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2024-06-27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共12篇)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1

1 发展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自加人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 经过近50年的发展, 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 但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 且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20世纪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 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10年”, 目前许多贫困落后国家的发展现实使发展经济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第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令人不满意的经济发展结果使前期的发展理论受到了怀疑。初生的发展经济学描绘的发展前景无比美妙, 然而发展的现实与理论政策建议的预期相去甚远, 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令人沮丧。

第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发展研究领域, 新古典主义思想形成了正统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 似乎要排斥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可能性, 例如里特尔 (Little) 认为发展经济学只是“纯应用微观经济学”的正宗分支。

第三, 发展经济学侧重于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倾向, 影响了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存在。研究重点如果从理论转向经济组织和经济政策方面, 从而可能会把发展经济学带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第四, 发展经济学不仅带有殖民经济学的痕迹, 而且其欲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往日的发展经验来规范或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 其理论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相符。

第五,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虽然偏重于研究拉美国家, 但是在拉美问题上的实证性较差, 没有做到理论政策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同时, 过于偏重拉美发展中国家, 忽视了其他不发达地区, 尤其是东方的不发达地区, 以拉美状况来代表所有不发达地区或国家, 在方法论上陷入了片面的教条主义和“拉美中心主义”之中。

第六,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及政策选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实践效果差异较大、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日本、东亚的“四小龙” (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 以及发展中大国——中国, 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这种现象被称为“东亚奇迹”, 但是到目前为止,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特别是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则处境艰难, 这些状况使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难以自圆其说。

2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已有的发展理论进行扬弃的产物, 是在新时期反映和回应我国现实实践发展要求的重大理论成果, 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宝库。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完善了发展经济学。

自发展经济学诞生以来, 其发展观便不断演进, 日臻完善, 但一直存在缺陷。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观以GDP总量和人均GDP增长为中心, 目标单一, 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的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 关注发展过程的综合性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和协调进步, 却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 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动态的发展观。但它没有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则正确地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使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更为科学、全面、准确和深刻, 无疑是对发展观的升华和对发展经济学的突出贡献。

第二,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模式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

由于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因而克服了以往发展观在发展途径、方式上的片面性缺陷, 提出了完整的统筹兼顾发展模式, 实行“五个统筹”, 做到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地区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实质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 保持比较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东部的持续发展和中西部的跨越式发展, 最终实现地区共同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各项福利。维持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涉外经济体制, 实现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对接, 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这无疑充实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模式的理论。

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演化的新阶段, 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发展经济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成为新时期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是以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规律为核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 阐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特点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是探索中国经济发展中诸问题的必备前提, 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也是长期起作用的。只有从对它长期形成过程的分析中, 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它。在这方面, 应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特点, 考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演进过程, 以及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

3.2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条件

一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一方面要利用国外有关成果, 联系中国实际, 分析中国的资本形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利用等与发展问题, 另一方面要分析中国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上的状况和问题, 并提出解决办法, 以促进我国发展。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条件。对于中国来说,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西方传统的对外贸易理论是否适用, 国外资源应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 这些都是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过许多经验教训, 对这些经验教训在理论上做系统的总结, 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3.3 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各种理论问题, 还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适合一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部门发展的优先顺序、地区发展的优先顺序、进口替代与出口鼓励的关系, 以及人口、教育、就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都应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探讨。

3.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要依靠经济增长, 但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是指GNP或GDP的增加, 而发展还包括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合理的分配以及体制的变革。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不能片面追求GNP的增长, 而应该注重发展, 以防止出现许多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在经济发展中还应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需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但又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 同时要重视发展的质量, 必须把速度与质量、效益结合起来。

3.5 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要摆脱不发达状态, 实现现代化, 首先必须实现工业化。但实现工业化不能以城市膨胀、城乡差别的扩大和牺牲农业为代价。社会主义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6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来看,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平衡到逐步平衡的过程。作为发展目标, 考虑发展的协调, 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平衡地发展, 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资金短缺的现实状况, 发展又不可能绝对地平衡。所以在一定时期内, 必须采取适度倾斜的发展政策, 实行不平衡的增长, 进而在发展中达到新的平衡。

