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规划论文

2024-10-08

排水规划论文(共12篇)

排水规划论文 篇1

引言

大明宫地区位于西安市北部快速发展区域内,陇海铁路线以北,城市中轴线-未央路两侧,包括大明宫遗址及周边区域。现存的大明宫遗址是国务院首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导下西安城市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对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和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迫切需要编制规划以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古遗址的保护利用。

本次排水系统规划以“蓄清排污,达标排放,提高排洪标准,增强城市排水能力,形成畅通安全的排水系统”为指导思想。本次规划总面积为29.08平方公里,近期人口36.6万人,远期规划人口47.7万人。

1 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定城市的排水体制。通常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类。合流制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留式合流制,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1]。

大明宫地区为旧城区,排水管渠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现状排水管渠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使用期超过30年的管道约占总数的40%以上,排水管网不健全,管网系统还很不完善,管道满流、溢流、渗流现象相当普遍。随着生活水平、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伴随旧城区的改造,旧有排水系统难以满足现有排水要求,必须进行改造。鉴于以上情况并结合西安市排水规划,确定大明宫地区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

2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2.1 污水工程专项规划

2.1.1 污水量预测

Qh=a×Qj

式中:Qh———区域旱季污水量;

Qj———区域最高日给水量;

a———产污系数,取0.86

污水量预测一般通过给水量折算法来计算,如上式所示。依据《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护区给水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大明宫地区2020年最高日需水量为25×104m3/d,预测2020年污水量为21.56×104m3/d。

2.1.2 污水管网系统与污水处理厂

本次规划参照人口密度与人均污水量标准,并结合管网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到旧城区管道堵塞、临接、混接等不利因素,设计污水主干管比流量取1.8升/秒·公顷、次干管和支管比流量取2.2升/秒·公顷对区域内污水管道进行了校核,保留了如未央路等满足设计流量和设计高程要求的污水管涵若干,拟新建如自强路等污水干管及次干管。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避免道路开挖造成的交通及环境问题。

大明宫地区污水规划属西安市排水规划北郊及西郊片区范围,分别为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分区、第五污水处理厂分区与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分区。其中邓家村、第四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第五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作。本次规划根据污水厂地理位置与处理能力,结合管网规划情况,将区域内污水分流至以上三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2.2 雨水工程专项规划

2.2.1 雨水量预测参数

道路雨水管道系统设计暴雨重现期P=1~1.5年,综合径流系数ψ=0.65,大明宫遗址公园内ψ=0.32。集雨时间t=15min。采用西安市暴雨强度公式:

2.2.2 雨水管网系统与流域分区

根据预测雨水量,对区域内现状雨水管网进行了校核,保留了如工农路等满足设计流量和高程要求的雨水管网,废除了如二马路等合流砖涵,新建、改建如红庙坡等雨水管网。

大明宫地区雨水规划属西安市排水规划北郊片区范围,共包括四个雨水分区系统,分别为漕运明渠分区、西三线明渠分区、灞河分区:河分区。区域内雨水经管网重力或压力输送至各明渠、河流中。

2.2.3 雨水资源化利用

西安为内陆缺水城市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然导致用水量的持续上升,从而使城市缺水的矛盾愈加凸显出来。除了将经过深度处理的污水作为城市的一种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外,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也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弥补城市缺水的一种有效途径。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城市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补充涵养区域地下水资源、改善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一般包括:储存利用、下渗等。下渗可通过透水地、透水沟、渗透管、渗透池和渗井等多渠道加大雨水对地面下的渗透。这样既可以减少地面径流,也可以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储存利用可以通过利用现状及新建调蓄池,配以简单的水处理设施,然后将其提升利用,可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厕所冲洗。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a.雨水储存利用措施

结合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沿道路修建一些植物种植池,公园道路上的雨水先进入种植池,当种植池达到饱和时,多余的雨水进入雨水管道,既可减少雨水径流,又可绿化环境;在住宅小区修建地下贮水池,将从屋顶、庭院收集的雨水,通过独立的雨水管道进入地下贮水池,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及道路喷洒用水;在大型建筑物屋顶修建蓄水池,截留雨水经过滤后可用于厕所冲洗用水及绿化用水。

b.雨水回渗措施

修建透水路面,可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及停车场,通过透水砖空隙吸收雨水,并在透水砖下面铺设碎石、沙砾等组成简易滤层,使雨水渗入地下;修建渗水井;将绿化带及草坪修建成凹式绿地,承接并回渗雨水。

3 存在问题探索

3.1 排水系统规划目标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划分排水范围、预测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此外还包括确定污水处理程度及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但从目前来看,我国排水系统规划只追求管网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而忽视了处理后污水及污泥的出路问题。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为例,其中水系统每日产量为5万方,原计划做为灞桥热电厂冷却水,后因其用量有限,致使中水系统被迫停产,造成了设备及资源的浪费。如果在排水系统规划时考虑回用水管网铺设问题,将回用水用于厕所冲洗水、绿化用水及部分景观用水,则将在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时,应将污水回用比例纳入审查条款中,并作为政绩考核内容。

3.2 雨水污染问题

当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时,应考虑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问题。可在管网末端建设蓄水池,经简单沉淀及过滤后再排入水体,对初期雨水污染产生削峰作用,以降低对河流的污染[2]。

4 结语

现代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应在追求管网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雨水及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将回用水管网铺设纳入其中,从跟不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摘要:以西安市大明宫地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例,对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进行了探索,提出应在追求管网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的同时,加强雨水、中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关键词:排水规划,资源化,排水体制,雨水

参考文献

[1]张自杰.排水工程.环境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12..

