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2024-08-27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共8篇)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与养生成为了热门话题。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疗保健活动。中医养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为维护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的养生热潮中, 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有一些既无医学背景, 也无行医资格和临床经验的所谓“专家”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打着中医的幌子, 忽悠公众, 影响了中医的形象。

针对社会大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 如何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养生方法, 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八期活动, 请到了王奕、温长路、张国玺三位专家, 为大家解疑释惑。

王奕认为养生热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民素养的提高, 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也跟着提高;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 健康长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三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过去我们过多投入的是医疗、治疗, 而预防和健康教育相对比较少, 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出现不良的现象。所以我们提倡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对当前养生问题, 温长路教授认为有五个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偷梁换柱, 把各种说法都塞入养生。养生是复杂的理念, 也是人类作为保护自己的基本措施, 就像人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其实喝水也是养生, 所以养生是人类本能的保护措施, 不是复杂的事。正因为如此, 养生作为科学, 经过几千年来人们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总结、筛选, 后来真正发展为科学升华才达到的。而把过去文人著作中一般的说法, 或者老百姓的个案个例一股脑拿来都冠以养生的帽子, 并且有一些方法不分青红皂白, 人人都可以使用, 所以就造成了养生乱象。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从根源上找到问题, 就是要理解、了解和认知中医养生理念, 认知符合东方人生活习惯, 符合中国国情的养生理念。

二是以偏概全, 抽象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有三大特点, 天人相应观、整体认识观和辩证认识观。天人相应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人背离了大自然, 或者过度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话, 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个观点是整体认识观, 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 人是一个小世界, 外边是一个大世界, 小世界要适应大世界, 小世界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三是辩证论证观, 中医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年龄给予不同的治法, 北京人和黑龙江人, 大西北人和大东南人, 老人和孩子, 精神愉快和精神郁闷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给予治疗, 这是中医个性化的理念。因此养生问题不能脱离这个理念。

三是囫囵吞枣, 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把所有的食物说成是珍贵的药, 把所有的药物和食物都结合起来, 这是对中医概念的混淆。中医的食养和食疗是两个概念。食养运用的是食物的营养作用, 按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 从这个方面出发, 以营养为主要目的。这个使用范围比较广, 用量方面没有严格区别。如果是食疗, 就有治疗性质, 要有严格的用量、禁忌症, 所以食养和食疗不能混为一谈。温长路:

四是瞒天过海, 夸大药物或食物的作用。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 都是从一个角度上表述的。实际上药物和食物没有最好和最坏之分, 有非常广泛的选择性, 可以吃菠菜, 可以吃芹菜, 可以吃猪肉也可以吃羊肉, 同样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是混淆是非, 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什么是养生?养生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状态的改善。养就是调养、补养, 对人生理功能的调解。所以养生不能和补划等号。养生是全方位综合措施, 包括心理因素、饮食因素、气血因素、体育锻炼因素、药物因素等等, 并不是通过某一个方面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张国玺研究员把中医养生的方法归纳为五类:

第一类是精神养生。就是让自己心情好。现在社会浮躁, 精神压力大, 好多疾病我们称为心理性疾病躯体化。所以精神养生非常重要。要“治贤而少欲, 心安而不聚, 勤劳而不倦”。首先要想活得很轻松, 活得很自在, 怎么办?欲望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不是对别人有好处, 而是对自己有好处。心安而不聚, 做什么事不亏心。心理很踏实, 这是很重要的。勤劳而不倦, 每天该活动就活动, 该工作就工作, 但是不达到疲劳的状态。

专家简介:

王奕, 研究员,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大学医学工商管理硕士。

毕业后一直从事学会管理工作,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科学普及部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 北京港澳台侨妇女联谊会理事、中央农工党医学委员会委员、《糖尿病天地》杂志社社长。2005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科普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会干部。2010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

温长路, 笔名文苕、寓愚。现为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和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等分会常委。

要怎么做?要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第二类是起居养生。日常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就是按照古训,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人的生物钟有三个高峰、两个低谷, 上午、下午一个高峰, 晚上睡觉之前一个高峰, 中午一个小低谷, 晚上一个大低谷。按照这个规律起居, 对身体肯定有好处。

第三类是饮食养生。一日三餐, 定时定量, 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提倡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一天吃的食物品种最好达到30种以上。同时一日三餐中, 要特别重视早餐。美国有一个调查, 跟踪了几十年发现, 不吃早餐的人在中年和晚年高脂血症状、肥胖发病率明显高于吃早餐的。

第四类是运动养生。要适量运动, 运动有两种, 一种是现代的, 一种是传统的。传统运动比较和缓, 尤其适合老年人群。

第五类是药物养生。如果说中老年身体已经弱了, 有一些慢性疾病了, 可能就需要进行药物养生了。一定要记住中医的理论, 叫做虚则补之, 实则泄之。即便是虚, 还得辩证, 是血虚还是阴虚、阳虚。

所以中医养生是五大方法。五大方法中我们非常提倡前四种, 既不花钱, 又经济实惠, 还没有副作用。实在不行, 用第五种药物养生, 要根据中医辩证的原则, 不能自己随便乱补。所以中医养生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养生方法, 这样才对身体有益。

温长路教授认为, 在养生这个问题上, 专家应该把握话语权, 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只有这样, 才能逐渐使公众建立起正确的养生理念, 才能摆脱目前养生的困惑, 才能走出片面性, 建立科学性。

张国玺,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养生康复科主任, 并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及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保健医苑》、《家庭医药》等杂志编委。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2

经过上一轮媒体整合,县市级党报要么成为内部发行的免费刊物,要么成为党报集团的子报。在媒体竞争愈加充分的今天,县市报应如何定位以应对全媒体和跨区域媒体的挑战,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本文试图以媒体跨区域发展、跨平台整合为关键词,以三四线城市为背景,探讨县市报的定位和竞争策略。

一、县市报的市场价值在快速提高

浙报集团下属的乐清日报,的广告增长率超过50%。在全国纸媒广告增长率普遍下滑的当下,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其实,以来,县市报广告额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其增长性远高于其他城市日报。甚至有论者认为,县市报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城乡导报,广告以每年500万元的增长额,已经保持多年,至今没有止步的迹象。

由于政策环境方面的原因,县市报一向被认为缺乏市场化的动力和能力,但同属浙报集团的永康日报则成为另一个例子。这家报纸的自费订阅率已经超过80%,成为完全市场化的城市日报。

