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精选10篇)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1
图尔明在《回归宇宙论》中提到:“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认识到我们不再生活在‘现代’世界。‘现代’世界如今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后现代世界’尚未发现如何以是什么来界定自身,目前仅仅能以不再是什么来界定。适当的时候,从现代到后现代科学的转变将通过哲学和神学的相应变化来呼应”。图尔明的话是后现代主义支持者的心声,仿佛一切都在更替,一切都陷入未知和不确定。后现代给人一种无所不包的感觉,它本身思想过新,过于多样,甚至还无法定义自身,也是任何一种分支都无法予以代表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后现代主义已波及到文学、哲学、数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后现代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明显冲突让很多从事教育的人不知所措:是屈从于长久以来既定的事实和观念,还是接受尚在发展中且不确定性明显的新思想?在这个开放性的社会,接受新兴观念似乎已成为惯性行为。但是,是不是真的契合发展需要,抑或后现代教育观适合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这一点值得深思。
前现代范式是自古希腊文明开始并得以发展完善的,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体现前现代秩序便是“道德品质是一种中庸,居于两种恶性之间,一种是过多,一种是过少。之所以如此是德性指向中部”。从这位古希腊文明杰出代表的话里我们可以窥探出前现代的含义———它强调一种平衡、均匀、完美,这一点恰好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工业化发展迅速,让现代文明得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本身的思想根源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充斥着现代文明和号召推进后现代文明的今天,前现代思想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种迷茫和混乱,在自身文化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消化的前提下,过于猛烈推进效率至上的现代主义课程观,抹去了人文主义的厚重感。而在后现代文明尚未明确,甚至还和现行的素质教育有所冲突时,现代主义教育观受到来自前现代和后现代双方的冲击,它们都有合理性,也都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后现代课程思想与现代课程的对立与融合
1. 后现代主义
从思维方式的变革来看,“后现代主义”主要指一种发散性、多维化、逆向性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线性思维方式不同,它更强调不确定性、不连续性、质疑性,去否定性和去中心化。如果拥有信念,那么拥有的信念应以怀疑性而非确定性为基础。无论做什么,在作出行动前甚至在做行动时都要怀疑做的可能是错误。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万物也不具备确定性。一切都建立在怀疑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推翻而从头再来。绝对的正确也是不存在的,现代主义者强调的普遍性、确定性、准确性、正确性,在后现代领域中都是无法被感知的。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做的特殊决定。我们希望它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会一直正确下去,只能说在当时当地是合理的,而未来的一切却无法预知。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恐惧。如果说一切都不再确定,一切都无法预知,也不存在绝对性的真理,那么我们之前建立起的所谓的理性世界随时都将会推翻。
2. 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而来,它不同于现代教育观强调着科学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线性因果这样的思维模式,教育目的也是试图追求一种具有确定性的量化结果。后现代教育观不认为目的能够以具体的、量化的结果表示,它认为“目的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通过后现代教育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他们的表达形式、内容和现代主义教育家大相径庭,很多后现代教育家以诗歌、童话、隐喻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这类文体不同于议论或叙述,它们是开放式的,具有启发性的,只有通过此类形式才能让教育目的保持下去,而逻辑性、精确性话语是封闭的、呆滞的,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以此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后现代课程中就应该具备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去中心化等。只有这样的课程观才能符合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思想,在此课程观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那种不确定的世界。
3. 对立与融合:合理与不合理的交融
在多尔的《课程愿景》一书中,不乏将现代主义称作幽灵的说法。泰勒模式、斯金纳程序、布卢姆目标在后现代者眼里都是幽灵,因为它们是理性主义与精确性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者视察目前的教育系统之后,认为这些幽灵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遍布在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像实验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以及各种分支的教育学正在逐渐蚕食真正的教育,将教育划分为一块一块,使其“支离破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把控着目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怕一旦放松了控制的弦,整个教育体系就会崩塌,尤其是在课程领域,丝毫不敢掺杂除现代主义外的思想。客观来看,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现代主义很容易忽视真正的内在目的,也就是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多尔也认为现代主义思想的运作以确定性、封闭性和非转变性的框架为前提。因此,尽管现代主义在大机器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却无法有效地处理人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追求极致的精确性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却没有跳出来看看这样做是否正确。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指导不能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因此与后现代思想的相遇将成为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契机。
后现代教育的观点是对现代教育存在问题的正视与抨击,后现代教育针对目前教育过于工具理性化,一切教育任务、教育过程的背后都有功利性目的,且课程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会自我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概念和知识,整体意识不强,缺乏逻辑推理与思辨精神。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味地鼓吹后现代主义理论,其不良结果也显而易见。
首先,后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这样无形中就是反对学科的存在,要求消解学科之间的界限直至完全融合。他们认为现有学科教材体系已经很难容纳无限膨胀的知识,如果仍是延续以往科学知识的分科体系,将只能学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知识,而无法整合起来。认识到知识的爆炸性从而改革课程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想法敏锐地把握了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动向,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以此为依据要求取消学科甚至不同类别知识的边界是需要商榷的。
其次,后现代教育强调过程,不允许预设价值和目标的存在。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允许教育目的明确化、确定化是很难推行的。现代教育的确存在在教育目的设置方面忽略了“人”,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状况,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求彻底抛弃预设价值观。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失控,也就是教育的无效化。
由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它的理念在不断地扩充和巩固,并广为传播和接受。因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而后现代教育观在此时跳出来也是时势使然。当然由于它本身不如现代主义教育观成熟,它的局限也更为明显。如除了上述,还有认同不确定性的知识观消解了一切真理,这很容易滑向虚无主义并导致最终信仰的缺失等。所以说,不是学科的划分就是错误的,而是要思考如何设置学科或者分配学科的比例最为恰当是关键;不是要讨论教育无目的是对是错,教育重在过程不要结果这样的说法也是因时因地而对错不同的。在现代主义教育势头正劲,而后现代主义教育也言之有理的情况下,坚持‘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都会有片面性,因此,以自身的教育状况采纳不同教育观才是明智之选。
二、前现代课程与现代课程的矛盾与冲突
1. 前现代文化教育观
前现代文化于我们而言就是传统文化,前现代教育就是人文主义为主的教育观,它充斥着融合的氛围。古人喜用“是……也是……也是……”的句式来表达观点,这是一种对多种属性认同的全局式的观点,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特征。反观西方,古希腊时期则注重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它们三者也是不可分的。从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前现代的教育理念重视整体性、均衡性、对称性,并且求知、求真、求美。古人学术思想的表达往往采用“隐喻”“叙述”“例示”等方式,而不是思辨“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前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具备系统的、明确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知识状况和古人所持的学术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前现代思想目前来看并没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 前现代课程教育的缺失
我们经历了前现代,处于现代,又开始受后现代影响。尽管历史久远,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遗忘前现代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历史环境影响,我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而如果连仅存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因为一个抛弃自己文化放弃自己根源的人是没有办法立足于世界的。
我们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确定下来的科目再加以丰富,纯科学科目基本都在,与我们本身文化息息相关的目前只剩下语文一科。我们并不缺资源,但是这一方面的教育却越来越差,应该说在一开始没有把这个点作为关注点。毕竟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太多太多,所以在一开始教育得以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时就潜意识地将传统暂时搁置一边甚至是持抵触怨愤的态度。而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把学校也变得像工厂一样生产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这样学之有用且见效迅速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最经典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文学这样的人文主义学科底蕴深厚,且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在短期内只能作积累之用的知识就有被淘汰的趋势。更可怕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国学方面的大师越来越少了。由于传统文化在目前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尽最大的可能让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传递下去,所以目前的课程现状就是前现代与后现代共同影响的现代课程的变革。
3. 如何看待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
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简单说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因为很多经典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如果想让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嵌入现代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的对立。所以想要二者兼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和生活取向,一定要让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一种形式或者仪式的概念。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虽有明显差别却又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看上去前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所有思想的融会贯通,一个字“合”,而现代教育正好和它相反,是“分”,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却是相互渗透的。前现代文化教育追求真善美,力求平和之美的目的是去除现代教育中浮躁和寡薄之气所需要的。只有处于低层次的教育观才会不自觉地将二者分开,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不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更要调和矛盾,毕竟根源性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前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观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三种观念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当然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愿景。现代教育的现状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不要固执地认为某种趋势或观念一定会永存,现代教育已亡论、后现代教育式微论这些观点都是过分看重了某种教育观。教育现状在发展,教育现状自然也会改变,教育终究会向它本该前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文明.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0(8).