[2]程吉宁,周.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7):745

排水规划论文 篇2

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始,学院制订了各种有利于专业建设的规章制度、文件和奖励办法,如年青教师基本功授课大赛、教师到企业实践实施方案、实验室绩效评估方案等。2006年开始我专业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经过大量的专业调研,写出了“给排水行业调查报告”。制定了“2006~20010给排水专业建设规划”与“2007~2010给排水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确定了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与职业教育改革,逐步完善、专业建设已初具成效。

(1)专业建设目标:2006年开始结合市场需求,我们对给排水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在07级开出了“给排水工艺技术方向”和“给排水工程管理方向”。到08级与09级教学计划制定中,在分析市场特点后,培养重点恢复为“给排水工程技术”方向。到2009年,建立了“以市政管网施工与建筑给排水工程为主线,以水质监测与水处理为拓展技能“特色培养目标

与教学模式,(2)课程建设目标:2009年初完成了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确立了“水力学——水泵——管道工程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给排水管道施工与建筑安装施工为主导”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基本完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资源做好网络课程建设。

(3)教材改革:我系教师合作主编出版了《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教材1本,该教材发行以来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已先后6次印刷。09年7月完成再编,第二版年底出版。编印了给排水专业实习、实训指导书、任务书。在教材使用中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适用性和技术先进新,所选教材全部做到近三年出版或再版,采用最新国家规范与标准,并尽量选用全国给排水专业高职高专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对所有实操环节的任务书、指导书制订了标准与深度格式,严格审核制度,及时归档,保证了实操环节的教学质量。

(4)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结合课程建设要求,在现有增城水厂、、广州自来水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下,2006年,开发了长沙污水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7年开发了广州市排水监测站、广州市延鑫土石方公司、广州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2008年,开发了广州水泵厂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联系并建立多个长期合作的专业对口的现场教学实习单位,2006年开始、与汇美地产建立了合作、2008年开始与广东省档案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建成了给排水专业“水泵结构实训室”。完成了“建筑给排水安装与水泵运行综合实验实训室”的开发、设计与建设。目前“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与运行实训室”已完成设计方案与招标,进入施工实施阶段,年底完成。为学生提供了具有模拟现实效果的教学环境,解决了给排水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大量实验、实习、实训重点与难点,是一个高标准的综合实训室,目前在国内同类专业教学中尚属首例。

在今后三年里,完成示范专业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完善东莞水厂、增城水厂和长沙污水厂等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开拓新的,配合核心课程任务的校外实训基地,拟与市水电机安公司、自来水厂工程公司等企业加强合作。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培养方案,完成“学校+企业”共建模式的“工学结合”,建立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和标准,完善“企业顶岗”的“项目导向”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力争“订单式”培养。构建适时的给排水岗位特色职业培养模式。

(5)师资队伍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结构层次合理的校企合作“双师型”师资团队。到2009年上半年,已引进高级专业人才1名。研究生1名,企业有工程经验专业教师1名,本科生一名。2007-2008

年,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10多名,分别担任毕业设计、实训教学工作,本专业专兼职教师人数达到10人。“双师型”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的75%。近年本专业平均每年招生2个班,目前在校人数为273,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当前发展需要。不断加强队师资队伍建设,逐年派遣教师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专业主讲教师均达到“双师素质”型教师的标准。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研和科研、主持横向课题,发表教研、科研论文、论著30多篇。获奖论文4项。技术专利两项。完成教研课题8项,教学成果奖2项,通过教研和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主持与参加设计与研究的工程项目29项。

2、能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

做好科学规划 保证城镇排水 篇3

【关键词】城镇基础设施;排水设施;科学规划

前言

近年来,每逢雨季,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都会充斥着过于各地区城镇内涝的新闻。以前这种情况还仅仅出现在南方地区,如今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内涝现象,这直接暴露出的就是城镇排水设施的缺陷和不足。随着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繁荣,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多,给城镇建设也带来很大压力。在地上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在越加严峻的考验着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由于规划不合理,标准设置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备等等原因,最终造成我国大面积的出现城镇排水不畅的问题。本文从城镇建设规划的角度,对排水设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科学规划的角度,提出改善排水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城镇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的首都北京,在连续的强降雨的冲击下出现严重内涝,导致受灾人数160余万、数十人死亡的惨痛教训,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近年来类似惨痛的教训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而这一切的背后,除了恶劣的天气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城镇排水设施的落后。根据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我国城镇排水设施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当前城镇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排水系统不够科学合理的情况,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时,未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未结合城镇长远发展需求,设计出的排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远远落后于城镇发展速度。其次城镇排水系统规划难以满足暴雨天气的排水需求,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城镇阶段就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的安全。最后在进行排水规划设计时忽视污水处理的重要性,而是将大量未进行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健康。

二、城镇排水系统科学规划的思考

(一)转变城镇发展理念是科学规划排水系统的前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产生了以GDP为指标的城镇建设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在这种GDP为大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看得见的建设当然更受城镇管理者的喜爱。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拔地而起,道路扩宽了,绿化面积提升了,但埋在地下的排水系统由于不能及时体現出官员政绩,因此并未受到重视。然而,城镇排水系统是一项极为重要而又复杂的工程,一旦建造修复和改造起来就会非常麻烦,而同时在城镇发展中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者站在城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切实转变城镇发展理念,少做一些面子工程,多做一些利长远,有助于城镇长久发展的事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排水系统规划。扎扎实实科学合理的建造城镇排水系统,把城镇建设更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到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上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才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规划排水系统的立足点

地方城镇排水系统设施科学规划,就是要求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房展需求、经济实力、地势环境以及未来城镇扩建需求等几个方面的实际,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立足当地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思想和手段规划出科学合理实用的排水系统。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排水设施,就要坚持一下三个原则:1、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要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避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规划模式,在能够充分保证区域排水需求的基础上要谨防过度建设。2、排水系统规划要结合地方地理地势环境情况,根据当地对排水系统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规划建设,但同时也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城镇未来的发展需求问题。3、排水系统规划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排水设施的建设是城镇发展的百年大计,一旦建成维护和重新建造就非常困难,因此一方面规划排水设计要能够充分满足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城镇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就是保证以后再建的排水系统要能够与当前的形成对接,也即是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延伸性,以满足城市出现爆发性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规划城镇排水系统的他山之石

在城镇排水系统的建设上,我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很多国际城市的成功经验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我国各地区在规划地方排水建设时,就应当以这些地方的经验作为参考,合理的学习和借鉴。如德国的汉堡等城市,他们通常会建立大型的地下调蓄水库,一方面满足城镇排水需要,另一方面可保证水流的充分利用。再如一些国家在城镇建设中会较多的采用透水性材料来铺设路面,增强路面的渗透能力,减轻排水压力。国内的例子如青岛,几乎每次其他地区出现内涝以后,青岛都会作为一个典型被拿出来作对比,青岛的排水系统沿用的还是德国的规划设计,然而时至今日依然为城市排水承担着巨大贡献,这值得我们地方规划者深思和借鉴。

总结

在城镇发展建设你追我赶的今天,城镇排水设施建设已成为衡量城镇发展潜力的一种标志。城镇建设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百年大计,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排水系统关乎城镇发展命脉,因此,在规划城镇排水系统时,一定要秉着发展的眼光,坚持科学的规划,立足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打造这项利千秋的工程,为城镇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飞.实现城镇排水科学规划的对策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3(07)

