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中山大学

2024-06-28

地理科学中山大学(共8篇)

地理科学中山大学 篇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8年 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是国内最早设立于理科的地理学系,先后培养出了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研究特色且部分分支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人文地理学是全国该类仅有的三个重点学科之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两个学科的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也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还有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挂靠本院。201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10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超4亿元。

学院现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水资源与环境系和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4个系,1个地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17年8月,学院共有在职博士生导师39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1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5人)。学院现有教授31人、副教授37人,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青年千人计划人才2人,杰青1人、逸仙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

—1—

学院对外交流频繁,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做学术讲座,举办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学术前沿的接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8年实行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

一、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的规定。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及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4、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最迟须在录取前提交)。

5、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英语水平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发表过英文的专业性学术论文;

(2)大学英语四级成绩≥550分,或者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6分,或者托福成绩≥90分,或者雅思成绩≥6.0分。

—2—

6、《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报考基本条件。

考生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并核实材料作伪,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且3年内不再接受其报考我校。

二、招生专业和学制

1、招生专业及导师详见《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zsw/)。学院各专业不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国家专项计划)。

2、以“申请-考核”制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

三、招生人数

招生专业目录上注明的招生人数为我院2018年的招生计划数,具体招生人数将在录取前视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招生计划数包括免试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计划招生人数。我院招收免试博士研究生人数和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计划数将于报名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考生务必留意网上信息。

有关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介绍,请登录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网站(http://gp.sysu.edu.cn/)的“研究生教育/招生信息/招生导师”栏浏览查看。

四、报名程序

—3—

1、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上报名和交费。

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请于2017年11月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zsw/),提交报名信息,缴纳报名费(报名费一经缴纳,概不退还)。报名的具体时间、办法及要求将于报名开始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2、提交纸质报考材料。

网报成功后,请于2017年12月2日前将以下纸质申请资料寄(送)达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办公室,未按时提交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资格。所需提交材料共计11项,按以下顺序整理好并以快递方式寄达或直接送达:

(1)《中山大学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报系统打印)。

(2)个人陈述:学习和工作经历、科研情况、获奖情况等,不超过2000字,科研情况部分要特别具体说明自己的研究贡献。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网报系统下载表格)。(4)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往届生的成绩单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5)代表性学术成果:代表性成果不超过3篇,包括发表论文的期刊封面、目录及论文全文复印件,录用待刊的须同时附上录用函复印件。

(6)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网报系统下载表格)。

—4—

(7)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时补交)。(8)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9)有效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10)应届生的学生证复印件1份(包括封面及个人基本信息页,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11)体格检查表(网报系统下载表格,须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并盖章)。

3、邮寄或直接递交材料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D102办公室 官老师,邮编510275(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博士生申请-考核”制)。

五、材料审核

学院根据上述报考条件对考生报考材料进行第一阶段形式审查,之后按二级学科组织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专家组从申请人的专业背景、综合素质和英语能力等方面对已通过第一阶段形式审查的考生进行资格遴选,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人选。考核名单将于2017年12月12日前在本单位网站公示。

六、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按报考专业分组进行,考核时间为2017年12月15-17日。具体分组安排及考核时间、地点等将于考试前在学院网站及D102办公室门口公告栏予以公布。考核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通过学院材料审

—5—

核者,均具有笔试、面试资格:

1、笔试

笔试内容包括专业英语、专业基础及专业综合知识,考试时长2-3小时,满分300分,其中专业英语、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知识各部分满分均为100分。

2、面试

面试内容包括外语运用能力和业务能力考核两部分,满分为300分。业务能力考核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结合考生提交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报考材料,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是否具备作为博士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相关内容。

考生逐个进行面试,每位考生考核时间不少于40分钟,其中ppt陈述约20分钟。

七、录取

1、综合考核成绩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部分成绩的总和组成,学院分学科方向分导师按总成绩由高至低确定拟录取名单,上报研究生院审核后,在本单位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笔试成绩低于180分、或面试成绩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

3、通过考核但因招生计划所限未能在报考方向录取者,可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申请调剂录取。如学院招生计划未完全使用,可接受原报读我校其他院系相近学科考生的调剂申请。申请人须符合我院的申请条件,按要—6—

求提交申请材料,通过材料审核及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参加综合考核。

4、政审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入学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学费及奖助金

录取博士生的学费及奖助金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九、其它

其它未尽事宜按中山大学有关文件及政策执行。

十、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官老师

咨询电话:020-84115033 Email:isgpgrad@mail.sysu.edu.cn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D102办公室(邮编510275)

