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探讨

2024-10-08

地理科学探讨(通用12篇)

地理科学探讨 篇1

一、现行高校地理课程设置存在的局限性

1、综合能力培养有明显的不足

受现行的教学计划的影响, 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结构中对地理学区域性, 综合性特征的学习以及培养都分散在各课程当中, 不仅没有明确的目标, 而且没有比较完善的计划。所以, 学生综合能力较低。学生在撰写论文中也缺乏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生搬硬套。

2、专业课与基础课比例不合理

(1) 片面的强调部门地理的重要性, 把着重点放在基础课程课时多和难度的加深上, 在内容的取舍上重植物特性、岩石与矿物等内容。而忽视了与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关系非常密切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和植被分布等内容, 导致过分专业化。

(2) 专业主干类课程所占比重偏小, 尤其是区域地理课程, 老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这造成的结果是导致了大多数的学生普遍缺少区域地理的知识, 尤其缺乏典型区域研究与开发的案例。

(3) 在当前流行的地理课程中, 人文地理包括多门课程, 此类课程是地理学的主干课程都得以加强。但是, 由于相互的交叉重要, 教师容易顾此失彼。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而且又难以体现人文地理学的整体特征。

3、实践教学的环节薄弱

地理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它的基本思想便是通过实践获得。目前大多数学校这个专业只是开展基础地理的野外实习。而且地点少、课程多、时间短。难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另外, 学校实验设备不足,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

4、严格的分科课程制造成的问题日益突出

当今的综合学科, 交叉学科和横向学科大量出现, 这反映出各学科之间相互综合, 相互交叉, 甚至逆向发展的社会现象。在这种现实情况下, 传统的分科理论已经不能够说明地理科学中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然而, 目前在学校中盛行的自然地理学和地理学的分科正是把自然界分为几个部分的产物。在分科课程中, 各科根据自己需求规定重点忽视了整体性, 脱离真正的地理学轨道。同时, 分科课程也使得新的知识很难纳入现有的课程, 比如:地球系统科学等一些地理热点问题至今未能列入大学的课程内容。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突出基础思想, 提炼基础思想课程

这里所说的基础就是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理论和专业基础, 又要有广泛人文与社会基础知识, 要改变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 便应提高水平加强综合, 减少重复, 增进能力, 加强计算机外语拓宽基础等。基础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与地理科学有密切关系, 要提高和修改教学内容, 加强专业的针对性, 增加文科类课程, 把管理学、经济学作为选修科目。

2、强化培养目标和造就实用人才

鉴于大学生毕业后都已参加工作为目标, 因此新课程的设置既要注意传统意识的传授, 又要体现应用能力的发展。专业主干类课程所占比重小, 尤其是区域地理课程老师很难完成教学的任务。这造成的结果便是导致了, 大多数的学生普遍都缺少区域性地理知识, 尤其缺乏热点兴趣与研究与开发的案例。在当今流行的地理课程中人文地理包括多门课程。此类城市地理学的主干课程加以加强。但是由于相互的价差与重复教师容易顾此失彼, 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而且又难以体现人文地理学的整体特性。

3、体现地理特色, 改革实践型的教学环节

(1) 改变野外实习的方式, 适当的增加野外实习的时间, 低年级部门地理的实习应以短途实习为主, 既可以锻炼自己, 又能节约费用, 而高年级要以综合实习为主, 可以采取区域开发这种形式, 达到锻炼综合能力的目的。

(2) 改革传统的实验方式, 把天文观察、水文测定等组合在一起, 把过去的那种实验课依赖于理论课的体系, 改革为独立的开设实验课程, 同时, 开放实验室,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如此一来, 不仅弥补实验室不足的缺憾, 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3) 倡导对乡土文化的调查和研究, 增设乡土类地理课程。这种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包括课程结构的综合, 内容的综合, 以及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 因为“乡土”是学生最熟最亲的地方, 很容易便激发学生们的求知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此,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开设选修课, 建设新型的主辅同修体系

合理的调整专业基础课程, 开拓专业课程群, 在保证专业必须课的前提下, 设置“应用课程”, 为学生提供选修系列课程, 如:开设教师教育课程, 满足师资问题。

5、设置研究型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实际社会问题为核心的“研究型课程”, 按解决此类问题的逻辑线索而组成的课程内容, 它是全新的一种课程形式, 它涉及很多门的知识, 不仅包含自然方面知识, 而且包含社会方面内容, 也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实施这种课程能采取专家讲座以及学生写论文等多种形式, 强调知识综合, 并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 给每人自由进取和发挥的空间, 地理学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的科学, 它的发展同社会的需要以及科学的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 而且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此外, 频繁自然灾害的发生, 损失惨重等问题更加的突出。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地理学从综合的区域等方面给出研究, 课程的设置要针对这些问题, 从“重实用、突特色、厚基础”等方法论出发, 提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施办法, 充实基础课程, 重组专业基础课程, 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地理学也在不断扩大它的研究领域, 并且在方法, 技术和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步入现代化发展时期。传统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在适应社会的发展, 也不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所以, 为了更好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要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定位。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树志.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3]王树志.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4]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4]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地理科学探讨 篇2

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区域地理

(一)(RegionalGeography(1))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12C35Y

学分数 : 5总学时 : 85学时分配 :讲课68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

先修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 地质学 气象气候学

二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很强的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 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区位和疆界(4学时)

掌握中国的自然、经济地理概况及其在世界的地位;了解中国遥感图象的地学分析。(教学方式:讲授)

2. 自然资源结构及其评价(12学时)

掌握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分布规律;理解自然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评价自然结构的依据。(教学方式:讲授)

3. 海岸及海域(2学时)

掌握海域、海岸、海洋资源与海岛的基本概况及其经济评价;理解海域、海岸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学方式:讲授)

4. 人口与经济发展(10学时)

掌握人口的发展概况与基本特征;理解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掌握土地利用、水利开发历史、现状;理解土地与水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产业布局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城乡建设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教学方式:讲授)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2学时)

了解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掌握中国各主要区域文化及其特征;掌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联系。(教学方式:讲授)

6. 灾害与环境(4学时)

掌握灾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环境治理方案的要点。(教学方式:讲授)

7. 景观与区划(10学时)

掌握景观与区划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自然、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景观研究历史;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及各类区划的划分原则;掌握中国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与综合区划。(教学方式:讲授)

8.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4学时)

理解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国土整治方法和方案;掌握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了解具体应用实例。(教学方式:讲授)

9. 区域分析(27学时)

掌握区域描述体系;掌握影响各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掌握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了解各区域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以及各区域的发展方向。(教学方式:讲授)

10. 自主学习(10学时)(其他自主学习内容包含在以上内容中)

