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2024-09-19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共7篇)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篇1

路来君教授, 1957年出生, 吉林省德惠县人,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数字地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 数学地质专业博士, 数学地质与GIS软件博士后, 主要从事数学地质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矿产资源预测、多元地学信息系统、地学G4I系统软件等开发研究工作, 其中的地学G4I系统被吉林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评审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成果。他先后研制成功种地理信息系统 (GIS) 软件, 在地质空间分布与变异性研究中提出了“地质空间三重划分模型理论”、“地学频谱分析理论”以及“三维地学空间色码理论与技术”;2003年建议并在吉林大学首先创立了数字地学研究中心, 申请成功数字地学硕士点与博士点, 先后招收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50余名, 先后完成辽宁、河北、山西及吉林白山等省市区域矿产资源预测项目。

针对数字地学、智慧国土的前沿理论探讨, 结合矿产资源精细化、智能化与可视化预测和地质灾害早期预警预告等应用实践, 本刊记者专访了路来君教授。

2002年底倡议吉林大学设立数字地学专业

2002年底, 在吉林大学庆祝地学专业设立五十周年活动期间, 路教授就向时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金巍院长提出倡议, 设立数字地学专业;并接受院长的委托, 起草提出数字地学专业可行性报告。2003年3月, 在路教授的倡议和推进下,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国内率先设立数字地学专业。

通俗地说, 数字地学就是在数字地球科学研究背景下, 将地球信息科学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 其诞生是地学、数字地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大势所趋, 也是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属于地球系统科学的范畴。数字地学是传统地学发展到信息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的历史见证, 与传统地学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引领的关系, 用数字化手段、数学模型研究地学, 无疑为地学发展增加了亮点和活力, 将引导和推动地学沿着信息化、智能化与可视化方向发展。

在数字地学领域, 路教授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明智的选择。近些年他主要从事数字地学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目标有两项:一项是矿产资源精细化、智能化与可视化预测;另一项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预告。目前, 他还在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律, 从事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研制开发云计算环境下的人机交互式地学G4I系统。这些选题与矿产资源智能勘探与认知、地质灾害预警预告关联紧密。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的有用元素物质堆积, 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天然资源, 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地壳上的矿产资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减少, 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日趋紧张。矿产资源勘察与预测越来越向地下深部发展。无论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还是金银铜铁锡等金属矿产, 一般都深埋在地下。如何准确预测?构成世界性的地学难题。

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 诸如地震、海啸、森林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洪涝等自然灾害, 如何进行早期预警?更是世界性难题。

路教授目前开展的科研项目主要是在上述两个领域开展地学空间变异性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 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云计算环境下, 寻求地学空间分析中的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 从事矿产资源预测和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研究。据介绍, 现行地学空间信息技术中, 实用性的地学软件工具多以二维、三维制图功能者居多, 而以地下矿产资源评价和地表地质灾害早期预警为目标的地学软件工具并不多见, 应用跨学科空间数据库集成为基础的空间分析软件是国际上普遍争相研发的热点。路教授根据他所提出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技术集成, 融合人工解释与机器学习互为一体的操作模式, 通过云计算解决矿产资源预测与地质灾害预警难题。

数字地学理论的创新

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 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中国数学地质学界泰斗级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与会做了题为“数字地质新概念”的学术报告。赵鹏大院士提及“刚才与路来君教授交流得知, 数学地质专业已经开始招博士生了。”也就是说, 数字地质科学这个新领域将有宽广的前途与发展。

路教授在数字地学的教学科研领域已辛勤耕耘近30个春秋。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 他考取大学后没打算攻读地质专业, 却阴差阳错地进了地球化学专业。但他偏爱数学与物理学, 在大学本科期间学完了大学数学课程, 以至后来攻读硕士、博士, 所选专业均为数学地质学专业。

凭借扎实深厚的数学功底及数学地质学专业知识背景, 路教授从“七五”到“十五”前后20年, 与河北省地勘局合作, 开展河北省各种比例尺的多金属矿产资源预测研究, 并先后开发完成河北省金矿资源总量预测项目、河北省二轮区划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项目、河北省多元信息系统研制项目等任务。河北省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河北省多元信息系统研制等项目已通过中科院院士赵鹏大主持的评审, 被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部分方法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 他还陆续完成了科技部多元信息系统研制项目、辽宁省矿产资源信息系统MRIS研制项目、吉林大学地学G4I系统研制项目;基于地学化学数据处理图像分析技术等课题任务。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长达20年的合作项目与潜心研究, 路教授将其所学的深厚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 对地学空间分布与变异性形成新的认识, 构建出系列数学模型和理论框架体系。地质空间分布具有复杂性、异构性、周期性及广延性, 在同一空间范围内, 地质的形成年代可能相差甚远。他认为,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空间, 应包括狭义地理空间与地质空间两个层次。学界对地质空间范畴内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研究, 尚处在探索阶段。路来君教授开发的地学G4I系统, 是以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 (4G) 等地学空间数据集成为基础, 以地学空间信息先进理论为内核, 面向矿产资源精细化预测目标而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为解决精细化预测问题, 他在理论上创新性提出, 将复杂地质空间划分为“同化空间、异化空间、杂化空间”三种类型, 并形成“三化模型理论”。在此基础上, 按地质空间类型, 建立同化函数、异化函数、杂化函数三种变异函数, 在函数具体形式研究中, 建立了地学频谱分析理论。