[2]黄秀艳,孔宇.城镇排水规划中的重点问题与反思[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4)

排水规划论文 篇4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充分说明其排水防涝规划的不完善,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各城市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住建部也对《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006)》进行了修编,提高了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明确了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消了折减系数m并引用了模型计算等有关内容。

郧县老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北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上游的山地城市,占地面积8km2, 老城区由北部黑石山向南部汉江河谷倾斜,汉江于老城区南部流入丹江口水库,江水绕老城区7km,占十堰市境内汉江总长的63%,因此,郧县被誉为丹江口水库的“坝上第一县”。老城区现状道路高程在170~230m之间,道路坡度变化较大,从现状城市道路竖向及场地高程分析,整体来说老城区地形具备较好的排水条件。但是,由于区域内存在多处低洼地带,加上现有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普遍低于规范要求的2~3a一遇、现状雨水排出口低于汉江洪水水位,造成汛期江水上涨对雨水管道产生顶托作用等问题,导致区域暴雨内涝灾害频发。为确保排涝规划的合理性,本次研究采用现场数据收集调查分析与水动力学计算软件构建模型模拟计算对老城区现状进行评估,指导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

1排水管网现状综述

老城区位于县域中部,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雨污水均采用重力流方式,现状各类排水管渠总长约为68.5km, 各类管渠长度见表1,附属设施数量见表2。

m

老城区现状排水管道管径普遍偏小,部分管段老化破损严重,导致雨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由于老城区建设缺乏规划,大量房屋建于现状排水管道上方,管网改造难度大。

2技术路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为在确保中线工程受水区用水安全的前提下解决老城区内涝问题,此次排涝规划以湖北郧县老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动力学计算软件构建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模拟计算,并以收集的研究区域内涝数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率定,确保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再运用率定后的模型模拟研究区域现状积水情况,针对模拟结果制定规划改造方案,并用模型进行检验,得到最终的较为合理的规划方案。本次研究技术路线见图1。

3 MIKE FLOOD模型模拟计算

3.1计算原理

运用MIKE FLOOD软件,根据地形情况构建城市二维积水淹没计算模型,并与一维的城市管道、河道模型进行耦合[1]。

MIKE FLOOD的计算原理依据的是描述水流运动的二维非恒定流方程组,共包括3个方程,分别是:水流连续方程、水流沿x方向的动量方程及沿y方向的动量方程。

式中:t为时间,s;n为曼宁糙率系数;x、y为直角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m;μ、v为x、y方向的流速分量,m/s;z、h为(x,y)处的水位和水深,方向的水流运动阻力[2]。

MIKE FLOOD软件将该方程组离散化后进行数值求解, 即可计算出研究区域内在(x,y)处不同时刻的水位z、水深h以及流速μ、v。进而实现积水淹没模拟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3.2计算条件

模型模拟计算范围为湖北郧县老城区,地形采用2014年测绘的地形资料,管网数据采用2014年地下管线普查数据。 研究区域范围见图2。

依据2014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郧县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标准取20a一遇,由于老城区现有降雨资料无法满足年限要求,故本次模拟基于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运用芝加哥雨型生成器分别求得短、长历时降雨时程分配,用于区域内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与内涝风险评估。

3.3计算结果

3.3.1研究区域现状雨水管网、合流管网排水能力评估结果

利用MIKE FLOOD软件构建模型,分别在重现期为1、2、 3、5a一遇2h降雨情景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以管道设计重现期表示,如表3。

由表3可知,区域内53%的雨水管道、合流管道设计重现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要求的2 ~3a一遇,急需改造。

3.3.2研究区域内涝风险评估

(1)模型率定。利用研究区域现状易涝点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现状19个积水区均能在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反映(见图3),且模型模拟结果中,这19个积水区面积与现场测量面积基本相同(见表4),说明模型基本反映了研究区域各易涝点的积水情况。可利用率定后的模型进行研究区域排水防涝规划方案的计算和比较[3]。

hm2

(2)内涝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率定后的模型对研究区域现状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风险评价,从而确定内涝直接或间接风险的范围,进行等级划分,并通过图示反映各风险等级的空间范围。结果如图3(b)显示:在20a一遇24h降雨情境下,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得出:内涝高风险区存在17处,其中几处更是位于小学、党校、法庭等人口密集处; 中风险区存在9处,各等级风险区对应的面积如表5。

km2

4方案计算分析

4.1排涝方案

基于模拟计算结果,制订方案时,应该在尽量不改变原有雨水管道和河道排水能力的情况下,主要采用调整地区的竖向高程、修建调蓄池、雨水花园等工程措施,并对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直到积水深度和时间满足最新的排水防涝标准[1]。

4.1.1基本规划方案

研究区域目前没有针对北部黑石山山洪的预防措施,导致降雨时山洪进入老城区,因此,首先结合模拟结果,制定黑石山防洪方案,设置截洪沟将山洪直接排至汉江,阻止山洪进入城区;其次,根据研究区域排水管道排水能力评估结果(表3),对现状合流管、雨水管管径等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造,将部分现状合流管改为雨水管道;最后,分别对各个内涝风险区域进行积水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应将低冲击开发理念积极运用至方案中,在解决洪涝灾害的同时,达到治理面源污染、补充地下水等目的。

4.1.2低冲击开发设施(LID)

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规范要求的改建后的径流量不超过原有径流量。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4,5]。此次研究充分结合研究区域地势地貌、 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按照规范要求,以综合径流系数与径流量作为控制指标,从低冲击开发理念出发,倡导蓄排结合,在研究区域内合适的位置结合城市绿地、公园、广场等安排市政蓄涝区对雨水进行调蓄。提高雨水系统排水标准,同时降低排水系统投入。

4.1.3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确定

(1)SWMM软件介绍。美国环境保护局的雨洪管理模型(SWMM)是一个综合性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完整的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包括地面径流和排水系统中的水流和雨洪调蓄过程,可以显示系统内和受纳水体中各点的水流和水质状况[6]。

利用SWMM模型,对排涝方案进行径流模拟演算,基于先前得到的研究区域降雨过程线,得出研究区域排涝标准下的雨水调蓄池容积和排涝泵站规模的对应关系。

(2)雨水调蓄池计算结果。结合调蓄水体设置排涝泵站, 主要是收集研究区域5、7、8分区雨水(见图4),为降低系统投入,减少泵站建设规模,结合规划用地布局,通过设置相应的雨水调蓄池收集并调节上游雨水,削减雨水峰值,最终合理控制抽排泵站容量。