3.7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但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计划, 计划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特别在总量控制和宏观布局方面, 计划仍是主要的手段。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两者缺一不可。所以,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 应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

3.8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 经济发展是主题, 体制只是作为发展的一个要素。经济发展需要动力, 而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体制是否具有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体制, 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在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中, 发展是目标, 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条件。

3.9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一方面,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应具有更高的效率, 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 应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只求效率而牺牲公平, 也不能只讲公平而牺牲效率, 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强调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的原则, 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

3.10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作为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问题。所以, 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 来加速发展。但是, 社会主义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 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必须处理好发展与开放的关系。

3.11 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应该是一种可持续的有意义的发展, 要保证发展的持续并有意义, 就必须十分重视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那么, 这种发展能否持续, 是否有意义是令人怀疑的。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这种教训也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因此, 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在谋划发展时, 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 又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资源与环境的有效保护, 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尤其是在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时, 应突出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要求。

3.1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而孤军深入, 因为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推进, 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 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既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又要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把发展落实到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傅学良.有关发展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 2004, (3) .

[3]龚一萍.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构想[J].江西社会科学, 1998, (8) .

[4]居占杰.发展经济学应在变革中发展[J].经济经纬, 2005, (2) .

[5]李泉.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与管理, 2007, (12) .

[6]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7]王晓林.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初探[M].现代财经, 2008, (1) .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起,就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锐意进取,使得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些优秀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诞生,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一 整体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整体发展中赋予了“四位一体”和“社会建设”的新内涵。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其重要贡献是把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使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四位一体”的实质在于“和谐”。这种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既不同于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标的片面发展,也不同于忽视乃至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畸形发展,更不同于一部分人受益而一部分人受损的恶性“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新观念,丰富了社会发展的内涵,开阔了社会发展的领域,必将引领我们调整发展布局,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彰显和升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 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新内涵,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工农、和脑力体力劳动三大差别;统筹区域发展,关键是促进共同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统筹社会发展,关键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防止片面发展造成社会制度结构性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社会历史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键是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同时注意防止对外开放的失度和自力更生的削弱。

三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要求通过生产发展和科技创新,建设循环经济,逐步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关于“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的规定性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系的理念,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持续论。四 以人为本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它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来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凸现出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尤其是关于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胡锦涛郑重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

创新科普理论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篇3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民素质对于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性,因此,除了高度重视发展(学校)正规教育以外,也日益重视对非正规科学教育的投入、支持和鼓励。目前,中国的科普工作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核心的各项科普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但是,笔者认为,要发挥较好的科普效果,还需要在科普理论上进行创新,以有效指导各地的科普实践活动。

关键词:科普;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B51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12—04

一、思想解放是理论创新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的灵魂

许多学者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从思想理论上进行了科学概括,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主要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过程。前两次思想解放,都使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进步: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摆脱了党内教条主义的影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加入全球化的行列;第二次思想解放,放下“姓社姓资”的争论及由此带来的包袱,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轻装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使全党从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观念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我们坚信,第三次思想解放,必将带来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进入高级小康、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这是历史和逻辑上的必然结果。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在全球化大环境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在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课题新矛盾。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从而又一次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正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才导致了一次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正因为一次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才使我们在复杂的局势和艰巨的困难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旗帜鲜明、目标坚定,实现稳定而又快速的发展局面。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的党将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继续向着更高的目标推进——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科学精神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基础

中外哲学史都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纪元,结束了哲学史上的史前期。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总结,是充满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内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的基础。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都说明了,只有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具有创新的品格;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从理论上说,所谓解放思想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处于解除禁锢与放达发展的自由自觉的创造状态,其思维的认识成果能够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过程而进行相应的创新发展,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与时俱进的相对先进性境界。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来看,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每一次都离不开思想解放和思维创新,而这种思想解放和创新的源头来自于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和科学精神的诞生与弘扬,这一点无论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文明到文艺复兴和近现代科学引起的一系列革命性变革,还是从中国的以 “百家争鸣”为特征的春秋战国和先秦诸子百家为代表的理论繁荣,到“五四”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得到明证。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是由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想的领导层、决策层发端的,而在新的世纪、新的国际化全球性竞争中,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光有决策层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不够的,还要集全民族的力量,创造性地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国民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这种国民科学素质不仅是知道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勇于怀疑和探索、百折不饶等品格的科学精神,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充满活力的竞争品质,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江泽民,1996)。但是,怎样才能形成这样一种民族魂、科学力呢,我认为,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来达到,同样,科普工作者可以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科普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