招生相关信息请登录我院网站(http://gp.sysu.edu.cn/)“研究生教育”栏查看。

—7—

地理科学中山大学 篇2

1.《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 程改革现状

1.1取得的成果 。

围绕《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章丽萍等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她指出调整基础实验内容、创新专业实验内容,并与科研课题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4]。皖西学院赵咏梅建议在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法, 并阐述了这种方法带来的教学效果[5]。韩山师范学院的胡巍巍认为在《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中,要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华东师范大学束炯等人认为,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与学科体系建设优化结合,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7]。延边大学的金爱芬提出了基于高中地理教材的高校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方案,注重地理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8]。衡阳师范学院刘兰芳认为,为了体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充分利用地理图表及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8]。湖北大学赵锦慧等人提出,利用角色转换教学法、实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法相混合的教学方法, 强化《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堂教学效果。

1.2存 在问 题 。

尽管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现有成果多是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单纯就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学科综合素质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有必要围绕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改革实践教学以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3广 西区 各 高 校 《气象 学 与 气候 学 》课 程 实 践 教 学现 状 。

目前, 广西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等高校。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均开设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大多存在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实验室建设薄弱、实验队伍力量较弱等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目前我系《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实验教学中,以气温、湿度、风、降水的观测实验操作为主, 而以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实验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开放性实验较少, 全面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几乎没有, 因而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实验仪器设备不足且较陈旧,缺乏适合的实验场所和实习场地,观测类的校内实验主要在校园内开展。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的数据资料不全,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学往往得不到有用的数据资料, 虽然我国气象信息共享中心资料丰富,但下载一些资料需要权限,一般的学生不能随便下载,学校还没有建设相关资料的数据库。而且,实验教学人员较少,实验教师的工作是保证实验教学和实验设备的简单维护, 没有时间、精力和热情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改革和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2.适合广西实际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借 助 网 络媒 体 ,强 化 实验教 学 效果 。

随着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发展, 课堂教学已经逐渐被课下教学取代,网络课堂、慕课等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涌现,传统的实验教学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借助网络媒体,由学生查找与课程实验有关的内容,实习并了解实验内容,比如气温、降水、湿度等的观测一些验证性实验内容,具体的操作方法,网络上都能找到视频,学生事先熟悉实验内容,并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由教师指导。此外,有些实验是学校内无法完成的,比如大气环流的变化,台风的演化等,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料,给学生补充。虽然学生不能够自己动手观测,但是网络上的内容足以满足学生中学地理教学的职业需求。

2.2构筑创新实验平台,将科研项目与校内实验教学相结合。

以强化实验教学为重点,整合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实验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将《气象学 与气候学 》课程实践 教学与科 研项目相 结合,使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得到更多训练的机会;在原有实验方案基础上,增设一系列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与教师的具体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可自由选择,但是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参加两次创新性实验锻炼,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自主创新的兴趣, 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3将 《气 象 学 与 气候 学 》野外 实习 与校 内 实验 紧密 结合 。

虽然广西师范大学已经建立了桂林市气象局、猫儿山、青狮潭水库等野外实习基地,但是如何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 使之成为扩展校内实验教学范围、强化实验教学效果的有利补充还有待探索。在借鉴与对比已有野外实习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创新性,并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野外实习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如下: 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拟实习路线,确定实习内容,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实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实地观测寻找证据,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教师从旁补充典型大气现象的剖析与阐释;学生撰写实习报告。

从与科研项目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感兴趣的同学分成各科研小组,由小组查阅资料设置主题提出科学问题,教师从旁辅助,设计实验或观测方案,由学生自己开展实验或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报告。同时,创新性地运用反思教学的方法,不断发现每次野外实习出现的问题,之后逐步改正和完善, 力求探索符合广西区和我校实际的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野外实习模式,并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有机结合,广泛建立具有代表性的野外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摘要:本文从广西区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入手,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西区情并考虑学校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筑创新实验平台,将科研项目与校内实验教学相结合,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等适合适合广西区情的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为区内其他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地理科学中山大学 篇3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数量呈现跳跃式增长[1],然而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比较缓慢或者与之前持平[2],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同样呈现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之专业口径较窄,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低及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配套和大学生自身从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3]。惠州学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院校,其地理科学专业于2009年专升本,本文基于2009级和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于2014年5月对惠州学院旅游系2009—2010级大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内容涉及地理科学的专业认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求职压力和竞争力等要素,另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调查。