无论从市场经营还是办报成果上来看,县市报不仅有市场空间,也完全有走向市场化的可能。

尤其在办报体制调整以后,党报集团的介入,使得办报的专业性大为提高,其新闻质量明显提升。从现实看,这些年县市报在舆论引导和经营方面的进步,均为历年来最快阶段。

二、县市区域对媒体的需求与中等以上城市相同

中国的县级市,有着独立运行的经济体、相对独特的历史文化沿革、封闭的熟人社会圈子,甚至因此形成各种“规制”。各县民众之间,口音、风俗、地理意识等区别很大。除大城市的各区相对统一外,县域内民众的.生活和工作半径,基本上以县为单位,与所属的地级市并无太多关联。

从现状来看,一份地市级城市日报根本无法覆盖所有区县市,它的广告和新闻来源,主要来源于几个中心城区。

我们从新闻内容的生产、读者对地方事务关注的广度与维度、广告投放的侧重点等几个方面来观察,就会发现,县市对媒体的需求,与地级市并无质的区别,惟一区别便是市场空间的大小。

随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壮大,中国县域媒体也将逐步壮大。在中等以上城市日报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县市日报市场将是下一个阶段的争夺重点。

三、县市报要做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

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重点在三四线城市进行,这块市场将会非常之大。但再大的市场,毕竟无法与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相比。在办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县市级城市只可能有一张日报能够赢利,即严格意义上的一城一报――与大城市能够养活多张城市日报不同。

一般的看法是,一家县市日报,年广告收入低于万元,就会陷于亏损的边缘。而一个县级市的广告市场,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不会超过4000万元。如果这个看法成立,那么第二家日报必然亏损。也就是说,县级市的市场容量,只能养活一家报纸。

如果把县级市看作一个独立的城市,那么县市报的定位,将与其他城市日报没有任何区别。惟一需要调整的是,与中等以上城市一般拥有党报和都市报两张以上城市日报不同,县级市只有一张报纸,因此不存在错位竞争的问题。那么,它必须既有党报的时政新闻,也必须有都市报的市民新闻,两者不可偏废。

正因如此,浙报集团将县市报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是非常符合市场和新闻宣传需求的精准定位。

四、新一轮整合过程是集团之间的较量

观察各国不同的文化、地理格局和媒体市场就可以发现,一城一报,几乎是大国通例。一张全国性综合类报纸,是最缺乏市场的,因为它无法满足任何一个城市对于本地新闻的需求,除非像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那样,在各个地级市创办地方版,实际上是在每个城市都地方化,创办当地日报,与当地党委所属的日报进行竞争。

在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下,媒体的跨平台、跨地域发展,很难真正开展。但如果要壮大传媒产业,走向区域、媒体形态竞合,是其惟一路径。国际上大型传媒集团,无不是跨平台、跨国界发展的。可以说,随着综合性日报地方版的纷纷创办,新一轮的媒体整合已经在进行之中。

面对这个变动中的市场,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过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完成,我们可以借鉴参照。一般来说,媒体集团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大规模收购。在一些拒绝“收编”的地区,可能以破坏性市场策略进行洗牌。比如以低于成本价进行经营活动,迫使对方退出市场。

我们可以这样推测:没有集团背景的地方报纸,在这轮大洗牌中,要么灭亡,要么被收购,除些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而有集团背景的县市报,如果办报水平足够高,可能就会避免这种恶性竞争。在资本眼中,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做。将来最有可能发生惨烈的歼灭战的城市,可能就是办报水平不高的城市。

可以预见,一旦传媒跨区域发展的政策障碍解除,没有集团化背景的城市日报将最先倒下。这个过程,曾经在美欧媒体市场演变中不止一次地出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与当地日报竞争,当地日报要么战败消失,要么卖与新闻集团。

这个整合过程已在悄然进行。在浙江省内,金华日报已经创办永康版;嘉兴日报早在所辖区县创办了地方版,只不过尚未开展大规模商业化运营,而是仅作为地方的宣传窗口。

从更长远看,在这轮洗牌中,地市报既是整合者,也是被整合者。这个先例已经发生:,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205月10日,西江日报社加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五、县市报必须是综合性的

有种观点认为,县市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或者承认这个市场,但认为县市报根本无力与入侵的综合性日报竞争。在面对来自中等城市日报的竞争时,必须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因为其无力对抗来自外界的综合性日报的压力。

他们给出的办法是:放弃综合性日报的做法,集中精力提供本地新闻,尤其是服务性新闻,将县市报转型为社区报。

所谓服务类信息,如水电煤等服务性的资讯,本来是媒体的边角料,根本不可能构成一家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家媒体,要做此类报道,都可以在一周时间之内做到极致。在中等以上城市,专以此类报道为特长的报纸多如牛毛,但似都不太景气。最典型的是一些城市的商报以及各类消费类周报。

服务和民生这两个词,有天然的边界不清的特点,你根本无法界定他们的界限在哪里。什么不是民生,什么不是服务?什么都是民生,什么都是服务。

再说社区报,在美国相当发达。深圳这个中国城市化非常高的城市,曾经有宝安日报打出了中国第一份社区报的旗号,与其他日报错位竞争。但后来不大提了,因为中国的社区化程度并不高,在一个公民社会尚未建成、单位体系仍然强大的国家,可能有企业报,但不大会有社区报的空间。

社区意味着居住地居民在共同的社区营造等方面取得了公识,这里居住的公民有大致相似的理念,是团体、地域共同体等,有社会互动、地区和共同约束等三个本质因素。从这些方面看,中国的社区共同体,目前还看不出规模。

目前的现实已证明,县市日报的综合性之路走得非常成功。以这么狭小的市场空间和容量,哪怕一点点的放弃,都会导致媒体巨大的缺陷。

县市报必须做到一报在手、遍览天下,让对手毫无可乘之机。

有一个常识必须重申:地方性媒体必须是综合性的,跨区域媒体必须是专业性的。无论现有的省级以上综合性日报,还是曾经辉煌的粤港信息日报,都无一例外地证实了这条定理。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3

徐影研究员说, 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包括国家领导人“逢会必议, 每访必谈”, 比如说G20峰会、G8峰会和G8首脑会等等, 中欧、中美、中日、中澳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的首脑峰会上, 对气候变化问题都谈了很多。在2009年, 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119个国家元首、194个缔约国、观察员国等参加了这个会议。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平均值的升降, 表明气候平均态发生变化。气候离差值增大, 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 气候异常明显。比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极端天气事件等等, 这都属于气候变化。