路来君教授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立大学采矿工程学院院长道格拉斯·盖瑞

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终于另辟蹊径为GIS的空间分析提供了一种数学解析方法, 也为模块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路教授的理论体系和数学模型, 已经被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广泛认可。他也因此多次应邀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拉斯加州立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科技创新触类旁通

路教授兴趣广泛, 触类旁通。作为数学地质专业博士, 在交通视频监控与LED照明工程领域也居然干出了大名堂。

1992年, 路教授在沈阳东北大学做博士后, 继而留校任教。辽宁省人事厅请他担任博士后联合会会长, 主要工作是带领一批博士,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开发, 其中之一是大功率超高亮度LED亮化照明工程。在这项工作中, 他们通过科技创新, 研发出了超高亮度、可发出256种颜色的LED柔变组合灯。在一块集成电路板上嵌入56颗LED芯片, 通过红绿蓝三基色频谱合成, 产生出256种颜色, 可以渐变或者突变, 理论上可以产生无限种颜色。

科技创新, 往往产生于奇思妙想。正是这种LED灯频谱合成技术, 启发路教授产生出“思想火花”。路教授作为引进人才回到吉林大学, 受LED柔变灯频谱合成的启发, 他想到了地质空间中的地质实体各具有频谱特性, 这些频谱特性应该充分反映地质体的数字特征, 于是提出了地学频谱分析理论模型;同时由于地质体的三维属性, 应在计算机上实现可视化。于是, 路教授根据地学频谱分析模型进而构建了三维空间色码理论及其实现技术。上述三个理论与技术构成其学术创新的三个亮点。

云计算助力数字地学科研与应用

矿产资源预测与地质灾害预警涉及到海量的地学空间数据处理、跨学科数据融合和多元成矿模式识别, 处理分析过程十分浩繁, 用人工计算不大可能实现。路教授说:“以前缺少高性能计算机, 地学计算往往精度低, 有些过程无法实现, 现在有了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 做起项目来事半功倍, 得心应手。”

以森林火灾早期预警为例。森林起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业森林防火护林员都知道, 森林火灾起因于地被可燃物及枯枝落叶形成的厚厚的腐植层, 老百姓称之为“草炭”。正是这种“草炭”干燥和温度达到燃烧临界点后, 稍有林火行为即可引发森林火灾。

传统的森林防火措施是依靠护林员登塔瞭望报警, 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 古老而简单, 难以做到科学早期预警, 贻误救火时间, 与信息时代发展脉搏极不协调。路教授1999年即提出, 按森林的林形林相带分布点埋设自电传感器芯片, 进行现场实时监测采集数据, 再用扩频微波和有线传输网络, 将现场采集的温度、湿度、风向三度数据信息传至指挥中心, 模拟仿真林火行为, 从而实现森林火灾早期预警。由于对地遥感观测、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的重大突破, 上述林火行为仿真过程已成为可能, 这不再是纸上谈兵, 而是路教授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研发工作并在局部地区进行了现场实验。路教授认为:“如果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和云计算, 靠人工处理数据是做不成的。”如今这项科技成果已经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在东北、西北、华南、西南等人烟罕至的林区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目前, 路教授正在根据他所提出的地学空间三化模型理论、地学频谱分析理论与色码技术, 构建海量地学数据解析方法并编制计算机程序语言, 就云计算的接口服务等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同时, 将地质找矿专家的知识作为系统的有机部分, 因为机器代替不了地学专家的智慧, 所以采用人机交互式实施系统的执行过程, 即在功能模块设计中, 将机器学习理论及知识处理作为系统的智能模块, 与地质专家的人工操作形成一体式的操作模式, 优化地质成矿模型与地质找矿模型的分析过程, 并且将云计算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融合, 实现地学数据资源共享和快速运算。

路教授说:“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全球动态异构空间信息协同标绘与空间知识服务项目研究中, 地质空间下的矿产资源预测理论模型、空间数据库集成、机器学习及云计算技术等方面有一道道难题, 有待我们去攻关, 去突破!”

数字地学产业正在形成智慧国土与智能产业值得期待

结合智慧城市、智能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路教授也有许多选题准备。在理论创新研究的同时, 路教授率领课题组已先后研制成功了3种地理信息系统 (GIS) 软件, 并研发成功基于4G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地学G4I系统软件多用户版, 并获得同行评审专家认可, 被吉林省科技厅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

关于“基于云计算技术与色码技术的地学G4I系统内核研究”项目, 路教授做了概要的介绍。地学G4I系统是以4G (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 空间数据库集成为基础, 以矿产资源精细化预测为目标的地学信息系统, 该系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用户版。

