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图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精选5篇)
鲁中图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篇1
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划分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四季的划分及五带的划分、分布
过程与方法:结合示意图和多媒体演示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划分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º26’之间作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纬23º26’分别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2.找同学根据我们绘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
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知识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定性地描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课件播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打开地图册P12页
[分组讨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点播]时刻确定,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即确定,此时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确定一点,让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观察在直射点运动过程中,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要做到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互评,共同进步。)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总结,强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在此基础上给
二.昼夜长短变化
[过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作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知识讲解]晨昏线把它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把某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弧长换算成时间就是该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和夜长。
[学生活动]回忆晨昏线和赤道的关系,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
[教师活动]帮学生定性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总结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结合图1-3-9,针对每幅图讨论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极昼和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播放课件]
[分组讨论]分析北半球冬、夏半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根据北半球规律,学生自己表述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规律,教师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过渡]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三.季节更替
[学生活动],地球上高、中、低纬哪个纬度地区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哪个纬度获得的最少?哪个纬度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
[教师讲解]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师生共同学习]:四季的划分
[学生活动] 传统的四季划分:立春(2月5日)立夏立秋立冬。不合理,为什么?
天文学上四季划分: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长的季节为冬季。春秋季节为过渡季节。
经过气象学长期的统计具体划分:3、4、5月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 月为秋季12、1、2为冬季。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案例 篇2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事实、地理现象来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最终使学生们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因此,一线教师应当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二、案例分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很复杂很抽象,有自转、有公转,还有其它运动形式。虽然学生们对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但很少能真正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本节教材在已阐述地球公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我认为,首先应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入手,从中发现地理问题,再从中找出规律,理解规律,上升至理性认识。那么,怎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基础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太好。
第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我们学校比较重视各类教学资源的收集,因此学校的地理教学课件比较齐全,经过整理,我合成了一个可以较好地演示地球公转的地理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比较形象、直观。但问题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上课时学生似乎都理解明白了的地理现象和原理,在实际运用中又问题百出。由此看来,仅凭借多媒体的演示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又放弃了这种方法。
第三:把日常体育活动中同学们都熟悉的篮球当地球。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地球,在课堂上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的关系。
三、案例描述
在上课之前,我从学校体育组办公室借到了一个充气不足的篮球,将篮球的中间一圈用白色粉笔涂成白色,代表赤道,用透明胶在篮球上下侧各固定上一根粉笔分别表示南、北两极,并按比例画出南北极圈和回归线。“咦,老师,你拿的是谁的篮球啊?我们这节课要玩篮球吗?”当我带着篮球走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笑着说:“不是,是我们这节课上课要用的。”于是,学生们显得热情高涨,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开了,并且猜测篮球可能是用来当地球仪的。我故意卖关子,没有跟同学们解释篮球的用途,继续吊他们的胃口,以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课开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不重合,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移动的。现在我们就来演示一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同学们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当我说我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地球公转时,班级中的学生反应是不同的。有些活泼的学生积极要求参加演示;有些学生比较安静也不够积极。最后,我在班上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地球”与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面。在我的指挥下,太阳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地球”以同样的姿势绕着太阳不断的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四个方位作为地球移动的位置(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位置)。首先,我让“地球”站在春分日的位置,(观测者要随着地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赤道的形状和南、北两极地区范围的大小。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說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后大家都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地球形状与教材中的示意图(或示意图的变化图)总是大致相同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都在很认真的观察,并不时对照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示意图,微笑着满足的点点头。最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部分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地球”移动的方向上,我不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移动而应该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其次,“地球”在移动的过程中姿势容易改变,换用地球仪误差会更小些。在后面的几个班上课时,我及时做了调整。
五、案例评价
这个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实际,使教材更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抽象思维,开阔视野。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鲁中图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篇3
必修1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地球的公转,一是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速度;二是黄赤交角,知道黄赤交角存在的原因及黄赤交角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三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知道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通过对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第一课时 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三、教学过程:
[知识讲解]地球自转的同时,倾斜着地轴绕日公转,因此,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强调:
1、方向为自西向东;
2、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演示时注意地轴的指向要稳定。
[知识讲解]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如图1-3-4)。每年一月初,地球在它的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角速度都较快;每年七月初,地球在它的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公转的线速度、角速度都较慢。地球公转一周360º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恒星年。
[设问过渡]一月份日地距离近,七月份日地距离远,而我们感到七月气温要比一月气温高得多,为什么距日近时反倒比距日远时气温低呢?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课件播放]黄赤交角的形成
[问题导学](1)黄道和赤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讲解]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课件播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知识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º26’之间作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纬23º26’分别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学生活动]通过看动画,结合图1-3-4,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在图1-3-5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教师活动]巡视、指正学生动手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交流后,可以师生共同学习,得出结论。
[讨论]根据我们绘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1)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2)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
(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4)地表各点一年中接受阳光直射的次数: ①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 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②南、北回归线间的各点一年中有 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③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有无阳光直射机会?
[知识讲解]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回归年。就南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落在哪一半球,即为该半球的夏半年,是另一半球的冬半年。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哪位同学能解释为什么地球距日近时反倒比距日远时气温低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四、目标检测
五、配餐作业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情境创设]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
[知识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定性地描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课件播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swf [分组讨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点播]时刻确定,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即确定,此时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确定一点,让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观察在直射点运动过程中,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要做到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互评,共同进步。)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总结,强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在此基础上给出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H=90º-纬差
四、目标检测
五、配餐作业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昼夜长短变化
[提问]现在你能帮赵亮家分析买房的疑惑吗?