知识的生产传播并非只是科学家及其共同体的任务,离开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科技发展就失去了基础(科技研究是知识生产的源头)。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既是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的作用,21世纪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赖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而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各国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也不例外,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科协和科普工作的发展。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发出了普及科学知识的号召。毛泽东同志更是把知识的创新和普及结合起来,他指出,“人类总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邓小平同志也高瞻远瞩地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多次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江泽民同志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曾敏锐而精辟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批示中写道,“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 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就要求“以人为本”,不断为广大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应该说,在新的思想解放过程中,科学技术及其蕴涵的精神财富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要使科学技术的这种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离不开科普工作者的努力,离不开先进的科普理论的指导。

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无可置疑,无论是决策者、理论家,还是企业家和实际工作者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关键是如何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去,关键是探讨如何才能正确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探讨其实现的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情况还很不如人意,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占全部公众的比例)仅为2.25%左右,在与国际上十四个可以进行比较的国家中为最低。同一调查还表明,公众的科学素养、公众理解科学的程度与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两者成正比关系。这充分说明我国公众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方法及作用的渠道仍然是学校教育(但我国每年只有10%左右的考生能进入高等学校深造),而对未受正规教育的人群和非在校人群的科技传播、普及十分有限。相关研究也表明,科普对于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程度、对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尤其如此。这从发达国家对科技传播的投入上就可见一斑。据研究,美国用于知识生产(研究开发)的费用占GNP的比重是3%~5%,用于传播的费用占10%~15%,也就是科技传播比生产更为重要;而我国用于科技研发(R&D;)、传播等方面的所有费用之和只有1%左右。其直接结果是,不仅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少,而且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十分低下,据统计仅占3%左右。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80%,我国的这一比率仅有40%~50%。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存在的差距,但也可以激发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理论创新的步伐,增加科普工作的使命感,努力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历史证明,科普和科技传播对于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于提高人的理性科学思维,一句话,对于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具有唤醒、启发和引领的作用。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老一辈科学家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崇高愿望,向国民普及科学知识,翻译 、创作了大量的科学读物,把西方的一些“技巧”介绍、引进到中国,使仍然沉浸在古老农业文明中的、闭关锁国的华夏民族接受了一次科学的洗礼。同时把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思想引进来,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和实践 ,其中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原理的引进,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广泛的科普活动,以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应该说,科普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科普可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深入人心,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可以促进科普事业的大发展,提高科普的被接受度和科普效果。在这个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基础,是最大的理论创新。今后我们的科普工作和科普实践都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推进和展开,并且,要与时代的需求和中央的要求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和发展的要求。