三、统计结果

1.实际就业情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工作中,笔者从惠州学院旅游系就业部获取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料,其中,从事教师行业98人,占总人数的46.4%;读研深造14人,占总人数的6.6%;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23人,占总人数的10.9%;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76人,占总人数的26.1%。

2.就业意愿统计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教师行业的占52.1%,公务员占4.7%,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占12.8%,而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占20.2%。图1显示,影响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中,51.20%是地理就业市场形势,32.57%的学生仍能根据自身主观意愿选择就业,剩余16.23%则受家人朋友的影响。

3.就业认知统计

仅10%的受访者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60.1%的人持一般态度,还有29.9%的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差异,会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也从侧面说明就业环境的严峻性。由图2可知,64%的学生认为供过于求是未来求职压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学校专业竞争力、自身素质、学校名气和专业排名以及用人单位待遇分别占59.80%、46.46%、74.60%、46.90%和17.10%,这些数据表明激烈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求职的心情,更是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如图3,在“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什么竞争力”的问题中,选项分别为教学基本技能、过硬的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优异的成绩、广泛的人脉关系及其它,比重分别为88.2%、91.5%、48.3%、26.5%、17.5%和10.5%。然而,在图4中受访学生在求职中最欠缺的表现主要为工作或实习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占比重分别为69.2%和63.5%,其中,学校硬件条件不足、求职方法欠缺以及对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所占比重较少。

四、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缺乏就业规划。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愿景与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差异,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数据表明2009与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转行的比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在就业时多半受本专业就业形势影响,不仅增加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体现了他们在就业规划上的欠缺。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图2的问卷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供给与需求错位、高校间竞争压力大以及用人单位存在不公正待遇等因素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74.60%的受访学生仍认为最大的求职压力来源于自身素质,充分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且,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层面,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理论结合实际,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更好就业。

2.高校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毕业生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成绩的高低和人脉关系等在毕业生就业时对提高其竞争力非常重要。从图4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学生要求,工作或实习经验严重缺乏,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以及提高择业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惠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虽设置了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但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本校的专业实习作用一般,这样的现象暴露出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用人单位访谈中,一些单位反映高校理论跟不上实践,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一些单位还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强调要使毕业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十分关键的因素。

3.用人单位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机制、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是其它专业,大都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与高校扩招有直接关系。并且,近年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改革编制,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部分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实际需求抬高学历门槛,易造成人才浪费,加大人才引进成本。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学生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这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4.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3]。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者,如果在就业市场中受到各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则更难体现。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使市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会对市场状态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受到就业观念、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鉴于此,当前大学生势必要认清就业形势,为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起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致力于提供更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平台。企业及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逐步消除专业歧视及少数潜在不公正待遇,增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开展地理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尹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分析与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4):92-94.

[2]冯建栋.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及就业政策[J].企业导报,2011(1):54-55.

[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85-90.

地理科学中山大学 篇4

《自然地理学

(二)》

1403 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于威威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潜水:饱水带中自地表向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3、土壤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土体内物质转化所产生的结核、锈斑等物质。

4、硅铝铁率:土体或粘粒部分的SiO2/R2O3分子比值。土壤粘粒部分的SiO2/Al2O3则可用于判断粘土矿物的种类和性质,因为1:1型粘土矿物的SiO2/Al2O3=2;2:1型粘土矿物的SiO2/Al2O3=4。

5、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

6、生态幅度:每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耐受范围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称为生态幅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水循环的实质是什么?

答: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即无开始,也没有结尾。从实质上说,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个环节。

2、试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答: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

(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3、简述土壤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答: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壤与地理环境间的辩证关系。它研究土壤客体的物质组成和转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土壤理化性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土壤的发生、演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土壤类型的分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土壤的空间分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活动与土壤演化的关系等,以此揭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原理。土壤的地理发生学

理论、土壤形成过程与形成规律理论、土壤分类理论、土壤地域分异理论等就是在研究上述诸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土壤地理学基本理论。

4、土壤矿物质的转化有何规律性?

