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过激烈的冲突。但改革开放结束以后, 中国逐步修正自己的很多原则, 特别是选择和资本主义相同的市场发展趋势, 规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突。
3.2 传统大国关系的超越
新的大国崛起一定会对老牌的大国利益产生挑战, 双方力量的定位必须通过一场生死抉择才能最终得出胜负。但是科技革命的前提下如果这样角逐, 必将带来世界性的毁灭这样将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攻城略地的冷兵器时代已经飘然而逝, 因而当前大国的发展主要是稳定国际新秩序, 双方多方的联手摒弃暴力革命的做法, 因为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原来的资本主义发展本质上的不同,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控制阶级斗争的方式和程度, 内部开展革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3.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历经40多年的全球化研究以及数据化的分析, 每一个国家不再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也可以称为网络结构和板块结构。每一个国家都是这个结构中的小群体, 即, Cluster集群化。这个群体之间有重叠和蔓延部分, 全球化让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真实的沟通连接。彼此之间的连接和共通, 让经济出现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局面。
4 结语
科技革命虽然是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基础, 但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也产生重要影响, 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的深化以及发展, 因为科技在发展中不断的提升和改善, 以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深化公有制内涵的基础上, 协调不同制度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让两者在搁置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争议中积极寻求机会促进协调发展。并且在发展中协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把战略对峙变成战略合作, 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稳定国际新秩序。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科技革命解放了生产力, 并导致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为科技革命提供了较为巨大制度优势保障, 反过来科技革命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促使社会主义深化未来发展目标, 深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及推动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同时, 国家的科技实力水平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领域体系中的话语权, 直接影响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 如, 建立新型两制关系、超越传统大国关系以及促进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革命,当代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 1997.
[2]王焕丽, 王军.新科技革命冲击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路径选择[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20-22.
[3]林德宏, 陈文林.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4]胡振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 (3) :20-2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国家、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屡有发生,煤矿坍塌、食品安全、传染病肆虐、湖河水体污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干部群体享乐主义成风、腐败的范围金额日渐扩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是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篇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 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
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
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下页篇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
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
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98—01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
1.法治建设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法治建设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环节都有一个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法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法制系统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需要内在元素自身的协调,应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只有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依法各个部分或者环节的发展才是协调的和可持续的,也才具有强大的活力。从法律运行来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法律体系来看,各个法律部门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以构建和完善;从法律价值来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核心价值。
2.社会主义法治的整体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法治是由若干部分和环节构成的整体。这种整体性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做指导来建构,来维系,来发展更新。
3.法治建设与社会其它方面之间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法治发展是在社会主题环境之中进行的,必然有一个如何与社会其它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如果没有与相关的因素之间的协调,法治的发展就必然会遇到障碍。法治与相关社会现象之间的协调以及互动发展、相互促进,都需要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法律制度要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的法治建设首先是法律制度建设。法律制度要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保障人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
2.立法发展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立法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科学发展观对于立法发展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成为立法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立法工作必须重视调查研究,重视民意、反映民意,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
3.法律实施要更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法律实施提出了新任务。这个新的任务就是法律实施必须有力地保障和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律从其本质上讲,既具有作为统治工具的一面,也有维护社会和平与和谐的另一面。这两个方面都是法的本质的体现。从化解社会纷争的意义上讲,法律实施也是促进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和谐中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的历史使命。
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
1.法治建设为科学决策提供程序保障。决策是执行的前提,是执行的基础。正确的决策是正确行动的前提,错误的决策则是错误行为的先导。决策需要程序保障,尤其需要法律的程序保障。有法定的程序设置,人们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把握决策过程,严格按照客观规律行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决策结果。行政与经济活动中的程序一旦法律化,就成为法定的程序,任何人都不得违反。相关项目得启动和实施都得依法进行,谁违反了相关的规定,谁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治建设为重大失误提供救济程序。任何违反科学、违背客观规律的决策或行动都会导致失误。因此,纠错机制与补救措施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纠错措施并不能随意采取,为了使既有的错误决策能够被及时有效地正修正,又要防止因修正而导致新的失误,法律就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法律通过及时、严密的程序设定来加以防范、阻止和修正失误,是防止错误和正确纠错的最有效的程序保证。
3.法治建设为违反科学决策的行为确立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按照法律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来加以确定的。我国的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做出了大量的规定。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都与某种决策违反科学要求有关,也同样与是否坚持科学决策有关。这些法律责任的追究,涉及的方面虽然不同,但是对于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利于警醒人们注意尊重科学,依法办事,自觉确立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意识,接受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4
近代科学的发展引发了科学主义思潮, 科学主义在教育领域表现为科学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观。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科学教育产生于西方, 文艺复兴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7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催生了科学主义思潮, 培根的功利主义思想使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法国的启蒙运动中, 伏尔泰、狄德罗等倡导教育的科学化。这些都为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8世纪60年代, 产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科学, 科学主义思潮迅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教育发展落后, 不符合社会需要, 因此欧美各国开展了一场科学教育运动。