4G地学技术是目前地学信息化的前沿技术。该系统开发的难点在于其内核技术的突破, 即地学空间分布与变异性问题, 内容包括地学信息噪声滤波、弱信号异常放大、空间组合求异、空间图形图像数据转换与互操作、地学过程仿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该系统的内核研究主要包括:1.嵌入式地学G4I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设计;2.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突破, 包括基于色码技术的理论计算, 解决地质体的数字特征表达问题;基于小波技术的地学信息噪声滤波问题;非线性函数的空间定量组合求异计算与三维表达技术;空间变异性的组合异常信号放大技术;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溯源技术;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技术;全部运行过程的云计算技术与接口。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地学G4I系统极大提高运行质量与效率, 最终解决多尺度、多学科矿产资源精细化评价中的各种技术瓶颈问题, 提高资源靶区预测命中率。

地学G4I系统并非简单的GIS二次开发, 而是将目前国际国内商业化成熟的、功能强大的GIS工具进行消化吸收, 将其主要的空间图形图像分析功能模块重新改造与集成设计, 使之成为G4I系统的支撑模块, 具有开放性的、嵌入式的设计模式, 然后将矿产资源评价软件包与之接口, 最后实施系统集成。该系统的开发模式包括微机版、工作站版、多用户版、基于云计算的网络版等, 目前多用户版已经开发完成。

如今, 路教授正忙于进行地学G4I系统的云计算、大数据升级版研究开发, 同时开展基于分布式传感器网络数据链的地质灾害早期预警预告关键技术研究。期待着借助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政策背景和有利条件, 在科技 (信息) 惠民、智慧国土、智能安防产业等领域有所作为。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篇2

中国科学家表示这种转基因奶牛能够让人类健康获得巨大益处。在转基因农业技术方面, 中国处在世界前沿, 政府对转基因研究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及欧洲。研究领导人、内蒙古大学的李广鹏Guang Peng Li (音译) 博士表示, 转基因奶牛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需求的一个有效而经济的方式。

内蒙古大学的另一支研究小组培育的转基因奶牛所产牛奶乳糖含量低, 一些人很难消化乳糖。这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研究发现, 帮助那些缺乏乳糖消化能力的人消化牛奶。内蒙古大学周欢敏Zhou Huanmin (音译) 博士在接受英国《星期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普通牛奶含有乳糖, 我们培育的转基因牛奶乳糖含量较低, 甚至不含有乳糖。绝大多数人都患有一定程度的乳糖不耐症。我们正试图培育所产牛奶乳量含量较低的转基因奶牛, 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希望在未来实现商品化。”

研究过程中, 科学家培育了14个不同胚胎, 在将它们植入代孕奶牛子宫之后, 3头小牛于4月降生。它们拥有低乳糖基因, 不幸的是, 其中两头出生后不久便死亡。幸存的小牛被命名为“好运”, 预计可在大约2年内产低乳糖牛奶。从表面上看, 这项研究取得成功, 能够让那些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受益。不过, 这项研究也加剧了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有关的争论。

反对转基因研究的人士指出, 转基因研究让动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呼吁叫停这种研究。国际人道协会的温迪喜吉斯在接受《星期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从伦理的角度上说, 这并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研究方向。”在内蒙古大学培育转基因奶牛之前, 科学家已经取得一系列转基因研究成果, 能够改变食品的构成。

2011年4月,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300头拥有人类基因的奶牛, 所产牛奶含有与人奶相同的营养物质和脂肪, 为哺乳期的女性提供另一个选择。研究领导人、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宁Ning Li (音译) 教授指出, 这种牛奶的安全性与普通牛奶一样。这一次的转基因研究同样遭到反转基因人士的批评, 他们指出培育转基因奶牛是对动物福利的一种侵犯。

在中国科学家进行的两项实验中, 共出生了42头转基因奶牛, 最后只有26头幸存下来。10头在出生后不久死亡, 6头在6个月内死亡。英国皇家动物保护协会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克隆动物的后代往往遭遇健康和福利问题, 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为什么需要这种牛奶, 它们能够给予我们哪些我们尚未获得的东西?”

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学家、1996年参与克隆羊“多莉”研究的基思坎贝尔教授指出, 转基因动物并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除非科学家故意让它们携带上一种基因, 让它们的奶具有毒性。他说:“如果方法得当, 转基因研究能够提供更健康的食品, 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益处。”吉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篇3

1 科学家成长的家庭环境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 是独生子。父亲钱均夫 (名家治, 后以号行) 是浙江杭州一没落丝商第二子, 少小就学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 曾到日本学教育和地理、历史。母亲章兰娟是当时杭州富商的女儿, 多才多艺。钱均夫“为人忠厚, 守正务实, 富于爱国心, 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广泛的文史爱好”。“博学多才, 谦恭本分的父亲造成了家庭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 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甚至是决定性的”, “钱均夫教育孩子的理念是, 帮其学, 莫如立其志。要善于开发孩子的多方面的才智”。“特别注意培养儿子对大自然的感情, 启发他对自然界的兴趣”。同时, 在钱均夫看来, 一个有抱负的青年, 要想经世报国, 一定要先读史书, 了解历史。如1930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 钱学森得了伤寒, 休学一年。在杭州老家养病期间, 父亲经常指点他阅读一些史籍。即使在钱学森赴美留学之前, 钱均夫还特意为儿子买了《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论语》和《纲鉴易知录》等典籍让他带在身边。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 精读史学的人, 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 最忠诚于祖国的人”。毫无疑问, 在父亲的精心引导下, 钱学森深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和良好的科学启蒙。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父亲。在幼年的知识启蒙里, 是父亲首先为他开启了人生与智慧之窗。