答:矿物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水、热、酸度条件,其水解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根据矿物水解的顺序,可将水解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水解过程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不同。

首先是水溶液中的H+置换矿物所含的盐基离子形成可溶性盐类,使之遭受淋溶或形成次生固体盐类淀积于土层内,称为脱盐基阶段。正长石则转变为次生铝硅酸盐(相当于水化云母、蒙脱石);继而次生铝硅酸(盐)亦进行水解,硅以游离的硅酸溶胶析出,次生铝硅酸盐随之转化为高岭石类,称为脱硅阶段。最后高岭石亦水解,脱硅作用继续进行,而铁(铝)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富集,称为富铝(铁)阶段。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在时间上的阶段性,这种时间上的顺序性、阶段性反映在空间上便表现为一定的地带性。如在极端寒冷、潮湿的极地带或干旱的荒漠地带,则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极为微弱、次生矿物主要为水化云母;温和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带次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蛭石;湿热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次生矿物则主要是高岭石和铁铝氧化物。

5、生物群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具有一定的群落外貌;(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3)具有一定的优势现象;(4)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为什么岛屿生物灭绝速度比大陆快?

答:(1)岛屿生活的风险比大陆风险大,(2)灾变对岛屿有持久的影响;(3)岛屿上一个种撤离某个区域后,返回的机会非常小,易发生灭绝;(4)岛屿生物不容易重新侵入;(5)岛屿生物消亡后,难以弥补。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土壤吸收性能产生的机理。

答:土壤固相部分,实际为一复杂的疏松多孔体,当土壤溶液通过时,土壤犹如一架过滤器,阻滞、截留并保持溶液中大于其孔径的悬浮物质,这种作用称为土壤的机械吸收作用。某些土壤的粘粒淀积层的发育,是与土壤的机械吸收作用密切相关的。

土壤的物理吸收作用,也称分子吸收作用。主要是指土壤固相物质借表面能从土壤溶液和空气中吸附和保持一些分子态物质的作用。如土壤靠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子引力能够吸附CO2,H2O,H2,NH3、有机酸、醇、有机碱等分子态物质。

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物质经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而淀积在土壤中的过程,称为化学吸收作用,也称化学固定作用。如,土壤中的有效磷及H2PO4-及HPO42-与Ca2+、Fe3+、Al3+作用,生成难溶性磷酸钙或磷酸铁(铝)的过程,使磷发生化学固定。

生物吸收作用是指生物有机体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并以有机质形式在土壤中积累的过程。有机质

再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将养分重新释放出来以供植物利用。

土壤物理化学吸收作用是指土壤胶体对土壤溶液中离子态物质的吸附作用。因此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土壤胶体的存在。土壤物理化学吸收作用具有独特的性质,对土壤离子态物质的迁移转化、植物养分的供给、土壤缓冲性能的产生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对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须进行较详细的研究。

2、试述世界陆地生物群的水平分布规律性(以欧亚大陆为例)。

答:(1)欧亚大陆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纬度地带系列:

大陆东部太平洋沿岸系列:生物群由北向南的更替顺序为:苔原-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该系列夏绿阔叶林是由较耐寒旱的栎类等组成。这里的常绿阔叶林大为发育。这种现象与大陆西岸广为分布的夏绿阔叶林以及北非的亚热带荒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和不对称性。

大陆西岸的大西洋沿岸系列:由北向南更替的顺序为:苔原-夏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亚热带荒漠-热带疏林-稀树草原-热带雨林。该系列夏绿林比大陆东岸发育,并向内陆伸展。在地中海地区,有适应干旱的常绿硬叶林;在亚热带形成了荒漠。

大陆内部:由北向南的更替顺序为:苔原-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热带荒漠。出现了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针阔混交林和夏绿阔叶林无法生存,而被耐干旱的草原和荒漠所代替。

地理科学中山大学 篇5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7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2、简述我国东部的主要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简述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的特点。

4、简析“乌金三角”的产业结构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

5、简述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5分,每小题25分)

6、国家中长期铁路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系统。试述“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格局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

7、总体上,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大致相当,但为什么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8、应对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路径有哪些?根据中国国情及其区域发展特征,阐释我国坚持的立场原则、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分区域实施的战略重点。

地理科学导论

一、简答(每题10分)

(一)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

(二)何谓“土地承载力”?

二、简析(每题15分)

(一)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

(二)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

(三)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四)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三、综合论述

(一)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25分)

(二)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20分)

08地理科学论文题目 篇6

郭志军:平顶山市矿产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中学素质教育与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河南省低碳发展模式与路径

李高伟:商丘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商丘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商丘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李国军:周口市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

韩军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探究

郭林:林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林州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向猛:河南省城市化推进研究

近十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城市用水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郑州市为例

李帅旗新形势下商丘市经济发展条件与机遇分析

商丘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研究

孙乾坤淮阳县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朱昌瑞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以开封为例

侯保中学生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平顶山煤炭产业基地分析

刘慧 我国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以焦作市为例

永城矿区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余飞低碳理念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平顶山为例