四 教学方法

1.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 逐步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到电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122

3. 试点自主学习。五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采取平时50%与考试50%相结合的方式的比例核定成绩。六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中国地理》 赵济 陈传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自然地理》赵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经济地理》吴传钧主编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陈传康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文地理学》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旅游地理》宋德明、张卫东、赵国光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撰写人:黄天元审核人:杨晓平

区域地理(二)(Regional Geography(2))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12C36A

学 分 数:4总学时:68学时分配:讲课68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区域地理(2)》是地理科学专业高年级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世界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从事世界地理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世界自然和经济概貌,以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自然和经济地理状况;基本掌握各地区的基本自然和经济地理事实;掌握世界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纷纭复杂的国际自然和经济地理现象的能力。向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伟大意义,宣传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我国的基本外交方针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基本看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通过世界地理的教学,使学生对世界自然和经济地理现象的区域差异和不平衡性有深入的理解,训练学生从事世界经济地理分析和研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将来独立分析变化多端的世界自然和经济地理现象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为教学的基本努力方向。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讲课内容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 世界自然环境的分异规律

第一节 地形分异 第二节 气候分异

第三章 全球经济地图的变化

第一节 前资本主义时期 第二节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第三节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期

第四章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时数 48学时 2学时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4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2学时 4学时

教学方式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3讲课内容

第一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化 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

第五章 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主要影响

第二节 新技术革命对世界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第四节 新技术革命促使南北和南南差异继续扩大 第五节 技术进步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第六章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 第三节 当代南北经济关系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七章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第八章 世界产业地理

第一节 世界第一产业地理 第二节 世界第二产业地理 第三节 世界第三产业地理

第九章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区域分论

第十章 亚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本 第三节 东南亚 第四节 南亚

第十一章 欧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英国 第三节 法国 第四节 德国

第十二章 非洲 第十三章 南美洲

时数 2学时 2学时 12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12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8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0学时 8学时 2学时 4学时 1学时 1学时 8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教学方式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讲授课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对世界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地理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基本专业能力。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丁四保:《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刘德生等:《世界自然地理》,陈才等:《世界经济地理》。

撰写人:叶持跃审核人:杨晓平

其他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初探 篇3

一、科学方法教育的界定及功能

1.科学方法的界定

什么是科学方法?不同研究者界定科学方法的角度虽不尽相同,但均认为科学方法是学习者或研究者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手段,而且都强调手段的有效性。周光召院士认为科学方法是在严格的科学条件限制下,通过严谨的观察实验,严格的逻辑推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内部各部分以及事物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相互作用,确定有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运动变化和因果关系,形成规律认识。

2.科学方法的功能

教育家杜威重视科学方法教育,认为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此,教育主要不是去传授那些现有的知识,而应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促进学科的发展

从物理学的发展史看,伽利略的实验法拉开了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序幕。洪堡和李特尔就指出,使地理科学理论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人们对于地理学方法论的认识水平。洪堡将比较法引入自然科学中带动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科学方法构建获得科学知识的桥梁

知识是在一定方法上形成的,而一定方法又是知识发展的产物。较早关注科学方法教育的教育家洛克(J.Locke, 1632—1704)认为良好的方法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物。伏尔泰(Voltaire, 1694一1778)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强调感觉和经验,认为观察、实验和实际锻炼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

(3)科学方法培养创新

现代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类比、模型法、假说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国科学教育家阿姆斯特朗(H. E. Armstrong, 1840一1937)指出:“理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使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能力,而培育这些基本能力要靠科学方法的训练”。

(4).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观

科学方法是联结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纽带,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是通过科学方法这条纽带来实施。皮尔逊强调:“科学方法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和“唯一道路”。在赫特纳看来要揭示地理知识中所蕴涵的辩证法,并向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也要通过科学方法这条纽带来实施。

二、我国中学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

我国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得目前关于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及内容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科学方法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学科科学方法知识的缺乏

很多地理教师把科学方法等同于学习方法,一些地理教师对除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外的地理学科特殊科学方法了解较少,如区域比较和区域综合分析法、地理实验法、空间定位法等。

2.教育观念未转变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指导, “双基”教育也几乎成了教育界上下一致的共识。部分教育工作者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割裂,缺乏对科学教育的整体认识,甚至完全抛弃了探求科学知识中运用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得不到体现。

3.科学方法教育目标难把握

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组织不能只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也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美国国家地理程标准根据k一4,5一8,9一12年级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所应知道地理技能做了详细制订标准,对4、8、12年级学生划分了“不达标”、“达标”和 “超标”。和美国相比,a.我国地理科学方法目标过于抽象、笼统。b.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和心理发展特点都不相同,选择适合学生思维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科学方法进行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认、识地理特点及专门科学方法。

4.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不明确

地理课程标准虽提出“过程与方法”为地理教学三个目标之一,但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什么;教育应达到何种层次的目标等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在实践上也远没有像科学知识教学那样,教学内容具体、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自觉性去把握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因而科学方法教育一直还处于较盲目和随意状

态。

三、中学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点领域

1.地理观察法

地理研究主要在野外进行。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了解地理。新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活动题在这方面都有体现。如湘教版地理I中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部分有个活动题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所用的道具是一跟细竹竿和一快空地,学生通过观测不同时期的日影长度,运用相关知识计算得出该学校大概的经度;通过地理观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将书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

2.区域分析综合法

在地理学中,地理空间定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空间定位,根据该地区的相关要素的特征,综合分析该区域的特征。区域分析综合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

如分析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这是一道经典的区域分析综合题,首先确定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为下垫面、降水、气温。

①区域定位:欧洲西部,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岸,北纬40-60之间,地形平坦,南部有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

②分析:北纬40-60之间且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岸,所以降水丰富;北纬40-60为温带气候;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流可以深入大陆内部。

③综合:由以上分析可知,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且深入大陆内部。

3.地理实验法

地理学科的知识及体系本身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与现代教育追求的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致的。实验在设计时应该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如湘教版地理I中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一个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该实验设计为自己用土壤堆积成个圆锥状,并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法(纸片、树叶、麦秆)当无草皮覆盖时,怎样保持水土不被流失,并观察最佳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动手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教育。

四.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模式

在进行地理科学方法教育中,主要有个两个模式,既显形模式和隐性模式。显性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教学明确要进行科学方法及具体的方法,在进行教学前告诉学生关于该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应用该科学方法,并告诉学生应用该方法的步骤。隐性科学方法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未明确要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但是教学中,运用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了解该方法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马蔼乃.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研究[J] .地理学报.2001,(3).

2.金姝兰,毛尚俊,毛汉玉.中学地理实验课的开设对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影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张郁.浅谈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J] .学科教学.2005,(10).