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加剧、信息技术把地球连接成一个小小的村落的时代;我们正处在地球超负、环境恶化、需要人类高度重视和慎重选择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的时代;我们正处在文化冲突加剧、极端势力抬头、恐怖笼罩部分地区上空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产生许多新问题、需要新思维和新的解决方式的时代。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不仅将决定一个民族未来的世界地位,也决定一个民族未来的生存空间;其结果将不仅取决于竞争,还取决于明智的选择。而无论是竞争还是明智选择,都需要人来决定,那么,有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以及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将成为成败的关键。但无论选择和决策的机制如何,关键的问题是必须知情。如何知情?只能靠科学研究和探索,而把研究和探索的真实情况告知公众、告知决策者,仍然需要通过科普,或者用科普的语言通过媒体来告知。由此看来,科普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四、科普使命呼唤科普理论创新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又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的形势下,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积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新贡献。科技成果只有为全社会所掌握、所应用,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力量和最大效用。科技工作包括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这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这就以最高政策的形式肯定了科普的重要性,但是,科普工作与其它工作实践一样,离不开科普理论的指导,而科普理论要能够发挥指导科普实践的作用,就要适应形势的要求和科普工作实践的变化,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如何进行科普理论的创新呢?从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思想解放是理论创新的先导,要进行科普理论的创新,同样应当解放思想。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国家的需要、人民的要求和科普工作的实际,大力开展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不仅要研究传统科普手段、方式的工作规律及其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要研究怎样科普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科普效果;不仅要研究新的科普形式、创新科普方法,使科普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系起来,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还要进一步研究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使广大公众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用科学理性、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来指导各类行动,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目前,我国的科普工作和科普理论研究工作又进入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非常有利。《科普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科普工作进入法治时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使我国的科普工作进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新阶段;《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0—20150》的颁布,使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一个新高潮,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基层科普设施等硬件建设将进入合理布局、整体推进、科学规划的发展阶段;中国科协书记处的领导,更是画龙点睛地把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科协科普工作的抓手。所有这些,将为我国的科普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也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并通过大力开展科普工作,促进国民科学素质的迅速提高。如果我国的科普理论研究工作能够取得创新性发展,将进一步有效指导我国的科普工作实践,使科普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科普工作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相,刘德军,王忠武.人类思想解放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2]王征国.思想解放论——解放思想与观念变革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4]周慧敏.与时具进的创新思维方式[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庞正元,刘维林.让思想冲破牢笼:“真理标准讨论”与新的思想解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8]徐素华.论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北京文化出版社,2006.

[9]李少军.当代全球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0]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11]中国科普研究所“公众科学素质调查”课题组.调查报告[R],1992 -2008.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4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质问题, 虽然很多学术流派及其学者都有各自的观点, 但是在这些观点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仍然是最经典的、权威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而言的, 是指人从传统的各种关系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 并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即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的发挥” [1]和人的社会特性与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根据这一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它是指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程度;它标志着人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支配自己, 以成为社会的主人;二是作为个体的人来说, 它主要指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 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概括起来, 它主要是指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 [2]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 [3]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还认为, 人的这种本质有三种内涵:一是作为类存在物,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实践活动;二是作为社会存在物, 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 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人的本身就是人的个性。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些本质的全面发展, 即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这些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同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是人通过自己对象化方式将其自身这些本质力量进行对象化或物化后才产生的。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并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具体来说,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通过他的社会实践将自己的内在需要、意志、愿望和才能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外化, 并在这种对象化或外化过程中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1.对“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

从字面上看, “以人为本”包含“人”和“本”两个概念。因此, 要理解“以人为本”, 就必须先对“人”和“本”两个概念作具体的哲学分析。

“以人为本”这个命题既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 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目前存在的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的错误观点, 在于对“人”没有进行具体的哲学分析。因此, 笔者认为, 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更重要的是要对“人”有正确的把握, 这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必要前提。唯物史观中, “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意义上的、抽象的 “自然的人”, 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 而是具体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 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 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 是个体和类的统一, 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唯物史观不是一般地、笼统地提出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 而是提出从无产阶级、从广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人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不例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 从而也是自己理论的逻辑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下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人”, “也就是说,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4]马克思的出发点, 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又不断创建和变革对象性关系 “现实的个人”。这个现实的人与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个人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 (类) 不同, 是从事感性活动的人, 从而也是社会的、历史的人。它凝结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 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理想走向现实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总之,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高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抽象的人的错误观点时,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了人的本质, 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定义表明,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是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丰富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不是在某一方面片面地发展, 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5]因此,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是一个多方面内涵、多方面本质全面展开的过程。马克思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需要、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种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 是一切人的共同发展, 也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现实制度, 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以什么样的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是片面发展的人还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区分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的根本界限。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理想, 是现实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坚持的最本元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要把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全社会人的幸福为最终目标, 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从而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上,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人越是全面发展, 就越能在终极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社会越是坚持以人为本, 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 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良好条件, 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发展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依靠, 发展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个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解决了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主体等重大问题, 既突出了人的价值性, 又尊重了人的主体地位;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 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创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08.

[2]王霏.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05.