平顶山市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研究

张凤霞平顶山煤炭区生态环境评价

平顶山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

崔建洛平顶山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问题及对策研究

平顶山煤层分布及成煤条件客观分析

平顶山白龟山水库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调查及原因分析

段春兰探究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点研究

地理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真真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研究——以平顶山为例

关于中国新城区规划的研究——以郑东新区为例

彭玄玄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以黄淮流域为例

新农村建设规划及生态农业——以商丘为例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革新

李明静气象灾害研究

华北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

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调控研究

陈青土壤中温室气体产生、排放与吸收的过程及机制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平顶山为例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马晓华绿色城市建设研究——以信阳为例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信阳为例

彭培白龟山水库湿地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

白龟山水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工湖泊的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以白龟山水库为例

洪丽怎样在地理教育中实施德育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观”

中学地理教师成长规律及其自主成长

李亚培中学地理教育手段现代化研究

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李航煤炭城市大气的污染调查与控制机理研究——以平顶山为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平顶山为例

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结构

白亭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平顶山为例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平顶山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研究

刘彩云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对地理选修模块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与课堂调控技能研究

苏红莉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研究

浅谈大学生家教教育方法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于博

1、基于气候带分异条件下的雨水综合利用原则及对平顶山(或学院)雨水资源化的指导

2、低山丘陵区域城市灾害地貌与减灾研究初探——以平顶山为例

刘欣

1、河南省低碳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平顶山为例

2、中原经济区城市土地利用情况——以漯河市为例

3、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研究---以平顶山为例

李鹏飞:

1、平顶山城市空间结构调查与分析

2、平顶山市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研究与分析

3、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结构划分

杨广宇

1、煤炭开采引起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平顶山煤矿开采为例

2、嵩山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分析

常飞

1、生态墓对现都市的效益分析

2、九头崖风景区开发规划——妖怪主题文化风景区规划

刘龙辉

1、南街村保护与开发可行性调查报告

2、金牛山与紫云书院联合开发可行性调查报告

朱奎星

1、山区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以尧山地区为例

2、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可行性报告——以郏县临沣寨为例

于田田

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的营造——以平顶山为例

城市慢行基础设施发展评价——以平顶山为例

城市商业区公共停车区域空间设计研究——以平顶山为例

李珊珊

基于ArcGIS的郑州市城市边缘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的空间分析

于风娜中学教师应对师生冲突行为特点的调查研究

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陈霞基于DIS的河南省产业结构空间分析

李亚丽黄河中下游汛期水沙的尺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

王章涵 基于河相系数与流量的关系对黄河下游不同河型河道的水沙效应的研究

蔡文萍从高校环境卫生的现状透视校园垃圾桶数量的配置和大学生环境意识——以平顶山学院为例

郑文敏尧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板图板画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合作学习,专业英语教学

高等教育人才的外语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的不断深入, 提高国民的专业英语素质和竞争力水平势在必行。各个行业专业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成为目前国内大学各个专业教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专业英语不仅是专业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且也是大学在校学生提高专业英语书刊和文献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并明确提出要优先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开展外语教学。尽管教育部门十分重视专业英语教育, 但是目前大学专业英语的教育状况却令人不满意, 专业英语课程成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其课程设置与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国际接轨的要求相差甚远。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地理信息在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如数据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以及空间分析等相关内容, 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获取技术 (其中包括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 、地理信息传输技术以及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软件, 运用到社会各个行业中。地理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和现有的软件主要来源于英语国家, 目前许多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软件及二次开发平台, 如Arc Info、Erdas、Map X、Map Objects等都是英文版。在引进时, 往往受到语言障碍的制约, 严重影响到对新技术的及时理解和应用。因此,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 才能快速操作软件并有效使用专业软件的帮助文档, 熟练掌握运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

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经验, 在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从教材选取、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 谈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与改革的一些体会。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 重视程度不够, 课时有限

由于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专业英语教学的组织管理比较松散, 而且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定为选修课程, 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此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是英语语言运用与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 但是多数人认为它是专业基础课程的一门附属课程, 并且逐步压缩课时, 目前一般设置为30~50个课时。事实上, 由于地理信息科学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需要掌握有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基础知识较多, 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专业英语不能占用过多的课时, 与教学大纲规定的100~120个学时相差甚远, 使得教学难以展开。在有限的课时内, 只能对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某个部分进行教学, 或对全部内容大致介绍, 教学内容无法一一深入讲解;同时, 课堂实践教学时间比较短, 如几乎无法开展由学生自主研习专业英文文献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软件的帮助文档课堂翻译, 这样就无法突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学效果明显降低。

