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2024-07-17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共12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1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这场变革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大量事实证明, 信息技术在扩大教育供给,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模式已走进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 其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本文以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长期过程中取得的点滴心得, 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体现“不可替代”性原则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学习的能力, 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才能取得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的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课件, 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以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 改变以前固有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巧妙地使教学中无法用其它媒体解决的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否则就会使信息技术整合结出牵强附会的苦瓜。例如:小学科学课中讲解燃烧现象时, 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燃烧、研究燃烧, 能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掌握灭火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堂课教学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过程不容易掌控, 导致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 甚至难以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 通过常规实验不能直观地将燃烧的现象和条件解释清楚。因而我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制作成模拟课件, 燃烧实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课件模拟燃烧实验通过丰富的表现力和便捷的控制手段进行深入展示, 达到了普通实验所望尘莫及的效果:在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中, 利用课件生动直观地分解和展现实际实验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蜡烛在玻璃杯内燃烧, 杯子里的氧气随着蜡烛的燃烧逐渐减少, 慢慢地消耗尽, 此时蜡烛火焰也随着慢慢缩小并在氧气耗尽时熄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在平常实验中看不见的氧气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把蜡烛火焰的缩小直至熄灭与氧气的减少至耗尽直观地联系起来, 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促进并加强学生理解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知识难点。本堂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课件的帮助下顺利突破, 这是实验所不能替代的, 也能弥补实验的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科学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科学性既包括知识的科学性, 也包括课件设计的科学性。小学科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学科。因此, 课件内容必须严谨, 无论是知识点, 还是图形、解说等, 应尽量避免不科学的或似是而非的内容。模拟实验的过程, 模拟实验的原理, 甚至包括数据、色彩等都要符合科学规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趋势, 但决不能追求时髦, 赶潮流。尤其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科学学科, 制作出的课件必须具有学科的独特性。例如《被压缩的空气》一课, 教师在讲到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被压缩的结果, 学生对这一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 思维往往受阻。如果我们把这一过程做成了动画课件:一个注射器内没有压缩前有若干个空气分子自由自在, 随着压缩, 还是这几个空气分子, 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最后龇牙咧嘴地被积压在一起, “双手”使劲地上撑在活塞的底部。通过这一形象的动画演示, 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原来压缩后, 空气 (分子) 的数量没有改变, 它们被压缩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 它们不愿意被压缩而使劲往上支撑对活塞产生了力, 所以手压活塞有往上弹的感觉。这样, 学生的思维马上得到了拓展, 本节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 信息技术目前所传递的只限于视觉与听觉信息, 有些信息传递的方式是计算机所无法替代的。例如, 通过对实物的接触而产生的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刺激, 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等等。有些内容必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大自然中去直接获取, 要正确区分, 各种形式之间应该是良性的互补关系, 现时不是替代关系。决不能牵强附会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辅助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 相对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定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和一些趣味练习及智力游戏等。例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的情景:两个朋友在玩乒乓球, 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 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同学们在这种情景下充分讨论, 教师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势导入新课。通过这样设计,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促进,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 教育技术通讯, http://www.etc.edu.cn 1998年10月20日.

[2]《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张森, 宗绪锋著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2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为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学改革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用,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使科学课教学倍增活力。它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保护,使他们获得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而且在发展学生科学志趣和能力,开拓学生进取精神,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性,培养对科学的情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以它的交互性、广博性、便捷性为科学课堂打开了新视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积累科学文化底蕴的过程。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早已有之,就其形式而言,早期成果多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之类的研究。近年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内容的丰富,教育者对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学习也有涉足。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着教育手段的革新,促使教育者在新技术、新形势下要深入开展新时期教与学的策略研究,作为新课程之一的教科版科学教材正式启用,教学内容灵活多样,更贴近学生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然而,由于认知对象的广阔性、抽象性、复杂性,教材内容简扼性以及教师知识的局限性,单纯常规的讲授是难以完成此项艰巨的教学任务的。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将科学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也就成为了必然。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电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很快解决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问题,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整合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素质教育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对传统的教育结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进行变革,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是: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其教学的特殊功能表现为动态模拟展示,信息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协作交流、反馈练习,多媒体情景创设等。正因为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体现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很好地突破过去那种“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形象化、主体化和实体感为主要特征的交互教学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浅出,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课程进行全面改造整合,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展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科技人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增强国际竞争力。

科学学科也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提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科学教育从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的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上。这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此次改革也将原来属于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进行了综合,使之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掌握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法;形成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和态度;建立对自然和科学稳定的兴趣等。然而,由于认知对象的广阔性、抽象性、复杂性,教材内容简扼性以及教师知识的局限性,单纯的常规的讲授是难以完成此项艰巨的教学任务。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将科学学科和信息技术进整合也就成为了必然。一方面,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可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智慧。

2.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如何实现“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实现教育信息化,以作为高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新理念有机融合已成为“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基石。离开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的更新只能是一纸空文。可以说教育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索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向导。儿童多顽皮好动,喜欢观察。信息技术集声音、画面、文字、显示于一体,能扩展微观世界,微缩宏观世界,模拟实验现象,打破学生认知中的时空界限,让学生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如我在教学《哺乳动物》一课中利用网络收集各种哺乳动物的声音、图片,在授课时进行情景教学,这样就把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了。同时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并且将动态与静态进行有机结合,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容易理解、记忆和掌握。在《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中,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中可包含多种水域可能受污染的情况,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中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获得发散思维的方法,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学生通过眼看,耳听,思维将更加活跃,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地得以提高。

2.利用信息技术将枯燥变生动、将复杂变简单、将难点变明了

实验可使学生动起手来,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的兴趣。但在教学中,实验也会受到仪器、演示可见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讲解时也会变枯燥、乏味。如《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要让学生学会组装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但没有演示板,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组装,学生看不到老师的操作,或站起来争着看从而影响纪律,或只能凭想象。如果用上实物投影展台就能很好地避免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展台上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在大屏幕上直接看到老师做的步骤,简单明了,效果极佳。

