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2024-06-11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精选12篇)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主、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总的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方面来说, 大学生承担着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而学校就是育人成才的摇篮。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就教育本身而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为大学生追求自我和谐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和理论依据,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 除此之外, 高校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高校应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实质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指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 各方面平衡发展, 和谐发展。

1.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的“人格和谐”。

人格和谐体现个体内部心理各因素健康积极、完整平衡, 并能组织好个体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等外在关系的稳定的行为倾向, 和谐人格既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 又是完美相谐的道德人格, 是理想的最佳人格。但是, 当代大学生存在或大或小的人格缺失问题, 人格不和谐发展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愚蠢行为, 这些行为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所以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高校要以此为基础努力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2.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的“学习和谐”。

学习仍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 使大学生在当今有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代环境下, 继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学到真正过硬的本领。除此之外, 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使当代大学生真正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3.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生活和谐”。

大学生生活和谐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氛围和谐的大学校园, 这样大学生才能追求一种规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高校应大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要积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努力使大学生生活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三、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和谐发展

1.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 重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和谐发展。

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建立和完善和谐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体系。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 应联合家庭社会, 为学生和谐发展服务, 只有三者高度统一, 才能最终培养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大学生,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分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应紧跟这一思想认清现状, 这样就不会因为事情不够理想导致心理无法承受, 使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高校应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分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和谐发展。

4. 校园文化活动的社会化是实现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并可以完善自我的生活方式, 也是决定社会环境的基础。自我完善必须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实践的机会, 大学生是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体会到的各种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中不断完善自我的。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使校园文化生活真正达到社会化, 使大学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提升, 在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也是党赢得青年、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 更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只有各方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们才能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群体。

摘要:在当代大学生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的前提下,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问题成为了高校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重中之重, 所以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也成为了中国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冠艺.以科学发展观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2]戴家芳.高校根本的目标追求: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

[3]卢霞辉.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7) .

[4]彭绪琴.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25) .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2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确保校园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甚而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有机整体来全面把握,不可偏废,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因此,我们每位大学生都应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位人格健全、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首先就是要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目前,在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如有的大学生认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官者的政事,与己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等。这就需要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自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转变自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二、在自我成长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要求我们要学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和践行文明的交往礼仪,学会各种场合的交际用语,善于处理与老师、同学、朋友、领导等的关系,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各方面的人士,做一个与社会同步的人。我们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首先应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应明确自身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不能以不爱惜身体,不关注心灵为代价一味追求自身的快速发展;要关注自己的心灵、培养健康心态。当然,关注自我、善待自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它是关心他人、善待他人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学会理解和宽容,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三、在自身发展中应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大学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你是由此将人生之帆驶进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太平海还是被卷入危机四起的漩涡,关键在于你自己。大学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因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地发展自我,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做准备,现在就要做知识的储备,做目标实现的准备。为自己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学好本领,积极做好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工作能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只看到了一棵树,却没看到整个森林。做事情要以全局为重,协调好各方面,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不能只顾工作而忽略了学习,也不能只顾学习而不加强实践的锻炼。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好学习与实践,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践行理论,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自身更加健康发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地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时代的主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应该全面把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自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思想观念,把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在现实生活中,让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指南!

大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极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是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锋队伍。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深刻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真正的在实践中正确科学的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亟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唯有适者生存。我们改变不了客观形势,但我们可以提升自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既要学识渊博,又要学有专长,同时还要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合作、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 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45-002

自2009年3月份以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各高校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当前形势下如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按照湖南省委和校党委的安排和部署,学院学习活动也如期开展,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入基层,深入毕业生,以问卷调查、座谈、面对面交流为主,着重对学院毕业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总结。

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历史性命题,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高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高校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当成学校、学院的大事切实做好,努力开创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新局面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就业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作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阵地的高校,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实质,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各高校和千家万户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家庭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价值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高层次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战略问题。各高校要尽最大的力量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强者,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成长的第一需求。从根本上说,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将来,着手于现在,为学生未来奠定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因此,现代社会要求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既博又专”的综合知识结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和以思想素质为先导的个性人格结构。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既博又专“的综合知识结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和以思想素质为先导的个性人格结构。目前,高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1.强化责任,加强就业工作领导和就业工作体系建设

在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院长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具体指导协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系主任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相应部门第一责任人。学院领导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指导;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积极参与,做好服务工作;各系负责同志要带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党员干部深入学生,做好学生实习情况调查摸底和信息统计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为毕业生收集、提供企业空缺岗位信息。真正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使就业指导和服务专业化、制度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形成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格局。

2.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要在对手如云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因此,学院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区别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帮助毕业生实现和谐就业。

第一,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是将大学生自我、学业、理想和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统筹安排,并融合自我评价与管理、职业判断与选择、职业发展与创新等步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除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认知自我,除采用自我观察和内省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室的各种测量工具,并借助计算机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二,培养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在求职过程中,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应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求职路上的障碍。

第三,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紧张学习,面临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就业。然而,许多学生在毕业之际,往往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感到陌生、茫然、恐慌、不知所措。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太差。所以,大学本科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其毕业时能更好地步入社会、更快地适应社会。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第四,帮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由于大学生择业时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择业倾向外企、合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薪酬,较少考虑西部和基层工作,眼高手低,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共挤一班车现象,造成供求脱节。对此,要引导大学生破除传统就业观念,考虑报考“三支一扶”、“村官”等,主动服务西部、服务基层。

3.创新机制,帮助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当前,毕业生就业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形成了一对矛盾。毕业生找工作要花大量的时间,找到工作后,部分用人单位还要进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总结,是学习效果的集中体现,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同样需要大量时间,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将无法毕业。学院要紧跟形势,创新机制,发挥指导老师、用人单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联合指导、电子邮件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创新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使其顺利毕业。

4.积极帮助贫困生和女生就业

学院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时,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在切实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女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5.加强档案管理和后续服务,为毕业生解决后顾之忧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低,肯定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马上就业,即使就业,大多数属灵活就业或临时就业,没有签订正式的就业协议。即使正常年份,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签订正式就业协议,使自己受到束缚,不便于自己换岗。对此,学院认真宣传国家有关人事代理的政策,动员广大毕业生积极参加人事代理管理,帮助他们做好档案材料的暂时保存和转交工作。在毕业生后续就业过程中,学院尽可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出具证明信、向用人单位介绍学生情况等,为毕业生解决后顾之忧。

三、结语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国家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情努力工作,开创金融危机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项.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4(4).