[3]张爱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1-73.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5

论文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基本内涵 逻辑结构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理论主题;历史唯物主义人本观是科学发展观最直接的哲学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独特的理论框架使得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只有从总体的层面了解这个理论的框架结构和全貌,才能深刻理解这个科学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以及各个原理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掌握这个理论的精神实质。

一、发展本质的新升华

中国的社会主义需要发展,更需要科学发展。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以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发展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扣紧发展主题,进步阐发了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血的科学发展观,明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 目标和战略,为中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总结我国 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深入思考未来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决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而是对 20多年来经济建设中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新调整,以更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尊重经济规律,更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在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易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必须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乎人的科学。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要义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最高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创立群众史观。他们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 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 的根本 目的。依靠人,就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 ;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就是要把人 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进一步回答了怎样“依靠人”的问题,“尊重人”具体回答了怎样“为了人”的问题,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为了人,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 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三、科学发展观独特的理论框架

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形成了一整套崭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这些理论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贯通,构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一,“发展目的”论。科学发展观总结反思在发展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执政宗 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目的表明,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应当成为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

第二,“发展中心”论。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发展”,而发展的中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强调的都是发展经济。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第三,“发展整体”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社会的发展也是各种要素互动的结果,因此指导社会的发展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的逻辑结论意味着还有围绕中心的东西,否则就不成为中心了。作为对社会的整体把握,在 20世纪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 目标。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第四,“发展协调”论。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 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五,“发展持续”论。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 国发展的人 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

第六,“发展动力”论。实现科学的发展,必须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通过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改革开放,充分发挥 国际国 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

第七,“发展和平”论。从对外关系上说,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观,即主张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坚持对外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展开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一方面充分利用世界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 自己,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9.24.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篇6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理论;继承;创新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的性质与道路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反复论证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问题,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前面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在中国,离开了社会主义,就不能真正发展起来。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与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邓小平始终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统一起来,他明确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30年来正是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发展的战略

“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汲取“大跃进”、“洋跃进”教训。指出在初级阶段基础上建设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他说:我们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发展战略既克服了脱离国情,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想,也解决了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稳步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的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邓小平果断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把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他强调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发展,当然包括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时强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强调要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可见,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发展的动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他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定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当然,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发展的途径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并同富裕。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基础条件有很大差别,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要所有的人、所有的地区同时富裕起来是不现实的。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他还指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这个重要意见得到了中央的认可,成为我们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六)发展的手段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破天荒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七)发展的机遇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邓小平运用战略家的眼光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行慎密分析指出,中国目前就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现在就是好时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他多次语重心长地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在把我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发展作了比较后,又告诫说:“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要研究一下,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在如何抓住时机,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方面,他也提出了具体方略。

(八)发展的保障

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和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反复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因而他指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就不可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以,邓小平把争取和平作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这同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指出了发展对于执政党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根本性。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现实,尤其是经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富悬殊、国民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等,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强调了经济和社会、文化、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我国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进入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等论述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的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从人民的利益得失来考虑发展问题。在他看来,发展的实质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他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他时刻关注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和疾苦放在心上,不仅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规定,而且还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还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培育“四有”新人。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加以强调,并明确写进党的重要文件,这在我们党执政史上是第一次。

再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同邓小平强调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反复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既是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的社会,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既是高度民主、健全法制与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又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探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飞跃,是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升华,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三、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在一致性

(一)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强调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同样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二)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都贯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一主线。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邓小平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最终形成了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发展理论一样,都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新的经验总结。

(三)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邓小平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出发,制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指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的标准。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针对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发展观,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价值取向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它为我们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7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同时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1.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新境界。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 贯穿着极为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它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 科学的回答了人类社会与自然,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马克思认为, 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 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些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就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 毫不动摇的加以推进, 让发展变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境界, 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

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

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他强调,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没有人, 便没有社会。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 即在某种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历史的条件下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他明确指出, 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

3.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揭示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进行分析的时候, 引入了生物学中的有机体概念, 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认为有机体经历了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 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 概括起来说, 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发展规律, 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推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 是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4.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 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的新认识。

