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2024-07-26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共10篇)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篇1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政治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 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提出来, 这表达了政治上层对社会发展尺度的一种基本把握.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 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 同时, 又注意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 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 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中,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 为了发展而发展, 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而做出的一切努力, 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 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 还有在改革开放中, 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 无一不是离开了人的现实需要, 而为某种虚幻的目标服务。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目标, 而做出种种努力时, 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 环境污染, 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这种离开人的具体需要而创造的财富, 很难表现为可供社会支配的有机形态, 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 其产出的结果成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毫无用处的负支出, 甚至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这种情况在过去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发展观中多有表现。它们往往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 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大量产业雷同、重复建设, 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个半拉子工程、烂尾楼工程等, 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这种协调性使得和谐社会的和谐, 不仅表现在人的关系中, 同样也要在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 与以往的时代不同, 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大量有机财富的社会。

和谐社会财富的有机性有多种表现:

一是社会财富构成要素的有机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和谐社会的财富不仅在构成要素之间是多元统一的, 既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有机结构的协调统一, 更表现为财富最终形态的协调统一, 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

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 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 在开发利用自然中, 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 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 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 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 始终把握住满足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

三是表现为人们财富支配方式的有机性。社会有机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与创造财富的过程及财富最终形态相关, 同时也与人们支配财富的方式有关。它体现了财富分配制度的巨大改善, 正是在财富的转移过程中, 财富的有机性最终得以表现出来。在和谐社会里, 财富在国家合理的财政政策的支配下, 能够顺利地在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谐地变换形态, 这是有机财富的一个显著特点, 即它除了实现自身物质形态的增殖外, 它还具有制造社会祥和气氛的作用。因而, 它的目的是双重的, 它具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多向转移性, 而不仅仅是少数人财富的原始积累的工具。

和谐社会有机财富的增长, 与物质文明的提高是相伴生的, 社会的有机财富既可以直接指向人们的眼前的消费, 也可能表现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转换的形态与社会各阶段相适应。当前,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创造社会有机财富开辟道路, 以物质文明的发展, 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和谐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推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 其目的是创造更富于人性、更适合于人类居住与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总是有一定风险与代价的。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若只注重扩张财富无限增殖的本性, 发展的成果就有可能被少数人拿走, 而与此相伴的各种代价, 比如空气、生态、水资源的恶化、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的精神与肉体的无限透支, 就会被大多数人承担, 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 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整体和谐。目前, 我们所力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策取向, 归根到底是重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发展成本的分摊机制。

坚持“五个统筹”:

首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分摊问题。在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城乡政策中, 作为区域的广大乡村、农村, 与作为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居民身份的农民, 始终扮演着为我国城市兴旺发展单向作贡献的角色, 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 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 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 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 统筹城乡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 加快我国居民户籍制度改革, 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 这是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并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 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次, 统筹区域发展同样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整合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 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利益比较机制的作用, 顺利地吸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 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 有着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 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也为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 培养了适合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 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 统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的反哺, 减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必要的代价, 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再次,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本质上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 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在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的外, 他还有自身的政治诉求, 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诉求, 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 尤其是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被提得多高, 始终也无法代替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因而, 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 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 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 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 形成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 以及表达各个利益群体愿望的政治协调机制, 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 让人民心和气顺, 生活殷实。

复次,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重要思想, 是华夏先人的基本世界观和人生境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 人均资源有限, 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 实质是在代际之间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 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 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 由于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等, 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 生态破坏和生态恶化相当严重, 人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拿森林来说, 研究表明:历史上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南北朝时期还大于40%, 到明清时期已降为约15%, 而到1949年则仅为6.1%[1]。明初山西的森林覆盖率在30%左右, 明中叶以后下降到15%, 清末10%, 解放前夕已不足5%。”[2]可见, 数据表明随着人口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平衡是日益恶化, 而且恶化的速度是日益加快, 所以, 恩格斯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因砍伐森林以获取耕地但最后这里“竟因此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现象, 列举了阿尔卑斯山脉南坡的意大利人砍光山坡松林而导致山洪肆孽、山泉枯竭以及高山畜牧业毁灭的现象等, 并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3]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 地生财有限, 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 而法制不生其间, 则必物暴殓而财乏用矣。”[4]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只有我们拥有了和谐的生态环境, 我们才可能在有和谐的社会生活。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为保障。故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不应纯粹追求GDP的增长, 由追求数的增长转为追求质的增长, 树立起科学发展观,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资源.

最后,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 另一方面, 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 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目前, 我国为刺激出口而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 它在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同时, 也利于出口所服务的国家,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这就形成了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 在分担社会发展成本方面的不公, 而这种不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 出口退税实质是中国这样的中下等收入国家, 间接地向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进行中央财政补贴, 且它的支出已达到我国中央财政支出的20%-30%。因而,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理顺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信任一般来说是个体基于对他者行为的反应。在社会生活中, 往往是一项政策的效应、一个轻率的行为、或一个不负责的承诺, 都可能摧毁人们多年间形成的信任关系。在当代社会, 政府与个人之间, 消费者与厂商之间, 人与人之间, 由于信任的匮乏, 极大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 助长了国民无责任化倾向, 破坏了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 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因而, 加大对信任的制度安排, 包括对契约的强制履行, 对组织机构或个人信任档案的建立, 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 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 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 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的义务。如果没有对他人的信任, 没有对他人承诺的履行, 一切都听任眼前利益的驱使, 人们就只会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 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缺少信任而腐化自己, 使自己难以成为一个有良知的、正直的人, 从而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相反, 在一个和谐社会里, 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共同体里,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各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 否则, 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损害。