钱学森的母亲, 章兰娟, 出身名门, 受过很好的教养和教育, 聪颖过人, 有超强的数学天赋, 同时对文史典籍有浓厚的兴趣, 文化修养很高, 在钱学森上学前是她在家里教儿子读书识字。章兰娟是一位品德兼优的女性, 她的一言一行可, 都给儿子树立了榜样, 注入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而钱学森后来回忆往事, 总是“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我深远的和连绵不断的影响”。

钱学森和父母在北京度过了他幸福而愉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钱均夫和章兰娟在动荡的年代里为他营造了一片“净土”。当然, 这种优越的家庭环境, 决不是衣食上的奢侈, 而是精神世界的充盈, 视野上的开阔, 品质方面的陶冶。这对钱学森的健康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钱学森少儿时代的家庭启蒙环境为其日后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环境可以给儿童提供一定的信息, 而足够的信息量是创造力形成和开发的前提。良好的家庭环境大人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不同的家庭对儿童有不同的影响。专制型家庭以自己的兴趣左右孩子, 容易造成孩子的刻板、呆滞, 缺乏活力;溺爱型家庭会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和神经质;民主型家庭则会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事实证明, 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走上科学道路, 家庭环境在最初的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朱克曼研究了1901年至1972年美国培养出来的7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社会经济出身, 得出结论:不管是遗传的还是社会的原因,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集中于那些能够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开端以便获得为制度所承认的机会的家庭里。专业人员的家庭提供了教育和社会的联合优势。

古斯塔夫·赫兹 (小赫兹) 的叔父亨利希·赫兹 (老赫兹) 是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发生和接受的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小赫兹的母亲经常带他叔父家去玩, 有意识地让小赫兹接受叔父的影响和教育。尽管老赫兹研究工作十分繁忙, 当他发现小赫兹也像自己一样喜欢数学和物理时, 就特地抽出时间对小赫兹进行基础启蒙教育。小赫兹在自己26岁时就与弗兰克分享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埃尔·居里的父亲是一个医生, 但常常研究科学。他认识到孩子喜欢独立思考, 担心学校的常规教育和训练会束缚孩子的思维, 决定不送两个孩子上小学和中学。他们的父母先是在家里亲自进行启蒙教育, 后来又为他们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家庭教师。1903年比埃尔·居里与妻子居里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 科学家成长的教育环境

民国成立后, 钱均夫就职北京当时的教育部。钱学森在3岁时随父到了北京, 上过蒙养院 (幼儿园) 、女师大附小、师大附小和师大附中。北京师大附中时, 对钱学森影响最深的几位老师是:林砺儒、王鹤清、董鲁安 (于力) , 以及几何老师傅种孙、生物老师俞谟 (俞君适) 、博物老师李士博和美术老师高希舜 (后来是著名国画大师) 。林砺儒是校长 (当时称主任) , 他制定了一套以启发学生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案。王鹤清是化学老师, 他启发了钱学森对科学的兴趣, 给他自由到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便利。董鲁安是国文老师, 在课堂上常常用较长的时间讨论时事, 表示厌恶北洋军阀政府, 憧憬国民革命军北上 (后来他去了解放区) 。他的教学使钱学森产生对旧社会腐败的深切不满和对祖国前途、人民命运的无比关心。钱学森一次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讲相对论的小册子, 书中第一句话提到20世纪有两位大师:一位是自然科学大师爱因斯坦, 一位是社会科学大师列宁。钱学森当时对列宁还不甚了解。傅种孙那时已是师大数学讲师, 在中学课堂上把道理讲得很透。钱学森后来认为, 在初中三年级听傅老师的几何课, 使他第一次得知什么是严谨的科学。钱学森对老师们的教诲感激不尽, 他后来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 皆与老师教育不可分!”

1929年中学毕业后, 钱学森为复兴祖国, 决心学工科, 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在1934年暑假, 钱学森从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由于尚未派定工作, 就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专业是飞机设计, 两位导师一是王助, 一是王士倬。王助是我国早年航空工程师, 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代飞机, 他教导钱学森重视工程技术实践和制造工艺问题。1935年8月, 钱学森从上海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离国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读书, 一年后获得硕士学位。1936年10月, 钱学森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开始了与冯·卡门教授先是师生后是亲密合作者的情谊。冯·卡门是世界级著名力学大师, 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从1936年10月开始, 钱学森便在冯·卡门的直接指导与领导下学习和工作长达10年之久。

科学家需要良好的知识准备和具备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不仅提供了系统的教育, 而且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进行多次选择的机会。从钱学森的经历可看到一个人想迅速的向科学的高峰前进, 就必须“良禽择木而栖”, 选择最有利自己发展的研究机构和优秀的导师, 无疑, 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钱学森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科技史上, 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名校出名师, 名师出高徒。“据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机构获奖次数 (1901~1999) 的统计, 获奖单位总数为185, 获奖人次为460。获奖10人次以上的单位共7个, 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获奖102人次, 占获奖人数的22%, 获奖人数在5人以上的单位共23个, 占获奖单位总数的的12.4%, 获奖211人次, 占获奖总数的46%。获奖3人次以上的单位共37个, 占获奖单位总数的20%;获奖318人次, 占获奖总人数的69%, 获奖单位相当集中。这37个单位及获奖人依次为:美国哈佛大学23人次, 德国马普学会17人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5人次, 美国斯坦福大学14人次, 英国剑桥大学13人次,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0人次, 英国伦敦大学10人次, 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8人次, 英国牛津大学8人次, 美国康奈尔大学8人次,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8人次。