通过SWMM雨洪管理模型对5、7、8分区进行径流模拟演算后,以雨水调蓄池所在地块面积为调蓄池占地面积上限,确定一个调蓄池容积,再结合设计流量过程线[见图4(b)],通过假定排涝泵站设计流量逐步试算推求,直到得到与已知调蓄池容积数值相等的围合面积值时,所得到的排涝泵站抽排过程线与流量过程线交点的纵坐标值即为所求排涝泵站设计流量,此方法能从排涝泵站规模和调蓄池容积的对应关系中,通过多次试算,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泵站流量与调蓄池容积值,从而保证工程投资较少。

4.2排涝方案计算结果

采用已经率定的MIKE FLOOD水动力学计算模型,对上述排涝方案进行模拟计算,以指导方案的优化,直至方案的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最终的方案模拟结果见图5。

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大部分地区没有积水,仅局部区域有短暂积水,且每条道路至少有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局部修订版)要求,由此得出,此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老城区内涝灾害问题。

5结语

在最新的排水防涝标准的指导下,运用MIKE FLOOD水动力学计算模型对研究区域降雨到排涝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指导研究区域排涝方案,同时结合SWMM软件模拟计算了雨水调蓄池的容积。

(1)研究采用模型对研究区域现状进行模拟评估,评估结果与现状基本相同,说明研究采用的MIKE FLOOD水动力学计算模型对老城区的现状管网评估、内涝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LID可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应充分结合研究区域场地条件,积极推广建设LID系统,建立绿色雨水设施。

(3)SWMM模型模拟试算法能够在有效地计算出雨水调蓄池容积与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试算, 得出投资最小时所对应的调蓄池容积与排涝泵站设计流量。

参考文献

[1]王军,马洪涛.城市排涝规划有关问题探讨[J].给水排水,2014,40(3):9-12.

[2]韩敏,赵耀.基于MIKE FLOOD和ArcObjects的洪水淹没模拟及可视化[C]∥中国控制会议,2008:319-323.

[3]唐造造,董志,刘树峰,等.广州市荔湾区河涌整治排涝方案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4):164-167.

[4]Coffman L S.Low Impact Development creating a storm of controversy[J].Water Resources Impact,2001,3(6):7-9.

[5]王峰,俞绍武,胡爱兵,等.《中山市中心城区低冲击开发规划》研究与探讨[J].给水排水,2014,40(12):30-34.

给水排水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篇5

当今的中国,社会飞速发展,GDP即将赶超日本,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民族复兴指日可待,发展机会无处不在。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国家的主人。我们肩负着祖辈们的殷切希望,担当着国家民族的重托。我们年轻人即将面临随时出现的挑战,而我们却不应也不能退缩,我们需要勇敢面对。我们总会毕业就业,无论早晚。怎么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地更符合自己的心意呢?我们需要尽早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历程或进步具有发展机会的专业职务。而职业生涯通常是个人从事职业的经历、经验和职务的变化过程。我们要做的是在对自我正确评估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环境,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1.个人分析结果:

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很开朗、活泼。身形稍瘦,个子中等,平时喜欢上网,逛街,偶尔打打篮球,只喜欢看杂志类的书籍。自己的优势盘点:有理想,有追求,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着和全身心投入的激情。做事有责任心、恒心,动手能力较强。

自己的劣势盘点: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交际能力较差,组织能力较弱,口才欠佳。生活中成功经验的盘点:独立自主,很多事都必须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思考去决定。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秘。

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利用假期找份兼职工作,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或是向心理老师咨询解决自己在性格方面的弱点。2.社会环境分析、组织分析结果:

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方正在开发,2008的奥运选择了北京,2010的世博会花落上海,一时之间,以此为中心的公共建设项目和相关商业项目纷纷上马,巨型体育场馆、奥运村、购物中心、会展中心、豪华公寓、政府大楼拔地而起,中国的建筑设计因此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预计2001年至2010年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为7%-7.9%;而2011年至2020年,这一速度仍会维持在5.5%-6.6%。中央将城镇化和西部大开发作为面向新世纪的两大战略重点,城镇化意味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意味着需要进行大量包括城镇住宅、城市商业、市政基础在内的建设。

04年北京市发改委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发布376个项目信息,包括22个重点项目和354个一般项目,总投资达到1350亿元人民币,青岛市目前初步确定的奥运项目有154项,按照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的关联程度,分为奥运必备项目、奥运配套项目和奥运相关项目三大类,总投资约780亿元人民币。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在2004年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世博会的投资约在300亿元。除此之外,从2000年开始的一系列规划设计已经让上海成为当代世界城市规划的创作室,02年紫竹科学园区、外滩源、北外滩、上海船厂、多伦路地区的规划设计;03年的外滩中央商务区、东外滩、复兴岛、293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11.51平方公里的国际医学园区;所有这些概念性设计都将在05年进入细分型设计阶段,无疑又是一个极好的商机!

另据美国捷得建筑师事务所统计,2003年中国建筑市场的设计费用超过90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中国建筑市场上设计费总额可达百亿美元之巨。这的确是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巨型蛋糕!中国正在为所有的优秀建筑设计师实现宏大理想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2009年—2016年主要完成内目标:学历、知识结构:获得大学本科文凭,英语过四六级,考研且获得硕士文凭;个人发展状况:与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网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减肥成功。

2016年—2021年主要完成目标:工作情况:进入一所设计院或事务所工作,有较好的收入;

学历、知识结构:获得一级建筑师资格,不断进修升值自己;

个人发展状况:结识一些建筑界的精英人物,提高人际关系网的质量。

婚姻家庭: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供车供房。

2020年以后:经济情况较好和人际关系较好的话,成立自己的事务所,积累财富,让自己的事务所日益壮大。

4.具体实施方案:

认真学习,阅读大量关于建筑的书籍,多看各类优秀设计的图片和图纸,积极与前辈交流,也能锻炼到自己的交际能力,认真干好学生会的干事工作,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

5.评估方案:

我的职业规划就这样写了,这方案稍有夸张但我不想写得太平庸,我也不肯定会完全照

论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篇6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入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城市的用水总量也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给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的市政给排水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做好城市给排水工作,将有着极大的时代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更加影响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所以,本文将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来分别探讨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