虽然科学教育推动了科学发展, 社会进步, 但是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科学主义教育观片面强调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 以一种外在于教育的价值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这样的教育目的背离了教育本来的意义, 造成了受教育者的工具化, 丧失了批判的精神、人之为人的精神信仰。虽然人们一度想要扭转这样的局面, 提出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口号, 但最终都淹没在应试教育的洪流中。
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历史发展轨迹
提到人文主义, 这里不得不提几个著名的人物, 以这些人物的思想中, 依稀可以窥见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影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倡要培养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其中, 亚里士多德是集大成者, 他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的教育, 并将德育放在首位, 三方面和谐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尤其在教育领域,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颠覆了传统观念;教育目的上, 要求以人为中心, 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 实现个性的全面解放;教学方法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要求改变原来单纯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的模式;教学内容上, 重视古典作品和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为人文教育家认为, 科学虽然能告诉人们事实, 却不能告诉人们关于这些事实的价值观念。
夸美纽斯和卢梭是文艺复兴运动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大教学论》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夸美纽斯也被誉为教育科学体系的奠基人。在《大教学论》中, 夸美纽斯倡导人人都要接受教育, 提出了普及教育、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特性等教育原则, 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卢梭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代表, 在《爱弥儿》中体现了他的教育观念——自然主义, 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极致, 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要顺应天性的发展, 人在遵循本性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幸福。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夸大人的自然素质的作用, 忽视了个人所处的现实条件的作用;片面强调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忽视理性的一面。
三、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对立并没有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加深而终结, 而是贯穿始终。在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 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课程编制、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评标准产生了, 由此培养出来的人被称之为“工具人”, 主动性、创造性被抹杀, 喜欢按照固定的模式行动。现代人文主义继承了传统的人文主义传统, 推崇人性, 反对神性, 却抛弃了原来倡导的理性,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立的局面由此产生。两者又必将融合, 因为终身教育就是一种调和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教育形态。没有人文主义的价值导向, 科学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方向;没有科学的发展, 人文主义就会流于片面, 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和理想。当今的世界教育正在朝着科学人文主义的方向发展, 教育要培养的是既有人文精神又懂科学知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萍.两种教育意义与价值观的冲突与纷争[J].教育探索, 2003, (8) .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篇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哲学意蕴上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总体性与发展总体性
实践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建构其哲学体系都绕不过去的中心话语。因为实践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真和善的感悟。但从古至今,人们对实践的解读就一直存在着分岐。
众所周知,亚里斯多德是最先提出实践概念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斯多德也是从人类活动的总体性上来理解实践哲学的。在他看来,对超越具体功利的“善”的追求和向往,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指向。这也正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但也许是过于注重对实践的价值属性的指认,所以他又在对实践的界定上出现了二元分离,即将人的价值指向和客体存在分离开来。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自身精神活动的自由创造,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的属性。人的超越功利超越外在束缚的道德选择,构成了实践的本质。因此,在其总体实践框架中,以追求人类价值的道德实践与以把握外在世界及其规律的技术实践出现了必然的分离。从总体实践退守到道德实践,实际上意味着在两个方面的退守。一是将人类总体实践活动方式退守到以道德把握世界的单向选择中。为此,他将人的活动分为两类:实践和创制。实践是人的内心话语,是人自身的是非功利的道德选择,创制只是完成面对外部事物功利性的劳作活动。实践体现着人自身的目的,具有终极价值关怀的的意味,创制则是现世的短暂的应对外物的技巧和手段。二是将人类总体实践退守到极少部分人的“高雅”精神旨趣。在他看来,只有极少部分人(主要是奴隶主)可能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可以摆脱世俗的烦忧,也只有他们才有资质从事实践活动。而大部分从事劳作的工匠,不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和实现自我,他们往往被外在的功利所掌控,他们的活动只能是机械的没有永久意义的谋生手段。
正是亚里斯多德对实践哲学的两分法,埋下了后人以不同路径理解实践哲学的伏笔。
康德对实践哲学的理解与亚里斯多德就是同一个理路。他将实践哲学区分为道德上的实践和技术上的实践,并更注重道德实践所体现的自由价值。康德认为,真正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纯粹自由意志活动,这种活动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左右,完全是自身对自由意志的尊重和认同。这也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即超脱的纯粹普遍的自由理性。在康德看来,人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灰尘,但人的高贵和尊严就在于人“心中的道德律”,它可以使人不受特定的条件所限,超越尘俗,进入无限。因此,康德进一步强化了两种实践内涵的区别,在对现实自然界的把握过程中,实践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其目的就是达到对因果规律的把握,这属于一种技术性的实践。而真正可以观照人的道德理想、确立人的终极价值指向,才是实践的最高层次和目的。从根本上说,实践就是要履行人类的“至善”。
创制概念尽管在亚里斯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得不到重视,但随着文艺复兴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到,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难以从道德的储备中自然产生,只有注重客观世界的因果变化,探索改造世界的具体法则,才能不断创造财富,推动世界发展。培根和百科全书派就开始把亚里斯多德不屑的手工业和技术工艺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培根认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仅仅停留在道德的沉思上是没有意义的,人要面向自然,探究自然奥秘,揭示客观真理。追求自然的因果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并不是工匠的卑微手艺,而是关系到影响人类进步的根本价值所在。知识、功用、工艺、真理成了培根阐解实践的关键词。应当说,强调实践的真理和功用价值,这当然是对的,并且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但由此消解实践哲学中人对终极价值的反思,也会使得实践作为人的活动方式这一具有历史底蕴的概念显得单薄和片面。
马克思在吸取历史上关于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总体性的实践观,从而超越了实践二元论。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当然必须以技术和工业为基础。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摆脱动物般的受动性,就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探究自然、挑战自然,这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根本体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表达了工业和技术的历史意义。“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人格的完善,人对善价值的获取,仅靠内心的沉思和文化心理的内在提升是难以完善的,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实践在这里成为了促进人格丰富完善、人的道德提升进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环节,也就是说,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理想、智慧、激情的释放,人的纯粹自由理性、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完善就是在客观的实践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觉通过自已的实践变成了理论家”。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类实践行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不难看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实践哲学的二元分离,导致了发展过程和目标的偏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由此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将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的水平和程度,这当然就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这种发展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一时,以至成为掌控人类发展行为的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人本身改造自然的能力充满神话般的期待。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无限的,人是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主体,完全没有必要在征服自然的征程中忧心忡忡。但时间不长,人们就已经感受到这种经济增长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经济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日趋紧张,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指出,这种经济增长观将会带来全球性危机。