2. 以自编讲义为主, 内容参差不齐

由于地理信息科学内容覆盖面广, 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目前多数大学都开设了这三项技术的相关课程, 但由于没有正式出版的涵盖上述内容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使用, 任课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 自编讲义。从内容上讲, 讲义内容只注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者中一个部分的相关内容与词汇, 未涵盖其余两个部分, 讲义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求。从自编教材内容选取上看, 这些自编讲义多来自原版英语书籍的片段或网络相关科普知识, 内容差别比较大, 有些内容不加筛选, 有些句子结构复杂又没有相应的汉语解释, 令人费解。根据现状, 笔者和其他两位老师编著了国内第一本《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 弥补了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无专业英语教程的缺陷。

3. 教学模式陈旧, 学生差异明显

就课堂教学而言, 调查显示目前60%以上的专业英语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以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课文为主,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学生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听、说、写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同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授课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 可以听懂授课内容;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再加上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理解所讲授内容, 教学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要有效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就必须在足够的教学课时内, 研究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进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 注重专业英语教学

首先, 地理信息科学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多, 在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 要有足够的教学课时开展教学内容;其次, 关注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工作, 由于目前适合中国各个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很少, 多是任课老师自选的专业文献, 缺乏逻辑性, 同时也出现一些语法和翻译错误, 致使其参考性降低。只有高质量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材才可以确保教学质量, 弥补授课教师的不足;强化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 任课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专业背景知识、较强的口语能力, 也要有深厚的英文文献阅读、撰写和翻译能力。

2. 研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就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把教学过程当成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双向互动、合作交流和共同研究的过程, 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局面。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术语、句式翻译技巧和专业内容之外, 还要讲解学生经过思考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 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也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地理信息系统讲授内容而言, 教师不但要教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术语、复杂句式翻译技巧等内容, 还应让学生以小组方式浏览并下载欧美大学教师教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内容, 包括和授课教师之间的远程交流。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教材、期刊文献和软件,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最初形成和最新发展, 以授课内容或期刊文献为例, 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课堂翻译以及内容讲授。

参考文献

[1]付春风、贺亚平、赵春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 2011 (21)

[2]袁博、邵进达、李明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矿山测量, 2006 (4) :70~72

引领中国地理科学走向世界 篇8

初识吴传钧是1989年春。当时,我还是一名编辑,到华东师范大学组稿,听闻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也在,便辗转约访他。吴老先生欣然答应接受我的采访。初次相见,他知识渊博,谈锋甚健,为人谦恭,一副学者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8年,正值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建社10周年,我是时任社长,亲自去函邀请吴老题词。吴老欣然写下“繁荣科技出版,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条幅。

2000年春,我赴京参加会议,抽空给吴老打了个电话。此时,虽已82岁高龄,但吴老的公务仍十分繁忙。经安排,4月26日,我在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院见到了吴老,就我国的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环境资源、北京沙尘暴和西部大开发等问题进行了一番长谈,吴先生还详细地向我介绍了他的成长道路、学术成就、治学经验和今后打算。

吴传钧(1918—2009),江苏苏州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理系,194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45年考取公费赴英留学,1948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讲师,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是我国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为推动中国地理学界与国际地理学界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吴老长期从事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提出,经济地理学非一般所说的经济科学,而是与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密切交错,具有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地理学的中心研究课题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过程、机理和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这些学术见解推进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他还对土地利用和国土研究与规划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他曾多次率中国地理学家代表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访过20多个国家。曾任美国出版的《中国地理学者》、德国出版的《地学季刊》及中国香港出版的《亚洲地理学家》等杂志的编委和顾问。出版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中国土地资源》、《中国区域规划》、《土地与水资源管理》和《中国地理学》等大量中英文著作,参与编写的《中国海岸带与海涂资源调查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地图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的《中国农业地理总论》、《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集》、《中国地理利用》等专著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编著了《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现代经济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等书。

求学时代

吴传钧,别号任之。1918年4月2日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吴曾善当过司法官,后在东吴大学教法律,曾任苏州律师公会会长,还是著名的书法家,苏州虎丘山门题字“古吴揽胜”以及“别有洞天”均为吴曾善所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比较严格,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年后,吴传钧又接受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思想。