近100年来, 北极平均温度以两倍于全球平均速率的速度升高, 1978年以来北极面积海冰面积平均每10年减少7.4%;1970年以来, 全球已经发生了约7000次灾害, 至少造成2万亿美元的损失和250万人员的死亡;近30年来, 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约0.09米;近20年来, 我国区域性干旱加剧, 华北地区有8年发生干旱。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 徐影研究员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表, 向媒体记者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徐影介绍说, 现在全球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冰川显著退缩, 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人类健康、人居、工业、旅游、保险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徐影建议,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要加强气候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和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关于什么是极端天气, 杨贵名在发言中指出, 极端天气和异常天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极端”是超过了正常状态下的最高或者最低状态, 异常则是不应该发生的状况。举例来说, 夏天下很大的雪, 北方冬天下很大的雨, 这些情况就是异常的。而所谓“极端”就是夏天应该下的暴雨非常强, 冬天下的雪非常大, 这种情况称“极端”。杨贵名说,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但是增多到什么程度, 是循序渐进的, 不是某一年突然就增多了。对于极端天气事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是否有增加, 杨贵名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关于极端天气是否增加了, 有这么几点可以提供参考:第一, 最近几年来增加了很多观测站, 以前全国大概是2400个观测站, 现在有3万多个, 密度增加了很多。以前只有2400多个站统计出来的, 现在按照3万多个站统计出来的, 这两个没有可比性, 所以说百分之百绝对增加了。第二, 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发达的媒体, 现在新闻媒体很发达了, 任何事情都透明化、公开化, 就觉得极端天气事件多了。所以不能笼统地谈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了。具体说, 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来讲, 说增加是可以理解的。谈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问题, 杨贵名认为, 评价预报准确率, 不同精度下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在标准的、统一的精度下评价才有意义。最近一二十年, 我们国家发展自动气象观测站, 在自动气象观测站建立之前, 全国每个县只有一个气象站,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 站点比较稠密, 十多公里一个, 经济条件差的, 三十公里、五十公里一个。要增加预报的准确性, 就要做到每个乡镇都要有观测站, 不光是要有自动观测站, 能观测到天气, 还要做预报、服务。气象部门要靠全社会的支持, 各个部门支持才能把预报做好, 首先从监测上要有足够的监测手段, 不能留有死角。同时, 把预测信息发送给社会公众, 要靠通讯部门、交通部门, 所以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 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其实这些极端天气背后有它的道理, 我们要抓住这些科学道理, 了解极端天气背后的原理。我们要以科普的方式告诉公众, 其实极端天气并不可怕。”正如主持人冯殊所说,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将越来越高, 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4

李里特,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

董金狮,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多所高校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现任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聘专家、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环保与健康咨询专家、《商品与质量》周刊特聘顾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特约主持人等职。

鲍善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多年从事药物、食管癌环境地学病因学及微量元素营养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有关新型钙剂的研究, 并完成了该钙剂的临床应用和开发, 主持并完成了医院老年病房四季全膳食及管饲膳的临床营养学研究, 曾先后3次获得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铜业协会》环境科学项目基金资助, 开展了“北京地区膳食铜摄入的营养调查”, 对松花粉的营养以及功效开展了多项研究。

曾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李里特,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很有建树, 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李里特教授从造成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的原因、如何看待和认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四个方面谈了如何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李里特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命和营养方面知识、信息增多, 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健康, 而且丰富的信息也让人们知道了更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食物生产操作性增强。通过发明一些农药、化肥、激素、添加剂之类的东西去改善生产的状态。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的需要, 对食品加工有好处, 但我们要反对滥用、错用和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所以, 对于食品添加剂应该有全面、客观的理解, 不要绝对地否认。关键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 必须要兼顾消费者的利益。这是解决食品添加剂恐慌问题的主要因素, 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去努力。”

李里特说, 实际上, 人类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很早就开始了。我们古代的传说中, 曾经被称为中国农业的创始人的神农氏就曾尝百草, 日中毒70多次。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 科学是有局限的, 为了增加牛肉或者牛奶产量, 往牛的饲料里添加一些牛的食物链中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动物脏器和蛋白粉, 这被认为是疯牛病的来源。另外像反式脂肪酸、瘦肉精等, 开始认为这些东西是好的, 后来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入, 发现可能对人体是有害的。另外,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土壤、水质、空气化学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这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河流80%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超标。我们2岁的儿童铅的摄入量远远超过国际卫生组织的耐受量, 这些都是属于环境的污染, 不是谁肆意添加的。水产类、食用菌、奶类、蔬菜, 这些都受到威胁, 这也是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李里特认为, 正确地理解食品安全问题, 判断食品安全问题, 应该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是客观的, 可以测定、评价的。衡量食品安全性是权威机关制定的卫生指标, 具有法律的效力, 就是说食品安全不安全, 实际是由国家的标准决定, 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 这是可以客观测定的。二是食品安全感, 现在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比较恐惧的更多的原因是食品安全感的问题, 这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心理因素和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经历、生活水准都有关系。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怎么规定呢?第十章附则第九十九条讲到: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 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是慢性危害。这指的就是食品的安全性。实际食品的安全性应该告诉消费者它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安全, 追求绝对的安全反而有害。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性评价是指风险概率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安全性就是指对人的健康安全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某种食物的安全性也是因人而异, 因某种成份的量而异, 因时而异。

谈到添加剂和食品安全性, 李里特认为, 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的需要, 对食品加工有好处。但是我们要反对滥用、错用和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现在一些问题就出在滥用、错用和违法使用上。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什么叫做合理, 李里特认为一定要科学、慎用食品添加剂, 不要把食品添加剂单纯地作为自己赢利的工具, 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利益。食品添加剂的确可以对食品带来好的感官品质, 比如说让发酵的食品, 面包发得更加松软, 或者让饼干更加酥脆, 让食品的颜色更加好看, 闻起来更香, 味道更香甜, 或者是让它的保质期能够延长, 防止腐败。这都是它的好处。但是也要看到,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时间很短, 安全性评价也只是有相对的保障。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许多添加剂的使用往往仅是为了满足生产企业赢利的需要, 降低成本的需要, 而忽视了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使得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赖感丧失。这是我们应该解决食品添加剂恐慌问题的主要因素, 需要双方去努力。