[2]潘红军.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J].江苏高教.2005(6).

[3]天津市统计局.天津: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分析[EB/OL].

[4]张丽娟.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内江科技, 2007, (5).

[5]中国劳动咨询网.调查显示八成女大学生求职进曾遭性别歧视[EB/OL].http: //www. 51Labour. com/html/93/93456. 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EB/OL].[2009-07-26].http://news.sohu.com/20090215/n262253957.shtml.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篇4

一、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从大众化阶段, 向着高水平高质量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发展目标迈进。按照十七大的要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高等教育不断深化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统领高校工作的全局。切实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以及精神实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一要义就是发展。落实到高校就是要以大学生为本, 坚持把培养各类人才作为思考、谋划和推进各项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而具个性的充分发展。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育人理念, 是新时代对高校提出的崭新要求, 是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指导方针, 是顺应时代潮流, 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创建适合的教育条件和环境的必要前提。

当今社会, 由于价值的多元、文化的多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诉求等都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动摇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处于建设和不断完善当中。因此, 高校为了肩负起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重任, 不断提供各类人才保障, 就必须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使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 确立人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核心育人理念, 就要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全过程中, 充分体现一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切实维护和尊重学生的切身利益, 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不断提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彻底转变过去以学校为主体, 以教育者为核心的工作方式和思路, 以及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重新建立一种开放式、平等性的沟通平台和联络机制, 正确处理学生与学校、教师、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确保良性互动, 和谐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核心育人理念, 就要重视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表现欲, 尊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生活和发展。同时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以学生的满意为标准,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 激发学生个人智力的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成长和成才的自信心, 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 为促进各类学生实现个人发展保驾护航。

二、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求

中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创新型人力资源国家, 大学作为社会的高端和前沿, 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审视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 努力培养和塑造大批不同类型的创造人才,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大学生内在的一种意志和要求, 是当代历史条件下新生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环境所决定的, 是教育对象个体差异性的必然反映。促进和保护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 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新理念。

当代中国社会环境, 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转型, 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 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主体发展能力。新生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被国外媒体称之为“鸟巢一代”, 是有着鲜明个性的一个群体。从他们成长的阅历和发展走向看, 日益表现出契合时代变化的新特点, 可概括为: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最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他们在行为上追求自我支配和自主决策, 在生活上追求自立自强, 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能力储备的一个过程, 他们不再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判以后的人生发展, 他们自信成功的道路千万条,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综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群体, 他们每个人的潜质、性格、特长、心智、才能、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成长的经历和环境的不同, 加之每个人内在的品质也不尽相同, 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类型和定位也千差万别。因此, 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当代青年人的发展趋势, 科学把脉教育的未来, 树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教育质量观”[1] , 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拓展教育途径, 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 确立新时代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观。

基于个体差异的个性化人才培养, 应该是在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和重视个性化特征的培养与发掘。“对马克思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解,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 人们往往只注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而忽略了人的发展的自由性。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就是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性。”[2] 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还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 [3] 的发展。

我国过去旧的传统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 往往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引导, 忽略学生独具个性的潜质和差异的存在。长期的同化教育导致思维方式趋同并且僵化, 创新意识淡薄, 创造能力低下, 人的主体意识迷茫, 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都处于被约束和抑制状态, 整齐划一的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考核方式也极大地阻碍并弱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加强推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已成当务之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给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机会” [4] , 建立适合于个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和有效的个性化培养, 要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保护并挖掘个体生命的潜能, 引导和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健康发展, 达到自己应有的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者型、专家型、管理型、经营型、应用型等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 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1] 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人才的个性发展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因此, 高校推行个性化人才培养, 不仅是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提升, 即体现了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本源, 而且也能够达到和实现人尽其才的教育公平[4] , 是造就各类型创新人才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

三、构建全方位育人平台, 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开展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必须以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及未来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为中心, 建立并完善多元质量标准, 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 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社会使命感, 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 要积极构建全方位的育人平台,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供学生选择, 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冯建军, 2008) , 适应并促进人才个性化自由发展和成长。这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建立多元质量标准, 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

首先, 建立多元质量标准, 要从学科专业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关联出发, 以满足学生所学知识能够适应今后职业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7] , 确立个性化培养目标并科学设计相关的课程体系。要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才能的路径, 着力养成个人的知识结构, 把高等教育的统一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主观内在的能力素养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让各类型的人才成长都能得到保障, 发展个人的特长, 成为具有时代担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其次, 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 要规范有序地组织能完善个性思维、助长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要重视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 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创新能力。”[7]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创造条件。第三, 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 形成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掌控学习进程为主, 以教师指导和建议为辅的学习机制, 这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鼓励教师勇于打破常规, “多渠道推进研究性教学”[9] , 注重了解、引导和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 要允许教师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探索各种有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专业教学方面更要突出专业素质的培养, 拓宽知识视野。从管理体制上要强化便于考核学生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的环节、方法, 要始终把质量标准放在首位。

2. 创造实训条件,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必须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获得与不断提高。每个学生只有经过在大学里系统完整的理论学习深造, 并通过大量的各种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实习, 把书本上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中的体验感受紧密结合, 不断提升实际的能力素质, 才能真正具备和达到从事某项具体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成为合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需要,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训练, 是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最佳途径。从资料中了解到, 一些高校通过创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营造校内模拟仿真实习环境[9] ,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特别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项目训练计划的实施, 更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改变动手能力不强, 倡导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11] 因此, 学校应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条件, 校企联合与专业对接,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工程设计、现场施工、项目勘察、经营管理等实践环节, 直接经历大量丰富的实训磨练, 或聘请企业高层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际传授, 不断增长各方面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打造个性化创新人才。