视频展示台的显微镜头一般可将实物放大六百倍以上,可以清晰地显示微小的事物,增大其可见度,能把细小的实验现象更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通过视频展示台,学生能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一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它周围的水变红了,而且渐渐地向四周扩散,水越来越红,高锰酸钾越来越小,最后不见了,整个溶解过程一目了然,加上老师的有效引导点拨,学生一般都能准确地描述出高锰酸钾溶解的全过程,从而掌握了溶解的实质。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4.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小课题的研究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丰富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科学实验的本质。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小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随时留意周围的新问题、新现象的良好习惯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前发布一些学生乐于研究的科学小课题,如“蜗牛怎么不动了?”“梧桐树叶为什么落得有早有迟?”“爬山虎为什么能攀爬墙壁?”等等,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项“长作业”,以提高学生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行选题,或个人或组成研究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要求在学期末进行考核评定与表彰。过程中,老师做个有心人,关注、鼓励帮助学生的“作业”成效、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也可以通过发贴子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研讨,或开展阶段性的成果汇报活动,以激发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兴趣与成功的体验。另外,老师能将自己平时在学习、生活中不解的现象或问题发布在网上,吸引其它的师生一起参与解决和研究,壮大科学探究的团队。同时开设科学活动课,组织大家一起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催化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必须具备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下能够利用现代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及工具开发现代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引导学生对有效资源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传递信息,形成并获取能力。

2、正确看待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推进小学的素质教育,而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只能作为教学中新兴的先进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上。

3、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使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学习和合作交流成为现实,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监视、广播、分组、在线帮助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4、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吸取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科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主体参与,不但深化了科学教学,加大了科学课的信息容量,同时也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但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和使用信息技术,因为不管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只有当它在课堂中确确实实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难点时,它才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恰如其分地在科学课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以实现它们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郝京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教育部

2、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教育部文件

3、罗星凯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

4、《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黄震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

摘要]

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改创新的结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前意识的强化,从而使多媒体的教学应用更有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应用;教改创新

多媒体教学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理论研究、技术进步、硬件发展、实践应用相关紧密。多媒体教学应用不是工艺型、技术型的问题。不是了解一些概念,掌握几种套路,更重要的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前意识的强化,一种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应针对当前多媒体教学应用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努力为教学改革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使多媒体的教学应用从热点走向制高点,从低层次徘徊向高水平发展和持续发展,形成规模和整体优势,真正担负起承前启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重任。

一、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1.无论那一种媒体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它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具有活的灵魂。如果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则只能是从“人灌知识”到“电灌知识”、“新瓶装老酒”或“大炮打兔子”,大材小用,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可以说在大家都掌握了多媒体的一般技术以后,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高低,应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设计、技术人员的现代教育理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这就如同产品的设计和产品加工的关系。

2.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一类的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二、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中的多种媒体信息集成控制性,是教学应用中最普遍常用的特性。

1.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2.多媒体比电视在使用上更加操作灵活,控制方便。这就是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其价值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如同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即“好看”,而且还在于信息灵活呈现的随机控制能力,即“好用”。在“好看”和“好用”的关系上,多媒体更突出的是“好用”的特性,避免了电视教材千篇一律的灌输式的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如,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支持,进行情景式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3.多媒体的信息集成控制性,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课堂与课外形式的相互补充,有意识的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学时,这也是一个教学创新点所在。

4.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多媒体教材的增删修改、吐故纳新,教师可以自行完成,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而幻灯、录像教材常依赖于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更新周期相对较长。这样多媒体就容易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教育的主导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中许多僵化、陈旧的东西也会受到冲击和更新。

三、发挥多媒体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信息的特性,进行教育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

非线性网状结构信息组织方式,是多媒体进行教改创新最实用的特性。

1.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多种方式。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是线性的和有序的,这对于保证教材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使教学内容的传达循序渐进,符合条理性和逻辑规律等方面具有肯定的价值。适合于以书本为媒体,以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一脉相承。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单一的和千篇一律的。包括电视教材在内。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是网状结构。线性结构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联想思维能力的发挥。因为信息间的联系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可以是形象的抽象的、逻辑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可以是色彩、质感、声音、数字的,也可以是几何的、静止的、动态的、还可以是多种组合的。

多媒体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的信息组织,是由结点和表达结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可分成不同的关系和思维单元,符合人类认识记忆的规律。使用者在进行浏览、查询、注释等操作,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进行,可以任意组合、跳转,是一种新的表达思想的方法,是一种新的思维工具,也是多媒体区别于其它媒体的一种先进的高级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式。

2.多媒体非线性网状结构的信息组织特性,能根据不同情况提供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学生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成为信息处理的决策者,是一种学习者主动参与的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建构活动。可以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信息交流、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联想思维,进行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成为可能,起到了其它媒体难以达到的作用。

3.一个多媒体课件,是仅仅采用了多媒体的外在形式,还是在研制和应用上真正考虑到设计和发挥多媒体的内在特性,决定了教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及水平和质量。培养较强的多媒体意识,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实践,其教学效益、学习质量、智能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组织结构可以按系统按章节为纵向主线进入,也能以问题为中心横向展开。如医学教育中讲解呼吸系统中的各种肺部疾病,讲到肿瘤时,便可以横向以肿瘤为题,展开讲解肿瘤的解剖、生理、病理、检验、手术等相关知识,使学生的联想思维活跃起来,自然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以习惯的或全新的思维方式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存储,同时也开阔了思路,活跃了思维,锻炼了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体现了强化智能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新思想。学生易于从书架型、工匠型人才向研究型、创造型人才转化。

4.在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提问、课堂反映,快捷调出各类信息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在多媒体特性的支持下,可以变得多种多样,如演示型、讨论型、导航型、咨询型或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与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融洽。

四、发挥多媒体智能交互的特性,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智能训练

1.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也是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核心,它使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多媒体教材的应用价值,是否能被其它媒体所替代,是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来的新型教材,也是多媒体发展的方向。

目前,相当比例的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宽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核心意义是可改造可新建的可变性。与信息的灵活呈现,简单的判别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起到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节省学时,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一般的意义。

2.运用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在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进行全新的教学。如:“外科手术操作常规”、“牙体修复技术”等多媒体教材,教师教学时,可以在“患者身上”进行正确和错误对比的操作示教,学生也可以在“患者身上”反复进行操作练习。能有效地实时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过去学生学习“牙体修复技术”的有关内容,不可能在患者身上进行练习,只有工作后,临床二、三年以上才能掌握。现在学生可以上机操作反复练习,教师指导方便及时,大大缩短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距离。又如:“颅脑手术技术”多媒体教材,学生不仅可以从多层面或旋转方式观察颅脑各层结构及其解剖关系,而且还可以拿起模拟手术刀进行颅脑手术模拟训练。这就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进行了卓有成效地训练,强化了实践,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能力。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在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方面也很有意义。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设定问题,让学习者带着疑问学习、探索,并且设置情景,提出假设,提示各种可能,将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过程装入教学程序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根据计算机的提示,一步步求解问题,并发现和掌握规律。发现式教学法的目的,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钻研求知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这是以传授知识为目地和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两种教学的不同。可以将学习知识与增强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信息交流与开发智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可为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五、把多媒体与网络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1.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