李里特还谈到了食品安全的一个误区, 就是认为纯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实际上纯天然不等于安全, 一个食品毒性有无, 不能以是否纯天然判断。自然界中本来有毒或产生毒素的生物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比如说生鲜菜豆、黄花菜不加热就是有毒的, 包括毒蘑菇, 实际现在纯天然的食品是非常少的, 人类正是靠加工技术的进步, 使得许多不可食的纯天然物质, 加工成安全的食品。我们要杜绝的是危及安全的错误加工方法。对于食品添加剂, 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 实际食品添加剂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 FAO/WHO下属的联合食品添加剂委员会, 就是JECFA, 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批准审查制度, 都有严格的定义。规格、安全性, 都有严格的规定, 我们国家标准也是基本执行这个标准的。

“好吃食品少吃点, 好看包装小心点。烟炸熏烤少吃点, 罐头食品也少吃点。”在中国科协第五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包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董金狮说, 台湾塑化剂风波实际是违法添加, 塑化剂根本就不允许加到食品中, 三聚氰胺加在奶粉中也是违法的。

“我国在2008年之前, 添加剂包装的标准一共是65种, 现在已经增加到959种, 这是个什么概念?从监测、监督、检验、企业的使用, 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这种情况下, 政府部门对于添加剂的使用也出台了很多细则, 未在列表中规定的物质不得用于加工食品用容器、包装材料。”为此, 董金狮建议, “食品已经列了禁用目录, 对包装也应该列禁用目录, 让生产者产就像开车看红绿灯一样简单, 红灯就要停, 绿灯才可以走, 什么是允许用的, 什么不允许用, 这样可以让企业照方抓药, 不要让企业再去进行研究。所以标准的宣传贯彻非常重要。

董金狮说关于合法的添加剂, 也要适量使用, 比如苯甲酸是允许使用的, 但是使用多了会有致癌作用, 造成肝脏的损伤。药是双面性的, 添加剂也是这样。塑化剂是在塑料里面使用的东西, 主要是PVC (聚氯乙烯) , 塑化剂不允许用在两个方面:一不允许用在含油脂食品的接触, 比如装了油、熟食里面有油脂的话, 那么有塑化剂的包装材料不得接触。二不得用于婴幼儿产品。婴幼儿的概念规定是0—36个月, 在这个范围内的孩子不能接触塑化剂, 因为这时候的小孩智力发育是关键时期, 包括大脑和生理机能发育比较关键。还有吸管, 吸管用着很方便, 尽量要选择不带颜色的, 选纯色的。从7月1好开始, 中国出口欧盟的塑料餐具有严格的限制, 抽样率达到10%, 而且出口口岸必须在网上公示, 对甲醛含量、芳香胺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关于塑化剂, 董金狮提几个建议, 一是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制品, 相对玻璃、金属来讲塑料制品安全性确实要低一些, 不能高温, 保存食品用保鲜膜的时候尽量选择PE的, 不要选择PVC的。购买保鲜膜时要注意QS, 过去叫质量安全, 现在叫生产许可。二是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力度, 尽量避免塑化剂装热的东西, 热的东西会溶解塑化剂, 包括带颜色的塑料中的颜料。还有就是尽量少用塑料容器放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 因为微波炉加热时温度相当高, 油脂性食品更会加速塑料中有害物的溶出。

董金狮说, 食品安全与包装密切相关, 食品包装安全等同食品安全。PVC保鲜膜现在还没有标准。快餐盒也是一样, 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 上面都有生产许可证和编号的, 不合格的产品不会打这些信息, 甚至用了违规的原材料。这种发泡塑料餐盒已经淘汰10多年了, 但是市场上还在大量使用。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鲍善芬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领域从事了近30年研究, 她带给中国科协第五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演讲主题是《物无美恶, 过则为灾——如何正确选择添加微量元素的食品》。

鲍善芬介绍, 任何微量元素都不是越多越好, 不缺不需补。”鲍善芬说, 在微量元素研究的领域里有两个重要法则, 一是讲元素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有毒还是无毒, 他们在人体内是有一个安全限量的。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内, 机体能够维持健康, 如果缺乏或者过量就会造成危害, 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死亡。各种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钙的安全范围可以从几百毫克到2000毫克, 但有一些元素安全范围比较窄, 像硒安全量只有0.05—0.15毫克。第二个法则是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机制homeostasis, 人体存在有一个内环境稳定调节机制。就是当面对元素和矿物质摄入缺乏和过量的时候, 机体是可以自行调节的。在缺乏的时候, 可以通过加大载体内的吸收, 减少排泄或者从体内的元素库, 比如骨骼、肝脏将元素调动出来, 维持血液和身体平衡。吃的多了以后机体会自动减少吸收, 将多余的部分从体内排除, 很多人吃钙多的话, 不会吸收那么多, 吸收是很低的, 是从粪便里排出去了。当严重的长期过量、长期缺乏的时候, 以及由于某些化学物质的添加, 破坏了身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机制的调节能力, 就会由于过量产生毒性作用, 或者由于缺乏导致耗竭状态。

钙的平衡就是由这个机制调节的, 当膳食缺钙时, 身体的激素就会反映出来, 身体对钙的吸收会增大。严重缺钙时, 减少排泄, 如果减少了还不行, 还缺, 就会从骨骼中来维持血钙在稳定的范围。血钙的范围是很窄的, 如果很低的话就会抽筋。长期缺钙, 骨骼中老动员, 耗空了就会造成骨质疏松。

前两年, 我国补锌非常热, 孩子是否缺锌成了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测定孩子的头发或者血液, 告诉家长你的孩子缺锌, 要抓紧补锌。实际我们做了很多研究, 已经上十万例, 没有找到规律, 我们发现发锌值并不是缺锌的可靠指标, 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也还没有公认的有效的指标诊断是否缺锌。但是大量补锌却会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实际也是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机制, 发锌也不能很好的反映。但是大量补锌会造成性早熟、免疫功能低下。

鲍善芬还谈到补碘的问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缺碘产生的一系列疾病称作碘缺乏病。缺碘不仅会造成甲状腺肿大、而且孕妇缺碘将影响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但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 真正缺碘的地区只是一部分,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碘。研究发现, 在河北省黄骅地区有甲状腺肿流行, 并不是缺碘造成的, 而是高碘造成的。

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补碘盐, 采用了全民食用加碘盐的方法。按微克来算, 每天从碘盐中摄入碘应该是120—360微克, 而膳食中碘的每日推荐量, 成人仅为120—150微克, 所以不包括其他食物中的, 比如向一些海产品摄取碘, 仅补碘造成的碘摄入量肯定就多了。由于各方面努力, 2010年7月, 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碘盐含量 (征求意见稿) 》, 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 从60毫克/千克修改为30毫克/千克, 而且市场上现在也可以买到无碘盐了。