4.张军民.地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

地理科学探讨 篇4

关键词:地理科学,GIS,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0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表现地理空间数据 (Geo-spatial data) 的系统, 实现空间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 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 (Geospatial Database) 为基础, 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 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GIS与地理教学

既然GIS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与地理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GIS课程的特点

(1) GIS是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 还需要有厚实的计算机, 地理, 数学, 测绘等学科知识作为铺垫。

(2) GIS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学科。

GIS理论与GIS技术并存, 理论需要技术的支撑, 技术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改进。

(3) GIS具有发展速度快, 内容更新快的特点。

GIS经历了实验室GIS、企业化GIS和社会化GIS三个发展阶段, 社会化的GIS以广泛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为其特征, GIS应用和其他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2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科学。由于地球表面具有非均一性、空间变化的复杂性, 又由于地表上的事物极其多样, 所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复杂。对于地理学家, 以下三个问题是最基本的: (1) 地理空间中地理现象发生的地点; (2) 现象的特征; (3) 各种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 地理学家必须处理各种描述地理现象的地理数据, 而这些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空间位置。因此, 在地理研究中, 形成了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 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并使地理学研究的数学传统得到充分发挥,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与地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3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从未接触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的地理本科学生来讲, 对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可以说脑子是空白的。在第一堂课上就要把这个名词给学生讲解清楚, 并把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由来、发展过程及主要是用来解决和回答那些问题一一给学生介绍明白。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 我们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 即建立一条主线, 并沿着这条主线进行逐次分解教学。而且还要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更加易懂的实例来进行解释。例依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GIS生产过程简单的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如图1能够较好反映整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纵横脉络, 按照这个框图能够使讲课思路条理清晰, 可以引导学生沿着这条主线, 明白各部分的内容、目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把握本门课程的结构知识。除了用这样的框图外, 还需要引进一个实例来讲解, 比如我们要划分旅游景区的是否开放区域, 我们可以在框图的基础上, 用实例来进行讲解。

1.4多媒体与传统方式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确实能为教学提供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时间, 大大增加教学内容, 可以使一些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 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方式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 提高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一方面,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课堂授课时, 应根据授课内容, 选择多样合理的表达方式, 以提高效果。课堂上一味地追求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将课堂讲授内容不加区别地用投影仪显示, 时间一长, 就会使学生眼睛疲劳、感觉单调乏味;因此, 对于需要掌握的推导过程, 用传统的手工方法, 减缓授课节奏, 可以使学生印象更深, 效果更佳。另一方面,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易划整为零。课堂上要把握好各类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和方式.

对于一些应用模型, 算法之类, 我们还需要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推导。但是在展示一个GIS的功能应用就可以用多媒体, 更加形象生动。

1.5GIS技术的实际应用

GIS技术的应用, 狭义来讲, GIS的软件操作, 也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GIS技术手段解决地理学问题, 是地理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 GIS已经与其它技术相融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GIS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和发展趋势,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学习, 培养自己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作技术上的准备, 因此GIS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课堂实验教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甚至于一半以上。

实习具体内容有: (1) GIS工具型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操作练习 (可以选择多个软件, 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 ; (2) 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编辑 (针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采集) ; (3)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和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4)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5) 简单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 (6) 设计与建立用户界面和简单应用系统 (将计算机编程语言与GIS工具软件相结合) 。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取演示验证实验教学法。也就是理论课的教学和实践课的教学穿插进行, 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一方面是教师的演示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使用技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多操作、多运用, 验证教师的使用技术, 训练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最终达到熟能生巧。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GIS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方法, 熟悉GIS工具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GIS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从学生方面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总是有种恐惧感, 觉得这些知识过于晦涩难懂, 或者由于太抽象, 很难运用于实践, 于是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时, 由于新鲜感的原因, 会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特别是当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很多, 比较抽象难懂时, 学生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一门多种学科交叉的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涉及了测量学、地图制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管理科学、数学等。大部分理论知识难免枯燥, 晦涩难懂。

2.2对老师而言

现在学校的地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地理信息系统的边缘性与交叉性意味着其教学过程离不开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支撑, GIS的基础理论涉及计算机专业、测量遥感专业和地理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应用是所有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在GIS系统开发方面具优势;测绘遥感专业在数据获取、处理、加工和显示方面有测绘和制图的优势, 在GIS建立数据库, 保证数据质量方面有特色;地理专业在GIS空间分析、综合决策等方面有自己的长处。

地理专业基础课设置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学科特点, 开设了与GIS直接相关的高等数学、统计学、地图学与遥感技术等专业基础课, 为GIS课程教学打下前期基础。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基础课程安排的课时偏少, 实验课时更少, 达不到GIS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课程, 没有开设基础语言、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基础理论课, 很难掌握GIS的基本原理, 更本谈不上系统开发。此外, 忽视GIS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的衔接, 排课先后顺序倒置。

3教学反思

不同于GIS专业的学生, 地理科学本科学生学习GIS似乎是凭空盖楼, 不要地基只要高层。因此, 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去理解去应用。

3.1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由于GIS固有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比如, 可以采用录象、网络、E-mail、BSS等方式实现师生交流, 让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的反馈意见, 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用学生更加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3.2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比如启发式教学, 这是一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用通俗简单方法启发学生, 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 不被问题吓倒, 不怕失败, 并尝试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3.3重视实验环节

学习地理信息系统课应重视实习环节, 可以说实习环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切实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教学思想, 否则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仅停留在一个感性认识上。

3.4教学过程多采用形象化的例子

教学过程多采用形象化的例子, 这也是教GIS几年来学生最大的期望, 特别是针对我们地理科学学生高中学习的文科, 大学归到理科以后,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化的例子, 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3.5做到及时总结

在教完一届学生后, 要将这门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捋顺,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了解学生对本门课反映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 为以后教学的改进奠定基础。

4结语

针对目前GIS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特别是适合地理本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历练。相信地理本科的学生也一样会学好GIS。

参考文献

[1]邬伦, 刘瑜, 毛善君.GIS专业本科教学探讨——北京大学教学实例[J], 地理信息世界, 2004, 4 (2) :27-30.

[2]苏广实.地理专业本科GIS课程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25) :75-77.