[2]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姚文放.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J].西方哲学研究,2011(4).
[4]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2
一、中国电视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1、何种现代性
现代性从其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使现代成为现代的那些因素。马克斯・韦伯及其他思想家指出,现代性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涉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在一些人看来,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相对立,它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断变动的特点(Berman,1982)。现代性首先指哲学、思想文化的现代性。从笛卡儿起,贯穿着整个启蒙运动及其后继者,所有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都推崇理性,把它视为知识与社会进步的源泉,视为真理之所在和系统性知识之基础。人们深信理性有能力发现适当的理论与实践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思想体系和行动体系就会建立,社会就会得到重建。这种启蒙运动的设计也在美国、 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民主革命中发挥了作用,这些革命旨在推翻封建社会,建立一种体现理性和社会进步的公正平等的社会秩序(Toulmin,1990)。这就是现代性的第二个层次――社会现代性。社会现代性在整体结构上的表现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学者那里有不同的答案。在社会微观制度层面,人们较为公认基于法律的“责、权、利明晰”的制度为具有现代性的制度,如我国正在推行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性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审美的现代性。美学中的现代性出现在新前卫现代主义运动和波西米亚文化中,它们反对工业化与理性化的异化向度,试图改造文化,在艺术中寻求创造性的自我实现。
通过现代艺术 、消费社会的产品新技术以及新的交通运输和通信方式的传播,现代性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代性借以产生一个新的工业世界的动态过程,可以描述为“现代化”――一个标示了个体化 、世俗化、 工业化、 商品化、 城市化、 科层化和理性化等过程的词汇,所有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
以上是人们面对整部人类历史时,对现代性的大致的传统的理解。也许我们将现代强调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更为重要:现代性就是层累的现代性加上切近的当代性,这样的现代性更能与我们的普遍语用相适应,使我们借现代性而生的交往更加合法化。从这种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电视文化本身就应该作为一个现代性特征。电视作为二十世纪(最近的现代)最伟大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经是为人所公认了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是现代的一个标志。电视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尤其充满了现代性。电视以其通俗性、声画并茂的优势,史无前例地沟通了最大多数人的文化生活,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造成的文化垄断与文化隔绝被打破,电视促进了文化民主,使文化生活成了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内容,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上面谈的是以整个人类的历史为框架的宏大叙事中的现代性。我们要思考中国电视的现代化问题,对现代性的把握既要与此相联系,更要建构电视自身的小型现代性。只有这样,我们的理论探讨才可能有一个牢固有效的基础。
根据现代性的一般尺度(如上所述)以及电视自身的历史与发展逻辑,我们可以将电视的现代性界定为这样几个主要的(不是全部的)维度:A、电视认知的现代性。B、电视审美的现代性。C、电视制度的现代性。电视认知的现代性主要是指电视理性,主要通过电视的认知性节目如新闻、纪录片等体现出来。电视审美的现代性(包括技术支持能力的现代性)是指电视美学特征的现代性、时代性、时尚性。电视制度的现代性主要是指电视的产业特征。因为只有电视作为产业,其法权关系才准确,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程度才高,其现代性才强。电视的现代性与整个社会的宏观的现代性密切相关。电视的现代性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现代性,社会的现代性是电视现代性的重要基础。
2、中国电视的现代性特征
A、电视认知的理性发展道路
中国电视文化主要由大陆电视文化与港台电视文化构成,这里我们主要考察中国大陆电视文化的现代性特征。
现代交响乐在游戏音乐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现代交响乐;游戏音乐;运用
一、现代交响音乐和游戏音乐组合的必然性
随着高新技术的生产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一些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在发生着巨变,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赋予了现代交响乐无与伦比的变化,它在游戏音乐这一新兴的领域内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游戏音乐以这种交响乐独特的方式,将音乐资源以更敏感、 更艺术的方式传达给听众的同时,其自身也取得了独特的文化权利。
电子游戏的开发一直是游戏公司主要的盈利手段,电子游戏的出生就附带了商品化的色彩,游戏音乐本身也作为游戏的卖点和亮点来为商家获得更大的财富的的手段。所以,游戏音乐本身也就附带了商品化的性质。而现代交响乐发展到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性,现代交响乐从编曲到和声、配器到录音,后期的制作到市场的发行,其程序与游戏音乐音频的标准化制作、流水线作业、自动化控制等特点相同,具有典型工业化生产色彩的特点。所以现代交响音乐和游戏音乐的组合无疑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现代交响乐在游戏音乐运用中的组成
现代交响音乐在游戏音乐中的配器是由管弦乐器、民族乐器、电声乐器和人声组成。以《魔兽世界》的背景音乐为例,在配器上管弦乐占据主导,是《魔兽世界》游戏音乐的构架,打击乐器起着重要作用,描述战鼓雷动、制造各种节奏和音效,使得游戏具生命力。多种民族乐器让音色多样化,既配合了游戏中的风格迥异的环境、地域、种族等背景 ,更是暴雪公司的游戏制作的全球化的体现。其次,电声乐制造出各种奇特的音效,比如恐怖、灵异、极度不谐和,甚至是噪音的音效。电声与管弦乐和民族乐的混音,音色丰富,增强或渐弱声音的效果,甚至渐弱到音乐消失乐曲结束,和在现实生活中由近及远一样,游戏更具真实感。乐曲的和声由管弦乐和女声合唱共同演绎,声音在听觉上灵动、神圣、平和而柔情。女声合唱为带歌词的二分音符为主的级进旋律,以伴奏和间奏的形式同器乐配合。歌词来源于女声独唱的歌词,同时有无歌词的哼唱。圣咏式的柔和音色,使音乐的层次感和神圣的听觉感受都有所加强。
三、现代交响乐在游戏音乐中的运用方式
(一)由正规的乐团录制的游戏音乐
《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是美国暴雪娱乐公司于2004年出品发行的基于单机游戏《魔兽争霸》之后创作的大型3D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从它诞生起,始终占据着全球网络游戏的头把交椅。从2010年一月份更新到6.12客户端的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 魔兽世界 》游戏中共收录了663首乐曲,其中大多都是现代交响乐团演奏和伴奏的。在PC硬件的许可下,同一地图有多少人,就可以支持多少条音效同时对所有人播放,交响乐在电子技术的声场声效激励下,让人感受到仿佛身置其中的宏大场面,散发着史诗般的辉煌感。现如今每年暴雪公司都会在全球各地举办《魔兽世界》专题音乐会,每年暴雪嘉年华上《魔兽世界》的音乐CD,都是销量冠军。《魔兽世界》对现代交响音乐运用的成功不仅仅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大量的商业的成功让游戏开发商意识到音乐对于游戏的重要性,进而争先聘请专业作曲家来为自己的游戏配乐。至此游戏音乐制作空间不再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研发人员更是把有交响乐的背景音乐作为增强游戏竞争力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加以重视。
(二)由电脑MINI音乐制作出的游戏音乐
由于现代交响乐团演奏和制作出的游戏音乐大多耗时耗力,游戏公司往往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发,而大陆、港台以及一些日本的中小型游戏制作公司没有大财力作为支撑,经济实力受到的限制,他们的作品反而越发精致。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 M ID I 来制作现代交响音乐,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作曲和配器的成本,一个音乐编导在家里就可完成乐曲的创作、配器和部分录制工作,节省了开支,缩短了在录音棚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游戏只需要一位音乐编导、 一位录音师即可将器乐作 (编) 曲、 配器、 演奏, 录音工作全部完成。很多制作人制作的 M ID I 即使在手机游戏中的扬声器里面仍然可以演奏出撼人心弦的效果。事实证明了音乐工作者无论在何种理念下都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他们的意识完全适应了当代游戏音乐的需要。
四、现代交响乐在游戏音乐运用中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一)现代交响乐在游戏音乐中的特殊性
游戏音乐的媒介和载体本具有特殊性。游戏音乐依存于计算机和网络,并以网络为其传播方式。交互性的环境使音乐的传播呈现一定的即时性,传受关系相对较为透明,接近于真实世界的信息交换。现代交响音乐的加入使得游戏音乐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单单是游戏的附属品。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以游戏音乐为主音乐专辑或游戏音乐为主轴的交响音乐会,可见游戏音乐它的载体不仅仅局限与计算机和网络,在融入现代交响音乐后它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殊性。
(二)现代交响音乐在游戏音乐中的秩序性
交响音乐在游戏中的运用具有建筑性特征以及数理结构。作品一方面包含了严密的计算,通过简洁的数学比例关系建立起了和谐的音乐秩序,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作曲家对于单音、乐句、乐节、乐章、乐思乃至整部交响曲比例与相互关系的安排,例如乐曲高潮通常安排在游戏的黄金分割点。
(三)游戏音乐对现代交响音乐的的审美局限性
游戏音乐依附于游戏而存在,不是独立的艺术形式,因此,对现代交响音乐其发展和审美价值也会受到限制;其次在数字化声音泛滥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真实、鲜活的声音,游戏音乐所体现的社会审美文化与人类内心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再次,游戏音乐毕竟是互联网艺术产业的附加物,其在商业操纵和利益驱使下,在完成数量的目标后,不易兼顾音乐的质量,所制作出的音乐大多良莠不齐。
(四)商业价值