谈到补铁, 鲍善芬说, 铁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它参与了血红蛋白的构成。体内70%的铁以血红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 20%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中。铁广泛地分布于体内, 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如果缺铁, 将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从另一个角度看, 现代研究发现, 铁和铜作为过渡金属, 具有催化和启动体内氧化反应的作用, 氧化反应在体内产生很多自由基, 抗氧化和氧化是平衡的, 但是如果有铁在内的话, 就可以启动氧化反应, 产生一大串的自由基, 铁几乎参与了所有细菌的反应, 铁过多容易导致感染。大量自由基就容易产生炎症, 所以会引起感染。过量补铁会给健康造成危害, 有报道说, 血液中的铁含量越高, 人患癌症的机率越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在1983年27次会议上对每天从膳食中所有来源摄入的铁的暂定的最大耐受量, 限定为每公斤体重0.8毫克。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 每天铁的摄入量最大不得超过48毫克, 而体重10公斤的婴儿不得超过8毫克。

鲍善芬说, 我国传统饮食中有非常多的食物含铁丰富, 比如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鸡、鱼、此外, 还有血豆腐、黑木耳、海藻类如紫菜、海带, 黄花菜、芝麻, 还有一些蔬菜类, 像油菜、苋菜等等, 水果像桃、大枣、葡萄干都含有丰富铁的食物, 中医对气血不足也有许多方法, 如适量吃红枣、桂圆, 妇女生孩子坐月子时家里会准备红枣、桂圆等含铁多的东西。中国有句古话叫药食同源, 药补不如食补,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用天然食物补铁, 对于轻度缺铁性患者是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对于严重或者中度缺铁患者, 目前临床上治疗单纯性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铁盐由铁和酸根组成的, 这些铁盐的酸根部分大多是天然的自然界存在的酸, 所以相对是比较安全的。鲍善芬认为对于严重的或中度缺铁的患者, 正确的补铁方法应该是在医生指导下和利用药, 并结合含铁食物的补充。

鲍善芬最后说,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需要科技工作者以严谨负责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 科学的结论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允许不同意见的讨论, 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特别是事关人民健康的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我们都能真正从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为出发点, 去做好每一件事, 真正从维护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走用生态文明改造工业文明之路, 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5

“由于前期我国冷空气势力减弱, 大气层结比较稳定, 夜间辐射降温等效应形成了越聚越多的集聚效应。在这种情况下, 地面蒸发、前期降水等因素致使空气相对湿度逐渐增大, 加之夜间辐射降温作用明显, 我国中东部出现了明显的大雾天气。由于雾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大雾出现时, 往往会伴随着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

如何区分雾和霾

“从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 对这种天气的描述, 有的叫雾霾, 有的叫霾, 有的叫雾, 这些提法从个人角度看都是天气状况的一种描述方法。但是从气象学角度讲, 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 雾是由水汽组成, 水汽遇冷就结雾, 雾本身并不是一种污染。霾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的, 颗粒基本在微米量级, 不像雾是在十几或者二十个微米的量级。”马学款表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对此进行了科学地、详细地解读:“就北京而言, 城市污染情况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上世纪90年代末, 是最严重的时候。在2000年之后, 通过一系列措施, 北京空气污染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而未来要想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新标准,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PM2.5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这次我国中东部雾霾天气, 使得PM2.5这个专业术语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原来PM2.5、霾基本是停留在科技工作者办公室的范围内, 现在不管是政府官员, 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非常关心这件事, 说明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加了, 非常值得高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如是说。

从研究结果来看, 大家常说到的PM2.5颗粒物, 它的直径是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PM2.5, 放到显微镜底下, 它有不同的形状, 不同的成分。PM2.5的成分非常复杂, 微颗粒上面可以附着大量的化学物质。所以, PM2.5由于颗粒很小, 可以吸入到人体体内并且参与到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整个新陈代谢。不仅是PM2.5, 很多大气污染物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污染物对于我们生活更密切相关的是长期慢性的危害和影响。

同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表示, “大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急性和慢性的危害, 和我们生活更密切相关的是长期慢性的影响。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带来影响, 降低人体免疫力, 对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也会带来危害, 尤其老人、小孩、孕妇等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对此, 张金良解释说,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有很多慢性的影响, 比如对呼吸系统, 包括呼吸系统的炎症、肺功能的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另外还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力, 使人们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病, 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另外, 现在对于神经系统, 甚至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也有很多报道, 基本被证实。比如空气污染会造成新生儿的出生低体重、早产。

雾霾天气里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博士李强表示, 面对雾霾, 恐慌和无所谓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那么对于雾霾天气里公众应该如何应对?

张金良表明, “首先, 公众可以每天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PM2.5数值, 如果这个数值比较高的话, 可以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一般来讲, PM2.5的浓度达到15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的不健康水平时, 建议老年人、儿童或是慢性呼吸系统病人尽量避免在户外剧烈活动, 其他一切人群也要尽量避免在室外有剧烈的体力活动。

“如果PM2.5非常高的时候, 公众可以佩戴N95口罩, 阻挡一部分粒子进入体内。另外, 建议大家不要开窗通风换气, 因为室内的空气质量比室外的还要好一些。在这个时候, 室内空气的质量十分重要, 公众应尽量避免室内吸烟或使用污染性很大的生物燃料。”张金良表示。

另外针对目前各种空气净化器大卖现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李强提醒大家, “这种仪器是对空气净化有一定作用, 但是作用非常有限的, 不能指望家里使用空气净化器后就可以在雾霾天气里把PM2.5降到符合标准的水平以下。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6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律、从业者的素质、媒体的信息传播、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这些环节构成了食品安全的整个链条。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要求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专家、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2012年4月19日, 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的第十三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 活动邀请了中外食品安全界的专家、学者围绕食品安全等话题与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Peter Ben Embarek指出,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去年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 从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对食品链产生的很大影响, 到德国去年发生的受大肠杆菌感染芽菜的事件;从美国甜瓜当中含有单增李斯特菌, 到中国的瘦肉精事件, 这说明,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方面的问题, 它影响到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 不管你生活在比较发达的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面临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认为

食品安全确实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挑战, 但是各国所面临的挑战的侧重点不一样,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一样, 发达国家主要是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或者供应链当中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 也包括我们国家, 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违法添加。这是我们国家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则认为,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食源性疾病, 确切地讲, 是由于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了食品, 人吃了这样的食品, 发生了疾病。