地理科学探讨 篇5

(安阳师专 张景宇)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 象也非常严重。大专院校地理系纷纷更名,或同时挂出地理系、××系两块牌子,很多学校地理系报考人数还 不如招生人数多,第一志愿者更是廖廖无几。高校地理系学生入校后厌学、或要求转学者也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反映出地理教育走入了低谷,地理专业产生了“危机”。

走入低谷和产生“危机”的原因何在?首先是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实行这个经济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 过竞争,调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迅速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个体制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影响到 高校的专业结构与方向,进而影响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地理学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已有数百年之久。既然它能发展到今天,仍成其为一门科学,肯定有自己的生命 力,否则这门科学会被历史淘汰。而一般人,对地理学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地理学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 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高考取消地理说明教育部门的一些人对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举措更 加剧了地理学科走入低谷和地理专业产生“危机”的程度。

地理学走入低谷,就社会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学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改革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地理学的科教工作者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专业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 是历史的“专利”。现在似乎一提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其实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 己的立足点,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在中学教育方面,不仅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可 以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对学生进行建设、保卫家乡、热爱乡土的教育;能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对学生进行国际 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并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获得关于生产资源分布知识,关于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知识。此外,在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的应用上也都 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此,地理教育,无论在中学课程中,或在大学为培养地理师资所设立的地理系都没有被砍掉过。无 论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国家重视程度时有起伏但都依然保留。只要肯定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师范地理 专业也定会被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强国。在这种形势下 ,中学教育会强调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地理教育其重要程度是应当削弱呢,还是应当加 强呢?结论是更应当加强。因为地理学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无论 是地理知识教育、地理技能教育、地理智能教育,地理教育中的德育都和实践,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上述种 种地理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许多地区,盲目上马了许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重污 染小型企业(如小造纸、小冶炼、小化肥、小水泥厂等),它们虽为部分人或局部地区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利益 ,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国家、百姓,以致于子孙后代造成严重危害,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效益。这 些小企业经营者及其决策者们多是地理文盲。所以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仅只地理工作者知道是不够的,更主要的. 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一些决策者,党政工作者了解,才不致使地理学走入误区。

地理学摆脱“危机”,还要克服不可忽视的自身存在的矛盾,即要解决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 下地理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就其综合性来说,无论哪一个专业都难以比 拟;但就其研究领域中自然经济各要素的深度来说,哪一个要素都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就其实用性来说,也 不及许多专业产生经济效益明显。这是它在今天市场竞争的经济条件下不及其它许多学科之处,在竞争中处于 劣势地位。

地理学究竟要占领哪一个领域?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发展?尤其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建 设挂钩?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其研究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偏离方向,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综合性 和区域性的特点。如研究投资环境如何优化,研究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特点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全球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都能发挥地理科学的优势,体现地理科学综 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不少大学地理系更名,就是想要竖起一面改革的旗帜,与经济建设,社会实践挂起钩来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便广招生源。其实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地理系叫××系(有的叫“城市与区域信息科 学系”,“城镇规划与建设系”,“国土开发与建设系”,“旅游系”等),而在于它的实质。关于地理学的 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可作专题研究。这里需要认识的是地理科学今天不能仅是少数专业人员掌 握的科学的武器,而是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劳动者及中青年,人人都应具有的知识,因而地理科学的发展会 激发人们对大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而对地理教育的重视也会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如下若干问题。

1.高考不考地理,名曰“克服应试教育、而抓素质教育”,但在当前高考作为学校指挥棒是学生学习主要 驱动力的现实情况下,结果是造成学校对地理教育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有的由于对地理课时的删减,教学 计划完不成,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后果而言,高考取消地理,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举措。

2.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许多重要规定得不到落实。如规定高中一年级96学时,平均每周3学时,许多学校每周 只开2学时。理由是每周两天工休日,课表排不下,此外还规定高中三年级地理有选修课,实际早已名存实亡了 。

3.知识与理论脱离实际,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智能教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校外调 查研究活动甚少。反映有关人地关系的上述活动更少。如原大纲中规定阅读课外读物,看地理影片、电视节目 ,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 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纲在乡土地理部分笼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缺乏明确的 要求与规定。

4.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5.大多数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不足,经费不足,难以安排正常的实习实践活动。

初、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去向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相当一部分是分流就业。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地理知识 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 任何人都很难说没有面临新的择业的机遇与可能,而具有广博地理知识的人会在新的择业中占一定优势,更容 易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当一个好村长、好乡长、甚至是合格的县长、市长,应当说必须具备广博的地理知 识与能力,所以如果对中学地理教育不重视,不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

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

1.改进师范大专院校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突出应用技术课程比重,增加实习、实验比重,提高师 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需要,必将要求各项地理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大纲是指导中 学地理教学改革,完善人才素质学科构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准绳。因而制定或修 改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计划及地理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孙景沂先生在《中学地理教 学参考》94年7-8期和9期中先后介绍过编制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探索和编写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从 文章介绍看,在适应形势要求、内容更新与改进方面都大大优于现行高中大纲,建议地理实践活动安排要加强 ,要具体,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贯彻实施。

3.在课程设置方面初中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主,高中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较为适宜,应保证时 数不得随意删减,加强对统考的严格管理,保证其严肃性,把好质量关,更应当恢复地理在高考中的原有地位。

4.在地理教师任职资格方面切实落实教师法所规定的要求,非师范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教师均属不合格的 师资,这部分人应通过进修达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省地市,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对新 教材的授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实践活动的能力。

6.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满足教材内容和实验、实习的要求,建立电化教室,将录像、幻灯、投影作为重要的 教学手段。全国统一编制地理图片、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及时与教材同时配套出版发行,供应。

7.各地应建立自己的乡土地理实习基地,编写相应实习指导书发给学生使用。

8.建立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包括知识的考核与能力的考核,要知识与能力并重。

9.各地要制定出实施方案,抓试点,以点带面,争取在3-5年内抓出成效,落实新大纲的各项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1版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褚亚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孙大文:《地理教育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地理教学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篇6

【关键词】 地理 教学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新时期提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它与前两者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地理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的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相继出现,且愈演愈烈;近几年日渐增多的沙尘暴、洪灾、滑坡等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有的地方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中央适时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为: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产生,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当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既是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理学问题

1.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处于基础层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人地关系现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而且与后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地关系中的“人”也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指多层面的“人”。因此人地关系乃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与人工产物、人与土地综合体、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成的物质关系系统。

2.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

吴传钧院士在庆祝中国地理学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向全国地理界建议: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应是我国地理学今后一个相当长阶段的主攻方向;协调人地关系,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作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境况不同,资源、环境、社会历史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也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扩大。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的统筹上,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认真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间的联系,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差异与不平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崛起等领域,地理学都大有用武之地。

3.统筹兼顾,城乡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年扩大,2002年达到1.0:3.1,比1978年1.0:2.4还要大,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水分,而城市居民还享有农民无法享受到的多种福利,差距将会更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之大实为世界所罕见,“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问题,分别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任务,并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该命题正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