总之,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的建构, 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 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局限, 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 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 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 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力、李裕元、李秧秧:《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策》, 载《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2期。

[2]行龙:《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 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第6期, 另载《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5日第4版。

[3]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载《自然辨证法》,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971, 158页。

[4]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四十六第二十六, 岳麓书社, 长沙, 1992, 688页。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篇2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也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两者相互依存,辨证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和谐社会导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深刻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目标、任务、原则等进行了阐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必须理清科学技术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2 科学技术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东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知识的科学体系。“科学作为一个影响

和反映精神生产力诸要素水平的‘综合性’要素是精神生产力,作为知识形态,[3]属于一般生产力”。(马克思以科学为例说明一般生产力)相对于直接的现实生产

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科学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提出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一般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激光技术等,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从本质上讲,技术是一种劳动的形态,是人类自身功能的对象化的产物,是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的。技术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属于物质生产力,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的现实生产力,技术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和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转变,历史的繁荣与衰败,社会的变迁与科学技术革命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5]。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

2.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1.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引起的人类家园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悲观论者认为科技的异化带来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实问题不在科技本身,而在于使用科技的人,正是这些人对科技成果不合理的使用、误用或滥用造成了科技的妖魔化。科学技术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促使人们的视野由局部转向全局、由区域研究扩展到全球问题研究,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知识支撑。

2.1.2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表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动力。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和制度变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从资

本需求转向创新需求,这些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2.1.3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

政治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政治的参与性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实现形式。政治的民主性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系统中其意志和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反映,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政治的开放性有助于增强政府 与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网上民意调查、网上听证等形式促进了人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其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通过网络很容易使人得到发言权、建议权、批评权,人民的各种意见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参考,更加体现和谐政治的民主性。再次,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电子政府的出现。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平台,提高了政府自身的效率和透明度,这样将有助于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廉洁,体现和谐政治的开放性。

2.1.4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身体素质、智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和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饮食营养、医疗保健、体育训练等,这些条件的提高和改善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水平的发展上。主要是通过促进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改革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由此可知,科学技术发展延伸了学校教育,使教育终身化,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 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了科学技术发展

2.2.1 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求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然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

2.2.2 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避免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负效应

科技是一把双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科技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不可能为了避免科学的负效应而抑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和谐。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科技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我们理智的选择是既要推进科技发展,又要使其伴随而来的社会矛盾降到最小,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构建和谐社会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2.2.3.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技,不可能与世隔绝,因此科学技术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虽然科学技术发展缩短和扩展了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应用的时间和空间,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一个和谐的社会通过确定现代价值观和道德评价准则,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同时创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这不仅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快转化,产生效益,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反思

3.1 我国和谐社会应营建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美国二战时期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博士曾经说过: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高明。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明显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所以,我国应加强基础研究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提倡工业研究。工业研究不仅能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且也能通过对学院与大学提供学校外的资助,有利可图地支持较大规模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在工业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与我国企业发展规模及水平有关,但如果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和管理的话,工业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第三,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及学费高的原因,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必然会影响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我们应该适当地减免基础教育的学费,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让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在高等教育方面,应该加大设立大学生奖学金力度;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切实做到唯才以用。

第四, 注重科技的国际交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举办,同时我国科技人员出席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次数和发表的论文数也与日俱增。但我国科技人员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数量还是很少。说明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还不够强,成果还不多,我国科技人员应增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公平与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的科技政策应 该反映公平与民主的原则。公平应体现在科技发展成果应该使公众分享,科技资源应该公正分配。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其宗旨是提高亚非拉国家稻谷和小麦的产量这种革命是以不断地使用化肥并保证充足的人工灌溉为前提。但小农户买不起绿色革命的新技术,而地主更愿意去采用这种技术。随着这种技术的推广,最终导致成千上万的佃农从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上被甩了出来。因此绿色革命虽然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却使许多贫穷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显然绿色革命没有体现科技的公正性,这是对科技万能论的一次有力的否定。所以,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有时非但不能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民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技体制中保持民主的 约束机制,可以打破科学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提高资源 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为新一代的科技精英的涌现提供一种制度上的保证。4 结语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体育;和谐社会;构建

G812.48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分布的主要地区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同时,我国对老龄化人口的养老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等制定都不是十分完善,并且对老龄化现象造成的问题难以承受。总体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快、规模庞大,并且分布的地区差异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老龄化现象的缓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

1、家庭和谐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导致家庭总代际数的相应增加,而不同代际成员的文化与时代背景都是不同的,他们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伦理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我国赡养老人问题等伦理问题一直存在。所以,如果处理不好代际关系,一定会对家庭稳定与和谐产生影响。另外,老龄化问题对家庭的影响还表现在养老模式方面。由于现阶段城市家庭人口模式大多数“421”金字塔模式,子女养老的精力与时间虽然很充足,但抚养老人的压力却十分巨大。【1】同时,由于空巢问题越来越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普遍转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家庭养老的困难,并且随着我国人均年龄的增长,间接导致家庭养老能力下降,这无疑加大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难度。