游戏音乐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根据艾瑞咨询推出的 《20011-2012世界网络游戏发展报告》 数据, 2013年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 1280亿元, 同比增长 66. 7% 。预计在未来的 4-5 年内,网络游戏还将继续保持 20% 以上的增幅,在 2018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 3010 亿元。 由此可见, 电子游戏拥有着庞大受众群体。在中国,电子游戏发展仅十几年, 截至2013 年玩家却已经达到 2.05 亿。 他们创造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正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其中的现代交响乐凭借其在游戏音乐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为游戏创造出的商业价值也是显著卓越的。
【参考文献】
[1]马春生.交响乐艺术风格审美初探[J].艺术百家,2009(05).
[2]黄芳.西方交响乐发展脉络之我见[J].四川音乐学院,2010(05).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4
一、现代性理念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从文化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 现代主义是艺术界的艺术家们在19世纪为反对世俗的陈规旧矩而倡导的新的艺术及新的文化艺术风格。现代主义理论支持者认为传统的艺术、文学等表达形式都已经过时, 因而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进行深层次的艺术加工与创新。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一切, 也试图用一种更真实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与此同时, 象征派对于感觉、感受的重视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发展。此外, 哲学方面对传统的批判也为现代主义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尽管现代主义最早兴起于艺术领域, 但是现代主义所呈现出来的特征 (科学、进步、发展等) 对其他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教育学、文学、建筑学等。现代主义思想注重实验探究, 是以科学研究作为基础的, 讲求理性探索和逻辑推理[1]。
在现代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开始反观自然科学的范式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极其崇拜科学和技术, 因而毫无疑问地将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 教育技术便带上了浓厚的现代性色彩。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体现在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中融入教育技术可以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技术能提供更庞大的信息量, 它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利用多媒体教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轻松实现师生资源共享。此外, 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 而逐步形成多媒体课件与讲解相结合的新模式, 部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师在讲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时不再局限于使用挂图分别讲解, 而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形成一种连续动态的画面, 更易接受和理解整个过程的变化情况。网络的利用让学校的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三者有机结合, 既简洁明了又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特定的信息。尤其是班主任在登记班级学生信息时, 如果用传统的纸质汇总表不仅翻阅的时候麻烦而且容易弄丢、毁坏。借助网络平台或数据库既能方便查阅学生个人情况, 又能随时进行学生信息的更新。电脑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形式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平台, 近年来, 远程教学、视频教学等越来越受到追捧, 各类网站的制作又为资源的免费获取提供了可能。不论是在提升教学质量层面还是优化日常管理层面, 教育技术的应用都体现出推进教育进步和发展的现代主义特征。
二、后现代性理念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有人把后现代主义称为新文化思潮或者泛文化思潮,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于后现代主义仍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定义, 关于“后”字有不同的隐含解释, 如表示现代主义之后、超越、否定与决裂等意思[2]。后现代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 它是在批判现代主义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在西方的反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想浪潮。英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认为,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思想风格, 它怀疑现代主义探寻的真理、理性, 怀疑其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后现代主义理论将世界看成是多样变化的、偶然的以及不确定的[3]。极端的后现代主义完全否认现代主义的观点, 如果现代主义追寻永恒的真理, 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对其抱以怀疑。如果现代主义倡导科学理性, 那么后现代主义则主张非理性。后现代主义支持开放思想、张扬个性与尊重人格、包容差异、挑战权威、倡导非理性等, 呈现出矛盾、不连续、随意和无节制等特点。透过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看出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思想, 如相信真理、理性、普遍进步与发展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技术被普遍运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开始思考教育技术在给教育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是否也存在不良影响。如学校通过搭建校园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学习和交友平台, 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畅快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 在虚拟的世界里, 传统道德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无时无刻不受到强烈的冲击, 新的意识观念之间不断碰撞并相互融合, 一些恶俗的理念也极其容易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并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 教育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如MP3和MP4等电子产品的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移动的英语听力学习机, 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带着耳机不注意休息, 极有可能造成听力下降等情况。
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念的对接
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主义思想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在两种思想的交互影响下, 教育技术相继表现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现代性教育技术的运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 而后现代性教育技术以现代性教育技术为基础追求多样性、随意性。找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的对接口, 能够促使教育技术朝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1. 现代性视角下的教育技术
以往的幻灯片只能展现特定的、静态的教学图片, 当前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幻灯片与电脑技术结合在一起, 教师应用投影仪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静态图片, 而且可以轻易展现动画、图片、影视甚至可以在线观看或查找一些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实现的方式更多样和简便, 如课件的制作在原来PPT软件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FLASH, E-book, Poco Maker等软件。而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也有不一样的教学辅助软件, 如数学图形绘制工具“几何画板”, 概念图的制作软件“inspiration”,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spss”等。各种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不断完善。
现代性理念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教育技术的不断变革上, 同时也体现在对于某种教育技术使用的范围不断拓宽上, 如在人们的概念里, 摄像机、照相机只是用于在生活中拍摄一些常规的视频、图像, 但是如果巧妙地使用摄像机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用摄像机拍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某段生命活动历程, 这样的教学视频就具有了一定的教学意义, 尤其是学生自己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能更深刻感受到学习实践带给自己的快乐, 这样也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育技术不但能助教学一臂之力, 而且能创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师生间通过博客、QQ和社区等交流平台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
2. 后现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