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与广播电视大学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E-mail)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2.网络教学的意义主要是推进了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的教育新方式。

(1)

网络教学由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距离在缩短,学生接受优等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机会增多,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和在校教育。学习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的,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或者说是“近亲繁殖”,而是可以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即学习的多元性。

(2)

网络教学它更重要的意义是支持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对学习的内容会理解的更深刻,学习思路更开阔,学习方法更多样,智能培养更高效,学习效率也更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或现在或将来,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学及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交流,与硕、博士研究生及其它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交流。网络时代,衡量一个人的博学多识,不单要看你掌握多少知识,而且要看你能在多么广泛的和定向的程度上建立信息的联系渠道。

3.网络教学的多向性、反馈性,可以使学习者成为教材制作的设计者,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是从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中产生,并影响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这如同新产品是市场调查和客户思想的反映和实现。

网上教学的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如何运用网络功能进行教育应用的研究,进行教材制作的研究,适合网络教学的教材有什么特点,教学方式有什么创新,需要大家共同深入的探讨。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培养强烈的教学上网意识,考虑做的课件在网上怎么用,而不是不管什么样教材放到网上就行。

六、以多媒体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

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5.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整合策略

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正引领着小学教师与信息化技术接轨。在信息教学模式的带领下,教学手段将会越来越丰富,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的教学体系相比,信息技术引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拥有更大的开放空间,对于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讲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工

具,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式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地提出高效的教学方式,才会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会更多的知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制约因素

1.教学设备匮乏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就是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设备就很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还没有实现信息化设备的普及,一些乡村小学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有计算机教师,也未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化教学设备匮乏是普遍现象,这将会阻碍我国小学科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2.对整合的认识不够

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对整合教育的理念认识不够,在讲课时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而现如今的信息化技术教学虽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并不具有广泛运用性,所以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并不习惯于整合式的教学方法。在科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只是偶尔运用信息化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并没有充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课堂中。

3.整合能力差

整合能力差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师身上,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小学科学教师都是年龄偏大的教师,这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接受能力较差,不能够及时地吸收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设备的运用也不熟练,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往往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起来,这对于信息化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

1.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满足整合的硬件要求

小学科学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多接触一些科学知识,对于外界有着更多的了解。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存在着设备匮乏和资金短缺的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小学应该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申请。小学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所以一些条件较差的小学可以向政府等有关部门申请教育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教育经费,进而完善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备。

2.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引导者和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对科学教师进行教育培训,让教师能够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去教学。不仅如此,科学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去进行一些实际的活动,组织观摩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整合课,让小学生在信息化的教学体系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3.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定期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素质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包括课件的制作,音频、视频、图像的处理等,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加强科学教师的专业性培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建立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

建立丰富的资源信息库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根据书本进行讲课,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体系的作用。所以教师有必要将所设计的课件和搜集的教学素材等内容进行统一的归类和整理,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一些策略方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化的教学体系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和创新式的教学,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只有不断地采取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菊平,张立宇.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4):132-139.

[2]李桂敏.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7):198-199.

[3]王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4

一、巧创情境, 激发学习欲望的整合序曲

1. 为巧妙创设情境而整合

小学生基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 再恰当地辅以多媒体手段, 就可以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搭桥, 最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段自然界里各种不同声音的音乐, 让学生不仅知道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学生在此情此景中, 不仅认真聆听了各种声响, 还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2. 为激发学习欲望而整合

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 我们应力争让学生由我去做变为我想做、我要做。只要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倍增, 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

在《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中, 如果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课件, 播放人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等, 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学生就能顺利地感知身体内部的结构。这种手段的使用, 在内容上画龙点睛, 在效果上也事半功倍, 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更有创意。

二、变虚为实, 疏通科学思维的

整合插曲

1. 为虚实有效结合而整合

变虚为实, 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感受就深刻,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从而解决问题。多媒体的出现, 疏通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 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扎实。

在进行日食成因的教学时, 我运用课件再现日食发生的过程。学生在直观的动画演示下, 很快明白了日食的成因:月球围绕地球转, 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 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 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到地球上, 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 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 就看不到太阳或只看见一部分太阳, 这就是日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 为观、做有效结合而整合

在科学课上, 有时对某些事物的探究往往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 一些内容时间非常长, 肉眼很难觉察, 或者内容比较抽象, 像这样的问题或现象是没法用语言来正确描述的, 即使是讲了之后学生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而此时多媒体的介入, 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 让学生乐意去学。

对于《月相》这样的观察课, 在课堂中学生所能观察的仅仅是教材上呈现的一组图片。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网络, 去搜集、寻找、获取与月相相关的信息, 让学生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经历观察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搜索参考着相关信息资源, 进入观察实践, 并整理观察过程, 总结观察经验, 提出观察方法, 编写“资料卡”, 再通过“视频点播”“交互”等网络功能使观察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展示。在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中, 观察过程随之持续生成, 也有效缩小学生观察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科学观察课的教与学就此而进入较高的层次。

三、渗透方法, 培养操作能力的整合乐曲

1. 为培养实验技能而整合

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用必要的手段, 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 学会使用方法,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 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 对研究的问题理解得更快, 印象更深刻。

在教学酒精灯的使用时, 用课件展示:首先让学生认识酒精灯, 讲到什么部位, 就让其部位闪烁, 刺激学生感官, 帮助学生记忆。其次演示点燃酒精灯过程的动画:先出示取下灯帽的过程, 再出示怎么点火, 最后出示灯芯被点燃的画面, 重要的地方, 如点灯时手的位置等重复播放, 并加以解说。点燃后, 出示一个燃烧着的灯芯的特写, 让学生观察比较火焰的三层颜色的区别, 然后出示标注, 让学生记住最里边的一层叫焰心, 第二层叫内焰, 最外边一层叫外焰。同时介绍外焰的温度最高, 所以要用外焰加热。最后, 多媒体演示如何熄灭酒精灯, “桌面”上的酒精灯帽“飞”到了灯芯上, 灯熄灭。演示后, 同桌之间相互思考、讨论, 并让各小组实际操作一遍。这样的做法对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都进行强化, 使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注意事项, 相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 为建构合作方式而整合