首先从精神文化层面, 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进一步增强当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习、生活和一切活动之中, 指导个人行为。第二从制度文化层面, 要坚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大力推进现代大学优良制度的创新设计, 不断探索知识传授方式, 规范和保障个人发展的多样性、适宜性以及个人追求和选择的多元化, 严格地制定个性化培养的考核评价方式, 建立科学的多元质量标准和实施过程中各教育教学环节的操作准则, 确保个性化培养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从环境和条件等物质文化层面, 体现高端文化品位的育人氛围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器材, 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而建立一支学风优良、师德高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其中的关键。第四从行为文化层面, 高校教师、管理者以及服务岗位的人员, 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勤奋敬业的精神风貌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行为文化, 对大学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诲和感染, 大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5]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60.

[2]邵书峰.马克思论人的全面发展[J].南都学坛, 2008, (3)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2.

[4][6]陶西平.教育的本源是为人的发展服务[N].中国教育报, 2008—11—17 (2) .

[7][8]吴金秋.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N].中国教育报, 2008—11—17 (5) .

[9][10]杨健康.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N].中国教育报, 2008—11—17 (5) .

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 篇5

——把握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

人文社科学院 08中文 朱桃红 0811130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只有发展才会进步,只有发展人民的生活才会美好。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所以我们的发展刻不容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的,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所以科学的发展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发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我们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中国的经济在党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统筹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人论,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和践行的!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时代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因为大学生如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深刻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大学生只有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还要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其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我们个人发展上,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在知识结构上,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必要的大学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我们立足社会,传承知识的必备素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而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死背,也不应以应试为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始终坚持“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训和“百折不挠 刚毅厚重 勇承重载”的精神品格,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重视课堂环节,更要扩展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素质拓展项目的平台,锻炼自己,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团结协作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在人格培养上,社会的进步对我们青年的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精专的专业知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健康矫捷的身体素质,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健全完美的人格。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完善的。要做一名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就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乐观地接受自己,勇敢地超越自己;也能够从容地应对周围发生的变化,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当然少不了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能够感染他人,给别人带来欢笑和前进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充满着探索的激情,乐于创新,乐于感悟,发现生命的意义,选择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更要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就业。认清当前形势,准确定位自己,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就业,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敢于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而不是自视清高,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做出过激行为。

最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学习理论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校应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社团、学工助理、勤工俭学等部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了解社会,品味人生。走进社会,做兼职、做调查工作、志愿服务等工作,都是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学以致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技能是高技能。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并发展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才。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等进社区活动等等。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也是真正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必须要结合自我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我们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能够做到“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119—02

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就大学生就业工作而言,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大学生就业工作新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学习科学发展观, 要在实践中坚持科学就业观。科学就业观的第一要义是就业,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基本要求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实现充分就业、和谐就业、满意就业,目标是实现高就业率、达到高质量就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实质是打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实现学生、学校、家长、用人单位、社会五方满意。

学习科学发展观,要促使各部门各司其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成人成才为中心,以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为宗旨,把毕业生就业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到学生入学、在校和就业的全过程,落实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实现就业、招生、培养的良性循环,真正形成人人为了学生就业、人人支持学生就业、人人服务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一、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我国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目标,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努力使大批高素质人才能够及时进入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体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最大程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都难以就业,就不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影响高校的稳定。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更加重视就业质量的理论探索,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把就业质量,甚至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满意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也能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全面科学地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就业率是指已就业学生人数占全部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就业率是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职业前景的直观反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适应市场需要的程度。就一个具体学校的就业率而言,还说明校内各方面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就业率统计工作的态度是否认真、方法是否科学。每年制定各高校招生计划,各高校近年就业率就是一个重要挂钩指标。每年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业率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足以说明毕业生就业率在衡量学校办学状况中的重要性。

定期公布就业率并做适度相关挂钩将成为一项重要制度。定期公布就业率,并不是说要高校将毕业生全部安置出去,而是想通过它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促使高校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将就业率与事业发展计划、专业设置和办学水平评估适度挂钩,从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层面建立招生、培养、经费和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从而引导高校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促使高校办学更加贴近市场。

就业质量,内涵丰富。从微观上讲,毕业生就业质量首先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人职匹配、就业和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之间满意度较高;从宏观上讲,毕业生就业质量要求毕业生就业流向在行业与地域分布上要相对合理与均衡,能夠可持续地为国家、为社会提供各行各业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本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与参与。

具体到大学生个体来说,就业质量无疑比就业率更重要。根据国情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个人发展前景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内容。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不仅会影响到劳动者的生活,还会影响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企业也可能因为长期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好处,而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而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要把就业情况作为指挥棒,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计划,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同时鼓励教师研究如何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未来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学校招生部门要按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协商确定招生方案,合理分配各专业招生计划,引导淘汰就业率一直很低的旧专业,鼓励开发就业前景看好的新专业。学校教务部门、校企合作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要强化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接,按人才市场要求,制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指导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各教学实体单位将校企合作、订单教育、资证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各教学实体单位要组织好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组织好实验、实训、实习,组织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全体教师在全部课程和各项活动中要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共同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科学的务实的就业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通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要通过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专题讲座、事迹报告、人物访谈、主题活动、分类指导、个别咨询及其他有效形式,组织好学生就业观、成才观、价值观的教育,组织好大学生在校生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好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组织好劳动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组织好创业精神、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的教育,组织好求职途径和求职技巧的教育,组织好危机意识和诚信意识的教育,组织好就业适应能力方面的教育,组织好团队精神与融入社会的教育,组织好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加强学生应对金融危机的教育。

为教务部门和各系做好协调服务,促使各系在组织订单教育、实习实训、考试考证、毕业设计、资格审查等工作时更好地方便学生就业,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健全布局合理、信息灵敏、服务周到的就业工作网点,为人才市场调研、就业信息运用、就业后续服务,奠定坚实的广泛的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和多种订单教育。加强对黄冈区域、武汉城市圈、西部地区输送人才的服务工作。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和重点援助。加强对离校后未就业学生的跟踪联系和就业服务。建设好信息丰富的校友资源库、用人单位资源库和就业信息服务网。与此同时,把就业网站建设成为一个多方沟通互动的立体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职业测评与生涯设计六位一体的功能整合,进而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规范、稳妥、落实、热情、耐心、细致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真正能讓学生顺利满意到岗就业,放心在用人单位工作。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部长周济).