作为学术方法之一的“批判”, 已经在艺术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 有不少研究者将这样的批判思想应用到教育研究领域[4]。现代性教育技术的加入确实在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理想状态。现代性教育技术的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成为了后现代性思想所批判的对象。后现代思想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怀疑和抨击也可以说是对其应用的一种监督,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它的滥用。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课件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重视觉效果而轻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 由于不同水平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别, 如果课件容纳过多的图像、影像材料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散乱,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不住重点而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只依赖于课件, 在讲解到关键知识点的时候还应该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做一些打印板的材料为学生梳理知识点。
网络教育技术的介入推动了远程教学、视频教学等的产生, 虽然它们打破了知识传递的界限, 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听名师授课, 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检测体系, 远程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需要巨额的花费, 而实际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再者,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相当快, 如果教学人员不及时学习随时准备跟上时代的步伐, 即使新的教育技术开发出来也只是一种技术更新而已, 并不能成功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3. 在反思中前行,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对接
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认为应该将教育技术看作是研究怎样借助技术来促进教学和学习, 重在开发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潜在影响的发明创造。而另一种基于行为科学的观点则不看重教育技术的具体软件和硬件条件, 将落脚点定位在教育技术的实际使用上[5]。教育技术对现代性的追求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而后现代思想中怀疑真理, 推崇多元化、不确定性, 挑战权威的基本理念又让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教育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两种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教育技术的发展之路更加平稳。如传统的粉笔作为一种经典的教育技术载体, 在教育历史长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利用粉笔可以呈现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板书,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但是仅依靠板书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失去活力。就在这个时候, 动画、视频、网络等新兴教育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冲击, 新媒体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优秀的备课资料,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但是,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网络利用不得当, 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不但不利于教学反而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的教师过分依赖教育技术带来的便捷而忽略传统的板书、讲解等基础教育教学环节, 容易导致整堂课变成信息的大量堆积而失去教学重难点。因而, 既要肯定现代性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又要在开发和使用的时候估量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当今世界, 对现代性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教育现代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现代性的进程既包含教育技术媒介的研发又包括教育技术的正确使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为影响教育技术的两种思想浪潮, 既有继承延续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 现代性思想体现在教育技术中是促进其进步和发展, 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后现代性对教育技术的多方位审视, 只有实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有机对接, 才能使教育技术的发展走得愈加平稳。
参考文献
[1]覃志强, 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审视.电化教育研究, 2001 (7) .
[2]夏天成, 张益宁.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影响.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7) .
[3]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Hlynka, D.&Belland, J.C. (Eds) ..Paradigms regained:The uses of illuminative, semiotic, and postmodern criticism as modes of inquir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A book of readings.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991.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5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说,电视认知文化的理性进一步发展,是中国电视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内在线索。电视理性的高度发展是整个中国电视文化现代化的缩影与反映。同时,应该大力发展电视理性的原因还在于,电视理性的历程也将左右着电视审美与电视制度的现代性的历程。这中间的作用机制较为曲折而隐蔽,特别是从单一的现象之间可能很难发现这种影响的线索,但是从宏观上从电视风潮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审美与电视制度的形态的底端,是电视理性的身影:比如,正是因为时代对理性的反思,才会有后现代的那种游戏的态度,也只有理性的高度发展,才会有电视制度的“斤斤计较”与“丝丝入扣”。
电视审美娱乐文化的多元共存,是电视审美文化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我们的电视生产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太小,可从总体上看,并未祛除“同质化”严重的弊病,比如娱乐游戏节目的千篇 一律,已经引起观众的不满。在人类文艺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过无数的创作观念、无数的“主义”,举其大者,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我们的电视屏幕上,应该给更多的主义留下探索的空间。我们本来是一个现实主义理论传统十分厚实的国家,但真正的现实主义电视创作却显得薄弱,象《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雪无痕》等电视剧那样充满“现实主义的力量”的电视作品还太少。而后现代意味的电视创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具有后现代意识内核的作品几乎没有。我们应该明白,没有后现代色彩的现代性是不彻底的现代性,不通透的现代性。没有真正意义的后现代电视创作,也许就谈不上电视文化现代化的完全实现。另外,现代主义的电视探索几乎没有真正开始,也许,中国的电视人在此还有一些余地……
电视制度文化的现代化,是电视文化全面现代化的保证。电视制度愈加符合产业属性的需要,电视文化也就会愈加符合电视受众的需要,因为身处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大受众有着现代化的种种社会要求,电视机构也就相应地有适应受众需要而迈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促使电视理性不断发展,以更加全面真实的报道,以更加深刻的评论来满足观众,以更加具有审美现代性的电视节目来让吸引受众。当然,产业属性也可能产生电视机构为了片面的经济利益而误导受众的危险,需要在电视制度的宏观层面予以必要的防范,最终以社会理性,以法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在新的世纪,我们应坚持现代性的路线,积极发展电视理性,汲取后现代性的合理内核,最大限度地遏制与转化其消极面,全面推进中国电视文化的现代化。
注释:
(1)时统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兼论中国电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J],北京:电视研究,,
(3):21
(2)曾庆瑞.电视剧原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21
(3)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05
主要参考材料:
[1]杨伟光.中国电视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2]刘.电视重构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6
2011年, 坐落于济南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的拆除, 可被视为中国当代大学建筑史上的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 存在着某种问题, 受到了严峻挑战。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始建于21年前, 其造型颇似山东大学校徽, 其超功能的符号化特征十分突出, 是中国大学校园中较早的后现代建筑。但是, 尽管其造型别致, 却与其整个校园的现代建筑极不协调, 从而饱受非议。重建以后的新校门以主次塔楼连接柱廊的形式, 形成张开双臂、海纳百川的“怀抱”姿态, 大门两侧的塔楼与校园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巨大的“山”字形, 在突出文化内涵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然而, 反对的呼声依然存在, 这其中既包含了一些离校校友的怀旧情绪, 也包含了一些在校师生对原有大门的精神认同。在这一事件中, 抛开那些与建筑无关的因素之外,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 那就是在以现代建筑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建设中, 将如何吸收和采纳后现代元素?