2、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由于老龄化趋势蔓延速度不断加快,这就会导致中年与青年劳动力比例降低,而老年劳动力则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老年劳动力在能力与精力方面都不具有优势,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从而加大了我国人力资源供给的压力。现阶段我国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多数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并且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甚至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3、社会保障与财政负担方面。养老金支出与公共医疗费用都是我国现阶段老龄化成本的组成部分。同时,用于老年人群的社会服务与保障也在相应增加,这些都会使我国财政支出与资源分配产生巨大压力。[2]现如今,我国社保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社保服务与基本的养老制度等都在初期建设阶段,进而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构建与实现。

4、社会再分配方面。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条件之一就是社会分配。从家庭角度分析,用于照顾老年人与治疗方面的费用不断增加,部分困难家庭會因此而过上拮据的生活,甚至是导致贫困;从单位角度分析,老龄化直接导致单位在老年职工方面的薪资费用增加,从而对青壮年工作人员的收入造成影响,这会引发两代人的利益之争;从社会角度分析,城乡经济二元化现象的长期影响,致使城乡老人在享受社会福利与国家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存在巨大差异,进一步引发社会不公平问题,从而制约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老年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与缓解老龄化问题的贡献

老年体育是老龄化群体的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他们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重要体现。【3】老年体育在改善老年人生活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其他社会文化生活无法取代的。发展老年体育是我国缓解老龄化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1、老年体育能够缓解家庭负担,提高老人健康水平。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缩减医疗服务的开支。有关调查显示,如果将医疗开支中的一小部分作为体育投入,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社会健康效果。由此可见,老年体育的开展对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缩减医疗开支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年体育可以间接地提高家庭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充满活力与健康的老年群体还可以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充满生机与活力。

2、老年体育促使家庭和谐,增加家庭幸福感。由于地位与角色的转变,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家庭与社会中,老年群体容易产生孤独感,并且由于社会发展节奏过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边缘化。【4】而老年体育无疑是家庭集体活动最好的方式之一。老人是整个家庭中最活跃的参与者,可以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从而使家庭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亲密感与幸福感,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

3、老年体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老年体育使老人有时间、精力、机会展示自身的社会价值,唤起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强烈意识。体育具有情感交流融洽、利益冲突少以及参与面广等特点,能够帮助老年群体之间形成全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新的交往组织关系使得老年群体更具凝聚力。【5】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形式不但改变了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老年体育的开展使老年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且有利于改善我国城乡风尚,最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4、老年体育的开展有利于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老年体育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身体衰退,使老年人获得充沛的精力与体力,并在原来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接受新的时代观念,从而使自身的经验知识得到更新发展,为社会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结语:

老年体育的开展与普及,不急有利于增进家庭情感、提高健康水平、降低社会负担、重复开发资源以及建设精神文明,还对缓解老龄化现象、发展体育产业以及丰富社会文化活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老年体育的发展即彰显了时代的要求,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群,赵玉华. 论企业老年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作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1)

[2]严珺. 老年体育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3]雷震,龙佳怀. 和谐社会视域下城乡老年体育统筹发展研究——以安徽省6地市为例[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7)

[4]王剑. 论企业老年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作用[J]. 现代妇女(下旬),2013(11)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篇4

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性

企业肩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 其财务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产生的企业行为, 要以有利于实现上述要求为原则。若企业将财务目标定位于企业内部利益, 就不可能正确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关系, 就会产生企业内外部不和谐因素, 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总之, 财务目标是在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前提下的企业具体运作目标, 是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是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确立合理的财务目标,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外各种财务目标的局限性

1. 利润最大化的局限性

一是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不能反映投入与产出比, 故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润比较缺乏可比性。二是利润是一总量值, 该指标未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 即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三是利润最大化指标会使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带有一种短期倾向, 即只重视实现近期利润目标, 而忽视企业长远发展。四是只考虑本企业的经济利益, 而忽视社会利益, 不利于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五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管理者会做出一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无关的行为, 如把资金投放到一些高收益、高风险项目等, 必将加大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 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发生矛盾。

2.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局限性

首先,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比重小, 证券市场欠发达, 不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其次, 导致利益范围狭窄。除股东外, 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由谁保证?股东以其利益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会引发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矛盾, 最终股东不但不能拥有最大财富, 反而会减持股票, 从而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利。所以, 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合作双赢关系,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财务分配的动态平衡。另外, 该目标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不等同于每个股东可持续发展之加总。股东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何实现自身股票价值最大化, 而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是从社会总体资源与全体民众需要与利益出发, 这会导致股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能保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长远发展。[1]最后, 股票价格若要真实反映股东财富须以完善资本市场作为前提, 但我国目前缺乏这一市场。同时, 股票价格与企业业绩之间无必然联系, 故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

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局限性

一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抽象目标。对非上市企业而言, 其未来财富或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之, 而资产评估会受不同方法影响, 也就很难界定企业价值;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其未来价值虽可通过股票价格反映, 但由于股票价格变动受企业内外各因素影响, 因而股票价格高低不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价值大小。二是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间发生冲突。该目标的实现可能与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内部职工与社会公众等期望实现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 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是该目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忽视自然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同时企业只考虑到其自身短期经济利益, 不考虑自然环境破坏与资源耗竭造成的代价, 那么也就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新时期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