唯物史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 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物史观还认为, 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 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唯物史观还探讨了正确处理和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途径。恩格斯指出,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 既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新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 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逐步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最终形成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考虑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等发展问题, 并且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中国革命胜利前夕, 毛泽东就开始考虑怎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实行什么方针等有关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曲折探索。1956年, 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 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触及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 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作了精辟的论述, 提出了“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的方针。1958

摘要: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有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 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

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及创新 篇8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判断一个理论的好坏通常有两种标准:首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是否抓住了社会生活中的关键因素, 无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如何。例如奥尔森的经典之作《集体行动的逻辑》, 恰如其分地抓住了行动者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 这个理论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即当行动者人数增多时, 理性人就会由于随波逐流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 也就是说个人理性未必是集体理性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这个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解释力却很难在现实中立足。其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对现实是否具有解释力。这条标准具有务实性, 只有对现实生活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才能形成系统, 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谁能解释中国的经济问题谁就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很明显, 这是一条既具有务实性也具有说服性的标准。

理论思考是形成理论结构的前提, 理论结构又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 所以说, 理论思考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理论结构。首先理论要有一个角度, 以这个角度为出发点, 提出基本的假设, 然后围绕着这个假设展开具体的逻辑分析, 在进行逻辑推导的过程中, 引用其他的经验命题和理论命题来论证假设, 最后得出一个既可以证实又可以证伪的推论命题。这就是理论结构严格规范的模型, 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教授在《社会科学的本质中》也指出:“正统的理论模型都是来演绎逻辑的”。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有了理论结构后, 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创新正是围绕着理论结构而具体展开的。

(一) 理论角度的创新

理论角度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 它往往会引起本研究领域内的一场暴风骤雨。例如著名华人社会学家周雪光教授的著作《关系产权》, 过去往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产权的研究, 提出产权是“权利束”, 但是周雪光教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产权的研究, 他还一改以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企业合同形式, 加入了社会学的观点, 提出了影响中国企业合同形式的三要素是交易成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制度化的关联。因此, 要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首先就要改变理论视角,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研究问题, 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基本假设的创新

理论的形成往往是通过论证假设来实现的, 所以基本命题的创新也是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新古典经济学中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分别是以生产为中心、外生固定性、行动者的理性最大化、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以及市场均衡等, 但是新经济制度的鼻祖罗纳德·哈里·科斯冲破了这些基本假设的局限, 因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 冲破传统基本命题的束缚, 创新基本命题也能占领学术的高地, 最终推动理论的发展。

(三) 逻辑分析的创新

理论的形成离不开逻辑推理, 它是理论形成最关键的一步, 而有些理论往往就是出现了逻辑的问题, 其中常犯的错误就是因果关系的模糊不清。例如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在研究中国官僚制的时候, 提出了“中国的灌溉业发达, 需要大力兴建水利”的观点, 从而产生了中国的官僚制, 这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还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追捧。但是有人却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认为正是中国官僚制的建立才使得水利的兴建, 马科斯·韦伯在某种意义上颠倒了因果关系, 使得逻辑关系模糊不清, 进而也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逻辑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明确了逻辑关系, 才能形成理论, 否则就是谬论。

总而言之, 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经过理论思考才会形成理论结构, 而有了理论结构又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科学研究没有禁区, 我们应该搞好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为理论创新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最终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 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期内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南。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 科学知识正主宰着我们的世界, 知识取得了空前的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取代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已经通过市场这一有效机制把自己研发的产品迅速地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 但是据有关研究表明, 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若我们的研究成果影响不大, 那么将会失去研究的意义, 因此, 我们该大力寻找更为有效的机制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然后提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论创新, 以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

关键词:科学研究,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丁华乾.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研究[N].重庆日报, 2000年.