[2]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4]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7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 而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到国计民生国家决策, 小到年轻人职业规划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何体会和运用这一思想帮助青年一代进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气魄和胸怀提出的创举和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一成果的科学发展观,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渐进性的统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 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大局角度看中国目前存在的各项问题, 可以说很多是由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作为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兴一代, 如今所面对的种种选择、挑战、压力是过去没有过的, 怎样选择、规划, 这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有些无从着手,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便可拨开云雾。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作为一名离开校园已满五年的毕业生,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仅从个人角度来看, 发展对于我来说就是未来的命运与前途, 是如何成为更有用的人才, 为集体、社会、国家作更大贡献的前进方向和具体方法。以人为本不仅为我自己, 而且为我的父母家庭、工作单位、社会、甚至国家。我应该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在不损害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富。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我党对人民群众和民生问题的重视, 也体现我党对人才的培育和发展的重视。二十一世纪最激烈的资源竞争将是人才竞争。我们从小享用国家和父母的资源完成学业, 更应将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联系。全面不是指要样样精通、面面俱到, 而是不拘泥于一个点, 懂得在生活、工作、社交、身体健康等各方面协调融合, 有计划有条理,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循序渐进地发展。

一、大学时代———以发展的眼光, 规划自己的未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进步令全世界惊叹, 国家的繁荣发展、经济的迅猛增长, 这些令青年一代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但是, 从另一角度来看, 社会的发展是由诸多个体共同推动的, 想从社会的底层慢慢爬上更高的位置, 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言而喻。社会节奏在不断加快, 每一份职业都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大学时代所学的各种知识技术, 其更新速度滞后。大学生要想进入社会后尽快适应这种高效率的工作频率, 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 自身需要早早做好准备, 无论是在学识技术上还是在心理状态上都应提前脱离校园, 尽早融入社会。我们在选择职业时, 应该有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从底层做起、深入基层, 一步一个脚印, 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

首先, 在大学期间需要转变思想, 摆脱思维定势, 切忌自我定位失准。现在大学扩招后, 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生逐渐成倍增加。大学生早已不是以前的“香饽饽”, 面临的局势严峻, 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再者, 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和体制有待完善, 每个大学的教学质量不尽相同, 学生自己的努力程度更是不一致, 因此切忌盲目骄傲自大或者轻易妄自菲薄, 端正态度, 认清自己才是进入社会前首先要做的。在进入社会前大家基本上都是处于零起点, 并不因为毕业于211工程院校就似乎比别人高出一等, 也不因为出身于普通大学或者冷门专业就自卑感, 缺乏自信。唯有保持平常心态, 保持好学谦逊且积极向上的状态, 才可以走出校园, 开始正式的职场生活。

其次, 以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规划自己的未来。科学的方法是在做每件事情前都制订计划,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使用最佳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时间、成本、精力。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提前实习尽早进入社会、自主创业, 这些方向都是可取的, 重点在于你想要什么?哪一条路是适合自己、最愿意为之奋斗的?对于近期发展有什么帮助?对于将来的人生规划有什么影响?结合自身优劣势, 寻找自己与社会工作的接洽点, 并为自己制定短期及长期目标, 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更不可犹豫不定毫无方向。知识、时间、资金、经验等资源, 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资本, 若因为某些失误走了弯路变成“负资产”就得不偿失了。如何增值资本, 更有效地使用它们, 是在大学毕业前应分析计划好的。

二、初入职场———科学统筹,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整个国家的有机发展。统筹兼顾, 就是要强调发展的全局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在认识自己时, 一定要全面整体地对自己进行分析, 切忌以偏概全。无论是优势还是缺点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为自己制定方向时, 也应该以全局的眼光审视自己以后要走的人生道路, 切勿被眼前的小利所蒙蔽。应该从长远的角度, 平衡各方利益, 结合自身的性格和兴趣爱好规划人生。

科学统筹在于分阶段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制订方案并尽力实施。在决定进入社会投递简历时, 根据当时的大环境进行自我分析非常重要。所学专业知识是否符合应聘行业的要求?自己现在的工作能力、经验达到什么水平, 能否胜任应聘的职位?许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信心满满, 以为凭借多年所学可以施展抱负, 可往往是眼高手低, 有些基础性工作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离开学校仅仅代表学到了一些知识或者技能, 进入社会这个大课堂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甚至需要一生去学习、去适应。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看清社会、看清自己, 调整心态和角色, 并作换位思考。谦逊、勤勉、上进、好学等品格是需要保持并延续的。进入职场后人际关系上要比想象的复杂, 学会怎样与其他人沟通, 处理好人事关系, 既不受到他人的伤害, 又不威胁别人的利益, 建立高品质的人脉关系网络, 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事物发展的纵向历时性决定思维的变通性。事物发展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历时特征。现在是过去发展的结果, 未来是现在发展的趋势。事物在不同的发展时段中, 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和性状。认识世界, 归根到底就是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改造世界, 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赋予人的主观影响, 使“自然世界”变成“人化世界”。达到这一结果的根本要求就是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态势, 确立科学的目的、意图和计划, 使主观愿望符合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无论是社会还是工作都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 既然不能改变社会就要学会适应它。关注社会发展趋向, 把握行业、职业的脉搏, 不断更新知识和增长见识, 随着外界变化调整自己的节奏, 尽量保持合拍。