[过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作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知识讲解]晨昏线把它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把某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弧长换算成时间就是该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和夜长。
[学生活动]回忆晨昏线和赤道的关系,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
[教师活动]帮学生定性分析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总结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结合图1-3-9,针对每幅图讨论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极昼和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分组讨论]分析北半球冬、夏半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根据北半球规律,学生自己表述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教师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过渡]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学生活动]结合图1-3-9分析,地球上高、中、低纬哪个纬度地区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哪个纬度获得的最少?哪个纬度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
[教师讲解]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师生共同学习]知识窗:四季的划分
[学生活动]根据“五带划分示意图”,试解释五带划分的依据;如果黄赤交角变化,五带的范围该如何变化?
四、目标检测
五、配餐作业
六、课堂小结
鲁中图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篇4
高中地理理论性强,抽象概括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必修一涉及到较多的自然地理知识,内容相对枯燥,教学上难度较大。比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段,内容抽象,再加上涉及较多的运算,难度明显增大,如果教师单纯地照本宣科,教学一定索然无味,学生听课形如嚼蜡,造成理解上困难,应用时吃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付出了努力,但学习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可以说这段的教学如果搞不好,对于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学生被打得措手不及,积极性顿失,兴趣全无,由原来的想学变为厌学到最后的不学,使以后的教学不能顺利进展,形成了恶性循环。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总结以下的教学感受和大家共勉。下面的就以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例来谈一谈。
一、低起点对待基础知识
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的学生,对于简单易学基础的知识,力求人人掌握,有些基础知识与初中教材相衔接,教师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从而忽视对其回顾,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种悬空的感觉,失去了垫脚石,学习效果是一知半解,因此对待基础知识,我采用的是低起点教学。比如我在讲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时,如果单纯的讲解教材的知识,许多学生可能听不懂,因为初中的相关知识已经被大多数的学生所淡忘,所以讲授新课前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初中的相关知识,如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和变化特点,东西半球、南 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等,这些旧知识的回顾再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桥搭路,夯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我在教学时差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时,遇 到的麻烦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计算机演示突破重难点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不断演变的地理现象,对于此类重难点知识,要求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运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同时教师必须用语言去描述,学生在观察理解时难度也很大。此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是应运而生,它悄然走入我们的课堂,并且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比如我在讲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节时,涉及到的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等知识,一直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也是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不佳,其本质是他们无法在头脑中建立晨昏线随直射点的来回移动而变化的空间动态模型,而运用计算机播放课件中的视频,可以使整个运动变化过程的鲜明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种新鲜感,其好奇心立刻被调动,空间思维顿时开阔,可以一目了然观看到以上的动态变化,这样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就迎刃而解,计算机的巧妙运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我们地理教学中许多重难点知识面的突破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后的气压带、风带,水循环、洋流的运动教学中,计算机生动形象的动态展示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妙处是不言而喻,当然我们的教学不能一味的依赖计算机,过度频繁的使用容易给学生走马观光看热闹的感觉。三、系列训练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
基础知识的掌握,重难点的突破,为良好的学习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本段教学学生在灵活运用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本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帮助学生走出误区。1.指导学生绘图
本节涉及到的地图特别多,我在指导学生认真读图的同时,还指导他们自己动手练习绘制地图。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能发现读图时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重点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黄赤交角图,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曲线图,地球公转图等,学生课后让学生去绘制略复杂的两分两至日太阳光照图。
2.专题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由于我校使用的是教学案一体化,课堂上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学案,里面涉及到课前预言、知识拓展、专题练习等各种技能训练,学案的适时适量使用,对于检测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在时差,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方面,牵扯到的运算很多,许多学生对此惧怕,我就针对此类运算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自行做题,自我讲解,自己找错。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自由讨论,彼此交流,纠正错误,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及时地训练发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在学案上要做到选题严谨,难度适中,题型多变,数量适当,避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索然无味。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面的三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经本人日常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简单实用的,并且能取得让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大家不妨一试。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 理 教
学 论 文
邳州一中 张学敏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篇5
一、地球的公转,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四季的更替。
第一个问题,地球公转的概况即方向、周期、速度和轨道等比较简单,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然后作一简介即可;而黄赤交角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比较难,需要动一动脑筋。在教学中,黄赤交角我是这么讲的:首先用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并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由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
2、地球运动的时候,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和公转轨道平面(暂不交待这是黄道平面),得出黄赤不共面有交角的结论,然后再交待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等概念,并引导学生读图1-3-3,进一步认识这些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另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太阳直射点。先是用手电照的办法来观察,但效果交不好,后来的两个班换了办法:将一张硬纸板剪出一个半圆形,画出太阳光线上,套在地球仪上,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我觉得后一个办法更好一些)。此时并不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太阳垂直照射的点,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然后再来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水到渠成。太阳直射点清楚了以后,再来观察黄赤平面重合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后面学生理解黄赤交角才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接下去再来演示存在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这一轮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用三角尺来演示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教学似乎没有好的心得,基本还是老套路老办法,略去。
第三个问题,本轮教学中,我首先板图(包括俯视图和侧视图)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和昼长、夜长的计算,然后指导学生分别读图1-3-9的三幅图,分别读取赤道、北/南半球、北/南极圈以内某纬线昼弧和夜弧或昼长、夜长,认识以上纬线的昼夜长短状况,从而得出结论:赤道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鲁中图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推荐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的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05-17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09-27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说课稿09-28
地理地球与地图09-02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教师评课稿06-20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人教大纲)必修上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备课资料)06-19
微课对地理教学的意义05-23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06-14
浅谈生活实例对地理教学的意义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