一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 人们一般把建筑分为古典、现代、后现代三种类型。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曾经撰写并发表过《中国与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一文, 从材料、形态、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1]。
在我看来, 西方古代建筑在材料上以石料为主, 在形态上以纵向为主, 在功能上以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料为主, 在形态上以横向为主, 在功能上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为主。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随着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法文化的衰落, 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 使得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建筑纷纷抛弃了传统的石料和木料, 并不再追求宗教与宗法的意义内涵。当这些外在的制约消失之后, 建筑的唯一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这样一来, 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 如何最为合理地分布空间, 如何最为充分地利用光线, 便成为东西方建筑共同努力的方向。于是, 便有了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现代建筑。然而, 尽管现代建筑有着最佳的节约目标和人性取向, 并能够借助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而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上尽情拓展, 但是, 这种在工具理性和经济效益引导下的趋同性发展, 不仅使东西方建筑渐渐失去其超越使用功能之外的文化内涵, 而且其民族性、地域性的美学特征也不可避免地消亡了。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现代建筑的反叛, 后现代建筑出现了。从材料上看, 后现代建筑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石料与木料, 也不仅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 还可以使用钢铁、玻璃、塑料等任何可以造型的物质媒介;从形态上讲, 后现代建筑不仅可以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上直线拓展, 而且可以创造任意的曲线与不规则造型, 不断向建筑力学发起挑战;从功能上讲, 后现代建筑既没有宗教与宗法的文化内容, 也不受理性与经济的限制, 而是在汲取古今中外所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尽情地拓展着想象的空间, 实现着艺术的理想。后现代建筑这种超越功能取向的美学追求和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 使其往往需要花费昂贵的代价。
总之, 如果说古代建筑有着宗教或伦理的内涵, 现代建筑有着经济与实用的倾向, 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有着艺术与美学的目的;如果说古代建筑是类型化的, 现代建筑是标准化的, 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个性化的。
回到当代中国的现实中来:由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摆脱了宗教与宗法的限制, 因而不必取法于古代建筑;由于我们在经济基础上尚未达到极端富裕的程度, 因而又不可能大量建造后现代建筑;于是有着功能化取向和节约型目标的现代建筑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校园建设的主要建筑类型。然而, 这也正是不少新的大学校园缺乏个性特征的内在原因。因为说到底, 大学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一样, 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建筑科学路径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于是“千校一面”的局面就在所难免了。
仍以山东大学为例, 除承续齐鲁大学的趵突泉校区保留了一些古典建筑的遗迹之外, 其他在济南的五个校区以及在威海的分校均以现代建筑为主。尽管设计师们也作了这样那样的努力, 但这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材料、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要形式的火柴盒式的现代建筑, 虽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材料、完善了功能, 实现了其科学化、经济化、人性化的目标, 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建筑艺术的个性特征。
二
正是为了防止这种个性化的缺失, 一些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在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同时, 又不得不加入一些古典建筑或后现代建筑元素。于是, 便有了山东大学济南中心校区那座被拆除了的造型诡异的大门。事实上,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那座大门恰恰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而成为山东大学的标志。
其实, 这种在现代建筑群体之中加入了一些古典建筑和后现代建筑作为标志性点缀的做法不仅为山东大学所独有, 不少学校也纷纷效尤。例如,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三个校门, 一个是古典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后现代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大胆设计确实富有个性, 但也同样破坏了整个建筑群体的和谐与完整。因为如上所述, 古代、现代、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材料的使用、空间的布局, 还是在功能的追求上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 把这些不同价值取向的建筑摆在一起, 就如同让一个长袍马褂的财主、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和一个身穿超短裙的摩登女郎站在一起合影留念一样。
然而, 在这样一个渐趋多元化的时代里, 个性的诱惑总是巨大的。尽管类似失败的教训反复出现, 仍有不少大学的新校区在现代建筑
与古代建筑, 尤其是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结合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或许, 从我国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型的更为宏观的历史背景上看, 如何实现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 尤其是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结合, 正是历史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具体到大学校园的建设中, 这一课题的解答方式通常是这样的: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人们不可能将一所大学全部建造具有超越功能取向的后现代建筑;由于对个性特征的追求, 人们又不甘心将一所大学的全部建筑统统建造经济实用而没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建筑;于是, 校门、图书馆、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便常常成为人们进行后现代尝试的实践目标。还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为例, 就在其拆除了那座后现代大门的同年, 却又建造了一座颇具后现代意味的体育馆, 很有一点儿“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味道。然而“桑榆”也好, “东隅”也罢, 得来的和失去的都是后现代建筑, 因而也都有着与现代建筑相协调的问题。或许, 地处主楼背面的体育馆没有大门那么显眼, 但却在造型和材料上仍然与主楼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龃龉。
当然了, 这样的例子也不只山东大学所独有。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温州大学等新校区独具特色的大门,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深圳大学城别具一格的图书馆, 中国石油大学黄岛校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广州大学城不同凡响的体育场馆……
从单体建筑的角度上看, 这些校门、图书馆、体育馆的设计都可谓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 并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而成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但是, 它们又都未能解决如何将后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统一协调的问题, 从而未能很好地融入学校整体的建筑群体。因为说到底, 这两种建筑不仅有时代的差别, 而且有形态的差别, 更有审美理想的差别。差别就会导致矛盾, 矛盾就会导致冲突。当然了, 从技术的角度上讲, 减少这种矛盾冲突的办法也还是有的。一种方法是在空间上尽可能地将作为地标的后现代建筑在校园中孤立起来, 使其不与诸多的现代建筑形成直接的对比;另一种方法是在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之间制造一些障景, 从而弱化它们之间的冲突。
然而这种技术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它的实施不仅是以足够的水陆空间为条件的, 也不仅是以过多的建筑材料为代价的, 更重要的是, 它仍
然无法使整个校园的建筑群浑然一体, 真正实现多样性统一美学目的。因此, 人们不禁要问:除了这些技术性的手段之外, 还有没有更好的观念途径?在当代中国大学的新校区建设中, 还有没有更多的经验样板?
三
其实, 除了这种将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并置而立的“二元对立”的模式之外, 也还有一种“适度统一”的全新探索。在这一方面,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和象山校区的建设似乎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首先, 这两个新校区都在整个建筑的群体上追求一种“适度”的后现代。这里所谓的“度”, 是指后现代建筑远离现代建筑的程度。如果我们把一座建筑超功能取向的多少视为其后现代程度之高低的话, 那么这两个新校区都没有刻意挑战建筑的空间造型和力学难度, 因而每个单体建筑并不像许多典型的后现代建筑那样显得过分夸张。其次, 这两个新校区都不把后现代特征集中到少数标志性建筑上, 而是对整个校园进行统一设计, 使某些后现代特征在许多建筑中反复出现, 以形成整体性的后现代氛围。最后, 这两个新校区各有各的风格特征, 即通过对后现代元素的不同筛选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比如, 在线条的选择上, 南山校区紧紧抓住后现代建筑注重弧线而非直线的特点, 将不同楼宇的立面或衔接处处理成弧线, 进而将不同的弧线交织出优美的图案, 给人以余音绕梁的灵动之感;象山校区则要在屋顶的起伏上大做文章, 对屋顶进行了统一的风格化处理, 给人以波涛起伏的遐想。在色彩的搭配上, 南山校区以灰、白的冷色为基调, 给人以清新、冷峻的整体效果;象山校区则以橙、黄的暖色为基调, 给人以温馨、怀旧的艺术气息。在材料的使用上, 除钢筋混凝土之外, 南山校区多选择硬度较高的钢板与玻璃, 现代色彩鲜明;象山校区则更偏爱硬度较小的木料和砖瓦, 乡土气息浓郁……。
由此可见, 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两个新校区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索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新途径, 即不再过分追求某个后现代建筑的超功能取向, 从而制造惊世骇俗的轰动效应;而是尝试将后现代建筑的某些元素吸收进来, 将其落实在整个建筑的群体之中, 以期实现某种风格化特征。或许, 这种新的探索较之众多校区将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二元对立”地做法更为和谐、更为自然, 但受制于不同高等学校办学性质、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不同条件, 也不应该将其视为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7