食品安全是谁的责任

食品工业在我国是一个刚刚起步和快速发展的产业。1978年, 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全年只有473亿人民币, 到2010年总产值已经突破了6万亿, 2011年达到了7.8万亿。30年翻了100多倍。中国农业大学产业发展研究员常务副院长胡小松用这样两个宏观的数据说明了我国整个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 和面临的巨大挑战。

任筑山, 这位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全球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 卸任后致力于全球食品安全事业, 近年来, 多次来中国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演讲。他认为, 食品安全问题, 政府机构和食品工业界有极大的责任, 学术界跟媒体界也有特殊和重大的责任, 同时, 每一个顾客也应该对食品安全有充分的了解, 而且不能推卸自己对食品安全的责任。任筑山认为, 在食品安全日益指向源头的情况下, 农业部现在也开始对食品安全有相当的关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更证明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的决心。食品工业界, 尤其是比较大的龙头企业都开始增强食品安全的措施。中国的学术界因为以往没有关于食品安全的课程和大型的研究计划, 跟先进国家的水准还有一段距离。

Peter Ben Embarek认为, 食品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安全, 在任何国家食品风险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风险, 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也可以预测未来的风险。在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 我们看到很多食品安全的事件并不是由自然造成的, 或者是偶然造成的, 而是人为故意掺假造成的, 这和教育、公共宣传有关。

信息缺失——食品安全认知瓶颈

2009年6月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以后, 我国整个食品安全状况发生了长足的进步,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要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体系, 现在这些工作已经展开或者正在展开, 监测已经连续两年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 去年又取得了80万个数据。政府加大了对非法添加物、瘦肉精等等的监管, 应该说是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 这些从科学家的角度被认为是长足进步的措施, 公众却没有感觉到。为什么公众的感觉与科学家的感觉有如此大的发差呢?与会的专家们认为, 公众所得到的一些食品安全的信息往往不科学、不准确。任筑山认为有些媒体, 尤其是很多新媒体, 非常激情地在没有科学求证之前就发表食品不安全的消息, 常常引起公众的慌乱。

对此问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也表达了如下的观点, 他说, 我们今天所处的食品安全环境, 是一个风声鹤唳状态。事实真是如此吗?这里面一个最大的问题, 就是科学知识的缺乏。科学知识的缺乏,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没有及时或者有效地把科学知识同广大的消费者进行沟通。要建立科学家跟广大消费者的沟通, 媒体显然是中间的一个桥梁。所以, 媒体对于正确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科学的声音和科学的知识来告诉我们的消费者, 这不仅能够使我们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而且也能够使我们这个社会健康发展, 同时最终促进食品工业的进步和食品安全的提高。罗教授还认为, 应该在国家主导的制度化下, 建立科学家和媒体的沟通机制。对食品安全的科学知识, 通过媒体进行传播, 应该是系统的、长期的。

Peter Ben Embarek认为, 科学家和媒体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这两个领域讲不同的语言。因此, 对科学家来说, 和媒体进行沟通往往是比较难的, 有时候记者也不愿意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 尤其是记者工作非常紧张, 他们会担心这些科学家会给他们做长篇大论的发言, 而不是直接提供科学的回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科学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沟通培训, 他们有时候无法提供直接明了的回答, 可能会详细地解释, 会把事件所有背后的科学知识都讲了, 然后再给你回答。所以, 我们必须在没有出现危机的时候就进行科学家和记者之间的沟通, 科学家应该在平时就给媒体记者解释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非常复杂的问题。

任筑山认为, 既要培训媒体, 也要培训科学家。国外培养某些教授的时候, 就培养他们用简短、简单的语言, 讲科学知识, 让媒体能听懂。因为科学家再怎么样做, 没有媒体帮助, 不可能让全民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里, 中外专家、学者与媒体记者积极互动, 从而帮助媒体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全貌, 形成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宏观理解。大家一致认为, 如何实现科技界与媒体的有效互动, 是实现填补消费者与科学家、管理者和食品工业生产者之间的科学真空的核心内容.

专家简介: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 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团成员、国际生命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为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1968-1976年从事硒与克山病研究, 获1984年施瓦茨国际奖;1983-1993年与康奈尔大学和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 专著作为Cancer Res.1992年11期封面, 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作者) ;1990-2000年3次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 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总膳食研究的典范;1994-1998年主持茶叶防癌研究重点项目, 人群干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至今系统研究和推广Na Fe EDTA强化酱油预防贫血。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膳食、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食物强化、总膳食研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交流。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 研究成功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 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味料同源”的中国特色肉味香精制造新理念, 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脂肪为主要原料的肉味香精制造技术, 奠定了我国肉味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作为第一完成人获1999年和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0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罗云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生物学院, 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分别于英国巴斯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前身) 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 历任外办主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分党委书记。罗云波教授还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园产品采后分会理事长、全国高等院校食品学院院长联谊会主席、《中国食品学报》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顾问, 并参与中国食品安全法起草的相关工作。

Peter K.Ben Embarek博士

世界卫生组织 (WHO) 食品安全与营养部官员

目前工作于世界卫生组织, 主要负责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的网络工作 (INFOSAN) 。以前在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办事处任职时, 他的主要工作是为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与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相关的政策咨询服务。2001年, 他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瑞士的日内瓦加入世界卫生组织, 负责处理微生物方面的食品安全事件, 他的工作包括国际范围的微生物风险评估。目前他正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公共健康风险的评估, 如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Ben Embarek博士于1995年开始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 从事亚太地区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支持。1997年, 他加入罗马、意大利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部, 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Ben Embarek博士在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农业和兽医学院取得他的食品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和食品安全博士学位。

Geoffrey Campbell-Platt教授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 (IUFo ST) 主席

英国食品科技学会会士, 英国化学工业协会会员,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 英国雷丁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名誉教授。

Geoffrey Campbell-Platt教授于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获得食品科学学士、博士学位。在担任英国雷丁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系主任之前, 他曾就职于Marks&Spencer公司、加纳大学和英国利兹海德食品研究协会等机构。Geoffrey Campbell-Platt教授曾当选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发酵食品、全球食品安全与控制等。凭借优秀工具书《世界发酵食品:词典及指南》, 荣获图书馆协会Mc Colvin奖章。创办了国际期刊《食品管理》并任主编, 该期刊已出版了21卷。编辑了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Wiley-Blackwell出版的教材《食品科学与技术》。

Michael P.Doyle博士

美国佐治亚大学食品安全中心主任

积极从事各类研究, 包括食品安全和保障, 与食品紧密相关行业的研究以及对涉及食品微生物安全政府机构和消费群体的研究。

Michael P.Doyle博士任职于多个学术组织的食品安全委员会, 并且一直担任多个团体的科学顾问,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北美国际生命科学会、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美国农业部、美国国防部以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7

近期, 包括德国在内欧洲一共有13个国家出现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例。在我国民生的健康安全问题频频亮起红灯的非常时期, 这一新闻无疑又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到底何为超级细菌?