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从总体性意义上理解人类实践的功能,才能使人类的活动方式步入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也就是,只有冲破实践分离的藩篱,从技术创造与人的本质内在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实践行为,才能够真正解决对经济增长的盲目崇拜。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人们的经济增长的冲动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发展观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应当说还有相当的难度。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已经在表明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总是以为,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社会发展是软指标。要纠正这一思想认识,从哲学层面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指向。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离不开技术创造和文化价值选择的统一,游离于人的总体实践活动来审视技术革新创造,就必然会把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指标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归宿。
二、实践哲学与技术、制度、文化的共生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体现着一种实践总体性。在这种总体性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活动通过技术、制度、文化的相互影响,共生出一种发展文明方式。这种发展文明方式,显现出一种内在活力和历史文化传承。
马克思生活在经济增长和革命不断爆发的时代,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衍生的矛盾及其历史命运,构成了马克思关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何走进资本主义又跳出资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走势,进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势,这一理论凝炼,无疑是拨开了社会历史上空的迷雾,为人类追寻进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种分析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制度与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共生共长的深刻思考。
关于发展,目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是针对浪头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批评的观点:一是它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二是它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危害,如社会不平等、异化现象、官僚化、心理疾患等;三是认定发展的理性主义文化基础已经失去,人的理性和对自然的征服力已不再能包打天下了。对上述观点的反对意见也针锋相对:一是低估了人的发明创新能力;二是问题不在生产方面,而更在分配上,通过合理地调整分配,不平等等问题会得以解决;三是物质性富足与自由、民主密不可分,是它们的基础;四是从理论主张的社会分层来看,限制增长、保护环境、质量高于数量等观点往往都是富人们的主张。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跳出发展来看发展,都没有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诉求。
对于发展认识的分岐,无论是来自哲学理论层面还是现实问题层面,从根本上来说,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历史和现实指向,从中我们会发现,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疑惑,还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宏大叙事。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总体性要求来看待发展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体框图中,技术、制度、文化作为实践中枢神经左右着实践活动的纵横驰骋。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性质:(1)劳动具有社会性;
(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3]。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生产力发展,是实践哲学基础和社会发展的显性的成果。重视技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超越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技术所呈现的感性的物质力量,是实践统摄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自然社会资源的中介。这也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得以立足的基础。就这一点而言,包括阿伦特等对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指责显得很苍白,因为不讲人的感性活动在历史中的影响,不将实践从理论中解放出来,实践作为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就无法显现,人们对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分析和评估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强调技术、工业的感性活动,绝不意味着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化、生理化。因为技术物质活动从来就不可能单独发生作用。从静态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找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差别,但从生产力的产生和变化来看,它从来就和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其他因素密不可分离。技术和工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制度作用实现的。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提出,制度是社会变迁的根本。他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4]诺斯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认为马克思从来都没有单独阐述技术和工业的作用,而是将技术工业和制度统一起来,并通过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他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5]制度是实践在社会历史产生作用的方式和结果。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实现,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6]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必然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全部。文化作为人的实践的内在要素,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有的国外学者包括萨林斯等认为,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过多强调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劳动,劳动成了没有思想价值的生物驱动。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实践框图中,文化成了物质实践的结果,而不是渗透在实践结构中的。这与他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有关,事实上,马克思是十分注重文化创造作为实践的表征意义的,有人提出,从哲学史上来看,人们对实践理解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亚里斯多德的伦理——行为的理解类型;一种是从洛克、斯密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技术——功利类型;一种就是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类型。
[7]笔者以为,这种归纳还是很有见地的。审美指向是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其他上述两种实践理解的重要标志,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是人的本质在最高意义上的升华。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技术、制度、文化从来就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这种有机统一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整体性和创造性。科学发展观要矫正社会发展中的唯经济主义倾向,并非是一个资源配置上的重新平衡,而必须从马克思实践范式入手,抛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简单对立的思维方式,将技术、制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统一纳入到实践结构,按照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内在要求,不断调整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
三、实践哲学与以人为本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对以人为本有不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实践人学基础上的。
第一,实践确证了人是历史的本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离开人,社会历史也就不可能存在。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人们通常对历史本质作出两方面的解读:一是把社会历史自然化。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比附社会历史的变化。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就集中表现在用自然界来归纳人类历史的存在及其规律。马克思曾指出:“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教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8];另一种是把生动的社会历史图景抽象化、概念化,变成人的缺位的概念、范畴发展史。针对黑格尔、蒲鲁东等把历史非人化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蒲鲁东先生无法探索出历史的实在进程,他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怪论,一套妄图充当辩证怪论的怪论。——他的历史是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式的废物,这不是历史,不是世俗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的历史——观念的历史。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9]人所以是历史的本质,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使然。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创造了历史。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发展观中讲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讲如何维护、发展人的利益,而首先要肯定以人为本的历史观价值,肯定人作为历史本质的主体创造意义。“‘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