合作学习体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间的互动互补, 信息交流, 资源共享。合作学习是合作探究行为, 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引起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思维碰撞, 认知冲突, 达到相互启迪, 拾遗补缺, 完善见解, 建构知识。教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为合作学习建构平台。

在进行《火山和地震》一课教学时, 我驾驭网络让学生从探究的需求出发, 自由选择, 自主探究, 在相关信息的启发、引导下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结果。学生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探究问题, 不受时空的局限, 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自由地、广泛地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 研究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及过程。

四、延伸课外, 获取广袤知识的整合长曲

1. 为见证真实结果而整合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最佳时期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既能吸引学生, 帮助学习, 又能省时省力, 拓宽学生的视野, 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

在教学《植物的一生》时, 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 凤仙花生长的电影或录像等多媒体就十分重要。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 可以弥补观察材料的不足。在学习动、植物知识时, 很多动植物学生平时根本见不到, 无法获取感性知识。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播放, 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 (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同时配合学生的观察活动, 分别将画面快放、慢放、静止、重复、放大, 让学生抓住了各类动植物的特征, 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2. 为启发生活思维而整合

知识来源于观察, 来自生活实际。利用电教手段设计课件有不受时空制约的优点, 以影视或动画形式创设出新颖有趣的生活情境, 设置问题悬念, 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调动积极的情绪,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索问题与解决问题。

在进行《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时, 可向学生出示如下的一组课件, 先是小朋友烧开水的动画录像, 当放到“盛满水”和“烧开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 在“茶壶溢水”画面的小朋友头脑袋上出现了一个个的“?”,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通过研讨、实验, 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 然后演示一段课件, 内容为:筑路工人筑路时, 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在得出结论后, 再演示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缝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的对比动画,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 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关注亘远, 构建合理模式的整合圆曲

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何况新的知识无时不在迅速地增长, 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自行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 指导学生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到实践中去的能力, 他们才能受益无穷, 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也正印证了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

1. 为建构学习模式而整合

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自主地参与学习, 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发现、分析、思考、探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根据各种不同的知识需要, 利用信息网络所提供的与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信息去获取必要的知识, 而教师则通过网络技术把相关学科知识在各种信息窗口中展示, 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获取与收集各自所需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手段与工具,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兴致勃勃的知识探究过程。

2. 为形成探究模式而整合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创设虚拟仿真环境, 学生能在动态情景中观察现象、读取数据、探索学习。我们可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利用“仿真科学实验室”软件,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的研究。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后, 就可以在网上进行人机对话, 根据个人需要, 寻找相应知识, 扩充知识面。同时, 也可以在网上与人对话, 探求新知, 扩充眼界, 弥补个人局限, 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5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科学课整合,为创建科学课新型教学方式提供了全新的环境。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像使用粉笔、黑板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概念,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便小学科学教学朝着自主、特色、个性化的教学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科学课引进信息技术是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小学生对科学事物的认识始于感知。他们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身等感官把自然事物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特瑞赤拉在1967年提出这样的结论,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从中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了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正好符合这一认知特点,有些信息可以通过像电影、电视这样的媒体模式间接地感受到,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瓶颈,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

二、科学课引进信息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学科教学的经验使计算机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发挥特殊的功能,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即质量和时间、精力的双重标准,也就是说要一看效果,二看效率。计算机不是简单的表述科学知识,利用它可以揭示科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且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圃、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如果说使用印刷技术呈现的信息是线性的,那么利用超文本技术就能够以网络状数形结构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信息。这些特别适合于表达科学。与录音机和录像机不同,计算机能提供可交互的实验环境,于是学生可以利用它学科学。如:在概念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科学的科学实验环境,能够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具有弹性,能灵活自如地进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能生动高效地把班级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小学科学教育需要计算机辅助,让计算机的运用给小学科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使科学教育如虎添翼。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后,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效果,而且随着学科课程的学习,师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将会逐步提高,但这两个课程的整合还没有一个模式和实施方案,还是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本人就根据对两个课程的特点,初步探讨信息技术教育和小学科学课程如何整合。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课件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信息技术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直观而形象。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直观记忆力远远胜过抽象记忆力。实验证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只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只能记忆50%的内容;但如果同时调动视觉与听觉,就能记忆65%的内容。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科学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三年级上册教材《认识自己》一课中有一活动叫“仔细观察找特征。,其中有个留指纹的游戏,教学时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关于银行人员进入金库的视频,接着启发:国家金库的门是怎样打开的,银行其他员工的指纹识别后为什么就不进去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利用课件演示辅助教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借助信息技术可采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时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时地对课文内容用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或获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方法比较适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可控性大,课堂上不容易失去控制,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最为广泛。

例如:在六年级《太阳系的奥秘》一课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动画影片(主要展示太阳和八大行星等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有关资料,“哈雷”彗星的资料等),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空间的概念。教师提问。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乘上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去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教师再让学生驾驶虚拟的宇宙飞船升空,学生用鼠际点击各种按钮,当学生“启动”发动机让“宇宙飞船”“起飞”,计算机会模拟出“宇宙飞船”的各种姿态,并且显示宇宙太空的情景,学生们从各种角度仔细观察太阳系,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影片及示意图片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介绍。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同时播放音乐,让屎堂气氛轻松活跃,从而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最后,利用一段影片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完整的回顾,再次加深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3.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在科学教材中,有一部分拓展性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搜集查找资料,如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中第八课《仙人掌的刺》里有一个拓展题:“对狐狸的研究”,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面的限制。很少有学生了解有关狐狸的知识。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资料搜索。展开网上人机对话获取新知识,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或方法。

4.利用信息技术克服室外考察的困难,帮助学生直观有序认识事物发展规律

小学科学中介绍的一些知识连接着广阔的自然界,室外观察和考察是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由于环境的局限,特别是生活在城市、县城的小学生,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室外考察的困难,还可以设计一些课件来帮助学生直观有序认识事物发展规律。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真