投奔名师门下是科学家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教师主要通过多个途径影响学生。例如, 一是教学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科学态度;二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为学生树立楷模;三是实验的基础条件比较成熟, 有足够的研究经费;四是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声誉, 对学生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20世纪科学史几个著名的教师是J.J.汤姆森、卢瑟福、玻尔、玻恩和费米等。J.J.汤姆森是因为发现电子成为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第三任主任。经汤姆森先后培养过的诺贝尔获奖者有卢瑟福 (1908年化学) 、巴尔克拉 (1917年物理) 、阿斯顿 (1922年化学) 、理查森 (1928年物理) 、W.L.布拉格 (1915年物理) 、威尔逊 (1927年物理) 、阿普尔顿 (1947年物理) 、玻恩 (1954年物理) 、戴维森 (1937年物理) 和J.J.汤姆森的儿子G.P.汤姆森 (1937年物理) 。据汤姆森本人统计, 他的学生中, 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有27人, 在各国任物理教授的有82人, 被国王封为爵士的有8人。

J.J.汤姆森最得意的学生是卢瑟福, 他继任汤姆森成为卡文迪什第四任主任。经卢瑟福先后培养过的诺贝尔获奖者有阿普尔顿、瓦尔顿 (1951年物理) 、考克饶夫 (1951年物理) 、卡皮察 (1978年化学) 、布莱克特 (1948年物理) 、查德威克 (1935年物理) 、鲍威尔 (1950年物理) 、阿斯顿、狄拉克 (1933年物理) 、玻尔 (1922年物理) 、哈恩 (1944年化学) 、索迪 (1921年化学) 、考克饶夫) 、海韦希斯 (1943年化学) 和贝特 (1967年物理) 。

中国的杨振宁万里求学追逐名师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杨振宁23岁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决心跟随费米和威格纳从事研究。他于1945年底到达纽约, 到哥伦比亚大学找费米, 没有找到, 又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找威格纳, 也没有找到, 因为他们都在从事秘密的原子弹研究。继续追求的结果, 杨振宁终于在1946年坐在了费米的班上听课, 他多次设法与费米会面, 但费米说他不能指导他写学位论文, 因为自己正在从事高度秘密的研究。然后费米把杨振宁介绍给了另一位物理学家特勒。特勒帮助杨振宁把注意力从不是他擅长的实验物理学转到他比较擅长的理论物理学。杨振宁后来因为对宇称不守恒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来自前苏联的卡皮察。1921年卡皮察在约飞的帮助下得到了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此时在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领导下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已是世界上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 卡皮察很希望能到那里深造。当卡皮察访问剑桥时, 他向卢瑟福吐露了自己的心愿。当时卢瑟福告诉他实验室已经过分拥挤, 不能再接受新人了。卡皮察机智地问卢瑟福:在您的实验中误差通常是多少, 卢瑟福回答说:在5%之内。卡皮察马上就讲, 卡文迪什实验室大学有30个研究人员, 再多一个人也不会被注意到, 因为在误差范围之内。就这样, 卡皮察终于说服卢瑟福将自己留下来。卡皮察因为在低温物理学领域中的贡献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 科学家发展的集体环境

1936年10月, 钱学森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师从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1939年钱学森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取得了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有冯·卡门推荐被聘加州理工学院为航空系的助理研究员, 与冯·卡门师生基础上又多了一层同事关系。钱学森是不可缺少的助手, 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冯·卡门也总是尽心竭力地提携, 扶植他, 让他有机会发挥才华。1937年秋, 钱学森认识了热心研究火箭技术的同学F.J.马林纳, 共同具有的火箭、音乐和政治兴趣, 使两位青年结成良友, 并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 成为良好合作伙伴。1941年,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的时候, 从加拿大来了几位庚子赔款的留学生:郭永怀、林家翘、傅承义, 1942年又来了钱伟长。钱学森和他们相处得比较密切, 一般是一起吃晚饭, 并常常讨论各种问题。钱伟长多才多艺, 傅承义专攻地球物理。钱学森和郭永怀最相知 (后来在1957年初, 有关方面询问谁是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工作最合适的人选时, 钱学森毫不迟疑地推荐了郭永怀) 。1943年秋冬, 周培源也到加州理工学院来做研究工作, 找冯·卡门教授讨论湍流统计理论等。由此可以看到, 钱学森在美国时所处于的科研环境还是很好的, 有着优秀的导师, 同学, 合作者, 并与之形成了融洽的和谐的合作关系。后来钱学森自己也说到:“我到美国十多年来, 能够在这样良好的研究环境里, 尽我所能, 应该归功于我尊敬的老师冯·卡门先生。”