还在少年时代,吴传钧就对地理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阶段,听地理老师介绍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所描绘的美好前景,激发了他学习地理的兴趣。后来,他就读于江苏省立苏州高级中学,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后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的胡焕庸。1936年,吴传钧中学毕业后考入地处南京的中央大学地理系,开始专攻地理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到重庆沙坪坝,学习环境相当艰苦。1941年,吴传钧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央大学研究生院地理学部,在胡焕庸指导下学习。1943年毕业,获得该校第一个地理专业硕士学位,随后留校当讲师。1945年,有个招考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其中地理专业有一个名额,吴传钧被录取,由当时英国文化协会驻重庆代表、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P.M.Roxby)介绍,他进入以研究远东地理为中心的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秋,吴传钧毅然返回到正处于动乱之中的祖国,由当时设于南京的中国地理研究所所长林超延聘到该所工作。

初露锋芒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理研究所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几十年来,吴传钧一直致力于地理研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著名大学地理系讲授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

吴传钧对地理科学的所有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爱好。最初他侧重于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研究。考虑到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他提出了“为使全国人民丰衣足食,发展农业生产是最根本的任务”的重要观点。他还认为,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比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要密切得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地理学为农业服务可以展其所长。他在国内外大学所写的3篇毕业论文,都是有关农业地理方面的。他当年的大学毕业论文《中国粮食地理》就是在抗战时后方粮食紧张的情势下写成,1942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重庆出版;他的硕士论文《四川威远山区土地利用》,通过著名地理学家翁文灏和黄国璋先生的评审,1944年发表在四川银行《经济集刊》上;他的博士论文《Rice Economy of China(中国稻作经济)》是根据当时中央农业试验所提供的分县农业统计,经过分析研究之后写成的,得到了英国人文地理学家达尔培(H.C.Darby)和经济地理学家斯坦普(DudleyStamp)两位教授的指导。

成就斐然

在地理研究的领域里,吴传钧研究农业地理大都从土地利用入手,他认为土地利用是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环境关系表现得最为具体的景观,通过研究土地利用,不仅可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还可了解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解放后,吴传钧进行的第一项研究就是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他编制了我国第一幅大比例尺彩色土地利用图。上世纪50年代,他又结合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进行了东北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研究。70年代初,他参加了大兴安岭地区农荒地资源考察,到我国东南浙、赣、闽三省和西北甘、青、新三省区进行了农业生产典型调查。70年代后期,吴传钧发起组织全国各地理单位编写《中国农业地理》丛书,并主编了其中的《中国农业地理总论》一书。80年代初,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他主持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的编制与研究工作,于1990年出版,为国家进行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编制全国性土地利用图带了一个好头。

吴传钧对地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是适应国家各个阶段经济发展形势而确定的。例如建国初期,为了配合铁路建设,他负责进行了兰州-银川-包头新铁路线的经济选线工作;配合水利建设,他参加了黄河流域初期规划工作。上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中苏两国科学院为开发黑龙江流域水利资源组建综合考察队,他参加了有关生产布局工作,受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的指派,到苏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系统学习地理综合考察方面的经验。60年代初期,他所在的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受华北局计委的委托,调查华北地区工业布局问题,他负责工业用水的调查。80年代初,中央把国土开发整治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吴传钧认为这项任务的很多内容如资源评价、生产布局、环境综合治理、地区国土规划等,都是地理工作者的分内工作。国土开发整治的总目标是理顺和协调好人类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而根据他的理解和认识,地理学就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体系为核心,它和国土整治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完全一致。这给地理工作者提供了大好的用武之地。因此,他一方面号召地理界的同行们为国土开发整治服务,同时把自己的科研重点转到了这一方面。

学术论点

从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全局来看,吴传钧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加强,首先是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建国之初按照苏联的模式来发展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而忽视了人文地理,当时在“左”的思潮冲击下甚至把人文地理学视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来批判,以致我国地理学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局面。1978年,国家战略重点转移到了现代化建设上,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地关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社会所认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曾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干部的培养要注意学习地理知识,尤其是人文地理知识。在国家“六五”计划中,明确规定要加强人文地理研究。此后,他协同胡焕庸、李旭旦两位老师,积极为发展人文地理而工作。

其次,建国以来我国地理学强调应用,有计划地组织全国地理界的主要力量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服务,的确也作出了不少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以致地理科学本身的理论建树显得十分薄弱。他常要求青年同志在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之后,要提出三方面的成果才算完成任务,包括根据任务的要求而提出调查研究报告、系统汇总调查地区的素材写成区域地理资料及总结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写出有关的理论文章等,期望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带动学科本身的发展。