4.实践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

尊重生态自然,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危害其他物种的生态环境作为道德准则;承认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并将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彻底改变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和挥霍。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当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取向: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对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作无害化处理,使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少。在消费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并且引导人们选择和支持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纠正浪费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等不良行为,参与宣传、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

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缺乏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因此,只有通过强化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引导人们选择善待环境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才能真正形成阻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强大力量。

5.遵循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试论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7

一、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意识、情感等智能要素的综合反映。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最重要的构件, 所谓地理科学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以及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要素的综合反映。大致可以概括为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方法和过程、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1) 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知识是基础, 比如地理概念、现象、分布、过程以及成因、特征、规律等内容。地理技能是关键, 包括提出问题、收集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等技能。地理能力是在地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2) 地理方法和过程。主要是指能够发现地理问题, 设计探究方法, 开展调查研究, 得到解决方案, 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见解、交流体会、反思成效的过程。这些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激发他们积极去探究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起到奠基作用。 (3) 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识上体会地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体会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逐步感受地理学的自然美。在情感上, 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并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 关心周围环境和地域变化, 做到时刻关注人地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不迷信权威, 尊重自然。对所处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 成为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1) 教育主体。在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诸多因素中, 教育主体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以及敬业程度, 学生的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以及意志情感等因素。 (2) 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有时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 影响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新课程标准, 要改变教学方法, 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改变评价与管理模式。 (3) 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对地理知识、规律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转变成为积极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 (4) 评价方式。地理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目标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 既关心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又侧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成为地理评价中的主体, 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5) 课程资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充分利用地图、资料、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地理教学资源, 完善地理教学。

三、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策略

(1) 教师的讲授是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地理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和其他的动物、植物共同享用自然环境。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自然环境就会和人类和谐共同发展;倘若人类不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 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就会消失, 自然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剖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与发展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2) “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教材中的“活动”内容, 要结合实际, 紧扣“本地”具体情况, 将学生身边的“地理”融入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学习城市的规划时, 可让学生讨论本地工厂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 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 又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视野”, 使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得到提高。 (3) 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地理“课堂”要扩大化, 校园、野外、社会、家庭、网络都可作为地理课堂。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下, 教学活动不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师生平等互动、生生互助合作, 学生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与小组相结合。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 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愉悦情怀。 (4) 开展第二课堂, 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实践证明, 学生应参加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比如生产布局、环境污染等社会调查, 这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之,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 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出发, 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和地理科学意识, 努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向东, 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2) .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转型研究 篇8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铜仁学院,转型

当前, 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中国也面临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发展的要求,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地理学家和教育者在探讨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并对多个方向进行研究, 例如:“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与新地缘经济, 全球化及区域生产网络, “大数据”与区域经济格局, 产业地理学与空间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很多学者对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 例如:李天文等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 结合某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育实际情况,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新模式, 并从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于2010 年申办, 2014 年6月成功申请学士学位。地理科学专业自申办以来, 一直以培养服务地方的教育师范类学生为主, 开设至今已有5 年, 共毕业2 届学生, 目前看来就业形势比较好, 主要是充实到本省尤其是本市的中小学校成为地理教师, 同时省内外高校师范类地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进入到各中学成为新的教师, 在可预见的几年内, 铜仁市各区县地理教师队伍很快会形成基本饱和的状态。因此,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必须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培养师范类学生的基础上促使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向向应用型、复合型、科技型转变, 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 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鉴于铜仁学院的培养能力和生源状况, 地理科学专业的服务应该立足铜仁、面向整个贵州省、辐射整个武陵山区。经过调研, 地理教研室认为转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抓住转型发展的外部有利因素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要重视实践, 他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 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 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与科研两大重任, 其中教学更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素质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地理科学专业可以以此为契机, 正确分析专业转型发展的社会环境, 扎实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为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要大力改善学科本身的硬件、软件设施, 完善教学硬件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为学科转型做好准备。

贵州省铜仁市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 号) 中, 明确提出要实现贵州省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产业, 转变工业发展模式, 大力推进贵州省经济的稳步上升。近年来,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 转变工业发展的模式,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摆脱铜仁市经济发展的困境。当前铜仁市建有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园区、川硐教育园区、万山工业园等工业发展新区, 这不仅是铜仁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挑战, 更是一个契机。铜仁市大批新兴工业园的建立, 急需很大一批科技型、应用型人才, 这就给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为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铜仁市目前仅有铜仁学院一所本科高校, 对新兴工业园相关方面技术型人才的输送还很缺乏。因此, 可以利用这个契机, 制订完善的转型发展方案, 更好更快地实现地理学科的转型发展。

二制订整体发展规划

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是学科转型发展的核心因素。学科转型发展, 高校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为学科建设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校领导层要制订整体发展规划, 明确学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学校主要领导具有教育家的思想智慧, 善于抓发展机遇, 认真深入地研究了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 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办学理念。各二级学院要树立为全校发展考虑的观念, 不能只注重本部门的利益, 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发展。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方式, 把科研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综合考虑发展, 使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支持的发展新局面。同时, 要培养各学科在各自教育领域的学科骨干力量。全校师生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型, 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 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三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和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加强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 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及武陵山区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2.办学定位

在办学类型上, 向教育型、应用型、技术型迈进, 让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在办学层次上, 以本科教育为主, 探索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服务上, 坚持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教师定位

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方式, 把科研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综合考虑发展, 使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支持的发展新局面。同时, 培养各学科在各自教育领域的学科骨干力量。全体教师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型, 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 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4.学生定位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其发展基础、服务方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因此, 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按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设计课程体系, 使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 其课程内容需要打破学科逻辑关系, 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教学方法上, 要学用结合, 以“用”导“学”, 以“用”促“学”。

5.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

与当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上岗的技能需求,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以课程教学为门槛, 将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中适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工作形式引入实践课程中, 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

四完善课程设置

1.夯实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边缘性强, 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息息相关, 与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有较强的联系。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自开设以来, 一直是文、理科生源兼收。根据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依照国内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 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必须“精”且“简”。这样既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也能减少基础课程对学习总课时的占用。以前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提高学生的思政政治素质有一定作用, 但是应该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此外, 要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夯实公共基础课程。

2.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很具特色的, 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对提高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质意义重大。结合教育部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第一, 地理信息类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 主要有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学三门课程。

第二, 自然地理学也是地理科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 应分别设置地质学、地貌学、气候与气象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与植物学五门课程。

第三,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CAD制图等课程也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第四, 专业课应该设置在大二、三学年。

3.精细化的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是根据各地方不同的区域特色而设置的二级课程, 应满足当地人才就业和深造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对地理科学专业下设二级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各地方对人才需求的差异, 应开设地理科学和应用地理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4.完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涉及各专业理论的实践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当前的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方向, 要完善实践类课程, 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结构, 保障实践课程的课时,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优化教师队伍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 人,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 已形成了一支以高级职称的教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 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约为82%,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45%。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体, 教师来源广泛, 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