第二,实践确证了自然的人化意义。相对自然而言,以人为本的提出既不是指人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简单的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尊重自然,而是意味着由于人的实践,人与自然的社会属性的渗入,自然逐步走向“人化”的历史进程。人的实践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制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这里立即可以看出,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这种特定关系,是由社会形式决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1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限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人与人都处于狭隘的关系纽带中。进入资本主义,人对自然的实践征服能力大大增强,人对物的依赖构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点。马克思指出:“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同样,在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已的社会联系之前,他们不可能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已支配之下。”[1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实践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生成了新型的平等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由此也形成了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也就生成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
第三,实践确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形成了人对自然、人与社会、人对人的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现。首先讲人对自然的真正占有,人化自然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创造的生产力自然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物质产品成了属人的产品,人在客体对象中观照到人的本质力量。二是讲人对社会的真正占有,是人创造了丰富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人的解放已成为现实。人的本质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自然会展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自然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是讲人对人的真正占有,新的实践活动,创就了丰富的完整的人,人的感觉积淀了新的文明和审美,变成“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注释: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36-01
科学发展观内容博大精深,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党的十七大对这一博大精深的理论概括为四句话:“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p15这一概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精确而完整的表述,是在当今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发展和创新。
一、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为只有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会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才会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科技和工业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和灾难,带来了社会的分化和不平。而这正是过去人们缺乏辩证思维酿成的苦果,正是不自觉地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遭到的报复和惩罚。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总结中国和全球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纵观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而创立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它所要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低效的,更不是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创造良好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整个世界(自然、社会、思维)固有的根本法则和事物的内在属性。过去,我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很容易陷入绝对对立或绝对统一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如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我们不是绝对排斥、不相往来就是绝对肯定、全盘西化,使我们吃尽了苦头。在抓住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又忽略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工业、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则轻视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等等。这些问题和片面性的发生,就是缺乏“对立统一、矛盾分析、一分为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科学发展观就能深入全面地运用“对立统一、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来思考和处理上述一系列复杂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6]p16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等一系列战略思维和辩证法则,都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好最现实的诠释、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描绘了美好的蓝图:“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2]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反复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p37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p39这些对民生问题掷地有声的承诺,庄严地写在党的最高文件上,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解读,又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真诚和决心。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思想,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整体布局,而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立科学发展观以来,党和政府根据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思想,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诸如实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免税农业并给予农民种田补贴,多方努力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三农问题;实行覆盖社会全员包括城乡所有居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拿出相当的财力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普及全社会九年制义务教育,对高中、大学教育实行助学金、奖学金、学费减免和助学贷款;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开发扶持西部、边远落后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教育、科技的发展,等等。《共产党宣言》曾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逐步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不断消除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上述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民生工程,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消灭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卓有成效的实践和创新。
总之,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大亮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推进到新的时代、新的水平和新的视域,赋予发展观予新的时代内涵,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大特色就是方法论、具体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是停留在一般理论和世界观的层面,而是注重于方法和应用。科学发展观在当今时代具有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就是因为它不仅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且更因为它注重与时俱进,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新时代新实践的沃土中吸取新的营养,丰富、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2]《马恩选集》第440—441页.
[3]《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7
早年曾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的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认为传统的科学哲学所描述的科学形象与实际的科研活动过程严重不符。1976年皮克林加入爱丁堡学派,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科学知识的增长。在哲学主张方面,皮克林追随托马斯·库恩,拓展了库恩的社会学解释,对“常规时期”及“科学革命”分别作了新的阐释。