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体现和谐理念, 要正确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可是现行企业财务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偏离。要以利益调节为核心,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正确反映与兼顾不同群体的合理利益与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企业风险承担者已由单一股东变成了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职工等。企业中各利益主体已由原来的单级向多级发展。[2]此时, 若企业财务目标仍定位于自身利益, 那就背离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造成企业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转向多元利益最大化, 因该目标体现了对企业与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需要。[3]企业应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 而不仅是为股东服务;企业的利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 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所有权, 而不是仅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分配给股东, 其最终结果是让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合作双赢, 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利益来使另一方获益, 否则也就不能达到西方经济学理论所追求的帕累托最优目标。

3. 企业、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财务目标是动态的, 它会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而传统的企业财务目标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当生态环境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时, 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特别是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对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节能减排任务的提出, 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 这就对企业环境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企业应实施环境管理, 在生产经营各环节采取积极保护环境的政策与方法, 最大限度降低环境负债, 减少环境负债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4]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对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 企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树立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目标, 这个目标的确立将确保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永续发展。

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

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 企业与社会是一个系统,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不可分割。企业与社会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企业社会责任涉及到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企业是作为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单元而存在并发展的:一方面, 社会是企业的重要生存环境, 企业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也需要依赖企业的快速发展。[5]所以, 尽管企业利益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但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 企业必须服从于整个社会利益。这种关系决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所以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结论

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的企业理财目标, 应具备几个要素: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二是要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不损害环境资源为代价, 以实现与企业各方利益相协调为原则, 以坚持履行各种社会责任为己任。只有紧扣这些理念构建企业财务目标, 才能使企业财务目标的构建科学化、前瞻化, 从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实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前提, 对企业日常财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处理财务关系的重要依据与指导原则。面对当今日益恶化的环境, 资源日益枯竭, 企业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企业财务目标已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基于这样的背景, 笔者提出多元利益价值最大化即与企业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生态利益最大化作为当前企业的财务目标, 对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摘要: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经滞后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已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 故如何构建企业财务目标是当今中外理论界与实务界急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观点的分析比较, 提出多元利益价值最大化即与企业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生态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它必将为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企业财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学华.从可持续增长率看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缺陷[J].商业时代, 2012 (2) .

[2]杨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企业财务目标选择[J].财会研究, 2005 (12) .

[3]刘远方, 陈梦涛.论科学发展观与企业财务目标的关系[J].会计之友, 2005 (11A) .

[4]谭德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财务管理目标新探[J].财会月刊 (理论版) , 2009 (7) .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篇5

——以上海为例

一个党、一个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最终要靠社会的和谐程度来检验。在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看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的高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同时也明确提出,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的成败,甚至是关系到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党的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和达成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对于推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具都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党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也积累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和谐。一是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日益扩大,社会成员贫富差距也趋于扩大。二是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突出,问题错综复杂。三是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国企改革、产业升级产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四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五是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在提法上具有本质的不同。小康社会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标准;而和谐社会则主要是对社会的整体角度对社会的评价。建设小康社会把 1

蛋糕做大,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则以公平正义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利益”问题,“公平正义”问题,是一切和谐问题最核心的焦点。只有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才能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放弃全面小康社会而另搞一套,而是为了切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而提出的战略举措。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多种目标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政策更能体现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的支持,也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六大概括了最基本的五个方面,即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及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是从党的整体的高度进行的概括,作为党员群众、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具备这五种最基本的能力,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无法想象的。如果不能科学地判断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不能科学的判断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形势,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缺乏对市场经济及其基本规律的把握,不能有效地驾驭市场经济,就会在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如果缺乏对复杂局面的深刻认识,就会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中暴露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应对复杂能力的不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就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党的执政活动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作为执政党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凡事从全局出发,处理好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如果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不能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就不能真正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不能有效地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就不能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落实好。因此,作为执政党,不仅要有执政为民的理念,还要有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好、落实到位的能力作为保证。

3、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两者的双向互动是可能的、必要的。

通过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提高党执政的有效性,强化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也有助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政治学概念的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

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合法性的本质是民众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民众对党的政策的或明或暗的抵制,还可以大大增强党的政治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在党出现失误和挫折的时候,民众予以宽容和谅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困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取得了执政的历史合法性。但是,党的执政合法性不是静态的、永久不变的。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不仅要有历史合法性,还应当有更加坚实的现实合法性基础。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导致党的合法性资源的增强,如果各阶层受益程度不均,贫富分化加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执政合法性危机。近来突尼斯、利比亚发生的政局动荡也说明了这一点。而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实际上与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主义要想巩固,党要继续长期执政,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执政能力的不断提升,也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执政能力的实质和关键是执政为民,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形势、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应对各种可能的问题和挑战,协调好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无论处于现代化发展阶段还是其它状态中,执政为民应是我们在各个阶段共同的历史使命。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还在于要与时俱进地出台能保障民生、覆盖弱势群体的制度,能让制度解决社会在进步中凸显的矛盾,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

二、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及其成果——以上海为例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即在社会公共资源、财富的分配中体现公平、公正。而在当前,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更应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上。