从宏观层面来考虑,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是从总体上把握城市水资源状况及城市自身整体发展规划,这就要求城市市政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人员不但要考虑本区域的相关因素,甚至要考虑本区域以外的跨区域的相关性因素。

一 防洪排涝规划

(1)防洪排涝概念: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

(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 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如10年一遇)24 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

(3)排洪的具体措施:目前,普遍被使用的排洪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增高洪区地面的方法,二是雨水泵加滞洪区的方法,也就是部分增高洪区地面甚至不增高洪区地面。例如,城市周边如是山区地形的话,考虑到实际情况,最有效的排洪方案应当是采取第一种办法,同时加设局部的抽排设施,以保全周围村庄乡镇的过渡。

二 区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城镇给水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否则它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水量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含消防)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渔业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用水量预测,目前设计时多用用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但由于近年来传统产业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非传统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会带来较大的偏差,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三 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的讨论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二是运营的高能耗(中途提升泵站多,能耗大);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四 从微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主要为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一座或几座建筑物给排水消防设计,一座污水厂设计,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它是将理想变为现实最直接的环节。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具体新课题,必须采用新办法、新材料、新产品去解决;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具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建设新理念。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1)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

最近国内尝试使用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A/O工艺,它是在A/O反应池的好氧池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同时好氧硝化液和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流化床)和吸附,混凝及过滤等物化作用,实现生物脱N和物化除P,较好地解决了纯生物或纯化学污水工艺中脱N与除P相互矛盾的问题。

(2)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P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3)创新雨水管道的设计思路

在地下水资源不丰富或者不便利用的地区,可以减少雨水排入下水道的量,甚至设计有效的方案或设置,使雨水不排入下水道,而是直接的渗透入地。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方面减轻了排水系统的负荷,节省投资,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区域地下水的补给量,修复了区域的水生态链。

五 结束语

我国不但肩负全球经济发展的重任,也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做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秉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将其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市政给排水工作者我对此深信不已,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不断实践这一、

参考文献:

[1]盖宏伟,冯昭.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建[J]城市, 2011,(02)

浅谈城市给排水规划 篇7

1 城市给排水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给排水工程规划滞后

给排水整体的规划处于滞后的位置,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常常会出现给排水规划没有编制的情况,有的虽然完成了设计,但是因为多种问题要进行不断地修改,导致规划不能正常进行,没有体现出规划的指导意义。

1.2 城市给排水规划的科学依据不够完善

城市的水规划不是单一存在的,需要多种工作进行配合,在我国,缺乏新技术水平对水的详细检测,以及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与结构性的分析。

1.3 整个给排水体制不够完善合理

我国的给排水设施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因为它们由多个部门构成,而部门之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责任没有明确划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导致整个给排水设施存在的多种问题不能获得有效的解决,城市给排水体制仍然处于劣势的地位。

1.4 给排水没有创新意识

现如今的给排水规划还是使用传统的方法,城市的给排水规划难度十分大,但是因为受到传统知识体系的影响,不能对整个城市给排水规划进行宏观的控制,使得给排水规划不能创新发展,不能适应城市规划的主体发展方向。

2 解决城市给排水规划问题的对策

2.1 注重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

想要解决城市给排水规划问题,就要注重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这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资源进行处理的综合布置,要重视城市规划总量的平衡。针对这些方面,我们要做到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和加强水循环等方案。我们要了解整个城市的水利用规划,关注城市的排水和污水再生循环利用,不断保障供水规划、污水处理与再生循环利用的规划,始终坚持水生态循环的规划。这些都直接关乎着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统一发展。

2.2 不断加强水量规模的预算

水量预测对城市给排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是给排水规划的基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水量,它的增长规律与过去不同,所以水量预测不能按照传统的发展方法进行计算,最科学的方式是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对不同类型的用水量,分别进行预测分析。

2.3 城市给排水系统要不断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自然界的水是循环发展的,人类社会对给水和排水的统一使用应该服从这一过程。我们要考虑在用水之后,能否对水进行再生处理,不断保障水质能够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的承受范围。否则将会造成负面影响,会累积大量的污染物,不断超过水环境的自身容量,从而导致水资源面临危机和水污染,最可怕的是破坏了水的良性循环,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2.4 要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整个给水排水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给排水体制规划仍然处于混乱的状况,所以针对多种情况,要通过行政立法的手段,不断完善给水排水的法律法规,最终建立一个明确的给排水体系。

3 城市规划中给排水设计的重点

3.1 注重城市给水工程的水量

对城市给水工程的水量要进行相应的预算,并且保证能够符合城市规划中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个工程相关措施的重大影响是对规模预测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的重大影响,在各个阶段都要保证顺应每个阶段的标准规范,避免出现三废的水源。

3.2 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要求

保证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有合理的排水体制,城市的整体规划要从宏观、全面的角度出发,注重合理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传统的有关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都是只要求排水,将污水和雨水排出城市就可以了,忽略了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面临着整个水质的逐步改变,有效地控制暴雨带来的水资源流失,是目前城市规划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环节。

3.3 对于城市偏远地区给水系统的相关设计

城市郊区的水系统设施并没有那么健全,这些地方居住的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利,给水系统的设计带来很大的不便,在相关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郊区的需要。关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设计的可持续性,存在的设计问题就相对较多了。要保证排水管道设计的可持续性,就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不仅要注意在整体功能的布局和城市规划,还应该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排水管道,避免资源的浪费。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注意排水管道的质量和其使用年限的相关要求,在这种条件下,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整个城市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要保证能够妥善处理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给排水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编制城市的给排水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提,是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任周宇,陈忠正城市给水排水[J].中国建筑工业,2004,(3):23-24.