三、融入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职业态度

随着外来人员的竞争加剧和大学生不断出现饱和现象, 现今大学生找工作相当困难。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景象足以说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程度。即使已经进入职场, 仍不能掉以轻心, 产生懒惰情绪。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专业技术、待人接物、工作经验积累等。除把握好自身之外, 还要全面协调好与家庭、单位、集体、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全身心地融入社会之中, 让家庭温饱富足, 工作踏实有上升空间, 社会健康稳步发展, 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 其体系具有三个最明显的特征: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用于自身发展上面, 就是要学会可持续发展, 无论目前正在从事什么职业, 都要沿着自己以前确定的大方向迈进, 根据实际经验自我分析当前的工作、生活状态。例如可以自问一些问题:现在选择的职业是否真正有发展, 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健康有序地进行, 发展是否理性?继续从事这一工作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是否有帮助?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有上升空间?如果回答基本上都是肯定的, 就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直至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不要勉强, 适时适当地调整策略、方向、方法, 重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邓小平理论告诉我们要有一种求变思想, 根据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策略, 果断地抛弃那些过时的原则和模式, 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真正做到因时而变, 顺势而为。不要害怕改变, 世界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更新角度, 发散思维, 破除定势, 再次向新的目标迈进。重新整理自己, 调整状态, 根据当时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 完善计划、调整战略、修正方法,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判断和分析问题。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从过往的失败和教训中收获更多, 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在社会历练的过程中, 我们还需不断深化学习科学发展观等诸多科学理论, 丰富思想拓展思路, 指导具体的工作生活;需要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深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诸多内涵。要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 这样才能使理想职业规划方案得以实现。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8

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以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发展观, 对他们进行科学发展观思想教育, 首先要求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完整系统的阐述, 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意义, 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和具体要求。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是一种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发展目标,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方面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更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需要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即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教学生“科学思考、科学定位、科学奋斗”, 立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处于一个发展的时代。具有发展意识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 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适应时代的要求, 成为时代的栋梁。

1、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把提高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放在首位。德育为先的原则就是要把合格的政治素质作为对大学生的首要要求, 解决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要以人为本, 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要协调发展;要可持续发展, 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 建立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又能着眼长远, 不断推进思想政

2、践行科学发展观同时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际工作中, 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优先的政策, 始终保持发展的态势, 努力保持较快的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又必须坚持综合协调地发展, 防止用一个片面性去解决另一个片面性, 努力把矛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远而伟大的任务, 它最终要取决于青年,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今天的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 赢得了青年, 就赢得了未来。由此, 高校的人才教育应该以长远的目光切实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 从而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3、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思想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下,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教育内容, 统筹教育方法, 拓展教育途径。胡锦涛同志强调,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 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 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三、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必须帮助大学生认真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 决定人发展的大方向, 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 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如果他掌握了高新技术, 但思想政治素质差, 也可能无益于社会。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以下方法。

一是要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各级党团组织必须坚持“两个课堂”相结合, “两个课堂”共繁荣。党团组织是第二课堂建设的核心力量, 我们要努力营造优良学风, 积极配合第一课堂建设, 同时发挥第二课堂生动活泼, 实践性强等优势, 与第一课堂互相完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二是要抓学生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 处理好学生干部的培养与使用的关系。各级学生干部既是我们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 又是我们教育、管理的对象。对学生干部不能重使用、轻培养。首先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训练, 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成长, 在学习中提高。作为广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可以起到提纲挈领辐射全体的作用。所以, 各级学生干部包括班干部、学生分会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组织负责人等是我们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将有利于对大学生整体的教育和把握。

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把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对于学生来说, 自觉地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还不是很普遍, 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 很难保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全面掌握, 并上升为自觉行动。因此, 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科学发展观的印记。要利用上党课、召开研讨会、举办形势报告会、参加社会实践、专题调研等途径, 让学生感受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科学发展观, 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者。

总之,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成为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职责。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以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创新教育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现状,对策

一、从新的视角看加强大学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大学教育的新课题

十七大强调素质教育, 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强调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许多人类面临的问题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领域里得到解决。而必须在必要的变化中, 使教育者成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即“我们培养下一代不仅是要他们面对我们所知道的和所能预想到的, 还要培养他们能应付不确定的未来, 而教育应为人们提供各种工具, 使他们在面对社会新动力时能够更容易调控自己”就大学教育而言, 旨在培养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因此深入探讨大学创新教育与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具体提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新举措,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使教育中的各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摆在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二) 创新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从人才学的角度观察, 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对自然、社会、人文知识有批判性的了解, 必须认真思考、正确对待道德与伦理问题, 必须具有清晰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无数事实证明, 各门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是紧密联系的。例如艺术熏陶与科技创新就密不可分。杨振宁教授的《美与物理学》一文, 阐述物理学的“美”不仅体现在物理学的公式、理论架构之中, 而且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世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科学与艺术二者是相互促进的。钱学森先生也说过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 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 我父亲让我学理科, 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 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艺术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思维的一种动力, 其中关于追求真、善、美的熏陶, 直接推动科学家们去进行新的创造。创新教育不仅渗透于各个学科之间, 也是各个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可以这样说, 没有创新, 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的发展。

(三) 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共识。

今时代, “发展”已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的主旋律。时代信息化、经济跨国化, 竞争整体化的形成, 致使各国都在抢占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地球村”效应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来自不同传统文化的人们以更加紧密的关系相互交往融合。网络时代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 各种思维模式、生活方式, 相互碰撞、影响, 使社会各系统更加开放多元。而教育作为现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 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突破点。培养高素质、有着创新精神的大学生, 则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正如胡锦涛同志说的:“当前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 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一语道破了大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战略意义。

二、目前大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现状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世界各国都在对大学教育进行改革, 寻求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规模与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但传统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仍占据着高等教育的课堂, 实施创新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一) 关于创新教育认识的误区