首先,皮克林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在原有研究传统(research tradition)基础上的类比。新传统的建立是在原有传统基础上的“拓展”,拓展的方向有赖于科学家的集体判断,选择判断又极大地依赖于科学家共有的文化传统。表面上看,经验事实不足以决定理论的选择,因此,新理论的诞生及其世界观的形成似乎是不受限制的:“原则上他们可以随意地做出,每一位物理学家在每一个选择的关节点上可以抛掷硬币的方式选择他们的立场。”[1]404然而,“我们看到在高能物理学内部的科学判断显示出社会的一致性;科学共同体对现象和理论表现出集体的赞同。因此,高能物理学家的世界观是社会性地产生的。”[1]404高能物理学家能作出一致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共有的文化传统。在理论模型方面,20世纪初以来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模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相应的数学描述量子力学及量子电动力学已经成为理解微观领域相互作用规律的有力工具。在实验方面,建成了一系列高能粒子加速器,使得许多大型实验室成为独立的研究中心,有专职的常驻实验队伍。
由于研究人员的稳定增长及专业分工的日愈细化,各主要研究机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传统,比如特有的实验设备、操作技能、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式、所熟悉的数学工具等。因此,高能物理学家社群除了具有许多共同的文化资源外,各研究机构还具有自己内部特有的文化资源(又称“亚文化传统”)。在特定的时期,某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特有资源,抓住机遇解决当前共同面临的某个关键的理论问题或做出实验发现,从而一举成功,也给该机构带来荣誉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这种总体上资源共享,同时各研究机构为自身利益而激烈竞争的局面在过去的物理学史上是少有的,它加快了科学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使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高能物理学在理论方面的主要成果——夸克模型和规范场论,是在原子物理学基础上的模仿和类比。由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模型的成功,很自然地,当出现种类繁多的强子,而且其量子数呈现出一定的类别,物理学家便自然考虑强子内部可能具有某种类似于原子或原子核模型的结构,使基本粒子领域重现简单性的图景。同样,关于夸克和轻子相互作用的规范场论,也是从早已建立起来的电磁相互作用的量子场论模仿而来。量子场论的方法与处理技巧一直是六七十年代理论高能物理学家主要的共同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是物理学家从学术训练及研究经历中逐步形成的。面对新的实验现象,他们自然地把它纳入已熟悉的框架来分析,因此,他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基本相同,认识也容易达成一致。
二常规科学的宏观表现:共生论
高能物理学实践的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形成两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研究传统:理论与实验。由于理论计算所需要的数学工具极其繁难,需要多年的基础训练及个人非凡的数学天赋才有机会进入前沿领域。同样,随着粒子加速器及检测器技术的复杂化,数据分析技术的专业化,它也需要多年的专门训练及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因此,一个物理学家要同时横跨两个领域变得越来越困难。
但是,两个研究传统工作的分离并没有引起两者的疏离或对抗。相反,皮克林认为,实验传统与理论传统都不是完全独立的活动,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共生”(symbiosis)关系。为探索和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处于某个研究传统中的科学家提出了其解决方案,它成为下一代研究者需要辩护和研究的主题。对于理论传统来说,为证明他的选择,他只要从已有的实验数据中引证某些数据加以解释;而下一步实验得出的新数据则又构成理论进一步完善的素材。反过来,对实验家来说,他为何选择某个现象做进一步研究,也是由于现存理论上的兴趣和需要;每一代的理论假说都为下一代的实验研究标明了新的问题范围。因此,“通过同一个自然现象为中介,理论和实验传统构成相互加强的情境。由此,不用对现象的实在性作任何承诺,人们便可以看到,通过现象的中介,两个传统保持了‘共生’的关系。”[1]10
理论与实验的“共生”关系表明两个传统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格局。如果某个现象是理论所感兴趣的,有适当的理论假说予以说明,则会激起实验物理学家的兴趣,新的实验结果不断涌现,理论将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同时,理论也不断做出新的预测,需要下一步的实验证实。如此往复,便在这一现象领域持续繁荣起来,理论家与实验家都能在其中取得尽可能多的研究成果。因此,共生的形成体现了物理学家的共同利益,共生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物理学家共享的资源。在实验方面,由于大型昂贵设备集中于少数几个实验室,它就成了实验家共同的资源。如果现有设备正适合于对理论家感兴趣的现象进行研究,很快有关这类现象的实验探测就迅速生长;相应地,在这同一实验传统内产生的数据构成了理论家们共享的资源,因此,共享的资源与情景(shared resources and contexts)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繁荣。
共生现象在新、旧物理学两个时期均有典型表现。[2]在1974年11月以前的旧物理学时期,最显著的例子是兹维格结构夸克模型(CQM)的成功。1964年兹维格刚提出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1965年比奇(Becchi)和莫伯戈(Giacomo Morpurgo)循着原子及原子核物理学的思路,以之解释Δ+衰变(Δ+→p+υ),取得比较满意的成功(Δ+和p都是uud结构),物理学家纷纷投入这一领域,将解释的范围扩展到其他介子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CQM成为解释当时已有数据的重要资源。但是,“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正如实验成果限定了理论家的实践资源一样,理论家的探索成果也限定了实验家的活动。以CQM为中介,理论家与实验家保持了一种互相支持的共生关系。”[1]102共生的根源在于50年代的前CQM时期,当时的理论活动极大地依赖于实验:实验家报告了新强子的存在,之后理论家尽其所能地对新粒子作解释,实验家牵着理论家的鼻子走。但是,1961年盖尔曼与尼曼的“八重法”提出后,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实验家不仅只是给理论家提供数据,他们还从理论家那里获得回报。典型的例子是1962年盖尔曼根据“八重法”预测Ω-粒子的存在。盖尔曼从已有的共振态粒子的数据中推测Ω-粒子的质量及衰变特征,为实验家明确了实验探测的范围,它激起实验家的兴趣并于1964年观察到了。此预测的成功一方面引起实验家对理论模型的关注,围绕理论预测而展开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使理论家更受鼓舞,很快催生了夸克模型。
新物理学时期最典型的共生关系是规范场论与中性流实验。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1971年),高能物理学界共同的信念是不存在中性流,且理论与实验都为此作了合理的辩护。此时期的中微子实验(主要是ko介子衰变等)报告主要涉及理论感兴趣的弹性带电流散射的数据,理论呼应也是进一步完善计算方法并为下一代实验探测作预测。双方都对中性流现象不感兴趣:在实验方面,中性流过程的辨认和解释比带电流要困难得多(由于中子背景问题);在理论方面,物理学家在“V-A”理论传统下工作,并不需要中性流。
但是,随着1971年特霍夫特(Gerard’t Hooft)证明了带质量中间玻色子的规范场可重整化,规范场理论工作随即突飞猛进,理论家发现他们的简单模型出现了实验上未知的现象,这促使他们对中微子物理过程作重新评价。果然,这一重新评价活动成功地得出了中性流现象。从1974年以后,新的研究传统开始确立,理论家在规范场论传统下工作,为中微子实验做出新的预言,给实验家提供新的实验领域;同样,实验家围绕新的理论预测展开他们的工作,中微子实验很快在各大实验室繁荣起来,新的共生关系又建立。规范场论与中性流实验两个传统构成了互相支持、互相依赖的关系。[1]
三科学革命的微观机制:情境中的机会主义
但是,探讨新研究传统的建立,仅仅了解总体的文化传统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微观领域,具体到个体研究者的学术经历,他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和所处的情境,从而了解他提出某个假说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哪些文化要素在什么环节上产生了影响。比如,同时独立地提出夸克模型的盖尔曼和兹维格,由于各自成长的经历不同,对模型的看法也不一样。资深物理学家盖尔曼从50年代以来就对基本粒子的特征分类、V-A理论、流代数等作出过重要贡献,对量子力学中的群论方法及流代数等十分熟悉。在1961年提出强子分类的SU(3)群时,出于个人的兴趣,赋予它一个佛教意味的名称“八重法”。对盖尔曼来说,对强子进行分类只是出于形式的简洁,夸克模型不过是一种简洁的数学模型,不一定有对应的客观实体。(1)而兹维格当时还只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做博士后访问的学生,在费曼指导下做理论研究,循着坂田昌一的思路探寻强子的对称结构。坂田昌一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因此,兹维格坚信他所建构的模型有真实的客观实在相对应。[1]89
为从微观层面上揭示共享的情境如何形成,面对相竞争的假说模型和实验结果,个体科学家如何选择和判断,皮克林提出他的微观解释模式:“情境中的机会主义”(opportunism in context)。每一位科学家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是物质方面的——比如实验家可用的仪器设备;也可能是无形的——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某个实验或理论计算的技能等。对科学活动的动力分析,关键在这些资源能否与特定的情境相契合:“研究战略是根据科学家个人以享有的资源在不同的情境中做出创造性探索的机遇而定的。”[1]11如果某个科学家凭着特有的知识背景或当前条件,能够抓住机会做出创造性的探索,比如拓宽了假说模型的说明范围,使之与其他传统联系起来;转换为同行所熟悉的方式;或者实验家凭借拥有的设备及经验,能够为某个假说提供数据支持或为下一代实验作开路先锋,等等,就有可能在某一方向推动科研活动的繁荣,成为共生的核心。
在皮克林的案例研究中,最体现其“情境中的机会主义”模式的,是1974年11月新发现的J/ψ粒子及其所引起的对该粒子解释的“色”与“味”之争。[3]皮克林认为,“11月革命的种子是由那些提倡粲夸克味和规范场论的物理学家播种下去的。”弱电统一场论成功解决了弱相互作用之后,推广到夸克强相互作用时出现了夸克味(三种夸克u、d、s)与轻子(四种轻子e-、υe、μ-、υμ)的不对称问题,似乎应该引入第四味夸克;同时,夸克自旋为1/2,属于费米子,而夸克模型却不遵从费米-狄拉克统计,似乎应该引入新的量子数来解决这一矛盾,即夸克的“色荷”。在粲(C)夸克发现之前,提倡粲夸克味的物理学家大体分为相互联系但有明显区别的两组:一边是老派的规范场论物理学家,比如盖尔曼、温伯格和格拉肖等,他们从规范场论的角度出发支持“色”和“粲”味夸克的存在;另一边是新派的年轻物理学家,他们同样活跃地支持“粲”味夸克和规范场论,但不赞成引入“色”来解释。因此,对新发现的粒子到底该用新味夸克还是以“色”的不同来解释存在争论。分歧的主要根源在于文化资源的差异。年轻一代物理学家于60年代进入高能物理学领域,一般没有经历规范场论方面的训练(因规范场未能重整化而不受重视)。虽然年轻物理学家缺乏规范场论方面的背景,但在关键时机若他们能抓住机遇,与规范场阵营形成联盟,从他们的同行中获得共享的资源,则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争取主动。[1]240为更好地理解其“情境中的机会主义”,让我们来看看他所分析的从旧传统到新传统转换的一位物理学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加亚尔(Mary Gaillard)。[1]241-247
加亚尔出生于美国,196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在与法国物理学家J.M.加亚尔(J-M,Gaillard)结婚后到巴黎大学学习高能物理,并于1968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到CERN理论组工作。加亚尔的研究生生涯主要是研究弱相互作用现象,此时规范场论还不是关注的对象;她的工作是分析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破坏现象,此现象在1964年首次实验发现后在高能物理学界引起很大兴趣。1969-1972年在CERN工作期间,她继续研究各种k介子衰变过程,到1972年她已成为研究弱相互作用现象方面的专家。