上海在改革开放实践的进程中,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的能力提升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解决老百姓的就业、住房、出行、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1、促进就业,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建立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经过多年努力,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鼓

励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小额贷款模式、完善房租补贴政策,帮助1万人成功创业”,有效解决创业者在资金、场地、能力等方面瓶颈。实行就业补贴,对大龄协保和失业人员凡实现市场化就业和灵活就业的,给予相当于月最低工资一半的就业补贴。通过这项政策,不少大龄协保和失业人员积极寻找工作或自谋职业,尽快实现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对失业人员给予培训费100%补贴,对在职人员和大专院校即将毕业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给予培训费50%补贴。平均每年培训在20万人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近60%。

2、推动居住正义与社会和谐建设

努力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保障居者有其屋。政府部门统筹各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剂,拿出资金和相应的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工程。《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区(县)每配建的经济适用住房面积,原则上不低于该行政区域内商品住宅建设项目开发建设住宅总面积的5%。”按照市政府的规划,5年内建30万套20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上海今后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廉租房方面,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上海廉租房的受益家庭累计已达6.15万户,比2006年同期增长超过1.8倍。目前,上海廉租房政策的覆盖面,已从“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扩展到低收入(“低收入”标准约为“低保”标准的2.2倍)住房困难家庭。并将逐步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要做到“应保尽保”,并努力提高实物配租比例。公共租赁住房方面今年将启动的项目选址,主要在中外环间交通便利、配套健全、中小户型住房租赁需求比较突出的区域,且供应对象不限户籍。

加快旧区改造,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从1991至2008年底,上海旧区改造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365改造”(365万危棚简屋改造)“十五”的新一轮改造、“十一五”成片两级旧里改造这三个阶段。整个中心城区和郊区部分地区共拆除危旧房屋70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约120万户家庭的住房条件。上海的旧区改造概括起来就是“拆、改、留”三种方式。拆就是对功能不全的棚户区拆除改造。改就是对一些功能不全的房屋进行改善性改造,比如现在的“平改坡”和成套改造。留就是对一些历史建筑进行保留性改造。通过大规模的旧区改造,住房条件大大改善。据统计,2009年年末,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平方米。

3、推动交通正义与和谐社会建设

上海把扶持公交优先建设作为体现交通正义,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一是真正实行了公交优先、复合式的交通网络方便人们出行。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为补充、交通枢纽为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上海轨道交通达到44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市民出门500米就可以到达轨道站点。按照规划,上海最终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为方便市民乘车,轨道交通在全网络实现“一卡通”和“一票通”。在地铁一号线至5号线沿线的81个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做到了至少有1条以上的主要公交线路的末班车与轨道交通末班车衔接,等待最后一班地铁的乘客。上海的公交专用道达到300公里。作为后世博进一步推进公交优先的举措之一,最近有关方面正在进行公交信号灯优先放行的研究,通过路口信号灯绿灯延时或提前将红灯变绿灯,提高公交车通过路口的速度,以吸引更多市民乘公交,提高上下班准点率。政府推出免费公共自行车解决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早试点的闵行区目前已经投放自行车2万多辆,建设租赁点556个,运行良好。宝山等区也启动了免费公共自行车的试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交通正义的重塑。

根据上海建设交通“十二五”规划,中心城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其中轨道交通占50%以上。再建成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约2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50公里左右,实现“区区通轨交”(除崇明县外)。再建成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约200公里,全市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总里程接近1200公里。到2015年,基本形成“45、60、90”的通行格局,即中心城内出行平均时间不超过45分钟,郊区新城到市中心区出行平均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上海到长三角核心地区主要城市出行平均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公共交通网的建设,体现了对每一个人的关心,尤其是对普通市民、弱势群体的关心。

4、推动教育、医疗公平,加大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的保障力度

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公平体现在教育文化资源空间配置问题上,上海市通过开设分院以及重点校合并一般校及教师流动制,上海推进了普教、小教、幼教资源的逐步均衡化。上海在保障非本地户籍人口适龄子女求学方面,通过优先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等方式,至2010年秋季开学,共有47.05万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沪接受义务教育。“十二五”期间,上海将以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为基数,并考虑各学段生源波动特点,形成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机制。这意味着上海的义务教育将保障所有常住人口适龄子女的基础教育需求作为发展目标。

上海市为在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启动了旨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覆盖的 “5+3+1”工程,开展了郊区三级医院的建设。上海目标是打造成“1560”就医圈,即中心城区的居民步行15分钟到达医疗机构,郊区居民在60分钟内就可到达三级医院。目前已经率先实现了“1560”计划的“15”的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自2011年4月

1日起,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简称“封顶线”)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

此外,从城市管理中大联动、网格化,到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调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逐年提高,稳定居民菜篮子价格的努力,有效应对食盐抢购稳定市场等一系列事件,都体现了执政能力的提升,也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中党的执政能力提升要实现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实现了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升到推动社会整体和谐发展能力的转变。从上海的发展的实践中不难看出,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单纯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就无法更好地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也会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整体发展。提高党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执政能力建设中最为紧迫、最为现实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也体现了这一要求。二是实现了从关注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实现向关注社会民生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转变。上海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整体走向富裕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便具有了比经济快速发展更加重大的意义。因此,上海两会把2011年GDP增速定在了8%,低于“十一五”期间的两位数增速。而在民生领域的投资大规模增加,则体现了对社会民生、对社会和谐的重视。这也是上海发展进程中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先福,执政能力建设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刘杰,执政能力建设:从理论创新到战略推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刘子平,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关系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4、施秀莉 张士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史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林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6