有的人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用统一的模式培养出无所不通的全才, 主张在教育中大量增加课程、课时, 而不注重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或者把高等教育当作特定职业的专业知识培训, 甚至把学生掌握某种技能的特色教育误认为创新教育, 而没有把它看是人的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成才、成就、成人”的一种素质培养;正因如此, 把创新教育仅仅当作一种具体的教育手段, 而没有把它当作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则和一种教育理念, 结果使事实中的创新教育常常成为现有知识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甚至有的有意无意地把创新教育和全面发展对立起来, 认识上的误区, 导致了教育过程的盲目性、片面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在教育的目的性上, 不是着眼于人的发展, 而是着眼于人的“有用”, 把人才使用的具体效果当成人才培养的一般目的, 逐渐背离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对大学教育应当赋予不同内涵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2. 在教育内涵上, 重实用工具性的理工科教育, 轻理性的人文科学教育, 忽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素质教育, 忽视了人生的理想教育。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 我叫它猪栏的理想。”而目前这种猪栏理想不仅充斥我们的整个社会, 也充斥在我们的教育中, 也使教育逐渐沦为“猪栏理想”的工具。

3. 在结构体系上, 过分强调学科内容的完整性, 并以此决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讲究大而全, 忽视特色发展。而对人才发展的规格要求重视不够, 重学科, 不重人。

4. 在教育过程中, 学科导向决定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陈旧, 妨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忽视人文教育和个性培养。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是被动接受, 不是主动学习。

5. 在教育效果上.因为学科对应职业需要, 教育赤裸裸地迎合现实, 功利性太强, 弱化了整体教育质量和大学品质。大学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的指引教育, 而现实的大学教育恰恰缺乏这样的精神品质。

在教育质量上表现为人才的基础薄弱适应面窄, 创新能力差.综合素质偏低, 尽管力图走近社会现实, 但由于受功利性驱使, 在事实上造成了与社会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供需关系上的尴尬局面。

(二) 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1. 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与行动相差甚远。

对未来他们有各种想法, 由于受工具主义的影响, 他们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比较淡, 更关注现实的利益。另一方面, 表现在对整个的社会关注中, 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的新生力量80后、90后更多是独生子女, 其创造条件的主观能动性, 或者说承受挫折的承受能力, 以及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某些缺憾。

2. 部分学生缺少开创性。

现在学生的条件、环境, 以及他们的见多识广, 宽松的环境, 注重个性化的发展, 在这几方面学生有成才的环境和优势。但是, 面对产业格局的调整和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 一些人仍旧受传统观念影响采取等靠看的被动态度;有的则是悲观、忧郁, 自暴自弃, 还有的走极端, 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等, 很不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

3.

在道德、价值观方面, 对传统的诚实、善良、勤俭、勤奋、无私等优秀品德认同程度差, 对西方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理解片面。他们对个人价值、自己利益看得较重, 而对国家、民族、党的利益考虑得比较少。

4. 部分大学生迷惘盲目, 甚至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难以自制, 耽误学习。

他们不能自觉掌握好度, 时间、精力上都超过了界限, 影响了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更有一些学生自制能力很差, 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目无校纪法纪, 出现极端的现象, 有的甚至执迷不悟, 出现由于心理不平衡而导致的违法现象。

三、大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

(一) 创新教育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其实质是注重“发展”。创新教育就是发掘人的潜在能力, 以各种适宜的教育形式、内容进行的开发智力, 促进人的心理与生理, 非智力, 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在创新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第一, 人与人之间、即大学生之间的天赋因素不同, 因此必须面对人的个体差异, 尽可能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由于个体的先天素质, 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 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 因而实施因材施教是创新教育的灵魂。第二, 创新教育必须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 并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第三, 要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创新教育不是特色教育而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这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 都应该得到均衡的发展。第四, 人的某种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是有条件的、循序渐进的, 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学教育改革、课程设置、环境建设、社会实践等, 都要依据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 才具有科学性, 才能培养出社会有用的、创造性的人才。

(二) 必须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所谓“深化”, 就是在实践效果上让大学生们积极自主地学习, 敢于创新, 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一, 要改革课程设置, 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都要兼顾, 重视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历史感, 一种对于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不懈追求。这有助于在专业领域更有创造力, 使人变得善于深思熟虑, 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 还应加强自然科学学习, 做到文理平衡, 相互补充。第二,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 探索各种新的、有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第三, 要从管理机制上强化学生的读书、实践、实验设计等自主学习环节;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 等等。第四, 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大学的课堂和校园不仅作为知识传授的场所, 而且成为各种新观念、新想法、新思想萌生、涌动、交流和碰撞的园地;成为学生理想人生追求的发源地。第五, 必须更新教学质量观念, 确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质量观;更新评价观念, 从发展的角度, 构建“教”和“学”双主体的评价体系, 以“学”促“教”为指导、评价教学。

(三) 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思想多元并存, 如何引导学生融入积极的主流文化, 并理解现存文化。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 用一种理性、豁达的态度区分各种文化, 坚持主流文化的教育选择。同时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这不仅是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应当崇尚和追求的目标,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帮助他们分清崇高与卑下, 逐步提升人格。使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中, 能够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中的优秀文化。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积极而乐观的态度和精神风貌, 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 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 强化通识教育。

实施通识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在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过程中, 日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日益增多, 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与此同时, 科技发展日益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 也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以前的以分析为主向以综合为主转变。通识教育更加注重要求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及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其全面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课程, 还是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终生的追求。通识教育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 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 通重于专。做法是在专业课程设置里加通识性课程, 同时很鼓励并要求学生跨系选课。如美国的哈佛、耶鲁大学等就做得比较好。他们有本科文理学院, 学生入校后不分专业, 先进行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这几年在国际国内也是一个热点,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都已经程度不同地成立了本科学院或文理学院, 有的还设立了通识教育中心, 已经为通识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五) 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