正去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如一些天文知识、国家的地理环境、古代生物、生物的生长过程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如:小学四年级科学《毛毛不见了》一课,学生通过平时观察只是了解毛毛虫的基本形态,对它的变化过程并不了解,感受不到毛毛虫变化过程的复杂多样,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这时教师设计动画展示更多的动植物种类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动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大自然,获取更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5.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学课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引领学生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学习工具,以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进行开放式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使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使用信息工具去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提出、验证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已经知道的知识相联系,对此联系认真思考,并根据需要分析、整理;然后向同学作汇报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形成书面材料,在学校橱窗、黑板报以及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展示。

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县里个人网页设计比赛。学生们运用科学课程所学的知识组成不同主题合作学习小组,通过上网获取相关信息,利用所得资料进行素材加工,建立小组网页。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深化知识,增强思维力和想象力,还能扩展知识、发展智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培养了其实践能力。

6.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多角度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团队合作精神

科学课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给他们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放头脑,使之敢想、敢说、敢做。

教师可以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OICQ、BBS、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互学习,实现师生、学生相互之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并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这也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转换。如讲授《毛毛虫的一生》一课,课前我搜集大量有关资料建成一个小型网站——《毛毛虫的一生》,供学生查阅,并在网站上设立聊天室、BBS论坛,提供即时性交互学习界面。教师、学生都可以发表言论,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还向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科普资料,如:中国科普网(http://www.kepu.gov.crg)等网站,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使教学不再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提问和学生的回答、练习,便可达到交流和反馈的目的。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单纯地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可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师指导用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6

一、用,要用的合理

【案例1】《消失的恐龙》一课的课堂片段

A教师问学生:“想知道恐龙消失的原因吗?”

学生:“想!”

教师播放一段流星雨撞击地球,恐龙毁灭的视频。

教师面带微笑的问:“现在知道原因了吗?”

学生纷纷惊叹,原来恐龙是这样消失的。

B教师:“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现在你们对于恐龙消失有什么看法?”

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发现1:恐龙吃了某种有毒的植物而死亡;发现2:恐龙的蛋被其它动物吃掉了; 发现3:陨石撞击地球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消失的可能原因,并不给出结论。

误区分析:A老师播放的视频,让学生对恐龙消失的可能性只局限在流星雨撞击地球这一种,失去了对其它可能性的探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发展。B老师站在学生思考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回答,播放相关的视频,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最终并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对策:视频播放很直观,能够将无法模拟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但教师如果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只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面展示给学生,就可能起不到拓展思维的效果,甚至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用信息技术辅助之前,教师一定要多思考,多准备,要用的合理。

二、用,要用的合适

【案例2】《登月之旅》一课的教学片段

A教师出示一张月球上陨石坑的照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怎样形成的吗?

生:可能是撞击。

教师:不错,我们来看一段月球上陨石坑形成的视频资料。

生观看

教师:你们知道月球上的陨石坑是如何形成了吧。那现在我们来做模拟实验来验证。

B教师出示一张月球陨石坑的照片,问:“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月球上陨石坑形成的原因吗?”

生:“想!”

师:“老师提供了下面的材料,装有沙子的托盘,大小不一的石块,手电筒,现在,我们将沙子当作月球的表面,大家来试试看,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在上面形成类似的陨石坑。”

学生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大多数小组猜测,产生陨石坑的原因是:小石子(流星)的撞击。

此时,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出示月球陨石坑形成的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

误区分析:这个片段中,A老师过早的使用了月球陨石坑形成的完整的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此时,学生还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验来构建对陨石坑成因的理解。信息技术辅导教学起到了代替学生思考的工具。

对策:如果A教师像B教师那样,先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接着教师再给出相应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学生从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梳理。最后教师再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播放开头的那段视频,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到底什么时候使用,这需要精心的设计与把握,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要先对教材进行解读,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最关键点上,不可以盲目的随便使用,用要用的合适。

三、用,要用的科学

【案例3】《空气里有什么》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想研究空气里有什么吗?”

生:想!

师:“那我们先来看一下视频,看一看视频里是如何操作的?”

学生观看视频。

视频中:蜡烛在瓶中燃烧,盖上瓶盖并拧紧,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面升高,操作人员直接打开瓶盖,放入火柴。整个视频中缺少将水槽里的水添加至与瓶内相同的高度这步操作。但这位老师并没有发现。学生根据错误的视频,进行实验。

误区分析:该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实验的科学性,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资料,不加以整理;不仅没起到效果,反而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

对策:在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之前,一定要做好把关人。对自己播放的每一个视频环节都要经过审核与推敲,确保用的科学。

【案例4】:一位教师执教《冷热与温度》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测量一杯热水降温的规律,每隔两分钟计时。为了方便,我们统一在大屏幕上利用电子表计时。

师给学生倒好热水,等待各组水温都上升到最高点后,再统一计时。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每间隔2分钟,来记录数据。

误区分析:这位老师的操作看似没有问题,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让电子表统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操作也有了统一的标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各组的热水因为倾倒的顺序不同,所以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也不同,如果利用电子统一计时的话,可能造成数据的不准确。

对策:我们在对某个环节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时,一定要反复推敲。特别是对于数据,一定要考虑周全,不可全部利用信息技术了事。 (下转第70页)(下接第76页)在上述这个环节,如果使用传统的计时工具:秒表。由小组自行计时,不采用电子屏统一计时的方法,更具有科学性。

四、用,要用的安全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经常会使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果对视频资料不加以整理与筛选就播放给孩子,可能会让一些不健康的数据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

【案例5】《看星座》一课的课堂片段:

师:你们看过北斗七星吗?

生:没有。

师:那想不想看一段关于北斗七星的视频?