对林业来讲, 最主要的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安排好林业的各项工作。我们人类对林业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解放初期, 我们把林业看作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 (木材) 的, 所以当时林业部 (含森木, 主要从事砍伐原始森林的系统) 其产值仅次于钢铁、煤炭、水泥, 位列为全国第四位, 是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即使是从绿化角度来看, 也仅停留在“挖坑栽树”这么个肤浅层面上。后来,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 尤其是森林的生态功能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接受, 知道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过滤器,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有资料表明, 森林每生产10吨干物质可吸收16吨二氧化碳, 释放12吨氧气, 森林被称之为地球的“肺”, 认识上升到生态建设这么个比较高的层面。

从历史的角度看, 森林对人类的贡献远不止这些。我们人类本身就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 而且我们现在搞现代化建设所必不可少的石油、煤炭等能源, 也都是远古时期森林中的动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在地下, 经过几亿年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所以森林不仅是人类的摇篮, 也是我们依赖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然而, 在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各个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过度砍伐森林和过度开垦等行为。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为此减少了30%, 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1.9%, 中国仅为18.21%。森林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沙漠化, 造成当地人民的贫困化、洪灾频繁、生物物种减少、全球气候因温室效应而变暖等等。近百年来, 大气CO2的浓度增加30%以上, 海平面上升50cm, 而且这些问题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林业的出路在哪里?怎样的林业发展之路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笔者以为,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思考与努力。

一、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是人类反省自身发展历程而作出的痛苦选择, 从卡逊夫人的《寂静的春天》到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以及后来的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大会, 环境与发展大会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会, 人们在发展过程中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促使人们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三次大会面对地球上的能源和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和环境、能源、发展三大危机的现实, 提出了我们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来改变发展模式, 提出全球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样, 我们林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湖州不是林业大市, 但是林业产业大市, 现在也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南浔木地板全都是进口木材, 资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已有专家学者提出, 地板业厂家适当转型要尽早摆上议事日程而不至于突然窒息) 。竹业尽管我们有安吉, 但每年自身也只有2000万枝可供, 离6000万枝的加工能力还缺4000万枝。所以我们要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 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

二、坚持优先保护林业资源并能合理利用的原则

近年来, 我市坚持义务植树造林, 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增加, 但成熟的森林面积却在减少。针对森林覆盖率偏低、且林分质量不高的实际, 提出上述原则, 其目的是尽可能保护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

这里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抓紧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规划要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 并列严格执行 (不是挂在墙上, 放在桌上的那种) , 最终要形成法案, 具有刚性 (不允许任何人以各种名义随意的经常性的修改, 要修改也要经过立法机构审查程序来进行) 。二是林地开发利用要制度化, 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 无论是采伐林木, 还是征占用林地, 都要由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制定方案来实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经政府同意并且由第三方监理单位来监督实施, 最后由政府的审计机构审查, 并向立法机构负责。另外我认为征占用林地, 目前的植被恢复费标准要提高 (相对于城市绿地和基本农田) , 加大征占用林地的成本。

三、坚持努力发展城市森林和推进平原绿化的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现在已有绿化率、公共绿地等指标, 尽管偏低, 但已有要求。而对于广袤平原农村也要有政策上的要求, 不仅农田林网绿化, 搞建设、建房、建厂房等每平方米是否也要有绿化方面的指标要求。

四、坚持山林区发展高效林业, 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

要走规模化、集约化林业发展之路, 我认为当前的障碍是林农的承包山、自留山或者集体的统管山都偏小而散, 所以要在自愿的基础上, 合理流转基础是明晰林权, 我们正在开展的山林延包发证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有学者认为正在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还不如解放初的《土地法》, 其最大问题是土地产权“国家与集体 (公社、生产队) 共有”是极其模糊不清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 当前我们搞的山林延包工作, 最终目的是承包山的权属都要归位于农民, 做到真正的林权明晰。

五、坚定不移贯彻生态移民、退耕退宅还林的政策

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 篇7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同时, 和谐社会又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 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基础

建立和谐社会, 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一提出, 不是凭空想象, 也不是刻意求新, 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不可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命题。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 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 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 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 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 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 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 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 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的总量, 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 也才能为建立和谐社会,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 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 就会产生不满情绪, 社会就不会稳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 从而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 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社会建设的主体, 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们违背社会规律, 按主观意识办事, 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 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 平衡利益关系, 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 愉快地创造和生活, 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社会的和谐, 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在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 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品供需失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权力参与分配等现象, 扭曲了资源配置, 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完善法律法规, 确保市场竞争公平、公正。

(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对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确保各地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再分配环节上, 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 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合法收入基础上, 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 现在是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了。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物处理的全过程, 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回收废弃产品,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传统武术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8

1 传统武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传统武术就是促进民族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

首先,传统武术能够促使国民身心健康、体格强壮。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运动强度变化幅度大,适合各个年龄、各种体质的人练习。如年轻人可以练习动作迅猛的南拳,老年人可以练习动作柔缓的太极拳等。实践证明,武术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壮,做到“内外合一”。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锻炼方式,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水平都得到提升。