开放办学是必由之路———用开放的视野主动服务社会。美国哈佛大学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把社区实习纳入课程, “给学生以运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和思想的机会, 让学生试着解决社区和其他人普遍面临的实际难题”。学生的成才, 通过老师指导以及自己实际的道路区实现就比较符合实际。高等学校要解放思想, 面向区域经济, 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开放能力, 培育创业精神。要给学生多一点机会, 给他们提供舞台、基地、平台, 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在当地的活动, 感受到社会需要他们。如果社会需求的导向跟学校的教育能够很好地互动、结合起来, 有社会满意度的评估、反馈形成的教育循环体系, 这样效果就比较好。

(六) 大学有各种环境的资源, 各种名师的讲座、人文氛围的环境, 包括我们的硬件设施, 图书馆、实验室等, 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 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充实学生头脑,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约格什.阿塔尔.变化背景下的教育:新的社会功能.教育展望, 2002, 1.

[2]李斌.亲切的交谈——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人民日报, 2005-7-31日.

[3]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民日报, 2006-04-28.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10

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每一项任务, 都是人的力量的外化。完整的个体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的统—体, 就其全面发展而言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的个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完整的个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可见, 人的全面发展根本条件在于全面提高的人的素质,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理论思维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审美鉴赏素质、综合创新素质等等方面。江泽民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中国亿万人民的事业, 社会的协调进步必须以亿万全面发展的人为基本力量。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 强调社会“四个文明”全面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同时, 强调只有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才能促进社会协调进步。这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的创新思维, 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 是执政党走向成熟的号角。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铺就了宽阔的道路。当然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石。

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起着先决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它着力于塑造人的高尚精神, 使人们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评价人是否全面发展和合格的先决标准。在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置于主导位置。我国从古至今, 在培养人才中始终坚持将品德教育、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古之王者明于此,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3]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与教育的系统培育和学生的坚持实践紧密相联。摆脱了旧时代的束缚,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 就等于没有灵魂。”[4]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四有新人”理论依然将有理想、有道德放在根本的位置上。

较高的人生理想、价值目标和奋进的品格, 是最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前提。回首人类历史, 我们追问:民族衰败破落、民族崛起复兴的主宰是什么?一个根本原因, 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蕴藏其中的民族精神, 如果丢掉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那么, 发展先进文化, 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必然是空洞的。因此, 对代表着国家、民族发展的方向和希望的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质和主体, 也必须是民族精神的培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时期, 在全世界赞叹中国的发展奇迹面前, 以科学发展观做理论基石,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将得到再次提升, 中华民族也必将在理论实践化的现实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1978年版, 第123页[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1978年版, 第123页

[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单行本) , 人民出版社, 1997年[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单行本) , 人民出版社, 1997年

[3]《汉书》, 《董仲舒传·对贤良策》中华书局1963年版[3]《汉书》, 《董仲舒传·对贤良策》中华书局1963年版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对关乎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在客观上受到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在思想观念方面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明显呈现出多样性态势。在这些多样性表现中我们有喜有忧:他们积极健康,也时尚开放;他们个性独立,也趋利实际;他们多元多变,也敏感波动。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个现实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主要归因于教育。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利于我们认真反思现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更有利于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符合“以人为本”原则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以人为本”的意识。由于受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即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的情形。其结果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上,只强调社会要求,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内在需要。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人的价值”的认同。由于教育者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性,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所以,要作好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不承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轻视人的个性。个性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个性是指由独立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动机、理想、情感、意志及行为的统一体,主要体现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性和独特创造性。而当下教育中对待人的个性的态度基本上是“否定”的,当个人持不同观点或与其他人不和谐时,就认为是“个性太强”而予以贬抑,进而消解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既不利于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全面发展,更是与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目标背道而驰的。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符合“全面发展”要求的现象

第一种表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不对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需求和思想道德形成的基本规律,没有遵循知、情、信、意、行的认识、行为发展规律。于是,就有了或是重德育轻智育,或是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第二种表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教育存在着片面性。首先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未能做到有机统一。其次是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表现为只重现实竞争而忽视长远发展、只重现实利益而缺乏远大目标、只求实利而忽视理想的发展取向。再有就是轻视心理健康教育。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符合“协调发展”要求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失调的问题。另一种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教育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社会道德环境和舆论环境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相背离和冲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经常面临着教育者掌握的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观点与自身在社会环境中得出的经验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尴尬,因而使教育主体陷于茫然,对自己教授的教育内容有所怀疑,同时使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受到抑制和阻碍。第三种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教育方式方法的连续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知培养与情感熏陶,思想与心理,目的与途径,形式与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不协调的问题。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固化,时代性不强;在方式方法上。灌输成为唯一的方式,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在技术层面上,现代的技术手段运用较少,传统的说教依然畅行。第一种表现是,没能将受教育者的“需要”转化为可持续的动力。大学生的“需要”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但缺少转化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动力;从教育者来看,满足大学生“需要”的途径比较缺乏,大学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更是缺乏引导。第二种表现是,没有充分发挥“激励”的教育作用。在激励手段和激励方式等方面都乏善可陈。第三种表现是,软硬件保障不到位。从硬件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物质和经费保障。从软件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着问题。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着政工人员的地位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和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符合“统筹兼顾”要求的现象

第一,“齐抓共管”却没能形成合力。表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地方党委和高校的工作计划中,往往摆在头等大事的位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统筹”能力的限制,导致从上到下、由内到外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动的局面: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世界观教育工作或是重視不够,或是办法不多,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世界观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等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世界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不一而足;第二,由突出重点变成顾此失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没能兼顾人文认知功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没能兼顾个体开发价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能效,没能兼顾长期能效。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贯彻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贯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贯彻实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育。

1以人为本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始终保持和青年学生平等交流的关系,以全面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态度,运用情感感化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大学生世界观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是依靠人去做人的工作。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大的成效,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