生:好

师说完,打开浏览器,打开百度视频开始搜索。输入关键字:北斗七星。搜索开始后,发现并没有出现老师希望看到的关于星座的视频,而是出现了同名的电影和游戏。老师又再去搜索,此时又跳出一些不雅的广告,老师急的满头大汗,学生在下面一片议论。

误区分析:教师在要使用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之前,并没有经过自己的筛选,导致课堂上手忙脚乱。甚至出现一些网页跳出的不健康的内容对学生造成影响。

对策:教师在课前,应该使用优酷等视频软件,找到想要播放的视频,并做相应的剪辑。然后在课上再播放。或者找到小学科学网站,在线观看视频。这样既省去了临时搜索的麻烦,也最大程度的减小了不健康的数据对-学生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7

为了进一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累丰富的专题学习资源, 让学生能够自主利用资源, 围绕专题进行有效、优质的学习, 并积累可贵的研究资源与课程资源。同时, 使取得的成果能为同类学校借鉴和应用推广, 我们进行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构建课题研究网站

1.建立基于文章系统的课题管理网站

利用校园网为平台进行阶段研究、动态管理, 建立了设有“课题概况”、“研究动态”、“理论培训”、“专题研讨”、“设计反思”、“教学资源”等模块的课题专项研究动态管理网站。教师可从校园网任何一个信息终端, 或者通过互联网上传各种的信息材料, 实时发布、传输、交流、共享专项研究各阶段的经验与成果, 展示专项研究过程中理论分析、研究设计、教学试验等基本环节的工作;加强了管理、交流、协作等作用, 也便于上级领导对我校“十一五”课题组专项研究进程的检查与管理。

自课题网站建成后, 我们实行由网站管理员、课题管理员、课题组成员组成的三级管理方式。

2.初步建好基于校园网络的资源管理平台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们应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设备作为收集与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平台, 将资源分为小学科学课内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 为学生学习科学与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平台。

我们科学教师的手头已积累了一些资源, 如自制的课件, 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声音、视频等。由于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系统的管理, 因此这些资源就分散在教师的手中, 不能广泛、及时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相对缺乏。

●●依托学校科技特色, 进行科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学校除了重视科学课的科技教育主渠道作用外, 还认真实践科学课教改,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讨论交流……以使他们发展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 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为此, 我们在资源管理平台上专门设立了“特色项目”栏目, 利用校园网,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让他们亲身经历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 不断评价、反思自己的探究行为,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使他们获得成功。资源网站设立了相应特色项目专栏, 如机器人、箭模、航模、车模、数棋等。除此以外, 还结合学校实际开设的各项特色项目, 编写了《我们爱科学》、《我们爱自然》等校本教材, 内容涉及科技制作、动植物、环境保护等。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 我们认为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创造课程。例如, 前几届的学生早已毕业了, 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还在学校里起着典范作用。将获奖选手和作品的照片载入资源管理网站的“荣誉室”,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

●●在学科资源支持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 以观察认识类课型与实验类课型为主, 所以在本课题中, 我们主要进行科学学科资源在这两种课型中运用的策略研究。

1.观察认识类课型

这类课型中, 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环境和加工工具, 通过在线学习使学生获得真实可信、印象深刻的感性知识, 从而正确感知事物的性状特征。

例如, 《昆虫》一课是以昆虫身体的共同特征以及其他昆虫知识为内容的综合型观察课。在本课中资源网站与科学教学的结合, 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原则, 学生能够完成确定研究专题、实验研究、成果评价等研究型学习的基本过程, 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本课的研究性学习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

(1) 创设情境, 确定研究专题——问题情境阶段

课始, 播放一些教师与学生收集的昆虫的图片、视频等, 让学生在声像信息的刺激下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备, 诱发探究动机;然后, 由学生围绕昆虫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如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昆虫是如何繁殖后代的?昆虫是生活在哪里的?昆虫都吃些什么东西……

(2) 分析资料, 实施研究——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 学生要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 在实践与体验中, 学生选择有效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然后, 通过个人研究与团队协作, 识别对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源, 淘汰边缘资源;接着, 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 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 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

(3) 汇报交流, 深化提高——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 应用Word整理表格, 对有关昆虫体形特点进行逐一整理、归类、填写, 从而得出昆虫身体的共同特征。学生在对昆虫身体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自主选择教师介绍的昆虫网站, 以独立自学或协作探究的方式拓展有关昆虫的其他知识, 突破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的束缚, 并由课堂虚拟网扩展到课外互联网。

2.实验类课型

小学科学实验课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课型之一。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以获得正确的知识并形成技能, 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科学态度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例如, 在《电和磁》单元中, 对“暗盒简单电路的判断与接线方式”作了具体探索:首先,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电路知识, 让学生分组构建一个让小灯泡发光的简单电路, 从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然后, 出示只有两个接头的暗盒, 让学生思考“怎样判断接头内部是否相连”, 引导学生发现, 只要将暗盒接入简单电路, 根据电路通断的情况就可以判断接头是否连接;接着, 让学生分组用计算机构图, 搭建接入暗盒连通电路的图形, 再按照图形动手实验进行验证;当学生掌握了判断两个接头的暗盒中接线是否连接的方法后, 再由简单到复杂地引导学生探究4个接头的暗盒内使1~4接头相连的连接方式有几种, 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假设, 搭建出4个接头的图形后, 继续以小组合作方式, 按假设线路接上暗盒电路进行实验求证, 并对假设是否正确共同分析, 从而得出4个接头的暗盒内线路的连接规律。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8

一、运用信息技术,确保学生“真”实验

在小学科学实验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器材条件、客观环境、实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实验并不能体现出严密性,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失,实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不足以说明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降低,不愿意认真动手实验或敷衍塞责,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验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例如:教师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简单电路》时,要求学生通过导线、电池和灯亮组成电路。首先,学生先自己动手,制作成最简单的电路。在下一环节中,进行“让更多的灯光亮起来”的实验时器材较多,实验常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失败,“人多手杂”的小组合作也常成为组长一人动手做、组员围观的状况。“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开展体验式、合作的、探究的教学过程,必须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乐学爱学,勇于尝试,有观点、有想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个实验时,就可以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可视化儿童编程Scratch软件,在课前为学生制作Scratch软件的电子实验教具。在课堂上,学生打开小猫爪Scratch程序,自己用电池、灯泡、开关等将电路连接起来,拉动开关,电灯亮起来表明学生的实验成功了。在剩余时间里学生可以调整器材的不同摆放,进行多次实验(如图1)。

运用信息技术,使得小学科学实验得以高效的展开,学生不会因为导线接头不灵敏、电池电力不足、灯泡亮度太低、器材故障等种种意外向教师求助,教师也不必忙于应付、奔波往返在“救援”路上。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实验“真”起来,每位学生都能自己进行实验,让实验中少一点意外,多一些探究体验。

二、运用用信息技术,让实验生动呈现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器材、时间的制约,许多实验不能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或者无法清楚看到实验的过程或细微的现象,学生只能观看文字、图片,缺少了直接体验,课堂教学或多或少有了些瑕疵。