1973年加亚尔离开CERN前往费米实验室。费米实验室理论组的领袖人物本雅明·李(Benjamin Lee)是规范场可重整化工作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同时在致力于完善统一场论工作。加亚尔到来时,CERN刚报告中性流现象,这在费米实验室的中微子实验家中引起热烈讨论。因此,她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性情境中,新报告的现象暗示了弱电统一理论的极其重要性,而她的日常工作又与规范场论领袖人物保持接触;她在弱相互作用现象以及奇异数改变的中性流(即k衰变反常)方面是行家,而她的理论方法是在场论的流代数传统之上获得的,因此,在这种情境之下,她开始与李合作研究弱电统一理论,学习规范场论处理技术。
1973年的弱电规范理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奇异数改变的中性流不存在——尤其是加亚尔特别熟悉的k介子衰变反常过程。从规范理论来计算,加亚尔与李推出,若存在质量为1Gev左右的粲夸克,则有关奇异数改变的中性流数据变得可以理解,因此,粲受到特别的关注。在这种情境之下,1974年加亚尔与李,以及罗斯纳(J.l.Rosner)联合写出了一篇重要的综述性文章“寻找粲夸克”(文章于1975年才发表,但在11月革命前已向同行广泛散发)。文章回顾了他们对粲夸克的质量和能量宽度的预测。1974年夏,加亚尔又分别在费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展望了实验上探测粲夸克的前景,在伦敦会议上就规范场论与弱电统一理论作了一番评论。因此,当她1974年下半年回到CERN时已在粲现象及弱电规范理论方面成了专家,紧跟着新粒子发现的报告,她立刻站在粲阵营这一边,积极宣传说服同行相信粲夸克,成为在欧洲工作的物理学家中最热烈支持粲夸克的两位科学家之一。
皮克林以若干典型案例研究表明,个体科学家处于具体的地方性情境中,他(她)善于抓住偶然出现的机遇,调动自身拥有的资源,投入到新的研究传统中,作出开创性贡献,从而自然地转换到新范式中。范式转换显得顺理成章,并没有剧烈的冲突和危机感。
四评析
皮克林的“研究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受拉瑞·劳丹的影响。作为库恩的追随者,劳丹在上世纪后半期一直致力于挽救库恩在范式转换中的相对主义倾向,用“研究传统”取而代之。但劳丹的“研究传统”仍属于库恩的范畴,即若干理论、方法和形而上学的组合。[4]皮克林则将之拓展为科学家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所熟悉的数学模型、理论框架、仪器设备、操作技能以及特有的研究方法规程等,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皮克林认为,科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认识,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包括实验设备的制作、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科学家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因此,他将“研究传统”拓展到科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大大丰富了其内涵。
其“共生论”则受到伊恩·哈金的影响。哈金在《表征与介入》中,分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与实验的互动关系,主张将实验与理论作同等看待,提出:“一些理论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实验,一些实验产生了伟大的理论。一些理论因为不符合实在世界而沉寂,一些实验因为缺乏理论的支撑而失去意义……还有一些情况是来自不同方向的理论和实验会合了。”[5]皮克林将这种理论与实验的互动关系解释为爱丁堡学派的“社会利益”。他因此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它给人的感觉是,新世界观的形成是由于理论家与实验家意气相投,心照不宣地共同谋划的结果。理论家由于自身原因需要某些实验的支持,而实验家专门为理论家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设备,只提供理论家所需要的实验结果。”[6]从以上的分析,理论与实验的“共生”关系的确是高能物理学的一个普遍特征,但完全将共生的形成归之于社会利益与社会结构也过于简单化,其间还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分析。皮克林也意识到爱丁堡学派利益模式的局限,从而在80年代后期转向实践研究,寻求更合理的解释。
“情境中的机会主义”则试图突破传统科学哲学逻辑分析的局限。皮克林认为,在科学革命的关键时期,为何个别科学家能够抓住机遇,做出先驱性的探索,率先进入新的研究传统,过去的科学哲学并没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包括库恩的“格式塔心理转换”不仅显得神秘,而且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皮克林通过对当事人的广泛追踪访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提出了他的解释模式:科学新发现是机会主义的,为何在某个研究传统中的某个科学家能成为开路先锋,依赖于具体的情景而定,包括他(她)所熟悉的研究传统,所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研究机构正在关注的主题等,是特定的情景中多种要素的偶然组合导致个别科学家能脱颖而出。
“机会主义”解释无疑对传统哲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以致有哲学家批评皮克林轻易放弃逻辑理性的探讨,滑向肤浅的社会学解释,而社会学的优先性假设并不成立。[7]实际上,皮克林的机会主义解释是力图消解传统哲学的困境。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科学合理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域:理论选择与知识的增长(进步)问题。面对相竞争的假说,科学家如何选择,其判断的合理性标准是什么?库恩诉诸格式塔心理转换,却导致了不可通约与相对主义;劳丹则认为科学活动在于解决问题,因此应以理论能解决问题的多少来解释。若新理论比旧理论能解决的问题更多、解决的范围更广,它就是进步的,选择新理论就是合理的。但皮克林的案例研究却表明,当新假说刚刚诞生,并未显示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已经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相反,科学家的选择是依据所处的地方性情景而定的,当科学家的文化传统、拥有的资源、所处的地方性情景刚好适合于他(她)能在新传统中有所作为,就会促使其加入。并不存在超越于地方性情景之上的普遍的方法论规则,也无需对新旧理论作比较。
参考文献
[1]Pickering A.Constructing Quarks:A Sociological History of Particle Physic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2]王延锋,刘兵.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5):36-42.
[3]Pickering A.The Role of Interests in High-Energy Phys-ics:The Choice between Charm and Colour[C]//Knorr K D,Krohn R,Whitley R D.Sociology of the Sciences,The So-cial Proces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Dordrecht:Reidel,1981,4:107-38.
[4]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0.
[5]Hacking I.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59.
[6]Dalitz R H.Fundamental Developments[J].Nature,1985,314:387-88.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8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与确立
“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 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此发端。继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 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从而形成了“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 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 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了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总布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社会矛盾增多, 生态环境脆弱, 发展难题凸显。我党把握时代脉搏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 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党的十七大上, 确立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总布局。同时, 我们党也清醒地意识到, 资源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已经难以为继。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将总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 政治建设是保障, 文化建设是灵魂, 社会建设是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形成, 适应了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管理社会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要求, 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把握得更为科学,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更加趋于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
1.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构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形成和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核心要义、发展目的、发展方法、发展要求等方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发展目的上体现了以人为本, 在发展要求上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 在根本方法上体现了统筹兼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的深度挖掘。