其次,传统武术能够磨炼国民意志。传统武术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讲求常年有恒、坚持不懈,武术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经过长期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勤奋进取、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太极十年不出门”说明传统武术的修炼是一个艰辛和漫长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境界不但要克服身体上的疲劳、疼痛,而且要战胜心理上的焦虑、烦躁。

第三,传统武术能够振奋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世的根本,是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动力源泉。传统武术蕴含着“刚健有为”民族精神,《周易大传》提出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对传统武术境界的不断追求就是习武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使习武者身心都体现勃勃的阳刚之气。厚德载物则表明了习武者只有具备宽阔的胸怀才能拥有高超的技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从传统武术的习练者身上传播而来,把它上升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无疑会对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大胆吸收提供动力。

2 传统武术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方面,它取决于国人的道德水准。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然而,相对物质文明的进步,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滞后。吸毒、赌博、卖淫、嫖娼、黑社会犯罪等等在建国后一度绝迹的丑陋现象又开始出现,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胸无大志、贪图享乐、民族虚无、高消费、盲目攀比等等不良心态消磨着人们的意志。因此,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

传统武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平,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艺无德不立”,这是历代武林宗师挂在口边的一句至理名言。历代大师在择徒授艺之际,从来都要从天姿、根骨和德性上苛求,要求承传人习练武艺时首先要有高尚的武德。武林中流行“欲练武,先修德”。诸如尊师爱生、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等品德,都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仁、义、礼、信、勇”是儒家强调的道德规范,也是武德的重要内容。《峨嵋枪法·戒谨篇》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少林戒约》讲:“对待侪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传统武术中“仁”能培养人具有爱心,善待他人;“义”能够培养人们具有分清是非、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通过“礼”培养人们遵守谦虚礼让、宽厚待人、尊师重道的道德伦理;“信”能培养人们遵守重信、诚实、公平的处事原则;“勇”可以培养人们见义勇为、不逞强凌弱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操。

伴随传统武术的发展,使武德得以传播,无疑对我们的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传统武术能丰富和谐社会的先进文化内容

我国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武术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周之华、周绍军认为:武术文化几乎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一,武术的理论渊源来自于中国古典哲学,包括道家哲学的本体论、古朴的周易学说、太极哲理以及五行学说、孙子兵法;其二,儒家伦常奠定了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其三,我国东方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浸润了中国古代武术;其四,以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其五,武术的发展融合了古代兵学文化。我们从传统武术的追求目标、练功方式、养生理念、技击思想方面都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如“形神统一”在武术上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哲学思想,被当作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孙子兵法中的精兵为上原则,在武术习练中演用为“百招会不如一招精”,体现了人们融兵学思想于武技的智慧。

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例如传统武术所遵循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有内在的相通性,对保护自然环境是有益的。在处理社会矛盾,化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可以借鉴武德的“仁、义、礼、信、勇”原则。因此,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不断完善。

4 结语

传统武术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而,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传统武术的发展能够强健国民体格,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文章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武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进行研究,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传统武术,和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生等.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文化学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4(6).

[2]姜玉泽.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江百龙等.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王濯缨.论建设先进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

西部地区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9

西部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 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和全国总体水平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西部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上如何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必须思考和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西部是先发展起来, 然后考虑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呢?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发展呢?本文认为, 西部的选择只能是后者。因为构建和谐社会, 既是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新的目标, 也是对我们过去发展教训的一个总结。从过去发达地区发展所付出的发展代价这个角度讲, 西部的发展绝对不能走发达地区的老路, 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求得发展, 旧的发展模式不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所以, 我们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加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是西部地区必须实现的任务, 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那么, 立足于西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 应该如何既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又实现加快发展的任务呢?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 即劳动群众的历史。80多年来, 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因此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等一脉相承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我们更加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和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所以, 对西部来讲, 无论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加快发展, 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和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

首先, 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西部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加快发展是必须补的课, 所以, 西部地区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 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 都源于紧紧扭住了发展这个主题。30多年的发展也使我们有这样深切的感受:无论你有多少道理, 发展才是最硬的道理;无论你追求如何的变化, 只有发展才能有真正的变化。同时, 发展的任务虽然千头万绪, 但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国家的富强, 人民的富裕, 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问题;国际竞争, 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所以,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 中国人腰杆子才能更硬, 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长治久安;在国际上说话才能更有分量, 支持我们的朋友才会更多, 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贡献。而国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只能寄托于国内各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如果各地区发展差距过大, 落后地区的落后最终必然成为国家整体上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这也正是中央要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目的之一。作为落后地区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经济发展, 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只有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 立足于实际, 团结一心, 艰苦创业, 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才有条件和基础论及其他。同时, 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应当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富裕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 则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必然和谐;否则反之, 经济落后, 民不聊生, 社会必然不和谐、不安定。所以,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加快发展, 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显然, 西部地区目前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 应该如何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加快发展的任务。本文认为:第一, 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的发展, 必须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因为, 这不仅是中央的要求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所决定的, 还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摆脱并超越了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 突出了人自身发展的地位, 凸现了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特征。“发展要依靠人, 发展是为了人”, 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向依靠知识、技能和创造的集约式的根本转变, 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 才是真正的发展, 才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发展。同时, 要不断提高西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水平, 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基本的保障。第二, 应当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结发展的经验, 把握发展的规律,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发展的新路子。根据这几年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注意:一是要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生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西部大部分属生态脆弱的地区, 发展必须环绕生态环境的建设, 这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伟业。西部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还要以解决人民的生计为基本出发点, 让贫困的人民摆脱贫困, 是西部最起码的任务。所以, 要立足于地方的实际, 制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 发展地方经济。二是进一步改善西部的投资软环境, 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以吸引外资来弥补西部建设资金的不足, 促进西部的发展。三是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础。今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才能保证各类建设项目合理搭配, 也才能保证其尽早发挥效益。