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点亮小灯光》时,学生需要了解“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并画出电流的路径。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非常的抽象,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Flash把抽象的电流流动变为生动的动画,使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又如: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五课《蚂蚁》时,教材要求“进一步观察蚂蚁”,了解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学生阅读教材知道“信息素”这一神奇的分泌物,对此非常感兴趣,可又无法继续深入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录制视频,呈现蚂蚁的这一神奇“语言”。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形象生动的学习,跨越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有效提升了学习体验(如图2)。

三、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突破难点得心应手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如:三年级上册教学中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等。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则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一概而论就会“疏忽”掉学情,人为地把学生起点平衡化。对于课文中这些难点的突破,就可以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让学情参差不齐的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素材,或反复观看找到细微的不同,从而将归纳比较性的课文真正“理解消化”。

当下最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当数“微课”,恰当地运用微课可使其在这些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学习里大放异彩。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把主题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思考、练习测试都融入微课视频中,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方便学生学习探究。

例如:在教学《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实验微视频,包含了动物“老寿星”象龟的介绍视频,一段在陆地上活动时的“弹涂鱼”视频,并在微视频中加入启示,让学生思考动物的特殊性,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理解有一些特殊的鱼是可以在陆地上长期生活的,鱼的鼻孔不是用来呼吸的等知识(如图3)。

此外,信息化学习方式还能为师生提供许多方便使用的好帮手。例如:使用“网络在线讨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互评,畅所欲言;“在线测试”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后的评价效果,还可以把评价结果做成柱形表等,帮助师生获得更直观的评价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核心素养”指导科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个关键词,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主要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科学教师要能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法宝”,让学生每一次成功的果实铸就他们自信的品格,让智慧学习像灯塔一样指引学生前行,让课堂上学生纯真美好的感情绽放出美丽的光环。

参考文献

[1]陆黎峰.初探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09):34.

[2]张文付.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教育,2014,(02):53.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9

信息技术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科学课引进信息技术是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小学生对科学事物的认识始于感知。他们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身等感官把自然事物的信息传递到大脑, 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特瑞赤拉在1967年提出这样的结论, 1.0%是通过味觉, 1.5%是通过触觉, 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 83.0%是通过视觉。从中可以看出, 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 这充分说明了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正好符合这一认知特点, 有些信息可以通过像电影、电视这样的媒体模式间接地感受到, 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瓶颈, 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

二、科学课引进信息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学科教学的经验使计算机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发挥特殊的功能, 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即质量和时间、精力的双重标准, 也就是说要一看效果, 二看效率。计算机不是简单的表述科学知识, 利用它可以揭示科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 而且表述的方式很灵活, 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 如果说使用印刷技术呈现的信息是线性的, 那么利用超文本技术就能够以网络状数形结构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信息。这些特别适合于表达科学。与录音机和录像机不同, 计算机能提供可交互的实验环境, 于是学生可以利用它学科学。如:在概念教学中, 利用计算机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科学的科学实验环境, 能够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具有弹性, 能灵活自如地进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 同时还能生动高效地把班级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 小学科学教育需要计算机辅助, 让计算机的运用给小学科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使科学教育如虎添翼。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后,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而且随着学科课程的学习, 师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将会逐步提高, 但这两个课程的整合还没有一个模式和实施方案, 还是处在一个探索阶段, 本人就根据对两个课程的特点, 初步探讨信息技术教育和小学科学课程如何整合。因此,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课件引入, 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信息技术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直观而形象。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 直观记忆力远远胜过抽象记忆力。实验证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 只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 只能记忆50%的内容;但如果同时调动视觉与听觉, 就能记忆65%的内容。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 使科学教学突出形象性, 注重感染力, 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因此, 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 为学生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三年级上册教材《认识自己》一课中有一活动叫“仔细观察找特征”, 其中有个留指纹的游戏, 教学时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关于银行人员进入金库的视频, 接着启发:国家金库的门是怎样打开的, 银行其他员工的指纹识别后为什么就不进去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强烈, 学习兴趣浓厚, 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 利用课件演示辅助教学, 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借助信息技术可采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时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适时地对课文内容用课件进行演示, 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或获取信息,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方法比较适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的教学内容, 教师的主导作用强, 可控性大, 课堂上不容易失去控制, 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最为广泛。

例如:在六年级《太阳系的奥秘》一课教学过程中, 导入新课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动画影片 (主要展示太阳和八大行星等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有关资料, “哈雷”彗星的资料等) ,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空间的概念。教师提问“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 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乘上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去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教师再让学生驾驶虚拟的宇宙飞船升空, 学生用鼠标点击各种按钮, 当学生“启动”发动机让“宇宙飞船”“起飞”, 计算机会模拟出“宇宙飞船”的各种姿态, 并且显示宇宙太空的情景, 学生们从各种角度仔细观察太阳系, 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影片及示意图片结合具体问题, 对学生进行介绍。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 同时播放音乐, 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从而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最后, 利用一段影片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完整的回顾, 再次加深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3. 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在科学教材中, 有一部分拓展性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搜集查找资料, 如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中第八课《仙人掌的刺》里有一个拓展题:“对狐狸的研究”, 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面的限制, 很少有学生了解有关狐狸的知识, 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资料搜索, 展开网上人机对话获取新知识, 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 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或方法。

4. 利用信息技术克服室外考察的困难, 帮助学生直观有序认识事物发展规律

小学科学中介绍的一些知识连接着广阔的自然界, 室外观察和考察是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由于环境的局限, 特别是生活在城市、县城的小学生, 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室外考察的困难, 还可以设计一些课件来帮助学生直观有序认识事物发展规律。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真正去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如一些天文知识、国家的地理环境、古代生物、生物的生长过程等, 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 使学生如临其境, 印象深刻。如:小学四年级科学《毛毛不见了》一课, 学生通过平时观察只是了解毛毛虫的基本形态, 对它的变化过程并不了解, 感受不到毛毛虫变化过程的复杂多样, 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这时教师设计动画展示更多的动植物种类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感受动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大自然, 获取更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5.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知识面,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学课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引领学生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学习工具, 以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进行开放式教学, 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 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 使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使用信息工具去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 提出、验证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已经知道的知识相联系, 对此联系认真思考, 并根据需要分析、整理;然后向同学作汇报交流,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形成书面材料, 在学校橱窗、黑板报以及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展示。

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县里个人网页设计比赛。学生们运用科学课程所学的知识组成不同主题合作学习小组, 通过上网获取相关信息, 利用所得资料进行素材加工, 建立小组网页。活动结束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深化知识, 增强思维力和想象力, 还能扩展知识、发展智力, 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 培养了其实践能力。

6. 利用信息技术, 创设多元化、多角度交流方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团队合作精神

科学课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给他们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开放头脑, 使之敢想、敢说、敢做。

教师可以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OICQ、BBS、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互学习, 实现师生、学生相互之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 并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这也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转换。如讲授《毛毛虫的一生》一课, 课前我搜集大量有关资料建成一个小型网站———《毛毛虫的一生》, 供学生查阅, 并在网站上设立聊天室、BBS论坛, 提供即时性交互学习界面。教师、学生都可以发表言论, 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还向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科普资料, 如:中国科普网 (http://www.kepu.gov.cn/) 等网站,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自主探究,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 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 使教学不再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提问和学生的回答、练习, 便可达到交流和反馈的目的。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 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比单纯地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 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 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 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可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 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师指导用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07, 7.