[2]杜茂安,高光智.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市政排水管网规划和设计探究 篇8

关键词:排水管网,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不断完善, 使得城市污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从而也积极促进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以及国家污水处理政策的提出, 对于城市排水传统的功能标准, 有了更多的要求;对此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是为了保证城市稳定运行的物质基础, 从而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建设, 以及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而城市排水系统, 是市政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城市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污水管道、排水沟、排水泵房、污水处理厂以及其他的设施。主要的作用是对于城市污水、废水以及雨水的疏通和运输, 对于水污染的控制, 同时排水系统也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系统, 从而更好促进城市环境健康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总体规划

对于城市排水管网的布置, 要充分的结合多种因素, 同时规划的制定, 也要结合城镇以及区域的规划, 因为城市排水管网的铺设, 大多数为地下建设, 对此要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步, 并且对于排水的制度、标准以及定线的工作, 都应当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增, 所以对于其规划和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而更好的符合我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需求和标准;但是城市管网系统的规划, 也不能一味的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设计, 这样自身的价值可能很难得到保证, 对此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 应当按照建设的实际需求, 人口数量、污水总量等方面因素, 以及自身的发展空间进行设计, 从而更好的处理多方面之间的关系。

3 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分析

3.1 注重排水体制

合流制或分流制排水体制的选择, 对于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排水体制的选择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排水体制, 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雨水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体系, 其区别主要在于合流制是指污水与雨水, 同时由一个排水管网排出, 利用同一种处理废水的方式, 同时合流制也分为直排式和截流式, 直排式是直接收集并排放废水, 截流式就是指临河建造的截流干管;而分流制是指污水与雨水, 利用不同的排水管网排出。同时合流制虽然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组装简单的优势, 但同时也具备污水处理不当, 以及管理相对于有难度的缺点, 在雨天易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 不仅给后期的维护造成影响, 同时也会造成交通的压力。而分流制具有污水处理、维护简易, 但同时也存在建设成本高的缺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分流制污水处理体系, 但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以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选择。

3.2 污水截流井的设计

合流制排水体制中的截流式排水形式, 会将合流污水会通过截流管道收集, 然后在经过污水厂进行处理和排放;但是这种形式对于合流污水总量有一定的要求, 当合流污水量增加时, 截流管道的输送能力, 就不能满足于合流污水处理的需求;此时一部分合流污水, 会通过截流管道、污水厂进行处理和排放, 而另一部分的合流污水, 则会通过截流井溢流到水体中;但是这种形式对于水源污染严重, 对此在设计时应当严格的对于截流井的径流进行控制;并在建设截流井的同时, 也应当建立雨水储存室, 然后将储存室中的废水, 在运输到污水处理厂, 使其经处理后再排放, 从而有效降低水质污染。

3.3 加强对排水管网的建设

随着我国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 对于污水处理相关的措施也纷纷的得到落实, 对此污水厂的建设数量、质量以及效率, 都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目前相关单位普遍存在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而轻排水管网的建设, 使得污水处理厂发挥不了价值。排水管网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污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 还是从污水处理厂排放, 都是需要排水管道进行运输的;但是受到建设资金, 或是施工单位的建设意识, 以及方案设计的原因, 导致排水管网安装不合理, 污水处理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受限的同时, 也造成了水质污染, 对此加强对于排水管网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 设计单位也要与施工单位共同对于排水管网的安装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也要通过一系列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更好地降低建设的成本。

3.4 加强城市小区的污水处理设计

城市污水以及生活污水都排入到市政污水管道, 会给污水处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和麻烦, 对此加强城市小区污水处理的设计, 从而加强污水处理, 给市政污水管道减轻负担, 有效的提升水处理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与小区景观系统相结合;然后在安装污水排水管网, 建立化粪池, 经过化粪池的沉淀后, 使其排入到污水厂进行深度的处理;同时也要及时对于化粪池中的污泥进行清理,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 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难度, 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降低管理资金使用, 同时也积极促进小区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于市政排水管网规划和设计分析, 发现其规划, 不仅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标准, 还要符合城镇总体, 以及区域的规划,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排水管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其设计, 要将降低成本的数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有效的结合排水体制的选择, 污水截流井、城市小区的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设计, 使其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更加符合《室外排水规范》, 从而有效的降低建设成本, 将价值和利益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王治荣.关于市政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改造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4, (22) :109+111.

[2]邹俊.新环境下市政排水管网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 2014, (17) :92.

平原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 篇9

在华北平原城市水系比较少,在地势较低并且平坦的区域,可以适当地规划人工景观河道或者人工湖。人工河道可以有效地减少排水管道的沿途排水距离,从而减少干管管径。人工河及人工湖还可以起到调蓄作用,缓解特大暴雨对雨水管道的排水压力。通过规划人工河道及人工湖可极大地改善区域排水问题,同时又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重力自流与雨水泵站相结合

平原城市排水的方式因地形不同而有多种方式,在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排水方式都是重力自排,排水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时,就可采用自排和泵站相结合方式。当城市地面高程比过境河流一定频率洪水位低很多,且河流高水位持续时间比较长, 土方的来源比较困难,填方城市地平成本较高时,排水方式只能采取泵站排水,但在天然城市地面高程与过境河流洪水位的高差相近或高水位持续时间比较短并有土方来源的地区,应该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当地与排水有关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规划确定排水方式是采取泵站强排还是重力自排,以及通过什么措施实现重力自排。有些平原城市的排水系统,在非汛期时,雨水可以通过重力自排排入下游水体;到汛期,河水水位相应上升,引起顶托,使城市排水不畅,城区容易产生积水,甚至发生河水倒灌现象。

3 合理地确定设计参数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为:

式中:ψ———径流系数;

P———暴雨重现期;

t———降雨历时;

F———汇水面积;

A1, c, b, 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3.1 径流系数ψ值的确定

径流系数为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是影响雨水设计流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径流系数的主要因素为地面覆盖种类的透水性。在常规的设计中,计算某个汇水区域的雨水量时,常采用的是区域综合径流系数,这种计算方法会造成每个设计雨水管段的流量不是十分准确,从而影响管道设计时管径、坡度的选择不准确。在北方平原城市雨水设计流量计算过程中,如若区域控规设计已经完成,径流系数应该根据控制性规划的用地比例,分别计算出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屋面、面积铺砌便道、非铺砌土路、绿地的面积,按照径流系数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数据。即:

ΨAV———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a);

Ψi———相应雨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全部汇水面积。

3.2 暴雨重现期P的确定

暴雨强度重现期P的选择直接关系着管段设计流量的大小。在雨水管渠设计中,若选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计算所的设计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断面相应大。这对防止地面积水是有利的,安全性高,但是同时在经济上却因雨水管道管径增大而加大了工程投资。若选用较低的设计重现期,雨水管道管径减小,节省了工程投资,但可能会经常发生排水不畅,地面集水而影响交通。

3.3 集水时间t的确定

集水时间t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最远点到流到最近雨水口的时间t1和在干道中的流行时间t2,即:

m——折减系数,管道采用2,明渠采用1.2,陡坡地区管道采用1.2~2。

平原城市的坡度一般都极小,所以影响t的主要因素就是集水距离。在一般设计中采用的集水距离一般为120~150 m。但是在实际设计中,道路雨水的起点,并不是计算雨水系统的真正起点,而应是厂房、小区内排水系统的起点。因此,集水时间需要考虑雨水在厂房、小区雨水系统的地面集水时间和管道流行时间。