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经历了从相对薄弱到不断加强的过程, 学历结构、职称比例、科学研究等指标都达到一定的高度。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 不断壮大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 优化学历结构和师资结构, 制订有益于师资培养的规划, 建立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和素质的机制。具体措施有: (1) 派遣高访学者学习深造。每年派遣1~2 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访问, 提高其科研与教学能力, 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2) 鼓励年轻教师提高学历。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 35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 本科学历的必须报考硕士研究生, 鼓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本专业的青年教师都有硕士学位, 并有多人报考博士研究生。 (3) 进一步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逐年加大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力度; (4) 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 为每个新教师确定一位指导教师。对每个新教师根据其实际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要求新教师认真备课;坚持实施新教师先试讲, 试讲合格后再上课的试讲制度;通过让新教师当班主任, 提高其管理学生的能力。 (5) 通过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提高学历, 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硕博比和高职比, 改善学缘结构, 在未来5 年内, 师资建设方面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达5 人以上, 教授3 人, 副教授10 人, 省级学科带头人1 人, 院级学术带头人5 人, 院级学术骨干6 人。

参考文献

[1]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2]韩俊丽.论高师院校地理专业课程与课程体系改革[J].阴山学刊 (自然科学版) , 2006 (4)

[3]王楠、许振文.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

[4]刘万青、李同升、李天文等.高校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渐进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篇9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合作学习,专业英语教学

高等教育人才的外语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的不断深入, 提高国民的专业英语素质和竞争力水平势在必行。各个行业专业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成为目前国内大学各个专业教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专业英语不仅是专业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且也是大学在校学生提高专业英语书刊和文献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并明确提出要优先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开展外语教学。尽管教育部门十分重视专业英语教育, 但是目前大学专业英语的教育状况却令人不满意, 专业英语课程成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其课程设置与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国际接轨的要求相差甚远。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地理信息在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如数据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以及空间分析等相关内容, 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获取技术 (其中包括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 、地理信息传输技术以及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软件, 运用到社会各个行业中。地理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和现有的软件主要来源于英语国家, 目前许多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软件及二次开发平台, 如Arc Info、Erdas、Map X、Map Objects等都是英文版。在引进时, 往往受到语言障碍的制约, 严重影响到对新技术的及时理解和应用。因此,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 才能快速操作软件并有效使用专业软件的帮助文档, 熟练掌握运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

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经验, 在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从教材选取、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 谈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与改革的一些体会。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 重视程度不够, 课时有限

由于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专业英语教学的组织管理比较松散, 而且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定为选修课程, 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此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是英语语言运用与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 但是多数人认为它是专业基础课程的一门附属课程, 并且逐步压缩课时, 目前一般设置为30~50个课时。事实上, 由于地理信息科学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需要掌握有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基础知识较多, 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专业英语不能占用过多的课时, 与教学大纲规定的100~120个学时相差甚远, 使得教学难以展开。在有限的课时内, 只能对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某个部分进行教学, 或对全部内容大致介绍, 教学内容无法一一深入讲解;同时, 课堂实践教学时间比较短, 如几乎无法开展由学生自主研习专业英文文献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软件的帮助文档课堂翻译, 这样就无法突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学效果明显降低。

2. 以自编讲义为主, 内容参差不齐

由于地理信息科学内容覆盖面广, 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目前多数大学都开设了这三项技术的相关课程, 但由于没有正式出版的涵盖上述内容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使用, 任课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 自编讲义。从内容上讲, 讲义内容只注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者中一个部分的相关内容与词汇, 未涵盖其余两个部分, 讲义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求。从自编教材内容选取上看, 这些自编讲义多来自原版英语书籍的片段或网络相关科普知识, 内容差别比较大, 有些内容不加筛选, 有些句子结构复杂又没有相应的汉语解释, 令人费解。根据现状, 笔者和其他两位老师编著了国内第一本《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 弥补了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无专业英语教程的缺陷。

3. 教学模式陈旧, 学生差异明显

就课堂教学而言, 调查显示目前60%以上的专业英语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以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课文为主,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学生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听、说、写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同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授课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 可以听懂授课内容;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再加上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理解所讲授内容, 教学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要有效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就必须在足够的教学课时内, 研究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进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 注重专业英语教学

首先, 地理信息科学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多, 在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 要有足够的教学课时开展教学内容;其次, 关注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工作, 由于目前适合中国各个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很少, 多是任课老师自选的专业文献, 缺乏逻辑性, 同时也出现一些语法和翻译错误, 致使其参考性降低。只有高质量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材才可以确保教学质量, 弥补授课教师的不足;强化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 任课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专业背景知识、较强的口语能力, 也要有深厚的英文文献阅读、撰写和翻译能力。

2. 研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就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把教学过程当成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双向互动、合作交流和共同研究的过程, 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局面。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术语、句式翻译技巧和专业内容之外, 还要讲解学生经过思考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 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也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地理信息系统讲授内容而言, 教师不但要教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术语、复杂句式翻译技巧等内容, 还应让学生以小组方式浏览并下载欧美大学教师教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内容, 包括和授课教师之间的远程交流。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教材、期刊文献和软件,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最初形成和最新发展, 以授课内容或期刊文献为例, 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课堂翻译以及内容讲授。

参考文献

[1]付春风、贺亚平、赵春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 2011 (21)

[2]袁博、邵进达、李明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矿山测量, 2006 (4) :70~72