通过对钱学森求学成长的经历的回顾, 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科学家, 除了主观上的因素外, 环境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如杨振宁所说的:“1982年9月我60岁了。古人叫耳顺之年。有机会回想了一下我念物理、做研究工作、做教师的经验, 我觉得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在绝大多数和我同年岁的人都有着种种困难的遭遇的时候, 我却有很好的老师, 很好的合作者, 很好的学生。而且在物理学界以外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很幸运的, 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 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 吸取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又很幸运的, 我能够有机会在象牙之塔内工作了17年, 现在在象牙之塔外也工作了17年”。启蒙时期的家庭环境, 培养时期的学校环境, 结实时期的集体环境都对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科学家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 如钱学森在美国留学后期, 受到美国政府的软禁, 回国后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委以重任, 在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上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建功立业, 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要: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为视角, 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集体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作用, 亦以管窥历史人物与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钱学森,科学家,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士弘.钱学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祁淑英, 魏根发.脊梁[M].成都:解放军出版社, 2001.

[3]王文华.钱学森的情感世界[M].四川人民出版社.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篇4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人在生理层面上交流的方式, 向最终揭示“第六感”迈近一步。

辅导实验

特丽莎·斯特拉特福是悉尼科技大学神经心理医师, 她用5年时间组织一系列实验。

斯特拉特福征集30名年龄在21到65岁的志愿者, 这些人均因为某些原因感到焦虑。她把这些志愿者分成6组, 交给6个心理治疗师做心理辅导。

辅导期间, 她在志愿者头部接上电极, 监测脑部4个不同位置的脑电波, 还用心电图仪监测心脏活动。

实验显示, 做心理辅导时, 心理治疗师与志愿者思维一致, 双方大脑也开始以同一步调工作。

悉尼科技大学医学与分子生物科学讲师萨拉·拉尔说, 心理治疗师和志愿者面对面的交流能让双方的自主神经系统统一。

心灵感应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时报》26日援引拉尔的话报道:“非常惊奇的是, 当你看到屏幕上的图形轨迹吻合时, 他们自主神经系统开始统一。”

斯特拉特福说:“最令人振奋的是, 当我与病人达到统一时, 大脑顶叶部分开始活跃……每到这时, 我们可以更深层地解读彼此的大脑和身体, ”她说, “这就是第六感。”

精神治疗医师艾伦·米拉说:“第六感不是一种魔力, 是大脑的一种反应。研究表明, 人们有能力在比普通交谈更深入的层次上理解别人。”

心理辅导录像显示, 双方自主神经系统统一后, 病人肢体语言出现改变, 眼睛焦距变化, 病人渐渐遗忘周围环境, 在心理辅导过程最后阶段心跳减速, 焦虑程度降低。

改善关系

心理学家先前发现, 一些夫妻的思维方式趋同, 这让他们“知道”另一半在想什么或者想说什么。

这一实验能帮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反应。斯特拉特福说, 实验成果还可用来改善师生以及医患关系。她说, 实验结论能够为运用第六感提供线索, 可帮助人们发现潜在伙伴并与他们良好沟通。

“这需要你完全集中精力, ”斯特拉特福说, “倾听比谈论自己效果好。两三次会面后彼此统一度最高。”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篇5

针对社会大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 如何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养生方法, 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八期活动, 请到了王奕、温长路、张国玺三位专家, 为大家解疑释惑。

王奕认为养生热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民素养的提高, 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也跟着提高;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 健康长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三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过去我们过多投入的是医疗、治疗, 而预防和健康教育相对比较少, 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出现不良的现象。所以我们提倡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对当前养生问题, 温长路教授认为有五个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偷梁换柱, 把各种说法都塞入养生。养生是复杂的理念, 也是人类作为保护自己的基本措施, 就像人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其实喝水也是养生, 所以养生是人类本能的保护措施, 不是复杂的事。正因为如此, 养生作为科学, 经过几千年来人们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总结、筛选, 后来真正发展为科学升华才达到的。而把过去文人著作中一般的说法, 或者老百姓的个案个例一股脑拿来都冠以养生的帽子, 并且有一些方法不分青红皂白, 人人都可以使用, 所以就造成了养生乱象。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从根源上找到问题, 就是要理解、了解和认知中医养生理念, 认知符合东方人生活习惯, 符合中国国情的养生理念。

二是以偏概全, 抽象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有三大特点, 天人相应观、整体认识观和辩证认识观。天人相应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人背离了大自然, 或者过度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话, 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个观点是整体认识观, 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 人是一个小世界, 外边是一个大世界, 小世界要适应大世界, 小世界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三是辩证论证观, 中医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年龄给予不同的治法, 北京人和黑龙江人, 大西北人和大东南人, 老人和孩子, 精神愉快和精神郁闷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给予治疗, 这是中医个性化的理念。因此养生问题不能脱离这个理念。

三是囫囵吞枣, 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把所有的食物说成是珍贵的药, 把所有的药物和食物都结合起来, 这是对中医概念的混淆。中医的食养和食疗是两个概念。食养运用的是食物的营养作用, 按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 从这个方面出发, 以营养为主要目的。这个使用范围比较广, 用量方面没有严格区别。如果是食疗, 就有治疗性质, 要有严格的用量、禁忌症, 所以食养和食疗不能混为一谈。温长路:

四是瞒天过海, 夸大药物或食物的作用。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 都是从一个角度上表述的。实际上药物和食物没有最好和最坏之分, 有非常广泛的选择性, 可以吃菠菜, 可以吃芹菜, 可以吃猪肉也可以吃羊肉, 同样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是混淆是非, 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什么是养生?养生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状态的改善。养就是调养、补养, 对人生理功能的调解。所以养生不能和补划等号。养生是全方位综合措施, 包括心理因素、饮食因素、气血因素、体育锻炼因素、药物因素等等, 并不是通过某一个方面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张国玺研究员把中医养生的方法归纳为五类:

第一类是精神养生。就是让自己心情好。现在社会浮躁, 精神压力大, 好多疾病我们称为心理性疾病躯体化。所以精神养生非常重要。要“治贤而少欲, 心安而不聚, 勤劳而不倦”。首先要想活得很轻松, 活得很自在, 怎么办?欲望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不是对别人有好处, 而是对自己有好处。心安而不聚, 做什么事不亏心。心理很踏实, 这是很重要的。勤劳而不倦, 每天该活动就活动, 该工作就工作, 但是不达到疲劳的状态。

专家简介:

王奕, 研究员,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大学医学工商管理硕士。

毕业后一直从事学会管理工作,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科学普及部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 北京港澳台侨妇女联谊会理事、中央农工党医学委员会委员、《糖尿病天地》杂志社社长。2005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科普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会干部。2010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

温长路, 笔名文苕、寓愚。现为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和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等分会常委。

要怎么做?要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第二类是起居养生。日常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就是按照古训,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人的生物钟有三个高峰、两个低谷, 上午、下午一个高峰, 晚上睡觉之前一个高峰, 中午一个小低谷, 晚上一个大低谷。按照这个规律起居, 对身体肯定有好处。

第三类是饮食养生。一日三餐, 定时定量, 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提倡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一天吃的食物品种最好达到30种以上。同时一日三餐中, 要特别重视早餐。美国有一个调查, 跟踪了几十年发现, 不吃早餐的人在中年和晚年高脂血症状、肥胖发病率明显高于吃早餐的。

第四类是运动养生。要适量运动, 运动有两种, 一种是现代的, 一种是传统的。传统运动比较和缓, 尤其适合老年人群。

第五类是药物养生。如果说中老年身体已经弱了, 有一些慢性疾病了, 可能就需要进行药物养生了。一定要记住中医的理论, 叫做虚则补之, 实则泄之。即便是虚, 还得辩证, 是血虚还是阴虚、阳虚。

所以中医养生是五大方法。五大方法中我们非常提倡前四种, 既不花钱, 又经济实惠, 还没有副作用。实在不行, 用第五种药物养生, 要根据中医辩证的原则, 不能自己随便乱补。所以中医养生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养生方法, 这样才对身体有益。

温长路教授认为, 在养生这个问题上, 专家应该把握话语权, 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只有这样, 才能逐渐使公众建立起正确的养生理念, 才能摆脱目前养生的困惑, 才能走出片面性, 建立科学性。

浅析历史学家与侦探 篇6

关键词:历史学家,侦探,历史真相

一件人命案对侦探来说已经是过去时,已经成为历史。如何侦破案件、发现真凶?证物与证言至关重要。侦探的任务就是凭借现有的证据和自己多年办案的经验,发现案件的真相找出真凶。如果把人命案件当作历史事件来看的话,历史学家就相当于侦探,其任务就是依据已有的史料和自己多年研究历史的心得,去发现历史真相,还原真实历史。

一、重回历史现场

如何才能侦破案件和还原历史呢?侦探在侦破案件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临案发现场,并对现场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委托法医对死者尸体进行查验。通过尸检可以大体确定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死亡原因决定了案件的性质、案件的侦破方向和后续工作如何开展。尸检的结果也可以用来判断案件相关人员证言是否真实。

如同侦探侦破案件要亲临案发现场观察和对尸体进行查验一样,历史学家要想探究历史的真相也必须“亲临”历史现场,并尽可能的从第一手史料开始着手,但与侦探不同的是,历史学家的历史现场并不像人命案现场那样触手可及和容易进入,因为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昨天”而是发生在“过去”,由于时间久远,历史现场和历史物证可能已不复存在或是尚未被发现,因此,历史学家更多的是借助于古籍了解过去。如此一来,历史学家在探究历史真相的时候就与侦探有了起点上的区别。历史学家须对古籍的可信度和可用性进行甄别,也就是所谓的历史考据。因为古籍都是经人之手加工而成,人的感情和思想都会或多或少的渗入这些史书中,会使后人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产生或左或右的偏离,这样后人了解到的历史就不是真实的历史。