根据自身实践的点滴体会,吴传钧发表过一些理论见解,例如关于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和范畴问题,过去我国地理界不少同志受前苏联经济学家的影响,断言经济地理学是经济科学,而且是以研究生产配置为中心;吴传钧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和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关系十分密切的社会科学,也可以理解为具有自然-经济-技术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同时他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以生产配置为中心的狭义的生产地理学,而应当是以研究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为中心的广义的经济地理学。无论是这些论点还是他后来提出的地理学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体系为中心等论点,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为地理学的理论建树提出的新论点。

新的奉献

吴老在古稀之年最关心的大事有两件,一是如何开创我国地理事业的新局面;二是如何更好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年地理工作者。

为了开创新局面,除了本职工作外,吴先生还兼任一些有关的业务组织工作。在研究所内,他先后当过学科组组长、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在研究所外,他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等五六个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长或顾问,以及《地理学报》等七八种全国性地理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或顾问,还受聘于一些名牌大学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任兼职教授、研究员或顾问。特别是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的工作以来,他对推动和协调地理界有计划地进行某些全国性学术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对外开放以后,吴先生代表我国地理界,曾先后出访了美国、日本、捷克、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讲学,曾担任过联合国大学(东京)校长顾问委员,组织由该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出面召开的《土地资源评价和合理利用(1981)》和《地区发展规划(1983)》等国际学术讨论会。1984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吴传钧周旋于各国代表团之间,经过协商和斗争,恢复了我国在国际地理联合会的会籍,了却了他一桩心愿。1988年在悉尼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吴传钧被选为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

多年来,吴传钧一直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了开拓和发展我国地理学的信心。他认识到我国地理学在当今世界上不能说是落后,相反,在某些领域还居于领先地位,但也不能不承认我国地理学理论建树相对薄弱,在工作方面和手段方面同先进国家对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对外宣传我国地理学的成就,他主编《Geographyin China》等英文书刊对外发行,并担负美国《China Geographer》和西德《Geo Journal》等地理学术专业期刊的编委工作。

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地理工作者,除了经常到有关大学兼课或作学术报告外,自1960年起,吴传钧开始着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招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和国土整治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988年开始接纳博士后进修生。每次和新招入的研究生的第一次谈话,他总会先谈到一个立志问题。他强调青年人不可无志,而且要立大志,有了理想,才能一步一步向着这个目标奋斗,以求“卒抵于成”。吴先生认为,地理研究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不仅要“读万卷书”,系统汲取国内外和前人的宝贵经验,而更重要的还要“行万里路”,多做野外考察,多做社会调查的工作。他自己便是从上世纪40年代初在四川调查土地利用开始,有时徒步、有时骑马、有时蹬自行车,不辞辛苦,跑遍了各省(市、自治区),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再加上在世界各大洲考察的经历,使他对地域差异性的认识极为深刻,这也许就是他对地理研究有最大的发言权的原因。他要求青年一代不怕苦、不怕累,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到基层中去,多多考察、访问、调查,以求取得感性认识,然后再阅读他人著作,从而加深理解,知所取舍。他还常常把自己以往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学术和品行两个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对于当今人类所面临着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等关系问题,吴老认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对于西部大开发,吴老说,党中央决定西部大开发是十分正确和英明的,因为种种原因,西部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基础设施。但西南、西北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是西南、西北的优势,对此,吴老十分风趣地打了个比喻:“东西运出来是金银财宝,运不出去是树皮烂草”。还有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的问题,在西部开发中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有56个民族,大部分在西部,在开发西部中,如何使文化融合,创造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东西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还有一些认识要端正,如中国幅员辽阔,但东西部在文化、自然资源、经济、气候等方面差别很大,所以发展西部要因地制宜,才能健康发展。如“以粮为纲”是违反原则的,全国千篇一律,草场被破坏,畜牧业被破坏,蔬菜基地也被破坏,林地“以粮为纲”,资源就被破坏,这样的决策缺乏地理差别观念。

又如,过去只知道陆地国土,不知道海洋国土。海洋国土又叫海洋经济专属区,沿海的200海里范围内,主权国有优先开发和管理权,中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今后很多资源要从海洋补给。不能忽视海洋的研究和开发,否则,会影响到现代化建设。

年逾古稀的吴老先生兢兢业业工作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地理学方面的深厚精湛的修养,科学研究的丰厚成就,使这位学者卓然立于科学殿堂。作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我国现代经济地理学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吴传钧成就斐然。他为推动中国地理学界与国际地理学界的合作交流和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一篇:档案管理学作业答案下一篇:爱满天下,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