历史文化的基本表达方式
教育传承。教育传承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最传统的传承方式。在教育体系中, 历史文化能够通过各种各样书面的、文字的形态进行传承, 汗牛充栋的书本就是它很好的物质载体。另外教师的讲授是通过口头形式来传播历史文化内容。通过书本和口头的传播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想象中的体验和间接的感受, 让人们对历史文化有一些大致的了解, 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去接触、体验、学习历史文化。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均教育水平的提高, 这种方式成为最普及、最基础的传承方式。
媒介传播。自大众传媒产生以来, 就拥有了传播历史文化的功能。在现代社会, 大众传媒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对历史文化进行创意表达和传承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在广播、电视上会播放反映各地历史文化风貌的节目, 电视剧、广告、电影等形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尤其是纪录片拥有记录功能, 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下了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人文地理等, 人们在通过大众传媒观看纪录片的时候, 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一种多方位的体验。
产业开发。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也带来了消费结构的转变, 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刺激了文化市场的成长、成为文化产业的原动力。各地纷纷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遗址、寺院、园林等有形的文化遗产, 儒道释、舞蹈、文学、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在开发之列。成功的代表有很多, 比如印象刘三姐、故宫、井冈山、九寨沟。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培育新项目、打造品牌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历史文化的价值。人们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表达的现代性挑战
市场化的影响。现代化、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人。著名的经济人假说虽然是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理论, 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有一定的适用性。“经济人直接指向利润最大化, 重经验、重体验, 因而不同程度地妨碍了正常的人类理性。”[1]经济功利主义让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了很多功利色彩。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 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谋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就忽视了文化、价值观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 在人们通过市场经济对历史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时候, 也往往忽视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例如人们在对旅游景点进行开发的时候, 存在一些低层次、粗放型、雷同化和破坏性的问题, [2]没有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大众文化盛行, 传统历史文化逐渐失落, 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大众文化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追捧的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媒介性等特点。在大众传媒 (尤其是电子媒介) 兴盛以来, 文化能够被大批量、低成本地生产、复制, 文化消费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文化的以上几个特点变得更加明显。大众文化让人们获得了娱乐体验, 能够消除人的孤独感,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单一化和商业化, 认为大众文化消解了大众的主体性和反抗社会的意志。从长远来看, 大众文化的媚俗、同质等将会消解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 导致人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
全球化的渗透。全球化带来了全球的扩张和个人的失落。在我国文明转型的过程中, 这种冲突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 人们纷纷感叹过年没有年味、没有新鲜感, 对年失去了兴趣, 却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表现出越来越高涨的热情。每当这样的节日来临, 商家都会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商业宣传和促销。KFC、麦当劳等外国的快餐连锁更是开遍全中国, 中国的餐饮文化免不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变得不中不西。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 中国历史文化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闭关锁国, 又万万不能失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现代性挑战下历史文化的开掘与表达
现代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对传统的消解, 这一特点在历史文化上尤其突出。波德莱尔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 是艺术的一半。”[3]其过渡、短暂和偶然的特征增强了人们内心的文化疏离感。历史文化在多元文化震荡的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零落的碎片化形态。而要让历史文化在现代性的土壤上重展枝叶, 需首先复活历史元素, 进而形成文化符号, 而后在现代性的情境中重构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历史元素的激活。历史文化得以表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历史元素的有效提取和再现。当代社会, 历史元素的运用主要出现在影视剧、商业活动、旅游开发等领域。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 但问题在于这些表达重在观赏, 而忽略了人们的互动与体验。此时历史文化只是作为标本陈列在人们面前, 因而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复活历史元素最为关键的就是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体验, 还原或模拟一种历史的情境。所谓体验, 意在强调民众的参与活动。如传统的庙会、民俗节庆通过组织、吸引民众加入来增强历史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保证特定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所谓情境的还原与模拟实际上是指对历史文化的充分阐发, 如对端午节的文化传承, 一直以来强调吃粽子、赛龙舟是对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 这一历史情境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此同时, 端午节的另一种文化意涵则被忽略了。端午作为汉民族夏季驱除瘟疫的一个传统节日, 其挂菖蒲、蒿草、艾叶, 熏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一直以来未予以阐发和重视, 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其文化生命力逐渐暗淡。端午节因后人对屈原精神的阐发, 其文化意义变得更丰富, 它又因赛龙舟、吃粽子这种可以体验的纪念方式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文化符号的流行。在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刻全面的解读、记忆、体验之后, 要使其广泛深远地流传, 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形成历史文化的独特符号, 并使之成为一种时尚。如果说屈原、粽子、龙舟是端午节的符号, 那么武王伐纣、周公营洛、刘项对峙、陈桥兵变……则是河南的历史文化符号。同样的, 这些符号之所以只能在银幕上热映而未能在人们生活中流行, 这不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阐释或无法直接体验, 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标出性”未得到充分开掘。
因为, 符号的意义恰恰在于“意义不在场”, 符号过程以意义不在场为前提。文化符号的标出性有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六种标准。 (1) 文化符号在不断凸显其独特性、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流行的强势。但影视剧中对这些历史文化符号的解读和表现往往有所偏重或改造, 可能与其本来面目有较多出入, 很难形成一种认知的共识。并且不同的影视剧或文化产品表现的题材各不相同, 很难满足文化符号的组合、聚合和频率标准, 因此历史文化很难“标出”。
粽子、龙舟由于其高频率、长时间的出现, 因此具有的标出性就尤为适合做端午节的文化符号。而挂菖蒲、蒿草、艾叶, 熏白芷, 喝雄黄酒在现实生活中的淡出也就使得它们无力提携端午节, 更无法充当具有标出性的文化符号。生活中, 文化衫、纪念品、特产其实就充当着文化符号, 而历史文化的流行则要依靠系列的、深度的、利于广泛传播的标出性文化符号。正如艾柯所说:“最终, 符号实际上不是符号, 而是像结构那样把部分衔接并联系起来的整体语意场。”
现代情境的重建。历史文化的元素及其承载者——文化符号所处的环境事实上是现代语境, 因此其表达方式也要适宜于现代情境。在应对现代性挑战的过程中, 人们已经作出了许多探索。历史文化的传承形态已经从史书、民俗志演进到了教科书、畅销书、影视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等;其表达方式除了原来的科班讲习、四历游览外, 更是出现了“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蒋勋细说红楼梦”等表现方式;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接受心理也经历了皓首穷经到修身养性、放松消遣的转变, “明朝那些事儿”式的解读受到人们的青睐。
技术的更迭推动了历史文化的表现方式, 动画也开始承载历史文化;而社会的变迁更是大胆地“改造”了历史文化, 大到网络游戏三国系列、小到扑克牌游戏《三国杀》, 折射出了“扭曲的现代性”的文化心态;而国学热、养生热的文化热潮则让《论语》、《弟子规》、《本草纲目》等又在现实情境中流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在追求历史文化表达技巧与策略的同时, 务必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尊重历史文化, 务必时刻保持对“人”的关怀。现代性情境的重构从本质上讲也是从现代社会的境况出发, 思量“人”对历史、对文化的精神需求, 考虑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空白, 将历史文化转化为一种健康的现实需要, 开掘出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杨增和.文化转型与话语增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1.
[2]范周.亲历·见证·思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五周年学术论文精选集:24.