[2]金武刚.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

[3]管妍.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D].南京师范大学, 2003年.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课程理论设置 篇9

课程一词, 最早源于拉丁语, 意指像一个一个的跑马道。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课程指具体某一门功课。如: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等。

当前, 课程一词的解说意义更加丰富, 从育人目标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 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有关课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经历了数次转折。每一次转折总是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息息相关。用科学发展观中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诠释、践行、发展课程理论设置, 在新时期显得尤其重要。

二、科学教育是课程设置理论发展的先导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此时的教育教学内容主要为“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教学内容发展到封建社会突出的表现为“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偏重于人文学科的传授, 其主要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学在官府”的治国之才。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化大生产模式的建立, 促使现代教育变更教育教学内容, 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让更多的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决定了这一时期的课程内容要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 使“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学科。在当时有关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就增加了十七门之多。现代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标志是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 生产力发展就直接与教育联系起来了。这一时期的课程理论, 从思想观念和实际做法上, 显示出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学校进行的是注重装潢门面的“文雅教育”和“绅士教育”, 传授的是用处很小的古典人文学科和宗教知识, 从而培养出无所事事的人。自然科学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 但“因够不上授予文化的称号”, 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学校科目中几乎忽视的东西, 却是同人生事业最有密切关系的知识。”斯宾塞批评这种教育是纹身一样的装饰性教育。这时, 出现了一批主张进行科学教育的教育理论家, 以斯宾塞及赫胥藜为代表。

三、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论彰显教育主体观

科学教育强化了社会的发展功能, 但片面强调书本理论知识教学, 过分强调个人适应社会, 淡化个人价值的实现。怎样使教育的重社会发展功能转向个人发展功能, 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 他首先批判了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忽视了儿童当前的生活, 只能由成人根据过去的经验提出预定目标, 去限制儿童的自主的活动;势必造成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传统教育的教师、教材、课堂教学“三中心”, 唯独没考虑教育的真正中心, 儿童的自主活动。他提出了新的教育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是儿童先天具有的本领不断生长的过程, 进行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不能强加以外在的预定目的。“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的现实生活过程本身并从中学会生活。要把学校办成现实社会的缩影。三是“教育即改造”。教育是通过生活促进儿童本能生长而使他们的主观经验得到持续不断的改造和改组的过程, 学校就是要为儿童提供经验改造的材料和机会, 让儿童由做事而学习。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兴起了以培养实干家的“新学校”。主张通过自由的教育发展儿童的内在潜能, 培养具有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儿童自由自主地活动;注重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教学;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组织教学活动等。这种教育思想合称为现代教育思想。在其理论的影响下, 教育实践上广泛扭转了重“教”轻“学”, “重知识传授”轻“人的发展”的倾向, 从而把教育的重心, 从科学知识转向了人的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理论本身也存在缺陷, 在实际运用中则有较大的片面性, 譬如颠倒了学生个体认识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忽视了系统基础知识的学习, 丢掉了严格的学术标准, 片面强调适应现实社会但实际没有认识到科学文化在现实中的价值, 这些弊端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来越明显。

四、基础教育:现代课程理论的重组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复苏, 一个高科技化的生产力发展的年代到来。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大量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传承传统教育思想, 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又不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简单重现, 是在吸收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潮的合理内核的前提下, 侧重于精选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 加强人的基础素质教育。

西欧和美国在20世纪40-50年代兴起了“新传统派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格莱、赫钦斯等。他们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刻的批判, 认为他们推行的是杂无系统的课程、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 由缺乏训练的教师进行缺少严明纪律的教育, 这样做的结果, 只会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特别是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对当时的美国震动较大, 认为是苏联长期重视基础教育的结果。他们认为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造就的是荒废的一代,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模式, 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 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 前苏联的赞科夫、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等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赞科夫在其教育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不仅要让儿童认识世界, 更重要的在于促进他们的发展。必须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还在教学上提出了“教学的高速度、高难度”。布鲁纳认为:, 儿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知识内容, 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主张教学要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尽早让儿童接触理论知识, 提倡儿童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自主”学习。