3.4 汇水面积的确定

大中城市的雨水管网系统设计时,主干管的定线尤为关键,定线原则是使汇水面积内的雨水通过支管收集尽快汇入干管并尽快由管道就近排入水体。其中管网布置形式因根据地形而定。汇水面积的划分应要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按当地现状排水情况划分。设计中,如果地势比较平坦,街区控制规划不完善的地区,雨水应该平均排入四周的雨水管网,如果街区地势有一定坡度或者有详细的控制性规划,则不能简单的划分,应根据该排水区域的坡度和实际的控制性规划来详细划分汇水区域。

4 雨水收水口形式的确定

近十几年,雨水口的类型、尺寸发展很快,但是雨水口的收水能力试验以及相关的科学论证和分析却鲜有成果,基本还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在暴雨来临实际收水时,绝大多数箅孔处于闲置状体,起不到应有的收水作用。如以前较为流行的点式雨水口,平时很容易被杂物堵塞,并且当路面纵坡比较大时,雨水往往会翻越过雨水口,收水效果不佳。所以,应该改变以前的点式雨水口,采用线形雨水口,这样即使在道路纵坡比较大时,也不影响收水效果。除此之外,在道路纵坡比较大时,对于地势低洼、树枝杂物比较多的路段,应采用平箅式多箅雨水口,形成连续线形收水口,收水效果更加。

5 排水管材的选择

近年来,塑料管道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较之以前也越来越便宜。由于塑料管的内壁粗糙系数小,过水能力比同等管径的钢筋混凝土要大。在同等设计流量的情况下,塑料管可以有效地减小埋深,管径等,这些都是在平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平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中,应大力推广塑料管材,以减少管径和坡度,进而减少埋深。

摘要:平原城市地势平坦, 坡度小, 河道水位比较高, 导致城市排水困难。针对此特点, 结合焦作市的情况, 对排水规划、设计参数和排水规划进行合理的分析, 达到优化设计和科学排水的目的。

关键词:平原城市,排水规划,雨水系统,设计参数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1年版) GB50014-2006[S].

[2]防洪标准GB50201-94[S].

城市市政排水规划设计探析 篇10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市政规划,可持续发展

市政排水工程是营造优质与便利的城市环境、切实提高城市服务能力与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市政排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也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能否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做到经济合理, 运行安全, 受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影响较大。因此科学地做好市政排水的规划与设计, 是利民、惠民的头等大事。

1 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 我国的城市发展即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规模的急速膨胀,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接踵而至, 众多城市建设的软肋逐渐暴露于公众视线之下, 市政排水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据报道, 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30%符合卫生标准, 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有93%被污染。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提高供水质量的多重挑战。由于市政排水基础设施运行的超长期性、投资的高沉淀性、技术上的继承性以及水在自然属性上的易流性和随机性, 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特别关注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社会性问题。我国现阶段市政水系统规划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和规划方法明显落后, 不关注工程因地制宜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多目标化。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规划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城市的水系统良性循环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污水管网布局混乱, 部分管段走向的不合理;部分次干路、支路辐射的管道埋深较大, 无法接入主干道敷设的管道, 导致城市污水收集率低下;甚至出现本来应该发挥泄洪作用的城市内河非但不能有效缓解雨水量压力, 反而倒灌入城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居民伤害的案例。市政排水建设与交通设施建设同为市政枢纽建设,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位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都不能忽视的。因此, 完善合理的市政排水规划, 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依据之一。

2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GB50014—2006《室外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地方排水法规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市政排水范围, 预测市政排水量, 确定排水体制,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 建设规模和用地。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之一, 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 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 投资合理, 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必须依据当地的适用的各阶段排水工程规划。

3 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排水体制不合理。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 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 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 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 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现有的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并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另外, 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迫使人们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随着初期雨水的危害性被人们所认知, 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中, 已经开始考虑到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与利用。初期雨水截留截流井的截流倍数如何合理确定及截流点至汇流面积内不同距离导致截流的不科学性, 通常会出现该截流的污水流入了水体, 水质较好的雨水进入了污水处理厂, 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截流和调蓄相结合的方式, 在我国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经验较少的情况下,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依靠设计者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初期雨水截流的方法。

(2) 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呈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相协调,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高程无法保证, 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 导致汛期雨水不能正常排放, 甚至出现倒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如何做到合理。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等矛盾, 只有通过用地合理的竖向规划及市政排水规划来解决。在规划新区的规划过程中, 不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的协调, 仅考虑提高用地高程会增加土方工程的造价, 而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及排水不畅的后果, 会对城市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此外, 应对土方工程与排水工程的投资进行比较, 使城市建设做既经济又合理。

4 完善市政排水规划的建议

(1) 加强宏观管理, 科学实施市政排水的规划设计。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 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 影响深远,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排水规划与防洪排涝规划设计的科学协调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 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2) 完善微观控制, 合理实施市政排水的规划设计。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优先推广PCCP管、聚乙烯钢带加强管、PE管、聚丙烯 (PP) 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 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 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新型塑料复合管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 必须分层夯实, 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以此避免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

5 结语

追求生态效益,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需的, 而市政排水规划建设无疑是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完美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能将二者协调好, 将是城市建设之福, 将有利地促进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玉清.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J].大观周刊.2011, 5 (23) :133-135.

[2]洪炎雄.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建筑理论与设计, 2010, 9 (07) :145-147.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篇11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规划

0.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这要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从宏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1.1防洪排涝规划

1.1.1防洪排涝概念

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过去排涝标准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针对的是郊区和农田,这种标准是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将“防洪排涝规划”称为“城市防洪规划”(防外洪)和“城市排洪规划”(排内洪)则更贴切。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

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 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f如10年一遇)24 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GB50201—94)。

1.1.3排洪措施

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2.从中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譬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的大量使用,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在中观层面出现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2.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1:3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I时,雨水溢水路面的情况发生。

2.3污水系统规划

2.3.1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2.3.2污水厂排水去向

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江心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3.从微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主要为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一座或几座建筑物给排水消防设计,一座污水厂设计,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它是将理想变为现实最直接的环节。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具体新课题,必须采用新办法、新材料、新产品去解决;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具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建设新理念。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3.1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最近国内尝试使用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娲万方数据MO工艺,它是在MO反应池的好氧池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同时好氧硝化液和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流化床)和吸附,混凝及过滤等物化作用,实现生物脱N和物化除P,较好地解决了纯生物或纯化学污水工艺中脱N与除P相互矛盾的问题。