地理科学探讨 篇10

一、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的地理学科专业教育类课程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大部分的师范类高校地理学科专业教育类的课程都只有三门学科, 分别是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地理教学法, 师范类高校开设的这些课程, 大多以理论为主, 理论运用与实践方便得不到重视, 在师范类高校, 教育类课程没有受到相关研究的重视。[2]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 教育学者开始注意到地理学科专业的课程过于理论化, 而且课程多是课本上的知识存在不易操作等弊端, 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是没有帮助的。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得到重新审视, 并在随后便开始着手于“素质教育”的推行。进入21世纪以来, 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受到了来自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新时代网络技术的严重冲击, 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法对地理学科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 师范类高校在课程改革中引入了多媒体可见制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相关的新时代教学课程。各高校为响应政府的号召, 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 推进新课程全面改革。为了适应更高的标准, 各高校陆续的开设教学技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探索性研究性素质培养等课程,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范类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虽然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一直在前进, 但改革的效果不容乐观, 在许多高校地理科学课程设置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此, 黄京鸿、孙婷等学者对为充分了解高校地理科学的教学改革现状和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接受程度, 对各高校重要课程的教学评价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对很多基础的教育课程评价都较低, 而一些专业知识课程情况较为乐观。[3]另有调研也显示, 仅1/3教师认为高师地理教育课程对中学地理教育的指导性较强, 而2/3的教师认为其指导性一般甚至较弱, 这说明高师地理教育类课程还远不能满足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笔者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国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结合文献查询和收集资料等, 充分对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现实:我国的一般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科目少, 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缺乏教育类基础课程的设置, 特别是有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课堂管理、教育研究思维等方面的课程则是更少, 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能力核心课程的设置得不到重视, 在学分比例中较低。这种现象在师范类高校比一般高校要好一点, 对于地理科学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哲学、文史学等的门类科目, 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二、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我国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来看, 教育类的教学课程设置目前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地理学科专业课程而忽略了学科教育基础相关的课程;培养方案的拟定上重视必修课程而忽略了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课程的教授而忽略了实践课程的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 当前我国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正要应证了三重、三轻的问题。首先,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分, 而学科教育基础相关的课程只有3~5门, 在整个培养计划中仅仅占了10%的比例, 基础教育课程一般是设置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必修课;除此之外, 还设置了地理教学论、多媒体教学课程、教材分析课程等为专业选秀课程。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类课程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 如果基础教育类课程的课时较少, 培养出来的师范生缺乏职业素养。

师范生的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师范类”课程的教育上, 无论是哪个学科, 师范生总是要走向教师的岗位, 教师是师范生的目标职业, 因此, 师范生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老师铺垫基础。在我国, 现在一般院校所开设的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中, 心理学和地理教学论等课程还是作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方面, 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是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学校比较少, 目前我国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应用型比较强的选修课程, 如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地理教材分析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选修课程;另一个问题是及时开设了相关选修课程, 课程数也较少, 授课质量也难以保证。这种课程开设的现状不仅让教师在选择自己授课课程方面有很大的限制, 也让学生在选择自己所上课程方面缺乏更多的选择, 很难选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也与国外的一些培训机构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如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选修课占了全部课程的1/3, 学生可以任意选修的课程往往达百门或数百门。日本、法国等国家师范教育的选修课量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七十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调查报告中显示, 虽然各国教育体系不同、教育理念不同, 开设课程的具体门数也是千差万别, 但是一般都有十几门甚至于几十门的选修课, 我国课程设置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目前, 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师范毕业生除了具备一般的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基本的教师技能外, 还应该对一些辅助性教学技能有所掌握, 例如课程设置组织与实施能力、课程选择与评价的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等, 各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改变对学生的培养方向, 在我国, 教育教学实习时间为4~8周, 然而在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外, 如:俄罗斯的教育实习时间是13~18周, 英国是12~14周, 美国为18周, 新加坡达到了两年。由此可见, 我过教育实践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占据学分比例和学习时间是不够的。

三、课程建设的改善措施

高校对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 对一个学科的教学培养计划的建立, 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本文作者认为, 我国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的课程设置应当改革, 其改革可以从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学生参与这写基本的措施开始去探讨改革的方向。

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作者认为一个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一门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 实施课程建设过程中, 要求教学教师熟悉师范类地理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同时了解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组建地理科学专业教师和教育科学专业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来探讨关于地理科学教育类专业课程的建设, 同时要求教学教师具计算机、多媒体等相关的先进教育方法, 具备为教育不断改善教学模式, 同时有乐于创新、积极进取等的精神。

2.在教学设备的完善建设方面, 要求高校加强教学硬件设备的投资。比如, 在教室应该购置投影仪、计算机等智能语音系统, 配置现代化教室;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教学软件上加大投资, 比如各类专业期刊、最新教学课程、地理学使用的相关软件, 都应该配备;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层面, 还需要结合新兴网络, 开设网络课堂, 模拟课堂等,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也应该广泛的同地方中学合作, 建立学生实践基地。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 可以很好地提高学校的软硬件水平, 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可以使学生活学活用, 这样才能使地理学教出的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3.在学生参与地理科学建设方面, 笔者认为, 一门学科的完善建设, 应当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 多听取学生的意见, 做到有利的创新, 在对课程设置问卷调查中了解到, 目前课程建设的学生参与方面, 学生通过座谈会和书面意见的方式来参与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收集和反馈。学生对学科完善建设的认识不多, 提出的教学问题与课程机构、内容体系等教学相关的课程设置问题不多, 但通过座谈会和书面以意见会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到课程建设的重要一样和使用价值, 明确未来学习方向和制定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不仅仅是施教的对象, 更是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研究员, 学生应当在参与课程设置改革中, 针对未来的建设路径对课程改革注入新生的活力。通过学生参与课程改革, 也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对教育改革的意识, 这对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类人才有这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娅娜, 李晴.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0) .

[2]刘桂芳, 卢鹤立, 杨康.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06) .

地理科学探讨 篇11

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追求。

以麦哲伦环球航海的生命历程传递给学生作为航海家的先驱,把梦想、生命之帆塑成一 座丰碑,耸起一个民族精神高度,仅凭几艘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勇敢和无畏精神,使得当时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通过生动的例子感染学生,铸造学生灵魂。

二、敏锐的观察力,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大陆漂移说”与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是地理科学家魏格纳凭着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创思辨能力而发现,为了证明其科学的正确性,广泛深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来补填自己的知识不足,为证实观点正确寻找理论依据,并三进格陵兰岛进行科学探索以找实证,最后,不幸生命殒落在冰天雪地里,魏格纳不惜以生命之躯换来了科学的永恒,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三、严谨慎密、实事求是

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为例,要学生严格按照步骤,作图规范来进行。对学生绘制过程中立柱粗细不等,与月份不对应,数轴不垂直,文学不简洁,严格提出更正、重作。又例对“气温的测定”,防止学生出现误差,视线、呼吸、手动、灯具放置都要认真规范,要按规定时间、人员、场地进行,不能随意敷衍了事,培养学生慎严治学的态度,观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写下观察记录,切不可能走过场。

四、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学习《聚落与文化》时,以“重塑丽江”为题,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址?”“文化遗址”对现代人有何意义?或以当地合浦汉墓博物馆的建成,珠海路、中山路、文蔚坊路的“骑楼”保护,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文化凝聚人类智慧,见证历史发展轨道,是祖先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现化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于历史长河之上的。假如没有这些历史遗物,那么我们人类的心灵是何等荒凉,不同地域的文化、民族特色折射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文明程度。优秀文化给人以美的熏陶、启谛。催发人的前进方向与动力,使人类向更高文明前进。