现代设计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性研究 篇8
一、设计的概念
何谓设计,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 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一次的演变过程中的定义也很多, 如下说法:设计一词是由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应, 在古代中获得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应的词义。《周礼·考工记》既有“设色之工、画、锺、筐、幌。”此处“设”字于拉丁中“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此“计”字也当于用以解释“design”的“plan”一致。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对西语design的翻译, 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文化来看都毫无歧义, 这正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不管是何种解释, 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通过各种形式, 表现美感的劳动。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设计
古代社会中古代设计的发展在各个阶段都皆有表现, 其方面、形式都不同。以封建社会时期为例, 进入封建社会, 我国的设计也就进入例如缤纷发展的时期, 其在建筑、园林、陶器、纺织与服装、工具等兵器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设计发展。如苏州四大园林设计体现了南方的地域特色, 而北京的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色。在这一时期, 设计融入了生活和社会中, 其在各领域的设计成果也比较突出, 比较成熟, 且分工也更细了。这一时期, 我国的设计也一直居于社会领先水平。
三、现代社会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 主要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现代社会的科技、文化及现代人的审美观, 为人们的现代生活即社会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更好的生产、生活服务。现代设计和古代设计的本质上是一样的, 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了,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广告的宣传, 都是为了宣传和告知某事物。新兴的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规模化时代的变革, 现代设计是信息技术的反响。同样, 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开始。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将社会的科学、文化、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也是人们需求的体现, 使人们对设计的更高层的要求。
1. 现代社会对现代设计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随现代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对设计不再是以前的那么含糊, 而是要求更多、更具体、更严格。在设计中人们的要求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功能性是现代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从古至今的设计都把适用放在首位, 设计要明确设计的目的、作用、功能。但是单一的功能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以及观赏者的需求, 他们要求设计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要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 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有较高的审美功能和艺术品位。艺术性原则是设计家应该把握的设计作品的审美功能和美学标准, 必须首先要考虑在社会中有广泛的美感, 只有在尊重这种共同美感的前提下, 才能设计出为社会大众喜爱并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来。
(2) 经济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不同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 终归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这就要求设计要满足社会上的消费水平, 设计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 社会的发展, 影响着人们的需求, 只有不断创新, 设计才能更大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审美的要求, 才能更多的满足人们的生活, 审美的要求, 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创新是设计的活力剂, 人们不停的追求, 不停的创新才有助于推进经济的发展, 也推进了社会需求的发展。
2. 现代社会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 现代设计的体现也很多。它涉及的面更广, 更具体, 他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设计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 现在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设计的身影。他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设计的体现。我举“鸟巢”做一个例子来说。“鸟巢”在其设计思想及审美都是现代设计前沿的一个最好体现, “鸟巢”造型艺术方面自然也很独特。体育场如同一个容器, 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 并赋予了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式, 国家体育馆场所的完美纯净, 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 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互相支撑, 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 他就像树枝编制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 却又简洁而典雅, 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大, 陶瓷的纹路, 红色的灿烂与热烈, 在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完美的相容在一起。2008年奥运会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三大主题。自然要求在鸟巢的设计、修建中以节能、环保为主导。且“鸟巢”的造型独特, 设计新颖, 结构复杂, 科技含量高, 且还处处体现出人文的一面, 以人为本。这些是现代社会和现代设计发展巅峰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小结
设计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 由于现代设计与现代社会、市场、生活连为一体, 因此, 现代社会、市场及人们的生活也往往决定着设计, 设计也体现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研究这一论题, 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人是现代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作用和地位, 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现代设计的本质, 是该科学更健康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审美对象。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设计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二者互相影响、作用, 并体现于我们的生活,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的服务与享受。随之我们对设计的本质也要加以认知。本文主要论述现代社会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和相互间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社会,现代设计,融合性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第11次.2001.
[2]、李巍.《设计概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四次.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9
在中国, 现代性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是如此之快, 以致让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城市化所带来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形态与社会联系方式。农民工的大量流动将传统的地域性联系打破。我们一边感受着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美好, 一边慨叹着变迁所致的物是人非。基于社会变迁的发展, 人们在反思中感受到危机的到来。对于中国人来说, 个体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 社会交往成本。在信任缺乏的现代社会, 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受害者:民众输金钱、输感情, 政府的信誉形象受损,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信任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威胁。防盗门、防盗窗、各式各样的密码锁防住了盗贼、锁住了财产, 却依然给不了你安全感, “毒奶粉”“皮革奶”让我们对政府监管部门等所谓的专家系统失去了信心。我们用道德沦丧来解释这样一种令人烦躁的社会现象, 也在这样一种心态下麻木地对待所拥有的生活, 现实社会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情淡漠与文化萧条。
信任危机在中国的出现与现代性的到来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能单一表面地用道德沦丧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吉登斯对于信任的研究也许能为危机的出现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在《现代性的后果》中, 吉登斯从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的角度阐释了现代性相关联的制度变革, 其中就包括大量关于信任的探讨。吉登斯认为信任是信心的一种特殊类型, 而不是与之截然不同。他认为信任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 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 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 或者对抽象原则之正确性的信念。它既包括“人对人的信任”, 又包括“人对系统的信任”, 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 同样也存在于人与系统之间。
一、人对人的信任危机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的产生, 其实是一种社会成员自身的本体性不安全的表现, 因为信任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 如果每个人都对他人的可依赖性持有信心, 那么也就无所谓存在信任危机了, 信任完全是一种介于个体之外的抽象体, 而不是你信任我, 我信任你。现代社会绝对速度的发展, 让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性问题, 人们往往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并且表现出本体性的不安全。
现代性所表现出的“断裂”, 为分析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产生背后的风险性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有别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进化论观点所谓的“断裂”概念, 吉登斯对于断裂的解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所强调的是与现代时期有关的那一种特殊断裂, 而不是基于人类历史不存在一帆风顺的发展路径的论点中的波折的“断裂”。
现代性以一种类似于“断裂”的形式, 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 从而形成了新的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 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 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跨国公司的无限制扩张、国际货币的产生与使用、跨越大洲之间借助于现代技术 (互联网) 的人际交往关系无不是现代性变迁的缩影。在内涵方面, 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昔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方式已被机械钟所代表的24小时制所规划着, 传统的基于血缘宗亲的社会关系被多元的社会关系所取代, 传统的生活因为现代不同价值导向的生活方式而变得纷繁多彩。
不可否认, 现代性的发展是基于传统社会的发展, 但是, 由于短时间内所表现出的转变是如此的巨大, 影响意义是如此的深远与广泛, 现代性的生活是如此的新颖与陌生, 使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而明显的“断裂”感。人们的人身适应系统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变迁的速度, 大多数人对自我认同的连续性以及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威胁。我们也许时常会反思:“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是同一个人吗?”“我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真的存在吗?”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联系。相对于传统社会建立于地域性联系以及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长期社会联系而言, 现代社会的社会联系更多的被短暂的社会关系所取代。由于对他人的信任是一种持久而经常性的心理需要, 是从对他人的信赖与诚实中所获的, 是一种情感的再认。因此, 基于短暂的社会关系无法获得相应的心理以及情感需要, 信任关系也无法得到建立, 反之则带来本体性的不安全感。
在中国, 本体性的安全感还受到另外一种因素的威胁。现代社会增强了社会成员的流动性, 以农民工为主的人口流动成为了当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民工往往被贴上了文化素质低、道德素质差的标签。安于稳定环境的中国人总是用看怪物一样的眼光, 看待侵入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外来客, 人们在一种错误的反思中感受到来自于自己的威胁。
二、人对系统的信任危机
在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中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人对系统的信任”中所谓的系统就包括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吉登斯是这样形象的描述专家系统的, “我走出家门, 坐上一辆车, 我就进入了一系列完全充斥这专门知识的环境之中, 包括汽车的设计……当我选择驾车外出时, 我就接受了这种风险但我信赖上面所说的专业系列。”非专业人士对于专家系统的信任一方面建立在个体对专门知识的信赖上, 另一方面受制于个体的风险承担能力。信赖的缺失以及风险承担能力的不足, 都可能导致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
现代性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包容各类大量信息的复杂社会。我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创造和扬弃概念和形象, 以致于知识变成了可以任意处置的东西。纷繁复杂的信息大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能辨别何为真正的知识, 并对于知识表现出一种不信任以及基于此基础之上的对抗与无奈。对于专门知识的不信任导致了信任危机的加剧, 加之由于中国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的有限, 保持沉默, 或拒绝信息、知识往往成了最好的解决办法。
对抗性专家主张 (即个专业人士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矛盾性) 往往引发信任危机的产生。比如对于疾病的治疗, 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主张使用传统中医疗法, 有的则主张使用西医疗法。当非专业个体在对抗性的专家主张面前进行博弈时, 由于不存在真正指引我们决定采用何种替代方法或者评估他们效果的东西, 因此, 非专业个体便表现出面对对抗性的专家主张的无奈。对抗性的专家主张以及权威的漏洞, 也会导致对于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 而且这是一种群体性现象。近年来, 我国奶制品的安全一直考验着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国奶制品权威代表三路、蒙牛等出现问题, 致使群众对于我国几乎全部奶制品持怀疑态度。
三、小结
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的产生, 并非能单从“人对人的信任危机”以及“人对系统的信任危机”两方面就可以得到全面的解释与分析的, 但吉登斯关于信任的研究为分析信任危机的产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当然对于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的解决, 还依赖于大量的调查研究, 以及靠社会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进步。
摘要:信任危机在中国的出现与现代性的到来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抛弃道德沦丧观的信任危机解释, 从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出发, 借用其对信任研究的独特理论视角, 对中国信任危机的出现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吉登斯 (著) , 田禾 (译) .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 2011.