五、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理念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和平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教育思想上, 对许多重大教育理论问题有了较科学的认识, 从而正确指导了教育实践。课程理论设置上, 逐渐走出了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误区。在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知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等一系列关系问题上, 均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和回答。但又有一些新问题出现:譬如在教育、社会和个人三者发展的关系上, 强调教育的作用是正确的, 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为其培养人才, 但这里的教育应是广义的教育, 仅靠学校教育, 能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的重任吗?从教育实践上看:教育事业确实为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 而现代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同时, 在某些程度上却又忽略了生活能力的培养。高雅的文化艺术受到了冷落, 低俗的糟粕文化泛滥成灾,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体与犯罪率的急剧上升、社会道德的沦丧极不相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与滥用资源、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极不协调。高科技、高竞争带来了人的心理负重、心理疾病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无不与教育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出现了终身教育和开放教育的课程理论。终身教育首先由法国的伦格兰德提出。开放教育是一种对教育体系的认识, 即把整个社会当成影响人的大系统, 各方面优化配合以共同影响年轻一代的成长向积极方面发展, 这些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其中心核心是全面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 没有相关技术或高科技成果可以花钱从国外引进, 缺少科技人员也可以引进, 没有资金可以借贷, 但国民的基本素质是引进不来的, 只能靠本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靠正确课程理论体系的确立。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0.

[3]胡森.教育的目前趋势.展望, 198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意义 篇10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 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论生动的活的体现。

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研究中国的国情、与探讨中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融为一体, 形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由于邓小平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才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科学的概括, 即“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才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最终得到明确,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以人为本, 而所有的发展都围绕着“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核心与实质展开。

2.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法精髓的凝结。

邓小平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 把“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转换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并贯彻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转化为社会活动中的目标确定、战略设计、蓝图规划等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辩证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发展”的源头, 改革开放将“发展”放在了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发展, 衡量改革开放的标准也是发展。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我国已成为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在本世纪头20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自觉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 科学的发展观是创新性认识的智慧结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 提出了认识国情的任务。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决定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基于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邓小平说, 加快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4. 科学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11

关键词:评价 评价学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代理”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中特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nlc202309032219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助性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查重,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 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戴明远.基础信息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宏鑫(1962-),男,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计量学。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篇12

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以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发展观, 对他们进行科学发展观思想教育, 首先要求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完整系统的阐述, 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意义, 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和具体要求。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是一种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发展目标,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方面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更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需要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即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教学生“科学思考、科学定位、科学奋斗”, 立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处于一个发展的时代。具有发展意识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 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适应时代的要求, 成为时代的栋梁。

1、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把提高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放在首位。德育为先的原则就是要把合格的政治素质作为对大学生的首要要求, 解决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要以人为本, 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要协调发展;要可持续发展, 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 建立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又能着眼长远, 不断推进思想政

2、践行科学发展观同时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际工作中, 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优先的政策, 始终保持发展的态势, 努力保持较快的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又必须坚持综合协调地发展, 防止用一个片面性去解决另一个片面性, 努力把矛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远而伟大的任务, 它最终要取决于青年,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今天的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 赢得了青年, 就赢得了未来。由此, 高校的人才教育应该以长远的目光切实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 从而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3、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思想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下,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教育内容, 统筹教育方法, 拓展教育途径。胡锦涛同志强调,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 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 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三、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必须帮助大学生认真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 决定人发展的大方向, 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 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如果他掌握了高新技术, 但思想政治素质差, 也可能无益于社会。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以下方法。

一是要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各级党团组织必须坚持“两个课堂”相结合, “两个课堂”共繁荣。党团组织是第二课堂建设的核心力量, 我们要努力营造优良学风, 积极配合第一课堂建设, 同时发挥第二课堂生动活泼, 实践性强等优势, 与第一课堂互相完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二是要抓学生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 处理好学生干部的培养与使用的关系。各级学生干部既是我们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 又是我们教育、管理的对象。对学生干部不能重使用、轻培养。首先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训练, 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成长, 在学习中提高。作为广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可以起到提纲挈领辐射全体的作用。所以, 各级学生干部包括班干部、学生分会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组织负责人等是我们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将有利于对大学生整体的教育和把握。

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把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对于学生来说, 自觉地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还不是很普遍, 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 很难保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全面掌握, 并上升为自觉行动。因此, 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科学发展观的印记。要利用上党课、召开研讨会、举办形势报告会、参加社会实践、专题调研等途径, 让学生感受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科学发展观, 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者。

总之,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成为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职责。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以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上一篇:局域网通信协议下一篇:高师美术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