五、和谐共存的思想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要让学生理解其真义。其实际内核体现中国人几千年来思想行为准则,遵循万物均衡,“天人合人”和阴阳互补的价值观,中国几千年文明能够唯独延续至今也是固守这一原则的(余秋雨先生意)。现今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同出一源。因此,中国能够稳定地发展,对于世界和平,人类共同进步,贡献是巨大的。也可以反举:二次大战造成几百万人消失,人类文明千疮百孔,二战后相对和谐,世界文明光辉灿烂。去年、今年暴发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经济滑坡,主要根源归结于供求关系的极端不平衡。因此,社会和谐,人类和平,解决就业困难,缩小贫富差距,维持人口与土地资源的适当比例,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这是一种“均衡”,而人口的剧增,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这种均衡,则会遭到灭亡,所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地球人的共识和责任,培养学生这种观念意义是巨大的。

六、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思想工作。可以根据教材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创业史,奋斗史及爱国情怀事例来激励教育学生,华人华侨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以祖国共宋辱、共命运。孙中山先生说,华人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抗战时期,出钱出人共同抗敌。建设时期、在国内兴办企业、不计利润,为国内捐资办学,我校的前身华侨中学即是有力明证。通过华人华侨的爱国思想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深刻教育。

七、国际化,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

中国近三十年经济迅猛发展,引起世界之嘱目,然而,名列全球前十位的跨国公司却设有一间是中国的!据统计,跨国公司贸易总额占全球60%以上。作为现代人,如果没有时代意识,开放意识融入世界潮流,吸取他民族先进文化与先进科技,乃至优秀政治管理机制,差距会越来越大,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回望历史工业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市场,“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市场”的开拓都是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过程加入WTO,与俄反恐演练合作,护舰戈游亚丁湾等,强烈表明中国已然大踏步跨入世界洪流中,不论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初露锋芒,所以,教育学生,我国作为地球一员,应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努力发展祖国,从而对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 篇12

一、调查方法

根据毕业去向性质, 对惠州学院13届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大体划分为五类:读研、教师、房地产、自主创业、其他。其中, 读研者5人、从事教师行业的有41人、房地产行业9人、自主创业5人、其他15人, 合计75人。选用实地访谈、电话访谈、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多种调查手段, 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对于毕业生的调查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沟通了解:相对于其他学校毕业的同事, 在大学期间得到了什么对现在工作中有很大帮助;相对于其他学校毕业的同事, 在大学期间没得到什么使得工作比较吃力;自我评价能否胜任现在的工作。

二、调查结果

(一) 读研类

读研的毕业生反映相对于其他学校毕业的同学, 在本科阶段得到的较为有益的方面有:gis等软件的应用、本科期间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大学期间团队寒暑假实践项目等;较为欠缺的方面有:文献阅读与总结的能力、实验能力、SPSS等软件的使用能力、数理计算等。5名硕士研究生均反映能胜任现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工作, 导师对其很满意。

(二) 教师类

从事教师行业的毕业生表示在本科阶段得到的较为有益的方面有:32人表示得到了口才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 在工作中沟通能力强, 课堂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有15人表示得到了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 能在教学中及时的发现问题, 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5人表示党员身份很有帮助。较为欠缺的方面有:6人表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够系统化, 对学科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透彻;28表示在本科阶段没能把中学地理必修课程章节试讲一遍, 造成教学经验落后于其他高校毕业的同事;有10人表示本科阶段缺乏三笔字的练习, 导致板书不够完美。在自我评价方面, 有6人表示在工作学校对教师的学生匿名调查情况中, 满意率达到地理科组前列, 甚至第一;有16人表示相对其他高校毕业的老师, 所教学生地理成绩不够优秀;有19人简单表示自我感觉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三) 房地产类

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毕业生有9人, 认为本科期间得到的较为有益的方面有:3人表示在校期间课堂讲台讲述, 练就在多人场合发表意见的胆量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6人表示野外考察是宝贵的经历, 拓展了工作视野, 且通过与领导、同事分享野外考察的见闻拉近了关系。较为欠缺的方面有:5人表示社会实践能力不够强, 容易错失客户;4人表示在校期间未能在学生会和社团担任干部工作, 导致工作不够主动, 包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争取团队重要位置等方面。在自我评价方方面, 9人都表示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四) 创业类

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共有5人。2人表示在校的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校内兼职) , 使自己得到的锻炼比较多, 但不足之处是未能学到很好的管理团队能力;3人表示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干部学到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对现在在公司担任的团队管理有很大帮助, 但不足的是没有学到管理类知识和市场营销思维, 对市场信息的捕获缺乏敏感度。5人均表示都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五) 其他类

从事其他行业的毕业生大多表示在校期间, 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 一位在电信行业工作的同学表示, 在校期间在惠州学院电信营业厅是实践活动和暑期在电信公司实习活动, 为现在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不足之处就是所学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工作不对口。自我评价认为通过不过的努力、学习, 基本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三、建议

基于对75位13届毕业生的访谈结果, 针对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 建议低年级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建议高年级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而进行相应的准备。

另一方面, 人才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 为社会的需求和变化提供专门人才。课程是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 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而设立的一种载体。专业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并在毕业后转化成工作中的能力。建议针对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 因需施教, 分意向与行业需求进行重点培养,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以及需求变化的专门人才。因需施教应该体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把学生真正当作教学主体,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导向, 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针对有读研意向的学生, 在发扬地理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提倡社会实践的同时, 根据需求, 增加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学习地理科学专业知识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应该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比如加强地理实验室的建设, 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不仅能提高有考研意向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 也能为学生进行地理科学研究提供场所和器材。针对有意向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 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专业知识教学和通过课堂讲台方式的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在从事教师工作中所需的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课堂讲述能力;另一方面, 要加强试讲和三笔字的训练, 在高年级需通过分组的方式, 每个人在组内都把中学地理必修课程每章节的内容试讲一遍, 积累教学经验, 也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提高沟通能力。同时, 增加三笔字课程, 提高三笔字书写水平, 使板书更为完美。

地理专业基本知识是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基础, 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地理科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需求, 分类进行培养。培养方式可以以讲座或者会议的方式, 传授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希望学到的并能在工作中应用的知识, 丰富包括地理科学在内的知识体系。同时, 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从业意向需要, 在大学期间自主选修所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晓青, 任建兰, 武珊珊.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 .

[2]孙中伟, 尤丽敏, 贺军亮.高校地理类专业就业需求、学生期望与课程设置的错位差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 (3) .

[3]张启生.也谈如何因材施教因需施教[J].黄梅戏艺术, 2009, (01) .

[4]斯德斌.对提高大学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 (高等教育) , 2010, (1) .

上一篇:数字电视软件下一篇:排水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