面对层累的造就的历史,面对主观各异的各代史书,历史学家该怎样探究历史真相、还原真实的历史呢?王国维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方法,即二重证据法。王国维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以考证古史。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历史学家不单单只是有“幸于纸上之材料”,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地下之新材料”,这样历史学家在探究历史真相时就可以像侦探那样从案发现场、尸体和凶器这些第一手的材料开始,这样可以让历史学家少走很多弯路,并且可以更接近历史,更真实的还原历史真相。就像侦探亲临案发现场进行实地观察一样,有了考古发现,历史学家就可以直接亲临考古现场,考古现场就是历史事件的案发现场。整个考古现场的环境和出土的文物都是历史学家探究历史真相的第一手史料。确定年代就像确定死者死亡时间一样,是探究真相的开始。确定了时间就可以结合相关的“纸上之材料”,以“地下之材料”验证“纸上之材料”,以“地下之材料”补充“纸上之材料”,两者相互结合使人们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二、再现历史真相

在观勘察现场,查验尸体,提取证物和采集证人证言后,侦破案件的客观基础已经具备,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开展,就主要靠侦探的主观能力了。侦探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通过对已掌握的证据和线索进行分析,可逐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和作案动机,还原作案过程,最终抓获真凶。历史学家在掌握了现有的史料后,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力去探究历史真相的。研究历史之所以要主客观相结合,除了历史无法真实再现,所以要用现在人的主观能力去填补去想象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历史是人的历史,就必然会有人的主观意识包括在内,研究历史其实真正研究的是人,更确切的说是研究社会中的人。无论研究历史上的事或者物,终究还是要回到研究人上去,因为事是人做的,物是人造的,观念和思想更出之于人,所以研究历史可以并且应该去想象,想象是研究历史不可少的途径。这也是柯林伍德之所以把历史看作观念的原因,同时也为历史学家探究历史真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那就是心灵重演,历史虽然无法在现实中重演,但可以在历史学家的心灵中重演,但这只是模糊的重演而不是完全的再现。

历史学与其他的自然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无法复制、实验,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实验检验理论的对错,因为实验条件可以复制,实验对象也可以复制。但历史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因为人非人,物非物,根本无法复制。物还有复制的可能,但人却无法再现。因此,历史学不是一门精确的学科而是一门近似的学科,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再现真正的历史事实,但历史学家得出的历史事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他们得出的只是近似的历史事实,真正的历史事实只存在于历史人物心中。历史学家几乎很少能有机会跟历史的制造者对话,除了在近现代史的研究当中能有机会见到历史的亲历者外,其他绝大部分的历史研究是绝对不会有此机会的。

在这点上侦探要比历史学家幸运,因为如果侦探成功找出了真凶,就可以直接与他对话,可以证实之前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可以知道罪犯的作案动机,可以完整的了解作案经过,侦探也就要找到了案件的“真正的历史事实”。侦探可以直接和历史的制造者对话,历史的制造者完整的把心中真正的历史事实告诉了他,这就是侦探的幸运。但侦探也有不幸运的时候,就是面对自杀案件时,虽然通过尸检可以得知死于自杀,但自杀背后的复杂动机却是检测不出来的。自杀背后的动机已经随死者的自杀而一并带走,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死者留下的遗言、日记或死者亲人的叙述大概得之死者的自杀动机,但只是大概只是近似并非真正。历史学家面对历史事件与侦探面对自杀案件非常的相似,案件的制造者和历史的制造者都已逝去,要想知道案件与事件背后的动机与目的,靠的只有死者留下的遗存与历史的遗存,再加上侦探与历史学家结构性的重演,得出的就是近似真实的案件真相与历史真相。例如王国维自杀事件,直到现在对其自杀的动机也只是各种的猜测无一定论。历史就是这样:我们能确定的只是时间、地点和人物,而确定不了确切的原因。

三、结语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应该主客观相结合,史料与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历史学家的任务是还原真实的历史,不仅仅是还原时间、地点、与人物这些表层的东西,更为深层的是还原历史背后的目的和动因。不仅要知道人们之前都做了什么,更要了解他们都想了些什么和为什么那样做,这样才算读懂了历史,认识了历史,历史也才真正会对后世起作用。后起历史学家的研究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之上开始,这样一代一代的进步发展,一步一步的趋近历史真相,历史学的真正作用也在于此,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3]宁可.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漫谈历史研究与实物、文献、调查和实验的结合[J].文史哲,2011.

科学家与逻辑学家探讨 篇7

4月21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免疫学》杂志, 以封面标题并配发专题评论形式, 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抗病毒免疫和炎症研究领域又获重要进展的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侯晋博士等组成的课题组, 发现了免疫细胞在病原体刺激和病毒感染下, 产生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新型调控机制。该机制的发现, 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机体抗御病原感染并防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也有助于人们探索出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新药物。《自然·免疫学》杂志用3个页面配发了题为《精细调控T L R信号转导》专题评论, 对该项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项研究是该实验室在观察到磷酸酶分子SHP1基因缺陷的小鼠会产生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并伴随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如关节炎等症状的基础上, 偶然发现该基因缺陷小鼠在病原体组分刺激和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难以产生干扰素, 提示免疫系统存在着分别调控干扰素和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途径和机制。他们围绕这一现象开展了深入研究, 证明了SHP1分子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和核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而控制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重要的是发现了SHP1分子能够直接结合激酶分子IRAK1的激酶功能域而抑制其活化, 从而解除IRAK1对于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使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识别病原体后分泌干扰素增加, 表明SHP1分子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同时, 可以促进干扰素的分泌, 这不但有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 还可抑制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事故过负荷下一篇:“人”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