2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其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抓好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不仅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第四,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世界观教育工作;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世界观教育;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3协调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都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4可持续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和保证软件硬件条件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壮大更是可持续的有力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5统筹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思想教育工作和其它工作一样,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所有的意愿、方式等都会失效。思想教育评估就是通过科学的反馈,对思想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定性定量的评价。要把“学生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思想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标准。要有选择地对最重要的环节进行监控,要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方式,要做到监控工作前移,不要充當救火员,变事后批评、校正为事前、事中监控。在考核评价主要指标的设置上,既有反映考勤、考试、诚信等硬性指标,又有反映质量、效益等其它指标,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要将评价和反馈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动态化。要及时、科学、准确地将评价结果动态地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其高效、持续、科学地运行下去。

大学生科学发展观 篇12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 毕业即失业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写照。请看近年来教育部逐年发布的统计数据 (见下表) 。 (注:这里的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 截止每年的7月1日)

由于毕业生规模庞大, 所以累计下来, 未就业大学生的人数巨大。可见, 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大学生作为庞大就业大军中的高学历劳动者, 理应在就业队伍中脱颖而出, 但却在就业中遇到了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使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问题, 从而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1. 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人口近八亿, 要就业的劳动力人口相当巨大。尽管现在存在“招工难”的现象, 但只是表现在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从总体上说, 我国就业人口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根据人口结构预算, 今后一个时期, 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 而经济在正常增长条件下, 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再加上我国高校扩招速度过快, 而现有的就业职位大多为劳动密集型, 企业为减少成本, 不那么愿意用大学生。

2. 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

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对准市场, 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 否则就会出现矛盾, 产生专业结构性失衡, 导致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然而, 有的高校设置的某些专业并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 而是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 可谓有什么师资开设什么专业。

另一方面, 有的学校盲目追逐一些培养成本低的所谓热门专业。殊不知, 高校人才的培养每3~4年为一个周期, 而社会上人才需求的变化远远快于这个速度。结果导致招生时是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 而毕业时却成了供大于求的冷门专业, 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失业人数增加和失业率高。根据麦可思连续3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十分突出, 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不对称

近年来, 基于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趋现实, 但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 考虑更多的是“我想做什么?”而不是“我能做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

(1) 地域选择性失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在取得令世人注目成就的同时, 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发展不平衡在地区上的表现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存在诸多差距。如大中城市居民收入较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较健全, 而且各种信息资源丰富, 就业机会多、职业提升空间大, 这使得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 往往青睐城市, 特别是大中城市, 而较少考虑去小城镇, 更不愿去农村;青睐东部而排斥西部。

大学生在就业地区上存在的“扎堆”现象, 造成了我国大中城市以及东部地区人才过度集聚, 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而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人才严重不足。这不仅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而且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2) 工作部门选择性失衡。本次调查将工作部门分为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 国有部门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部门包括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由于目前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就业状况差距明显, 国有部门以其工作较稳定、收入较高、福利待遇较好而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本次调查显示, 选择到国有部门就业达到了55%。由于国有部门对人才需求有限, 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工作部门结构性失业。

4. 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对称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 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宽厚, 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学习意愿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强, 有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 由于目前的高校角色转换明显滞后, 导致在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些偏差。如培养目标偏高, 精英化教育的痕迹明显;教育内容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知识理论传授轻实际能力的培养等, 使得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低, 不能做到“上岗即工作”。加之有的大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学业上不刻苦钻研, 思想道德上不认真修养, 导致“做人与做事”两方面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在求职中屡屡受挫。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

1. 积极推进城乡间、区域间、不同工作部门间的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之一是协调发展。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地区结构性失衡、工作部门选择性失衡问题, 政府尤其要抓好统筹城乡、统筹区域以及不同工作部门协调发展的工作。

促进非国有部门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非国有部门,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税收、信贷方面的扶持力度;认真而严格检查这些部门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情况, 同时加大对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从而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大学生在这些部门能放心就业、安心就业、舒心就业。

2.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变化。

(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产业具有行业门类多、服务面广、投资少、劳动密集型等特点, 可以安排、吸纳为数众多的富余人员。为此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

(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 对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这些领域中就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3. 高校应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在就业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 就要树立“学生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前途、就业着想, 切实履行对大学生的培养任务。

(1) 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专业是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关键, 高校应考虑到今年设置的专业是为了满足3-4年以后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要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与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方向, 对社会的需求能作出及时灵敏的反映, 对社会将来需要而本校目前尚未设立的专业创造条件及时开设;另一方面, 对那些高风险失业专业要痛下决心及时削减招生量, 甚至停办。

(2)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狠抓教学质量。首先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的内容要讲求新颖实用;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次调查显示, 有76%的同学认为学校安排的实做实训严重不足, 因而学校要扩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加实验操作课程, 使学生尽可能多做、练。为此, 高校有必要提升校企合作的平。

4. 大学生本人应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全面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本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自身顺利就业。

(1) 坚持全面发展原则,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查显示, 现在用人单位择人的标准专业对口并不是首选, 综合素质强的人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 一定要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 务必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学到扎实的知识, 掌握过硬的本领, 培养创新精神, 树立良好的品德, 提高心理素质, 锻炼强健的体魄, 从而在求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 用发展眼光看问题,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大学生再抱着“学什么就干什么”的观念已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干非大学所学专业的工作”已成为对部分大学生的现实要求。大学生要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其实, 大学不仅交给我们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交给了我们终身学习的本领。而今天互联网的普及更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客观条件。所以只要大学生有终身学习的热情, 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 从而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 甚至独领风骚。

(3) 统筹规划, 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 不能仅从自身的主观愿望出发, 也要考虑社会的现状和需求。既要问“我想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 也要问“社会需要我干什么?”。只有找到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 个人才能顺利就业。择业时还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把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 从而在职业岗位上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之,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大学生就业中面临若干困境。国家、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如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毕业生专业结构、就业期望、自身的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加剧了其就业的难度。最后从国家、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对策,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1) .

上一篇:保险监管体系下一篇:云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