本刊讯 (本刊记者崔琦, 王杰婷) “超级细菌”在英文中被称为“superbugs”,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 它都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用词。在医学上, “超级细菌”泛指那些耐药性极强的细菌。如果我们追溯现代医学发展的源流, 就会发现“超级细菌”并不是我们近期的首创, 耐药性也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早在1941年青霉素投入临床应用, 1942年就发现了“超级细菌”的一种——耐药性葡萄球菌。时至今日, 葡萄球菌的适应性仍然很强。而在我们的身边, “超级细菌”家族比比皆是, 比如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 这些细菌都具有超强耐药性。

上世纪40年代, 青霉素作为第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成功解决了临床上金葡菌感染这一难题。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抗生素, 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 当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 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许多抗生素在应用多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减低, 天然青霉素在控制金葡菌感染方面几乎已失去了药用价值。医学家在研究这一现象后惊讶地发现, 细菌在和抗生素接触多次后, 已进化出一整套有效的耐药机制, 耐药菌这个暗藏的“敌人”正在逐渐强大起来。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一下全面的探究。

为此中国科协第六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将邀请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专家围绕“认识超级细菌——从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到耐药性超级细菌”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专家简介

徐建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 世界产生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1年获何梁何利奖。关于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主持完成我国多起重大细菌性传染病疫情的病原学诊断和分析。在Lancet, JAMA, Nature等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倡导建立的PulseNet China (中国病原菌分子分型网络) 是应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有力武器, 特别是食源性病原菌, 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杨瑞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部疾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工作:鼠疫菌基因组学、进化与致病机制, 微生物法医学基础数据库和微生物检验鉴定新技术。近5年来, 在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发表学术SCI论文90余篇, 主编专著6部。

于军: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全球知名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专家。先后参与并主持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基因组科学研究项目。迄今已在国内外主要科学杂志发表科学论文逾两百篇。目前担任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哺乳动物疾病模型研究首席科学家。

徐建国所长就“超级细菌与抗生素滥用”问题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徐建国说, 细菌是个单细胞生物, 非常小, 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实际上大多数细菌是好细菌, 我们如果离开了细菌也没法生活。

超级细菌的名词, 首先是媒体名词, 然后才是学术名词。什么是超级细菌?细菌有致病性、传染性、致死性、耐药性、传播性。超级细菌为何会引起恐慌?因为无药可治, 病死率高、全球传播、引起流行。

超级细菌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首先, 细菌耐药性问题空前严峻, 我们要高度重视关注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要高度重视控制医院感染, 因为医院里面感染很多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

第二, 质粒、噬菌体的活动可产生新的病原体。我们和病原体的斗争是长期的, 人离开细菌会没法生活, 如果把细菌全部杀死, 在无菌的环境里给人很好的营养, 人也不会活很长时间。我们现在应该开展一些新的研究来应对未来的挑战。我的汇报就到这儿, 下面请杨瑞馥发言。

当有记者问道“超级细菌”是不是没有抗生素能够奈何的了它时, 徐建国说, 抗生素有很多种类, 世界上没有一种基因对所有抗生素耐用, 抗生素有不同的种类, 耐药的机理也不一样。说无药可医, 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它是有药可医的, 只不过药的选择性比较小。

徐建国说, 目前耐药性的问题很严重, 首先, 超级耐药细菌怎么来的, 这涉及到细菌的抗药性来源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和抗生素没关系。这是两种学术观点, 争论了很长时间, 但是不管怎么样, 耐药菌的出现、传播和扩散肯定和滥用抗生素有关系, 这个事情是不容忽视的。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性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杨瑞馥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及预防情况。他说, 我们绝大部分细菌都是好细菌, 大肠杆菌也是这样的, 99.999%的细菌都是好细菌, 不致病。但就一点点可以致病, 它是一个很短的杆菌, 直径0.5个微米, 长度在1-3微米, 它周身有鞭毛, 能够帮助大肠杆菌运动。O104:H4是菌体抗原, 根据这两个抗原, 可以把大肠杆菌分成百多个形, 其中只有16个形是对人致病的。这次德国爆发的大肠杆菌, 一个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一个是肠积聚性大肠杆菌。这次发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是成人居多, 女性居多。

这次细菌的基因已经全部解析了, 德国的大肠杆菌其实是在肠积聚性的基础上, 获得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序列, 这个噬菌体系列带有一个毒素基因, 我们叫志贺毒素基因, 志贺毒素II能够引起肾功能衰竭, 它表现为急性肾衰。通过这个基因组解析, 还发现这次的细菌带有大量的抗性基因, 即各种抗生素基因, 也就是超级耐药细菌。

于军研究员说, 地球上细菌非常多, 地球上有92%到94%的细菌在土表, 我们身体里都有。它们大部分对我们没有害处。从基因测定的角度来看, 我们对这些细菌的了解, 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谈到抗生素的问题时, 于军研究员说, 过去我们几代抗生素的研发遵从的是一致性原则, 总想生产一个抗生素, 把所有的细菌都杀掉。现在当我们能够认识每个细菌的DNA的时候, 策略已经发生了改变, 我们下一代抗生素要使它能够找到某一种细菌特有的一个药靶, 这个药靶可能是一个蛋白质, 设计一个特殊的抗生素, 这个抗生素可能是一个新的化合物, 来杀掉这个细菌本身。这种策略是未来抗生素研究很重要的策略。

在这次“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 三位专家和媒体都关注到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抗生素的滥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抗生素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 而我国的使用率却达70%左右。据统计, 目前全国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0位的药品中, 抗菌药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滥用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生存之患。

卫生部专家解释, “超级细菌”全名为超级耐药细菌。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 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 逃避被杀灭的危险, 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 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细菌的耐药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 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 最终对临床各种抗菌药物都变得耐药, 遂被称为“超级细菌”。也就是说, 一旦感染“超级细菌”, 能用于治疗的药物非常少, 绝对有效的甚至没有。