其次, 探寻落后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与途径,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虽然西部是落后地区, 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 是最大的政治。但也不能以落后为借口, 不能因为物质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而忽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 更不能等经济发达了再重视和考虑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显然,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 首先为的是我们党更好地为人民执政、掌权。同时, 人们关注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因为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 是现阶段的必须实现的一个重要任务, 而且因为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众多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需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解决。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外, 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所以, 无论是发达地还是落后地区, 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因此, 西部地区需要迫切考虑的又一个问题, 就是作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兼顾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认为:第一, 是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对西部而言,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仅因为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 也是因为落后的实际所决定。作为落后地区, 加快发展是唯一出路。而在新的历史条件的发展, 必须是统筹兼顾、协调地发展。多年来中央一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说无论是贯彻科学的发展观, 还是构建和谐社会, 共同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不可能在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情况下, 奢谈和谐的问题。和谐社会尽管有它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及经济基础, 但这些基础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能否根据个人的约束条件, 来尽个人的社会责任及分享个人应有的权利。所以, 和谐也是具体的、实在的, 应该体现在每一个人现实的生活中, 体现在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上。而只有每一个人的应有权利得到尊重与保护, 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也是和谐社会的动力与源泉。如果我们连老百姓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不好, 自然谈不上和谐。没有和谐, 又岂会有长治久安。没有稳定, 又岂会有持续的发展。第二, 是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前面已经讲过,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所提出的一个目标, 自然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并不具备这些基础, 或条件不够充分。所以, 西部地区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肩负的重任, 更需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人一之, 我十之”的努力, 埋头苦干, 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第三, 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着眼点。“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 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只有成功破解"三农"问题, 才能顺利构建和谐社会。西部的农业人口比重高, 而贫困和不发达也主要集中在农村, 所以, 脱贫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农村。西部地区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下功夫予以解决, 才能确保农村的稳定和繁荣, 也才能促进城乡的和谐,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起码的条件。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 这是我国理论和实践上的一大难题, 三言两语说不清也道不明, 本文不打算赘述。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 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效益, 关键在调整农业结构。所以, 我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最重要的是要创新理念, 创新思维。简单地讲就是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绝对不能墨守成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合理配置资源, 科学确立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市场容量大、单位出产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品。只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破解“三农”问题才有希望, 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DB/OL].2。

[2]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DB/OL]。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 篇10

一、历史发展规律理论揭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出发, 提出了要建立“自由人联合体”, 对未来和谐社会做出了总体构想。应当说, “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未来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始终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社会。古往今来, 很多思想家为此勾勒出了一幅幅美好蓝图。但是只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 和谐社会才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更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规律使然, 有其必然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将和封建社会一样遭遇灭亡, 而代之以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制度, 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 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不和谐状态, 实现社会的和谐。一句话,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构想的未来社会里, 人与社会、人与体制之间能够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生活着的个人, 充分展示自身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人的活动、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社会分工导致的人的活动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认为未来和谐社会消灭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人的活动内容、形式和范围都得到了全面性的扩展。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打破了身份和地域的限制, 提供了众多的机会和广阔的活动舞台, 供人们自由选择。

其次,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认为在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 人的需要将得到极大满足。劳动和其他一切人类活动都为了实现主体自身的内在需要, 人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人的需要真正达到了全面发展。

第三,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社会分工导致的人的能力的畸形发展, 认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他们认为, 在未来和谐社会里, 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能够消除,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得以建立和维持, 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应用于构建和谐社会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主要有三个: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这三个发展动力理论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有重要作用。

首先, 大力发展生产力, 创造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前提,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要实现一个比现存社会更先进的和谐社会,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创造物质基础。而要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必须“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293)。因为私有制是造成阶级、阶级对立、阶级剥削以及阶级压迫的根源, 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才能消除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根源, 从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状态, 实现社会的和谐;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 才能实行计划经济, 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实行平均分配, 实现公平, 创建和谐社会。

其次,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迈进和谐社会。依据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 因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反抗。因而,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也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这种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 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3](284)。

第三, 健全民主政治, 提供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依据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政治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里, 未来和谐社会是没有国家政权的, 而要实现这一社会需要一个过渡, 即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与这种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最重要部分--国家政权就得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里, 即要实行民主政治。只有这样, 才能使广大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从而为未来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充分的政治条件和保障。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的发展思想主要有三个:历史发展规律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这些发展理论本身又蕴含着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中, 历史发展规律理论揭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应用于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发展,理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曼.简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发展的层次和主题[J].科学社会主义, 2009 (4) .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

上一篇:作业沟通教学相长下一篇: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