[3]科学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10

那么, 信息技术究竟能为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做些什么?它为科学课堂教学的转型、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提供了怎样的可能性?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实践和反思。

1.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 在教学“地球与宇宙”这部分知识时,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影音、影像、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象再现出来,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好奇, 在课堂中起到很好的动力引领作用。

2.针对一些微观、宏观的虚拟实验, 引入微课、Flash动画等元素, 激活课堂。

例如, 在“太阳家族”这一章节中, 可用太空旅行模拟软件让学生感受飞行。再例如, 小水滴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旅行微视频, 借助Flash模拟, 设想自己是一个小水滴, 进入植物体内进行一场神奇的探险旅行。

3.将摄像、视频工具带入课堂, 将实验细节投影到大屏幕, 让学生得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

例如, 淀粉遇到碘变蓝、解剖植物的茎、通电线圈的电磁感应实验、木屑在加热水中的运动、风的形成等等。高清摄像技术介入可以让教室内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大屏幕观察到教师的每一个实验细节,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通过微课程的介入, 让科学课堂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纵观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势, 微课程是信息技术切入课堂教学的一个法宝,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 篇11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所担任的角色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质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是科学课堂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消极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教师从单纯的教学者转变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主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并试着解释发霉的原因和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与交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探究的成果。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探究的主导者,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在传统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安静地坐在底下认真听讲。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录音机、放映机、计算机软件、影像和PPT等现代教学媒体大大丰富了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习资源变得多元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这一单元时,学生从小就对宇宙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课前我就让学生先回去收集有关宇宙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通过网络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内容和图片通过打印或拷贝的方式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学生课堂主人翁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帮助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补充,并在电脑上展示出来,播放有关宇宙的短片。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实物、模型、挂图,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教学模式变成是动态的、多样的、开放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时,学生对于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很难观察得到。这时,学生通过观看种子慢生长过程的视频来获得对种子萌发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因此,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信息技术转变了科学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课堂教学工具主要有教材、教案、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教师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如何安排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学生学习知识也是受制于教师而被动地学习。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后,改变了科学教学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PPT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學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垃圾的处理》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对所居住小区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垃圾的这种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很多的问题,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然后在网上查找相关处理方法,找到了更好解决垃圾处理的方法,将其写成报告,以邮件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和建议,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和认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明白了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灵感、创新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

五、信息技术,改转变了教学评价体制,使评价变得全面化、全程化、多元化

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为准,是一种终端性的评价,也是一种“定性”评价。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教学评价体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民主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科学课堂,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现代教育服务,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全民化,促进科学教学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 篇12

笔者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进行融合,讲授了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课的讲授,主要完成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是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的,并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变化;(2)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之间变化的原因、条件、过程及规律;(3)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这一现象对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做出解释,牢固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在导入《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首先用计算机出示图片:冰天雪地北国风光图,一片茫茫大海图,黄山、庐山云雾飘渺图。目的是提供外部刺激,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其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看,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美丽风光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这样做,一方面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下面课程的进一步讲授做好铺垫。

果然,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很多学生举手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回答:“水没有形状,或方或长” ;“冰有一定的形状”;有的学生回答:“阳光照射下雾气会消散,变成水流入海洋”……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通过一步步的对比、引导,学生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下,冰会变成水,水会变成雾气。

这样,就成功地引出了本次教学的主题。“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课将要学习的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提出问题以后,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寻找答案。几分钟以后,学生们就开始踊跃发言了。学生有的回答冰是固体,有的回答水是液体,等等。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展示相对应的实物,这样就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到学生基本回答完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述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并同时把书上露、雾、霜、雪的图片,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看水的各种不同形态。

然后继续提问:“水发生变化的条件及过程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把水的变化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按固态、液态、气态的顺序投影到屏幕上,而后指名试答书上57页图表。等学生完成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以0℃为分界,即温度的变化引起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发现“霜、雪、露、雾”有共同的部分,都有“雨”字头,可能和“雨水”有关。那么地球上“水”的三态循环又是怎样的呢?讲授同时,将固态、液态、气态循环图投影到屏幕上,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知识点讲述完成以后,自然过渡到水的形态转化的原因及怎样相互转化这一知识点。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有限,那么,随着人类对淡水的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岂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吗?淡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接着讨论,有的学生担心有一天会,有的学生认为不会。大部分学生都得出了否定的结论。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接着点题: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创设模拟实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水在不同条件下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陆地上的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断地注入海洋中。另一方面,海洋上大量蒸发的水汽也会克服重力的束缚,随大气的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从而补充到陆地表面、下渗到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当然,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还是降回到海洋中……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出示“水的循环图”,给学生一个总体的、直观的印象,而后结合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水循环的动态图,根据其运动变化的过程,教师结合以上讲解,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挂图的方法来静态讲授水循环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没有一个动态的概念,无法观察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把水循环的过程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更清楚,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延伸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程讲授完毕,传统的教学课程就应该到此结束,但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环境下,学生可以从更多方面获取信息。在学生复习巩固新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影响的讨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讨论过程相当热烈,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和适度,否则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深入,提出问题:那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要渠道接受知识的模式。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网络,学到传统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课后,教师布置了让学生在网上、图书室或者利用其他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任务,进一步获得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资料。教师不但完成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设主动学习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也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课程融合实践的深入,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必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摘要: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进行融合与创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教育现代化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新一轮对科学课教学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以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的三态变化》一课为例,详细地讲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融合的原因、优势以及具体融合步骤。

上一篇:汽车电控单元下一篇:新课改下的物理课