[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 篇10
1.1 现代交通运输
交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 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的记载, 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在秦朝统一全国时就已经初步形成, 现代的运输系统, 如公路运输系统, 铁路运输系统, 河运系统等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大都沿袭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空运与管道运输是现代所独具一格的, 古代由于其物质生产条件等的限制无法进行。现代交通运输更加注重系统化与各大系统之间的交叉联合, 其最大的特征是充分利用水陆空, 整体运作效率高。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像GPS、CIS等系统的应用更加使其整体运作如鱼得水, 简便快速, 比如现在的导航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解决了迷路问题, 还可以直接为迷路者提供新的路线选择, 也可以时时将路况信息进行通知, 使其避开高峰期的大拥堵, 从而一路顺畅行驶。
1.2 现代物流
从我国现在根据古代丝绸之路所建立的新的经济带可以理解,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下, 物流体系一直存在, 并且有着一定的科学性, 展现了先辈的智慧。相对于现代的物流运输而言, 其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是进行一些有保障的运输, 而在现代物流中, 运输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功能, 现代物流更加丰富, 其整体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当成熟的运营体系, 如物品的包装, 保管, 装卸, 搬运, 流通甚至加工等, 随着企业的扩大与拓展, 旗下所设立的项目不仅仅包括物品这方面, 其还根据自身的发展, 经营着各类如物流信息咨询, 物流金融业务等。现代物流的成熟使其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 并运用企业或公司的形式开拓了更大的市场, 其整个的运作系统都引进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建立了信息化交流平台, 因而其不论从效率方面还是从其整个流程来看, 都是相当的科学合理。而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 保证了一系列因地域问题而进行的交易的顺利完成。
2 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
2.1 从交通运输方面看
从上面对现代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简单介绍可以了解到, 二者是各自独立的系统, 但也有一些可以相融合的地方, 比如在现代物流中, 运输承担着主要的职能, 而对于现代交通运输来说, 通过与现代物流的融合不仅可以使其价值得到更大的提升, 而且可以让二者的系统更加完善健全。要将二者进行必要的充分融合, 利用现代交通运输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运输通道, 同时也将现代交通运输的价值体现在现代物流之中并使其得到最大的发挥, 将二者资源进行一种新的组合与优化, 使其各自的优势更加突显, 运作效率得到更大提高, 这也是二者融合方面必须注重的基础。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体化的初级阶段, 各种公路设施的建设, 高铁的生产与增加, 民航的增多, 河运的开发等, 加上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网络的建立, 其一体化的进程日益走向成熟。因此其各大优势在这种新型的速度与激情联结中得到了很大的显露与发挥, 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面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基础的分析可以看到,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 是使物品从一地到另一地实现可能的手段, 缺少了它, 物流便无从谈起, 但是由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动向与其经营模式, 在诸多地方的物流点的设置, 所拥有的配送车辆及其司乘人员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等都不同, 因而对于路线的选择或运输时间的把握都不能很好地掌控, 因而根据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采用其中的科技手段, 通过与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的交流平台来互相分享运输路线, 从而节约时间, 达到物品及时有效地到达的目的, 从而使各种商品的交易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使各种的消费与生产在很大可能上得到最大的实现,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而又多元化的发展。
2.2 从物流方面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城镇的发展虽说小有成就, 但还是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而从生产角度而言, 农、林、牧、副、渔五大行业的物流运输地点都处在偏远地带, 其间对于产品的运输不仅仅要进行多次的搬运, 而且由于物流货物集散点的设置一般采取就近原则, 故而从整个的运营来看, 其不但浪费了更多的人力, 物力, 财力, 同时也由于时间问题与装卸频率对物品也会造成一些相应的损失, 因此对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必须具有针对性, 比如物流公司一般用自身的配送车辆进行运输, 因为其间有物品的集聚, 而且一般选择的路线是以其物流点设置情况为主, 对于物流公司的运营而言其相对是比较的科学, 符合自身的利益, 也节省了成本, 但从生产者与客户来看, 其往往不能使其直接达到目的, 减少其损失。所以引入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并与其各种资源进行对接与互补, 可以实现其在交通网络点中的集散, 从而更加提高其运输效率, 使其成本降低, 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应用。
其次从电商方面看, 现代物流的聚点设立要有更加高的密度, 其配送队伍人员不但要求其素质高, 而且还要求其对路况绝对的熟悉。根据现在的物流运输城区内的人海战术来看, 其随着代理点的增多必然会进行一系列的减少, 因而在此看来,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未来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对物品的流通进行一系列的跟踪服务, 直至物品进入客户手中并且签单成功为止。
市场中物流行业鱼龙混杂, 因此物流企业要有真正的竞争实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支撑其服务体系, 同时尽可能地与现代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 因为只有如此, 才能提高其办事效率, 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2.3 二者融合, 优势更强
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 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额不断上升, 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效地进行融合, 才能够使其更加灵活, 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通过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促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出现新的形式, 可以逐步的从“世界工场”渐渐地向第三产业不断过渡。只有将国家的改革与现代社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使我国科学合理的向现代化转型。所以说, 现代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有效融合不仅仅推动了其各自本身的发展, 同时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3 结论
电商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 而且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对二者清晰地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融合, 这种有效的融合不仅会推动整个经济的活力增长, 而且对于二者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各自体系的促进力量, 对其科学的融合也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霍庆丽.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结合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6) .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推荐阅读:
浅谈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文08-25
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的相互关系10-16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08-30
现代意识的深化与创新07-17
国学与现代教育的融合07-18
现代孝道的传承与弘扬05-26
现代设计与商战的联系06-03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调整06-12
现代生活与化学的联系07-03
经典与现代的亲密接触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