2.“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和人文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将总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和人文价值取向。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 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 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 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的, 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本质。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 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 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种新格局真正体现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人文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四、全面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经济建设是前提,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建设是根本,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纽带,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有利的客观环境。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经济建设, 最基本的是要落实“五个统筹”, 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政治建设, 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文化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着眼点。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社会建设, 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不断完善社会机制。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最基本的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五个建设”一起抓, “五个轮子”一起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会更加鼓舞人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就会更加稳妥推进。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署,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象化。“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应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提出来的,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一项重大部署, 是科学发展观的具象化。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发展目的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经济建设是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政治建设是要满足人的政治生活需要, 文化建设是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社会建设满足人作为社会人的尊严, 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人在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中生产生活。任何一个方面都充满人性化气息。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 既点出了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也指明了要为人的发展成长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的相互协调是五位一体的应有之义,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在发展中要思虑全面, 考虑周到, 重视各方面的协同并进。“五位一体”总布局, 既考虑到经济基础, 又考虑到上层建筑;既考虑了生产力, 又考虑到生产关系;既考虑到社会环境, 又考虑到自然环境;既考虑到物质文明, 又考虑到精神文明;既考虑到人的生产生活需要, 又考虑到人的生存环境需要, 这正是统筹兼顾的深刻反映。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9
一、马克思主义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考察和阐述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和方法, 为我党提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所谓科学发展, 就是指能够体现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要求, 遵循客观必然规律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 始终突出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主线,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通过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运动, 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本质特征。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遵循《共产党宣言》中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深刻的阐述, 是马克思主义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 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一个核心思想, 是人们在考察和说明历史时必须要确立和遵循的一种科学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 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时, 充分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美好目标的必然性, 体现和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科学发展思想为我党实现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并善于把握世界局势, 借鉴外国经验, 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邓小平提出“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到江泽民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都是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 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有力地证明,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管用的。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就一定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阐述的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自由的个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思想体现了社会制度发展与社会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表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这与《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人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概括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未来社会, 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对这一思想也多次作过表述。1894年, 瑞士准备出版《新纪元》周刊, 请恩格斯找一段题词, 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抄录了《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答复。从这里不难看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 是将“自然-人-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对人与人的关系, 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这个表述也是《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思想。
(二) 我党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 是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自身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与我党根本宗旨相一致的原则, 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 因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我党的执政理念。这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它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理论渊源,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学基本思想, 标志着我党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 转向更为自觉地重视人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二者密切相连, 科学发展要求社会必须和谐, 而社会和谐又能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体现着科学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社会和谐思想就包含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不但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情景, 而且直接使用和肯定了社会和谐的命题。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和谐的命题和目标
《共产党宣言》提出和阐述的社会和谐思想中,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其他人的自由发展不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 而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关系, 和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和谐并不是无矛盾的和谐, 而是和谐存在于矛盾的共存与矛盾的有效解决之中, 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 就是辩证运动。这就是说, 在未来的美好社会中, 社会的和谐与科学发展, 是通过社会矛盾的共存和矛盾的斗争而达到矛盾的融合, 最终来实现的。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我们说, 我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目标, 正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和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共产党宣言》提出和阐述的社会和谐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实践。
(二)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者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又要通过发展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统一提供了依据。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久, 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不仅将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之一, 而且从七个方面作出了系统部署。这就告诉我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又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18.