3.2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伊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3.3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尽量使雨水不排人下水道,尽量通过设计施工,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一则可以减少排水(下转第64頁)(上接第108页)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投资;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进行水生态修复。另外,也可以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但这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譬如地下水位高,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地下径流很大,就不宜采用渗透法。

4.结语

浅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篇12

1 市政给排水规划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据报道, 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3 0%符合卫生标准, 全国七大水系有5 0%以上江段被污染, 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有93%被污染。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提高供水质量的多重挑战,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开展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探讨便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运行的超长期性、投资的高沉淀性、技术上的继承性以及水在自然属性上的易流性和随机性, 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特别关注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社会性问题。我国现阶段市政水系统规划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和规划方法明显落后, 不关注工程因地制宜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多目标化。污水管走向的杂乱, 部分管段走向的不合理;部分次干路、支路辐射的管道埋深较大, 无法接入主干道敷设的管道;个别路段的雨水管直接排入外河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现了出来。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规划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城市的水系统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科学依据不足

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中有关规定, 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 以及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指标为参考, 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得到。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 可靠性差, 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很多国家的城市已表明了明显的城市用水量与城市发展的K uz n e ts曲线进入下降区, 1 99 5年全球实际取水量仅为30年前预测的一半。提高城市用水效率的技术在近十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并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 冲水龙头的技术发展已经可以实现低流量供水, 从过去的9.38升/分钟降至1.8 75升/分钟, 通过安装节水型冲水龙头就可以轻易地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但是, 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均缺乏对各种用水器具、用水工艺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 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和把握, 缺乏对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结构性分析手段和方法。所以发展科学的预测方法和分析方法是市政水系统规划工作的当务之急。

2.2 排水体制不合理

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 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 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但是, 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 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 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现有的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并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战略研究》中指出, 即使我国未来50年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的水平, 城市废水排放的COD总量也仅可以控制在当前水平, 水质型缺水将在相当长的时期无法有效解决。另外, 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迫使人们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 必须根据当地的降雨、水文和地质情况, 经过详细的经济和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 应对各种因素进行长期综合评估, 制定因地制宜的合理的改造方案, 包括污水、暴雨和溢流污染负荷的长期和瞬间变化, 暴雨负荷对污水厂的冲击, 城市管理和城市下垫面变化对暴雨径流负荷的影响, 当地的降雨特征和地质条件等, 因此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水危机的办法是当务之急。

3.3 “造水”、“冲水”现象时有发生

2004年以来, 尽管政府已经三令五申强调“缺水”、“节水”, 可是“水景”热度不但丝毫未减。“水景住宅”、“亲水住宅”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力招牌”, 开发商们也在挖苦心思的“开沟铺渠”、不亦乐乎的花大力气打造人工水景。无论是房地产基于市场需要的“造水”, 还是用于城市大规模“生态环境”的“造水”, 大部分都是只强调局部的景观效果, 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其生态功能以及水体本身对城市或流域内水循环的扰动。这就使得大规模的所谓的“生态用水”进入城市, 但并没有发挥其生态的功能, 反而增大了城市的需水量。还有一些地区, 在解决城市污水问题时, 并不从污染本身入手, 而是引水冲污, 使得本身已经紧缺的水资源还要完成额外的任务。这种盲目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造水运动”或“冲水运动”已经造成了水资源需求量的不合理增加, 严重浪费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加剧了城市的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危机, 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利用已经提到了日程之上。城市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依赖, 而是需要接耦, 不合理的“造水”势必会使城市与水资源的关系脱钩, 最终影响城市的发展进程。要解决这类问题, 必须要在进行供水规划时就慎重制定用水定额, 明确生态用水的定义与影响, 从规划入手, 杜绝城市水系统出现盲目的“造水”工程。

3 几点对策

(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正确认识市政给水与排水的统一性, 以水的综合利用作为规划的基点, 统筹规划市政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

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 给水和排水是统一的, 人类社会对水的使用应服从这一过程。在水循环过程中, 给水与排水是人类向自然界“借水”和“还水”的两个程序, 为了不破坏这一循环, 给水和排水不可偏废。在用水之后, 必须对水进行再生处理, 使水质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否则, 只使用而不处理, 累积的大量污染物将超过水环境的容量, 就会导致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现象, 从而破坏水的良性循环, 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给水排水设施投资巨大, 建设周期长。因此, 市政给水应尽可能少“借水”, 减少水处理和输运的费用, 使用上要对水“物尽其用”, 以减少污水量和污水处理费用。江河湖库等水系是整个流域中市政用水的供体与受体, 只有整个流域上做到“好借好还”, 才能保证全流域水的正常使用。

(2) 树立前瞻、动态的规划思路, 合理进行规划分期, 提高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应变性、连续性,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发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市场经济的运行将使城市规划实施的环境变得不稳定, 规划客体和实施主体变得复杂化, 投资方式、建设进度、土地使用模式、运行管理方式等条件变得日益纷杂, 规划实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相当大的变化。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属于公共物品, 在市场经济下若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规划实施的难度较大。因此, 需要改变以前市政给水排水规划期用最终蓝图的表示方法, 应在论证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发展的可能阶段, 合理进行规划分期, 每一规划阶段的内容应体现相应合理性与完整性, 使规划富有弹性,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 还应考虑城市发展的连续性, 使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分期开发建设与下一阶段的继续开发建设紧密联系, 保持持续发展, 有利于城市的动态开发。

(3) 深入研究水的相关问题和水对城市发展布局的影响因素, 因地制宜地确定市政给水排水规划的建设目标, 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科学布局给水排水工程设施, 提高规划的合理性、经济性、可行性。

我国进行的大多是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应围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污水的合理处理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统筹考虑。结合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 对水源水质预测、水源水质保护、区域或流域的水资源统一调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污染控制、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废水和降水的综合利用、河道的整治、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措施、洪捞灾害的治理等方面都应作深入的研究。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规划, 保护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状态。此外, 规划设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工程技术新动态和新材料发展, 将有利于开拓规划思路, 解决以往困惑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市政给排水规划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现状, 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 给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对策

参考文献

[1]邵益生.城市水问题与城市水战略[N].中国建设报, 2006.

[2]聂梅生, 等.生态区水环境系统规划[J].给水排水, 2004 (1) .

[3]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S].

上一篇:地理科学探讨下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