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 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滥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另一个是动物饲料添加抗生素的问题。有统计数据表明, 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 另一半则用在了畜牧养殖业。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 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 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 出口3万吨, 其余18万吨留给自己用 (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 , 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 (美国仅13克) 。据统计, 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医疗费用增长800亿元, 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全中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人民币。

目前, 尽管德国等欧洲部分国家出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疫情并没有危及我国, 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抗生素滥用问题, 却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因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名词解释

超级细菌:包括超级致病菌、超级耐药性细菌。超级致病菌的毒力增强, 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死亡和更大范围的传播。超级耐药菌的可怕之处是, 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 严重时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 英国媒体惊呼: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 抗药性极强, 且蔓延至多个国家。

抗生素滥用:滥用抗生素指随意使用抗生素的一种现象。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1、不用对的, 只用贵的;2、需要时用, 不需要时也用;3、超时或超量使用等。滥用抗生素的结果是细菌对被滥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必须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才能控制疾病, 如此恶性循环, 最后会导致超级耐药菌的产生。

德国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04:H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e E.Coli, EHEC) 是致泻性大肠杆菌的一类, 包括40多个血清型, 如O157、O26、O111等, 最常见的血清型是大肠杆菌O157∶H7, 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过去,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罕见的血清型。1982年第一次在美国引起暴发。德国和中国科学家的联合研究初步显示, 德国大肠杆菌O104:H4, 可能是肠积聚性粘附大肠杆菌获得了一个编码志贺毒素2的噬菌体。因此,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表的论文, 已经把德国大肠杆菌O104:H4, 称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04:H4。因为, 它不具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的溶血素基因。

小常识

抗生素杀菌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 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一些抗菌素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影响膜的渗透性, 这对细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 (放线菌素) 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核酸的功能阻止了细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 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 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 影响临床确诊, 延误治疗。

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 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 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 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4.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使用。应用抗生素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 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 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抗生素-药物分类

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 青霉素应用于临床, 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 如硫酶素类 (thienamycins) 、单内酰环类 (monobactams) , β-内酰酶抑制剂 (β-lactamadeinhibitors) 、甲氧青霉素类 (methoxypeniciuins) 等。

2.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3.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4.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5.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6.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 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7.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 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9.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使用抗生素“三不政策”

1.不自行购买

抗生素是处方药, 不要自己当医师, 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

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 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 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 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 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 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篇8

针对目前社会上一些科普出版物存在很多科学性错误, 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的现象,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书记处书记王春法指出:科学性是科普出版的生命线。这一条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不容马虎的。科普出版所产出的文章、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出版物等等, 如果不能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就不应该贴上“科普”这个标签, 否则就是对科学的歪曲, 对公众的误导, 对读者、对党和国家不负责任, 严格来讲, 那就不算是精神食粮, 而应该是精神的毒药。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麟认为, 科普的灵魂或者说科普的真谛就在于科学性, 它比其它的文艺作品或者其它作品更需要严肃、更需要准确。刘院士说, 科普跟科研还不完全一样, 科研是需要探索、需要创新, 但科普往往是把已经研究好了的科学知识准确地、成熟地表达出来, 给读者应该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和概念, 而不是是是而非, 更不能是模棱两可, 更不能是错误的。作为科普工作者, 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科学面前是不能够不懂装懂或者哗众取宠的。

要重视科普作家队伍的建设

刘院士认为, 科普是一个公益性的事情, 任何想通过科普追求利润或者其它, 可能就让科普这件事变质、变味了。做科普工作应该是一种奉献, 应该是作为公益性的来考虑, 而不应该在这方面追求什么利润、报酬或者其它的。刘院士谈到, 虽然现在国家强调了科学发展观, 但是坦率讲, 现在的科普在人们心目中, 特别是在青少年心目当中的地位是没有我们年轻时那样的重要,

针对现在社会上很多年青人不再崇尚科学家这一现象, 刘院士表示, 现在在社会上涌动着一种隐形的“科学无用论”, 为什么那么多很好的学生、很好的年轻人就不想做科研, 特别是不想做这种基础性的科研, 这是很麻烦的。

当有记者提到, 现在是价值多元的时代, 年轻人有他自己的选择, 但是我们的科普又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 怎么引导年轻人去热爱科普创作, 有什么样的建议时, 刘院士表示, 要加强政策导向和社会导向。要将科普成果放到科技进步奖中参评。

著名科普作家郭曰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他建议从从事科普报道的科普科技新闻工作的记者, 出版社的编审人员中选拔或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 建立一支具有创新型或较高水平的科普创作队伍。同时给予那些在科技报道上有突出贡献的编审人员、记者或者是科普作家给予重奖。要把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活动或者科普创作的成绩纳入科研院所考核评估的体系当中。还要把他科普工作的成绩纳入提升职称、晋升的条件。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不可以考虑设立科普专业。他特别建议, 今后应该把科普教育的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

繁荣科普出版物市场, 出版社和科普这家不可偏废

科普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颜实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 作为出版社来讲有几点是最重要的, 一是要对选题进行认真的把关, 现在有些出版社之所以出问题, 可能在策划选题方面把关不严, 有一些选题甚至是请些社会上的没有这方面资质的人来做。二是作者把关。最近这些年引进的作品非常多, 而在原创作品相对较弱。很多原创作品就像剧本似的, 一集一集包下去, 甚至最后都是包给一些研究生在做, 而研究生本身不一定对科普有兴趣, 而且也缺乏这方面专业的训练。所以有的时候往往是从一些资料里, 甚至从网上粘贴的, 过去讲剪刀加浆糊的方式, 质量很难保证。它跟真正科普创作本来的意义就完全背道而驰了。三是对出版社专业的出版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事。为什么现在国外的科普出版这么强势, 而我们在这方面差距这么大, 其中有一个就是他们出版社在专业人才, 在选题的策划、设计各个方面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作为很多从事科普出版的科普社来讲, 如何培养好一批专业的科普人才,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刘嘉麒院士则表示, 真正要出一个好的书, 还是在作者。目前在世界上著名的科普书都是大科学家写的。没有一个好作者, 写不出来好书。

王春法书记认为, 一个优秀的科普作品一定是大家写的, 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 没有一定的功力, 没有一定的水平, 没有严谨的态度是写不出来的。但是有一点, 因为出版社是企业, 它要做市场, 编辑的独到之处, 编辑卖的就是眼光, 他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可以有针对性的策划主题, 组织这些选题工作, 但是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归根结底应该靠作家来保证, 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4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这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的研讨活动。

上一篇:如何发展下一篇:台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