[2]王明贵.党的创新理论的地位作用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9.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10
(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 发展成了中国摆脱贫穷的道路, 发展的道路是从历史总结出来的, 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 在总结的基础上, 找出整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据邓小平理论, 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生产力实际上标志着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即它是人类控制人与大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所以, 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了就能够为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发展观为物质基础, 发展过程中要讲科学, 科学地进行生产力发展。从我国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可知,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进一步阐述和评价, 认识到其重要性, 并把科学发展确立成我国的主导指导思想之列。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科学发展思想深入, 因为科学发展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力量, 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弄清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把发展作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走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从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共同实现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发展观, “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以人为本”是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工作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造福而奋斗和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并提倡尊重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发展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是继承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论点,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等基本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 其创始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 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般的规律,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 也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找出了关于人类思维方式、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般规律是一个相对的真理。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基础,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资源, 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生产行为在引起较远的自然后果。从此, 我们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体性, 我们必须弄清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大自然, 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 而且有下降的过程。”, 这就是现在我们认识到人与环境的一体性的理论基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主导思想起铺垫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科学发展也继承了毛泽东“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包含着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从这些重要思想中汲取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 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变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走向成熟的标志。
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想, 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在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发展体现出了整体性精神, 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念, 即它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科学发展通过党的十八大进行的阐述和评价, 已经被确立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的党的主导思想行列, 它给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工作思想和方法策略。本文从科学发展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始入手, 主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福建党史月刊.2010 (14)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正是不断的矛盾运动,才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具体到一个社会来说,就是社会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恰恰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观点的体现。此外,矛盾运动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在强调科学发展时应全面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善于分析矛盾双方的具体情况,着力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只有深刻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才能使我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更好的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第二个重要规律是关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所谓普遍联系,就是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关联之中,发生着形形色色的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永恒发展则是指,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过程,虽然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却是事物发展不变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所谓全面,就是不能孤立的看待问题,而是应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下,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方面面,全面把握问题发展的各个环节。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我们做到协调和可持续,即:协调整体的各个方面,不能割裂整体联系,不能竭泽而渔,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事物存在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向前发展,事物才能实现由量变向质变跃进的过程,社会也才能不断得以完善,人民生活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永恒发展规律的把握,体现了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根本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的观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规律的体现。我们所强调的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生活自由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服务宗旨的体现。只有深刻把握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说到底,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最终是由其所具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此,强调社会发展首先应强调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克服了传统发展观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种种弊端。科学发展观将发展列为第一要义,同时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其深刻内涵在于强调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应掌握客观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应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显然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整体的观点
社会各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割裂社会各部分的做法显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因而也是错误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整体的论述为依据,以系统的方法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这些正是基于社会有机整体的认识而提出的,对于今天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继承,同样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考察。例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扬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具体考察了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自由等基本问题;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具体运用,它强调的是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对待事物的矛盾运动方面,科学发展观则超越了两点论的说法,提出了多点论的思想,即我们分析矛盾着的事物,应从多个角度着眼,从而更加系统的认识事物存在的状态,等等。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指引我们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 篇12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性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进行的划时代理论重建。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补充和发展, 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新世纪的人类生产生活建设问题做出了高度总结概况, 吸收了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理论成果, 对现代化建设问题做出了客观规律的总结。而马克思基本原理所提供的理论基础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供了主线控制, 避免科学发展观理论在提出的过程中有理论性的错误, 并为其理论基础做出了经验总结,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并区别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总之二者有着本质上的根源同一性, 其来源于实践, 基于现实, 并不停留于现在而指向未来,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将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
1. 丰富了自然协调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研究社会形态为主, 在其基本原理的延伸下,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发展必须是人类和自然的高度统一, 全面兼顾的协调发展。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对如何统一,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做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较为细致地阐述。而科学发展观正是从这个角度丰富了马克思社会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种观点的提出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具体化、细致化、分解化了, 对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2. 丰富了实践理论。
科学发展观强度的是坚持发展, 认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路, 这一观点也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延伸。其基本理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解决这些问题是解决基本民生, 进一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关键, 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解决实际问题。而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知识体系也是站在“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高度上的。从根本上说, 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科学发展观正适合了其基本理论对时代发展和实际问题的理解, 适合了时代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理论, 使得基本原理进一步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而发展不断。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阐述明显地表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高度概况, 他们认为“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首先, 他们指出,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从这个观点出发, 我们很自然地会看出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规律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论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因素, 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 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所以马克思理论主张这两种生产必须协调发展, 不能顾此失彼, 严重失衡。这一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理论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指出, 现代化建设要以“发展”为主, 要建立和谐的社会, 尽可能地做好城乡平衡;要建立节约型社会, 与自然环境协调。这些观点都是发展自身和发展社会的必需条件。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论基础。
总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 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基本原理理论, 对基本原理的科学化进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08-04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07-08
马克思资本运动与经济发展理论探究论文01-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2(3000字)09-02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毕业论文07-28
马克思主义发展12-02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07-2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08-2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